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對人民和歷史負責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9W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關係鞏固和發展黨的執政基礎,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係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政治問題。我們一定要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條腿走路,把科學發展觀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落實到想問題、定政策、辦事情的全過程,以正確的政績觀實踐科學的發展觀。

張立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對人民和歷史負責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闡述了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要求全黨必須做到“五個堅持”、“五個統籌”,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重要昇華,是發展觀的與時俱進,是黨執政理念的一大飛躍。緊密聯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深刻認識和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對於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完成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項任務,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一個不容忽視的政治問題

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深刻總結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實踐經驗,揭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特徵,反映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要求和人民羣衆的迫切願望。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關係鞏固和發展黨的執政基礎,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係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政治問題。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我們黨執政50多年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面臨着不同的發展任務,有着不同的發展要求。現在,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新的發展階段。根據國際經驗,通常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0美元作爲一個新的發展起點。這一階段,往往呈現出一些規律性的特徵,突出表現在: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消費更加註重生活質量,生活更加寬裕的人羣明顯增加。這一階段,要求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更加協調,經濟、社會和人的發展更加全面。對此,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認真實踐。在總體思路上,堅持以人爲本,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協調發展;在導向把握上,堅持兩手抓、兩條腿走路,積極穩妥、全面準確;在具體實踐上,堅持因勢利導,順勢而爲,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和問題,更好更快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正確把握和運用現代化建設規律,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發展相聯繫的各種重大關係,才能緊緊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順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前,我們面臨的課題很多。比如,在強調經濟增長的同時,如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保證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在增加物質投入、引進外資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如何推動制度創新、機制創新,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在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同時,如何確保中低收入人羣和欠發達地區的利益,讓人民羣衆及時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等等。面對這些課題,以不同的發展觀爲指導,必然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和領域出現重經濟指標、輕社會進步,重物質成果、輕人本價值,重眼前利益、輕長遠福祉等偏頗,甚至有的人主張靠“燈紅酒綠”、犧牲人的尊嚴掙錢,靠破壞環境和掠奪資源淘金,從根本上說,都是用錯誤的發展觀作指導的結果。如果任其滋長蔓延,就必然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導致災難性後果。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要堅持以人爲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把它作爲長期的指導方針和解決諸多矛盾的基本原則,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的積極性,秉持公平公正,促進有序競爭,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協調發展。

廣大人民羣衆的迫切願望。人民羣衆既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我們黨的最大責任和最高目的,就是實現人民的願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羣衆利益連着民心。有沒有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人民羣衆的感受最真切。多年來,我們堅持邊發展經濟、邊改善生活,努力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別關注中低收入的大多數羣衆,使他們共同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羣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決定了我們爲羣衆謀利益的標準更高了、領域更寬了、任務更重了。衡量羣衆的生活水平,收入是一個重要的內容,但還應當包括居住條件、國民教育、生活環境、物價水平、合法權益、治安秩序、社會保障等方面。我們要在千方百計增加羣衆收入的同時,加快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創造更多的社會福利,着力從多方面讓羣衆得到實惠。這應當成爲重要的工作思路。由於各種原因,現在仍然有一些羣衆生活困難,特別是部分老職工,在各個歷史階段兢兢業業地工作,爲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隨着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他們中的一些人生活遇到了困難。我們決不能把他們當作包袱,無論怎麼改革,也要保證他們的利益。這不僅是感情問題,而且是十分現實的政治問題。總之,只有始終堅持爲民的政治立場,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羣衆的利益,自覺把實現人民利益寓於發展的全過程,讓羣衆及時享受到發展成果,立黨才能更加牢固,執政才能更加有力。

想問題、定政策、辦事情的基本遵循

歷史和現實反覆告誡我們,只抓經濟建設,忽視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忽視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忽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即使經濟一時搞上去了,遲早也要掉下來,並可能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一定要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條腿走路,把科學發展觀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落實到想問題、定政策、辦事情的全過程。

着眼於速度和效益的有機統一。當今時代的競爭,既是發展速度的競爭,更是發展水平的較量。迎頭趕上發達國家,必須長期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否則就會被動和落後。但發展速度必須建立在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簡單的經濟增長並不等同於發展。單純追求數量、速度,是片面的,也是不能持久的。這是一個決定大局、關係長遠的根本性問題。天津這些年來能夠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沒有大起大落,沒有打亂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始終把調整結構、技術創新和對外開放作爲大事來抓,實現了速度和效益的雙豐收。1994年,我們提出一手抓老企業嫁接改造調整,一手抓新的經濟增長區域的培育。一方面,堅持走科技路、吃科技飯,利用外資對大中型國有企業進行徹底改造,培育了一批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形成了多點支撐的增長格局,增強了抵禦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堅持看長遠、算大賬,較早地栽培“搖錢樹”,在市區與渤海之間的臨海荒灘上建設濱海新區,成爲全市最大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撐點。實踐告訴我們,只有牢固樹立高水平是財富、低水平是包袱的觀念,堅持用長遠眼光和前瞻性視野推動改革和發展,堅持快速發展與優化結構、不斷提高質量和效益相統一,瞄準先進,孜孜以求,才能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實力。

着眼於經濟與文化的良性互動。社會發展,既需要物質基礎,也需要文化推動。文化發展影響着經濟發展,文化素質影響着經濟素質。一般而言,文化含量越大、品位越高、氛圍越濃,經濟發展的素質就越高,社會文明程度就越高。先進文化可以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凝聚力。因此,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既積極搶佔先進生產力的制高點,又積極搶佔先進文化的制高點,這是應始終堅持的重大方針。這些年來,我們儘管財力不是很大,但仍捨得花錢,搞好教育、文化、體育、公共衛生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建設。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中,注重體現文化內涵,處處講究文化品位,事事追求文化品位,倡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在着力解決百姓物質生活需求的同時,不斷滿足羣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努力營造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共創大業的良好氛圍。實踐證明,在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前提下,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必將有力地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引導和激勵全體人民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共同奮鬥。

着眼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確保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天津東臨渤海,又是海河流域九條河流的下梢。這樣的區位環境,使我們不能不在保護環境、促進生態平衡方面多動一些腦子,多想一些辦法,把工作做在前頭。我們明確提出嚴防“病從口入”,堅決否決那些可能帶來一時效益、但是不符合環境政策的建設項目,力求不留隱患,不留遺憾。目前,全市的污染源基本得到了有效治理,基本實現了工業污染源的達標排放。全市自然保護區面積佔國土面積的13%,生態區建設面積佔國土面積的43.1%,保持了全國領先水平。實踐使我們深深體會到,對大自然的規律我們雖然掌握了一些,但還有許多未知領域。在這種情況下,無所作爲要不得,但膽大妄爲、自作聰明,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作爲辯證唯物主義者,我們應該確立科學的態度,在改造自然的同時,更深刻地認識自然,不斷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把握自然規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實現可持續發展,造福千秋萬代。

着眼於人的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觀的落腳點在“人”,歸根到底是爲了人的全面發展。人是社會進步的主體,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切進步與落後都源於人的素質,人的素質集中反映着社會的文明程度。經濟發展要達到高水平,文化發展要體現高品位,關鍵在人的素質的提高。人的全面發展程度和素質高低,決定着社會全面進步的速度和水平。成就大業,人才爲本。有了高素質的人,就有了發展後勁。我們必須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爲衡量人才的標準,從多方面爲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形成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最大限度地釋放人的潛能,使他們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激勵人們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

檢驗領導幹部政績的試金石

正確的政績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和前提。科學發展觀引導着正確的政績觀,正確的政績觀實踐着科學發展觀。能不能自覺追求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政績,能不能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這是對領導幹部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嚴峻考驗。

正確行使權力是人民之福,濫用權力是人民之禍。作爲領導幹部,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在一定的領導崗位上,就要幹出一番事業。爲一方經濟社會發展,爲一方百姓造福,必須出政績,而且要多出政績。但是,不同的政績觀會有不同的出發點,會產生不同的工作效果。一心爲公,一心爲民,就能兢兢業業地工作,創造實實在在的政績。摻雜私心,急功近利,就會熱衷於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爲,到頭來只能是勞民傷財。領導幹部一定要經常想一想,手中的權力是誰給的,應該怎樣才能掌好權、用好權?貪錢、貪利是貪官,貪名、貪功也是貪官。我們一定要忠實地實踐黨的宗旨,以黨的事業爲重,以造福百姓爲天職,把爲人民服務、使人民得到實際利益作爲最高價值追求,看成人生的最大意義。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爲衡量政績的最終標準。考覈各級幹部的政績,既要看經濟建設成果,又要看社會進步;既要看城市變化,又要看農村發展;既要看硬環境的加強,又要看軟環境的改善;既要看當前的發展,又要看發展的可持續性;既要看經濟增長的總量,又要看人民羣衆得到的實惠;既要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又要看黨的建設的成效。總之,要看落實科學發展觀所取得的實際效果,確保領導幹部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服務於人民、造福於人民。

歷史的人幹歷史的事,絕不能欠歷史的賬。歷史是人民羣衆創造的,歷史中飽含着歲月的風霜,飽含着歷代人的智慧和創造,也飽含着一代人對一代人的厚望和深情。現在的成績是一代又一代人幹出來的,是歷史的積累。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爲,也要交給歷史去評判。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任務,在新的發展中,要尊重前人的成果,不能割斷歷史的延續性。那種另起爐竈,朝令夕改,下一屆班子否定上一屆班子,只求本屆有政績,不給下屆留財富,花光用光,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都不是造福,而是添亂;不是政績,而是包袱,甚至是犯罪。我們要以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健康發展,而決不能病態發展、“泡沫”發展,以犧牲環境爲代價,以“吃子孫飯,斷子孫路”爲代價,以犧牲幹部和企業家爲代價。有些事情,在每一個階段都有其質的規定性,甚至具有不可逆轉性。如果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欠了賬,是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後人來補的。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多幹打基礎的事,多幹大多數羣衆受益的事,多幹長遠起作用的事。爲官一任,要對百姓負責、對歷史負責,一切工作都要經得起羣衆的檢驗,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切實提高能力和水平,確保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能否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說到底取決於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我們要學會和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遵循經濟規律,統籌協調,通盤考慮,彈好“鋼琴”,努力彈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優美樂章;學會和提高駕馭民主政治的能力,堅持社會主義民主的性質,堅持人民民主,將民主納入法律化、制度化的軌道,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準確把握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注意吸收世界各國民主政治實踐中可供我們借鑑的有益成分,決不搞西方“三權分立”那一套,努力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民主政治建設的路子;學會和提高領導精神文明建設的能力,在深化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醜惡現象的滋生蔓延。在擴大對外開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況下,努力吸收人類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傳播,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前提下,使“三個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前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