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潑水節的起源

來源:瑞文範文網 4.82K

對西雙版納潑水節你瞭解多少呢,看看下文吧,相信你會有所收穫的!

西雙版納潑水節的起源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此節日爲“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爲“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於梵語“samkranta”,意爲“週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也過此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等國也過潑水節。

潑水節的起源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爲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說,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爲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爲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爲神奇的意蘊和民族的色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