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工作計劃(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6W

課程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課程發展處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結合市教科院、區教研室學期工作計劃,堅持立德樹人,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校課程建設,重點規範完善教科研常規管理制度,提升課程實施質量,提升教師專業水平,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通整課題研究,聚焦課堂教學轉型,提升科研品質;多管齊下,促進教師隊伍專業水平的提升,實現以研促教,科研興校。

課程工作計劃(精選18篇)

一、 加強課程統整開發與建設

1、 大膽進行課程,集中時間開設綜合課程本學期在上學期基礎上根據學校文化、生源、

師資、教學基礎設施的配備,把國家、地方、校本、社團、競賽項目整合起來,七八年級統一排課,分成大選修與小選修。七八年級統一上與分開上相結合,專門設置週三下午的綜合課程,尊重學生個性,充分開展活動,展示學生特長,給予學生鍛鍊舞臺。

2、 提升課程實施水平,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及個性化發展。

(1) 加強綜合課程開發的集體備課制度,避免只有上課教師個人去思考,其他

教師包括教研組長置身事外的現狀。

(2) 積極觀摩區裏的綜合實踐活動展示活動,外出培訓、對口學習等提升輔導

員的水平,保證校本活動有序開展,提升開展學生科技活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3) 加強反思,對上一輪的課程實施進行總結。

(4) 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與積累,提升課程的品質與吸引力。

(5) 規範管理。從校本課程的開發設計程序、編制、實施、評估等方面完善制

度,有效規範教師教學行爲,加強課題全程管理,提高課程實施的質量。

3、完善並執行評價標準,通過評價來促進課程的實施。學校每年度將按分值高低,以1:2:1的比例評出優秀、良好、合格等次,納入績效考覈和業務檔案。 同時積極參評區級精品課程。

評價維度

參考依據

分值

過程性評價

巡課管理(包括考勤、課堂管理、認真程度)

30分

部門佈置任務完成情況

30

結果性評價

教材編寫情況

20分

課程成果

10分

評價主體多元

自我評價、同行審議、同時參照學生的課程滿意度調查和學生家長的課程意見

10分

二、將課題研究嫁接課堂轉型,實現教育科研的落地生根

1、圍繞市十三五規劃備案課題《基於任務驅動的教學策略的研究》和學校各備課組的微型課題,從任務的設計、實施方式、任務實施的評價等方面加強學習,提升課堂教學的研究品質,讓研究紮根課堂,從而實現教學科研雙豐收。

2、重視研究成果的推進總結推廣工作

通過精品課題的評選,新中講堂,課題組會議等方式擴大成果的輻射面,提升全校教師課題研究能力與專業水平。

3、加強對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培訓

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是學科教學的領頭羊,提高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核心素質與影響力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的保證。

4、及時建設好課題研究網頁,上傳研究過程資料。

三、多管齊下,促進教師隊伍專業水平的提升

1、將校本研修制度,結合區的課堂轉型、各級各類課題相結合,以“研究課”引導日常教學,以“常態課”促進教師自我反思,在良好的研究氛圍中逐步提升教師觀課、議課的教學研究水平。

2、通過新中講堂開展優課展示與學術交流,給學科骨幹教師提供發展平臺,提煉學科核心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經驗,擴大其作用的發揮和影響力。並嘗試拓展網絡論壇。

3、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培訓與應用研究,大力推進數字化進程,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第一,本學期推進電子白板的使用,加強考覈,發揮現代教育設備的功能。第二,提升微課製作水平,第三,積極參區級信息技術培訓

4、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與課題核心組成員的作用,加強榜樣的師範引領。真正發揮科研骨幹的帶頭作用。

5、以駿馬杯、教研組長轉型展示、學科課程的開發等活動,提升課堂教學的研究實施的能力。

課程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通過校本教研,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體教學水平。

二、研修目標

1、規範數學課堂教學,優化備課活動,使自己由學習型向研究型轉變,進而使自己成爲新課程實施者,逐步提高我校教學質量及水平。、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適合孩子特點、能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2、積極開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研究水平。

3、以新的教育理念爲指導,以課程改革重點,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爲目的,以改革課堂教學爲突破口。把立足點放在解決教學改革和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着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孩子學習方式的轉變上。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爲指導,以課程改革實驗研究爲重點,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爲目的,以改革課堂教學爲突破口。把立足點放在解決教學改革和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着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孩子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增長點放在促進學校、師生的共同發展上,使教育從傳統教學的 “三個中心”(即以教師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以課本爲中心)向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三個爲本”(即以孩子爲本,以能力發展爲本,以自主學習爲本)的轉變,重視孩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爲孩子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服務,使自己及同伴們轉變成素質優良、能適應社會需求、能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好。

四、具體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學常規的紮實與提升。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做好每一次聽課後記錄。學會思考教育問題,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爲教師的行爲等,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每節公開課後,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東西趕快記下來,享受成功,彌補不足。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

2、堅持寫好教育教學隨筆。認真的讀一本有關教育的書籍,並及時反思。

3、認真參加參與各校教研活動與“小組學習研討”活動,將培訓學習所得,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提高,尋找出一條適合本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爭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4、樹立現代孩子觀,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相信孩子的巨大潛能,並努力去探索發掘;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揚孩子的主體精神,促進孩子的主體發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5、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絡優勢,積極參與在線研討。

我對自己的專業水平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決心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澱,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實際,把個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課程工作計劃 篇3

一、信念作風

我們教研組的學科宣言是勤奮求實,開拓致知。和諧努力、共同進步。

新課程改革已在全國全面推行,新課程體系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爲等方面對教師都有了新的要求,教學的改革,最終都要依靠教師在教學的實踐中去實現和完善。教師要與新課程同行,要適應新課程的需求,必須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專業要求與技能,在新課程中不斷自我更新發展。在新的形式下,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爲等都要發生很大的轉變,以適應改革的浪潮。

1、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教師即促進者,指教師從過去僅作爲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爲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徵,是教師角色特徵中的核心特徵。主要包括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兩個方面。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相應地學生是獨立的完整的主體性的人,是多樣化的人。

2、教師行爲的轉變

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爲產生相應的轉變。

師生關係上強調尊重學生,讚賞學生。在對待教學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二、隊伍教設

(一)教師成長目標與規劃

至20xx年11月,本組生物教師共計10人。高級1人,中級7人,研究生學歷2人。要求每一位教師熟習教材體系,尤其新教材的使用;加強教學教育,獨立備好課的同時利用好集體的力量,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在條件性知識方面,教師要具備教育學、心理學和教法等相關知識,尤其要吸收最新的一些教學方法及理論,不斷改進自己的課堂。在實踐性知識方面,教師要有靈活掌控課堂的能力,要不斷實踐,不斷反思,形成自己有個性特色的教學課堂。

(二)教研組建設具體舉措

培養一批勤奮求實、開拓致知、有紮實專業功底的教師隊伍,是教研組兩年發展的根本內容。爲此,我們堅持每週有兩次集體備課的時間。或教材研究,或深入課堂輪流獻課展示。每學期搞好四次活動,兩次理論學習,兩次課堂研究,組內還組織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骨幹教師示範課展示,以此推動學科建設,形成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採用“傳、幫、帶”的方式方法,集中集體智慧,集體備課的原則,集體探討,共同進步。

三、課程教學

(一)課程計劃及綱要

我校生物學科使用的是浙教版版教材,根據國家新課程標準和浙江省教學指導意見,我校決定高二學年學生修完必修1、必修2、必修3,高二第一學期修完必修1和必修2(前3章),第二學期修完必修2(後4章)和必修3。高三完成選修三部分班級要求完成選修一的教學。

(二)改進課堂教學模式

1、教研組提倡以學生爲本的理念,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整堂課都是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讓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解決了學生學習動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2、教學方法的改進:

(1) 創設理論聯繫實際的情景教學,開始上課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

(2)將教學內容或知識點轉化問題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生。

(3)將演示實驗變爲學生的小組實驗。

(4)學生彙報展示學習情況後,教師評價歸納並小結本堂課的內容,形成知識體系。

3、學習方法的改進:

(1)學生的自主學習。以教師提出的問題爲綱,學生獨立閱讀教材,獨立思考。

(2)合作學習。學生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對老師提出的開放性問題,難度大的試題,展開小組討論,再將討論形成的統一意見進行課堂展示,學生可自由發言補充。

(3)合作探究。學生在學習和討論過程中遇到的或生成的疑難問題,可通過小組的同學討論,有時也需要老師的參與,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四、校本教研

(一)教研組的教研製度

1、關於集體備課制度(對備課組的要求)

(1)集體備課的時間:要求各備課組每週1次,週二下午第2節課。

(2)集體備課的範圍:下一週要完成的課程內容。

(3)集體備課的組織形式:以教研組或備課組爲單位,由組長負責組織,每週定一箇中心發言人,以說課的形式進行。

(4)備課組長在每學期初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集體備課計劃,按教學進度確定好每一週集體備課的內容和中心發言人。

(5)集體備課時,中心發言人要以問題式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備課,中心發言人說課內容規範爲“六必說”,及一說教學內容;二說學習目標;三說教學重難點;四說教法和學法;五說課堂教學環節:本節課分幾個教學環節進行學習及每一小節達成的目標和需要的時間;六說課堂所設置的2—3個問題。

(6)集體備課必須在個人專研的基礎上進行,在集體備課研究後任課教師根據集體備課的意見,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修改,制定出既有集體共性,又有個性的教案,並把修改後的課件傳給組內教師相互參考借鑑。

(7)注重知識、方法、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既滲透德育,又注重環保教育。

(8)備課要做到四有:腦中有課標,心中有考綱,眼中有學生,手中有教材。

2、關於聽課(對各備課組的要求)

(1)開放備課組內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之間可以隨時聽課,讓新教師有吸取經驗的加油站,老教師的優質教學資源有共享的舞臺。

(2)要求每堂課都聽必有研,研必有果,使聽課成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提高的切實有效的措施。

(3)備課組長每學期聽課不得少於20節,其餘教師不得少於10節。

3、關於開展活動課制度

(1)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會考輔導,大學聯考輔導和校本教材等活動課。

(2)主管小組活動的教師,每學期初制定好全學期的活動課程計劃。

(3)輔導老師在每次課外活動之前,都應做好充分準備,努力提高活動課的質量,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效率。

(4)認真做好參加活動課學生的出勤記錄和安全教育。

5、關於生物實驗課程制度

(1)關於學生實驗或分組實驗,任課教師應在一週前填好通知單送報實驗室;演示實驗應在三天前填實驗清單並報實驗室。

(2)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之前,教師應到實驗室檢查實驗準備情況並實驗一次,如有改進之處,應及時通知實驗員。

(3)凡新教材課程標準要求的實驗都應認真完成,提倡多做學生分組實驗。如有新的儀器和裝置應及時使用,力求取得最佳實驗效果。

(4)實驗課時,教師應以實驗室規章制度嚴格要求學生。如實驗中有儀器損壞,應及時讓學生填寫儀器報損單,實驗結束後,每位學生必須按時完成實驗報告,教師應作實驗總結。

(5)對每次演示實驗的成敗關鍵,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演示時做到操作規範準確,演示實驗結束後,應及時把實驗儀器和藥品歸還實驗室。

(6)多做實驗,做好實驗,提倡教研組內教師交流做實驗的心得和啓示,注重實驗安全和環保。

6、關於教學資源收集整理制度

(1)題庫建設:由各出卷教師將學月考試、半期和期末考試等各類考試試題交給備課組長。

(2)課件建設:由各備課組的說課教師將說課課件和教案等交給何會珍老師。

7、關於教師能力提高制度

(1)每位教師都要積極進行自學教育理論知識,多讀書,讀專業書籍。多方位提高自己駕馭教學的能力。

(2)每位教師每學年都要完成至少一篇教學論文。

(3)每位教師都要爭做研究型的教師,在組內形成濃厚的教學研究風氣,爭創教育教學研究型的教研組。

(四)課題研究

教研組組織有經驗的教師,每學期撰寫經典教學案例及論文,並向學校申報一個課題研究;校優秀案例及教案向教研室推薦。

五、資源建設和管理

1、習題的系統化建設:包括章節練習題、單元題、期中期末題以及各種試題彙編,促進教師對習題進行系統的研究,使教師對習題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理解和更準確的把握,從而達到教學中作業佈置準確適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

2、其它教學資料的系統化建設:包括各種教學課件、案例、音視頻資源等,通過專人進行收集、整合,上傳年級共享,隨時進行更新,以共享資源的形式方便全體生物教師調用。

3、要求各教師在原教學學案的基礎上針對自己年級學生實際情況不斷更新課堂討論的問題和跟蹤訓練題,並由備課組長負責每學期期末收集彙總並保存。

4、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交給備課組至少一份學期課程綱要、一份問題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教案、一份期末六校聯考試題評價方案、一份我的教學風格自我分析報告。

六、選修課開設

(一)實施的原則

1、分清主輔,主輔兼顧。必修是“主”,選修是“輔”。必須堅持以必修課爲主,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選修課必須配合必修課的教學,一方面,加強鞏固必修課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填補必修課教學空白達到必修課不能達到的教學培養目標。

2、選修課必須具有反映個性,具有靈活性、選擇性、自主性特點,注重創造性、實用性、實踐性、開放性、探索性。老師必須認真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讓其“要學”、“樂學”、“會學”。

3、選修課要讓學生改變只從教師傳授和書本學習中獲取知識的傳統學習方法,注重主體性的個性發展,在特殊能力和遷移能力上有所側重,在綜合能力、創新能力上特別關注。

(二)組織過程

1、高一年任課教師確定選修課的課程,研讀教材,制定教學進度,提出選修課程實施方案並報送教務處;教務處制定選修課程推選表提供給學生選擇;教務處教研室組織開展“選修課程推選會”;班主任組織學生對選修課任課教師提供的課程進行報名;年段長彙總名單報送教務處;教務處安排課表、考勤表、上課地點。於開學第三週開課。

2、高二年任課教師確定選修課的課程,研讀教材,制定教學進度,提出選修課程實施方案並報送教務處;教務處制定選修課程推選表提供給學生選擇;班主任組織學生對選修課任課教師提供的課程進行報名;年段長彙總名單報送教務處;教務處安排課表、考勤表、上課地點。於開學第三週開課。

(三)管理和評價

(1)擔任選修課的教師要準備好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案和教學總結。每節課都應進行考勤,並將考勤結果及時反饋給班主任、年段長。

(2)對參加選修課的學生的考覈評價分爲合格和不合格兩種。缺課兩次爲該門選修課不合格。不合格者應在高三年時重新參加選修課的學習並取得合格方有學分。

課程工作計劃 篇4

一、工作思路

繼續堅持以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爲契機,以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爲中心,在紮實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強化“研究、指導、服務”的教研職能,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深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層次和水平。

繼續圍繞學校在課程實踐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展開細緻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導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上走向常態,全面推動這門課程在全市範圍內的有序開展和全面探索。

積極挖掘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已有資源和成功經驗並加以提煉,逐步深化我市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主要工作

(一)落實課程常規,規範課程實施

1.理性分析我市的實際情況,引導學校和教師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面的研究,落實課程計劃。週期性地對學校課程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形成課程不斷革新的機制。

2.引導全市中國小根據“常州市中國小合格、優秀教研組評價標準”,完善教研組建設,優化師資配置的方式。

3.開展多種區域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加強對教學過程的指導,逐步實現“由面帶點、由點帶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跟進模式。

4.繼續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網的建設和推廣工作,促進互動與交流,爲教師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資源。

5.積極推進學校特色資源和優勢資源的建設,提高學校課程實施的能力和水平。

(二)創新教研方式,注重教學實效

1.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爲教師交流經驗提供平臺,探討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2.有序組織高中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研活動。繼續組織高中教師密切關注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並針對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進行專題研討;加強研究小組的相關工作,促進其對我市高中課程改革的全面理解與深入思考,爲解決我市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出謀劃策。

3.引導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教師努力學習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師隊伍信息素養的養成,提高教師應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能力。

4.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學生研究性學習過程實錄手冊》,並根據國小生和國中學生的特點開發出較爲成熟的適合國小和國中使用的版本。

5.加強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資源問題以及教學預設與生成關係的研究,引導教師教學智慧的生成。

6.落實並深化局屬國中學校自主申報教研活動的制度,緊抓9個教學環節,定期組織國中教學開放,有效推進國中課程發展。

(三)堅持全面推進,減少區域差異

1.繼續加強與局屬學校和轄市(區)的交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的調研,在對話和研討的過程中推動課程發展。

2.在常州市範圍內舉行各種方式的研討活動,通過交流、研討等方式就區域發展中的共性問題進行充分溝通,幫助一些發展薄弱區域和學校獲得有針對性的改進方案。

3.加強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基地的建設,尤其注重基地建設過程中教師隊伍的培養,以促進教研基地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此外,積極發揮基地教師在整體教師隊伍中的骨幹作用,發揮基地學校的示範和輻射功能,加強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

4.進一步關注農村學校在課程實施方面的特點,總結優勢與不足,加強農村學校的校際研討和區域交流,爲農村學校的課程發展提供更多支持,並進一步尋找綜合實踐活動適合於不同類型學校的不同實施方式和發展途徑。

(四)注重課程研究,突破實施難點

1.進一步穩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團隊,開展課題研究式的課程實驗,做好“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策略研究”項目的成果推廣工作,緊緊圍繞影響課程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進行行動研究,積累可行性經驗,爲整體推進課程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2.改革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緊密結合國家級課題“基於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評價研究”和江蘇省高中課程改革項目組有關校本評價的研究,繼續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體評價》,並指導學校進行有效的終結性評價活動;瞭解《研究性學習過程實錄手冊》的使用情況,加強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性評價的管理與實施。

3.加強生命教育等重點項目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有效滲透和融合,引導學校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有選擇地從事相關的研究活動,逐步創建課程與教學特色。

4.加強對國小、國中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研究,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學業評價體系。

5.關注高中課程改革的發展狀況,組織學校共同研究過程性評價和學分認定辦法,逐步形成學生成長記錄的新方式。

三、具體日程安排

九月份

發佈和研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

關注局屬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面的常規落實情況;

組織局屬國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研討活動;

探討常州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各個區域實施中的特點、問題、經驗及教訓。

十月份

全面輻射“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

組織局屬國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討活動;

開展常州市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基地的現場研討活動;

組織常州市綜合實踐活動骨幹教師進行課程考察活動。

十一月份

組織局屬國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討活動;

開展常州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現場交流活動;

組織項目學校圍繞課題結題情況研討後續研究工作思路;

組織有關學校的聯校教研活動。

十二月份

組織局屬國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討活動;

開展常州市高中的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研究活動;

舉行常州市生命教育的相關培訓活動;

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網站,及時豐富網站資源;

組織項目學校的研究活動。

一月份

組織項目學校圍繞課程實施中的重點問題開展研討活動;

組織常州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交流評比活動;

全面總結常州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爲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做出科學部署。

課程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合唱教學對於啓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有重大的意義。通過有表情的歌唱可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獨立識譜能力,發展他們的音樂聽覺和音樂記憶力;提高音樂修養和鑑賞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種音樂表現手段;通過合唱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羣體意識,從而陶冶情操、啓迪智慧、增進團結,使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組隊設想:

合唱團是學校音樂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生髮揮各自特長的舞臺,是促進學生素質提高的重要陣地。爲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使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發聲方法,更好的演唱歌曲;進一步展示我校的藝術風采和文化底蘊,我校繼續開設合唱小本課程。。

三、訓練目標:

1、通過不同的發聲練習來規範學生的聲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

技巧。

2、通過練唱合唱歌曲,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和自身素質。

四、訓練要求

合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要求合唱隊員具有一定的視唱水平及樂曲欣賞水平後才能進入合唱訓練。因此,合唱課必須對學生進行聲樂、樂理、視唱練耳、樂曲等項目的訓練。爲了科學的安排好每一節課,確實做到教有所獲,學有所得,將綜合教學法,即集視唱練耳, 節奏、樂理、歌唱、等於一體的立體式交錯教學法。

五、訓練內容:

1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和規範的訓練步驟來訓練學生的聲音。

2、合唱姿態、表情、動作、舞臺造型。

六、訓練時間:

每週二、週四活動課

七、訓練地點:

合唱教室

八、注意事項:

1.學生按時參加,每次訓練點名簽到。

2、保持安靜,不大聲喧譁、不隨便走動,不亂扔垃圾,保持場內環境的整潔,注意安全。

課程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在校長的正確領導下,依據本學期學校工作要點和學校教學工作重點,依託年級部、教研組、備課組等管理層面。充分發揮教務處“指導、服務、督查、創新”的功能,加強教學研究的實用性、教學指導的實效性、質量監控的嚴密性、教學評價的科學性等各方面的工作力度,深入提高課堂效率,爲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我校的教學質量,提高育人水平做不懈努力。

二、工作目標:

1、精細過程管理,向管理要質量,打造高效綠色課堂,增強效益意識。

2、繼續探討觀摩課、優質課合作模式,踐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推行校內名師帶頭示範作用。

3、繼續推進集體備課,做好各學科導學案和學生作業本的編制與完善。

4、重點服務九年級,確保20xx年會考取得圓滿成功。

三、主要舉措

(一)規範管理,不斷創新

1、嚴格課程管理

嚴格執行新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開好規定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充分挖掘校本資源,認真上好閱讀課和課外體育活動,同時加強對各學科的管理和督查,努力造就既掌握全面紮實的書本基礎知識,又具有一定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新型學生。

2、抓好“三表”的制定和管理

作息時間表、教學計劃表和課程表的貫徹落實是教學秩序穩定的關鍵。嚴格按照省素質教育要求,制定作息時間表,認真執行,及時公佈,接受監督。抓好教師的教學計劃的制定,各階段教學活動有計劃、有措施、有總結;維護課程表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教師必須嚴格按課表上課,杜絕隨意性,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拖堂、不早退,不擅自調課。

3、規範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

繼續落實有效教學管理的各項工作,根據學校工作思路的要求,嚴格規範教育教學常規,規範各種程序,加強對教學常規的檢查力度,及時反饋教學相關問題,加強課堂教學秩序的調控。

(1)落實教學五認真

教師認真學習落實教學五認真要求,並滲透於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重點放在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輔優轉差上。課外作業分層佈置,注重批改的及時性,評語的鼓勵性。繼續加大教學常規檢查的力度,形成校長室、教務處、備課組齊抓共管的局面。

(2)切實加強集體備課,不走形式

集體備課每週要定時進行,全員參加,以備課組爲單位,備課組長帶領本組教師規範操作每次集體備課活動(備課做到備深教材、備透學生、備好教法、備準學法、備活過程、備全自己),充分發揮主備人的主導作用和全組教師的主體作用,全體教師以團結協作精神爲已任,貢獻個人智慧、尋求共同發展,服從組長分工,主動承擔組內工作,切實將本學期學科集體備課落到實處。

(3)充分發揮教研組作用,加強教研組建設

教研組長應積極指導本組教師開展各項正常的教研活動,增強交流與合作,提高教研組的學習力與研究力;要提高教研活動在教研組工作中的分量;要加強組內老師相互間的聽課評課,年級教學工作中的協同合作,以九年級年級工作爲抓手,調動七年級、二年級教師幫助、協同九年級年級完成相關教學管理工作。

(4)規範課堂教學管理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精心安排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到功夫花在課外,力氣用在課內,本領顯在課堂上。本學期遵循“輕負高質、講究實效”的原則,要求每位教師增強運用現代化手段的意識,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尊重關心學生,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踊躍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要精講精練,嚴格訓練,講究實效,嚴格落實教學進度,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5)規範聽、評課活動,促進課堂實效

相互聽課,取長補短是提高教學藝術的有效方式。備課組要積極開展相互聽課、評課活動,學校行政、教研組長、各級各類骨幹、35週歲以下的年輕教師每週聽課兩節,其餘教師每週一節,每位教師要詳細記錄聽課細節,寫好建議,及時與上課教師交流。學校領導將進入課堂,隨機聽課,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6)規範常規的檢查和落實

實行教學常規檢查制度。對於教師備課和聽課以及作業批改,採用備課組周查,教研組月查,教務處抽查,學校領導再抽查四位一體的檢查方式,及時反饋教學常規落實情況,對教學常規制定、實施和質量進行調控和督查,使備、教、改、輔、考等工作及時到位。定期徵求教學意見 ,通過家長會、學生座談會、問卷等形式調查教學情況,做好教師教學評估工作,並及時與教師交換意見,促使教師在每一次教學評估後教學能力有所增強。

(7)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保護學生身心健康,尊重學生主體,以情爲本。

(二)真抓實幹,落到實處

1、抓好教學質量跟蹤管理,反饋上學期期末考成績與質量分析,各備課組、教研組要總結經驗,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尋求對策;召開各年段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與質量分析會,確定一個教育教學主題,圍繞主題進行研討,注重會議成效。各備課組、教研組要加強與班主任、年級部的協作,增強教育教學的“合力”,全面穩定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涉及到學校的聲譽甚至生命。對學習上的弱勢羣體,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多一份愛心,多一份耐心,做到提高優先、激勵優先、面批優先、輔導優先。及時反饋兄弟學校的教學教育經驗、質量檢查等模擬考試成績。

2、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繼續配合教科室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加強雙方教師的管理和指導,以老帶新,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以名師沙龍、專家講座等形式,擴大其影響力,使這項活動紮實有效。

3、組織教師走出校門參觀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請校外專家來校講學,讓教師換思想、換觀念、換方法,拓寬教師視野,豐富教師閱歷,切實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4、注重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提高。經常與學生溝通,瞭解不同類型學生的要求,做好學生調查問卷,以生知師,以生促師,共同提高,配合政教處召開各年級家長會,配合教科室開展課題探索研究,開好每一節公開課、示範課,開展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武。

(三)強化教研,集思廣益

1、科研創新是推進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槓桿,我們要走一條“教學科研一體化”的道路,向科研要質量,以科研求發展。各備課組要制訂好課題計劃和活動計劃,做到有準備,有主題,有質量,在深層次上開展教學研究。

2、加強集體備課,強化備課組建設。備課組長要帶領全組老師統攬教學全局,落實多種舉措,夯實基礎內容,力求新的突破。備課要注重教材研究,要優化教學問題設計、教學方法設計、學生活動安排,精選預習、課堂訓練和課後作業。上課要大力倡導啓發式教學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重視雙邊活動。作業批改要通過認真及時批改作業瞭解課堂教學的薄弱環節,爲後期教學調整和課外輔導提供必要信息。要強化培優補弱,做到措施具體,落實到位。大力倡導分層教學,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領導幹部、骨幹教師等要深入課堂,智慧引領,有效指導,穩步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負擔合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3、積極探究並完善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從教學管理、學生能力發展、課堂教學研究等進行全面考覈,引導教師以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爲研究課題,用主題研討、案例分析等各種方式開展課堂教學研討,促進教師自我反思,主動調整教學行爲,切實探求減負增效提高質兩的新途徑。

(四)認真落實,深化素質教育

1、積極實施陽光體育一小時活動。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繼續推進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課外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認真上好體育課,積極開展大課間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磨鍊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爲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還要開展多樣性的體育競賽,抓好體育特色教育,弘揚體育精神,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進一步提高體育課與藝術課的教育質量,大力開展青少年科技普及教育,力求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中有所突破。

2、重視學生安全、衛生、健康、國防等教育。安全教育進課堂,各年級都安排了安全教育課,利用《安全教育知識讀本》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切實將學生的安全教育落到實處。以學科滲透和班會、校會等形式開展環境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

(五)明確職責,提高服務教學水平

1、加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樹立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職責分明,分工細緻,各部門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以教學服務爲宗旨,想老師所想,急老師所急。

2、加強學籍管理,紮實做好“控輟”工作。落實控制流生的獎懲制度,堅持流生報告制度。要加強學籍管理,嚴格執行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抓好學生檔案、轉學、退學、休學、畢業的相關資料,並妥善保管。按上級要求,及時上傳上報相關表冊或數據,建立完善的電子學籍檔案,使學籍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全體教師切實關心後進生,建立困難學生檔案,定期瞭解他們生活、學習情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熱愛學校,熱愛學習。

3、加強圖書室、閱覽室的圖書、報刊借閱管理工作。明確借閱制度,認真做好圖書資料彙編整理工作,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4、規範實驗室的管理。實驗員要明確自身職責,提升服務意識,積極配合實驗教師做好各項準備,嚴格實驗儀器及器材的借還,同時根據實驗教師要求和學校儀器設備現狀,做好演示實驗和組織學生實驗,使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學生實驗開出率達到要求。

5、加強印刷管理。督促文印室嚴格執行印刷制度,加強對印刷數量、質量的監控和管理,保證印刷質量,控制印刷數量,節約開支。及時統計印刷情況。

6、認真搞好教學、教輔用書的徵定和發放工作,保證教育教學的正常進行。

(六)齊心協力,紮實開展工作,再創會考新輝煌

全體畢業班教學人員和管理人員,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確立憂患意識、質量意識,要具有與學校榮辱與共的意識,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真正做到用心工作、用力工作、用情工作。第一要加強團結,搞好協調,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抓好五個落實:落實學生,落實學科,落實知識點,落實教師,落實時間,做到輔導層次清,輔導時間準,輔導效果好。第二要明確目標,重點突出。增強目標意識,明確工作方向,並在教學活動中形成合力。第三要獲取信息,把握動態。隨時掌握會考信息,同時要對信息認真分析,不能盲目從衆。要做好對考綱的學習和研究,掌握會考動態。第四加強班級管理,九年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採取得力措施,保證班級穩定。第五要工作細緻,萬無一失。質量分析,要科學量化,落實到人頭、學科、知識點。全體教職工都要關心、支持九年級工作,爲九年級提供良好服務,做他們的堅強後盾。本屆九年級要認清會考形勢,創新工作思路,增強目標意識,強化教學管理,充分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信心,再創輝煌。

總之,爲了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教務處全體成員將緊緊圍繞學校教育教學中心工作,齊心協力,努力工作。

課程工作計劃 篇7

一、校本課程開發需求評估

1、學校特色建設的需求

開發校本課程,首先要有明確的學校教育理念(培養目標),即學校根據師生特點、教育資源、學校教育傳統以及教育者的辦學宗旨,確立自己的獨特的發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學校的個性,體現的是學校特色。我校以陶行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爲辦學指導思想,以“學陶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爲辦學思路。作文教學是我校辦學特色,十多年來,我校開展了以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研究爲主題的系列課題研究,包括《作文教學中培養國小生審美能力的研究》《農村國小作文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研究》兩個蘇州市級規劃課題,《作文教學策略研究》《農村國小生活作文教學中審美功能的研究》《生活作文教學中實踐“教學做合一”思想的研究》3個陶研會、教育學會省級課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讀寫結合能力的研究》《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作文實踐活動中挖掘作文教育資源的研究》《生活作文教育中滲透新時代榮辱觀教育的研究》《網絡環境下國小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5個吳江市級規劃課題等。作文與學生學校生活、與社區活動聯繫緊密,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與我校作文特色相結合。

2、綜合實踐活動的需求

新課改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國家課程由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構成,規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小至高中的……必修課程”。同時規定: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在課程定位、學習主體的地位、學習方式、學習內容上存在區別,但兩者又有聯繫,綜合實踐活動依託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系列化就可以形成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

3、學生髮展的需求

學校是爲學生而存在的,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個性的充分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心國小,學校中外來民工子女佔了將近三分之一,學生家庭文化素養普遍較低,行爲習慣普遍較差,校本課程應該能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服務,讓每一位學生樂於讀書、勤於作文、真誠做人。

4、學校及社區資源分析

學校與社區都是學生幸福成長的搖籃,是他們實踐與體驗生活的基地。我校環境優美,校園內草木華滋,翠綠掩映,亭臺錯落,小徑通幽,是一所花園式農村中心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鮮明,有“一廊”——行知廊,廊內張貼着學校特色建設的活動剪影,是學生、教師表現自我、展示才情的舞臺;“三亭”——咀華亭、舒逸亭、韻讀亭,每個亭子都製作了具有古色古香的木質匾額、對聯;“四園”——含英園、咀華園、舒園、逸園,地球儀、荷花池、藍竹亭、九曲橋、翠竹林等景點巧妙融合,相映成趣。

學校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小中高教師4人,高級教師45人,市名教師2人,吳江市學科帶頭人5人,市級以上骨幹教師24人。學校硬件設施到位,有各類專用教室23間,各類器材齊全,達到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國小標準。

學校所處八都社區,雖地處偏僻,但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民營企業衆多,華鑫集團、通鼎電纜、丹龍紡織、苗圃場等企業爲我校學生德育實踐基地。社區內河網密佈,“小橋、流水、人家”隨處可見。社區周圍,風景名勝衆多,社區北端有雙塔橋,震澤鎮有慈雲塔、師儉堂,接壤的南潯更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二、校本課程開發總體目標

根據需求評估,初步確定我校現階段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爲:

1、熱愛生活,喜歡讀書,勤於實踐,樂於寫作,在“讀書、實踐、習作”中豐富素養,健全人格。

2、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至少學習一門形成自己特長的課程。

3、學會觀察與思考,學會探究與質疑,在探究性課程的學習中,形成創新意識。

4、學會交往與合作,誠實、自信,生機勃勃地享受成長的快樂。

校本課程的結構與門類

三、課程實施與評價設想

1、課程實施

(1)制定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指南》與《學校課程審議制度》。

(2)培訓教師,學校將新課程實驗的校本課程開發作爲課題來研究。

①培訓內容。

主要是對我校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技術的培訓。

A、確定課程目標的培訓。先引導教師研究學校的內外部環境,研究和分析我校“具體的學生”及其發展需要,在此基礎上確定我校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B、校本《課程綱要》撰寫技術的培訓。具體內容:一是課程目標或意圖陳述。要求寫實4-6點;必須全面、適當、清晰;要貫徹學校教育哲學、校本課程總目標要求、涉及新課程目標三大領域。二是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要求重點明確,按從易到難排序;涉及選擇什麼樣的內容與怎樣組織這些內容,或安排什麼樣的活動;處理好均衡與連續的關係。三是課程實施建議。涉及課程實施的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設備、人數等。四是課程評價建議。現階段主要是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成績來源等。

C、選擇、組織課程內容的技術培訓。一是選擇、組織課程內容的活動方式。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新編等幾種不同的開發活動方式的技術要求。二是選擇、組織課程內容的基本標準。即知識的結構性,觀念之間的邏輯性,實現目標的完整性以及符合兒童學習需要的適應性。

D、課程評價技術的培訓。包括評價的內容和評價標準、如何設計評價工具、收集改進和分析反映校本課程教學情況的數據與證據、明確改進教學的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與評價的具體操作等環節。

E、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自我培訓。包括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教師撰寫的《課程綱要》如何審議、教師的課程實施與學生學業成績如何評定皮鞋審議委員會自身價值的評定等內容的培訓。

②培訓模式。

課題研究模式,即學校將新課程實施的校本課程開發作爲課題來研究。主要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臨牀診斷”模式,針對校長、教師在校本課程的管理和開發中的問題進行診斷。如對學校教育哲學的認同、課程內容選擇與組織、教師《課程綱要》撰寫中存在的問題等。“案例教學”模式,即通過對單元校本課程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受訓者對這個特殊情境進行討論的一種培訓方法。其操作程序爲:課前準備、案例引入、案例討論、結論。“師徒制”模式,讓年青教師跟隨一些熟練教師特別是優秀的專家型教師學習。此外還有個性化培訓模式、自選式培訓模式、實踐性培訓模式等有機結合。學校主要是從校本課程實施的實際出發、採用以上培訓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來提升我校教師的專業素養。

(3)申報與審議。需要申請開設校本課程的教師首先必須寫一份簡要的《課程綱要》,並附《課程簡介》交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經初審通過後,列入《校本課程門類目錄》,分必選與自選兩大類,提供給學生選擇。如果選修這門課程的人數少於15人,則此門課程予以取消。

(4)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決策後形成《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學校根據審議反饋結果實施校本課程。

(5)教師撰寫《課程綱要》。確定開設校本課程的教師,必須按校本培訓《課程綱要》撰寫的格式要求,撰寫詳盡的《課程綱要》。

(6)實施《課程綱要》。學生開始選修課程,教師進一步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研究。①學校課時計劃安排爲:校本課程課時比例佔學校總課時的10%,暫無地方課程。具體安排爲:每週五下午第二與第三節爲校本課程任選課時間;各年級每週一至週五各有一節必選課程:1—2年級爲《圍棋》,3至6年級爲《生活與習作》。②教師運用選用、改編、新編等多種開發方式,根據校本課程的特殊性,按照綜合性和針對性原則選擇、組織符合《課程綱要》的校本課程內容。③教學組織形式:採用班級集體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形式。④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教法,必選課程分層教學(按年級認知水平);任選課程倡導因材施教(按學生個體發展需求)。學法,小組合作學習、小夥伴互動式學習、自主探究式學習相結合,學生在多種學習方式的選擇運用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快樂學習。⑤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開展一系列的審議活動,建立科學的工作程序。分別對《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校本課程綱要》及其實施、《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及其執行等進行民主參與與科學決策的價值判斷,促進校本課程的健康成長。

2、評價設想:爲確保校本課程開發的合理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張揚學生個性、形成學校特色,必須對校本課程進行學校內部評價,主要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課程綱要》、教師課程實施、學生學業成績、《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

(1)《課程綱要》的評價要素:主要有:

①課程目標是否與學校教育哲學相符合,是否明確清楚;

②課程內容的選擇組織是否具有針對性和綜合性。(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年齡特徵,多學科綜合,內容融爲一體,而且內容的設計有彈性。)

③課程組織是否恰當,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④課程評價是否標準明確,評價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測量性。

(2)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定。主要包括:教學的準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的評價,有利於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以教師自我評價爲主,同時重視學生、家長、教師同行、校長對教師的評價。其主要方法有觀察、調查、問卷、課堂實錄與案例評析。

(3)學生學業成績評定: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作出評價。在評價中,學生是評價主體,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係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應成爲評價學生的主體內容。評價方法主要有觀察、調查、測驗、學習成果展示等。

(4)《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主要通過校本課程的多種反饋信息,評估開發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並提出修訂方案,改進實施的建議。由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組織階段性評價,一般一年進行一次。校本課程評價程序主要包括:

①依據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和相關《課程綱要》,明確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

②編制評價工具,設計一種獲得教師、學生行爲記錄的工具。

③收集、分析、整理反映校本課程學與教的信息,建立學生興趣特長髮展的“成長記錄袋”和“教師專業發展的檔案袋”。

④反饋評價結果,提出改進校本課程的教與學,完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計劃和重點。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民主開放的組織機構

一是校長樹立民主開放的學校管理意識,全面負責學校組織機構的建設,而且學校的組織管理機構成民主化的狀態。二是建立健全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制定校本課程審議制度,使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成爲民主決策的過程。三是學校其他課程管理的行政機構(如教導處)實行人本管理,並充分發揮學校工會團結全校教職工民主決策的作用,確保優質、高效地進行校本課程開發。

2、建立良好的課程決策結構和溝通網絡

一是學生在家長和社區的支持下確立自己希望學習的內容,並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定學習的課程;根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教師有權決定課程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和評價方法;課程審議委員會根據學校教育哲學和相關文件對教師提交的《課程綱要》進行評估審議,並交由教師和學生自行選擇實施,從而形成三個層面、各方面人員廣泛參與的課程決策結構。二是學校提供教師與課程專家溝通的機會,爲參與課程開發的各團體或小組之間交流提供時間和空間保障,並認真計劃溝通交流的內容和形式,讓校本課程開發的參與者皆能有效地獲取相關信息,從而形成縱橫交錯的立體溝通網絡。

3、持續的校本培訓

除了校本課程開發之初,對校本課程實驗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外,學校應鼓勵所有教師都參與力所能及的課程開發研究,並保證他們有較充足的時間獲得各種學習機會。學校還應根據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持續不斷的培訓策略,讓老師們在行動研究中養成課程開發的意識、反思課程開發的能力。

4、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建立支持系統

一是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必須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不斷對學校的師資、設施、經費、器材、場所等課程資源進行積極的評估、利用,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並且積極努力,不斷改善辦學條件。二是主動積極爭取大學課程專家的指導,積極爭取與社區、政府對話,獲取廣泛的支持。充分利用區教育信息網獲取相關課程資源,從而建立校內、校外兩個支持系統。

5、制度保障,建立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

一是健全學校課程審議制度,如校本課程管理崗位職責、校本課程教師培訓制度、校本課程教學管理條例、校本課程評價制度和校本課程開發獎勵制度等系列規章制度,通過制度管理,保障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推進,並取得實效。二是系統研究,認真實施校本課程的各項評價,逐步建立和完善學校自律的校本課程內部評價機制,提高校本課程開發的質量。

6、學校文化的建設,構建校本課程開發學習共同體

積極探索有活力、有特色的學校發展之路,努力構建從下到上、主動參與、集體學習、相互信賴和尊重、能各抒己見、共同支持校本課程開發的“學習共同體”,將校本課程開發與學校文化建設同步推進。

課程工作計劃 篇8

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繼續加強我校德育工作,濃化校園文化氛圍,加大“三風”建設力度,努力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將我班本期德育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一、本班德育工作的目標任務

本期結合學校校情,形成德育教育網絡體系;依據德育大綱及班級總體工作目標,確立充實的德育教育內容,注重實效,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狠抓常規教育及班級工作管理,建立健全班級德育工作制度,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建立科學的德育教育序列,落實學生的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基本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二、全面加強班級德育工作

1、德育工作要突出“三義、“五心”“共同”“五愛”教育,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2、要做到“兩個寓於”“三個堅持”及“四個”原則,“五個結合”,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學生做一個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合格學生。

3、要圍繞“國小生規範養成教育”和“學困生轉化策略”這兩個主要德育研究課題,積極開展各類研究活動。

4、構建立體化德育教育網絡。建立健全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全社會齊抓共管,社會、學校、家庭多元參與的德育網絡體系,爲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和社會環境。繼續抓好法制法規、安全常識、自保意識等講座,定期開展家校聯繫活動。

三、拓寬多元化的德育教育途徑

1、以師表形象,身教示範。學校要積極倡導“立師德——加強師德修養,以教師的崇高形象影響學生;“鑄師魂”——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以教師完美的人格塑造學生 ;“樹師範”——樹立教師典型,以教師的崇高敬業精神感染學生;“倡師風”——倡導教師爲人師表,以教師的表率作用鼓勵學生。開學初、會考後組織兩次紮實有效的學風學紀教育,鞏固和發展德育教育成果。

2、堅持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與價值觀滲透教育。一是要發揮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教育功能;二要充分利用晨會、班會、少先隊活動及升旗儀式及一些重大節日活動,積極引導教育學生,本期要積極組織策劃好、校園文化周。三是一年級要積極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確立相應的德育目標和內容要求和教育活動、方式、方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增強德育教育的活力。

3、加強班主作工作,強化班級管理。班主任要認真制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紮實做好班級工作,要積極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對學生要充滿愛心,要以活動爲載體促進班風建設,抓好學風、學紀教育,促進後進生的轉化,在家校聯繫活動中與學生家長多溝通,多交流,形成齊抓共管的全方位教育結構。

4、狠抓學生行爲習慣養成教育,切實做好學生的基本素質的培養提高工作。各班要圍繞《新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國小生十不準》等,培養好學生的良好行爲習慣,特別要抓住縣局提出的“三個一”、“六個習慣”、“二個方面”文明禮貌行爲習慣的培養不放鬆。要做好班級工作的重點內容,各班要積極圍繞學校安排的“學風教育整頓月”活動,切實抓好對學生的安全紀律、學風教育。

5、抓好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文明班級”、 “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要充分利用黑板報,學習專欄、園地、等,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課程工作計劃 篇9

一、學情分析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通過校本特色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鍛鍊國小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發展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了國小生的好奇心和審美情趣,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繪製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製作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繪製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創新精神、創造能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美人格。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瞭解美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三、教學內容

1、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美術常識知識,(美術種類、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嘗試幾種兒童繪畫方法)。

2、以兒童畫爲主,以手工製作爲輔,以創作畫爲主進行教學。

3、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4、欣賞名人名畫名作提高欣賞水平。

5、進行手工創作教學,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教學安排

要辦好美術興趣小組,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將美術興趣小組辦得有聲有色。所以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着手。

(一)組織健全美術興趣小組。

美術興趣小組人數不宜過多,大約20名左右。活動固定,通常每週一、兩次,活動制度化。參加這次興趣小組的人員除了自願以外還應是美術方面比較有特長的學生。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教師要做到精心計劃,精心備課,精心上課,這樣才能保證興趣小組的深度、廣度和力度。

(二)具體計劃小組活動內容。

美術是一個很廣的課程,設計、繪畫、欣賞等都是學習的內容。學的多不如學的精,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制定具體的學習內容,而這次的興趣小組學習的內容主要從巧用油畫棒方面着手,以刮蠟畫爲主,基礎課程(素描、色彩等)爲輔。所以,小組具體的活動內容分爲三個:(1)重點輔導學生刮蠟畫方面的學習;2)重視基礎方面的學習,從素描、色彩、速寫等方面入手,從而來解決課堂中難以解決的疑難問題;(3)、指導學生從事美術創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熱愛生活的習慣,以校園中的好人好事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旋律,創作出內容積極向上,催人奮進,有一定的藝術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舉辦學生作品展覽。

舉辦我校興趣小組成員美術展覽,交流、回顧、總結學習成果,可以爲學生提供表現自己實力,增強自信心。作爲教師則要精心指導,嚴格把關。學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內展出以起到示範作用。對於一些才華出衆、個性鮮明的同學,提供條件爲他們舉辦聯展和個展,努力培養出色的藝術人才。

(四)舉行美術繪畫比賽。

美術比賽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到一定的時期,可以讓學生進行繪畫比賽,通過訓練比賽,能夠促進學生快速、準確、熟練的技能。

(五)活動資源

1、配置活動使用相關教具、工具、材料;

2、加強利用多媒體教學設置輔助課程;

3、有效的利用校內外自然環境資源進行繪製。

(六)活動評價建議

1、隨時評價。對積極參加和投入活動,表現出色的學生給予獎勵。

2、對活動中學生想象力豐富、設計獨特、有新的構思和創意的作品,教師及時鼓勵表揚。

3、學生互評或自評作品,學會欣賞別人。評價也是觀察、反思、提高的重要環節。

4、鼓勵有合作、探索精神的小組給予獎勵。

5、展示學生作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開展美術興趣小組活動,真正使學生學有所得,老師應該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膽實踐,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美術興趣小組開展得豐富多彩、富有特色。

課程工作計劃 篇10

一、目標與要求

注重學生髮展,面向全體學生。新課標理念,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爲目標,着眼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興趣、習慣及一定的學習能力。

二、總體思路

繼續發揚團體合作精神,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深入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加強對學生的瞭解與溝通,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推進小組合作教學。

三、具體措施

1、開展研討,集體備課,課堂效益創新高。

堅持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工作,在集體備課中注意聚焦問題,確立主題。每個主題設立中心發言人,落實集體備課的內容、重難點、教學過程的設計、資源利用等。形成專人主講,共享資源,每個教師參與討論、交流,找出自己在教學中的薄弱點或困惑點,發揮每個教師的個人特長,形成全組公認的教學預案。在教授過程中,對研討時沒能預料到的問題,又及時研究解決的辦法,既爲還沒上課的老師提供了經驗,免走了彎路,提高課堂實效,積累了經驗,爲後面此類課題的教學,提供了借鑑。

2、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積極穩妥推進小組合作教學。

3、加強組內“轉轉課”,互聽互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組內教師互相聽課,跟蹤會診。對課堂實踐效果和觀課中發現的不足及時指出,聚焦新問題,提出進一步改進方案。對好的教學方法、手段、措施及時肯定並借鑑

4、加強教學反思,積累經驗,業務水平上臺階。本學期,我們備課組將開展教學反思活動,我們共同參與意見,研究課型和教法。

5、抓好教學進度。在不影響課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爭把教學進度適當提前,以求得本學期各類統考以及下學期工作的主動權。

6、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在抓好備課質量的基礎上,強化作業佈置、批改、以及學生書寫格式規範化的管理。把學生的學習質量落到實處,促進學生習慣的養成,推動良好學風的形成。

7、做好單元測驗卷、月考卷的命題、閱卷、分析、講評工作。

四、學情分析

本學期時間短、任務重,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課程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1、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會關心”爲主線,以“三觀教育”爲重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堅持以人爲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精神建設,增強班級學習積極性。

3、堅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爲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

二、班級基本情況和目標:

本班學生共79人,人數較多,基礎不一,差距較大。本學期我的基本目標是: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逐步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懂得自尊自愛,學會自立自強!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教材共有四個單元的內容,第一單元共有六節內容,讓學生懂得珍惜無價的自尊;揚起自信的風帆。第二單元共有四節內容,讓學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當自強。第三單元共有四節內容,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爲堅強喝彩。第四單元共有五節內容,讓學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嚴;讓法律保護我們成長。面對身邊的誘惑要學會拒絕,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四、教學目標:

1、力爭學期檢測全部達三類以上標準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性學習創設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情景,從中激發學生進行討論,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4、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拒絕“邪教”遠離“黃、賭、毒。”增強法制觀念,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自然,人類和社會的發展。

五、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向45分鐘要質量。

2、做好作業、單元測試及講評工作。

3、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4、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價值觀。

5、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樂於並善於終身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懂得興趣是學習的老師。

6、培養學生的自學級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7、課後多加強學生的重點知識的練習以常見題型爲主延伸訓練。

課程工作計劃 篇12

課程改革在我縣已進行了三年多的時間,我校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在學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及有關政策、法律、法規,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認清形勢,看準目標,不斷學習,勇於實踐,克服各種困難,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創新,使我校的新課程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爲此,我校根據市教科(20xx)14號文件,對新課程改革的情況進行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20xx年全校共有學生數79人,6個教學班和1個學前班。有教職工11人。在教職工中,專任教師10人,在專任教師中,大專畢業9人,高中畢業1人。獲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二、課程改革自查情況

(一)、課堂教學質量狀況

課程改革的六項目標中,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學校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得以實現的一項目標。學習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師教學行爲的變化爲前提的,教師教學行爲的變化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善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重要標誌,是課改中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爲確保平時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學校領導不定時到各班隨堂聽課,要求教師課後主動和領導交換意見,不斷改進自

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聽課採取不打招呼推門進的方式,目的在於確實掌握教師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做到對每位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水平、課改新理念的落實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爲學校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實效性提供保證。

在我校目前的課堂教學中,儘管是初步的、質量不是很高的,但是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的改善卻是普遍的。從我們聽課中可以感覺到一些精彩的、引人入勝的導言,師生相互尊重、暢所欲言的課堂氣氛,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後的喜悅,熱烈討論、合作學習的場景,蒐集資料後介紹給同學們時的自豪感,還有多媒體的運用等等,無不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對全校學生的調查中,“我所喜歡的老師和喜歡的課”涉及到各個學科非常普遍, 經常得到老師鼓勵的是76%;99%的學生認爲作業對自己有幫助,認爲某一課作業多的僅佔9%;害怕考試的學生僅佔2%,課上經常回答問題的學生佔88%。與以前的數據對比可以明顯感覺到師生關係的和諧、教與學方法的改善、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總之,在這項工作中還是取得了進步。

(二)、教師對理解新課程標準及掌握新教材狀況

任何改革,思想觀念應先行。面對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我們選準思想關這一突破口,組織我校骨幹老師大力攻關,全力以赴。 三年內我校分別派出莫翠瓊、李會玲、徐麗萍等多位教師到桂林參加新課程標準的培訓,還組織其他教師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新課標二級培訓,學習培訓回來後,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寫一篇學習心得,學校教導處還組織了全體教師進行討論。此外,只要有機會,我校就會拿出有限的經費,組織年輕的骨幹教師參加桂林市教育部門舉辦的“灕江之春”、“灕江之秋”和周邊縣舉辦的各種教學觀摩活動、專家講座,回來後就要他們每人上一節試教課,在很大程度上帶動其他教師的教學觀念的改變,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在實施新課程中,爲了及時總結經驗,改革後面的教學,我們在教學質量檢測結束後及時組織老師們開總結會,寫總結匯報。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我們全體老師,轉變了教學思想,掌握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在課堂上進行了大膽,有益的探索。我們全體老師,邊學習邊摸索,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旅程中邁進了新的步伐。

(三)、課程改革管理的狀況

我校認真執行《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學常規管理條例》和《荔浦縣教學常規管理條例》,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永興國小教學常規管理條例》,強化常規管理,保證教學工作規範正常的運行。要求教師做到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學校把“八要”作爲強化教學中心意識、走素質內涵發展道路的重大舉措,並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與層面加以體現。

依據我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與要求,教導處對每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和輔導都有明確的要求,並加大平時不定期檢查力度,並在校務會議上把檢查結果進行通報,期末把各次檢查結果納入教師學期教學工作考覈評估中。對在檢查中發現有問題的教師,進入教導處跟蹤對象,進行繼續聽課查檢的跟蹤,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改進。這樣即強化了教學檢查的作用,對個別教師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對學校整體教學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

(四)、校本教研及課程改革科研狀況

由於資金和我校師資實力有限,我校目前沒有申請課題研究的項目,但我們不會放棄和停止對課程改革的探索與研究。

(五)、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通過自查,發現還存在以下問題:

(1)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上,還缺少明確科學的綜合指標,導致評價的導向性、激勵性作用不太明顯。

(2)教師課堂方法與新教育理念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3)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能力還不強。

(4)缺少圖、音、體、科學等科目的專業教師,對這些科目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研究力度有待加強。

總之,我校在成績面前不驕傲,困難面前不低頭,問題面前不推卸,要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在檢查組領導的指導下,定將發揚成績,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加強學習和培訓,認真挖掘學校辦學的自身優勢,更好地完成上級教育部門交給我們的任務,爲教育的騰飛做出自己的貢獻。

課程工作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爲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我校義務教育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進一步規範我校辦學行爲,認真落實義務教育等工作措施,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學校日常管理,推進學校各項工作。

二、課程計劃執行文件精神

嚴格按《四川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修訂稿)》(川教【20__】173號)、《四川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實施方案(試行)》(川教【20__】108號)、《綿陽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試行)》等文件精神排課,做到了切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三、課程計劃執行情況

1、開齊開足學科課程

在市、區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我校根據自身的特點,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方案,具體做法是:由學校教導處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擬定課程計劃執行方案、人事分工安排方案,落實課程總表、班級課表和教師課程表。

2、嚴格控制課時量,統一把握教學進度

我們在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中,嚴格執行課時量:一、二年級周課時26節,三—六年級周課時30節,堅持“不增加課時,不組織補課,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不增加學生教輔資料的徵訂,不增加學生在校時間,不增加學生課後作業量”的原則,做到執行規定不含糊,同時教導處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統一把握教學進度,做好教學過程的管理。

3、嚴格規範學習、休息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

學校規範學生作息時間,保證了學生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使學生有充足的休息和自由活動的時間。

4、進一步做好學籍管理工作,防止學生流失

我校一貫執行《義務教育法》及有關行政法規,政策性文件。切實貫徹落實相關文件精神,認真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樹立“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教育思想,多年來從未有輟學的學生流失,受到社會的一至好評。

5、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我校切實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對學生成績、文明習慣、助人爲樂、熱愛勞動、環境保護、講究衛生、多才多藝、實踐創新、文體愛好等方面都有多視角評價,做了以下實實在在的工作。

1)、學校明確規定,嚴禁教師爲學生訂閱社會上的教輔資料。

2)、明確規定一、二、三年級課外不留家庭作業,四、五、六年級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60分鐘。每學期對學生進行課業負擔問卷調查,加強對老師佈置作業量進行監控。

3)、學校規定教師課堂少講,學生精練,課後作業精簡。

4)、學校開展學生學習輔導,全體教師下班輔導,把學生的學習問題、作業在校內解決。

5)、學校開展“聚焦課堂,課堂教學實效性”,課內大幅度減少

教師講課時間,規定教師講課不超過20分鐘,把時間留給學生,以練爲主,以練帶學,以練帶教。大幅減少學生課外作業,規定把作業量減少到原來的50%。

6、強化體育鍛煉,確保陽光活動:學校安排每天上午大課間活動25分鐘,上、下午眼保健操各一次,每次五分鐘,共計35分鐘。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通過自查,整改,我校課程安排與素質教育要求相吻合。

附:關於學校課程的幾點說明:

(1)、我校根據省上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實施方案(修訂)要求開設《生活·生命與安全》爲各年級3節、五、六年級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再各開設一節書法課爲地方課程。

(2)、一至四年級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各開設一節書法課爲學校課程。三至六年級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和學生年齡特點各開設一節法制教育課爲學校課程。五年級再開設一節健康課爲學校課程。

(3)、一、二年級標準爲每週26課時,考慮到學生安全原因,延長了週一至週四下午活動及清潔衛生打掃時間,安排教師守護,然後統一放學。

課程工作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爲貫徹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及《關於在中國小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依據《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施綱要》(試行),並積極響應國家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的號召,爲進一步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結合《艾山一中校本課程發展規劃》(試行),特將“硬筆書法”這一民族瑰寶定爲我校的學校課程加以開發、管理,實施。

二、開發背景

1、素質教育的需要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之一,是世代積澱的民族瑰寶,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羣衆基礎。在它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的民族個性得到了超越國界和超越漢字使用範圍的承認。而硬筆書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實用性、獨特的藝術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爲學校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爲硬筆書法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書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該更具生命力。

2、學生成長的需要

方塊字是我們的國粹,是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寫好漢字是每個中國人應該掌握的最起碼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遠也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從兒時學寫字開始,鋼筆、圓珠筆等硬筆,幾乎伴隨着每個人走過一生的路程。有人爲自己能寫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爲自己無法寫出像模像樣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寫字的緣故,曾獲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寫字的緣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機遇。當然伴隨年齡增長的同時,人們在寫字方面會有或多或少的進步,但進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堅持不懈的訓練,更需要正確的指導。寫字非書法,對中國人來說,字寫好了,並能從中體現出法度才稱之爲書法。硬筆書法課程的開設,不但能夠對學生的寫字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學生理解書法的內涵,培養孩子們硬筆書法的能力,也能夠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專一的精神,而且通過練字能夠幫助學生克服浮躁心態,養成認真、細緻、專一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書法欣賞、創作,自覺抵禦社會不良習俗影響,培養學生高尚優雅的生活情趣,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及人才成長、培養的規律,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積極的意義。

3、學生寫字現狀的需要

當前青少年的寫字水平有着普遍下降的趨勢,其原因有四:(1)學習緊張,生活節奏加快;(2)以學業成績作爲衡量學生學業優劣,選拔繼續學習深造的重要標準的現狀,致使學校、家庭、學生容易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鬆了對書寫的要求;(3)現代技術的應用,電腦文字處理技術水平越來越高,運用廣泛,普及面廣,嚴重衝擊着書法這一傳統的藝術瑰寶,人們開始或多或少地忽視寫字訓練;(4)寫字“雙姿”的不端正,導致部分學生近視、體形改變等一系列問題。

4、師資條件的具備

以前,我校曾長期開展過寫字課教學,有一定的師資基礎。長期的基本功訓練,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師的寫字水平,而且激發了部分教師對書法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愛好,楊軍波、亓芹、張慶鵬、沙連蓮等老師自費到萊蕪書畫院等地進修學習,提高了自身的書法技能和理論水平,爲硬筆書法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師資條件。

三、理論依據

1、心理學依據

哲學家康德說:“手是腦之分店”。經常鍛鍊手,能使大腦保持活力、思維敏捷靈活。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腦對各種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動,在一片比郵票還小的手指皮膚上就有幾百萬個神經細胞,指紋上有無數的孔和神經末梢,這些神經末梢和大腦皮質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強手指運動,能擴大大腦皮層中的興奮點,促進大腦發育。瑞典學者莫右巴哥也指出:“爲了活躍大腦,要把動手運動作爲一種愛好。”因此指導同學們進行硬筆書法訓練,是一項全面發展人腦的好活動。人們常說的“心靈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學科依據

(1)硬筆書法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任何一門藝術都是與它賴以萌發、生存、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有密切關聯的。魯迅先生曾讚譽鋼筆“方便、省時間”,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可以說,硬筆書法已經緊緊扣住了時代的脈搏,與現代人的審美趣味和時間效率觀念相吻合。(2)硬筆書法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從傳統毛筆書法中吸取了有益的養分,在用筆、結構、章法上兼收毛筆之長,更好地發揮了硬筆的特點,或凌厲挺撥、剛健瘦硬;或縱橫揮灑、飄逸剛媚;或凝重渾樸、韻味雋永;或玲瓏溫雅、秀美自然。硬筆書法各體皆宜,楷書、行楷、仿宋、行書、魏碑、隸書、草書、篆書等書體,無不風格迥然,賞心悅目。3、硬筆書法具很強的羣衆性。當今硬筆書法之所以來勢之猛,發展之快,反響之廣,極其重要的因素在於它締結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的“良緣”。硬筆書法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羣衆性和實用性。每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都期望能把自己筆下的漢字寫得規範、美觀。一支硬筆,隨身可帶,隨時可用。因此很多人都在利用這個方便條件努力提高書寫水平。

3、課程依據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寫字提出了明確的要求:7—9年級學生在使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基礎上,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速度;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四、目標與內容

1、校本課程的目標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主目標是:“爲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練得基本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引導學生了解書法這一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的優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執筆方法與練字方法,努力寫出一手漂亮的字,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引導學生開展與本課程有關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成長,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2、校本課程的內容

任何一門藝術應尊重傳統,重視基礎是人們的共識,書法也不例外,書法教育應以傳授基礎知識和傳統理論爲起點,使學生逐漸地有思想、有能力地向書法藝術的深層拓展,在不斷的追求中探究、創新,步步提高。因此,在整個書法教學中,年級與年級之間的教學內容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系統的過程。

七年級年級的書法教程,是書法教學中最基本、最基礎的部分。是書法教學中對兩姿的理解,書法的初步認識,簡單的書法理論知識,基本筆畫的筆法技法,運筆的輕重、快慢、提按等,以及衍化出來的以獨體字爲主的教學內容。其中,在一個個小單元之間,列出一些思考題,作爲課程內容的延伸進行探究。通過欣賞,激發興趣;臨摹體驗,把握寫字技巧;體驗成功,增強自信、開發潛能、健康成長。

八年級年級的書法教程,是書法教學中如何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和結構安排的部分。它講授了書法中點畫組合變化的規律性和必要性,讓學生如何正確處理點畫組合才恰當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正確的用筆方法,從而引發學生進行比較、談談自己的看法,有條件的可以進行創作作品方面的探究,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書法興趣,使學生樂學、樂寫、樂練。經過看、對臨、臨、背臨的過程,寫出最爲規範、最有法度的字體——楷書。

九年級年級的書法教程,是書法教學中熟悉書法、理解書法部分,是書法教學中繼續練習筆法技法及字的結構安排,認識漢字的演化規律,瞭解宋體、楷書、行書、隸書、草書、篆書等書體各異的形態,迥然的風格,在使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基礎上,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速度,瞭解“文房四寶”的發展,瞭解書法的佈局章法,賞析書法作品,提高對書法的鑑賞能力,對書法產生濃厚興趣,從而做到取各家之長,爲自己書法的發展蘊伏契機,創作出較高水平的書法作品。

初四年級的書法教程,是書法教學中感受書法、鑑賞書法部分。感受書法的藝術性和結構規律,進一步賞析書法作品,增強對書法鑑賞能力,體驗書法情趣,豐富書法體驗,提高書法表現能力,瞭解一些書法家的故事,學習他們做事的原則和做人的道理,結合我校“勵志、勤學、遵紀、健美”的學風,以培養學生的民族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爲導向,以學生掌握系統的書法知識爲切入口,以學生創作書法作品爲形式,力爭爲艾一的“優秀”上添上一筆。

五、編寫原則

“硬筆書法”教材遵循“規律性、系統性、層次性”的教材編寫原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採用觀察――理解――實踐――反饋――再實踐的練習模式;關注了兩個方面:一是認知的系統性。從兩姿的理解――書法的初步認識(運筆的輕重、快慢、提按等)――字形的結體特徵――作品的章法等。二是操作的系統性。經過看、對臨、臨、背臨、創作幾個過程;突出了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以培養雙姿和對書法的興趣爲主;高級階段,感受書法的藝術性和結構規律,體驗書法的情趣;發展階段,豐富書法的體驗,提高書法的表現能力。

六、組織機構

組長:李學東

副組長:董元明孫崇敬李豔軻

成員:亓芹劉士剛馮莉楊軍波付英沙連蓮張慶鵬亓秀嵐

七、管理與運作

在硬筆書法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邊研究邊實踐,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斷研究硬筆書法校本課程的管理與運作。學校實行課程、教師、班級三線管理制度。課程管理包括教材、授課時間、練習時間、作業要求、教學評價等;教師管理分爲社團活動指導教師和課任教師,分別給出相應的目標要求和考覈機制;班級管理主要指教室內外的“硬筆書法作業展欄”和黑板報、校報的管理。

1、行政推動

(1)不斷提高書法指導教師的鑑賞與指導水平。我們知道,要想在短時間中提高教師的書法水平是較爲困難的。但通過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的鑑賞水平與指導水平卻相對容易得多。因此,採用以校本培訓爲主體,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法,來提高教師的指導水平。

(2)規範課程的授課時間。每週一節書法課外,利用社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形式,確保硬筆書法的有效指導。

(3)各科齊抓共教。硬筆是學生進行各科學習的主要文具。而各學科的作業便是學生進行硬筆書法練習的平臺。因此,我們將硬筆書法的練習融入了各學科平時的作業之中,讓學生每時每刻都能進行動筆與結構調整的訓練,讓各科教師做好作業書寫的監控與指導。

2、營造環境

硬筆書法作爲一種藝術,必須要形成良好的藝術氛圍,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硬書技能,實現硬書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努力營造校園書法環境,打造“翰墨校園”。開闢全方位的硬筆書法宣傳陣地。在教室、樓道、宣傳櫥窗等地方裝裱學生的書法作品,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書法藝術長廊。學生自己的作品來源於實踐,貼近學生實際,使學生感到可信、可親,更具有激勵性。其次,書法作品本身具有賞心悅目的感染力,對學生起到薰陶的作用。讓學生的書法作品與校園人文建設融爲一體,是提高學生主動書寫的有效策略。這樣既建設校園人文環境,又使學生每日置身於硬筆書法的氛圍中,耳濡目染,起到引領學生產生主動書寫心向的作用。每學期舉辦一次師生書法比賽,並將獲獎作品進行展示,爲學生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我校進行硬筆書法教學的主渠道,我們也爲此投入了極大的精力。

(1)集體指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在班級授課的過程中,由於學生硬書水平的能力參差不齊,我們特別關注了因材施教,在集體指導的基礎上,特意空出時間進行個別教學。

(2)注意訓練的多樣化。寫字教學要特別注重訓練的多樣化,以使教學始終富有吸引力,而豐富多變的訓練形式往往能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誘發其持久興趣。如不同結構、不同特點的字的寫法,可以編成歌謠、繞口令等,便於掌握。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賽中練,字形相同寫法相近的字放在一起配對練,反之可進行對比練等等。

(3)注重課堂的趣味性。要使寫字教學不增加學生的負擔,教師還要注意訓練的趣味性。如利用電化教學,學生練字時播放舒緩的音樂,使學生在悠美的樂曲中養成心靜如水,認真成性的習慣;展示學生優秀作品,引導學生講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等等。

4、榜樣引領

(1)名人引領。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在悠久的人文藝術的長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現了許多書體不同、風格迥異、品學兼優的大書法家。無論是他們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還是他們做人的準則,都着實是後人學習的楷模。比如東晉王羲之學書使池水盡墨,隋僧智永學書退筆如冢,唐懷素無紙用芭蕉葉作書,唐虞世南寢被中畫腹,唐真卿爲官之剛正不阿的高貴品格……這些千古流傳的事蹟,對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強的感染力,是生動的活教材。開展以“我崇拜的書法家”爲主題的研究性學習,讓全體學生去查資料,寫體會,進行心得交流。各班組織講書法家的故事的主題活動;每期黑板報都要刊登書法家的故事……這一系列活動,不僅能使學生明白學書法的意義,更是用書法家勤學苦練、名垂千古的故事喚醒沉醒在學生心中的對書法情結,激發他們書寫的熱情和興趣。

(2)生生引領。如果說書法家的軼事有很強的感染力,那麼本校優秀學生勤學的事例就有更強的感召力。本校中的優秀學生,所有同學不但聽到,而且親眼目睹。看着她的作品、欣賞她書寫時的快樂。一是作品引領:挑選優秀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並且定期地進行更換,使我們的學生在欣賞之餘產生書寫的衝動。二是表演引領:挑選一些優秀學生,進行現場書法表演,組織學生觀摩。從同伴身上感受書法的樂趣,來引發自己的熱情。

5、成立書法學社

爲了適應學生成長環境,滿足學生自主發揮、主動書寫的需要,學校成立學生硬筆書法學社。由硬筆書法優秀生擔當正副會長,由學生自己管理,實現雙姿達標和硬筆書法全員達標。開展有關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成長,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八、評價體系

1、學生評價

寫字教學的評價最容易簡單化――“字好與不好”。用一個界定不清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學生。這種簡單化的評價充其量只能甄別和選拔,無法衡量學生在寫字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意志品質的發展。只會喪失學生的寫字興趣,扼殺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我們要逐漸形成這樣一個評價體系:關注學生髮展,提出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個性,提出綜合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強調質性評價;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強調參與互動;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等。其次,爲每個學生建立了“小小書法家成長卡”。以這張成長卡爲記錄學生的書法成長過程,不僅使它成爲一種監測的手段,也使它成爲教師進行有效指導的有利依據。再次,加強對學生書法作品的現場指導與評價,不僅給予學生鼓勵與自信,也讓他們發現不足之處,促使他們不斷提升硬書法水平。此外,通過書法練習作品展覽板與書法創作作品展覽櫥,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舞臺。

2、教師評價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將硬筆書法學校課程的實施納入教學業務常規檢查,由學校教導處負責校本課程實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通過過程督導、聽課評課、教案檢查、問卷調查等形式對教師專業和課程價值進行評價,其次學校制定硬筆書法學校課程的開發實施激勵制度,通過聽、評、查、訪等形式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實行階段訪查,對成績突出者學校予以物質和精神獎勵。

另外,學校將依據各方面的評價數據和反饋信息,對硬筆書法學校課程課程開發實施提出改進要求和建議,根據學校新時期的發展需要和學校課程的准入退出制度調整下一輪次的結構。

總之,硬筆書法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我校學校課程開發實施的第一步,它的開發實施,將會對我校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積累經驗與教訓;它的開發實施,將關係到學生全面、和諧發展,關係到學校辦學特色形成與深化,在實施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堅信,我們一定會克服一切困難和阻力實施好硬筆書法這一學校課程,爲我校的學校課程的開發實施走好堅實的第一步!

課程工作計劃 篇15

一、課程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爲我校培養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教師隊伍,形成一個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科學管理制度及評價體系。

2、《微景觀》校本課程不光是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還能引導學生與課本教學相結合。通過微景觀植物的製作,再現課本中的情景,從而達到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課本內容。我們通過開展《微景觀》課程,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認知這門藝術,領悟《微景觀》的藝術風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動手動腦的能力,共同合作的能力,促進學生個體和諧的發展。

二、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爲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儘量讓學生多練、多動,給學生以儘可能多的想象、創造空間。

2、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3、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適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差異性、主體性。

三、課程設置:

微景植物知識

微景苔蘚養殖技術

《微景——絲綢之路》

《微景——草原》

《微景——舟過安仁》

《微景——鈴兒響叮噹》

《微景——百花園-採花》

《微景——地球是個美麗的圓》

《微景——編花籃》

四、具體措施:

(一)切實做好培訓工作:

爲了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我區組織教師多學習多考察,爲校本課程的實施創造有利條件。

(二)切實抓好實驗進程:

我校校本課程,學生的參與面廣、可開發空間大,課程研發組,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實驗的管理與督導,不斷推進此項工作的深入實施。

(三)切實搞好教學大賽:

本學期將組織全體學生微景觀成品展示課活動,通過比賽,激勵每位學生參與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動手動腦的能力。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提升學生創造性能力和動手動腦的能力的同時,更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課程。

(四)切實組織好學生展示

依據不同年級所學校本課程內容的不同,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展示評比活動,檢測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效果,激發學生學習微景觀製作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校本課程《微景觀》的實施和管理,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以此促進我校新課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質教育再邁上一個新臺階。

課程工作計劃 篇16

根據《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全省國小教師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專題培訓工作的通知》(教師〔20xx〕270號)和《市國小教師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專題培訓實施方案》的精神,結合我區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實際,特制定《區國小教師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專題培訓實施方案》。

一、培訓目標。

1、通過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專題培訓,鞏固新課程通識培訓的成果,自覺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模式與方式,形成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嶄新的教學風貌。

2、瞭解和掌握《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的基本知識和學習主題構建的一般過程、方法、策略,並能具體應用於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逐步提高在新課程下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開發課程資源、整合重組新教材、構建學習主題的能力。

3、逐步養成敢於創新、踏實嚴謹、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努力形成適應新課程教學的良好的教學風格和恰當的教學模式與方法。

二、培訓對象。

本次專題培訓屬全員培訓。

三、培訓形式。

國小教師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專題培訓,主要採用教師培訓機構的集中培訓和教師任職學校的校本培訓相結合的形式。

集中培訓主要學習《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的基本知識,交流學習心得和課堂教學實踐經驗,參加理論考試等。

校本培訓在師訓中心的指導下,以完成學習主題的設計、課堂教學實踐等爲學習任務。消化理論,加強實踐,提高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培訓要求。

1、突出培訓重點、落實校本培訓。

本次專題培訓的教材爲《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既要重視整個培訓的系統性,又各有側重。強調各校“新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輔導員的培訓,認真組織,以點帶面,分清主次。

培訓的目標不是單一地定位於教知識,而是把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的基本知識的教學融合在校本培訓之中。基本方式是行動研究。作爲實踐研究的教師,在持續的教學實踐中養成“發現問題—提出主題—探究實踐—討論反思—再實踐”的思維習慣,充分開發與利用相關的課程資源,使培訓過程與教學實踐、能力提高相統一。

2、注重實踐應用、強調開放活用。

確立“學習是學習者主動構建自身知識與經驗的過程,即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這一新的理念。在培訓中既要講解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的相關知識,更要以受訓教師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實現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建構,不斷增強和提高實施新課程教學的意識和能力。

培訓者從傳授知識爲主變爲組織活動、幫助指導學習爲主;從依託教材爲主變爲超越教材、時空開放爲主;教學過程從同步的思維訓練過程變爲異步的發散性思維訓練過程,使每個受訓者可以沿着各自不同的學習路徑建構相同的學習結果,並將這一學習結果應用於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

3、實現案例評析、再現培訓過程。

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專題培訓是方法論的培訓,應注重對案例的分析點評,注重從新課程理念與方法論角度將案例與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比照,逐步提高對新課程的本質意義的理解,增強自己實施新課程教學的素質與能力。

本次主題培訓的.過程不可能通過幾個規定課時的培訓可以解決問題,需要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扶着走到放開、由模仿到逐步自己獨立走的過程,需要採取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的全過程培訓方式。集中培訓解決扶着走與模仿的問題,校本培訓解決放開與逐步自己獨立走的問題。因此,各校計劃安排應同時考慮集中培訓的操作設計、校本培訓的指導策略,以及培訓者參與全過程指導的計劃與要求等方面的問題。

4、關注培訓層次、加強專題管理。

我區廣大國小教師經過“九五”的電化教育培訓、基本功培訓、學科教學技能培訓、計算機培訓、教育科研專題培訓與新課程通識培訓等,能力與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同時也存在層次差異。爲此,本次專題培訓的教材使用、內容編排、作業佈置、考覈評價均要體現層次性要求。

學習內容主要是集中培訓不得少於36學時,記24學分。其中第四、五、六章爲培訓重點,佔20分。校本培訓不少於24學時,學分最多不超過12學分。過程考覈佔40%、考試佔20%、實踐考覈佔40%。培訓成績和學分記入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登記手冊,作爲教師考覈的重要內容。各校充分發揮已有培訓網絡的作用,進一步明晰職責,落實到位。發揮主題構建培訓講師組的作用,重視教師的自學。做到有計劃、有檢查、有記錄,不斷完善校本培訓管理制度,注意積累資料,建立完整、真實、規範的專題培訓檔案。

課程工作計劃 篇17

一、工作思路

(一)加強校風、學風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1、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1)認真抓好教師的師德和職業道德規範的建設,利用政治學習時間,組織廣大教師學習有關的文章和文件,寫讀書筆記,並進行討論,反思。請學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對教師、學校師德情況及時進行評議,並把意見及時進行整理、反饋,從而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推進學校的教育教學的發展。

(2)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培訓、管理與考覈,提高班主任隊伍的育人水平。提倡“愛生如子”的辦學理念,用博大無私的愛心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在動真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以說服教育、正面教育爲主,用正氣、正風佔領教育陣地。結合師德培訓,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諾制:

對孩子微笑 與孩子交談 幫孩子明理 教孩子求知 讓孩子自主

給孩子機會 爲孩子着想 替家長分憂

2、切實加強德育組織建設

(1)完善學校少先隊組織建設。大隊委、各中隊幹部實行民主選舉和定期輪換制度。要把大、中、小隊建設成“快樂、自主、友愛、向上”的集體。

(2)規範班級管理,促使文明行爲習慣養成教育落到實處。按照“面向實際,嚴格管理,貴在堅持,重在滲透”的原則,確實加強對班級工作的管理。從常規工作入手,抓好班級“五個一”的訓練。即整頓“一個陣容”,抓好升旗儀式,課間操的隊列,塑造學生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種秩序”,即課堂秩序、集會秩序以及課間秩序的文明有序;養成“一種習慣”,做到語言文明、講普通話、待人接物大方禮貌並形成習慣;堅持“一項制度”,室內衛生和室外責任區保潔制度,確保學校環境的整潔優美;樹立“一個觀念”,即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團結友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爲“我應該這樣做”,使良好的行爲習慣內化爲自覺的行動。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淨化育人環境。

學校將繼續以“圍繞學生的發展”爲主題,營造“書香校園”氛圍,以“務實、創新、協作、高效”的學校精神爲指導,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環境優美、典雅別緻的“校園”,一個朝氣蓬勃、勤奮好學的“樂園”,一個團結友愛、和睦融洽的“家園”。

1.精心佈置宣傳陣地。加強對黑板報、宣傳欄等文化陣地的指導管理,在把好輿論導向的同時,要力求主題突出,圖文並茂,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功能。

2.規範班室佈置。各班教室的佈置要體現班室特點,營造生動活潑、潔淨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

(4)拓寬德育渠道,發揮“三結合”教育優勢。

1.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繫,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對於自己控制力差的學生、行爲習慣較差的學生要定期聯繫,切實做好這些特殊學生的轉化工作。

2.舉辦好家長學校,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及時宣傳學校的教育理念,指導家長搞好家庭教育,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加快常規的養成。

3.認真開展校外德育基地活動,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能力。

三.具體工作內容。

九月份:

1、開學典禮。

2、愛校教育、禮儀教育、安全教育。

3、制訂好德育、少先隊、班級等工作計劃。

4、整頓校容校貌、班級文化。

5、環保徵文《綠色恩施.我的家園》

6、衛生教育課:以“防治甲型h1n1流感”爲主題。

7、檢查校園第一期專刊。以“防治甲型h1n1流感”“熱愛祖國.歌頌祖國”“推廣普通話”爲主題。

8、藉助教師節,對學生進行“尊師重教”教育。

9、檢查班級文化。每個年級組分四個主題:慶國慶,推廣普通話,安全衛生,文明禮儀。

10、九月份班級量化公示

十月份:

1、培訓護旗隊、學生會幹部。配合輔導員健全少先隊大隊委,訓練鼓樂隊。少先隊大隊委幹部培訓,開展隊史教育活動。

2、組織學習《新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修訂稿。對學生進行愛校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禮儀和行爲習慣養成教育。

3、安全教育課。組織學生上、下樓道安全演練。

4、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5、美化校園,更換櫥窗。

6、組織召開冬季運動會。

7、十月份班級量化公示

十一月份:

1、聘請法制副校長上法制教育課。

2、開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的宣傳教育活動。

3、聽常規課,檢查班級學生課堂行爲習慣。

4、組織師生開展平安創建和城市共建活動。

5、第二期班級專刊。

6、十一月份班級量化公示。

十二月份:

1、防寒、防火、防盜、防中毒等教育。

2、“慶元旦”校園專刊。

4、籌備慶元旦活動。

5、組織送兵活動。

6、聽三(1)班利用遠程資源主題班會研討課。

7、迎接安全、綜合治理工作檢查。

8、公示國旗下講話競賽結果。

9、十二月份班級量化公示。

20xx年元月份:

1、組織開展慶祝元旦活動。

2、假期紀律、安全、衛生等教育。

3、德育、隊、班級工作總結

4、評優:

(1)評選“優秀學生會幹部”、“優秀播音員” 、“優秀旗手”。

(2)評選“優秀班主任”和“優秀教師”。

(3)評選“文明班級”、和諧年級組。

5、致家長一封信。

課程工作計劃 篇18

一、實施目的

1.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2.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讓孩子快樂自信有尊嚴地成長;

3.豐富校本教研內容,讓我校校本教研得到提升和發展;

4.促進教師自身發展,用夢想課程三大理念武裝自己提高專業技能。

二、遠景目標

總體上使我校達到夢想課程示範校的要求:

1.學校領導(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支持:每學期參加3次真愛夢想認可的.活動;

2.夢想課程實施和開課率:班級覆蓋率60%或開課班級15個;

3.教師成長:種子教師達到6位及以上,沙龍講師2位,夢想講師2位;

4.夢想課程對外幫扶和支持達到標準要求。

三、本期目標及實施

1.凡我校教師40週歲以下的必須參與夢想課程的實施,40歲以上自願參加的學校表示歡迎,還沒有註冊夢想盒子的務必在開學1-2周內完成並根據所教班級選課。

2.我校夢想教師集體加入夢想沙龍(夢想課程交流和研討團體)並確定1位沙龍講師(主持人)。

3.本期教師必須上4節夢想課有視頻和圖片佐證,並完成夢想盒子的課程返饋。

4.本期完成申報3-6名種子教師的前期準備工作,爭取下期申請成爲種子教師。

5.本期開展一次與夢想課程成功學校的聯誼活動,邀請成功學校的種子教師來我校上示範課,同時選定我校夢想課程骨幹教師參與上示範課供大家觀摹和學習,通過交流和學習儘快使我校夢想課程的發展與成功學校縮小差距,聯誼對象確定爲二小。

6.本期舉辦一次夢想課程教研活動,形式爲夢想課程理念下的優質課評比。

7.本期參加夢想課程的教師上交1篇夢想課程優秀教案和1個夢想課程課件。

8.本期實行夢想課程登記制度學校定期對完成情況進行登記,項目爲夢想盒子註冊、是否選課、夢想課程完成節次、夢想課程返饋節次、是否有視頻和圖片、夢想課程優秀教案是否完成、夢想課程優秀課件是否完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