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的起源和習俗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1W

農曆九月九日,爲傳統的重陽節。因爲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爲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九九重陽節的起源和習俗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爲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取九月九日“久久”長壽之意。XX年國務院又將“重陽節”確定爲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

據史料考證,重陽節始於遠古,形成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節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重陽正式被定爲節日是始於唐代。也許這就是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的原因。詠唱重陽節的詩章中,最爲膾炙人口的是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其一,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爲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漢代《西京雜記》就有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求壽的習俗。這是受古代巫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宴”。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儀式。作爲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九月隱退。“大火”星的退隱,讓一直以“大火”星爲季節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也讓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恐懼。因此,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星的儀式逐步衰落,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承。如果說上巳(清明節)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其三,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宮女賈某被逐出宮,從而將飲宴、賞菊等風尚傳入民間。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是我國源遠流長的一個民俗文化豐富多彩的節日。重陽節的民俗活動主要有登高、賞菊、插茱萸、佩茱萸囊、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所以重陽節還有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由於重陽爲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人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爲“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的記載。明清時,北京地區登高頗盛,《燕京歲時記》雲:“京師謂重陽爲九月九。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提壺攜楹,出都登高。”故宮御花園裏也有登高之山。而近代的北京香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閣等等,也都是登高勝地。尤其是滕王閣,因唐代王勃於重陽節時在閣上寫出千古名文《滕王閣序》,更聞名天下。

關於登高習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源於古人對山神的崇拜,以爲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裏,要上山遊玩,躲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後來才逐漸轉化成爲一種娛樂活動了。另一種說法是,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閒。這時山野裏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和藥材。這種上山採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

吃重陽糕

和登高相聯繫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爲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纔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現在重陽節吃糕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正是取其吉祥之意。

據史書記載,重陽節吃糕早在漢代《西京雜記》就有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食人長壽。”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記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蓬餌就是最初的重陽糕。

九月正是桂花盛開之時,所以重陽糕又稱桂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爲重陽糕。

飲菊花酒

菊花,是我國是長壽名花,又名“延壽客”。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晉代陶淵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之說。後來飲菊花酒逐漸成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尤其是在重陽時節,更要飲菊花酒。《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菊花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瘻癉、治百病”的功效。

釀製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爲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時逢佳節,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佩茱萸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也叫越椒或艾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

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茱萸雅號“辟邪翁”,它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戴,稱爲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陽茱萸其實也和端午節的雄黃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爲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溼,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黴變,這時必須防蟲。但是在近代,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變化的因由大概是,茱萸在早期民衆的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着文明的進步,人們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翁”(茱萸)。

【節日探究】

重陽節發源於西峽

有文字記載,遠在戰國時代,楚國的西峽就有過重陽節、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的風俗習慣,而且一直沿襲至今。據大量文獻、實物及傳說和民俗活動考證,重陽節主要發源地應在西峽縣重陽鎮一帶。

文獻佐證

最早記載西峽地域重陽文化的是屈原的《離騷》。公元312年,屈原被楚懷王放逐於漢江北岸,即今天的西峽、淅川一帶,並在此寫了《國殤》、《離驛》等詩作。在《離騷》中寫到“餐秋菊之落英”,在《惜涌》寫到“播江離以滋菊兮,原春日以爲糗芳”,在《遠遊》中更明確寫出了“集重陽入帝宮兮”,他還在《東皇太一》一詩中寫到“奠桂酒兮椒漿”,椒漿就是茱萸酒,與桂花酒一起祭奠東皇太一神。從屈原的詩句可以看出,在春秋戰國時西峽的重陽節已經有了吃菊花糕、飲菊花酒、茱萸酒等節日習俗

菊文化,作爲重陽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西峽是菊鄉,古稱析酈、白羽。東漢班固的《漢書·地理志》載:“析有菊水,出析谷”。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菊水,出自菊溪谷,亦言出析谷,溪旁悉出菊草,溪間滋液極甘美。東流入湍”。東漢應劭在《風俗通》中言西峽菊潭說:“此山有大菊谷,水從山中流下,得菊花滋液,味甚甘美,菊潭谷中,有30餘家,不復穿井,仰飲此水,上壽百二三十,中壽百歲,下壽七八十”。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轍、元好問、司馬光、鄭板橋等歷代詩賦名家,都在其詩作中記載了西峽菊花與重陽節文化的歌賦。

民俗佐證

西峽自古號稱“茂林修竹地,菊花茱萸鄉”。丹水菊花山遠古聞名,是觀賞菊花的勝地。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西峽漫山遍野盛開着菊花,登高自然能賞菊。西峽民衆不僅要賞菊、還要採菊、飲菊花酒、喝菊花茶,做菊花枕,也有頭戴菊花的,還有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的。

茱萸作爲古代重陽文化中的重要道具。在中原縣市,僅西峽和爲數不多的幾個縣市適生,而西峽的山茱萸做爲一種古老的名貴中藥材,至今仍佔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一,是世人皆知的山茱萸之鄉。《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爲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在重陽鄉當地民間尤爲盛行。

重陽糕。如今在西峽重陽店一帶,家家戶戶重陽節裏必吃重陽糕。重陽糕用米粉、黍粉爲主要原料,並輔以蔗糖、紅棗等,蒸製成圓型或圓柱型糕類食品,用以祭神祭祖。在當地重陽糕已達三十多個品種,主要料也由傳統的米粉、黍粉改爲澱粉,在主料層中敷以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白果仁、各類肉末等,以及杞果、大棗肉等滋補藥類,古老傳統的重陽糕已被賦予了更新更豐富的內容。

文物佐證

西峽的菊花山、菊潭水早在東漢兩晉時,已盛名遠揚。菊潭,東漢時屬酈縣,唐代開元年間設菊潭縣,縣治設於與菊花山隔菊水相望的石盆崗上。現在石盆崗上菊潭縣治遺址猶存,曾出土大量的古磚瓦、碎陶片、古錢幣,無不昭示着古菊潭的昌盛與繁榮。

重陽鎮佛爺山下的重陽寺,原爲聞名豫鄂陝三省的古寺,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史料記載,每年正月十五,來自豫鄂陝三省的香客涌聚數萬。尤其是每年重陽佳節,重陽寺內更是香菸如嵐,香客如流。但因戰亂,重陽寺幾度被焚燬。現在重修的重陽寺內,保留着從遺址中發掘的“天子萬年碑”和“恭李氏瓦”。“天子萬年”碑碑文雖經滄桑風雨模糊不清,但“天子萬年”四個大字仍清晰可見。這是重陽公主之母李娘娘在重陽生活的物證。

重陽店文化澱積沉厚。1978年,在重陽鄉奎嶺村楊營出土了一批宋代銀錠,共三件,其中一件被縣人民銀行購買收藏,兩件現藏西峽縣博物館。一爲金泰和六年即南宋寧宗開禧二年(12XX年)制,重肆拾柒兩叄錢。另一件爲金大安三年即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XX年)制,重肆拾玖兩柒錢。1982年5月,重陽奎嶺羣衆翻地時出土了一宋代瓷碗,經鑑定爲國家一級文物。

地名佐證

據《西峽縣誌》記載,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西峽縣境內有11保,即內鄉保、丹水保、菊潭保、重陽保、桑坪保等。民國元年,內鄉縣(西峽當時屬內鄉縣)境劃16區,今西峽境內的丁河、重陽、陳陽爲西四區。1951年1月,西峽縣將原區鎮劃爲11個區,其中重陽區轄重陽、燕子、陳陽、黃草坪、水峽河等15個鄉。1983年12月,西峽實行基層行政單位政治體制改革,改人民公社爲鄉鎮,全縣設18個鄉鎮,重陽公社改爲重陽鄉,沿用至今。從區劃沿革看,重陽鄉最晚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就是境內的一個保,並且至今仍然是全國唯一一個用“重陽”爲地名的鄉鎮,爲西峽的重陽文化之鄉提供了有力支持。

重陽節的文化內涵

重陽節在歷經兩千多年的形成、演變、發展的漫長過程中,緊緊圍繞健康平安、洪福長壽、趨吉避邪這一企盼美好未來的主題,演奏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主旋律。重陽文化作爲我國民俗文化的瑰寶,其內涵豐富而博大精深。

一是“孝”文化。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爲老人節。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爲全國的敬老日。目前,我國的老人總數已超過一億,已經接近老齡化社會指數。“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老人們的知識、經驗是我們社會的寶貴財富。

二是“壽”文化。青春長駐,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國人們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陽佳節之時,正是楓葉流丹、五穀飄香、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親朋好友一起扶老攜幼爬山登高,是人們的一次集體健身、崇尚長壽的傳統活動。

三是“雅”文化。菊花和梅、蘭、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騷客常在落葉蕭蕭時節懷鄉賦詩或踏野訪花。重陽節賞菊,是士大夫階層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遺風。

【民間故事】

丹朱修建重陽店

據研究人員考證,西峽重陽店最早是由堯的兒子丹朱所建。丹朱爲堯的長子,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曾統帥大軍征伐強大的東夷諸候而獲勝,鞏固了堯的地位,爲建立陶唐王朝立過大功,具有豐富的軍事知識和作戰經驗。

考古學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時代》下冊492頁介紹:堯欲指定王位繼承人,大臣放齊說:“帝子丹朱開明,可登帝位。”堯認爲丹朱“不守德,好爭訟”,“不足以授天下”。那時,人們把孝德作爲衆德之首。堯認爲舜有孝德,決定把帝位傳給舜,並由舜代堯執政。堯怕丹朱與舜爭奪帝位,派丹朱駐守丹江和漢水交接處的丹江口,並派舜領重兵駐於黃河北岸,監控丹朱。爲了防止舜從北方攻擊,丹朱在丹江邊建丹朱臺,在正北建丹朱城作爲國都,與國都配合,建九層高的天文臺,即丹朱臺。並在正北建朱陽關、紫荊關、重陽店,來保護都城丹朱城。

丹朱爲什麼要在重陽店建立要塞?爲什麼以“重陽”命名?重陽店在朱陽關和荊紫關的中心,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朱陽關和荊紫關只是它的側翼,起輔助作用。古人重陽輕陰,陽的地位比陰高。最大的陽數是九,九代表萬物之大、之高,因重陽店在戰略上處於核心地位,在軍事上有從旁邊防衛紫荊關的作用。所以丹朱很重視它,把它起名爲重陽。

丹朱建重陽店的時間在公元前2240年左右,距今有42XX年,說明重陽店的建店時間有4000餘年了。因舜最後繼承了堯的帝位,名聲遠揚,丹朱則慢慢被後人遺忘了,但丹朱在淇河上建重陽店是確信無疑的。

後來的歷次戰爭也證明了重陽的軍事地位。戰國時,秦楚爭霸中原,公元312年,在丹陽決戰,楚兵敗北,戰死八萬多人。漢高祖劉邦帶兵伐秦,從西峽重陽這一古道,直搗咸陽,完成了滅秦的匡世偉業。明朝未年,李自成兵敗南江,在西峽縣西坪鎮休整之後,進軍中原,推翻了大明王朝。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在重陽馬鞍橋一帶山區,阻止入寇日軍的西犯,直到日軍投降,日寇沒往西跨過一步。老百姓形象地稱這一勝事爲“日落西山”。

重陽公主與重陽店

重陽節文化迄今已有兩三千年歷史,在西峽至今流傳衆多民間傳說。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要數重陽公主的傳說。

據《漢書》記載,東漢安帝年間,宮中身懷六甲的李娘娘受閆氏所害,逃至洛陽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陽店。恰在家歷九月九日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陽女。李娘娘歷盡艱辛,慢慢把重陽女養大成人。誰知一年秋天,此地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村裏得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倖免。李娘娘臨終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重陽女,並把安帝贈送的玉佩傳給女兒,讓她找機會狀告閆氏,爲她計回公道。李娘娘死後,重陽女到處拜師學藝,立志斬除瘟魔,爲母報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動,精心傳授劍法,並密告瘟魔的四個弱點:一怕紅色,二怕酒氣,三怕刺激氣味,四怕高聲,讓重陽女來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現時見機行事,爲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這天,重陽女組織附近的百姓登上雲彩山,女的頭上插紅茱萸,茱萸果爲紅色,葉子散發出一種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現就齊聲高喊:“剷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見到紅色,聞到酒氣和怪味,聽到喊聲,縮成一團,重陽女一劍將瘟魔刺死。從此重陽店一帶百姓安居樂業,健康長壽。此事傳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來視察,見到了重陽女和玉佩,報知安帝。安帝召重陽女進京相見,父女擁抱大哭一場。後安帝貶黜閆氏,專門爲李娘娘修了娘娘廟,封重陽女爲重陽公主。安帝要留重陽女在宮中,重陽公主以母親葬在重陽、逢節要去祭奠爲由,執意回到重陽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後,都要帶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順便把當地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傳入宮中。

重陽公主生在重陽,長在重陽,又在重陽結婚、生子,百歲而亡。當地羣衆爲重陽公主修了重陽道觀,年年重陽節前來朝拜。由於歷史的的變遷特別是戰亂的影響。漢安帝建的娘娘廟和重陽百姓爲重陽公主修的重陽道觀都已不復存在。但歷史總會留下一些痕跡。

距重陽鎮10公里的西坪鎮有一個皇后村。《西峽地名志》講:“相傳,一皇后經此小憩,地以人傳。”這位皇后就是李娘娘。因李娘娘逃難時已身懷六甲,行動不便,曾在當地歇息。

近年,我縣重陽文化研究會又在重陽寺內發現幾件實物證據。《西峽地名志》上說的“後寺”就是今天的重陽寺,該寺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炸燬,現殘存一些瓦片、石碑等。其中一段廟脊瓦塊上清晰可見“恭李氏”字樣,這與傳說中的“李娘娘”十分吻合。這有一段“龍頭瓦”和“鳳尾瓦”,古代一般稱皇帝爲“龍”,皇后和娘娘爲“鳳”。從這三件瓦的文字和圖形推斷,此寺在後來修建中可能爲李娘娘專門修了一個殿,也可能此寺改成了娘娘廟。中國的道教、儒教和佛教是相通的。另一塊是“天子萬年”碑,這塊碑的碑文大多都看不清了,但“天子萬年”四個字清晰可辯。天子即君王、皇帝,皇帝纔是真龍天子。“天子萬年”碑是與皇帝有關。這位皇帝就是漢安帝,這與李娘娘生重陽公主的傳說十分一致。由此可以推斷,傳說中漢安帝爲紀念李娘娘,重修了重陽寺、娘娘廟是真實的,是有碑可證的。

【博文選粹】

全國各地的重陽節習俗

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戴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除了較爲普遍的習俗外,全國各地獨特的重陽節風俗。

河南民間過重陽節,主要以改善生活、聯絡親友感情爲主,並不重視“桓景避難”的傳說。過節時,人們多炸油條,做綠豆麪,煎餅,或磨慄粉和糯米粉拌蜜蒸糕,輔以棗泥(俗稱重陽糕),標以彩旗,問候親友。信陽一帶,人們還喜歡在這一天吃湯圓。在豫北有“九月九,卸石榴”的諺語,有石榴樹的人家,習慣在此日採摘石榴吃。南陽等地,民間還認爲九月九是老君的生日。傳說老君小名爲哨。所以在九月九日遊樂時,忌吹哨子,尤其是以老君爲祖師爺的行業更爲謹慎,以示對老君的尊重。

【陝西省】在陝西的北部,重陽節正值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裏九重陽,收呀麼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麼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麪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纔回家。夜裏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有的人家過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互饋贈,據說婦女此日以口採茱萸,可以治心疼。

【福建省】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人們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乾,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淨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熟出籠,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爲多,所以有以三月爲小清明、重九爲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裏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在長汀縣,農家採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爲毛豆節。

【山東省】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爲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缸神。滕縣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孃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廣東省】過去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衆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爲安和富利之吉兆。

【臺灣省】臺灣的氣候自九月開始就颳起了號稱“九降”的秋風,吹的是無雨的北風,此時最適宜放風箏。當地有俗語:“九月九,風吹(風箏)滿天哮。”說的也是重陽節風箏滿天飛的盛況。臺灣客家族羣,也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據說祭祖時越早到,越能得到祖先的庇佑。

【山西省】九月九日,山西的農村婦女習慣休息一天,不幹農活。嫁出去的閨女,習慣回孃家過節。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至今還在民間傳誦着“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峯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北省】在河北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爲"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清豐縣兒童在重陽節放紙鳶爲戲。典周縣境內無山,百姓多在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北京】北京人在重陽節時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意思是"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浙江省】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盧縣九月九日準備豬羊祭祖,稱爲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包糉子,互相饋贈,稱爲重陽糉。

【江蘇省】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在庭院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麪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節爲元帝得道之日。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爲"岑公會"。四川民間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貴州省】黔東北的土家族較爲重視,須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重陽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之說。

【湖北省】武昌縣在重陽日釀酒,據說這一天所釀之酒最爲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在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安徽省】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爲龍燭會,以迎山神,據說可以驅逐瘟疫。

【江西省】德興縣九月九日割晚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