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研究方案(通用2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6W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

一、選題的現實意義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通用24篇)

1、目前國小數學課內外作業的現狀:

①長期以來,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業內容拘泥於課堂知識,拘泥於教材,往往以試卷中出現的形式作爲課外作業的模式,完成同步練習,機械、重複的較多。作業陷入機械抄記、單調封閉的誤區不能自拔。那些限於室內,拘於書本的靜態作業使學生埋頭於繁瑣重複的書面練習而苦不堪言。作業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圍着書本做文章的現狀,削弱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泯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②通過調查發現由於教師在佈置練習時只從本身意志出發,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需求,練習、作業形式單調,書面作業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無新鮮感可言,更談不上趣味性,致使衆多國小生逐漸形成不良的作業習慣。

③我們的教育活動以理論學習爲主,以課堂教學爲主,評價教學的手段也以考試爲主,應試教育傾向嚴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較差,缺乏創新的精神和能力。

2、時代的呼喚。

①新課程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重視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增選在現代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內容,開發實踐應用環節,加強實驗和各類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②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各類數學問題。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強知識與實踐的聯繫在數學練習中變得十分必要。從課改精神出發,改革練習設計已成爲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使練習的內容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作業的形式強調開放、探究和合作,練習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讓學生動起來,使練習活起來,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開放中創新,以便收到較好的效果。

基於對練習重要性的認識和練習現狀的分析和反思,我們提出了“國小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過研究,改變傳統的練習觀,確立效率意識,從現狀出發,從“有效”入手,反思當前哪些練習有效,哪些練習低效甚至無效,使學生學得既紮實又輕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負提質”。

二、研究目標

通過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於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構建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促進教師轉變數學活動的視角: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提高實際操作能力。以“數學”的本源爲追求,以“有效數學活動”爲載體,以“學生和諧發展”爲核心的目標,探尋一條有效地促進學生愛學數學、動手學數學的活動組織模式。

三、概念的界定

練習是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練習有無效練習與有效練習之分。練習設計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學生快速、深刻地鞏固知識,熟練技能,同時還要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本課題中所指的練習包括課堂內的各種練習,如書面練習,口頭練習,動手練習等;同時也包括課外的練習。

四、實施策略

1.課內練習有效性的實施

數學課堂練習是一堂數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培養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促進學生深層次發展的有效途徑;所以一節數學課,練習是否有效,將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練習的內容和形式,既要整體考慮練習方式,又要考慮練習的具體內容,把握好練習的度和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課外練習有效性的實施

①課前作業。調查表明,大都的數學老師不太習慣給學生布置預習,有的老師會把上課做的教具也會給學生準備好。而我們覺得有些內容學生可以看懂的,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預習,有些教具學生能準備的.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準備。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讓學生自己去製作鐘面,當學生製作好鐘面,鐘面的結構已經基本認識了。

②課後作業。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佈置的作業越多,學生錯的也越多,因此在課外作業上我們要求少佈置或不佈置書面作業,而佈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課後作業。

(1)實踐性作業。如在學習了長方形的面積後,可讓他們到生活中找長方形去測量,再算一算他們的面積。這樣的實踐性作業,不但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拓展性作業。這種作業不僅使學生獲得了課本上的基本知識,而且使學生主動地把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讓他們真正理解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如在教了利息後,讓學生向銀行職員或家長調查,詢問提前支取或延後支取的利息情況。

(3)研究性作業。通過設計一些小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實施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指練習要根據不同內容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現實狀況,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還要注意前後知識的聯繫,要注意對後繼知識的延伸和拓展,使學生通過練習有所提高,從而真正地實現“練在關鍵”。

2、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在練習中,結合學生已有知識設計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習題,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樣有助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3、生活性原則

練習要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問題就在我們身邊,認識現實中的生活問題與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繫,從而學以致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理論依據

①建構主義的學習觀。

建構主義認爲:“學習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構自己的理解。學生是自己知識的建構者。”維果茨基提出:“人的心理過程的變化與他的實踐活動過程的變化是同樣的”,杜威更提出“教育基於行動”。因此,以數學活動爲主線,有效地開展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

②“數學化”理論。

“數學化”理論認爲:人們用數學的方法觀察現實世界,分析研究處種具體現象,並加以整理和組織,以發現其規律,這個過程就是“數學化”。“數學化”是學生認識世界、把握世界的方法和過程。學生通過“橫向數學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號世界,又通過“縱向數學化”把符號世界一步步地完善。學生的“數學化”的進程貫穿在其所經歷的數學活動中,活動是學生“數學化”的根本途徑。

七、研究對象

本校五、六年級學生。

八、研究方法

調查法:

主要用於量化分析,做好前測後測記錄,爲制定“測量評估”指標,總結經驗,提供事實依據。

個案研究法:

選取具有一定代表意義的學生或班級作爲個案研究對象,採取調查、觀察、測查、收集個案作業、作品等方式,對學生做好跟蹤調查,爲他們建立研究檔案,以此作爲研究資料。

經驗總結法:

對實驗中出現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經驗都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包括理論方面的經驗和實踐方面的經驗),定期召開論文交流與評比、案例分析與討論和教學實踐系列研討活動,請專家對這些經驗予以鑑定、好的經驗及時推廣。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2

一、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現實需要:由於不少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理解不全面、不準確,思想上比較浮躁,行動上比較激進,在課堂教學中趕時髦,盲目追“新”,使得新課程實驗過程中存在着教學情境偏差、教學方式偏差、活動組織偏差、手段運用偏差以及課堂評價偏差等背離課改初衷的行爲,使課堂教學中出現了過分誇大學生主體作用輕視教師主導作用而導致課堂教學失控、過分誇大過程忽略結果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效、過分誇大情感目標輕視知識技能目標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等問題。因此,教學的有效性作爲現實問題就成爲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

2、改革需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以來,國小數學教學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等方面的變革,但我縣的實際狀況是不少教師還沒有進入角色,思想和行爲都還停留在傳統教學的水平上,“穿新鞋走老路”,教師獨霸課堂。那些照本宣科式的“機械教學”、唱獨角戲式的“表演教學”、以教師爲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打乒乓式問答的所謂“啓發教學”等問題在我縣農村國小普遍存在。教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3、發展需要: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教與學、師與生之間的關係產生革命性的變化。這都要求老師的教要主動地去適應學生的學,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開展國小數學課堂活動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能促使教師從自身教學工作的實際出發,從促進學生的發展出發,探索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途徑和方法,這對於提高課改的實效性、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以及教師專業化成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4、研究需要:目前對教學有效性研究的已有不少成果,但是理論研究較多,行動研究不夠深入,這給本課題研究留下了較爲廣闊的空間。因此,研究本課題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界定

教學有效性: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能採用恰當的教學措施,利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有效性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涵義: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三、研究的目標

1.調查和分析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主要因素,探索和總結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接受學習、模仿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合理而有效的運用。充分領悟各種學習方式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實現主體與主導的協調,紮實與靈動的統一,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牢固樹立“以生爲本”的思想,努力實踐“以學定教,以教促學”的基本理念,使課堂教學成爲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實現學生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

4.通過實踐研究,進行理性思考,形成國小數學中不同內容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5.在本課題實驗的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全面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影響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響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原因多種多樣,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圍繞影響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性因素,進行有針對性地分析和研究。

2.探究優化課堂教學的策略。有效性教學策略包括:(1)有效的課前準備策略;(2)有效的新課導入策略;(3)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4)有效的課堂練習策略;(5)有效的`課堂評價策略。

3.形成不同內容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包括:(1)概念教學基本模式;(2)計算教學基本模式;(3)解決問題教學基本模式;(3)統計教學基本模式;(4)概率教學基本模式;(5)練習課基本模式;(6)複習課基本模式。

五、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有效教學理論認爲,教學就其本體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潛能、促使人身心發展的一種有效的實踐活動。它強調效果,認爲沒有效果的教學是沒有價值的教學,甚至是有害的教學。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

1.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

2.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和基礎。

3.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是有效教學的實質和核心。(二)建構主義認知理論

建構主義認知理論認爲,學生對於所學的知識,必須要經過自己親身探索、體驗、認知,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知,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才能完全轉化爲自己的知識,並形成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創設靈活多樣、富有激情的課堂練習,誘發學生自己主動進行練習、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巧妙地啓發學生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識,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創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有意義學習理論

有意義學習理論認爲,學習的過程即新舊知識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過程。有意義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爲核心的理解性的學習,其特點是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與心、認知與情感、邏輯與直覺等都和諧統一起來,其結果既是認識和能力的發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同時有意義學習的結果能得到自我確認,所以有效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學習,而機械的學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但學習的結果常常不得不受到來自外部因素的強化,所以我們認爲這是一種低效的學習。

六、課題研究的條件

1、圍繞本課題所開展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文獻蒐集工作、調研工作等

(1)加強業務學習: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理論學習,閱讀有關的報刊、雜誌,每週進行一次網上讀書活動,並做好讀書記錄,確保課題研究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教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2)做好前期調查工作: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入細緻地調查研究,做好記錄,寫好研究報告。

2、完成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包括研究資料的獲得、研究經費的籌措、研究時間的保障等。

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各類報刊雜誌。力爭本研究課題得到課題組成員的大力支持和協助。爲本課題的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

七、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對象

以開縣國小數學中心教研組成員所教班爲研究對象,同校同年級的其它班爲對比班。進行跟蹤課堂觀察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總結提煉專家引領推廣應用。

2、研究方法

(1)教育調查法:按照確立的研究對象,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地訪談或問卷,收集關於研究對象的第一手資料,並跟蹤觀察,定期進行數據整理。

(2)文獻資料法:以提高教學有效性策略爲核心,查閱,鑽研相關資料。關注市內外的研究成果,將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借鑑到本課題的研究中。

(3)行動研究法: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探索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策略,積累豐富的課堂教學有效的實踐經驗。這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4)比較法:與對比班進行對比分析,對課題實驗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在課題組成員中開展同課異構,一課多磨,對比分析相關要素的關係,提煉有效教學的策略。

(5)個案分析法:重視案例蒐集、整理和分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尋求突破。

(6)經驗總結法:定期對課題的研究狀況進行反思,交流研究心得,以論文,展示,互動等多種方法總結經驗,逐步形成成果。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3

一、課題的提出

1、課題研究的現狀

課堂提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也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更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準確、恰當的課堂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提作用發揮的遠遠不夠。有些教師的提得不到學生的配合,學生要麼答非所,要麼答者寥寥,造成課堂教學的冷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如提數量過多使學生忙於應付,根本就無暇深思;重結論輕過程,提流於形式,用優生的思維代替全班學生的思維;忽視對題的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師的提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導致課堂上“啓而難發”的局面;不重視創設題情境,缺少置疑和認知衝突的激發,以簡單的集體應答取代學生深入的思維活動,形成學生思維的虛假活潑,削弱了教師的講授作用;提的技巧尚未掌握等。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嚴重存在低效提、無效提的現象,甚至出現不良提和失誤提。

2、課題研究的作用地位。

(1)課堂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教學活動的有機組合部分,它在教學中不但使用廣泛,爲過去和現代的教師所應用,而且同教學本身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運用得好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的主動性,啓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之情,能使學生認真思考,探討知識的源泉,自覺開發知識的寶藏,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提更是一個重要的技術題,會提的老師,能將一堂課變得輕鬆自如,將學生引向知識、能力、覺悟的目標,爲學生創造展示自己聰明才智的機會,它對教師駕馭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國教學專斯特林G卡爾漢也曾提出:“提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

(2)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是一種溝通、理解和創新的過程,它不再是簡單地把知識裝進學生頭腦中,而是通過學生主動地思維活動,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學識”、“主見”和“思想”。毫無疑,課堂提是實現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師生之間溝通和理解,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是開啓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紐帶,是教師在組織、引領和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行爲。

總之,關於課堂提,國內外有豐富而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但在我們學校對於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因此我們很有必要研究藝術化的、有效性的數學課堂提的策略,使有效的數學課堂提成爲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橋樑、火種與催化劑,促使課堂效率的提高。

二、課題的界定

1、不同的人對課堂提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爲課堂提就是教師提出題要求學生回答;有人則認爲師和生都是課堂提形式;還有人認爲“課堂提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試圖引出學生語言反應的任何信號,是課堂教學普遍運用的一種教學形式。”而《現代漢語詞典》對“提”的解釋是“提出題來(多指教師對學生)”。在本項研究中,我們對課堂提的界定是:課堂提是在課堂環境中,即是教師以口頭語言向學生表述題,以引發其迴應或回答,又包括了國小生的提意識。

2、國小生有效性提指教師把學生引入情境所隱含的“數學題”中,使學生知覺到現有條件和目標之間需要解決的矛盾,疑難等所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又驅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題和解決題,形成自已的見解。

3、教師有效性提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題情景,提有計劃性、針對性、啓發性,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有助於進一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三、課題研究的依據

1、中國傳統中“啓發式”的教育理論

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關於教學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張是“學思結合”,孔子精闢地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怎樣使“學”的過程成爲“思”的過程呢?這就是孔子的“啓發誘導”的教學思想。學習離不開啓發誘導,提在課堂教學諸因素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2、課堂教學論

課堂提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對學生掌握創造方法具有決定作用。課堂教學論中指出設計課堂提必須以認識論爲基礎,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知識體系爲依據,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思維的關鍵點上提出題。

3、“題”的心理學分析

有效性題有助於擺脫思維的滯澀和定勢,促使思維從“前反省狀態”進入“後反省狀態”,有效性題的解決帶來“頂峯”的體驗,從而激勵再發現和再創新,有效性題有時深藏在潛意識或下意識中,“頓悟”由此而生。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的現狀調查及其分析。對國小數堂課堂教學中提現狀的調查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過調查我們才能針對課堂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也只有在這樣一個前提下才可以爲我們更深入的研究不但有依有據也爲研究提供明確的方向。

2、有效性數學題情境的研究。

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永遠是由題開始的,而創造潛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難的過程中被激發出來。學生有了題,纔會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纔會有創新,纔會有發展。“創設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製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列入一種與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不協調探思發現解決題的過程。“不協調”必須要有設疑,把需要解決的課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於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的知識基礎之中,在他們心理上製造一種懸念,從而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那麼通過“創設題情境”就可以激起學生的認識興趣和求知慾。所以我們課題組對有效題情境的研究是促進教師的提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之一。

3、有效性數學提與教師教育觀念的相關性研究。

高效的數學課堂提可以創造和諧、安全的學習氣氛,啓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並能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然而在我國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行爲卻存在很多不足,如提方式單一、內容簡單、只針對少數學生等,其原因在於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誤區。所以我們將通過對教師觀念的相關性研究纔能有利於教師更爲科學有效地運用課堂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教師數學課堂提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題是數學的心臟,也是數學的魅力所在,是教學活動中,師生交流的雙邊互動過程,亦是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教學基本環節。課堂提設計的恰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創新意識的培養。一個經過精心設計,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題,往往能撥動全班學生的思維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尋味,甚至波瀾起伏的動人之曲。所以我們旨在通過教師數學課堂提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師們的提藝術。

5、國小生提能力培養的研究。

在國小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學會提出疑,充分體現“讓學生自主探索,成爲學習主人”這一新課標基本理念。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也提出題,但學生總是被動接受思考,他們在題面前難免有被“審”的感受。反之,如果讓學生也有機會成爲的主體,那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將大大激發。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題往往比解決一個題更重要”。所以我們課題組將對國小生提能力的培養作更進一步的研究。

五、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1、通過研究不但教師觀念轉變並認識到位,而且促進教師課堂提效率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通過調查課堂提存在的題,探索出教師有效數學課堂提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的設計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過教師各種途徑的培養,提高國小生的數學課堂提能力。

4、形成各種成果材料,爲成果的推廣提供例。

六、課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調查法、經驗總結法、獻法等方法進行。

(1)行動研究法。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在低、中、高年級各選部分班級,在數學學科進行實驗。

(2)調查法。在實驗前期、中期、後期採用卷、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爲研究提供依據。

(3)經驗總結法。廣泛總結實驗教師以及學生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

(4)獻法。蒐集利用國內外有關資料,不斷完善本課題的研究。

2、研究思路

(1)我們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當前教師課堂提中存在的錯誤觀念及其產生原因,澄清教師的教學觀念,來改變教師的課堂提行爲。

(2)我們將以課堂爲載體從教師行爲,學生行爲,師生共同行爲三方面研究國小數學題情境創設的一般操作模式,總結國小數學課堂提的類型及途徑,構建一套國小數學題情境創設的策略。

(3)我們將爲學生提供提的平臺,從三大方面來培養學生提能力。第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學生的數學題意識。第二,增強學生質疑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題意識。第三,培養學生的數學元認知,發展學生的題意識。

(4)我們將從國小數學課堂提的類型、國小數學課堂提的特點、國小數學課堂提的過程、國小數學課堂提的要求等方面總結國小數學教師課堂提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

七、課題的研究原則

1、課堂中心性原則:不管哪一教學層面的研究,都要以課堂爲立足點和歸宿,通過課堂教學過程的逐步優化,推動課題研究的全方位開展。

2、全體參與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爲每一個學生創造力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有效的途徑。

3、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保持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4、啓發探索性原則: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基本任務是啓發誘導;學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務是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新事物。教師的啓發,目的在於引起(而不是代替)學生探索。

5、求異擇優性原則:引導學生從儘可能多的角度分析題、解決題,提出儘可能與衆不同的新觀念、新思想和新方法,並能從“異”中擇“優”。

6、民主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平等對話,相互尊重,相互啓發,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保證學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悅的情緒。

7、評價激勵性原則: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學生情感,對學生創新學習的態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揚,多鼓勵,幫助學生不斷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八、課題的研究步驟

本課題將進行爲期1年的實驗

1、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主要工作:

(1)組建課題組,確定實驗班,制定課題方案及實施計劃。

(2)召開課題組會議,學習討論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思路,落實研究任務。

(3)查看搜索相關獻資料,把握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4)調查教師課堂提現狀及分析(前測)階段成果:形成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0月)主要工作

(1)課題組教師按實施計劃進行實驗。

(2)課題組成員理論學習,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

(3)召開課題研討會,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論比賽。階段成果:課題小節,中期報告

3、總結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主要工作

(1)調查教師課堂提現狀及分析(後測)

(2)撰寫研究報告

(3)爲完成課題實驗,完成各項成果資料工作,做好課題研究的結題和成果論證工作。

階段成果:研究報告,相關論

九、課題組織:

組長:丁陳蘭

成員:鄭躍歐陽小飛黃國勇

十、本課題的成果形式

1、撰寫研究報告。

2、撰寫《國小課堂教學中教師提的現狀及其分析》的調查報告

3、撰寫《國小課堂教學中有效性提研究》論、案例、教學研究報告。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4

一、比賽時間 : 12 月 30 日下午 3 : 00-3 : 50 (收、髮捲以廣播爲準)

二、地點 : 一至四年級:各自教室

五年級:一樓奧數室

六年級:四樓語音室

三、監考安排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1 班

2 班

3 班

四、場外監考: 胡雪芳

五、領卷、交卷

1、 各監考老師於第二節課後到接待室領卷。

2、 上課鈴響後進教室髮捲。

3、 姓名、班級統一寫在試卷左上角,便於裝訂。

4、 發、收卷時間以廣播爲準。

5、 收卷後各監考老師把卷子點齊後交接待室裝訂。

六、裝訂:

xx國小教導處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數學活動滲透課堂,在生動、活動、實踐的數學活動中,讓數學闊別枯燥,讓數學煥發光彩,在全校掀起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從而全面進步學生的數學素養,構成良好的數學校園文化。

二、活動主題:

三、活動時間:

四、具體安排:

(一)11月份啓動階段

1、進行環境佈置,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2、11月10日進行校首屆數學節啓動儀式。

3、各年級數學教師根據活動方案在班內展開相應的數學活動,組織班內學生進行海選。

4、推薦數學瀏覽。

(1)推薦觀看數學動畫片《數學荒島歷險記》。

(2)推薦數學瀏覽。

(二)12月份實施階段

1、各年級活動項目:

一年級:玩轉七巧板

活動時間:12月8日下午第二節課後。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後,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抽籤分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拼出指定名稱圖形若干個。

負責教師:(負責出題、拍照整理)、(負責場地佈置)。

二年級:巧移火柴棒

活動時間:12月9日下午第二節課後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後,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抽籤分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題目多者爲勝。

負責老師:(負責出題、拍照整理)、(負責場地佈置)

三年級:數獨嗨客

活動時間:12月10日下午第二節課後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後,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要求完成指定的數獨題目,費時少者爲勝。

負責教師:(負責出題、拍照整理)、(負責場地佈置)。

四年級:玩轉魔方

活動時間:12月10日下午第二節課後

活動地點:四樓會議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後,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抽籤分組,每8人一組,進行計時淘汰賽,最後以成功翻轉6面花時最少者爲勝。

負責教師:(負責場地佈置)。

五年級:速算“24點”

活動時間:12月11日下午第二節課後。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後,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採取抽籤分組,每人預備一副撲克牌,每人每次出兩張牌,要求根據四張牌上的數字,用加減乘除進行計算,每個數只能計算一次,使得數爲24。比賽採取淘汰制進行。

負責教師:負責場地佈置。

六年級:玩轉尺規

活動時間:12月12日下午第二節課後。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後,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利用三角板、圓規設計美麗圖形。

負責教師:(負責拍照整理)、(負責場地佈置)。

1、12月27日上午第一節課全校進行數學基本功比賽。

一、二年級:“小小口算王”

三、四年級:“計算小能手”

五、六年級:“解題小達人”

2、12月31日之前請各級段數學教師整理活動資料和照片發送到郵箱。

3、1月5日利用晨會進行表彰活動。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6

XX學校根據上級,立即召開線上校委會會議,進一步加強了解師生假期流向和接觸人羣,統計並及時上報。提醒家長注意日常防護措施,教育學生不聚集,少出門,或儘量不出門,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學生的免疫力。

爲了保證疫情期間,學生停課不停學。我校及時部署各班依託現有微信羣、QQ、釘釘平臺,迅速搭建“空中線上課堂”,排好課程表。充分利用教育網絡資源,以年級爲單位,以學部爲指導,具體方案如下:

一、教師

1、精心備課,認真研究課標,製作課件、微課堂、導學案、精選習題等,着重指導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

2、各班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擬定學習計劃,利用釘釘、微信等切實可行的通信軟件及時、細緻的爲學生答疑解惑。並建立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對學生作業情況及時反饋,瞭解學生學習效果。

3、各位老師在教師羣裏多交流經驗,及時調整網絡授課,更好的適應學生實際情況,並分享成果。特別是同年級同學科的老師要強化合作,統一學習內容,規定好每天內容,具體到每課時任務目標。交班主任佈置給學生。

4、班主任與家長及時溝通,共同督促學生學習。

二、學生

1、提前預習電子課本、課件、導學案、微課堂等。

2、上課認真聽講,記好筆記。

3、認真及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積極在羣裏提出疑問。

4、注意保護眼睛,上完課後休息二十分鐘,遠眺或者做眼保健操。

三、家長

1、聯繫班主任加入班級學習微信羣、QQ羣、釘釘羣並督促學生按時參加網上直播課堂學習,監督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

2、配合任課老師,及時把學生完成的作業發給老師批閱。

3、積極與班主任溝通,把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及時反饋給班主任,並把作業保留好,待開學報名查驗。

4、以身作則,爲孩子做好典範,按照政府要求做好防疫工作(防疫措施以官方發佈爲準),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安排的隔離工作。

四、作息時間及課程(老師可根據各班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7:00前起牀洗漱、收拾房間、早餐

8:00-9:40語文

10:00-11:40數學

午餐、午休、家務勞動

13:30-14:40英語

15:00-17:00物理、化學

17:00後適當運動、鍛鍊、晚餐、家務勞動

19:00看新聞聯播

19:30親子交流、自主閱讀、練字

21:00後洗漱就寢

五、預案啓動和落實措施

1、即日起,我校中國小啓動上述預案,終止時間待通知。

2、田洪冰負責國中部預案落實指導工作,並做好記錄。

3、方如林負責國小部預案落實指導工作,並做好記錄。

4、圍繞疫情防控、抗擊疫情等內容開展德育主題教育,尤其是關注家庭和學校之間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把這次疫情的不利面轉化爲教育契機,培養孩子們的社會公德、責任感和規則意識,達成家校合育的最佳效果。

5、結合各學段特點,開展親子交流、藝術、閱讀、探究性學習、文藝科技創作等活動,培養孩子感恩和體驗學習能力,發展興趣和特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齊心協力,衆志成城,各盡所能,以實際行動,共渡疫情,靜待花開!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7

活動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2~23頁。

活動目標

1. 在活動的過程中,協助同學梳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提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學習的能力,培養信息技術素養。

2. 使同學在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勝利的愉悅,發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腦教室;“生日快樂”專題。

活動過程

一、 創設過生日的情境

生日歌響起,談話: 多麼動聽的歌聲呀,是誰在過生日呢?這個小朋友的.生日是在什麼時候呢?你能根據提示猜出他的生日是什麼時候嗎?(提示:國慶節的前一天)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提問:你能猜出老師的生日嗎?(提示:第二季度的第三天)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研討:上課鈴聲一響,屏幕上就出現了一個漂亮的生日蛋糕,隨着優美的音樂,同學情不自禁地哼起了《祝你生日快樂》的歌曲。在和諧、愉悅的環境中,同學學習熱情高漲。]

二、 生日競猜

談話:你知道自身的生日在什麼時候嗎?你想了解其他同學的生日嗎?大家可以和剛纔一樣用簡短的句子作爲提示,看其他人能否猜出你的生日。請同學們進入“生日快樂”網頁,把你的生日提示語發表在“生日論壇”中。

同學編輯提示語,教師巡視指導。提示: 可按“刷新”按鈕不時更新發言。

談話:下面我們進入“生日競猜”環節,請同學們根據網頁中的提示語,猜其他同學的生日。

(1) 活動要求:可以猜小組內同學的生日,也可以猜其他同學的生日。小組同學可以合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猜對同同學日的最多。

(2) 友情提示:假如涉和到“公曆和農曆”的知識,可以在網頁上瀏覽點擊相關知識。利用萬年曆查找相應的日期。

同學在小組內活動,教師參與同學的活動。

組織反饋,並結合同學交流,適當整理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知識。

[研討:讓同學把自身的生日在“生日論壇”中用提示語的形式發表,再讓其他同學根據提示競猜,有效地激活了同學的思維。在這一過程中,隨機地協助同學整理已經學過的年、月、日的知識,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增強了對學習活動的興趣。]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8

爲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對學生學習生活的管理與指導,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影響,按照省、市、縣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根據縣教育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特制訂《X縣XX國小聯盟“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工作實施方案》,現下發執行。

一、組織機構

1、成立“停課不停學”期間教育教學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學校校委會其他成員,各年級學科組長及X老師。

2、成員分工及職責。

:全面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學校防疫總體統籌部署及線上教育教學等工作的部署。

: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學校黨羣工作及技能組教育教學工作。

: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學校教學工作及五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負責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及四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德育工作、疫情防控具體工作及一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疫情防控各類信息的摸排、統計、彙報及六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線上教學具體工作及二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少先隊工作及三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全面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分校工作及一、二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分校教導處工作及五、六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負責分校“停課不停學”期間少先隊工作及疫情防控統計彙報統計。

:負責分校“停課不停學”期間線上教育教學相關信息技術指導工作及三、四年級教育教學工作。

各級學科組長:安排本年級教師完成第十週以後的集體備課研課。

:負責“停課不停學”期間線上教育教學相關信息技術指導工作。

二、時間範圍

從20xx年10月28日起至正式到校復課前,各年級、各學科有計劃開展線上教學。

三、實施原則

家校合力,協同推進。建立全校統籌推進機制,全校聯動,家校合力,協同推進。學校教學工作務必以生爲本,講求實效,做到科學引導、加強互動、及時督查。

四、學習安排

第一階段:複習指導(20xx年10月28至11月3日)

指導學生複習鞏固前半學期已學內容。

第二階段:線上學習、線下活動(20xx年11月4日至返校復學)

1、備課研課。各學科組長根據開學初制定的備課安排表開展網上集體備課研課,各科任教師根據線上教學特點以及本班學情、班情紮實進行二備或三備。同時,由年級學科組長組織每週開展一次網絡教研活動,梳理線上教學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本週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爲下一週教學做好鋪墊。

2、預習新知。各班語數英任課教師相互配合,協調好線上教學時間,先指導學生於前一天對各學科新知進行預習、內化,然後有效開展第二天的線上學習。各學科可以根據疫情實際和學生實際先在年級組大概確定線上教學的進度,內容不宜設計過多,一定要少而精,保障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3、網課學習。各學科根據教學進度,可以通過學校推薦的預課、課程學習、澳大英語等公衆號;新世紀數學微課app;國家中國小網絡雲平臺、甘肅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等優質教育資源,用釘釘、騰訊會議等線上工具或資源組織開展線上學習。各任課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適量佈置作業進行鞏固,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指導、反饋,確保線上教學的質量。(課程表見附件1)

1-2年級:不要求進行線上教學,做好“趣味語文”“課外閱讀”“趣味數學”“經典誦讀”“書法”“繪畫”“體育鍛煉”“勞動教育”“防疫教育”等活動的安排,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要通過班級羣隨時給予相應的指導,通過作業小程序落實檢查、批改、反饋等任務。

3-6年級:各年級主要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統籌使用國家中國小網絡雲平臺、甘肅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等優質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或者使用釘釘線上教學工具開展教學。同期各班要提前對學生通訊設備使用情況進行了解,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適當調整三科線上教學的時間與時長等,確保全班每個孩子都能參與,每個孩子都不掉隊。

4、課外閱讀。各班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閱讀實際,除安排學生閱讀學校規定的慈泓書櫃、幸福課程外,還要根據實際指定學生閱讀教育部規定的本學段學生閱讀的相關書目,同時指導學生完成“課外閱讀卡”,復學後上交語文教師,學校統一檢查評比。(課外閱讀卡見附件2)

5、書法指導。班主任通過班級微信羣佈置學生每天中午12點或下午19點準時關注、收看我校書法專職教師的線上書法課教學(毛筆和硬筆書法教學,抖音號W793805208),提醒學生實時跟進練習,班主任可以和書法教師對接,對孩子當天練習的書法作業進行點評指導。還可以在直播和書法教師同步進行交流,提高書法水平。

6、勞動實踐。班主任可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安排佈置《X縣XX國小學生勞動實踐方案》“建議表”中列舉的勞動項目,安排學生每天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實踐活動,並在班級羣上傳照片進行展示。(勞動實踐建議表見附件3)

五、工作要點

1、總校分校各包級領導要根據學校的“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安排各年級各學科做好線下與線上教學的銜接與指導工作,各項線上教學活動一定要提前一週做好安排,每天跟進指導與督促,幫助教師解決線上教學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提高線上教學的實效性。

2、做好居家抗疫時期致家長的一封信,對學生的學習管理、居家防疫、線上學習、安全教育、心理疏導等方面做好指導和,倡議家校配合共同做好疫情期的所有防控工作落實到位、配合到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3、各科教師將學生居家學習的精彩瞬間(包括學習、閱讀、朗誦、書法練習、家務勞動、體育鍛煉等)截圖保存,復學後由科任教師分類整理,打包後上傳交教導處收集整理(郵箱:)。

4、各科教師要在班主任的配合下,瞭解學生家庭實際,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學生的學業指導,力求達到全面覆蓋。

5、學校信息技術人員,加入縣教育局釘釘線上教學技術支撐羣,隨時保障網絡技術聯繫暢通,以便更好爲教師線上教學服務。

六、工作要求

爲保證信息溝通及時高效,必須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建立線上教學管理羣,及時研究安排工作。

2、建立年級學科羣,開展網上教研和集體備課活動,科任教師要及時把電子課本發到家長羣,全程指導學生進行預習。

3、用好班級微信羣、釘釘羣,開展網上授課和班級管理工作,檢查反饋學生學習任務,召開網絡視頻家長會,溝通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和相關要求。

4、同班級的科任教師要加強溝通,團結協作,通過多種方式做好學生的答疑、指導。

“停課不停學”期間,每位教師要指導自己的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充分利用釘釘羣、微信羣等方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繫與管理,班主任每天應向學生或家長了解相關情況,及時調整工作。

非常時期,非常任務,希望全體師生和家長朋友們積極行動起來,確保“停課不停學”工作的具體落實,讓我們攜手戰勝疫情,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9

活動意義

爲了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促進後進生能夠主動地學習,使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的關係,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對學習數學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活動目標

1、使後進生明白學習目的,增強學習信心。

2、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要學、會學。

3、引導他們制訂階段性的學習目標,從低到高,激發他們爲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

4、設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知道自己能行,只要有進步,就給予肯定。

活動措施

1、教育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樹立信心,能夠把實績搞上去。

2、激發興趣,讓興趣成爲學生的參與動力。

3、通過觀察、實踐、練習一些基本題目,體會成功的樂趣。

4、對於出現的錯誤進行講解,分析他們錯的原因,幫助分階段產對症下藥,使活動具有針對性。

活動內容

第2周

宣傳發動,進行登記

第12周

分數除法混合運算

第3周

正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第13周

比的有關知識

第4周

數的整除

第14周

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

第5周

分數乘法的計算

第15周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第6周

分數乘法應用題

第16周

簡便計算

第7周

分數乘法和加減混合運算

第17周

稍複雜的分數應用題

第8周

有關倒數的知識

第18周

百分數、分數、數的.互化

第9周

分數除法的計算

第19周

百分數的應用

第10周

分數除法混合運算

第20周

圓的周長及面積

第11周

分數除法應用題

成果預測

通過活動,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並能解決簡單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成爲合格的國小生畢業生。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0

一、指導思想

口算是數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口算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基本的運算能力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口算能力的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綜合的思維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爲了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特開展此次口算比賽活動。

二、比賽目的:

通過本次活動的.組織、練習和實施,激發學生口算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口算、估算能力,使學生具有必要的、紮實的口算基本功,從而落實課標所提出的“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的要求。從另一個側面展現學生的風采,對提高全體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三、比賽內容:

一年級出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二年級出100以內的口算與計算相結合,加減法口算和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計算和口算。

四、實施辦法和時間安排

1、參賽對象:

一、二年級學生。

2、時間安排:

一、二年級第十四周各班教師隨堂考試。

3、比賽地點:

本班教室

4、完卷時間:

一節課(40分鐘)

5、命題老師:

一年級:於玲玉二年級:徐丹

6、獎項:

各班級從高分到低分評出一、二、三等獎。採取分班級提取名次(其中第一名爲一等獎,共1名,第二名爲二等獎,共2名,第三爲三等獎,共3名。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1

一、問題的提出

實施該課題研究主要基於以下幾點思考:

(一)六年級數學總複習時間長、內容多,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複習課如果組織不好,只作簡單重複,則如炒冷飯。基礎好的同學覺得索然無味,基礎差的同學塞不進去,整個課堂毫無生氣,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如何科學地組織總複習課,使每一層次學生各有所得?如何使冗長的複習時間仍然充滿生機,趣味盎然?如何讓學生實現國小階段數學思維能力再一次飛躍?

(二)如果該課題研究能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就可以向“國小數學總複習的有效性研究”這個方向進行拓展、延伸,真正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二、課題研究的界定

課題研究場所定在課堂教學,因爲課堂是實施複習教學的主陣地;年級爲六年級,六年級有整整半本書的總複習內容。而且總複習是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鞏固和運用所知識的系統化過程。這個過程的優化對於國小階段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尤爲重要。總複習不同於單元複習、學期複習,對學生來說,知識容量多、跨度大、時間長,所學的知識遺忘率高;對教師來說則感到時間緊、內容多,知識的綜合性強,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的複習效果。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該課題的研究並不是孤立的研究,在教學活動中情境的創設、媒體的選擇、活動的組織、師生的評價、訓練的設計、信息的反饋等都是研究的內容。爭取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得學生在總複習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樂趣,掌握一定的複習方法,爲以後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三、研究目的及其意義

《如何更好的搞好國小六年級數學總複習》課題研究,目的一是使自己和身邊的老師對“總複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引起師生對“總複習”方式的重視,;

二是確實改良變現有的複習方法,增強學生自主複習的意識,掌握一定的複習方法,使學生的複習具有持久的動力;

三是通過實施優化複習課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學會做學習的主人。

所以實施該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就在於:培養學生複習的能力,養成自主複習的的意識,掌握一定的複習方法,爲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改變一些老師複習課的傳統思維,改變以練代講,以題海戰術高總複習的老套路;爲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服務;爲實現高質量的素質教育服務。

四、研究的主要內容、對象及其要點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在國小六年級數學總複習中學生複習能力、複習意識、複習方法,教師複習課的設計等的研究。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寶塔區川口國小六年級學生。

其要點如下:

(一)教師總複習課的教學設計的對比研究。

(二)學生在自主複習能力的研究

(三)學生複習方法、複習意識的研究

(四)總複習教師練習的研究。

(五)總複習要達到的目的和層次的研究。

五、研究的理念基礎

(一) 複習課如何上?著名特級教師詹明道老師曾提出過指導性的意見可概括爲三個字:理(梳理)、化(內化)、練(精練)

新的課程觀要求: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必須倡導、實施新的學習方式。

(二)現代學習理論認爲:

1.學生的學習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只有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學習纔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2.學校應着眼於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學生的學習動力纔會源源不斷。

六、研究的目標

(一)教會學生一定的複習方法,有一定的複習意識,能進行簡單的自主複習。

(二)改變教師和學生對複習的片面理解。

(三)教師能夠以一定的理念爲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基礎爲出發點,設計適合學生,並且學生喜歡的複習課。

(四)教師能夠選擇有利於學生的習題,不搞題海戰術。

七、研究的假設

(一)學生能對複習課有個正確的認識,掌握了用圖、表、知識網絡等方法自主進行復習。

(二)教師設計的教案能夠體現複習的特點,有利於學生知識網絡的形成,有利於學生成績的提高。

八、研究的程序

(一)研究階段劃分

1.第一階段(準備階段)(xx年12月—xx年1月)制定方法,學習相關的理論和經驗,提高自身的理論研究水平。

2.第二階段(實施階段)(xx年2月—xx年5月)認真研究,做好研究記錄,定期與其他教師和學校其他課題組人員交流研究的經驗和體會,自己上一些研討課,不斷總結經驗和完善研究計劃,做好階段研究總結。

3.第三階段(總結階段)(xx年5月-xx年6月)進行資料彙編,做好實驗研究報告,迎接結題驗收工作。

(二)研究時間的安排

自己一切可利用的時間。

(三)研究活動形式預設

自己理論學習、優質課堂教學觀摩、與其他老師的課堂教學研討、師生調查問卷、師生座談會等

九、研究的方法

(一)調查法:對國小生目前對複習課的理解設計調查問卷,掌握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根據調查情況,提出研究的方法。

(二)行動研究法:依據科學的理論和實際情況,並集思廣益,進行實驗教學,從實驗中汲取精華,改革教學。

(二)教學經驗總結法:與其他的教師,不斷的交流,總結經驗,把在實現中獲得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由局部經驗發展爲普遍意義,進而成爲探求事物發展活動的規律。

十、研究的成果

自己通過進行“國小數學總複習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提升了自己的教學素養。

通過文獻研究,大量的理論學習,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更新了教學觀念,形成了個性化教學特點,並且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同時轉變了師生角色,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老師只是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二)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能力。

通過自主梳理、互助學習,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並通過討論、交流,自已的思路會不斷的明確、豐富,進行多角度、多側面的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不斷髮展。同時培養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合作意識,學生在共同活動中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在交往中提高了交際能力,形成了和諧的人際關係。

(三)經過實驗,本班的學生的個性特徵得以充分發揮,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課堂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經測試,發現優秀率、合格率都有提升。在六年級下學期的平時單元測試、期中、期末考試成績都名列於年級前茅,受到了領導、老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成績的提高得益於複習過程的科學組織,得益於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總結出了“國小數學總複習的有效性研究”的教學模式。

經過反覆的實踐、總結提出了“引導梳理知識——交流完善知識——提升運用知識”的提高國小數學高年級複習課有效性的教學複習模式,即在數學複習課前佈置作業,讓學生自主梳理知識(學生蒐集知識,建構網絡),互助交流完善知識(小組合作,補充知識;班級交流,完善知識);有效設計,提升運用知識。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2

1.教學內容解析

教學內容主要指“課標”的“內容標準”中所規定的數學知識及其由內容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教學內容解析的目的是準確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做到教學的準、精、簡。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學內容解析要做到:

(1)正確闡述教學內容的內涵及由內容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並闡明其核心,明確教學重點;

(2)正確區分教學內容的知識類型(如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等);

(3)正確闡述當前教學內容的上位知識、下位知識,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

(4)從知識發生發展過程角度分析內容所蘊含的思維教學資源和價值觀教育資源。

2.教學目標設置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和安排師生活動方式的依據,是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的依據。清晰而具體化的目標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教學目標的'設置與陳述要做到:

(1)正確體現“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堂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在“課標”的“總體目標”和“內容與要求”的指導下,設置並陳述課堂教學目標;

(2)目標指向學生的學習結果;

(3)目標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避免抽象、空洞;

(4)要用清晰的語言表述學生在學習後會進行哪些判斷,會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會分析、解決什麼問題等等。

(5)明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具體內容,避免泛化。

3.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學情分析的核心是學習條件分析。學習條件主要指學習當前內容所需要具備的內部條件(學生自身的條件)和外部條件。學習條件的分析是確定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材料的前提。鑑於學習條件(例如,內部條件包括認知因素和非認知因素)的複雜性,本標準着重強調如下要求:

(1)分析學生已經具備的認知基礎(包括日常生活經驗、已掌握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等);

(2)分析達成教學目標所需要具備的認知基礎;

(3)確定“已有的基礎”和“需要的基礎”之間的差異,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學生通過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師幫助下消除;

(4)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教學難點,並分析突破難點的策略。

4.教學策略分析

教學策略是指在設定教學目標後,依據已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爲解決教學問題而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策略分析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從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教學策略分析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並做到具體且針對性強:

(1)對如何從學與教的現實出發選擇和組織教學材料的分析;

(2)對如何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教學方法的分析;

(3)對如何圍繞教學重點,依據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學生的思維規律,

設計“問題串”以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的分析;

(4)對如何爲不同認知基礎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和適當幫助的分析;

(5)對如何提供學生學習反饋的分析。

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數學學習活動,包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實踐兩個方面。從操作層面看,教學過程就是由教師安排和指導的學生數學學習的活動步驟和方式。教學過程的設計要注意說清設計意圖。

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

(1)根據不同知識類型學習過程安排教學步驟,包括:引入課題、明確學習目標,調動學生已有相關知識和學習興趣,呈現有組織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開展主動理解、探索知識的數學思維活動,通過練習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提供應用性情境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等;

(2)正確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重點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覈心內容及其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識與已有相關知識的實質性聯繫,保持知識的連貫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錯、易混淆的問題有計劃地再現和糾正,使知識(特別是數學思想方法)得到螺旋式的鞏固和提高;

(3)學生活動合理有效,教師指導恰時恰點:在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內提出問題,使學生面對適度的學習困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啓發全體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參與度,幫助學生逐步學會思考;

(4)恰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機智運用反饋調節機制,根據課堂實際適時調整教學進程,通過觀察、提問和練習等及時發現學習困難並準確判斷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補救教學,爲學生提供反思學習過程的機會,引導學生對照學習目標檢查學習效果;

(5)設計的練習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既起到鞏固知識、訓練技能、查漏補缺的作用,又在幫助學生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學習習慣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6)恰當運用學習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

(7)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學習的需要,恰當選擇和運用包括教育技術在內的教學媒體,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以更好地揭示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本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思維。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知道稱較輕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2、知道比較物品的輕重,可以眼睛觀察,用手掂、用秤稱,瞭解使用天平的方法。

3、能大致估測輕物品的重量,會進行重量的簡單計算。

4、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軟件、天平、(大豆、圖釘、2分幣、橡皮等實物每組一份)

教學過程:

課前學生表演唱《小熊請客》。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小朋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來了,(屏幕顯示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看,它的好朋友小貓、小狗帶着禮物來了(屏幕顯示小貓、小狗)。咦,它們怎麼吵起來了。〔錄音:"我的蝦條比你的'奇多'重。我的'奇多'比你的蝦條重。"〕它們誰也不讓誰。這時,電腦博士來了,(屏幕顯示電腦博士)〔錄音:別吵別吵,我們邀請小朋友一起去遊覽數學宮,小朋友,你們願意去嗎?〕

電腦博士在數學宮中設了三個關,要小朋友闖關,比比哪組最先闖過去?

二、 逐層探究,學習新知

第一層次,比較物品的輕重,讓學生初步瞭解比較物品輕重的方法。

1、看看說說

(1)用眼睛觀察:兩塊大小不同的橡皮,說說哪塊重?

紅藍兩盒橡皮泥,說說哪盒重?

學生討論,小組交流。

(2)教師指出:我們不知道盒裏裝多少橡皮泥,因此光用眼睛觀察,比不出它們的輕重,那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

(3)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聽聽電腦博士的建議〔錄音:比較物品的輕重,不能光靠眼睛觀察,應用手掂一掂。〕

2、掂掂說說

(1)用手掂一掂:紅藍兩盒橡皮泥,說說哪盒重?

一粒阿爾卑斯糖和2個2分幣,說說哪個重?

學生討論,小組交流。

(2)教師提問:到底誰重?誰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

(3)學生討論回答後,再聽聽電腦博士的.話〔錄音:比較物品的輕重,不能光用手掂,應用秤稱一稱。〕

3、稱稱說說

(1)認識天平。屏幕顯示天平,並依次閃爍各部分及其名稱。

(2)瞭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左盤一般放要稱的,右盤一般放砝碼。當指針在標尺中間,天平兩端平衡,兩邊重量相等;指針偏向左端,說明左邊重;指針偏向右端,說明右邊重。

(3)比較物品的輕重。

學生跟着屏幕操作,左盤放一粒糖,右盤放2個2分幣。觀察指針說說誰重?

(4)設疑:右盤放幾個2分幣,能使天平平衡?

學生嘗試操作,根據回答屏幕顯示:1粒糖=3個2分幣重

(5)小結過渡:利用天平,不但可以比較物品的輕重,還可以稱物品的重量,稱較輕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

板書:"克"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

第二層次:認識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1)1克有多重呢?(出示2分幣)1個2分幣約重1克,老師放在手上掂一掂,大家也拿一個放在手上掂一掂。

(2)剛纔我們稱出一粒糖大約等於3個2分幣重,那麼大約重幾克?(3克)

學生輪流掂一掂糖。

(3)下面我們就把1個2分幣當作一克的砝碼,來稱稱物品的重量。(學生分組操作)

A、稱1克大豆 操作要求;右盤放1個2分幣,左盤放幾粒大豆使天平平衡?2粒大豆大約重幾克?讀一讀,小組輪流掂一掂。

B、稱15個圖釘 學生操作:15個圖釘大約重幾克?

小組彙報後,教師指出:圖釘有大有小,因此,15個圖釘有的大約重7克,有的約重8克,書上告訴我們15個圖釘大約重10克,這些都對。

小組輪流掂一掂。

C、稱1支粉筆、1把小刀

學生操作後交流,讀一讀,再輪流掂一掂。

D、讀一讀,下面物品大約重幾克。(屏幕顯示:1本數學教科書大約重174克,1瓶墨水大約重156克)

學生讀後,師指出:如果還用2分幣代替砝碼稱,要放174個或156個2分幣,多麻煩,現在應用砝碼來稱(出示砝碼)

學生輪流掂一掂數學書、墨水瓶

(4)完成40頁的試一試

遊戲:猜一猜。採用拍讀形式,讓學生掂一掂乒乓球、果凍、旺旺煎豆,估測大約重幾克,哪組最接近實際重量,獎品就歸哪組。

三、 鞏固練習,促進提高

1、完成41頁想想做做1、2、3兩題.(第二關)

2、思考題(第三關):屏幕重現動畫,比比是小貓的蝦條重,還是小狗的"奇多"重?你能想出幾種方法?

學生交流後,引導學生讀包裝袋上標的重量,板書:"g",並說明它也表示克。

3、 指導實際應用:學生讀牙膏、肥皂等物品包裝上標的重量,並掂一掂。

4、課外作業:放學後,跟爸爸媽媽到超市去了解各物品的重量。

四、 全文總結,再揭情思

(屏幕再現電腦博士〔錄音:小朋友,你們好,今天你們學行可認真了。你們在數學宮闖過了一道道難關,認識了克,學會了比較物品的輕重,但這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識,還有許多的知識等着你們去探索。小朋友,再見!〕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摺紙操作與通分的活動過程,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並能正確學會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能正確地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及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3、培養良好的動手習慣,學會與人合作增進小組間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預習要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給下面每組分數通分

回憶:什麼是通分?通分時,用誰做公分母?

2、計算下面各題

通過練習,誰來說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小結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過程叫做通分。

通分時,用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這樣計算最簡便。

(2)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跟分數加減法相關的新內容。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例題,引導觀察

根據這一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1)他倆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讓學生嘗試探索計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問:爲什麼要將異分母變成同分母?

(4)課件演示計算過程,理解算理

4、即時練習

3/4+5/8

9/10—1/6

5、歸納算法

提問: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加減法?

課件出示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練習

1、課本試一試

請學生先計算再說一說淘氣和笑笑的算法有什麼不同?

2、數學小醫生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巡視進行鍼對性地指導

四、總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2、你認爲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要注意些什麼?

板書設計: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把它們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減)。

2、在本課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組織學生藉助圖形理解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法,在探索與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學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3、應該注意的事在通分時爲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爲公分母。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5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直接關係到學校教學質量的'優劣。爲了活躍我校教學教研氣氛,鼓勵教師練就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不斷增強業務素質,提高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鼓勵教師崗位成材,早日成爲學科骨幹和專業帶頭人,培養、造就我校優秀師資。根據《xx市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實施方案》(融教〔〕338號)、《關於開展xx市第三屆中小幼教師教學技能大賽“課堂教學比武”活動的通知》(融教[20xx]1號)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在我校教師中廣泛開展課堂教學比武活動。

錘鍊教學基本功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通過教學比武活動,促進教師學知識、練硬功、強素質,夯實聽、說、講、寫、做(製作課件)、評等教學基本功,促進教師努力創新教學方式,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全力打造高效課堂。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本校全體教師。

1、20xx年3月——4月中旬:前期準備階段。

各教研組在本組範圍內進行第一輪初選,之後每組推選1—2名教師參加學校第二輪教學比武。參賽名單請於4月20日前報送學校教科研中心備案。

2、20xx年4月下旬:教學比武階段。

(1)各參賽教師要做好講課的各方面準備;

(2)按照學校教務處、教科研中心的統一安排時間講課,評委公平公正量化考評。

1、各位老師要高度重視本次比武活動,將其作爲提升自身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在教學比武的平臺上鍛鍊自我、展示自我。

2、未參加教學比武活動的教師應積極參加聽課,從同行身上找長處,從自己身上找不足,在比照中進行反思,有所得益。

3、要體現全員參與,全校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要積極地參加教學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同組教師必須參與聽課、評課教研活動。

4、教學比武的主要評價內容:課堂常規、教學技能、課堂的駕馭能力、教學的科學性等。

5、評課應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的精神,引導教師紮實開展基本功訓練,積極探索新課程背景下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益、培養創新人才的途徑和方法。

6、參賽教師要打印教案、說案並做好課件,及時報送教科研中心存檔。

7、比賽時間:4月27日晚上6:30;

地點:實驗樓二層生物實驗室。

1、各位評委聽課後給參賽教師打分,去掉最高分與最低分後,取其平均值,即爲參賽教師的最後得分。

2、比賽設置:一等獎兩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五名,優勝獎若干名。

3、凡在課堂教學比武活動中取得顯著成績的教師,學校將優先推薦參加xx市級及以上的各類教學比武活動。

4、教師參加活動取得的成績,將記入相關教師業務檔案,作爲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

5、經學校20xx年3月27日行政會議研究決定:今後凡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堂教學比武活動,並取得顯著成績的教師,將優先推薦參加xx市級及以上的各級各類公開觀摩課教研活動。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6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頁例3以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乘法口訣的來源。

2、熟記1的乘法口訣。

3、會用1的`乘法口訣口算相應的表內乘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

教學難點:會用1的乘法口訣口算相應的表內乘法。

教學準備

小棒

一、複習引入

1、對口令

①教師說算式,學生說口訣。

②教師說口訣,學生說算式。

2、擺小棒,說算式,說口訣。

每次擺2根,擺3次。

每次擺2根,擺6次。……

3、引入新課。

二、學習例3

1、擺小棒。一根一根地擺,邊擺邊說,1個1、2個1、……9個1

2、根據擺的情況,說算式。1個1是1、2個1是2、……9個1是9

板書:1×1=1

1×2=2

1×3=3

……

1×9=9

觀察算式,你發現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

3、編口訣。

①小組活動,你能編出這些乘法的口訣嗎?組長記錄。

②全班反饋。教師板書: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討論,說一說如:“一二”是表示什麼?“得二”又表示什麼?

同桌交流。

5、記口訣。

①你怎樣記住這些口訣?

②熟記口訣。

三、課堂活動

說算式,對口訣。

1×3————一三得三

……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還有什麼問題?

板書設計

1的乘法口訣

1×1=1一一得一

1×2=2一二得二

1×3=3一三得三

…………

1×9=9一九得九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7

【內容摘要】國小數學實踐活動課是學生以體驗生活、積累經驗、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爲主要任務的一種學習活動,具有強烈的生活性、實踐性、研究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等特點。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通過活動有所感悟。在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意學生解決了哪些問題,得到了什麼結果,還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分析和整理等過程,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逐步培養學生的參與、運用、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

【關鍵字】綜合實踐活動參與

一、國小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意義與研究的提出

隨着國小數學新課標的推進,國小生的數學學習應該是現實的、多樣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學習活動應該成爲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爲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數學學習由被動向主動、枯燥向有趣、單一向豐富的轉變,在數學教學中要積極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新課標中安排了“綜合實踐活動”這項新的內容,目的是提供發展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機會,以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屬課,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就一定要上好數學實踐活動課。

可是,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都反映綜合實踐活動難教,我認爲主要原因是大家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質內容與特點拿不準。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理解與一年來的實踐,對此談一些看法。

二、國小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思路

(一)突出“綜合”特點

“數學源於現實,紮根於現實,應用於現實”,是荷蘭數學家、教育家氟賴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原則。基於這個原則,國小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社會生活緊密聯繫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從而瞭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體驗生活,認識社會。

國小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學科內的綜合實踐活動,其活動過程是“做數學”的過程。

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研究中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數學實踐活動的“做數學”的過程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習新知的過程。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不同於一般的數學活動教學,它是以解決問題爲抓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精神。

聯繫和綜合是指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和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繫,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數學知識在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綜合應用。綜合實踐活動作爲聯繫與綜合的一個組合內容,首先要突出“綜合”這個特點。它有兩層含義:一層指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另一層指把數學和其它學科知識聯繫起來解決實際問題。

案例:包裝中的學問讓學生測量一個粉筆盒的長、寬、高,計算表面積和體積;現有6盒粉筆,可以怎樣進行包裝,哪種包裝更省包裝紙?如果有10盒粉筆,哪種包裝方式更省紙?這個活動的設計綜合了測量、估算、計算物體表面積、體積以及選擇最佳方案等有關知識與方法,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選擇“實踐”內容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要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就要注重應用,內容開口要小,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的數學現實和教材的進度,易於學生操作。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地選擇內容和時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如我曾組織的“秋遊中的數學問題”,以學生現實的`秋遊活動設計爲題材,讓學生綜合運用時間與人民幣等知識去解決秋遊中一系列的實際問題,如:租車問題、租船問題、購買食品問題等,既鞏固了數學知識,又發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與一般的數學活動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一般的數學活動教學是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技能、思維方法。而綜合實踐活動則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新課標中就提到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我對“實踐”的理解是:教師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索,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深入實踐中,自己收集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形式。因此,綜合實踐活動,更強調在數學課中研究現實生活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三)認真組織“活動”

數學實踐活動的主要學習方式是研究性學習。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學習的步驟:一是創設情境,提供背景;二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三是探索研究,解決問題;四是彙報交流,啓發深究;五是評價激勵,收穫成果。

做好準備工作,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實踐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學生習慣於老師講、學生練的學習模式,一開始接觸實踐活動,顯得不知怎麼辦。這時老師首先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做,然後老師要就所研究的課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現小組內的單幹戶。

其次,注重發現,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是數學的心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活動的靈魂,是學生主體的第一次體現,也是革新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一環。問題由學生始,才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有一雙數學的眼睛,一顆數學的大腦;才能使學生擺脫過去依賴思想和模仿、記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真正“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離不開合作交流,在師生、生生,小組與小組,小組與大組等的交流中,學生對知識或活動內容的理解更豐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讓學生想說、敢說、樂說,暢所欲言。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在撞擊、知識在整合,在相互啓發的過程中思維會實現質的飛躍。

比如,我在教學周長的認識時,讓學生動手圍一圍、擺一擺、測一測等形式,使學生對周長有初步的認識,然後讓他們說一說什麼是周長,最後教師再歸納總結。從而對周長形成科學的認識。

另外,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要能達到目的,我認爲組織活動可以不定地點、不拘形式、提倡民主、尊重個性。

1、活動地點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進行。

教師可以在教室內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活動;也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工廠、田間、地頭進行實地測量、觀察等活動。

2、活動形式可以是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也可以把這三者結合起來。

案例:統計

統計1小時內從十字路口經過的小轎車、大貨車、摩托車的數量,再進行分析,可以個人活動,也可以小組活動。到班級中彙報交流又是班級活動。所以教師可採用多種形式組織活動。

3、活動組織要充分體現民主,尊重個性。

新課標基本理念中提到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所處的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着數學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數學傾向”。因此,教師在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時要發揮民主,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在小組活動時,可讓學生自主結合,以利於最好的合作交流,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數學,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作爲數學教學的一個內容,在突出綜合性、強調實踐性的同時,還要體現數學學科的特點。即從數學的角度去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思考方法去研究問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我們將不斷研究、不斷改進、逐步完善,使實踐活動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真正在實踐中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放手讓學生動手“參與”,在參與中培養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活

動時,要注意問題設計的開放性。

案例:買票到足球場看球賽,進場票價爲:大人每人30元,學生每人24元,10人團體票200元。有5名教師和53名學生看球賽,請你設計幾種購票方案,怎樣買票最便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先設計好不同的買票方案,通過比較才能得到最佳方案,其中就有創新意識的激發和實踐能力鍛鍊。

又如,讓學生查找資料:“中央電視臺電視塔有多高?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有多高?

他們的高度相當於幾層教室的高度,他們的高度相當於多少個學生手拉手的長度,還有什麼辦法可形象地描述電視塔的高度?”查資料的方法有很多:問大人、查書籍、打電話查詢、還可以利用電腦上網查詢等,描述電視塔的高度的辦法更多。這樣的設計不正體現了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落到了實處。

下面就教學中的一節實踐活動課爲例來闡述以上觀點的落實情況。

活動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中的實踐活動課《小管家》。

教材分析:

本活動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統計的基礎上設計的。通過記錄家裏一週的日常開支、繪製折線統計圖等活動,一方面可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能讓學生試着學習理財,合理安排日常開支,感受數學的實際應用,逐步形成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與能力,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簡單的統計知識,但缺乏調查數據、分析數據、整理數據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積極探究問題的精神以及理財的能力。這堂活動課爲學生創設了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身邊的問題,開展調查分析,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既有利於學生已學知識的鞏固,又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問題的興趣。同時通過從與自家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出發,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自己家庭的建設規劃之中,爲家庭建設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從小樹立勤儉節約的思想。

三維目標: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8

一指導思想:

在認真學習、研讀、理解“20xx版課程標準”理念的基礎上,繼續以“讀懂學生”、“讀懂教材”、“讀懂課堂”爲主線,進一步促進教師教學理念與方法的轉變,教師研讀教材能力的深化和學生主體意識的加強,從而更好的把握教學中的“深度”與“廣度”,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及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培訓思路:

1、《全日制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研修。

2、教材培訓、教法指導活動。

三具體安排:

1、20xx版課標研修。

(1)集中培訓。

時間:9月4日下午2:30準時開始,2:20進場、簽到完畢。

地點:豐慶路國小階梯教室。

參加人員:各校主抓數學教學的業務領導及全體數學教師。

(2)校本研修。

各校結合集中培訓的.情況,持續進行20xx版課標理念的學習,並在教學實踐中加以落實。

2、一年級新教材培訓、教法指導(集中培訓)。

時間:9月5日下午3:00準時開始,2:50進場、簽到完畢。

地點:優勝路國小階梯教室。

參加人員:每校1名主抓數學教學的業務領導、一年級全體數學教師及二至六年級教研組長。

3、二至六年級教材培訓、教法指導。

二至六年級教材以“自主學習、教學實踐、交流研討”爲方式,分三個階段展開。

第一階段:自主學習。8月31日,各校二至六年級數學教師到ftp-領取-國小數學文件夾中,下載本年級教材培訓資料進行學習

第二階段:教學實踐。9月初至10月中旬,各年級教師依據20xx版課標培訓理念以及各年級教材培訓資料的學習,在本年級的教學中積極實踐、落實,並積累教學素材和案例。

第三階段:交流研討。10月中旬,分年級組織二至六年級數學教師進行教學實踐交流研討會(各校每個年級教師,結合組內教學實踐情況,自主確定一個交流主題,並將交流主題及內容做成ppt演示文稿,由本年級一名教師代表進行交流,時間:不超過5分鐘。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四注意事項:

請各校主抓數學教學業務的領導認真安排好以下工作:

1、有效組織全體數學教師按照要求參加培訓。

2、及時下載教材培訓材料,組織本校全體教師進行學習。

3、督促全體教師在個人學習、思考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開展以年級教研組(或學段教研組、或全體教師參加的大教研組)爲單位的教學實踐活動,注意教師教學實踐中教學素材和案例的積累,並注意發揮骨幹教師和教研組長的帶動作用。

4、督促全體教師基於“20xx版課程標準”理念,把“學”、“思”、“教”、“研”一體化的“讀懂學生”、“讀懂教材”、“讀懂課堂”的研討活動貫穿於整個學期的備課教研活動中。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19

一、活動目的。

爲更好地落實上饒縣教體局提出的“以導學案、教學案”進行課堂教學的模式改革,同時也爲了進一步瞭解我鄉國小教師在“五案”工作要求的執行和使用實效,加快對新教學模式研究的.步伐,深入研究在新形勢下學科領域內如何具體落實素質教育,優化課堂教學,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我鄉數學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知識水平、教育教學水平,爲老師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展示的平臺,計劃在全鄉開展數學賽課活動。

二、參賽對象:

全鄉數學教師。

三、比賽內容與形式。

1、內容:本學期一至六年級的教材。內容不限,課型不限。

2、形式。

(1)抽籤:各選手根據自己所報年段抽取上課時間。

(2)賽課:選手按抽籤的順序現場賽課。

四、時間安排、地點:

時間爲20xx年xx月xx日,地點在中心國小多媒體教室。

五、比賽評判。

六、項、評獎要求及獎勵辦法。

本次活動將根據參賽的人數設置一、二、三等獎,併發給相應的證書。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20

學好數學,離不開對問題的探索所以教師設計的題目門檻要低,讓全體學生都有所探究:探究空間要大,這樣可以照顧優等生的發展。另外,一個人的知識能力是有限的通過小組探索、討論、合作可以彼此彌補不足爲解決問題創造條件。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抓的典型例題習題中富有挑戰性意義的探索內容,認真探究出例題、習題中包含的知識內面,深人挖掘數學知識的外延,引導學生對原題進行擴充、推廣、應用的研究。不僅使數學知識顯現出更強的生命力,也使學生髮現數學知識在各個領域潛在的應用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在設計一些探索性習題時,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引領學生把已掌握的知識運用在平時生活中,既處理周圍的問題,又使學生真正意識到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要關注學生求異思維的發展,就必須實施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教學。在探索中,教師要激勵學生勇於想象,勇於標新立異,勇於施展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要關注到學生不同思考方式的拓新因素,及時給予表揚、評價,激勵學生創新心理,促使學生的創造性能力發展。

例如,某一個工程隊要建造一條鐵路,第一月建造了總長的40%,第二月建造了300米,剩下全長的3/10沒有建造,問:整條鐵路有多少米?按理說這道題目也挺平常的,但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做的300x2+400=1000(米),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們也不理解,於是筆者讓這位同學說說300爲什麼要乘以2?這個400又怎麼出來的?聽聽他的想法。這個學生是這樣解答的,第一月:40%=-0剩下:3第二月:300米(1-4-3)。所以,第二月建造300米佔了全長的3/10,就可以求出每一份是300+3=100(米),第一月就是100x4=400米),剩下的是100x3=300(米),所以全長爲300x2+400=1000(米)。同學聽後基本上都能認可這個觀點,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因此,教師要善於捉捕學生的標新立異思維,既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又在交流討論中肯定自我、發現自我價值或糾正自己,彌補不足,使自己不斷進步。教學策略多維性和優化選擇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是十分有利的,所以使學生多感受不同的解題方式和策略是非常有意義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在教學中,教師不應侷限於書本知識,而應拓展知識,把最新的觀念最近發生的事件融於教學中。這樣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充分施展自身的潛能。因此,自主探究性學習要面向全體,幫助學生在探索問題中構建自身的知識網絡,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數學的實用性。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21

買新書(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

學習目標

1.能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能正確列出算式。

2.理解並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3.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能正確列出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並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教學方法

談話法、討論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用豎式算一算

84÷6= 124×8=

二、導學新課

1.學校爲同學們買來了一批新書,快去看看吧,出示課本的主題圖。

你讀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一共有圖書200本,有兩個書架,每個書架4層?

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你能畫圖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之間交流,看誰的方法直觀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說一說你的想法。

2.列式計算,再和同伴說一說。

(1):200÷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

(2)200÷2÷4

=100÷4

=25(本)新- 課- 標-第 -一-網

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

(3)200÷(2×4)

=200÷8

=25(本)

先求兩個書架共幾層?在求每層多少本?

問:你能說一說連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運算順序嗎?

(1):沒有括號時,運算順序是從左向右計算。

(2):有括號時,要先算括號裏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仔細看圖,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解決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畫圖,說一說。 獨立完成,,交流想法,集體訂正。

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五、佈置作業

1.課堂作業: 教材 “練一練”的3題。

2.課後作業:練習冊

六、板書設計

買新書(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

200÷2÷4 200÷(2×4)=200÷8 =100÷4=25(本) =25(本)從左向右

先算小括號裏面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2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度

1.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教科書第8~9頁蹺蹺板樂園情境放大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談話:同學們,休息日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麼?

2.出示蹺蹺板樂園情境圖,談話:“我們看看畫面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教師適當啓發引導:有多少人在玩蹺蹺板?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二、探求新知

1.利用蹺蹺板場景插圖。

談話:看到這個畫面,你得到了什麼信息?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板書:現在玩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圖中有多少人?

2.明確畫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談話: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玩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圖中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級交流解決問題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1)2×6=12(人) (2)4×3=12(人)

12+7=19(人) 12+7=19(人)

(3)……

5.觀察比較解題方法的聯繫。

明確解題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玩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問:把分步解答的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該怎麼辦?

學生自己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6+7 (2)4×3+7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7.小結。

三、鞏固應用

1.第9頁的做一做,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啓發。

2.練習二的第1、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彙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3.讓學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問題可以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來解答。學生自編題目,互相解答。

四、全課總結

1.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有哪些收穫。

2.教師強調:請同學們嘗試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板書設計】

(1)2×6=12(人) (2)4×3=12(人)

12+7=19(人) 12+7=19(人)

2×6+7=19(人) 4×3+7=19(人)

4、整理複習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23

根據X市疫情防控工作總體要求,爲貫徹落實《關於切實做好全市中國小線上教學工作的提示函》和《關於X市教育系統開展中國小線上教學工作的通知》精神,爲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教育教學的影響,讓共小的每一名學生安心度過居家學習期,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XX國小線上教學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立足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實際,堅決防止疫情向校園蔓延,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生身心健康爲核心,科學組織在線教育教學活動,全面落實五育並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科學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鍛鍊、自主勞動、自主探究,努力實現“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實現學生疫情防控期間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二、實施時間

從3月22日(星期二)起至正式到校復課前,學校有計劃開展學生居家線上教學。

三、實施辦法

1、課程資源

統一線上教學資源平臺“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贛教雲-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電視上觀看學習課程。爲本次線上教學的`統一資源學習平臺。該平臺由教育部建設,資源齊全且優質,教材的每一個課時都配有名師的教學視頻。老師根據班級教學進度將每天的教學課時內容發佈在班級羣,指導學生登錄平臺選擇對應的“年段”、“年級”、“科目”進入相應的課時進行自主觀看學習。教師佈置線下學習任務,適當安排複習、居家體育鍛煉、科學實驗、讀書練字、課外閱讀、口算計算、英語背誦、家務勞動等內容。

2、課程安排

堅持師生共同學習,家長督促,家校實時互動,嚴格按照XX國小線上課程安排表及作息時間合理學習。根據“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自主制定線上教學安排。

四、教學評估要求

1、各科教師按課表安排陪聽,做好聽課記錄。

2、課後服務課程具體內容根據德育處統一安排執行。

3、爲了保證學習效果,保護學生視力,各老師要嚴格控制線上教學時間。

4、嚴格控制作業量。各教師要根據線上教學實際,科學設計作業的形式和內容,佈置彈性作業和分層作業,要統籌學生作業量,不得安排過多、過難和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的作業。一、二年級不佈置課後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可適當增加課後練習,小練爲主,大練爲輔,時長控制一小時以內。

5、各班由班主任協調各學科任課教師每天的學習容量要合適,避免學生在線學習時間過長,避免任課教師各自爲政增加學生負擔。學生每天閱讀總時間不低於1小時(包括聽學科播報故事和自主閱讀)。每天體育鍛煉時間不低於1小時。

五、線上學習行爲規範

1、遵守作息時間,提前做好洗漱、用餐、着裝(不穿睡衣)等事宜。

2、注意坐姿端正,可以站立、走動,嚴禁趴頭或躺坐在牀上。

3、手、腦、口並用,讀寫結合,切實做到“真會”、真理解、真記憶。

4、選擇獨立、安靜、明亮的學習環境,保證網絡暢通。

5、準備舒適的桌椅,調整好桌椅高度。

6、準備好學習用品,書本、筆、練習本、教輔資料等擺放整齊,保持桌面整潔。

7、課前做好相關學科的預習工作,提高學習效率。

8、保護好眼睛,做到坐姿端正,身體與屏幕保持一定的距離。

9、上課認真聽講,保持安靜,不隨意離開課堂。

10、課堂認真記筆記,不喝水、不吃零食,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11、線下練習時,管住自己,根據老師的要求,全身心、保質保量地做好各項練習作業。

12、根據藝體老師的安排,積極參加各項藝體活動,注意安全。

13、一節課結束,可以離開書桌進行休息,課間可以遠眺一會保護視力。

14、建議課間不要私自再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玩耍、遊戲。

15、如遇學習問題,可以單獨諮詢班主任或任課教師。

六、溫馨提示

1、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如繪畫、書法、閱讀、寫作、練習樂器等。

2、可以和家人做些適合室內的體育運動。

3、可以與家長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4、可以和家人共做一頓美食。

5、可以和家長共閱一本書。

6、可以就一個話題和家長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

7、可以和家長共看一部影片等。

國小數學研究方案 篇24

一、 比賽時間 : 12 月 30 日下午 3 : 00-3 : 50 (收、髮捲以廣播爲準)

二、參賽對象 :一至四年級全體學生,五、六年級興趣小組學生。

三、評獎方法:

四、一至四年級:

以年級組爲單位,設團體與個人兩類獎項

1 、團體獎項:以班級前 20 名學生成績爲依據,取團體優勝一名;

2 、個人獎項:年級組設一等獎 2 名、二等獎 4 名、三等獎 8 名。

五、六年級:

只設個人獎項:名額同上。

xx國小教導處

20xx 年 12 月23 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