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通用11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9W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1

爲全面做好人口計生工作,充分發揮人口計生宣傳教育的先導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務於人口計生工作中心任務,根據省、市《全市人口計生宣傳教育工作評估方案》,結合《縣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覈方案》要求和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評估方案。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通用11篇)

一、對象

各鄉鎮(街道)計生辦。

二、方法

由各鄉鎮(街道)計生辦按評估內容和標準於12月5日前寫出自評報告。縣裏根據掌握的有關工作數據,結合平時瞭解的情況,對各地宣傳教育工作作出綜合評估。評估採用100分制。

三、評估內容

(一)年度重點

1、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宣傳(30分)。深入實施“關愛女孩行動”,組織開展抵制“兩非”雙向承諾簽名、尋訪“十佳幸福女兒家庭”活動和羣衆性文藝下鄉等社會宣傳活動,開展打擊“兩非”典型案例宣傳,爲治理工作營造強大的`輿論聲勢和有利的社會環境。

2、戶外環境宣傳(20分)。將人口計生宣教工作融入到城市社區工作和新農村建設中,在交通要道及人流密集地設立醒目、溫馨、美觀的人口計生宣傳牌,優化人口計生戶外宣傳內容,亮化宣傳環境。

(二)常規工作

1、信息宣傳工作(30分)。加強重點工作宣傳和先進典型宣傳報道,不發生重大責任性新聞事件;及時向我局《人口計生工作簡報》和縣兩辦政務信息、《研究》等投遞計生信息、稿件。

2、人口文化陣地建設(10分)。村(居、社區)有“三室一校”等宣教場所,有人口計生圖書、報刊、雜誌等宣傳品,有經常性活動記錄;有人口計生宣傳欄(窗)、有新媒體宣傳平;使用遠程宣傳教育平。

3、《當代家庭》、《優生代(農村版)》、《人口和計劃生育牆報》等刊物、宣傳資料的分發(10分)。及時把相關刊物和宣傳資料分發到村,並做好登記、導讀等相關工作。

四、結果應用

將評估結果作爲對各鄉鎮(街道)人口計生工作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考覈,佔2分。各鄉鎮(街道)最後得分按本評估方案得分2%折算。被省、市抽查到的鄉(鎮、街道),視評估結果進行獎扣分。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2

爲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xx〕35號)精神和教育部關於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有關文件要求,適應我省高中教育發展和大學聯考綜合改革的需要,依據《江蘇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在《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的通知》(蘇教基〔20xx〕30號)的基礎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全面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有利於促進學生認識自我、規劃人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有利於學校規範課程開設,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切實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有利於促進評價方式改革,轉變以考試成績爲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改革高校招生錄取方式,滿足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

二、基本原則

1.注重過程,促進發展。堅持正確的教育改革方向,着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關注學生成長過程,發掘學生潛能,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引導學校改革管理模式和育人方式。

2.客觀記錄,真實反映。以事實爲依據,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經歷和典型事例作客觀記錄,真實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

3.突出重點,簡化操作。突出重點評價內容,簡化評價過程,增強評價的可操作性,減輕學校和學生負擔,便於不同層面獲得學生的評價信息。

4.規範程序,公開公正。嚴格規範綜合素質評價程序,強化有效監督,確保評價過程公開公正,評價結果真實可信。

三、評價內容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察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誠實守信、仁愛友善、責任義務、安全防範等方面的認知與表現。重點是學生遵紀守法,維護社會公德,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情況,參加黨團活動、校內勞動、擔任班級或學校職務及履行職責情況,參加社區公益勞動、志願服務等的次數、持續時間,如爲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羣體提供無償幫助,到福利院、醫院、社會救助機構等公共場所、社會組織做無償服務,爲賽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活動做志願者。

2.學業水平。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重點是學生每學期各學科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修習情況及表現(此處不包括音體美、通用技術、研究性學習)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科特長及獲獎等情況,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情況。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體育鍛煉習慣、身體機能、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等。重點是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修習情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主要結果,學生的體育運動特長項目、體育運動的效果、參加體育競賽活動及獲獎等情況,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科學生活方式等。

4.藝術素養。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鑑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是學生在音樂、美術及相關藝術選修課程的修習情況,學生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愛好以及代表作品,學生的藝術特長與參加演出、展覽、比賽等藝術活動的經歷和獲獎情況。

5.社會實踐。主要考察學生的創新素養和在社會生活中動手操作、勞動技能、體驗經歷等情況。重點是學生修習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情況與代表成果,修習通用技術課程的情況與代表作品,參加校內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經歷和榮譽、創造發明和專利等代表性成果,參加社團活動情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次數、持續時間,形成的作品、調查報告等。

6.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主要考察學生加強自我認知、樹立專業志向、學會選擇課程、實現主動發展等情況。重點是學生修習發展指導課程的情況,主動發展的意識,對自我的客觀認識與評價,對未來的.生涯規劃等,並突出其他五個方面評價內容無法涵蓋的個性特長等方面。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以學生自我陳述的方式呈現。

四、評價程序和方法

1.真實記錄

學校明確相關部門和人員,真實準確地記錄學生的發展情況,根據評價內容的性質,客觀記載學生在綜合素質發展方面每學期、每學年及高三畢業前的表現。

2.整理遴選

學期或學年結束時,教師指導學生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以及其他有關材料。遴選時注意表現要典型,理由要充分,材料要全面,形式要多樣。遴選出來的材料,由學生本人確認,經學校審覈後才能錄入省級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

3.公示審覈

除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等個人隱私信息由系統自動導入外,其他進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的主要信息必須公示。公示一般在班級範圍內進行,校級以上的獎勵可以在學校範圍內公示。公示時間5個工作日以上,最終結果須經學生確認。

4.形成檔案

學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信息的核實、錄入與報送工作。報送後原則上不得更改,如確需更改,學校必須提出申請,逐級報批。

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時,要突出重點,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有些活動項目學生沒有參加或表現不突出,可以空缺。由外省中途轉學進入的學生,原有的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由原來學校認定並隨檔案轉入,入新校後的表現按照我省綜合素質評價要求繼續進行記錄。

形成的電子檔案,學生、教師、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各自權限可以實時查看有關內容。

5.材料使用

高中學校要充分利用綜合素質評價,對學生成長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引導學生髮現自我,建立自信,指導學生髮揚優點,克服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學生高中畢業前,個人的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將以統一格式提供給相關高校。高校要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制定科學規範的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組織教師等專業人員對檔案材料進行研究分析,採取集體評議等方式作出客觀評價,作爲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在考生分數相同時,可作爲優先錄取和優先安排專業的依據。高校應在招生章程中明確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使用辦法並提前公佈,規範、公開使用情況。

經學─生本人同意,其他社會機構或用人單位也可以通過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取得相關學生不具有隱私性質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內容。

五、組織管理

1.加強組織領導

省教育廳全面規劃、領導和協調全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統一設計、開發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並負責電子數據的管理、維護,確定高校或社會機構使用電子數據的權限與方式。接受並處理學生、學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社會機構或個人的諮詢、投訴。

各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並根據本方案,進一步指導學校做好方案實施工作。要建立誠信責任追究制度,暢通舉報渠道,接受並處理各方面的諮詢、投訴。

各高中學校要建立專門的領導小組,落實專門的部門和人員,建立審覈、公示、申訴與複議、誠信責任等相關制度,全面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基於學生髮展的年齡特徵,結合教育教學實際,科學確定六方面評價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質量。

2.堅持常態化實施

各普通高中學校要在完善本方案的基礎上形成實施辦法,提前公佈評價內容、標準、程序、方法、人員和有關規章制度,認真受理來自學生、班級的諮詢、投訴和複議申請,保障評價工─作民主─公平、評價結果真實可用。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及時收集整理有關材料,避免畢業前突擊記載。要充分發揮學校黨團、學生組織、社團在綜合素質評價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健全監督制度

高中學校以學期、學年或三年爲單位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進行全面自查,並在制度建立、職責明確、渠道暢通等方面進行及時的總結、改進。

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採用普查的方式對學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進行監督;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採用抽查的方式對地方和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進行監督。

對在綜合素質評價中弄虛作假的學生,學校審覈發現後應將其情況記入個人誠信檔案。對弄虛作假的單位或地方,將由教育行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追究相關單位直接負責人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4.加強學習宣傳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學習與研究,正確把握評價的內容、方法和標準等,要提前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爭取社會各界和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六、其他

本方案自20xx年秋季入學的高中學生開始施行。本方案由江蘇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3

爲全面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制定本指南。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加快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爲導向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引領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方向。踐行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堅持正確政績觀和科學教育質量觀,促進義務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堅持育人爲本。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全面培養,引導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

堅持問題導向。完善評價內容,突出評價重點,改進評價方法,統籌整合評價,着力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傾向,促進形成良好教育生態。

堅持以評促建。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強化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有效發揮引導、診斷、改進、激勵功能,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評價內容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包括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具體指標詳見附件),三者緊緊圍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爲目標,各有側重、相互銜接、內在統一,構成完整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一)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價值導向、組織領導、教學條件、教師隊伍、均衡發展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地方黨委政府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對義務教育工作的領導,履行舉辦義務教育職責,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學校辦學質量評價。主要包括辦學方向、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學生髮展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學校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要求,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充分激發辦學活力,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三)學生髮展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三、評價方式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工作要注重優化評價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評價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

(一)注重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髮展、學校辦學、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合格程度的同時,關注其發展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進步程度,科學評判地方黨委政府、學校和教師的努力程度。

(二)注重綜合評價與特色評價相結合。關注縣域、學校全面育人整體成效和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的同時,注重差異性和多樣性,關注每一所學校和每一名學生,促進學校特色發展和學生個性發展。

(三)注重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在引導學生、學校和縣級黨委政府積極開展常態化自我評價和即時改進的同時,構建主體多元、統整優化、責任明晰、組織高效的外部評價工作體系。

(四)注重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建立縣域、學校、學生常態化評價網絡信息平臺及數據庫,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並通過實地調查、觀察、訪談等方式,瞭解掌握實際情況,確保評價真實全面、科學有效。

四、評價實施

(一)明確責任分工。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行縣(市、區)和校自評、市級複覈、省級評價、國家抽查監測。義務教育學校對本校辦學質量進行自評,並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進行評價。縣級黨委政府對學校辦學質量進行評價,並對本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和黨委政府履職情況進行自評,自評報告報上級教育督導部門。市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對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自評工作情況進行復核。省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組織對行政區域內各縣(市、區)義務教育質量情況進行評價,每年將評價情況報國家教育督導部門備案。國家教育督導部門對省級開展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情況進行抽查,對學生髮展質量情況進行監測。

(二)明確評價週期。對學校、縣域質量評價要實現全覆蓋,評價週期依據所轄縣數、學校數和工作需要,由各地自行確定,原則上每3—5年一輪,並保證在縣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校長任期內至少進行一次評價。

五、評價結果運用

各地要不斷完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運用的機制,充分發揮評價結果對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引領和促進作用。

(一)要運用好學生髮展質量評價結果。指導教師精準分析學情,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將學生髮展質量評價結果作爲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和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

(二)要運用好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結果。指導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和管理,全面育人、科學育人,提升辦學治校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將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結果作爲對學校獎懲、政策支持、資源配置和考覈校長的重要依據。

(三)要運用好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引導縣級政府落實法律法規要求,督促政府履職盡責,爲辦好義務教育提供充分的條件保障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將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與縣級黨政領導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認定等工作掛鉤。對質量評價結果不合格的,不能評優評先,不能認定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對履職不到位、落實政策不力、違反有關規定、縣域教育教學質量下降且整改不到位的,要對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負責人、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將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納入地方黨委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黨委政府領導、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牽頭、部門協同、多方參與的組織實施機制。實施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要與已經開展的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中國小校督導評估、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等工作有效整合、統籌實施,避免重複評價。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細則。

(二)加強隊伍建設。各地要組建高水平、相對穩定的質量評價隊伍,主要由督學、教育行政人員、教育科研人員、校長、教師及其他有關方面人員組成。評價人員在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督導評價等方面應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專業能力和豐富經驗。要積極探索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培育和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4

爲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建立健全激勵競爭機制,切實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考覈辦法:

一、考覈依據及對象

根據《沿海經濟開發區教育工作考覈實施辦法(試行)》。對本校全體在職在崗教職工進行考覈。

二、獎勵方案

1.獎勵原則

表彰獎勵堅持客觀公正、注重實績的原則,面向全體,向一線教師傾斜,向教學質量優異者傾斜,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後進,推動工作的目的.。

2.獎勵辦法

(1)辦學水平評估先進集體:根據鎮區考覈結果,按實平均分配。

(2)集體榮譽獎:根據鎮區考覈結果,綜合表彰按實平均分配,單項表彰50%用於組織者自行分配。50%用於所有同志平均分配。

(3)教學質量獎:根據鎮區考覈結果,50%分配給考試科目的所有成員:語數英和綜合科各佔四分之一;50%分配給所有教學人員。

(4)教科研成果獎:學校承擔國、省、市、縣級規劃課題並能如期結題的, 根據鎮區考覈結果,獎金領取後交課題主持人自行分配。教師論文發表根據鎮區考覈結果,(按照論文數÷教師數考覈,得分前四名的單位分別獎勵,)獎金領取後全部分配給作者。(總金額除以篇數,只認第一作者)

(5)競賽成果獎:

①教師獲獎(根據縣辦學水平評估的辦法總得分÷教師數考覈,中國小組得分前三名的):80%用於分配到獲獎老師(總金額除以總分數)。20%用於分配到所有教學人員。

②學生獲獎(根據縣辦學水平評估的辦法總得分÷學生數考覈,中國小組得分前三名的):80%用於輔導老師,20%用於分配到所有教學人員。

(6)承辦活動獎:根據鎮區考覈結果,承辦鎮級活動:上課人員和組織者每人50元,其他人員每人20元。共同體活動:上課人員和組織者每人125元,其他人員每人50元。縣級活動,上課人員和組織者每人200元,其他人員每人80元。

(7)先進個人:按照鎮聯絡組評選辦法,組織校級評選推薦。

注:

1.凡發生校園安全責任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該同志評優評先資格,取消該同志考覈獎勵。

2.凡師德失範或造成社會影響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該同志評優評先資格,取消該同志考覈獎勵。

3. 凡調出外鎮、外縣。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該同志評優評先資格,取消該同志考覈獎勵。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5

爲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教基〔20xx〕3號)《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xx年修訂版)》(教督〔20xx〕2號)及我省相關文件要求,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促進義務教育質量提升,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聚焦教育教學質量,以全面客觀的監測數據支撐教育決策、服務改進教育教學管理,促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育人爲本。踐行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五育並舉”,構建學科領域全覆蓋、德智體美勞全覆蓋的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引導樹立正確政績觀和科學教育質量觀,促進形成良好教育生態。

2、服務質量提升。緊扣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或指導綱要),堅持素養導向,重點監測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系統挖掘影響學生髮展質量的關鍵因素,精準服務教育質量提升。

3、堅持方法創新。充分運用科學的測評方法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逐步開展計算機網絡測試、人機交互測試等,不斷提高質量監測信息化水平;探索全過程、全要素質量綜合評價與跨年度增值評價,推動監測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4、強化結果運用。建立健全問題反饋、預警和結果運用機制,堅持問題診斷和示範引領並重,充分發揮監測的引導、診斷、改進和激勵功能,督促問題整改;通過實驗校、示範區建設等方式,推廣典型地區經驗案例,幫助各地各校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縮小校際差異,保障人民羣衆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義務教育。

(三)工作目標

不斷優化全省義務教育質量評價人才隊伍結構,督促各級各類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引導教師潛心育人的評價制度,完善學生全面發展多元評價機制,着力提升全省監測評估發展水平,構建發展素質教育爲導向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二、監測對象

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對各學段各學科的劃分情況,考慮學生認知和學習能力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結合我省實際,監測對象爲義務教育階段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按縣(市、區)(以下簡稱縣)、校、學生三層分三個階段抽取監測樣本

(一)樣本縣。根據全省行政區劃和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規劃,全省183個縣和國務院或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開發區均作爲縣級行政區劃單位納入監測。根據人口總量、經濟發展水平和義務教育發展狀況,綜合考慮當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樣本分佈情況和全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需要,每年共抽取10%左右的樣本縣參與監測。在一個監測週期內,抽樣實現21個市(州)全覆蓋。根據需要,可對個別縣進行追蹤監測。

(二)樣本學校。根據地理位置、城鄉分佈、學校類型等因素,採用按規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樣方法,在樣本縣抽取的樣本國小、國中原則上分別不超過18所、12所。

(三)樣本學生。在每所樣本學校相應年級隨機抽取學生。根據學校規模大小、學生髮展差異,樣本學生數量原則上爲30或30的倍數,不足30人的可全部參測,樣本學生信息嚴格保密。

三、監測內容

對照《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主要開展學生髮展質量和相關影響因素監測。

(一)學生髮展質量監測。重點監測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發展水平。

品德發展主要監測德育、道德與法治、歷史三個學科。其中,德育主要監測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行爲規範以及基本國情常識掌握情況等;道德與法治主要監測學生的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歷史主要監測學生的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學業發展主要監測語文、數學、科學、英語四個學科。其中,語文主要監測學生的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等;數學主要監測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用數學思維思考、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的能力;科學主要監測學生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英語主要監測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身心發展主要監測學生的健康生活與身心素質,具體包括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爲和體育品德以及學生情緒、人際交往等發展狀況和常見的心理行爲問題等。

審美素養主要監測學生的美育實踐與感受表達,具體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

勞動與綜合實踐主要監測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精神以及學生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

(二)相關影響因素監測。調查影響學生髮展質量的相關因素,如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或教育活動開設、學生學業負擔、教學條件保障、教師配備、教育教學、學校管理以及區域教育管理情況等。

四、監測工具

監測工具主要包括學科測試卷、相關因素調查問卷和表現性測試工具。學科測試卷測查學生的學業水平,着重考查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相關因素調查問卷調查影響學生髮展水平的相關因素,分爲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校長問卷等;表現性測試工具主要用於體育和藝術測試。

五、監測學科領域及週期

每個監測週期爲三年,實現學科領域全覆蓋。

第一年:監測科學(國中爲物理、生物、地理)、藝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其中,國中物理、生物和地理同堂合卷,勞動、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課程同堂合卷。

第二年:監測數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

第三年:監測語文、德育、道德與法治、歷史、英語。其中,德育、道德與法治、歷史同堂合卷。

測試時間原則上安排在5月。所有樣本縣、樣本校按照統一要求,在規定時間按規定程序規範操作,統一測試。

六、監測結果

(一)水平劃定。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答題的實際表現,對學生學業水平進行等級劃分和具體描述。等級標準的劃定,參照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水平劃分標準,將學生學業表現劃分爲水平Ⅳ(優秀)、水平Ⅲ(良好)、水平Ⅱ(中等)、水平Ⅰ(待提高)四個水平段。

(二)數據分析。在監測數據掃描錄入基礎上,經過數據清理、跨年對比、數據鏈接等環節生成監測數據庫,運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數據,形成監測結果。

(三)報告研製。根據報告目的、內容和閱讀對象的不同,主要形成省級監測報告、樣本縣監測報告、基礎數據報告和政策諮詢報告四類。

省級監測報告。主要呈現全省義務教育學生學業水平總體狀況、影響學生學業水平的主要因素和相關分析,以及各樣本縣對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督導評估標準的達標情況。

樣本縣監測報告。主要呈現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該縣學生髮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診斷教育質量問題。該報告主要供縣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供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參考,不反饋學生個人成績。

基礎數據報告。分別呈現以學生、學校、縣爲單位的原始數據彙總,供監測評價機構內部分析使用,不對外公開發布。

政策諮詢報告。針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深入分析並提出改進建議。該報告主要供有關領導和部門參閱,供各級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調整教育政策和配置教育資源參考。

(四)結果運用。教育廳統籌建立監測結果運用制度,各級教育督導部門牽頭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聯動,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的監測結果運用模式,充分發揮質量監測在服務決策、改善管理、提高質量、引導輿論等方面的作用。

1、服務決策諮詢。向省委省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呈送省級監測報告和政策諮詢報告,爲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支撐。

2、督促問題改進。向各市(州)、縣級人民政府反饋監測發現的主要問題清單和樣本縣監測報告,督促問題整改。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對全面發展質量不佳、質量下滑趨勢明顯的地區進行預警,對有關責任人員約談問責。各地要建立問題臺賬,實現銷號管理。

3、支撐督導評估。監測結果直接應用於督導評估工作,作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等工作的重要參考。

4、引領質量提升。宣傳推廣監測發現的典型地區經驗案例,搭建監測學習交流平臺。加強監測數據挖掘運用,鼓勵開展監測相關學術研究,引領推動教學改革、改進教育管理。

七、組織實施

(一)責任分工。全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規劃、政策指導和過程監督;委託省教育評估院承擔業務培訓、工具研發、數據採集、報告研製、結果解讀和運用指導等工作。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機構負責本地區的測試協調和過程監督,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機構負責組織現場測試。

探索監測結果與政策調整的聯動機制。要加強對地方在監測工具研發、監測數據挖掘運用等方面的指導和業務培訓,探索開展對各地自主實施的質量監測的工具、抽樣、數據分析等技術標準的認定。

各地應加強統籌協調,要避免重複監測,避免加重基層負擔。嚴禁針對監測進行強化訓練,嚴禁開展片面的質量監測,嚴禁以質量監測名義進行變相統考統測,嚴禁公佈學生個人監測結果。

(二)強化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爲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具研發、業務培訓、組織實施、結果運用等提供經費保障,確保監測工作順利開展。

(三)紀律與監督。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嚴肅工作紀律,堅持公平公正、確保工具安全,杜絕模題應考、干擾抽樣、弄虛作假等行爲,廣泛接受學校、師生和社會的監督。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對監測組織工作的規範性、工具保密性進行全程監督,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受理舉報並提出處理意見。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6

爲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建立健全教育評價制度,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制定本指南。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幼兒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完善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爲導向的學前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切實扭轉不科學的評估導向,強化評估結果運用,推動樹立科學保育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幼兒園保育教育水平,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 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社會主義辦園方向,踐行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樹立科學評價導向,推動構建科學保育教育體系,整體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育教育質量。

2. 堅持兒童爲本。尊重幼兒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注重幼兒發展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堅持保教結合,以遊戲爲基本活動,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3. 堅持科學評估。完善評估內容,突出評估重點,改進評估方式,切實扭轉“重結果輕過程、重硬件輕內涵、重他評輕自評”等傾向。

4. 堅持以評促建。充分發揮評估的引導、診斷、改進和激勵功能,注重過程性、發展性評估,引導辦好每一所幼兒園,促進幼兒園安全優質發展。

二、評估內容

堅持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爲導向,聚焦幼兒園保育教育過程質量,評估內容主要包括辦園方向、保育與安全、教育過程、環境創設、教師隊伍等5個方面,共15項關鍵指標和48個考查要點。

(一)辦園方向。包括黨建工作、品德啓蒙和科學理念等3項關鍵指標,旨在促進幼兒園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樹立科學保育教育理念,確保正確辦園方向。

(二)保育與安全。包括衛生保健、生活照料、安全防護等3項關鍵指標,旨在促進幼兒園加強膳食營養、疾病預防、健康檢查等工作,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規,強化醫護保健人員配備、安全保障和制度落實,確保幼兒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三)教育過程。包括活動組織、師幼互動和家園共育等3項關鍵指標,旨在促進幼兒園堅持以遊戲爲基本活動,理解尊重幼兒並支持其有意義地學習,強化家園協同育人,不斷提高保育教育質量。

(四)環境創設。包括空間設施、玩具材料等2項關鍵指標,旨在促進幼兒園積極創設豐富適宜、富有童趣、有利於支持幼兒學習探索的教育環境,配備數量充足、種類多樣的玩教具和圖畫書,有效支持保育教育工作科學實施。

(五)教師隊伍。包括師德師風、人員配備、專業發展和激勵機制等4項關鍵指標,旨在促進幼兒園加強教師師德工作,注重教師專業能力建設,提高園長專業領導力,採取有效措施激勵教師愛崗敬業、潛心育人。

三、評估方式

(一)注重過程評估。重點關注保育教育過程質量,關注幼兒園提升保教水平的努力程度和改進過程,嚴禁用直接測查幼兒能力和發展水平的方式評估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

(二)強化自我評估。幼兒園應建立常態化的自我評估機制,促進教職工主動參與,通過集體診斷,反思自身教育行爲,提出改進措施。同時,有效發揮外部評估的導向、激勵作用,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園不斷完善自我評估,改進保育教育工作。

(三)聚焦班級觀察。通過不少於半日的連續自然觀察,瞭解教師與幼兒互動情況,準確判斷教師對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所做的努力與支持,全面、客觀、真實地瞭解幼兒園保育教育過程和質量。外部評估的班級觀察採取隨機抽取的方式,覆蓋面不少於各年齡班級總數的三分之一。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工作,將其作爲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舉措,納入本地深化教育評價改革重要內容,建立黨委領導、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牽頭、部門協同、多方參與的組織實施機制。各省(區、市)要結合實際,完善本地質量評估具體標準,編制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自評指導手冊,增強質量評估的操作性,確保評估工作有效實施。要逐步將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工作與已經開展的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幼兒園辦園行爲督導評估等工作統籌實施,避免重複評估,切實減輕基層和幼兒園迎檢負擔。

(二)明確評估週期。幼兒園每學期開展一次自我評估,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和自評的指導。縣級督導評估依據所轄園數和工作需要,原則上每3—5年爲一個週期,確保每個週期內覆蓋所有幼兒園。省、市結合實際適當開展抽查,具體抽查比例由各省(區、市)自行確定。

(三)強化評估保障。各地要爲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支持開展評估研究。要切實加強評估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尊重學前教育規律、熟悉幼兒園保育教育實踐、事業心責任感強、相對穩定的專業化評估隊伍,評估人員主要由督學、學前教育行政人員、教研人員、園長、骨幹教師等組成,強化評估人員專業能力建設。加強對本指南的學習培訓,推動幼兒園園長、教師自覺運用對本指南自我反思改進,不斷提高保育教育水平。

(四)注重激勵引導。各地要將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結果作爲對幼兒園表彰獎勵、政策支持、資源配置、園長考覈以及民辦園年檢、普惠性民辦園認定扶持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據。對履職不到位、違反有關政策規定、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保教質量持續下滑的幼兒園,要及時督促整改,並視情況依法依規追究責任。要通過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工作,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履行相應教育職責,爲辦好學前教育提供充分的條件保障和良好的政策環境。

(五)營造良好氛圍。要廣泛宣傳國家關於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入解讀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的重要意義、內容要求和指標體系,認真總結推廣質量評估工作先進典型經驗,有效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有利於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7

爲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切實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全面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中共重慶市委組織部、中共重慶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重慶市財政局、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重慶市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試行)》(渝教督發〔20xx〕8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爲導向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引領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評估原則

(一)堅持正確方向。踐行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堅持正確政績觀和科學教育質量觀,促進義務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二)堅持育人爲本。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全面培養,引導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三)堅持科學有效。注重統籌整合,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改進評價方法,強化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相結合、綜合評價與特色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着力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傾向,促進形成良好教育生態。

(四)堅持以評促建。分層實施,推進義務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推動自我評價常態化,強化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有效發揮引導、診斷、改進、激勵功能,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三、評估內容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包括學校、學生二個層面,具體指標附後。

(一)學校辦學質量評價。主要包括辦學方向、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學生髮展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學校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要求,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充分激發辦學活力,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二)學生髮展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四、評價實施

(一)責任分工

按分層實施的原則開展。學生髮展質量評價由學校負責實施;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實行學校自評、縣級評價。

各義務教育學校負責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質量進行評價,對本校辦學質量進行自評。縣教委、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對學校辦學質量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報縣委、縣政府。縣委、縣政府對本縣義務教育質量和履行教育職責情況進行自評,自評報告報市政府教育督導室。

(二)評價週期

對學生、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實現全覆蓋,原則上每3年一輪,並保證在校長任期內至少進行一次評價。

(三)組織實施

1.學校辦學質量評價。

學校自評。全縣義務教育學校依據《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標》(附件1)常態化開展自我評價並及時改進。自評報告在每學年初(9月30日)前將上學年度的自評報告材料報送縣政府教育督導室。

縣級評價。縣教委、縣政府教育督導室確定受評學校,受評學校應符合校長任職1年以上,學校開辦1年以上等條件。縣教委、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在開展現場督評前2周通過OA系統發佈督導評估實施細則。評估組對受評學校督導進行現場評估,主要通過觀課、校園巡查、訪談、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採集信息。督導評估信息採集、處理完成後召開學校行政管理人員集中反饋,提出整改意見或建議。縣教委、縣政府教育督導室根據現場督評和線上督評情況,撰寫全縣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年度工作報告,每年3月底前報送市政府教育督導室。

市級評價。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將結合對縣政府履職評價工作的`同時對學校辦學質量進行抽查。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設立“重慶市素質教育質量保障示範校”。學校內部質量保障制度完善、運行良好,辦學規範優質,發展增值明顯的典型學校,經縣政府教育督導室推薦,可申報評審。

2.學生髮展質量評價。

各義務教育學校依據《學生髮展質量評價指標》(附件2),結合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完善本校學生髮展質量評價實施方案;通過信息化等手段,加強過程性評價,客觀記錄學生課程學習和表現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探索學生、家長、教師以及社區等參與評價的有效方式;每學期末形成學生髮展質量評價報告。

五、結果運用

(一)督促問題整改。受評學校根據評估組反饋意見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舉措、時限、責任人,壓實整改責任,確保整改成效。對評價發現的問題,學校要結合教研、教改加強內部整改;縣教委基礎教育科、縣教師進修校、教育督導責任區,履行指導職責,指導學校完善內部質量保障制度,改進教育教學和管理,提升辦學治校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

(二)納入督導考覈。縣教委將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結果作爲對學校質量考覈、政策支持、資源配置和校長考覈、任免的重要參考。依據《教育督導問責辦法》,對履職不到位、落實政策不力、違反有關規定、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下降且整改不到位的,要對學校主要領導和分管副校長、教育教學管理相關負責人進行問責。

(三)推廣典型經驗。總結學校、學生質量評價在制度建設、組織實施、結果運用等方面經驗,梳理典型案例、創新舉措等,在全縣範圍內予以宣傳、推廣和運用,擴大輻射面,提高影響力。開展縣級“素質教育質量保障示範校”創建工作。

六、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縣教委和學校要將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縣政府教育督導室牽頭、部門協同、多方參與的組織實施機制。縣教委、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具體統籌實施全縣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將實施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與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學校督導評估、校長任期評估等工作有效整合,統籌實施。

(二)強化隊伍建設。嚴格選聘標準,健全選聘程序,按照講政治、有擔當、精業務的原則,組建由督學、教育行政及教育科研等方面人員組成的質量評價隊伍。開展評價隊伍能力提升培訓,提升評價人員在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督導評價等方面的政治理論素養、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8

爲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教育督導問責辦法》《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__年修訂版)》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__版)》等文件要求,進一步完善浙江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制度,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引導聚焦教育教學質量、遵循教育規律;健全綜合評價,構建以教育生態爲核心的義務教育質量綠色評價體系,以全面客觀的監測數據支撐教育決策、服務改進教育教學管理,促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育人爲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突出“五育並舉”,構建富有浙江特色的“三維質量”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基於課程標準。依據課程標準,監測學生各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及核心素養,挖掘影響學生髮展質量的社會、學校、家庭及學生個體等關鍵因素,精準服務教育教學。

(三)注重創新導向。基於國家教育質量監測,找準省級定位,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二級監測模式,積極探索學生表現性評價、實踐性評價、學習過程評價等監測方法,保持省域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領先地位。

(四)強化結果運用。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示範引領,通過數據驅動教育教學改進試點區的實驗機制和實踐探索,建立監測問題反饋和預警機制,督促問題改進;推廣典型地區經驗案例,推動各地建立循證改進機制,實現以測促建,以評促改。

三、監測內容

對照《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主要開展學生髮展質量和成長環境監測。

(一)學生髮展質量。涉及學生品德行爲、學業水平、學習品質、實踐創新和身心健康5個方面,突出五育並舉,全面發展。品德行爲主要監測學生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日常行爲規範養成情況。學業水平主要監測各學科基礎知識、關鍵能力的達成情況。學習品質主要監測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實踐創新主要監測學生在表現領域的能力水平,比如實驗操作、信息素養等。身心健康主要監測學生在運動與健康、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二)成長環境。監測學生成長所處的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因素,分別考慮教師、學校、家庭和區域4個層面,體現全過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具體涉及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或教育活動開設、學生學習負擔、教師研修發展、學校教學管理以及區域教育管理等。

四、監測對象與工作週期

監測週期爲4年,間年組織國小與國中監測,實施“一年監測,三年改進”的工作思路。監測時間安排在當年10月中下旬。監測對象爲義務教育階段五年級和九年級學生,以及相關學科教師、學校校長和參測學生家長。學科測試依據四年級與八年級相關課程標準。

五、監測方式

監測主要採用學科測試與問卷調查。在學科紙筆測試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表現性測評方式,根據學科特點,探索現場實踐操作測評和基於表現行爲捕捉的在線測評方式等。問卷調查包括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校長問卷和家長問卷。學生問卷有書面填答與在線填答等多種形式。

六、監測工作程序

(一)工具研製。組織專家研製學科測試卷和學生、教師、家長、校長調查問卷以及表現性測試工具,進行3輪試測,最後邀請省外專家進行審讀與修訂。表現性測試工具用於科學、信息技術等學科領域,通過學生現場項目測試,監測實踐操作能力與信息素養等。

(二)樣本抽取。抽樣採用兩階段概率比例規模抽樣調查法(PPS)。第一階段爲抽取樣本學校,根據辦學性質、區域性質等抽樣維度將學生分爲不同羣體。第二階段爲抽取樣本學生,樣本抽取依據各縣(市、區)中學生羣體人數比例進行等比例抽取。縣(市、區)內的各個類別學校均有學校入樣,學生樣本總數不低於7%。

(三)現場測試與調查。爲了保證測試操作規範,所有樣本縣(市、區)、樣本校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開展統一測試,測試總時長爲一天或一天半。測試安排在本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

(四)水平劃定。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答題的實際表現,對學生學業水平進行等級劃分和具體描述。參照國際監測通行方式,結合我省教育教學實際,將國小生學業表現劃分爲水平優秀、達標、待努力3個水平段,國中學業表現劃分爲水平優秀、良好、達標、待努力4個水平段。

(五)數據處理。包括數據預處理、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3個階段。預處理階段完成對數據的編碼、對無效和異常數據進行篩查和清理。數據分析階段,通過經典測驗理論逐一進行項目質量分析,確保項目有效;通過單維和多維項目反應理論將總體和分維度的能力特徵值,標準化後轉換爲相應的量尺分;計算問卷中指數得分,形成報告的基礎數據。數據挖掘階段,基於對數據庫中不同數據的關聯,應用各種統計建模方法,發現指數間、指數與客觀數據之間的聯繫和趨勢。

(六)報告研製。根據報告目的、內容和閱讀對象的不同,主要研製形成省級綜合反饋報告、行政反饋報告、專題研究報告、各學科反饋報告,各設區市綜合反饋報告、各縣(市、區)綜合反饋報告。

(七)結果運用。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和省教育廳報告省級監測結果,爲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支撐。向各設區市教育局反饋監測發現的主要問題清單和分市監測報告,督促縣(市、區)問題整改。部分監測結果應用於督導評估工作,作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等工作的重要參考。宣傳推廣監測發現的典型地區經驗案例,加強監測數據挖掘運用,鼓勵開展監測相關學術研究,引領推動教學改革、改進教育管理。

七、監測工具管理

借鑑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相關資源開發監測工具,使用前後均爲機密級保密材料。監測工具的開發與管理須依法執行相關的保密規定。

監測工具管理包括工具接收、保管、分發、回收、回捲等環節,須按照保密要求管理。所有傳遞過程須履行嚴格的交接登記手續,並在教育局與樣本學校的保密室保管。縣(市、區)巡視員與樣本學校監測人員專車護送監測工具到學校,並在試後護送測試材料回縣(市、區)教育局保密室。樣本學校須按監測程序做好工具的接收和保管、拆封、使用和封袋、封裝等工作。縣(市、區)須於測試後次日將測試材料送到市教育督導辦公室。市教育督導辦公室分類裝箱,並在2天內送達浙江省中國小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八、組織機構與職責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簡稱省教育督導辦,下同)負責監測工作的統籌規劃、政策指導、過程監控和改進督查。浙江省中國小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負責工具研發、業務培訓、制訂細則、樣本抽取、數據採集與分析、報告研製、結果反饋等專業技術與實施指導工作。

市級教育督導部門負責協調、指導所轄縣(市、區)的監測實施,應用監測結果指導工作。縣級教育督導部門負責上報與覈實基本數據、制定實施細則、組建工作班子、培訓工作人員、簽訂監測工作人員紀律責任書、指導樣本學校規範實施、應用監測結果指導工作。市、縣兩級均要落實監測工具保管、收發等環節的安全與保密措施,完善區域內監考制度,加強考務、考風與考紀的巡視與督查,從制度上保證監考、巡視工作質量,確保監測採集的數據真實客觀,保證監測過程規範有序。

九、樣本學校的組織與實施

(一)樣本學校職責。各樣本學校須成立由校長負責的監測工作小組。其職責爲:

1、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如實上報本校師生的相關信息。

2、組織本校監測工作人員的培訓,確保所有工作人員掌握測試規範、明確工作職責,做好包括防疫等各項準備。

3、按要求組織本校的監測工作,確保本校監測數據真實、可靠。

4、按要求做好本校監測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對監測工具的保密負責。

5、監考、監督與檢查結果有痕可查,有條件的學校監測教室安排在錄播教室,錄播內容保留時間6個月。

(二)學校監測工作小組的人員組成。

主監:1人,由樣本學校校長擔任,對該校學生安全、數據真實性、監測工具保密性負全責。

副主監:1人,由副校長或由除校長以外的負責人擔任,當主監填寫問卷或出現特殊情況不能參與測試組織工作時,副主監負責全校的測試組織工作。

監測員:每個測試教室2人,一名由樣本學校的非測試科目教師擔任,另一名由非樣本學校的非測試科目教師擔任,負責學生測試的組織和監督。

選派監測員須嚴格政治與紀律要求。學校主監、副主監、監測員與縣教育督導辦公室簽訂考風考紀責任書,職責要明確、具體,監考結果有痕可查,出現問題有明確的問責處理要求。其他工作人員:保衛人員1人、司時員1人、場外工作人員2人(男女各1人)。

(三)監測實施。樣本學校須做好監測年級全體學生的宣傳與教育、做好教學與測試安排、設置校內公示欄、準備相關文具物品、安排學生測試教室、設置教師及校長填答問卷的場所、設置測試辦公室與帶鎖文件櫃等。同時根據監測細則與工作要求制定詳細的本校操作手冊,嚴格按操作手冊規定的'流程、分工與要求規範有序實施。

十、監督與處置

(一)巡視和監督。省中國小教育質量監測必須嚴肅工作紀律,堅持公平公正,確保工具安全,杜絕模擬應考、干擾抽樣、弄虛作假等行爲,廣泛接受學校、師生和社會的監督。省、市、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監測組織工作的規範性、工具保密性進行全程監督,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受理舉報並提出處理意見。

省教育督導辦選派具有監測工作經驗的省督學擔任省級巡視員,每市派遣1名;省中國小教育質量監測中心選派具有監測工作經驗的省教研員擔任省級巡視員,每市派遣1名。共同負責對各地監測工作的視察、監督和指導。

各設區市向所轄的每個縣(市、區)派遣2名市級巡視員,協助做好監測工作的巡視、監督和指導。縣(市、區)向每所樣本學校派遣1名縣級巡視員。由教育局從機關或直屬單位選派具有豐富監測工作經驗的同志擔任,負責樣本學校的監督指導,並組織教師與校長問卷的填答。

(二)巡視員工作要求。巡視員要參加培訓,認真學習監測工作的有關文件;按時到崗,參與或視導縣級培訓會議,督促樣本學校落實測試前各項準備工作。縣級巡視員要護送測試工具包和測試學生名冊密件,檢查監測工具的保密情況;組織校長和教師填答問卷,督促各類人員履行職責;及時處置出現的問題,確保測試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省、市巡視員要做好巡視工作記錄,在巡視結束後,按要求反饋巡視記錄表將記錄表。對於監測過程中存在失職瀆職、徇私舞弊、弄虛作假、違反程序等影響監測數據質量要求的現象,各級巡視員須及時制止並立即報告設區市教育督導辦公室與省中國小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監督與檢查結果有痕可查。巡視市或樣本縣出現嚴重的考風考紀等問題,巡視工作存在失職瀆職等情況的,由省教育督導辦給予批評教育等問責處理。

(三)臨場處置辦法。對於監測實施過程中發生的緊急情況,根據其對測試有效性的影響程度不同,分別採取以下處理辦法:

1、對樣本學校在測試過程中發生的特殊問題,在符合監測規範與要求、不影響測試工作正常秩序、不涉及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的情況下,由主監、巡視員共同商議解決,並將具體情況記錄在《測試記錄表》上。

2、對於樣本學校發生的主監、巡視員無法解決的問題,主監、巡視員需立即上報縣(市、區)教育督導辦公室和省、市巡視員。在符合監測實施工作原則,不影響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的前提下,由省、市巡視員根據《浙江省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應急預案》,以及與縣(市、區)教育督導辦公室負責人的商議結果,應急處置,並於處置後在第一時間內向省中國小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口頭或書面彙報情況。

3、凡涉及監測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和監測工具保密性,不能按照規定的測試要求與程序執行監測實施工作,或發生其他重大事件,各樣本學校須立即將情況報告縣(市、區)教育督導辦公室和省中國小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4、凡涉及測試有效性所作出的重要決定,必須經省教育督導辦批准後方可執行。

5、在測試中出現如下嚴重影響測試工作的重大事件,各地與樣本學校在緊急處理的同時,應及時向省中國小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報告:測試工具發生失密、失竊、損毀嚴重;測試發生大面積舞弊;由於自然災害等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該地區不能正常實施測試;工作中出現的涉及面廣、影響較大的重大失誤;測試過程中出現監測相關人員安全事件。

十一、違紀與處理

各地和學校要從落實立德樹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高度認識監測工作的目標和意義,嚴肅考風考紀是考試組織的底線,是教育工作的底線,是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底線。省級監測屬於機密級考試,任何實施過程中的作弊行爲都要進行嚴肅追責。

(一)測試學生違紀的處理。根據測試工作的有關規定,對測試學生違紀行爲必須進行處理。測試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測試資格,由學校進行批評教育:

1、測試中有夾帶、傳遞、抄襲、換卷行爲。在測試教室內喧譁、交頭接耳、動作暗示或有其它影響秩序的行爲。

2、存在損毀測試卷或將測試卷帶出測試教室等行爲。

(二)監測工作人員違紀的處理。監測人員必須遵守監測工作人員守則,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如違反規定,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由縣(市、區)教育局給予通報批評:

1、不按時組織測試學生入場,不按規定覈對測試學生。

2、測試過程中不認真履行監測員職責,如看書、看報、交談、隨意進出測試教室等。

3、開始測試後,違反規定擅自同意測試學生進出測試教室,允許無關人員進入測試教室。

4、對違紀測試學生情況不如實填入《測試記錄表》。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市、區)依法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1、發生冒名頂替或其他代替測試行爲。

2、擾亂、妨礙測試教室及測試有關工作場所秩序。

3、侵犯監測工作人員和測試學生人身權利。

4、故意損壞測試設施。

5、複製、截留、盜竊、損毀監測工具。

(四)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由省教育督導辦或省教育廳給予通報批評。

1、鼓勵或允許學生代測。

2、向學生暗示試題答案。

3、擅自將測試卷帶出、傳出測試教室或複製。

4、包庇學生作弊。

5、樣本學校發生有組織的集體代測行爲。

6、故意在進入測試教室前啓封試題並導致泄密。

7、慫恿學生作弊,爲學生傳遞試題答案或幫助學生答卷。

8、違反規定,有計劃、有組織地複製、截留監測工具。

9、測試結束後,修改答案。

10、測試卷遺失、損毀、大面積裝袋混亂。

11、打擊、報復舉報人。

(五)數據異常處理。

1、經專家複查鑑定,監測結果出現學校數據異常,學校監測數據作無效處理。

2、經專家複查鑑定,監測結果出現區域數據異常,確證存在嚴重區域性舞弊行爲,由當地紀委啓動調查程序,對教育局及相關責任人問責。區域內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數據異常,區域監測數據作無效處理。

爲維護國家和省級監測的公正性、嚴肅性和規範性,確保監測安全、有序地進行,各市、縣(市、區)教育局、中國小校要嚴肅考風考紀教育,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學校文化,堅決杜絕監測中的舞弊行爲發生。鼓勵和支持社會、家長和師生對監測實施中的違紀舞弊行爲進行監督和舉報。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9

爲貫徹涼州區教育局“質量提升年”實施意見,進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促進教師、學生、學校全面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加強教學常規管理,貫徹落實“五認真”

1、出臺《xx國小教學常規管理辦法》、《xx國小貫徹落實“五認真”實施意見》。根據辦法和意見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考試進行管理。要求教師備課做到四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要求教師在吃透教材、學生的前提下,全面領會新課改理念,充分掌握所教學段教學目標。備課按照參與式教學模式一系列環節備課。上課要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學生情況推行參與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批改作業要規範,力求達到及時、認真、細心。輔導學生要耐心、細緻、全面,向學困生傾斜。嚴格考風考紀,嚴懲弄虛作假的人和事,保證成績的真實性。

2、加大“五認真”檢查力度。教案做到一週一查。作業做到一月一查。教導處和教研組要做好檢查記載,要做好備課教案和批閱作業的質量評定工作。教導處要經常深入課堂檢查教師上課情況,對上課和輔導學生時遲到、早退、未備課上課、上課接聽電話、衣帽不整上課、體罰學生的現象進行登記,並嚴肅處理。同時要及時做好檢查情況的通報工作和整改工作。

3、認真做好日考周評活動。參加日考周評的領導要每天深入教學活動區域,對各班學生的學習、紀律、衛生、出勤、做操、紅領巾佩戴、不良習慣進行檢查登記,做出正確、真實的評價,填寫好日考周評評分表。並在每週降旗儀式上公佈考評情況。考評第一名的班級授予流動紅旗。對存在的的問題要如實指出,並提出整改意見。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依靠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心,提高服務質量

進一步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規,使每個教師能夠依法執教,廉潔從教。教育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熱愛教育事業,做到愛崗如命,愛生如子,敢做紅燭,敢爲人梯。用無私奉獻的精神教書育人。在工作中不斷端正態度,一心一意搞教學,聚精會神提質量,大力夯實教師這一學校發展的基礎,促進服務質量的提高。與此同時,制定合理的師德師風考覈方案,每月對教師的師德師風考覈一次 ,對師德師風考覈不合格的教師考覈直接定爲不合格。

2、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結合“繼續教育”、“國培計劃”和各級骨幹教師培養培訓計劃,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形式上要多樣化、多元化,創新模式,拓寬渠道,建立靈活多樣的培訓體系。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教學幫帶、教學基本功比賽等活動,爲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和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三、活躍教研,狠抓業務,向教研要質量。

1、把教研作爲深化教學改革、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在校本教研活動中倡導“教學即研究,問題即課題,成長即成果”的校本教研模式,激發教師自主研修意識,培養自主研修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技能,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持續發展,直接推動教育質量的提高。

2、建立健全聽課、評課制度。採取“推門聽課”方式深入課堂。學校領導要堅持深入教學第一線聽課、評課,中層以上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40節,其他教師不少於20節。通過聽課、評課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專業指導,確保課堂成爲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

3、研究制定提高薄弱學科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重視和加強英語及音、體、美等學科的教學,學校決定每天早晨設置20分鐘英語晨讀時間,英語任課教師按時到班,督促檢查英語單詞背誦及讀書情況。音、體、美等學科的教學要與學校體育、藝術活動開展相結合,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認真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展體育達標運動會,大力實施“陽光體育運動”,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4、制定好20xx版新課標學習計劃。認真組織廣大教師學好新課標,吃透新課標,用好新課標。把集體學習和自學結合起來,把寫學習筆記和寫心得體會結合起來,通過學習、研討、撰寫體會、考試等方式,使每一位教師理解所教學科的課標,領會新課標的理念和精神實質 ,進一步提高備課質量。在此基礎上認真學習、研究教材,研究先進的教學模式,針對教學的重難點和學生實際,精心研究教法學法,設計教學過程,編寫教案。

5、廣泛開展學習西湖教育集團先進辦學經驗活動。通過學習,借鑑西湖教育集團在學校管理、班級管理、課堂教學方面的成功做法,不斷提高我校教育教學水品。

6、鼓勵教師撰寫高質量的論文。督促和指導教師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並向教育刊物、雜誌投稿。凡在省市區刊物發表論文的教師,分別獎勵人民幣200元、150元、100元,並在考覈時加分15分、10分、5分。

四、狠抓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四十分鐘的教學效益。

1、指導教師徹底轉變教學方式,在備課上下功夫,杜絕長期以來教案與教學脫節的現象,讓教案成爲學案。

2、廣泛推行參與式教學。做到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活動爲中心,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講課不得超過15分鐘,否則視爲無效課堂。

3、改變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用時間來評價課堂教學。高效和諧的課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評價一節課的好壞標準就要看時間分配是否合理,學生是不是比老師緊張,每個環節是否有明確的時間限定,課堂上是否呈現出快節奏,學生是否爭分奪秒主動學習,各層面學生是否都具有較強的時間觀念,是否把時間真正交給學生,這將是日後我校評價課堂教學得失的重要標準。

4、結對幫扶,讓學生髮揮教學生的作用。針對學生在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或訓練中存在的錯誤,在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要做評定、補充、更正、梳理、總結和概括。 學生教學生活動不單能解決學困生問題,也能促進學優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學優生自己有緊迫感,能把自己理解的東西表達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提高,是“培優補差”的良方之一。

5、讓討論交流更具實效性。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指導學生由表及裏、由淺入深進行學習,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討論交流作爲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教師決不能就題講題,只關注答案,而是要引領學生尋找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歸納總結。

6、要緊緊圍繞“有教必練、有練必批、有批必糾”的工作要求,當堂作業當堂檢測。通過完成課堂作業,檢測每位學生是否當堂達標,完成學習目標。同時要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課堂作業。課堂作業一般安排在5—10分鐘,且要有典型性,作業要適度、適量,課堂作業還要要低起點、多層次,有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尤其是後進生的作業要關注,要給予肯定,讓他們嘗試成功的喜悅。要求又快又好訓練學生的答題能力,書寫能力,緊張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緊張高效、嚴肅認真的學習習慣。

7、教師要嚴格按照課表上課,不準隨意串課或改課,保證授課節數。保證上課時間。要求教師上好每一節課,力求讓每一節課都是達標課,向40分鐘要效率、要質量。嚴格執行上課獎罰制度實,做到對事不對人。

8、結合實際,分層教學,樹立“高效益、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觀。由於國小學科的特點,國小生知識結構的特點,及自學能力的差異,所以國小在“教”與“學”上要做適當的調整。

一、二年級教的東西要多,自學的東西要少,但學生的自學習慣要事先培養,要給學生自學的空間,要根據所學內容而定,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要在方法上下功夫,要教給學生自學的錦囊妙計,爲學生謀劃自學策略。

三、四年級是過渡階段,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了,也積累了一些自學方法,但在自學習慣上還需強化,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過渡到自控,由自控過渡到自主。

五、六年級教師必須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自學時間,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教,學生能自己說明白的不重複,教師要少講、精講,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捷徑,梳理知識的結構,總結經驗,概括規律。

9、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 。認真貫徹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方針。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抓兩頭,促中間,把學困生放在心裏,抓在手上,從思想上、學習方法上給與幫助和指導,耐心、細緻地輔導。繼續落實好學困生幫扶計劃,切實提高學困生學習成績。

五、構建強有力的教育體系,形成促進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的強大合力。

1、建立學校職能體系,推動質量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是學校工作的第一要務。我校建立校長畢業班,學校中層領導各包兩個班的教育質量分工負責制,實行教育質量責任追究制。

2、加強家校協作,形成教育合力。學校要與家長建立經常性聯繫,主動聽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學生家長監督,定期召開好家長會,做好學生家訪工作,加強家長與教師的交流溝通,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打造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組成的一體化教育平臺,爲教育質量的提高保駕護航。

六、實施措施

1、進一步完善教學工作獎懲制度,獎優罰劣,全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步伐,提高教學質量。

(1)、設立質量單項獎,凡在學區統考中獲得前三名的教師,分別獎勵人民幣150元、100元、80元,處在後三名的教師在績效工資中扣除工資150元、100元、80元。

(2)、把教學成績做爲發放績效工資最重要的依據,統考中平均成績每低1分,從績效工資中扣除人民幣10元,無上限,此項單列,與考覈不掛靠。

(3)、嚴格考勤制度。凡請假一天,扣除績效工資20元,做爲班主任津貼基金。

2、嚴格把住五關:

(1)備課關;

(2)上課關;

(3)作業關;

(4)檢測關;

(5)評價關。

並把上述五個方面納入教師的業務考覈方案中,與教師的獎勵、績效工資掛鉤。

全體教師一定要結合本學科實際全力以赴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以紮實的工作作風,同心同德,真抓實幹,要及時總結、及時反饋,學校領導也要在抓落實上下功夫,依靠計劃管理,人本管理,精細化管理,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促進我校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10

根據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國小評價與考試製度改革的通知》和江蘇省《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爲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精神,認真落實《鹽都區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學校“四名”工程行動計劃》,建立體現素質教育宗旨,符合輕負擔高質量要求的綜合評價制度,引導廣大校長和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教師觀、學生觀,深入踐行“名在減負、名在特長、名在名師、名在文化”的辦學理念,切實規範辦學行爲,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努力實現全區國小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二、評價內容

分辦學行爲、德育工作、師資隊伍、學業水平、學生特長、辦學特色等六大項,總分爲100分。

三、評價標準

1.辦學行爲(10分)

(1)開齊規定課程,開足規定課時,不隨意增減課程課時。課表、課外活動安排表上牆上網,沒有弄虛作假現象。(2分)

(2)嚴格執行全區統一制定的學生作息時間,非經區局批准不得隨意調整,確保學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學時間不超過6小時。(2分)

(3)有切實的課外作業總量監控機制,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中高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節假日、雙休日沒有違規補課的現象,沒有舉辦奧數班。(2分)

(4)規範考試科目和次數,學校組織的考試每學期不超過一次,科目不超過3門。(2分)

(5)認真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不少於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學生體質健康整體水平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近視率、肥胖率明顯降低。(2分)

2.德育工作(10分)

(1)把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重視整合德育資源和開發優質德育課程,德育內容豐富。(2分)

(2)將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德育隊伍健全,職責明確。(2分)

(3)德育活動形式多樣,校園育人氛圍濃郁。(2分)

(4)班主任工作紮實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開展。學校、社區、家庭溝通良好,形成合力。(2分)

(5)學生熟悉《國小生守則》和《中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行爲習慣良好,精神風貌積極向上,無隨地吐痰、亂扔亂拋、亂塗亂畫、大聲喧譁等現象。(2分)

3.師資隊伍(20分)

(1)學校有師資隊伍建設五年規劃,教師有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目標任務明確,措施實在達成度高。具有相應教師資格證書的比例達100%,40週歲以下的教師全部達專科以上學歷。(4分)

(2)紮實開展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堅持週六上午教師集中業務學習制度,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基本要求。深入開展教師學習教育活動,教師參加全區集會考試合格率達100%。積極組織在職教師新課程培訓和轉崗培訓,大力實施“青藍結對”和“名教師名校長”工程,創造條件設立首席教師和名師工作室。(4分)

(3)加強師德行風建設,熱情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無體罰、變相體罰或“心罰”學生的現象。遵紀守法,無違法犯罪;廉潔從教,不搞有償家教。(2分)

(4)全面開展“有效課堂教學人人達標”活動,每年參加區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優質課競賽有一定人次獲獎,優課率達50%以上並逐年增加。(5分)

(5)大力開展教科研活動,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際,圍繞“以生爲本,減負增效”開展課題研究,每年有一定數量的教育教學論文發表或獲獎,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並正常結題。(5分)

4.學業水平(30分)

牢固確立“讓每一個學生成人,讓衆多的學生成才;讓每一個學生合格,讓更多的學生優秀”的辦學理念,區直國小、中心國小全科及格率達98%,優秀率達50%以上;村國小全科及格率達95%,優秀率達35%以上。學業水平評估由六年級語數外質量調研(15分)、二~五年級語數外隨機抽測(10分)和全區國小生常技科檢測(5分)等三個部分組成。

5.學生特長(20分)

所有的學生都會演奏一種樂器,掌握兩項以上運動技能,在美術、民間傳統文藝特色項目方面有自己的長項。全區國小生素質檢測和學生參加區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競賽獲獎情況,各佔10分。

6.辦學特色(10分)

(1)各學校有80%以上學生參與的特色項目,且50%以上的學生能隨時展示才藝。(3分)

(2)努力構建健康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全面加強“三風”建設,設計出校旗、校徽,確定好校訓、校歌、校樹、校花,編印校報、校刊,建好校史陳列室,雕塑、標語牌、畫廊、展廳製作與佈置精巧和諧。(3分)

(3)學校工作成績顯著,獲區級以上表彰獎勵。(4分)

四、考評辦法

1.分級考評。區局負責對區直國小和中心國小進行考評,中心國小負責對村國小進行考評。按“一校制”管理要求,村小教學質量納入中心國小考評。

2.分層考評。根據各學校辦學規模、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等實際情況,對全區23所中心國小以上學校分基礎性、發展性、示範性等三個層次進行考評,體現分類要求、分層推進的原則,使所有的學校都有比學趕超的動力。學校考評層次的劃分與確認,實行自我認標和區局定標相結合,每學年初由學校書面申請,區局確認後發文公佈。

3.分塊考評。局相關職能科室對國小教育質量評價的六大項,分別確定具體的賦分標準,實行分塊考覈賦分、綜合確定格次。其中辦學行爲和德育工作由督導室、普教科負責,師資隊伍由組織人事科、教研室負責,學業水平由教研室負責,學生特長和辦學特色由普教科、體育科負責,最後由普教科彙總報局務會研究決定。

五、考評獎懲

區局根據綜合考評結果,每年表彰三分之一左右的區直國小、中心國小,並與校長績效考覈掛鉤;對發生師生違法犯罪、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違背省“五嚴”規定被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批評或產生其它重大負面影響的學校,均實行“一票否決”;對辦學水平較差或退步較大的學校列爲重點管理單位,認真剖析原因並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予以整改,以促進全區國小教育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篇11

爲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等文件要求,根據教育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xx年修訂版)》和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監測目的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開展教育質量監測是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科學而規範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以全面客觀的監測數據支撐教育決策、服務改進教育教學管理,引導聚焦教育教學質量、遵循教育規律,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促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培養體系,推動我區義務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二、監測原則

(一)堅持立德樹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五育並舉”,實施德智體美勞全覆蓋的學科教育質量監測。

(二)堅持科學規範。依託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具和平臺,創新監測方式方法,充分運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腦科學等領域前沿技術方法,開展計算機網絡測試、人機交互測試等,提高質量監測的系統性、全面性和專業性,推動監測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三)堅持精準服務。緊扣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監測學生相關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及核心素養。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方法,系統挖掘影響學生髮展質量的關鍵因素,探索多領域綜合評價和跨年度增值評價,出具高質量的監測報告,精準服務教育質量提升。

(四)堅持有效運用。強化監測結果運用,建立監測問題反饋和預警機制,督促問題整改。推動市、縣(市、區)、學校建立統籌協調、多方聯動的監測結果運用機制,有效發揮監測診斷、改進、引導功能。建設監測結果運用實驗區,推廣典型經驗案例。

三、監測實施

(一)監測對象。

我區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以縣(市、區)爲單位,覆蓋所有縣(市、區)。根據地理位置、城鄉分佈、學校類型等因素,採用按規模成比例概率抽樣方法抽取學校和學生進行監測。原則上,每個縣(市、區)抽取樣本學校國小12所、國中8所;每所樣本國小、樣本國中分別隨機抽取30名四年級學生、30名八年級學生作爲監測對象(樣本個人信息嚴格保密)。同時,對樣本學校對應年級的任課教師、班主任、學校校長、教育管理者及部分家長進行監測。

(二)監測內容。

監測學科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與健康、藝術、勞動、心理健康等九個領域。主要開展學生髮展質量和相關影響因素監測,並視年度工作情況開展專項監測。

1、學生髮展質量監測。圍繞學生全面發展要求,重點監測學生德智體美勞教育質量狀況。

(1)德育:主要監測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行爲規範以及基本國情常識掌握情況等。

(2)語文: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情況、閱讀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等。

(3)數學:主要監測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情況、運算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

(4)英語: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情況,閱讀、寫作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等。

(5)科學:主要監測學生掌握科學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情況、科學探究能力等。

(6)體育與健康:主要監測學生身體形態、機能、體能狀況以及健康生活習慣等。

(7)藝術: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藝術基礎知識情況,通過藝術作品和活動感受美、表達美的能力,審美趣味和審美格調。

(8)勞動:主要監測學生勞動觀念、勞動知識和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等。

(9)心理健康:主要監測學生情緒、人際交往等發展狀況以及常見的心理行爲問題等。

2、相關影響因素監測。調查影響學生髮展質量的相關因素,如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或教育活動開設、學生學業負擔、教學條件保障、教師配備、教育教學、學校管理、區域教育管理以及家庭因素等。

3、專項監測。針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關注羣衆的合理教育訴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如學生視力保護、體質健康狀況、留守兒童現狀、隨遷子女入學、學業負擔、校園安全建設及教育滿意度等專項監測工作。

(三)監測時間。

學科領域監測按週期進行,每個監測週期爲三年,每年監測三個學科領域。第一年度監測數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第二年度監測語文、藝術、英語,第三年度監測德育、科學、勞動。本週期從20xx年開始,每年的監測時間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統籌安排,原則上安排在當年5月中下旬,測試總時長爲一天半,具體時間在當年監測工作方案中確定。專項監測時間按照每年工作安排開展。

(四)監測工具。

監測工具包括測試卷、相關因素調查問卷以及表現性測試工具。測試卷監測學生在有關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重點關注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因素調查問卷調查影響學生髮展水平的相關因素,分爲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校長問卷、縣級教育管理者問卷和家長問卷等。表現性測試工具用於體育與健康、科學、藝術等學科領域,通過學生現場項目參與和演示,監測運動、操作、演唱能力等。

根據我區實際情況,目前以採購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或其他第三方監測機構的服務爲主,逐步探索研製更適合我區實際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具和系統,鼓勵各地研發本地區的監測工具和系統。

(五)監測方式。

爲保證測試操作規範,所有縣(市、區)、樣本校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開展統一測試。原則上,測試應當安排在本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監測方式主要採用紙筆測驗、現場測查、計算機或手機(終端)填答等形式。學生主要採用紙筆測驗或計算機測試方式,體育與健康、藝術、科學等學科部分內容採用現場技能測試方式。教師、家長問卷調查等採用計算機或手機(終端)填答形式。

(六)數據分析。

通過組織專家隊伍或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在監測數據掃描錄入的基礎上,經過數據處理、跨年對比、數據鏈接等環節生成監測數據庫,運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數據,形成監測結果(報告)。

(七)水平劃定。

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答題的.實際表現,對學生定期監測的學業水平進行等級劃分和具體描述。參照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辦法,結合我區實際,將學生學業表現劃分爲水平Ⅳ(優秀)、水平Ⅲ(良好)、水平Ⅱ(中等)、水平Ⅰ(待提高)四個水平段。

(八)監測報告。

定期監測結果將分層體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狀況、影響學生髮展的主要因素及對策建議,並形成自治區監測報告、設區市監測報告、縣級監測診斷報告。專項監測形成自治區專題報告。

1、自治區監測報告。主要呈現全區義務教育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發展水平的總體狀況、影響學生髮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該報告主要供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並以適當的方式向社會公佈。

2、設區市監測報告。分市呈現義務教育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學生髮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該報告主要供市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

3、縣級監測診斷報告。分縣(市、區)呈現義務教育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該縣(市、區)學生髮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診斷教育質量問題。該報告主要供縣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供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參考。

4、專項監測報告。針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監測和研究,結合一線教育實際深入分析並提出改進建議。該報告主要供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使用,作爲調整有關教育政策參考。

(九)結果運用。

建立自治區統籌、市級協調、以縣爲主的監測結果運用制度,逐步建立教育督導部門牽頭、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的監測結果與政策調整聯動機制。

1、服務決策諮詢。監測結果直接應用於督導評估工作,作爲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等工作的重要參考,爲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支撐。

2、督促問題整改。根據監測報告,及時召開反饋會議,進行集中反饋或分層次反饋,把監測結果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到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督促問題整改。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對全面發展質量不佳、質量下滑趨勢明顯的縣(市、區)進行預警,對有關責任人員約談問責。

3、引領質量提升。搭建教育監測理論和技術的交流平臺,建設監測結果運用實驗區,宣傳推廣結果運用優秀案例。建立健全教育質量監測和結果運用制度,開展監測相關學術研究,引領推動教學改革、改進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十)組織實施。

自治區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由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組織實施。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規劃、政策指導和過程監督,委託自治區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承擔業務培訓、工具研發、數據採集、報告研製、平臺建設與全區監測的組織實施。各市教育督導部門、教育質量監測機構負責本地區監測工作的協調和指導。各縣(市、區)教育督導部門、教育質量監測機構負責組織現場測試,組織樣本校依法規範完成監測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領導,成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保障、經費保障和統籌協調。建立健全教育質量評估監測制度,強化結果運用。

(二)加強工作保障。自治區設立教育質量監測專項經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教育質量監測所需經費納入部門預算。各市、縣(市、區)教育部門要保障必需的場所、器材等硬件設施設備,要加強評估監測隊伍建設,提高質量監測的科學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三)加強培訓研究。各地要深入開展教育質量監測實踐與理論研究,加強教育質量監測知識和技能培訓,努力探索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的新模式新方法,積極研究和分析監測結果,推動監測結果充分運用,促進我區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地要廣泛宣傳實施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重要意義,引導社會和學校充分認識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動員社會各界不同羣體參與教育質量監測評價,引導社會構建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和評價觀。

五、紀律與監督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是教育督導的一項制度安排,要嚴格規範監測工作流程,嚴肅監測工作紀律,堅持公平公正,確保監測工具安全保密,杜絕模題應考、干擾抽樣、弄虛作假等行爲。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對監測組織工作的規範性、工具保密性進行全程監督,要廣泛接受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的監督,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受理舉報並提出處理意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