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4W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1

今年暑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我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塞上明珠”寧夏。

剛一下火車,我便被寧夏的美麗景色、清新的空氣、濃厚的民族風情深深地吸引住了,讓我不禁忘卻了旅途中的疲憊與辛苦。

在寧夏,我先後遊覽了美不勝收的沙湖、神祕的西夏王陵、古老的水洞溝、記載着人類文明起源的賀蘭山岩畫……在這些景點中,最令我難忘的當數中衛的沙坡頭了。

沙坡頭的美名我早有耳聞,果不其然,剛一來到這裏,眼前的景色便深深地震撼了我——大自然用他的鬼斧神工將四種毫不相干的地貌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騰格裏沙漠、湍急的黃河水、成片的綠洲和連綿起伏的賀蘭山交相輝映,相生相依,如同一幅壯美的畫卷徐徐地展現在我眼前,這畫卷既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又有江南景色之秀美,不禁讓人流連忘返。

玩沙坡頭騎駱駝是不可錯過的。當我騎上駱駝,徜徉在連綿的沙海之中時,悠揚的駝鈴聲伴着狂野、夕陽、長河、孤煙,一種豪情四溢的感覺便迅速在胸中蔓延開來,難怪唐代大詩人王維在遊覽了沙坡頭後留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佳句。

下了駱駝我們又換乘遊艇穿越黃河,來到了沙坡頭的腹地。在這兒,我驚奇地發現這裏的沙子竟然非常的細,顆粒大約只有海沙的十分之一,隨手抓起一把,不用刻意去揚,張開手來,頃刻間便會隨風飛揚的無影無蹤了。微風中你若能靜下心來,便會聽到一種奇怪的嗡嗡聲,細究下來,原來這就是沙坡頭的一絕——金沙鳴鐘。怪不得寧夏當地流傳着“寧夏歸來不看沙”的諺語呢。

在沙漠中,最讓我感動刺激的要數“沙漠沖涼”了,乘坐着沙漠越野車,在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中肆意的奔馳着,不停的飛躍着,不時還會劃過一個個極陡沙坡,所到之處,總會一起一陣陣驚叫聲,讓人感覺彷彿是在沙漠中乘坐過山車一般刺激。

在那之後,我們又乘興品味了沙坡頭另一絕——羊皮筏子。十六張從滿氣體的浸過桐油的完整的羊皮被分成四組前後排紮在一起,上面安裝上木架,遊客們直接坐在木架上面,延黃河水流漂浮,欣賞沿岸美景,那回歸自然原生態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寧夏景點導遊詞4

遊客們,賀蘭山岩畫記錄了賀蘭山一帶遠古遊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衛的250多公里的十多個山口,分佈着1000多幅巖畫,單個圖案超過2萬個。賀蘭山口就是有着衆多巖畫的山口之一。

從蘇峪口往北走約5000米,就到了賀蘭口。大家看,在溝谷兩岸綿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佈着賀蘭山岩畫300多幅,巖畫題材廣泛,大至表現日月宇宙,小至描畫動物足蹄,並有狩獵、放牧、舞蹈的場面,巖畫藝術造型粗獷奔放,構圖樸實,具有獨特的意境和藝術價值。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各種各樣的人面形。許多人面形畫面簡單,多數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少一對眼睛,這可能與作畫民族的習俗和信仰有關。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有趣現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個站立人的輪廓,雙臂彎曲,兩腳叉開,腰佩長刀,表現了一化身圖騰的巫覡爲中心的造型形象,這種獨特的崇拜和敬仰,是其它巖畫所少有的。

人面形巖畫中有的人首長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這些可能是表現狩獵時的僞裝;有的還帶着尖型和圓頂帽。表現女性的巖畫,有的戴着頭飾,有地挽着髮髻,風姿秀逸,楚楚動人,再現了幾千年前古代婦女對美的追求。還有一些表現生活的歡樂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滿臉長毛,或嘴裏銜着骨頭,可能是表現人民在歡慶狩獵豐收時跳舞的情景。另外,還有多種多樣的動物巖畫,有奔跑的鹿,有雙較突出的岩羊,有風馳揚鬃的駿馬,還有搖尾巴的狗以及飛禽走獸,各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據考證,賀蘭山岩畫不是一個時期一個民族的作品,其前後延續時間可能達20_年之久,在賀蘭山生活的諸多古代民族前後相繼,共同完成了這一藝術畫庫。巖畫是他們表達情感、願望、信仰的“藝術心態錄”。巖畫的創作,大致可分爲兩個時期:一是先秦至漢時,匈奴遊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國之初,党項族遊牧民族所作。他們在狩獵與勞作之餘,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習俗,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和無窮的創造力。如今,這些石頭的史書已成爲寶貴的藝術文化遺產。

各位遊客,賀蘭口巖畫的鐫刻,有些是先鑿後磨,線條光滑;有些是先勾輪廓,在加深線條。藝術表現手法古樸稚拙,向兒童筆下的形象。即刻畫其所見,有直抒其所想,流露出自然與粗獷的神祕魅力。百聞不如一見,今日之行,想必大家一定受益匪淺。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2

滾鐘口山巒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蔥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臺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

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爲上中下三層臺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爲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葺建設,成爲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蔥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蔥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蔥蔥。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爲“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爲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爲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臥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爲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在銀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偉峻峭的山脈,它峯巒起伏,裝入一批奔騰的駿馬,由東北向西南馳騁於銀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間,這就是著名的賀蘭山。

“賀蘭”一詞來自於蒙古語,是駿馬的意思。賀蘭山又稱阿拉善山,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之間,是寧夏和內蒙古的分界線。山脈呈南北走向綿延250餘公里,東西寬20—40公里,最寬處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烏蘭布和沙漠,南連衛寧北山,西傍騰格裏沙漠,東臨銀川平原,儼然是銀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賀蘭山又大小山峯46個,較大的山口38個。賀蘭山平均海拔在20_米以上,“賀蘭之山五百里,極目長空高插天”,就是讚美最高峯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國著名的五嶽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賀蘭山巔的最高處,用石頭堆起的一個“敖包”,是他們祭神的地方。他是賀蘭山頂峯的標誌。賀蘭山主峯也就以此爲名。

賀蘭山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對銀川平原發展成爲“塞北江南”有着顯赫功勞。它不但是我國河流外流域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山勢的阻擋,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襲,阻止了潮溼的東南季風西進,又遏制了騰格裏沙漠的東移,東西兩側的氣候差異頗大。賀蘭山還是我國草原與荒漠的分界線,東部爲半農半牧區,西部爲純牧區。

賀蘭山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歷來滿布刀光劍影。它地處我國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交接地帶,民族遷移十分頻繁,在歷史上是遊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帶的重要屏障,被譽爲“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衆多的谷口平時是貿易交通要道,戰時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唐代詩人王維有詩寫道:“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榭交馳日夕聞。”以“陣如雲”、“羽榭交馳”形象描繪了激烈的戰爭場面。岳飛《滿江紅》“架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的名句,也曾激勵過衆多熱血男兒奔赴沙場,報效國家!

賀蘭山的動植物和地下礦藏資源十分豐富。植物種類約有670種,其中不少爲賀蘭山特有的種類,如賀蘭山西花紫堇、賀蘭山翠雀花、賀蘭山丁香、賀蘭山棘豆和賀蘭山麥瓶草等。此外還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寧夏三大林區之一。

賀蘭山的野生動物有170餘種,其中藍馬雞、馬鹿、麝、盤羊、猞猁、斑羚、灰鶴等爲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藍馬雞爲我國特有鳥類,在寧夏僅分佈於賀蘭山,1983年被定爲寧夏區鳥。山下有豐富的煤炭、錳、鐵等礦產資源,山中還盛產賀蘭石,是製作勢頭工藝品的名貴原材料。

賀蘭山歷史悠久,鍾靈毓秀,其境內有許多引人入勝的風景遊覽點,如避暑勝地小滾鐘口風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賀蘭山岩畫,以及具有很高文物價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雙塔等等。遊客們可以從中盡情領略這座古老山脈自然、歷史和人文的風韻之美,一定會回味無窮。

下面請大家隨我從蘇峪口北側進山,前往參觀具有“遊牧民族藝術畫廊”之稱的賀蘭山岩畫。

遊客們,賀蘭山岩畫記錄了賀蘭山一帶遠古遊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衛的250多公里的十多個山口,分佈着1000多幅巖畫,單個圖案超過2萬個。賀蘭山口就是有着衆多巖畫的山口之一。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4

大家好!

大家不遠千里來到我們美麗的塞上江南、不知道大家對我們寧夏真正的瞭解多少呢?不瞭解沒關係、這裏就有我爲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黃河中上游、簡稱‘寧’、東臨陝西、北接內蒙、南於甘肅相連、土地面積6.64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10月25日、被稱爲是‘穆斯林之鄉’、人口600多萬、回族人口占全區人口的1/3、多民族在這裏團結友愛、安居樂業、這裏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老的黃河文明、神祕的西夏曆史、美麗的塞上明珠、雄渾的大漠風光、在西部大開發後慢慢的被世人所瞭解、走向世界、

‘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寧夏397公里、黃河從甘肅黑山峽進入寧夏境內、水流平緩、水面寬廣、爲寧夏創造了富饒的黃河河套灌區、寧夏引黃灌溉的歷史已有20_多年、歷代皇帝都比較關心水利工程、秦、漢就有秦渠、漢渠、唐徠渠、漢延渠等渠道、由於黃水中帶有大量的泥沙和微量元素、加上寧夏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寧夏的農副產品也是獨佔鰲頭、更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我國的山脈基本都是東西走向的、而在我們寧夏就有兩座南北走向的山脈、這就是有名的賀蘭山和六盤山、賀蘭山位於寧夏和內蒙的交界處、東西長50-250公里、南北長456公里、賀蘭在蒙語裏是‘駿馬’的意思、寧夏的氣候早晚溫差大就要歸功於賀蘭山、因爲賀蘭山阻擋了西伯利亞寒流的侵襲、也阻擋了騰格裏沙漠的東移、成爲了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更是寧夏的大氧吧、賀蘭山內有綠色植被1.9萬公頃、稀有動物和國家保護動物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寧夏五寶之一的賀蘭石就是產自賀蘭山上、在寧夏的南部的另一座名山就是紅軍長征最後翻越的一座山脈、六盤山、因盤山古道要經六盤才能到達山頂、故名六盤山、偉大的領袖毛爺爺在這裏還留下了千古的詞篇、《清平樂、六盤山》被稱爲是南部的‘油盆’現爲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六盤山現在正在開發建設當中、但其秀美的景色還是讓人着迷、這兩座寶山就像倆個英勇的戰士、爲寧夏看守者南北的大門、

‘穆斯林之鄉’寧夏、由於回族人口密集、居住習慣、‘大分散、小聚居’回族人口占寧夏全區人口的1/3、佔全國人口的2/5、燦爛的回族文化和風俗人情就是最吸引人的招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出現在寧夏的每個角落、身穿回族服飾的穆斯林人情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金燦可口的油香捧到眼前、讓人爲之心動、而獨特的生活習俗定會讓你流連忘返、位於賀蘭山腳下的西夏王陵卻又在訴說着曾經的興衰榮辱、早在1038到1220_年、党項族的可汗李元昊就在現在的銀川建立了大夏政權、由於位於黃河以西、又在我國的西北、被稱爲西夏、西夏在歷史的舞臺上存在了189年之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夏曆史、就算有的史書中有記載、也是幾筆帶過而已、《24史》中又唯獨缺少西夏史、而西夏文字又被史學家稱爲‘絕學’、全世界認識西夏文字的人沒有幾個、這個曾經在歷史上輝煌一時的西夏、因爲發生了什麼變動、就這樣悄然退出了世人們的視線、就讓我們去到西夏王陵、共同解密、謎一樣的國家、

由於寧夏地處西北、被三個沙漠所包圍、所以寧夏的風沙也是珍貴的旅遊資源、位於石嘴山市的首批5A級生態旅遊景區沙湖卻有別樣的塞上風光、沙湖、顧名思義、有沙有湖、金沙懷抱翠湖、翠湖圍繞金沙、倆種風格迥異的景色相互融合、加上江書記的題字、沙湖名聲大震、吸引着中外遊客到此觀光遊覽、併爲寧夏創造可觀經濟效益、沙山、翠湖、飛鳥、游魚、蘆葦、每個景色看去都是自成一景、卻又逃脫不了遊人每每的讚歎、而以治沙成果令世人折服的5A級全球五百家環保單位沙坡頭也在這片熱土上撒下她的妖嬈和柔情、沙坡頭位於騰格裏沙漠邊緣、‘麥草方格沙障’阻擋了4.3萬平方公里騰格裏沙漠的腳步、使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在這裏穿過、隨着沙坡頭的開發建設、這裏又被譽爲‘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去看那一望無際的沙海、騎着沙漠之舟、聽着駝鈴叮噹、展望黃河那性感的曲線、此時的心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一片沙有湖相伴、一片沙與河相依、也許、這樣的塞上江南、就是夢中追尋過多次的地方!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5

出銀川南門廣場西行二里許,一座具有鮮明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物銀川南關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

仰首望去,禮拜大殿上一組渾厚飽滿的綠色穹窿圓頂,宛若披着綠色蓋頭的五姐妹,丰姿綽綽,亭亭玉立。

仔細分辨,個個以寶瓶裝飾,渾圓光潔。中間的穹項高22米,頂端懸掛一彎月形燈,四個小穹項分別立於東南西北四角,玲瓏別緻。

穹頂下二樓是禮拜大殿,五道拱門向東方敞開中國的清真寺門都向東開,穆斯林進門禮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覲聖地麥加的方位。大殿底層是小禮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迴廊相連,寬敞明亮。

沿着弧形樓梯拾級而上,來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臺。月臺圍繞大殿,南北延伸,舒展而不侷促,節日期間也可供禮拜用,是禮拜殿向室外的延伸。大殿與月臺之間事實一道漢白玉貼面的雙心圓券柱廊,它是穆斯林禮拜出人大殿時脫鞋穿鞋的地方。穿過柱廊進入大殿,寬敞聖潔的大殿一派肅穆的氣氛。殿堂呈正方形,長寬各21米,可容千人禮拜。大殿中部有四根綠色瓷磚飾面的方柱,支承上面的大穹頂。方柱與穹頂底部銜接的一段圓柱體稱鼓座,鼓座上方開24扇高窗,加上大殿南北兩側各開的6扇大窗,使得大殿八方來風,四面進光,清爽明亮。向外張望,視野開闊,彷彿矗立於寬廣舒展的綠色原野。大殿正面的西牆中間,設置"米哈拉布"窯(禮拜者面向的地方),裝飾莊重而精巧,採用晶瑩潔白的漢白玉構成多圓心的複葉形壁龕圖案,其上鐫刻經文,簡潔舒暢。整個大殿的牆面用穆斯林喜愛的綠色塗飾,與漢白玉券柱深淺對比,濃淡映襯,給人以典雅、舒適、和諧、明潔之感。

作爲銀川城區最大的一個回民聚居的地區南關,原也有一座清真寺,始建於1920xx年,解放後於1953年擴建修葺,成爲一個大殿63間、佔地20餘畝的大寺,其規模居當時銀川七寺之首,不幸在動亂年代被當作"四舊"滌盪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南關寺得以重建。這座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的新清真寺,從設計、施工到竣工,僅用了半年多時間。設計之巧,建造之快,質量之好,實屬罕見。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

歡迎大家到寧夏來觀光旅遊。首先請允許我向各位介紹一下寧夏概況。

寧夏位於祖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黃河中上游,全區土地面積6.64萬平方公里,現轄銀川、石嘴山兩個地級市,銀南、固原兩個地區,吳忠、青銅峽、靈武3個縣級市和6各轄區,15各縣。全區人口536萬。

寧夏是我國唯一一個回族自治區,回族人口約佔全區總人口的1/3。回民信仰伊斯蘭教,全自治區有大、小清真寺3000多座,因此寧夏又被稱爲中國的“穆斯林之鄉”。

(歷史文化)

寧夏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黃河岸邊的靈武市“水洞溝遺址”發掘表明,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秦代時屬北地郡,秦軍在此屯墾戍邊,抗擊匈奴。漢代時又分爲朔方和西涼刺史兩部。唐代時屬關內道,農牧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11世紀初,党項族以寧夏爲中心,建立了西夏政權,並創造了燦爛的西夏文化。元滅西夏後,設寧夏行省,取“平定西夏永遠安寧”之意,於是便開始有了寧夏的名稱。明改制寧夏衛,清屬甘肅省。1920xx年建寧夏省。1654年又撤銷省建制,分歸內蒙古、甘肅省管轄。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地處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的過渡地帶,又是河套文化與絲綢之路的交融區,古老深遠的黃河文化、特色鮮明的伊斯蘭文化、獨一無二的西夏文化、頗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和濃郁粗曠的邊塞文化工具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從而爲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遺蹟和探尋不盡的奧祕。

(地形和氣候)

遊客們,寧夏地勢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約佔全區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區,其中沙漠佔寧夏面積的8%。從地形分佈來看,自北向南爲賀蘭山地、寧夏平原、鄂爾多斯草原、黃土高原、六盤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賀蘭山脈綿亙250公里成了寧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邊則爲鬱鬱蔥蔥的六盤山脈。古老的黃河穿越寧夏中北部地區向北流淌,在寧夏境內總流程達397公里,流經12個縣市。黃河寧夏段水面寬闊,灌溉墾殖,他們的辛勤勞動使寧夏成了溝渠縱橫、稻香魚肥、瓜果飄香、風光秀美的“塞上江南”。這從唐代詩人“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中就可得到印證。

南高北低的地形決定了寧夏南寒北暖的氣候,此外,寧夏地處高緯度,晝夜溫差大,白天太陽直射溫度相對較高,晚間氣流掃射餘熱溫度明顯降低,夏日晝夜溫差在15度左右。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寧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是寧夏天氣和風情的真切寫照。

(旅遊景觀)

類型多樣的自然景觀,兼收幷蓄的多元文化特色,帶給了寧夏豐富的旅遊資源。作爲“中國旅遊最後的處女地”,近幾年來,寧夏備受海內外遊客的青睞。來寧夏旅遊,可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其“六大特色”——古老的黃河文化、雄渾的大漠風光、神祕的西夏王朝、濃郁的回鄉風情、迷人的六盤盛景、美麗的塞上江南。這裏有被譽爲“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有中國最大的喇嘛式建築羣“一百零八塔”,有人類原始造型藝術“賀蘭山岩畫”,有沙海明珠“沙坡頭”,以及被國家旅遊局評爲中國35個王牌旅遊景點之一的沙湖等。現已開發坐羊皮筏子常有黃河,騎駱駝穿越騰格裏沙漠以及西夏仿古、回族風情、沙湖觀鳥、徒步長城、生態農業觀光等特殊旅遊項目。寧夏之旅,點多、面廣、線長,如歌、如詩、如畫,給人以獨特的享受。

(回族風情)

遊客們,來到寧夏,特別要向大家接受的是回族風情,因爲寧夏是中國回族聚居最多的地區(回族在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數僅次於壯族,位居第二)。我們還是從回族的信仰、節目、習俗、緊急、服飾來談起吧。

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因此,與伊斯蘭教的關係十分密切。明清時期,中國伊斯蘭教學者介紹伊斯蘭教義,會用“清淨污染”、“真乃獨一”、“至情至真”和“真主原有獨尊,謂之清真”等語,古伊斯蘭教又稱“清真教”。伊斯蘭教禮拜寺叫做“清真寺”,穆斯林製作的食品稱作“清真食品”,穆斯林開設的飯店和食品店習慣用“情真”二字作爲標記。寧夏現有清真寺3000多座,遍佈山川城鄉。回族穆斯林按《古x經》的要求要遵守五項功課,即念(祈禱)、禮(禮拜)、齋(齋戒)、課(捐贈)、朝(朝覲)五功。

伊斯蘭教的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也是回族穆斯林的三大節日。開齋節,顧名思義,即齋月期滿後的第一天。古爾邦節在開齋後70天,阿拉伯語“古爾邦”是宰牲的意思,故又稱宰牲節。聖紀節,每年教歷三月十二日,爲紀念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誕生而舉行。

回族在出生命名、婚嫁、喪葬等方面,也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回族的小孩出生後,要阿訇命名,謂之“經名”。回族青年的婚姻,在履行法定手續後,由阿訇主持儀式,誦讀《古x經》,爲其證婚。三天後,新郎新娘回孃家,叫做“回門”。回族喪葬爲土葬,主張素葬,不用棺木,遺體淨洗後以白布包裹,埋於土穴中。親人先逢七、後逢年祭之。回族有良好的衛生習慣,禮拜前要進行沐浴,“小淨”用湯瓶洗頭、手、腳等處,“大淨”用吊罐洗浴全身。回族庭院整齊乾淨,井然有序。挑水用的桶倒扣在石板上,從井裏提水用的桶掛在牆上,不能落地。

回族忌偶像崇拜。禁食自死物、血,豬、馬、驢、騾、狗等不反芻的動物。回族以習武健身爲美德,故多高壽者。

在服飾上,回族男子多戴無沿小白帽或黑帽,稱爲禮拜帽。女的一般戴無沿撮口白帽或蓋頭,將頭髮遮掩起來。蓋頭,少女一般帶綠色,已婚婦女則戴黑色,老年人戴白色。回族婦女喜歡佩戴耳環、戒指、手鐲和頭飾。

(特產和風味)

遊客們,寧夏的特產和風味可用兩句話來概括:“吳寶耀花遊人眼,長思長想不思歸。”

想爲世人稱道的寧夏特產當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皮、髮菜,因其顏色分別爲紅、黃、藍、白、黑而被稱爲五寶。枸杞及時中藥精品,優勢益腎健體的食品。甘草被贊爲“中藥之王”。用賀蘭石製作的硯臺,不僅是文房四寶的實用品,而且是珍貴的工藝收藏品。寧夏灘羊是我國優良裘用綿羊之一,通常制球用一個月左右的灘羊羔皮“二毛皮”,其優良的品質和獨特的風格馳名海內外。髮菜是“八珍”之一,既有食用功能,又有藥用價值,但採挖髮菜會嚴重破壞環境,導致土地沙化,因此髮菜已被列爲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管理的野生固沙植物,禁止採集和銷售。

寧夏的地方風味因兼有中國傳統風味而獨樹一幟。其清真風味小吃不僅爲廣大穆斯林所珍愛,各族人民也無不願一嘗爲快,有外焦裏嫩的油香、焦酥香脆的饊子,還有最具特色的飲料蓋碗茶。清真廚師們還創造出碗蒸羊、涮羊肉、水晶羊頭、煨牛筋、紅燒羊肉、鍋燒填鴨、鴿蛋蒸菜、糖醋黃河鯉魚等一系列清真菜,其中以燴爲主的回民筵席“八大碗”則是回民喜慶宴請的主菜。寧夏小吃還有牛羊雜碎、團饃、釀皮子、回族油菜、牛乾巴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銀川市中心地段設有小吃一條街,遊客們不妨走街串巷,前去品嚐,一飽口福。

各位遊客,寧夏概況就介紹到此。也許帶遊罷寧夏,對他從陌生到了解後,您會發出和我同樣的感嘆:遊遍千山萬水,還是寧夏最美!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7

鳴翠湖總佔地10000餘畝,其中溼地8000畝,綠化及其他用地20xx畝,是銀川市東部面積最大的自然溼地保護區。鳴翠湖通過退耕還湖、封育治理、禁牧禁獵,保存了其原有的自然風貌,給鳥類資源和水生動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維護自然生態平衡。這裏植被豐富,鳥類衆多,有維管植物109種,水生浮游植物69種,以適於溼地的植被爲主,如垂柳、沙棗、 紫穗槐、 香蒲、蘆葦、荷花等;有野生鳥類共97種,如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 中華秋沙鴨、 黑鸛、白尾海雕;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大天鵝 、小天鵝 、鴛鴦等14種,每逢春夏,成千上萬只鳥在這裏棲息繁衍,成爲鳥的樂園。此時,您可以盪舟於蘆葦迷宮,聽鸝啼鶯鳴,看蘆葦瑟瑟,體驗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神祕驚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或品味荷花、水車、千步廊橋的江南小橋流水的自然之味。鳴翠湖的設計完全是人性化無障礙,觀光車、觀光船是安全無污染的環保交通工具.鳴翠湖以湖水、蘆葦、荷花、飛鳥、游魚,建成了集文化性、趣味性和濃郁生態特色於一身的十大景觀景點:“車水排雲”吐氤氳,“碧水浮蓮”戲紅鱒。“千步廊橋”楊柳色,“百鳥鳴翠”啁啾聲。“蘆花追日”飛白絮,“青紗漏月”點碎金。“迷宮尋鷺”千百度,“白沙落雁”三五蹤。“綠帳問茶”清幾許,“東堤夕照”黛色新。

鳴翠湖以廣闊的水體,優美的自然環境,舒適宜人的氣候,吸引了無數的遊人來此觀光遊覽或迷宮探險,或靜心垂釣,泛舟採蓮或望蘆花而談笑,令人陶醉於湖光,忘形於葦色,頤養性情,忘塵世喧囂,樂而忘返。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8

那裏是最接近陽光的地方,空氣因而透明;那裏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靈因而寧靜;那裏是最後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嚮往

昌都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瀾滄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區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處三河一江地區(昂曲、扎曲、色曲、瀾滄江),藏語意爲“水匯合口處”。

昌都是雪域高原的另一個世界,是鎖在橫斷山脈深處的一片淨土,孕育着神祕、孕育着恢弘、預支育着古老而獨特的高原文明。這裏湛藍的天空、蒼茫的草原、神山聖湖、亙古雪峯,無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恆的魅力。而那獨特多姿的康巴風情、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也對人們充滿了無盡的誘惑。

昌都地處著名的橫斷山脈,這裏山高谷深,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以及它們的60多條支流像條條玉帶般盤繞其中。俯瞰昌都,萬峯突起,氣勢磅礴,座座山脈猶如巨龍昂首。遙望遠方,羣山崢嶸,江河縱橫,牛羊成羣,真讓人彷彿置身於雄偉壯麗的畫卷之中。

昌都地區高山峽谷相間排列,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積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無垠,樹種多達1500餘種,珍稀樹種繁多。

廣闊的森林和草原爲衆多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之地。在昌都,野生

動物多達400多種,約佔西藏的80%。珍稀動物有滇金絲猴、金錢豹、藏羚、白脣鹿、黑頸鶴、猞猁、盤羊、馬熊、錦雞等。在許多地方,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呈現出一派最美麗的自然畫卷。

昌都地形複雜,許多地方從谷底到山頂相差20xx多米。因此自然景色帶有明顯的垂直分佈規律。山下是地毯似的草場,山腰是莽莽的森林,再上是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叢,而山頂則是終年不化、重巒起伏的雪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區的典型氣候特徵。

昌都不但風光秀美,人文景觀也獨具魅力。作爲康巴文化的腹地,昌都人文景觀豐富獨特,多彩多姿,極具神祕色彩。茶馬古道的沿線囊括了西藏原始宗教到藏傳佛教各個教派的寺廟。

昌都在藏語裏是水岔口的意思,扎曲、昂曲兩條河流在這裏交匯,成爲瀾滄江的源頭。美麗的昌都鎮就坐落在這山與水之間。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9

賀蘭山岩畫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遊牧民族的藝術畫廊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岩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巖畫。巖畫分佈在賀蘭山全長250餘公里、從北到南的十多個山口中。在賀蘭山樹林口、黑石峁、歸德溝、賀蘭口、蘇峪口、回回溝、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門溝、雙龍山、黃羊山、苦井溝,發現巖畫羣20多處,畫面總數約在萬幅以上。

這是自遠古以來活躍在這一地區的羌戎、月氏、匈奴、鮮卑、鐵勒、突厥、党項等民族的傑作,時間大致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賀蘭山岩畫在不同的地點有着不同的內容:石嘴山一帶以森林草原動物爲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賀蘭山一帶多以形形色色的類人首爲題材;青銅峽、中衛、中寧一帶的巖畫則以放牧及草原動物北山羊爲主。在賀蘭山白芨溝等地,還發現了成片彩繪巖畫,內容以乘騎征戰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馬等動物形象爲主。彩繪巖畫的發現,爲賀蘭山岩畫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形式。

賀蘭口距銀川城50餘公里,位於賀蘭山中段的賀蘭縣金山鄉境內,山勢高峻,海拔1448米,俗稱“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峯疊障,潺潺泉水從溝內流出,約有千餘幅個體圖形的巖畫分佈在溝谷兩側綿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畫面藝術造型粗獷渾厚,構圖樸實,姿態自然,寫實性較強。以人首像爲主的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爲牛、馬、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

人首像畫面簡單、奇異,有的人首長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圓頂帽。表現女性的巖畫,有的戴着頭飾,有的挽着髮髻,風姿秀逸,再現了幾千年前古代婦女對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滿臉生毛,有的口銜骨頭,有的面部有條形紋或弧形紋。還有幾幅面部五官似一個站立人形,雙臂彎曲,兩腿叉開,腰佩長刀,表現了圖騰巫覡的造型形象。

動物圖形構圖粗獷,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雙角突出的岩羊,有飛馳的駿馬,有搖尾巴的狗,有飛鳥的圖形和猛獸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陽的畫面,還有原始宗教活動的場面。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10

秋天的鳴翠湖非常美麗!

清晨,走進鳴翠湖,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猶如披上一層青紗。湖裏有大片大片的蘆葦叢,秋天的蘆絮已經變成了銀白色,像仙女穿上了白裙子,在湖面上翩翩起舞。這影像讓我想到了宋代詩人蘇軾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

太陽升起來了,湖邊的草地上,開滿了野菊花,有紅色的、粉色的、黃色的、金黃色的,五顏六色,好看極了!還有火紅的爬山虎,使鳴翠湖更加美麗多彩。你看,遠處的樹林已經被秋天染成了金黃色,一陣風吹過,金色的樹葉對我擺着手,彷彿在說:“來吧!快來看看美麗的鳴翠湖。”微風吹過湖面,湖面波光粼粼,陽光撒在湖面上,像撒了一層金子,閃閃發光。岸邊有幾隻天鵝在悠閒地踱着步,梳理着自己的羽毛,咦?他們爲什麼不去南方呢?哦,原來是被秋天的鳴翠湖迷住了,不捨得離去!

中午的鳴翠湖熱鬧起來了,釣魚的人們紛紛趕來,擺好魚杆,神情專注地看着湖面,他們個個都像木頭人一樣一動不動。湖面的木橋上有一對對新郎新娘在照婚紗照,他們也想把鳴翠湖的美景留住,陪他們度過幸福的時光。你看湖中央,人們悠閒地划着船,自在地欣賞着鳴翠湖的美景。

該回家了,我戀戀不捨地又看了鳴翠湖一眼,啊!秋天的鳴翠湖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11

鎮北堡歷經數百年滄桑,以其雄渾、古樸的風格,成爲賀蘭山東麓風景旅遊景觀;並以它那特有的神祕韻味,引起了中國許多著名電影藝術家的濃厚興趣,被藝術家們稱讚爲神祕的寶地。

現在鎮北堡兩座古城內,還保留和復原了拍攝過部分影片的原景和道具,供遊人觀賞。老堡展出場景有《黃河謠》中的鐵匠營實景,影片《紅高粱》中的月亮門、釀酒作坊、九兒(鞏俐飾)居室和九兒出嫁時乘坐的轎子、盛酒的大缸、碗具以及影片《冥王星行動》中的匪巢樓。新堡內有土房街景,影片《五魁》中柳家深宅大院實景,還建有電影資料館、放映廳等影視服務設施。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我們要去遊覽的景區是銀川鎮北堡西部影城。該影視城地處銀川市城區西北,原爲兩座古代城堡遺址,也是銀川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爲華夏西部影視城所在地。鎮北堡歷經數百年滄桑,以其雄渾、古樸的風格,成爲賀蘭山東麓風景旅遊景觀;並以它那特有的神祕韻味,引起了中國許多著名電影藝術家的濃厚興趣,被藝術家們稱讚爲“神祕的寶地”。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謝晉導演,叢姍、朱時茂主演的影片《牧馬人》在鎮北堡拍攝成功,榮獲“百花獎”後,影視奇才張藝謀又在這裏執導影片《紅高粱》,該片首次登上了“柏林金熊獎”的領獎臺。鞏俐、姜文也幸運地從這片古堡廢墟中崛起,成爲著名影星。滕文驥導演的影片《黃河謠》,又以古堡神祕魅力捧回了國際大獎——“蒙特利爾金獎”。此後,中國著名作家張賢亮在古堡開創了華夏西部影視城,先後有西影、臺灣合拍的《五魁》《五個女人與一根繩子》;北影、香港合拍的《方世玉之英雄出少年》《東邪西毒》;謝晉導演,謝添、斯琴高娃主演的《老人與狗》及《荒原女神》《征服者》等40部影片相繼在此拍攝成功,轟動了國內外影壇。著名導演黃建新,著名演員王玉梅、王馥荔、周裏京和臺灣金馬獎得主張世,都在中國一絕的“西部影視城”展示過風采。由此給影視城帶來衆多榮譽:中國最佳旅遊景區、中國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亞洲金旅獎最具特色魅力風景名勝區。20xx年,被評爲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鎮北堡西部影城,大家請看前面的“知之門”,進人此門後就是明清一條街。鎮北堡主要由明城和清城組成,兩座城堡是明清時期爲防禦賀蘭山以北各族人侵銀川城而設置的駐軍要塞,當地羣衆習慣稱其爲“老堡”和“新堡”。據方誌記載,老堡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20xx年),新堡始建於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兩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東。緊鄰沿山公路東側的老堡已被風蝕殆盡,僅存殘垣斷垣,形制尚存;城東西長175米,南北寬160米;向北穿過城中黃土路,是老堡甕城遺址。再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新堡城池較完整,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50米,牆體用黃土夯築而成,高10餘米。東面闢有半圓形甕城,城門南側有一斜坡可登上城牆。城牆寬5米,牆上築砌有1.8米高的堞牆垛口。城牆四角原建有角樓,角樓基址依稀可見。在老堡明城裏現已開發了聚寶盆、牧馬人、文革大院、月亮門、關中城門、柴草店、盤絲洞、定州總管府、酒作坊、九兒居室、鐵匠營、遺址廊、招親臺、龍門客棧、盤絲洞等景點。在老堡清城裏開發了甕城、幸運之門、神祕山洞、百花堂、影視一條街、古堡龜卦、都督府、牛魔王宮、觀音閣、展廳、明星犬舍、告子亭等景點,過會兒大家可以去自由遊覽。

各位遊客朋友,鎮北堡西部影城是一處集觀光、娛樂、休閒、餐飲、購物於一體的旅遊景區,它保留和複製了在此拍攝過的著名電影電視的場景140多處,有內容豐富的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展廳、古代傢俱陳列室、藝術攝影展覽廳、個性化海報展廳,有集茶藝、點心、足浴、客房、網吧、棋牌服務於一體的馬纓花休閒中心、寧夏特色風味的食神府餐廳、旅遊紀念品商店、古裝攝影、騎射等多種娛樂活動,以及捏麪人、皮影、拉洋片、糖畫、草編、泥塑、剪紙、活字印刷、燙畫、布藝、刺繡、魔術表演、雜耍等民間藝術表演,同時配有全程免費講解服務,使遊客在遊樂中增長曆史知識、在玩耍中領略古人生活。影城還利用影視劇組留下的場景道具、服裝,製作MTV、影視短片、模仿秀表演,隨團拍攝旅遊錄像片,錄製成DVD光盤,在個人的家庭影院中欣賞,讓每一位遊客輕輕鬆鬆來旅遊,快快樂樂當明星。

各位遊客朋友,說起西部影視城,就不得不提當代著名作家張賢亮(1936—20xx年)。張賢亮出生於江蘇南京,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靈與肉》《綠化樹》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小說作品,曾在當代中國文壇上名噪一時。他曾三次獲得全國優秀小說獎,有9部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搬上銀幕(《牧馬人》《黑炮事件》《肖爾布拉克》《龍種》《異想天開》《我們是世界》《男人的風格》《老人與狗》《河的子孫》)。20世紀80年代,他將鎮北堡介紹給電影界後,影視劇組陸續來此取景拍攝,已成廢墟的鎮北堡開始引人注目。1992年,他創辦寧夏華夏西部影視城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從此以後影視城名聲大振。20xx年9月27日,張賢亮因重病醫治無效在寧夏銀川去世,享年78歲。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13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的獨特魅力每年都吸引着無數的遊客來這裏旅遊參觀。

在寧夏銀川市,這裏曾是古西夏的王朝心臟所在地。在這座古城中,如今還保留有兩座古代城堡的遺址。這兩座古代城堡的遺址就是文明全國的鎮北堡古城。這些古城堡現在已經成爲了銀川市的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已經成爲了非常著名和非常受當今電影製作人喜愛的影視城了,着鎮北堡影視城已經被人們與爲樂中國影視界的中國一絕。

特有的西域大漠風光,加上有着厚重歷史感的古城堡,使得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有着不同於國內其他影視基地的特點

這種特有的西部沙場味使得這座影視基地頗受國內外導演的喜愛。如果想要派展示勾陳,英雄建工建功類的電影,這裏將是首要拍攝基地。這座應是幾點透露着姑婆,原始,粗獷,荒涼,和民間化的特色,是中國三大影視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一座影視城。很多優秀的影片在這裏拍攝,這裏也成就了很多的影視明星,在國內國際上獲得了很多的大獎。真的爲我國的電影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當然,鎮北堡西部影視城的美麗不僅僅是隻有影視基地這麼簡單而已。這裏現在還建有很多的娛樂設施,旅遊配套資源已經頗具規模。涵蓋着餐飲,購物,陶藝和騎射等娛樂型旅遊區。這裏還有一項很有趣的服務就是讓遊客當做明星自由表演,路程影片給顧客觀看,十分有趣。寧夏銀川南關清真大寺導遊詞

出銀川南門廣場西行二里許,一座具有鮮明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物--銀川南關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

仰首望去,禮拜大殿上一組渾厚飽滿的綠色穹窿圓頂,宛若披着綠色蓋頭的五姐妹,丰姿綽綽,亭亭玉立。

仔細分辨,個個以寶瓶裝飾,渾圓光潔。中間的穹項高22米,頂端懸掛一彎月形燈,四個小穹項分別立於東南西北四角,玲瓏別緻。

穹頂下二樓是禮拜大殿,五道拱門向東方敞開--中國的清真寺門都向東開,穆斯林進門禮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覲聖地麥加的方位。大殿底層是小禮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迴廊相連,寬敞明亮。

沿着弧形樓梯拾級而上,來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臺。月臺圍繞大殿,南北延伸,舒展而不侷促,節日期間也可供禮拜用,是禮拜殿向室外的延伸。大殿與月臺之間事實一道漢白玉貼面的雙心圓券柱廊,它是穆斯林禮拜出人大殿時脫鞋穿鞋的地方。穿過柱廊進入大殿,寬敞聖潔的大殿一派肅穆的氣氛。殿堂呈正方形,長寬各21米,可容千人禮拜。大殿中部有四根綠色瓷磚飾面的方柱,支承上面的大穹頂。方柱與穹頂底部銜接的一段圓柱體稱鼓座,鼓座上方開24扇高窗,加上大殿南北兩側各開的6扇大窗,使得大殿八方來風,四面進光,清爽明亮。向外張望,視野開闊,彷彿矗立於寬廣舒展的綠色原野。大殿正面的西牆中間,設置"米哈拉布"窯(禮拜者面向的地方),裝飾莊重而精巧,採用晶瑩潔白的漢白玉構成多圓心的複葉形壁龕圖案,其上鐫刻經文,簡潔舒暢。整個大殿的牆面用穆斯林喜愛的綠色塗飾,與漢白玉券柱深淺對比,濃淡映襯,給人以典雅、舒適、和諧、明潔之感。

作爲銀川城區的一個回民聚居的地區--南關,原也有一座清真寺,始建於1920_年,解放後於1953年擴建修葺,成爲一個大殿63間、佔地20餘畝的大寺,其規模居當時銀川七寺之首,不幸在動亂年代被當作"四舊"滌盪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南關寺得以重建。這座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的新清真寺,從設計、施工到竣工,僅用了半年多時間。設計之巧,建造之快,質量之好,實屬罕見。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14

銀川鳴翠湖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銀川鳴翠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境內,距銀川市區9公里,距黃河3公里。是我國繼江蘇溱湖和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後第三家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的國家溼地公園,也是黃河流域、西部地區第一家國家溼地公園。享有“中國最美的六大溼地公園之一”的美譽。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鳴翠湖、閱海分別位於銀川的東側和北側,被稱之爲銀川的“前廳”和“後花園”。來自國內林學、地學、生態等領域多名專家組成的考察組一致認爲,鳴翠湖和閱海溼地承載了古老的黃灌文化,體現了塞上江南水鄉文明的特色;既有顯著的溼地生態特徵和生態過程,溼地景觀完整,生物多樣性豐富,又是我國西部地區鳥類遷徙的中轉站之一,作爲乾旱地區存在的溼地景觀,具有長期穩定的補水來源;獨特而豐富的溼地人文旅遊資源,奠定了建設溼地公園的基礎。同時,專家建議在規劃和建設中,要遵循“生態優先、最小干預、適度利用與持續發展”的原則,嚴格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設立絕對生態保護區、鳥類繁殖期禁遊區等。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15

華夏西部影視城在銀川市城區西北郊空曠的荒野上,有兩座古代城堡遺址,這就是聞名國內的鎮北堡古城。該城堡是銀川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爲華夏西部影視城所在地。

兩座城堡是明清時期爲防禦賀蘭山以北各族入侵府城(銀川城)而設置的駐軍要塞。鎮北堡也因此得名。當地羣衆分稱之“老堡”和“新堡”。據方誌記載,老堡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1520xx年),新堡始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

兩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東。緊鄰沿山公路東側的老堡已被風蝕殆盡,僅存殘牆斷垣,形制尚存。城東西長175米,南北寬160米。向北穿過城中黃土路,是老堡甕城遺址。再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新堡城池較完整,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50米,牆體用黃土夯築而成,高10餘米。東面闢有半圓形甕城,城門南側有一斜坡可登上城牆。城牆寬5米,牆上築砌有1.8米高的堞牆垛口。城牆四角原建有角樓,角樓基址依稀可見。

鎮北堡歷經數百年滄桑,以其雄渾、古樸的風格,成爲賀蘭山東麓風景旅遊景觀;並以它那特有的神祕韻味,引起了中國許多著名電影藝術家的濃厚興趣,被藝術家們稱讚爲“神祕的寶地”。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16

南關清真大寺位於銀川市城區東南角,南關清真大寺始建年代較爲久遠。明朝末年,原寺地址在銀川南關外“拱北”亭,規模較小。1920xx年將寺址遷入南關內,建成一座具有古典風格的大寺。60年代寺院在動亂中被毀殆盡。1981年廣大穆斯林募資在今址重建。

重建的南關清真大寺主殿建築高26米,坐西朝東,寺院面積約1萬平方米。主殿爲圓形拱頂兩層,上層是大殿、陽臺,方形大禮拜殿可容納1300多人做禮拜。下層有寬敞的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臥室、辦公室、會客室等,皆以迴廊相連。

樓頂正中聳立着一大四小的綠色穹隆裝飾,大的居於中央,直徑9米,頂端高懸新月,小的直徑3米,分佈在樓頂四角,遠眺,綠色圓頂閃閃發光,十分壯麗。主樓前有通向上層的階梯,兩側種植花圃。殿前中部爲一座直徑15米的噴水池,四周花木扶疏,兩邊各建有30米高的“宣禮塔”。寺院內還種植了許多珍貴的松柏和各種樹木、花卉。整個建築佈局嚴整,結構緊湊,規模宏偉。

南關清真大寺以其別具一格、典雅莊重的特點,以及濃郁的伊斯蘭建築藝術風格,成爲自治區重點對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和旅遊景觀之一。近年來,有9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領導、使者、友人來訪。許多海外穆斯林亦到此參觀做禮拜。

介紹寧夏景點導遊詞 篇17

首先,歡迎各位朋友們!

咱們下一個景點兒是寧夏4A旅遊景區,西部影城。影城分兩座城池,明城和清城。咱們明城進,清城出。咱們這個影城是在明末時期的邊防堡的舊址上從新改建起來的,不僅是文化古蹟,而且這些年出產的影片,電視劇沒有幾部沒活過獎的。城裏面不指定那張板凳,前兩天拍什麼電視來着,就給周杰倫還是陸毅坐着來着哈。

咱們門口有專業的講解員,咱麼最好跟一個,跟別的團聽也可以的,有好多團啊,但是咱們人很多,如果行,都同意,咱就自己請一個,雖然另付,不貴的啊,來一趟回去了,人問你看沒看見大話西遊裏周星馳追紫霞仙子的院子,你楞沒找着,是挺可惜的哦。。

西部影城從古至今都是風水寶地啊,等到月亮門,紅高粱知道吧,再回過二十年,把年輕的鞏俐娶回家,就是從這路過的。您就可以看看風水寶地的地形 ,有人說,明城清城遙遙相對,想太極魚的陰陽兩點,中間的天然沖蝕的長溝是太極中間的分界。所以從清城的成功之門走出來之後,你就心想事成了啊。

易中天先生曾經給影城提過字啊,叫,捉刀行世界,仗劍走江湖。到了影城裏,您就租套戲服,沒相機就租一架吧,體會一下自己也是大腕的感覺啊。出來玩,咱就是要高興。玩的不好不是連入團的費用都浪費了麼。。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啊,回去一問啥也不知道,這不是咱們得知道思想哈。

好了咱麼好好也一下,養精蓄銳也走一趟江湖是吧。咱們最好跟着講解員或者大部隊,別走丟了,可真不好找。一個小時後清城門口見,一定記得啊,咱麼帶會去看看寧夏特產的枸杞啊,是新鮮的哦。包裝袋裏的酒店裏有把,長樹上的沒見過吧,待會一塊去啊。

哎。。一直想留在銀川當導遊撒,喜歡這的一草一木,涼皮麻辣燙醬香羊蹄子。。可惜一步差了就再沒機會了,親親,你加油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