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過年的美文欣賞:年裏憶年

來源:瑞文範文網 6.84K

本站:作者用細緻而走心的敘述,平實而得體的語言,切換着回憶兩代人的“年”,給讀者呈現出一幅情濃意切的家庭年景圖,年是一個讓每個中國人都魂牽夢縈的字眼,它代表着我們最高的感動,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年裏憶年》。

關於過年的美文欣賞:年裏憶年

年隆重而來,悄然而去。也許是長大後的我們對年的期盼遠沒有兒時那般強烈,也許長大的我們越來越感受不到小時候的濃濃年味,更也許是逢年過節太容易念起一些人憶起一些事......

大街上的大紅燈籠掛起來了,廣告牌的內容更換了,都在告訴我們,年就在眼前了。大年三十睡到自然醒,帶着兒女先回鄉下。

生我養我的小村落總共三十多戶人家,並不像現在的新農村,房子一排排一幢幢,多少有點七零八落的感覺,這似乎也就沖淡了不少的年味。我們家還在老宅基地住着,以前的老鄰居都搬到村前頭去了,剩下我們村後頭的三四戶人家。平時因爲在縣城上班,回家比較少,但每次回家總會帶着孩子走家串戶,一切並不生分,大家關係都挺好。

兒子的個子竄得老高,玩性卻不減,一到家就騎着媽的三輪車耍帥。想着前兩年還帶着堂弟家的孩子摔溝裏,於是免不了爸的嘮叨。中飯簡單地吃了點,兒子在我的囉嗦中開始寫作業。女兒還小,“哼哼呵呵”玩得不亦樂乎,爸媽忙着祭祖。

祭祖叩拜的時候不經意間擡頭望奶奶的遺照,今年是沒有奶奶嘮嗑叮囑的第一個春節。記憶的影像帶開始倒帶,一切又回到熟悉的小時候。

那個時候請菩薩、拜太太這些過節習俗和大小儀式都由奶奶忙碌,稍懂事的我們會幫奶奶打下手,擺盅筷、倒酒、端菜。其實當時倒的並未是黃酒,而是紅糖泡水以茶代酒,這也是我們特想喝的飲品。

回想那個時候那麼乖巧地幫奶奶做事,多半是被祭祖的時候桌上那些甘蔗荸薺所吸引吧。祭祖一桌好了後又要祭下一桌,最想聽到的就是奶奶說:“全部好了哦。”蠟燭一吹滅,奶奶就會挑最甜的甘蔗給我們吃,而末梢上淡的則留給大人們啃。祭祖的時候,蠟燭點上了,小孩的手就不能碰桌上的東西,也不能碰長條凳或者坐上去,調皮搗蛋的堂弟會故意碰一下或試着坐一下,就少不了叫奶奶假兇一頓。

隔壁的太太、太公們對我們姐妹倆都挺好,有什麼好吃的會變戲法一樣拿給我們吃。記得最清楚的是東面太太從木頭樑那種老樓房那邊扔過來的烏棗子,叫姐姐懵了,以爲不是好東西,嚇得扔掉了。長大後姐姐比我多了一份心,每每回家都會過去看看太太太公,會買點小糕點拿過去。我想那些糕點,太太太公吃着會多一份香甜吧!這就是最淳樸的鄰里情吧。

媽媽,我騎車你來追我嘛。”女兒扯着我的衣角撒着嬌。我從回憶裏醒來,又忍不住擡頭望向奶奶的照片,總感覺那麼熟悉那麼慈祥的奶奶並未走太遠。聽人講起過,已故的親人會變成天空最亮的星星護佑着我們,奶奶一定正在天空中望向她的兒孫們,更是在護佑着爺爺吧!少來夫妻老來伴,人老不由己,總有一個會先離開,我想我們誰又能真正理解爺爺很多時候的身單影只和孤獨寂寞呢!

抱着女兒去西邊鄰居家串了個門,女兒口中的甜甜妹妹的爸爸正在忙活,炸得金黃的春捲是尋常人家過年都愛吃的一道菜。甜甜妹妹舉着春捲給我家果果,孩童似懂非懂的樣子真的最惹人愛,果果偏不要,妹妹咬一口後偏要塞過來。就這樣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天色漸晚,同女兒一起回家,愛人已經到家,兒子也扔下作業喊餓。爸媽把菜端上桌,一大家子除了媽還在走進走出忙忙碌碌地拿這個送那樣,大年三十的晚飯就如平常,菜並不太豐盛,沒有海鮮大餐,卻溫暖有味。女兒吃了一會後,就讓哥哥抱着去外面玩鬧了。

晚飯過半,姐姐一家子過來了。不一會兒,小叔一家子也過來了。撤了菜,換上花生、瓜子、山核桃繼續聊天喝茶。今年沒有回愛人老家過年,理解他的思鄉情,更理解過年盼兒歸的娘心,讓愛人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公婆,撥通電話卻聽得已關機的提示音,想必那邊爸媽今年因爲空巢(愛人弟弟一家子今年也在這邊過年)就早早上坑休息了吧。愛人多少有些失落,不知道這邊的熱鬧是否會更勾起他的想家念家之情......

今年的年就這樣在尋尋常常中遠去,如老舍先生的《過年》一文中所言,現如今過年的感覺已經有些遙遠,甚至真的沒有太多的期盼,在繁忙的都市裏,在行色匆匆的人羣中,年味越來越淡,有的時候馬上過年了,纔想起來。最令我們懷念的,還是小時候過的年,雖然那是些久遠的回憶,但一切又都是那樣鮮活。

公衆號:原創生活作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