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產業化經營工作意見和辦公室工作計劃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8W

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意見和辦公室工作計劃

業產業化經營工作意見和辦公室工作計劃大綱

一、2013年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意見

2013年是貫徹落實xx大精神的起始之年,是實施“xxx”規劃和“強縣強鎮、三年倍增”任務的承上啓下之年,也是全市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要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爲統領,着力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加快推進農村“三大合作”,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發展,加快強鎮富民步伐。目標新增市級龍頭企業10家以上,市級龍頭企業銷售收入、利稅增長20%以上、出口額增長15%以上;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0家以上;新增高效農業面積50萬畝;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戶達65萬戶以上。

圍繞上述目標的實現,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集羣,加快形成農業特色產業板塊。根據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對接沿江、沿河、沿路發展規劃,優化生產力佈局,發揮農業生態和資源優勢,加大整合力度,抓好特色農業生產、加工和市場三大功能基地的規劃與協調發展,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重點圍繞高郵鴨、揚州鵝、寶應荷藕、江都花木、儀徵茶果、邗江設施蔬菜、特色水產以及城郊觀光休閒農業等培育成爲產業規模超10億元的產業,每個產業形成1~2個重點骨幹龍頭企業,推進農業龍頭企業集中區建設,促進特色農業產業板塊的形成和發展。

2、大力推進高效規模農業基地建設,夯實產業化發展基礎。按照縣(市、區)抓產業鏈、鄉鎮建產業園、村有示範園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一區百園”建設,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引導高效農業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打造一批特色鎮、專業村。着力建設市域環路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帶,大力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重點發展大棚蔬菜、花木等設施農業,推廣高效漁業、種草養畜禽等健康生態養殖技術,加快形成區域農業板塊經濟和產加銷一體化的龍型經濟,進一步壯大寶應荷藕、大閘蟹,高郵鴨業、羅氏蝦,江都花木、蔬菜,儀徵茶葉、鵝業,邗江設施觀光農業等產業規模,提升發展水平。2013年全市高效農業面積新增50萬畝。

3、繼續推進農村“三大合作”,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按照“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典型引路,創新發展”的思路,在完善、提升已有“三大合作”組織的同時,大力發展“一品一社”、“一村一社”的合作組織。重點培植十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十強土地股份合作社、十強社區股份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抓擴大合作社員數和帶動農戶數,通過鼓勵和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參與興辦合作組織,合理配置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帶動更多的農戶闖市場,同時組織開展市級示範合作社的評比與命名活動,分層次、分區域、分產業培育一批示範典型;土地股份合作社主要抓擴量提質、利益分配、工商登記三個環節,注重把推進土地股份合作社與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有機結合起來,用先進生產關係的調整去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社區股份合作社主要抓提高認識、發展提速和資本運作三大環節,力爭每個鄉鎮都組織1-2個村級社區股份合作社。2013年,全市農村“三大合作”新增400個以上,重點打造1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典型。

4、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加快農產品流通。根據全市農產品生產區域化佈局,選擇在產業特色明顯、生產規模集中、交通便捷的地區,加強招商引資,加大資金扶持,加快建設和完善一批規模較大、功能配套、設施先進、服務規範的農產品市場。重點建設好阿波羅花木市場、寶應湖糧食物流中心、槐泗糧食物流中心等新建市場,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蔬菜批發市場、荷藕批發市場、鵝產品批發市場、茶果批發市場等產地市場,力爭把各類專業市場建成區域性交易中心。大力培育農民經紀人隊伍、營銷大戶、龍頭企業等流通主體,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拓展農產品代理、專賣業務,努力開拓市場。大力組建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提高農民對外市場地位,開展合作社產品直接進入城市大型超市、在城市建立連鎖店、直銷店等工作,探索和推進農產品直銷體系建設,促進我市農產品進超市、酒店、賓館、大型社會團體等,通過搞活流通促進產業的發展。

5、培優農產品品牌,發展品牌經濟。一是做足原產地品牌文章。加大對“寶應荷藕”、“高郵鴨”等原產地品牌和“綠楊春”茶葉、“寶應湖”大閘蟹等現有集體品牌的保護,提高利用水平;儘快申請“揚州鵝”、“邵伯雞”、“維揚麻雞”等地方特色品種成爲原產地保護品牌。二是做足生態品牌文章。充分發揮揚州地區尤其是裏下河地區的生態優勢,加大“三品”農產品品牌的申報力度,重點打響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品牌,力爭形成無公害農產品品牌350個以上,綠色食品品牌190個以上,有機食品品牌50個以上。三是做足特色品牌文章。注重發揮“三和”、“四美”、“富春”等中華老字號的品牌效應,加快傳統名優產品的挖掘開發、品牌宣傳與市場開拓。加大農產品品牌的創建和整合力度,每個優勢農產品形成3~4個優質品牌,創建省級以上品牌1~2個。

6、加大創新力度,提升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一是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依託我市農業科研院所力量資源的優勢,引進國內外及臺灣地區的新品種,加快培育適合我市生態環境和加工需求的新品種,促進全市農產品品種更新,形成品種優勢。二是加快產品創新。加強對市場調研,適應市場消費需求,推動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加強產品的研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優化企業產品結構。三是加快技術創新。以標準化示範區、高效農業園區爲抓手,加大標準化種養技術的示範、推廣,提高農業標準化水平。推進龍頭企業參與iso9000、haccp等國際質量標準體系認證,重點瞄準出口目的國相關標準的研究和應用,推行企業標準化加工,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出口。鼓勵龍頭企業引進、應用國外資金、加工設備和技術,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競爭力。

7、推動龍頭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村全面小康進程。引導龍頭企業積極投身高效農業和農村“三大合作”,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不斷探索和創新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方式,完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調整種養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協會,增強專業合作組織在企業與農戶之間的紐帶作用,切實提高生產經營和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開展以產業化扶貧爲重點的“村企掛鉤”,推動龍頭企業與蘇北及本地經濟薄弱村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通過龍頭企業在經濟薄弱村建設生產加工基地,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經濟薄弱村的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帶動高效農業發展;通過培育專業戶等其他產業扶貧模式,加快貧困戶的脫貧步伐;通過投入建設村級道路、橋樑、水電等設施,改善村容村貌,加大龍頭企業反哺農業的力度。

二、2013年辦公室工作計劃

2013年,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三農”工作的要求,以“五個推進”爲重點,進一步發揮協調服務作用,強化部門聯合,圍繞特色農業產業加快培育龍頭企業羣,推動龍頭企業參與現代高效農業、農村“三大合作”和掛鉤扶貧工作,提高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增強帶動作用,促進全市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做好農業產業辦公室日常工作。一是制定2013年全市農業產業化工作意見,召開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導小組會議,討論和解決農業產業化發展遇到的問題。組織召開全市農業龍頭企業工作會議,明確目標和要求。二是辦好農業產業化簡報,及時通報龍頭企業發展和部門服務情況,並做好省、市、縣相關部門和企業的信息溝通和發佈,宣傳推介企業和產品,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三是發揮龍頭企業協會聯絡、協調、指導、諮詢、服務等職能,每一季度開展一次龍頭企業之間的座談活動,推進交流與合作、信息傳遞等。

2、抓好龍頭企業的培育和發展。按照“動態管理,優勝劣汰”的原則,把握龍頭企業發展動態,做好跟蹤服務,培育省、市級後備龍頭企業,市級龍頭企業發展到70家以上,形成優質糧油、健康畜禽、生態水產、高效蔬菜、林木加工、優質棉紡、茶果園藝、農產品流通等八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羣,市級龍頭企業年銷售、利稅增幅在20%以上,出口額增幅在15%以上。根據我市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動態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態勢,修訂並出臺市級龍頭企業考覈評比辦法,增加企業對帶動現代高效農業、農村“三大合作”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考覈,推動龍頭企業反哺農業,增強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帶動作用。推廣高郵龍頭企業的股份制企業改建經驗,擴大股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加快中小企業向股份制改造轉變,培育和引導企業參與上市前期準備工作。

3、開展龍頭企業的跟蹤與服務。堅持龍頭企業月報制,深入龍頭企業調研,把握龍頭企業發展動態,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指導龍頭企業包裝項目,參與和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引資活動,引進各類社會資本、工商資本、外資以及技術進入農業產業的各個環節,壯大企業發展規模,帶動產業發展。進一步做好銀企對接、品牌創建、標準化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引導和指導,組織龍頭企業負責人、技術人員以及營銷人員開展培訓,赴先進地區、先進龍頭企業考察學習,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力度,推進龍頭企業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升企業及其品牌知名度,推動龍頭企業爭創名牌。推廣江蘇雙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運作經驗和做法,整合社會、企業科研資源,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宣傳江蘇快樂集團自主創新,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節本增效經驗做法,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和生態文明的生產模式轉變。進一步推動龍頭企業市場開拓,組織龍頭企業參加大型農展會,擴大產品銷售。

4、引導龍頭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強化龍頭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推動龍頭企業參與高效農業基地建設、發展訂單農業;參與農村“三大合作”,探索與基地農民結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讓農民獲得更多的利潤。開展以產業化扶貧爲重點的“村企掛鉤”,推動龍頭企業與蘇北及本地經濟薄弱村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重點加大對經濟薄弱村以產業發展爲主的“造血型”扶持、以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爲主的反哺式扶持和以幫助特困戶脫貧爲主的資助式扶持等,推動經濟薄弱村發展產業經濟、庭園經濟和完善基礎設施。鼓勵和引導具備條件的龍頭企業發揮資本優勢,積極參與農村社會公益事業,開展圖書下鄉、文化下鄉活動,豐富農民文體生活,促進農村教育文化事業發展。

5、抓好農業產業化項目的爭取和扶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和投向,組織包裝招商引資項目,向資本發達地區、行業等推介,吸引更多的工商資本、現代管理技術投入高效農業。幫助和指導農業龍頭企業組織申報項目,爭取國家、省級資金的扶持。

6、做好農產品市場情況調研。對全市農產品流通業態進行詳細調研,優化農產品市場合理佈局,促進原產地市場發展與壯大,探索和研究農產品直銷問題,推動優勢農業的規模化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