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9W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

我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對子女的教育,他們雖然說教不多,但卻讓我們懂得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精選23篇)

以前,鄉下有許多挑着貨擔走村串戶叫賣的人。一天,村裏又來了個挑貨擔的,孩子們一見都高興地圍了上去,不停地挑着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六七歲的侄女也在其中。在嘰嘰喳喳的人聲中,挑貨郎忙得不亦樂乎。

等挑貨擔的走後,侄女手裏捏着兩個嶄新的髮夾,高興地回來了。哥哥見了,便問她是哪裏來的。侄女收了笑,怯怯地說:“秀姐給我的。”一旁的小秀馬上說:“不是我給她的,是她自己偷偷拿的。”

哥哥一聽,一把扯過侄女,大聲怒罵道:“別人的東西你也敢拿,馬上給我送回去。不然我打斷你的手!”

侄女見狀,眼淚很快便滾了出來,又不敢大聲哭,更不敢獨自把髮夾送回那個挑貨擔的。剛好母親從地裏回來了,問明白是怎麼回事,連忙進屋拿了錢拿了髮夾去追那個挑貨擔的。

外面正下着綿綿的春雨,母親連傘也沒打,在泥濘的村道上又走又跑,追得滿頭大汗,兩個褲腿都是泥巴,但總算追到了那個挑貨郎,對他說:“這是剛纔我的小孩拿了你的兩個髮夾,等她回來取錢給你,你就走了。多少錢?我來把錢送給你。”挑貨郎放下擔子,收了母親五角錢,滿意地朝前走了。

回到家,全身都是泥水的母親把侄女拉到一旁,一邊輕輕地拭去還掛在她臉頰上的淚水,一邊對她說:“別人的東西,就是再小也不能偷偷地拿走。拿了,這就是我們說的賊,會被人看不起的。奶奶現在幫你把錢給送回去了,總算是挽回了錯誤,你以後千萬不能再這麼做了。”看到侄女不停地點着頭,母親把那兩個漂亮的髮夾別在了侄女的頭上。碰到村裏的小朋友,她都會高興地指着髮夾對人家說:“這是我奶奶給我買的,五角錢。漂亮吧?”

一晃20xx年過去了。去年,侄女順利地考上了重點大學,我們全家人都十分高興。在整個求學期間,她一直品學兼優,深受師生的喜愛。而說起童年這件事,她仍是記憶猶新,感慨頗深。

當然,我也由母親的行爲中再一次受到了觸動,那就是不管什麼時候,哪怕是面對再細微的東西,也不能有貪念,不能讓貪念打溼了心靈的天空。一個人,只有不貪不佔,才能擁有做人的尊嚴,才能綻放人生的靚麗,才能擁有燦爛的天空。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2

上世紀60年代初期,40歲的父親因病去世,那時我剛4歲。我們兄妹4個成了母親唯一的精神支柱和希望,38歲的母親沒有再嫁,就靠每天掙七分工的勞動養家餬口,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記得7歲那年,我上國小二年級,課間休息時和一位家境好的同學玩耍摔跤,同學身強力壯,我身單力薄,面黃肌瘦,腳上穿的補了再補的舊鞋。同學一腳踩在我的腳後跟上,我往前一挪步,一隻布鞋“撕拉”從後跟扯到腳面,直接穿不上了。生性好強的我揪着讓他賠我鞋,同學非但不賠,反而對我譏笑打罵,我自尊心受挫,鞋又沒法穿!放學後,我提着爛鞋去找同學的父母爲我補鞋。而同學是從小就是嬌生慣養的孩子,同學父母護着自己的孩子。這時母親忽然趕來了,她對同學的父母連聲說不要打孩子,都是娃娃,不懂事,又不是故意的,我給你賠不是。說着將我拉過來,說回去她給我補鞋,就不麻煩你們了。母親這麼一說,同學父親反而不好意思了。出了同學家院門,母親給了我一巴掌,說你人小膽子倒不小,你讓人暴打一頓,到哪說理去,你不知道媽媽活的有多辛苦嗎?鞋踩壞能補,身上打傷我心疼還要花錢療傷呢!你逞能,你好強,最後吃虧的還是你自己。你給我記住了:吃虧是福,低個頭啥事都過去了,和人永遠不要賭氣、結疙瘩!

沒有父親的日子真難過,母親靠着每天七分工,一年到頭,分糧是全隊最少的。春荒二三月,野菜還沒有上來,每天不是玉米糊湯就是高粱麪糊湯,吃饃是隔三差五的。一天,從陝西旬邑底廟鄉來了一老一少孃兒倆要飯的,衣服破爛不堪。母親將剛蒸出的高粱面饃饃每人給了兩個,孃兒倆狼吞虎嚥全部吃下肚子,還眼巴巴地盯着母親。母親索性將本來就不多的高粱饃饃全端給他們吃了,並端來開水讓喝了個夠,走時還給裝了我家的一升高粱面,害得我們兄妹餓了好幾天。母親說,咱們再窮,還有一把高粱面,你看這孃兒倆臉上菜青色,馬上餓死的光景,咱們救人一命都是給自己積福。萬萬沒有想到,土地包產到戶後,1980年臘月二十這天,要飯的孃兒倆提着貴重禮物一路尋到我家,見到母親撲通跪倒,說要不是我母親當年給他們孃兒倆吃頓飽飯,說不定就沒命了。

失去父親的我們,像離羣的孤雁,沒有靠山,沒有依託,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儘管每天過着半飢半飽的苦難日子,但母親在教育子女上卻相當嚴厲。1969年深秋的一天中午,14歲的大哥見生產隊的大核桃樹無人看管,他像猴子一樣麻利地爬上樹梢,一口氣摘了三十幾個核桃,放進紮緊的褲管裏,偷偷揹回來,給我們兄妹幾個每人分了5個,然後將剩餘核桃藏在麥草垛裏,並再三叮嚀我們,千萬不能讓母親知道,否則,非打斷他的腿不可。到了吃飯時刻,5歲的妹妹實在忍不住餓了,拿出一個核桃砸開吃,被母親發現,問哪來的核桃,不懂事的妹妹如實地告訴了母親:“大哥中午拿回來好多核桃,給我們一人分5個。”瞬時母親氣的臉色鐵青,操起一把掃帚,劈頭蓋臉地向大哥頭上打去“我讓你偷核桃,我讓你偷核桃!”打得哥哥皮青面腫,打得我們三個心驚膽戰。母親一邊打一邊哭:“你們不爭氣啊,我從來沒有佔過公家、私人的便宜,要是讓人知道,背個賊娃子名,這輩子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我守寡受累,就是盼望你們幾個堂堂正正做人,咱們現在日子是窮了點,吃不飽肚子,但千萬不能胡來啊,你現在沾染了小偷小摸的壞毛病,將來說不定就會把別人家的牛能牽回來!”大哥說:“媽,你打吧,我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見母親哭得傷心,我們3個拉住母親的手,說以後我們保證不拿人家的東西了。母親又領着大哥,提着剩餘的核桃到了隊長家,說明來由,讓大哥主動認了錯。

母親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她傳給我們的“吃虧是福,低頭做事”、“對人要有善心善舉”、“不佔別人的便宜”、“做人要堂堂正正”等家訓,讓我們牢記於心,並時時處處付諸於行動。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3

去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品讀着話,由此想起我家的家教和家風。

我出生在一個偏遠農村,父親識字很少,母親不識字,但卻對知識極敬重,對老師極尊重。

記憶中,我小時候受過母親的兩次責罰,都與知識和老師有關。

第一次是因爲有同學念改寫的《春眠》,“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撒上敵敵畏,不知死多少。”我覺得特別好玩,就背了下來。有一次被母親聽到,她問我背的是哪篇課文,我含糊地說是古人寫的詩,母親將信將疑“古時候就有敵敵畏嗎?”我敷衍說不知道,便心虛地跑開了。不久,母親不知在哪聽說了真相,認爲我褻瀆了知識,狠狠地訓斥了我一頓。第二次是因爲我在作業本任課教師一欄裏端端正正地寫上老師的名字,又恭恭敬敬在四周加上了黑框。本是爲了尊敬,沒想到卻犯了大忌——黑框是對逝世者的標註。老師把這件事告訴母親時,正在擀麪條的母親怒不可遏,操起擀麪杖朝我的屁股狠狠地打了下來。“咔嚓”一聲,擀麪杖斷成了兩截,我哇哇大哭,母親仍舊不依不饒,要我去面壁思過。20xx年後的一天,我小心翼翼地提起這件事,母親有些不好意思,解釋說,擀麪杖裏面被蟲蛀壞了,又囑咐我:“你現在教育娃們,可不能動手打呀!”

秉承這種家教,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我尊敬老師,刻苦學習。國中畢業時,我填報的三項志願全是師範學校,並以全鄉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師範學校。中師三年,我仍然嚴格遵循家規,努力學習,嚴格要求自己。中師畢業,作爲十佳特長畢業生,我被分配到市裏的一所重點國小,成了一名光榮的教師。

工作3年後,我又志願到市裏最偏遠的村小支教,刷新了當地的多項教育記錄,得到當地鄉親的肯定,事蹟上了省《教育時報》。兩年支教結束後,我又放棄了原重點國小帶“重點班”的“待遇”,來到另一所國小,接手了一個又一個“差班”,都一屆屆順利送到了畢業。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秉承着家規,不僅這樣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也把這個家規講給我的學生聽,希望孩子能敬重知識、尊重老師,以此來帶動整個社會能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4

父母退休前在機關工作多年,做事嚴謹、行得端、走得正,嚴格按黨要求說話辦事。

父母退休後不忘關心國家大事,每天戴着老花鏡閱讀報刊、收看電視新聞,還把報刊上一些爲民謀福、貪官受審等方面的正反例子用筆進行批註。每次回家吃飯,總要叫我們彙報一下各自的工作和感受,還把他們批註的文章叫我們兄妹好好學習、認真思考,生怕我們走錯路。

去年6月,媒體報道南江縣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王瑛的先進事蹟後,父母蒐集了王瑛愛民助民爲民謀福的故事,父親還在每個小故事下面寫了感受。那天,全家人一起吃飯,父親向我們講起王瑛的事蹟,問我和妹妹有何感想。

我沒有正面回答父親的話,也不敢說在單位已經學習過王瑛的事蹟了,而是講述了近期在鄉下處理的一起民事糾紛。

一天下午,從基層法庭檢查工作回單位的路上,突然發現公路邊的坡下圍着一大羣人,有的還手持木棒在大聲吵鬧,眼看一場羣體性流血事件就要發生,我當即叫駕駛員停車,不顧個人安危趕過去,大聲喊:“慢點,不準動手。”持械雙方見我個子小,沒有把我放在眼裏,其中一人還向我吼:“關你屁事,滾遠點。”我沒有介意,在人羣中找到一位長者掏出我的證件講道:“我是法院的工作人員,有事坐下來說,千萬不能動手。”長者見我誠懇並無惡意,主動領着我將兩撥人隔開。後經瞭解,才得知是兩個生產組的人因包產地角矛盾互不相讓才產生糾紛。幾分鐘後待持械的人情緒平穩了,我從情、理、法角度給雙方進行了語言疏導,雙方年長的人覺得我說得在理,分別又去做其他人的工作,最終消除了誤會,避免了一次流血衝突。離開時,我還不忘給所在地的鄉鎮領導取得聯繫,叫他們關注這類事情。

我對父親說:“當兒女的深知父母的良苦用心,你們希望我們走正道,多爲人民辦好事、辦實事,這都是爲我們成長着想,爲黨的事業着想。王瑛的事蹟很感人,全體黨員都在學習王瑛,我們也不例外,只有把本職工作幹好,把老百姓急需辦的事辦好,學習王瑛才能找到落腳點……”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看得出父母臉上在微笑,內心很滿足也很自豪。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5

明朝萬曆年間,公安派文學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一母所生的三兄弟,人稱“公安三袁”。他們不僅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盛譽,而且官德人品值得稱道。三袁老大袁宗道,在翰林院爲官,清正廉潔,死後沒有留下什麼錢財,連後事都是靠親友借錢當物操辦的,可謂兩袖清風,一塵不染。老二袁宏道在擔任吳縣縣令時期,一改過去縣太爺故意拖沓的衙門作風,辦事快速公允,一頓飯的工夫就能把事情辦好,深得老百姓擁護愛戴。老百姓把他稱爲“升米公事”的好官。他後來進京升任吏部主事。老三袁中道,任南京吏部郎中,官聲也不錯。由於三袁的老二老三分別在北京和南京兩古都吏部爲官,俗稱“天官”,在民間流傳着這樣的聯語,“一母三進士,南北兩天官”,表達人們對袁氏兄弟人品官德的由衷敬意。

追溯袁氏三兄弟的成長軌跡,我們發現袁氏三兄弟的美德嘉行,源於袁氏家族的薰陶教育。

三袁兄弟高中進士,去外婆家報喜,母親特意讓他們穿上草鞋。已經進士及第,是人上人了,爲什麼還要穿草鞋?旁人都不理解,母親說,怕他們今後做了官,忘了本。在人生豐收時刻,在春風得意的時候,母親非常及時地,給他們兄弟上了生動的一課。

袁宏道不習慣官場上曲意逢迎、吹吹拍拍的一套,辭去吳縣縣令後,一度想歸隱家鄉,父親知道這個情況後,給他寫信,說,士豈有二十八而懸車者?意思是說,有抱負的士人,哪裏有28歲就把趕路的車懸掛起來,不再前進了呢?袁宏道接到信,打消了歸隱的念頭,重新振作起來,北上京城,和兄弟一起掀起“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文學運動,開創了文學史上一個影響深遠的流派——性靈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父母比好老師重要”,這些話在袁氏三兄弟的成長成才過程得到讓人信服的印證。

我們國家有着源遠流長的家教傳統。孟母三遷的故事,說的是家教;“子不教,父之過”,講的是家教。還有很多格言警句、民俗民諺,對家庭教育經驗進行精煉的總結,比如“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栽花傍牆,養女像娘”,等等。

如今,一些散落民間的優良的家風家訓又被我們重新拾起。曾經滋養袁氏兄弟的三袁家風,正由中紀委網站向全國推介,傳播着立人立德的正能量。江浙一帶錢氏家訓也是這樣。錢氏家族哺育了一批“大師”級的人物,比如我國科學界的泰斗,人稱“三錢”的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等等。錢氏家訓作爲寶貴的文化遺產,作爲修身齊家的教材,已經從錢家走進了學校,走進了社區,走向社會。

家風燻人。在生命的接力中,但願我們能找回古老的家教傳統,關注立身處世,關注道德教化,讓家風與家業共進,道德與生命同輝。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6

兒媳進家門的那一天,當兒媳吃完飯放下碗筷,我一眼瞥見她的碗裏還留有好多粒飯,便忍不住指着她的碗裏說:“小顏,你碗裏的飯還吃淨呢!這樣浪費可不好哇!”

弄得新媳婦臉憋得通紅。兒子見狀,忙端起媳婦的碗,一邊把剩飯粒扒進口中,一邊對我說:“老爸,小顏她還不知道我們家的規矩,我會慢慢跟她講的。”然後對媳婦說:“小顏,我爸這人就是看不慣人家浪費,這是他的老習慣。”

兒子說得沒錯,這是我的老習慣了,而我這種老習慣又是從我母親那兒繼承下來的。我的母親很慈祥,平時若有要飯的要到家門,她會毫不吝嗇地給人家添上一大碗飯,夾上我家餐桌上最好的菜給人家。但若是見我們碗裏剩下幾粒飯,都會毫不客氣地用拳頭在我們頭上重重地磕一下。我的母親平實一般不輕易打罵我們,唯有在浪費上她十分苛刻嚴厲。

母親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吃不窮,穿不窮,糟蹋浪費一世窮。母親她不識字,不會背誦什麼“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但她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的,她常教育我們說:“你們曉得這糧食來得多不容易嗎?插秧時天不亮就要起來去插,割谷時腰都要累彎。”

母親最見不得我們浪費糧食,平時不小心桌上撒了一粒飯,她都會讓我們撿起來吃;如果是一粒花生或豆子掉在地上,她也會撿起來吹吹後放進嘴裏吃掉。我記得有一次一位客人在我們家吃飯,在夾丸子時,不小心滑掉在地上了,母親給客人碗裏重夾上一顆丸子,安慰他:“掉了算了!”轉身卻將丸子撿起,放在一個小碗裏,客人走後,她將丸子用水洗洗,然後吃掉。

母親會過家在我們街坊鄰居中是有名的。下午4點左右,她會拎着大菜籃去菜場轉轉,她的經驗是:這時菜場的菜是最便宜的,常常會有成堆的菜賣。比如蘿蔔一角錢一堆,泥巴梢子藕一角錢一堆。母親常常一口氣買下好幾堆。一角錢一堆的蘿蔔買回來,她會做成泡菜;一角錢一堆的梢子藕,母親會做成藕丸。爲了改善我們的生活,母親隔一段時間也會爲我們買一次肉,但每次都是買一個豬頭,因爲那時買一斤肉要七八角錢,而豬頭只要三四角一斤,豬頭做起來十分麻煩,但母親卻樂此不疲,先用鑷子仔細地將豬頭上的毛一根根地捏下來,然後又根據豬頭的部位分別切下來,或燒或燉或滷或炒。母親不僅在吃的方面會節省,在其他方面同樣如此。母親洗臉後,常會喊我們過去洗,說水還熱,也不髒。我們兄弟幾個上學從來都沒有買過書包,都是母親把家裏的破衣服剪成一塊塊,拼接而成的。因爲母親會節省,會持家,我們六個兄妹沒有一個捱過餓,受過凍。

母親和父親都是工廠最基層的工人,雖沒有給我們留下什麼財產,但節省持家之風卻傳承給了我們。雖然我現在的收入已經提高,雖然現在已是物質十分豐富的年代,但在我身上節省的觀念和習慣已經根深蒂固。每次我到兒子家中,總會將他家中多餘的燈關掉,孫女吃剩下的東西不準丟掉。我想用我的言行來教育下一代,想讓我們家的節省持家之風一代一代傳下去。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7

綜觀中外廉政歷史,反腐倡廉,家庭始終是一道牢固防線。東漢暮夜卻金的楊震爲官清廉,出門以步代車,對子女要求十分嚴格,親友多次勸他興辦私人產業,爲子孫後代造福謀利,他執意不幹,並說道:“使後世稱爲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苦,生活儉樸,他發現駙馬都尉歐陽倫出使辦事搞茶葉走私,亦立即明令處死。時至今日,廣大黨員幹部大都能保持清正廉明,但也有極少數黨員幹部無視黨紀國法,置人民利益於不顧,魚肉百姓,以一己之私弄得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嚴損幹羣關係,敗壞社會風氣。因此,當前形勢下,廣泛開展廉政文化建設不僅重要而且勢在必行。要建設廉政文化,必須立足家庭,大力推動廉政文化進家庭,促使家家把好廉潔關,形成和諧清廉的家風。

家庭廉政文化是一股力量,是一種趨勢。加強家庭廉政文化建設是深化廉政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廉政文化建設只有深入植根於羣衆和實踐之中,纔會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充分發揮出它的功能作用。家庭成員因特殊的感情、親情、血緣關係,很容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突出家庭這個重點,能夠使廉政文化建設的指向更明確,着力點更準確;能夠不斷夯實廉政文化建設的社會根基,使廉政文化覆蓋面更廣,充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爲廉政文化建設注入新鮮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從而實現反腐倡廉由黨和政府主抓向羣衆自覺自發參與推動的轉變,使之產生內在動力,經久不息。

家庭廉政文化是一項延伸,是一種需要。加強家庭廉政文化建設是營造廉政環境的客觀需要。當前,我們應該看到這樣一個現實,對黨員幹部“八小時以內”的監督比較有效,對其“八小時以外”的監督卻一直是我們工作的薄弱環節。分析一些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後院失火”。可見,小家連着大家,大家連着國家,領導幹部的家風連着黨風和政風,廉潔社會風氣的形成與領導幹部的家風息息相關。大力加強家庭廉政文化建設,使廉潔的觀念成爲家庭美德的重要內容,可以有效提高黨員幹部及其家屬的廉潔意識,共同紮好後院“籬笆牆”,建立起抵禦腐敗的“統一戰線”,培育廉潔的家風。

家庭廉政文化是一種氛圍,是一種環境。孔子言:“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家風決定作風。在家庭中通過多種渠道學習廉政文化,堅定廉政信念,倡導廉潔作爲,讓我們的領導幹部能嚴於律己、清正廉明、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必然能從根本上扭轉社會風氣,淨化社會環境,增強全社會的反腐倡廉意識,營造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良好道德環境。

家庭廉政文化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導向。廣大領導幹部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爲人民羣衆謀福利作爲第一目標,把始終保持與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作爲第一標準,把無私奉獻作爲最高價值追求,努力成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民公僕。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8

我的母親是個平凡的人,但卻是我一生最感念的人,她不僅學業上把我培育成才,在人品上也給我做出了好的榜樣。

一年級,我記憶中的第一次考試,卻拿到了一張不清楚的試巻,在我問同桌試卷上的題目是什麼時,她說她給我看她的卷子,但是我也得給她看我的卷子。考試還可以這樣考,驚奇之餘,我聽從了她的建議。回到家後,我高高興興地把這件事告訴媽媽,考試時我和同桌互相看試卷,我們互相幫助。媽媽認真地告訴我,這不是互相幫助,這是作弊,是不好的行爲。媽媽的話不多,但在我幼小的心靈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此後的求學工作生涯中,我踏踏實實地學習工作。

鄰家住着一對剛結婚的叔叔阿姨,穿得很漂亮,經常上我家來借物品。這對漂亮的叔叔阿姨借走我家那麼多的物品,從沒見他們還過一件。媽媽告訴過我,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借來用要愛惜,用完了要及時還給人家,還要說謝謝,他們怎麼不這麼做呢?媽媽曾借過別人家5個雞蛋,還雞蛋時讓我去,我把雞蛋送到了人家,那家阿姨正忙着,便讓我自己把雞蛋放到屋裏的桌上。我把雞蛋往桌上一放,雞蛋就在光滑的桌面亂滾起來,我手忙腳亂地沒擋住,一個雞蛋“啪”的一聲掉在地上摔碎了。我當時嚇呆了,半晌纔回過神來,阿姨還在外忙着,趁她不注意,我把破碎的雞蛋連殼帶清一塊掃起來扔到了角落裏,悄悄地跑回到家中。我心驚膽戰在家等着,幸運的是阿姨並沒有找來,過了好久,我纔對媽媽說起這件事,媽媽當時就急了:“怎麼不早說,人家會說媽媽沒信用的。”

想到此,我問媽媽,爲什麼我們欠人家一個雞蛋也要還,而人家欠我們家這麼多東西都可以不還?媽媽說他們這樣做,時間長了,信用就沒了,再去借人家是不會借的。你要做個有信用的人。

工作中,有這樣或那樣的誘惑,稍微放鬆自己,就可以獲得額外的收入,但我不會那麼做,對錢的態度,我和媽媽一樣,不是自己的錢不要拿。媽媽早就送給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9

家規有什麼?勤儉持家、尊重長輩、和睦鄰里,這些都是爲大家熟知、遵循的家規。我家也不例外,現在我想要說的是我們家的一條特別家規:靠自己。

父親靠着自己對教學的認真勁當上了我們縣最年輕的校長。奶奶說:“那時孩子識字算數就行了,三兒(父親乳名)不願意,夜夜點燈讀書。”爺爺很支持父親,家裏的農活不讓他幹,讓他專心學習就行。父親沒有辜負爺爺的期望,畢業後順利成了一名人民教師。

父親工作乾得很認真,很下功夫。語文、數學、自然、音樂、美術課他都教得好。每年教師節,父親總是被評爲優秀代表。現在,父親是一名校長,仍站在他那三尺講臺上講授知識。父親,正是靠着自己對教育這份熱忱和堅守贏得了我們鄉里人的愛戴。

可是在父親的學校裏,我什麼都沒有得到“特別”的待遇。班級幹部不是我,少先隊沒有我,連那張張獎狀都沒我的名字。

進了國中,我開始懂得去學習,愛上了學習。成績也在穩步上升,可那我想要的獎狀卻還未得到。父親站在一旁說着鼓勵話:“想要你要的,就得靠自己。時間還長着呢,慢慢來。”我心想,父親你根本不想幫我,爲什麼不在國小的時候給我榮譽?我賭氣一定要靠自己得到我想要的,讓父親看看我的本事。

是的,我成功了。家裏的書櫃擺滿了我的各類榮譽證書和登載文章的報紙期刊,父親把它們擺在最顯眼的地方。父親說:“幸好你開竅了,明白了要靠自己後天努力。”

慢慢地,我明白了父親的用心良苦。

回過頭來想想,我的爺爺,我的父親,還有我自己。

爺爺那輩,靠自己,一把力氣養活家人。

父親這輩,爺爺給了父親最大的支持,全家供父親讀書識字。但是要讀出名堂,只能靠父親自己。

而我如果不去努力,靠爺爺和父親給予我的,或許生活得很輕鬆。但父親沒有這麼做,父親收起他能給予我的,鞭策着、激勵着我靠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理想。

這就是我們家的特別家規。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0

春天正迷人,上下班的路上,紫薇紅,鳶尾綠,春風盪漾醉人心,一樹樹繁花似錦,一波波春水盪漾,恨不得立馬和大自然來一場私奔。

週末,婆婆要從鄉下來城裏吃滿月酒,我們開車回家接她,順便從紅山風景區繞一圈,算作春遊。接電話的婆婆很高興,放下電話後,急急地到後菜園拾掇一些蔬菜帶給我們,菜薹正好,韭菜還是第一刀呢。

到了婆婆家,一盆玉米糊正在拌,給小雞吃的;一把青菜剛切一半,給鵝吃的。她身上全是灰,衣服還沒換。老兩口在家,要照顧百十張嘴:雞100多隻,鵝幾十只,豬2頭。這些概不外賣,都是養給自家人的。這回婆婆的侄女生了小孩,她來吃滿月酒,帶着4只老母雞,200多個雞蛋。

聽說要帶她走紅山風景區轉一圈,婆婆很興奮。快速地換好一身衣服,夾着自己的布袋子錢包,就上了車。婆婆的腿有關節炎,走路慢。家門口的風景區,她還沒機會看呢。

天像鍋蓋捂下來,開到鴨嘴橋就開始下雨,密密的,那些春天的花草樹木經雨更新,養眼舒心。這個季節的柳樹是正值最好年紀的女子,枝條柔,芽兒嫩,掛着雨珠兒,晶瑩滴翠,在水邊站成簾,隨風飄蕩,風情萬種,目之所及都是美景。

我們打着傘下車拍照,拍眼前的柳樹,遠處的山影,抑制不住骨骼的甦醒,還和柳樹旁的桃花、菜花合影。站在綿綿的春雨中,擴張耳目,貪婪呼吸,由着春雨滋潤。傘成了道具,追逐着,嬉鬧着。來到湖邊,婆婆摸着滴水的柳條,說怪好看的。看着旁邊冒雨釣魚的人,說想不通這雨天還有人專門開車到野地來釣魚。

整日在家,不是忙菜園,就是飼養雞鴨,生活在鄉下的婆婆沒有仔細看過鄉下的風景。桃花紅,梨花白,在綠色爲背景的春天,這些對比色顯得那樣靈動。綠毯子綿延開去,高大的香樟、廣玉蘭、假山疊石點綴其間。

紅山風景區以土色沙紅奇特,經過細雨的溼潤,那紅更深,如蟹膏誘人。我讓婆婆走到土堆上拍個照,婆婆說,踩上去鞋還不弄髒了。我說沒事,你上去試試。硬把她拖上紅山最美處,她驚奇地盯着腳上新換的皮鞋,說一點不沾哎。和我們一起逛逛看看,她說,難怪城裏人愛散步,閒看看是養心。趁機鼓動她不種菜,搬到城裏住,休息日就帶她出來閒逛。婆婆笑了笑,沒答應,還是放不下家裏的一草一木。

婆婆的婆婆活了96歲,有近30年是癱瘓在牀的,是婆婆日夜伺候,爲她送終。婆婆辛苦了,在她的晚年,我們一定要讓她做世上幸福開心的老太太。孝順,是我家代代相傳不能丟棄的家風。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1

進入我們的村子,要通過一條新修的長約二三公里的水泥路,路的兩邊長滿了雜草,春夏之交,常會不時竄出草花蛇或者老鼠,把膽小的路人常常嚇得哇哇大叫。有時候,馬蜂還在草叢裏築個窩,一不小心碰到它們的巢,就會驚飛起來,蟄你一下,讓人防不勝防。

退休後的爺爺跟大家說,他打算清理好村路兩邊的雜草,然後種上花木,讓環境變得更好。但村裏有人嘀咕,爲名爲利還是有什麼用心?爺爺一笑置之,朗聲說,“我一不用村委支付工資,二不需要村委買樹苗,三我種的花木將來成材了是村裏的公共財產。功名利祿早已於我如浮雲了,我一把年紀,還能吃多少,穿多少,圖退休後有個寄託罷了。”於是爺爺開始了他一個人的村道改造和綠化美化工作。除草,挖坑,聯繫林場,自掏腰包買樹苗、栽種、澆灌、護理、修剪……

幾年後,雜草去淨,取而代之的是宮粉紫荊,黃花風鈴木,美麗異木棉、櫻花……在通往村子的大路兩邊葳蕤地生長着。開花的時候,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黃的一派歡騰,紫的一片嬌羞。這些花木按照不同的季節輪番粉墨登場爭奇鬥豔,那一條花路成了遠近聞名的一道亮麗的風景,不時吸引附近或者遠道慕名而來的客人觀賞。我感受到爺爺的笑,村裏人的自豪,花的芬芳,那份賞心悅目的愉悅已經傳得很遠很遠。

記得有一個夏天,爸爸因爲充分利用科技養殖水魚,獲得了巨大成功,也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收益,被邀請參加村裏組織的科技養殖傳經送寶活動,併到“清遠希望國小愛心捐贈活動”。我也鬧着要參加,在坑窪不平的泥石路顛簸了近兩個小時,終於到了一間有點荒涼的學校,門前的一片空地就是操場了,中間豎着木旗杆。教室,窗沒有玻璃,也沒有門。裏邊是有點殘久的木檯凳,顯得簡陋又陰暗。許多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穿着不太合體的衣服,有的還赤着腳,但他們笑得很燦爛。爸爸和其他人給他們捐獻了學習用具和閱讀的書籍。我把在口袋裏撰得出了汗,媽媽在我們出發前塞給我的50元,交給了接待我們的校長,校長拉着我的手大聲誇讚我,其他小朋友熱烈地鼓掌,我羞紅了臉。

回來的路上,雖然餓着肚子,我的心仍然激烈地跳動着,耳邊彷彿響起了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只要我們都慷慨地獻出愛,一定能溫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有一次暑假,我們一家人回了一趟鄉下,探望二姑。二姑、二姑丈已經50多歲了,還在鄉下耕種了好幾畝地,養了耕牛,種了甜玉米、西瓜、雪梨瓜、香蕉、花生、紅薯等作物。因爲長期勞作,二姑、二姑丈都被曬得黝黑黝黑的,兩手粗糙,長滿了老繭。爸爸媽媽都勸他們把地給別人,到城裏享享清福,不要熬得那麼辛苦。二姑、二姑丈都說:“我們這把老骨頭閒不住,倒不如多幹活,還有點價值。人勤地不懶,我們是土地的子孫,只要你去做,土地就會十倍百倍地報答你。這些玉米,西瓜、雪梨瓜、香蕉、花生、紅薯,全都是電視、報紙上講的無污染、綠色、健康食物。送給親戚歡喜,市場上可受歡迎呢。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纔是人生樂事!”

吃着脆生生、甜絲絲的西瓜,耳邊響着二姑婆、二丈公的話“人勤地不懶……有付出就有回報……”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只要用心辛勤耕作,就有豐厚回報。

我深深地愛着我可愛的家鄉,愛着這些平凡又普通的人們。爺爺、爸爸、姑姑、姑丈都是光榮的黨員,我更愛他們身上閃光的品格:慷慨無私,樂於奉獻;傳遞愛,溫暖需要的人;勤勞、善良、達觀、樂知天命,用心耕作生活的芬芳、甜蜜、幸福。他們用一點一滴的言行,潤物無聲地告訴我們如何立身處世,做一個有用、有價值的人。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2

那一年,父親因病早逝,年幼的我不由失聲痛哭,幼小的心靈便知道從此將沒有爸爸牽我的手了。母親抱着我顫顫巍巍地說:“二娃,不哭,還有媽媽在呢!”她自己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地哭了。

那一年,母親揹着我去村口的國小念書了,有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高年級的學生故意把我推倒在稻田裏,我被弄了一身稀泥,哭着回家了。第二天,母親卻當着他家大人說是我倆玩遊戲時他家孩子不小心把我弄的,叫我們以後不要玩這個遊戲了。

那一年,過年了,鄰居家好不熱鬧,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着香噴噴的年夜飯。母親從地裏回來,叫着我的小名把我抱回家說:“媽這就做飯給你吃,小孩子不能隨便扶在別人家門檻上看着人家吃飯的,再餓也要等媽媽回來做!”當飯做好了以後,母親看着我們和奶奶先吃着,並把碗裏唯一的兩塊肉一塊夾給了奶奶,一塊給了妹妹,然後等我們吃完了她纔開始吃着。

那一年,我要去鎮裏念中學了,鄰居家送我一件灰色 “的確良”的布料衣服,說穿着它到學校去會漂亮點,母親卻把衣服送還回去了,對我說:“再缺什麼東西,不能無故要別人的東西,就穿着姐姐的那件衣服吧,是舊衣服不要緊,我已洗得很乾淨了!”因第二天早上要到離家70多公里的學校報到,於是我和母親揹着包裹深夜就出發,經過漆黑的山路時,我有點害怕,母親卻說:“沒什麼好怕的,媽走在後面呢!”當母親看到山下有戶人家還亮着燈,到了附近時,母親說坐下來先歇一會兒,等天稍亮一點再走吧。

那一年,貪玩的我趁暑假時與村裏幾個小青年到小溪澗裏摸了一天的魚,回來被母親痛罵了一頓,說不能與一些遊手好閒的人一起玩耍,要多幫家裏乾點活,在家多看着點妹妹也行啊!

那一年,我輟學了,母親送我去參軍,臨走的時候拉着我的手說:“到部隊去了要好好聽領導的話,要安心在那裏工作,不要惦記着家裏的事,當兵能鍛鍊人,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學點知識回來!”

那一年,我背井離鄉,在外地打工去了,母親便託老鄉捎話來,說在外打工時要對得起老闆給的工錢,如果感覺到累了就及時回家;還說把我退伍時帶回來的棉被送給了當初要給我衣服穿的鄰居了,鄰居逢人就誇我這被子結實着呢。

那一年,我在外地成了家,結婚的那一天,母親千里迢迢從家鄉趕過來,親手把省吃儉用的200塊錢送到我妻子的手裏,拉着妻子的手說如果我對她不好就給她講,回過頭來叫我要對人家閨女好一點,要孝敬人家父母。我留母親多住段時間,她說,怕給我們找麻煩,現在社會好了,加上自己還能動,個人吃穿不成問題,再說還要回家照顧年邁的奶奶呢,叫我別擔心。母親第二天一大早就買了回家的車票獨自回去了。

許多年了,身在異鄉爲異客,我獨自在外多年,在工作的同時,參加了自學考試,完成了本科學業,在工作崗位上也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如今,我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長大,彷彿看到我一生成長的影子,母親那無盡的叮囑總是在耳邊迴響。“兒行千里母擔憂”,一陣陣暖流心中激盪,母親一生用簡單樸素的言行,無形地向我們表達了其深刻的家風內涵,使我們領悟了堅強、幫扶、團結、感恩、勇敢、獨立、骨氣、愛崗敬業、尊老愛幼、省吃儉用、光明正大、勤奮好學、家庭和睦等一系列的關鍵詞,我要把這些關鍵詞永遠地寫下去。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3

好家風世代相傳。父母言傳身教,躬親示範,子女耳濡目染,傳承家風。

父母從沒打罵過我們,但對我們的禮貌禮儀教育很嚴格。遵紀守法,孝敬老人,幫助貧苦人,與人和諧共處,不罵人打架,不說髒話,無形中成了我家不成文的“家規”。

記得祖母偏癱時,作爲長子長媳的父母把叔嬸召集起來,安排大家早晚輪流照顧祖母。父母身先士卒,妯娌跟着悉心照顧,我們孫子輩工作之餘也盡力幫忙照顧祖母。祖母臥牀50個月,我們每天都給她梳洗,每隔一段時間,就將屋子消毒一次,祖母直到去世都沒有生半點褥瘡。潮汕有句古訓:臨錢水點點滴無差池。懂得感恩,孝順父母是爲人子所必備的最基本要素。

父母教育我們要有憫人之心,遇到老弱病殘的人不能歧視嘲諷,還要盡所能幫助人家。雖然我們家並不富裕,但還經常省下一點錢拿去賙濟貧困的人。

勤儉持家,重視學習,爲我們奠定人生髮展的基石。小時候,我們生活在窮鄉僻壤的農村中,一貧如洗的年代裏,家中彈丸之地連晚上蝸居的地方都沒有,我和三姐只好寄宿在叔祖母家。那時候,不少家庭省吃儉用僅供男孩上學,而女孩沒上學或十幾歲才上一年級。那時我父親的工資每月只有38元,一家八口人的伙食,母親絞盡腦汁。年幼的我們除了拔野菜餵豬,幫做家務活外,還學會了織網掙點零散錢。爲了讓我們能上學,父母把我們做手工賺到的微少的錢,留四成給我們交學費,這使我們姐妹五人在那拮据的年代裏,還能準時入學,並讀到高中或國中。

入學後,有的女同學爲了多賺點手工錢,在課堂上邊聽課邊織網,而父母不許我們這樣做,說一心不能二用。至於看課外書,當時很多家長認爲那是閒書,不許孩子們看,要他們幹活去,我曾親眼目睹鄰居看課外書被家長撕碎的,而我母親則不會責怪我們,相反她知道我父親有《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書,還叫我們有空多閱讀。就這樣,如春雨潤澤心田,使我萌發並養成了愛看課外書的習慣,這對我以後從事教學工作與業餘創作奠定了一點基礎。

良好家教的薰陶,讓我們懂得知禮守法、尊老愛幼、助人爲樂,懂得勤儉節約、勤奮好學。好家風,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傳承!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4

現今,絕大多數人已不愁溫飽問題,吃飽的同時,還在追求吃好、吃得健康,“去哪兒吃飯”的問題似乎並不是大事。但對黨員幹部而言,有義務在各個方面帶好頭、作表率。在反腐敗、轉作風的大背景下,“去哪兒吃飯”的問題絕非小事。

從以往新聞報道不難發現,不少身陷囹圄的大貪巨腐,其人生的蛻變就是從接受一次吃請、一份節禮開始的,在“不要緊”“不在乎”、“無所謂”的錯誤意識誘導下,逐漸忽視了黨性修養,忘卻了理想信念,一步步滑向深淵。可見,對黨員幹部而言,“去哪兒吃飯”的問題絕不是小事,亦不是個人私事,而是關係着黨風政風、民風家風的一件大事。

無論做人還是爲官,都不應忘記立身的本分。黨員幹部回家吃飯問題,其背後的本質是黨員幹部作風問題。回家吃飯,減少應酬,才能其樂融融、幸福美滿。嚴以修身、嚴以律己,才能堅守正道、拒腐防變。

“濃肥甘辛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縱然家財萬貫、富可敵國,其實自己一日所需不過三餐而已。縱然燈紅酒綠、山珍海味,其實都不如家中粗茶淡飯吃得安心、實在。對黨員幹部而言,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一些慾望自然就管住了。

“經歷了多少苦和累,等待兒女回家團圓”。家裏的飯桌上沒有局長、主任,坐在這裏,自己不過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兒女的父親。對黨員幹部而言,真正在家裏飯桌上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和身份,也就恪守住了本分。

“人生一粒種,漫山木麻黃”。羣衆評判黨員幹部的標準就是日常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都被羣衆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對黨員幹部而言,應當有敬畏之心,拒絕吃請應酬,自覺回家吃飯,真正將“嚴”和“實”的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家風純,社風正。黨員幹部一旦有了內心的本分和堅守,自然能抵擋住形形色色的誘惑和考驗。營造清朗的社會生態,黨員的幹部義不容辭、責無旁貸,不妨先從回家吃飯做起。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5

多年前,我們家開的一次家庭會議至今令我難以忘懷。

當時,我接到母親的電話,要我星期天回家,有事商量。我帶着6歲的兒子小明來到父親住的縣水泥廠職工宿舍樓,大哥、三弟、四弟都已經到了。

母親朝我們說:“你們先等着,我到車間裏找你爸去。”

20分鐘後,滿身灰塵的父親回來了,他望着我們說:“都到齊啦,小四把毛巾拿來。給我抽打抽打身上的灰。”四弟聽到父親的吩咐,忙到洗漱間拿了條毛巾,出去幫父親打灰。

父親洗完臉後,換了一身衣服。他往茶几上放了三沓百元大鈔。父親的這一舉動,使我兄弟幾個都十分愕然:這是要開什麼家庭會呢?

“孩子們,這是昨天晚上別人送給你媽的,整整3萬元哪!今天的這個家庭會很特別,一個字——錢。”父親把錢字說得很重。他繼續說:“我們這個企業,工人的工資3個月沒發了,一把手不知哪來那麼多關係戶,給企業供的煤炭摻水攪假,其他物料也價高、質差。我這個搞生產的廠長,想生產出質量合格的產品難呀……”

“爸,你不要在給他們出那牛力了。聽說,縣委最近要讓一批科局級老幹部退下來,年齡超過55歲的都要退。”我寬慰地告訴父親。

父親搖搖頭說:“我一不是給誰出力,二不是給誰賣命。我自己和全廠上下千名職工都得吃飯啊!如果組織要讓我退休的話,就退;不叫退,就在一天干好一天。”

父親說:“這3萬元錢,是因爲我堅決拒絕劣質原材物料進入生產車間。一把手同意了,我堅決不讓車間人員收,結果搞僵了。外面供料的人送錢來的意思,是要我網開一面。”父親說到這裏,犀利的目光在我們兄弟四人的臉上掠過。接着又說:“人家給我出了難題。我感到難辦呀。所以,才把你們叫來,幫我解決解決這個問題。”

“那還不好辦。爸,你也來個睜一眼,閉一眼。一把手說咋辦就咋辦。你能得到的好處,就儘量得,反正您快退休了……現在有權不使,過期作廢。再說,我們弟兄幾個都等錢用。”四弟首先站起來說。

“你呢?小三。”父親正視着三弟問。

三弟抿了口茶水說自己的觀點。

“論說,這個社會都這樣,反正你不撈他撈。爸,這是人家送上門來的,又不是你要的……如果要是別人,說不定後面還得給添個零呢。”

“你呢?”父親把目光投向我。

我剛要說,這時,房門砰砰地響。孩子小明在門外喊着:“爺爺、爺爺。”四弟忙把房門打開,小明一下子衝了進來,撲向父親。後面,母親滿臉笑容跟進客廳。

“坐下吧。”父親攬着小明示意母親。“你再接着說。”

“爸爸於你我兄弟不同。”我看着坐在一起的三弟、四弟,加重語氣繼續說,“爸爸是老共產黨員,對這個問題,自會有決斷。”說完我望着爸爸,爸爸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變化。他懷中的小明看看我又看看桌上的三沓錢,不住地眨着眼。

“該你說了,你可是家中的長子。”父親凝視着哥哥,語氣變得沉緩。

“說起來,這是個贓錢。”大哥慢言慢語地說:“我總感到,靠自己掙來的錢花得踏實,不會被別人指脊樑骨。爺爺在世的時候給我們立的家訓不是說:犯法的不幹嗎?我看收這錢就是幹犯法的事。”大哥說完看着父親。

父親把小明推到母親懷裏,深深喘了口氣說:“我這大半輩子,清清白白。從參加工作到現在,身上可沒有污點。作爲一個老共產黨員,我要保持晚節,不能因爲這點錢就染上了污點。還是你大哥說得好,他沒有忘記家傳祖訓:犯法的不幹呀。小三、小四你倆給我記住。”父親提高了嗓門,“今天,我告訴你們,在外工作,千萬不能學壞,家傳的祖訓要牢牢記住,這是做人的根本。今天,如果我收了這錢,就是受賄,就是犯法。小三、小四你倆現在和我一起,陪着我去厂部把錢繳了。”

三弟、四弟隨父親出了房門。一直聽着大人說活的小明突然冒出一句:“犯法的不幹。”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6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衆所周知,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人類從野蠻到文明,靠文化進步;從生物的人到社會的人,靠文化教化;人們千差萬別的個性、氣質、情操,靠文化培養,人們的歡樂與痛苦、幸福與悲傷、崇高與卑俗、偉大與渺小等情感的表現,靠文化賦予;人們各種各樣的人生觀、價值觀,靠文化確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欣逢盛世,時代需要的是擁有文化素養的人才。我認爲,一個人,只有有了厚德做根本,有了善才做樹幹,有了尚文做枝葉,纔是一個合格的懂文明知禮儀的文化型人才。

說到人才,人們過分強調、突出人的才幹而忽略人的品行操守,忽略人的文學修養。這是一種短期行爲,也是一種近視行爲。

試想,一個人,天資聰穎,刻苦勤奮,極力讓才幹最大化,考入知名學府,曾經爲家庭,爲班級,爲母校,掙得無限榮光。這樣的人若沒有厚德做根基,爲社會也做不出應有的貢獻。北京大學畢業的範老師,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置師風師德於不顧,丟下需要安撫救助的學生,奪門而出,落荒而逃。爲此,範老師獲得了“範跑跑”響遍大江南北的綽號,成爲笑柄,貽笑大方。

這是應試教育的後果,這是過分誇大才幹而忽略品德操行的悲哀!

爲避免這種畸形現象再度出現,就必須以人爲核心,把人類自由全面的發展作爲最高的價值目標,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中有關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建構的精神。

傳統文化的本質內涵,就是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自身與美真善的和諧統一。

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你做到了嗎?每日三省吾身,今天你亂扔垃圾了嗎,今天你隨地吐痰了嗎,今天你焚燒紙屑了嗎,還有,今天你爲了抄近路踐踏草坪了嗎?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我們可以幸福地生活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永久,永久……

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你做到了嗎?坐車時,你把座位讓給年邁的老人或者懷抱孩子的母親了嗎,你看到素不相識的人陷入困境,你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嗎,你聞聽災區遭遇重災,你擁有悲憫情懷而慷慨解囊給予資助了嗎?其實,我們只要擁有了社會責任感,只是舉手之勞,就能爲別人解燃眉之急了,就能幫別人接觸後顧之憂了,我們何樂而不爲呢?同學們,你我譜寫一個愛的音符,社會就奏響和諧美好的樂章,你我播撒一個愛的水滴,社會就會彙集成一個翻卷着真善美浪花的海洋。

人與人的和諧統一你做到了嗎?《論語·雍也》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既是自強不息,是以自己爲起點,從我做起,也是助人有成,是人己兼顧,是對他人的尊重,是由己及人。同學們,當你理解這些語言的含義時,你還會因別人的一點小小的過失耿耿於懷而大打出手嗎,你還會因事情不稱心如意而出言不遜嗎,還會因別人無意冒犯你的所謂的尊嚴而惡語相傷逞強使能嗎?同學們,都知道衝動是魔鬼,都知道相互傷害沒有贏家,同學們,爲什麼不能寬宏大度,爲什麼不能提高自身素質而握手言和呢?對他人有愛,你就真誠成爲了一個有仁德有成就的人!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7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提高個人素質 愛護校園環境》。

當我們跨入校園大門,步入教室時,你是否感覺走進了自己的另一個家。是的,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將在這裏學習、生活、長大。我們每位同學都是這個校園裏的一名成員。

我們的校園是美麗的,溫馨的,我們有窗明几淨的教室,我們有綠蔭濃濃的大道,我們有生機勃勃的青春氣息。在這美麗的環境中,我們沐浴着陽光,吸取着營養。作家說:環境是心靈的港灣。畫家說:環境是靈感的源泉。軍事家說:環境是制勝的法寶。教育家說:環境是塑造人的搖籃。我們學生則說:環境是保證我們學習的必要條件。

校園,是我們學習工作的重要場所。校園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老師和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學習和生活。同時,校園環境也是一個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是學校對外形象好壞的直觀影響因素,也是學校學生整體素質的一個反映。 記得20xx年3月,荊門市海慧中學一行30多人來我校參觀交流。海慧中學是個國中,其中有一位領導說,高中生啊素質就是高,跨進校園,你們學校和校外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但我們的校園環境衛生是不是如別人說的那樣十全十美呢,其實不然!

一是教學樓上仍然有少數同學喜歡往下丟雜物,甚至有的同學站在陽臺上把水果皮、瓜子往下扔。

二是倒垃圾的時候,明明看見從框中掉出了垃圾,卻視而不見,不及時處理。 三是邊走邊吃零食,明明眼前就是垃圾箱,卻將零食袋丟在地上。

四是小商店門前路上,丟食品袋現象比較突出。

五是吃火腿腸的籤子隨意亂丟,更有甚者將籤子紮在樹上。

六是寢室備有垃圾桶,卻隨意將垃圾丟在地上,一片狼藉。

這些現象請同學們對號入座,這些現象只是我們三千多學生中少數同學所爲,我相信這絕不是故意行爲,也不是偶然,而是個人的習慣。曾經有人說,我們是農村學校,校園環境衛生能如此乾淨整潔,已屬不易,但是我不這樣認爲,雖然我們大部分同學都來自農村,但是作爲胡集高中學生,我們應該將這些不好的習慣糾正,努力提高個人素質和修養。隨意一丟,不僅玷污了校園環境衛生,更表現出低素質和不文明行爲,敗壞了個人形象。如果你彎腰一撿,不僅美化了校園環境,更提高了個人素質。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繁華落盡,只留下子規哀帝,歲月匆匆,卻留下半腹經綸,日月如梭,“夢”帶我闖南走北。古往今來,古人正因爲有了夢,前進的路寬敞了,正因爲有了夢,困難前沒有退縮的身影,正因爲有了夢,成功即日而待。十一二歲的周恩來說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我們的偉大領袖在《沁園春.雪》中寫“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抒發了主席遠大政治抱負。正因爲有了這個目標,使他努力奮鬥,以致成功。

而普普通通的我,我也有一個夢。當一名記者。雖然這份職業很辛苦,但是每件事都是有利也有弊。我這個夢之所以我堅持它。因爲:1:能在某個地方發生災難時,能及時報道,讓更多人關心災難,形成一方受難,八方支援的良好風俗習慣。2:無論在哪裏,見到某人做好人好事,及時採訪她,呼籲世界社會各層的人向他學習,在她的事蹟中感染更多人,社會中洋溢着人們很高素質。3:在採訪他人中,借鑑他人的優點,學習他人優點,指出他人的缺點,反思自己的缺點。在採訪中不斷長大。4:提高寫作水平。

在這裏大闊論談自己的夢,不如把夢想化爲動力,不如做出行動來實踐自己的夢。

作爲一名記者,首先把語文這門課學好。其次吐字清晰。最後瞭解新聞的三要素。

我沒有想登上月球,做航天英雄夢想,我沒有想精通古今,做考古學家的夢想,而我只有平平凡凡夢想。我沒有天才般腦子,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成就我的夢想。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只要少年的我們實現了我們的理想、夢,實現中國夢即日而待。

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成就我的夢。

中國夢,我的夢。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19

我眼中的世界,是一個1+1的世界。

世界是一個大家庭,她是由許許多多小家庭組成的。我眼中的世界,是一個和諧溫馨的世界,因爲我有一個和睦融洽的家庭。

我的爸爸是一個樂觀豁達的人,雖然他身材魁梧,似乎缺少了一絲溫文爾雅,可是他在我心中就猶如一座巍然矗立的高山,是我精神的支撐,時刻激勵着我勇往直前。長大後,我也要做一個像爸爸一樣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我的媽媽是一個秀外慧中的女人,媽媽的細膩體貼總是把我和爸爸照顧的無微不至,把家裏收拾的井井有條。人們都說爸爸和媽媽是天生的一對,珠聯璧合,我也爲生長在這樣一個歡樂幸福的家庭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我?今年都已經10歲了,可是爸爸媽媽還總是說我很小,很小!其實,我真的已經長大了,我能夠幫着媽媽做家務,還能夠給爸爸出謀劃策呢,雖然每一次爸爸都是笑着摸摸我的頭說:“兒子,你很棒!”但我還是覺得自我已經成爲了一個像爸爸一樣敢作敢爲的大丈夫。雖然很多時候,爸爸媽媽也會讓我的頑皮捉弄的哭笑不得,可是在我心中,與日俱增凝聚着對爸爸媽媽濃郁的愛,這是一個孩子對父母最真摯、最崇高的敬愛。

無數次,在媽媽的循循善誘中,我明白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中濃縮的厚重的慈母心;無數次,在爸爸憶苦思甜的教誨中,我感悟瞭如何在艱難困苦中做一個屹然挺立的男子漢。爸爸媽媽,兒子是你們的期望與驕傲,兒子會時刻銘記你們苦口婆心的囑託,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在你們悉心的哺育中茁壯成長,承載着你們殷切的期望揚帆遠航!

同學們!你們可曾看到過一副畫,畫中爸爸媽媽和孩子手牽着手,就像“1+1=1個家庭”。我的家其樂融融,我的家溫暖和睦,就是這樣一個個和諧的小家組合成我們這樣一個祥和的大家——世界。

我眼中的世界,是一個1+1的世界。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20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回憶,如同黑夜中上閃爍星星,怎麼數也數不清;記憶,就如同糖罐裏的一顆顆糖果,百態百狀;記憶,又如同樂譜裏的旋律,那麼美好……

“丁零零,丁零零……”下課鈴聲響了,隨後就傳來了升國旗的聲音,我此時此刻,手裏緊緊攥着一張紙。心情複雜的走向廣場。你要是問我要幹什麼?哈哈!告訴你吧,今天,輪到我上國旗下講話了!能不緊張嗎?

我一切如常,拿好樂器,等待着開始。時間一點又一點流去,我心中不由得越來越緊張,“砰、砰、砰……。”直跳個不停。

該來的還是來了!老師把手裏的麥克風遞給了我,我把手伸進了口袋把口袋的紙拿了出來。:“下面有請五年級的同學做國旗下講話。”我左手拿着稿子,右手拿着麥克風。既緊張又有一絲興奮的走上了升旗臺。:“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說道。但在這一刻,有一件尷尬又讓我感到無語的事情發生了!麥克風沒有電了!我試着偷偷調動着麥克風的開關,每按一下就去嘗試一下者說一句話。怎麼辦?還是不行啊!我心想,是應該繼續讀下去還是聽下來呢?怎麼第一次演講就發生了這樣的事請了,太讓人崩潰了!

就這樣過去了幾分鐘,我也終於看見我的救星一一黃主任。他手裏拿着一個新的麥克風大步流星的向這裏走過來。啊!救星終於來了,救星終於來了。我接過主任手上的麥克風,又聽黃主任說:“重新來吧。”我深深的吸一口氣,又慢慢地吐出來,試圖緩解心裏的緊張。加油,加油。我的心裏有一個小人在爲我加油。你可以做到的,開始!:“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吐字清晰,語句通順的把稿子上的內容讀出來。演講完畢的時候,臺下掀起了一片掌聲。我的心裏有一個高興的聲音喊道:“你做到了,你做到了。”

人生中誰沒有第一次?面對第一次,我們一定要勇於嘗試!突破第一次!好了,現在,到你來說說你的第一次吧!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21

老師、同學們;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節呢。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跟讀書有關的:讓我們的一生都充滿書香吧。

讀書須趁少年時。司馬光小時候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爲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於是,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玻爲了早早起牀,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牀。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圓木頭做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牀板上,便會被驚醒。從此以後,他天天早早地起牀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爲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大文豪,爲我們留下了《資治通鑑》等寶貴財富。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讓人無法站穩。這時,戴着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着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 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爲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於是遵照王亞南的指示,將他牢牢地綁在了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讚歎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人生應該讀幾本墊底的書。”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一個“世界閱讀日”。同學們,讓我們和書籍交朋友吧,讓書籍成爲我們成長的基石,讓書香溢滿我們的童年!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22

“做人不要貪心,要心裏有杆良心秤。”這是小時候經常聽到父母教導我們的話。現在我的大哥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管,手下員工過萬,但是我的父親仍對他耳提面命。

孩子是父母的一種映射,一個家庭的家風對個人成長和家族的命運走向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家的家風就是:不貪不佔,正直做人。

二十多年前,我的大哥迷戀上養鴿子,在我家的樓頂上養了幾百只鴿子,每天耳邊都是“咕咕咕咕——”的叫聲。

那時候我的媽媽在本城的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當採購部任主管,有一天和她合作人在一起吃飯,不知是誰聊到了孩子,媽媽無意中說:“我大兒子喜歡養鴿子,每個月光苞米都要花吃掉好幾十斤呢!”媽媽只當是很平常的聊天。可孰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媽媽無心的一句話卻被一起吃飯的人牢牢記到了心上。

第二天晚上我們一家人正吃飯。突然有人敲門,媽媽一打開門門外站着昨天一起吃飯的一個叔叔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嫂子,我給你送點兒苞米喂鴿子。”

媽媽一看可不得了,叔叔居然扛了兩袋苞米堵在樓梯道上。

“哎呀,這可使不得啊!我家買的有啊!”媽媽大驚失色。

“這不是啥貴重的東西,我們老家自產的苞米啊,送給娃娃喂鴿子的。您不要見外喲!”那個叔叔不由分說地就把苞米扛進屋裏。

“不行,這樣讓別人咋看我啊,我不能要。”媽媽說。父親也不停地阻止。

“又不是黃金珠寶。苞米不值錢,就是個人的心意啊!”叔叔死死拽住袋子急得脖子都紅了。

最後媽媽實在擱不住對方的熱情,只好收下了這兩麻袋苞米。第二天媽媽把一百塊錢託人轉交給了那個叔叔。

“這下好了,我的那些鴿子有了充足的口糧了。”大哥非常高興。但是父親卻沉下臉,他皺着眉頭瞪着一眼哥哥。“哎呀都怪我多嘴,言多必失啊。”媽媽後悔不迭地說。

“媽媽,叔叔說了這苞米是給哥哥喂鴿子的,是朋友贈送的,又不值錢啊。”我不解地問。

“做人要正直,正直做人才有一身正氣,有了一身正氣才立得住,任何時候都不能佔別人便宜。別看苞米不值錢,但到底是別人送的。”父親鄭重地告誡我們。

“這事兒要傳出去可不好聽啊!我當採購這麼多年從來不收受別人的錢物……”媽媽一直念念叨叨。那一晚上媽媽擔心得睡不着覺。從那以後媽媽在外面說話都非常注意,生怕被自己的無心之失造成誤會。

“你媽媽是黨員幹部,私下接受別人的東西對得起黨員這個稱號嗎?入黨的時候可是宣誓了啊!千萬不能做任何玷污黨章的事。正直清白,保持黨員的先進性。”我的爸爸義正詞嚴地狠狠教育我一頓。

那時候採購部是外人眼中的肥差,很多供貨商都變着法地巴結討好,想搞好關係。可是我媽媽行走端正,從收受任何禮品,一直從廠裏的利益出發,秉公辦事,留下了好口碑。

我大哥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憑藉出色表現也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父母要求他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即使後來走上領導崗位也依然保持本色,不盛氣凌人,不貪污,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

20xx年,一場意外的火災燒燬了家裏的一切,加上媽媽住院做手術,家裏的經濟每況愈下。我的哥哥那時已經是升任了副廠長,一個職員半夜敲開我家的門,遞過一個紙包,一打開裏面是一大扎厚實的人民幣。雖然家裏非常缺錢,但是大哥牢記家風,他立即追出去把錢還回給了人家。“那來路不正的錢拿着燙手,就是討飯也不會要。”

弟弟有時候心理失衡,會說:“有的人當官後家裏就買了別墅豪,一家人就跟着沾光,但是大哥當了那麼大的領導家裏卻沒有任何改變。”父親就疾言厲色地瞪着眼睛教訓他:“那些來路不正的錢遲早要出問題,不要眼紅人家,不要心理不平衡,你老爸我一輩子都清清白白的,我們李家的人不能沒有骨氣,你們誰敢動歪心思就不是老李家的後代。”父親說不要羨慕不勞而獲,貪慾猶如心靈的污垢,是逐步積累的,絲毫不能縱容。千間房屋一張牀,家財萬貫三餐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貪污了心裏都不安生,平凡清白老實本分做人最安穩。

清正廉潔,崇德向善,不貪不佔,正直做人是我家的家風,也是我們一家人一直牢記的優良作風傳統。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集合 篇23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寒冷的清晨,當第一縷陽光映亮天邊時,中華大地在旭日東昇的美麗中顯得那麼寧靜,祥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亦在這種和平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但我們怎敢忘記?八十年前的12月9日,北平大學生的振臂一呼,掀起了中華民族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新高潮!他們用自己充滿憤怒的赤誠,用鮮血喚醒了無數中華兒女的良知!從此侵略者的鐵蹄不再肆無忌憚!槍炮聲在排山倒海的抗戰呼聲中變成了垂死掙扎時無力的呻吟!八年,八年時間侵略者便爲他們的行爲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如今,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烈士的鮮血也已經拂上了時間的薄紗。但革命的成果無比輝煌,鬥爭的精神仍然激勵着我們奮鬥。滄海桑田,中國早已不是舊日的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中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獨立傲然的中國,正在崛起的中國。收回了香港和澳門;成功舉辦了20xx年北京奧運會;“兩彈一星”,自主研製,並實現了載人航天、太空行走„„每一個例子都足以向世界證明中國正在強大。

李大釗曾在《青春》一文中寫道:“沖決歷史之桎梏,滌盪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機。”今天的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我們面前的任務同樣艱鉅。要知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作爲龍的傳人,我們要發揚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龍性”。放眼新世紀,建設祖國,振興中華,我們是不會退縮的!

我們是未來的主人,爲了未來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們要學會在日新月異的知識爆炸時代中生存,要勤奮,刻苦,拼搏,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將今天的科幻變爲明天的現實。

今天,我們在這裏紀念一二九運動,就是爲了瞭解過去,懂得歷史,就是讓我們在前一輩人還沒有走完的路上繼續走下去,繼承老一輩人艱苦奮鬥、拼搏進取的精神,以天下爲己任,爲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今天我們是桃李芬芳,明天我們將是社會的棟樑,我們註定要掀起中華騰飛的巨浪! 相信我們,一定可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