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反方一辯辯詞

來源:瑞文範文網 5.6K

溫飽的含義是什麼,道德的含義又是什麼呢?溫飽是道德的必要條件嗎?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反方一辯辯詞,歡迎閱讀。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辯論賽欄目!

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反方一辯辯詞

姜xx(反方一辯):謝謝主席,謝謝各位。剛纔,對方辯友把溫飽放到了壓倒一切的位置,還問了我們很多問題。我要告訴對方辯友的是,比溫飽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活着不僅僅的爲了吃飯。

將對方的立論極端化,使對方走向死衚衕。

同時將論題悄悄地轉移了,偷換概念,即將“溫飽是否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轉爲“溫飽”和“道德”相比誰更重要。

我方認爲,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有理性的人類存在,纔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只要有理性的人類存在,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談道德。走向溫飽的過程當中,尤其應該談道德。

“有理性”的含義是什麼,是不是已經有了道德觀了呢?如果沒有道德觀,我們能說“有理性”嗎?如果這樣,“談”顯然就是談論與講究(實施、踐行)的意思。從這一點看,反方顯然是想有意模糊“談道德”的具體含義。

第一,溫飽絕不是談道德的先決條件。古往今來,沒有解決衣食之困的社會比比皆是,都不談道德了嗎?今天,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埃塞俄比亞就不要談道德了嗎?在國困民乏、戰火連綿的索馬里就不要談道德了嗎?古語說,“人無好惡是非之心,非人也。”人有理性,能夠談道德,這正是人和動物的區別所在。無論是飢寒交迫還是豐衣足食,無論是金玉滿堂還是家徒四壁,人都能夠而且應該談道德。

“沒有解決衣食之困的社會”是指這個社會從來就沒有解決衣食之困,還是指這個社會某一階段沒有解決衣食之困呢?倘若正方抓住這一點發難,必定會有不小的收穫的。

至於說到埃塞俄比亞與索馬里,這兩個國家顯然並非從來就如此,否則早就無法立國了。

第二, 道德是調節人們行爲的規範,由社會輿論和良心加以支持。衆所周知,談道德實際包括個人修養、社會弘揚和政府倡導三層含義。我們從個人看,有衣食之困但仍然堅持其品德修養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孔老夫子的好學生顏回,他只有一簞食,一瓢飲,不仍然“言忠信、行篤敬”嗎?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的時候,他還是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嗎?說到政府,新加坡也曾經篳路藍縷。李光耀先生就告誡國人:我們一無所有,除了我們自己。他強調道德是使競爭力勝人一籌的重要因素。試想,如果沒政府倡導美德,新加坡哪裏有今天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呢?

談道德的三層含義,實質上指的是建立道德觀,建立道德規範,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而這三層含義恰恰又可爲正方利用,因爲“建立”的前提條件應是社會安定,而缺乏溫飽,社會是很難安定的,前面所提的二個國家恰恰就如此。

“衣食之困”指的是貧困,而不一定是不溫飽。“一簞食,一瓢飲”這涉及到了對溫飽的認識層次問題,即處於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對溫飽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孔夫子作過大夫,可算是社會的中上層人士了,他眼中的溫飽與下層人民眼中的溫飽是一樣的嗎?顯然不是一樣的。《論語·先進篇》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爲之槨。子曰:‘纔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爲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楊伯峻《論語譯註》第111頁,中華書局1980年12月第二版)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出門要坐車,這是士大夫階層的起碼要求,這與普通老百姓的基本要求相比顯然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對溫飽有認識層次的問題與後面正方所說的溫飽有許多層次這是兩碼事。由於認識不同,因此辯論此題一定對溫飽進行比較嚴格的界定。

“篳路藍縷”“一無所有”這都是一種以虛對實的手法。

第三,所謂必要條件,從邏輯上看,也就是“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的意思。因此,對於今天的辯題,我方只需論證沒有溫飽也能談道德。而對方要論證的是,沒有溫飽,就絕對不能談道德。而這一點對方一辯恰恰沒有自圓其說。

“必要條件”這一點抓得極好。正方要破這一點,唯有在“溫飽”與“談”字上下功夫,而正方的一辯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雨果說過,“善良的道德是社會的基礎。”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生命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類之路;道德是路,引我們走向燦爛的明天。

以上我主要從邏輯上闡發了我方的觀點。接下來我方辯友還將從理論、事實、價值三方面進一步闡述我方觀點。謝謝各位。

煽情的語言,進一步強化被偷換了的命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