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柴門導遊詞(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W

杜甫草堂柴門導遊詞 篇1

詩史堂之後,便是第四重建築——柴門。柴門的體量,是幾重主體建築中最小的,佔地僅20多平方米,高也不過三、四米。門前,清溪碧水流淌而過,一座別具情趣的小小石拱橋橫跨溪上,頗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味。清溪兩旁,籠籠慈竹拔地而起,悠悠涼意油然而生。再循着溪流向西張望,跨水而建的水檻在竹影樹蔭中似隱似現。如此景緻,令整座祠宇更增幽趣,更添情韻。

杜甫草堂柴門導遊詞(通用3篇)

“柴門”,原本是杜甫營建草堂時所造的院門,因其簡樸低矮,故詩人給它取了這樣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此外,如同稱其居處爲“草堂”一樣,還有表明其布衣幽棲生活的意味。在杜甫的草堂詩作中,我們常常可以讀到與“柴門”有關的句子。如“野老籬邊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野老》)這是說,當年詩人修造的柴門,不是正面浣花溪,而是順着江流的方向所開。再如“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即柴門)今始爲君開。”(《客至》)可知詩人平時閉門幽居,有了知己或至親相訪,方打開柴門迎客。還有“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南鄰》則寫出了與鄰居交往互訪,賓主相得,氣氛融洽,送別於柴門而依依不捨的情意。這裏,柴門又是詩人送客的相別之處。從這些詩句中,我們不難看到,柴門雖簡樸,卻給詩人平添了許多生活樂趣。緣於此,清代的重建纔有意營造出這座別緻、簡樸而又風景絕佳、充滿清幽之氣的建築並作了如此的命名。

今日草堂柴門,較之其它建築,的確可謂簡樸,但其比起當年詩人所建,卻又堂皇得多。門上匾額爲著名畫家潘天壽先生所書,門前楹柱上懸有明人何宇度用杜句所撰對聯:“萬丈光芒,信有文章驚海內;千年豔慕,猶勞車馬駐江干。”此聯由杜詩“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賓至》)點化而來。上聯改“豈”爲“信”,下聯以“猶”易“漫”,將詩人的自謙之語變成了後人的讚譽之辭,十分精巧而絕妙。確實,正因爲杜甫給我們留下了成就極高、震動海內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來,纔會贏得無數後人的尊崇與傾慕,到此憑弔其故居草堂勝蹟。柴門,不會再緊閉不開,而是敞開它的胸懷,迎納着千千萬萬的瞻仰者。

杜甫草堂柴門導遊詞 篇2

出詩史堂,我們看見一條小溪穿插在建築羣之間,上面有一座小石橋勾連交通。小橋左側竹叢中,有“水檻”橫跨溪上;過小橋,“柴門”迎面而開。“水檻”與“柴門”都是當年杜甫的草堂曾經有過的建築,杜詩中有“新添水檻供垂釣”、“柴門不正逐江開”的描述。所謂“水檻”,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欄,“柴門”也不過是茅屋的籬笆門,可以說都是很簡樸的,遠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現在的“水檻”與“柴門”,是後人重修草堂、擴大庭園時所造的象徵性建築,但我們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當年詩人在這裏迎送客人或憑欄垂釣的情景

上聯“萬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詩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而“信有文章驚海內”與下聯“猶勞車馬駐江干”,則出自杜甫《賓至》詩中“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兩句。杜甫詩的意思是:我哪有什麼名篇佳作震動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勞賓客乘着車馬到江邊來相訪了!這本是詩人的自謙之語,但何宇度將兩句詩各改動了一個字:把“豈”改爲“信”(信,確實、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爲“猶”(猶,還、仍之意),整個對聯的意思就變成了讚譽之辭:您先生的大作確實稱得上光芒萬丈,可以震動海內,因此千年之後人們仍然懷着景仰傾慕的心情,乘車騎馬來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嗎,我們今天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不遠千里萬里來遊草堂。可見對聯作者還是很有“預見”的呢!

杜甫草堂柴門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早上我們去了寬窄巷子,那麼現在小優就就帶大家去領一個景點——杜甫草堂,顧名思義,杜甫草堂就是杜甫以前住過的草堂,之所以有現在這個景點,是由於以前的草堂太破太舊,所以政府出資又把草堂重新修了一下。而杜甫草堂也成了外地遊客來成都必去的景點之一。所以我們也要去看一看。

現在我們呢金額如草堂,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尊杜甫的塑像,大幾可以看見杜甫身穿大披風跪在地上,雙手放在膝蓋上,好像在思考什麼,大家都說,杜甫有一雙寫得好詩歌的手,誰摸了就能佔了他的靈氣,寫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小朋友要寫作文的或者是想寫好文章的,都可以去摸一摸,希望給大家帶來好運。

我們繼續向前走,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爲什麼這裏有一個很古老的房子,市的,沒錯,那就是杜甫住的房子,裏面有九個屋子,杜甫一生窮困潦倒,日子過得很艱難,這個草堂還是在朋友的資助下才建成的。

大家看看前面的那個湖,一定會讓你們驚喜的,看到了吧啊,湖裏有藍色……多種多樣特別漂亮。大家看那一條白色的小金魚“嗖”的一下竄出水面了,我估計它是在歡迎大家吧

杜甫草堂雖然很簡陋,但是它的主人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的優美詩歌。相信大家還是深有感觸的,好了,那現在我們就一起出去了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