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54K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精選19篇)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們,歡迎諸位來江蘇靈山參觀遊覽。靈山自然風景區距京城122公里,其頂峯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的第一峯。西與龍門森林公園毗鄰;東與龍門澗景區相連;南與109國道相通,由於其海拔高度所致,使靈山在方圓25平方公里內形成北京地區集斷層山、褶皺山爲一體,奇峯峻俏、花卉無垠的自然風景區。靈山自然風景區位於京西門頭溝的西北部,距京城122公里,奇頂303米,是北京的第一高峯,北京的屋脊。北接河北的涿鹿縣;西與龍門森林公園毗鄰;東與龍門澗景區相連;南與109國道相通。由於海拔高度所致,使靈山在方圓25平方公里範圍內形成北京地區集斷層山、褶皺山奇峯峻峭、花卉無限的風光爲一體的自然風景區。

這裏天然景觀獨特,夏季氣候變幻莫測,山間雲霧繚繞,既有暖溫帶植被又有西伯利亞寒冷地帶親緣植被,生長着杜鵑、丁香、白樺林和榛子、黃花、玫瑰等植物,尤以高山草甸最爲著名,是新疆細毛羊、伊犁馬、青藏犛牛在北京唯一的天然繁衍養殖場。靈山無霜期短,四季氣候變化與京城出現極大的變異,呈現春秋短、冬夏長的獨特氣候,日溫與京城的差值是10-12攝氏度。

靈山的植被也是隨海拔高度的上升而變化。這裏既有暖溫帶植被,又有西伯利亞寒冷地帶親緣植被。其中19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最爲出名,他是新疆細毛羊、伊梨馬、青藏犛牛在北京生活的唯一天然繁殖養殖場。這裏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山林裏活躍着松鼠、野兔、山豬、狍子等野生動物,還有可能見到稀世珍禽褐馬雞。

北京第一峯靈山,景色秀麗,夏季氣候怡人,是遊人休閒、度假、避暑的良好場所。進入景區沿途既能見到古代的烽火臺,又能飲到四季不涸的幹泉水,您還能品嚐到靈山特產的莜麪卷以及當地的山榛、山韭菜、野黃花和新鮮的菌類。與此同時,卡拉OK、歌舞廳、小酒吧、篝火等娛樂活動將向遊人提供服務。 衣:靈山無霜期短,四季氣候變化與京城出現極大的差異,呈現春秋短、冬夏長的氣候特徵。由於高山低溫,遊客夏季登頂,需穿長袖杉、帶雨具,其餘季節需穿厚棉服類服裝。靈山景區有軍用大衣出租,10元/件。食:靈山景區烤全羊800元/只,淡季250元到300元/只。團體餐標有200元—1000元/桌不等。景區內的私人飯館菜價較高,味道一般。住:靈山的旅遊旺季是每年六、七、八、九四個月,十月中旬至來年四月爲封山期。每年在北京最熱的七八月的週末時,靈山景區的賓館客房常常爆滿,行前一定要提前預訂。靈山冬、春季旅遊依然開放,但由於遊客數量驟減,景區賓館不能正常營業,所以遊客僅限吃住於江水河村(北京最高居民點)附近的農家中。村裏有許多供遊客食宿的個體農家院和私人旅館(網友比較推崇的有“三兄弟”、“山裏人”等),淡季人很少,但在旅遊旺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今年八月的某個週末就有房價被炒到七八百元一間的情況。而在非旅遊旺季,週末村裏的房價僅40元/標準間(獨立衛浴),最便宜的牀位間是10元/牀。進入九月以後,房價將普遍有所下調,村裏賓館房間的價格將維持在200元/間(平時)至300元/間(週末)。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2

靈山梵宮位於靈山勝境景區內,與靈山大佛比鄰而立,是一座相當豪華的佛教宮殿,內部有精美的裝潢和展品,值得細看。當梵宮聖壇不舉行會議時,每天還有如夢如幻的演出靈山吉祥頌,壯觀震撼,不容錯過。

靈山梵宮的外觀以華藏塔風格爲主,並融合了石窟與傳統佛教建築元素,大塊的石板外牆上佈滿了精美的浮雕,五個金色尖頂非常大氣。走進宮殿,殿內的東陽木雕、敦煌壁畫、揚州漆器、景泰藍須彌燈、壽山石雕、景德鎮青花鬥彩缸等藝術珍品讓人目不暇接。寬敞的大廳四處金碧輝煌,你會看到人形的十二生肖金像,各個坐姿不同,神態逼真。來到中庭,精雕細琢的高大穹頂氣派非凡,藍色的頂端宛如蒼天;前方樑柱上有不同形態的仙人雕像,彷彿就要飛出來一般。

穿過中庭走到底,可以看到一堵閃耀着奇光異彩的高牆,這就是梵宮的鎮館之寶“華藏世界”。牆面有100平方米大,由160塊琉璃燒製而成,上面有浮雕,中間鑲嵌着“一大四小”五座金佛,上方是一塊木匾,寫着“妙應無窮”四個金字,整個作品可謂耀眼奪目。

再到聖壇看看,這個寬敞的會場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它斑斕的大穹頂,不斷變化的燈光讓人好似進入夢境一般。這裏的靈山吉祥頌演出講述釋迦牟尼捨棄皇太子地位及奢侈的生活,出家學道,歷經磨難後成佛的歷程,你可以坐在蒲團坐墊上來觀賞。購買了門票的遊客可憑票免費看吉祥頌演出,免票羣體看演出需另付50元,具體演出時間可詳見官網。

另外,在梵宮2樓還有一個珍寶館(單獨售票,30元),展示許多當代美術工藝大師的作品,包括玉雕、瓷器、繪畫等,可以大飽眼福。在3樓的五觀堂還可以品嚐齋飯,淨素自助餐參考價50元。

梵宮外面還有廣場、香水海、曼飛龍塔、五印壇城等佛教景觀建築,可以細細觀賞。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3

歡迎來到第一批5a級國家旅遊景區——靈山風景區!靈山風景區位於無錫市太湖之濱,是一座規模宏大、文化底蘊深厚、精神風貌濃郁的佛教主題公園。

首先,牆上。

在進入風景秀麗的文化公園之前,被譽爲“中國第一堵牆”的靈山大昭碑,首先會給您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昭比大約40米長,它的最高點是8米。它是宏偉的,宏偉的。趙樸初,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題寫於昭比正反兩面。

樸老與靈山有着深厚的淵源,他們給靈山留下了許多美妙的詩篇。昭比面朝太湖,一面刻有“萬畝湖光清釉”七個字,是佛經上常提及的“七寶”之一。公園的古詩暗示,與太湖相交的靈山風景區,就像一面純淨美麗的琉璃世界。面對風景名勝區的詩詞《小靈山》,是樸老對靈山的讚美和殷切期待。“去天竺觀雕,留念法華”是指他到印度(原名“天竺”)和釋迦牟尼的“靈珠山”(簡稱“靈山”、“九峯”)的旅行,但印度佛教已經衰落。靈九山呈現出一幅“空荒”的景象,回想起當年佛經的盛況,樸感到十分難過。“沒想到,久風飛來了,天花把我的家都散了。”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他1994年去無錫靈山,親眼目睹了靈山大佛景區香客們佛教的興盛。他彷彿覺得印度的鷹山“飛”到了無錫山,“天花散在我家”寓意着佛教的傳播。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趙樸饒對佛教文化和佛教聖地靈山的殷切希望。

二世。了武鳴橋

在昭比對面,柔軟的“吳明橋”橫跨玉戴河。韓白玉大橋優美的橋身,彰顯了古樸典雅。“五明”是古代印度對人類文化的總結,是對人類知識和知識的分類。“明”是指知識和學科,“五明”是指人類文化的五大學科。它們分別是1。內在明:認識自己的知識和生命的真理。2. 聲明:音韻學和語言學;3.殷明:邏輯論證4. 醫療處方:醫藥、體育、養生;5. 公僑明:農業、商業、工業、建築、音樂、文學、軍事、管理等各行各業的人類物質文化生活。每座橋都以“五名”中的一名命名,橋欄杆由來自北京房山的韓白玉製作。這些都體現了靈山打造“一流景區”、“一流工程”的堅定目標。通過“五明橋”進入靈山風景區,我們才意識到佛教不僅倡導寺廟與山林之間的禪修,而且不關心社會現實和廣大人民羣衆。相反,虔誠的佛教積極倡導開發和利用一切有益的知識和技術,造福於一切衆生。“五明橋”反映了靈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遊客朋友可以選擇不同的橋樑來滿足你不同的願望。

3.靈山風景區門戶

通過五明橋,你可以看到一個宏偉、莊嚴、精緻的“風景門”。門戶結合了原始而凝重的徽派建築、北方皇家建築的宏偉氛圍和西藏建築獨特而活躍的風格。大門口懸掛的“靈山風景區”牌匾上也有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的題詞。靈山景區作爲中國第一批4A級景區,不僅擁有一流的硬件設施,還擁有優秀的旅遊軟件服務,包括導遊、小塊存儲、廣播、醫療等。遊客手中獨一無二的明信片票,體現了靈山“服務家園”的匠心。當你享受遊覽靈山的樂趣時,你可以把明信片上的票連同你的祝福送給親朋好友,也可以把靈山獨特的精神和財富送給千千萬萬的家庭。

通過靈山景區大門建築,讓我們瞭解豐富的佛教歷史,體驗靈山獨特的文化。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4

靈山景區位於無錫馬山的太湖之濱,佔地面積約30公頃,規模龐大、氣勢恢宏,集自然山水與佛教文化於一身,融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於一體,擁有88米神州之最靈山大佛,已成爲華東旅遊的新熱點、太湖明珠——無錫的標誌之一。小靈山的千年古剎不僅恢復重光,且建成了高達88米的中國第一大佛,迎來了千餘年前所未有之盛,成就了今天令世人稱道的“靈山勝境”。靈山景區包括著名的靈山大佛、祥符禪寺、小靈山、靈山文化園等景點。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與自然山水完美結合,堪稱江南福地,人間淨土。靈山景區不僅是佛教朝拜的聖地,也是遊客博覽中華佛教文化藝術的大觀園。

九龍灌浴

九龍灌浴是一座古銅色的銅製蓮花臺。這蓮花臺上的蓮花含苞未放,下面的一座獅子鼓和四大天王支撐起蓮花,底部還襯托着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飛龍和八位形態各異的仙女模樣的供養人環繞着巨大的水池,六片巨大的蓮花瓣隨着音樂徐徐綻開,一尊金身太子的佛像便從蓮花中冉冉升起。這時,周圍的九條龍就會一齊噴射出30多米高的弧形水柱,這水柱直衝天際,在空中轟然交匯,爲太子佛像沐浴。頃刻間,四周鼓樂齊鳴,噴泉百媚千姿。噴泉隨着音樂的高低起伏不斷地變幻着,一股股水柱忽高忽低,忽揚忽抑,忽起忽落。這些清水把太子佛像沖洗得閃閃發亮。之後,太子佛像旋轉一週。太子佛像沐浴的水將變成聖水,從4尊16個鳳口中噴撒而出隨着音樂聲減弱,蓮花也慢慢合攏。

靈山梵宮

靈山梵宮是無錫靈山勝境新建景觀。它以華藏塔風格爲主,糅合了中國佛教石窟藝術與傳統佛教建築元素,集世界佛教三大語系的建築精華,多維立體地展現了佛教的神聖莊嚴和博大精深,美輪美奐,如法如律,莊嚴神聖,雄偉壯觀。

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掌位於佛手廣場行道的左側,是按靈山大佛右手複製,且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銅質手掌,在靈山,有“摸佛手有福氣,摸佛腳有靈氣”的說法。這是因爲這隻右手的印上是“施無畏印”,佛教的說法是寓意除卻衆生痛苦,撫慰衆生心靈,佛掌心的千輻輪,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大佛特點

聞名遐邇的靈山大佛有什麼特別之處,有哪些特殊的因緣際會。首先,大佛所在位置系由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其次,靈山大佛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親自主持下建造起來的,得到了中國佛教界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襄助。在靈山大佛建設過程中,趙樸初先生還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隨着靈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圓滿了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原龍門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作爲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靈山大佛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17米,由1560塊青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總用銅量達到了700多噸,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們的焊縫總長度達了35公里。在大佛的建造過程中,運用了現代高新科技,如先進的抗風、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針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髮髻裏。由於使用了特型銅壁板和先進的焊接技術,大佛的外型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大佛右手指天,稱爲“施無畏印”,那是大佛在爲衆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稱爲“與願印”,那是在保佑衆生平安快樂。莊嚴安詳的大佛,時時刻刻都在祝福遊客呢。可以說,靈山大佛是集文化、藝術和宗教於一體的大型藝術珍品。 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國泰民安、國富民強的盛世,才能實現這一盛舉。

不知道在朝拜大佛時是否注意到――瞻仰大佛,不論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總跟隨着,關注着。這是爲什麼呢?難道“佛眼”真的會“動”,難道是“佛法無邊,無所不見”麼?其實是雕塑家的神來之筆和建設過程中的天作之合,創造瞭如此神奇的效果。關於靈山大佛的神奇,在民間和遊客、信衆中還有許多傳說,例如靈山大佛開光時的奇異瑞象、太子像開光千僧大法會時的祥瑞天氣等等,如果有興趣,不妨到靈山探個究竟。

此外,到了靈山,可別忘了去抱抱佛腳,這可是唯一能夠親近大佛的方式。常說:“摸摸佛手有福氣,抱抱佛腳抱平安”,在靈山抱佛腳能給大家帶去平安吉祥、福壽康樂。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5

靈山位於太行山東麓,距朝歌城北10公里,遊覽面積10公里,遊覽時間大約需1個小時。這裏交通平坦,位置優越,山青水秀,廟宇堂煌。四面環山,東有玉龍峯,西有靈鷲峯,南有靈龜山,北有伏牛嶺,羣山環抱,晝似蓮花吐放,夜如衆星捧月,不但景色優美迷人,而且歷史源遠流長,女媧在此煉石,捏土造人,殷紂王在這兒降香,姜太公在此釣魚,唐太宗在此加封,究竟景色如何?還請您遊覽之後,自己作一番評價!

今天當我們站在景區山門時,首先仰頭擡望觀看到 靈山 二字,是由20xx年8月臺灣混無禪留下的墨寶。

走入山門,第一個印入我們眼簾的是這個高13米的女媧神像,它是由花崗岩材料做成的。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據<<史記>><<尚書>><<列子>><<淮南子>>。等史記記載,婦媧是一位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歷史人物,她煉石補天,捏土造人,並首創婚姻制度,是東方世界古代人類和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唯一的偉大女性先祖。在遠古時期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面對巨大的災難,她挺身而出,無私奉獻,造福人類,澤被萬物,推進文明,是歷史天地的偉大創世先祖。她的行爲和事業是鼓舞激勵世世代代中華兒女永遠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

大像取女媧補天之資,雙手高摯,面色剛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底座下有三層平臺,第一層平臺擺放着十二生屑雕塑,表示着天下億萬有情兒女偎依在女媧娘娘身邊與她共享天倫之樂,第二層是植物造型主與鴿子,預示着世界充滿了愛心與和平,第三層擺佈着玄妙無比的八卦圖,象徵着女媧娘娘神祕莫測的高超本領。

大像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面女媧託石補天的雄姿,我們已經領略過了,下面看後面女媧認真地捏土造人。相傳當年女媧捏土造人,後讓男人和女人結合繁衍後代,女媧是人類的始祖,是人類共同的母親,靈山以女媧爲主,故靈山也叫母親山。

靈山有人之景觀,女媧大型雕塑,更有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華廈第一奇觀女媧峯,從這兒向西望去,這位人類共同母親的化身。頂天立地,毅立於望娘坡上,觀人間煙火,看世間善惡,宏法度化,佛光普照。

好,下面我們一起走入女媧來觀看,迎面的這兩位把門神位是我們的哼哈二將,傳說他們是西周的大將,後來姜子牙封神,特封他們爲哼哈二將,把守佛寺山門。

走出女媧廟,下面我們繼續向前走入女媧宮。靈山是以封神演義出了名的,商朝曾經有四位帝王爲靈山的女媧降香,他們是-武丁、武乙、帝乙、帝辛,面帝辛是殷商第三十君王,帝乙之子,紂王,好,我們現在一起到紂王降香處來觀看紂王降香的經過,碑之上講,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是女媧娘娘的誕辰,紂王就率領滿朝文武,八百御林來爲女媧降香,看到女媧的美顏。頓起淫心,題風流詩一首,留在行宮粉壁上,風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花姻騁娟裝,但得妖嬈能舉動,娶回長樂待君王 ,那麼女媧娘娘貴爲神女,而紂王竟想娶她,簡真是癡心妄想,所以才招至後來成湯百年積業毀於一旦的結局。好,看過之後,我們繼續看旁邊的五色石,傳說當年女媧煉石補天遺留在人間兩塊奇石,一塊是<<紅樓夢>>裏面賈寶玉身上的寶玉,另一塊就是大家面前的五彩石。有一首詩對五彩石描繪的淋漓盡至是:未遇補天滯人間,盛土談妝立庭前,靈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對雲煙 ,相信讀後,您會對王彩石會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好,現在我們到後面的 千古佛洞 來觀看,千古佛洞又名 驅病洞 位於靈峯壯側的半山腰處,因洞的入口處有一自然形成的石佛而得名,石佛高兩半多餘,體態肥大,兩耳垂肩,面目慈善,形象逼真,鑽佛洞者都要有因洞口狹窄,貼佛心而過所謂佛山有我,我心有佛,人心佛心,心心相印 ,朋友,你心中有難解之事嗎?如果有,我們一起走入千古佛洞穴訴說心事, 當我們來到千古佛洞泊洞口,首先看到一則對聯: 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 對仗工整,耐人尋味,看右邊的 題靈山景區 ,朝歌腹地繡靈山,雙劍直插九重天,南聳紫光女媧峯,北臥碧波景龍潭,千古佛洞鑄勝景,萬年古剎聚羣仙,昔日曆經桑滄,今朝又迎明圓,這首詩把靈山景區的景點,歷史以韻律詩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展現給了遊客,給人一種如詩如畫般的仙境情懷,再看右邊的題詞: 每逢到靈山,都鑽古佛洞,若問爲何故,健身又去病,壁石多元素,若將造化成, 妙說不盡,陶醉自然中, 這首詩把鑽千佛洞穴的益處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了,鑽古佛洞有病可以去病,無病可以健身,其妙無窮,身入佛洞,自得其樂。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6

周莊素有“三吳襟帶之邦,百越舟車之會”的美譽的周莊鎮,歷史悠久,鍾靈毓秀,文化源遠流長。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定居。他們漁獵耕織,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2450年前,孔子七十二賢徒之一的言偃來到周莊,見到這裏的人們漁獵耕織,一派祥和,“倉稟而知禮節”,決定在此定居施教,將黃河文明傳入周莊。男耕女織是周莊自古以來形成的傳統生產格局。明代時期,民間土布相當興旺,清代走到鼎盛時期,日產土布千匹,銷往大江南北以及東南亞,成爲聞名遐邇的紡織之鄉,有“江南布碼頭”之盛譽。

周莊鎮工業經濟發達,投資環境優越,發展前景廣闊。形成了紡織、輕工、機械、冶金、化工、建材、食品、電子等十多個工業門類,擁有600多種產品,產品覆蓋全國並遠銷上百個國家和地區。1984年11月,江蘇省首家鄉鎮企業與外商合資的江南模具塑化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共有50多家外資企業,總投資38000萬美元,外方投資到位7900多萬美元,通過合資合作,周莊鎮在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1998年,國家農業部和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授予周莊鎮爲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管理先進單位。自改革開放以來,周莊鄉鎮工業一直名列江蘇省前茅、江陰市榜首。早在20xx年,周莊就實現了“三個一”的歷史性跨越:日均工業產值一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一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一萬元。20xx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1.5億元,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12.76億元,完成自營出口貿易額7.2億美元,實現商品流通經營額108億元,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5.52億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250 元。

如今的周莊,經濟發達,實力雄厚,擁有4家上市公司、6家省市企業集團,經濟發展走在了全國鄉鎮的前列。20xx年,全鎮工商業開票銷售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年完成工業開票銷售868億元,繼續位列全市第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8億元,工業總產值875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79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4.8%和6.3%;完成自營出口貿易額15億美元,外貿出口總量繼續在全市鄉鎮(街道)板塊中保持第一的位置。現已有6家銀行在周莊設立分行,乘着打造“金融中心”的東風,全國首家鄉鎮級創業投資公司——中科雙盈創業投資公司在周莊成立。

始建於1996年的周莊鎮科技工業園區,是經上級政府批准設立,由周莊鎮人民政府規劃、開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30.21平方公里,建成區10平方公里,經過幾年來的建設,已初具規模,20xx年12月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爲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園區。區內擁有10萬千瓦和2.5萬千瓦熱電廠二家,110KV變電所四座和35KV變電所四座,蘇南供水網和熱網管道覆蓋整個園區,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郵政、電信、有線電視網絡、商務賓館、文化娛樂、環保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金融、工商、稅務、保險、公安、交通等設有駐鎮辦事機構,服務周到。現周莊已有德國、荷蘭、美國、韓國、日本及香港、臺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前來投資的企業達上百家。

經濟發展而迅速致富的周莊人更加註重建設環境、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周莊榮獲全國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化纖棉紡名鎮、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園區、中國產業集羣經濟示範鎮、中國縣域產業集羣競爭力100強、建設部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省文明鎮、省體育先進鎮、省羣衆文化先進鎮、省首批新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省衛生鎮、省化纖紡織名鎮省創新型鄉鎮、江蘇百億服裝產業集羣、江蘇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7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揚州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揚州個園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東關街的北段,是中國園林中以疊石見長的著名園林景觀,亦是全國的四大名園之一。個園是以竹石取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應合了庭園裏各色竹子。個園的疊石藝術,採用分峯用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石料堆疊而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達出“春景豔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景慘淡而如睡”和“春山宜遊,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詩情畫意。個園旨趣新穎,結構嚴密,是中國園林的孤例,也是揚州最富盛名的園景之一。

江蘇揚州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蓋取東坡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葉形狀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

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後春筍”破土而出,此即個園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整個“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春”去“夏”來,繞過“宜雨軒”,眼前豁然開朗。在濃陰環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在面前,這就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荷飄香,蒼翠生涼。轉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樓,循樓而去,“秋從夏雨聲中入”,長廊盡繃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構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爲大畫家石濤傑作。看此山,山勢巍峨,峯巒起伏,又見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掛,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設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紅如染,“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溢出。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廳”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一隻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殘雪堆就”。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南面有一堵白圍牆,牆上開了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8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周莊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周莊位於蘇州城東南,崑山的西南處,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周莊是一個具有九百多年曆史的水鄉古鎮,而正式定名爲周莊鎮,卻是在清康熙初年。周莊在蘇州管轄的崑山之西南,古稱貞豐裏。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古鎮,毫無疑問,她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爲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莊,成爲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

最爲著名的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富安橋是江南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壁建築;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爲一體,造型獨特;沈廳爲清式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局部風格各異;此外還有澄虛道觀、全福講寺等宗教場所。

周莊古鎮南瀕臨的一片大湖,俗稱南湖、南白蕩,與吳江分界。乘船經南湖可抵青浦商榻,遊覽大觀園。湖濱茂林修竹,環境幽靜,湖水清澈澄淨,魚蝦豐盛。這裏既是一個天然水庫和養魚場,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景區。南湖景色四季皆宜,秋夜的月色格外醉人。當金風送爽,明月高懸時,湖面上一片碧綠、一帶金黃,充滿了“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的意境。

周莊八景:—全福曉鍾、指歸春望、鉢亭夕照、蜆江漁唱、南湖秋月、莊田落雁、急水揚帆 、東莊積雪,隨着歲月的變遷,有的陳跡依舊,有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有的卻已影蹤難覓。被歷史的風塵所湮沒。

迷樓:地處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鎮江,於清光緒末年,攜眷遷徙周莊古鎮,因擅長烹調珍饈佳餚,掌勺開設酒店。夫妻倆年過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喚阿金。年長後,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鄉周莊壓倒羣芳。在父母的寵愛下,抵制纏足,“大腳觀音”的雅號不脛而走。求婚者紛至沓來,李德夫難捨愛女遠離膝下,小樓藏嬌,讓她守着雙親共度生涯,當壚勸酒,張羅顧客,生意火紅。

全福路南端的新老鎮區交界處,矗立着一座仿古牌樓。四根堅固挺拔的淺褐色花崗石方形柱子,支撐起重檐翹脊的蓋頂;渾然粗獷的木質斗拱,透露出仿明建築的風采。整座牌樓氣勢軒昂,形態翼然,恰如水鄉周莊古鎮的一道莊重古樸的門扉。

江南名鎮周莊是崛起在中國東南沿海,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於一體的二十一世紀新型小城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衛生鎮和國家小城鎮建設示範鎮。20xx年周莊榮獲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的“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周莊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謂搖城;北宋元?v元年(公元1086),周迪公郎舍宅爲寺漸成集鎮,故稱周莊,已有900多年建鎮歷史,具“小橋、流水、人家”風格的江南古鎮周莊已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改革開放以來,周莊成功走出了一條旅遊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兩翼發展的新路子,卓有成效地開創了“江南水鄉古鎮遊”和“傳感器產業基地”兩個著名品牌。20xx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5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全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60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1億元,吸引日本、臺灣、香港與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累計3億美元,以中國崑山高科技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崑山傳感器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崑山傳感器產業基地爲建設載體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自1996年以來周莊已成功舉辦七屆國際旅遊藝術節、二屆中國傳感器基地產業合作與發展論壇會,20xx年6月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又在周莊成功召開。

近年來,周莊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誠信服務,致力於營造政策環境、投資環境、生活環境、人文環境,不斷地構建獨特的競爭新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富有遠見的海內外投資者在這片土地上播種、耕耘,享受着豐厚回報。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9

各位遊客:

早上好!歡迎大家來無錫遊覽,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進行太湖精華遊,我感到很高興。太湖,面積2400平方公里,相當於400個杭州西湖那麼大,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位於江蘇,浙江兩省之間周圍有無錫、蘇州、常州、湖州四個城市。2400多年前吳越春秋時,吳王闔閭首開太湖畫舫進行水上旅遊,並首創太湖般菜;唐宋時期,太湖又以盛產太湖石出名。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還有72座島嶼山峯點綴其間,組成了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的天然畫卷。

我們首先遊覽的是真山真水的黿頭渚公園。黿頭渚,渚就是突入湖中,三面臨水的半島,因狀如黿頭而得名。相傳明朝的時候,有一個漁夫在湖中遇到風浪,誤入黿頭渚,舍舟登岸,發現這裏茂林修竹,落英繽紛,疑爲世外桃源,不忍離去。後又打柴遇仙,得道出世,爲這裏留下罷拔幾分神祕色彩。黿頭渚向南可望煙波太湖,惡青島海濱浩淼氣概;往北能觀碧波蠡湖,有杭州西湖的明媚風光。在這麼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輔之以別具匠心的人工點綴,使之成爲觀賞太湖風月最理想的遊覽勝地。黿頭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卻遼闊的無邊風月,以及早中晚、晴陰雨景緻各異的神奇變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時之景吸引着歷代文人墨客,無數中外遊人。

(澄瀾堂)

澄瀾堂,建於1931年,是仿照明代宮殿式樣建造的,面闊五間,四周遊廊,寬敞豁達,氣宇不凡。澄瀾堂的“澄”是指湖水平靜清澈,“瀾”是波瀾起伏之意,取名澄瀾堂,是說在這裏可以飽覽太湖多變的天然景色。

澄瀾堂位於黿頭渚的高處,居中面湖,視野開闊,遠眺近覽,景色各異。

(甘露寺)

這裏是甘露寺,甘露寺原在鎮江北固山上,是孫權的母親、劉備的“丈母孃”唸經的地方。因爲東吳起先建都在鎮江,火燒赤壁之後才遷都南京的。

三國城內的甘露地建於山坡之上,經二組臺階到達建在7米高的平臺上的甘露寺山門,山門內沿斜坡登上6米高的平臺,可到佛殿。殿內有釋迦牟尼佛像,旁邊是吳國太的經心,吳國太相女婿就在此拍攝。

赤壁之戰後,孫、劉曹均勢鼎立。周瑜設下“美人計”,假稱把孫權的妹妹孫尚香許婚劉備,京口招親,然後扣下劉備,逼還荊州。劉備則按諸葛亮之計,設法讓孫權之母吳國太甘露寺相親,弄假成真,並帶着孫夫人一起返回荊州。這就“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1234

(靈山大佛)

1994年10月20日,“中國無錫靈山大佛奠基典禮”在小靈山上隆重舉行,這標誌着“世界第一大佛”即將誕生。

靈山大佛是一座高達88米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投資超億元,用銅700噸。比聳立於紐約赫德森河口“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銅像--被譽爲“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巨像”還高42米,用銅量是自由女神的3倍。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樂山大佛--“世界第一大佛”再高17米。由此可見,靈山大佛是世界之最。

靈山大佛採用錫青銅材料鑄造,除因青銅件持久耐用外,更重要的是青銅藝術是源於石器時代的古典藝術精粹,同時也是中國傳統發族文化中極爲燦爛的一部分。青銅的古樸素雅和優美細緻,在世界藝術上享有崇高地位,這爲大佛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再者,青銅時代正在佛教形成的朝代,代表着佛教源遠流長,歷史悠久。

大佛的建築結構設計則由設計上海東主明珠電視塔而名揚海內外華東建築設計院承擔。此工程由於採用了高新技術,可防止岩層滑坡和岩石風化,可搞7級地震和12級以上大風,而且防雷,還設有煙警、溫警兩套報警系統,達到自動噴淋降溫、防火的聯防作用。

大佛內層主體工程於1996年5月28日舉行了封頂典禮。內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只是大佛的主心骨,然後主心骨外焊接鋼支架,鋼支架上再安裝青銅材料鑄造的大佛銅板,最後將焊接起來形成完整的靈山大佛,靈山大佛的焊縫總長度達30公里。

大佛的銅板鑄造是一頂大規模、高難度的工程,由航天工業部南京晨光機器廠承建。該廠曾運用航天技術成功地爲香港寶蓮寺鑄建了“天壇大佛”,贏得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致讚譽。南京晨光機器廠根據著名雕塑家吳顯林創作的8米高靈山大佛的佛像小樣,通過電腦放大11倍再切割分片澆鑄成銅板。88米高的靈山大佛的佛體部分共由1560塊銅板拼接而成,第塊銅板平均厚8毫米,高2米,重約600公斤,共用青銅達700噸。1995年7月24日正式開爐澆鑄,耗時一年完工。1996掂5月30日,靈山大佛第一塊淨重666公斤的錫青銅板佛體開始安裝,1997年4月3日靈山大佛圓頂,1997年11月15日靈山大佛落成開光。

靈山大佛高88米,加上三層裙樓基座,總高達101.5米。大佛的腳趾前端高80釐米,趾甲寬有60釐米。

靈山大佛的建造,不僅僅是創下了一個世界紀錄,更主要的是他將在宗教文化、社會文明、經濟發展等方面產生巨大影響。

靈山勝境將成爲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人文景觀,成爲人們嚮往的遊覽勝地。

太湖跨江、浙兩省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泊,總面積達2400平方公里,蘇州佔3分之2強,太湖72峯,蘇州攬入58峯,國務院規劃的沿太湖13個風景區69個景點,蘇州有6個景區34個風景點,正所謂"太湖風光美,一半在姑蘇"。太湖風景名勝區素以宏大的層次,豐富秀麗的湖島山水風光而著稱,蘇州沿太湖地區尤爲得天獨厚,漫長而多變的湖岸線,形成豐富的沿湖景觀,山林豐茂、花果飄香、文物古蹟遍佈其間。

遊覽太湖,四季皆宜,真所謂“春可觀花品茗、夏有賞荷食鱸、秋能持蟹吟菊、冬日踏雪探梅。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0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遊覽。

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裏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着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爲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爲周莊保存着如此衆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爲"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爲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裏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爲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爲貞豐裏,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爲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裏改爲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裏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 "。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檐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羣,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裏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裏留個影。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1

瘦西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長,稱“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臺、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

湖面迂迴曲折,迤邐伸展,彷彿神女的腰帶,媚態動人。清朝時,康熙、乾隆二帝曾數次南巡揚州,當地的豪紳爭相建園,遂得“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說。

揚州瘦西湖全長4.3公里,遊覽面積30多公頃,有長堤、徐園、小金山、吹臺、月觀、五亭橋、鳧莊、白塔等名勝。湖區利用橋、島、堤、岸的劃分,使狹長湖面形成層次分明、曲折多變的山水園林景觀。

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兩岸,綴以熔南秀北雄於一爐的揚州古典園林羣,形成移步換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長軸;名寺古剎和古城牆垣綿延相屬,名勝古蹟和歷史遺存散佈其間。風韻獨具的自然風光和含蘊豐厚的人文景觀相映生輝,是鑲嵌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御碼頭

乾隆十八年(1753),清高宗南巡時,在天寧寺西園建行宮,宮前築0頭,是乾隆在此登舟遊湖之處,故稱"御碼頭",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此四次接駕。曹寅也曾在西園奉命刊刻《全唐詩》。建國後,碼頭青石平臺和坡道基本保持原貌,增立了"御碼頭"碑亭一座,現今是"乾隆水上游覽線"的起點。御碼頭修得如此壯觀是在乾隆年間。而不知當時曹大人是否有個外孫女就是從此碼頭乘船離開揚州進京的?

冶春園

地處御碼頭以西的豐樂下街。爲清乾隆間"豐市層樓"一景所在地。內有兩組飛檐鬥角之草榭,東榭水繪閣,西端依水築朱欄曲廊連西榭香影廊。園內小徑高阜之上花木扶疏。景點有:餐英別墅、問月山房、引暉館、餘香花舍等,今設"乾隆水上游覽線"畫舫碼頭於此。清詩人王漁洋曾在此結社吟詩。

位於冶春花園內的冶春花園茶樓,是由國家旅遊局投資,在清代揚州八大名園之一的冶春園的舊址上修建而成的集餐飲、遊覽、娛樂於一體的開放式園林,是揚州市政府的重點建設工程和對外窗口。目前,這裏各類大、中、小型餐廳可同時容納八百人用餐,傳統點心、冶春蒸餃自清代起延賣至今盛名不衰,輔以各式揚派茶點,使這裏成爲揚州人早上"皮包水"(喝早茶、吃早點的傳統飲食文化習慣)的首選之地。花園內的夜市美食休閒廣場每天提供上百種地方風味小吃,特色鮮明的冶春茶點、正宗地道的淮揚佳餚。這裏已成爲廣大中外賓領略揚州地方文化和民俗風情的旅遊勝地。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2

何園的主要特色是充分發揮了廊道建築的功能和魅力,1500米複道迴廊,是中國園林中少有的景觀。左右分流、高低勾搭、銜山環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體景觀和全天候遊覽空間,發揮了中國園林藝術的迴環變化之美和四通八達之妙,是中國最早的立交橋雛形。

園中的植物配置也獨具匠心。半月臺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藥,南山的紅楓,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築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佈局,又有一日之中的早晚變化。

中國的古典私家園林的建築佈局,不同於國外園林中軸線對稱理念,採用的是自然法,其亭臺樓榭不規則地散落分佈於或人造或依地貌而成的山水之間,取天人合一之意境。何芷舠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年)的揚州何園,不僅深諳中國園林的山水境界,也熟悉開放性佈局和由各種兩層迴廊組成的網絡狀結構,觀念創新。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3

尚湖風景區地處江南名城--常熟,東接上海、南依蘇州、西鄰無錫、北靠長江、地理優越、交通便捷。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區-太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及全國首批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尚湖,因相傳姜尚(太公)在此垂釣而得名,位於常熟城西,緊靠虞山。風景區以尚湖主體水面爲核心,建立了以荷香洲、釣魚渚、桃花島等七個自然景觀爲主,植物造景爲輔的洲、島,形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獨特景觀。其中有兩個以池杉爲主體的人工溼地林、沿湖堤岸人工林和以狐尾藻、苦草、眼子菜等爲主體的沼澤溼地,成爲越冬鳥類主要的棲息地。現在尚湖水域面積達到800公頃,湖面與十里虞山山水相映,青山、綠洲、碧水、藍天構成一幅立體山水畫卷。

景區內還建有江南最大牡丹園、中日友好櫻花園、水上森林公園、桃花園等植物園;開發有動物世界、水上游樂園、天然游泳場、高爾夫球場等旅遊休閒娛樂設施。景區現有度假村七家,已成爲新興旅遊休閒、度假基地。是集度假休閒、娛樂商貿、康復健身於一體的遊樂旅遊中心。

尚湖湖水水質一直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水質之好居蘇州各湖之首。由於生態環境優美,湖中鳥禽已達63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中華秋沙鴨、黑鸛、白鸛、天鵝、鴛鴦等,成爲鳥禽樂園。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每至冬季,在青山碧水間,羣羣飛禽振翅擊浪,再現“獵獵葭蘆老,飛飛鴻雁多”的可人意境。

經過多年的嚴格保護和科學利用,尚湖風景區已經成爲集生態、科普、旅遊休閒於一體的城市溼地景區,對維持區域生態平衡、營造優美人居環境產生了巨大效益,並以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成爲江南旅遊度假基地。景區內豐富的植物和魚類資源成爲近90種涉禽鳥類理想的棲息地。良好的自然環境使尚湖溼地公園成爲維護常熟城市生態環境的“平衡器”。尚湖作爲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供水資源、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均化洪水、降解污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4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錦溪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錦溪位於蘇州市崑山市,東鄰上海,西接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江南著名的歷史文化名鎮,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

錦溪(舊稱陳墓),位於崑山市西南23公里處,東與上海市青浦區接壤,西與蘇州市吳中區爲鄰。全鎮佔地面積90.69平方公里,鎮區面積1.6平方公里。錦溪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北有滬寧鐵路,312國道,滬寧高速,南有318國道,滬青平高速,崑山南北交通主幹道在此過境。風景名勝錦溪橋樑星羅棋佈,橋之密度國內罕見,當地名謠素有“三十六座橋,七十二隻窯”之說,其中較著名的有十眼長橋。十眼長橋建於明代,與古蓮池、文星閣、長堤迴廊和桃園構成完整的古蓮景區。

橋有九柱十孔,全長52米,造型古樸別緻,爲遠近水鄉所罕見,人稱“小寶帶橋”,是觀湖賞月極佳之處。 古董館古董館系蘇州薛仁生先生古玩收藏品陳列館。在36座橋中,錦溪最有名的有8座。它們是天水橋、太平橋、十眼橋、錦溪中和雙橋、衆安橋、溥濟橋、普慶橋、裏和橋。天水橋俗稱北觀音橋。在錦溪的磚瓦博物館中,除了各種各樣的古磚,古瓦的陳列品也很有特色。最佳旅遊時間蘇州位於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溫暖潮溼多雨,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

無霜期年平均長達233天。歷史文化錦溪得名於一條古老的河流,小溪穿過古鎮,晨霞夕輝盡灑江面,滿溪躍金,燦若錦帶,所以得名錦溪。志載,南宋金兵入侵,宋室南遷,孝宗帝及寵妃陳氏途徑於此,因陳妃深愛錦溪美景,戀不忍離。後陳妃病歿,水葬於錦溪五保湖中,孝宗帝亦將錦溪改名爲陳墓,長達840年之久,1992年10月8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錦溪原名。

錦溪,舊稱陳墓,位於崑山市西南隅,距古鎮周莊8公里錦溪。東臨澱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礬清湖、白蓮湖,“東迎薛澱金波遠,西接陳湖玉浪平”。故錦溪歷來有“金波玉浪”之稱。遠在新石器時代,這裏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史載,南宋建都臨安時,宋孝宗的寵妃陳妃病歿水葬於此,錦溪便改名陳墓,長達830年。1993年,恢復錦溪古名。古鎮原有一溪,夾岸桃李紛披。晨霞夕輝,盡灑江面,滿溪躍金,燦爛若錦帶,所以得名錦溪。如今,擁有衆多名勝古蹟的錦溪,仍然以如詩如畫的水鄉風貌,吸引着無數遊客。若隱若現的陳妃水冢,風鈴悅耳的文昌古閣,蛟龍臥波的十眼長橋,以及“三十六座橋,七十二隻窯”的傳說,全國首創的古磚瓦博物館,都令中外遊客流連忘返。

“鎮爲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是錦溪的寫照,水巷、河埠、拱橋、騎樓、廊坊、街市,二千餘年的歷史文化蘊積所調集凸現的水鄉神韻,宛若一幅動人心魄的絕妙畫卷。沈從文喻她“睡夢中的少女”,馮英子則稱她"淡抹濃妝總相宜",已故大師劉海粟則讚譽她是"江南之最"。

錦溪,曾是南宋皇妃香消玉殞地。史載,南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趙昚寵妃因病歿水葬錦溪五保湖中,爲懷念陳妃,孝宗趙昚在五保湖畔欽旨建廟,爲陳妃誦經護墳,錦溪亦因此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陳墓”長達800餘年。

錦溪,亦自古爲文人騷客薈萃之地。南宋名人衛徑、詩人夢窗、特別是明人沈周、高啓、文徵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輩都爲之留下了誦景思物的千古詩文。錦溪,因溪得名,湖蕩密佈,古橋聯袂。有着“36座橋,72只窯”美麗傳說的古鎮,橋樑密度,舉世罕見,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鎮區就有古橋36座,而且大多數古橋保存完好,橋柱、楹聯、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錦溪獨特的“橋文化”。

這些年,錦溪古鎮又堅持走“旅遊興鎮”之路,定位於“文化旅遊”,在挖掘古鎮自然景觀與傳承歷史文化相結合的旅遊建設中,努力打造“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旅遊品牌。如今,古鎮衆多的民間收藏的博物館已經在周邊水鄉古鎮中真正脫穎而出。“中國古磚瓦博物館”因以豐富的文化內涵,極高的功史文物價值而堪稱“國內之最”,“紫砂館”精集了明代紫砂巨匠時大彬的提樑壺,清代蜚聲海內外的“曼生十八壺”以及當代世界工藝大師顧景舟的紫砂器。還有古鎮的“古董館”、“張省美術館”、“錦溪傑出人物館”、“柿園”、“金石人家”、“馬若特泥禪坊”、“中國錦溪宣卷藝術館”等都深受了各地旅遊界人士的喜愛和高度讚譽。

家居中原,相對江南人來說,我就是一個地道的北方人。北方人對江南的想象,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和神祕色彩。坐在旅遊大巴上,看到沿途一晃而過的南國景色:滿眼的河湖交錯、水網縱橫、魚塘遍佈,給人一個總體印象就是水,水!水!!

遙想今日目的地——錦溪。她此刻就象一個披着面紗的女郎俏立於煙雨濛濛的白石橋邊在對着我們這羣從未謀面的北人遙遙招手。進入古鎮,遠遠就見一條長長的仿古長廊橫亙於湖面上,大紅的燈籠一路懸於廊檐,給水鄉塗抹了一縷鮮活的色彩。特有的江南園林風味一下子抓着了遊客的心,人們紛紛拍照留影。我們沿着彎曲的石橋一路向她走進。她很安靜,依然沉浸在一千多年的靜謐中,沒有一絲那種過度開發的風塵味。掀開她的歷史面紗。

據志載,這裏“一溪穿鎮而過,夾岸桃李紛披,晨霞夕暉盡撒江面,燦若錦帶,故名錦溪。”相傳南宋孝宗寵妃陳妃爲避戰亂,來到這個美麗的江南水鄉。來到這裏,她就再也捨不得離開了,死後她就永遠地留在了此地,在五保湖中的小島有她安息的地方——陳墓。錦溪長期以來也被當地百姓稱爲陳墓,一直到九十年代古鎮開發後,才正名爲錦溪。我們彎腰入坐於水鄉特有的烏蓬船,伴隨着船孃手中搖擼的吱嘎聲,我們居然也象游魚般穿行在有着四千餘母水面的五保湖上了。只不過走的是旅遊線路,先圍着湖中島——陳墓轉了一圈,然後向着水巷深處駛去。

健壯的船孃控船本領不錯。她們統一穿着藍地白花的外衫,頭帶斗笠,帽下耳邊各懸垂一串俗豔的粉紅毛線飾物,隨着搖船而來回搖晃。小船輕鬆通過窄窄的水巷、橋洞,岸邊的迎春綠叢枝條紛披下垂,似要探腰戲水,兩旁的古民宅保留着固有的風貌,枕河而居,廊橋下掛着涮的乾乾靜靜的拖把。真是讓人羨慕,因這水的緣故,這裏與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比之北方的塵土這裏是纖塵不染。信步在古老的青石路,循着老街的古道前行。那班駁的石橋、粉牆青瓦的老宅,古樸的廊街岸柳,無不臨水而居。巷水與湖水相通,靈動成這秀美的小橋流水。站在躬身河上的古橋,看着穿梭來往的手搖船,滿目青瓦白牆,我的思緒象這流水一樣綿軟而又悠長:千百年來,這小橋,這流水,這青石板依舊,只是已然物是人非。這裏就是北人夢裏煙雨中與知己共撐一把紅油紙傘漫遊過的地方吧?

一個充滿感傷與憂鬱的地方。

古鎮的老街很窄。我站在古道上,與南來北往的遊客摩肩而過。爲着夢中的水鄉,今天,大家彙集在了這裏,共同領略這旖旎的水鄉風光。“守侯千年,只爲今生與你檫肩而過”這種機緣是多麼難得啊,而着一切皆因水鄉纔有的,她是如此的寶貴,要好好珍惜啊。兩旁的老鋪一家挨着一家,中間間或也有民居。導遊說這裏住着原住民,看來不假。小小的鋪面展示着民間的收藏:奇石、根雕、古董、錢幣、古磚瓦。

更多的則是糕點鋪、茶館,擺着土特產:五香毛豆、襪底餅、醬汁肉、各式南點。

刺激着遊人的購買慾、食慾。我吃着酥酥的熱熱的襪底餅前行,眼光在兩旁的鋪面上忙亂的遊移。在街角,看到一衣着簡樸的老人在賣剛從湖中打撈出的水紅菱,禁不住停下來問價,一問才1。5元/斤,我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景區裏的物價大家也都知道,這裏並未象別的熱點景區那樣商業化。我裝了一袋讓老人給我稱2斤,他提着稱一再的添加,常與菜場小販打交道的同伴一眼看出,老人是不會缺稱的。有幾個遊客乘機嘗而不買,老人也默不做聲。我對錦溪的印象因淳樸的老人而一下子改觀,再也不抱怨導遊未把我們領到聲明遠播的水鄉周莊了。可惜我們是跟團遊,不象自助遊那麼自在,未能在那臨水民居小客棧慢慢領會“人家盡枕河”的江南風韻。中午我們品嚐到了在老街買的據說是沈萬三家傳的醬汁肉,那紅燒的肘子、豬蹄與北方的最大區別是甜,甜香中除盡了肉類的別味。而此時,我不禁又懷念起那甜香不膩的醬汁肉來。想起了回味悠長的醬汁肉,想起了賣菱老人,想起了碧波盪漾、蓮葉田田的湖水,還有那種細膩的水鄉特有的靜瑟。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5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各位遊客: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句。此外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也曾將數百首歌頌揚州風光的詩歌留給了後人。今天,我們將去領略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風采。

遊客們:揚州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江蘇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通揚運河貫穿東西。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揚州是蘇北重鎮之一,江淮地區水陸交通樞紐。轄廣陵、郊區2區,儀徵、高郵、江都3市和邗江、寶應2縣。全市總面積6658平方公里,總人口439萬,其中市區面積148平方公里,人口44萬。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儀徵境內的丘陵山區爲最高,從西向東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市、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爲淺水湖蕩地區。儀徵市、邗江縣和揚州市郊區的北部爲丘陵。沿江和沿湖一帶爲平原。境內主要湖泊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和邵伯湖等。

揚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歷史。吳王夫差構築耶城是揚州建城的開始。楚懷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國打敗了越國,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築城,因城牆“廣被丘陵”,改稱“廣陵”。這是揚州定名廣陵的開始。秦漢之際,因廣陵縣城靠近長江,爲一縣之都會,所以,又更名爲江都。東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南來的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了長江下游一帶的生產發展和經濟繁榮。隋代統一中國後,才改稱揚州,據說大禹治水以後,把天下分爲九州,揚州的改名取意於《禹貢》中的“淮海惟揚州”。

揚州的繁華,使身在北方的隋場帝楊廣不勝嚮往,他在夜間也“吾夢揚州好”。於是他徵調了數以萬計的民夫開挖了南起臨安(杭州),中經東都洛陽,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運河,並在揚州蜀岡、雷塘一帶大建宮殿、苑囿。三次由洛陽乘龍舟南遊揚州,使當時的揚州成爲擁有50萬人口的重要商港。唐時,揚州商業的繁榮,在全國範圍內居第一位,超過四川,有“揚一蜀二”之說,“雄富冠天下”之譽。這時的揚州還成爲國際貿易港口,東南亞及西亞諸國的商船都來到揚州進行貿易。

唐天寶六年(747年),揚州人口達47萬,僅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來這裏學取真經和漢文化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學生絡繹不絕。唐天寶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鑑真大師,由揚州出發東渡日本。元時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委任爲東宣撫使,在揚州做了3年官。

清末以後,漕運不經運河,揚州也就逐漸衰落下來。到了抗日戰爭前,揚州人口只有12萬,只有唐朝繁榮時的五分之一。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6

花果山位於國家級重點風景區雲臺山脈之中,距市區7公里,雲臺山脈大小山頭136個,其中的花果山海拔625.3 米,是江蘇省最高山峯。花果山綠蔭蔥蘢,山峯含 黛,這裏特別的地理緯度造就了春催花果,波涌雲臺,真山真水,綺麗多姿的迷人景色。花果山作爲旅遊勝地,它的真正揚名應歸功於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1982年10月參加全國首屆《西遊記》學術研討會的127名專家經考察一致認同,雲臺的花果山是真正的孫悟空老 家。

遊覽花果山如再讀《西遊記》,其最大樂趣在於領略這人間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石,有的象人,有的似仙,例如各類“猴石”、栩栩如生,姿態各異,使人領略到孫悟空爲什麼變化神奇;又如“沙僧石”、“八戒石”、唐僧石“把三藏禪師唐僧師徒的人物性格展現得惟妙惟肖;更令人稱奇的是,孫猴子的胎胞“媧遺石”和像“金箍棒”的“定海神針石”以及“石鼓”等,其造型乃至尺寸與《西遊記》中描述的幾乎一模一樣。花果山上大小洞穴數百個,當地人統稱七十二洞。大洞小洞,奇洞怪洞,洞連洞洞套洞,洞洞藏妖,個個作怪。爲此,吳承恩大發奇想,使孫悟空有了用武之地。在花果山的這些洞中,極富神奇色彩的當數水簾洞。洞口瀑布懸遮,穿過飛流而下的水簾,循跡幽深洞穴,如入 “東海龍宮”。水簾洞的上方還有清道光皇帝的賜書“心印石 屋”。在花果山上與《西遊記》故事緊密相連的景點還有老君堂、盤龍鬆、仙人橋、南天門、柺杖 柏、唐僧家世碑、團圓宮、照海亭、懶漢石、美人鬆、天然碑、仙石見、一線天、九龍橋、玉女峯........

花果山上的古建築頗具特色。位於山腳下的阿育王塔是山中標誌性建築。該塔建於宋天聖元年[公元1020xx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此塔九級八面,純磚結構,純高度爲10.58米。雖經過歷史上8.5級的地震,仍完好無損。相傳,這座塔爲唐大將尉尺恭所建,因而又稱唐王塔。三元宮,又名海寧禪寺,是花果山上最大的古建築羣。它倚山而建,氣勢雄偉。該寺發跡於唐,重建於宋,敕賜於明,寺院正門前拱額爲道光皇帝的親筆“敕賜護國三元宮”。寺內藏有一塊明神宗萬曆三十年[公元1620xx年]所頒的聖旨碑,把它封爲“天下名山寺院”之一。如今的三元宮已是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終年香火繚繞,拜客如雲。

遊山觀景的關鍵在於玩味其中的妙趨,假如你乘登山索道登臨花果山之巔——“玉女峯”,看海天之 間,浮雲飛騰,定會心境頓開;走入“墨香小徑”,穿梭於茂林修竹之中,如觀大型書展,可一飽眼福;遊“怪石園”,奇石琳琅滿目,似象非象,怪誕離奇,如復讀《西遊記》;光臨屏竹禪院,嘗山泉沏制的雲 霧茶,官中國四大名竹——“金鑲玉竹”,其樂陶陶;登“觀神臺”,可一睹世界上最大的漢字——40米長“神”字的風采;瞻“義僧亭”可瞭解花果山上500僧人英勇抗日的故事。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7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裏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着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爲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爲周莊保存着如此衆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爲“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爲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裏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爲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爲貞豐裏,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爲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裏改爲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裏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檐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羣,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裏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裏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爲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擡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裏,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爲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爲《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爲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裏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爲“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裏拍照留念。雙橋爲什麼會這麼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爲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爲《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爲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爲它開啓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過雙橋〕各位遊客,大家看,我們對面的一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種景色,是我們周莊建築內涵最豐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還是赤日炎炎,喜歡畫畫的人都會在這裏鋪開畫板,描繪着對岸的一景一物。我國的許多電影導演和演員,都把周莊作爲最佳的外景地,先後在這裏拍攝了《共和國不會忘記》、《聊齋志異》、《楊乃武與小白菜》、《濟公遊記》、《江南鉅富沈萬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數十部電影和電視劇。著名導演張藝謀說:“在周莊拍片子,很令人滿意。”他追求的就是這種古宅的建築和幽深的水巷組成的文化氛圍,這不是一時一日能製作出來的。

(走到張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張廳,張廳是周莊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爲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廳爲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的後代所建。按理說徐家建的應叫徐廳,爲什麼叫張廳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徐家衰落了,就把這座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才被改名爲張廳。讓我們到張廳的正廳去看看。這兒是張廳的正廳“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順堂,早先門前有兩棵玉蘭樹,春天一到,玉蘭花開放,引來了許多燕子,燕子在屋檐下築巢繁殖後代,被張廳的主人看見了,認爲燕子和玉蘭樹給張廳帶來了勃勃生機,於是就將怡順堂改爲玉燕堂。張廳的特點是“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大廳的東側,有一條幽暗深長的備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現在大賓館裏的員工通道。請隨我進去。

這兒就是“船自家中過”的地方。你們別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張廳是一戶大戶人家,每天要消耗許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從這裏運進運出。二是封建社會,時時會打仗,主人萬一遇到什麼不測,就可以坐着小船從這裏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們周莊風俗習慣吧!這兒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周莊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吃過午飯後閒在家沒事幹,就帶上自己的小孫孫和一些自家醃製的醬瓜、菜莧等聚到一塊兒,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邊品嚐醬瓜什麼的,一邊談天說地。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品嚐一下。

〔出張廳,邊走邊講〕各位遊客,自從周莊的旅遊事業發展以後,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別是旅遊工藝品店,在這些商店裏,有刺繡、雕刻、編織、字畫、旅遊食品等,繁榮了周莊的旅遊市場,大家等會兒可以選購一些留作紀念。

(走到沈廳〕這裏就是沈廳,爲江南民居之最。沈廳是“七進五門樓”,它的七進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進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進是沈廳的第二部分,是接待賓客的地方;第五、六、七進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總之,這三部分可以用四個字來歸納:“前廳後堂”。好,下面我們進去看看 沈廳。

這就是沈廳的第一進“水牆門”,以前水鄉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這裏是沈家的船碼頭,也是沈廳主人接送賓客的地方。

我們現在走進的沈廳的第二進“牆門樓”,又稱旱牆門。是沈家辦理婚喪大事、張燈結綵的地方,過路的人一看,不必進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麼大事了。這裏有一塊沈廳的簡介石碑,請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紹,沈廳又名敬業堂。1995年,被列爲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裏就是沈廳的第三進了,叫茶廳。是船伕和轎伕喝茶的地方。因爲在那時,船伕和轎伕是不能跟主人一塊兒到裏邊去的。所以啊,這裏的傢俱都很簡陋。

我們已經來到了沈廳的第四進也就是沈廳的正廳鬆茂堂了。我們看這塊匾上的“鬆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寫的。這裏是沈家主人招待貴賓的地方,所以這裏的傢俱很講究。沈廳一共有三幫建築風格,在這裏我們都能看見。請大家擡頭看,屋樑上精美的雕刻有鳳凰、仙鶴等。特別是這個圖案,你們一定會說這是龍吧,嘿,這回你們可錯了!龍,那時候就是天子的象徵,沈廳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稱作爲“蟒”。這種雕刻屬於“蘇幫”藝術。這一進的屋頂有兩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層,上面還有一個屋頂,這樣的結構,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們再來看這個磚雕門樓,這是五個門樓中最宏偉的一個。上面的磚雕有《紅樓夢》、《西廂記》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文化大ge命中這些精美的磚雕都被破壞了,專家說已經很難修復,這些磚雕屬於“徽幫”藝術。還有一幫是“紹幫”,那屋頂兩旁的封火牆就是。鬆茂堂裏邊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規矩我們是不能隨便進去的。今天我們就破一次例,進去參觀一下吧!沈廳是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我們已經來到了後堂,這裏是大堂樓,現在是陳列室。請大家隨便參觀。這就是沈廳的第六進,小堂樓。這尊塑像就是沈萬三。沈萬三是元末明初人,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號稱江南第一大富豪。關於沈萬三的富有,民間流傳着很多說法。有人說:“沈萬三有一隻聚寶盆,金銀財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有人說:“沈萬三左腳是金,右腳是銀,凡是他走過的地方,都能挖到銀子。”還有人說;“沈萬三有點石成金的特殊本領。”這些呀,只不過是傳說罷了。據專家考證:沈萬三的富有有三個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裏的這頭牛就表明他是靠種田發財的。二是沈萬三繼承了人家的財產。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沈萬三靠鎮北邊的那一條急水江和外國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帶的刺繡、絲綢賣給外國人,賺了大錢。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做外貿。沈萬三的富有不僅在我們江南一帶數一數二的,而且在全國也很有名氣。那時候朱元璋剛做上皇帝。由於連年打仗,沒有多少錢,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牆,怎麼辦呢?有一個大臣提議:“讓富豪來承擔這筆鉅款。”於是,沈萬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牆的任務。當時沈萬三想借這個機會來討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許多錢。不久城牆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萬三心裏很高興,於是他想縞勞一下修城牆的士兵。誰知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來就很眼紅沈萬三,這麼一來他就找到藉口了。朱元璋把沈萬三抓了起來,說:“你要和我比富,還想收買軍心,要奪我江山,這怎麼了得。”於是就要把沈萬三判死罪。多虧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萬三才免了一死,被髮配到雲南充軍。沈萬三的家人,殺頭的殺頭,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產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個小孫子逃了出來,沈家才留下了一條根。我們現在看到的沈廳就是沈萬三的後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時建造的。這塑像兩旁的對聯,上聯是:甲萬戶起南潯周莊江南聚寶;下聯是:稱三秀居東宅客金陵浜東藏銀。概括了沈萬三的一生。

這後邊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我們進去看看。

這裏,就是沈廳的最後一進,第七進。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桌子上擺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這中間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萬三蹄,它還是我們周莊的特產呢!現在商店裏可以買到,大家可以買一隻回去閤家品嚐品嚐。人們都說:“萬三蹄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真是席上珍品。隔壁是沈家的廚房。看,這個東西曾在《正大綜藝》節目中登過場。大家也來猜猜,它是派什麼用場的呢!不知道吧!這是擠甘蔗汁用的。這裏還有許多以前用的器具。大家可以隨意看看。

接下來請到樓上去看看。這裏陳列有老爺房和小姐房。我們來看這隻牀,它叫千功牀,它分三進有三個門簾。有許多精美的雕刻,讓人看上去很複雜,可是整隻牀沒有用一根釘子。到夏天時,天氣炎熱,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來,裏面就通風了。到了冬天,再可以裝上去。那爲什麼叫它千功牀呢?有二種說法:一說上面,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開國功臣,爲了緬懷那些大臣,就把他們刻在牀上,所以稱千功牀。二說上面的精美圖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刻成,功夫太深,故稱爲千功牀。其他的陳列物品,請大家隨意看看。

這是沈廳的走馬樓,所謂走馬樓,就是樓道,繞着沈廳兜一圈。大家看,這兒有一塊木板。我們從這裏望下去,是我們剛纔走過的鬆茂堂。平時,木板都是關着的。封建社會,女的是不能隨便見客人的,所以就設計這麼一個可以開、關的窗,逢到有客人來,女的就可以掀開一條縫偷偷地看了。古代小姐就是在這裏看自己的未來丈夫的。好,請大家跟我走。這裏呢,就是沈家逢年過節請戲班子唱戲的地方,這兩邊可以坐人。如果好好裝飾一下的話,那可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小舞臺。到了此處,沈廳我們已參觀完了。那麼,沈廳的價值究竟在哪裏呢?對!沈廳的價值就在於它不是官宅,而是民居。民居能有這麼大的規模,而且保存了二百多年,這在江南一帶是極罕見的。〔出沈廳,到富安橋〕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富安橋。它始建於公元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間(1522~1566年)兩次重修,爲單孔拱橋。橋長17.4米,寬3.8米,跨度6.6米。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修,橋面改成花崗石,東西有級梯,中間爲平面,刻有浮雕圖案,橋身四角有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據說沈萬三的弟弟沈萬四,因不願重蹈其哥哥與朱元璋作對最終被髮配充軍的覆轍,主動捐錢爲鄉里做好事,曾捐錢修建過富安橋。富安橋的名字,就是表達了他富了以後祈求安康的心願。

〔邊走邊導遊〕各位遊客,這兒還有穿竹石欄,很有特色,所以許多電影導演也都喜歡在這裏拍鏡頭,像電視劇《柳亞子》、《江南鉅富沈萬三》等,一些片斷都是在這兒拍的。

看,這條市河以前是我們周莊的菜市場。水鄉人家,買菜也是在水上進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擠滿了小船,船上裝着鮮魚、蔬菜等。小販們一邊搖船,一邊叫賣,兩岸的居民聽到以後,紛紛到河埠上來買菜,有些住在樓上的人,懶得下來,就直接從樓上放下一隻籃子,籃子裏面放着錢,小販只要把菜放到籃子裏,這樣一筆生意就成交了。

〔葉楚傖故居門前〕這裏面是國民黨元老葉楚傖的故居。葉楚傖小名小鳳,是著名的南社詩人,曾經擔任過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祕書長,我們周莊有一段時間曾被改名爲楚傖鎮!

葉楚傖出生貧寒,長大後雖然做了“大官”,可仍然處處注意節約。一次他到老朋友沈仲眉家去,沈仲眉問他吃什麼?他只點了一隻糟燒螺螄頭肉,螺螄在水鄉是極便宜的,這也是他童年時代家裏最好的菜了,他認爲這菜有鄉土風味,且價廉物美。吃完飯,沈家的女傭王媽給他絞上一把毛巾,他連忙說:“不敢當,不敢當!您老人家替我絞毛巾,真是過意不去,應該讓我們年輕人給您絞毛巾纔對。”王媽很受感動,她說:“這個‘葉老爺’雖然官做得大,卻沒有一點官架子,真是少有的好人。”葉楚傖的作品很多,有《楚傖詩存》、《世微堂文集》等。1946年葉楚傖在上海病逝。故居陳列了葉楚傖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關他的照片、回憶文章。請大家進去參觀一下。

〔全福講寺〕各位遊客,這裏是全福講寺,矗立在南湖園中,殿宇軒昂,飛檐高翹,歡迎四方遊人。相傳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邊功郎舍宅爲寺,在白蜆湖畔建全福寺。歷代不斷擴建,梵宮重疊,樓閣崢嶸,碧水環繞,香火鼎盛,成爲江南一帶以經懺爲主的名寺。寺內有一口巨鍾,重三千斤,懸於大雄寶殿左側。每當破曉時分,寺內有和尚撞鐘,鐘聲宏亮,傳到數十里外。人們把它當作報曉的雞啼,聞聲紛紛起牀,下田耕作。久而久之,“全福曉鍾”成爲周莊人景中的重要一景。

昔日的全福講寺共有五進,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宇雄偉軒敞。高達三丈徐的如來大佛巍然盤漆而坐,寬闊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臥伏一人,這樣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帶的各大寺院中絕無僅有。據《周莊鎮志》記載,如來大佛本蘇州虎丘海涌峯雲巖寺世尊像,清順治五年(1648年),都督楊承祖兵駐白蜆湖邊,迎於寺內,如來大佛的左右,仁立着文殊、普賢佛像,同樣十分高大。兩側的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清初,書法家李仙根尋訪全福講寺,見寺院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揮毫寫“水中佛國”四個大字,製成匾額懸于山門之上,給全福講寺增添了光彩。

全福講寺九百年來香火鼎盛,成爲周莊繁榮發展的一個象徵。然而,這座堪與杭州靈隱寺媲美的寺院,卻在50年代初期被迫改作糧庫,寺內所有的佛像、經卷和珍藏不知去向,歷史悠久的古寺毀於一旦,這不能不說是周莊的一大損失。

90年代後,周莊鎮建造南湖園。作爲主體工程的全福講寺,也於1995年3月18日破土動工。經過三百個日夜的緊張施工,移址在南湖的全福講寺,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新建的全福講寺,主要建築包括山門、指歸閣、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

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水埠碼頭平臥碧波,遊人和香客可以乘船進南湖沿石階登岸,別有情趣。進入山門,只見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也可以回眸南湖,盡情地觀看旖旎的湖景。

過拱橋,前面就是重檐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在此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着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爲映襯,使寺院愈加氣象雄偉。

第三進,即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檐翹角,雄偉而不失精美。“佛光普照”四個大字在高達18米的屋脊間熠熠閃光。鑲嵌於兩邊的梅、蘭、竹、菊磚雕構圖別緻,精細秀逸。緩步進人殿堂,只見大殿中央供着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高5米重3噸。釋迦牟尼兩側,是騎跨在雄獅上的文殊和騎跨在大象上的普賢。殿後塑有飄海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衣袂飄動。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像,也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圍。

經臺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臺中央矗立着三層寶殿,終日香菸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着吉祥雲紋。經臺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有錦鱗嬉遊,富有詩情畫意。

大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周莊修復全福講寺,借水佈景,巧奪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築藝術和園林景色於一體,既爲佛教文化愛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也爲旅遊者提供了一個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出全福講寺〕大家看對面的那座小茶樓就是三毛茶樓,它是爲了紀念臺灣女作家三毛而建的。1989年,三毛在煙雨朦朧之中來到了我們周莊,她看到周莊小橋、流水、人家的迷人風光,不禁感慨地說道:“啊!這不正是我魂牽夢繞的故土嗎?”三毛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三毛回到臺灣後還經常來信,說還要嚐嚐周莊的大閘蟹,很可惜她再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周莊人民爲了紀念她,將這座古宅改稱三毛茶樓。茶樓中除了陳列了三毛的照片、手跡、書信外,還陳列了中外大批文人學者遊訪周莊的照片。

〔邊走邊導遊〕前面就是迷樓了。大家看,這兒有一座古橋,它叫“貞豐橋”。“貞豐橋”這個名字,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它是因爲周莊的原名而起的。橋邊的那座小樓就是有名的“迷樓”。迷樓以前是一家小酒樓,叫“德記”酒樓。它怎麼會出名呢?原來清朝末年,有一些進步的文化青年成立了一個團體,叫《南社》。那時南社成員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等人都喜歡在這酒樓裏喝酒吟詩,他們還以酒樓爲題,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後這些詩篇被編成了《迷樓集》,隨即迷樓的名氣也就傳開了。

那“迷樓”爲什麼被稱爲“迷樓”呢?原來南社成員們在酒樓上飲酒作詩,他們覺得小酒樓的一切都非常迷人,菜很迷人,酒很迷人,周圍的環境也很迷人。因此,他們就風趣地把酒樓稱爲“迷樓”。他們把酒樓叫作“迷樓”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轉移反動派的視線。

好,我們就到迷樓裏面去看看。迷樓爲臨河修築的兩層小樓。樓內陳列着南社成員的照片、手跡、著作和書畫作品,以及當代書法家書寫的《迷樓集》中的詩句。二樓的東側,是一組人物蠟像,展現的正是“小樓暫飲夜傳杯”的情景,可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迷樓向遊客開放以後,接待了許多南社成員的後裔,他們熱情地向迷樓提供圖片資料和實物,還積極參加南社研究,小小的迷樓,引起國內外諸多人士的注目。

〔繼續向前走〕這裏是澄虛道院,又稱“聖堂”,創建於宋元佑年間(1086~1096年),距今已有九百餘年曆史。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宏大。嘉靖年間,當地人玉壁捐資增建了儀門。清康熙二十五年,道士胡天羽化緣募捐建玉皇閣。五年後,又在閣西建造了文昌閣,清乾隆十六年,道士蔣南記在山門外建造聖帝閣,樓閣面臨普慶橋,形成了前後三進的建築羣,氣宇軒昂,佔地1500平方米,成爲吳中著名的道院之一。澄虛道院不但保存着豐富的宗教文化遺產,而且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水鄉風光,也使道院的遊人香客流連 忘返。

各位遊客,我的導遊到此結束了。如果有時間,各位可以在古鎮裏隨便走走看看。在這臨別之際,讓我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同時,還請您把周莊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大家在周莊旅遊愉快,吉祥如意!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8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去參觀遊覽的是何園。何園位於揚州古運河畔的徐凝門街,是清光緒年間任過湖北漢黃德道臺何芷舠辭官歸隱後建造,是揚州大型私家園林中最後問世的一件壓軸之作。因主人附庸風雅,從陶淵明“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取意,爲“寄嘯山莊”。但人們習慣因園主人姓何而稱何園。

何園一改我國私家園林前宅後園的傳統,把住宅融入疊石理水的花園之中,力求人居環境的最大美化,被我國文史專家羅哲文題爲“晚清第一園”,它也是揚州現存規模最大的官邸園林。

何園大體上分爲東園、西園、園居、片石山房和祠堂五個部分。我們的參觀路線是從東門進,南門出,整個行程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現在請大家跟着我參觀遊覽。我們首先來到的是東園部分,東園入口是一座玉帶小橋,不僅玲瓏可愛,還使全園充滿水的靈性。何園的三個花園全部有真水,這可能和主人的名字有很大關係。

我們迎面看到的就是牡丹廳,牡丹是何園的園花。請大家向西屋山牆頂上看,那是磚雕“風吹牡丹”,是晚清揚州磚雕中的精品,牡丹廳也因此而得名。

東園中央的點石是一峯太湖石,點石的北面是貼壁假山。過去大戶人家的圍牆都很高,不高沒有氣派,也不安全。但高高的圍牆會擋住視線,讓人拘束。於是對高牆進行裝飾的貼壁假山在中國的私家園林中得到普遍運用,增加景色,豐富視野。

各位遊客,請跟着我往前走。現在我們到了東園最精緻的建築羣船廳了。廳是船形,漢白玉砌爲船舷,四面玻璃透明無礙,人在廳中,猶如置身甲板。廳外地面用瓦片、鵝卵石鋪成水波紋,給人以水意。而環顧四周,竟無一滴真水,船廳成爲我國園林中旱園水意的經典之作。何園主人一生與船有着緊密聯繫,何家祖居安徽古雷池,因三面臨水而改叫望江,主人爲民爲官爲商,幾乎天天與船打交道,楹聯中的“船爲家”就點出了主人有水就有我家的豪情。船廳周邊的鋪地,分別是“松鶴延年”的壽字、“如意蓮子”的福字、“九鹿藏鬆”的祿字,都是中國傳統的吉祥裝飾圖案。

下面我們登上一段小山道,去看一看讀書樓。讀書樓是何家大公子何聲灝讀書的地方。裏面有當時大公子鄉試試卷的複印件,以及當年考上全國第九名的喜報。何家先後出現祖孫兩翰林,兄弟兩博士,父女兩畫家,姐弟兩院士,他們的故事分別陳列在玉繡樓的史料陳列館裏,大家到時再去參觀瀏覽。

出了讀書樓,我們現在走的是何園的複道迴廊。說到廊,大家都知道最有名的是全長700多米的頤和園長廊,而何園的複道迴廊總長度是它的兩倍,達到1500餘米。跟頤和園的湖廊不同,何園是樓廊,樓廊之妙,不在於長,而在於曲。複道迴廊猶如彩虹飛落,環繞何家五大樓宇,使園與宅、中與西、鬧與靜融爲一個整體。因此何園複道迴廊坐享“第下第一廊”的美譽。

我們沿着複道南行,就進入了何園的園居部分。我們先去看一座獨立的小苑“賞月樓”,這是園主人母親生活的地方,是專爲吃齋唸佛喜歡獨處的母親建造,圍繞着“奉親”的主題,你們看就連從法國進口的鐵鑄欄杆上還鐫刻着“延年益壽”的字樣。

現在大家看到有點歐式特點的樓房就是主人起居的地方,前後兩棟用迴廊圍成了院落,院裏栽種的是廣玉蘭和繡球樹,所以取名玉繡樓。玉繡樓中西合璧,主體建築採用中國傳統的串樓理念,房間裏使用西洋的吊燈、壁爐等。各位遊客,你們注意看一下,在兩邊的廊道上,爲什麼要留下六個圓孔呢?是留給傭人從樓下遞送飯菜和物件的的通道。因爲那時規矩大,下人是不能到上房走動的,更不能上樓。

現在我們下樓去何家的正廳“與歸堂”,這是揚州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楠木廳。楠木廳爲主人會客之用。大廳所用的 9毫米玻璃在當時是進口的,是用同質的黃金換的,採光效果特別好,一掃中式廳堂的封閉、古板和沉悶,洋溢着開放、敞亮和明快的氣息。不過,可惜的是玻璃的上面現在有一個彈孔和一道裂紋,彈孔是紅衛兵留下的,裂紋是拍戲時留下的。

下面我們一起去何家祠堂,去認識一下何園曾經的主人們。我先帶大家去看一口古井,我們看到的井一般是建在屋外的,但這口井爲什麼建在屋內呢?其實關於這口井的存在一直都有爭論,一種說法認爲具有空調作用,用作空調的話,就應當在屋內兩側各建一井,而這口井明顯不是空調,它只有一口,且建於屋子的一側。第二種說法是因爲井在屋子東側,和風水有關,但史書上未有先例記載。第三種說法是因爲井建在祠堂內,是對祖上恩德的銘記,叫做飲水思源。各位遊客,您覺得哪種說法更有道理呢?

現在我們到的地方是片石山房,它就是因水池北面的假山而得名,爲清代石濤和尚的手筆。石濤和尚不僅是中國畫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疊石造園的高手。他在41歲時結束雲遊生涯,客居揚州,創作了片石山房,這是他留在人間的唯一疊石作品,稱爲人間孤本。東面牆上有石濤“片石山房”石刻一幅。石刻的北邊有一棵羅漢松,樹齡已有三百多年了,也是當年考證片石山房是石濤遺作的論據之一。遊片石山房,最不能忽略的景觀就是鏡花水月。現在你們看片石山房西邊廊壁間鑲嵌的一面大玻璃鏡,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面鏡子都能將園中景色收入自己的懷抱。與鏡子遙遙相對,東北湖山腳下的水潭中,則藏着一輪明月,它跟隨我們的腳步,從月牙到滿月,依次變化。“人工造月”是片石山房的一絕。這兩處景點合起來就是片石山房著名而奇特的佛理景觀:鏡花水月。遊客們你們現在就想去親身體驗一下“鏡花水月”的妙鏡嗎?

走進何園,彷彿走進一幅自然和人文的美麗畫卷,天人合一,中西合璧的近代造園藝術,一個近代大家族豐富多彩的人物故事在這裏生動展現。我國著名園林專家陳從周說:“江南園林甲天下,二分明月在揚州”,歡迎大家以後有機會再來我們揚州,再來何園。

最新的江蘇靈山導遊詞範文 篇19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是明萬曆年間太僕徐泰時建園,時稱東園,清嘉慶時歸觀察劉恕,名寒碧莊,俗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茸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改名留園。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個狀元俞樾作《留園記》稱其爲“吳下名園之冠”。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齊名,爲全國“四大名園”。1961年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留園佔地30餘畝,集住宅、祠堂、家庵、園林於一身,該園綜合了江南造園藝術,並以建築結構見長,善於運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組組層次豐富,錯落相連的,有節奏、有色彩、有對比的空間體系。全園用建築來劃分空間,可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水明潔清幽,峯巒環抱,古木參天;東部以建築爲主,重檐迭樓,麴院迴廊,疏密相宜,奇峯秀石,引人入勝;西部環境僻靜,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籬小屋,頗有鄉村田園風味。

全園曲廊貫穿,依勢曲折,通幽渡壑,長達六七百米,廊壁嵌有歷代著名書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爲明代嘉靖年間吳江鬆陵人董漢策所刻,歷時二十五年,至萬曆十三年方始刻成。

留園三絕是:冠雲峯、楠木殿、魚化石。

鴛鴦廳,爲一屋兩翻軒,由南北兩廳組成,南北兩廳裝修不同。北爲方樑有雕花,是男主人會客的地方;南爲圓樑,無雕花,北廳地磚也比南廳大,南廳是女主人會客和男主人聽音樂的地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