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枝鄉土小說創作論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18K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發展整體脈絡當中來看,“革命”的話語幾乎涵蓋了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儘管每個時期當中它們的歷史任務和內涵並不完全相同。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魏金枝鄉土小說創作

魏金枝鄉土小說創作論文

中國現代文學幾乎是與“五四”文學革命同時開始的。由於不同時期革命任務的不同,處於20世紀20年代末期的中國現代文學發生了一次較大的轉型,“五四”啓蒙文學逐漸被“革命文學”所取代,“革命文學”成爲該時期主要的文學潮流。與之前的“五四”文學相比,“革命文學”有着明顯的不同:“五四”文學主張的是人性的解放、彰顯個體的自由,提倡“人的文學”。這一時期的文學家想要用文學的利器來喚起民族的覺醒,改變國人的精神面貌,挽救民族於危亡。一切舊的觀念都被摧毀,“民主”、“科學”、“自由”成爲新的思想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中。所以在他們的筆下塑造的多是愚昧、病態、木訥、奴性的農民形象。而主張“革命文學”的左翼文學強調的是革命的自覺,它是在階級性的基礎上來觀照文學的創作,所以這一時期作家作品的內容大多是工人階級和農民在生活中遭受到了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從而開始反抗,走上革命的道路。

隨着革命運動的愈演愈烈,有些作家受到政治的裹挾,在三十年代初期加入“左聯”,成爲左翼作家。他們繼續鄉土之風的創作,但是在內容上則大不相同。此前,鄉土作家們關注的多是農民被奴役的精神狀態,批判封建制度,表現封建禮教和思想對人們精神的摧殘。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呈現出的是農村在封建統治下的閉塞、落後和破敗,農民的愚昧、野蠻、麻木、奴性,還有一些封建的舊禮教、習俗對農民的破壞,諸如典妻、水葬、冥婚。作者對他們持有的態度是即同情又厭惡,“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是他們還缺乏一種對農村複雜社會關係的把握和階級關係的眼光,這些都需要通過左翼革命的話語來完成。“五四”鄉土小說重視的是文學的啓蒙作用,出發點是如何促使國民的覺醒;而左翼鄉土小說關注的是覺醒之後“應該怎麼辦”的問題。左翼鄉土作品內容上大多呈現農民的破產、農村的衰落,反映農民所遭受到的壓迫和剝削,從而產生革命的訴求,走上反抗的道路,探索農民破產之後的出路。“左翼”鄉土文學體現的是五四鄉土作家的文化批判向階級意識的轉換過渡特徵。這一類的作家有王魯彥、臺靜農和魏金枝。也有一些作家繼續描述鄉間田園牧歌的生活,遠離政治的喧囂,不隨波逐流,比如廢名。

魏金枝屬於浙東鄉土作家羣,初期以詩歌和鄉土創作活躍在“五四”文壇,其後轉變爲左翼作家。他的作品始終跟隨着社會的變化,並且能夠從與衆不同的角度來構思自己的作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