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竈節的來歷

來源:瑞文範文網 5.55K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爲漢族傳統節日祭竈節,民間又稱“交年”、“小年下”、“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均行“祭竈神”的儀式,送竈王昇天。祭竈神爲商周時代五祀之一,初爲夏祭,後改爲臘祭。古稱“炎帝於火而死爲竈”。古祭竈日期,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鱉祭六”之說。

祭竈節的來歷

簡介

依照我國漢族的傳統風俗,陰曆臘月二十三日,叫 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稱呼,恐怕是因爲再過幾天,作爲“大年”的春節就要來臨了。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罷!

小年祭竈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竈屋(廚房)的鍋臺附近牆壁上供奉竈王爺、竈王奶奶。神龕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奏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爲天”,所以人們把竈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爲一家之主,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來源

祭竈的風俗,由來甚久。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子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竈”的話。先秦時期,祭竈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爲祀竈、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爲門、井、戶、竈、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竈、中雷)。祭竈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爲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1]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爲謝竈、祭竈節、竈王節、祭竈。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爲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爲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卻是一致的”。)(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爲小年,正月十五爲大年),在山東部分地區小年爲臘月二十二。小年被視爲過年的開端。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爲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竈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竈,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只限於男子。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麪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裏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麪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竈。 由於每家都有爐竈,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竈神(司命竈君、竈君、竈王爺、竈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爲,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竈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竈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爲。祭竈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竈神上天的節日。

具體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竈臺附近貼有竈神畫像,有時還有竈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面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爲竈神扎一草馬,爲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這個過程被稱爲辭竈。大年三十再將一幅新竈神畫像請回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竈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衆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爲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做糖瓜、祭竈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從此後就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人們精神上開始放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