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9W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

這節語文課失敗了,失敗在整節課學生按部就班,隨着老師設計的教學環節,在問答之中度過了45分鐘。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精選20篇)

這節課的教學層次還是清晰的,但是每個問題的提出有點爲設計而設計,在實施過程中並沒有能很好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在子課題“激活語文課堂教學有效途徑”的探究中學習到很多激活課堂的措施,但是在再實施的過程中,雷同的措施並沒有能很好的祈禱相似的作用。在現實教學中尋找激活課堂的源頭,也就成爲下一階段探究目標。

要讓理論在實踐中完美體現,我想一定要關注以下因素。

1、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決定了他們的接受能力。在課堂中許多問題爲了顧及課堂的完整性而設計的,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就會走模式化道路,而失去自己獨特的體驗感受。

2、教學文本的不同決定教學評價的差異性。在現實課堂中,教學評價還沒有形成體系,學生不清楚學習的標準就會破壞課堂的整體性。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評價體系非一朝一夕可形成的。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找到激活課堂的源頭,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快樂學習。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2

《藍藍的威尼斯》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它是一篇略讀課文,放於本單元的最後。對於本文我設想讓學生自行賞析。最初設計如下:自讀課文找出你認爲展現威尼斯美的語句加以分析(提示從修辭的角度去思考)——歸納威尼斯的美——理解作者爲什麼用藍藍來修飾威尼斯這座城市——再讀語段——拓展:描繪江南水鄉。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以下的問題:

首先,教了這幾年的書,依舊沒有處理好取捨的問題。書本中的一些細枝末節的知識點,始終不捨得放棄,總想能面面俱到。這可能是自己潛意識中還是對自己的學生不是很放心,其實有些問題他們自己討論思考後也是能解決的,只不過需要的時間可能長一些。學生的的思考可能不夠周全,不夠深入,語言表達不是很完整、規範,而我的大包大攬無形中助長了他們的惰性,同樣也抑制他們的思維。這可能是我一直存在的一個大問題。

其次,教學預設了環節,教學時面對出現的意外總是下意識地讓學生往自己預設的環節靠攏,有時過度的引導掐斷了學生的思維,也顯得課堂文氣不通。自然要引導,教師的用語就偏多了起來。或許教師侃侃而談的時候很有成就感,但學生很有可能在走神,這就有損課堂的達成率。

再者,威尼斯是一個旅遊勝地,除了建築外有着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自然文人墨客筆下的威尼斯更是絢爛多姿。與其就本文而學本文,還不如充分利用網絡給學生介紹幾篇同是描繪威尼斯的作品,拓寬他們視野的同時也加強課外知識的引入。

最後,對問題的預設忽略了發散性的思維,如“爲什麼作者用藍藍來形容威尼斯?”這個問題在引導學生找出“天藍地藍城市藍”的語句時,可讓他們思考形成的原因,竟而過渡到人的和諧幸福。引導學生自行發揮,注重他們思維的火花,抓住細處揚課堂亮點。

語文的課堂是一個充滿機智的地方,教師除了熟悉課文外更要能引導學生,教會學生織網,讓他們自己撒網捕魚。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3

在丹陽市推行活力課堂教學的活動中,我執教的是八年級的一篇遊記散文《藍藍的威尼斯》,下面是我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後的一些思考。

反思之一: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一開始時,我讀了課文,確立了三個目標,即①感受威尼斯的自然風光和文化藝術;②學習移步換景的手法,注意比喻手法在課文中的應用;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當再讀課文時,我發現如果一節課要完成這三個目標,就只能蜻蜓點水,爲達成目標在趕任務,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提升。因爲目標要達到要從對內部和外部條件的研究來決定。老師和學生是農夫和莊稼的關係。種子發芽、生長,要靠自身生長規律,而農夫的作用就是施肥、澆水、防蟲。考慮到學生的因素,我重新制定了目標,改爲兩個目標,即①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法。②品味本文生動、優美的語言。這節課我是本着“學生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想知道什麼”的教學理念來完成的,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目標的達成是順利的、也是比較成功的,學生基本能掌握並運用。

反思之二:從教學過程來看,我認爲我的教學是本着“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原則的,幾個環節的處理我還是較滿意的。首先是導語,能緊扣題目的色彩“藍藍的”作爲突破口,激起學生的興趣。其次,注重朗讀,反覆讀,在讀中體會語言的美,加深對威尼斯的印象。在讀中,也讓學生體會作者對威尼斯的感情。這樣使得學生感到與作者一樣,能體會到威尼斯的美了,學生就有種成就感。第三、在講“移步換景”的方法時,我認爲引導較到位。先讓學生邊讀課文邊劃出表示作者行蹤的句子,並劃出相應的景,作者的觀察點和立足點不同,寫的景也就自然不同了。水到渠成,學生就認爲這種寫作方法就是移步換景。我再因勢利導講一下這種方法的好處,學生自然就掌握了。至此目標一就達成了。第四、前面由於加強了朗讀,完成“體驗感悟”這一塊就很順手,再加上我配以例子,教給了他們賞析散文語言的方法。至此目標二也達成了。兩個學習目標都達成了,最後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我巡視了一下,學生都能寫寫,有的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完成得很精彩。交流了一下,學生的達標率較高。整節課上,學生的精神都是很飽滿的,師生始終處於圍繞問題的互動中,學生快樂地、努力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不斷思考,不斷感受到挑戰,最終解決認知衝突使知識內化、活化,並在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發展了能力。是的,真實,是課堂的生命。結束語,又緊扣“藍藍”和“美”,課堂結構完整。

反思之三:從整個教學過程看,學生與老師配合還是比較默契的,學生思維也始終處在比較活躍的狀態。但從全局看,學生自發主動舉手的面還不夠寬,還比較拘謹。另外,由於我事先不知道多媒體的清晰度不好,造成了有些時間的不必要的浪費,也給學生的視角上、聽課效率上帶來了很大的障礙。這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特別注意的,一切儘可能的準備充分,考慮問題要周全。

總之,我認爲課要上得真實、質樸,不刻意雕琢,讓課在自然的狀態下逐步生成,讓學生能通過這節課學到知識,增強能力。雖然我做得還不夠好,但我會努力始終朝這個方向發展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的反饋和思考,不妥之處,萬望諒解。我只是希望自己在打造“活力課堂”的春風下,迅速成長起來。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4

我認爲本節課是比較有效的一節課。同學們學的興致高昂,說出來的英語自然流暢,孩子們的成就感特強。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吧。

1、抓住了興趣。Dog本來就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物,PPT上可愛的小狗一下子吸引住了他們的眼睛,一時間大家都在討論dog.爲他們積極參與本課活動奠定了基礎,培養了興趣。

2、抓好了預習。上一節,我專門上了一節預習課,使他們對今天要學習的新課能夠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哪些內容自己能夠弄懂,哪些內容自己還沒弄懂。果然,今天聽課時,做到了集中精力去聽那些自己沒弄懂的部分。聽課變得更有針對性了,抓住了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節省大量時間用於聽課時思考問題。

3、抓好了讀書。在教學中,我儘量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其多讀多練。採取分組讀、分男女同學讀、分角色讀、齊讀、引讀、領讀等方式,還進行以小組爲單位的競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好課文。發揮了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勤動腦,勤思考,靈活地運用知識的能力。

4、完善激勵,深化情感,樹立自信。

在課堂教學中,我嘗試無錯原則,堅持以表揚鼓勵爲主。對學生的每一次回答我都不吝嗇自己的讚揚:"Good,Verygood,Great,Wonderful";對基礎稍差,一時答不上來的學生,我先請其它學生回答,再請他複述,等他答上來時,我用手勢"V"表示對他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祝賀;對學習優秀,回答有創意的學生,我總是先伸出大拇指表示對他創意表現的高度讚賞,並適時說一聲"praise!"全班學生則一起有節奏地說"Good,good,verygood!"並和老師一樣向他伸出大拇指。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5

今天終於順利完成了《青蛙看海》的教學任務,課前,我研究教本時對青蛙登上的那部分對話的處理有些拿不定主意,以往,同桌相互演這種形式大家運用的最多,可是這次我擔心演的同學在這短短的表演中體會不出青蛙累的感覺,坐着看的也只是隔岸觀火,沒有切身感受,這就不能體會出最後青蛙看到海時發出的驚歎“啊”。大家說的可能也只是爲賦新詞強說愁吧。

我在教學這一環節時做了如下處理:在小朋友體會出青蛙登山的困難後,我就做熱心的小松鼠。小朋友們在我的帶領下不停地跳着。起先小朋友們可快樂了,跳一下還“呱”地叫一聲。可是一分鐘過去了,“呱”的聲音小了,小部分學生嘴裏開始嘟囔着累了。我乘勢問:有什麼感受?“累了、渴了”文中的感情都出現了。我又說:“那我們就放棄吧?”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不行。”“爲什麼?”孩子們告訴我:堅持就是勝利;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恆心,鐵杵也能磨成針……這就是教學的重點,不用老師的明示,孩子已經親身親身體會出了。最後到達山頂了,看到了大海,教室裏一片歡騰,也感慨萬分。

這節課孩子們是快樂的,我也是快樂的。我相信這會成爲孩子們入學以來最難忘的一節課。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6

電壓的概念是歷來教學難點,它抽象,不能通過學生實踐直接去體驗。所以我通常是利用水流形成過程,類比電流的形成原因(對照原理圖):容器中裝水,一端高,一端低(圖中安裝小水泵抽水保持水壓),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水流形成原因,即水壓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承上啓下過度到: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從而突破了電壓這一教學難點。而關於電壓表正確使用這個教學重點,主要是把電壓表與電流表進行對比,在對比中引導學生悟出兩者的異同,從而掌握電壓表的使用規則。採用類比與對比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達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目的,能夠活躍氣氛,師生互動,學生積極參與,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7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百分數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有關折扣、成數、稅率、利率以及合理購物的內容。

成功之處:,

1. 聯繫舊知學習新知,理清解決問題思路。百分數問題在六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有關解決問題的思路,本冊教材這方面的知識就是着重解決生活中關於百分數的內容。事實上,生活中的折扣、成數、稅率和利率就是百分率,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就是把折扣、成數轉化成百分數,然後再按照百分數問題的思路來解決問題。

2.注重們每個小節的內容之間的聯繫。在教學和折扣和成數時,幾折和成數都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例如:八折就表示十分之八,也就是80%;八成也表示十分之八,也就是80%;七五折就表示十分之七點五,也就是75%;七成五也表示十分之七點五,也就是75%。把這兩個內容聯繫在一起,學生就不會感到所學知識是新知識,會把新知識融入到舊知識中,學生也會學得非常的輕鬆無負擔。在教學稅率和利率時,也是把這些知識轉化成百分數的乘法應用題,都是知道把總收入和總錢數看作單位1的量,用單位1的量×稅率(利率)來解決問題,但也注重區分兩者之間的不同,讓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不足之處:

關於折扣的寫法。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對於八五折寫成了85折,雖然貌似都讀作八五折,但是表示的意思卻不同,正確的寫法應爲8.5折。

再教設計:

在教學中還是要把折扣的寫法補充到新教學內容裏面,不讓學生出現易錯的知識點,儘量寫成漢字的寫法。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8

在10的分解和組成時,讓學生同桌合作一人記一人分,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再讓學生上臺分等多種活動使學生對10的組成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10的認識教學反思10的認識教學反思。最後通過多種活動師生遊戲、生生遊戲;你說我說一起組成10。

允許學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一節課下來,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但還有一些值得進一步改進和研究的問題: 1、“10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在編排上與8、9的認識其中有一點是不相同的:沒有安排10(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的序數意義的教學,因爲學生對自然數的序數意義已比較熟悉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10的序數意義還要不要拿來當作新授部分來講還是點到爲止呢?新課程下的教材如何來正確把握,如何讓教學在第一線的老師來挖掘這個有效素材呢?這是我從事新課程教學幾年來的一個困惑。2 、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10以內數的順序時,能讓學生順着數和倒着數。再讓學生親自動手擺10個小棒。並將它們捆成一捆,讓學生了解“10個一,可以組成1個十。在處理這個難點時,我覺得我做得還不夠,忽視了10還是個計數單位的教學。

這節課圍繞課標體現趣,新,活三個特色。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9

在《bpmf》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是:1.讓孩子們學會聲母bp,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2.學習拼讀bp和單韻母a、o、i、u組成的音節。拼讀音節是這堂課的難點。在課堂上,我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1.以故事形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感覺生動有趣的故事是引人入勝的法寶之一。我將本課配的情境圖用優美動聽的小故事呈現,故事中包含了字母的讀音、字形。上課伊始,我將bp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之中進行情境導入,孩子們一開始就入情入境地投入到課堂中,很好地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2.通過實際操作,增強識記

教學時,bp很容易混淆。我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去區別b和p,學生們興趣極高,有的說“像個6字bbb,9字反寫ppp”,有的根據半圓的方向說“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有的學生用手指拼擺b、p孩子們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

3.巧設教學遊戲,在玩中學

在教學bpmf與單韻母a和o的拼讀時,我採用了試讀、指名讀、範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小組比賽讀幫助學生加強記憶。孩子們都好表現,學得更來勁了。

4.送字母回家

最後一個環節是教學生寫bpmf,採取的是送“bpmf”回家的方式。我先通過課件出示拼音格里的字母,讓學生觀察bpmf到底住在四線格的哪一格,接着讓學生說說每個字母怎麼寫,然後範寫,學生同步書空。最後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學生很好地掌握書寫格式和筆順。

5.存在的不足與改進:

從這節課開始,學生才學習聲母與韻母的拼讀。由於剛接觸拼讀,所以,教師要強化拼讀訓練。從課堂的反映來看,學生對拼讀有難度個別學生沒有讀準,老師沒有及時的發現,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擴大拼讀面,讓孩子多練,練熟。在音節教學中,我要注意不讓學生過分依靠教師領讀,而要致力於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不要始終按音節表的順序拼讀,而應及時地讓他們利用卡片,打亂順序認讀,以訓練學生見形知音的能力。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的設計,使本節課一開始就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一個數的絕對值實質上是數軸上該數所對應的點到原點的距離的數值,而這種幾何解釋反映了概念的本質,學生在對概念理解的基礎上,最後再概括上升到形式定義上來,這樣比較符合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規律,同時使得絕對值概念的非負性具有較紮實的基礎。教學中對-a所表示的數學生理解不到位,下節課還應採用不同方法加深理解。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1

1、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基礎,首要的是學生要具備與所學新知有關的知識基礎,其次是學生要有原有知識與新知進行溝通、聯繫的思想基礎。由於教學前對學生的這兩個基礎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在課前談話中有意識的設置了數學語言、名稱與特定數學符號的對應關係。回顧整節課,發現我當初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爲這個班的學生很好的具備了這兩個基礎。課堂上學生因爲有了這兩個紮實的基礎儲備,所以自己創造了比的意義、比值的概念、比號等比中各部分的名稱,概括了求比值的方法。

2、課堂因爲開放,才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才促使了學習資源的生成、纔有了學生創造的慾望與創造成果的展示。但是,這無形中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了學生轉瞬即逝的創造點,合理重組學習資源,那麼教學會更精彩,課堂更富活力。孩子的創造慾望決定了整堂課的生命。儘管在課堂中好幾個地方我都能做到不遺漏學生的一個個閃現靈性的創造點,但由於自己在某些環節的預設上發生方向偏差,主要原因還是對學生缺乏瞭解、課件的製作缺少互動。如:在讓學生猜測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按自己的預設學生肯定會先想到比號,而事實是有學生先想到的卻是比值,而且理由說的也清清楚楚,有根有據,如果課件是互動的話,那就很容易解決了這個問題。

3、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驗環節中,前幾個題目從學生的反饋效果看,還是相當理想的,不僅進一步理解了比的意義,而且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說、做都相當精彩。後面由於時間的原因,練習中對圖形的練習結果處理顯得不夠完整。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2

通過初讀,學生初步感知了鵝的高傲,我便用“這隻白鵝給作者留下了什麼印象?”將學生帶入文本。在體會作者如何感受到鵝的高傲時,我抓住“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讓學生做做動作,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並在動作中理解了詞語“左顧右盼”,初步感受到白鵝的高傲。接着我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圍繞“白鵝的高傲還體現在哪”,把感受深的句子劃下來,在旁邊做批註。這不僅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感悟文本,也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能夠認真讀文體會,並寫下感受,達到了預設目標。

在對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我開始組織學生圍繞“白鵝的高傲還體現在哪”進行閱讀感受交流。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瞭解白鵝叫聲、步態和吃相的特點。如抓住“厲聲叫囂”、“引吭大叫”,讓學生想象白鵝的動作、說的話,激發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進行交流,體會鵝叫聲高傲。通過讓學生將鴨與鵝的步態進行對比讀,播放淨角出場的畫面,給學生直接的感官刺激,並讓學生自己走一走,感受鵝步態的大模大樣。從鵝見到人非但不怕,反而咬一口的句子中,學生體會出鵝的高傲。經過讀文──看畫面──演一演──再讀文的過程,學生充分感受到鵝步態的高傲。在體會鵝吃相的高傲時,我引導學生感受鵝吃飯時的“三眼一板”、“一絲不苟”,以及鵝吃飯時非要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的“老爺”派頭,體會鵝吃飯時的架子十足。在整個感悟文本的過程中,我還將詞語積累貫穿其中,達到積累詞語的教學目標。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3

《信客》的公開課執教已經過了將近4個月了。對本文執教存在的不足之處,始終讓我放不下心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對執教本文有了新的想法。該文的執教的最大不足終於在我的思考下,浮出水面:開放度不足。在執教過程中,我爲什麼提高了“老信客”的量,本來在文本中“老信客”的地位是低於“年輕信客”的,我的執教中爲什麼會提高“老信客”的地位呢?細細想來是對“老信客”這個悲情人物的久久不能割捨。“老信客”雖然失信,但是他耿耿於懷,能全盤否定他的“誠信”嗎?“年輕信客”雖然公功德圓滿,但是他順應時事,急流勇退,對“誠信”是一往無前的執着嗎?這些東西是可以讓學生探討的。那麼作者對這兩個人物的態度是怎樣的呢?“年輕信客”最終選擇永遠陪着“老信客”是否有“懺悔”?對“老信客”是否也從心底裏還是佩服之至的呢?

如果我再次執教該文,我會在引導學生認識這兩個人物後,去探討以上的問題。這樣的課堂更加開放。不管討論的結果怎樣,我的心裏還是有一種“老信客”情懷。就像餘秋雨先生在《文學創作中的未知結構》中講到的“兩難”的境界。我認爲“老信客”就處於這樣的兩難的境界:內心極度最求誠信,但客觀事實不容他繼續信客職業。但是“老信客”用找一個新信客來實現自己的心願或完成沒有完成的使命,是一種心靈的救贖。爲了實現救贖他盡力自己的最大努力:諄諄告誡(揚起受傷的手),悉心教導(告訴新信客做信客的本領),隱瞞苦難(不告訴新信客做信客的代價)。

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人物,他的“悲情”比“年輕信客”的“功德圓滿”對讀者應該更有衝擊力。我實在放不下“老信客”。我要爲“老信客”正名。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4

《圖形中的規律》,這節課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八冊《認識方程》這單元的後續學習內容的第一課時,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新增的內 容,也是教材改革的新變化之一。它蘊涵着深刻的數學思想,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是學生今後學習、生活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操作、討論等活 動,讓學生經歷發現規律的過程,從而發現圖形中的規律,的規律,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這部分內容是教學 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多讓學生擺,小組討論總結這樣連擺圖形的規律。這樣效果會比較好。

有效的數學活動意味着教師需要喚醒、引導、促進和 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斷引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這是數學活動有效進行的“發動機”。首先,我們教師所應做的是在摸清學生的知識底蘊的同時,給予 學生學習的推動力,激發學習的內在需要。因此,我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同學們,這樣連續擺10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呢?”擺小數目的三角形學生可能用肉 眼觀察的方法一下子就能說出答案,而到大數目可能一下子說不出來,這個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引起了學生的認知上的衝突,初步讓學生體驗探索發現規律的必要性。 其次,以“猜想—驗證”的教學方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規律。1、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猜擺10個三角形要幾根小棒?2、培養自主思考探究的方法。讓學生確 實能做到主動,獨立地學習,十分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工具”。即教學內容的結構和學習方法的結構。在教學中教師要用結構的觀點去分析和研究教材,指 導學習方法,給學生主動學習的“工具”,並使之形成後續學習的動力。課堂上,我先讓學生2個人爲一組來想辦法,說說你想用什麼辦法來驗證?再對學生的方法 及時進行梳理和指導。3、及時提供充分的探究時空,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探尋規律。4、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規律,適時進行數學化。學生探究 後,我及時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發現,表達所擺圖形的個數與所需要的小棒根數之間的關係。讓學生讓學生親身經歷“從具體形象表示——用數學語 言描述——用數學模型表示”這一逐步符號化、形式化的過程,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化”水平。

1、引入新知中讓學生獨立的擺三角形的步驟可以省略,因爲學生已經掌握,可以直接引入新課。

2、在學生彙報交流發現的規律時,對學生用語言來表達規律的引導不夠到位,顯得比較着急,深怕學生不會,該留給學生更多地思考時間,學會等待。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5

廬山,我國江西省的一座名山,自古就以“奇秀甲天下”,唐朝大詩人李白在50多歲時來到這裏,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望廬山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峯升起紫色的雲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傾瀉而下,真讓人以爲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多麼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人生識字憂患始。對於詩人來說,短短的十數個字中,包含了太多喜怒哀樂,情感糾葛。而我們這些後來人,只能在不斷地研讀中揣摩詩人或複雜、或激昂的情感,走進詩人,走進詩歌盛行的時代。

我在仔細研讀了教材之後,將目標設定爲: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教學難點定爲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麼,根據唐詩音韻和諧、用詞精煉的特點,我採用“分步朗讀、逐漸深入”的方法,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分散難點,各個擊破,從而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

一讀、讀準字音

本詩生字不多,但應提醒學生要讀準字音、還要讀準押韻的字。本詩押韻的字是“煙”“川”“天”,它們都是前鼻音,不要讀成後鼻音。另外,“落”字讀Luò,“銀河”的銀讀yín。第三步就是要讀出古詩特有的節奏。這樣的安排,符合兒童好表現的特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了民主、輕鬆、互動的學習氛圍。

二讀、理解詞句

學生從上幼兒園起日積月累地背誦了許多古詩,關於詩意的理解卻顯得模糊而淺顯。《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讓學生在想象中完成對詩歌的理解此刻尤其重要。因此我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鼓勵其他學生給予解答,當遇到困難時,再由我這個教師適時引導、指點,就這樣,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很好地體會了“掛”字的妙不可言、“飛流直下”的氣勢磅礴,“銀河落九天”的驚天動地。在交流中激活學生的聯想,在質疑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在互幫互助中想象畫面,領略文字的獨特魅力,感悟古詩的經典意境。

三讀、體會情感

在學生讀懂了詩句的基礎上,就要指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自由讀,在讀中揣摩怎樣處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頓,怎樣表現詩句的情感;教師引導讀,在理解中體會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交流自己的感受。另外多媒體課件的出示,使學生雖身在教室,卻有如身臨其境、觀看瀑布的飛流直下壯觀場景,聆聽瀑布所發出的隆隆巨響,真切地體會瀑布的雄偉氣勢,以致脫口而出“山河壯美”的感嘆!

廬山,一座千年屹立的山峯,因爲李白的到來而名垂千古;李白,一位視權貴如糞土的詩人,寄情山水而感嘆:“疑是銀河落九天”。但是,這份情,要通過誦讀表達出來,對於二年級的小孩子是有難度的。如何引領孩子們入情入境的朗讀,一直都困擾着我。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6

當悅耳動聽的音樂鈴在耳邊盪漾開去的時候,我與我的學生都在心底鬆了一口氣:終於,《二泉映月》欣賞“完”了,也欣賞“懂”了!面對着一張張因收穫而快樂的臉龐,注視着一雙雙因興奮而清亮的眼睛,我又一次想到了“以人爲本”這個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的,課程改革最關鍵的是改變過去教師“滿堂灌”的現象,聚焦於學生的探究、發現、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其交流合作的能力;不是隻注重知識的傳授,而要使學生在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獲得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而今天,當我與我的學生感受着《二泉映月》那優美而又激昂的旋律美時,震撼着阿炳堅強又正直的人格美時,我欣喜地發現:原來學生可以更美的!

一、“個性飛揚”是美

新課程告訴我們:課堂上,學生是主體,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要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我欣賞學生在課堂上的“個性飛揚”,那是自信、智慧的涌動,那是主體能動性的張揚。如何讓課堂成爲學生“個性飛揚”的舞臺呢?以往,我的備課本中對於學生的朗讀指導總是寫得極盡詳細,初看頗有針對性,實質卻完全是我的朗讀模式。我以我的感悟去要求學生,把我的感情強加於學生,學生只是我的朗讀工具。他們也許不懂課文,但可以煞有其事地“讀”課文;他們也許不明白爲何要這樣讀,卻依然讀得“有聲有色”……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的文章,初讀此文,我便被文中優美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空靈意境所吸引,更被蘊藏於文字但又淋漓盡致流露出的精神美所感染,而當我聆聽完那舉世聞名的二胡獨奏《二泉映月》後,內心更是震撼!這是一篇適合朗讀,而且需要通過朗讀來感悟的課文。我該怎樣來指導學生朗讀呢?“傾聽孩子的聲音”,腦海中飛快地閃過這一新課程亮點。我精神一振:爲何不能在課堂上讓學生“傾訴自己的感情”呢?聽聽他們是怎樣欣賞《二泉映月》的?於是,我在備課本上寫下了這樣一番設計:第一教時,先以音樂導入,在優美又激昂的旋律中幫助學生奠定感情基調——對曲子創作者的敬佩。然後給予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學生在敬佩與好奇的情感驅使下,必然會興趣昂然地開始自己的朗讀。學生準備充分之後進行首次朗讀反饋。只要求學生讀,而不需要談“爲什麼這樣讀”。接着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確定學生理解的難點,作爲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 第二教時,引導學生深入感悟課文之後再次清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這次應告訴大家“爲什麼這樣讀”。兩次朗讀,各有側重,且逐層深入。前者是感悟的起點,後者則是理解後的感悟。

忐忑不安地開始上課,下課時卻欣喜萬分:初次朗讀首先成爲學生的“興趣”時,他們大膽嘗試,敢於思索,通過自己獨特的朗讀表達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的也許讀得不夠流利,但那份認真卻使人欣慰;有的理解也許還不夠深入,但自信卻可見一斑……隨着感悟的深入,理解的透徹,學生對於阿炳知道得更多,對於《二泉映月》也“懂”得更多。於是再次“朗讀”便成爲了學生表達情感的“需要”。他們通過朗讀演繹着內心深處對課文的欣賞,對阿炳的崇敬,對曲子的喜愛……於是乎,有的同學配樂朗讀,聲情並茂;有的同學小組合作,情感共鳴;有的則激情昂揚,鼓舞人心;更有甚者有聲有色地朗誦,使人震撼…….看着這“個性飛揚”的一幕幕,我感到了美!

二、“合作探究”是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國小語文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方面能起巨大作用。爲了真正還學生“自主探究”的權利,我作了一番大膽嘗試:嘗試讓學生自己走近阿炳,嘗試讓學生與阿炳對話,與文本對話,嘗試讓學生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嘗試讓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爲此,《二泉映月》第二教時便有了這樣的構思:

一、創設情境,感悟內心

學生輕輕地自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讀懂了什麼,讀不懂的地方可把句子畫出來,然後交流理解。

1.分享讀懂的快樂。

2.提出讀不懂的地方。

3.結合課文第3小節與課前蒐集的資料合作解決疑問。

二、精讀感悟,品味賞析

1.引讀有關課文:聽着,聽着,阿炳的心——,他禁不住——。他要通過——,把——情懷,傾吐給——。

2.質疑:讀到這兒,你覺得我們該研究什麼問題了?

3.合作研究。

4.討論交流。

當我終於把這設計定稿時,我很是擔心:學生會質疑嗎?他們能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嗎?合作研究能解決問題嗎?這一連串的“害怕”使我的心懸了起來。終於到了關鍵性的時刻:引讀第五自然段的開頭後,我靜待着同學們提出該“研究”的問題。“阿炳怎樣通過琴聲來傾吐自己的情懷?”我驚喜啊,這不正是課文的重點嗎?學生能一下子點出來,多棒呀。“阿炳想通過琴聲傾吐自己怎樣的情懷呢?”我又一次露出了喜悅的笑容。這個問題正是我們這節課理解的難點,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讀懂了整篇文章。學生果然也急於解決他們想知道的問題。於是,小組合作研究,通過讀課文,聽音樂,看資料,津津有味地討論交流。最後,大部分同學都明白了阿炳通過琴聲曲調的變化起伏抒發了他內心對音樂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表達了對命運的抗爭,更傾訴了對生活、家鄉、大自然的熱愛……此時,我心中的“石頭”完全落了地,被驚喜籠罩住了的我豁然感到:“自主探究”原來是這樣美麗!

三、“童心閃爍”是美

一直以來,黑板是教師的“專用地”。教師可以在上面“指點江山”,學生面對的完全是教師的“藍圖”,他們往往是被動地接受,被動地理解,即使教師漂亮的板書是對課文最簡潔的概括,生動的板畫是對課文最形象的再現,學生也是完全被動的接受者,面對“神聖”的板書,他們不敢思索,也不能質疑。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假如真還給學生“自主”,那麼這一塊歷來被學生視爲“聖地”的黑板是否也應該成爲 學生的“用武之地”呢?《二泉映月》第二教時的後半部分設計讓我領略到了學生無窮的智慧。黑板上書寫着不僅僅是他們智慧的見解,更是一顆顆閃亮的“童心”。

課堂已接近尾聲,學生已順利地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在樂曲的感染之下,又一次投入地朗讀課文。這一次,他們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讀的,那抑揚頓挫的語調飽含着對樂曲的欣賞,那真情流露的眼神流淌着對阿炳的崇敬。看着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我激動極了:“這麼美的景色,這麼美的旋律,這麼美的情感已深深感動了我。我相信:同學們也一定陶醉其中,被阿炳傑出的音樂才華和頑強的奮鬥精神所感動!此時此刻,你心目中的阿炳一定十分高大吧!那就請你在黑板上傾訴你對阿炳的崇敬,寫出阿炳最令你感動的品質或精神吧!“剎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不再沉默是金,也不再猶豫不決,而是躍躍欲試,小手林立,因爲他們內心的情感澎湃着,激動涌流着,他們願意通過板書來傾吐這種感動。於是,黑板上便有了一顆顆閃閃的童心,一份份純潔的童真。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7

《月球之謎》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識短文,講的是人們對月球的種種遐想和各種謎團。它從皓月當空的美好景象落筆,說到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異景色,接着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的不解之謎,最後以“對神祕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結束。全文最大的特點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從生,課文爲讀者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讓讀者去遐想,去探索。根據文本特點,我把第一課時重點確定爲:瞭解月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這篇課文雖然散發着科普知識的光芒,但其文字優美,要從語言文字中感受月球的神祕,不失語文的本味。因此,我把文本的三維目標定位爲:1、認知目標——會認懸皎遐壤藻等幾個生字,會寫幕、臨、奧、撒等字。瞭解“遐想、奧祕、令人費解”等詞的意思。2、技能目標——瞭解有關月球的知識,積累有關月亮的詩句。3、 情感目標——感受月亮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探索月球的慾望。課堂教學中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方向,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8

新的課改實驗教材綜合性增強,實踐、操作性的內容增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應用新教材,如何引導學生去學成爲關鍵。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所改進,充分考慮學生的好奇心和榮譽感,鼓勵學生多討論多參與,讓學生有機會講述自己的見解,教師有“度”的進行課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師由過去單一的指導者變成了學習者、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打好學習基礎的同時,又培養了自身的能力,發展了自身的特長。基於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一些比較新穎的方法,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以下即爲我的幾點做法:

一、賞識學生可以無限地激發學生的內動力

賞識教育就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爲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人的閃光點,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和成長。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老師希望學生具有哪些品質,那麼,你就說他已經具備哪些品質,不斷地被賞識和被肯定,學生就會越來越優秀。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在美國的一個小鎮貧窮落後,鎮上沒有一個像樣的教師,以前來過幾位老師都沒有留下來。這時又來了一位男教師,當他來到學校,看到的情景是學生又髒又亂,不懂得文明禮貌,有門不走,進進出出都跳窗戶,個個都好像沒有教養。上了幾天課後,老師正在教室裏備課,“嗖”地一下從窗戶跳進來一位學生,那位老師連忙把他叫到身邊,拉着他的手來看,還說着“我給你看看手相”。說着像模像樣地看着,“喲,小夥子,你的手相相當好了,如果我沒說錯的話,你將來會是這個州的州長。”那位學生還有些不相信,便問“真能嗎?”“能,我不會看錯的。小夥子,你現在就得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啊!”從那以後,那個學生果真就像老師所期望的那樣,一言一行都嚴格要求自己,就連走路的樣子都變了。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在一次州長競選中,選出的州長竟是那個當年被預測爲州長的小夥子,當各屆人士和一些知名記者問其感受時,他激動地拿起話筒說:“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他的那位老師並不是真會算命,而是爲他設定了一個非常美好的目標,給他以極大的期待和信任。老師給以學生什麼樣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的行進方向。

在我的教學生活中有一次經歷讓我終生難忘:我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在課堂教學時,猛然發現我的一個學生在桌上趴着睡覺,我腦門一熱當場真想“收拾”他一頓,可是我冷靜地一想,走到他身邊小聲地對他說:“你是那麼聰明,老師一直對你有很高地期望,充滿信心,一定要努力呀!不要令我失望!”然後,不動聲色地回到講臺,那個學生聽了我的話馬上坐好,積極地加入到我們的課堂中。記得第一次平時章節測試他打了66分,其它好同學有好幾個打滿分120分,他就一直覺得很不好受,根據我平時的觀察該學生確實很聰明,只是基礎差了一點,這一次綜合考試考差一點也是正常的,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在放學後找到我,哭着要求我批評他,說他辜負老師。我心靈受到大的衝動,我沒有想到他會有這麼強的上進心,我沒有批評他,相反就他的卷子找到不足的地方,鼓勵他以後的學習中要仔細,嚴謹,好鑽研,讓他從中找到信心:尤其是老師沒有放棄他。從此,他的數學成績名列前茅。其實說真的,當時我剛接手這個班級的學生,我連他叫什麼都不知道!可見,賞識學生不僅誘發和鼓舞了學生克服困難、積極向上的激情,並且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和個性的發展產生直影響。

二、多種多樣的興趣激勵法進行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學校特點,發揮優勢,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學特色。

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潛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對此,我採取了這樣幾點做法:

(1)從現實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和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簡化複雜問題。

九年級下冊“三視圖”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有些比較複雜的立體圖形的很不好想像,我就在課前有蘿蔔、地瓜刻出模型來,讓學生面對實物來解決問題,進而來培養他們的空間想像力,從而將問題簡單化。

我在第七章“可能性”時,將一個模擬搖獎器帶入教室,從生活中購買彩票中獎的可能性有多大入手引入課題,告訴學生這一章研究的對象就是事件發生可能性。對於彩票這樣一個生活中人人感興趣的話題,學生自然也願意去了解,以很高的熱情去學習。從而讓學生去真正理解有用的數學的價值。

(2)用生動有趣的圖案和實物來代替抽象的理論知識,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相對於數學的推理計算,學生更容易對直觀有趣的圖案和實物產生興趣。在講解第一章“生活中的圖形”時,我將大量有趣的圖畫、實物帶入教室,讓學生感悟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幾何圖形,數學就存在於生活之中,學習數學能爲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供很大的幫助,從而調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在講解第四章“圖案設計”一節時,我在上課時向學生展示了大量生動的幾何圖案,如仙人掌、帆船、房屋、橋樑等等,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理解了對稱的意義及用途,體會到數學王國的瑰麗。

(3)用精彩的問題設置吸引學生。

“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課堂提問是啓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於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講解“日曆中的方程”一節時,我讓學生隨便圈出某月日曆上一豎列上相鄰的三個數,將這三個數的和告訴我,我就能猜出這三個數是多少。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調動了起來,學生迫切的想知道我是如何猜出這三個數的,學習熱情高漲。這時,我告訴學生,我們只需要列一個簡單的方程即可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自然對列方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情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識,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4)用數學實驗和遊戲吸引學生。

在新的實驗教材中設置了大量的實驗和遊戲,我對這些資源進行了充分的利用。這些實驗和遊戲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從中發現數學的一些內在規律並能熟練加以運用,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寓教於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概率的有關知識時,教材中設置了摸球遊戲,讓學生通過摸球遊戲感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但由於課堂上時間有限,實驗次數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在課後又組織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學生對概率有了較爲清晰的初步認識,並對進一步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將一個複雜的數學問題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的很到位。

(5)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事例吸引學生。

在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採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個笑話、一句生動的話、一個有趣的事例能給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克服困難,奮發進取的信心。比如,在講解“點動成線、線動成面”時,我拿出一個乒乓球向空中一扔,乒乓球劃出了一道弧線;然後我又打開了教室中的吊扇,吊扇徐徐轉動,逐漸形成了一個面。然後我告訴學生,這分別就是“點動成線”和“線動成面”,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我調動了起來。

此外在教學中我充分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答對問題的喜悅,發現規律的興奮,而對知識不封頂,充分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去進一步探索思考,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提出表揚,對學生的新發現、新方法儘可能的加以肯定,並給予推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學習。

隨着課改實驗的不斷深入,有幸成爲第一批實施新教材的一員的我越來越感覺到: 轉變評價觀念,就是要清楚評價的最終目的改變的重要性,它不在於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以便給學生貼上標籤;而是教師應真心、真誠地賞識學生和理解、鑽研教材,去探索採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通過評價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珍視學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賞學生的每一個創造,肯定學生的每一分努力;通過評價和鼓勵 ,使學生能夠認識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促進和指引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同時還要不斷的改變自己,充實自身的教師素養,才能更好的參與到課改實驗中去,培養新時代的合格人才。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19

本週我結束了《升和毫升》的教學,升和毫升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據我的調查孩子對升和毫升的瞭解也很粗淺。要建立容積單位的表象及空間觀念,較爲準確地估計常見容器的容量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講解本單元時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學具進行操作實驗,學生經過直觀的觀察才能初步建立容積單位的表象及空間觀念。爲此我做了精心的準備,借來了量杯(3個)、量筒(1個)、滴管(1個)等等,還讓有條件的學生從家帶來一些飲料瓶用做觀察實驗。讓學生感受1毫升、10毫升、1000毫升有多少,以及通過操作得出升和毫升之間的關係:1升=1000毫升。

在課後我要求學生去超市做調查,第二天上課交流調查報告。要多看、多記、多總結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哪些用升,哪些用毫升,用升作單位的包裝一般有多大,用毫升的呢?因爲課堂展示畢竟有侷限性,要讓孩子走到生活中去,最後他們學到的知識才能用於生活。

對於學生在練習中犯的錯誤也不能放過,要給予及時糾正。

總的來說,本單元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爲主體,通過動手操作來理解本節課所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情緒高漲,從學生的情緒來分析,學生也很喜歡這部分內容,所以收到的效果不錯。

藍藍的威尼斯教學反思 篇20

1、創設情境,促進學生的情感參與。

在閱讀教學中,教學應該是一種“導體”,讓文本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並磨礪人生。比如:在開始引入朗讀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麼樣誇獎你的,她的動作和表情是怎麼樣的?”從而導入課文“這裏也有三個媽媽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你去讀一讀”。這樣的閱讀教學貼近生活,並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着真摯情感走進文本,並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敢想、敢說、敢做),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

只要學生有了真切的情感體驗,在朗讀時適當點撥,指導,學生便能比較準確地讀準語句的語氣,找準感情基調。本課不需要學生逐句朗讀,只要求學生讀準三個母親在說到自己兒子時的不同語氣以及老人在看見三個孩子後說的話語。這部分的朗讀鋪墊爲後面孩子參與討論做好了鋪墊。

2、閱讀教學自主化。

情感體驗閱讀方法要求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通過自讀自悟,自主體驗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而交流研討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考察情感體驗方法應用的主要途徑。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讀自悟的環節以後,我都要設計一個交流的環節,用教師生動有效的課堂評價,學生充滿個性化,充滿生命活力的的語言,展示出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挖掘學生心靈深處想法,對文本的主題進行昇華,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