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的詩句故事詩詞佳句精選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W

天就爲大家提供幾首古代冬至詩詞欣賞,讓大家在寒冬裏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小編整理了關於冬至的詩句故事詩詞佳句精選,希望能幫助到您。

關於冬至的詩句故事詩詞佳句精選

關於冬至的詩句故事詩詞佳句精選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爲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冬至感懷

(宋)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冬至

(宋)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滿江紅·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薰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穆。

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清晝永,使眠熟。

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雲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關於冬至的詩句故事詩詞佳句精選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人們都知道,北方人大多數愛吃餃子,特別是農曆的冬至那天非吃不可,傳說這天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哩。提起冬至餃子的風俗,南陽、鄧州一帶,流傳着醫聖張仲景的動人故事。

張仲景是鄧州涅陽(今穰東鎮)人,東漢時任長沙太這。有一年回鄉祭祖,向北走的路途上,看到不少人 耳朵潰爛流水,再不就是沒有耳朵,他覺得好生奇怪,找人一問才知道是被凍壞爛掉了。原來北方一入冬連降大雪,常常於一夜之間,鵝毛大雪下得溝滿河平,將房屋埋掉半截,門窗都被雪堵住。天天上大凍,河水坑塘都冰透,連屋內的陶水缸,都因連日凍成冰砣被撐破了。人們的手腳整天烤啊暖啊還被凍爛,更何況那支楞在外的耳朵呢!由腫疼到熱癢難耐,手一抓便潰爛流水,時間一長便全爛掉了。

關心民衆疾苦的張仲景看在眼裏,急在心中,回到家鄉就教人們做藥膳吃,就是把羊肉兌上白廣椒、當歸、茴香、肉桂等中藥,下鍋煮熟後撈出羊肉,加上蔥、姜、蒜、蘿蔔等剁碎,撒上油、鹽、辣椒或糊椒面,用面片包成一個個疙瘩,煮熟後連湯帶疙瘩趁熱吃,幾次吃得渾身大汗就好了,包括手、腳都會好起來。

張仲景在家時就是的藥到病除的名醫,他說這方人們絕對相信,可就是大部分鄉親窮,冬季一天只吃二頓稀飯,哪還有錢買藥割羊肉哇!所以當他再問鄉親們效果的時候,許多人搖頭唉聲嘆氣,張仲景心裏也明白大家的意思。

停了兩天,鄉親們看到張家在院內搭上大蓆棚,砌上大鍋竈,以爲他家要辦啥喜事兒,打聽之後才知道,張仲景決定自己舍湯藥,治鄉親們凍壞的手腳和耳朵。開始還有人不相信,後來看到公告才明白是真的。只見院內殺了幾隻羊,一羣人在忙忙碌碌,擀麪的擀麪,包疙瘩的包疙瘩,剝羊的、燒火的、破木柴的,忙得熱火朝天,快煮好時,有人在村裏喊:“請凍壞手腳耳朵的鄉親,到張府喝祛寒矯耳湯嘍!”人們拿上碗筷坐在蓆棚下,吃得熱乎乎的直冒汗。吃過三天之後,凍爛的部位果真好轉了。

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便象紮了翅膀,傳遍了鄧州和緊挨着的縣鄉,來吃藥膳的人越來越多,一天到晚一鍋接一鍋做不及。沒多長時間傳遍方圓百十里,連南陽以東的人們都知道,有的騎着牲口來,有的坐着牛車來,有的踏着泥雪冰凌來喝湯,大家都叫這種食物爲“膠耳”。

看到人們在老遠的往涅陽跑,年歲大的和小孩們很不方便,張仲景暗暗思忖着,再選個適中的地方,爲民衆舍祛寒膠耳湯,後來張仲景認爲在南陽城東關合適,臨近車馬大道和船運碼頭,遠處來人交通方便,冰天雪地也好少挨霜凍。於是便在現今醫聖祠那裏,搭棚壘竈支上大鍋,舍起了祛寒膠耳湯,還爲黎民百姓看病診脈治雜症。醫好了不少疑難重病,轟動了方圓數百里。

張仲景是在冬至那天開始施捨祛寒膠耳湯,“膠耳”與“餃兒”諧音,所以後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在每年冬至這天包餃子吃,一直沿傳到現在。(來自新浪博客“瀾扣兒”)

火供

【冬至吃湯糰的傳說(一)】

在祖國的南方,特別是福建地區,冬至的食俗是包湯糰吃,而莆仙地區的冬至還有一個習俗,即冬至第二天早上天沒亮時,要把做好的圓子粘到自家的門窗框上。莆仙地區不叫糯米湯圓爲元宵,而叫做“圓子”,或叫做“粿子”,還把冬至稱爲“團圓節”。

關於“團圓節”的來歷,相傳古時興化府裏有個寡婦叫餘蓮香,丈夫早逝,她獨自種田採草編織斗笠撫養兒子元元讀書。元元二十歲中了狀元,當官時因政務繁忙,不得閒回家省親,於是將一半薪俸叫家丁張二送回給母親。可是,張二好酒嗜賭,丟了銀兩,每次都說假話騙元元。

某日,皇帝問起元元的家世,爲其母親蓮香的氣節所感動,下旨賜元元爲母親建造“貞節坊”。元元領旨回家,十分高興。但在家三年不知兒子音訊的蓮香,以爲兒子忘了母子之情。心中生氣,躲進深山。

元元回到家鄉,才知張二誤事,便進山找母親。那時冬天已到,山上的野果野菜沒了,元元便用糯米做成山果模樣,煮熟後粘在山頂樹上,讓母親採食。一天,元元順路把丸子從山頂粘到厝前,想引她回家。冬至這天,母親採到厝(cuò 福建沿海及臺灣人稱家或屋子爲厝 )前,元元把張二誤事的經過告訴母親,母子盡釋前嫌,相聚而泣。故事代代相沿,於是便有了冬至日吃湯糰,過“團圓節”的說法。

(來自莆田縣誌,具體故事可參見蒲公英文學館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冬至篇)

欣之家冬至四季桌

【冬至吃湯糰的傳說(二)】

福建平潭人把冬至叫“冬節”,也叫“孝母節”。傳說古時有一山民,進深山砍柴,被一種叫禽母的野獸擄去。禽母通人性知情慾,強迫山民與其成親並懷孕生下一男孩。山民乘禽母外出摘野果時,抱着小男孩逃出了深山,回到了家裏,給兒子取名天賜。山民也沒有再娶妻,一心一意把天賜撫養長大,送其上學。天賜見其他小孩都有母親接送,其父只說其母外出遠門未歸。

轉眼天賜就到了18歲,高中秀才,19歲中舉人,20歲中進士。封官進爵,衣錦還鄉,欲報母生之情,父養之恩,與父再提見母之事、父親如實相告,勸天賜放棄尋母之念。

天賜左右爲難,身爲進士、朝廷命官,怎能認一野獸爲母?母有生我之情、又怎能不認母親呢?俗話說“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一定要把母親尋找回來,天賜主意已定,便問其父如何才能找到母親,父說其母愛吃野生猴柿(一種小野果),只要採幾筐猴柿從村莊一直撒到其母住的洞口,其母肯定會一路撿拾猴柿到村莊。天賜一一照辦。第二天傍晚,禽母一路撿猴柿到了村口,被埋伏在此的衛兵抓住。禽母認出山民,怒目圓睜,齜牙咧嘴。天賜上前叩拜母親,禽母口不能說,但心裏知道這個就是她的兒子,十分歡喜,放聲大笑不止,年老心衰,喜極而終,這一天正是冬至。天賜爲紀念母親,在每年的冬至都做形似猴柿的小丸子,供奉祭拜其母,後人效仿成俗。

平潭人過冬至的習俗正是沿襲於這個傳說。一是祭拜祖先,二是吃冬至米時(即鹹米時)。搓米時時還挺講究的,要準備一堆紅桔子、一副紅筷子,放在簸箕裏,再在簸箕邊緣插上“孩官人”(即泥塑的小孩像),然後才能開始搓米時,一種是有包餡的鹹米時,一種是無包餡的染成紅色的米時仔,煮熟後是用來粘在兩邊門楹上的。這個寓意就是來自上面的傳說,因爲染紅的米時仔很像天賜母親禽母愛吃的猴柿,把它粘在門楹上,讓禽母的靈魂能夠找到家,表達了深深的孝母之意。

(來自《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平潭縣分卷》)

燈供

【臺灣冬至傳說】

臺灣地區相傳冬至是牛的生日,這有個相當有趣的傳說。從前有個木匠叫墨斗公,在他所住的村子裏,土壤十分肥沃。農夫們只要將稻籽撒在田裏,就可以坐下來靜待收成了。因此這些莊稼人整天閒着沒事,聚集在墨斗公的木匠店裏天南地北的聊天。

墨斗公被他們吵得無法靜下心來工作。於是就交代他的徒弟拿一包經他施過法的鋸木屑,每天早上抓一小撮撒到農夫的田裏去。這些鋸木屑只要一撒到田裏就會變成雜草。

墨斗公的本來的意思是要農夫們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天天下田鋤草。不料這個徒弟嫌天天撒太麻煩,就一口氣將整個鋸木屑都倒光了。於是,所有的田裏都長了茂密的雜草,稻子反而枯萎殆盡,急得農夫們叫苦連天。

墨斗公眼看徒弟闖下大禍,就罰他變成一頭牛,來幫助農夫除草。墨斗公的徒弟變成牛後,惰性依然不變。主人要他耕田,牠就想出許多推托之詞:「今天我太累了」、「今天我感冒了」或是說「你還不餵我吃東西,我怎麼替你工作?」。牠甚至和主人約定,耕田時每走一趟就要喂牠吃紅龜粿或湯圓等食物,否則牠就要罷耕抗議。

在天上的佛祖看到這頭牛如此狂妄,就在牛的下巴釘了一顆釘子,使牠再也不能開口抱怨。因爲牠喜歡吃湯圓,人們就選擇冬至這天作爲牠的生日。除了喂牠湯圓外,還在牛角、額頭上都黏了一顆「圓仔釘」。同時,爲了感謝牛一年來的辛勞,冬至這天一定讓牠舒舒服服的休息一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