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5W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1

《美麗的春天》活動反思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精選17篇)

我們在進行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的過程中,很多孩子表現出對春天發生的自然現象很感興趣,但是圖片和老師的講解已經不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和興趣了,於是在設計這個教案時,我就注意到這幾天的天氣,一直是以晴好的天爲主,所以我就設想了在室外上這個活動。開始上課時,我就很神祕地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外面上課,你們想不想去?”安排孩子在草坪陰涼的地方坐好以後,我就引導孩子說“你們擡頭看看,春天的天氣好嗎?”孩子們都說“好”,我套用歌曲的歌詞第一句話“春天天氣真好”引導孩子說話,我說“公園真好看,你看到公園裏哪裏好看?”引導幼兒說出“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着我們彎彎腰”。

同樣的方法我又引導孩子們說出第二段的歌詞“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

接着我就對孩子們說“春天真好,老師把剛纔你們說的話,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後,問“孩子們歌曲裏你聽到了有什麼?”當唱第二遍時就請孩子們跟着老師輕輕的唱,這時我用很慢的速度再請孩子一起輕輕的唱,同時請孩子們跟我做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最後我就請配班老師放歌曲《春天》的錄音磁帶,我就領着孩子們一邊圍着草坪學蝴蝶飛,一邊唱。不知不覺中一節課就在我和孩子說說唱唱做做中結束了。由此次活動後我發現:

(1)充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活動開始,就請幼兒去戶外有陽光有樹蔭的地方,使得孩子對這個活動很期待。通過老師的提問和引導,孩子們會很欣喜的看到,原來歌曲中的內容竟然是平常看到的東西,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而且活動積極性也提高了,不是一節普通的音樂課所能達到的效果。而教師的作用也不再是簡單的教授知識的人,而是孩子們的玩伴,就在旁邊適當引導,把孩子說的話整理一下,然後編成完整的歌曲。

(2)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幼兒邊玩邊學。藍天白雲,紅花綠草,暖暖的陽光使孩子沉靜在大自然的和諧中,身心可以放鬆。老師改變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現在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祕的聲音,時而用歡快的聲音吸引着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沒有顧慮的邊做邊唱,不怕說錯,不怕唱錯,能開心地跟着老師唱起來做起來就已經達到教學目的了。

(3)選擇合適的環境很重要。

到戶外上音樂課對於我們託班的孩子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的,雖然大部分的孩子能夠做到有始有終上完課,但是一小部分的孩子容易出現自由走動渙散的現象,所以除了要請配班老師做好配班工作外,場地的選擇也很重要,要避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人和物出現,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2

目標:發現物體的對稱性,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準備:具有兩組相對稱的圖形若干,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9頁《有趣的對稱圖案》、水彩筆。人手一張長和寬爲4釐米和3釐米的彩色紙、剪刀、水彩筆。已拼插好一半對稱圖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過程:一、後面躲着誰(教師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圖形或實物,讓幼兒猜猜後面會是什麼。再是讓幼兒折對稱圖形)

二、找朋友(展示圖形片,請幼兒在提供的圖形中找找每個圖形的朋友,說說它們爲什麼是朋友,再集體觀察兩個圖形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三、找一半(讓幼兒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對稱物體和自己身體上有沒有對稱的地方,指導幼兒操作活動材料,找出對稱的圖畫並塗色請幼兒觀察已經拼好一半的圖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對稱的另一半)。

修改後活動方案:

目標與上面同。

準備:三張對稱圖片:三角形,花朵,小鳥。

對稱及不對稱圖片若干。

操作紙每人一張:有找對稱塗色的,有畫對稱圖形的。

過程:一、猜一猜(分別出示三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後面是什麼。三張全出示後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畫一畫(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塗色對稱圖案,最後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活動設計的反思: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方法回到了原來的“灌輸、傳授”式,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於被動者。

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現,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如今有了首席備課人,但設計的活動思路不屬於自己,要使這活動儘量減少紕漏,那就精心的構思活動方案,琢磨活動過程,把握每個活動中每個環節,活動後進行反思。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節中,引導他們發現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節清晰、明瞭,重點突出。

活動目標的反思:活動的目標實而在,不空不廣也不難,並已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特別是“發現物體的對稱性”我覺得非常好,都是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而得到的正確答案。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反映。

活動過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節。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後,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爲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着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現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麼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們“看看小鳥吧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這環節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

“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後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並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

“做一做”是爲了增加一點趣味性,前二個環節都是以說爲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鬆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

“畫一畫”的操作活動有看、想、找、塗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範,因此很多幼兒出現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塗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塗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這就是我對“有趣圖案”整個活動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3

《3-6歲兒童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爲了讓孩子們積極參與戶外遊戲活動,促進身體健康,我主張要組織情境化的戶外遊戲活動。

1、要求情景化的原因是孩子們的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戶外遊戲中容易出現難組織的問題,如果咱們如果單純強調紀律,又會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所以纔會要求進行情境化的戶外遊戲,吸引幼兒的參與興趣。

2、情境化的具體要求是:通過場景的創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的扮演,讓孩子們在充滿趣味性的的遊戲情節中,依賴遊戲材料的支持,主動、愉快地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同時也能讓讓幼兒在扮演角色中獲得真實的內心體驗,在動作技能鍛鍊的同時獲得情感的薰陶。所以遊戲本身的情節設計纔是最主要的,它是促進孩子們主動積極有興趣的參與遊戲的關鍵。像汪裕芳老師上的音樂遊戲,就是通過設置火車從火車站開往各地的情境,並且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使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遊戲中得到昇華。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就是在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就肯全力用腦去做事情。”情境教學就是一種促使教學過程變成能引起幼兒極大興趣,激發幼兒不斷探索的教育方法。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根據班級幼兒的身心特點,運用故事、遊戲、音樂等形式,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在愉悅的環境中進行鍛鍊。

一、運用故事創設情境

幼兒活潑好動、思維活躍,且注意力易分散,重複動作技能的練習會使他們易於疲勞,產生厭煩情緒,以致經常出現教師難以實施教學的現象。因此,把體育活動的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較爲完整的故事,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展開體育教學,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在人景動情中促進各項教學目標的達成。比如,在執教小班體育活動內容“練習手膝着地向前爬、往後爬”時,設計擬人化的“小螞蟻運糧”故事情境,構思了有趣的故事情節——螞蟻寶寶跟着螞蟻媽媽出門玩,在草叢裏發現了糧食,但在把糧食運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種種困難,如遇到打雷下雨的天氣、遇到大甲蟲等。在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中,“螞蟻寶寶”時而興奮、時而緊張,積極主動地完成了一系列動作鍛鍊要求。

二、運用遊戲創設情境

遊戲是幼兒特別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可選取優秀的遊戲內容,創設有趣的遊戲情境,讓幼兒以不同的角色,藉助體驗角色情感、探索角色生活和創造性地表現角色行爲等方式來滿足自己身體、心理髮展的需要。因此,在體育活動中往往要根據一定的體育任務來設計遊戲情境,將身體動作、情節、角色以及規則組成等融入其中。比如,大班體育活動“勇敢的士兵”,其主要目標是綜合練習幼兒的投擲、跨跳、側身鑽、匍匐前進等能力,培養幼兒勇敢的精神。爲此可以創設如下游戲情境:過封鎖區(跑)——爬越電網(墊上匍匐前進)——跳過矮牆(跨越)——跳躍雷區(單腳交替跳)——鑽隧道(側身鑽)——掃射敵機、奪碉堡。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幼兒既掌握了基本動作,達到了鍛鍊效果,又發展了動作想象力。又如,在體育活動“飛快行動”中,將教學任務貫穿於“動物大營救”的遊戲情境之中,幼兒扮演小救護員,擡着擔架,走過獨木橋(積木)、跳過小河(繩子)、鑽過樹林(椅子),將受傷的小動物擡回救護所。在這樣的遊戲情境中,幼兒根據遊戲情節的變化、自我角色的參與,自然地進入活動狀態,走、跑、跳、繞、擡等動作得到練習,並能體驗到完成某一任務所帶來的成功感。

三、運用仿生物聲形動作創設情境

運用仿生物聲形動作創設情境,讓幼兒模仿象行、馬奔、兔跳、鳥飛等工作,能達到入景動情、寓教於樂的目的。比如,在進行大班跳躍教學時,針對跳躍的某個動作讓幼兒模仿某種動物的動作。如側跨跳動作,引導幼兒模仿蜜蜂在花叢中從這朵花飛到那朵花的動作。又如蹦跳動作,引導幼兒想象草地上有許多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的在吃草,有的在玩耍……並讓幼兒把小兔蹦跳時的動作模仿下來。諸如此類情境的創設能調動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在有趣的動作模仿中習得動作。

當然,體育活動中可運用的情境教學法遠不止上述三種。教師在體育活動中設計情境時要注重把握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點,並根據教學需要把握住情境創設的三個時機:

1.開始階段創設情境。在體育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創設情境以導入活動或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比如,主動提出開一個小動物運動會,讓幼兒戴上相應的動物頭飾進入後續的活動情境之中。

2.基本階段創設情境。在體育活動的基本部分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情境。比如,大班體育活動“搭障礙練跳躍”的教學內容就是跳過障礙物。爲此,可以設計學青蛙跳田埂(小長凳)、小河(繩子)等遊戲情境。

3.結束階段創設情境。在體育活動的結束部分一般採用歡快的音樂跟基本部分的情境聯繫起來設計情境。比如,“小螞蟻運糧”遊戲結束部分,採用了歡快的音樂《洗澡歌》來調節幼兒的情緒,渲染了洗澡放鬆的情境,從而達到放鬆身體、消除疲勞的目的,讓幼兒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4

半年一次的幼兒園見習活動已經結束了,本次我帶的幼兒園是長安區第四幼兒園。這是一所由長安區教育局管理的公辦幼兒園,是一所美麗的幼兒園,園中設備完善,環境優美,教具、玩具一應俱全。其中設有11個教學班,每班配有1名主班教師,兩名保育員,並採用保教結合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

本次實習學生一共有21名,其中10名學生實習教養員,11名學生實習保育員。幼兒園範主任按照每個教學班配備一名教養員、一名保育員的方式將學生分到了11個教學班中。

由於對實習學生不是很熟悉,爲了管理得更加規範,我將見習學生按照年級、班級製作了聯繫方式表格與考勤表,這樣能夠將學生的情況如實記錄,也避免了學生給幼兒園請假不給帶班教師請假的情況。

在帶園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問題,下面我將針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闡述。

1、實習學生對幼兒園活動的瞭解不足。

這個問題主要發生在剛到幼兒園的時候。剛到幼兒園的時候,因爲學生的經驗不足,到了幼兒園以後不知道該幹什麼,沒有頭緒。而幼兒園的主班教師也因爲抹不開面子,不好意思去指使我們的學生。這就造成了幼兒園教師都在忙自己的工作而我們的學生無事可做的一個尷尬局面。所以我希望我們學校能夠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抽出一兩天到幼兒園去參觀,將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

2、實習生的能力不足。

“都是一些孩子們,他們在家裏都不幹活,來到這能讓他們乾點啥啊,以後慢慢就好了。”確實,現在的孩子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在家都沒有幹過活,所以很多的事情都不會做。但是,我想,既然我們學校是以學前教育爲龍頭專業的學校,爲了我們的學生畢業後就能夠直接走向幼兒園的崗位,那麼我們可否減少學生到幼兒園工作時的適應時間,增強我們學生的競爭力?我們學校能否加強一下學生自理、自立的能力,真正能使我們的學生有獨擋一面的能力與勇氣?

3、學生與幼兒的親和力不足。

不止一次幼兒園跟我反映,說我們的學生與幼兒的親和力不夠,不能真正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中一點是學生跟幼兒相處的時間短,學生對幼兒、幼兒對學生的瞭解還不夠多。另外一點就是我們有些學生性格不夠開朗,不能夠討幼兒開心,每天干完活以後就休息,不交流、不學習,成爲了一個機器人。希望我們的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能夠提高一些。

4、我們的學生相當害怕講課。

首先,我們的學生不會寫教案,不知道上課前要將教案准備好。教案是我們課堂的預設。寫教案的過程也是我們思維發散的過程,再經過我們不斷地修改與完善,能夠增強我們的信心。隨着教案的完成,對於教材和知識點的把握更加有力度,更有利於我們的講課。所以,教案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其次,我們的學生教學能力、班級管理、課堂管理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有時準備的內容很好,但是課堂的效果不好,課堂很亂,而我們的學生卻不知道如何處理。而幼兒也不知道如何去接受實習生所教授的知識。

這兩點原因造成了我們的學生害怕講課,所以我們能不能在學校多多訓練一下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比如增加試講的機會,或是有講課的比賽?

另外,還有一些問題我還沒有解決,例如:有的學生向家長撒謊,向幼兒園的帶班教師請假,向學校的指導教師與班主任請假,私自出去玩耍。

總之,這次帶園還是比較順利的,幼兒園總體評價好於往年,但也有個別學生表現不是很好。在此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發揮優勢,能夠再接再厲,以更加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社會,同時也祝願我們的學校越辦越好。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5

小班的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性強,諸如拉拉鍊、扣鈕釦等小事,也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來後,總有一大羣孩子圍在身邊,讓我幫他們做這、做那。說實話,有的時候真的感覺有點煩,但當我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充滿懇求的小臉,聽到孩子們稚氣十足的話語:“老師,我脫不下來”,“老師,我不會繫鞋帶”,“老師,請幫幫我……”我還真不忍心不去幫忙。但是往深處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一味這樣遷就照顧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怎麼能提高呢?於是我和班內的另一位老師及阿姨商量,從下週起,不再單純地幫助他們,而是教他們掌握穿衣、穿鞋、拉拉鍊等的方法。

週一午睡起牀後,能力強的孩子們仍像往常自己穿鞋、入廁、洗手、喝水,但有幾個孩子始終坐在牀上不穿鞋,阿姨沉不住氣,又要過去幫他們穿,我制止了,並過去再次一一講解了穿鞋的方法後,就去活動室組織其他孩子活動。過了一會兒,有幾個孩子自己穿好出來了,但還有個別孩子依然不動。我依然不動聲色,裝作沒看見。孩子們準備要吃點心了,沒想到他們竟然也穿“好”了。雖然,有的穿反了,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穿的。我及時表揚了他們,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繼續努力。而對於一些能力特別差的孩子,我們與家長聯繫,讓家長認識到自己的教育誤區。並請家長協助,回家後多教教他們,多給他們練習的機會,同時我們也教育孩子,自己也多練習練習,爭取早日掌握穿衣服,繫鞋帶的方法,孩子們滿懷信心地點了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絕大多數孩子都能自己做了。不過也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有幾個孩子前段時間在幼兒園已經做得很好了,因爲生病在家長時間不來幼兒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包辦了所有的事情,來園後又退步了,不願自己吃飯了,我們細心引導,及時鼓勵,兩三天後又做得很好了。

對於如何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長時間困擾着我,經過這些小事,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見解。有的時候,我想我們,尤其是小班的老師不妨做一個“懶老師”逼孩子們自己動手,也不失爲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因爲他們不是不會做,而是不肯動手,不想做。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6

這節語言課是根據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還有結合中班幼兒實際情況來設計的。說起繪本,之前我也是對繪本一無所知,直到上次上到這節課,纔去瞭解繪本的。繪本,顧名思義是一種適合幼兒閱讀的,以圖畫文字爲輔,甚至完全沒有文字而全是圖畫的書籍。繪本以它獨有的精妙的語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畫面,引領着幼兒們飛翔在一個個神奇夢幻的空間裏。幼兒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豐富的繪本爲幼兒打開了認識世界的窗口;多彩的繪本讓幼兒天馬行空的想象得以滿足。繪本對兒童情感、想象力、靈敏度,以及審美的啓迪,正是幼兒日後成功與快樂的源泉。在這樣的背景下,繪本教學悄悄地進入我們的視線,爲幼兒的語言教學帶來了鮮活的生機,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幼兒在閱讀活動中的興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先通過出示一棵蘋果讓孩子說說是什麼,其主要原因是樹和來了一隻鼠小弟,通過對鼠小弟的打招呼,幼兒對主人公加深了印象,並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猜想,引出故事名稱,有利於培養幼兒仔細看,注意細節觀察的良好閱讀習慣。當我問到:鼠小弟站在高高的蘋果樹下,會想些什麼呢? 在活動中,各種動物的出場我採用了不同的形式:直接出示、描述特徵、敘述聲音等,緊緊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在給他們基本的語言框架的前提下,讓孩子們自由想象:他是怎樣摘到蘋果的?他會做什麼動作?說什麼話?我發現我的這個活動的確有一些值得反思的東西。

1、對於故事主旨的滲透和詮釋不足:

鼠小弟又矮又小,在他的身上並沒有想其他動物身上有的本領,但是他並不放棄,鍥而不捨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遇到困難沒有後退,而是勇敢地嘗試,在活動中我沒有很好地將這種精神傳遞給予幼兒,這是我在活動中應注意的一個地方。

2、提問的有效性。

幼兒的思維過程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而良好、有效的提問是組織好活動的關鍵所在。在本次教學的組織過程中,我分析自己在提問的預設和技巧上存在明顯的不足,也就所謂的語言不精練。在教學活動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其指向性不夠強,有的籠統,有的死板。當幼兒給予他們的反應或答案(特別是一些能力較強幼兒的超前回答)時,我的變通能力就不夠好,依舊把自己在教案中所設計的下一個問題按部就班地提出來。這不僅大大延長了本次教學活動的時間,而且從中妨礙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對於此感悟到,有效的提問需要教師對幼兒的回答有一個很充分的預設過程。當幼兒的回答是預設中的某一項時,那麼對下一個問題的提出就會從容、自然,更有邏輯性,從而符合"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提問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而掌握和提高提問的技巧,需要反覆的鍛鍊和總結,這樣纔會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而精彩,以致更好的完成所預設的活動目標。而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隨機應變的能力還不夠,不能及時抓住一些信息做爲教育的契機。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7

語言活動的目的是要創設適宜的語言環境,提供機會讓幼兒多想,多看,多說等。根據我們教參的安排,我選擇了《癢癢樹》這節語言活動。剛開始看到中個題目,我自己也搞不太懂,我真的也沒有聽說過真的有癢癢樹,爲了讓自己有個知識方面的準備,我就上網查資料,瞭解到底有沒有癢癢樹。查資料得知:癢癢樹是一種很漂亮的花樹,它的名字叫"紫薇樹",它的葉子是橢圓形的,它開出的花朵非常漂亮,有紅色的,粉色的,還是紫色的。你只要輕輕地碰碰它的樹皮,它的枝葉就會搖動起來,可有趣了。

成功之處:

1、課前的知識準備充分,爲本次活動奠定了基礎。

2、目標定位明確。這個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能夠在故事中從內心深處感受"癢癢樹從快樂到傷心再恢復快樂"整個過程的情緒變化,積極幫助癢癢樹治療。

3、教學方式多樣性。採用了分步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猜測癢癢樹爲什麼要哭,並大膽想象.有的說"他開始落葉了,"有的說"小朋友都不找他玩了"......這樣有利與幼兒的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想說。

4、注重讓孩子多說,多想。在活動中並不是只注重說,與其他領域的相互聯繫。如:讓小朋友在討論幫助癢癢樹的方法的時候,知道了要愛護樹木的意識。讓小朋友討論霞霞很癢想笑,而看見癢癢樹流淚沒有笑的原因時,讓小朋友懂得"別人傷心時,笑是不禮貌的"的道理。延伸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有小朋友遇到事情哭了,我們不能笑,而要想辦法去幫助他.

5、注重對孩子的環保教育。從癢癢樹的變化過程中,讓幼兒更加深刻愛護花草樹木,不是從保護環境的大道理上,而是從我們與樹木之間的感情,我想幼兒故事的美就在他可以將任何事物擬人化的描寫了,讓幼兒從情感上接受.

不足之處:

1、對孩子的關注不太夠。

2、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不均衡,差距較大。

3、我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缺乏了科學邏輯性,感受是因人而異的,有寫幼兒感受較淺,不能體會出來,或者表達出來,那麼我也應該讓他們有個說的機會,複述別的幼兒的感受,但是我忽略了。在以後的語言活動中,我希望我能儘量讓每個孩子都能"說"到。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8

我園爲了更好的讓社會對我們工作放心,讓家長對孩子放心,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從上學期始,就實行了兩教一保的工作機制。 踏着時代的步伐,社會發展更快,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爲教育開端的幼兒教育業相應的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作爲幼兒教育機構的幼兒園工作也成爲大家關注的焦點。通過近一年的工作摸索和經驗的積累,我越來越感覺幼兒園保教工作相結合之優勢,我也更進一步認識到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一樣不容任何忽視。

在以前的工作中,大家往往會這樣認爲:在幼兒園工作中,保育工作遠不如教育工作重要。人們將教師的各種觀摩課、公開課、各種業務能力水平比賽活動等教學工作,看得至關重要;而對孩子的生活,吃喝、拉撒、冷熱、飢飽、精神狀況等保育工作則看得相應的要淡了一些。這致使我們的工作在保育工作方面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失誤,也甚至讓家長提出了不滿。

比如:今天有家長說:老師,怎麼我孩子今天又尿褲子了;明天又有家長說,老師,孩子昨天回家發燒了;老師,孩子今天的藥忘記喝了嗎,等等,話音語氣裏帶着對老師工作的不滿,這些都是我們工作中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當今社會,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裏的小皇帝。一個家庭一個孩子六個大人,特別孩子的奶奶、爺爺、外公、外婆,對孩子更是百依百順,總認爲孩子太小,要他們自己穿脫衣服、吃喝、拉、撒,要他們自己做,既浪費時間又做不好,還不如大人替他做,這樣更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性,不利於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衛生等習慣,有的個別孩子初入園會更難。這會令家長和老師用盡招數也無。

於事,而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保育老師每天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更有機會接觸孩子,瞭解孩子,照顧孩子。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又是那樣的迫切想知道的,很想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能夠受到老師親人一般的關注,母親般的疼愛。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幼兒園照料孩子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得到悉心照料,享受高品質的生活。所以保育老師的工作在幼兒園中更會受到家長和社會的關注,作爲保育老師就要努力認真的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爲了每一個孩子的開心、爲了每一位家長的放心,將愛心真正沁入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保育老師是第一線的幼教工作者,直接服務於孩子;從幼兒園的性質、特點來看,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是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它將共同擔負着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任務。因此,也更加體現了保育工作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的至關重要性。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9

活動目標:

1: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並學習誦讀。

2:發揮想象力,感受兒歌意境美。

活動準備:

啞劇表演、輕音樂、與兒歌相關圖片若干及完整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以觀看啞劇表演"月亮下來吧"引入,調動幼兒學習熱情。

二: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共同猜猜啞劇表演中的動作,並根據幼兒講述內容出示圖片。

三:在輕音樂的伴奏下欣賞兒歌,感受兒歌意境美,初步瞭解兒歌內容,。

1:提問:你們聽完這首兒歌有什麼感受?

兒歌中還有什麼是我們剛看完啞劇表演沒有猜到的呢?

2:添補幼兒未猜到的圖片。

四:結合圖片,再次欣賞兒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1:提問:兒歌中月亮都被變成了什麼?(球、鏡子、小船)2:引導幼兒思考爲什麼把月亮變成形狀不一的球、鏡子、小船呢?並出示月相變化圖。

師小結:月亮有時是彎的,有時是圓的。它在每個月月初時是又彎又小,隨時間一天天過去,它漸漸變圓,當它再變到又彎又小時,一個月就過去了,所以我們每天看到的月亮形狀其實是不一樣的。

3:提問:當它變成球、鏡子、小船時,誰都把它怎樣了?(小弟弟把它拿在手中玩,小妹妹拿在手中照,小弟弟小妹妹坐它到天上。)4:出示與兒歌相關的完整圖譜。

五:通過完整的圖譜,學習誦讀兒歌。

1:根據圖譜,師幼共同誦讀兒歌。

2:請個別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讀。

3: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配樂讀。

4:請幼兒爲兒歌配上動作完整誦讀。

六:活動結束:請幼兒來當魔術師,發揮想象,看看月亮還能變成什麼,把它畫下來,比比誰變得多,畫得美。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10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大小、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立初步的數概念”。但數學所特有的抽象性、精確性和廣泛應用性這三個特點,對幼兒來說是相對難理解的活動過程。教學內容是“找相同物體的匹配”,屬傳統的教學內容,但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體現出課標的精神,還是值得探索的。於是,我在原有教材上反覆推敲每個環節,改變了一些教學結構,以師生互動的流程圖爲主,適度地運用一些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比較活躍,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操作內容。

爲了能更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具的製作方面,用了小雞、青蛙、老鼠一些孩子喜歡的動物,在講述中也用了動物的語言來吸引孩子。開始以春天談話導入,一些小動物秋遊了,引出教學第一目標:手口一致的數出各種動物的數量。用“幾隻老鼠和我們做遊戲”“三隻小雞叫幾聲呢?一起學學看”“哪個小朋友想用好方法上來告訴青蛙一家有多”

“小朋友真能幹,還有一些小動物也來了,他們都是誰呀?都多少呢?大家幫他們數數,可以在心裏數,也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小聲的說說,數完後,請舉手告訴大家。”等不同形式的遊戲玩法,積極的啓發幼兒主動的去學習,掌握目測兩隻、數出三隻,點數出四--6只的物體數量。遊戲結束了小動物也累了,它們要我們會動腦子有愛心的小朋友送它們去休息,請把我們數量一樣多的動物放在一起休息,小朋友很輕鬆的完成了第二教學目標:相同數量的實物圖片進行歸類。在小朋友的操作中,“樓上的小動物和樓下的小動物的數量有沒有一樣多的?請小朋友找出來,用連線的好辦法告訴大家。”做對了,請獎勵一個紅蘋果。整個活動孩子們能積極主動參與。

反思: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豔、誇張的小動物作爲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嚴謹的數學讓孩子掌握,還要有新穎有趣的環節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並讓孩子們積極的去想、說、做。本活動以小動物找春天和小朋友遊戲——休息——回家的故事情節串聯起了三個學習目標。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11

詩歌《我喜歡》是我園胡玲教師的獲獎作品,詩歌雖短,但溫暖美好、意蘊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當我們瞭解到胡玲老師的創作過程時,更覺得源於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詩歌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胡玲老師和他們班保育員女兒貝貝的一段對話。孩子說::"我最喜歡媽媽了。"胡老師追問:"你喜歡媽媽哪裏呢?""我喜歡媽媽的手"胡老師又問:"爲什麼喜歡媽媽的手呢?" "媽媽抱着我。"胡老師又問:"那你還喜歡媽媽哪裏呢?"孩子天真無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經過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兒歌。

"我喜歡媽媽的____,因爲____"是個倒裝因果句。這個兒歌如果單純朗誦學習,小班幼兒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編句子,在小班就有難度了,於是經過研修團隊的分析,我們決定在中班試教。目標定位在:幫助幼兒理解學習詩歌的基礎上,能夠仿編其中的句式。經過幾個班的試講,總結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證明我們的選題方向是正確的,因爲孩子們最熟悉的是媽媽,最喜歡的是媽媽,所以他們也最愛談論媽媽。但是幼兒對媽媽愛的表達是漫無天際的,中班幼兒也很難表達的很完整,爲了讓孩子在本次活動中能夠把愛媽媽的原因進行聯想並表述清楚,我們藉助這首詩歌的句式給孩子提供了表達愛的支架--我喜歡媽媽的____、因爲媽媽的____可以……。

一、身體部位與幼兒經驗的鏈接是這節活動的難點。

如果你問孩子:"你喜歡媽媽嗎?"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問:"你喜歡媽媽的什麼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門的。這樣就會給活動的展開帶來困難。

策略:

1.首先執教老師以貝貝小木偶與孩子們玩的語言遊戲開始,把身體各部位的名稱自然引出,幫助幼兒鞏固了對身體各個部位的瞭解,增加了知識的儲備,爲孩子們的"敢說"提供幫助,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樂趣。

2.下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傾聽兒歌,在聽之前老師把一個問題拋給幼兒:"你在詩歌裏聽到了什麼?"一方面從遊戲轉爲傾聽,加上一個任務意識會讓幼兒更專注。另外讓幼兒談論詩歌中的內容說出身體的各個部位做了很好的鋪墊。

3.緊接着,在教師溫柔優美的完整朗誦中,表達愛的"支架"出現在孩子面前:"喜歡媽媽的____,因爲媽媽的____可以……。"讓幼兒理解,媽媽的每個部位都能給我們溫暖和愛護,進而詩歌所要抒發的情感也滲透給孩子,讓孩子想要表達的對媽媽的愛不再漫無天際、摸不着頭腦。然而我們在試教過程中,孩子們很難把已有經驗與媽媽愛自己的方式用語言完整的表達出來。於是我們採取的解決策略是讓幼兒先學習理解,再進行模仿改編。在感受詩歌情感時,通過老師問、孩子答;男孩問,女孩答;在音樂伴奏下齊誦的形式,反覆練習句式"我喜歡媽媽的____,因爲媽媽的____可以……",形式多樣的朗誦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

4.在分析詩歌時,我們選擇了"媽媽的額頭和我玩頂牛牛"的遊戲,通過讓幼兒重溫這個遊戲,喚起幼兒聯想與媽媽互動的經驗,爲幼兒改編句子做了鋪墊。

有了對身體部位的瞭解加上對詩歌的模仿學習,孩子們知道可以仿照詩歌中的句式,並結合身體部位與媽媽的互動的經驗可以表達出喜歡媽媽的原因了,這個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讓每個幼兒都能在一節活動中有機會表達是所有語言教學活動的難點。

策略:

1.選圖講述,寓教於樂,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老師提供給孩子一些媽媽身體部位的卡片,讓幼兒自由選擇,自由講述。採取自己練習、同伴講述的講述讓每個孩子得到練習的機會。

2.我們運用了第二個遊戲"開火車",讓自由講述好的幼兒和老師的火車頭連接,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車進行集體講述,展開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陣勢,這樣幼兒就有了參與完整仿編詩歌的機會,我們的目標也就達成了。

三、研修磨課,在反思中提高認識,效果顯著。

這次教學展評活動給了我們學習、提高的契機,通過團隊研修,集體的智慧加上執教老師的創意,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各樣的思維進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們都在試教中看成效。結果發現,我們的有些策略既繁瑣又偏離了語言活動的主線。

1.由繁到簡:比如我們剛開始的火車遊戲是讓幼兒自己選擇粘貼好幾個身體部位,結果發現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在粘貼這個活動上,而用詩歌的句式進行表達就被沖淡甚至給沖走了,無論老師怎麼引導,幼兒還是沉浸在黏貼的過程中很難自拔。也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於是我們就換了幾次學具,終於可以把幼兒的選擇和自由表達給連接上了。

2.由次到主:教師有趣的引導更能試幼兒把自己創編的句子與詩歌連起來:"小朋友我們編的這首我喜歡的詩歌可真長呀,就像一列火車,你們願意上火車嗎,那就選一選,編一編吧"但是每次老師在把握這個環節時都怕時間拉長而草草收場,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進行了反覆討論,這個環節是幼兒主動學習的主體部分,不能簡單的當成一個結束環節。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12

前不久,在《都市報》和《商報》上刊登了一則另我們所有的人都感到震驚新聞_孩子由於在幼兒園午睡的時間哭鬧不肯入睡,班級老師怕影響其他小朋友午睡,不僅用巴掌打孩子,還用“膠帶紙”封住孩子的嘴巴。

當時我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在深思,這位老師她有資格當老師嗎?她配當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麼?難道她不知道這樣做是在摧殘一個健康孩子的心靈嗎?她難道不知道這是在侮辱一個孩子的尊嚴嗎?

以上這位老師,對幼兒採取的教育方法,構成了體罰和變相體罰,損害了幼兒的人格尊嚴,但她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爲的嚴重後果。

《幼兒園工作規程》也提出要尊重、愛護幼兒,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侮辱幼兒人格等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行爲。如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由此可見,幼兒園應大力學習宣傳法律知識,指導規範教師的行爲,單憑工作經驗是不夠的。同時還應該認識到“淘氣、調皮”是成人對孩子的一種看法,不是孩子的錯。

個人覺的我們身爲幼兒園的老師是培養新一帶的接班人,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幼兒教師是孩子啓蒙的老師,更應該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每個孩子。雖然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身子女,又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所以,有個別孩子的脾氣性格可能是比較古怪、倔強、偏激。但我相信聰明的孩子是誇出來的,而不是體罰出來,所以我相信如果只要老師有耐心、有責任心,相信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 的老師。能否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童年,全都掌握在老師的手中,好的老師能教育出好的孩子,當然要教育別人,首先要樹立好的榜樣以身作則,多爲別人着想,大膽無私的奉獻你的愛。只要堅持積極鼓勵孩子、啓發誘導的正面教育方法,我相信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後我希望正在工作一線的幼兒園教師以及所有的老師們,努力做好一切力所能及的事。盡力做一個合格優秀,孩子們心中的好老師吧!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13

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是開展教育教學的前提,更是每一位教師的立身之本。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裏的“榜樣”和“陽光”一樣。教師不僅要教好書,育好人,而且各方面都要爲人師表,通過這次師德師風的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十六年,自查自己在師德師風方面的收穫和不足與老師們共勉。

一、收穫成長

1.愛崗敬業。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才能爲教育事業努力奮鬥,才能盡職盡責,教書育人。從教多年來我也是這樣做的,教育不只是給幼兒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怎樣做人。

2.爲人師表。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對幼兒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關愛幼兒。教學生活中我能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幼兒,當她們有進步時我給予表揚,當他們犯錯時我及時指出並批評教育。對幼兒我總是努力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尊重她們的個體差異,讓孩子感受老師的關愛與溫暖。

二、不足之處

1.理論學習不夠透徹,只停留在表面現象,沒有從實質上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對教材深挖的力度還不夠,還有待改進。

2.工作作風不夠紮實,遇到困難不能知難而進,有時有任其自然的鬆懈思想。在教學實踐中有時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

3.終身學習理念不強。對於終身學習理解不夠深刻,在平時的教學中,滿足於自己的現狀,缺乏強烈的求知慾望。從教十多年,不善於鑽研業務,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的創新理念不能很好的運用於實踐中。

三、努力方向

通過深刻查找剖析,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綜合素質,樹立一切爲學生服務的思想。不遇難而退,要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做到思想業務兩過硬。

2.堅持踏實的工作作風,兢兢業業地做好教育工作,嚴格要求,自我加壓,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

3.及時與家長溝通,認真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和配合,不指責、責備家長。並且在語言交流中,要平和、委婉、真誠、用誠意得到家長信任,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4.注重細節。教育無小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兒關注的方面,往往對其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而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實現的,時刻銘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

我作爲一名一線教師要深刻的認識自己的重要位置,隨時注意自己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等方面的情況,努力以飽滿的精神開拓進取,爲教育教學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而努力。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14

一、角色定位: 保育員就是教師

很長一段時間裏, 幼兒園的保育員就意味着打掃衛生、負責幼兒安全、管理幼兒衣物和本班設備, 似乎保育員只負責“保”, 至於“育”則是教師的事, “保教合一”事實上難以實行。我國的幼兒教育法規明確規定了保育員的職責。如在新頒佈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 對保育員的要求除了上述一些外, 還有一條很重要卻往往容易被廣大幼教工作者忽視的是: “保育員要在教師指導下, 管理幼兒生活, 並配合本班教師組織教育活動。”這一方面是國家對保育員作爲幼兒保育和教育的專業性的認可, 另一方面也暗含着保育員作爲教育者的角色要求。上述 1 案例中的 C 老師, 在帶班老師無暇兼顧所有幼兒的情況下, 沒有“我只是保育員, 教學的事不歸我管”的工作態度, 而是主動融入教師角色, 通過讓兒童跟唱昨天學的歌曲, 避免了活動秩序混亂的局面, 既減少了過渡環節時間的隱性浪費, 又很好地配合了帶班教師的工作。其實, 在這個事件當中, 她已經發揮了教師的作用, 並以教師的角色來應對特定的教育情境。如果沒有一定的教育意識和教育機智, 是很難做到的。此外, 從上述案例中, 我們不難看出, C 老師沒有像其他保育員那樣對班上教學活動不聞不問, 而是對班上的教學活動和教育內容十分熟悉, 否則她很難把昨天孩子學會的歌曲遷移到當前的情境之中。

二、角色轉換: 實現保教一體

在 2 案例中, C 老師在孩子們戶外活動完回到教室後, 安排孩子們洗手、喝水, 履行的是傳統教育觀念中保育員的角色; 但是就在 A 老師讓她“說說彤彤的表現”時, 其實 C 老師的角色已經超越了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班級衛生的傳統角色期待, 而是根據情境需要, 在彤彤要貼幾個小紅旗這個問題上, 轉變爲評價者。在這個案例中, 三位教師很自如地轉換着彼此的角色: 當 B 老師對兒童進行評價時, 並沒有一言堂, 而是將其他兩位老師也納入評價主體; A 老師則將評價權力交給 C 老師, 給了她走到臺前的機會。正是由於平日裏帶班教師給了保育員很多機會, 才能使得保育員在鍛鍊中逐步轉換身份、轉換角色。

三、角色期待: 保育員是課程的實施者、審議者

(一) 保育員是課程實施者

1. 保育員在幼兒健康教育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 ( 試行) 》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足見健康教育在幼兒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涉及幼兒生活的全部範疇。因此, 幼兒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 應當在盥洗、進餐、清潔、睡眠、鍛鍊、遊戲等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理念, 實施健康教育策略。而保育員可以說和幼兒一日生活聯繫最爲密切, 如果保育員能夠在以上幾個生活環節中適時融入健康教育的要素, 滲透健康教育的理念, 其作用要比教師專門組織的健康課大得多。具體而言, 在盥洗、清潔時, 保育員不僅起到督促、

監督、幫助的作用, 而且還應當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在進餐時, 如果保育員能夠超越以往爲了儘快收拾餐桌、餐具, 只關注孩子是否定時定量吃完的情況,更多地和教師一同關注幼兒的進餐自理能力、進餐量變化的原因、進餐情緒等等, 保育工作的教育價值就凸現出來了……可見, 對於保育員來說, “處處是教育, 時時是教育”。關鍵看保育員能否抓住一日生活中的保育契機, 從中發揮教育作用, 做到“以保促教”。可以說, 保育員在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 滿足幼兒生理的需要上發揮着重要作用, 他們承擔着幼兒發展中最基礎性的任務。

2. 保育員在課程具體實施中起到輔助作用。在課程物質材料準備上, 保育員的職責不應僅侷限在分發教具、材料上, 而應根據自己平日對兒童的瞭解和關注, 就材料製作提出自己的意見, 進而幫助教師改進玩教具的製作和擺放。在具體活動進程中, 以往保育員只是簡單配合教師維持秩序, 在必要的時候參與並幫助教師完成教學活動。其實, 保育員還應當在活動中細心留意孩子們的狀況, 尤其是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 並及時調整他們的狀態,引導和幫助他們參與到教師的活動之中。在活動結束後, 保育員除了負責收拾物質材料之外, 也應及時向教師反映在活動中發現的問題, 包括自己的困惑, 這樣才能在不斷的總結和反思中得到成長。事實上, 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 保育員都是必不可少的, 幼兒園課程作爲與兒童生活緊密相聯的課程, 更是少不了保育員的參與, 如此, 才能更好地發揮保教人員的教育協調作用。

(二) 保育員是課程審議者

審議是指通過對特定對象、現象的深入考察、討論及權衡以做出一定選擇的活動。課程審議是課程開發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幼兒園課程審議特指以幼兒園課程開發爲目的的課程審議。而課程開發不是單憑個別教師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要藉助幼兒園團隊的力量, 團隊組織方式可以是多層次、多樣化的。班級作爲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重要基地, 爲以班級爲核心的課程開發提供了可能, 保育員作爲班級中重要的一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對課程實施提出建議, 從而催生出一些新的策略。以下是一位保育員寫的工作感想: “以往在活動結束時, 我主要負責收拾整理各種材料。現在, 我除了做好這些工作以外, 還及時和教師交流我在活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如個別兒童的特殊興趣點和需要等等。主班老師發現問題後, 我們又一起想了許多辦法來解決問題。沒想到, 我也可以做得這麼好! ”事實上,這個保育員已經參與了本班的課程審議, 只不過這種審議相對於有組織的正規審議, 在形式上更爲自由。所以, 在幼兒園, 每個參與者都有權力對課程進行審議和開發, 不同的是每個人的側重點和角度。因此, 參與者可以對同一問題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討, 課程在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開發得更好。

在家園共育方面, 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 “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 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 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幼兒園可採取多種形式, 指導家長正確瞭解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內容、方法, 定期召開家長會議, 並接待家長的來訪和諮詢。”不難看出, 規程中所指的共育, 既包含教育, 也包括保育。而一直以來家長開放日變成了幼

第2 / 3頁

兒園教育展示日, 保育這一十分重要的因素常常被忽視。其實, 幼兒園完全可以在家長開放日給保育員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 讓他們結合自己的保育經驗和實踐, 爲家長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保育策略, 這樣既調動了保育員的積極性, 同時也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當然, “保教合一”並不只是要求保育員要做到“保中有教”、“以保促教”。作爲教師同樣也要轉變自身固有認識, 放下架子, 從小事做起, 珍惜保育員的勞動成果, 積極參與保育員的工作, 幫助保育員提高教育水平, 優化班級氛圍, 使得保、教兩方面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15

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很能理解做一個幼兒老師的壓力。孩子在幼兒園吃、穿、住、行、學習老師都得操心,磕着碰着就更不用說,其實老師把每個孩子都當自己的寶貝一樣護着,愛着。但畢竟幼兒園保教人員面對的是孩子,難免會有惹人生氣的時候。有些老師及時反思了,積極思考了問題所在,並找到辦法解決;也有一些老師性格過於暴躁,老師也是人,也有性格差異,脾氣一暴躁就很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爲,也就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孩子。

《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要尊重、愛護幼兒,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侮辱幼兒人格等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行爲。各個幼兒園也在大力學習宣傳法律知識,指導規範教師的行爲,單憑工作經驗是不夠的。同時還應該認識到“淘氣、調皮”是成人對孩子的一種看法,不是孩子的錯。 我個人覺的作爲孩子啓蒙老師的幼兒教師,更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每個孩子。雖然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身子女,又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造成有個別孩子的脾氣性格可能是比較古怪、倔強、偏激。但我相信聰明的孩子是誇出來的,而不是體罰出來,所以我相信如果只要老師有耐心、有責任心,相信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只要堅持積極鼓勵孩子、啓發誘導的正面教育方法,我相信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麼該如何來正面引導呢?對於孩子,只有兩個字:尊重。從“管”孩子到尊重孩子。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爲孩子生來不懂事,就要大人管。其實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人,有自己的天性、人格和尊嚴。尊重兒童的天性,瞭解兒童的遺傳特點:兒童的天資有差異,但可以自我補償;對天資較差的孩子,不能說“笨”;根據兒童的天性,確定恰當的期望值,提出恰當的目標;針對兒童的氣質、情緒和性格特點,採取恰當的教育方式。

採取怎樣的教育方式就是我們老師的問題了。我們對兒童應該低 控制,不要認爲孩子聽話、守紀律就是最好的狀態,應該尊重天性,順其自然,爲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條件,幫助孩子實現他自己的願望和理想,對孩子說話不是直接的命令式,而是建議、商量的語氣。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獨立性,高報負,高自尊,高自信,重視個人價值,對成人的權威不盲從,這樣的人格完整的人。

沒有愛的教育不成教育,缺乏愛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幼兒的愛心需要我們老師用愛心去喚醒,所以讓我們一起來播撒愛的種子!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16

幼兒園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價值反思

近期在網上看到一篇題爲《忙!但我沒在爲孩子忙!》的博文。這篇文章在幼兒園教師中引起極大共鳴。如今幼兒教師的工作項目越來越多:區角創設、主題牆佈置、論文撰寫等等,教師們每天忙得團團轉,甚至靠犧牲很多的休息時間來完成工作任務。然而大家在爲什麼而忙?忙得有價值嗎?有沒有真正忙在了孩子的發展上?這些問題引起了我們的思考,爲此我們在全省範圍的各大幼兒園開展了一次問卷調查,許多項目的統計結果引起了我們的反思。

從教育的本質意義上考慮,“爲什麼而忙”其實就是一個教育的價值取向問題。教育的價值取向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能夠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在一定時期內,它可以驅使教育向着一定的傾向發展。人們要創建什麼類型的教育和培養什麼類型的人才,都可以通過教育的價值取向予以影響。就幼兒教育的價值取向而言,要培養“和諧發展的”一代人,什麼樣的幼兒教育行爲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很值得我們幼教工作者去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目前,由於對幼兒教育改革的極大熱情,來自各個方面的新的教育理念、方式、手段不斷被廣大幼教工作者吸收與納入幼兒教育工作的日常實踐中,然而很少有人思考:“此做法是否是我們幼兒園所需要的?” “此項工作對我們當地的孩子和家長有多少收益?”由此造成的直接效果是:幼兒園在原日常教學的基礎上,出現了許多新的工作量。如近幾年來幼兒園紛紛推出了活動區、主題牆、幼兒成長檔案、教師個人成長手冊、教師筆記、教育反思、個案觀察、家訪記事、家園網站創建等等工作項目,教師工作量在不斷地累加,而擠佔掉的是關注孩子的時間。那麼,什麼是幼兒園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真正有價值的工作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我曾對500名幼兒園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並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統計。結果表明,教師們認爲她們有53%的工作精力用於應付各種記錄和書面資料、佈置幼兒園環境(其中有約兩小時爲額外工作時間),僅有12%的精力用於幼兒個別教育、家長交流和反思教育策略。而就幼兒教育評價的價值取向

而言,對孩子的關注和教育才是最有教育價值的行爲。

現象

爲了進一步調查和了解幼兒園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我們對幼兒園教師的日常工作進行了周跟蹤調查。發現幼兒園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價值取向上存在着較大的誤區,教師們更多地爲“任務”而做,而不是爲“有意義”而做。因此,教育行爲的價值度較低。主要存在着以下幾種現象:

1.寫得多,效益少

粗略統計了一下,在一所上等級的幼兒園,每一位幼兒園教師每週需要撰寫的書面材料有:①一週兩天或三天(兩位教師輪流帶班)的一日活動計劃,平均字數爲2350字。②每日的課後反思,平均爲455字。③每週一篇教學筆記,平均爲400字。④每週一篇觀察記錄,平均字數爲300字。⑤每週一填的幼兒成長檔案,平均每位幼兒50字,共計1500字。⑥區域活動記錄表,一週一份,平均250字。⑦家訪記錄每學期普訪一次,平均每週兩次,100字左右。⑧主題牆檔案記錄表(部分幼兒園有),平均250字左右。⑨班務工作計劃總結、班級德育工作計劃總結、班級安全工作計劃總結、科研課題資料、論文撰寫等平均到每週約1820字。⑩幼兒日常服藥記錄、因病缺勤記錄等,每天一份,每週平均200字。綜合以上內容加以統計,每位幼兒園教師平均需要撰寫的書面材料爲7625字。按一個人書寫的平均速度——每分鐘25個字,教師每週的書寫時間要達到305分鐘,即5.1小時。

然而,那麼大的書寫量對教育工作具有多大的效益呢?在調查統計中,有73%的教師認爲“沒有多大效益”。有89%的教師認爲效益僅爲30%。

2.成人佈置環境多,幼兒利用得少

隨着幼兒園參觀學習活動的增多,幼兒園的“可顯”環境顯得尤爲重要了。於是,主題牆環境創設、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家園聯繫欄創設、幼兒園文化環境創設、自制教玩具、角落細節化環境創設、幼兒參與式互動牆創設、家長參與式環境創設等等大量的工作落到了教師和家長身上,且你學我的“美麗”,我學你的“特色”。據問卷統計,有78%的幼兒教師認爲這是“爲給別人看而做的工作”。

教學工作反思幼兒園 篇17

孩子進入大班有一個多月了,爲了讓家長更全面的瞭解孩子升入大班後的表現,在大班年齡段所要學習的教育教學內容,以便更好的達到家園共育,因此,我們上週對家長開展了半日開放活動早上,大多數家長都早早的來到了幼兒園,很細心的觀察着孩子的一舉一動,一、在早操時,全班幼兒積極性較高,這離不開領操老師的熱情,更少不了其他老師在幼兒行爲方面的配合。在吃水果的過程中,孩子的常規不太好,很多小朋友覺得棗子圓圓的很好玩兒,老是掉到地面上,吃水果速度極慢。這需要平常我們老師多督促,並養成良好的吃東西的習慣。

二、在家長看完孩子們做操、喝水、吃水果之後,緊接着就是我們的一個教育活動。今天的教育活動是上的邏輯思維課程,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都比較陌生,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活動,讓他們瞭解這門課程,從而知道讓幼兒學習這門課程是對的選擇。

三、全體幼兒入廁之後,上課了。首先和孩子們集體玩兒了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導入活動很好的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跟着音樂,孩子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緊接着,教師出示了本節課所要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的藍邊卡,大半部分幼兒都能說出圖片上的內容以及所存在的關係,表現非常積極。開始給大卡片找朋友了,部分小朋友思維很活躍,想象力很豐富,能夠觀察出兩張卡片所存在的共同關係並能說出自己的理由。平常一向很內向的一名幼兒當天也大膽的回答問題了。最後是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操作的遊戲環節了。老師進行巡迴指導,儘量顧及到每位幼兒,讓家長也參與其中,看得出大人小孩都很有興趣,整堂課程在歡快的氛圍下進入尾聲。

四、活動結束後家長們看到孩子的表現很高興,對於孩子在遊戲中的樂趣以及掌握的知識,紛紛表示欣慰。個別家長因爲自己的孩子表現不好,而且不大但,非常生氣,並且斥責幼兒,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只會更傷孩子的自尊心。在老師的鼓勵下該孩子才化哭泣爲笑容。

在本次家長活動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1、必須時常訓練幼兒的常規。訓練好常規是進行一切教育教學的前提。

2、教師應更多的給幼兒發言的空間,並儘量保證所有幼兒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使家長感受到老師對每個孩子的關心與尊重。

3、在活動中,家長能夠和孩子一同參與遊戲,是個很好的互動方式,讓孩子體驗家園互動的樂趣。

4、在教學時,應適當的提一下家長的存在,感覺有點忽視了他們。並趁此機會介紹一下思維課程家長在家的引導方法。

通過這次活動,自身認爲還存在着許多經驗上的不足,理論上的欠缺,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定會做的更好。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尊重幼兒、理解幼兒。讓 孩子成爲學習的主人,既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又要鼓勵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學習。使其身心獲得和諧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