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48K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1

一、x年大學聯考英語試題分析: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通用17篇)

x年英語試卷真整體現了“穩中求發展,發展中求創新”的命題思想,整套試題的知識覆蓋面廣,難度與往年相差不大,但更強調語篇,強調應用,注重實際。試卷資料也更具現代氣息,貼近生活,貼近現代。

其中聽力部分選材全部來源於生活,考察點側重放在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潛力上。語速略有提高。單項填空部分綜合測試了語法、詞彙、習慣用語等知識。與往年相比難度上略有降低。完型填空部分考察學生對語意、語境、語篇的深層理解,並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繫,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內在邏輯思維潛力。

閱讀理解部分要求學生有很廣的知識面,而且有很好的閱讀技巧,更要有很快的閱讀速度。書面表達更加重視對考生潛力和素質考察的命題指導思想,給了學生較大的自由表達空間。

二、反思後得出結論:

1、爲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學生英語思維潛力的養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爲他們將來進一步學習英語有很大的幫忙。

2、以課文爲根本,不斷擴充學生的詞彙量。

3、培養學生的語境意識。

4、下大力氣提高學生的閱讀潛力。閱讀潛力的提高,除了速度的訓練外,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

以上是自己對03年英語試題的分析及自己的一些教學反思。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2

我們常有這樣的困惑:不僅僅是講了,而且是講了多遍,但是學生的解題潛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聽見學生這樣的埋怨:鞏固題做了千萬遍,數學成績卻遲遲得不到提高!這就應引起我們的反思了。誠然,出現上述狀況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題教學值得反思,數學的例題是知識由產生到應用的關鍵一步,即所謂”拋磚引玉”,然而很多時候只是例題繼例題,解後並沒有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因而學生的學習也就停留在例題表層,出現上述狀況也就不奇怪了。”學而不思則罔”,”罔”即迷惑而沒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例題教學爲什麼要進行解後反思了。事實上,解後反思是一個知識小結、方法提煉的過程;是一個吸取教訓、逐步提高的過程;是一個收穫期望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講,例題教學的解後反思就應成爲例題教學的一個重要資料。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作些探究。

一、在解題的方法規律處反思

例題千萬道,解後拋九霄”難以到達提高解題潛力、發展思維的目的。善於作解題後的反思、方法的歸類、規律的小結和技巧的揣摩,再進一步作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解,挖掘例題的深度和廣度,擴大例題的輻射面,無疑對潛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透過例題的層層變式,學生對三邊關係定理的認識又深了一步,有利於培養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透過例題解法多變的教學則有利於幫忙學生構成思維定勢,而又打破思維定勢;有利於培養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二,在學生易錯處反思

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往往和成人不一樣,而其表達方式可能又不準確,這就難免有”錯”。例題教學若能從此切入,進行解後反思,則往往能找到”病根”,進而對症下藥,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爲整個的解題過程並非僅僅只是一個知識運用、技能訓練的過程,而是一個伴隨着交往、創造、追求和喜、怒、哀、樂的綜合過程,是學生整個內心世界的參與。其間他既品嚐了失敗的苦澀,又收穫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他可能是獨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透過合作協同解決,既體現了個人努力的價值,又無不折射出羣衆智慧的光芒。在此處引導學生進行解後反思,有利於培養學生用心的情感體驗和學習動機;有利於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爲自主探究學習;還有利於鍛鍊學生的學習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養。

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就指出:反思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總之,解後的反思方法、規律得到了及時的小結歸納;解後的反思使我們撥開迷濛,看清”廬山真面目”而逐漸成熟起來;在反思中學會了獨立思考,在反思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交流、合作,學會了分享,體驗了學習的樂趣,交往的快慰。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3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如何儘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40分鐘的學習效率,這對於剛剛接觸高中教學的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要教好高中數學,首先要對新課標和新教材有整體的把握和認識,這樣才能將知識系統化,注意知識前後的聯繫,構成知識框架;其次要了解學生的現狀和認知結構,瞭解學生此階段的知識水平,以便因材施教;再次要處理好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關係。課堂教學是實施高中新課程教學的主陣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不但要加強雙基而且要提高智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個性是自學。尤其是在課堂上,不但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0分鐘的學習效率,在有限的時間裏,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分爲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取教學的策略、方法和媒體,把資料進行必要的重組。備課時要依據教材,但又不拘泥於教材,靈活運用教材。在數學教學中,要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潛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到達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要能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每一堂課都要有教學重點,而整堂的教學都是圍繞着教學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爲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能夠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資料簡短地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資料,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要透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適當地還能夠插入與此類知識有關的笑話,對所學資料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潛力。尤其是在選取例題時,例題最好是呈階梯式展現,我在準備一堂課時,通常是將一節或一章的題目先做完,再針對本節的知識資料選取相關題目,往往每節課都涉及好幾種題型。

三、要善於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師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爲重要和迫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顯著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先45分鐘的資料在40分鐘中就加以解決;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於對整堂課所學資料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資料,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透過投影儀,同步地將資料在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資料。在課堂教學中,對於板演量大的資料,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複習課中章節資料的總結、選取題的訓練等等都能夠藉助於投影儀來完成。可能的話,教學能夠自編電腦課件,藉助電腦來生動形象地展示所教資料。如講授正弦曲線、餘弦曲線的圖形、棱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能夠用電腦來演示。

四、根據具體資料,選取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規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能隨着教學資料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於新授課,我們往往採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而在立體幾何中,我們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如在教授立體幾何之前,要求學生每人用鉛絲做一個立方體的幾何模型,觀察其各條棱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各條棱與正方體對角線之間、各個側面的對角線之間所構成的角度。這樣在講授空間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係時,就能夠透過這些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此外,我們還能夠結合課堂資料,靈活採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在一堂課上,有時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用心性,有助於學生思維潛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五、關愛學生,及時鼓勵

高中新課程的宗旨是着眼於學生的發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並處理好課堂的偶發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瞭解學的對所講資料的掌握狀況。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後,讓學生複述;講完一個例題後,將解答擦掉,請中等水平學生上臺板演。有時,對於基礎差的學生,能夠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鍊機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

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着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爲學習的領路人。

在一堂課中,教師儘量少講,讓學生多動手,動腦操作,剛畢業那會,每次上課,看到學生一道題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我就有點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們即將做出答案的時候將方法告訴他們。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靠,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潛力和新方法的構成。學生的思維本身就是一個資源庫,學生往往會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來。

7、切實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衆所周知,近年來數學試題的新穎性、靈活性越來越強,不少師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題上,認爲只有透過解決難題才能培養潛力,因而相對地忽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教學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證拿出來,或草草講一道例題就透過超多的題目來訓練學生。其實定理、公式推證的過程就蘊含着重要的解題方法和規律,教師沒有充分暴露思維過程,沒有發掘其內在的規律,就讓學生去做題,試圖透過讓學生超多地做題去“悟”出某些道理。結果是多數學生“悟”不出方法、規律,理解浮淺,記憶不牢,只會機械地模仿,思維水平較低,有時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蘆畫瓢,將簡單問題複雜化。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過於粗疏或學生在學習中對基本知識不求甚解,都會導致在考試中決定錯誤。不少學生說:此刻的試題量過大,他們往往無法完成全部試卷的解答,而解題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於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練程度及潛力的高低。可見,在切實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中同時應重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養。

8、滲透教學思想方法,培養綜合運用潛力

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有:轉化的思想,類比歸納與類比聯想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換元法、待定係數法、反證法等。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滲透在中學數學教材的條章節之中。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恰當在講解與滲透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忙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從而到達傳授知識,培養潛力的目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靈活運用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0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就應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用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4

在推進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語文教學的嚴峻問題,也敢到了自己在作爲一個母語教師肩頭責任的重大。於是不斷的進行探索和思考、總結,和大家共同交流。對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做一下小結。

一、教學方法要穩中求變

因爲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厭倦,而太多變的教學又讓學生琢磨不透,不能形成規律,無“法”可依,所以教學就成了一個需要不斷思考和改進,既需要象做飯一樣要變換花樣,來引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習慣,讓學生覺得有規律可尋。例如每天的預習,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規律,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麼。生字、詞語以及有關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初次閱讀課文,是必須掌握的。而有時也需要一些變化是我們需要潛心研究的,例如我在教學《變色龍》的時候要求學生把自己朗讀的最好的段落錄下來,讓學生通過讀體會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二、教學主體要調動激活

要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有時我們總是爲僵化的課堂氣氛而很苦惱,其實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不是一天可以培養的。從新課程的角度來講,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而不是被動的執行者。尤其是現在的孩子他們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聰明指數絕對超過了我們小時候,如果要是用我們來衡量他們是不行的,因此我們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一個施展自己的平臺。例如:在學習《窗》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設想一下,這個沒有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美景的病人,他會怎麼樣呢?同學們紛紛的去說。有的說,他懊悔之極,後來自殺了;有的說,他也舊病復發,痛苦而死;有的說,他在一次次的噩夢中死去了;還有的說他後來遇到了一個好的醫生來這個城市,於是很巧的治好了他的病,而他後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買下了對面的土地,把他建成了一個美麗的公園……學生的想象能力是超出老師的想象的。

三、教學重點要突出體現

語文課堂要突出重點,體現亮點。其實新課本每單元基本有一個重點,但是每課又有各自的特點。例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主要是小說,《孔乙己》、《范進中舉》、《口技》、《變色龍》、《窗》只有一篇是文言文,其餘都是小說,而四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運用了對比的方法,但是對比的角度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握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去學習 。讓學生既看到知識的整體特徵,又看到每一課的特點。既要給學生知識又要讓學生感受到快樂,營造快樂語文的氛圍。例如《孔乙己》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孔乙己的境遇而編寫課本劇,並進行表演,或者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看已經制成光盤的課本劇來感受主人公的悲慘的命運。《口技》則可以讓班上有這方面特長的同學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快樂的同時瞭解什麼是口技。《變色龍》則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分角色讀,然後自己選出最佳搭檔來展示給同學們。

四、教學情感要交流醞釀

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情感的課堂是痛苦的,讓學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課堂上能真情流露,與主人公共命運,與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與對話,以情來陶冶學生,以情來激勵學生。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教育的手段。比如,在學習《背影》一文時,我首先讓學生聽了《父親》的歌曲,然後讓學生談自己的父親,想想父親給自己的關愛。其實老師如果有能力,最好自己給學生唱,或者讓有能力的學生唱,這樣學生更有深刻的體會。我在教學《白楊禮讚》的時候,給學生唱《小白楊》,儘管唱的沒有歌星好,可是學生還是覺得我們老師真行,於是就更加強了學生對老師的崇拜,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範圍要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要走向生活社會。如果就語文課本學習語文是永遠無法學習好的,我們精彩的課堂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很小的一部分,只是能應付考試,而學生的能力和實踐是無法真正得到鍛鍊和提高的。學生的語文最終是要在社會中去檢驗的,所以必須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性思考,不在要求統一答案,所以這就是說老師一定要把思維的空間真正還給學生,這樣才真正有助於學生的提高。要讓學生更多的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去積累生活,去品位生活。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積極的去學習語文。

語文作爲母語原本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現在卻因爲教學的課程而變得過分的單一,使語文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活力。尤其是現在的語文,由於文言文是固定的,是必考的,所以老師們在複習的時候有時會過多的把經歷放在一個一個生字的記憶,要求學生一個字不差的把文言文背寫下來,於是這些原本在新文化中已經沒有了語言影響力的文章,了老師教學的重點,也成了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苦不堪言。當然我們不否認古人的知識的廣博,也不否認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輝煌的文化遺產,但是不應真正讓它成爲學生學習的重點,我總是覺得應該是一種人文的積累,而不是文字的積累。古人的東西再好,還是應該去更多的發展現在的理念。由於有的文言文很長,學生又沒有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不得不爲了考試而逼學生去背。儘管考試時就是那麼10分左右的題,可是面對一分也不能少的考試來說,對於關係着學生命運的考試來說,總是不能忽視的,所以成了一項負擔。對於優秀的學生還不是問題,對於差一點的學生那簡直是如登高峯。

不過,教師也可以分層而論,讓學生體會古人語言的精煉,可以讓學生去積累和欣賞自己喜歡的一些詩歌和文章,而不是僅僅侷限於背誦課本上的幾篇,幾首。

六、教學內容要開放靈活

努力建立開放的語文。語文是母語原本就是學習其他科的基礎,是學生將來生活的重要的交際手段之一。

但是長久以來,各科都是孤立進行教學,學科本位的思想太嚴重了。課程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忽視了學生知識的聯繫,以及科目的交流和溝通,把自己封閉起來,然後說語文怎麼也考不好,怎麼回事。當然我們不否認語文考試以往存在的弊端,而導致的應試和素質的衝突。課程過度的強調統一,東、南、西、北、中,億萬學生同時學習統一的內容,使課程變的凝固、僵化,缺少了彈性。

可喜的是最近的考試出現了科目的交融,儘管只是那麼1、2分,可就是爲了這一點分數老師們會苦心的去經營,會努力形成一個教育的整體。

有時我們生病時會因醫院的科室分的太細,以致有時生病了不知道要去哪個科室而苦惱。其實我們的教學也應該是適當的有一點溝通,不要因爲自己不是英語老師而不敢說一句英語,不要因爲自己不是物理老師而爲自己對物理知識的淺薄而做解釋,其實老師應該是一個多元的整體,是一個一專多能的結合體。

當然不是說語文課都上的不倫不類,但是也不是雷池不可跨越。

語文課堂要打破壁壘,逐步做到課堂教學、語文活動,綜合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讓語文課堂快樂融融,讓語文不在是學生的負擔。這是每一個老師和家長的心願。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5

本人非常欣賞杜郎口中學教改的成功,對這堂課最欣賞的是學生根據句型造句後,教師進行的錯誤分析(本人也曾發表錯誤分析的相關文章) 。在各種肯定和頌揚的同時(本人贊同),本人很想以研究者的心態,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供各位同行專家探討。

1.整堂課以小組合作學習爲主。(在西方,對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的研究和實踐都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淵源。早在公元1世紀,古羅馬昆體良學派就指出,學生們可以從互教受益。1806年合作學習小組的觀念從英國傳入美國,受到美國教育學帕克(Park)、杜威(Dewey)等人的推崇並被廣爲應用。)但是,任何步驟都進行小組合作,是否顧全了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有場依賴型,還有場獨立型呢?如此,考試也不妨合作?

2.鑑於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它是門語言技能而不是一門高深的知識(要深鑽也不是在中學階段)。不是每節課都需要那麼多黑板板書。聽說訓練不容忽視(本人98年曾在省一級期刊發表要重聽說的相關文章)。從這堂課可以看出,學生甚至教師的口語都不夠好。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並且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更應儘量地創造。10+35分鐘模式,對一門外國語來說怎麼夠用?學生能從老師10分鐘當中學到多少?爲什麼要規定死呢?

3.學生上課積極並非只表現在表面上的熱鬧。思維的活躍可能更爲重要----雖然表面安靜。另外,課堂上或站或蹲,不知是表演還是作秀?

4.我們說“理論指導實踐”。教師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尤爲重要。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那樣只會簡單照搬形式,而學不到本質。更嚴重者“畫虎不成反類犬”。崔校長的改革也絕非憑空捏造。有人說過,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我認爲,使自己成爲有豐富理論知識並富有創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師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5.小組活動學習在本人課堂由來已久。曾被專家肯定“理念與時代同步”。反思本人07年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積極參與,熱情高漲,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分組,小組每一次活動成功均在牆上評比表上畫上星星,10次之後晉升爲月亮,然後太陽。。。。。。大部分小組順利完成任務。本人每次都把活動成果收集起來。也因此,本人撰寫的論文獲區、市、全國一等獎。與所聽課相比,做得好的是,在小組活動分段進行知識點歸納,板書在黑板上後,作爲老師,給學生做了必要的補充,使學生知識面更廣更深。不足之處,杜郎口中學用小黑板展示成果,使學生一目瞭然,本人雖然叫學生把活動成果寫在紙上並互相傳閱,但如果用展示平臺展示,效果更好。

6.今天學習了科學發展觀。提及學校發展,本人認爲學校的發展必定以教師的發展爲前提,反之,不斷髮展的教師在學校得不到發展,揭示了學校發展的侷限性。

總之,從小立志教育事業的我真誠祝願我們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並將爲此努力奮鬥,爭取更大貢獻!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6

本人非常欣賞杜郎口中學教改的成功,對這堂課最欣賞的是學生根據句型造句後,教師進行的錯誤分析(本人也曾發表錯誤分析的相關文章) 。在各種肯定和頌揚的同時(本人贊同),本人很想以研究者的心態,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供各位同行專家探討。

1.整堂課以小組合作學習爲主。(在西方,對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的研究和實踐都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淵源。早在公元1世紀,古羅馬昆體良學派就指出,學生們可以從互教受益。1806年合作學習小組的觀念從英國傳入美國,受到美國教育學帕克(Park)、杜威(Dewey)等人的推崇並被廣爲應用。)但是,任何步驟都進行小組合作,是否顧全了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有場依賴型,還有場獨立型呢?如此,考試也不妨合作?

2.鑑於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它是門語言技能而不是一門高深的知識(要深鑽也不是在中學階段)。不是每節課都需要那麼多黑板板書。聽說訓練不容忽視(本人98年曾在省一級期刊發表要重聽說的相關文章)。從這堂課可以看出,學生甚至教師的口語都不夠好。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並且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更應儘量地創造。10+35分鐘模式,對一門外國語來說怎麼夠用?學生能從老師10分鐘當中學到多少?爲什麼要規定死呢?

3.學生上課積極並非只表現在表面上的熱鬧。思維的活躍可能更爲重要----雖然表面安靜。另外,課堂上或站或蹲,不知是表演還是作秀?

4.我們說“理論指導實踐”。教師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尤爲重要。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那樣只會簡單照搬形式,而學不到本質。更嚴重者“畫虎不成反類犬”。崔校長的改革也絕非憑空捏造。我們的毛主席說過,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我認爲,使自己成爲有豐富理論知識並富有創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師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5.小組活動學習在本人課堂由來已久。曾被專家肯定“理念與時代同步”。反思本人07年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積極參與,熱情高漲,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分組,小組每一次活動成功均在牆上評比表上畫上星星,10次之後晉升爲月亮,然後太陽。。。。。。大部分小組順利完成任務。本人每次都把活動成果收集起來。也因此,本人撰寫的論文獲區、市、全國一等獎。與所聽課相比,做得好的是,在小組活動分段進行知識點歸納,板書在黑板上後,作爲老師,給學生做了必要的補充,使學生知識面更廣更深。不足之處,杜郎口中學用小黑板展示成果,使學生一目瞭然,本人雖然叫學生把活動成果寫在紙上並互相傳閱,但如果用展示平臺展示,效果更好。

6.今天學習了科學發展觀。提及學校發展,本人認爲學校的發展必定以教師的發展爲前提,反之,不斷髮展的教師在學校得不到發展,揭示了學校發展的侷限性。

總之,從小立志教育事業的我真誠祝願我們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並將爲此努力奮鬥,爭取更大貢獻!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7

透過耐久跑教學,讓我受益非淺。由於上課的教學對象是國中女生,他們自控潛力和認知潛力都比較差,因此,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思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圍繞耐久跑教學目標,在課的結構設計上,做了精心的規劃,即:激發興趣、身心準備──培養興趣、寓學於樂──用心實踐、提煉真知──活躍情趣、滲透教學──驗收評價、創導合作──均衡發展、身心放鬆六個階段,力求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的創新和改革精神。

一、導入: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熱身活動,教師應努力使其創設良好的課堂導入,學生的參與熱情會立即高漲,而且對整堂課都會產生用心影響。在導入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採用了富有情趣的遊戲活動,營造了一個寬鬆、用心、主動的教學環境。

二、實踐出真知教學:“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出真知。在國中體育教學中提倡“自主式”教學和提出“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是現今教育改革中的實踐創新。所謂“自主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其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爲基礎,透過親自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傳統的耐久跑教學偏重於技術要領的傳授,教學過程枯燥無味,學生有畏難情緒。在本單元教學中,我把耐久跑的資料較好地融入到遊戲當中。較好的解決了學生對耐久跑牴觸情緒的問題。第一種方案:組內的學生排尾加速跑到前面成爲排頭。第二種方案:小組對抗,每個小組間隔100米出發,目標前面的小組。第三種方案:兩兩對抗,龍頭拍龍尾。把耐久跑的資料融入到遊戲中,能使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到達鍛鍊的目的。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的重點提示,充分營造了濃厚的民主氛圍,實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三、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這節課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了分層教學法,以不同的耐力起點來挑戰相同的終點,給素質好的學生給予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用心挑戰自我;給相對素質差的學生給予成功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總體來說,分層教學重視了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學信息的反饋,引進了平等競爭的激勵機制,使各類學生在練習時都能處於亢奮狀態,既能讓優秀生“吃得飽”,又能讓期望生“吃得好”,還能讓中等生再提高,使學生在求知中感受樂趣。在這節課中,濃縮了許多新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既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挑戰和突破,也有助於改革體育教學模式,作爲第一線體育老師的我,還將繼續努力。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8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不僅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辨證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爲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教得好本質上是爲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爲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必須的啓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4.從自我經歷方面的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爲選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這天的學生仍有必須的啓迪。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帶給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能夠“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爲做出反思。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9

首先,該校提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建立“10+35”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10分鐘屬於教師,35分鐘屬於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敢於提問和發表自己的觀點;要求教師敢於創新,實行多形式教學。在此基礎上他們又不斷探索,提出了“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第一個“三”是三個特點——立體式,即圍繞情感態度價值觀、“雙基”、過程方法三大目標,採用多形式的合作互動,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容量,即以教材爲基礎,師生共同適度開發課程,實現教學的高效益;快節奏,即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學習的演進過程,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的方式,以促進學生高效率的學習。第二個“三”是自主學習的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其中,預習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學和合作學習,瞭解並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學習內容,形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明確學習目標。展示活動一般以個人組內展示、小組代表班內展示、每個人可以自主適時展示,教師則及時點撥;展示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展示和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經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形成生生、師生間的思維碰撞,提升學生乃至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反饋模塊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展示模塊之後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測。在此模塊中,突出對學習“弱勢羣體”的關注,注重採用學生“教”學生的學生間的合作互助教學,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合作中受啓發,使學習優秀的學生在合作中提升理解的層次,並且還可以提高學生表達、交往的能力,增強學生間的友情,健全學生的人格發展。其中的“六”是展示模塊的六個環節——在預習模塊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在展示模塊分組合作,展現提升;在反饋模塊穿插鞏固,達標測評。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活動鏈條是:學生自學、學生展示、教師點撥、師生反思、鞏固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貫穿其中,其核心是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一、建設民主的、富有生命意義的教室文化

自主探究,積極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幫,是杜郎口中學教室文化的特徵。學生在教學中,不斷地充實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發展自己。他們在自學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動中提高,從而形成了我參與我快樂、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長的自主發展心理平臺。通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持續和諧發展,師生在有效的互動中得到生命意義上的發展。

在杜郎口中學的教室裏,每一名學生的人格都會受到尊重,師生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都是自主的,不會受到任何的壓抑和束縛。筆者在聽課觀摩時發現,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無論是學習優秀的學生還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都能大膽地、自然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事先不用舉手示意,想說就說。即使有時一個同學否定了另一個同學的正確答案,也不會招來非議和嘲笑。在一堂數學展示課上,一名口吃的學生結結巴巴地講解自己與衆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時,本人毫無羞怯,其他同學聽得也非常認真,沒有任何不耐煩的情緒。反觀在許多學校的教室裏,有口吃的學生總是擔心被教師點名回答問題,教師也往往善解人意,照顧遷就,一般不讓這樣的同學回答問題。這看似是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實際上則是對這樣的學生的不尊重和不平等。還有,在杜郎口中學的校園裏,肢體有明顯殘疾的同學與其他同學一樣快樂相處,一樣地參與活動,毫無身殘帶來的鬱悶和自卑。

杜郎口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是良好教室文化的有效載體。每班都是60多人的大教學班,但全班學生不是傳統的排排坐,而是被分爲6到8個教學小組,每一個小組的同學都是相對圍坐,以方便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助;講臺、講桌撤掉了,黑板增多了——前後及北面牆壁上都是大黑板,以方便各組的代表及其他同學登臺展示(在預習及反饋階段,地板乃至走廊都成爲學生書寫的“黑板”);學生可以自由離開座位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尤其是當同學在黑板上展示,或教師在黑板上講解點撥時,全班學生完全是打破了原有的座次,一齊靠攏在前面,有坐在座位上的,有坐在課桌上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立的,總之怎麼方便聽講和參與就怎麼辦。更重要的是在這所學校,傳統教室的座位模式所帶來的不平等已蕩然無存。民主的、開放的教學,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讓學習充滿了激情和活力,讓師生關係充滿了平等與和諧。來自省教研室的專家稱,在大城市也幾乎沒有看到過這麼充滿主動性、充滿活力的課堂。同時,師生交往的過程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課堂上討論問題時,師生是學習的合作伙伴,是平等探討和交流;在課下生活中,他們似乎又成爲朋友。在一次全省會議間息,參加會議的杜郎口中學學生和他們的老師頭挨頭、肩靠肩,“竊竊私語”,其親和程度受到許多會議代表的羨慕。

二、通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學習熱情和創造熱情,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傳統課程的一大弊端,就是過分追求事實性知識的傳授,過分注重死記硬背式的教學,結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學生走向社會後缺乏獨立性和創新性。爲此,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可是,有的課堂教學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學生隨心所欲缺乏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無論怎樣回答問題教師總是給予廉價的鼓勵和表揚,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收穫卻了了,“雙基”目標無法得到實現。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從開始就把“雙基”目標放在“硬”位置,把情感目標的實現寓於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之中。首先,在以自學爲特徵的預習模塊,以學生自主地文本對話爲主要內容,間或圍繞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與教師、與同學進行對話,但這也是以其自我需求爲基礎的。第二,在展示模塊,學生要在小組內部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當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所在組的學習成果時,每個同學又一邊挑剔展示者的成果,一邊主動地對照和檢測自己的成果,接着在教師的追問和點撥中反思自己的思維和言行。第三,在反饋模塊,每個學生都是結合教師的總結、自己的反思,盡力去查缺補漏,提高自己。在民主開放的教室裏,創造是光榮的,是倍受師生鼓勵的。在展示模塊中,如果哪位學生給出了比較奇特的數學題目解決方法,或者對一篇文章的某一片斷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解,等等,就會贏得短暫的但是熱烈的掌聲。我們從一張張充滿陽光的臉上可以看出,這掌聲發自同學們的內心深處。當初學校採取這種“放水養魚”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並非爲了追求先進的教學方式,而是在師資隊伍和教學設施都非常落後的情況下殺出的一條“血路”。他們“放水養魚”的目的就在於讓學生在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能獲得到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強的能力。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學生之間彼此相互啓發和教育,而且教師在引導、點撥學生的同時也受到了提高和教育。例如,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提出的方法常常讓教師稱奇,學生在討論問題時所表現出的境界和視野常常讓教師受到感動,等等。換句話講,教師在教學中受到了“反哺”。另外,不斷調整學習方式,增強互動的多樣性,實現學習的快節奏,始終讓學生處於學習的興奮狀態,也是杜郎口中學通過提高學生自主性來提高教學效益的一大妙招。同時,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還在整體學習效益上下功夫,利用反饋模塊努力促進學習困難學生的提高,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 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目標。自從20__年以來,杜郎口中學的會考名次以及七年級年級、八年級年級的統考成績一直穩定在全縣21所初級中學的前4名,其畢業生在高中所表現出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也比較突出。

杜郎口中學的教師還盡力把學生的自主性引入課程評價中。他們倡導學生在反饋模塊中自己設計題目考同學,鼓勵學 生在黑板上提出問題考全班;在教師適度把關的基礎上,有時在小組之間互相出題測驗,有時在一個單元教學之後,讓班與班之間互相出題考查,他們最近又嘗試讓學生設計期會考試試題,教師從中選擇整合製成完整試題。總之,把突出自主性作爲課程實施的主線,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得到快樂,在自主交流中樹立自信,在自主反思中得到提高。

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快樂和自信

“自主的課堂我崇拜,我的課堂我主宰。”在杜郎口中學,由於教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成爲課堂主人,所以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課堂充滿了生成氣息。同時,在充滿快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的自信不斷得到培養。語文教師何海燕在準備《端午節》的教學時並未認識到這篇“普通”文章的真正價值,感覺該篇文章比較俗、比較土,不夠高雅。於是採用了“略讀”方式進行處理,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己創意表達”。學生通過蒐集端午節的相關知識,認真研讀文章的情節,他們暢談自己學習的體會,提出了許多令何老師深感意外的見解,並以組爲單位表演起了“賽龍舟”。桌凳爲龍舟,飯盒作鑼鼓,在“五月裏,端陽到,汨羅江上好熱鬧;”的歌聲中,學生體味着節日的歡歌笑語,領悟着團結向上的民族精神,感受着學習的快樂。結果老師被學生的創造感動得熱淚盈眶,受到了深深的啓發,對這篇文章有了重新認識。

凡是到杜郎口中學參觀的城裏人,無不爲該校學生的大方、自信所歎服。在校園裏,碰到任何一位學生,他(她)都會親切地向你道一聲“老師好!”20個教學班全部是開放的,參觀的人可以到任意一個班級聽課。在上課時,學生對參觀者“旁若無人”;下課後,學生則常常主動同來訪者交流。他們會充分抓住機會採訪市長,給教育廳領導談自己的想法,向參觀的老師瞭解外面的世界。一次,省教研室的外語教師剛聽完課就被學生“逮住”不放,原來學生識破了他的身份,趁機向他請教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許多專家驚呼杜郎口中學的學生比城裏的孩子甚至還大方、自信,稱這簡直是農村學校發生的革命性變化。

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使人更自由,讓人發揮出最大的潛能。“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並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生成,質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①因此,自主性是課程永遠不變的追求。充分發揮自主性的課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而且更重要的使學生養成獨立的人格和善於獨立思考的能力。杜郎口中學的學生不僅在課堂上異常活躍,而且在發言時善於表達自己的個性化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同時,由於教師在學生髮言、“坐座”等方面的寬容,在師生交往中的民主與平等,才使學生表現出了農村學生很難見到的從容和大方。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時特別關注考生的獨立性和開朗性。他們不僅強調學生生活上的獨立,更強調思想上的獨立;他們同時看重學生在人際交往、面對困難時的開朗情緒,認爲具有獨立性和開朗性的學生才能夠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輕鬆愉快,才能成爲生活的主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倡導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對此人們似乎對於農村課堂教學並未給予過高的期望,但是,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卻告訴我們,只要把課堂放開,把自主還給學生,學校的課堂照樣可以煥發出生命活力。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10

20xx年9月22日,我們一行20人到山東,杜郎口中學是位於魯西南平原上的鄉鎮國中,校門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公路,四周是都是小白楊樹,沒有村莊。

杜郎口中學以前教育教學質量非常差,曾經連續10年在縣裏考覈屬於倒數之列;如今被譽爲全國具有“原創性、開創性、紮根本土”特色的農村教育改革的先鋒。自20__年始,每年綜合考評都在全縣前3名,教學成績直線上升。校園建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校園寬闊平坦,由80畝擴大到120畝,有標準的運動場、暫新的教學樓,恢弘的學校報告大廳、氣派的學生餐廳等等。

特別是當我們參觀教學樓的時候,每間教室裏充滿着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漲,既有緊張有序的合作,又有個人的自主探究,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我的學習我做主

在杜郎口中學,的學生和學習,真正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由被動變成主動,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在我到杜郎口中學之前,我一直在想,在所有的學科中,英語被公認爲是農村中學中最薄弱的學科,老師不帶讀、不講解,學生怎麼學呢?但當我走進教室時,分別聽七年級、九年級各一節課後,使我大開眼界,開放的課堂,不是老師不講,而是老師少講、精講,留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只要老師把知識點講清,把難點講明,學生就會在合作學習中發揮漓淋淳盡致,完成得盡善盡美。比如我聽的七年級那節英語課,老師開始上課時,只展示了本節的學習目標後,學生就開始互相學習生詞,分角色、分組進行對話,接着進行表演,之後分組討論本節課的知識點、難點等,最後學生爭先恐後進行展示。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聲音洪亮,解釋得很清楚,快下課的2——3分鐘,老師作了一個總結,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作了簡單糾正。這樣學生學得非常積極、主動。當時我就想測試一下學生學習的效果,然後我就結合本節學習的內容,用英語與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結果學生也回答得很好,這說明這樣做效果是很好的。

二、有限的學習資料得到充分利用

在教室裏,我們翻閱了學生的課桌,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有3、4本學習資料,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每一本上面都記滿了字,預習筆記同樣豐富。聽老師講,這些學生學習格外自覺,學習資料雖然不多,有的還是借來的,但他們互相借閱,不是自己的就把重要的內容記到自己的資料上。這樣大大地提高了資料的使用效率,擴大了信息量。

三、學生分小組研究學習,有效地縮小了學生間的差異

分小組學習,我們也曾有過,但我們的做法並不象他們那樣。他們由班主任同科任教師協商,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組六、七個學生,而且固定人員,做到兵幫兵、兵練兵、兵強兵。好差結合,男女結合。開展人與人、對與對、組與組之間公開、公平競爭,鼓勵學生互教、互學。考試時看二人的平均分,組與組之間看小組平均分,分數高的爲優勝者。這樣有效縮小尖子生與學困生之間的差距,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培養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板書展示等方面,老師更是千方百計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而且是給以學生充分的表揚的鼓勵,較好地激發了他們的表現慾望,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四、教室的佈局,有利於學生施展才華

當我們走過時,眼前的一切使我們感到非常驚訝,教室沒有講臺,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學系統,三面都有黑板,學生的課桌不像我們的縱橫擺布,而是背靠背擺成六個長方形,學生也不像我們的統一面向講臺而坐,而是圍着六個長方形面對面而坐,在三面黑板上,每個小組都佔有一小塊,並寫上自己的名字,上課時,學生分組討論、研究,把要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並在黑板上展示,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刻苦鑽研,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

五、學生自主學習給老師帶來更大壓力

很多人都認爲,學生在課堂上自主、積極學習,老師很輕鬆、很悠閒。其實,恰恰相反,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需要教師備好課,而且需要備課更充分,掌握的資料更豐富,也就是說工作強度更大,壓力更重。因爲,每班幾十個學生,他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獲取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沒有充分的準備,課堂上不但不能很好地點撥、指導學生,碰到難題時可能還會成爲學生的“俘虜”。

據老師介紹,一次,一個語文老師遇到這樣的事情。在學習魯迅的《故鄉》時,學生不僅掌握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有的同學還查到兩副哀悼魯迅的輓聯,當時學生向老師發問有關問題,但老師從未見過這樣的內容,被問得措手不及。還有一次,一個數學老師上展示課,在黑板上,一個學生的解題方法,老師不但沒想到,而且剛開始還理解不了。於是,她就虛心地對學生說:“我沒想到這種方法,也沒理解,請你再講一遍,好嗎?”直到學生再重複講了一遍,老師才徹底明白,這使老師非常尷尬。

總而言之,杜郎口中學這種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班級中人人互動,正如學生所說:“參與就有快樂,自信就能成功”,“課堂上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只要你敢想、敢發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這也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努力的一個方向,那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點燃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11

每年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反思,教學中感受頗深的是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對數學感興趣的很少,中游一部分學生數學成績平平,很多同學數學不入門更不要說興趣了。由於個體差異、智商差異、理解潛力差異等,產生了不少的學困生。因此,轉化學困生成了我們數學老師普遍關注的問題。在新科該下應當採取相應有效的措施,改善教學方式和策略,對學困生進行轉化。下方我結合自我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對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談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數學學困生構成的原因分析

數學學困生構成的原因是複雜的、也是多方面的。我認爲大部分學困生是後天構成的,主要集中表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興趣

進入國中以後,由於課程增多,對於數學基礎差的學生來說學習的困難就更大了,書看不動,題不會解。再說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容易覺得枯燥無味,從而喪失學習興趣。

2學習目的不明確

學困生由於升學無望,認爲讀書無用,無心學習。因此缺乏進取心,沒有樂觀向上、用心進取的良好心態。上課不願聽講甚至違反紀律,對自我失去信心,自暴自棄,結果導致數學成績越來越差。

3學習意志不堅強

進入國中以後,有的學生適應潛力比較差,表此刻學習情感脆弱,意志不夠堅強,遇到困難和和挫折就退縮,甚至喪失信心。

4學習品質差

學習品質是決定數學成績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不能持續的聽課,自控潛力差,學習被動,無自覺性,情緒不穩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平時貪玩好動,態度消極,敷衍應付。

5父母因素

此刻國中生獨生子女佔比例較大,一方面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他們對子女期望過高,超出學生現有潛力,個性是在農村,家長忙於掙錢忙於農活對孩子教育不夠,沒有好的教育方法,成績差就實行暴力。另一方面又過分溺愛,造成學生複雜的心理矛盾,構成自私、蠻橫的不良習慣,沒有吃苦耐勞的、刻苦學習的精神。

二、數學學能的轉化對策

1抓好入門知識,降低難度

在教學中,在入門出我適當放慢進度,降低難度。適當對教材作處理,從具體入手,從簡單入手,在一步步提高難度。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課要善於創設情境,滿足不一樣學生的心理要求,使每一個學生充滿強烈的求知慾。例如,我在上《軸對稱圖形》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一段筆直的公路兩旁有A、B兩個村莊,爲了方便果農賣果,收購商定在公路旁設一個收購點P,使點P到兩個村莊A、B的距離相等,收購點P應設在何處呢?你會畫嗎?”學生透過自我探究,他們發現要解決這個問題,用前面的知識是無法完成的,務必學習新知識,利用新知識才能解決新問題,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

3。關愛學生,用感情喚起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別林斯基以前說過:“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對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學困生在心理上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呵護、理解和信任。課堂上教師的目光應多投向學困生,充滿信任和期望,發現和欣賞每個學困生的閃光點、關注他們的進步。同時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課後多找學困生談心,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用愛心與真情喚起他們學好數學的熱情。

4。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體會成功喜悅

以人爲本,構建和諧師生關係是保證和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學生往往是因爲不喜歡某任科教師而放下對該科的學習。因此,要善於用愛心去感染學困生,對他們熱情輔導,真誠幫忙,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和他們交朋友,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當他們有所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嚐到收穫的甜頭,使他們感到“我能行”,“我並不比別人差”。從而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到達逐步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5。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困生之所以學習困難,重要的原因是因爲學習意志不強,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更不明白如何去學。教學中要個性注意教給學困生學習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他們如何預習、聽課、複習、做作業、觀察、歸納等方法,對他們進行耐心、細緻的指導,有意識地培養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心理輔導,促使他們願學、想學,最後到達愛學、會學的目的。

總之,轉化學困生是一個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找準學困生的成因,認真分析他們的心理因素,採取有效措施,用心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把愛心獻給每一個學困生,透過努力,絕大部分學困生是能夠轉化的,教師所付出的勞動也會有回報的。

八年級(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由巨人會考網整理,供大家參考,更多精彩資料盡在巨人會考網。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12

首先,該校提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建立“10+35”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10分鐘屬於教師,35分鐘屬於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敢於提問和發表自己的觀點;要求教師敢於創新,實行多形式教學。在此基礎上他們又不斷探索,提出了“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第一個“三”是三個特點——立體式,即圍繞情感態度價值觀、“雙基”、過程方法三大目標,採用多形式的合作互動,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容量,即以教材爲基礎,師生共同適度開發課程,實現教學的高效益;快節奏,即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學習的演進過程,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的方式,以促進學生高效率的學習。第二個“三”是自主學習的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其中,預習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學和合作學習,瞭解並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學習內容,形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明確學習目標。展示活動一般以個人組內展示、小組代表班內展示、每個人可以自主適時展示,教師則及時點撥;展示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展示和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經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形成生生、師生間的思維碰撞,提升學生乃至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反饋模塊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展示模塊之後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測。在此模塊中,突出對學習“弱勢羣體”的關注,注重採用學生“教”學生的學生間的合作互助教學,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合作中受啓發,使學習優秀的學生在合作中提升理解的層次,並且還可以提高學生表達、交往的能力,增強學生間的友情,健全學生的人格發展。其中的“六”是展示模塊的六個環節——在預習模塊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在展示模塊分組合作,展現提升;在反饋模塊穿插鞏固,達標測評。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活動鏈條是:學生自學、學生展示、教師點撥、師生反思、鞏固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貫穿其中,其核心是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一、建設民主的、富有生命意義的教室文化

自主探究,積極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幫,是杜郎口中學教室文化的特徵。學生在教學中,不斷地充實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發展自己。他們在自學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動中提高,從而形成了我參與我快樂、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長的自主發展心理平臺。通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持續和諧發展,師生在有效的互動中得到生命意義上的發展。

在杜郎口中學的教室裏,每一名學生的人格都會受到尊重,師生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都是自主的,不會受到任何的壓抑和束縛。筆者在聽課觀摩時發現,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無論是學習優秀的學生還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都能大膽地、自然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事先不用舉手示意,想說就說。即使有時一個同學否定了另一個同學的正確答案,也不會招來非議和嘲笑。在一堂數學展示課上,一名口吃的學生結結巴巴地講解自己與衆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時,本人毫無羞怯,其他同學聽得也非常認真,沒有任何不耐煩的情緒。反觀在許多學校的教室裏,有口吃的學生總是擔心被教師點名回答問題,教師也往往善解人意,照顧遷就,一般不讓這樣的同學回答問題。這看似是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實際上則是對這樣的學生的不尊重和不平等。還有,在杜郎口中學的校園裏,肢體有明顯殘疾的同學與其他同學一樣快樂相處,一樣地參與活動,毫無身殘帶來的鬱悶和自卑。

杜郎口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是良好教室文化的有效載體。每班都是60多人的大教學班,但全班學生不是傳統的排排坐,而是被分爲6到8個教學小組,每一個小組的同學都是相對圍坐,以方便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助;講臺、講桌撤掉了,黑板增多了——前後及北面牆壁上都是大黑板,以方便各組的代表及其他同學登臺展示(在預習及反饋階段,地板乃至走廊都成爲學生書寫的“黑板”);學生可以自由離開座位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尤其是當同學在黑板上展示,或教師在黑板上講解點撥時,全班學生完全是打破了原有的座次,一齊靠攏在前面,有坐在座位上的,有坐在課桌上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立的,總之怎麼方便聽講和參與就怎麼辦。更重要的是在這所學校,傳統教室的座位模式所帶來的不平等已蕩然無存。民主的、開放的教學,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讓學習充滿了激情和活力,讓師生關係充滿了平等與和諧。來自省教研室的專家稱,在大城市也幾乎沒有看到過這麼充滿主動性、充滿活力的課堂。同時,師生交往的過程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課堂上討論問題時,師生是學習的合作伙伴,是平等探討和交流;在課下生活中,他們似乎又成爲朋友。在一次全省會議間息,參加會議的杜郎口中學學生和他們的老師頭挨頭、肩靠肩,“竊竊私語”,其親和程度受到許多會議代表的羨慕。

二、通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學習熱情和創造熱情,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傳統課程的一大弊端,就是過分追求事實性知識的傳授,過分注重死記硬背式的教學,結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學生走向社會後缺乏獨立性和創新性。爲此,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可是,有的課堂教學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學生隨心所欲缺乏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無論怎樣回答問題教師總是給予廉價的鼓勵和表揚,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收穫卻了了,“雙基”目標無法得到實現。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從開始就把“雙基”目標放在“硬”位置,把情感目標的實現寓於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之中。首先,在以自學爲特徵的預習模塊,以學生自主地文本對話爲主要內容,間或圍繞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與教師、與同學進行對話,但這也是以其自我需求爲基礎的。第二,在展示模塊,學生要在小組內部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當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所在組的學習成果時,每個同學又一邊挑剔展示者的成果,一邊主動地對照和檢測自己的成果,接着在教師的追問和點撥中反思自己的思維和言行。第三,在反饋模塊,每個學生都是結合教師的總結、自己的反思,盡力去查缺補漏,提高自己。在民主開放的教室裏,創造是光榮的,是倍受師生鼓勵的。在展示模塊中,如果哪位學生給出了比較奇特的數學題目解決方法,或者對一篇文章的某一片斷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解,等等,就會贏得短暫的但是熱烈的掌聲。我們從一張張充滿陽光的臉上可以看出,這掌聲發自同學們的內心深處。當初學校採取這種“放水養魚”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並非爲了追求先進的教學方式,而是在師資隊伍和教學設施都非常落後的情況下殺出的一條“血路”。他們“放水養魚”的目的就在於讓學生在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能獲得到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強的能力。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學生之間彼此相互啓發和教育,而且教師在引導、點撥學生的同時也受到了提高和教育。例如,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提出的方法常常讓教師稱奇,學生在討論問題時所表現出的境界和視野常常讓教師受到感動,等等。換句話講,教師在教學中受到了“反哺”。另外,不斷調整學習方式,增強互動的多樣性,實現學習的快節奏,始終讓學生處於學習的興奮狀態,也是杜郎口中學通過提高學生自主性來提高教學效益的一大妙招。同時,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還在整體學習效益上下功夫,利用反饋模塊努力促進學習困難學生的提高,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 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目標。自從20__年以來,杜郎口中學的會考名次以及七年級年級、八年級年級的統考成績一直穩定在全縣21所初級中學的前4名,其畢業生在高中所表現出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也比較突出。

杜郎口中學的教師還盡力把學生的自主性引入課程評價中。他們倡導學生在反饋模塊中自己設計題目考同學,鼓勵學 生在黑板上提出問題考全班;在教師適度把關的基礎上,有時在小組之間互相出題測驗,有時在一個單元教學之後,讓班與班之間互相出題考查,他們最近又嘗試讓學生設計期會考試試題,教師從中選擇整合製成完整試題。總之,把突出自主性作爲課程實施的主線,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得到快樂,在自主交流中樹立自信,在自主反思中得到提高。

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快樂和自信

“自主的課堂我崇拜,我的課堂我主宰。”在杜郎口中學,由於教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成爲課堂主人,所以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課堂充滿了生成氣息。同時,在充滿快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的自信不斷得到培養。語文教師何海燕在準備《端午節》的教學時並未認識到這篇“普通”文章的真正價值,感覺該篇文章比較俗、比較土,不夠高雅。於是採用了“略讀”方式進行處理,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己創意表達”。學生通過蒐集端午節的相關知識,認真研讀文章的情節,他們暢談自己學習的體會,提出了許多令何老師深感意外的見解,並以組爲單位表演起了“賽龍舟”。桌凳爲龍舟,飯盒作鑼鼓,在“五月裏,端陽到,汨羅江上好熱鬧;”的歌聲中,學生體味着節日的歡歌笑語,領悟着團結向上的民族精神,感受着學習的快樂。結果老師被學生的創造感動得熱淚盈眶,受到了深深的啓發,對這篇文章有了重新認識。

凡是到杜郎口中學參觀的城裏人,無不爲該校學生的大方、自信所歎服。在校園裏,碰到任何一位學生,他(她)都會親切地向你道一聲“老師好!”20個教學班全部是開放的,參觀的人可以到任意一個班級聽課。在上課時,學生對參觀者“旁若無人”;下課後,學生則常常主動同來訪者交流。他們會充分抓住機會採訪市長,給教育廳領導談自己的想法,向參觀的老師瞭解外面的世界。一次,省教研室的外語教師剛聽完課就被學生“逮住”不放,原來學生識破了他的身份,趁機向他請教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許多專家驚呼杜郎口中學的學生比城裏的孩子甚至還大方、自信,稱這簡直是農村學校發生的革命性變化。

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使人更自由,讓人發揮出最大的潛能。“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並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生成,質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①因此,自主性是課程永遠不變的追求。充分發揮自主性的課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而且更重要的使學生養成獨立的人格和善於獨立思考的能力。杜郎口中學的學生不僅在課堂上異常活躍,而且在發言時善於表達自己的個性化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同時,由於教師在學生髮言、“坐座”等方面的寬容,在師生交往中的民主與平等,才使學生表現出了農村學生很難見到的從容和大方。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時特別關注考生的獨立性和開朗性。他們不僅強調學生生活上的獨立,更強調思想上的獨立;他們同時看重學生在人際交往、面對困難時的開朗情緒,認爲具有獨立性和開朗性的學生才能夠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輕鬆愉快,才能成爲生活的主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倡導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對此人們似乎對於農村課堂教學並未給予過高的期望,但是,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卻告訴我們,只要把課堂放開,把自主還給學生,學校的課堂照樣可以煥發出生命活力。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13

以前上課時,我經常只顧自己的想法,覺得講的題目越多越好,很少顧及學生的思維與感受。解題過程也是能省就省,但是慢慢地,發現學生上課聽得懂,自己做卻不會,甚至有些學生漸漸的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了信心。基於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認識,經過實踐,我得到以下幾點教學感悟:

1.關注學生的“預習”,淡化課堂筆記。

對於此刻講的複習課,尤其是集合,命題極其條件,邏輯連接詞等就應讓學生提前預習,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至於淡化課堂筆記,是源於一種現象――我發現筆記記得好的學生,他們的成績不必須好。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因爲只明白記筆記的學生,當老師讓他們思考下一道題的時候,他們往往還在做前面一道題的記錄。這樣的學習,怎能談得上思維的發展呢?

2.反思教學勢在必行

教學中能否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關鍵在於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從我的親身感受來說,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有極大的職責心和耐心,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加強教學反思,即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爲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所做出的行爲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

3.學生也要反思

如果說老師去反思是爲了更好的教,那麼學生去反思是爲了更好的學,並且還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那麼,高中學生到底怎樣進行反思?教學中我始終帶着這個問題,思索自己的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法、習慣如何養成?怎樣進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我的指導教師對於學生的分析給了我很大的幫忙。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14

這天,能有幸在那裏和大家1起交流心得,我要十分感謝學校的領導和高1年級的全體老師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忙,個性要感謝我們高1數學備課組的各位老師,個性是我們的組長李運根老師。正是因爲在李運根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在全體備課組老師的努力進取、團結協作下,高1年級的數學統考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們老師的教學潛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回想起這學期的工作,我感受頗多。當然經驗談不上,因爲沙中工作潛力出色的老師實在是太多了,我只想和大家1起交流1下這學期工作心得體會,有不妥之處期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這學期,我擔任了高1(2)班班主任及高1(2)、(7)班的數學教學工作。首先,我想就數學教學工作談談我及我們備課組的1些做法:

1、對學生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學生在從國中到高中的過渡階段,往往會有些不能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例如新的競爭壓力,以往的學習方法不能適應高中的學習,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等1些問題困擾和制約着學生的學習。爲了解決這些問題,我確實下了1翻功夫。

1、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1些思想觀念,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開學初,我就給他們指出高中數學學習較國中的要難度大,資料多,知識面廣,讓他們有1個心理準備。我們班是1個重點班,全班大多數同學國中升高中成績比較好,這造成1些成績相對較差學生有自卑感,害怕自己不能學好數學;相反有些成績較好學生驕傲自大,放鬆對數學的學習。對此,我給他們講清楚,大家其實處在同1起跑線上,誰先跑,誰跑得有力,誰就會成功。對較差的學生,給予多的關心和指導,並幫忙他們樹立信心;對驕傲的學生批評教育,讓他們不要放鬆學習。

第1次月考,全班很多同學考得不好,甚至有個別同學只有3、410分。有個以前成績較好女生哭着對我說,她從來沒有考過這麼低的分,對學好數學沒有信心。我耐心給她分析沒考好的原因,1是試卷的難度大,2是考查的知識點上課時沒能重點掌握,3是沒有做好複習工作,教給她要注意的地方。經過她自身的努力,期會考試中,這位女生數學考了96分。1段時間的調整,全班基本上樹立了能學好數學的信心。

2、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開始,有些學生有不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作業字跡潦草,不寫解答過程;不喜歡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不會總結消化知識;對學習馬虎大意,過分自信等。我要求統1作業格式,表揚優秀作業,指導他們預習和複習,強調總結的重要性,並有1些具體的做法,如寫章節小結,做錯題檔案,總結做題規律等。對做得好的同學全班表揚並推廣,不做或做得差的同學要批評。在我的嚴格要求下,大多數同學能很快理解,慢慢的建立起好的學習方法和認真的學習態度。當然,要改變根深蒂固的問題並不容易,這學期還要堅持下去。

2、刻苦鑽研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教研潛力

高1的教學對我來說是1個新的資料,要做好不容易。

首先,我認真閱讀新課標,鑽研新教材,熟悉教材資料,查閱教學資料,適當增減教學資料,認真細緻的備好每1節課,真正做到重點明確,難點分解。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向老教師討教或在備課組內討論。另外,我還用心閱讀教學教參書籍及教學論文,如《中學數學教學參考》等,認真學習各種教學方法,並嘗試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當然,還有很多是不成熟。

用心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如羣衆備課,校內外聽課,教學教研會議。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操作調控潛力,語言表達潛力,運用多種教學器材,爲了節省時間和增加課堂容量,我堅持用投影儀。課下,根據自己的理解,選題、出檢測試卷,這樣也提高了我對教材重難點的理解。

用心安排時間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學生有問題及時解決。

堅持了1個學期,我感覺收穫頗多。

3、備課組的精誠合作是取得成績的關鍵

如果說高1數學取得了1點成績的話,那也是我們備課組在組長的指導下,團結合作的結果。

組長李運根老師教學潛力強、經驗豐富,對我們年輕老師的指導更是不遺餘力。從羣衆備課到作業批改,從課程安排到備考統籌等各方面,李老師作了超多的工作。他還經常聽新老師的課,對各種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能夠說我們新老師的成長離不開組長的幫忙。

我們的備課組的新老師佔了大多數,有的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教學經驗不足,這更需要發揮羣衆的力量。首先,羣衆備課使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到達統1,理解更深刻,時間安排1致。除了規定的時間羣衆備課外,我們還經常在1起討論,解決問題。其次,統1測試、統1複習資料。平時,備課組安排老師出單元資料、檢測題,然後統1使用。在期末複習階段,組長安排每個老師負責出各章節的複習資料、複習題,資料共享。所以,最後的成績是我們備課組全體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

下面,我想簡略的談談我的班主任工作兩個方面。

1、高標準,嚴格要求學生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很多,每個班主任的方法有可能各不相同。對於剛進校的高1新生來說,可能不適應新的環境,容易犯1些錯誤是難免的。但如果不嚴格管理,放任自流,到最後會出現更大的問題。所以,從軍訓起,我就對他們提出了高的標準,嚴格要求。高標準是各方面要做到最好,最終考上理想的大學。嚴格要求做到幾個方面:

1、紀律方面嚴格按照校、班的各項規章制度來要求學生,並將問題落實到位,決不馬虎。

2、學習方面提出班級目標和個人目標,力爭上游,對學習態度差的學生給予嚴厲的批評和指正;對學習成績有退步的學生給以耐心的指導,分析原因,幫忙其提高。

3、對各項活動用心參與,努力取得成績,以之來不斷鍛鍊進取心。透過高標準,嚴格要求學生,創造1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用心向上的班級體。

2、與科任老師密切配合,做好各科的協調工作

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1就是配合各科任老師的教學工作。高1新生剛開始很難適應新的老師的教法或口音,因而出現1些與老師之間的問題。透過了解,將1些問題向各位老師反映,爭取雙方慢慢適應。另外,當科任老師發現某同學學習存在問題,我將會及時處理。期末考試臨近,各科有超多作業,爲了避免爭時間輔導,我將各時間段安排給各位老師。

作爲班主任,我還做得不夠好。沙中有很多優秀的班主任,我會不斷的向他們學習,爭取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工作的1個總結和體會,當然,有些可能是膚淺的,有些是大家平常都明白的。在我工作中,也有很多沒能到達預期的效果,但我始終相信1分耕耘,總會有1分收穫,所以我也將會繼續努力,力爭做的更好。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15

20____年9月22日,我們一行20人到山東,杜郎口中學是位於魯西南平原上的鄉鎮國中,校門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公路,四周是都是小白楊樹,沒有村莊。

杜郎口中學以前教育教學質量非常差,曾經連續10年在縣裏考覈屬於倒數之列;如今被譽爲全國具有“原創性、開創性、紮根本土”特色的農村教育改革的先鋒。自20__年始,每年綜合考評都在全縣前3名,教學成績直線上升。校園建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校園寬闊平坦,由80畝擴大到120畝,有標準的運動場、暫新的教學樓,恢弘的學校報告大廳、氣派的學生餐廳等等。

特別是當我們參觀教學樓的時候,每間教室裏充滿着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漲,既有緊張有序的合作,又有個人的自主探究,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我的學習我做主

在杜郎口中學,的學生和學習,真正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由被動變成主動,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在我到杜郎口中學之前,我一直在想,在所有的學科中,英語被公認爲是農村中學中最薄弱的學科,老師不帶讀、不講解,學生怎麼學呢?但當我走進教室時,分別聽七年級、九年級各一節課後,使我大開眼界,開放的課堂,不是老師不講,而是老師少講、精講,留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只要老師把知識點講清,把難點講明,學生就會在合作學習中發揮漓淋淳盡致,完成得盡善盡美。比如我聽的七年級那節英語課,老師開始上課時,只展示了本節的學習目標後,學生就開始互相學習生詞,分角色、分組進行對話,接着進行表演,之後分組討論本節課的知識點、難點等,最後學生爭先恐後進行展示。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聲音洪亮,解釋得很清楚,快下課的2——3分鐘,老師作了一個總結,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作了簡單糾正。這樣學生學得非常積極、主動。當時我就想測試一下學生學習的效果,然後我就結合本節學習的內容,用英語與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結果學生也回答得很好,這說明這樣做效果是很好的。

二、有限的學習資料得到充分利用

在教室裏,我們翻閱了學生的課桌,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有3、4本學習資料,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每一本上面都記滿了字,預習筆記同樣豐富。聽老師講,這些學生學習格外自覺,學習資料雖然不多,有的還是借來的,但他們互相借閱,不是自己的就把重要的內容記到自己的資料上。這樣大大地提高了資料的使用效率,擴大了信息量。

三、學生分小組研究學習,有效地縮小了學生間的差異

分小組學習,我們也曾有過,但我們的做法並不象他們那樣。他們由班主任同科任教師協商,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組六、七個學生,而且固定人員,做到兵幫兵、兵練兵、兵強兵。好差結合,男女結合。開展人與人、對與對、組與組之間公開、公平競爭,鼓勵學生互教、互學。考試時看二人的平均分,組與組之間看小組平均分,分數高的爲優勝者。這樣有效縮小尖子生與學困生之間的差距,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培養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板書展示等方面,老師更是千方百計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而且是給以學生充分的表揚的鼓勵,較好地激發了他們的表現慾望,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四、教室的佈局,有利於學生施展才華

當我們走過時,眼前的一切使我們感到非常驚訝,教室沒有講臺,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學系統,三面都有黑板,學生的課桌不像我們的縱橫擺布,而是背靠背擺成六個長方形,學生也不像我們的統一面向講臺而坐,而是圍着六個長方形面對面而坐,在三面黑板上,每個小組都佔有一小塊,並寫上自己的名字,上課時,學生分組討論、研究,把要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並在黑板上展示,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刻苦鑽研,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

五、學生自主學習給老師帶來更大壓力

很多人都認爲,學生在課堂上自主、積極學習,老師很輕鬆、很悠閒。其實,恰恰相反,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需要教師備好課,而且需要備課更充分,掌握的資料更豐富,也就是說工作強度更大,壓力更重。因爲,每班幾十個學生,他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獲取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沒有充分的準備,課堂上不但不能很好地點撥、指導學生,碰到難題時可能還會成爲學生的“俘虜”。

據老師介紹,一次,一個語文老師遇到這樣的事情。在學習魯迅的《故鄉》時,學生不僅掌握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有的同學還查到兩副哀悼魯迅的輓聯,當時學生向老師發問有關問題,但老師從未見過這樣的內容,被問得措手不及。還有一次,一個數學老師上展示課,在黑板上,一個學生的解題方法,老師不但沒想到,而且剛開始還理解不了。於是,她就虛心地對學生說:“我沒想到這種方法,也沒理解,請你再講一遍,好嗎?”直到學生再重複講了一遍,老師才徹底明白,這使老師非常尷尬。

總而言之,杜郎口中學這種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班級中人人互動,正如學生所說:“參與就有快樂,自信就能成功”,“課堂上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只要你敢想、敢發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這也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努力的一個方向,那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點燃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16

自己教學語文30年,聽課也有幾百節了吧,總之,對中學語文的教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 我覺得教語文,學養是第一位的,技術是第二位的。只從“術”的方面去研究,不從“學”的方面去積澱,是捨本逐末。你要教學生讀,你首先要會讀、多讀,有深刻的讀書感悟;你要教學生寫,你首先要愛寫、能寫,有獨到的寫作體驗;你要教學生說,你首先要勤說、善說,有高超的口語表達才能;你要教學生成長爲一個大寫的人,你首先要是一個大寫的人。因爲教語文說到底是教做人。

我們教師不是詩人,但要有詩人的氣質;教師不是演員,但要有演員的才能;教師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師不是將軍,但要有指揮千軍的氣概。語文教師尤其應當如此。一筆好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腔與學生融爲一體的熱情,一顆真摯而善良的心,所有這些,才能構成一位語文教師的神韻。

有的老師上課,心裏想的是教學流程、步驟、環節,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後幹什麼,甚至幾分幾秒都有“科學”的設定。我覺得這樣做就缺失了教學的靈氣,教學的本真。我上課心中有路數,但全力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皺眉,都是他們心聲的反映。我就根據學生當時的狀態因勢利導,教爲學服務,而不是師生被教案牽着走。上課時要做到:眼裏有學生,心裏有學生,心裏裝着每一位學生的心。

另外與時俱進,莫被“傳統”束縛頭腦;科學發展,不爲時尚放棄永恆。古人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還重視“讀萬卷書,交萬名友”。古代有“遊學”之舉,當代有“留學”之風,我還主張廣泛交流。子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詩云:爲切爲磋爲琢爲磨。都是講交流的重要與樂趣。霍懋徵老師年逾八旬還去西北講學,傳播經驗;魏書生老師做了局長還不放棄教學,他們是真正的事業家。

還要在備課上下苦功夫。把過多的時間用在製作課件上,而不用在鑽研教材與研究學生上,是得不償失。把功夫用在實處,而不要做虛功。

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語文教學的六個要素。這就是:一、以情勵學;二、以趣激學;三、調動參與;四、啓迪創造;五、注重內化;六、求精求活。

語文課堂要充滿詩情,要讓兒童享受語文學習,教師享受語文教學。讓課堂充滿文化氣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亂,情趣盎然。課堂要有書卷氣,要有翰墨香,因爲語文教學,說到底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浸潤在文化積澱中的社會行爲。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沒有優秀的教師,什麼理念、教材、教法、評價都可能會被扭曲、變形、異化。課程改革的主力軍是教師,教學研究的生力軍也是教師,從這個意義上說,課改的成敗在於教師。

中學英語老師教學反思 篇17

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一些比較新穎的方法,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以下即爲我的幾點做法:

一、多種多樣的興趣激勵法進行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務必改革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學校特點,發揮優勢,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構成自我教學特色。

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我的一切潛能用心、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對此,我採取了這樣幾點做法:

(1)用生動搞笑的圖案和實物來代替抽象的理論知識,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

相對於數學的推理計算,學生更容易對直觀搞笑的圖案和實物產生興趣。在講解第一章“生活中的圖形”時,我將超多搞笑的圖畫、實物帶入教室,讓學生感悟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超多幾何圖形,數學就存在於生活之中,學習數學能爲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帶給很大的幫忙,從而調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在講解第四章“圖案設計”一節時,我在上課時向學生展示了超多生動的幾何圖案,如仙人掌、帆船、房屋、橋樑等等,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理解了對稱的好處及用途,體會到數學王國的瑰麗。

(2)用精彩的問題設置吸引學生。

“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課堂提問是啓發學生用心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於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講解“日曆中的方程”一節時,我讓學生隨便圈出某月日曆上一豎列上相鄰的三個數,將這三個數的和告訴我,我就能猜出這三個數是多少。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調動了起來,學生迫切的想明白我是如何猜出這三個數的,學習熱情高漲。這時,我告訴學生,我們只需要列一個簡單的方程即可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自然對列方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情緒愉快的理解了新知識,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3)從現實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和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簡化複雜問題。

九年級下冊“三視圖”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有些比較複雜的立體圖形的很不好想像,我就在課前有蘿蔔、地瓜刻出模型來,讓學生應對實物來解決問題,進而來培養他們的空間想像力,從而將問題簡單化。

我在第七章“可能性”時,將一個模擬搖獎器帶入教室,從生活中購買彩票中獎的可能性有多大入手引入課題,告訴學生這一章研究的對象就是事件發生可能性。對於彩票這樣一個生活中人人感興趣的話題,學生自然也願意去了解,以很高的熱情去學習。從而讓學生去真正理解有用的數學的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