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工作計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1W

院感工作計劃 篇1

爲加強我院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保障病人安全、提高醫療質量、維護醫務人員職業安全,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系統化、規範化,結合我院實際,制定20xx年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如下:

院感工作計劃(精選5篇)

一、依據國家及衛生部頒佈的有關醫院感染的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不斷修訂、完善我院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相關制度、措施、流程等。

二、開展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的培訓與教育。

本年度院感科組織全院培訓至少4次(每季度一次)。本年度全院重點培訓消毒隔離相關知識、手衛生、醫務人員職業防護、醫療廢物分類處置等;各科室結合實際制定本部門培訓計劃,提高全體人員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的知識和業務水平。

三、開展醫院感染監測

1、開展醫院感染的全院綜合性監測。

臨牀科室的醫護人員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臨牀科室醫師填寫報告卡,按規定的時限和途徑上報院感科。

院感科對上報的醫院感染病例進行確認、覈實,及時對監測資料進行彙總,反饋給相關科室,聯合相關科室制定控制措施,減少醫院感染髮病率。

2、年內開展一次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

四、加強對呼吸道、導尿管相關尿路、皮膚軟組織等主要部位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各臨牀科室自查相關制度與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改進。

院感科定期到各臨牀科室進行督查、指導,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提出整改建議。

五、執行手衛生規範,實施依從性監管與改進。

配置便捷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爲執行手衛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對醫院全體員工進行手衛生培訓,並考覈。

院感科、科室定期對規範洗手進行督導、檢查、總結、改進。

六、加強對醫院的清潔、消毒、滅菌、醫院隔離、無菌技術操作等工作的監管和指導。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範及消毒隔離制度,消毒工作符合《醫院消毒技術規範》,隔離工作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範》,有效切斷外源性感染的傳播途徑,限度的降低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傳播引起的醫院感染。

七、開展醫院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1、使用中的化學消毒劑、滅菌劑的濃度監測

含氯消毒劑:每天一次,應用G-1型消毒劑濃度試紙進行快速簡易測試。

戊二醛:每週一次,採用戊二醛濃度測試紙進行快速監測。

2、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監測

每月一次,開展對使用中的消毒液、皮膚黏膜消毒液染菌量監測。

3、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監測

化學監測:每包均進行監測,包外粘貼化學指示膠帶監測,包內放化學指示卡監測。

4、紫外線燈管消毒效果監測

日常監測:包括燈管應用時間、累積照射時間。

燈管照射強度監測:每季度監測一次,應用紫外線強度照射指示卡測試。

八、定期開展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醫務人員手、空氣、物體表面的監測。

每月對手術室、檢驗科、口腔科、內鏡室、臨牀科室等重點部門進行常規監測,對不合格項目要進行原因分析,並制定改進措施。

九、做好對醫療廢物處理的監管與指導工作。

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按照《醫療廢物分類名錄》對醫療廢物實行分類收集、放置,嚴禁將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嚴禁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轉讓、買賣。

醫療廢物貯存及時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做好醫療廢物登記。

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等工作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

十、做好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工作,限度的降低職業暴露的風險,保障醫務人員的安全。

對醫務人員開展職業安全防護知識的培訓與指導;爲醫務人員提供必要的防護物品;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時,及時給予登記、報告、評估、預防處理。

十一、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工作質量的考覈與控制。

院感科制定各科室醫院感染控制質量考覈評價標準,依據此標準,對各科室醫院感染防控質量進行考覈,做到基礎、環節與終末質量的控制與管理,不斷提高、持續改進醫院感染管理質量。

院感科每季度對全院各科室各部位的醫院感染工作質量進行一次考評,不定期進行專項督查、指導,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醫院有關科室反饋,限期整改,並再次檢查、督導,直至改正。

院感工作計劃 篇2

在新的一年裏,醫院感染管理將堅持預防爲主的方針,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保障病人安全的目標認真抓好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特制定20xx年院感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教育培訓

1、科室每月組織一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並做好記錄。

2、院感科全年組織院感知識講課兩次,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全員培訓,試卷考覈,提高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範意識。

3、落實新職工崗前培訓。

4、對衛生員進行醫療廢物收集及職業防護知識培訓。

5、院感專職人員參加省、市級舉辦的院感繼續教育培訓班,以瞭解全省及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發展的新趨勢,新動態,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二、落實消毒隔離制度,加強消毒滅菌效果監測與評價

1、各科使用的消毒液根據性能按時更換,器械按規定及時消毒滅菌,合格率達100%。使用中的各種導管按規定進行消毒更換。

2、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檢查醫務人員洗手的依從性。

三、加強院感監測,實行醫院暴發預警報告

1、嚴格《醫院手術部位管理規範》執行,每月進行手術切口感染監測。

2、充分發揮臨牀監控管理小組作用,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落實24小時報告制度。

3、臨牀出現醫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類病例3例)實行醫院感染暴發預警報告,分析並調查傳染源,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傳播途徑,杜絕惡性院感案件的發生。

4、做好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工作,各科室將每次出現的職業暴露及損傷的人員上報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記,保護易感人羣,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四、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遠送、儲存、外運管理,杜絕泄漏事件

1、醫療廢物按要求分類放置,密閉,包裝袋有標識,出科有登記,專人回收有簽字,送醫療廢物暫存處集中放置。

2、醫療廢物轉移單由專職人員填寫,並保存存根備查。

院感工作計劃 篇3

xx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點、新的機遇、新的挑戰。爲了更好的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務,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特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目標:

爭取全年各項護理質量檢查全部達標,消毒滅菌合格率達到100%,各項感染檢測指標符合要求,全年無護理缺陷、護理投訴、護理差錯發生。

二、具體措施:

1、加強護理技能學習: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就必須掌握相應的業務技能。因此,本年度將把護理技能學習放在首位。在督促自學的同時,嚴格執行定期學習制度,保證每月至少兩次的集中學習,並做好學習筆記。

2、加強職業素質教育:

醫德醫風是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醫院護理人員應具備的重要職業素質。它的好壞,關係到醫院的根本宗旨和社會形象。因此,本年度要重點抓好護理工作規範化,以提供人性化服務爲理念,深挖護理服務內涵,進一步提高護理服務水平。在具體工作中,要做到“五聲”、“五心”、“五主動”,“五聲”即:患者來時有問候、患者不適有安慰聲、操作不成功有道歉聲、患者提問有解釋聲、患者走時有祝福聲。“五心”即:對待患者誠心、接到患者熱心、聽取意見虛心、解釋工作耐心、護理服務細心。“五主動”,即:主動介紹、主動宣傳、主動溝通、主動解答疑問、主動進行健康教育。要加強護士禮儀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形象。做到講究儀表端莊、用語文明、加強隊伍整體建設,打造敬業、協作、高效的工作團隊,提高護理業務水平。

3、嚴格按照護理標準與流程開展工作:

在熟練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項技能的基礎上,在日常工作中要嚴格按照各項制度的要求開展工作,各項流程要規範。還要及時督促檢查各項規章制度和護理常規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嚴防差錯事故發生,並認真組織討論,吸取經驗教訓,制訂防範措施。

院感工作計劃 篇4

一、科室經濟效益

預計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2%,具體措施:1、隨着醫院對門診工作的重視,相關臨牀科室的門診量會增加,篩選出的內鏡檢查患者會相對增多;2、出於對本科室工作的認可,複診患者會逐漸增多;3、拓展內鏡下治療項目;4、爭取新設備引進、新技術的開展。

二、科室硬件設施

(一)科室現有工作場所和常用的設備:現有工作面積約50㎡,其中清洗消毒間約8㎡,使用面積明顯偏小。奧林巴斯電子胃鏡(20xx年引進)、電子腸鏡(20xx年引進),已使用近5年,將到機械故障多發期;奧林巴斯電子胃鏡1條(已籤合同,未到位);潘太克斯電子胃鏡、腸鏡,xx年7月引進。電刀,使用5年,尚正常使用。

(二)五年計劃工作場所和常用的設備:工作面積增加至200-300㎡,清洗消毒間約40-50㎡,條件具備時可以將電子胃鏡、腸鏡、支氣管鏡,甚至電子膀胱鏡合併成爲一個內窺鏡室以便於鏡子的保養和管理。更換先進的電子內鏡主機3-4臺,每臺配備電子胃鏡3條、電子腸鏡2條,併購置電子支氣管鏡、電子膀胱鏡,分時段開展內鏡診治工作,以滿足院感管理以及業務增長的需要。購置氬氣電刀和ESD技術(內鏡下黏膜下層剝離術)配套設備治療早癌。針對金華市超聲內鏡的空白,可以對超聲內鏡的引進進行可行性分析。

三、人才梯隊建設

(一)五年計劃人才梯隊建設具體目標:保證科室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隊。

(二)現有科室人員梯隊

1、醫師:科室現有醫師2人,其中30-40歲的2人,主治醫師1人,醫師1人,正式職工1人,臨時工1人。

2、護士:科室現有護士2人,40-50歲的2人;主管護士2人。

3、近五年期間,科室共計外出進修0人次。

(三)五年計劃人才建設

通過招聘、培訓、進修等措施,調整科室人才梯隊結構。

1、科室要增加醫生人數,完善醫生隊伍結構,完成梯隊建設。最好能在五年後形成5-6名內鏡專科醫生隊伍。

2、在科室醫生、設備增加的情況下,逐步將護士人數增加至6-7名。

3、增加選送醫師外出進修的次數。

四、科室學術水平

(一)學術水平現狀

1、科室研究方向:(1)縣域內獨家開展了消化道息肉的內鏡下治療;2.、染色內鏡檢查;3、上消化道異物的內鏡下診治。

2、規範化研究:科室現已制定的診療規範有(1)胃鏡檢查操作規範;(2)腸鏡檢查操作規範;(3)上消化道異物內鏡下診治操作規範;(4)消化道息肉內鏡下切除診療規範。

3、新技術項目的開展:“染色內鏡的臨牀應用”被列爲縣級課題,“鈦夾在消化內鏡診治中的應用”被列爲院級新技術。

(二)五年計劃

科室開展了多項內鏡下治療項目,使我們具備了業務上的領先優勢。加強內涵建設,積極引進開展高、精、尖技術項目,針對疾病譜的變化和發病率做出調整,發掘新的業務增長點,是今後五年的發展要務。

1、研究方向的調整和完善:(1)保持現有領先優勢的研究方向並加以完善;

(2)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發現與治療,針對高危人羣開展普查,應用ESD技術(內鏡下黏膜下層剝離術)治療早癌,提高科室診治水平;(3)超聲內鏡的引進與診治應用;(4)HP研究仍有的潛力,開展有關HP易感人羣傳播方式以及與胃癌發病原因、發病率之間關係的研究。

2、規範化研究:診療規範的優化(1)消化道息肉內鏡下切除的優化,包括適應症的擴大,結紮圈、鈦夾等治療附件的應用,降低出血、穿孔發生率等;(2)ESD技術:適應症、禁忌症、併發症的處理等;(3)消化道梗阻的內鏡下支架置入術;(4)食管靜脈曲張內鏡下止血術;(5)鏡下氬離子凝固術(APC)。

3、新技術項目的開展:計劃引進開展新技術項目(1)ESD技術,能對早期消化道腫瘤進行經濟有效的治療,但技術難度大,穿孔率高,但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需要設備支持和微創外科的配合;(2)超聲內鏡技術,這是我院現需要轉診的項目,這個項目的開展可大大提高我院的診治水平,但受病源和檢查費用的限制,直接的成本回收時間較長,但可增加住院率和間接收入,此項目的開展需要設備的支持和人員培訓

4、學術會議:爲擴大科室的學術影響,擬承辦1次市級消化內科、消化內鏡的學術年會。

五、科室質量管理水平

(一)科室落實項核心制度的具體措施:(1)定期進行疑難病例討論;(2)落實術前告知制度;(3)落實會診制度,對特殊病例及時請專科會診;(4)落實術前討論制度;(5)落實新技術、新項目申報制度。

(二)目前科室質量管理上存在的問題:科室現無專職內鏡清洗消毒人員,由於內鏡洗消工作的特殊性,洗消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着內鏡的清洗消毒、設備的維護保養等,爲節省醫院及科室支出,可以招聘臨時護工進行該項工作。

(三)加強科室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1)完善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管理工作;(2)重視報告單的書寫質量,提供臨牀需要的診斷依據;(3)加強科室人員的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4)認真落實核心制度。

六、科室發展潛力

通過分析,科室現處於上升期,目前科室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1)由於電子內鏡的普及,人民羣衆自我保健意識的逐步提高,求診患者不斷增多;(2)科室現有人員不能滿足臨牀需求,致使部分求診患者需預約且等候時間較長;(3)受設備的限制,有些診療項目不能開展。

在今後的科室工作中,要協調與各臨牀科室的關係,完善服務流程,多爲臨牀提供診斷支持;積極開展內鏡下治療,吸引其他醫院不能完成的治療病人;加強內涵建設,以準確的診斷、輕柔的操作、熱情的服務吸引病人;積極創造條件開展新項目,爭取新設備的引進,提高競爭力。

院感工作計劃 篇5

爲提高我院院感管理質量,進一步搞好院感管理、傳染病管理工作,保障醫療、護理安全,特制定20xx年工作計劃:

一、醫院感染控制

1、每月下到各個科室監測住院病人院感發生情況,督促臨牀醫生及時報告院感病例,防止醫院感染暴發或流行。

2、每月對手術室、產房、血透室等重點部門的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消毒劑、滅菌劑、消毒滅菌物品等進行消毒滅菌效果及環境衛生學監測一次。發現不合格處,嚴加整改,直至監測結果合格爲止。

3、每季度對臨牀科室、重點部門進行消毒隔離質量檢查一次,對檢查結果進行反饋,並提出改進措施。

4、根據本年度院感監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國院感監控管理培訓基地,開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一次。

二、抗菌藥物應用:

1、按照相關規定對抗菌藥物實行分級管理,定期調查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2、協助檢驗科定期公佈全院前五位感染細菌譜及其耐藥菌,爲臨牀醫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

三、傳染病管理:

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傳染病報告卡、死亡醫學診斷證明書、居民惡性腫瘤報告卡,做好全院疫情報告和死亡、腫瘤病例報告工作。

2、每天對收集的傳染病報告卡進行審覈,保證其內容完整、真實。

3、收到疫情報告卡和死亡病例報告後,按照規定時限,通過國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4、每月末,查閱全院本月的門診日誌、出入院登記、出院病歷、放射科檢查結果及檢驗科陽性結果登記本,發現漏報及時補報。

5、每月與醫務科覈定死亡病例登記,發現漏報及時補報。

6、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搞好疫情調查工作。

四、醫療廢物監督管理

1、每月到醫院臨牀支持中心檢查一次,督促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等制度執行情況,避免發生醫療廢物流失。

2、每月查閱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一次、發現漏項及時填補。

五、手衛生及職業暴露防護

1、將手衛生消毒列入科室質量檢查項目,每季度抽查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消毒技術考覈一次。

2、加強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宣傳教育,減少職業暴露風險。

3、發生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後,嚴格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妥善處理。

六、院感知識培訓

1、本年度協同醫教科組織新進人員進行院感、傳染病知識崗前培訓一次。

2、分層次開展全院醫務人員院感知識培訓兩次,提高醫務人員院感知識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