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導遊詞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1W
本文目錄廣州導遊詞廣州導遊詞廣州越秀公園導遊詞

珠江,是流經廣州市區的一條大江,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珠江是西江、北江和東江三條河流的總稱。西江的上游爲南盤江、源頭在雲南省益縣馬友鄰山,流經桂之後,主流從廣東磨石門(在珠海斗門)注入南海,全長2129公里;北江西源武水出湖南臨武縣,東源湞水出江西信豐縣,長582公里;東江江源尋烏水,西源九曲江,均出江西省安遠、尋烏兩縣間,長503公里。西、北、東三江分別於廣州附近匯入珠江,流域總面積爲42.57萬平方公里(不領導越南境內部分)。珠江河口的巨大沖積平原稱珠江三角洲,三角洲一帶港汊密佈,主要入海口有虎門、洪奇瀝、磨刀門、崖門等處。狹義的珠江僅指從廣州市區北面的石門(流溪河)到東面的黃埔港這一段經市區北面的石門(流溪河)到東面到黃埔港這一段經市區的河道,全長約70公里。歷史上廣州城南河面上有一塊形如巨珠的礁石,被稱爲海珠石,珠江因此而得名。

廣州導遊詞3篇

隨着廣州市政府“三年一中變”取得越來越多的驕人成果,珠江水變清了、變美了,現在的珠江兩岸23公里長的“觀景長廊”風景更加旎迷人,堤兩岸種上了別具嶺南特色的榕樹、木棉書和耐陰的地被植物,花崗岩欄杆與地面的天然開採石面相輔相成,實現了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工的完美結合。

珠江夜遊

“珠江”的得名有這樣一則傳說:相傳古羊城在愛羣大廈、省總工會附近的江中有一塊方圓90丈的礁石,是一顆摩黎珠的寶珠變成的,人們稱之爲海珠石,這條江就是現在的珠江。

珠江包括東江、西江、北江及其支流,流經過雲南、貴州、廣西、江西、湖南、廣東六省。幹六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曲靖市馬雄山,全長2214公里,它的長度和流域面積在全國江河中居第三位,年流量居全國第二位。

剛纔登船的西碼頭可以乘船到蓮花山、金沙度假村、黃埔軍校、南沙天后宮、橫檔島、半月島等地,客輪旅遊分公司也沒設在這裏。

現在河北面是著名的南方大廈,它是廣州目前規模最大的百貨商場之一,前身是大新公司,享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是市民消費的理想場所。

在河的北岸,是人民路、六二三路高架橋,全長約有7600多米。是我國第一條城市高架路系統,一小時可通車2500輛,成爲貫通廣州西、南、北的快速幹道。

河北面的孫逸仙紀念醫院,前身爲博濟醫院,由美國傳教士伯駕於1835年創建,是中國和遠東最早建立的西醫院,是外國教會在大陸創辦的第一間醫院,孫中山先生曾在這裏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中國近代女子醫學教育也是從這裏開始的。

醫院大門的東南面是愛羣大廈,又名愛羣大酒店,是香港愛羣人壽保險公司投資興建得名,酒店由舊樓、新樓和旋轉餐廳組成,舊樓建於1937年,高15層64米,是當時廣州最高的建築物。該酒店承辦了第一至十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開、閉幕式酒會。

省碼頭的北面,原是“省總工會大樓”,它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建是叫廣州永安堂大廈,是虎標萬金油總批發處,大樓高6層24米,中央的鐘塔設有四面都可以看時間的大鐘,建築造型簡潔,具有現代風格,現爲廣州少年圖書中心。

船的前方一道彩虹橫跨珠江的是新建的解放大橋,橋的通航淨高有8.7米,南接南華路,北通解放路,成爲珠江南北兩岸的主要交通樞紐。

河北岸騎樓式的三層建築物原來是五仙門發電廠,它原來是中國華南地區最早的商辦發電廠,由旗昌洋行創辦於19XX年。當時機力爲546千瓦。

前面的鐵橋就是海珠橋,他是廣州第一座橫跨珠江兩岸的大橋,建於1933年。大橋在國民黨史軍隊撤退時曾被炸燬。後來人民政府修復並擴寬橋面,海珠大橋以其獨特的建築點綴着珠江,是羊城八景之一“珠海丹心”的主要組成部分。

廣場東側的華廈大酒店,是中外合作四星級酒店,一接待華僑爲主。酒店高39層,設計獨特,每間客房都可以俯覽珠江景色。

河北岸的客運碼頭叫天碼頭,是廣州目前使用時間最長的輪渡碼頭,天碼頭含有(廣州)第一碼頭之意,爲清代迎送過往官員的專用碼頭。

北岸具有獨特建築風格的是江灣大酒店,每到夜幕垂簾時,酒店在夢幻的燈光照射下,猶如巨箭直指天際,給人一種蓄勢向上的神祕感覺,令人遐想,更點綴着廣州璀燦的夜景。

前面是江灣大橋,南接紡織路,北通東濠涌高架路,橋的通航高8.7米。

過了江灣大橋,北岸就是大沙頭客運碼頭,是廣州水路通往四鄉的主要客運碼頭。現在的河的北岸燈光輝煌的地方是西貢魚港,它是廣州市品嚐海鮮美食的好地方。

前面看到的是海印大橋。因爲橋的北端位於羊城三石的海印石而得名。大橋爲雙塔單索麪斜拉橋,全長125米、塔高57.4米,由186根鋼索星形拉固,塔頂像兩隻“羊角”,寓意羊城。海印大橋一艘雙桅船在旭日初昇時揚帆遠征,夏夜像兩把巨大的豎琴伴隨着孱孱流水奏響悠揚動聽的樂章。是珠江河上別具特色的第四座公路橋。

過了海印橋,北面就是二沙頭,又稱二沙島,解放前是法國的租借地,現在是二沙頭體育訓練基地,培養了無數爲國爭光的優秀運動員。現在二沙島搞了房地產開發,建起了棟棟花園式小洋房,風光十分秀麗。被稱爲海珠廣場花園。

前方是廣州大橋,它連接廣州大道南北兩段,橋長988.4米,寬24米,航道淨高8.7米,主橋的跨度在國內類同橋樑中居領先地位。

廣州導遊詞廣州導遊詞(2) | 返回目錄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乘坐廣之旅自由行直通車,今天,非常榮幸能爲大家提供導遊服務。首先,在這裏代表湛江廣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向大家表示歡迎;歡迎大家前往廣東省的省會—廣州。關於廣州,有很多雅譽和美稱,比如:“中國的南大門”、“花城”“羊城”“中國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等等。這些稱呼和慨括都是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反映了廣州的特色和魅力。廣州是全省的政治、經濟和科技文化中心,位於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瀕臨南海,比毗香港與澳門,中國的第三河流珠江從廣州市中心穿流而過,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的廣州,被譽爲中國通向全世界的“南大門”。廣州管轄着10個區和兩個縣級市。全市的陸地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人口約1500萬。我想在座的朋友們也不是第一次聽說廣州,或者在生活工作對廣州的風土人情也有所見聞。

廣州的特色,有人歸納爲:“十大”特點,爲了便於大家記憶,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一都,二城,三特,四地”。

“一都”指廣州是著名的商都。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歷史人文因素,廣州商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廣州自秦漢以來就是我國的古都會。唐代,廣州港已經發展到可容納大小船隻近千艘的港口,並開闢一條長達14000公里的由廣州通向西方的航線,這是當時世界最長的一條航線。清代,中國設立“十三行”,專門從事對外貿易。清末至民國時期,廣州大力引進華僑和外國資本開辦商業、洋行、銀行。商業和外貿的發展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建國後,被稱爲中國第一展——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一直在廣州舉行。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的商都地位不斷提高,商業和綜合經濟實力移居全國大城市第三位。廣州得以改革開放之風,商貿再領風騷,廣州貨一直是時髦的代名詞。朋友到了廣州,可以盡情享受和體驗廣州的“購物天堂”的樂趣和魅力。

“二城”指的是廣州是聞名遐邇的古城和花城。廣州市一座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務院首批頒佈國家級歷史名城之一。廣州是一座有2800多年曆史的古城。而世界歷史名城中,除古羅馬、雅典等少數城市,巴黎,倫敦,莫斯科等城市均比廣州年輕。據史書記載,遠在公元前862年即周夷王八年時,聚居在南海之濱的“百越”人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特建“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廣州傳說最早的名。公元226年,爲了便於統治,孫權將原交州劃分爲交州和廣州兩部分,合浦以南爲交州,合浦以北爲廣州,“廣州”名由此得來。公元1368年始稱“廣州府”、1921年成立市政廳、1925年設立廣州市。

“三特”是指廣州特有的粵語、粵菜、越劇。粵語是我國七大方言之一。大家都知道,普通話有四個音調,而廣州話的音調有九個。由於聲調的豐富而富於變化。廣州話聽起來很動聽,粵語歌卻更有獨有魅力,經久不衰。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廣東,廣州經濟的快速發展,粵語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當然,更多人學習廣州話成爲一種工作生活的需要。但是,全國就留i型那個那麼一句話:“東南西北中,發財要到廣東”。有一年美國國際音樂艾美獎將全球唱片銷量最大的個人獎頒發給唱粵語歌的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張學友。這意味着,全世界個人音樂唱片銷量最大的評語區,既不是全世界最多國家使用的英語,也不是全世界最多人口使用的普通話,而是粵語。由此而知,粵語和粵語歌的流行和影響之大。 廣州飲食在全國是首屈一指。“食在廣州”流傳至久,海內外界負有盛名。粵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他最突出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山珍海味、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家禽等可成佳餚;不少外省人稱:“除了天上的飛機,地上的坦克,四條腿的桌子之外,廣東人什麼都吃”。

“四地”是指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廣州憑着自身擁有的海上交通中心優越條件,成爲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西漢初年,漢武帝平南越後,即派使者沿着百越民間開闢的航線。從廣州出發,帶領船隊遠航印度洋,經東南亞,橫越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的東南部。抵達錫蘭(今斯里蘭卡)後返航,這就是知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端。廣州的“絲綢之路”不僅促進了廣州的經濟發展,而且還成爲中國近代策源地。廣州在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堅決反對英國帝國主義的入侵:到了1851年,廣州府花縣人洪秀全發動太平天國起義,進行推翻清朝的活動。覺悟了中華兒女,孫中山在這裏三次建立革命政權,還有毛澤東在這裏提出較爲系統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等等,在中國近代史上發生重大社會政治變革運動,其中心人物及事件的發生,無不與廣州發生緊密的聯繫,廣州是名符其實的民主革命策源地。中國人恐怕沒人沒聽過改革開放和唱過的《春天的故事》和《走進新時代》這兩首全國流行歌曲。大家知不知道,這兩首歌是在廣東創造的,反映的也正是鄧小平和xx兩代領導人所代表的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而廣州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迄今一直擔當着和扮演着策源地,前沿地,實驗地的先驅者的重要角色。

廣州越秀公園導遊詞廣州導遊詞(3) | 返回目錄

越秀公園是廣州最早的公園,也是一座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早在西漢南越國時,越秀山便是古人登臨的勝地。到了近代,孫中山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園,但未能如願。如今,新建的園道四通八在連接各個景點,讓中山先生如願以償。

越秀公園是山的公園,東西綿延約3公里,海拔70餘米,歷史上又名粵秀山、南越山。明代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民間又常稱之爲觀音山。

越秀公園東連登峯路、南接應元路、北鄰環市路、西臨解放北路;可從正門、東門、南門和北門等7個門進園,全園總面積92.8萬平方米。地域包括越秀山及木殼崗、長腰崗、鮑魚頭崗、桂花崗等7個山崗及北秀、南秀、東秀3個人工湖;園內還有亭、臺、館、榭以及五層樓、中山紀念碑、五羊石像等多年名勝古蹟;併兼有大型體育運動場、游泳場、美術館等,兼有金印遊樂場、韓國園、成語寓言園等休閒場所。這座綠樹參天的城市中心公園,歷代均被評爲“羊城八景”之一。如元代有“粵臺秋月”,明代有“粵秀松濤”,清代有“鎮海層樓”,和“粵秀連峯”,近代有“越秀遠眺”、“越秀層樓”、近代有“越秀新暉”之稱。

越秀山是廣州的一張精美名片,第一次來廣州旅遊的人不能不來越秀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不到越秀山,就不算到過廣州。

中山紀念碑

遊客們,中山紀念碑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而建的,它位於觀音山頂上,循“百步梯”上躡498級可通達。紀念碑建於1929年,由著名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碑身全部用花崗石徹成,高37米,碑底爲方形,向上漸小而尖,碑內有梯級可迴旋至頂,第一、第二層四面都可以憑欄俯瞰。更高處,每層有窗可向外遠眺。碑基上層四面有26個羊頭石雕,象徵羊城。石碑的正面是長約7米、寬約4米的巨型花崗石,上面刻着孫中山的遺囑。

碑體所在平臺,有鐵欄杆,周圍樹木鬱鬱蔥蔥。孫中山紀念碑與中山紀念堂同處於廣州城傳統城市中軸線上,聯成一體,氣勢雄偉,成爲廣州近代城市的標誌。 五羊石雕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登的小崗,叫木殼崗,崗上巍然聳立着一座五羊石雕。

關於五羊、五仙傳說,前面已有介紹。“五羊銜谷,萃於楚庭”,是古代廣州人民嚮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來的神話故事。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對古代的百越人民來說,還有什麼比“永無饑荒”更美好呢?五位仙人送給廣州人民的優良稻種,加上廣州地區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條件,使廣州人民獲得大豐收,廣州也就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

根據古老的傳說,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塑像。這座五羊石雕,連基座高11米,共用130餘塊花崗石雕刻而成,體積約53立方米,僅羊頭部的一塊石料就重達2噸多。五隻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遠望,口銜穀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視人間。其餘四羊,環繞其身,親密依偎,或耍戲,或吃草,或吸乳。姿態各異,造型優美,情趣橫溢。40多年來,五羊石雕被譽爲廣州城徽,爲越秀山公園增色不少。五羊的傳說也廣爲流傳,海內外遊客到此浮想聯翩,流連忘返,紛紛攝影留念。

明代古城牆

遊客們,我們從中山紀念碑後邊,折向西行,可見一段約200多米的古城牆,逶迤伸展,沒在叢林深處。它東起小北門(今小北花園),西迄大北門(今解放北路與盤福路交匯處),共長約1100多米,斷斷續續,橫跨越秀山。它是廣州保存的唯一一段明代城牆,也是廣州現存最古老城牆,迄今已有6XX年的歷史。

鎮海樓

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的這座絳紅色的建築就是鎮海樓,因其樓高五層而稱爲其爲“五層樓”。此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候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樓”,後又題名“鎮海樓”,有雄鎮海疆之意。1956年改爲廣州博物館。

關於鎮海樓的興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朱元璋得了天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後。一天,他和鐵冠道人同遊南京鐘山,遊興正濃之時,鐵冠忽然指着東南方對朱元璋說,廣東海面籠罩着青蒼蒼的一股“王氣”,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須立刻在廣州建造一座樓鎮壓住“龍脈”,否則日後必成大明的禍患。朱元璋聽後,遊興頓失,急忙派人到廣東查詢,發現廣州的越秀山上有王者之氣。朱元璋立即下詔,命令鎮守廣州的永嘉候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樓將王氣鎮住。聖旨下來,朱亮祖自然不敢怠慢,於是,在越秀山上興建了這座“樓成塔狀,塔似樓形”的鎮海樓。該樓呈絳紅色,據說亦有辟邪鎮王之意。

五層樓高28米,闊31米,共5層。第一二層用紅砂岩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爲磚牆,外牆逐層收減,似樓似塔,紅牆綠瓦,造型十分古樸奇特。樓前對峙一對高達2米的紅砂岩石獅子,是明代雕刻。

各位遊客繼續往前看,鎮海樓東側是博物館的專題陳列室,西面建有碑廊,有歷代碑刻24塊。是研究歷史文化名城的寶貴資料。在碑廊旁邊,有一批古炮,是明清時期廣州城防大炮,其中4門是佛山所造。

在五層樓內

請大家往上看,這裏高懸着一個“鎮海樓”金色巨匾,兩邊有一副木刻的楹聯:“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鬥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楹聯爲清光緒兩廣總督彭玉麟幕僚李棣華所作。聯中"故侯"指朱亮祖,鎮海樓是他所建,如今人亡樓存,可證明歷史滄桑。

五層樓現在是廣州博物館,陳列着廣州從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共4000餘年的歷史文物,一樓容千載,兩眼通古今。

五層樓1996年10月和五羊石像一起以“穗石祥樓“之名被評爲廣州旅遊十大美景之一。

海員亭與光復紀念坊

在鎮海樓東側,從馬路拾級而上,有一座花崗岩四柱三間式牌坊,額上鐫刻“海員亭”3個紅色楷書大。過牌坊沿級續上,有一四丈見方的平吧,臺中矗立着一座高6米多,環豎八根石米批蕩圓柱,綠琉璃瓦、重檐八角的尖頂亭。繪有藍底黑描白的中華海員工業聯合會會徽。海員亭銘記着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的歷史功績。海員亭於1932年落成,1983年被公佈爲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復紀念坊是紀念19XX年辛亥革命勝利和同年11月成立軍政府而建的,附近還有一座“光復紀念石坊”,坊上刻有跋文,記述並讚揚香港同胞捐款支援廣東軍政府的愛國熱忱。

越秀山以名勝古蹟、民間傳說、歷史風雲和雄偉的紀念建築物,使之成爲歷史博物館和教科書,而那漫山遍野的讓人賞心悅目標的富於嶺南特色的繁花秀竹,更使越秀山成爲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初春的紅棉,暮春的杜鵑,四月的白玉蘭,五月的金鳳和山丹,秋天的含笑和菊花,隆冬的臘梅及以蘇鐵爲代表的一批名貴植物。歡迎您常來越秀公園,每一次,越秀公園都會令您耳目一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