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精選2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5W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

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舉措,我們的學生剛剛進入國小階段,綜合實踐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張白紙,我們年級採取的策略是: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本學期我們做了如下工作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精選24篇)

一、實踐

首先,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施小組,制定了學習和研究計劃,並按計劃開展了多次學習與研討活動,進一步強化了課程理念,明確了課程實施方向、組織形式,尤其是學生的學習活動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要觸摸時代脈搏,學習鮮活語文,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是“我們旅遊去” “巧手剪剪”兩個專題進行研究。學生進行了六次小活動,將最美的照片、最美的畫和最喜歡的食物進行了介紹。用自己的小巧手進行了剪報、識字小報和拼圖活動,在動手動腦中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鍛鍊了能力。

第三,我們考慮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的一些實踐活動,需要得到社會、家長的支持與合作。爲此,我們通過多種途徑,進行了廣泛的宣傳,使社會及家長也充分認識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爲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十分必要和及時,爲此,我們營造了課程實施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具體操作中,我們的家長非常重視,給孩子良好的引導。

二、思考

回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引起了我們的幾點思考:

1、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選擇過程中,如果完全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而獨立自主地選擇並確定研究主題,則會影響課程實施與管理的有序性,影響學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師指導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師爲學生預先選擇並設定研究主題,則又將遏制學生自主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從而影響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如何使兩者有機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2、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明確區別於傳統的“興趣課”、“自然課”、“製作課”等,我們如何使學生“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加強“實踐”體驗,真正使教師和學生“活動”起來,將要作出進一步的思考與實踐。

3、對於課程的管理與評價,如何做到科學、有效、持續,需要我們的思考和實踐,逐步建立並完善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與評價體系。

4、如何調動學生全員參與面,特別是一些有困難的學生?如何把評價工作做得公正、全面?操作起來簡單可行?這都是我們今後要解決的問題。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

爲了貫徹新的課程標準,着眼於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強調通過學生實踐,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和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具備健全的價值觀和負責的生活態度,具有創造意識,善於發現和探究,善於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一、具體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充分展示自己才幹。

(2)培養學生圍繞一個主題,學會必要的科學研究方法,會蒐集與處理資料。

(3)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能寫研究方案。學會寫研究報告。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將生動的課外實踐活動與豐富的課內活動結合,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教學活動是引導兒童自己去感受、領悟、表達的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興趣,對周圍事物產生探究的慾望,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他人、對自我的責任感。

3、社會實踐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興趣,對周圍事物產生探究的慾望,增長社會的溝通能力。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有集體主義精神,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他人、對自我的責任感。

(2)培養學生調查、訪問、分析、綜合、社交、表達、寫作等多種能力。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能寫研究方案。

二、活動內容:

《生活中識字》、《讓孩子學會表達愛》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3

爲了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民主”,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使我校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特擬定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本學期不僅要進行實踐活動,更要在體驗的基礎上加強實踐研究。同時也將結合校本課程、學科內容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開展相應的學習研究。

二、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實踐,在活動中逐步養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勞動能力,觀賞和辨別的能力,同學之間互相間的交往、協作能力,逐步的觀察分析,採訪、調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對小課題的研究、探索、實驗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學到的技能,在實踐中能綜合運用,同時又不斷增加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教學措施:

1.認真選擇、認真準備每一堂實踐課活動內容,讓學生真正能在實踐課堂中通過動手、動腦,有感悟,有收穫,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開展體驗活動。爲讓學生的體驗活動不留於形式,更有實踐意義,改善體驗條件和體驗方式,讓學生活動更多更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感體驗。實踐活動管理、評價更到位。

3.認真開展小課題研究。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研究,學會尋找問題,研究問題,結合實踐體驗活動,結合學科知識,更大範圍地做好小課題研究工作。

四、教學進度:

時 間 教學內容

九月份 第一至四課 十月份 第五至九課 十一月份 第十至十三課 十二月份 第十四至十八課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有關學科活動(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創新教育、法制教育、時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開發社區資源,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爲重點,注重學生體驗的獲得,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目標要求

以學生爲主體,貼近學生生活,運用其所學知識,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究知識,親身體驗實踐活動中 的苦與樂,激發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增強學生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並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活動內容

選擇和組織以學生爲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

①學生與自然的關係

②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

③學生與自我的關係。範圍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四、實施要點

1、學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動。

(1)說說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角色。

(2)簡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3)經常保持個人整潔,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並能維護學校的秩序與整潔衛生。

(4)經常參加洗衣、做飯、洗碗、整理打掃房間等家務勞動。

(5)懂得一般生活禮儀及平常相關表現。

(6)瞭解自己與家庭、社區環境的關係,並能說出自己的角色。

2、社區服務實踐活動。

(1)體會參加社區服務的意義,撰寫心得體會。

(2)瞭解自己所在社區鄰里的情況,開展適宜的鄰里交往與鄰里服務及社區服務。

(3)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和他人。

(4)瞭解認識相關社會行政機構及其功能,瞭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性。

3、戶外休閒與探索活動。

(1)觀察戶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2)計劃適合學生的戶外休閒活動,並逐步學習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際關係與溝通活動。

(1)述說自己與家庭人溝通的方式,體驗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說出自己與他人相處的經驗、體會。

(3)參加各種團體活動,瞭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樂於表達自我並願意與人溝通,養成互相關心與遵守紀律的習慣。

5、環境教育活動。

(1)觀察家庭與學校周邊的環境,瞭解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2)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害,討論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跨學科的實踐性綜合課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課堂,在一個真實、開放的情境中,通過參觀、調查、訪問、觀察、測量、製作等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個性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所理解、有所體驗、有所感悟。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爲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材簡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徵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說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繫爲線索,在以國家與安全、人口與民族、法制與社會、信息與資訊、經濟與生活、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爲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四、課程總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五、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跨年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綜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裏、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辦出學校特色。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利用校內外豐富的資源,按計劃有系列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利用好學校圖書室和網絡室,充分發揮現有圖書的功能,正確引導學生到圖書室、上網查找資料;利用好學校內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探索活動,豐富知識,提高活動能力;引導學生對學校的進一步調查和了解,瞭解學校的面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辦學宗旨等,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去。

(2)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學校地處街道,有豐富的社區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比較豐富,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帶領學生去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六、教學改革設想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情況,尋求適合國小生開展的實踐探索活動,使學生人人蔘與,樂於參與,並要在實踐活動的體驗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學習的快樂。

七、實施計劃具體措施

1、徵對教材和特點,明確學習目標,鞏固與提高課堂所學。

2、對起點不同的學生分類施教,讓基礎好的學生學得一技之長,底子薄的學生打好基礎。

3、提高課堂興趣,多采用範例教學法、活動項目教學活動法、綜合實踐教學法等,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4、在教學方法上,多鑽研,多進行調整,尋找適合自己的一套新方法,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八、環境教育

通過體驗調查活動,讓孩子們在生活中養成節約的習慣,學會對生活中必需用的水及其它物品的的合理利用,都是本學期活動過程中所要進行的,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綜合實踐的研究活動,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節約都有着重大的意義。

九、潛能生提高措施

1、鼓勵他們,讓他們找到自信。

2、在課堂學習的時候,注意多個別輔導。

3、充分發揮小老師的作用,讓他們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對學校的各項常規都有了一定的瞭解,有一定的自制力。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中年級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動的天性仍表露無疑。對待學習的意識不強,不會主動學習,需要教師多方面引導,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意識、習慣和學習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別較大,大部分比較優秀,個別學生較差。因此,教學中應從學生現有情況出發,在原有的水平上每個孩子都得到不同的發展,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二、活動目標

通過了解、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羣,教育學生關心社會,奉獻愛心。增強生活自理的願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參加簡單的家務勞動。瞭解各行各業的工作情況,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書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通過對生活中的廢品進行再創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從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通過創編節目、模擬表演,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進一步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組織形式,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活動措施

1、紮實認真地學習和實踐新課標,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課堂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爲他們的後續發展打好基礎。

3、把學生平時的生活實際通過提煉,創設學生樂見的生活情境,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並將課堂和生活很好地連接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好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努力創建快樂的數學課堂,讓學生輕鬆開心地學習。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4、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6、以研究性學習爲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7、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爲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8、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教育。

四、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教時

第一週機動處理

第二週1誇誇我的好媽媽2課時

第三週2我隨父母去做客2課時

第四周3做事不拖拉2課時

第五週3做事不拖拉

第六週國慶節放假

第七週4玩繩2課時

第八週5奇妙的節奏2課時

第九周6中華紙文化2課時

第十週期會考

第十一週7走進南極2課時

第十二週8笑話故事2課時

第十三週9啄木鳥醫生2課時

第十四周10纔不壞的火柴盒2課時

第十五週11我的小屋2課時

第十六週12越“改”越好2課時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基本情況: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爲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爲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科技特色,以綜合爲特徵,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具體工作:

結合地方教材《我與新疆》開展教學活動。

燦爛的吳文化和濃郁的現代文明,給人以一種傳統文化與時代氣息交融的跨越時空的獨特感受。我們對峙將傳統文化的精粹與現代教育理念的英華有機整合,構建古典與現代兼容,本土與世界兼容的西域文化特色校園文化。讓“西域文化”根植於師生心靈深處,成爲他們健康成長的“養份”,在“西域文化”的陶冶與研究中提高道德素養。

爲了擔當、宏揚和創新以吳文化爲代表的具有本土地區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按照“有重點、入主流、上水平、出特色”的建設方針,科學規劃和設計吳文化教學活動,以利有序推進學校文化,使我們能少走彎路,有更高品味,出更多結果。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

4、整合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四大領域。

5、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內容整合的基本要求:第一,把握綜合實踐活動各指定領域共同的價值追求。第二,把握各指定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繫,注意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延伸。

6、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五、豐富綜合實踐活動國小生活動的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蒐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服務、製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爲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爲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爲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爲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並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爲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臺,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正在逐步由兒童期邁向少年期。在這個時期,廣闊無邊的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內心世界都等着他們去探索。他們有着強烈的探究心,但因社會經歷有限,再加上他們的思維能力還有待加強,他們看世界的方式方法需要加以引導。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開展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滿足學生髮展需求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出素質全面、個性鮮明、富於創造力、適應發展的現代青少年

三、教學目標:

(一)總體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瞭解一些性別差異的知識,體驗成長的快樂,培養積極進取的健康心理。並能掌握一些常見病、小傷害的預防和臨時處理方法。

2、讓學生具備環保意識,知道環保應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引導學生關注國際問題,關注地球,關注宇宙,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3、通過訪問、調查等實踐活動,培養他們好奇、競爭、合作、分享、關愛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4、繼續組織學生研究生活中的問題,瞭解其中的基本原理,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具體目標

1、心靈驛站:

(1)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瞭解並掌握與他人友好相處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誠信。

(2)感受父母對我們的愛,學會與父母在情的溝通,愛的交融中進一步增進感情。

(3)幫助學生逐步認識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瞭解一些性別差異的知識,並引導他們與異性健康交往,正常友好地相處,增進同學間的深厚友誼。

2、動手實踐:

(1)帶領學生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室——烹飪室做一些生活實踐活動。如包餃子,做水果拼盤。

3、親近自然

(1)讓學生知道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這裏有與我們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們的朋友——各種動植物,它們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發展的源泉。

(2)認識、瞭解我們的朋友——鳥,會製作“小鳥的家”,能愛鳥護鳥。

4、健康快車:

(1)讓學生知道學會生存,生存必須健康,健康才能更好地生存。

(2)學會“講究衛生、預防疾病、安全避險、自救自護”,從而增強、提高自己應對困難和處置危險的本領,快快樂樂的健康生活着。

(3)瞭解常見病、小傷害的預防和臨時處理方法,學會一般的應急處置本領。

四、活動安排

略。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爲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活動背景:

三年級國小生受年齡和學識的限制,受原來課程模式的影響,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接觸社會比較少,一下子全部放開,學生將會束手無策。因此,以主題活動爲切入口,學生從大的主題中尋找和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動的全過程。如:關於美化校園的新建議;誇誇我們的學校;課間十分鐘等。。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爲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教師將根據學生最感興趣的主題給於一定的指導,體驗整個專題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爲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三年級“活動資料”的形式還是以有趣的遊戲和製作爲主,我們計劃安排一些圍繞生活實際展開的一些實踐活動,再安排一些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有趣的活動內容。這些活動都滲透了激發學生探索和發明的內容,也就是要學生探索事物的內涵和本質,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

三、課程總體目標:

根據學校及周圍自然環境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體驗、欣賞、學習、探索、時間,從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瞭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養成對自然的態度和行爲。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四、具體目標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

生的動手能力,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爲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7、通過觀察、訪問、實踐、探究等活動,使學生了解社會現象,瞭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定位,體會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關係,養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志,並遵守社會行爲習慣,發展人際關係。

8.發展自我,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自己的能力、興趣、情緒、價值觀等個性品質,學習及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了解他人,與他人積極合作、交流、溝通的意識和能力。

五、活動重點: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爲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活動難點: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七、實施的措施

1、課時安排與實施策略:

每週2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2、活動內容:大的主題《美的心靈》,延伸的小主題看後面的活動安排表。3.具體形式:①集中授課:知識技能的普及等。

②實踐活動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課。③方案設計課:主題的確立等。④綜合課:課題的研究等。⑤成果交流課:體驗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八、課程評價:

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變化和表現。全面評價,反

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爲、情緒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師、教師集體、學生個人、學生集體、家長與社區成員等,都是學生評價活動的主體,都應該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來。引導反思,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增強他們對自己所進行的活動的信心,學會在與人相處中,發現自己和他人的長處,提高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水平。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0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通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通過學習本套教書,瞭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素養和思想品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爲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活動目標:

1、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爲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2、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通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三、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爲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依據,以“創新、實踐、發展”爲主線,立足於探索開放性的實踐活動,探索多種途徑,努力保持學生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能與學校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相結合,與學校課程的研究性學習相結合,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的發展相結合。使學生能在不同程度上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的體驗,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養成服務意識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組織領導機構

領導小組組成:校長是第一負責人,組長由分管年級副校長擔任,小組成員由學校教科室、教務處和團委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負責校內外指導力量的組織協調和設備利用、實施計劃制定、過程落實、實施指導、檢查管理等工作的統籌安排,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順利開展和有效實施。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學校教科室、教務處和團委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

三、實施原則

1、綜合性: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和學科間的相互滲透,重視知識、經驗和技能的綜合運用。

2、實踐性:強調體驗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

並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爲終身學習,獲得生存能力的綜合實踐能力。

3、活動性:強調針對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活動作爲教育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形成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4、開放性:強調“開放”,努力做到教育時空的開放,組織形式的開放,教學要求與內容的開放,教育資源與教師隊伍的開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評估的開放。

5、自主性:強調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設計,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能力。

四、實施方案

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新課程實施現實的經驗,依託綜合實踐活動形成特色鮮明的課程文化,打造學校素質教育新亮點。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勞動與技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等領域。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做到“親歷實踐,深度探究”,充分體現綜合性的特點。學校圍繞“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的關係,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成長的需要和認知規律,各年級形成序列大主題,各班在大主題的總領下確定小主題,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結合周邊自然環境、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科學技術等領域,確定研究主題,開展調查與訪談、參觀、考察等多種活動,以形成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課程文化,成爲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的一大亮點。

(一)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領域,涉及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的基本特點是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分爲兩大類別: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其中課題研究內容設定爲七類,即生命與健康、安全與自救、自然探究、社會考察、環境保護、民族文化、科技創新;項目(活動)設計的內容設定爲五類,即自我發展設計、家庭活動策劃、校園活動策劃、社區活動策劃、創新設計製作。課題研究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類型。項目(活動)設計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兩種類型。前者如一次獻愛心活動、街頭宣傳活動或主題班會的設計(策劃),後者如對某一設備、設施的製作、建設或改造項目的設計等。

(二)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實施策略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統一規劃下由政教處負責牽頭具體實施。領導小組在充分調研學校學生現狀及其發展需要和學校特色發展的需要,綜合考察學校及社區支持學生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的有效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在政教處統一安排下,採用專題講座、觀看錄像等多種形式,認真開展以年級或班級爲單位的有關培訓,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社會實踐與服務的觀念,熟悉、掌握社會實踐與服務的基本內容、技能,瞭解課程實施評價的一般方式,懂得如何處理社會實踐與服務過程中的突發事件與安全問題以及如何反思和撰寫實踐與服務心得,以“思想先行”爲健康實施“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擬開展的社會實踐與服務活動如下。

1、社區社會實踐活動

社區社會實踐活動是指學校依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發展需要而設計以年級或班級爲單位統一開展的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所接觸的生活世界,從熟悉、關注的社會實際角度選取主題並以小組爲單位開展的校外社會實踐活動。此類活動可以通過參觀訪問、考察調研、體驗民俗、生存鍛鍊等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開展政治、經濟類活動如“政策宣傳”、“消費導向”、“呼喚誠信”、“義務書畫”等進行。以年級或班級爲單位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必須指導學生統一紙張格式認真撰寫活動體會心得留存。

2、校內社會實踐活動

校內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指由學校學生廣播站、各類文藝社團、學科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舞臺,開設“理想、人生”、社會人文、科學實踐、時事專題以及勞動技能如攝影等校本課程包括講座、第二課堂興趣小組活動等,以學生自願參加爲原則所開展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

各年級必須根據年級師資和可供支持的教育資源選擇開展適合本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必要時有些活動可以考慮跨班級或跨年級進行,以達到“師資等教育資源的共享,跨班級或跨年級學生互動交流”的目的。各年級應及時總結所開展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提升活動的質量,同時指導學生認真做好參與活動的過程體驗、經驗總結等個人資料的歸檔工作。

3、社區服務活動

社區服務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對他人、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責任感。此類活動通過學校統一組織和學生自行組織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學校統一組織的活動可以是大型社會公益義務活動,如配合創建衛生城市的環保衛生公益勞動、大型社會活動的義務宣傳等;也可以是社會重大活動日如“學雷鋒日”、“消費者權益日”、“教師節”等,開展“訪貧問苦送溫暖”、探望敬老院、福利院之類青年志願者活動等。學生在積極參與上述各類活動的基礎上,必須利用節假日、寒暑假,以個人或自願結合的活動小組,開展如到父母單位服務當義工等社區服務活動,完成學生活動體驗小結將載入學生檔案袋,並作爲學生綜合素質考評的重要內容之一。

4、校內服務活動

校內服務活動主要有“幫困助學”、定期義務勞動等。學校將統一課表,安排一定的課時確保每天有一個班級在校內開展義務勞動。全體學生在積極參與班級值日衛生、衛生包乾區整潔、自行車排放等工作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與條件有選擇的參與開展“不讓一個同學落伍”一幫一、一對紅活動,愛心幫困活動;競爭參與學校圖書館、專用館室管理服務活動和“學生文明示範崗”、“常規管理學生服務團”等服務管理工作。各班主任應指導學生將所參與開展的服務活動以書面形式及時總結以載入“學生檔案袋”。

五、課程實施的管理

1、落實課程計劃:按照課程計劃的要求落實好課時,課時列入課表,採用集中與分散的形式進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情況可以臨時調整,但確保學期總課時,不得擠佔挪用。

2、日常管理:各年級段要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表,按照“一人負責、團體協同”的原則配備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每個班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要有專人負責。學校、年級組織學習、集思廣益,集中教師的智慧在具體活動中實施協同教學。各年級及時做好活動記錄,並收集原始活動資料(如活動教案、調查報告、評價表、總結論文等)統一歸檔,期末上交教導處。

3、加強教研活動,重視教師培訓。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認識開設綜合實踐課程的重大意義,要認真學習國家、省有關課程改革的文件與書籍,明確綜合實踐課程的目標及實施、操作的方法,提高對各個學科的認識。學校將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在校內開展看綜合實踐活動課案例的錄象,聽課等活動,採用內外並舉的策略。

4、課程評價:課程教學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以形成性、發展性爲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學生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評價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以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不採用書面考試的方法,主要採用作品(手工、勞技作品、調查報告、研究性小論文等)評價、展示與交流、成果彙報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方法進行。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爲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三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爲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爲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三年級“活動資料”的形式還是以有趣的遊戲和製作爲主,這些活動都滲透了激發學生探索和發明的內容,也就是要學生探索事物的內涵和本質,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

二、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爲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課程評價:

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變化和表現。全面評價,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爲、情緒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師、教師集體、學生個人、學生集體、家長與社區成員等,都是學生評價活動的主體,都應該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來。引導反思,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增強他們對自己所進行的活動的信心,學會在與人相處中,發現自己和他人的長處,提高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水平。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3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五年級是學生思想的過度時期,這時的學生比較敏感、自我,爲此,本學期,我計劃通過細緻的思想教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幫助他人。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樹立正確的集體榮譽感,爲創建良好的班集體而努力。

二、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一門與各學科有着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其它課程具有互補性。

實踐活動以活動爲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鑑於以上認識,結合學校實際,我們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即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創造性的人格發展。

三、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習得和智力的發展,更關注他們情感的體驗、良好的個性品質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在情感態度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的意識。

2、在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知識方面: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

四、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爲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們依據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五、課程實施措施:

管理策略:綜合實踐活動在我校剛剛起步,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因此,我想在觀念更新爲先導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分析現狀,開齊開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好課程,研究課程,不斷提高課程的實效和質量。

首先,統籌規劃,制訂出學校、年級、班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整體實施計劃。我們依據地方特色與時令、季節特點,讓學生緊緊圍繞校級研究課題――學生“自我”主題的開發,讓學生去設計一系列研究自己、研究同伴的問題,作爲“短線”活動隨時穿插於其中。隨着活動過程的展開和活動情境的需要,會不斷生成新的目標和新的主題,我們會不斷適時進行補充和調整。

其次,加強向社會、家長的宣傳。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學校開設這門課程的有關計劃及安排。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綜合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的學習,反而會因爲活動能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第三、活動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的評價必須採用全新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強調評價的指標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主要是學生評價。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4

一 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指導,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 課程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 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爲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將依據學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 教學措施

1 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爲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2 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3 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4 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5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爲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教材簡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徵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說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繫爲線索,在以國家與安全、人口與民族、法制與社會、信息與資訊、經濟與生活、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爲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三、教學目標

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已達到學生情感、知識、能力和人格四個方面的理想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教學方式及具體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裏、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課程的具體實施

(1)全面瞭解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多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在獨立觀察和思考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

(4)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從啓發興趣、激發操作的慾望入手,使學生產生想要親手實踐的慾望,知道怎麼去動手操作。

(5)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將自己活動後的感想、體會寫下來,並且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激發他們大膽想象,創造條件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放開來寫,提高寫作水平。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6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類新型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選擇是從學生身邊事物開始,其主要思路是圍繞“我與家家庭、我與學校、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等綜合性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爲主要學習形式,以“實踐、創新、發展”爲主線展開。

二、學生分析:

1、通過一學年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學習,學生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這門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本科學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

2、雖然經過一學年多的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3、對活動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

4、本年級共2個班,每班都有50人左右。大部分學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而且喜歡綜合實踐活動,愛動腦、愛動手。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平時的學習習慣較差,以往的基礎知識不是很紮實,再加自己不嚴格要求,所以教師平時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活動目標:

1、學生的發展,圍繞發展學生潛能這一核心,正確處理學生、教師、教材、學校、社會之間的關係,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

2、重視學生實踐活動的過程,使其獲得參與研究的積極體驗。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自由活動,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探索慾望。

3、重視學生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視學生全體參與,學會共處、學會分享、學會合作。

5、使學生在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四、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且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益友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一、指導思想

以落實區教育科研工作計劃和我校整體工作爲指導,切實實施教育科研先導工程。以我校一、二、三、四年級實施的“綜合素質潛能開發研究”及市規劃辦課題實驗爲重點,以教師教育科研素質提高爲主線,以校本科研培訓爲結合點,全力做好我校的科研工作。

二、重點工作

1.在一、二、三、四年實施的“綜合素質潛能開發實驗”是我校本學期的重點工作之一。現已基本形成了課堂教學研究、實踐彙報的基本體系。本學期繼續做好實驗工作,在完善實驗方案的基礎上,重點研究四年級的實驗。

2.做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課題的研究。本學期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繼續完善方案,全面研究評價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並在實驗研究中取得成績,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真正起到作用。

3.加強學校教育科研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目標的實現。結合我校具體工作積極開展“教師大練兵”活動。,科研室做好培訓、指導、考試、反思等各項具體工作。同時有計劃地培養學校的科研骨幹。

三、具體工作

八月份:

1.制定學校科研計劃。

2.進行“學生綜合素質潛能開發”中“積累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研究”教材編輯工作。

3.進行數學思辨教材的系統編輯工作。

4.進行“_”課題實驗工作。

九月份:

1.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活動,重點研究各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力爭在各學科課堂教學上有所提高。語文學科在抓好常規語文課程落實的基礎上,重點落實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在閱讀教學中重點開展“讀、悟、累、用”的研究,增強閱讀教學的實效性,鼓勵有總結能力的教師撰寫科研論文。

數學學科:夯實課堂教學,進行“提高數學試卷講評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研究,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英語學科要繼續夯實課堂教學,進行“提高英語試卷講評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研究,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繼續進行大練兵活動。

3.強化各學科教師對課標的解讀能力,爲參加全區大賽做準備。

十月份:

1.繼續進行民生路國小教師大練兵活動。

2.各學科繼續進行“有效教學,構建生命課堂”的研究。

十一月份:

3.各學科教師按區課堂教學大賽的相關要求準備自己參賽的課堂內容,段主任把關指導。

一月份:

1.課題彙報課。

2.總結本學期科研工作。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7

一、指導思鄉:

“綜合實踐活動”是爲了改革中國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一種新型課程,其目標在於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本質特徵,結合學生實際等因素,確定我校五年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題爲1、各活動的時間2、估測樹葉的面積。

二、總體目標:

1、用最簡分數表示一天中每項活動所用的時間佔全天的.幾分之幾,鞏固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約分等知識。增強學生的時間緊迫感,懂得珍惜時間。瞭解分數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2、通過估計樹葉的面積,算出一棵樹所釋放的氧氣能滿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讓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

三、活動安排:

1、各活動的時間(2月——3月)

(1)通過錄像、故事等方式介紹魯班教子故事,引出主題。

(2)圍繞活動主題,展開討論,你想研究哪些內容,計劃開展哪些活動?(從學生的討

論中教師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出相應的集中)

(3)根據學生的實踐情況,由學生自己研究形成初步方案。研究方案可以是:記錄一天

中每項活動所用的時間等等。

(4)學生自行設計一張表格,將所記錄下的各活動時間填入表中。

(5)算出各項活動所用的時間佔全天的幾分之幾。

(6)用分數知識進行全班交流,介紹心得體會。

(7)每一小組圍繞研究主題出一期手抄報。步驟:確定主題、組員分工、選擇材料、合作出報。教師作相應指導。該手抄報主要體現這一階段學生讀書成果。組織一次手抄報展評,評出優勝獎。

(8)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家裏的人和周圍的人,讓大家明白時間的寶貴。

2、估測樹葉的面積(4月——5月)

(1)用各種手段瞭解全球空氣污染的情況(如:查書籍、上網、詢問等)。

(2)戶外學習:選擇樹葉。注意點:①採樹葉時不要傷害樹。

②樹葉要選擇有代表性的,不能太大或太小,爲了更準確,選擇5片樹葉

(3)進行估策:教師提出可以將樹葉描在紙上,再用透明方格紙放在上面進行估策,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其他方法進行估策。(爲了方便計算,每片樹葉的面積可以適當的四捨五入)。

(4)運用數學方法計算,如果一棵樹有10000片樹葉,估計這棵樹的樹葉總面積以及釋放的氧氣能夠滿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用這一系列的數字來警醒學生,使他們受到震撼。(樹葉只有在光照下才會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5)交流心得,結合所瞭解的空氣污染情況,說說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教師總結。

(6)出一期板報,並進行一次關於保護環境的數學手抄報比賽。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8

新的學期開始了,爲更快適應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勞技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倡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更多地爲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教師點撥、指導爲導線,以問題探究爲主線,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的勞動課,重在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在學校和家庭中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增強動手,動腦的能力和習慣。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由於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而且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針對這種情況,瞭解學生比較困難,但我力爭做每個學生的朋友,瞭解其素質水平,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應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特長和興趣,關心進步慢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動手能力及學習該學科的興趣。

三、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初步懂得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勞動光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紀律、認真負責、耐心細緻、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勤勞儉樸、愛護勞動工具、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品質;初步樹立質量觀念和環境保護意識。

2、使學生學習一些淺顯的手工勞動知識,學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3、通過勞動課的教學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並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4、採用合作的學習形式,創設濃厚的探究氛圍,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合作精神的形成。結合課內知識和課外活動,學以致用,讓學生品嚐成功的喜悅。

5、展示勞動成果,發展學生個性,讓學生在“勞動”中成長起來。

四、教學措施。

1、以學生爲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利,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活動。

2、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體現探索的過程、嘗試的過程和創造的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多動手實踐,多動腦思考和多動口表達。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3、在活動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爲可以充分自由,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和靈活的活動時間。解決問題的思路、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活動成果的呈現,學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積極創新。

4、搞好分層教學,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每個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5、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觀的教育,教育學生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9

一、學情分析:

通過前一年的學習,五年級學生對綜合實踐課程有了初步的瞭解。多數孩子學習紀律好,善於團結協作,對綜合實踐這門課程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的研究能力還停留在網上查找資料的層面,缺乏動手實驗探究的興趣和方法。因此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儘量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解脫出來,多留給學生自由實踐鍛鍊的時間和空間,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是:“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爲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四、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爲、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0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開發並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校園基地,實現課程的教學時空向自然環境、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讓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於是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從小培養勞動意識的“我是種植小能手”活動開始了。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本學期,我校以學校的種植實踐爲依託,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共同參與種植實踐活動,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學生親身參與研究探索,形成勇於實踐,善於發現,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培養學生自主發現、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2、培養學生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和個性品質。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3、培養學生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4、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習、實踐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只是有針對性的引導、指導,起到調節與幫助的作用。

四、活動步驟

準備階段----調查研究階段----種植、管理階段----展示成果、總結活動階段。

五、活動措施

1、以研究性學習爲指導,依託教學種植室,開展學生的各項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在於讓學生獲取多麼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於讓他們在行動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地學習體驗,改變長期以來習慣的偏重知識接受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

課本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我們要爲學生創設條件,讓他們多瞭解周圍的現實生活,通過觀察,發現問題,善於質疑。教師構建學生的交流平臺,發揮團體的作用,讓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

3、注重過程。

淡化知識目標,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參與性學習的一大特色,所以,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1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學習和參加社會實踐的基礎,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部分聰明好學,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也有個別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大,對周圍事物不夠關注,學習、行爲習慣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過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綜合實踐能力。

二、教學內容

1、以社會實踐爲基本形式的體驗性學習活動

社會實踐以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生活積累和文化積累爲目標,重視學生的親歷親爲。內容包括參觀、考察、訪問本地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學生通過從自然、社會中的親身體驗,懂得課堂以外豐富領域的知識。本學期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昌樂資源知多少》。

2、以社區活動爲基本形式的參與性體驗活動

社區活動包括成爲某一社會活動的成員員進行實際的生產活動、社區服務活動、公益活動等等。通過發揮少先隊員在社區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推動城市文明建設。

3、以課題探究爲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課題研究基於學習者的興趣,從自然、社會、文化和學習者自身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主題,進行跨學科的探究。並選取人與自然(如環境污染、動物植物、生態平衡)、人與他人(如師生關係、人際關係、希望工程等)、人與社會(如交通狀況、娛樂、消費、社區環境等)、人與科學(如科學發展史、科學與生活、科學)等作爲確定主題的依據。本學期我們確定的研究課題是《有關雨的探索》。

三、活動目標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7、瞭解科研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體驗科研的艱辛和快樂。

四、活動重難點

1、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3、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活動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班級特色,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7、有效激勵機制,優化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能力。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2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依據,努力開展好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體驗性課程,實踐性課程,綜合性課程,三級管理的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成性。因此,在課程的設計,實施過程中,十分注重課程意識,形成實踐的課程觀,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切實確立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展。

二、教學目標

1.生活實踐目標——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表現自我和驗證學科學習內容。

2.人生體驗目標——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在體驗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增進對自己的瞭解,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3.個別發展目標——在同一主題下針對不同能力,興趣愛好和需求而設計多元活動內容,給學生個別發展的學習機會。

4學科整合目標——運用校內外的多種資源,整合學科知識。

三、工作重點

由於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瞭解不深,所以工作重點有:

1、強調綜合實踐理論知識的傳授。

2、增強在各個活動階段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監督。

3、讓學生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弄清楚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怎 樣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活動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

4、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積極的同周圍環境接觸,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綜合能力。

5、加強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資料積累,包括各種形式的原始資料並逐步完善學生的綜合實踐個人成長檔案。

四、工作安排

(一)、準備階段

1、針對學生特點研討並制定研究計劃。

2、完成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自主選題會、確定課題。

(二)、實施階段:

1、各課題組根據計劃定時定地開展活動,做好記錄,保留每次活動的各種資料。

2、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小結,總結前段時間的實踐活動中的經驗和教訓,分析活動中的困難及解決辦法,並指導後階段的活

3、各小組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記錄,邊實踐邊研究。

(三)、總結階段:

1、學生整理好各自的資料,寫好活動中的體驗,感受及收穫等內容。

2、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3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爲、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二、學生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爲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學目標:

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爲的含義,瞭解良好的學習行爲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通過調查、訪問,查閱資料,實踐操作,瞭解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殘疾人,讓我們用真摯的愛爲他們挑起一片蔚藍的天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尊重他們,關愛他們。

通過調查身邊的民俗活動,瞭解南流悠久歷史,瞭解南流日新月異的變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通過調查、採訪,使學生初步瞭解到人們與電腦的關係,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電腦的意識。

通過對敬老院、消防大隊、南流農村、街道等社區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適應社區的生活能力,爭做社會主義下的新公民。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2023秋季一年級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4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通過實踐研究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在經歷每一個主題實踐活動都生成了一些與學科課程相關的能力。於此,我們想以學科實踐活動爲基點,開展系統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以全面推進學生素質教育以及綜合學習和實踐研究的能力。 在本學期中,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面以發展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豐富學生個性,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爲總目標,而我們三年級教學的重點還在於培養學生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周圍的人們,充分了解社區環境,體會感受自我的成長。

二、活動內容:

1、從問題開始; 2、我是這樣長大的; 3、 牙齒與健康;4、在蔬菜的王國裏;5、我們和動物朋友;6、草地裏的祕密;7、書包的學問;8、小小的“拍賣場”;9、商品與品牌;10、我的妙點子;11、有趣的年畫。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爲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4、培養學生細緻觀察事物的能力,關注社會的好品質。

5、通過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

6、培養學生熱愛家鄉關心社會,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

四、活動措施:

1、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蒐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

2、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

3、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爲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5、指導學生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發生。

6、指導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着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