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範文:語文教學現狀及其改進

來源:瑞文範文網 3.85K

摘要: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教育改革,給國中語文教學又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如何讓國中語文教學在新課改下深化改革,全面落實貫徹素質教育,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追求的目標,而且筆者認爲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以完成新課改的全新要求。

畢業論文範文:語文教學現狀及其改進

關鍵詞:國中語文、教學、新課改、轉變角色

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提出:“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事實上,這是語文教學中長期以來不被重視的一個問題,過重的政治色彩和複雜的知識體系使得語文教學索然無味;而能將語言能力的培養溶入到一種積極、愉悅的情感氛圍中,語文教學不失爲一塊沃土。

一、轉換角色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教學的要求了,因爲新課標的要求不僅僅是要求教師給學生“授業、解惑”,更需要讓學生們學會學習,讓學生喜愛學習,積極主動學習,倡導民主、開放,強調開啓智慧、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要學會轉換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參與者和引導者轉換。在新課改全新的要求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開啓學生的智慧之窗。筆者在教學中,就像學生的學習夥伴一樣,在他們的學習道路上只是一個引路人,不直接告訴他們最終的答案,但是會教他們如何去尋找答案,幫助他們尋求最佳途徑尋找目標。同時也幫助他們制定一個適當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讓他們有目標、有計劃的學習,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二、採用激勵教學法

在教學中採用激勵法教學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爲激勵,可以帶給學生成就感,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加大學習動力。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特別是對於成長的學生來說,他們更希望能夠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如果學生在教師的讚揚下學習,那學生對學習會越來越有興趣,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學習效率也會明顯提高;但是如果學生在教師的批評和斥責中學習的話,會逐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更甚者還有厭惡的情緒。新課改下,要求教師以人爲本,尊重學生,欣賞學生,理解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課上,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或回答應給以大力的鼓勵,肯定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大膽想象和猜測,如果學生的思維有偏差,教師也不要持否定態度,而是要進行巧妙的轉化,或者進行婉轉的改正,但是首先都應該肯定學生的思考能力,只有這樣,纔不會磨滅學生的思維火花,不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增加學生有勇於思考問題,敢於發表自己觀點的勇氣。課下,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髮展自己的個人愛好和特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之餘讓自己擁有一技之長,增強學生的自信。

三、倡導平等

傳統的觀念認爲,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的一個過程而已。過去的語文課堂教學往往不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而把教師僅僅看成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知識處於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平等”的方式進行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把自己的角色從“權威教學”到“共同探討”的轉變,把自己當成是學生學習的助手、引路人,與學生共建一種平等、互教互學的師生關係。讓學生進入平等的對話氛圍,享有平等對話的權利,這是“對話式”教學的前提條件。在對話的過程中,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問題學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時學生的理解相互之間對立的,有時甚至是教師備課時所沒有想到的。此時教師就應放棄“權威”的表決權,避免終止對話的結束。及時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讓真知在分析辯論中展現。比如我在教學《平民總統孫中山》時,讓同學們對孫中山的精神進行點評賞析,本意讓同學們瞭解孫中山的以天下爲公、甘於淡泊的精神,從而將這種精神貫穿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沒想一位同學卻說:“老師,我認爲孫中山的某些精神在今天是有些不合時宜。”當時大家都一楞,我並沒有當場否定他的發言,而是讓他繼續,他說:“老師,比如他的甘於淡泊的精神,在今天來看,用在生活上還是適合的,但用在學習上、工作上就不行了,尤其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如果一味地甘於淡泊,我想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我聽完,帶頭爲他精彩而富有時代精神的發言鼓掌,並讓其他學生即興發言展開對話,同時因勢利導地指出對文學作品中人物進行點評賞析時,要一分爲二,用辯證的觀點。這種對話,不僅體現了對課文理解的多元化,而且使學生在平等的精神氛圍中共同成長。

四、培養學生閱讀

怎樣培養學生閱讀?有經驗的有先見之明的語文教師總結了許多好的方法,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其一,一定要讓學生讀書。教師少講點,少佔用學生的時間,讓學生多讀書,因爲書中有不少的地方只能靠讀,靠聯想和想象才能體味出來。古人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是這個道理。其二,指導中學生如何去讀書。關鍵是特別關注作品“怎麼說”的言語形式,用“心”去讀;特別是一定要千方百計擠出時間,讀自己喜歡的文學名著,和偉大作家去交朋友,努力建設自己的精神家園,並在日後的閱讀中不斷豐富它、擴大它。其三,教師還要培養學生讀書看報的習慣:假期讀、茶餘飯後讀;學會默讀、朗讀、速讀、精讀、略讀、瀏覽、檢索、摘錄、製作卡片、寫讀書筆記等讀書方法。讀文學的、科普的、天文的、歷史的、地理的。教師要有眼光和魄力,向學生推薦貼近學生生活的精美短文和經典作品,指導學生走進經典、走進大師。教學生學會讀書,給語文教學注入“活水”。其四,要經常開設讀書講座,如“名人與讀書”、“如何寫讀書筆記”、“怎樣讀書收穫大”等各項活動。根據學生實際,詢問書中的重點章節,提出問題,測查學生讀書心得體會。

總之,在課改過程中,我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行爲,豐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在培養學生優化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也實現自己在專業上發展和人生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