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字導遊詞(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9K

四百字導遊詞 篇1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我是導遊李志賢,今年九歲了。大家都叫我小李就行了。

四百字導遊詞(精選20篇)

歡迎大家來到長城玩!你們知道長城爲什麼是世界遺產嗎?這是因爲,長城的一塊石頭就有兩三百斤重。那時,還沒有起重機,全部依靠鄉親們無數個肩膀和無數雙手,這才成了今天的世界遺產。

長城,經過無數次重修。你們知道長城的傳說嗎?我給大家說一個吧!

相傳,有兩家人種西瓜。一天,西瓜成熟了,發現有一個特別大的西瓜,打開一看,裏面竟然是個小女孩。他們兩家給她取名爲:孟姜女。

孟姜女長大後,找了丈夫。一天,官兵來了,把她丈夫抓走去修長城了。

幾年後,她丈夫死了。孟姜女很傷心,就去長城邊找她丈夫。她邊找邊哭,長城都被她哭倒了。

長城,還有很大的防禦能力。但是,秦始皇卻害死了許多無辜的老百姓,讓老百姓人心惶惶,這樣,秦國最終滅亡了

好了,長城到了,大家可以下車仔細瀏覽我們的萬里長城了!

四百字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王導,今天,我帶大家去的地方是頤和園,請隨我走。

首先,我們先去我所指的着名長廊。這條長廊有一萬三千多裏,分爲273間,每一間頂上都畫着五彩斑斕的圖畫,都是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副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從長廊走出來了,我再帶你們去萬壽山吧!登上萬壽山站在頂上,頤和園的景色都能看見,昆明湖裏面的水清澈見底。

我們從萬壽山下來,就直奔昆明湖,昆明湖水裏還有船在那裏划着。我們看到了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我們走過十七孔橋了。我們看到湖中心有個小島,我們已經過了橋了可以去小島上玩,我們還沒有開始注意橋上的小獅子,我開始說道:“看呀!石橋空橋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而且都雕刻着許多個小獅子各式各樣,千奇百怪,沒有那連個是一摸一樣的,我們又去了小島,小島上一片蔥綠,邊上還有許許多多的海水,有一些小浪像小馬一樣笨騰過來,遊客喝了幾口海水,“喲!真鹹啊!”有個遊客說道。

頤和園的景色說也說不完,希望你們有機會到頤和園去細細遊賞。

四百字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X導遊。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去參觀氣魄雄偉的長城。

我們首先要到這段修住在八達嶺上的長城。長城約一萬三千里長,它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

待會到長城了,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能亂扔紙張,不能在城牆上亂塗亂畫。

現在到長城了,我來帶領大家登上去。好了,現在我們已經在長城上了,大家往腳下看這一塊塊平整的條石鋪在這裏,還有成排的垛子。大家知道多姿上的兩個方形的空洞哪個是瞭望口哪個是射口?對了,大的是瞭望口,小的是射口。現在我們去了望口看一下風景,看着看着大家一定想了解長城是什麼時候修築的吧?是自公元前一百多年開始,連續不斷修築了二千多年。幾千年前沒有運輸車,沒有起重機,全靠着古代人民一步步從這崇山峻嶺的地方,擡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的條石,還有這精巧的設計,全部加起來費了多少古代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我介紹完畢,現在給大家一小時的遊覽時間。

時間到了,祝大家以後的旅途愉快。

四百字導遊詞 篇4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這次旅遊的導遊郭駿,大家可以叫我郭導或小郭都可以。現在您是乘坐着1980號汽車前往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長城。

請大家低頭,看看腳下的方磚,它是不是十分平整的,五六匹馬可以平行?左右兩旁是兩米多高的垛子,每兩個垛子之間是瞭望口,供瞭望。每個垛子下面是射口,供射擊用。打仗時,屯兵們既可以自我保護,還可以保衛國家,真是一舉兩得。在頂上的是方形的城臺,又叫烽火臺。它還是戰士們的堡壘。士兵們可以在裏面居住。如果要告訴另一個堡壘有要緊的事,要保衛國家時,這個城臺上就會點燃火焰,鄰近的巡邏士兵見了,也會通報上級點火,就這樣一個個的傳下去。長城上便都點起了火,大家一起準備着作戰。

遊客們一定知道,其中有一個最著名故事叫孟姜女哭長城,就是體現了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辛。

現在,長城已被列爲世界遺產,我們大家可以拍一些照片作爲紀念。

四百字導遊詞 篇5

在寶雞渭水流域,有寄居、生活着一支以農耕生產爲主的氏族——姜炎族。其首領炎帝,號神農氏,爲開創中華文明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爲中華民族的始興和統一奠定了基礎。雖然歲月的風蝕使遺留在這裏的炎帝蹤跡一部分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有一些歷史足跡和傳說至今留存。

一灣姜水千古炎帝

姜水今“清姜河”。《國語·晉語四》載 :“炎帝以姜水成。”這是最早記載炎帝的史料,說明炎帝是從寶雞渭水流域起源的。“姜水”,在歷史文獻中有兩處記載:一是酈道元在《水經注·渭水》裏所說:“吱水又東逕姜氏城南,爲姜水。”即姜水在今岐山、扶風境內,爲今渭河北邊的湋水。

而第二種說法出現在明嘉靖《陝西通志》、清順治年間到民國十一年所修的《寶雞縣誌》上:“姜水”和“姜氏城”在今寶雞市區渭河南邊。“姜水”即今“清姜河”,“姜氏城”即今“姜城堡”。明嘉靖《陝西通志》載:“姜氏城:在寶雞縣南七裏,城南有姜水。《帝王世紀》載:神農氏母有嬌氏女登爲少典妃,遊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長於姜水。”

姜炎部落 昌於“寶”地

民國《寶雞縣誌》引《一統志》:“鳳翔府寶雞縣南五里,有姜氏城,城南有姜水,炎帝長於姜水,即此。”這兩處地方,均有淵源,都曾是姜炎族定居、生活的地方。

考古學界研究,姜炎族最早是以寶雞市區爲中心而活動的。隨後,姜炎族從寶雞一帶向東推進,因而,岐山、扶風境內亦出現了姜炎文化(劉家文化)的遺址。徐旭生先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中說:“姜城堡附近都有很好的彩陶遺址,在我國曆史的黎明時期就有人居住,毫無疑問,姜城堡和清姜河的名字以及很特別的神農廟,全是淵源有自,並非後人的臆造。雖說《寶雞縣誌》牽強附會的說法靠不住,可是兩地相距並不太遠,全像是姜姓所居舊地,可能性也很大。”徐先生所說的“全是姜姓所居舊地”是以考古學文化爲依據所得出的科學結論。

渭水河畔 耕醫琴織

在寶雞這塊古老而肥沃的黃土地上,自五六千年以來,就一直就傳頌着人文始祖炎帝的千秋功德。炎帝修火之利、以火德王,教民稼耕,遍嘗百草、始作衣裳,融合華夏、凝聚四方。爲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開創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爲中華民族的始興和統一奠定了基礎。炎帝的發明和創造,表現了敢爲人先、百折不撓、造福於民、自強不息的創業和奉獻精神。這種精神已昇華爲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之魂。千百年來激勵着中華民族與時俱進、開拓奮發。

四百字導遊詞 篇6

各位來賓,我們走過了幽曲的"藕花深處"翻過了一道小小的山樑,來到了大家心儀已久,景色豁然開朗的太湖佳絕處黿頭渚。您看:三萬六千頃的浩淼煙波奔來眼底,濃淡相宜,七十二峯縹渺可辯。三十六和七十二,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代表3的陽數之極即九的四倍數和八倍數,具有陰陽調和,吉祥完美的意義,用來概括太湖的水域面積和山、島的數量,是讚美這裏既有海的雄偉,又有湖的秀麗。真是"山不高而清秀,湖不深而遼闊",一派山外有山,湖中有湖的"天然圖畫",把太湖平遠山水的審美特徵,展示得淋漓盡致。請大家往左面看:那裏山勢連綿,重崗復嶺,有12個山渚伸突湖中,稱爲"湖東十二渚,現在已建有中央電視臺的"影視城",還有建設中的"山水城"。

請大家轉向右邊看:那裏從青龍山到閭江口,沿湖有18個山灣,簡稱"湖西十八灣";它的前端就是馬山島,島上有國家級的度假區,更有高88米的"靈山大佛",遐邇聞名。再請大家往中間看:那好象由三個小島組成的"三山島",既有秀氣,又有靈氣,更象"蓬萊三島"那樣有點兒仙氣,已被建成中外馳名的"太湖仙島"。再遠點那座像笠帽一樣隱約可辨的小島,叫"拖山島",這拖山島的南面,就是一片_的外太湖了。

在這裏,我還想向大家補充講一講:這湖東十二渚、湖面十八灣和拖山島之間的太湖,歸無錫管轄,在古代又稱作"梅樑湖"。它的得名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三千年前,陝西岐山周太王的長子泰伯"南奔荊蠻",在無錫"梅里",也就是今天的梅村鎮,開創了吳國五百多的的基業。當時用梅樹的樹幹做成房屋的正樑,被賦於了神聖的色彩。一次吳國運送梅樑的船隻,把梅樑翻入了湖心,這樣到了每年的春季,湖面就會飄出朵朵潔白的梅花。請大家回過身子,欣賞一下太湖航行的保護神"黿渚燈塔"。因爲黿頭渚處於太湖和蠡湖航道的突出位置,因此在1920年,就有人在這裏立杆掛燈,爲夜行船隻導航。1924年,錫湖輪船公司通航,地方人士建燈塔表示祝賀,當時燈塔的形狀,象一枚彈頭朝上通紅的炮彈。1982年結合燈塔翻修,改成民族形式的紫醬色,琉璃瓦重檐塔頂;並在磚砌牆身上用粉紅色金山石貼面,高度也從原來的12.56米加高到13.1米,使燈塔顯得更加典雅挺撥,成爲黿頭渚的標誌性建築。

四百字導遊詞 篇7

大家好,我叫嚴子逸,今年10歲了。你們可以叫我嚴導。

今天我們要去遊玩秦兵馬俑。秦兵馬俑在我國的陝西出土,是我國極爲珍貴的歷史文物,它舉世無雙,是中外遊客很喜歡來的地方。曾經就有過一個外國人非常喜愛秦兵馬俑而跳進俑坑做“洋人俑”。這樣雖然能表現他對秦兵馬俑的喜愛,但是進來時可能會損壞到兵馬俑,你們可別這樣做!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兵馬俑的所在地。你們可以看到這裏有上萬個兵馬俑,它們都排列得十分整齊。這裏的兵馬俑有四種類型,分別是將軍俑、武士俑、騎士俑和陶馬。這些兵馬俑可都是秦朝的石匠精心雕刻出來的,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藝術珍品。

快來看,這就是將軍俑。它們個個身材魁梧,頭戴鶡冠,擡頭挺胸。一看就知道是個文武雙全、立功無數的大將。

大家跟我來,這是騎兵俑。它們每個都是身披鎧甲、手持弓箭,好像久經沙場。看來以後是個當將軍的料。

騎兵俑旁邊的就是陶馬了。看它們一匹匹肌肉豐滿的樣子就知道個個都是千里馬,而且很受騎兵們的愛戴。

現在你們一定對秦兵馬俑有更深入的瞭解了吧?

四百字導遊詞 篇8

大家好!歡迎來到八達嶺長城觀光區,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遊覽這舉世矚目的八達嶺長城,希望大家好好觀賞一下先輩給我們留下的名勝古蹟!

大家看,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長城腳下,遠遠望去長城像不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告訴大家,這段長城是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裏呢!我們上去從近處看一看長城吧!

遊客朋友們現在登上了長城,這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這是用城磚和巨大的條石築成的。上面的城牆頂上鋪着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闊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現在遊客朋友們可以試一試,幾個人拉手是不是可以通行?

好,大家往前走,邊走邊看一下。看!城牆外沿的兩米多高的成排的是垛子,垛子上方形的口就是瞭望口,垛子下面的小圓洞是射口,打仗時供瞭望和射擊用。向城牆頂上看,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那是屯兵的堡壘,打仗時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遊客朋友們,不知不覺中,這次旅行結束了,希望這次遊覽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百字導遊詞 篇9

親愛的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馬上就要進入齊雲山風景區了。齊雲山位於休寧縣境內。他有很好的頭銜,請大家耐心聽小王道來:

齊雲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4A級景區。它與黃山、九華山並稱爲皖南三大名山。又與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鶴鳴並稱爲中國四大道教聖地。齊雲山風景秀麗,就連清朝最風流雅氣、愛江山也愛美人的乾隆皇帝在巡遊江南時候,也稱讚“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我們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遊覽齊雲山,寫下了《遊白嶽日記》。我聽到剛纔又遊客朋友問了,怎麼是遊白嶽日記,不是遊齊雲山日記?是不是說錯啦……其實我沒有說錯,徐老就更沒錯了,因爲在古時候,我們齊雲山就叫白嶽。有史爲證“新安多佳山,以白嶽爲最”,但是又因爲一句詩“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與碧雲齊”故得名齊雲山。看來這得名還蠻有詩意的。那麼讓齊雲山得名的那一石又是哪一石呢,這裏請允許我賣個關子,在後面的遊覽中我將會爲大家解答這個疑惑。

想在我們已經到風景區了,請大家帶好自己的物品下車,隨我去領略齊雲山的美景吧。進入景區要從登封橋開始,前面就是登封橋啦。她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她是徽州知府古之堡倡議修建的。關於這座橋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據《登封橋碑記》記載:在登封橋建成典禮的那一天,當地老百姓就邀請古知府來參加,也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剪綵活動。正在典禮進行到最熱鬧的時候,朝廷派使者送來了驛書。這上面寫什麼啦?是給我們古知府升官啦,皇帝提他做廣東按察司副史,那這又是什麼官職呢?其實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給他升官來了唄。當地百姓一聽就樂了,今天還真是雙喜臨門啊,就在橋頭立了個“登封”的華表。祝賀古知府步步高昇,封官拜爵,這就是橋名的又來了。在休寧還流傳這樣的一種說法:登封橋上望一眼,升官拜爵福不淺;登封橋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這話到底是真是假我們先不管,趕緊上去走一走,沾沾福氣啊。回頭要是哪位回去就公司加薪,老闆升官的也告訴我一聲,好讓我替你也高興高興啊!

我們一路走來,看到了許多的摩崖石刻,這些石刻搜體現了齊雲山的美景,我覺得,這些文人留下的真情實感,實在是值得我們去回味。

四百字導遊詞 篇10

“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蒙山自然、人文景觀數不勝數。在這裏,我給大家簡要介紹幾個蒙山極具特色的代表景點:

1、顓臾古國 顓臾國都城舊址位於萬壽宮古建築羣正南4公里,城牆南北長600米,東西寬550米。顓臾是夏商方國,傳爲太昊後裔,西周初年建顓臾國,附庸於魯國,代表周天子主祭蒙山,要比秦始皇泰山封禪至少早820xx年。

2、萬壽宮 原名古蒙祠,宋代改爲道觀,名玉虛觀、顓臾王廟,後易名萬壽宮。明朝詩人王世貞寫詩稱讚萬壽宮:“霞矗黃金界,虹飛白玉橋”。清康熙年間萬壽宮達到鼎盛時期,道衆達300多人,說明在當時萬壽宮在全國道教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壽星巨雕 位於蒙山主峯龜蒙頂西北,是蒙山作爲東方養生長壽聖地的標誌性景點。壽星巨雕依花崗岩山體雕刻而成,高218米,寬200米,是樂山大佛的3倍。20xx年,壽星巨雕作爲世界上現有的最大山體雕刻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4、沂蒙山天然氧吧 位於蒙山中路與東路交匯處,下方峽谷長10餘公里,縱貫蒙山核心,該峽谷林木茂盛,棧壁險絕,空氣清新,吐吶風雲,雲氣自谷底而出,慢慢升騰,到達此處。據1998年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測定,該處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20萬個單位,是北京生態中心的176倍,是大氣平均值的4400倍,爲全國之最,因此蒙山很早就被譽爲“天然氧吧”、“森林浴場”、“超潔淨地區”,是人們健體、療養、養生的最佳去處。

5、鷹窩峯 位於蒙山步遊中路,於深壑峽谷中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因只有蒼鷹飛臨其上築巢,無人能登攀,而得名“鷹窩峯”。該峯絕壁如削,峻巖森森;峯頂蒼松如蓋,峭壁之鬆千姿百態,或樹冠扁平開張,或枝幹旁倚斜出,繞有情趣。整個山峯宛如一個巨大的盆景,令人歎爲觀止。每當夕陽西下,雲歸鳥還,奇峯與落日相應生輝,斑斕瑰麗,形成了“暮色蒼茫千嶂暗,萬山叢中一片霞”的奇絕景觀,實乃山水畫屏,人間奇觀。固此自古就有“不到鷹窩峯,枉爲蒙山行”之說。

6、偉人峯 自主峯龜蒙頂向西北舉目遠眺,林海環抱之中有一崮,宛若一巨人仰臥,眉目清晰,神態安詳。其形態與一代偉人毛澤東極爲神似,其上松林恰好一面黨旗覆蓋,黨徽栩栩如生。更爲奇巧的是該石崮腳下有一村莊名“毛家崮”,全村村民均爲“毛”姓後代,幾百年來一脈相承。無數的巧合堆積成曠世奇觀,見者無不稱絕,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連北京毛主席紀念堂,主要負責人見此都稱之形神俱兼,非常逼真。

7、蒙山主峯龜蒙頂 龜蒙頂爲蒙山主峯,海拔1156米,是山東省第二高峯。峯體呈穹隆形,猶如一隻巨大的神龜伏臥於雲端天際而得名。《孟子》中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東山”即指蒙山。一年四季登上蒙頂,會在你眼前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如蒙頂日出、蒙山雲海、蒙頂佛光、蒙頂霧鬆等奇妙景觀,特別是秋季天高雲淡之時,登上龜蒙頂,“風在身邊走,雲從足下生”,給人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覺,山下美景,盡收眼底。

8、福壽康寧寶鼎 位於蒙山文化廣場中心,整個寶鼎採用純天然青石製作。鼎高9.99米,直徑6.19米,周身鐫有“福、壽、康、寧”四個大字和999個壽字,重606噸,是目前我國最大、最高的的石制盛鼎。寶鼎與蒙山壽星遙相呼應,其主題象徵着中華民族國運昌盛,中國人民萬壽無疆,蒙山旅遊事業蒸蒸日上。

除以上主要景點外,羣龜探海、百壽摩崖石刻、蒙山文化廣場、翠竹園、九龍潭、白雲岩道士林、高山溼地景觀、讀景壁、攬勝亭、蒙山吊索橋、瞻魯臺等景點60餘處都各具特色,觀後回味無窮。

遊客雲集“天然福地”蒙山,見識蒙山壽星的真容,探尋養生祕訣,是蒙山龜蒙景區的主打品牌。今年我們推出了“祝壽之旅”、“吃長壽宴”兩個特色旅遊項目。在蒙山壽星懷抱之中的拜壽臺舉行“祝壽儀式”,其中包括了“祈壽、頌壽、拜壽、祝壽、贈壽”五項內容,寓意“祈福增壽”,滿足遊客祝壽到蒙山,一生保平安。

目前,平邑蒙山風景旅遊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齊備,吃、住、行、遊、購、娛要素俱全。景區內現有星級以上賓館3家,距日東高速公路出口10公里,另外今年我們投資建設了三處新景點:一是萬壽宮古建築羣已全面竣工,向遊人開放。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佔地300畝,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包括玉皇殿、三清殿、鐘鼓樓、宮門、配殿、重陽閣、素膳堂等設施,是江北最大的道觀。二是沂蒙山拓展培訓基地.位於蒙山景區翠竹園西,是山東省建設最爲標準、配備最爲齊全的拓展訓練基地。佔地40餘畝,總投資260萬元,主要包括:高空抓槓、高空斷橋、巨人梯等高空項目及信任背摔、齊心協力、攀巖、cs野戰等場地項目。歡迎各地遊人來此體驗。三是蒙山森林漂流。位於龜蒙景區九龍潭至勝景坊之間,路線長度3000餘米,總投資600萬元,是目前山東最長的森林漂流。漂流路線沿途景觀多變,時而在森林中迂迴,時而在水旁嬉戲,讓遊客盡情享受漂流帶來的樂趣。景區內遊客參與性項目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爲快速提升景區綜合接待設施建設和綜合服務水平,蒙山龜蒙景區計劃明年初開工建設遊客中心、蒙山生態園及蒙陽社區沿街開發工程。其中:遊客中心建設總投資1200萬元,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是按照國家旅遊局5A景區標準建設的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的大型遊客服務設施;蒙山生態園總投資3000萬元,是集餐飲、住宿於一體,帶有沂蒙風情的大型旅遊接待設施,建築面積5600平方米,擁有牀位280張,可同時容納3000人就餐;蒙陽社區沿街開發建設工程,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在蒙陽社區主要道路兩側,建設綜合商業服務設施,造型古樸,與周邊環境融爲一體。該商業街經營以蒙山景區居民爲經營主體,是蒙山龜蒙景區以服務旅遊爲中心,進行農村產業調整的有力舉措。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朋友們,蒙山旅遊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你們的關心、支持和厚愛,我們真誠地希望蒙山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憶,並通過你們使更多的人瞭解蒙山,走進蒙山,品味蒙山風情,感受紅色沂蒙。同時,不斷增近我們旅遊界朋友的相互瞭解和友誼,進一步推動雙方旅遊事業的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讓我們攜手並進,共創旅遊事業輝煌的明天。

四百字導遊詞 篇11

歡迎大家來到!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長沙,古時稱爲“潭州”,是著名的楚漢名城、山水洲城和快樂之都。長沙作爲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年燦爛的古城文明史,是楚漢文明和湖湘文化的始源地,世界考古奇蹟“馬王堆西漢陵墓”出土於此。長沙現爲湖南省省會,是湖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亦是環長株潭城市羣龍頭城市。

風景名勝

長沙國家5A級旅遊區:嶽麓山—橘子洲旅遊區。國家4A級旅遊區:長沙世界之窗、湖南省石燕湖生態旅遊公園、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省博物館、雷鋒紀念館和天心閣。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和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長沙湘江水利風景區(湘江風光帶)、長沙市千龍湖生態度假村。

最佳旅遊時間

長沙是中國城市中的四大火爐之一,一到酷熱難耐。盛夏的長沙氣溫很高且溼氣重,是不適合旅遊的時間。其餘時間都是長沙旅遊的最佳時間。

區域分佈

長沙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江下游長瀏盆地西緣。長沙市南接株洲市和湘潭市,西抵婁底市,北達岳陽市、益陽市,東挨江西省宜春市、萍鄉市。長沙市轄:長沙市區(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望城區)及瀏陽市、長沙縣、寧鄉縣,共六區一市兩縣。

歷史文化

由於八年抗戰、文夕大火和破四舊,長沙城區古建築古文物幾乎損失殆盡。1978年大陸推行改革開放以來,城區建設發展較快,但沒有完整考慮對歷史街區的保護,尚不存在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完整的麻石街僅存4條。近幾年開始關注對古城區的搶救,設立了五個“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保護性搶救,這些街區爲:太平街、潮宗街、化龍池、小西門、天心閣歷史文化街區。

四百字導遊詞 篇12

大家好!歡迎大家這次來參觀桂林的山和水,我是這次的導遊陳導遊,如果我有不足的地方,那就請大家多多指教!

接下來我們要觀賞的是灕江,灕江呢是桂林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要去桂林就必須要去灕江。好,現在我們往這邊看,灕江的水有三個特點,一個是靜,一個是清,一個是綠,灕江的水竟然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竟然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竟然綠的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朋友們,也許你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但它們都不能和灕江相比啊!

看完了水,我們就應該看山了。桂林的山也有三個特點,是奇、秀、險,爲什麼奇呢?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爲什麼秀呢?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爲什麼險呢?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桂林多美啊!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四百字導遊詞 篇13

明明是“饃夾肉”,偏要說“肉夾饃”,當地的學閒還研究出一個“肉夾於饃”的名稱由來,可見這始作俑者是專門爲了突出肉的。肉味之美竟也戰勝漢語嚴謹的語言規範而千年傳承,不能不再一次證明了“民以食爲天”和肉夾饃“以肉傳史”的巨大威力。

我初到西安,並沒有識見“肉夾饃”的巨大魅力。九十年代之初,當兵每月只有幾十塊錢的津貼,雖是飯堂裏每日供應的六、七十年代國家戰備糧,吃的精神有餘,氣力不足,卻還是不敢享用當地那些聞名已久的小吃。直到有戰友過生日,發出“花二十塊錢請大家大吃一頓”的豪言壯語,這才欣欣然,打了一頓牙祭。吃畢這肉夾饃,卻連魂魄也一起交了出去,從此便朝思暮想。那時節假日當兵外出是有比例限制的,大家就湊錢給那拿了外出證的,千萬要帶它十套八套肉夾饃回來,跑路的也有報酬,按例是可以白吃管夠的,不過一般人也就最多吃兩個吧。有位甘肅戰友,實在,冬天出這趟差,怕肉夾饃涼了害大家的胃,就裹在內衣裏面帶了回來。食時尚溫,又見他油污的毛衣和棉襖,我等大爲感動。待稱謝時,他卻連連擺手,說要謝得謝你們,讓我有機會一氣吃了六個!六個啊!我的乖乖,侵佔俺們的利益簡直是強取豪奪了,豎子敢爾!遂致一頓痛毆。

又是這位甘肅戰友,臨近畢業分配時看到大家都往隊長教導員家裏跑,送煙送酒什麼的,也不甘落後,就提了一袋東西跑到領導家,說是些許當地特產,不成敬意,還望笑納。領導大悅,好聲撫慰,端茶送客之後啓袋視之,竟數個肉夾饃是也!一時傳爲笑談。

後來在西安久居,方從吃熱鬧轉到吃門道上來。

肉夾饃之有史,不得而知。想是一種方便食品,原是設在驛站陌頭,爲了旅人充飢用的。只需扔幾個銅錢,就有店家裝了熱騰騰香噴噴的肉夾饃奉上,騎在馬或駱駝背上邊走邊吃。肉夾饃在西安通常被稱作“臘汁肉夾饃”,通常那肉也並不是臘肉,臘肉是鹽醃的,它則是湯煮。肉湯最好是陳湯,一年兩年,三代人四代人,年代愈久味愈醇色愈佳,柏樹林城牆口的“秦豫肉夾饃”,其湯據說有百年之久。把肉放入湯鍋,肉皮朝上,加上紹酒、食鹽、冰糖、蔥段、姜塊、大茴、桂皮、草果,或者還有什麼其他祖傳的祕料,一起下鍋煮。大火燒開,小火轉燜,水開圓卻不翻浪。至十二個小時,肉就好了。

四百字導遊詞 篇14

現在我們身處的就是蓬萊閣景區了,這是蓬萊閣的正門,上面“人間蓬萊”四個字是蘇軾的手跡,我們遊覽的路線是正門進,東門出,不走回頭路,大家可以在這裏拍照留念。

拾級而上,我們首先來到的是彌陀寺。彌陀寺,始建於唐代,是蓬萊閣景區唯一的佛教寺廟。彌陀,是“西方三聖”之一阿彌陀佛的簡稱,彌陀寺就是爲祭祀阿彌陀佛的寺廟。

這裏是彌陀寺前殿,也叫三門。左邊這尊白麪善相、手持寶杵的叫密跡金剛;右邊這位赤面怒目、手持魔杵的叫散脂大將,兩位一左一右形成護衛寺廟的第一道防線。

這裏是彌陀寺的東、西廂。西廂,又叫祖師殿,中間主尊爲慧遠法師,左邊爲劉遺民、桓伊,右邊爲陶淵明、慧然。東廂,也叫關公殿。中間主尊爲關公,右爲關平、王甫,左爲周倉、趙累。

關公,大家都知道,是我國東漢末年西蜀名將,(那佛家本是“六根清靜”之地,世俗的關公怎麼會到佛寺裏,成爲佛界的神明?相傳晉代高僧智者大師居當陽玉泉寺裏時,當地鄉民反映關公遇害,心懷憤恨,常於悽風苦雨之中顯靈大呼“還我命來!”智者大師敬仰關公爲一代名將,仁義至極,因此設壇超度關公,並對關公顯靈說法,關公聞法後,願做佛教弟子。智者大師念關公已入佛門,就將其塑在佛寺的伽藍殿。這段看自己發揮)宋代以後,統治者爲鞏固政權需要,大力宣揚關羽的“忠義”。關羽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三國演義》問世以後,關羽名聲大振,由王升爲帝,由帝升爲大帝,成爲華夏諸神中的一員。各地紛紛修建關帝廟,在北方更被尊爲“武財神”,進入所有的商家之家。

正前方就是彌陀寺正殿,即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大雄”是釋迦牟尼的尊號,是古代印度佛教徒對這位至高無上的教主的敬稱,意思是說佛的法力無邊。大雄寶殿中間三尊爲西方三聖,中間爲阿彌陀佛,左爲觀世音菩薩,右爲大勢至菩薩,左右兩側各有九尊羅漢,共稱十八羅漢。阿彌陀佛是主宰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能夠接引唸佛的人前往西方的極樂世界,又叫“接引佛”。阿彌陀佛是觀世音的父親,他和弟弟大勢至菩薩一起跟釋迦牟尼出家,合稱西方三聖,觀世音的名字便是釋迦牟尼起的,後來爲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也被成觀音,現在寺廟裏的觀世音菩薩純粹是男性形象,這是從佛經傳來的,佛經裏說觀世音可以隨機應變,用各種化身拯救衆生,因此就有了不同的形象和名稱。羅漢是佛的一羣高足弟子,他們在和尚之上,菩薩之下,和尚經修行,得了道,便可以升爲羅漢,羅漢後來有多少,說法不一,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一百零八羅漢,五百羅漢,還有一千二百五十羅漢等,常見的是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兩種說法。

出了彌陀寺我們右手方向走,在我們左手方向有一塊碑。這是感德碑亭。清康熙換地曾下旨免了點賦稅,地方官員爲拍馬屁而建成的。原碑早已毀壞,只剩下碑座,這座石碑是1995年重立的。碑亭爲木石結構,式樣爲八角十六柱,拱頂飛檐式。

拾階而上,我們來到丹崖仙境坊。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丹崖山並不高,但是因爲它有了仙人的傳說和仙境的美稱,便名揚天下了。道教的求仙、尋仙和修仙,從一開始就與海中的神山聯繫着。方士們很早就從事着去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覓取不死之藥的活動,並且慫恿帝王也去從事這類活動,三神山傳說的擴展,又引出了十洲三島的仙境。在凡界人間,被稱爲道教勝地的主要有“三山、五嶽、洞天、福地”,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道教勝地中的三山之一——蓬萊。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丹崖仙境坊,原來叫“丹崖勝境坊”,是木質結構。清光緒末年被毀壞,民國初年修復後,改名“丹崖仙境坊”,後又被毀壞,這是1981年下半年修復的。“丹崖仙境”四個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來蓬萊閣時題寫的。因爲蓬萊閣坐落在丹崖山上,這裏的石頭是紅褐色的,所以稱爲“丹崖”。丹崖山古稱蓬萊島。自從有了三神山的傳說,在我們漢語的詞彙中,“蓬萊”二字便成了仙境的代名詞。蓬萊閣是建造在仙島丹崖之上的,所以便成了仙境的象徵。(這個牌坊是蓬萊閣上標誌性比較強的一個建築物,大家可以在此攝影留念。)文山李啓垣在蓬萊閣上留下一副楹聯寫道:“眼前滄海難爲水,身到蓬萊即是仙”。那跨過這座牌坊我們也就意味着得道成仙了,那各位仙友我們繼續遊覽。

進入仙境自然有神仙顯靈,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顯靈門。顯靈門是天后宮的宮門。天后宮裏供奉的是海神娘娘,過去漁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來這裏祈禱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無事。我們先往西走,到龍王宮去參觀一下。

龍王宮是蓬萊閣建築羣中最西端的一個單體。這裏供奉的是傳說中的四海龍王之首東海龍王敖廣。古時候,漁民們駕一葉小舟行駛在風浪裏,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禍安寧和神靈聯繫起來,於是,這籠罩着仙氣的丹崖山便被漁民派上了用場。唐代,漁民們便在丹崖極頂(即如今主閣的地方)建起了龍王廟。北宋嘉六年,登州郡守朱處約見這裏山高海闊,景緻很美,便把龍王宮西遷,在龍王宮原址修建起巍峨壯觀的蓬萊閣供州人遊覽。爲了不與漁民的信仰相悖,在建閣時朱處約還耍了一點心計,他在《蓬萊閣記》中說,五穀豐登,非人力所及,而是海神的恩賜,由於原廟址地勢高峻,祭祀有所不便,所以將龍王宮遷到如今這個地方。

四百字導遊詞 篇15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蹟,今天我帶領大家參觀的是著名的故宮。我是大家的導遊,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胡導,但大家請放心,我決不會給大家“胡導”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也姓胡。所以,本次參觀就由我們“二胡”組合來爲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正在去故宮的路上,藉着這點時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宮,在世界上堪稱最爲壯麗的古代建築羣,已有近620xx年的歷史。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故宮的建築佈局分爲外朝和內廷。外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大臣的主要場所,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妃及幼年皇子居住遊玩的地方。故宮共有宮殿9000多間,雕樑畫柱,金碧輝煌,非常華麗威嚴。

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停車場,請大家跟隨我進入故宮。在進門之前,我要提醒大家:面對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些珍貴文物時,要格外珍惜,不要損壞。

最後,祝大家本次參觀玩的開心。

四百字導遊詞 篇16

三天門,也稱做圖坪。“坪”,是表示很開闊平整的地方。武功山地勢比較險要,而在這個地方卻有難得的開闊平地。葛仙在武功山開設道場以來,發現了這個平整的地方,便命名爲“圖坪”。早在三國時,道教即在山上“安營紮寨”。隋唐以後,道佛儒三教在武功山融匯演繹。至清代中期,山上的宮壇寺觀達百餘處,擁有金頂、集雲、圖坪、箕峯四大宗教叢林,庵、堂、寺、觀曾發展到100多處,名揚天下。這裏終年鐘鼓不息,燈燭長明,素有“小南嶽”之稱。圖坪就是武功山四大宗教場所之一。這裏分佈着規模宏大的太極宮、廣濟宮、萬壽宮等道觀、廟宇先後得到南北朝、宋朝、明朝等四個皇帝封賞。特別是唐宋以後,歷代名士大儒慕名前來,如文天祥、楊萬里、黃庭堅、陶淵明、解縉等,或吟詩作賦,或揮灑墨跡……

現在的三天門,歷經戰火的洗禮,道觀和寺廟已經損毀,只留下依稀昭示其過往輝煌的殘垣斷壁。安福武功山管委會成立後,對這片難能可貴的遺址羣進行了發掘性保護。

至古官道登山口

自古以來,從安福上武功山有三條路:西面經從錢山上武功山的路叫朝天路;東邊經宜春從文家上武功山的路叫朝聖路;南面經贛江從泰山上金頂叫朝仙路。這個古官道,就是從文家上武功山的朝聖路。自旅遊開發以來,安福將過去的古道,改成了水泥的遊步道。經此上山比乘坐索道多1個多小時。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體力和身體狀況選擇徒步還是乘坐索道。

武功山露營基地

這裏曾經是安福武功山的露營基地,水泥坪上搭建的是蒙古包,附近有水源。20___年11月份,安福武功山響應省裏的號召,拆除武功山上不在規劃內的建築。現在這裏爲安福武功山露營愛好者的一個基地之一。

大家朝箕峯和香爐峯的方向看,有個大的湖面,那就是武功湖了。這個湖的水域面積達13平方公里,水域開闊。島嶼點綴其中,就像美麗的千島湖一樣。再往裏走,視野開闊,基本上360°無死角。基地盡頭的正前方,大家遠遠的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岩石山體,那是安福武功山的羊獅慕景區,號稱“小黃山”。在大家的左前方看到一片平坦的山脊,那裏是發雲界。從安福武功山三天門上經白龍江大瀑布,再走發雲界,經沈家大院再到羊獅慕,是一條很有名的武功山穿越路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白鶴觀

白鶴觀位於安福縣境內,最初叫茅庵,始建於唐代神龍元年(720___年),53年後遷至白鶴峯。據有關資料記載,從1720___年至1946年的200多年內,白鶴觀經歷了6次重修。明朝時,是山南山北200餘所庵、堂、院、觀中最爲有名的道場。

清道光二十年的一天深夜,由於香客不慎,香燭的明火引燃了神龕前的垂簾,熊熊烈火頓時將觀舍燒了個乾淨。時任住持的劉鑑泰四處募資,幾年之後,將道觀修復。

1920___年,白鶴觀被付之一炬。爲儘快修復白鶴觀,時任白鶴觀住持的劉騰瑞撰寫刻印了數百份《復修武功山金頂募資序》。幾年間,劉騰瑞手持募資序,奔走他方,終使焚燬的白鶴觀重現昔日的輝煌。

古祭壇區

在安福武功山金頂連綿的高山草甸上,巍然屹立着四座朝向各異、建築風格獨特、神祕而古老的石壘祭壇,其中最久遠的葛仙壇建於三國東吳初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古祭壇羣由葛仙古壇、汪仙壇、衝應壇、求嗣壇四座古祭壇組成。古祭壇是武功山最富有特色的人文絕景之一,被譽爲江南古代祭祀文化的活化石。

四大祭壇的朝向各有講究。葛仙壇面朝正東,契合道教的紫氣東來之意,是典型的道教建築;汪仙壇緊靠葛仙壇之後,面朝東南,也是道教建築文化的表現形式;求嗣壇,面朝正南,爲求子之壇,因觀音居於南海的傳說,求嗣壇自然面朝正南。由於衝應壇位於專家此次考察路線之外,而根據現存文字、圖像資料,很難攻克相關謎團,因此專家沒有做出有關結論。

葛仙壇:東晉時期,葛玄前來武功山煉丹,丹煉成之後,便前往樟樹的閣皁山繼續修行,其孫葛洪也前來武功山修煉。飛昇成仙后,後人用金頂現有的石塊修建祭壇,在壇內樹立葛玄的雕像祭拜,也稱爲老壇、觀日臺。在修建祭壇的時候,內部都用銅瓦裝飾,後人更用巨石題上“雷霆玄省”四個字,但年代久遠被毀。此壇的朝向正東,寓意“紫氣東來”,也說明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化羽成仙的美好願望。

四百字導遊詞 篇17

紀念館的展廳由五個部分組成,他們分別是以雨立方爲主題的序言廳;展示烈士生平事蹟的基本陳列廳,展示在南京工作過的烈士事蹟的專題廳;黨和參觀雨花臺的光榮廳;展示今天美好生活的幸福廳。新館共展出170位烈士的生平事蹟,用8組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場景,35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革命烈士偉大崇高的人格和真實感人的形象。我們現在看到這兩尊雕像是鄧中夏和羅登賢,他們是雨花臺犧牲烈士中職務最高的,當時都是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也是早期著名的工人領袖。

位於中心紀念區最南端的是忠魂亭,廣場中間是思源曲水池,代表着飲水思源,永誌不忘、代代相傳.兩邊的忠魂頌浮雕,深浮雕表現的是“獄中鬥爭”和“刑場就義”。淺浮雕表現的是南京地下黨組織領導的鬥爭片段。前方那座建築就是"忠魂亭",它長寬各5.8米,高8.3米,亭帽上鐫鑿的三個燙金大字,雄渾有力,爲親筆題寫,這是1996年7月1日,由南京30萬黨員繳納的特殊黨費興建的,“忠魂亭”是由 親筆題寫的。

各位遊客,中心紀念區的參觀就到這裏,在 白色恐怖的腥風血雨中,惲代英、鄧中夏、何寶珍、羅登賢、毛福軒等黨和都犧牲長眠在雨花臺,所以,漫步景區,可以看到多處知名烈士墓以及爲紀念辛亥革命烈士而修建的辛亥革命人馬冢。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參觀的是雨花臺名勝古蹟區,前方是雨花閣,相傳這裏是雲光法師講經說法的高座寺遺址,雨花閣中有大型雲光法師說法瓷板畫,引領遊人去探尋雨花臺歷史源頭。今天,雨花臺還開闢了雨花石博物館,展出了質色形紋上佳的雨花石精品。雨花臺在歷史上就是一個掩埋忠骨的地方,這裏是二忠祠,南宋抗金英雄楊邦乂拒不降金,在雨花臺被剖腹取心;150年後抗元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他從小景仰楊邦乂,兩人又同爲江西吉水人,殉難後人們也在這裏祭祀他。周圍還有明代開國功臣李傑墓、著名景點江南第二泉、古雨花閣、甘露井等。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雨花茶文化區。雨花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它形似松針、條索緊直、色綠似翠、挺拔秀麗,色、香、味、形俱美,深得人們青睞。古人認爲,喝茶是一件十分風雅十分講究的事,光有好的茶葉還不夠,還得有好的水來沖泡,有了好水,還得有好的茶具。在雨花臺,除了有好茶,還有一股清泉,名爲永寧泉,號稱:江南第二泉,現在,在景區內有二泉茶社,大家走累了,可以在這裏歇歇腳,品嚐一下第二泉水沖泡的雨花茶。

現在我們來到了國內唯一一家收藏研究雨花石的專業博物館,雨花石含有瑪瑙和玉髓的成分,也稱爲雨花瑪瑙。蘇東坡曾贊它:紋如指上螺,它以晶瑩的質地、豐富的色彩、奇妙的紋理、生動的形象被稱爲“天賜國寶、中華一絕”。雨花石博物館,展出了質色形紋上佳的雨花石精品。一些石頭上不僅有美麗的花紋,還巧奪天工的生成各種圖案,猶如一幅天然的山水人物畫卷,令人嘖嘖稱奇。

各位遊客,雨花臺以近3000年的歷史文化遺存,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莊嚴雄偉的陵園建築,讓人流連忘返!真誠的期待您的再次光臨,謝謝!

四百字導遊詞 篇18

遊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您向遠處看,可以發現這裏的長城分爲南、北兩峯,蜿蜒于山脊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往下面看是有兩個門洞和U字形的城牆緞怕讞甕城。在甕城牆上內外兩面都有垛口牆,四面拒敵。倘若敵人攻破關門涌入城內,將受到四面守城將圍殲,敵人如落甕中。甕城是長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八達嶺的甕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勢,東低西高,東窄西寬,僅有5000平方米。甕城內無井,水源缺乏,平常駐兵不多,守城部隊駐在西北三裏的岔道城。甕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館”,是供皇帝路過駐蹕或官員停留住宿的。甕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楣題額“北門鎖鑰”,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經講過。城門洞上,古進安裝有巨大的雙扇木門,門內安裝有木頂柱和鎖閂。平時,大門敞開,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戰時城門緊閉,嚴實堅固;一旦發出反擊號令,城門洞又是千軍萬馬發起衝鋒的出口。甕城的東門楣題額爲“居庸外填”,修建於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鎮”關城的城臺上,原來嵌有一塊石碑,爲明朝萬曆年間刻制。從碑文可以看一帶長城,先後經80多年時間才完成。這碑中還記錄着修築長城的時間、長度、主持官和管工頭、燒頭、窯匠頭、泥瓦匠頭和名字,以明確責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們中以看到來往不斷的車輛和從門洞穿過的遊人。這裏不僅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關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從這裏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慶,西北往宣化、張家口,“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八達嶺也因此得名。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築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景,但目前爲了保護文物封了樓門。唐代汪遵的《長城》說到,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從關城城臺到南峯的最高處南4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爲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復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看,原來也有鋪房。南峯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宏偉壯觀。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牆30米的山脊上,聳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廣大中外遊客,成爲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隨着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建築工程的傑出代表。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遊客們,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順勢走下長城。遊客們!踏着這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你有沒有感受到古長城留下來的氣息呢。

四百字導遊詞 篇19

河南老君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東3公里處,是秦嶺餘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峯,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後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並被道教尊爲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爲“老君山”,沿襲至今。

山頂太清觀始建於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工重修,明朝最爲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千百年來,一直是豫、陝、皖、鄂等地衆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聖地。近年來,東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來,僅中國臺灣高雄九龍八風進香團每批朝山者就達百人之衆。

老君山不僅是中原道教聖地,而且也是北國山水精華薈萃處。老君山地處南亞熱帶與北溫帶的過渡帶上,氣候適宜,冷暖相宜,動植物資源極爲豐富,有各類動物180餘種,植物1861種,被業內專家稱爲:天然動植物種質資源基因庫。因此1982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爲“省級風景名勝區”,1997年和河南省其它5家省級自然保護區統一晉升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僅20xx年開發以來,老君山生態旅遊區管理區先後籌集資金5500餘萬元,先後開發了以品味道教文化和領略伏牛主峯爲主題的道教文化區和以欣賞飛瀑流泉爲主題的生態觀光區兩大區域,景點150餘處,其中自然景觀主要有:捨身崖、南天門、馬鬃嶺、石林、朝陽洞、仙人橋、君山天瀑、老龍窩、悟道石、亮寶臺、玉皇頂等,主要人文景觀有: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菩薩殿、道德府、煉丹爐等,當代著名作家李準觀後讚歎“秀壓五嶽、奇觀三山;黃山奇峯七十二、君山奇景知多少”。

老君山景區現有農家賓館25家,牀位800張,並有二星級賓館老君山大酒店與景區配套,可接約130人住宿,賓館餐廳雅間15個,大廳一個,可同時容納300人就餐。

老君山交通便利,可進入性強,距洛陽機場148公里,緊鄰洛欒快速通道,景區內鋪設三級水泥公路13.5公里,人行步道34公里。老君山景區配套設施完善,可以滿足遊客的吃、住、行、遊、購、娛各種要求,購物廣場,不僅有全縣共有的香菇、木耳、核桃、玉米糝等地方特產,而且還有根據《史記》中司馬遷對老子的記述的老子騎牛像,以及依據河南鹿邑老子故里、河南欒川老君山、河南靈寶函谷關和陝西周至樓觀臺以及北京白雲觀等專家人士的指點,歷經兩載耀世而出的“太上老君”金像。

20xx年4月25日,老君山一日遊環線建成,正式對外接待遊客,20xx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已成爲中原地區集山水景觀與道教文化爲一體的標誌性景區。

四百字導遊詞 篇20

女士們、先生們:瓷器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那麼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到了瓷都景德鎮,我們就不能不去探尋一番,所以,今天我就請各位去參觀古窯瓷廠,這個瓷廠爲什麼用“古窯”二字命名呢?等會兒到了我再做解釋。現在我利用路上的時間向各位介紹一點陶瓷知識。(餘樂鴻《景德鎮古窯瓷廠導遊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