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2W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

國家地質公園——百里峽 百里峽由三條峽谷組成,全長105華里.峽谷分佈形如鹿角,最外邊一條被稱作 “蠍子溝”:全長25華里,在百里峽景區入口處有一“仙官引路”景點將遊人引進蠍子溝,此溝長達25華里,因溝中遍生蠍子草而得名。該草形如幼桑,如肌膚觸動其葉,頓覺疼痛難忍,但少時即愈。蠍子溝內有“龍潭映月”、“摩耳崖”、“鐵鎖崖”等壯景,令人歎爲觀止。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精選17篇)

中間的一條峽谷爲“海棠峪”:因溝內遍佈海棠花而得名,全長35華里,此處翠壁兀立,叢巒萬仞,直插雲天,令人望而生畏。沿溝遊覽,奇險的“老虎嘴”,狹窄的“一線天”,維妙維肖的“回首觀音”,規模宏大的“下天橋”和“上天橋”等奇絕景觀,使遊人目不暇接。每逢仲夏時節,野生海棠花開滿溝谷,清香四溢。

第三條峽谷被稱作“十懸峽”,因溝內分佈着數十處弧形的懸崖而得名,全長45華里。此溝長達45華里,因峽谷內分佈着十幾處造型各異的懸崖而得名。進入峽谷,“抻牛湖”瀑布、靈芝山“水簾洞”、弧形懸崖形成的“不見天”、令人費解的“怪峯”、峭崖剔透的“雄獅出世”等景點映入遊人眼簾。可謂步步有景、如入童話世界。

三條峽谷全長105華里,故此得名“百里峽”。峽谷內奇巖聳立、絕壁萬仞、草木橫生,千奇百怪的岩溶壯景集雄、險、奇、幽爲一體,構成一幅濃墨重彩的大自然“百里畫廊”。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2

嶂石巖自然風景名勝區位於石家莊市西南100公里的贊皇縣西南處,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2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74米。此景點內峯巒疊嶂,奇峯突兀。怪石林立,幽洞深深,泉瀑淙淙,險峻中疊現奇偉,幽清中不失秀美。是一處自然風光絕佳的旅遊聖地,稱得起一方絕勝。

嶂石巖景觀主要爲丹崖、碧嶺、奇峯、幽谷。其景觀特色大致可概括爲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三棧即三條古道;九套即連接三條古道的九條山谷;四屏乃整體看似四道屏障一樣而又相對獨立的四個分景區(九女峯、圓通寺、紙糊套、凍凌背)。

這四個景區中有八處著名勝景:九仙聚會、巖半花宮、晴天飛雨、迴音巨崖、槐泉涼意、凍凌玉柱、重門鎖翠、疊嶂懸鐘。這三棧四屏、八景九套之間均有小路相連,將120個景點連珠綴串,迤邐展開。

其中天然迴音壁、凍凌玉柱、霧洞、佛光爲嶂巖四絕;晴天飛雨、石乳靈泉、雲崖撒珠、銀瀑落湖又爲嶂巖水景四絕。雄偉的嶂巖三疊,奇秀的九女峯使人歎爲觀止;一線天、三秀峽、槐泉峪、乳泉洞、大天梯等一串串的自然景點令人神往。千年古剎槐泉寺、三棧勝境玉皇廟暨千佛碑、大王臺、義軍寨等人文景觀是尋古探幽的佳地。

嶂石巖自然生態良好,山麓、棧頂皆被喬、灌、藤、草所覆蓋。植物計98科654種,是華北地區保護最好、品種最全的天然植物園。春日,山桃花、杜鵑花、丁香、玫瑰、山丹、繡線菊滿山滿坡,展蕊怒放;盛夏,鬱鬱蔥蔥,到處流泉飛瀑,雲海、佛光奇異壯美;金秋,層林盡染,五彩繽紛,如火如荼;朔冬,霧松樹掛,玉柯瓊枝,冰柱擎天。

景區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降水量747毫米,平均氣溫11.5度,最熱月平均氣溫軾22.1度,暑天至此,既無暑燥之煩,又無蚊叮之苦,盡享清涼爽愉之樂,實爲休閒,避暑勝地。

景區中部著名的景點回音壁高110米,弧長300餘米,弧度255度,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迴音壁,現已載入吉尼斯記錄。

圓通寺景區位於嶂石巖景區西南部,圓通寺建於峯石巖第二層陡崖即二棧之上。在嶂石巖停車場下車,西行即至八角門,前行500米可見一巨石,這就是被傳爲明代圓通寺大寶和尚講經處。由講經臺上行過憩腳巖,可見魔方、甲門景點,再行即至一線天景點。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3

普樂寺中國古代佛教寺院建築。位於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 東岸山崗上。據《普樂寺碑記》載,乾隆三十一年(1766) 清政府平定了準噶爾部上層分子的民族分裂活動後,西 北邊疆地區多年的分裂混戰局面得以統一。因巴爾喀什 湖附近和蔥嶺以北各少數民族首領每年來避暑山莊朝見 乾隆帝、扈從木蘭秋□而建此寺。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普樂寺佔地面積2.17萬平方米,面西。以宗印殿爲 界分前後兩部分,前部佈局爲典型的漢族佛寺傳統形制, 依次爲廟前廣場、山門、鐘鼓二樓、天王殿、配殿和宗 印殿。宗印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建於1.36米的基座 上,前後各出三階,正面中央設御階,雕刻精美。屋頂 爲重檐歇山綠剪邊、黃琉璃瓦頂,正脊滿飾三彩琉璃雲 龍紋,中置□嘛塔寶頂,兩側飾佛教八寶。殿內供奉三 方佛和木雕八大菩薩。殿前及兩側之山門、配殿、鐘鼓 樓均爲一般清制官式做法。

宗印殿後部爲以條石砌築高3.36米的金剛牆圍砌而 成的高臺。臺上建有 4門和與之連接的 72間圍房(已無 存)。正門西向,爲面闊 3間,進深一間前後廊單檐歇山 式。內置乾隆御筆鐫刻《普樂寺碑記》碑 1通。圍房正 中爲44.4米見方的2層石砌方臺,下層高7.2米,四面正中 闢拱門,臺上砌雉堞,儼若城池。南北拱門爲深龕,東 西拱門內左右有石級可登臺頂,出口處各建三間捲棚歇 山風雨蹬道亭。臺頂正中爲32.8米見方的石臺,高 6.6 米。四面正中亦闢拱門,東西爲深龕,南北拱門內東折 有石級可登臺頂,出口處亦建有風雨亭。這 2層方臺稱 爲“□城”,即壇城,爲□嘛教密宗修煉、傳授密法之 地。此形制爲中國僅有的實例。

□城正中爲普樂寺後部主體建築旭光閣。閣平面爲 圓形,直徑21米,高24米,重檐黃琉璃瓦攢尖頂,檐柱、 金柱各 12 根,環布成兩個同心圓,東西南北四方設門。 檐柱支撐下檐,金柱支撐上檐。額枋、墊板及檐桁均爲 圓弧狀。閣內頂部飾龍鳳天花和雲龍戲珠藻井,溜金斗 □逐層上收,藻井構件滿敷金葉,爲中國古建藻井之冠。 在英武石雕砌的圓形須彌座上建有中國最大的立體“曼 陀羅”,內供□嘛教密宗本尊“上樂王佛”。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普樂寺一直受到重點保護, 1980~1981年國務院撥專款進行了重點大修。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4

觀音寨位於邢臺市西南45公里處,是小西天奶奶頂的姊妹峯,海拔1052米。該景區身後高山呵護,左右低坡迴環,山石溝貧間長滿了高低粗細、千姿百態的野生林木,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山林中有野雞、山兔、短尾雉等野生動物。

傳說從前此處有一小白龍經常興風作亂,擾民不安。小西天碧霞宮宮主碧霞神三月七年級從明山回來,正在樓上梳妝更,童子來報,前殿一善人叫屈。碧霞元君一算,知是小白龍作怪。便命靈官速 去解救被小白龍掠走的善人的新娘。靈官與小白龍大戰30回合敗下陣來。恰在此時,南海觀音到北海路過此處,用手一指,一座山從正中裂開一條大縫,靈官且戰且退,把小白龍再也不能胡作非爲了。現在如遇颳風下雨,觀音寨壁上還經常銀光閃閃呢。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5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到翡翠島參觀遊覽。

(沿沙山往前走)

可能大家一來到翡翠島直觀的感覺就是浩瀚的大海和高大的沙山。的確,翡翠島的海洋大漠風光是國內獨有、世界罕見的,它的東、北、西三面由渤海和七裏海環繞,島上沙山連綿起伏,方圓七平方公里,最高處可達44米,很是壯觀,素有“京東大沙漠”之稱。因爲它距離首都北京只有270公里,而且其高度和規模足以同西北的騰格裏沙漠相媲美。我們在這麼近的地方,能看到只有在黃河故道和戈壁灘才能看到的景觀是非常幸運的。除此之外,這裏還是鳥類的王國,幾乎全國1/3以上的鳥類在這裏可以找到蹤跡,其中就有世界珍禽黑嘴鷗。被動物學界稱爲“活化石”的文昌魚,也在淺海中生息繁衍。在沙山的西側是六萬多畝蒼翠的林帶。一會兒,我們站在沙山頂部,舉目四望,您肯定會覺得這裏風光獨好。正是因爲這些獨特的自然資源,1990年這裏被國務院批准爲首批國家級海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有的朋友可能覺得翡翠島很荒涼、很原始。的確,在我們的視野裏沒有現代化的建設和設施,一切都是很自然的狀態,這是一種美,爲了保持這種美,我們不能把石頭、磚頭、鋼筋、水泥搬進來。說句玩笑話,我們就是向生活在鋼筋水泥夾縫的人們出賣荒涼。自然的魅力是無窮的,生態旅遊是高雅的。

有的朋友已經在互相詢問,這些高大的沙山是怎樣形成的呢?是人堆的嗎?不是。這些高大的沙山是由於漫長的海洋動力作用而形成的,其沙主要來自於灤河攜帶的泥沙,據昌黎縣誌記載,灤河入海口幾經改道,12-13世紀從這裏入海有200多年的時間,這些細紗在灤河口附近在良沉澱淤積,14世紀灤河口改道,移動到樂亭縣內,這一代岸邊開始平靜,在經歷幾百年來風力和潮汐的作用,逐步堆積,才變成了今日的沙山。真的是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應該對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倍加愛護。今天,翡翠島雖然對遊人開放,但卻是保護性開發,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走進自然,認識自然,喚起人們對自然的保護意識,寓教與樂。近幾年來,每年都有十幾萬人次來這裏參觀遊覽。

(滑沙場)

大家看,您可以從滑沙入海衝浪,就是乘滑板從沙山頂部呼嘯而下,一直衝向大海,既可以享受滑沙的刺激,又可以感受滑水的新奇,這項運動在國內尚屬首創,如果您有興趣,有膽量,趕快去換泳裝!不滑沙的朋友也不要錯過到沙山上觀光的機會,請大家隨我一起順軟梯往上爬,體驗您意志和體力的機會到啦。我們設置軟梯,是爲了防止沙流失量太多,超過風的自然搬運能力,沙山的高度和坡度將難以恢復。第 一範文§網整理該文章……

(沙山頂)

我們先坐在這裏休息一會兒,您可以盡情地呼吸一下翡翠島的新鮮空氣,據科學測試,翡翠島每立方厘米中,負氧離子多達20000多個,所以很多人都把翡翠島稱爲“天然氧吧”,這主要是得益於我們眼前這片六萬多畝的蒼翠林帶,它對於調節氣候和淨化空氣是功不可沒的。這些樹主要以刺槐爲主,是五、六十年代沿海居民爲了防風固沙而栽種的,現在也形成了一道風景。八十年代初,,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專家們來這裏考察,他們從飛機上俯瞰的時候,覺得這裏綠樹蔥茂,濃蔭覆蓋,恰似塊翡翠鑲嵌在金沙灘上,“翡翠島”就由此得名。大家往西看,那片海就是我們提到的七裏海,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瀉湖,相傳七裏海在很久以前是一個封閉的湖泊,並未與渤海相連,湖裏長滿了菱角和蘆葦,周圍有很多居民繁衍生息,渤海灣裏有一條惡龍,對這塊風水寶地垂涎很久,總想佔爲己有。有一天晚上,它突然興風作浪,七裏海的水順時猛漲,把附近的民房很快就沖塌了,百姓四處逃難。就在這時候,有一位叫杜小龍的小夥子勇敢的站了起來,他憑藉着自己高強的武藝打敗了惡龍,最後自己又變了一條獨角龍,用自己的奮力挖開了一條渤海和七裏海的通道。大水退下去了,百姓得救了,而這位勇敢的小夥子確累死在沙灘上了。當地居民爲了紀念這位勇敢的小夥子,就把它挖開的海口命爲“新開口”。這就是“獨角龍一夜開海口”的故事。大家來翡翠島的路上也一定看到了,就在七裏海的東側,那裏停泊着很多漁船。目前,它已發展成爲國家二級漁港。現在,我們站在沙灘上,黃沙、綠林、碧海、藍天盡收眼底,其實,翡翠島的獨特之處,可用兩句話概括,那就是“借得江南綠葉裝點半島翡翠;移來塞北黃沙成就大漠風光”。

(海邊)

翡翠島的海浴場遠離城市和鄉村,沒有任何污染,爲國家一類海水,它的特點可概括爲“細紗、水清、灘緩、潮平”,很適合游泳和沙浴,而且我們還爲大家開闢了沙灘排球和沙灘足球場。想去滑沙的朋友也儘管放心,我們沒有重複收費,買一張票可以玩個痛快。好,翡翠島生態遊覽島這裏就告一段落了,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希望您玩得開心。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6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趙縣來,光臨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導遊員自我介紹),很高興能爲大家作導遊服務,並預祝各位旅途愉快!現在我們所處的地方是以趙州橋爲中心而建的趙州橋公園。這詩園的大門正門口,門楣上這塊“瞻奇仰異”橫匾是清朝順治年間趙州知事孔興訓所書,此匾題字已被《中華名匾》一書所收錄。等大家參觀完以後,是否也會產生同感,認同趙州橋確是一處偉大而奇異的景觀呢?再看眼前的這塊影壁正面上,選刻前我國當代已故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先生的《中國石拱橋》的文章。茅老的這篇文章最早發表在1962年3月4日的《人民日報》上,原文較長,以下節錄的這一段主要總結了趙州橋的情況。茅老在文章中說“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傑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該文選自作者後入載的國中語文課本第三冊)。茅老以非常科學、準確的語言分析了趙州橋的幾個特點,闡述了趙州橋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以及它在世界橋樑建築史上的突出貢獻和重要地位。這些接下來還要爲大家做詳細講解。

請大家隨我一同來欣賞影壁背面的漢白玉浮雕羣。趙州橋建於隋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悠久歷史,是現存於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典範。在這一千多年間裏,就流傳着許許多多關於趙州橋的各種神話傳說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下面所描述的這段動人故事:相傳趙州橋是由魯班爺在一個晚上造成的,真乃一夜成橋,驚動天下。就連仙境裏的神仙也聞名而至,張果老身騎着小毛驢,柴王爺手推獨輪車,他們要考驗趙州橋的承載能力,走到了大橋中央,只見張果老手中拂塵一擺,接來日月星辰,柴王爺運用法術,拘來五嶽名山。剎那間,只見毛驢奮力揚蹄,落地踏然有聲;柴王爺猛力推車,車聲隆隆。趙州橋在超常負荷下,被壓得搖搖欲墜。就在這千鈞一髮之刻,只見魯班縱身躍入橋下,單手向上一舉,就穩穩地托住了大橋。神仙順利過橋後,神仙順利過橋後,趙州橋依舊安然無恙。而在橋面上從此也就清晰地留下了驢蹄子印、車轍印和膝蓋印等幾處仙蹟,也因此而留下了河北民歌《小放牛》的一段千古絕唱:“趙州橋來魯班爺修,玉石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五爺推車軋了一道溝。”這個美麗的傳說故事表達了老百姓對趙州橋的讚頌和對建橋者的崇拜。橋面上這些仙蹟至今歷歷在目,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路去找一找、看一看。

現在我們所走的這條路叫“八仙大道”,兩旁矗立着的八仙塑像用青石雕刻,外表塗黑。一眼望去,不免覺得增加了幾分神祕色彩。“八仙”的故事在我國流傳很廣,尤其是“八仙過海”一節,稱得上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傳說王母娘娘當年在瑤池設宴,款待八仙。衆八仙開懷暢飲,喝得酩酊大醉。謝過王母后,來到東海之上,乘着酒興,各自賣弄本事。只見鐵柺李以鐵柺投入水中,自立其上,逐浪而渡。接着,漢鍾離以拂塵,張果老用紙驢,呂洞賓以洞簫,韓湘子用花藍,何仙姑用竹罩,藍采和用拍板,曹國舅用玉片分別投入水中乘風而渡。東海龍王之子見寶後起了貪心,搶了藍采和的拍板,並將他擄入海中。另外七仙大怒,斬了龍王大太子,傷了龍王二太子。而後四海龍王齊來參戰,並請了天兵天將助陣,雙方打得不亦樂乎。最後,經太上老君、如來佛祖,觀音菩薩三位的調解說和,纔算了結之事。團結纔是力量!並留下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句成語,顯示了八仙的超羣本領和團結致勝的精神。

實際上,我們目前腳下所踏的這條道路在歷史上就有,過去老百姓一直把它叫做“皇道”。在隋朝時經由趙州橋的這條南北大通道,向南可直達東都洛陽,向北則貫穿涿郡,通入現在的北京,所以說這條道路就相當於現在的107國道。想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三次所走的陸路,都是從趙州橋上經過而南下的。到了1920__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到了西安,後來在回京的時候,也是從趙州橋上路過。一直到1984年建公園以前,趙州橋仍作爲一個正常的交通運輸橋樑發揮着作用。所以說,趙州橋不但保持了一千多年,而且一直使用了一千多年,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罕見的。因此,趙州橋的設計建造者——李春,就尤其引起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大家請隨我右手觀看,那裏矗立着的那尊硅青銅塑像,就是趙州橋的設計建造者——李春(該銅像由中央美術學院紹武教授設計督造)。可惜的是,歷史上有關李春的記載很少,但有一句卻是非常確鑿有力的,即唐玄宗開元年間的中書令張嘉貞曾在《唐文粹》一書中寫道:“趙郡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一錘定音地指明瞭趙州橋的建造者是誰。請大家仔細看看這位傑出的建築設計師形象:目光深遂,顯示出超羣的智慧;腳踏磐石,體現了實幹家的精神。整體造型神態莊重,宏大深遠,令人肅然起敬。

請大家向這邊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舉世聞名的中國趙州橋。它是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列入世界遺產後備名錄,並且是世界上第12處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下面先請大家看這塊銅牌的標誌牌,它也是趙州橋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標誌之一。下面的落款爲“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敬立”。該學會是代行國際性土木工程的權威組織,它一直在全世界範圍內精選歷史土木工程上的傑作載入史冊,並頒發銅製紀念牌作紀念。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塊牌子是複製品,原件已經珍藏入庫。1991年9月4日下午,在Welcomethe American Guests With openarms!(熱烈歡迎美國貴賓之意)的歡迎標語下和儀仗隊的鼓樂聲中,該學會名譽主席本·格威克教授一行三人親臨現場,進行了頒發儀式,(當時紅底白字會標上的中英文寫的是: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紀念碑揭幕儀式,即:UNVEILINGCEREMONY OF INTERNATIONAL HISTORIC CIVIL ENGINEERINGLANDMARK)國際上與之並列的還有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埃及的金字塔、以及英國倫敦的蘇伊士運河等。當時我國申報的幾處工程還有都江堰、長城等,但惟有趙州橋一處當選,成爲當時世界上第十二塊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紀念銅牌,也是中國唯一的一塊。(鑲銅牌所用的石頭選自嶂石巖)

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到橋面上去走一走、看一看,當地老百姓都把趙州橋叫做“神橋”,傳說只要一走上它,就能感應到上天和神的靈驗,一切都會吉祥如意。不知大家漫步在這座千年古橋之上,會有何感而發?橋面的寬度是9米,在當今基本上相當於國家二級公路標準。當年橋上也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橋下百舸爭流,千帆競渡,一派繁華景象,滾滾東流的洨河水,帶着百姓的歡聲笑語,匯入大海。請看,這就是周世宗柴榮——柴王爺推車軋的那道溝,那兒還有張果老騎驢橋上走留下的兩個驢蹄子印。宋朝有詩讚曰:“隋人選石駕虹橋,天下聞名歲月遙。仙子騎驢何處去,至今足跡尚昭昭”。可見這個典故在宋朝時就廣爲流傳,但這些仙蹟到底是怎麼回事?至今也無人能說得十分明白,成爲一個千古不解之謎,爲趙州橋增添了一份神祕與夢幻般的彩色。

請大家看看南橋頭下的這塊漢白玉文物標誌牌,“安濟橋”是趙州橋的正名,也壽名。它是北宋時哲宗皇帝趙煦北巡時,途經這裏所賜的名稱,所以趙州橋的正名叫安濟橋。“大石橋”是當地老百姓對趙州橋的俗稱,算是它的小名吧,故該橋所處的村落亦稱“大石橋村”。下面請大家到橋下,在這裏可以仔細觀賞到趙州橋的神韻,感受到趙州橋的宏偉與博大。趙州橋單孔跨度爲37.02米,在世界上當時佔第一位,在石拱橋的單孔跨度上達到了極限。所以說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久、單孔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坦拱敞肩式石拱橋,並被世人公認爲“天下第一橋”。那麼,我要問一問大家:爲什麼世界上許多的古代建築大都塌毀損壞了,而惟獨趙州橋歷經千年風雨滄桑,巍然屹立呢?

首先要歸功於趙州橋獨特的建造方法。請大家注意看橋拱的背面,我們可以發現,順着橋的縱向延伸方向,是一道又一道的拱圈,就像我們人的手指一樣並在一起,這叫做縱向並列砌築法。20世紀30年代(1933年11月)我國傑出的建築學專家樑思成先生(梁啓超之子)曾到趙州橋進行過實地考察,當他看到這種造橋方法時說“出我意料”。因爲從古至今,人們大都採用橫向並列法建造橋拱,李春爲什麼會採用縱向法造橋呢?這是因爲縱向造橋,可以化整爲零,節省人力、物力。先由一道拱圈砌起,砌完後這道拱圈就可獨立站穩,依次再砌下一道,直至全部完工。並且由於每道拱圈獨立,所以假如有一道拱圈發生損壞時,對其他拱圈和整體橋身沒有直接影響,便於單獨對它進行維修。就是說這種造橋法,當初建造時節就方便實用,今後維修時也很方便。爲了加強石料之間的橫向聯繫,古代匠師們還創造性地採用了腰鐵、勾石、鐵拉桿、收分等一系列科學措施和技術,起到了現代鋼筋、水泥、粘合劑之類相同的作用,使整個橋體結構渾然一體,穩定牢固。千百年來,趙州橋受住了十多次規模較大的地震和洪水的嚴峻考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3月,邢臺發生了7.2級大地震,當時震中距離趙州橋還不到40公里,而趙州橋卻安然無恙。同時,在1963年和1996年8月的特大洪水衝擊下,趙州橋又多次向當今驗證了古人關於敞肩拱溢洪作用設計的遠見卓識。

也許有朋友要問:“趙州橋爲什行能有如此牢固的抗震力呢?”這就要從它的下部基礎說起了,千百年來,關於趙州橋的基礎如何一直是個謎,並存有種.種假設性的疑說。197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自然學史研究小組對趙州橋橋臺基礎進行了鑽探勘察,其發現結果令人大吃一驚。趙州橋橋臺之短,地基之淺,出人意料。橋臺僅由五層排石壘成,高1.549米,長約5米,橋臺面積約爲100平方米。橋臺下的土質由第四紀沖積層的亞粘土和輕亞土構成,和我們腳下的土質沒什麼兩樣,除此這外,沒有絲毫的人工夯築基礎。概括化驗分析,這種土層穩定性強,土質均勻,基本承載力爲34噸/平方米,並且粘土層壓縮性小,地震時不會產生砂土液化,屬良好天然地基。由於科學利用了土壤結構,進行了合理設計,所以橋基兩側受力均衡,遇震時能克服不均勻沉降,因此地震和洪災奈何不了趙州橋。在這樣的天然地基和這樣小的橋臺上,卻能建造出這樣大跨度的石拱橋,這在中外建橋史上確是十分罕見的。

聽到這裏,朋友們也許明白了趙州橋千年不墜的兩個重要原因,就是趙州橋獨特的建造方法和對天然地基的科學測算和利用。然而,趙州橋千年不墜的最重要原因當是李春劃時代的創舉——即敞肩圓弧拱式橋型就是指以趙州橋爲代表首創的這種橋型,即在中央主拱兩側的橋肩上分別挖開了兩兩對稱的四個拱,做成“空撞券”,這就是敞肩拱結構,國際上稱作Openspandrel(即空腹式,或稱空腔式)。它到底有什麼優越性呢?首先是加大了渲泄量,四個小拱可增大過水麪積達16.5%,減輕了對橋的水平衝擊力,增強了保護橋身的作用,歷次對洪水抗擊的實踐均證明了這一點;另外,空撞券的建築形式敞開了肩部,又節省了石料,不但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減輕了橋身自重,分散了橋身對橋臺地基的垂直壓力,所以趙州橋的橋臺纔可以造得那麼輕巧實用,並且能直接座落在天然地基之上;再看李春的這種設計,並在敞肩的四個小拱拱石外圍,還鋪設了一層16—30mm的拱頂薄填石,恰好符合了材料力學彈性拱的原理。大家知道,彈性拱原理是十九世紀才形成於文字的理論,在世界上只有不到二百年的歷史,但在一千四百年之前,中國的李春已經成功地將這一原理運用到實踐中去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世界奇蹟。通俗地講,運用材料力學的彈性拱原理造橋,這種結構就可以將受力點的力分散到橋的每一個橫截面上,趙州橋之所以千年不墜,正是緣於李春這種敞肩拱式橋型設計的高度科學性和合理性,也是趙州橋學派在世界橋樑建築史上最重要的貢獻,我們完全可以說,是趙州橋首開了敞肩拱式橋型的先河。而西方第一次出現這種橋型是在1883年,當時法國在亞哥河上建造了安頓尼特鐵路石拱橋(PontAntionnette sur lagout),還有盧森堡建造的大石橋(Pont deLuxembourg)等,但它們至少已經比趙州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難怪英國的李約瑟博士總結說:“李春以及他所創造的敞肩式拱橋比歐洲同種類型橋的出現,確實優先達千年以上”。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先生曾指出:“趙州橋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中國石拱橋的出現雖早於隋代,但趙州橋卻具有創新特點和重大技術成就。它以石塊砌築,弓形的拱圈拼法也有特殊,更爲巧妙的是在主拱圈之上加設小拱,開創了‘敞肩’型式的結構設計。而一千多年來的使用實踐證明,趙州橋傳統,不但爲中外石拱橋普遍繼續,也爲現代的鋼筋混凝土拱橋所廣泛應用,並出現了各種新的發展。”確實,敞肩拱的應用,不但使橋形變得更加優美,最重要的是它有節省材料、減輕自重、簡化橋基、渲泄洪水的幾個作用和功能,它的設計和建築結構科學合理、穩定性強。千百年來,趙州橋的結構技巧、藝術風格被廣泛的借鑑運用,對世界橋樑建築有着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是當之無愧的橋樑之祖!

趙州橋——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也見證了世界文明古國曆史文化的燦爛輝煌,同時還見證了整個人類的文明和力量。朋友們,面對趙州橋,我們能不爲祖國和人民感到驕傲嗎!多少年來,它一直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稱頌,今天,它更應該激勵着我們去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爲建設偉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朋友們,我的講解基本上就要結束了,趙州橋公園還設有陳列室和展覽室(及碑林),裏面是和趙州橋有關的實物和圖片展覽等,如果大家還有時間、感想的話,不妨到那裏去看一看,可以加深對趙州橋文化的進一步瞭解。另外,我們趙縣的歷史悠久、文物衆多,除趙州橋並稱“姊妹橋”的永通橋及大觀聖作之碑(共四處國保),以及重現生機的千年古剎柏林禪寺等迷人景點,也希望大家到那裏一遊,以盡餘興,我願意再次爲大家導遊服務。

各位朋友如果對我的講解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敬請指出,幫助我改進工作,我將很樂意傾聽,因爲我知道這是大家對我的關心和愛護。最後,我要說:“趙州橋橫跨亞、非、拉,趙州橋也連結着你、我、他”。我們將再次歡迎朋友們的光臨,祝大家一路順風,收穫一份好心情!謝謝大家,再見!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7

在碧波萬頃的渤海之濱,綿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臨海,景色十分壯麗,這就是歷史名關,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被譽爲“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的山海關關城和附近長城、城堡、墩臺都是明代建築。據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軍魏國公徐達見這裏“襟山枕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於此”,建關設衛。“山海關”因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

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部,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時,這裏是關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道,戰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人曾以“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瀋陽)之間的“鎖”是恰如其分的。山海關之所以又稱爲“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地勢險要,修築精巧,作用重大。當年,山海關關城周長8裏多,外有寬5丈、深2.5丈的護城河,城高4.1丈。城的四面各有一個關門,其東門曰“鎮東”,即“天下第一關”門。在關城的東西各築羅城,關城南北各築翼城,以駐軍隊,互爲犄角。關城東數裏外又築威遠城、烽火臺、敵臺等附屬工程。以上這些建築,好像衆星捧月般拱衛着主體建築山海關關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起着長城東首要害重鎮的作用,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建築藝術和軍事才能。

山海關東門城樓上懸掛着“天下第一關”匾額,這五個字每字高達1.6米,筆力頓挫凝重,雄勁渾厚。其中“一”字一筆,不顯淡薄;繁體“關”字筆畫雖多,不顯臃繁。匾額的藝術風格與關山險隘的建築格局十分諧調,使整個城樓顯得更加奇偉俊秀。它是明朝當地進士肖顯書寫的。現在,原匾收藏在箭樓內,樓外懸掛的是公元1920xx年摹刻的。

登上“天下第一關”城樓,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煙波浩渺;北望長城,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在那連綿起伏的城牆上,每隔半里或一里,就有敵臺高聳,臺上的箭窗宛如一隻只睜大的眼睛,注視着祖國的山河和原野。在城樓上,俯瞰附近座座敵樓、烽火臺,凝視樓內兵器盔甲和青龍偃月刀的寒光,頓時感到關高城重,壁壘森嚴,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面對這一幅壯麗圖景,人們會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爲了建築如此浩大的工程,曾經付出了多麼巨大的犧牲。

長城自關城蜿蜒南下,在南海口急驟轉折與海岸平行,在距山海關4公里的渤海入海。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俗稱“老龍頭”。如果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那麼長城入海的部分,就宛如這條巨龍在引頸戲水,“老龍頭”正是這條巨龍之首。伸入渤海的這段長城,築於渤海之濱,伏在燕山支脈松嶺高地之上,長674米,牆體沿海岸線自然彎曲延伸。“老龍頭”素來享有“中華之魂”的盛譽,它英姿勃發,每日迎風擊浪,形成了海濱長城的獨特風貌,稱爲萬里長城中的一絕。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

今天我們一起來遊覽北國的名山聖水——景忠山。

景忠山位於遷西縣境內,是集佛、道、儒於一體的宗教名山,其佛道文化博大精深,自然風光秀美,人文古建蔚爲壯觀。距京、津各180公里,承德130公里,秦皇島160公里,唐山市區95公里。景區面積15平方公里,有大小景點30餘處。

據史料記載,景忠山“舊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陰山。”明初于山頂建三忠祠,祀諸葛亮、岳飛、文天祥,“欲人景行仰止”,故改名“景忠山”。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薊鎮總兵官馬永重修三忠祠,並在祠東增建碧霞宮,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漸興盛。此後,戚繼光等薊鎮官兵經常登臨此山,留下許多名篇佳句。崇禎八年(1635年),碧霞宮毀於火災。後善首張天禮、住持性春率衆重建碧霞宮正殿,明毅宗撥帑金增置了配殿及上下牌坊。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登臨此山,別山法師性在出知止洞迎駕,“對詔稱旨”,龍顏大悅。順治九年(1652年),性在被請入皇宮萬善殿供養。順治十六年(1659年),世祖“以建儲之議遠卜元君,賜銀千兩”。順治十七年(1660年),清世祖又撥帑金二萬,重修殿閣及山上山下附屬建築。從此,景忠山名揚天下。康熙皇帝即位後,多次登臨景忠山,先後爲景忠山題寫了“名山初步”、“天下名山”、“靈山秀色”等匾額,並賜重達十六斤四兩的金娘娘一尊、大藏經一堂。此後,景忠山古建羣又經多次增建和修繕,愈加壯麗。

至清末民初,景忠山已有山腳署院、四帥殿,一、二、三道茶棚,靈官殿、朝仙門、望海樓、南天門、碧霞元君殿、三忠祠,東山玉皇廟、鬼王廟,西山舍利塔羣等近百座建築。這些建築,爲1872級臺階臺階所串聯,錯落山間,蔚爲壯觀。

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將景忠山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撥款修繕碧霞元君殿及其附屬建築。1960年前後,由於年久失修,山腰兩道茶棚和峯頂東側古寺廟相繼自然傾塌。期間,峯頂寺院、僧舍和山腳四帥殿、頭道茶棚等先後被毀。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生大地震,除碧霞元君殿外,景忠山上的古建築損毀殆盡。

景忠山海拔610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作爲京東聞名的宗教聖地,景忠山既有佛教的佛祖殿、菩薩殿。四帥殿,又有道教的碧霞元君殿、玉皇殿、真武大帝殿,還有以祭儒家推崇的三位傑出忠臣諸葛亮、岳飛、文天祥的“三忠祠“,始有廟宇建築可上溯到宋代。明嘉靖三年,馬永又於“三忠祠”東側建碧霞宮、奉元君像。之後,薊鎮總兵戚繼光先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修繕。從此,景忠山香火日益興盛。清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對景忠山格外垂青,他們曾經6次登臨景忠山,不僅撥給大量田產帑銀,修復山上山下廟宇建築,而且御賜一尊十六斤四兩的金娘娘及《大藏經》一堂4500餘卷,此外還召景忠山和尚入京城大內講佛,且每議要政都到景忠山禮佛問卜。據碑刻記載,順治立太子,就是在景忠山問卜後而欽定的。景忠山在清初實際被看做皇室家廟。由此,景忠山聲譽雀起、名馳天下。景忠山廟宇建築逐步形成了當時廟宇七十二,金面百六尊,山腳山中峯頂完整的體系。但後來多年曆經戰亂和76年唐山大地震,景忠山建築幾乎蕩然無存。從1992年開始,當地人民和政府對景忠山古建築進行了大規模修復。景忠山山門、四帥殿、登山盤道、三道茶棚、朝仙門、望海樓、碧霞元君殿、東佛殿、南天門等主要建築已復建完成,並接待遊客。

景忠山自然風光十分秀麗。山上野生植物資源多達80餘種,森林覆蓋率爲98%,樹種以松樹爲最,僅200年以上的古鬆就有20__多株。另有鳥類20餘種。這裏,初春山花爛漫,盛夏綠林成蔭,深秋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一年四季皆是景!株株古鬆立於懸巖峭壁之上,造型獨特;條條峽谷,險峻幽深;塊塊峯石,似人似物逼真入化。此山危巖崢嶸,峽谷清幽,雲霧飄渺,當年康熙皇帝登臨此山後,有感而發,御筆題下“靈山秀色”。

景忠山自然風景優美,蒼松蔽日,峽谷清幽,時而霧截山腰,時而霧落峯頭,時而霞光盡染。1872級臺階,似雲梯、彩練,由峯巔直瀉山底,氣勢壯觀。山間奇石、仙洞、幽谷遍佈,登高臨攀,猶若天上人間,不愧爲“京東第一名岫”。山上野生植物資源多達80餘種,森林覆蓋率爲98%,樹種以松樹爲最,僅200年以上的古鬆就有20__多株。另有鳥類20餘種。這裏,初春山花爛漫,盛夏綠林成蔭,深秋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一年四季皆是景!株株古鬆立於懸巖峭壁之上,造型獨特;條條峽谷,險峻幽深;塊塊峯石,似人似物逼真入化。此山危巖崢嶸,峽谷清幽,雲霧飄渺,當年康熙皇帝登臨此山後,有感而發,御筆題下“靈山秀色”、“天下名山” 。

景忠山不僅歷史悠久、廟宇衆多,其自然風光也以峭拔綺麗名聞遐邇。那高聳的危崖、蔽日的蒼松、飄渺的霧嵐、幽僻的巖洞,似天然的詩篇,流淌的畫卷,充滿了美麗與神奇。《重修景忠山功德碑序》曾這樣寫道:“……試言其形勢,奇石突起,怪樹游龍,幽洞常滴,險壑萬丈,非不足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此猶尋常景色。若其變幻恍惚,忽深於染,忽淨於洗,或霧截山腰,或霞橫樹梢,或淡煙隱隱,搖盪晴暉,或嵐氣浮浮,掩映曙色,日照之而成紫,月臨之而生白,風吹之而聲吼,雨灑之而潤寒,插天掛漢,龍虎肖形。至於白雲飄渺,若抱樹而流,攜石而走,勢與醉石共懸,澤同瀑布爭瀉,散則如蝶,結則張幔,千態萬狀,巧繪之士未能描其萬一也……”

從宗教門類來看,景忠山融儒、釋、道三教於一山,因此歷來香火極盛。每年農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這裏都將舉行規模盛大的傳統廟會,屆時香客雲集,熱鬧非凡,各種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每年農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廟會期間,津、唐、承、內蒙等地遊客蜂擁而至,各路商賈雲集,香客如潮,歌舞、評劇、馬戲、皮影、花會等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人們或是出於對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聖地的崇拜,或是民間文化活動吸引,一年兩次廟會期間遊人可突破10萬。

景忠山自1992年開放以來,先後投資1200萬元。隨着旅遊業的發展,景區設施日趨完善,客源不斷擴大,到目前接待國內外遊客130萬人次,20__年,景忠山被評爲國家“三A”級旅遊景區。

好,遊客朋友們,景忠山就爲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9

蒼巖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北省井陘縣東南30公里,距石家莊市70公里,海拔1000餘米,爲太行山支脈,景區面積180平方公里,是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蒼巖山周圍皆爲荒山禿嶺,唯獨此山林木蒼翠,古樹蔥籠,故名“蒼巖”。古詩稱其爲“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羣峯唯蒼巖”。蒼巖山上斷崖絕壁,古木參天,層巒疊翠。山上飛瀑高懸,山下清泉流暢,其中以“碧澗靈檀”、“陰崖石乳”、“峭壁嵌珠”等“蒼巖十六景”最爲著名。這裏氣候適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遊覽和避暑勝地。

蒼巖山古建築甚多,主要的有福慶寺、書院、萬仙堂、公主祠、橋樓殿、玉皇頂、峯迴軒、藏經樓等。在對峙的斷崖之間飛架着一座長15米、寬9米的單孔石拱橋,橋樓殿就坐落在這臨深約70米的橋上。此殿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也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作。從橋樓殿再向北行,就是福慶寺。相傳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曾在福慶寺削髮爲尼,居住在南陽公主祠。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0

白洋澱荷花大觀園是華北明珠白洋澱的巨型生態景點,佔地20_畝,在孫犁先生筆下荷花澱的基礎上擴建而成。有六區、十二園、三十六景、七十二連橋把園中景物涵蓋和連綴在一起。20_年荷花大觀園被國家林業總局命名爲:“中國名貴荷花種苗培養基地”。被河北省林業局確定爲“河北省名貴荷花教育示範基地”。這裏還有:“野生魚原種繁育示範基地保護區”。荷花大觀園20_年7月成功承辦了全國第17屆荷展以來彙集中外名荷366種,是目前我國荷花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生態旅遊景區。園區山清水秀交相輝映,亭臺樓閣星羅棋佈,車、船、橋路縱橫交錯。在荷花大觀園聽到的是鳥語,聞到的是花香,看到的是明淨,感受到的是清涼,這是一個神奇的世界。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白洋澱荷花大觀園的北門碼頭,碼頭背靠的是金元寶形的荷花大觀園園區,碼頭呈內弧凹形設計是廣納祥瑞之意,碼頭有150個泊位,可同時停靠150艘遊船,白洋澱荷花大觀園的水寨門,高12.8米,跨度15.8米,大門橫樑上是當代書法家劉炳森先生的墨寶“荷花大觀園”。綠色的大字寓意着白洋澱荷花大觀園是“四面荷花八面葦,一澱碧水滿園春”的生態景區。這是白洋澱荷花大觀園景觀分佈圖,對園中景觀的分佈進行了平面標註,大家可以在入園前有一個概括的瞭解,以便遊覽。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步入迎賓長廊,迎賓長廊長66米,是木質結構,體現生態的主題,左側的河道是大觀園與外界的相連水路,河道內睡蓮含笑,游魚戲水歡迎來賓,左側是迎賓橋,右側是步行街,由於園區呈金元寶形,左走,右走,能夠殊途同歸。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1

各們朋友:

我們現在要遊覽的是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中山西路北側,佔地面積21萬平方米。是1948年根據朱德總司令來石家莊市視察時提議修建的。陵園於1950年3月動工,1954年8月1日建成並對外開放。園內安葬着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犧牲在華北大地的316位團職以上革命烈士遺骨和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柯棣華的靈柩,安放着640多位革命烈士、老紅軍的骨灰。其中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工人運動領袖年僅19歲的高克謙烈士;有著名的冀中回民支隊司令員--民族英雄馬本齋;晉察冀民兵爆炸英雄李混子;著名戰將楚大明;紅軍騎兵團創始人--第一騎兵團團長劉雲彪;以及聞名全國的"子弟兵母親"戎冠秀等。

陵園整體設計採用我國傳統的主軸線佈局。整個建築工程由鄔天柱規劃設計,經我國著名建築專家樑思成、張開濟等同志審定後施工,是我國建園時間較早,規模較大,建築藝術品位較高的著名烈士陵園之一。主要建築物分佈在幾條軸線上,建築物南北呼應,東西對稱,佈局嚴謹,層次分明。園內蒼松翠柏偉岸挺拔,草坪花壇點綴其間,整個園區氣勢宏偉、莊嚴肅穆、生機盎然。園內主要烈士紀念建築物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銘碑堂、不朽的豐碑光輝的歷程--烈士陵園建園50週年回顧展館、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碑亭、文物廳、白求恩和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白求恩、柯棣華陵墓,董振堂、趙博生紀念碑廳,烈士墓區和銅鑄雕像羣等。

好了,各位朋友,下面就請大家隨我進入這忠魂凝聚的地方進行參觀。

穿過鐫刻着"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烈士陵園"15個金色大字的陵園大門之後,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氣勢宏偉的"烈士紀念碑"和廣闊的紀念碑廣場。

烈士紀念碑碑高25米,爲鋼筋混凝土結構。碑身全部由淺灰色花崗岩貼面。碑身四面分別鐫刻着我們黨的三代領導集體核心毛澤東、鄧小平、題詞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爲紀念碑撰寫的碑文。碑身下部的碑基四周是四組漢白玉浮雕。從幾個側面再現了華北人民英勇奮鬥的光輝業績。下部基座呈坡形。坡面由黑色磨光花崗岩砌成。八組臺階拾級而上。基座上方的四角各建有一剁斧石飾面的大型火炬臺模型。整個建築雄偉、明快、富有新意。

紀念碑的四周是一個面積爲6300平方米的紀念廣場。廣場寬闊壯觀,平坦如鏡,是舉行大型追悼活動的場所。靠近紀念碑的中心地帶由灰色花崗岩鋪就,外圍爲水泥地面。廣場前方中間,一不鏽鋼旗杆直插藍天,五星紅旗在頂端迎風招展。廣場四周花壇錦簇,更襯托出紀念廣場的壯美。

各位朋友,請大家隨我手指方向往北望去,映入眼簾的就是矗立在銘碑堂廣場前的三組大型銅鑄雕像。它們由我國著名的雕塑專家張松鶴、溫庭寬和著名畫家蔣兆和等同志設計塑造。中央的主羣雕由3名全副武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組成。所塑人物高舉"八一"軍旗,目視前方,象徵着我軍勇往直前,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東側的這一組是由兩名手握鋼槍的八路軍戰士組成,象徵着我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西邊一組是兩名男女民兵警戒着埋雷的勃勃英姿。這兩組塑像體現了當時華北戰場上的兵民兩支主要武裝力量。主羣雕前兩排松柏間,矗立着1998年建成的十位著名烈士半身銅像,在中心花壇的襯托下,蔚爲壯觀。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張家口,我是你們的導遊。

張家口市地處京晉冀蒙交界處,距北京約180公里,這裏地勢險要,有“塞外山城”之稱。張家口市轄4區、13縣,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人口450萬。京包、豐沙、大秦鐵路橫穿東西,京張、宣大高速公路和109、110、112、207國道穿市而過,北京西直門汽車站從早6時開始,每半小時就有一趟至張家口的快速客運班車發出,交通旅行十分方便。

張家口市的古遺址數量很多,分佈面廣。古長城的“大鏡門”是長城要隘,也是張家口市的象徵。涿鹿縣礬山是“黃帝戰蚩尢”的古戰場,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每年都有衆多的炎黃子孫來這裏尋根祭祖。此外,還有蔚縣代王城漢墓羣、懷安縣漢墓羣、宣化遼壁畫墓以及市區的水母宮、雲泉寺、清遠樓等,都是頗值得一觀的古蹟。 位於張北中都的中都草原是距北京較近的自然草原,夏季氣候涼爽,草場繁茂,來此還可以體驗蒙古族風情,是消暑休閒的勝地。

張家口歷史悠久,文物古蹟薈萃。陽原縣有世界著名的泥河灣遺址,是人類最早踏足地之一,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研究200萬年到300萬年前古地層、古生物、古人類、古地理的重要基地。涿鹿縣黃帝城作爲中華始祖文化遺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下花園區雞鳴山體現了佛、道、儒家的文化。雞鳴驛作爲進京的第一大驛站,元、明、清各朝代的機密要聞都從這裏中轉。張北元代中都遺址,曾是北連漠北草原、南接中原大地的交通樞紐和軍事重地。宣化清遠樓(鐘樓)素有"第二黃鶴樓"之稱,券洞內500多年前的車轍是宣化府古城的歷史見證。大境門目睹着明代茶馬互市在"旱碼頭"的興衰。1909年,詹天佑主持設計修建的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的通車,更使海內外商賈雲集"皮都",張家口的"口皮"、"口羔"、"口蘑"名揚天下,成爲華北著名商埠。1945年八路軍收復了張家口,這是從日軍手中奪取的第一個大城市,成爲晉察冀邊區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並因此而享有"第二延安"、"文化城"、"東方模範城市"等美譽。1948年,張家口第二次解放後,成爲察哈爾省的省會城市。

張家口三面環山,北依長城,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五十多年來,張家口已逐步建設成爲以機械、冶金、化工和紡工業爲支柱,以毛、皮革工業爲特色的工業城市。張家口市礦產資源豐富,並有四通八達的交通、通訊網絡。這裏環境優美,市容整潔的民風淳樸,夏季氣候涼爽,風景宜人。市區內分佈有明長城,大境門,雲泉寺,水母宮,清遠樓,鎮朔樓等30多處名勝古蹟。張家口更是革命老區,有衆多的革命歷史遺址可供瞻仰、觀光。

古今歷史的延續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在全市三萬六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遼闊無垠,綠波盪漾,野花盛開的壩上天然草原,與湖光山影,水天一色的“塞外江南”南北呼應;巍峨雋秀,翠幛密蔽,層林盡染的原始林區,與泉水淙淙,風光秀麗的溫泉依依相存。既有早更新世古人類遺址,又有華夏人文始祖創業的古戰場。風格獨特,景觀各異,有天然質樸之風光,是旅遊避暑之佳所。

清遠樓

清遠樓位於古城宣化正中,又名鐘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搪多角十字脊歇山頂的高大建築。樓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與昌平、北與廣靈、東與安定、西與大新四門通衡。與城內鎮朔樓、拱極樓成一軸線。券洞內500年前的鐵輪車轍明顯可見。樓外觀3層,內實2層,通高25米,樓閣高17米,爲3開間,6塔椽,前後明間出抱廈,四周有遊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爲綠色琉璃瓦頂,腰搪、下搪爲布瓦頂。樑架斗拱精巧秀麗,循角飛翹,生氣盎然。樓上層搪下,懸掛願額4塊,南曰“清遠樓”,北曰“聲通天穎”,東曰“聳峙嚴疆”,西曰“震靖邊氛”。樓內懸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鑄造的“宣府鎮城鍾”一口,高2.5米,口徑1.7米,重約萬斤,用四根通天柱架於樓體上層中央。鐘聲悠揚宏亮,可傳40餘里,頗負盛名。該樓造型別致,結構精巧嚴謹。可與武漢黃鶴樓媚美,在國內同屬罕見,索有“第二黃鶴樓”之稱。該樓建築獨具一格,爲我國古代精美藝術建築之一。 清遠樓歷盡滄桑,1986年文化部撥款39萬元,對清遠樓進行了全面修復,修復後的清遠樓碧瓦青磚晶瑩剔透,金龍玉獸傲首長空,飛搪翹角宏宇軒昂,廊柱斗拱被紅掛翠,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古鐘高懸,風鈴叮噹,顯得古樸、典雅、雄偉、壯觀。

和平森林公園

和平森林公園距張家口市65公里,距崇禮縣城10公里。總面積20__餘公頃。是河北省最大的森林自然景觀之一。森林公園山連山、嶺連嶺,森林茂密,鬱鬱蔥蔥。有70%的天然撣樹林,還有人工栽植的落葉松、雲杉等12種樹種。景區內,峯巒疊峯、翠幢密蔽,豐草綠繩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峯迴路轉,險徑回曲,頗具雄奇、峻險、秀麗之特色。林間空氣清新,野芳幽香,百鳥爭鳴,泉水叮略,身臨其中如入仙境。藏菜、蘑菇長滿山坡,山兔、松鼠跳躍樹叢,善萬物之得時,會使您擡然自樂。現已開闢五個景區數十個景點,成爲集旅遊、住宿、娛樂爲一體的旅遊勝地。

奇台山景區(即登山區),包括奇台山、懸空洞、雙獅奔、清涼亭、夫妻峯5個景點。奇台山由山脊拔地而起,山勢高峻、溝塹縱橫。臺下17米處有一懸空洞,遊人可穿梭自如,別具風趣。,登懸梯可上奇台頂一覽羣山。夫妻峯、雙獅奔山也讓人留連忘返。翠雲山森林遊覽區,該區以森林爲主體,碧波盪漾,繁花似錦,木欣欣以向榮,泉淚渭而始流,使羣山五彩紛呈。另有垂釣區、野餐區、打靶、獰獵、射箭等娛樂場。公園還設有服務區,有餐館、招待所、商店等服務設施。以其獨特的雄姿和魁力迎接備方遊客的到來。

中華始祖文化村

在北京市區西北100公里處,河北省琢鹿縣東部黃土源上,屹立着我國最古老的都城---黃帝城及其有關的衆多歷史文化遺蹟。黃帝軒轅氏是華夏各族的文明始祖,他於涿鹿之野戰堂尤、戰炎帝的歷史名播中外。

涿鹿臥龍鬆

司馬遷曾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的政治、軍事、文化等主要活動在涿鹿一帶。先“與炎帝戰於販泉之野”,後“與堂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殺室尤”,又巡視各地,東至於海,西至於空桐,南至於江,北逐葷粥,從而保障了南北大地的安寧。於是黃帝威信大震,被各部族首領尊爲天子,並與之“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即興建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座都城。黃帝在涿鹿之野的活動開創了華夏民族文化發展的新紀元,使其由“野蠻”進入“文明”時代。

好,遊客朋友們,張家口就爲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3

普寧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僧侶雲集、香火旺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公佈的4A級景區,現爲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普寧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僧侶雲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經過整體維修後,更具宗教藝術的魅力,其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堪稱世界之最。普寧寺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公佈的4A級景區,現爲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普寧寺是乾隆時代修建的第一座寺廟,是一所漢藏結合的寺廟。前半部爲漢式,具有漢族傳統佛教寺廟的特徵;後半部爲藏式,仿西藏桑鳶寺而建。兩種不同風格的建築融爲一體,結合的相當完美

普寧寺始建於1775年,1961年被批准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被國務院宗教局批准爲宗教活動場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爲世界文化遺產。寺廟佔地33000平方米,有殿堂、樓閣各類建築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既有金碧輝煌皇家寺廟的宏大規模,又是佛門聖地“曼陀羅佛國世界的中心”。整座寺廟平面佈局嚴謹,以大雄寶殿爲界,分爲前後兩部分,前半部是漢族寺廟傳統的伽藍七堂式佈局(伽藍,即寺廟。七堂一般是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爲中軸線,左右對稱建有鐘樓,鼓樓,東西配殿)。後半部是藏式形式,是仿西藏三摩耶廟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羅,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便供奉在主體建築大乘之閣中。20xx年,普寧寺被評爲我國首批5A級佛教聖地。

普寧寺位於承德市避暑山莊北部烈河畔,由於寺內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稱大佛寺。普寧寺地理位軒適中,建成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佔地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宗教活動的中心。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朝軍隊平定了準噶爾蒙古臺吉達瓦齊叛亂。爲了紀念這次勝利,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廟的形式,修建了這座-寺。普寧寺的修建和取名都表明清政府希望天下永遠太平統一、人民安居樂業的願望。

普寧寺,俗稱大佛寺,始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普寧”普天下安事羲。

普寧寺的總平面佈局呈縱深對稱式格局,一條明顯的中軸線貫穿南北,主要建築都位於中軸線上。普寧寺的建築風格明顯分爲兩部分,前部採用“伽藍七堂”式佈局,後部採用“蔓陀羅’式佈局。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到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參觀學習。我代表星星旅行社和司機師傅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我是大家本次遊覽的導遊,我叫高夢帆,對,就是夢想的夢,一帆風順的帆。大家可以叫我小高,很榮幸能爲大家服務,我會盡我的能力讓大家玩得開心,吃得放心。希望我的服務能使大家滿意。這是我們的司機,鄭師傅,他的車牌號是12345,咱們的鄭師傅已有多年的駕齡,大家大可把自己放心的交給鄭師傅。最後,預祝我們有一個愉快美好的旅程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縣境內一個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卻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太行山東麓的滹沱河畔,成爲令中外遊客敬仰的聖地。這一切都是緣於20世紀40年代後期,一代偉人_和他的戰友們在這裏縱橫捭闔,指揮若定,譜寫了一曲壯麗輝煌的讚歌,迎來了新中國的曙光。周恩來曾經指出:"西柏坡是_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指揮三大戰役在此,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此。"1988年黃鎮將軍參觀西柏坡時題詞"新中國從這裏走來"。

1958年,因修建崗南水庫,革命被迫搬遷。我們現在所見到的西柏坡舊址是1970年進行的復原建築,佔地16440平方米。大家看前方,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中共中央舊址,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舊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隨同中央工委由陝北來到西柏坡,在這裏工作、生活了近兩年時間。院裏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當年董老和夫人何蓮芝同志在工作之餘親手栽種的。董老的生活非常艱苦,睡的是農家土炕,蓋的是延安大生產時織的毛毯。炕上的這架紡車就是何蓮芝同志當年紡線用的。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5

天桂山,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西北90公里處的平山縣境內,總面積6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20xx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4A”級景區,20xx年5月,又被國務院審定公佈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桂山景區,距石市90公里,主峯海拔127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分爲青龍觀、萬佛巖、玄武峯、滴翠谷等八個小景區。這裏峯險、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雲霧繚繞。山上古建原爲崇禎皇帝歸隱行宮,後改爲青龍觀道院,又稱“北武當”。

天桂山是太行山的名峯,素以山勢奇險,風景秀麗著稱。在元、明時期,因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之險固,被稱爲“三門寨”,曾在其上設立垛口,駐兵守護。其山脈形勢,因酷似桂林山形,向有“北方桂林”之稱。明末清初,這裏修建了青龍觀,在純自然景觀中增添了一組富有皇家園林氣派和道家宮觀風采的建築羣體,因爲湖北的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隨之又有“北武當”的美譽。

天桂山位於平山縣西南部,屬平山縣古月鎮北冶鄉,距石家莊市80公里。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是 我國北方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天桂山的西面與山西的盂縣接壤,南面是著名的沕沕水生態旅遊區,北面與平山縣境內的第一高峯坨樑遙相呼應,其東面就是美麗富饒的華北平原,登上望海峯,可以遙望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就象兩顆明珠一樣鑲嵌在華北大地上。

天桂山的主峯望海峯海拔1000多米,山脈呈東西向。其山腳下是滹沱河上游。

整個景區由青龍觀中心景區和玄武峯、望海峯、銀河洞、翠屏山等八個景區組成。景區內山勢雄偉,山形秀麗。樹木花草繁茂,時有云霧纏繞。山上山下,泉水遍佈。

玄武峯景區位開青龍觀山頂,由天梯、天桂石林、靈霄勝境三部分組成。寬令尺餘的天梯斜嵌在斷崖間,險峻陡峭,高插雲天,有一步登天之感。天桂石林位開海拔1000多米的主峯頂部,境內山徑曲幽,步換景移,古木參天,靜野瑰麗,怪石竟秀,似柱似塔,如禽如獸。蒼龍伏地,羣象演陣,金龜望月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石林、雲屏、瑤臺、傲骨、真假山等造型奇特,千姿百態。

尤令人嘆爲觀目的是林立的怪石中,多有松柏、櫟樹、山桃等樹木,或叢生石上,或匐匍山岩,或曲折斜出……石林之上生樹林,樹林之中隱石林,如詩如畫,令人拍手叫絕,樂不思歸。

望海峯是天桂山東峯一脈,這裏終年雲霧繚繞,時而山頂“帶帽”,時而云徑流山腰,支海波濤,變幻無窮。在望海峯遠眺,可見千峯況秀,萬壑爭流,向東望去,革命聖地西柏坡蒼翠蔥鬱,崗南水庫波光鱗鱗,早上觀日出,紅日東昇,黃色如桔,圓如蛋黃,在崗南、黃壁莊水庫水面映照下,象一團火球從大海里噴薄而出,天空五彩繽紛,峯巒盡染霞光,景色蔚然壯麗。銀河洞高30米,寬25米,深20xx多米,洞廳相連,洞下有洞,恢宏瑰奇。

因洞內罕見的系列圓穹景觀極似羣星燦爛,故名銀河洞。洞中“玉貓”乃稀世奇景,爲一天然巨型漢白嵌入泥質灰巖中,在我國絕無僅有。該洞冬暖夏涼,常年溫度保持在10℃左右,享有天然“空調洞府”美譽。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所在的是祖山的東門。祖山位於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境內,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稀有植物及瀕危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

祖山屬燕山山脈,因燕山以東,渤海以北諸峯均是其分友,它如羣山之祖,故被稱爲祖山。祖山總面積118平方公里,最高峯——天女峯海拔1428米。祖山分爲五大景區,分別爲望海寺景區,響山景區,北龍潭景區,花果山景區,背牛頂景區。五大景區各有獨特美妙之處。祖山將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嶽之險、峨眉之秀兼容身。這裏有舉世難覓的奇異飛瀑,有原始遺留的稀有花卉,有風格迥異的明代長城,有遇風東起的罕見高峯,有茫茫的草甸,望不到頭的白樺林,衆多的人文遺蹟。

穿越4.3公里的山谷,我們來到了“十里峽谷”的入口。下面我們將要穿越的是長達十餘里的峽谷。峽谷兩側是奇偉古怪的象形山岩,有的似雄鷹展翅,有的似倒坐的觀音,有的似龜兔賽跑……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恰似漫長無盡的山水畫卷,有一種“人在畫中行,心在畫中游”的感覺,從而得名“十里畫廊谷”。十里畫廊谷由三十六景組成。

進入十里畫廊谷,我們首先所到的是潺潺的流水聲。山因有了水纔有了靈氣,十里畫廊谷的大部分路程都是有泉水相伴。看到水也就看到了三十六景當中的第一景——五潭映月。五潭映月是由一條小溪串起五個水潭組成。每當皓月當空,逆着溪水沿着水潭上行,可見每個水潭裏都倒映着一輪圓月,人稱“五潭映月”。捧着潭中的一掬泉水送入口中,泉水甘甜清涼,沁人心脾。

河北旅遊美景導遊詞 篇17

親愛的遊客朋友,您好。我們現在來到了著名的狼牙山。今天,就由我帶領您來了解歷史聞名的狼牙山吧。狼牙山位於河北易縣城,霧海雲騰,莽莽蒼蒼,主峯海拔1105米,屬於太行山脈,與山西五臺山綿延相連,方圓百里,大小山峯七十二座,當地有“狼牙山七十二尖,保定府七十二官”的民謠。我們可以看到狼牙山高聳入雲,非常壯觀,酈道元的《水經注》中也介紹了狼牙山,它的山峯像鳥的翅膀一樣舒展,像寶劍一樣鋒利。所以當地百姓看它萬柱擎天,像野狼的牙齒一樣猙獰,便把它叫作“狼牙山”。

狼牙山古稱“郎山”,“郎山競秀”是“古燕十景”之一。狼牙山到了近現代更是充滿紅軍文化的英雄之山,以八路軍五壯士浴血抗擊日寇,捨身跳崖而聞名於世。現爲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之一。半個多世紀以來,千千萬萬愛好和平的人們登上狼牙山,瞻仰五勇士紀念塔,憑弔先烈英靈。所以狼牙山既是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又是河北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風景秀麗、自然資源豐富的狼牙山成爲了集愛國主義教育、山嶽、溶洞、森林觀光爲一體的旅遊景區。20_年,狼牙山景區被評爲國家級森林公園,20_年被批准爲國家AAAA級景區。接下來,就由我帶領您一起感受狼牙山的歷史人文和壯麗的景色吧。

1942年1月,抗日戰爭尚未結束,晉察冀一分區決定在棋盤坨頂峯五勇士跳崖的地方修建紀念塔。三層樓高的“三烈士紀念塔”於當年9月底便基本建成。然而在1943年9月,在日本帝國主義再次大掃蕩中,“三烈士紀念塔”因遭到敵人山炮的轟擊而被毀。爲了紀念五勇士的英雄功績,傳承他們寧死不屈的精神,1959年易縣人民重修紀念塔,聶榮臻(zhēn)親自題寫了"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的塔名。但由於"_"和地震的破壞,六十年代末再次遭到毀壞。

紀念塔兩次修建、兩次被毀,但毀不掉人民對五勇士的懷念。1986年第三次修建 “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新塔便是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這座塔有5層,呈正五邊形,塔頂設有涼亭式黃琉璃的瓦塔帽,塔身正面還嵌着聶榮臻題寫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9個金黃色大字。現在歷史的動盪已然過去許久,我們處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內亂的新興時代、富強國家。正是這些無懼無畏的英雄給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我想,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秉承着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建設祖國更美好的未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