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9W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情況分析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精選18篇)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教學進度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周次

日 期

教學內容

1

2.9-2.15

位置3

11

4.20-4.26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5

2

2.16-2.22

位置1退位減4

12

4.27-5.3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1

整理複習2考查1

五一休息一天

3

2.23-3.1

退位減5

13

5.4-5.10

運動會三天

認識時間2

4

3.2-3.8

整理複習3考查1

14

5.11-5.17

認識時間1

小小商店1考查1

5

3.9-3.15

圖形拼組2

數數、數的組成2

15

5.18-5.24

找規律4

6

3.16-3.22

讀書、寫數2

數的順序 比較大小3

16

5.25-5.31

統計3端午休息一天

7

3.23-3.29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減法1

擺一擺、想一想1

複習 考查1春遊一天

17

6.1-6.7

總複習

8

3.30-4.5

認識人民幣2簡單計算2

清明休息一天

18

6.8-6.14

總複習

9

4.6-4.12

考查1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

19

6.15-6.21

總複習

10

4.13-4.19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

20

6.22-6.28

總複習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2

現將具體計劃措施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以學校數學工作計劃爲指導,依託新課程的深入推進,積極探索教育質量的內涵發展。促進教師、學生的可持續成長,以課堂教學與訓練的研究與改革爲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轉變教研理念,改進教研方法,優化教研模式,繼續積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數學教研工作新模式,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落實學校提出的九字方針.即三主四導五勤三程式.

二、工作重點與措施

1 .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學理論,優化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利用業餘時間閱覽,做讀書筆記,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每週二下午的教研活動。鼓勵教師踊躍發言並做好業務筆記。

2 .加強數學課改組成員的研究意識,把"怎樣在課堂上應用合作學習"作爲本學期的研究重點,並能把研究的過程、研究的思想及時輻射到各學校,幫助廣大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逐步抓好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究。

3 .在教師認真學習、深入教改實踐的基礎上,讓教師在教育理論、個人觀點與教改實踐的對話中進一步激活思想,不斷總結。本學期將繼續組織參加上級各部門組織的各類評比活動,組織教學案例(設計)評比活動。

4 、加強"同研一節課"的研究力度。組織全組教師參加學校的三輪聽評課活動,共同研究,共同成長,讓學生得到實惠。組織本組成員開展"坐莊式"教研。當次主持教研的教師要將自己在"同研一節課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或產生困惑進行提煉,事先做一定的研究,(如:上網收集相關資料;到圖書室借閱有關書籍。)然後再組織本組教師進行討論交流。力爭通過自己主持的教研活動能解使問題得到解決。做到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認真領會新標準、新理念,汲取優秀的經驗,不斷充實自己,提高組內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研能力。繼續開展學習聽課、上研究課觀摩課、課堂教學評價,並結合學科帶頭人的展示活動,促其發展,併發揮其輻射作用,帶動數學教師隊伍素質的全面提高。

5 .重視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以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爲研究重點,讓學生生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讓每一堂數學課都能成爲學生成長的一個起點。

6 .做好課堂小測的實驗。加強訓練有效性的研究,提高其實效性、針對性和反饋性。認真研究新的課程背景下對學生的評價,加大改革的力度,改變將考試作爲唯一評價手段,過分注重結果的做法,對學生的發展過程作出全面客觀的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積極輔導學習困難學生,使他們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相應的提高,認真做好畢業班的總複習工作,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避免繁雜、無效、重複的練習,減輕學生負擔。有條不紊,促進學生的發展,努力實現"有效訓練出成績"。

7 .積極參加教學實驗"小班化教學",收集、整理對實驗教材的評價意見與修改建議,總結教改經驗。

8 、做好數學思維訓練課,發展學生的思維。

我們把數學思維訓練當成一門課程來開展,一是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符合課改的要求;二是填補了我們課改中弱項。我們教研組提出了"發展爲本、主動參與、合作學習、體驗成功"四個方面的要求。教學內容形式生動、活潑,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富於啓發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學後重反思總結。

三、活動內容及安排

五月份:

1 、同研一節課,共同備課。

2 、繼續聽課、評課,寫反思和評課報告。

3 、繼續開展學習學科素質教育理論,以更好地指導工作。

總之,本月我們要實實在在的把課備好,把課上好,把學生輔導好,在教學研究活動中,我們要堅持一手抓教學常規的落實,一手抓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讓學生開心,家長放心。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我一直爲做“精於教書,勤於育人”的目標而奮鬥,我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值得我們努力付出去教育的,我也相信通過我的努力,我所教的每一個學生都會有進步,都會取得成功。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3)班全班學生共28人,女生15人,男生13人。一年級的學生才入學,部分學生還不能完全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同學上課時比較專心聽講,能積極的回答老師的問題,但還有部分同學的各種習慣較差,自理能力不是很強。由於年齡比較小,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在老師的要求、幫助下進行,依賴思想比較強。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應該在學生的學習習慣上多加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教學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內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初步瞭解加法、減法運算的意義,會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2、學生經歷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簡單幾何體的過程,瞭解這些常見的幾何體。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對20以內數的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20以內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學生在對長方形正方形圓柱體和球等簡單幾何體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三)、解決問題方面

1、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2、學生初步瞭解到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4、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四、教材編寫特點

1.選擇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讓兒童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

2.提供探索空間,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3.內容呈現直觀形象,課堂活動豐富多彩。

4.實踐活動,特色鮮明。

5.體現學法,利學利導。

6.注重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數學思想。

五、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繫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爲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年級段總目標:

(一)、數與代數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學習萬以內的數、簡單的分數和小數、常見的量,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掌握數的基本運算,探索並理解簡單的數量關係。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數感;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應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繁雜計算和程式化地敘述"算理"。

具體目標

1.數的認識

(1)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

(3)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4)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

(5)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2.數的運算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會口算百以內的加減法。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5)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3.常見的量

(1)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2)能認識鐘錶,瞭解24時記時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噸,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常見的量有關的簡單問題。

4.探索規律

發現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

(二)、空間與圖形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學習描述物體相對位置的一些方法,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應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

具體目標

1.圖形的認識

(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2)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等簡單圖形。

(4)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5)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或圓拼圖。

(6)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7)能對簡單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

2.測量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千米、米、釐米的含義,知道分米、毫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

(3)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

(4)指出並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3.圖形與變換

(1)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4.圖形與位置

(1)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在東、南、西、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三)、統計與概率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

在教學中,應注重藉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應注重對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觀感受。

具體目標

1.數據統計活動初步

(1)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如數量、形狀、顏色)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在比較、排列、分類的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2)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3)通過實例,認識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並完成相應的圖表。

(4)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計數、測量、實驗等)收集數據,並將數據記錄在統計表中。

(5)知道可以從報刊、雜誌、電視等媒體中獲取數據信息。

(6)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2.不確定現象

(1)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四)、實踐活動

在本學段中,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時,應首先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與同伴合作、積極與他人交流,使學生增進運用數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信心,同時意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

具體目標

1. 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 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3.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冊教材總目標:

1、引導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並能夠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物體的個數。在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和數位、計數單位等概念的基礎上,掌握100以內數的寫法和讀法。引導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主動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

2、在數學活動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操作、抽象與概括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激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新意識與估算能力。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體會加減運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5、在探索與交流中,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口算。

6、能運用所學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7、引導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1角=10分,1元=10角。能夠正確的數出面值較小的人民幣,能夠做簡單的一元幾角等於十幾角的換算,能結合生活實際做簡單的幾元加減幾元、幾元加幾角、1元幾角加幾角的計算。

8、在觀察和操作等活動中,培養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9、培養學生把人民幣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的意識,培養學生估算的能力,教育學生要愛護人民幣,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

10、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商品的價格,根據自己所有的錢數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在活動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

11、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發散性。

12、增加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爲他們能夠學數學、愛數學創造條件,引導學生把所有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

13、使學生能在現實的生活情境中,根據行、列確定並描述物體的位置。

14、在探索與交流物體位置關係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靈活運用所 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實踐能力。

15、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16、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問題。讓學生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學會豎式計算的方法。

17、藉助學生生活經驗,知道兩部加減法試題的運算順序。

18、在用加減法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合作,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19、養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好習慣。

20、使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能夠從不同的圖形中把上述圖形區別開來。滲透分類、對比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發展空間能力。

21、藉助情景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決斷等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和感悟。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感受統計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養學生有序地觀察,有條理的思考,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斷等能力,初步學會有意識地從統計角度思考問題。

2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積累一些初步的實踐活動經驗,在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初步統計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三、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9課時)

100以內數的數法 1課時

100以內數的組成、寫法和讀法 2課時

100以內數的順序 1課時

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課時

多一些、少一些 1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1課時

整十數加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 2課時

第二單元:加法和減法(一)(23課時)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口算 4課時

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4課時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 4課時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 4課時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 4課時

整理與複習 2課時

機動 1課時

第三單元:認識人民幣(4課時)

第四單元:實踐活動(一)(1課時)

第五單元:確定位置(1課時)

第六單元:加法和減法(二)(18)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3課時

解決生活中的“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

的實際問題 3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 3課時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 4課時

加減法兩步計算試題 2課時

整理與複習 2課時

機動 1課時

第七單元:認識圖形 (6課時)

第八單元:統計和可能性(3課時)

第九單元:實踐活動(二)(1課時)

第十單元:總複習 (5課時)

四、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一”與“十”以及"十"與“百”之間的關係,建立數位概念,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數法、寫法、和讀法。

2、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比較熟練的計算;學會解答常見的加減法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以及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培養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4、掌握橫看爲“行”,豎看爲“列”,從“行、列”兩個維度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5、體驗到生活中需要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並能正確口算、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和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退位)。

6、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實際情境中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二)教學難點:

1、一個一個的數,幾十九後面是多少;學生口中數的數與物體的實際數量相對應。

2、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及求“相差”“被減數”“減數”的實際問題。

3、說出幾元幾角化爲幾角,或由十幾角聚爲幾元幾角的想法。在人民幣的加減法計算中,需要先計算在化聚的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想買的商品填表,能夠說明需要付多少錢,應找回多少錢,這需要觀察、填表、計算等多種能力的綜合運用。

4、根據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觀察角度與順序表述物體的位置,感受物體位置的相對性。

5、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退位)及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

五、教學進度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加強學生的書寫整潔,要求美觀大方、規範整潔,筆畫清楚。用好每節課,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

2、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複習,儘可能設計一些生動活潑的練習內容,採用多種活動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重視想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們感到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待養成。加強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重在教方法,並在實際的練習中加以應用。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增加練習題目的靈活性,建立知識間的聯繫,及時歸納總結,進行梳理。教學內容要全面到位。多進行變式練習。同時要不斷將較爲重要的知識加以複習鞏固,掌握紮實。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複習中,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不同層次的練習,一般的學生要保證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練習,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練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使所有學生通過複習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4、每天堅持早、午檢時間做口算,提高計算能力。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下學期的數學教學工作。本兩個班共有學生64人,由於各方面的差異,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很不一樣。還有待老師耐心、細緻地引導、啓發、教育,積極創設自主開放的課堂教學,儘可能地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把學習當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圓滿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指導思想:

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力求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斷進步,能力不斷提高爲目的。以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發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爲宗旨。

三、培優對象:王凱、董兆林、李潤禾、莊慶哲、賈文超、李凡、高子涵、苑子奇等。

補差對象:張森博、王鑫、李可欣、胡怡博、馬恩新、馬若寧、馬可欣、劉思宇等。

四、培優措施:

對優等生主要是訓練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主要要採取以下措施:

1、改進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2、要讓學生學會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異、求變、求新,善於學習、勤於總結、勇於創新。

3、爲了使優等生更加先進,對其進行"創新"教育,使其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並逐步形成創新素質。

4、進行意志品質教育,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克服各種消極情緒,具有迎難而上、永攀高峯的意志品質。

5、嚴格要求。對優生把真摯的愛與嚴格的要求統一起來。當優生出現問題時,既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又要及時、嚴肅地指出影響他們進步的原因,以及這些錯誤的嚴重後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時的學習中工作中,要爲他們創造發揮能力的機會,也讓他們嚴格約束自己,虛心向大家學習,不搞特殊化。

6、着力培養。對優生要多給予思想上的幫助,使之樹立熱愛集體、熱心爲大家服務的思想,鼓勵他們大膽工作,並提供發揮他們想象力、創造性的機會,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把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給大家,達到全體同學共同進步的目的。

7、平等相待。對優生不能因爲他們成績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對他們的缺點冷嘲熱諷,這些都會導致心理障礙。對他們要熱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導,讓他們成爲積極向上、勤奮刻苦、樂於助人的三好學生。

8、每天給優生布置幾道思考題加強訓練。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經歷求幾個相同數的和用乘法計算的認識過程,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乘法的含義。

經歷編制1—6乘法口訣的過程,熟記這些口訣,並能熟練地口算6以內的兩個數相乘。

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空間與圖形:

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初步感受“形”與“體”的聯繫,初步感受“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

能在釘子板上圍出和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統計與概率: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並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並初步能對錶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

2.數學思考方面。

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展思維能力。如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時,學習從具體現象中概括出數學規律;在學習數的組成與比較大小時,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在整理數的順序時發現“百數表”的一些規律等。

在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口算的方法時,培養思維的準確性;在口算練習中初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樣化中初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在認識乘法的過程中,初步體會一般與特殊的關係;在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習策略,發展推理能力。

在認識常見平面圖形和對圖形進行折、剪、拼等變換中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並對運用的方法和獲得的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的判斷。如利用估計監控計算的得數、檢查解決問題的答案,運用統計數據進行合情推理等。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組織下,能運用認識的數描述、交流現實生活中的事件。

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應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能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在教師的安排下回顧和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繫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並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初步瞭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二、教學措施

認真鑽研教材,努力貫徹新課程理念,積極參與教改探索。

充分了解學生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開展富有情趣、富有挑戰性、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耐心細緻地做好提優補差工作。

三、課時安排(略)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7

一、班級實際情況

本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高,本班學生的特點是比較喜歡遊戲形式的學習活動。在遊戲中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真正學習到知識。大部分學生對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基本完成。但個別學生因注意力和學習主動性等問題,而使他們的學習有較大的困難,特別是計算比較差,十以內的數都要通過數手指來完成,二十以內的進位加法對他們來說就更束手無策了。還有有較多的學生常出現抄錯數字、看錯符號,而且很少有做完題檢查的習慣。

二、複習的主要內容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6、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複習的`主要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複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複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5、培養學生的良好審題、書寫、檢查作業的學習習慣。

四、複習的具體設想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在這一學期裏都學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最有趣,覺得哪些內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麼內容,問題銀行中還有什麼問題沒解決,等等。也可以引導學生設想自己的複習方法。這樣學生能瞭解到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再努力的目標,教師更全面地瞭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爲有針對性地複習輔導指明方向。

2、以遊戲活動爲主進行總複習。遊戲是一年級兒童最喜歡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玩中複習,在複習中玩,在玩與複習相結合中發展。如複習2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玩猜數、對口令、接龍等遊戲,加深數感。又如加減法計算的複習,不能出現單純的題海練習,這樣學生會厭倦的。可以設計爬梯子、找朋友、等遊戲活動,學生邊玩邊熟練加減法的正確計算。

3、與生活密切聯繫。複習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可以設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後在全班中交流。學生不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發展。

4、把本學期所學知識分塊歸類複習,針對單元測試卷、複習冊、作業中容易出錯的題作重點的滲透複習、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複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5、關注後進生的學習,進行耐心的輔導。

五、複習時間安排

1、回顧與反思本學期的學習情況(1課時)

2、0—20各數的認識及相應的加減運算(7課時)

3、位置(2課時)

4、認識圖形(2課時)

5、認識鐘錶(1課時)

6、機動複習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情況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其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減法、認識圖形、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進行恰當的描述,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課時安排: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9

臨近期末,數學新授課的結束,我們迎來了期末複習階段。爲了使期末複習更有效,我們進行了集中教研,專門研討複習可怎樣上?知識點怎樣梳理。相信我們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安排,爲了能取個好成績,都會爲實現高效課堂而去想更多的方法。爲了打好期末這場仗,我們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

針對孩子們一個學起來的學習情況和整體的接受情況,我對期末的複習做了以下幾點計劃:

一、穩抓基礎,緊扣課本:

第一:首先是對課本分單元進行知識的系統貫穿,以手抄報或者課上畫網格知識圖的形式展示知識的串聯。

第二:把課本的習題做成PPT,以便複習的時候有針對性,有準備性。

第三:把課本的錯題進行專人過關。

二、專題訓練,重難點突出:

一年級的知識比較少,但是對於看圖寫算式、解決問題、寫數字或者抄寫算式、數的組成、口算等。用一週的時間進行復習,會以習題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多說多練才能給一年級的學生知道更多的明白題意。

三、試卷測驗,訂正有效:

複習不能只講不練,我合理的利用我們的智能訓練每單元的知識點,再以達標捲進行檢測。讓學生通過練習對孩子的做題習慣得以鍛鍊,並且讓孩子有個自我的摸底認識,爲了提高學生的做題積極性,我以百分爲主,如果有錯題,能訂正全對,我仍會給孩子100分的成績。看到孩子爲了100分積極的訂正,感覺多次的翻看試卷也是值得的。但是有些孩子卻自以爲是,嘴巴是挺能說的,唯一不足的就是馬虎,看似能考高分的,總會有失分情況。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跟着老師做題,不能細心的對待每一道題,導致了成績並不樂觀。所以,在接下來的試卷上,我會認真對待身邊的每一個學生的狀態,抓住他們的心裏,教她們之所需,達自己之所想。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0

期末將至。爲了更好、更有效地組織複習,讓學生更系統的掌握本學期的學習內容,特制定本複習計劃。

指導思想:

根據本學期工作計劃結合班級學生及數學學習的具體情況,以素質教育爲核心,以提高學生實際數學能力爲重點,力求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在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數學成績。

學生情況分析:

好的方面:大部分學生經過將近一年的學校生活,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能較專心的聽課,書寫工整,能按時完成作業,口算較紮實,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不足的方面:一小部分學生的書寫還不夠工整、規範,口算速度較慢,特別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學生們的基礎知識不夠紮實,對學過的知識有回生現象,對學習人民幣的認識和換算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換算不能熟練的進行,認識時間學生們對“分”的認識比較模糊,學生運用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較弱,特別是逆向思維的問題。

複習內容:

1、上下、前後、左右,運用行列的確定位置的知識。

2、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3、認識人民幣、認識時間。

4、找規律、統計。

5、解決問題。

複習要求:

1、學生能掌握上下、前後、左右的知識,能根據行列的確的.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2、學生能熟練的數100以內數,會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大小。

3、學生能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4、能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能進行人民幣的簡單換算。

5、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熟練掌握1時=60分。

6、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7、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複習措施:

1、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利用教室裏的有效資源,讓學生準確地描述出自己所處的位置,各種物體的位置,特別強調“左、右”的相對性問題。

2、100以內數的複習: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數位表,瞭解數的組成和比較數的大小。

3、20以內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主要引導學生整理、歸納我們學過的計算的類型,理解算理,講清算法,注意對比練習,讓學生掌握計算算法,每天利用三分鐘時間,進行聽算練習,課後回家進行一定量的視算練習。

3、“元、角、分”的認識,通過大量的操作,設計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認識元、角、分的關係及應用。

4、認識時間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是怎麼看鐘面的,指導學生學會看幾時,數幾分,可以通過師撥鐘面學生說時間、師說時間學生撥鐘面的練習等活動讓學生鞏固有關鐘面的知識。

5、指導學生收集本班學生的有關數據,經歷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能掌握收集、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引導學生看統計表並根據統計表的有關數據提出簡單的問題。

6、指導學生學會看圖,看圖先看圖的主體部分,看圖要按一定的順序,找出相關的信息,能較準確地說出圖意,找出相應的方法解決問題。

培優措施:

引導學生學習整理、歸納本冊所學的知識,學習構建知識系統,回憶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特別加強逆向思維的訓練。

補差措施:

適當降低一些學習難度,由易到難,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信心,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按塊、分單元給學生進行整理和複習,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過關,課後根據不同的學生知識缺失的情況,進行個別有針對性的輔導,讓每個學困生都有所提高。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根據本學期工作計劃結合班級學生及數學學習的具體情況,以素質教育爲核心,以提高學生實際數學能力爲重點,力求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在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二、複習目標

1.將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網絡,溫故而知新。2.促進學生的認知策略和發展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3.測查考覈進行全面、科學、輕鬆愉快的評價,減輕學生壓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複習內容

知識與技能

(一)數與代數

1、能正確的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級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進位加、退位減)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會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進行簡單的估算;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

3、結合現實情景初步認識鐘錶,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會辨別“大約幾時”,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4、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能進行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二)空間與圖形

1、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東、錫、南、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進一步建立1釐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認識線段,會畫線段,並能量出線段的長度。

(三)統計與概率

1、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個代表一個單元),能根據統計結果提出和回答問題,並能與同伴交流。

(四)實踐與綜合運用

1.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能初步瞭解用數學研究問題的。

三、時間安排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2

一、 紮實數學書上的基本題:

數學書是基礎之發源地。將數學書本上的知識掌握紮實後,對於後面的學習有利大於弊。教者將數學書上一些重要的題目進行梳理歸納,讓孩子將這些題目進行再次複習回顧,讓孩子說一說自己對題目的理解是什麼?通過這樣的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回憶一開始講解的過程,也是建立一個數學知識系統的過程。紮實計算也是鞏固基礎的重中之重。低年級就是計算。

二、 找到學生困惑之處

(1) 文字的不熟悉:一年級是孩子的文字的啓蒙階段。很多詞不明白表達的含義是什麼?讓孩子多認識字纔是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多讓孩子讀書,理解表達的含義是什麼也是重點的出發點。

(2) 一些易混淆梳理與對比:

18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與18有幾個一組成混淆;②6比5大1,5比6小1。比5大1,5比小1,容易混淆③括號線與問號列式,等等

三、 答題方法的整理如下

1:學會抓住關鍵詞:在···中,方向詞:左右前後;代替方向句:某某是第幾個,問另外一個是第幾個;同樣

2:學會畫圖:排隊題。主角畫黑圓,其餘人用空心圓,結合標數字。解題一定對。

如:從前往後數,小紅第7個,從後往前數,小紅第6個,問這一隊有幾人:

四、 熟記以下,解題快又對

1、10個一是1個十

2、最大一位數是9,最小兩位數是10

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4、10以內的分與合

5、數字排隊中一般是:左前右後。

以上四點,是我幫助學生進行梳理的部分,相信進行過梳理之後,孩子的數學一定掌握的更爲紮實有效。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3

7:00 起牀

7:20 洗漱完畢

7:20---7:50:跑步

8:00吃飯

8:20---9:10 做作業(語文閱讀一篇和摘抄)

9:25---11:25 數學試卷一份

11:25---11:45 看報課外書

11:45---13:00 吃飯午休

13:10---14:10 閱讀

14:25---16:40玩耍

吃完飯後:看少兒節目,每天一門學科複習

21;00---21:30 電視,電腦,課外書,

21:30 睡覺

寒假學習、生活安排表

1、認真完成寒假作業冊。

2、買一本司馬彥的'字帖,每天練寫一版,要求字跡工整、美觀。

3、每天讀有益的課外書半小時,摘抄不同類型的美詞美句5次。

4、準備一個語文本寫日記、作文,不少於5次。

5、製做一張質量較高的寒假見聞手抄報。

6、用A4紙大小的文件夾製作一本精美的個人成長檔案袋,開學進行評比。

7、請孩子和家長在報告單上共整填寫好“學生的反思”、“父母的寄語”。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4

根據我所教學兩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學校工作目標,除了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定期評定學生成績、優質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外,積極採取課內外培優補差措施,制定培優補差計劃,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及培優補差工作中,力爭取得好成績。

一、學情分析:

通過學生平時表現和課堂狀況,進一步瞭解到班上學生的基本情況,一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理解能力不夠,與優等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培優補差過程中要進一步深入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情況分析,充分掌握他們的綜合素質、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方法。再根據這些分析制訂培優補差目標,重點放在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上。對於優秀生學習的主要目標放在能力培養和數學素養的進一步提高方面

二、培優補差目標:

提高優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差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並培養較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數學思維基本能力。培優計劃要落到實處,發掘並培養一批數學尖子,挖掘他們的潛能,從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入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較紮實的基礎和能力,並能協助老師進行輔差活動,提高整個班級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成績。

三、培優補差措施:

1、採用一優生帶一差生的一幫一行動。

2、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3、對差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

4、採用激勵機制,對差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5、充分了解差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差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6、重視中等成績學生,保持其成績穩定和提高。

7、必要時與家長聯繫,協助解決差生的學習問題。

8、重視對學生學習的及時評價,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老師的關注。

四、“培優補差”名單:

一A培優:

一B培優:

一A補差:

一B補差: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5

一、班級實際情況

本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高。數學課的形象、生動、有趣,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使他們很喜歡上數學課。本班學生的特點是比較喜歡遊戲形式的學習活動。在遊戲中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真正學習到知識。大部分學生對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基本完成,但有少部分學生學習有較大的困難。有較多的學生常出現抄錯數字、看錯符號,而且很討厭單純的練習。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我們要抓住以下幾點進行復習:

二、複習要點: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 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加法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 = 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三、複習的方法:

1、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學前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的知識和積累的生活經驗,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通過大量實物圖的感知和具體模型的操作,使學生獲得最初步的知識和技能。

2、紮紮實實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3、把握好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使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複習的方法。

5、改進對學生評估,重視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具備了什麼能力,在哪些地方還需努力。

6、根據平時教學瞭解的情況,結合複習有關的知識點做好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工作。

四、複習時間安排:

1、位置……………………………………1課時

2、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2課時

3、圖形的拼組……………………………1課時

4、100以內數的認識…………………… 1課時

5、認識人民幣……………………………1課時

6、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2課時

7、認識時間………………………………1課時

8、找規律、統計…………………………1課時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6

期末將至,爲了更好、更有效地組織複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學期所學的基礎知識, 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 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特制定複習計劃如下。

一.複習內容

二.本學期主要有如下幾塊教學內容:

1 、數和數的運算

數和數的運算主要包括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進位加法。此外,還包括比長短、比多少、幾個和第幾、尋找規律、鐘面的認識(幾時和幾時半)等內容。

2 、空間和圖形

空間和圖形主要包括比長短和高矮;辨認物體和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以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

3 、統計和概率

統計和概率主要包括對實物、圖片及數據進行分類整理;象形統計圖等。

4、 實踐與綜合應用

在每個知識領域的學習過程中都安排有綜合運用的'內容,主要包括統計、圖文應用題等內容。

三.複習的重、難點

重點:主要放在數與數的運算這一塊內容中。

難點:加減混合的看圖列式應用題、鐘面的認識。

四.複習所要達到的目標:

1.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2.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的意義與作用。在教師的組織下,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

3.初步具有認真思考的習慣,在教師、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五.複習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措施:

1、將學生的零散知識集中起來,使知識縱成行、橫成片,形成互相聯繫的知識網絡。

2、採用變換練習的方式,開展遊戲活動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加強對10以內口算加減法的練習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練習。

4、加強對中下等生進行個別輔導。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7

一、複習時間:

本學期一年級數學學科結束新課程的時間是12月24日,複習時間從12月25日至1月12日,共計12課時。

二、複習內容:

本學期所學內容共有九個單元:

1、數與代數(生活中的數、比較、加減法一、加減法二、認識鐘錶)

2、空間與圖形(分類、位置與順序、認識物體)

3、統計與概率(統計)

三、複習目的:

1、意識形成初步培養一年級學生的複習意識。

2、知識技能系統回顧與梳理: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查漏補缺。

3、經驗方法再現歸納與應用:初步培養一年級學生良好的複習方法。(如:歸類複習、對比複習等)

4、習慣養成初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審題習慣、改錯習慣、檢查習慣等)

5、問題困惑自我反思與改進:初步培養一年級學生能夠通過複習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

6、興趣信心激勵喚醒與提升,通過複習,使學生更加熱愛數學。

四、複習要求:

1、明確教學大綱對本冊教材知識、能力和情感的要求。

(1)、明確概念知識的掌握層次:理解、記憶、應用。

(2)、明確計算知識的掌握層次:20以內的加減法及混合運算。

(3)、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

2、根據學情,適當補充拓展思維的練習題,爲解決附加題做準備。

3、既要全面複習,又不要增加學生的負擔。

4、儘量採取生動有趣、喜聞樂見的複習方式,使複習課富有實效。

五、注意事項:

1、重視教材期末總複習的複習教學。

2、注意保中間、抓兩頭,不僅老師對學困生進行單獨的輔導,並且發動優生對學困生進行一對一的幫助。

六、複習保障:

1、教師認真學習《成都市國小學科教學及測評意見》。

2、加強教研組內老師的集體教研,根據學情,調整複習策略。

3、重視家校結合,發動家長督促學生搞好複習工作。

4、複習資料準備要充分:

(1)、引導學生對本冊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

(2)、針對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每日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

(3)、將重、難點題型和易錯題型整理,並設計成強化練習。

(4)、精講青羊區的期末複習卷和期末的測試卷。

七、複習方式:

按知識板塊複習:數與代數、統計與概率、空間與圖形。

八、複習資料:

1、一年級上冊教材。

2、青羊區教研室各單元測試卷。

3、青羊區教研室期末綜合練習卷。

4、去年的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

5、根據學情自主設計的練習卷。

附:具體複習時間安排:

時間

複習內容

12月25、26日

一年級(上)教材《總複習》

12月29日

數與代數(生活中的數、比較、認識鐘錶)

12月30日

數與代數(加減法一、加減法二)

12月31日

統計

1月4日

空間與圖形(分類、位置與順序、認識物體)

1月5日

青羊區綜合檢測題(一)

1月6日

青羊區綜合檢測題(二)

1月7日

青羊區綜合檢測題(三)

1月8日

青羊區口算檢測題

1月9日

青羊區去年期末綜合檢測題

1月12日

機動

週末安排:

12月27日:《黃岡小狀元》期末知識檢測。

1月3日:綜合實踐活動總複習。

1月10日:自主複習,全面查漏補缺。

說明:以上爲期末複習計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酌情調整。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8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學生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預期的要求,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各種數學學習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還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過程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們應該關注更多的是讓他們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下去,並逐步引導他們的思維想象、體驗所獲得的成功給予的喜悅。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共有9個單元,第一單元:南極小客人——100以內數的認識;第二單元:下雨了——學看鐘表;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第六單元: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釐米、米的認識;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統計;第九單元:兒童樂園——總複習,另外還包括兩個數學廣場和兩個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小小信息員。

三、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並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5、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6、在實踐活動中,體會釐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釐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7、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8、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9、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四、教學措施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標的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能將教學的眼光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上。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教師要注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中要注意改變由教師爲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由於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和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教學時,就同一問題情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在自主練習時要爲學生提供難易、數量不同的題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的完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

5、教師應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師不能只成爲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教師更應成爲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雖然本教材已構建成以教科書爲核心,以教師教學用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和教輔讀物爲輔助的立體化的課程教材體系,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教師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內外課程資源。

6 、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加強評價的改革,探索多元化的評價。即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樣。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將評價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