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輔導教學計劃(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8W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

一、班級情況分析: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精選23篇)

這一學期我繼續擔任三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三年級學生已經有兩年的數學學習經歷,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爲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爲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餘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爲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計算的教學順序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發展的規律。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總結、理解並且記憶計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繫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在本冊教材中,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對於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爲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爲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以及有餘數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措施

1、認真整頓課堂紀律,讓孩子有良好的聽課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按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學工作,在教學時要注意認真備好課,上好課。保證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3、對學生缺失的知識進行調查,並及時尋找時間進行補充,儘量讓全體學生都能順利地、較輕鬆地學好相關知識。

4、密切關注學困生,從態度、興趣、習慣、方法等各方面入手,從課上到課下,把握各種時機幫助輔導,努力讓他們在原有水平上能進一步的提高。

5、加強自身的學習,多向同組老師學習、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六、教學進度

第1--2周:測量:毫米、分米的認識

第2--3周:測量:千米的認識和噸的認識

第4--6周:四邊形

第7--9周:有餘數的除法

第10--11周:有餘數的除法

第12周:時、分、秒:秒的認識、時間的計算

第13--15周:多位數乘一位數:口算乘法

第16--17分數的初步認

第18周:數學廣角

第19-20總複習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2

我班有學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來學習習慣基本養成,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有幾位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題速度慢,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今後要加強輔導。

本學期教學任務和要求

1、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2、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3、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5、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6、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總複習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乘法的初步認識與鏡面對稱的教學。

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數學教學活動要注重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

2、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3、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導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5、在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

6、注重體現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探索和創新的意識。

7、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加強估計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8、筆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便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

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爲前提,以提高師資整體素質爲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爲重點,加強教學研究,不斷解決教學中的新問題,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具體工作】

一、積極向上,不斷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創優秀教研組。

本組有6位語文教師,骨幹教師應在業務上、學習上都要帶好頭,不僅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更要積極引領組裏的青年教師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研組的學習氛圍、工作狀態深深影響着每一位教師,尤其是新上崗的教師。因此,本學期不僅要保持教研組融洽、團結、向上的氣氛,還要進一步美化、優化辦公室環境,使教研組凝聚力進一步加強,使每一位教師熱愛學生,熱愛學校,自己愛學習,樂學習,爭取創建先進教研組。

二、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大膽實踐探索。

1、認真備課。

備課是上課的基礎,本學期我組要向“格式規範、重點突出、富有創意、及時反思”的要求奮進。重視備課的實效性,教師重視作業的佈置和作業的批改及隨筆的撰寫,教研組內進行集體備課,共同探究、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2、上課、磨課。

隨着全校教研活動的展開,教師在教案、上課、教後反思三個環節上相互學習,不斷提升。

尤其是“課堂教學”這一環節,本學期骨幹教師上好掛牌課,青年教師上好錘鍊課,儘可能組織組內的每一位教師儘可能多地聽課,琢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組織教師評課、反思,學習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理念、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

3、規範“六認真”常規管理,向管理要質量。

本學期要切實抓好“六認真”常規管理,組長每月進行“六認真”常規檢查,及時每月一查,及時反饋。發現問題,不輕易放過,利用教研組學習時間組織組內教師討論、反思,及時糾正。在檢查的形式上要多樣,可以互查、自查相結合。希望在嚴格的教學常規下,語文教學質量保證合格率100G,優秀率在95G以上。

教研組長落實隨堂聽課制度,每人每學期隨堂聽課5次,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督促本組教師自覺準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三、切實做好學困生的輔導跟蹤工作,實現“我班無差生”的目標。

對學困生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輔導計劃,學習成績進行跟蹤管理,收到一定的成效。本學期,繼續要實行學困生成績跟蹤管理。教研活動時,每位老師對班中的跟蹤生作好一次口頭的交流和建議,以利於同組教師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和教育。

做到不使任何一位學困生掉隊,真正實現“我班無差生”。

四、努力創新,組織好特色活動。

1、讀書活動。

厚實學生的文化底蘊,唯一的方法是教會學生讀書,教會學生熱愛閱讀!我們像上學年一樣,爭取每班都有自己的讀書特色。每班師生共讀一本好書,開展好讀書交流活動,評比一回讀書筆記,展出一版讀書心得。使課內向課外延伸,使學習語文的課堂無限延伸開去。

2、本組課題(起步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活動

三年級是開始學習寫作,本學期我們可以採用寫週記、課前一分鐘、講故事比賽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本學期我們要求人人會講背70首古詩。

2、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又是一門生活的課程,沒有生活就沒有體驗,就無法品味。蘇霍姆林斯基就提倡“到自然界去旅行”,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心中的詩的琴絃響起來。所以本學期仍舊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總之,爭取每個月有一個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在體驗中感知語文,熱愛語文。

本學期主要工作安排:

第一週:配合學校做好期初語文教學工作的檢查。

第二週:制定計劃,學習學校工作計劃精神。

第三週:開展“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構建和諧語言文化”班隊。

第四周:語文課堂教學

專題研討活動。

第五週:愛護公物教育。開展中年級作文比賽活動。

第六週:開展中年級寫字比賽活動。

第七週:開展講故事比賽活動。

第八週:作文教學探討與交流。

第九周:學習貫徹《中國小日常行爲規範》。

第十週:期中業務檢查及期會考試。

第十一週:開展評優課活動。

第十二週:評比出“誰是最稱職的小主人。

第十三週:班主任工作交流會。

第十四周:迎元旦活動。

第十五週:1、進行課改研討課活動。2、開展朗讀比賽活動。

第十六週:1、優秀教案評比。2、小班化教學談。

第十七週:迎新年活動。

第十九周:做好本年度教研工作總結

第二十週:期終考試。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3

在中心校的精心組織下,在中心完小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就差畫上句號了,在畫上句號之前,爲了進一步完善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特對此次期末統測進行周密、詳細的分析。

一、試題結構分析。

此套試題有縣教育局統一命題,鄉中心學校統一組織測查。試題共有三部分組成:積累與運用(40分);閱讀(30分);習作(30分)。新老結合,無怪題難題出現,注重測查基礎知識,但也不缺乏能力選拔題的出現。試題可以說是完美無暇的,它既培養了學生的紮實基礎知識的習慣,又選拔學生閱讀能力。

二、本班情況分析。

五年級(13)班共有學生人數31人,其中女生15人,男生16人,結合四年級升上了的成績而言,有7名優生,4名差生,中等生寥寥幾人,實屬兩頭長,而中間細的班級。

本人自接這個班以來,結合本班的特點,進行了多次教改實驗,在上學期的期末統測中已略見成效,這學期本人也不敢有半點怠慢,在原有的基礎上竭力完善和提高。

三、本班統測情況分析。

本班有共31人,實考31人,總分分,平均分分,優生人,優生率,差生人,差生率,合格人,合格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

根據學生具體的答題情況,總結概括共存有一下幾方面的問題:

1、古詩拿不準春季和夏季。

2、書寫古詩錯別字較多,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

3、看拼音書寫漢字,寫不出漢字或書寫錯別字成了普扁現象。

4、書房的對聯選擇不正確的學生較多。

5、指明點金不懂專懂的格言不知道。

6、閱讀丟分較多,主要原因是識字能了較差,讀不懂短文的內容。

7、習作主要是書寫混亂、錯別字通篇。

四、補救方案。

1、紮實基礎,一課一練。

2、每月進行一次測查,提高答題速度,能力。

3、每天抽一定時間進行閱讀。

4、嚴格書寫,規範鋼筆字。

5、創辦班級作文專刊,成立編輯委員會。

6、培養小主人,多給活動空間。

7、成立愛心聯盟,採用1+1的輔導方式。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4

杜絕負面的自我暗示

首先對數學學習不要抱有放棄的想法。

有些同學認爲數學差一點沒關係,只要在其他三門代科上多用功就可以把總分補回來,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教育界有一個“木桶原理”:一隻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決於它最短的一塊木板。大學聯考也是如此,只有各科全面發展才能取得好成績。

其次是要杜絕負面的自我暗示。高三一年會有許許多多的考試,不可能每一次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績。在失敗的時候不要有“我肯定沒希望了”、“我是學不好了”這樣的暗示,相反地,要對自己始終充滿信心,最終成功會來到你的身邊。

抄筆記別丟了“西瓜”

大學聯考數學試卷中大部分的題目都是基礎題,只要把這些基礎題做好,分數便不會低了。要想做好基礎題,平時上課時的聽課效率便顯得格外重要。一般教高三的都是有着豐富經驗的老師,他們上課時的內容可謂是精華,認真聽講45分鐘要比自己在家複習兩個小時還要有效。

聽課時可以適當地做些筆記,但前提是不影響聽課的效果。有些同學光顧着抄筆記卻忽略了老師解題的思路,這樣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反而有些得不償失。

題目最好做兩遍

要想學好數學,平時的練習必不可少,但這並不意味着要進行題海戰術,做練習也要講究科學性。在選擇參考書方面可以聽一下老師的意見,一般來說老師會根據自己的教學方式和進度給出一定的建議,數量基本在1D2本左右,不要太多。

在大學聯考前的衝刺階段要保證1D2天做一套試卷來保持狀態。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做題發現並解決自己已有的問題,總結出各類題目的解題方法並且熟練掌握。

在這裏有兩個小建議:一是在做填空選擇題時可以在旁邊的空白處寫一些解題過程以方便以後複習;二是題目最好做兩遍以上,可以加深印象。

應考時要捨得放棄

對於大部分數學基礎不是很紮實的同學來說,放棄最後兩題應該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5

1國小數學怎麼輔導

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內容要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所以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如:我在教學小數除法的時候,把枯燥的除法題編成了一道學生們最熟悉的購物的問題。今年由於物價上漲,老師花了17元纔買回2斤豆角,同學們知道多少元一斤嗎?這是一道小數除法題,很多學生馬上就能猜出8.5元。可是8.5元是怎麼算的呢?一下就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注意身邊的數學,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一來學生感興趣了也就愛學數學了,課堂效率就提高了。

國小數學教學語言,要注重多樣化的提問藝術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科學而深刻的提問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識的一把金鑰匙。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問法,在課堂上師生互動至關重要,只有讓學生充分地活動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提問時,語言儘可能地多樣化,再輔之以適當的肢體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靈感。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例如,提問時可說:你能幫老師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嗎?你願將你的答案告訴大家嗎?你能替老師回答這個問題嗎?你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和老師和同學商量嗎?同時,要多設置不同層次的提問。

在教學中,爲了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就要把握時機多讓學生“說”。如教學“比多”應用題時,通過擺圓片,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後,學生已經有了具體的形象思維,爲了把具體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教學“有黃花5朵,紅花比黃花多3朵,紅花有幾朵”時,問:你們說這道題是告訴我們紅花多還是黃花多?這時有的學生說“紅花多”,有的說“黃花多”,哪種答案是正確的?從而激起了學生在認知中的矛盾衝突。因此,教師要把握這一時機,引導學生分析,讓學生思考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數學語言,又提高了思維能力。

2國小數學教學方法

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實踐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強的學科,而國小生的思維偏重感性,對具體的學習容易把握。因此,數學教學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模式在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之間建立一座橋樑,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動作操作實踐就能達到這一目的。在操作過程中,學生能深入瞭解知識建構過程,獲得對概念、法則的理解,並且鍛鍊了思維的條理性。在操作活動中,學生的思維跟隨着操作程序進行,如果順序混亂,就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出現認知障礙。有序的操作有利於學生形成清晰流暢的思路,發展學生的思維,實現了對知識的分析、抽象和概括。教師要讓學生自己感知,通過畫、剪、量、折等操作活動進行探索學習。

案例1:在教5加2的進位加法。讓學生拿5個木棒放在盒子裏,再拿2個放在盒子外面,讓學生算算把5個木棒和2個木棒合起來有多少個?學生回答7個。盒子裏有5個,讓學生思考再添幾個就是6個?學生回答:再拿一個放到盒子裏(5+1=6)。案例2:教學“平均分”時,學生對平均分這個抽象的概念比較難理解。課前我讓學生準備6個小三角形和3個大的圓片。課堂上先讓學生自己擺一擺、分一分,要求他們把6個三角形分別放在圓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後討論:“從每個圓片上分到的三角形個數看,其中哪一種分法與其他兩種分法不同?”學生:“第三種分法不同。”教師:“你們是怎麼想的?”一位學生回答說:“第三種分法圓片上分到的三角形個數同樣多。”教師給予肯定,並及時歸納:像這樣每份同樣多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學生藉助動手操作後的感性認識,認識了“平均分”的概念。

設計育人情境,培養學生情感,使生親師信道

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而學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對知識的領會程度,對教師教學的興趣密切相關。情感傾斜,關注學困生: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果教師在情感上多一些傾注,在課堂多一些關注,課後多一些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可能會有所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也會隨之提升。

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沐浴着新課程的陽光,我們“豁然開朗”: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爲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爲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吸引學生學習數學

創設操作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要爲學生搭建活動操作的平臺,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完成“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認識過程。我在教學“探索三角形的穩定性”一課時,將學生分爲三個小組,第一組將三根木條用釘子釘成一個三角形木架,然後扭動它,看它的形狀是否會改變;第二小組將四根木條用釘子釘成一個四邊形木架,然後扭動它,看它的形狀是否會改變;第三組將四邊形木架再釘一根木條,將它的一對頂點連接起來,然後再扭動它,這時木架的形狀是否會改變?讓學生討論,然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後達成共識,由學生總結。第一組的學生回答:三角形木架形狀不會改變,也就是說三角形是具有穩定性的圖形。

第二組的學生回答:四邊形木架的形狀會改變,說明四邊形沒有穩定性。第三組的學生回答:釘一根木條的四邊形木架的形狀不會改變,這是因爲斜釘一根木條後,四邊形變成兩個三角形,由於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因爲學生所學的知識來自親手實踐,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不言而喻,動手實驗能直接刺激大腦進行積極思維,它不僅加深理解和活學活用了所學的知識,還能通過親身實踐,真切感受到發現的快樂,使學生在“玩”中學好數學。

設計操作過程,讓學生動起手來

動手操作是數學學習的一種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用數學的語言、符號進行表達和交流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創設情景,使新知識成爲他們自己探索研究所獲得的成果。新知識染上探索者成功的喜悅情感色彩並印在腦海中,這充實了學生的表象儲存,開拓了學生進行思維及再創造的動因、時間和空間,學生獲益良多,其樂無窮。教學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學習實情,適當增補一些實例或操作的內容,充實學生記憶空間的表象儲存,並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對所感知的素材進行思維加工,逐步形成理解認識。

例如,在八年級“數怎麼又不夠用了”教學時我根據教材設計了這樣的做一做過程:有兩個邊長爲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設法得到一個大的正方形。試一試有幾種拼法?讓學生充分地動手操作,交流,再通過電腦演示可能的拼法,讓學生切身體驗這樣的正方形是可以拼出來的,確實存在。再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設大正方形的邊長爲a,a滿足什麼條件?(2)a可能是整數嗎?說說你的理由。(3)a可能是以2爲分母的分數嗎?可能是以3爲分母的分數嗎?說說你的理由。(4)a可能是分數嗎?說說你的理由,並與同伴交流。通過這樣的動手活動引入新課,把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然後緊接着提出本節課的主要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讓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着不是有理數的數。

4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就要求教師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把課本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地觀察、思考、分析、揭示知識規律,再用於指導生活實踐,體驗研究的價值,感受數學的魅力所在。國小生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充滿着好奇。老師就應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導他們積極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如,在教學“時、分、秒”時,由於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因此,我設計了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有數跳繩、拍皮球、晃扶拉圈等活動,讓學生能親身體驗到1分鐘、1秒鐘的長短,較好地建立時間概念。爾後,再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填一填時間單位:(1)小華每天睡9;(2)小紅跳繩10下用了7;(3)小亮吃飯用了20;(4)小明跑50米用了12等。這樣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活動情境,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感到數學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的。

鼓勵質疑問難,誘發學生參與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語)學生能提出問題說明其思維活動,學習主動。學生質疑,教師要積極鼓勵引導。通過鼓勵使學生由“不敢問”到“敢問”、“敢爭論”,通過引導逐步做到“會問”、“善問”。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提供質疑的契機,教給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生疑、質疑,使“有疑——釋疑”的教學過程成爲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認識”一課,新授課結束後,我又誘導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多生懷疑,啓發提出新的問題。很快就有兩位學生分別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我認爲三角形還可以按邊的特點分類。”對於這兩位同學大膽質疑和新奇的想法,我先引導學生分別用兩組兩根之和小於第三根,兩根之和等於第三根的小棒擺三角形,結果可想而知,得出:“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這一質疑不但開闊了學生的思維,而且爲後續學習做了知識鋪墊。對於第二個問題,由於是下節課要研究的內容,我在肯定這位同學積極動腦、富於創新求異精神後,將此問題作爲本節課留下的思考作業,在學生心裏設置了懸念。這樣,極大地誘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了創造思維能力。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統計是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四個領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研中有着很廣泛的應用。統計的思想方法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思想方法。

本單元教材的編排注意貫徹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統計內容的選擇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如讓學生統計校園內花壇上每種顏色的花的數量、統計學生的生日在幾月份,調查同學們週日喜歡做什麼事情,調查同學們喜歡吃什麼水果等。內容的編排注意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知識,又初步瞭解了統計的方法,初步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如通過統計學生喜歡什麼顏色、喜歡吃什麼水果、喜歡做什麼事情等,瞭解到大家的愛好是什麼、特長是什麼等等,使大家體驗到統計確實是很有用的。

教學建議

統計初步知識內容不算很難,但有時比較繁瑣,需要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可以多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宜多合作,而看圖表回答問題宜獨立思考。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實踐性比較強,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好素材。教師可以根據本地的實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及教材分析高中教學內容深,學生接受起來很困難。所以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面對全體,因材施教,對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以優待差,發揮學生羣體的作用。抓好三類生的教學,促進尖子生,帶好中等生,扶好下等生。

二、學生情況及簡要分析8(1)班學生來自恰熱克鎮各村,現該班有(36)名學生,他們都是團員,該班學生都自願組織的,學生的熱情較高,組織情況也很好。

三、教材分析

高中選修2—1的部分教學內容。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把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掌握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以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第一章命題,本章主要學習四種命題,四種命題的相互關係,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簡單邏輯連接詞,含有一個最詞的明天的否定有關知識。

第二章圓規曲線,本章主要學習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簡單幾何性質,標準方程有關的知識。

第三章空間商量,本章主要學習空間商量及其加減計算,空間商量的數量積,立體幾何中的商量方法。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及措施

1、本學期我繼續採取的教學模式是:四點——學知識點、抓重點、找疑點、攻難點。

學知識點:學會本節課應該學會的知識點、本單元的知識點、本冊的知識點。熟知應掌握的概念、法則、定理、公式等。

抓重點:抓住本節課本單元本冊的的重點。並靈活地運用其中的公式定理法則等學以致用,會做相應的習題,特別是重點習題。

找疑點:每節課都讓學生找出自己的疑問、疑點,教師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解疑化難。

攻難點:對於本節課,本單元的難點及重點,教師要集中精力對學生加強訓練,引導學生反覆練習,形成數學能力,化解難點。

2、照顧全體學生,提高尖子生;帶好中等生;抓住後進生。以優帶差,共同提高。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3、總結學習方法。針對學生接受知識困難、又非常容易遺忘的特點,在教學中最關鍵的是要總結好學習方法。只有總結好了方法纔會學有所獲。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加強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

培養學生興趣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於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努力提高學生成績。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教學方針,深入推進和貫徹《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改變學習方式爲目的,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爲目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探素有效教學的新模式。以課堂教學爲中心,緊緊圍繞國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進行教學,針對近年來會考命題的變化和趨勢進行研究,收集試卷,精選習題,建立題庫,努力把握會考方向,積極探素高效的複習途徑,力求達到減負、加壓增效的目的,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力求會考取得好成績。通過數學課的教學,使學生切實學好從事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須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1702、170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共有學生103人,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好,但希望生也比較多,整體學習風氣濃厚,學生的探素能力、空間思維能力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在本學期的數學教學中還待精耕細作在教學過程中務必具有創新意識,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應巧做安排,爲此特制定本計劃.

三、教材分析:

(一)新課:第1章,二次函數;第2章,圓;第3章,投影與視圖;第4章,概率

二次函數主要是通過二次函數圖像探究二次函數性質,探討二次函數與元二次議程的關係,最終實現二次函數的綜合應用。本章教學重點是求二次函數解析式、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及二者的實際應用。本章教學難點是運用二次函數性質解決實際問題。圓這章的主要內容是圓的定義和性質,點、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圓的切線,切線長,弧長和扇形的畫積,正多邊形與圓,本章涉及的概念、定理較多,應弄清來龍去脈,淮確理解和掌握概念與定理。垂徑定理及推論、圓的切線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是本章的重點。垂徑定理、圓周角定理的證明、運用與圓有關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是本章的教學難點。投影與視圖這章的主要內容是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直棱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三視圖。本章的重點理解立體圖形各種視圖的概念,會畫簡單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本章教學難點是畫簡單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概率的計算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活動,理解事件發生的頻率與概率之間的關係,體會概率是描述機現象的數學模型,體會頻率的穩定性,掌握概率的計算方法。難點是注重素材的真實性、科學性、以及來源渠道的多樣性。

(二)會考複習內容

第一階段(第4週一一第10周):全面複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讓學生全面掌握國中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紮實、系統,形成知識網絡

1、重視課本,系統複習。現在會考命題仍然以基礎題爲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後面的大題雖是“高於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是教材中題目的引伸、変形或組合,所以第一階段複習應以課本爲主

2、按知識板塊組織複習。把知識進行歸類,將全國中數學知識分爲十ー講第一講數與式;第二講方程與不等式;第三講函數;第四講三角形;第五講四邊形;第六講圓;第七講圖形與變換:第八講統計與概率。複習中由教師提出每個講節的複習提要,指導學生按“提要”複習,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把遺忘了知識重溫一遍,邊複習邊作知識歸類,加深記憶,注意引導學生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法則、公式、定理的推導或證明,例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並注意分析例題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3、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導。基礎知識即國中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學生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理清知識結枃,形成整體的認識,並能綜合運用。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二次

函數圖形與x軸交點之間的關係,是會考常常涉及的內容,在複習時,應從整體

上理解這部分內容,從結構上把握教材,達到熟練地將這兩部分知識相互轉化。又如一元ニ次方程與幾何知識的聯繫的題目有非常明顯的特點,應掌握其基本解法。

會考數學命題除了着重考查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判別式法等操作性較強的數學方法。在複習時應對每一種方法的內涵,它所適應的題型,包括解題步驟都應熱練掌握。

4、重視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及運用。如函數的思想,方程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等。

第二階段(第11周ー一第15周):綜合運用知識,加強能力培養會考複習的第二階段應以構建國中數學知識結構和網絡爲主,從整體上把握數學內容,提高能力。培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之一。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使學生能把各個講節中的知識聯繫起來,並能綜合運用,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個階段的例題和練習題要有一定的難度,但又不是越難越好,要讓學生可接受,這樣才能既激發學生解難求進的學習慾望,又使學生從解決較難問題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強前進的信心,產生更強的求知慾。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複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這階段尤其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複習課,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國中總複習的內容多,複習必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解決疑難,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複習內容是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各個學生對教材內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複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複習,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查漏補缺,做知識歸類、解題方法歸類,在形成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加深記憶。際了複習形式要多樣,題型要新穎,能引起學生複習的興趣外,還要精心設計複習課的教學方法,提高複習效益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越,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言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發震。

2、知識與技能:掌握二次函數的概念、圖象和基本性質,用二次函數觀點看一元ニ次方程,能用二次函數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理解點、直線與因的位置關係,弧長和扇形的面積,掌握圓的切線、切線長及與圓有關的角等概念和計算。掌握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直棱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三視圖。掌握概率的計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掌握國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的知識點

3、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素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與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通過探素、學習,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地推理。圍繞國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進行知識梳理,圍繞國中數學“四大塊”主要內容進行專題複習,適時的進行分層教學,畫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體學生、發震全體學生。

4、預期目標:合格率85%,優秀率20%,平均分80分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鑽研新課標,通盤熟悉國中數學教材及教學目標,認真各好每一堂課,精心製作總複習計劃;

2、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抓住關鍵點,分散難點,突出重點,在培養能力上下工夫

3、注重課後反思,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4、加強學校教師與家長、社會的聯繫,共同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5、積極與其他教師溝通,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水平

6、經常聽取學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議

7、以“兩頭”帶“中間”的戰略

8、注重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的引導

9、認真開展課內、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越

六、教學課時安排

1、第1周至第2周:第3章的教學任務並完成測驗、分析、講評。

2、第3周:完成概率的教學任務,並完成測驗、分析、講評。

3.第一階段複習(第4週一一第10周):全面複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4.第二階段複習(第11週一一第15間):綜合運用知識,加強能力培養。

5.第16周,考前方法與心理的培訓,使學生能有一個良好、健康的心理,平和的心態參加“升學考試”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髮揮出最佳水平,取得最好成績。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9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2人,從整體上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有80%的學生能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但只有20%的學生思維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基礎知識較好,思維比較發散,有初步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有三四個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不知道怎麼學習,基礎知識非常差,每次考試也就60--70分。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與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這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爲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與時間觀念,並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五、具體措施

1、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2、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採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3、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4、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0

爲了使九年級數學複習落到實處,必須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能讓複習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認爲,會考的數學複習最好是分四輪進行。

第一輪,摸清國中數學內容的脈絡,開展基礎知識系統複習。

一般而言,數學考試較大比例(約80%)的試題來考查“雙基”。全卷的基礎知識的覆蓋面較廣,起點低,許多試題源於課本,在課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對課本原型進行加工、組合、延伸和拓展。複習中要緊扣教材,夯實基礎,同時關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識,對課本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形成知識網絡,同時對典型問題進行變式訓練,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提高應能力。

近幾年的會考題告訴我們學好課本的重要性。在複習時必須深鑽教材,在做題中應注意解題方法的歸納和整理,做到舉一反三,有些會考題就在書上的例題和習題的基礎上延伸、拓展,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方法的學習。基礎知識就是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礎知識之間的聯繫,要做到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知識,並能綜合運用。例如:會考涉及的動點問題,既是方程、不等式與函數問題的結合,同時也常涉及到幾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導等。

第二輪,針對熱點,抓住弱點,開展難點知識專題複習。

根據歷年會考試卷命題的特點,精心選擇一些新穎的、有代表性的題型進

行專題訓練,就會考的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收集一些資料,進行專項訓練:①實際應用型問題;②突出科技發展、信息資源的轉化的圖表信息題;③體現自學能力考查的閱讀理解題;④考查學生應變能力的圖形變化題、開放性試題;⑤考查學生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的歸納猜想、操作探究性試題;⑥幾何代數綜合型試題等。

第三輪,模擬練習考前熱身。

這一階段,重點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訓練學生的解題策略,加強解題指導,提高應試能力。具體做法是:從往年會考卷、自編模擬試卷中精選十份左右進行訓練,每份練習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及時批改,重點講評,這所謂縱向進行考查,同時橫向進行歸納形成題組掌握會考內在規律。

第四輪,反思回味做好最後衝刺。

考試前一週,要對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按題型分幾塊回味練習,掃清盲點,或者找出以前的試卷重點對以前做錯和容易錯的題目進行最後一遍清掃,達到學習效率的最優化。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1

一、學情分析:

班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學生,由於知識脫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於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於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差,上課經常走神,學生的自我約束的能力很差,作業不夠規範,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於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級部分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爲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學期也要進一步和這些家長做好交流和溝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的內容: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三角形,圖形的運動(二),觀察物體(二),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和綜合與實踐活動等。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在本學期裏學生將系統地學習四則運算的相關知識,重點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每種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系統學習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等;運算定律則主要是在學生已有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對有關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加以概括和總結,並學習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二)、三角形及圖形的運動(二),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內容,也爲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幾個幾何體的組合體,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進一步探索平面圖形運動的特性和方法。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徵、圖形的運動的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獲得空間與幾何學習的實踐經驗和思維經驗。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平均數與複式條形統計圖。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球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關於複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學習製作簡單的複式條形統計圖,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數據分析觀念。

“數學廣角”安排的是關於“雞兔同籠”的內容,引導學生通過猜測、嘗試、實驗、推理等活動,經歷使用嘗試-調整、列表、假設等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及邏輯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一個綜合應用數學的實踐活動—“營養午餐”,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探索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四則運算中每種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或幾何體的形狀圖;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認識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努力爲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聽課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課前的預習、課後的複習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規範書寫格式等的教育。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2、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控制訓練量,把握訓練密度,以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重視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講求精講多練,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解決所存在的問題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針對本班學生計算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要求每位學生每天要完成一頁口算題的練習,針對筆算能力較差的學生,每天將完成3題筆算練習,並且要家長批改,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每週將進行一次筆算小測。

3、加強解決問題的教學。本冊教材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問題都是由已學過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增加一個條件或改變問題而成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找等量關係的能力,通過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教學中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5、多和學生交流、溝通,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鬆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並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6、抓好培優補差工作。

(一)優秀學生培養措施:

1、保護優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質疑。

2、在教學中滲透課外知識,指導學生自學,課外有計劃對學生進行抓優指導。

(二)後進生輔導措施:

1、培養後進生的自信心。對後進生多寬容,少責備。對後進生做到:誠心、愛心、耐心。

2、不僅要注意培養後進生的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養其興趣的穩定性和集中性,使後進生有恆心、有毅力,在學習中專心致志,精益求精,從枯燥中尋樂趣,於困難中求喜悅。

3、老師的輔導要及時,課堂上設計部分適合後進生的問題,多給後進生機會,適時的給與輔導,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

4、後進生的作業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時的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

5、多進行家校聯繫,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信息,共同促進後進生進步。

五、教學進度安排:

教學內容課時數時間

一、四則運算(6課時)3.4--------3.13

二、觀察物體(二)(2課時)3.16-------3.18

三、運算定律(7課時)

1、加法運算定律3.19-------3.24

2、乘法運算定律3.25-------3.31

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5課時)

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4.1---------4.7

2、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4.8---------4.14

3、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4.15--------4.21

4、小數與單位換算4.22--------4.27

5、小數的近似數4.28--------4.30

整理與複習5.4---------5.7

五、三角形(6課時)5.8---------5.18

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6課時)5.18--------5.24

七、圖形的運動(二)(4課時)5.25--------5.31

八、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4課時)

1、平均數6.1---------6.4

2、複式條形統計圖6.5---------6.10

營養午餐6.11

九、數學廣角——雞兔同籠(2課時)6.12--------6.17

十、總複習(4課時)6.18--------6.30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2

四年級下冊數學中《線段、射線、直線》是在學生學習了線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是學生學習本冊平行與垂直知識的基礎。教學時我藉助多媒體動態演示,直觀形象地引入線段、射線和直線,並讓學生討論線段、直線、射線的聯繫和區別。因此我把該課的教學目標定爲:認識線段、射線與直線,瞭解它們的聯繫和區別及表示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重點是認識射線和直線,瞭解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特徵及表示方法。難點是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繫,建立空間觀念。

一、把準起點,促進發展

由於學生在二年級時已初步認識了線,並對線段與直線有一定的認識,雖然四年級學生的空間觀念有一定的發展,但仍以形象思維爲主,而本課教學的線段、射線、直線都是一種數學化的符號,具有較高的抽象性。所以對於三線的教學我從已知的線段入手,再到射線、直線,這樣設計由淺入深,學生易於接受。學後進而通過比較三線的區別與聯繫,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繫,也突破教學重難點。這樣對教材的處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參與實踐,加深理解

作爲概念教學課,我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經歷數學的過程中逐漸建立概念。通過操作,讓學生對自己原先的猜想進行了一次驗證,也對這個知識點的把握理解的更加深刻。還有最後讓學生通過今天所學的知識創作一副圖畫,這裏不僅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是爲了用數學,更讓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發揮和培養。

三、直觀教學,簡潔明瞭

利用多媒體的直觀顯示,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觀化,使知識簡潔、明瞭,讓學生容易接受。本節課中,射線和直線這兩個概念是很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利用多媒體的動態功能幫助學生建立“無限長”的表象。這樣,通過交互技術實現數學隱性知識的顯性化,讓他們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線段、射線和直線概念的涵義與區別。

四、充分感知,發揮想象

這部分內容屬於空間與圖形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予學生想象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來想象直線和射線的樣子,通過想象來充分理解“無限長”的含義,使學生對射線和直線的理解並不僅僅停留在自己看到的表象上,而是向更加廣闊的二維空間發展。

五、聯繫生活,尋找原形

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許多的數學知識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雖然射線、直線是抽象的數學知識,但是它們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手電筒發出的光等。

六、不足之處

1、學生在課堂上雖然也經歷的想象的過程,但是在教師任務驅使下的想象總顯得被動了些。

2、在教學射線這一概念時,關鍵詞找的不夠嚴謹,沒有強調只有一個端點;板書的設計中缺少了字母表示法,有待完善。

3、對教材的鑽研方面,自己還停留在要教什麼這個層面上。僅僅是圍繞要教的內容逐個設計教學環節,並未預想其輕重。所以自己的課堂教學就呈現那種無節奏感的狀態,還得努力。

4、在學生的討論與交流出現分歧時,沒能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式學習,錯失了良機。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3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兩級分化現象較爲嚴重,學習的主動性遠遠不夠。當然,班上也有很多積極向上的學生,也有很多思維活躍、善於思考的學生。 針對本班級的實際情況,在本學期的數學教學中應重點採取以下措施:

1.幫助後進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加強課後輔導,對其作業降低要求。

2.深入調查學生的作業要求,改進作業的佈置及檢查方式,增加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作業。

3.強化培養、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把學習習慣的好壞與期末數學成績的評價相結合。

4.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多開展一些數學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全冊教材基本要求

1、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會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3、使學生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初步認識球的半徑和直徑,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4、瞭解簡單統計圖的繪製方法,會看和初步繪製簡單的統計圖。

5、使學生通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國小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養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6、結合新的教學內容和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進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貫徹新的課堂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以《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爲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開展新課程教學改革,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數學思維模式,培養學生探究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能力。同時通過本期教學,完成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任務。二、學情分析八年級是國中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學生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將來是否能升學。有少數同學基礎特差,問題較嚴重。要在本期獲得理想成績,老師和學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補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注重方法,培養能力。上學年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平均分爲80分,總體來看,成績只能算一般。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整個班級已經開始出現兩極分化了,對優生來說,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也較爲清楚,對後進生來說,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績較差,學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題訓練,推理的思考方法與寫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難,對幾何有畏難情緒,相關知識學得不很透徹。在學習能力上,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爲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與課業負擔,不提倡學生買教輔參考書,學生自主拓展知識面,向深處學習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

二、教材分析:本學期內容有五部分:

第一章因式分解;第二章分式與分式方程;第三章數據的分析;第四章圖形的平移與旋轉;第五章平行四邊形期考試前兩章,後半學期後三章。

因式分解是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義認識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相互關係——相反變形,並會運用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尋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分式是“整式”之後對代數式的進一步研究,研究方法與整式相同.如:讓學生經歷用字母表示現實情境中數量關係(分式、分式方程)的過程,經歷通過觀察、歸納、類比、猜想獲得分式基本性質以及分式加、減、乘、除運算法則的過程,體會分式、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發展符號感.分式既是前面學習的數與式的知識的引申,又是後續學習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函數等的基礎,有承上啓下的作用。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以數據收集—表示—處理—評判的順序展開教學.在素材呈現上,注意呈現方式的多樣化和知識間的前後聯繫.隨着社會的發展,信息的來源渠道和呈現方式日趨多樣化,因此,教科書有意識的安排了一些例習題,以條形統計圖、折線圖、扇形統計圖等多種方式呈現數據.這樣,既加強知識間的聯繫,鞏固了學生對各種圖表信息的識別與獲取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生活中所見到的統計圖表進行數據處理和評判的主動意識.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教材分兩段編寫,本單元是第一次出現,只要求學生能夠從具體的實物或圖形中識別出哪個是平行四邊形,對它的一些特點有個初步的直觀認識即可。本節課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分爲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特性,第二層次,認識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出現對於豐富學生對現實世界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本節課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體驗構建直觀的、形象化的平行四邊形表象,不僅能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學習方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同時也爲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知識奠定基礎。

教材特點:

1、爲學生的數學學習構築起點,使學生能夠在教材提供的學習環境中,通過探索與交流等活動,獲得必要的發展。

2、向學生提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所有數學知識的學習都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問題情景引入學習主題,提供衆多有趣而富有數學含義的問題,展開探究。

3、爲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數學學習方式。

4、展現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教材採用“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使學生經歷真正的“做數學,用數學”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逐步建立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和推理能力等。

5、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教材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同時,還提供了有關的數學史料或背景知識、數學在現實世界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實例、有趣的或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討論、有關數學知識延伸的介紹等。

三、課時安排

本學期教學時間約爲19周,分配如下:

第一章因式分解3周

第二章分式與分式方程4周

第三章數據分析

期中複習考試2周

第四章圖形的平移與旋轉3周

第五章平行四邊形3周

期末複習考試3周

四、教學進度:期中前:1、2、3章,期中後:4、5章

五、作業優化設計:位似中心的確立;課題研究圍繞國中生學習興趣與教師教學方式關係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5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一(3)班有62人。由於剛剛跨入國小校門,年也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爲七個單元:

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

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3、分一分、認識物體;

4、11-20各數的認識;

5、20以內的進位加法;

6、20以內的退位減法;

7、總複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瞭解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複習的重、難點

重點:主要放在數與數的運算這一塊內容中。

難點:加減混合的看圖列式應用題、鐘面的認識。

三、複習的主要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複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複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5、培養學生的良好審題、書寫、檢查作業的學習習慣。

四、複習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措施:

1、將學生的零散知識集中起來,使知識縱成行、橫成片,形成互相聯繫的知識網絡。

2、採用變換練習的方式,開展遊戲活動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加強對10以內口算加減法的練習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練習。

4、加強對中下等生進行個別輔導

五、複習時間安排

1、回顧與反思本學期的學習情況(1課時)

2、0—20各數的認識及相應的加減運算(3課時)

3、分類(1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1課時)一、班級實際情況

本班大部分學生在本學期中都能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但有個別學生因學習行爲習慣問題而使他們的學習有較大的困難,特別是計算比較差,二十以內的數都要通過數手指來完成,還有部分學生常出現抄錯數字、看錯符號,而且做完題檢查的習慣很少。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6

複習是戰勝遺忘,發展認知不可或缺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複習是學習之母”。

複習是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再現梳理,查缺補漏、深化生成的過程。我的體會,理想的複習應是擰住雙基串全程,點線交織求延伸,融會貫通成一體,溫故知新促生成。給予以上理解,依據課標要求,結合本班學情和教學實踐,特制定如下複習計劃。

一、複習目標

1、通過整理複習,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知識,對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

2、經歷知識回顧和整理的過程,學習整理知識的方法,提高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對知識的整理與複習過程中,養成回顧與反思的習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複習內容

1、數與代數:簡易方程、因數與倍數、認識正負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加減法(一)

2、空間與圖形:多邊形的面積;對稱、平移與旋轉

3、統計與概率:統計、可能性

三、學情分析

本屆學生是在改學青版教材後的第二學期,由於已經歷了一學期該版本教材的學習,學生基本熟悉了教材的結構與模式,也掌握了一些好的學習方法,養成了一些好的學習習慣。當然也適應了這種從情境入手,經歷提出問題、研究問題的探究學習方式,大部分的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得到了鍛鍊、提升和發展。

由於青島版教材自身的特點,雖有豐富的情境,但結論呈現較少,可以說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留有了較大的探究空間,加之教師初次使用本教材,把握教學時難免給學生造成知識上的疏漏與欠缺,這也是爲接下來的複習留下的需待填補的空間。

由於上個學期的學習中爲了實現版本的轉換和知識的銜接,補學了較多內容,由於時間短任務重,學生有些知識學的不太紮實,本學期在學習這部分與補學內容有密切聯繫的知識時給學生的學習明顯帶來了阻力,沒有學透,這部分知識需待複習中來升溫。

通過近一年的教學,瞭解到我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大致呈現出三個知識水平:第一個水平,這部分學生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情感體驗,基礎知識技能掌握都很紮實,即所謂的優等生,在班內約佔到五分之二(約23、24人);第二個水平,與優等生相比各方面有所欠缺,但基本上能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效果基本理想,這部分學生也大約佔到五分之二;第三個水平,就是約佔五分之一(約8、9人)的後進生,這部分學生與前兩者相比有很大差異,各方面都亟待加強。

結合班級現狀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我的複習着重點也找到了方向,知識疏漏、薄弱處,班內第二、第三水平的“後勁”生。

四、複習重、難點

重點:簡易方程、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加減法(一)、多邊形的面積中的概念、性質、法則、計算等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運用。

難點:1、使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以及常見的數量關係系統化,並會融會貫通。

2、靈活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和方法。

3、準確的進行計算

五、複習方法、措施與步驟

1、總體方法

回憶,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梳理,引導學生主動建構。

應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合作,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交流。

2、具體措施

(1)系統整理、溫故知新

引導學生把相互聯繫的知識點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經過梳理串聯起來。貫通起來,做到複習一點,連成一片,在滾動中建構生成認知網絡結構。缺則補之、散則串之

(2)活化題材,激發興趣

開發生活化題材,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充實教材複習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對複習的內容,有感而發,有趣而學、有爲而做,就能增添複習的情趣。學生主動參與回憶、討論、溝通、歸納、整理、應用的全過程,進而積極建構起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使知識與能力結構更趨合理。

(3)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複習課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化解難點。合理整合知識點、注重層次、找準基點、以點帶面、化繁爲簡從而化難爲易。多重的發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促使學生自我有效的構建起不斷擴展的認知結構。

(4)編織網絡、多層發展

對複習教學,在課堂中積極踐行我區倡導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通過分析比較,抓準“探究點”,放手讓學生合作收集整理,編織知識網絡,深刻的感受知識脈絡的走向。教師還要巡迴指導,發揮“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應儘可能參與各小組的合作、探究活動,瞭解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問題的不同認識,指導學生收集與問題有關的生髮點,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關節點加以整理,仔細揣摩每個知識點的意義,通過表達交流,明確各有關知識點的相互聯繫線索,在知識系統化過程中自主、自然的生成知識體系。

(5)題組遷移,創生新意

課堂中注重知識的遷移運用,練習要着眼於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創意、高效益組織練習,將知識的鞏固、運用、理解、創新貫穿起來。通過練習,讓學生實踐、反思、領悟,又通過反思讓學生重新歸納、總結、昇華,舉一反三,螺旋上升,促使學生把掌握的知識順利拓展、高速遷移到其他內容的學習中,成爲推動學習遷移,激活認知建構的良性學習循環的有效途徑,達到理想化的複習效果。

六、課時安排(20課時左右)

(一)數與代數(5課時)

1、簡易方程(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用方程解決問題)

2、因數與倍數

3、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4、分數加減法(一)

5、認識正負數

(二)空間與圖形(1課時)

多邊形的面積

對稱、平移與旋轉

(三)統計與概率(1課時)

統計

可能性的大小

(四)各單元測試(8課時)

(五)綜合複習檢測及查缺補漏(5課時)

綜合測試一及試卷分析和講評

綜合測試二及試卷分析和講評

綜合測試三及試卷分析和講評

綜合測試四及試卷分析和講評

試卷錯題綜合分析和講評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7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一(3)班有62人。由於剛剛跨入國小校門,年也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爲七個單元: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3、分一分、認識物體;4、11-20各數的認識;5、20以內的進位加法;6、20以內的退位減法;7、總複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

表內乘法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今後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重點是讓學生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2—6的乘法口訣。難點是“4”、“6”乘法口訣的學習。關鍵是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中正確建立乘法的含義。採用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記2—6的乘法口訣。

(五)觀察物體

本單元包括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軸對稱、鏡面對稱。這些內容都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重點是指導學生觀察物體、建立空間觀念。難點是在學生“按對稱軸畫出另一半”等動手實踐活動,關鍵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適應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教學,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六)表內乘法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繼續學習7、8、9的乘法口訣。重點是使學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難點是使學生熟記7—9的乘法口訣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會分析數量關係。關鍵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訣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遷移學習7、8、9的乘法口訣。採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熟記口訣的興趣。解決問題時要聯繫生活實際,加強直觀操作。

(七)統計

本單元是在一年級學習簡單的統計圖表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重點是讓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難點是讓學生把收集來的信息轉化爲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關鍵是根據實際靈活選取素材進行教學,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創新精神。

(八)數學廣角

本單元包括排列組合和簡單邏輯推理、排列組合是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重點是滲透排列組合,簡單推理等數學思想方法。難點是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是靠問題的意識,關鍵是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學習。

四、教學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7、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1、10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計算方法。

2、建立初步的幾何概念,會識別簡單的圖形。

3.乘法口訣表的靈活運用。

4、初步會寫應用題的解答過程。

難點:1、用數學語言描述數學概念(算理的口頭表達)。

2、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乘除法。

3、初步感受數學中的互逆關係。

4、能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

六、教學措施

1、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範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如:組織學生進行“數一數”的活動,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含義。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並與同伴說一說”,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適當的教學素材創設教學情境,同時,適時地記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7、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培養。採取生生互幫與教師輔導相結合、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層面的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8

對這一學期的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爲了搞好這學期的數學教學工作,我計劃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理論學習:

抓好教育理論特別是最新的教育理論的學習,及時瞭解課改信息和課改動向,轉變教學觀念,形成新課教學思想,樹立現代化、科學化的教育思想。

2、做好各時期的計劃:

爲了搞好教學工作,以課程改革的思想爲指導,根據學校工作計劃的安排以及八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和內容,做好學期教學工作的總體計劃和安排,並且對各單元、各課題的進度情況進行詳細計劃。

3、備好每堂課

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做好國中各階段的總體備課工作,對總體教學情況和各單元、專題做到心中有數,備好學生的學習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寫好每節課的教案爲上好課提供保證,做好課後反思和課後工作總結,以不爲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

4、做好課堂教學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愛因斯曾經說過:“興趣是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結合教學內容,選一些與實際聯繫緊密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去解決,教學組織合理,教學內容語言生動。相盡各種辦法讓學生愛聽、樂聽,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5、批改作業

精批細改好每一位學生的每份作業,學生的作業缺陷,師生都心中有數。對每位同學的作業訂正和掌握情況都盡力做到及時反饋,再次批改,讓學生獲得了一個較好的鞏固機會。

6、做好課外輔導

全面關心學生,這是老師的神聖職責,在課後能對學進行鍼對性的輔導,解答學生在理解教材與具體解題中的困難,指導課外閱讀因材施教,使優生儘可能“吃飽”,獲得進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時掃除學生障礙,增強學生信心,儘可能“吃得了”。積極開展數學講座,課外興趣小組等課外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發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通過做好教學工作的每一環節,盡的努力,想出各種有效的辦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1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三位數以及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指導

1、複習乘、除法。

(1)學習了哪些口算乘法和除法?

(2)積、商的.變化規律是什麼?

(3)如何利用規律進行口算?

(4)做一做第102頁第5題,說說口算過程。

2、複習筆算乘、除法。

(1)因數、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是什麼?

(2)計算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3)被除數和除數末尾有0以及餘數應如何處理?

(4)筆算第102頁第4題。

二、練習指導

1、第102頁第8題。

(1)單價、數量、總價之間有什麼關係?說一說。

(2)先想一想用什麼方法算,再動手筆算出來。

2、第102頁第9題。

三、課堂總結

你掌握得怎麼樣?還有什麼問題?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20

教學計劃可以幫助教師理清教學思路,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瞭解全集的意義.

2.理解補集的概念.

(二)能力訓練要求

1.通過概念教學,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教學,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滲透相對的觀點.

●教學重點 補集的概念.

●教學難點

補集的有關運算.

●教學方法 發現式教學法 通過引入實例,進而對實例的分析,發現尋找其一般結果,歸納其普遍規律.

●教具準備

第一張:(記作1.2.2 A)

●教學過程 Ⅰ.複習回顧

1.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如何尋求?其個數分別是多少? 2.兩個集合相等應滿足的條件是什麼?

Ⅱ.講授新課 [師]事物都是相對的,集合中的部分元素與集合之間關係就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請同學們由下面的例子回答問題: 投影片:(1.2.2 A)

[生]集合B就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後餘下來的集合. 即爲如圖陰影部分

由此藉助上圖總結規律如下: 投影片:(1.2.2 B)

Ⅳ.課時小結

1.能熟練求解一個給定集合的補集.

2.注意一些特殊結論在以後解題中的應用. Ⅴ.課後作業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21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六年一班數學科的教學任務。本班共有學生56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8人。絕大多數學生基礎知識紮實,對數學比較感興趣,勤於動腦,樂於探究。大約有5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穩定,聽、說、讀、寫的能力差,作業需要老師不斷督促,思維反應慢。這就要求我在新學期裏,不斷探究、完善教法,激發學生興趣和潛能,使全體學生都樂學、愛學、想學數學,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在面向全體的同時,要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注意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靈活性、發散性和獨創性,使之善於思維,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

二、教學目標分析

(一)、學段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以及簡單數量關係的過程,瞭解分數、百分數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係,會解簡單的方程。(2)經歷探索事物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係的過程,瞭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能對簡單圖形進行變換,發展測量、試圖、作圖等技能。(3)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

2、過程與方法:

(1)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3)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4)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5)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學會初步與他人合作。(6)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的意識。

3、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與引導下,能積極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2)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與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3)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二)具體目標

1、學生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的乘法、除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2、會進行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3、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4、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5、通過大量的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理解軸對稱的意義,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6、能夠解答比較容易的一到二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用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

7、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三、教材知識結構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分數乘、除法,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圓,百分數。

這冊教材總的編排是:在前冊已有的基礎上重點教學分數四則運算,培養學生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能力;開始認識曲線圖形——圓及其周長、面積公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認識軸對稱圖形,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開始教學百分數及其應用;結合所學知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思維品質;提高學生解答比較容易的分數應用題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中分數乘、除法,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百分數及其應用,分數的簡易方程,列方程解分數應用題等屬於“數與代數”領域。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扇形的認識_,對稱的初步概念,軸對稱圖形等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實踐活動課“量一量,算一算”與“調查利率,計算利息”,分數四則應用題屬於“實踐和綜合應用”領域。

本冊的重點是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圓的周長和麪積公式的應用以及百分數應用題。難點是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四、完成任務的具體措施

1、 認真備課,精心上課,及時反饋,有效輔導,實現“三清”。

每講一節課前,要依據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翻閱教參,疑難探討,瞭解學生,有效地吸收各方面備課信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寫出切實可行的教學預案和適合的教學方法,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實施素質教育。我們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以達到樂學、愛學、學好的目的。教師要以導爲主,學生要以思爲主,多給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學會學習。結合課堂測試、大作業、家庭作業和單元測試,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個別輔導,有效實現“三清”。

2、繼續加強培優補差工作

課堂上要注意抓兩頭,帶中間。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多輔導、多提問、多鼓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發揮同學間的團結友愛的精神,成立同桌“一幫一”活動,嘉獎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小組。對於學習優異的學生,要使之在課堂上吃飽,課後參加數學興趣小組,充分開發其智力潛能,實現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3、大力發展數學實踐活動

本學期安排了兩次數學實踐活動,一是“量一量,算一算”,二是“調查利率,計算利息”。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實際問題中所包含的數學信息,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加深對所學的知識的理解,能和他人進行有效的合作與交流,意識到數學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樹立用數學的意識。每一次實踐活動後,要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報告,進行優秀活動小組評選,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以上就是我本學期的數學科工作計劃,在具體實施中將不斷完善。有不足之處,請領導提出寶貴意見。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22

一、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分爲“圓柱和圓錐”、“正比例和反比例”和“總複習”三部分。“總複習”包括4個單元。

(一)圓柱和圓錐:包括“面的旋轉”“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4個課題。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變化的量”“正比例”“畫一畫”“反比例”“觀察與探究”“圖形的放縮”“比例尺”7個課題。

(三)總複習:包括“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會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掌握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學會使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懂得將圖形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平面圖的比例尺。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周密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生活中與體育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包括算式與方程在內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4、通過對生活中與科技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擴展數學視野,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5、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簡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6、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進一步明確各種計量單位的應用範圍,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換算。

7、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徵,進一步掌握一些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和相互之間的聯繫,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懂和繪製簡單的統計圖表,能對統計數據作簡單的分析,並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9、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所學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措施:

1、進一步培養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

3、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以及遷移類推的能力;

4、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5、培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加強口算練習,學會解答比較簡單的整數、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逐步提高學生四則計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9、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表象,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

10、能掌握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正確進行名數的換算。

數學輔導教學計劃 篇23

四年(2)、(4)班大部分學生概念清楚,基礎還算紮實,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能正確靈活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較強的數學思維,但是四年(4)班還有十幾個後近生學習習慣差,沒有正確的、清晰的數學思維,而且隨着新教材的進一步更新,深度和難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這些孩子的學習情況越發困難,學習興趣越發減少,從而無形中給課堂教學和其他孩子的學習造成影響。因此本學期我將從後進生入手,給這些孩子多輔導,多幫助,多肯定,多鼓勵,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建立自信,培養學習興趣,同時加強自身對教材的研究和整合,對所教知識力求做到深入淺出,創設活潑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本學期具體的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本單元是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學習“元、角、分與小數”的基礎上,擴展對小數的認識,把小數和分數初步聯繫起來,進一步瞭解小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第三單元“小數乘法”。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五單元“小數除法”。本單元包括小數除法、積商的近似值,循環小數,小數四則運算等內容。結合具體情境,學生將經歷探索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瞭解在生活中有時只需要求積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養估算意識;初步瞭解循環小數;會運用小數四則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第七單元:“認識方程”。本單元是在學生已學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已初步接觸了一點代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用字母表示數,解簡易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等代數初步知識。結合具體情境,瞭解方程的含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通過遊戲,理解等式性質,會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會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等量關係。學生掌握好本單元的知識,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而且爲後面的學習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認識圖形”。通過分類活動,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瞭解梯形的特徵;通過對三角形分類,瞭解各類三角形的特點;通過操作,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於180度,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2、第四單元:“觀察物體”。通過實際觀察,學生體會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相應照片和先後順序;能辨認從觀察點高低、遠近拍攝到的相應照片和先後順序。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遊戲公平”。通過遊戲,學生初步體驗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設計公平的簡單遊戲規則。

科研課改專題

課改專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膽創新》

做法:本學期,我的教學工作將以新課標新理念爲指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爲核心,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爲重點。

科研課改及提高素質的具體措施

1、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實際出發,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多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多利用課餘時間,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充分發揮班乾的帶頭作用,以優扶差。

3、密切與其家長聯繫,共同配合督促好他們的學習。

4、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後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啓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

5、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6、多創設學習情境,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7、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8、對學困生要付出更多的關心和愛心,作業適當降低要求。

9、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計劃教案,優化課堂結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加強實際操作,不要只管教學,還有發揮學生的空間觀念,多加強實際操作,直觀教學,發揮學生的空間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斷、推理、遷移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總結規律,使他們自發性創造性地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