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誠信的教育案例(通用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2W

關於誠信的教育案例 篇1

結出“誠實”的果實

關於誠信的教育案例(通用6篇)

一天晨讀課,小組長檢查家庭作業,查到丁某沒交,我問她:“你的語文家庭作業本呢?”她說:“我交了,早晨一來我就交了。”看她的神情不像撒謊,我又查了一遍,可還是不見她的本子,我又讓她檢查了書包,她信誓旦旦地說:“老師,我真的交了,很多同學都看見我交的。”於是,旁邊就有學生證實丁某確實早晨一來就到前面交本子。過後我又仔仔細細地在講臺上找了一遍。還是沒找到,這個本子就成了一件懸案掛在我的腦子裏。中午時分,丁某的媽媽急匆匆地跑來,手裏拿着丁某的作業本,說放家裏忘帶了,所以趕緊給送了過來。“哦,原來是這樣,可她今天早晨卻一直對我說她交給我了。”聽了我的話,丁某的媽媽一臉驚訝:“這孩子,怎麼能騙老師呢?回去好好教訓她一頓。”我沒有批評翠翠,只是讓她以後要認真整理書包,不要忘帶東西。

案例2

一次,我在尋找批作業的紅筆。忽然,發現一學生手上的那枝就是我的,因爲我的筆芯做過記號,當時我沒有立刻要回那枝筆。我問學生筆是哪兒來的,他告訴我是他買來的,而且態度堅決。從這些事情,我又聯想到了平日班裏出現的一些問題:教室牆壁上的瓷磚誰弄破了,地上的廢紙,問是誰丟的,都說不知道„„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地影響了班裏良好風氣的形成。

採取措施:

我想,學生有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視錯誤,不敢承擔責任,甚至用謊言來推脫責任。面對這種情況,我認爲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是至

關重要的。爲此,我設計了一系列“做誠實的人”的班級教育活動。

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首先我組織了一次以“結出誠實之果”爲主題的班會,對全班同學進行一次誠信教育。會前,讓同學們每人準備一個“誠實的故事”,在班會上講。經過幾天的準備,一個生動有意義的故事會開始了。

班會上,各種有關“誠實”的小故事一個接一個,氣氛十分熱烈。通過這些小故事,同學們的心靈受到了感染,思想受到了啓迪,人格受到了陶冶。我抓住這個時機進行了小結:同學們講的故事都很好,誠實是做人的根本。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在成長中不可能不犯錯誤不主動承認錯誤,不改正錯誤,甚至將錯誤轉嫁他人,這種不誠實的行爲一旦形成習慣,將會貽害終生。希望同學們都要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學習,做誠實的好學生„„這次主題班會開過後,有好幾個學生跑來向我認錯,尤其是丁某,她流着淚對我說:“老師,我是怕你批評我沒有做家庭作業,所以沒敢說忘記帶家庭作業本,以後我再也不撒謊了。”

通過聯繫實際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敢於承認錯誤是誠實做人的起點。我以主題班會爲契機,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如一週一總結,請學生講講身邊同學誠實的表現,樹立誠實做人的榜樣;找找本週班裏是否有不誠實的行爲發生,怎樣克服和糾正這些不誠實的行爲。

我設計了一些具體問題讓學生討論。如:如果你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回到家爸爸媽媽問分數,你該怎麼辦?學生設想了三種情形:第一種是撒謊,說老師還沒有報分數呢;第二種是謊報軍情,多報分數;第三種是請求家長“我如實告訴你,請你不要打我,以後我會用功的”。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哪種情形是誠實的?:哪種情形是不誠實的?某生過去曾有過第一、二種情形,但他撒

謊以後心裏很害怕,害怕父母知道了真相,惶惶然過了10多天。每天都要看父母的臉色,既擔心他們發現了什麼,又想還是讓他們知道的好,憋在心裏實在是太難受了。他說下次他肯定會主動告訴父母真實情況,做個誠實的孩子。

通過與家長配合對孩子進行誠信教育國小生思想單純,做錯了事以後怕受懲罰,往往會採取說謊或轉嫁責任的方式,逃避懲罰,久而久之就養成愛撒謊的惡習。要讓學生養成誠信的習慣,做誠實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作爲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師”,父母言行的點點滴滴都將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品格中得以延續。“曾參sha豬”之所以成爲流傳千古的家庭教育經典,是因爲作爲父親的曾參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他對不想履行sha豬諾言的妻子說:“小孩子是不能輕易哄騙的,他們年幼沒有多少知識,只會處處模仿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就是教他學着你的樣子騙人,一個做母親的人欺騙自己的兒子,那做兒子的也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啊!”爲此,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學校必須與家庭緊密配合,加強聯繫,減少學生說謊的可能。經常家訪,讓家長了解學校的要求和子女在校的表現;並要求家長採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不打罵子女。這樣,那些平時害怕懲罰而撒謊的學生沒有了說謊的機會,慢慢就養成了誠實的習慣。

孩子是未來的花朵,我們必須以正確的教育方式澆灌,才能使他們結出“誠實”的果實。

關於誠信的教育案例 篇2

—誠信教育

【對應習慣】

國小生行爲習慣中第二條寫到國小生應該養成“誠實守信的習慣。

【習慣要求】

(1)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現狀分析】

(一)社會背景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國在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人們所渴求、社會所呼喚的道德規範,也是當今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但是,在一些領域和地方不守承諾、欺騙欺詐等失信現象屢禁不止,這些社會的非誠信行爲學生耳聞目睹,無形之中受到影響,給其還未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混亂,這是影響青少年誠信意識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背景

由於我國的特殊國情,現在的青少年中,獨生子女佔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過分保護,嬌寵溺愛,事事代勞的現象十分普遍,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以"我"爲中心,習慣於把責任都推給父母,推給他人,久而久之,勢必淡化他對自己、對學習、對家庭對社會誠實守信的意識。

(三)學校背景

由於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對學生道德價值觀的教育、良好道德習慣、誠信意識的培養與研究缺乏足夠的重視,在這方面我們缺乏切實可行的系統的教育內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許多學生在未完成家庭作業或犯錯誤時,爲了逃避老師的批評,都有一些自我保護性的扯謊行爲,如家庭作業未完成時,他們往往會說:“我把本子忘家裏了”,“我寫了,沒帶來”。犯錯誤時,明明知道是自己乾的錯了,往往還說“不是我乾的”、“不是我拿的”、“是他先罵我,我纔打他的”。在錯誤面前不誠實,有僥倖能躲過老師的批評和處理的心理。

然而當代學生身系國家的未來,肩負歷史的使命。我們的國家能否繁榮昌盛,能否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關鍵在於青少年這一代有沒有崇高的理想,有沒有誠信。現在"誠信"已寫入新的《中國小生守則》、修訂的《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與《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教育部部長強調:誠信教育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加強文明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國小校抓好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三大重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設的若干意見》中也提出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是當前德育工作的重點。由此可見,在學校教育中,使國小生了解誠信的基本內容,懂得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從小做一個講誠信、講道德、守法紀的人。是提高學校德育針對性、實效性的必由之路。

【實施策略】

誠信既是思想觀念的認知過程,又是行爲習慣的養成和積累過程;既要求個人的內在自我修養和覺悟,又需要有很強的外在約束、規範以及良好的環境薰陶。

1.講解說教,形成誠信導向

利用班隊會,開展以誠信爲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麼叫“誠

信”?怎樣做纔算是講誠信。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人季布“一諾千金”、“宋濂守信”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誠信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誠信、良好行爲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在學生中開展誦讀古詩文活動,利用古詩文好讀、易記,詩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點,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薰陶,體會自己的行爲,增強誠信意識。

2.榜樣激勵,引導誠信理念

國小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其一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誠信度來爲人師表;其二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誠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誠信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誠信環境

(1)創設校園誠信的環境氛圍。

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讓學生在社會化、人性化和科學化的校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誠信教育。例如在校園環境建設中注意營造誠信教育氛圍,精心設計“誠信教育”長廊,讓每一個地方,每一面牆壁,每一處角落都能說話,使校園形成潛移默化和具有導向性的學習教育場所。在學校校門的宣傳欄、教學大樓每層走廊牆壁上可以懸掛有關誠信的名人名言如毛澤東:“我們應該老老實實地辦事;在世界上要辦成幾件事,沒有老實態度是根本不行的。”又如鄧小平:“多做實事,少說空話。”以及周恩來:“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等。校內廣播、黑板報、校園網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傳,使全

體師生了解誠信教育的基本內容、要求和重要意義,形成“人人知誠信”的良好氛圍,爲“人人講誠信”打下輿論基礎。另外在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和運動會等集中性校園文化系列活動時,也要注意與誠信教育活動有機結合。如在舉行“誠信教育活動”周的活動中,發出“呼喚誠信、共築誠信”的倡議書,舉辦“班班講誠信演講比賽”,爭當“誠信小標兵”等活動。還可以在學生的小品節目上表演、美術和手抄報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講中,進一步加強校園誠信教育的滲透性。

(2)創設班級誠信的環境氛圍。

誠信是我國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重點內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因此除學校創設誠信的環境氛圍外,在班級也可以創設誠信的環境氛圍。如班級的佈置上,班級黑板報、班訓、專欄、條幅等都可以圍繞誠信的內容。又如制訂班級誠信道德基本範疇目標:尊重科學、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團結同學、言行一致、說到做到;誠實做人、知錯就改;遵守規則、不損害他人利益。牢記“誠信爲本、做人在先”的道理,努力作一名誠實、守信、正直、履約、不欺、不瞞、不說謊話,品德高尚的中國公民。班上還可以開展以“誠信”爲主題的中隊會;開展“學習身邊人,評點身邊事”的演講;開展“我家誠信小故事”創編和講故事比賽;評選“班級誠信之星”;舉辦“誠信主題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促使學生自覺地從上課、作業、考試、值日等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校內校外一樣、人前人後一樣,自覺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總結反思,體驗成就感,增強社會責任感,讓誠信美德真正內化爲學生的自覺行爲習慣。在學生中培養濃厚的誠信之風,讓學生感到誠信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3)創設家庭誠信環境。人不是孤立存在於世上的,是社會中人,因此他

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尤其是國小生,生活的主要環境是家和學校,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這就要求家長也要做到誠實守信,不但對孩子這樣,而且在生活中的待人處事也要這樣,才能使學生心中誠信的概念不發生衝突。如教師要求學生在家長的督促下讀文三次並簽字,學生未讀或未讀完三次,家長就簽了字,學生就跟着父母學會了扯謊應付老師,家長這種輕易撒謊、不守信用行爲,學生會全盤吸收,並有可能長期一起來對付老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誠實的壞品質,讓老師難以糾正。因此,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但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對家長的要求,這樣纔不致於產生教育的負效應。

4.強化措施,規範誠信行爲

在學生對誠信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範學生的誠信行爲。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爲。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對犯錯誤後勇於承認錯誤的學生要及時表揚,讚揚這種敢於承認錯誤、不說謊話的精神。三是要循序漸進。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按照本課題研究內容的指標體系,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行爲訓練。每學期的行爲規範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爲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習慣,行爲訓練要反覆進行,持之以恆,訓練內容滾動進行。在訓練中,注意採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衛生崗值日製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評估時間:每天自評,每週互評,每月班主任小結,期末總結表彰,達到及時反思、不斷強化的目的,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第一學期,本年級學生應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

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尤其是國小生,生活的主要環境是家和學校,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這就要求家長也要做到誠實守信,不但對孩子這樣,而且在生活中的待人處事也要這樣,才能使學生心中誠信的概念不發生衝突。如教師要求學生在家長的督促下讀文三次並簽字,學生未讀或未讀完三次,家長就簽了字,學生就跟着父母學會了扯謊應付老師,家長這種輕易撒謊、不守信用行爲,學生會全盤吸收,並有可能長期一起來對付老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誠實的壞品質,讓老師難以糾正。因此,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但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對家長的要求,這樣纔不致於產生教育的負效應。

4.強化措施,規範誠信行爲

在學生對誠信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範學生的誠信行爲。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爲。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對犯錯誤後勇於承認錯誤的學生要及時表揚,讚揚這種敢於承認錯誤、不說謊話的精神。三是要循序漸進。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按照本課題研究內容的指標體系,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行爲訓練。每學期的行爲規範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爲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習慣,行爲訓練要反覆進行,持之以恆,訓練內容滾動進行。在訓練中,注意採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衛生崗值日製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評估時間:每天自評,每週互評,每月班主任小結,期末總結表彰,達到及時反思、不斷強化的目的,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第一學期,本年級學生應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

西、撿東西要還”爲主,第二學期,以國小生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爲入手,從規範行爲習慣做起,抓好文明禮儀教育,調整行爲偏差,矯正不良習慣,將養成的良好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爲個性品質,使習慣穩固化。

5.情境體驗,促誠信動力

學生的誠信行爲必須有誠信品德作爲行動指南,要使學生的誠信道德認識變爲行動指南,一個主要的條件是通過其本人或所在羣體的實踐並體驗到道德要求的正確性,只有當發現自己和周圍的人一旦遵守道德行爲準則就取得成功,獲得衆人讚賞,否則就會出現挫折,或受到輿論譴責時,他們纔會理解,並相信家長和老師提出的要求是正確的,併力求按這些要求行動,他們的德道認識才能獲得動力的和情緒的特徵,並轉化爲信念。部分學生的不誠信行爲,有許多是明知不對而爲之的,如考試舞弊、小偷小摸等,甚至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教師應通過賞罰分明,及時地爲學生創設能夠使他們獲得足夠的行爲經驗的客觀條件,讓學生獲得道德實踐經驗以形成信念。現在提倡的欣賞教育、成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夠使學生獲得道德實踐經驗,培養誠信品質。另外,教師還應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如:組織學生參觀或通過主題班會討論使每個學生認識到遵守紀律是社會生活的普遍要求和必要性;組織集體輿論對任何破壞紀律的行爲進行必要而適當的譴責等,那麼學生憑藉這些經驗就會信服教師的論據,通過認同與內化,把這種認識變爲動力。

【取得成效】

(一)提升理念合理規劃

我們基於國小生心理特徵、認知水平、年齡特點和道德發展的規律制定了開展誠信教育的原則,即以學生爲主體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

關注差異因材施教原則、“做中學”實踐體驗原則,並根據這些原則統整學校、家庭、社區力量,形成師生、生生、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學生、學校與社區互相合作、互相激勵的互動機制。

1.尋找契機,構築誠信認知平臺

首先,我們構建了“走進社會、認知社會”的平臺。我們利用社會熱點新聞等廣受關注又貼近現實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思考,引導他們表達真情實感、體會誠信對人的發展、對社會的積極意義。其次,我們深化了“課堂滲透,走進生活”的平臺。將教育與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誠信教育在課堂中得到充分體現。

2.整合力量形成誠信教育機制

我們深深認識到誠信屬於社會道德範疇,學生誠信意識的養成、誠信規範的培養不僅離不開學校教育,更離不開家庭、社區的關注扶持,因此我們十分重視創設誠信教育活動的機制。班主任、級任教師、家長、社區文教工作人員是誠信教育活動的主要實施者,在開展誠信教育過程中,我們非常重視發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及時記錄學生(子女)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思想波動、行爲變化,並通過各種途徑與班主任交流、研究學生出現的新情況,制訂對策措施。例如二年級某班有位學生,家長對其期望值很高,平時教育過於苛嚴,學生爲逃避家長的訓斥打罵,養成了撒謊的壞習慣,經常塗改考卷,家長對此甚爲煩心。班主任教師針對這一情況,一方面鼓勵孩子許下說實話,“不撒謊”的承諾,另一方面和家長取得聯繫,讓他們和孩子定下協約,只要孩子說實話便不再苛責。就這樣,在學校家庭兩方面的努力下,孩子逐漸改掉了撒謊的壞習慣,即使出現了不理想的成績,也能勇敢向家長承認。

(二)拓寬視野完善機制

1.創設以誠信爲主題的學校文化氛圍

我校將誠信教育視爲統攬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一方面抓校園環境建設,在校園裏張貼誠信的名言,利用集體廣播向學生介紹名人的誠信故事,宣傳誠信美德;在全校範圍內開展“誠信”口號的徵集活動,讓孩子以自己的視野來看誠信,理解誠信,並進行誠信口號的評選展示活動。“我要做一個不說謊話的好孩子”、“我要象列寧那樣誠實守信”等一句句稚嫩的話語顯現了孩子對誠信的理解,取得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抓教室陣地建設,我們要求每個教室裏都設誠信角、誠信小報、學生誠信宣言等,這些板塊的資料都由學生自己收集、彙編、整理,讓學生在探求、收集、整理中感受到誠信的內涵。

2.開展以誠信爲主題的特色展示活動

學生的天性就是喜歡玩喜歡活動,我們認爲只有把誠信教育與體驗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寓教於樂,纔會大大提高誠信教育的效果。爲此,我們大力張揚誠信的好人好事,樹立誠信少年的形象,讓誠信深入到每個孩子的心中。各中隊從中隊實際、特色出發設計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學生實際的體驗活動方案,等,許多學生自編的小品、故事、小隊誠信歌、誠信辯論賽、誠信主題班會等活動促進了學生誠信品質的規範化培養和學生誠信行爲習慣的養成。

(三)品味收穫體驗成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年來,我校的誠信教育雖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一件件小事中依然可以看到誠信教育已經在學生心中紮下根,家長和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也不斷有所感悟,不知不覺間,“誠信”已成爲衡量自我發展的尺度。

【注意問題】

(一)起點要低。

國小生涉世不深,心地純潔,沒有複雜的生活經歷和豐富的人生體驗,一些“唯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之類的道理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晦澀難懂。因此,教育時,應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比如,以“不說謊話,做個誠實的孩子”入手,使他們懂得這是誠信品格的最基本要求。不說謊話,就要說真話,說實話,如承認自自欺,也不欺人,從小養成誠實的品質。

(二)內容要實。

在我們的國小教材中所敘述的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素材,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當教師根據教材舉徵引申、補充事例時,也需要着眼於學生的生活實際,用學生看得見、想得出的事例來激起共鳴,求得認同,特別是用學生身邊的鮮活事例來進行教育,以產生“親近感”,儘量少用陳年舊事,避免“間距感”,這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不食人間煙火”的超凡脫俗式的空洞說教,更應當廢棄。

(三)針對性要強。

在實施誠信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針對學生道德實踐中的錯誤認識和行爲,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如有些學生認爲做錯事情的時候,自己能夠主動承認就是誠實的表現,幫別人隱瞞錯誤則是講義氣的表現,教師在教育時要深挖產生這種錯誤認識的根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例,通過學文明理,使學生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講義氣,而他們所認識到的義氣,所表現出來的行爲,是隱瞞別人的錯誤,是袒護,是包庇,是最不講義氣。其次,針對現在學生比較流行的享樂主義思想、虛榮心理、失寵失重心理、嫉妒心理等不良表現,教師要及時進行教育引導,結合課文教學、典型事例,辨析討論,讓學生明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真正讓“誠信”成爲時時、事事、人人的行爲準則。

(四)要循序漸進。

在進行誠信教育時,應根據班級情況、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內容上體現教育目標的遞進性,低年級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爲主,如,可以在低年級開展“誇誇我誠實”活動,通過講身邊的誠信故事、做一件誠實的事情,說一句誠實的話等,使學生認識到誠實才能讓人更美麗。中年級以“不隱瞞錯誤”、“不要不懂裝懂”、“不貪小便宜”爲主,如,可在班級中開展辯論活動,對學生的錯誤思想和行爲進行剖析,在辯中明理。高年級則以“不弄虛作假”、“與人相處講信用”爲主。如,可以開展實踐調查活動,通過看報、上網、閱讀等多種途徑收集有關“守信用”的事例和人物,在班級中展開討論,進一步明確守信用是一個人的美德。在進行某一內容教育時,則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在引導學生行爲時,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從遠處着眼,近處入手。

(五)從嚴從細抓好學生常規教育。

一是養成良好行爲習慣、學習習慣,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日行爲規範做起,堅持不懈,日積月累,強化學生道德認識,爲學會做人做事打好基礎。二是要規範誠信行爲。例如要求學生言行一致,要從制定誠信目標,培養誠信理念開始。要聯繫學生實際,使目標循序漸進。通過查擺我們周圍不誠信行爲,低年級突出誠實不說謊;中年級突出有錯就該,答應別人事情一定要做到;高年級突出誠實守信,決不虛僞。通過班級或小組誠信討論、誠信格言徵集等形式,落實誠信目標要求,知道哪些現象是誠實的表現,哪些不是誠實的表現,做到知行統一,言行一致。做到評比檢查、班級比賽不作假,單元抽測、期末考試不作弊。三是在少先隊誠信實踐活動中,如清理“紅領巾街”非法小廣告以及開展誠信小調查等,引導學生談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一說一,誠實正直,

減少弄虛作假、言而無信等社會不良風氣對學生的影響。自覺養成誠信習慣,“言必信,行必果”,做一個有道德,人們信得過的人。

(六)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

誠信教育要以《德育大綱》、《課程標準》爲依據,思品與生活課、思品與社會課要帶頭加強科學研究,各學科積極配合,教學中有機滲透,通過明理辨析,拓展延伸,強化道德認識。例如教學三年級思想品德《做誠實的孩子》一課時,要緊緊抓住故事中典型的人和事,理解爸爸媽媽的話,“做人最重要的是誠實,誠實的孩子要從小事做起”。結合補充古今中外有關誠實的故事、誠信格言,使孩子知道誠實孩子應當怎樣做,不應當怎樣做,從而提高道德認識並轉化爲自覺的道德行爲。再如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記自己所見所聞,抒自己的一己之情和真實的感受體驗,而避免學生爲敷衍作業或是虛榮心而抄襲他人文章,以發展個性崇尚自然爲原則,把學生思維和眼界開拓出去。在作文訓練中,尤其在寫人記事方面,引導學生說實話寫真話,不口是心非,不弄虛作假,發揮作文教學育人的功能。

(七)堅持每月進行誠信評價。

1、以學生品德行爲爲主要評價內容,對照《國小生素質發展報告手冊》以及學校制定的誠信教育目標,每月進行評價,保持教育的連續性。

2、評價程序。(1)學生根據評價內容逐項書面自評。(2)小組討論確定優秀、或良好等相應等級。(3)家長根據孩子在家實際表現,寫出評定意見。(4)班主任從實際出發,綜合評價,評價中注意求真求實,使學生明確今後努力方向。

3、堅持鼓勵性評價,克服不良行爲,以評價促誠信習慣的養成,結合每學期評選誠信小標兵,樹立誠信學習榜樣,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能力,使評價成爲學生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讓誠信內化爲時時、事事、人人的行爲準則

關於誠信的教育案例 篇3

摘要: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當地的中學生更應該講誠信,這對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關鍵的,開展誠信教育,弘揚誠信美德,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夠有力地促進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教師應該立足於學生實際,教育學生以誠信爲本,以誠信爲榮,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誠信教育,畢竟金子有價,而誠信無價!

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對學生道德價值觀的教育、良好道德習慣、誠信意識的培養與研究缺乏足夠的重視,缺乏切實可行的系統的教育內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再加上社會的非誠信行爲學生耳聞目睹,無形之中受到影響,給其還未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混亂;家庭教育中,父母過分保護,嬌寵溺愛,事事代勞,孩子以"我"爲中心,把責任都推給父母,推給他人。久而久之,淡化孩子對自己、對學習、對家庭對社會的誠實守信意識。作爲班主任要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案例:去年,我擔任七年級三班班主任時,班級有一段時間經常丟東西,不是那個同學放在書包內的錢丟失了,就是這個同學的飯卡丟失了,甚至生活委員收的學生訂飯的錢也丟失了。我經過細心觀察、調查瞭解,覺得是有學生“拿”走了。我思考,怎麼辦呢?既要幫助“拿錢”的同學改掉惡習,又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於是我決定實行召開班會的形式來解決:班會課上我首先講了幾個不誠信造成嚴重後果的例子;然後重點講了我上學時候有這種行爲的我的同學在同學們中所造成的影響,尤其講到“我們同學每次聚會時談話的話題就是有這種行爲的同學,你這樣做也會成爲這樣的學生,你也會成爲你的同學以後茶餘飯後的笑柄”;最後由各組同學進行討論,這種行爲會爲你造成什麼影響,你會和有這種行爲的同學交朋友嗎?然後同學們自由發言,場面熱烈。班會結束我向同學們說:“如果這位同學把‘拿的錢’還回來,同學們會原諒他嗎?”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能’,“那麼我們給這位同學三天的時間好嗎?”‘好’。結果,第二天丟錢的同學高興的跑到我跟前說:“老師,錢回來了”!從此,我班再也沒有丟過錢。

案例思考:本次教育活動採取的是“普降喜雨”的教育方式,這樣避免了單一談話造成學生思想心理上的負擔和壓力,通過老師自己的親身經歷的例子對學生產生心靈震撼,有結合同學們非常重視的“同學關係”“面子”展開的討論,是有這種行爲的學生徹底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爲會影響自己的一生,從而想改正自己的行爲,我們又給了學生改正的機會。整個班會教育過程中,老師沒有用一次“偷”“盜竊”等敏感詞語,讓學生覺得老師和同學們的真誠。本次活動促進了全體學生的誠信。

我們班又趁熱打鐵跟進了以下幾項工作,來鞏固班會的成果。

1、創建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誠信氛圍

利用每週的班會課的時間,開設專題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辦了以“誠實守信”爲主題的板報和手抄報。

2、積極爭取家庭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要積極搭建家校互動的平臺,主動走進家庭。如長期堅持每一學期開家長會、聘任家長校外輔導員、優秀家長傳授經驗等。同時要求家長也要做到誠實守信,不但對孩子這樣,而且在生活中的待人處事也要這樣,才能使學生心中誠信的概念不發生衝突。

3、強化措施,規範誠信行爲

要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習慣,必須從細節持之以恆地規範學生的誠信行爲。爲班級每位學生設立誠信記錄卡,根據學校規章制度和班規設計了紀律、衛生、學習三大板塊,採取每天學生自評、每週生生互評、每月老師總結的方式,把有不講誠信的學生,如值日生不擦黑板、不打掃教室、抄襲作業、不交作業、上課無故遲到、考試作弊等行爲,班主任老師記錄在冊。同時教師也應樹立榜樣作用,做到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誠信度來爲人師表。

因此,誠信教育必須要從大處着眼,從小處入手,從日常生活抓起,讓學生從小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習慣;要讓學生樹立“做誠信人、說誠信話、做誠信事”的誠信意識。

關於誠信的教育案例 篇4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校進行常禮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和起碼的道德修養。爲人以誠,待人以信,要從生活中每件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一、背景

邱佳紅,女,九年級學生。缺乏誠信,愛說大話、空話,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抄同學的作業,甚至編“合理”的理由應付老師的作業檢查.還不時對別的同學說三道四,在集體生活中與別人格格不入。更因爲她有這些壞習慣,同學們都不願與她交往,缺少真正的朋友,表面開朗,實則內心孤獨。

朋友之間的交往必須遵守誠信的原則,隨心所欲、以自我爲中心,別人就會認爲你信不過,無法產生信任感、依賴感。失去了誠信,別人就不願或不敢再與你交往。而這種後果是不會馬上就能顯現出來的,很少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等發現自己與朋友疏遠了,無法融入集體之時,往往追悔莫及。於是就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進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邱佳紅的案例正是這種情形。

二、事件分析

(一)關心、理解孩子,與他交朋友

理解是誠信教育的前提。在對邱佳紅進行矯正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遵循熱愛學生、理解學生的原則。首先把她的座位換到前面一點,並告訴她,老師願意和她交朋友,相信她各方面都可以做好;其次在學習上給她以更多的幫助,儘量鼓勵她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用放大鏡尋找細小的閃光點,並給予積極的讚揚;最後是經常找其聊天,幫助其克服困難,瞭解內心感受,洞察她說謊的真實想法。 和她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爲糾正教育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教育學生樹立誠信觀

“交朋友要講誠信,無誠則無信,無信則無友”,這是朋友交得久的關鍵。我嘗試應用例子和故事說明不講誠信的壞處,使她明白講友誼是可以長久的,時間是衡量友誼的尺子。屢屢失信於人,就會如同《伊索寓言》中喊狼來了的孩子一樣,待到狼真的來了的時候,也不會有人真的去救那個孩子的。

通過心理換位,使學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引導她用誠信維護友誼,

做一個一諾千金的孩子。要求她具體做到:作業不做是什麼原因就是什麼原因,不能抄襲作業,不懂可以向老師、同學請教;答應別人的事不能完成就要向別人道歉,或者接受懲罰,這樣才能取信於人。慢慢地,邱佳紅意識到撒謊給自己帶來的後果之嚴重,隨心所欲、以自我爲中心,別人就會覺得她信不過,無法對她產生信任感、依賴感。使別人今後不願或不敢再與他交往,時間長了,就會失去朋友。原因找到了,邱佳紅從內心深處有了改正的念頭,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家校溝通,使誠信無處不在

學校的誠信教育賴於家長的配合和社會的支持。在多次與家長聯繫後,我們向其家長提出了以下要求與建議:

1、不要打罵孩子,因爲李某是個自尊心、自卑感極強的孩子;

2、家長應該言而有信,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3、父親要糾正粗暴、單一的教育方式,母親則不能對孩子溺愛、嬌慣。家庭教育要努力做到嚴格要求與理解寬容的有機結合;

4、平時注意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主要是幫助孩子克服撒謊、任性的毛病。

5、多給孩子改錯的機會,使其不斷感受講誠信所帶來的快樂。

(四)發揮集體的作用

生活在一個大集體中,班風、學風,同學的一舉一動無不對李明慧產生着影響。在糾正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了集體的作用,從思想上感化他,從行爲上轉變她。我們在班裏成立了“互助組”,確立“手拉手”隊員,讓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向她伸出友愛之手,使她逐漸融入到這個集體中。同時利用班會開展“爲什麼要講誠信”、“說慌的危害”、“以誠交友朋友多”等主題隊會。使她逐步學會約束自己,改變自己的態度,行爲慢慢合乎規範,使她懂得誠信乃立人之本,使她做到以誠交心、以誠待人、以誠感人,讓她體驗誠信的重要性,獲得講誠信的快樂。

四、案例反思

誠信,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的基本品質,是人的內在修養,是一種令人敬仰的道德素質。誠信教育是當前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要讓學生真正成爲一個誠信的人,光憑說教是難以有成效的,因爲國小生缺乏社會生活經驗,難以理解一些抽象的道理。另外,誠信美德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

可能一蹴而就。面對這個形形色色、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回歸學生的日常生活,讓誠信教育的內容滲透於生活,形成一種具有輻射力的環境,讓學生浸潤在其中,通過真實的感受、領悟和提升,自覺成爲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誠信就像一棵樹,需要在生活的土壤中生長,燦爛的陽光、清新的雨露和充足的養分,一樣都不能少。誠信教育是一項社會工程,除了家長、教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協助及學生自身的積極配合。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既“持之以恆”,又“潛移默化”,才能培育出講誠信的孩子!

關於誠信的教育案例 篇5

案例一:班級有1名學生,開學的每次收費總是拖落到最後,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遲遲不能結賬。問起原因總是說忘記帶了。

案例二:李同學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每次回答都是落家裏了。經過進一步調查,原來每次都是沒有完成作業。

這是我開學兩個星期遇到的兩個典型案例,類似事件不勝枚舉。對此我感到深深的憂慮,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學生說謊可以臉不紅心不跳?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學生丟失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美德——誠信?我們應該怎麼幫學生找回誠信?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和關注,尤其是我們學校以及家長。

第一、什麼是誠信

什麼是誠信?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誠,信也,從言成聲”,“信,誠也,從人從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誠”通常表現爲真誠、誠實、誠懇;“信”通常表現爲講信義、守信用、重承諾。“誠信”的含義,就是講忠誠老實、誠懇待人,以信用取信於人,對他人給予信任,從而獲得社會的普遍信任。“誠信”,是人的內心狀態,不僅本身是一種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質的基礎。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誠信始終作爲一種“善德”爲社會各階層所推崇;誠信之光始終普照着人類從矇昧走向文明。

第二、誠信的重要性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信是人類社會共有的一項根本性道德原則和行爲準則,是我國自古以來尊奉的道德原則和立身治國之本,也是當前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動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國小生處於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教育學生養成誠實守信的品質尤爲重要。教育學生要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話不作弊,借東西及時歸還,做的知錯就改。

第三、國小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

1、上課不專心,課後作業不認真完成;

2、 借東西不歸還,答應別人的事不能兌現;

3 、做錯事,犯紀律,不敢面對現實,隱瞞事實真相,編造謊言,拒不承認錯誤。撒謊編各種理由爲自己的錯誤行爲辯解。

第四、國小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其一,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假冒僞劣商品充斥市場,毒米毒酒毒奶粉事件不斷,企業惡意逃避債務,做假帳、假證書„„層出不窮,虛假廣告、虛假新聞屢禁不止;價格欺詐隨處可見;人才市場有假文憑,體育界有假球黑哨„„

其二、家庭原因的影響。大部分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視或根本不進行道德品質方面的引導。少數有的家長全然不管學生的一切,任憑孩子“自由發展”,有時甚至把錯誤思潮帶回家中,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孩子涉世之初,父母親往往“諄諄教誨”:“社會複雜啊!老實人要吃虧的!” 也有的家長自己不誠信。例如,家長本來在家幹私活,卻給單位打電話請病假,等等。甚至有的家長也在“教”孩子撒謊。

其三、認知與行爲的脫節。高年級國小生都知道做人要誠實守信的道理,但在實際行動中卻不去做,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如許多學生對《中國小生守則》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可就是不能很好地體現在行動中。有人在場與無人在場不一樣,在校與在家不一樣,在班主任老師面前是一套,在任課老師面前另一套。

第五、誠信缺失的危害性

“狼來了”的故事,在我們這一代孩提時已深入人心。它告訴我們說謊的就要付出代價。 言一朝不信,人就會失掉立身之本,企業就會失掉生存之根,

城市就會失掉髮展之機,國家民族就會失掉興盛之源。老子曰:“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誠信是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的道德基礎。一旦誠信缺失,社會上便會欺詐成風,市場混亂,道德淪喪,人心惟危。誠信的缺失,將會影響社會的發展,阻礙人類文明的進程。

第六、如何加強誠信教育

(一)以身作則,身正爲範

身教重於言教,古今中外的事實都證明了: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中國古代教育中注重的身教就是提倡爲人師表。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躬自厚而薄於人”的品格,學生纔會自覺自願地接受其“傳道、授業、解惑”。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樣才能真正爲人師表。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高尚的靈魂塑造另一個高尚的靈魂,用一個誠信的人格塑造另一個誠信的人格。教師無言的誠信人格感化,遠遠超過刻意的“教育”。

(二)正面教育、營造氛圍

“立身處世,誠信爲本”。我國自古就有“禮義之邦”的美譽。孔子在《論語·學而》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說做人、做事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做人做事的道也就產生了。要發揚這一中華傳統美德,學校就要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教育活動,全校師生都認識樹立誠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道德氛圍。

(三)巧用激勵,推動教育

結合班隊會活動課,有針對性的開展誠實守信教育。選出誠信小標兵,讓學生學習身邊榜樣,從我做起。誠實守信。

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國小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應教育他們從小養成"誠信"的道德品質,從自身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

關於誠信的教育案例 篇6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校進行常禮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和起碼的道德修養。爲人以誠,待人以信,要從生活中每件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一、背景

邱佳紅,女,九年級學生。缺乏誠信,愛說大話、空話,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抄同學的作業,甚至編“合理”的理由應付老師的作業檢查.還不時對別的同學說三道四,在集體生活中與別人格格不入。更因爲她有這些壞習慣,同學們都不願與她交往,缺少真正的朋友,表面開朗,實則內心孤獨。

朋友之間的交往必須遵守誠信的原則,隨心所欲、以自我爲中心,別人就會認爲你信不過,無法產生信任感、依賴感。失去了誠信,別人就不願或不敢再與你交往。而這種後果是不會馬上就能顯現出來的,很少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等發現自己與朋友疏遠了,無法融入集體之時,往往追悔莫及。於是就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進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邱佳紅的案例正是這種情形。

二、事件分析

(一)關心、理解孩子,與他交朋友

理解是誠信教育的前提。在對邱佳紅進行矯正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遵循熱愛學生、理解學生的原則。首先把她的座位換到前面一點,並告訴她,老師願意和她交朋友,相信她各方面都可以做好;其次在學習上給她以更多的幫助,儘量鼓勵她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用放大鏡尋找細小的閃光點,並給予積極的讚揚;最後是經常找其聊天,幫助其克服困難,瞭解內心感受,洞察她說謊的真實想法。

和她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爲糾正教育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教育學生樹立誠信觀

“交朋友要講誠信,無誠則無信,無信則無友”,這是朋友交得久的關鍵。我嘗試應用例子和故事說明不講誠信的壞處,使她明白講友誼是可以長久的,時間是衡量友誼的尺子。屢屢失信於人,就會如同《伊索寓言》中喊狼來了的孩子一樣,待到狼真的來了的時候,也不會有人真的去救那個孩子的。

通過心理換位,使學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引導她用誠信維護友誼,做一個一諾千金的孩子。要求她具體做到:作業不做是什麼原因就是什麼原因,不能抄襲作業,不懂可以向老師、同學請教;答應別人的事不能完成就要向別人道歉,或者接受懲罰,這樣才能取信於人。慢慢地,邱佳紅意識到撒謊給自己帶來的後果之嚴重,隨心所欲、以自我爲中心,別人就會覺得她信不過,無法對她產生信任感、依賴感。使別人今後不願或不敢再與他交往,時間長了,就會失去朋友。原因找到了,邱佳紅從內心深處有了改正的念頭,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家校溝通,使誠信無處不在

學校的誠信教育賴於家長的配合和社會的支持。在多次與家長聯繫後,我們向其家長提出了以下要求與建議:

1、不要打罵孩子,因爲李某是個自尊心、自卑感極強的孩子;

2、家長應該言而有信,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3、父親要糾正粗暴、單一的教育方式,母親則不能對孩子溺愛、嬌慣。家庭教育要努力做到嚴格要求與理解寬容的有機結合;

4、平時注意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主要是幫助孩子克服撒謊、任性的毛病。

5、多給孩子改錯的機會,使其不斷感受講誠信所帶來的快樂。

(四)發揮集體的作用

生活在一個大集體中,班風、學風,同學的一舉一動無不對李明慧產生着影響。在糾正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了集體的作用,從思想上感化他,從行爲上轉變她。我們在班裏成立了“互助組”,確立“手拉手”隊員,讓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向她伸出友愛之手,使她逐漸融入到這個集體中。同時利用班會開展“爲什麼要講誠信”、“說慌的危害”、“以誠交友朋友多”等主題隊會。使她逐步學會約束自己,改變自己的態度,行爲慢慢合乎規範,使她懂得誠信乃立人之本,使她做到以誠交心、以誠待人、以誠感人,讓她體驗誠信的重要性,獲得講誠信的快樂。

四、案例反思

誠信,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的基本品質,是人的內在修養,是一種令人敬仰的道德素質。誠信教育是當前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要讓學生真正成爲一個誠信的人,光憑說教是難以有成效的,因爲國小生缺乏社會生活經驗,難以理解一些抽象的道理。另外,誠信美德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對這個形形色色、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回歸學生的日常生活,讓誠信教育的內容滲透於生活,形成一種具有輻射力的環境,讓學生浸潤在其中,通過真實的感受、領悟和提升,自覺成爲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誠信就像一棵樹,需要在生活的土壤中生長,燦爛的陽光、清新的雨露和充足的養分,一樣都不能少。誠信教育是一項社會工程,除了家長、教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協助及學生自身的積極配合。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既“持之以恆”,又“潛

教育教學案例-培養誠信

爲了培養學生自信、互信的誠信品質,提高自我約束能力觀念,學校在這次期會考試的考場設立了 “誠信”考場,只安排髮捲和收卷教師。沒有巡考教師。每班選擇3個優秀學生,設立一個考場,如果成功,以後會多設立幾個。

考試之前我問過幾個分配到誠信考場考試的學生,感覺如何呢?有一個學生高興說:“太好了!”,老師:“爲什麼?”學生:“抄沒人看了吧!”老師:“不會吧,老師眼中好學生怎麼會這樣呢?”學生:“都抄呀!那別人都抄,我怎麼辦呀?”看來,誠信考場的設立還真是對他們的考驗呀,讓我們拭目以待。

期會考試很快結束了,在誠信考場的學生也都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績。在監考隔壁班級時我也偷偷的瞧了一眼,(我沒有做到誠信,對學生來說)學生們都在悄悄的答題。沒有一個東張西望,我懸着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面對我校建校以來第一次考試改革,我還是有幾許擔心,因爲我們的學生,尤其是農村國小,爲了優秀率和升學率,考試時都是好學生一個,帶兩個不好學生。抄襲對他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升到國中,參加考試,不讓抄,還真是渾身難受,偷摸想瞧人幾眼。考試後有的孩子還臉不紅心不跳對我說“老師,我沒抄着。”剛表揚完成績進步的學生,有的學生就會告訴我:“老師,她是抄的。”可以說學生抄襲的現象

是非常嚴重的,說的嚴重點,有些學生都不知羞恥了。所以設立誠信考場是對學生誠信教育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考試過後,我又問了幾個學生在考場上有什麼感受?“太緊張了,我都不敢動?怕別人說我抄?”、“有老師監考,我覺得就老師看我,沒有老師,我覺得考場上每個人都在看着我!”、“沒什麼感覺,跟平時考試一樣,沒有時間看別人怎樣!”“無人監考使我感覺輕鬆,這回我站在領獎臺上我不會心虛啦!”大多數學生的感覺還真不錯,都以比較輕鬆的心態考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對自己有着充分的信心,相信自己將來越學越好。

一個缺乏誠信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更不會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誠信理應成爲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而今社會,我們忽視了誠信教育,追求高分數考試作弊,犯了錯誤也不承認,放學之後上網吧,欺騙家長等等,這些現象說明了我們的學生缺乏了誠信,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勢在必行。希望我們社會、家長和學校聯合起來,積極營造誠信的氛圍,強化誠信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