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指導思想對黨的意義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4K

黨的指導思想又稱黨的行動指南,是指導我們黨全部活動的理論體系,堅持和踐行黨的指導思想對黨的發展有中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黨的指導思想對黨的意義相關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黨的指導思想對黨的意義

黨的指導思想對黨的意義文章一

思想路線正確與否,關係到黨的事業成敗;思想路線的科學程度如何,關係到黨的執政水平高低。什麼是思想路線?所謂思想路線是我們全黨思考、認識、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指導路線,也是我們全黨同志認識和解決問題所遵循的根本原則和方法,它是世界觀、方法論在實際工作中的集中體現。毛澤東一貫倡導的實事求是是我們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在領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鄧小平進一步總結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賦予思想路線“解放思想”的新內容。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過程中,黨的xx大又爲這條思想路線增添了“與時俱進”的內涵,並且把它作爲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首要前提。xx大報告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從“實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標誌着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不斷科學和完善,是我們黨在新時期理論創新的偉大成果,同時也標誌着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不斷豐富和發展。

一、思想路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了馬克思主義科學實踐觀

科學的實踐觀念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觀點,而且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的邏輯起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的根本特徵。如果說,實事求是立足於實踐,解放思想是實踐前進的條件,那麼“與時俱進,則體現了科學實踐觀念的精神實質。”xx大報告指出,“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爲什麼要與時俱進?歸根到底取決於實踐的需要。社會實踐不僅是客觀物質的活動,而且具有社會歷史性。xx大報告指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發展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後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任何時代都有與那個時代實踐水平相適應的思維方式,思維落後於實踐就會導致僵化,窒息民族進步的生機和活力。對黨的工作來說,“與時俱進”最重要的是指導思想的不斷豐富和發展。

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xx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xx大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起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鮮明反映了我們黨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嶄新階段,但是它沒有窮盡真理,沒有宣稱自己絕對或者永恆,它表明自己是一個隨着實踐不斷髮展的理論體系。我們知道,“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都是歷史的概念,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如果我們不能站在時代高度,以發展的眼光分析問題,“三個代表”就會變成教條,貫徹“三個代表”就是一句空話。因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只能在歷史發展的動態過程中才能把握,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也是具體的、歷史的。“與時俱進”的精神決定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實踐檢驗真理的原則,以革新、批判的眼光對待一切理論包括自身。“三個解放”是貫徹“三個代表”的思想前提,也是這個理論內在邏輯發展的必然結論。實踐決定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性,也是它保持生機和活力的內在機制。

二、思想路線大大提升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時代水平

“與時俱進”不僅意味着時代精神的科學把握,不僅意味着思維方式的變革,更意味着理論和實踐的創新。xx大報告指出:“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這個觀點把實踐和理論的關係在動態發展中給予了十分科學的闡述。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發展動力,實踐不斷提出新課題,要求理論的回答,從而不斷推動理論發展。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使國際競爭十分激烈,如何使我國在人才、高科技和綜合國力競爭中佔據優勢,不僅關係到我國的國際地位,而且關係到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加入WTO以後我國經濟生活和國際接軌,必然在體制、慣例以及思想價值觀念上帶來衝擊,我們怎樣利用自身優勢面對這種衝擊?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於低潮時期,怎樣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主權,把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當今世界文化多元化,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攻勢加強,我們如何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信息化使我們的社會生活發生重大變化,如何利用這個優勢加強“三個文明”的建設,把網絡帶來的消極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這些新課題的回答必然引發理論的創新。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理論創新的典範,它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關係中抓住了關鍵,以黨的建設命題形式表現出時代精神。理論創新是實踐發展的產物,同時又給予社會實踐能動的反作用,如果說舊唯物主義是簡單的“反映論”,馬克思、恩格斯倡導“能動的反映論”,那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所蘊含的就是“創造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創新”中獲得了它的現代性。理論成爲各種社會實踐的先導,是當代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特徵。我們平時說理論創新是先導,制度創新是保障,科技創新是動力,文化創新是條件,通俗地表達了由理論回到實踐過程中的豐富內涵。在認識過程第二次飛躍時有理論通過政治作用於經濟,有社會意識形式通過社會心理掌握羣衆,有社會意識形態和非社會意識形態意識形式的相互作用,也有各種社會意識形式的相互影響。所有這些都是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豐富和發展。

三、思想路線從主體性和方法論等角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xx大對思想路線的新概括,進一步打破主體制約性的堅冰,爲人們發揮能動性、創造性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實事求是”融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唯物史觀的根本原則爲一體,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也是對每個共產黨員的崇高要求。能不能堅持實事求是,始終是黨的思想路線正確與否的分水嶺、試金石。由於每個實踐主體都受到思想、社會條件的制約,這種制約性使人們有可能自覺不自覺地背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鄧小平曾經敏銳地把握到這個認識論癥結,號召人們解放思想,突破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牢籠,極大地推進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七一”重要講話到xx大報告,xx同志又對“解放思想”的內涵作了更加系統的概括,並且把它作爲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條件,當作與時俱進和理論創新的前提條件,必將使人們進一步衝破思想牢籠,在實踐過程中開拓前進,更加科學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其次,對思想路線的新概括,使我們的認識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過程中,我們逐漸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內涵有了更加明晰的認識。xx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在“七一”重要講話和xx大報告中他又指出,實事求是就是要加強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研究、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研究、以及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研究;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這就使我們對思想路線本身的認識由抽象上升爲具體,實現了一個飛躍。

第二,對思想路線的新概括,更加鮮明地體現了主體與客體、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追求這個統一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目的,是形成和發展科學真理的必要條件。這個“統一”是具體的,是說主體與客體、理論與實踐在一定條件下的統一,一般理論要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這個“統一”是歷史的,是說主體與客體、理論和實踐在一定歷史階段上的統一,理論或者思想認識不能超越或落後於時代,否則就會犯“左”或右的錯誤。黨的xx大報告要求全黨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個領域,體現在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可以看作是對上述“具體統一”的明確表述;而我們的思想“既不落後時代,又不超越階段”,要做到與時俱進則是對“歷史統一”的最好表述。如果說“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必要條件,那麼“與時俱進”既是“解放思想”的必要條件,也是“實事求是”的必要條件。我們關於各種規律性的認識,只有在社會實踐發展的過程中才能把握。總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許多方面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換句話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應用發展中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這是黨的理論創新的重要方面。

黨的指導思想對黨的意義文章二

近日,我們研究生14班黨支部舉行了一次有教育意義的黨會,主要是學習黨的指導思想和理論政策,在學習進程中我體會頗深。黨會的主題是學黨史、強黨性、提素質、做先鋒,圍繞這個主題我們進行了劇烈的討論和自我計劃,其中報告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理論一道確立爲黨必須長時間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決策,也是一個歷史性的貢獻。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理論的繼續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入黨的建設,推動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氣力之源。 全面深入領會並牢牢掌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關鍵在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爲民的根本要求。

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體現在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化作全黨和全國人民開闢前進的巨大氣力。在當今人才競爭越來越劇烈的情況下,我們在知識結構方面要堅持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的結合,堅持專業知識和一般知識的結合。這就要求我們應當在把握好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廣泛的瀏覽其他學科,以豐富知識、進步能力,做一個全面調和發展、與社會同步的人。要特別善於應用辯證方法掌控一個人成才進程中通常都存在的既相互對峙又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既保持一個人的首創精神和創造氣力,又不使其脫離實際生活和需要。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本身發展聯繫起來,我們能更輕易地理解和掌控黨的政策、方針、線路,對我們本身的發展也起側重要的影響作用。

黨的指導思想對黨的意義文章三

黨的指導思想,是指導我們黨全部活動的理論體系,是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鄭重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經過遵義會議和延安整風,黨的七大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經過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黨的xx大鄭重地把鄧小平理論寫在自己的旗幟上。跨入新世紀新階段,黨的xx大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鄭重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黨的指導思想的主要內容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體系,它具有科學性、革命性、實踐性三個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必將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戰鬥旗幟和行動指南。列寧主義的思想內容極爲豐富,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類的思想武器,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一切馬克思主義政黨飛指導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當代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前進。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性飛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包含着豐富的內容: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它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科學認識,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壯大的強大的力量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個代表”是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基礎,是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發展和先進文化,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爲了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人民羣衆則是創造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方針,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的理論武器。

科學發展觀,是對中國共產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爲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一精闢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認真學習和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容,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我們要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只有正確把握黨的指導思想,深入落實黨的指導思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取得勝利,共產主義才能夠實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