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6W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1

《口技》一課,我嘗試運用辨讀式教學方法,它是以引導學生朗讀爲主要手段,通過從不同角度反覆朗讀,以達到辨析字詞、積累知識的目的。其主要方式是在朗讀中辨析,在辨析中朗讀;在領會中積累,在積累中記憶。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得好,能使課堂模式富於變化,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最優化。然而,我在本節課教學中收穫的卻是失敗,下面以部分教學片段爲例加以詮釋: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5篇)

師:速讀全文,進行信息搜索,找出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

生1:“以爲妙絕”和“羣響畢絕”中的“絕”意思一樣。

師:這一組詞中的“絕”是屬於一詞多義,而不是同義詞。

生2:“賓客意少舒”的“少”字和“稍稍正坐”的“稍”字,是一對同義詞。

師:有哪位同學懂得這兩個詞的意思嗎?

生3:“少”字是“稍微”的意思,而“稍”字是“漸漸”的意思。

師:可見,這兩個詞不是同義詞,請同學們繼續找……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直到下課的鐘聲敲響,全班居然沒有一位同學能找出一組同義詞,課堂氣氛煞是沉悶,因爲沒有師生互動,更談不上生生互動,有的只是老師臨下課時的草草收場,有的只是學生呆坐那兒被動的聽。

課後,我反思這堂課的教學行爲,首先是讀得不夠,因爲沒有充分的朗讀,對課文很不熟悉,學生自然找不到同義詞,更談不上辨。第二,採用辨讀式教學,老師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必要的指導,比如要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做好讀書卡片,上課時才能收放自如,資源共享,既不費時又能環環相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學生要懂得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要進行辨讀時,纔有章可循,纔不會欲速則不達。

更深層次的思考,辨讀式教學在系統複習中,也許不失爲一種好的教學手段,因爲它可以進行分點式或拉網式訓練,如讓學生進行同義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方面的歸納、辨析。這樣,每一個知識點,形成一個積累板塊,思路清晰,步驟鮮明,學生學起來有條理性、系統性,記得牢又記得全面。而在平時的新課教學,很難做到由朗讀帶辨析,更談不上由淺入深的知識積累。本節課辨析同義詞教學環節,學生連一組同義詞都找不到,表面上看很不可思議,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因爲教師沒有讀懂這種教學方法的要領,是教師本身的教學思路有問題。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2

《口技》此文記敘的是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的是一個口技人高超的技藝,根據這一內容及情感,我將此課的教學的情感、價值觀目標定位於:透過語言文字,感受口技這一古老民間藝術的精妙,激發學生學習古代文化精髓的激情。基於這點,教學中我採用了引導學生感受民間藝術的方式來導入課文,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瞭解的一些民間藝術,比如變臉、剪紙,然後播放幾段口技錄音,讓學生說說聽到了哪些聲音,並把他們串成故事。這不僅讓學生切身地感受到了口技,而且豐富了他們的想象空間,鍛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對於這場表演的精彩,作者並沒有用華麗的辭藻進行形容,而是通過一些具體的描繪來展現,表現出巨大的藝術感染力,而且語言靈活、簡潔,淺顯易懂。將文本的這些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在教學中我淡化了傳統文言文教學中的譯文環節,將大部分的時間用於評讀和賞析中,確立了以下幾個教學內容:

首先,立足於文章的結構和場面的描寫。本文所表現的聲音多,情節波瀾起伏,故事性強,內容雖複雜,但作者卻安排得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全文以時間爲序編排故事,由施屏障開始,敘寫表演前的準備及即將開始的情形,交代口技表演者及表演的時間、地點、道具以及觀衆的反應,爲下文的表演作渲染和鋪墊。主體部分將表演的內容分成由睡到醒,由醒到睡最後火起的三個場面,從整體上看,三個場面層次清晰,逐層推進,最後形成火場百相的高潮,而從個別的場面看也分別逐層推進形成小高潮,一步步緊抓觀衆的心。整個描寫有起有伏,有張有弛。聲音的變化由遠及近,由外及內,由物及人,由小到大,由疏到密……,雖變化多端,但層次清晰,讓人應接不暇,嘆爲“聽”止。最後撤屏聲絕,再次交待道具,形成首尾的呼應。

其次,立足於作者的表現手法。三個場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節內容,在寫聽衆的情緒變化,其間插入筆者的簡要讚語。這不僅使得全文的結構整齊、嚴謹,更是一種絕妙的正面描摹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文中的正面描寫可謂是惟妙惟肖,作者用長短參差的語句、配合緩慢相間的節奏繪聲繪色地表現着聲音的高低起伏,奏出一段抑揚頓挫的旋律。同時配一大量的擬聲詞,比如“許許”、“呼呼”、“力拉”,傳神地描繪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同樣側面描寫也是恰到好處,在描寫的過程中,以簡潔的語句巧妙地將觀衆的反應穿插其中,從“微笑,默嘆”到“意少舒”“正坐”,到最後的“變色離席”“兩股戰戰”,不僅突出了口技表演的逼真,技藝的高超,也豐富了情節的波瀾。此外,作者前後多次再現道具的簡單,更強調了技藝之“善”。

另外,文中多次運用以動襯靜的方式來表現深夜的寂靜。

通過對文本的衆多分析後,我採用了以誦讀帶動感悟的教學方式,立足於誦,在誦讀的過程中進行評點教學,突出“讀、誦、悟、品”四個字,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爲“誦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品讀文章,感悟情感”兩大板塊。在前一個板塊中,先由教師範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明確讀音、節奏和停頓等常識。然後學生自由地朗讀,讀準字音,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最後藉助工具書,自主地疏通字詞,疑難點提出,師生互動,合作完成譯文的工作。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熟悉了文章,而且還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提高了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在後一個板快中,首先讓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整理出自己對此文的一些感受,我給予提示,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一篇文章可從哪些方面入手,後進行生生、師生的交流對話。這個環節的安排,既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地從自己所選擇的角度去分析課文,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各抒己見、衆說紛紜的課堂氛圍。而後師生合作扣住教學內容設計出一系列的思考組織學生方向明晰地去感悟文本。在這一環節中,由於前面大多學生已經將文本分析的很好,於是對於這些思考題,他們都很快地能夠比較準確的把握。

由於本文中所採用的正面與側面相結合的表現手法是一大亮點,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在最後我還設計了個學以致用的環節,讓學生模仿文中的這一寫法描寫一堂語文課。

總之在整個教學中,我以文本爲基礎,引導學生髮散性地思維,將自己作爲一個引路者,給予學生提示和指導,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在生生、師生的交流方面取得了一點成功。但在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是很多的,特別是在品讀的環節,只有一部分的同學能夠在老師的提示下去分析文章,,有很多同學仍舊沒能找到感受文章的方向。還有一個長久以來就出現的不足——表達,很多同學他知道意思,但就是無法組織出語言來表達,在這些方面需要努力。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3

《麥哨》是語文第八冊第六組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教材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一專題進行編排,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田園生活由衷的熱愛、讚美與嚮往。本文作者滿懷喜悅之情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裏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展現了鄉村孩子天真、純樸、可愛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情趣。

揭題時,我選用了這樣一幅畫面,碧空白雲下,一片金黃的麥地,麥浪滾滾,無邊無際。這樣純美的畫面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令他們眼前一亮,帶給他們一個全新的感覺,激發他們的情感。在整堂課上,我以課文的主情景圖作爲背景,結合文本內容,給孩子們展示五彩斑斕的田野圖畫,展示豐收在望的麥田圖,以及豐滿的麥穗的特寫圖。這些形象生動的畫面不僅激活了孩子們內心的美感,更爲孩子們理解語言文字,感悟文本之美,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

這篇課文以麥哨的聲音爲線索,開頭設疑。接着重點描寫了湖畔割草的孩子們生活的自然環境和他們遊戲的情形。最後再次以歡快柔美的哨聲作結。全文首尾呼應,行文流暢,意韻悠長。我也想創造一個麥哨縈繞的課堂,在此中引領孩子們感悟語言文字。

我從課題麥哨引導到學習直接寫麥哨的段落,通過讀讀、吹吹,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歡快、悠長。接着,“尋着聲音走進田野”,欣賞了田野優美、喜慶的豐收美景後,我這樣說道:當這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田野展現在我們眼前時,無論是誰都不禁會用麥哨吹奏起心中的讚美之歌。整堂課從哨聲起,又從哨聲中結束,洋溢着濃郁的鄉間生活情趣。這樣的設計將麥哨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不僅使我的課堂節奏首尾呼應,流暢舒緩,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們,麥哨聲中就包含了孩子們幸福的童年,無拘無束的生活,包含着他們的笑聲、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在文末,這“歡快,柔美”僅僅指麥哨嗎?孩子們的理解水到渠成。

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優美,排比比喻、擬人手法運用得形象傳神,既有畫的意境美,又有音樂的韻律美。細細讀來,這篇課文無論是文章的題目、佈局構思,還是修辭手法的運用,都不失爲學生揣摩文本、領悟文章內涵的藍本。

我把品味文字的重點放在田野美景這塊。先是通過圈畫詞語,讀讀這些詞語,感受色彩的美感。接着抓排比句,享受田園豐收樂。最後重點品味麥穗段,主要是利用插圖來幫助孩子咀嚼品味文字。我又利用插圖啓發學生想象“微風拂過,麥穗輕輕晃動身子,你彷彿聽到什麼”,孩子有的說:我看到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麥稈,像在向農民伯伯致謝呢。在表達中,學生的情感與教材的情感進行碰撞、交融,學生入情入境、活躍而投入,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機與智慧,語文課也就上出味來了。

在整堂課中,我帶領孩子欣賞美圖,品味文字,朗讀抒情。而最能引起孩子共鳴的是鄉間的遊戲生活。鄉下孩子們的遊戲跟我們的不同。他們因地制宜,玩得都是天然的遊戲。他們不需要陀螺,不需要紙牌,在草地上隨便打幾個滾,和夥伴們摔次跤,或去河裏遊一圈,就能快樂好一陣子呢。所以讓孩子們藉助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編寫鄉村孩子在草地上的遊戲過程,讓靜止的畫面活動起來。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4

《捕蛇者說》以獨特的寫法(襯托、對比)尖銳、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下賦稅的苛酷,揭示了廣大人民遭受的苦難不幸,表現了作者對勞苦大衆的深切同情,對殘暴統治的強烈憤恨。教學中始終要注意這點。

本文詞語量大,實詞以數十計,虛詞“之、以、而、乎、焉”等均各有多種用法。講明詞義(實詞、虛詞),這是本文教學中要用相當時間來完成的重要任務。 學生在學習時難度有點大,在教學中我爲了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就逐句、逐段講解。另外加強誦讀、背誦練習。這節課上下來,我感到學生還不能深入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主要癥結在於學生對文本讀得不透。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5

《奇怪的大石頭》題材的主人公——童年李四光,塑造的這位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內心蒙發的精神更對學生求知慾和好勝心的激發得到啓發,故事也點出了一個精髓:善於提問、善於思考的好習慣是要從小培養的,所以我要讓我的學生通過這篇教材受到更大的啓發和對學習的動力,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習上落伍。”是啊,“思考”與“閱讀”。記得自己孩堤時,全然不知上學的目的是什麼?只知道機械的去上學和放學,對老師的害怕也遠遠大於父母,那時就樹立了對老師的尊敬和崇敬,直到今天自己也做了教師,面對自己的學生特別親切,角色中我是他們的老師,而在我老師眼裏我永遠是她的學生,今天我把小時候的迷惑問了我的學生:“父母爲什麼送你們上學?”面對這羣三年級孩子的回答,讓我既爲之懈動又驚歎,內心深深的感慨。

課文中出現的許多專業名詞都不太懂,所以我在學生以口語猜測之後,又進行了詳細講解。在理解課文內容時,第一段我以指導學生怎樣讀爲主,先讓其圍繞是怎樣的石頭及他們怎麼圍着石頭捉迷藏的讀書,在學生說了以後,讓其抓住主要詞來讀,使學生學會邊讀邊想。然後進行角色朗讀,表現出李四光的特點,讓學生評,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自已評出應讀出李四光的什麼特點怎麼讀。最後通過他解決這個問題花費的精力與時間及由此而得到的成果的對比,讓學生說說自已學了這一課有什麼體會,學生在對比的情況下體會出做事要多思考,不要輕易放棄沒有解決的問題。但在對比時最後兩段的朗讀指導有點少,有的學生讀得不流利。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6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我發現有些學生入門很快,很快就掌握了水墨畫最基本的蘸墨、行筆技法,雖然造型不太準確,有些幼稚,但是能表現出中國水墨畫的筆墨情趣,能表現出墨色的濃淡變化。而有些同學完全是靠着自己的直覺摸索練習,除了幾個基礎較好的同學,其餘同學所創作的作品,並不能表現出中國畫的筆墨濃淡變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圈塗出來的,但是有些作品表現的很大膽。

從兩個班的教學比較來看,在新課改的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很重要,但是在美術課堂中,還是不能忽視教師的演示作用,這樣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瞭解繪畫技巧和繪畫方法,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不能把學生教“死”了,沒有創造性。應該是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的繪畫技法後,鼓勵學生大膽的創作,從中體會一下中國水墨畫藝術的博大精深,瞭解水墨畫的筆墨情趣。臨摹在美術教學中不可少,但是很容易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教出來的學生都是一個模式,畫出來的作品都與老師的相象,沒有融入自己的東西,這應該是我們美術教師特別注意的一點。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7

回眸整節課,我還有很多遺憾:

1,時間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雖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對學生感情的激發上了,卻又沒把握好語文的工具性,以至於沒有見好就收,耽誤了時間.這其實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學藝術缺乏"自然",缺乏堅實的思想支撐.

2,沒有領悟語文"工具性"的含義.在對課文的理解過程中,只重視情感,卻完全忽略了對重點"字","詞","句"的提煉.應該換個角度,從重點字,詞,句中去抓情感,而不是脫離工具空談感情.

3,忽視了學生主體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有的問題都是我拋出來的,而不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這是與新課程理念相違背的,對此,我感覺是我最失敗的地方.糾其原因是:

(1)對文本的理解不夠透徹,沒有明白文本自身的作用.

(2)也是第一次接觸高年級的教材,心裏沒底,對學生的把握不準,對學生不敢大膽地放手.

(3)還是自身的素質問題,語文素養實在是太低了.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對課堂的應變能力還是不夠.有的時候,學生的回答不能到點子上,我就可是亂了陣腳,不能冷靜地進行引導.就把自己當成了主體,自演自導.

總的來說,這一次的教研課給了我很多啓發,讓我更成熟了一點.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8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一篇略讀課文,又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也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我是這樣讓學生認識這種新文體的:一開始,我先讓兩個學生分別扮演苗苗和季老來朗讀課文(他們讀的時候採用直接對話的形式),其他學生聽着。等他倆讀完後,我再問其他學生:“這兩個人在幹嗎?”孩子們聯繫了之前學過的對話形式說出了這是在“對話”。

“一個問一個答,他們在幹什麼?”“採訪。”一個孩子馬上接上來了。“真好!那如果將採訪的內容記錄下來呢,我們就叫它爲‘訪談錄’,這是我們第一次碰到的。而且它就像我們平時在對話一樣,內容很簡單……”在學生認識這種文體之後,我再拋出問題“苗苗和季老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行文完全口語化。我原以爲可放手讓學生自瀆、自悟,提高自學的能力,於是就讓孩子們自由讀,找一找“苗苗和季老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問題一拋出,讀過之後竟然無人能回答,這是我意料之外的。有些氣惱,一番責問之後,我反省自己,是不是問題給的太大,學生還沒有透過全文概述中心的能力?!於是,我換種方式說:“苗苗提了些什麼問題?季羨林爺爺是怎麼回答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然後根據回答再分類,看看談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學生們紛紛舉手,問題迎韌而解,孩子們似乎如釋重負……突然感悟到: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備課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在完全瞭解學生知識、能力等層面上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纔是合理有效的。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的問題,即指引線不能太抽象,又不能太簡化,遊刃有餘,張弛有度,學生才能學得有信心,因材施教是不變的真理啊!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9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葉聖陶先生提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

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閱讀閱讀提示的內容,並標出提示的要求。很快學生就找到了學習這篇課文的引領全文學習的思考題:1。這篇課文又給了我們怎樣的提示?2。說說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我引導學生總結那就是“變化”。出示屏幕:變化前是什麼樣的?變化後是什麼樣的?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治理黃河?帶着這些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

在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學生找出有關語句並不難,而要真正理解則需要教師適當的點撥引導。於是在感悟黃河是“搖籃”方面,我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黃河曾經的美並把自己的感悟以朗讀表現出來;在理解“禍河”方面,引導他們理解“懸河”“沉積”等詞語和抓住一系列數字感受到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在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二---人爲原因方面,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板書形成惡性循環鏈加以理解;在講“治理方案”時,我重點補充了森林的作用及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帶的作用,使學生加深了對植樹造林的重要性的認識,還讓學生說說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然後鏈接資料袋的內容以及與身邊的珠江和火爐山聯繫起來,引發生活的體驗,激發內心的情感,把抽象的環保意識轉變爲實在的環保行爲。通過以上的教學,學生了解了黃河的現狀,知道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時也調動了他們參與到“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來,獻計獻策,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最後結合說明文的特點滲透寫作方法,培養寫作能力,“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是說明文常用的幾種表達方法,說明這種寫作方法的優點,以使今後學生在寫說明文時也能夠會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10

在這首小詩裏,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啓發下,幼小的心靈裏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爲了總結教學經驗,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將本次授課進行反思如下:

1.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爲此,我首先播放歌曲——《小燕子》把學生帶進無限美好的學習情境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學習本課的慾望。

2. 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在教學本課之前,我首先佈置了三道預習題:

(1)藉助漢語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句子

讀通順。

(2)標出自然段。

(3)畫出課文中的生字,並做生字卡片。

讓學生按要求提前進行預習,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通過佈置學生課前預習,使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速度和效率。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11

在製作龍鱗的過程中,我讓幼兒先觀察彩紙,讓他們發現紙上的圓。接着,我拋出“怎樣才能剪得又快又多”這樣一個球,讓他們自主探索。有一個小女孩就提出用對摺的方式剪圓。然後,我們就集體驗證了這樣的剪圓方式並在活動中得以運用。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們通常會看到:教師採用兩種不同的形式策略來進行教學,一種是:教師起主導作用、充當知識權威的角色,圍繞主題進行分析和評價。另一種是:讓幼兒爲領導者,引起興趣,讓幼兒自由大膽地展開想象探索,大膽的講述自己想法、感受,教師則適當的的給予引導。在前者的引導方式下,幼兒很明顯受到了教師的影響,與教師所講述的基本差不多,沒有超出教師分析的範圍。而後者,充分的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由於幼兒有自由欣賞和體驗,無論是從表達方式還是表達的內容上,相比前者都有很大的突破。

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對幼兒美術活動的順利開展至關重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將會自覺自願地去鑽研學習,並能激發出驚人的毅力和勤奮。教師只有在日常的教學中,尋找到教學的興趣點,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形式,才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提高幼兒從事美術活的興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從而陶冶幼兒初步的感受美的情趣,發展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12

課堂上,我讓學生自己編兒歌,記住聲母。啓發孩子們自己編兒歌,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的角色也由“領唱”變成了“伴奏”,把舞臺讓給了學生。

但由於種種原因這節課也暴露了諸多的問題。透過問題,引起我的思考是:

對 發音的訓練強化的不夠,教師光範讀還不行,還要注意領讀,要體現由領到放的過程。學習漢語拼音主要是培養學生認讀和拼讀的能力,以及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 字,糾正方音。很多孩子認識聲母bpmf,但是他們不知道發音要領,有很多學生髮音還不夠準確。例如聲母的bp的發音都應該是又輕又短,而許多孩子發音又 重又長,這是不正確的,我着重對學生進行了指導。但是學生的練習發音給的時間也少。只注重可個別同學,對全體照顧的不夠。當然這節課在聲母與韻母拼讀上還 有問題。對學生來講,這個階段的拼讀只是剛接觸,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根據組合的音節,進行拼讀訓練要強化。從課堂的反映來看,學生對拼讀有難度,教師沒 有注意傾聽學生的發音,有的學生沒有讀準,老師沒有及時的發現,對於難拼的教師也沒有反覆的強調,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13

一、從題入手,質疑定向

板書課題後,我讓學生質疑。學生提出的問題有:誰與象共舞?與象共舞是一種怎樣的情景?“與象共舞”是什麼意思?我充分肯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價值,並出示投影打出我事先預設的問題,學生驚喜地發現他們提出的問題與老師提出的問題驚人地相似,他們很願意帶着這些問題自學課文。

二、由表及裏,深層體會

學生自學後是全班交流,根據“泰國人與象共舞是一種怎樣的情景”這個問題,首先將學習重點鎖定在第五自然段。學生讀完這一段,我問學生:“與象共舞”是什麼意思,明白了嗎?此刻大多學生的回答停留在表面,認爲“與象共舞”就是人與大象歡快地跳舞的意思。我接着追問:泰國人爲什麼能做到與象共舞?“與象共舞”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與象共舞是泰國人象和諧相處的極致表現,人與象不僅共舞,甚至共生共樂,從而提升認識。

三、授之以法,言意兼得

在課堂上,我滲透了學習方法的傳授。學生理解了“與象共舞”的含義後,我問: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出人與大象之間的關係和諧融洽的?實際上,這也是課文自學提示中的問題。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善於抓住每一段的要點,並儘量考慮周到,從多個方面思考。根據學生的反應,我相機指導學生抓中心句的方法,教會學生如何簡要地回答問題。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中,學生不僅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還了解到了自然段的構段方式,和課文先概述再分述的結構範式。

四、情境教學,朗讀課文

最後,我創設了“小導遊”的情境,請學生向遊客介紹泰國人象共舞的異國風情。我的出發點是通過這一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共有4位學生當了小導遊,讀了第三、四、五幾個自然段。

教學的成功之處可以從以上介紹中略見一斑,而失敗的地方也很明顯。

一是放手仍然不夠。雖然明知是略讀課文,教師不能包辦、牽引過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不自覺地越粗代庖了。如針對題目讓學生質疑固然好,但不能問出“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人與大象的關係”這一重要問題,而這個問題還是後來我親自提出來的。又如以“小導遊”的方式進行朗讀不夠自由,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朗讀成果,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話來介紹。

二是朗讀指導不到位。第五自然段無疑是朗讀訓練的重點,但學生讀得並不好。我錯過了兩次好的指導契機:第一次是學生回答“與象共舞”是怎樣的場景時,我只是要學生隨便讀了一下,這顯然不行。應該要讓學生談談感受,然後帶着自己的感受去讀,而且讀的形式要多樣,自由讀、個人讀、齊讀相結合,初步奠定歡快、和諧的朗讀基調。第二次是學生當導遊讀這一段,一直比較平淡,入不了“戲”,此刻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大象跳舞是有音樂的,你們想想是什麼音樂?學生可能會說是搖滾、迪士科之類,然後再讓學生帶着這樣的感覺去讀,效果應該會好些。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14

我十分喜歡《尊嚴》這篇文章,因爲它帶給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不同的思考。孩子們讀了它可能只能悟到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吃靠自己的勞動賺來的就是尊嚴。而我們則不一樣。課堂上,爲了更充分的使孩子們體會到石油大王哈默的高貴品質,我採用了聯繫上文對比體會的方式。我先請學生劃出描寫逃難人們的語句,這裏包括外貌描寫及動作描寫。外貌描寫只有一句,“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我引導學生仔細讀這句,然後提問:從面呈菜色,疲憊不堪這兩個詞中讀出了什麼。學生們,有的說我讀出了他們很累;有的說讀出了他們很餓;有的說讀出了他們缺乏營養,急需食物……我問:從那些語句,你看出他們確實急需食物?孩子們立即找到了後面的動作描寫。我說,是啊,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都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嚥的吃起來,因此課文中用了一個非常確切的詞來形容------顯然。

到這,孩子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應該說很到位。此時我又節外生枝了一點,如此飽受飢餓的逃難人,此時就在我們眼前,對於我們每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來說,他們的這種行爲,我們能理解嗎?學生一致認爲能。此時,我把話鋒一轉,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特殊的年輕人,學生讀出對年輕人外貌的描寫,我寫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這兩個詞。請大家注意,年輕人與其他逃難的人一樣的缺乏健康,營養,食物。可當傑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依然拒絕了。此刻引導學生練讀兩人的對話部分,最有助於體會人物的心情及高尚的品質,所以我讓學生之間互相練習。結果,孩子們體會的很深刻。

故事中,這個年輕人的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們的心中。由於,這的教學處理得當,後面的那句: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由這個教學片段,我真正懂得了“精講”的含義。

口技的教學反思總結 篇15

帶着問題去預習,學生學習語文有了目標,讀起來更專注,而不會盲目;小組內更討論激烈,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參與了課堂;學生不再是旁觀者、聽衆,而是課堂的主體。許多學生嘗試自己去探究問題,找出答案,因而學習語文有了成就感願意去展示,和大家分享自己探究的成果。教師也不用在課堂上唱獨角戲,而是走進學生,指導他們學習的方法,還可以瞭解學生的疑難,便於針對性的解答。

正因如此,在小組討論後的課堂交流中,學生表現積極踊躍,問題的答案不是教師講出來,是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可能有些地方不完善,但卻是他們獨立解決的。教師只需稍加點撥,就可以啓發學生的思維。

當然,由於初次嘗試這種先學後教的模式,難免還有一些不足,如課堂討論如何更能集中學生的熱情,如何使討論更節約時間等等,而這正是我們在今後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的。

由於課堂時間不夠,課後又讓學生補記了學習收穫,許多學生的話仍讓我感動欣喜。有的同學這樣寫道:“現今仍有很多人因爲相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長媽媽是不幸的,因爲她青年守寡;長媽媽又是幸運的,因爲‘子’不嫌‘母’醜。她全心呵護的迅哥兒終於明瞭了她的愛,寫了這樣深情的文字來紀念她。她如地下有知,也當含笑九泉。”有的同學則寫道:“原來很多的愛都隱藏在平常不經意的甚至是看似惡意的舉動間,麻木的我們是不是忽略了太多太多?”還有的同學則感慨地說:“我現在發現很多故事不是不好,而是我沒有讀懂,沒有用心讀。從前的我很不喜歡魯迅,覺得他爲人太刻薄,小心眼,總挑別人的刺,沒想到他是一個這樣情深義重的人。”

我發現,只要對學生循循善誘,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見解,他們就能由淺入深地走進課文,走近作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