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精選2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8K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

我在講解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裏“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爲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於“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形象,化枯燥爲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後,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縴夫的愛》的歌詞:“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麼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鬆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節課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也較好。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精選24篇)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的意識與能力,善於把握和調控課堂氣氛,增加課本知識容量和密度,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從而讓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愛好和興趣以及生活經驗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於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爲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爲“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與能力,以往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生活場景與生活體驗,纔會被拿來當作語文教學的材料,從而爲語文教學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同時,我認爲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善於把教學目標轉化爲學生的需求,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作爲教師不僅要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這樣更有利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認真備課,把握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固然很重要,但我認爲更重要的是把語文教“活“、讓學生“活“好,讓學生學得聰明一點、靈氣一點,讓學生課堂所獲得的各項語文能力、語文知識,在綜合實踐中整合起來,並加以積澱,成爲一種綜合素養。這纔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如果教師死守教案,那麼最好的教案也會成爲束縛教學的桎梏。活生生的學生也會變成課本的奴隸。課堂靈活地放開一些,反而更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能活躍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來思考的問題,或許在正確理解新課標之後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不可否認,這也正是解決問題的源泉所在,源活則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課標精神,才能解決好語文教學中教師教無成就、學生學無興趣的問題。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2

伴隨着新課程的實施,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又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就是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面對這一趨勢,我推出了“六步”教學法,即:情境導入-----出示目標------引導自學------合作探究------反思拓展-----當堂檢測,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哪怕是基礎薄弱的班級,也進行了嘗試,也許是我的教學能力有限,也許是我的思考不夠深刻,也許是我的反思缺乏科學的理論依據,實踐中有收穫更有困惑。

一、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

《雨巷》是一首現代詩,因爲這是一篇詩歌欣賞,對朗讀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讀”中落實“悟”,這是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之一。在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精心準備了課件和音樂,在課堂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去理解課文中優美的詞句,帶着自己的體會去讀相關的句子,一次不行來兩次,一個不行第二個接着示範,全班同學都投入了,都能用自己的朗讀抒發情感。這個環節是其他環節的基礎,是教學重點,需要25分鐘。接着用5分鐘讓他們去寫一兩句詩,當他們的情緒掀到高潮的時候,配着優美動聽的曲子緩緩地、緩緩地全班配樂朗誦。美文欣賞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爲了把欣賞課的教學效果繼續延續下去,我特意留了5分鐘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讓學生的感情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也對文中的好詞好句進行了積累,爲寫作奠基。在那節課中,學生的“獲得”時間恰到好處,剩餘10分鐘“作業”也能當堂完成。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課堂的效果。

二、學生課堂獲得的內容深淺度如何把握?

還記得在上《裝在套子裏的人》的時候,自己感覺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堅持“先學後教,當堂檢測”的原則,課前重點要求學生找出主人公別里科夫的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他的心理變化,深層感悟“別出什麼亂子”一語,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爲文化層面、精神層面的理解。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卡在了心理活動的理解與感悟上(,結果在這一個環節花了大量的時間帶着學生去找文中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再引導學生體會,但還是有很多學生不能理解,沒有消化。反思這個環節,由於沒有正確看待學生現有的學習能力,對學情估價過高,“合作探究”環節沒有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最後爲了完成教學內容我對他們進行了強硬的灌輸,儘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感悟能力,但是教育專家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學生的主動“獲得”沒有落到實處。

三、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目標只是教學“理想”?

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我都努力去嘗試讓學生都不同程度達到(部分學生只是接近)教學目標,也嘗試過很多辦法,但感覺還是收穫甚微,總有那麼一部分學生課堂上的簡單知識就不能掌握,所以困惑至今,有望和各位同仁探討。文言文教學對於我這個班級來說是很困難的,於是我降低難度,改變教學策略,以“讀準字音、正確把握節奏、力爭讀出語氣”爲底線目標,以積累重點文言文實詞和背誦名句爲主要目標,以文章內容的理解爲提升目標,只點到爲止。如《陳情表》是要求背誦的名篇,課文很長,基礎差的學生基本上望書興嘆,我於是分三層要求:能力強的全文背誦,中間層背誦重點段落,學困生要求朗讀全文再背誦名句。在“課堂檢測”環節,我就他們重點抽查,長期堅持我想還是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但並不能保證每一節課讓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教目標,只能是儘可能地接近教學目標,這也是我多年來在一線教學中的困惑。

當然,我也會在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落實和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認真編寫導學案,課前下足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3

伴隨着新課程的實施,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又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就是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面對這一趨勢,我推出了“六步”教學法,即:情境導入-----出示目標------引導自學------合作探究------反思拓展-----當堂檢測,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哪怕是基礎薄弱的班級,也進行了嘗試,也許是我的教學能力有限,也許是我的思考不夠深刻,也許是我的反思缺乏科學的理論依據,實踐中有收穫更有困惑。

一、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

《雨巷》是一首現代詩,因爲這是一篇詩歌欣賞,對朗讀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讀”中落實“悟”,這是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之一。在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精心準備了課件和音樂,在課堂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去理解課文中優美的詞句,帶着自己的體會去讀相關的句子,一次不行來兩次,一個不行第二個接着示範,全班同學都投入了,都能用自己的朗讀抒發情感。這個環節是其他環節的基礎,是教學重點,需要25分鐘。接着用5分鐘讓他們去寫一兩句詩,當他們的情緒掀到高潮的時候,配着優美動聽的曲子緩緩地、緩緩地全班配樂朗誦。美文欣賞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爲了把欣賞課的教學效果繼續延續下去,我特意留了5分鐘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讓學生的感情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也對文中的好詞好句進行了積累,爲寫作奠基。在那節課中,學生的“獲得”時間恰到好處,剩餘10分鐘“作業”也能當堂完成。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課堂的效果。

二、學生課堂獲得的內容深淺度如何把握?

還記得在上《裝在套子裏的人》的時候,自己感覺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堅持“先學後教,當堂檢測”的原則,課前重點要求學生找出主人公別里科夫的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他的心理變化,深層感悟“別出什麼亂子”一語,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爲文化層面、精神層面的理解。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卡在了心理活動的理解與感悟上(,結果在這一個環節花了大量的時間帶着學生去找文中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再引導學生體會,但還是有很多學生不能理解,沒有消化。反思這個環節,由於沒有正確看待學生現有的學習能力,對學情估價過高,“合作探究”環節沒有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最後爲了完成教學內容我對他們進行了強硬的灌輸,儘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感悟能力,但是教育專家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學生的主動“獲得”沒有落到實處。

三、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目標只是教學“理想”?

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我都努力去嘗試讓學生都不同程度達到(部分學生只是接近)教學目標,也嘗試過很多辦法,但感覺還是收穫甚微,總有那麼一部分學生課堂上的簡單知識就不能掌握,所以困惑至今,有望和各位同仁探討。文言文教學對於我這個班級來說是很困難的,於是我降低難度,改變教學策略,以“讀準字音、正確把握節奏、力爭讀出語氣”爲底線目標,以積累重點文言文實詞和背誦名句爲主要目標,以文章內容的理解爲提升目標,只點到爲止。如《陳情表》是要求背誦的名篇,課文很長,基礎差的學生基本上望書興嘆,我於是分三層要求:能力強的全文背誦,中間層背誦重點段落,學困生要求朗讀全文再背誦名句。在“課堂檢測”環節,我就他們重點抽查,長期堅持我想還是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但並不能保證每一節課讓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教目標,只能是儘可能地接近教學目標,這也是我多年來在一線教學中的困惑。

當然,我也會在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落實和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認真編寫導學案,課前下足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4

新學期伊始,在津南區“深化課程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指導思想下,我校大刀闊斧的進行了課堂教育改革實踐活動,推行“三六”教學模式,努力構建以“學案”爲載體的富有特色的高效課堂。

對於這一新的教學模式,起初我並非完全接納,可以用這樣一句話說明在這一過程中自己心態的變化:在遲疑中不斷嘗試,在嘗試中發現變化,在變化中反思提高。

作爲高二年級的語文老師,起初對“學案”總有幾分顧慮。學案該怎樣寫?複習課的學案該怎樣寫?在緊張的複習中學案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諸多疑惑存於心中。聽過幾堂課後,我也開始了自己的教學嘗試。從教學目標的確立到教學過程的設計,從教學方法的斟酌到反饋練習的篩選,在設計學案、實施學案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和學生都有了新的變化。

變先講後練爲先學後講,讓學生體驗從確實如此到原來如此的心理轉變。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對話交流多了,分組討論發表各自觀點,展示知識發生、發展的思維過程的機會多了,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分享學習的過程,在主動學習中提高了課堂效益。

在這一過程中我心裏對學案也有了自己的認識。

學案是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的中介,藉助學案改進現行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改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模式,引導學生正確地確立學習目標和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並能最終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學案的落實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學案的作用、發揮學案本身的價值則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研究的核心。

當然,對於語文教學我主張教學模式因文而定,因課而變,因時而改。

例如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目的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學習、善於學習。

“學案”的實施對老師和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裏,教師不再是知識倉庫、權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協助者和合作夥伴,並且應有很強的智慧駕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開放、民主、寬容、合作、平等的教學心態。同時學生也應該主動積極,樂於探索;潛心研讀,獨立思考;質疑問難,互動合作;善於發現,注重總結。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5

我在講解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裏“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爲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於“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形象,化枯燥爲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後,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縴夫的愛》的歌詞:“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麼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鬆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節課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也較好。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的意識與能力,善於把握和調控課堂氣氛,增加課本知識容量和密度,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從而讓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愛好和興趣以及生活經驗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於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爲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爲“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與能力,以往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生活場景與生活體驗,纔會被拿來當作語文教學的材料,從而爲語文教學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同時,我認爲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善於把教學目標轉化爲學生的需求,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作爲教師不僅要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這樣更有利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認真備課,把握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固然很重要,但我認爲更重要的是把語文教“活“、讓學生“活“好,讓學生學得聰明一點、靈氣一點,讓學生課堂所獲得的各項語文能力、語文知識,在綜合實踐中整合起來,並加以積澱,成爲一種綜合素養。這纔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如果教師死守教案,那麼最好的教案也會成爲束縛教學的桎梏。活生生的學生也會變成課本的奴隸。課堂靈活地放開一些,反而更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能活躍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來思考的問題,或許在正確理解新課標之後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不可否認,這也正是解決問題的源泉所在,源活則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課標精神,才能解決好語文教學中教師教無成就、學生學無興趣的問題。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6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級3--7班的歷史教學工作。通過不斷深入學習以及全心投入地努力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學校交給的教學任務,完成了學科知識的教授和基本科學素質的培養,同時促進了優秀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在前半學期中有成功也有失敗和不足,對此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歷史課要寓教於樂。高二的歷史課難度深,要求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要十分紮實。因此我在備課時,注意史論結合,課上通過啓發式教學,和學生討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和經驗,同時加入許多歷史背後的故事輔助教學,讓學生認識歷史真相,客觀看待歷史。與此同時,我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每一堂課都進行提問,讓學生逐漸養成每天覆習鞏固的習慣,增強緊迫感。

二、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感受,帶領學生共同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知識的形成。我還介紹自己大學聯考時的學習和生活,告訴她們我是怎樣從成績的低谷步步努力,最後考上大學的,這不僅給了他們經驗,也鼓舞了他們的勇氣和信心。他們經常向我請教方法和經驗,與我探討,及時向我報告學習狀態和心態,我從來都是耐心、高興的聽取,並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形成了良好融洽的師生關係,並取得了好成績。

三、不要放棄學習困難的學生。我瞭解到很多學習差的學生是遇到了困難,他們渴望老師的幫助卻又不敢,於是我分別找他們談話,瞭解他們的真實感受,表示了我願意幫助他們的心情。學生都很感激,於是我提出了一些要求,讓他們分批利用課間、自習等時間來找我背書、做練習。他們平時沒有養成堅持的習慣,容易忘記,於是我就經常提醒和督促他們,或者直接到班上去找他們,使他們養成了習慣,終於都能夠按時找我複習,甚至一有空就來問問題,因此在段考前,他們的成績都獲得了很大的提高。

雖然這一學期工作很辛苦,教學任務也不輕,但我始終充滿了熱情、信心和愛心,在上半個學期裏,我不僅收穫了知識和經驗,還得到了學生的愛戴和信任,這樣的情感和經歷將繼續鼓舞我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一如既往的努力!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7

高中藝術教學內容以欣賞爲主線,強調學生的“心到”、“眼到”,藝術教師在鑽研教材、備課,設計教學模式,尋求教學方法時可能花了不少功夫,到了課堂上,有的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感興趣,有的對那部分感興趣,如:中國古代繪畫,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外國近代繪畫,學生對這些內容喜好不同,在精力分配上懸殊很大,而女同學喜歡服裝的多一些,到教學“現代服飾藝術”這部分內容時可能比較專注,“心”到是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動力,“心”到與不到,全__教師組織調度;整齊與否,決定最終的教學效果。藝術課原本是最讓人心動的,藝術課(尤其是美術)單一的欣賞內容,教師力求“活”而有趣,但千變萬化始終是一個欣賞,過分的知識化、理性化,學生的熱情不會堅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心”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對於藝術課他們也就開始走過場,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們上課,我行我素。於是,一堂藝術課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習課或休閒課。高中教學不同於國小和國中,又說又表演的教學方式不太適合,“表演”課自然是不會出現的,偶爾的“故事會”也不能多用,“快樂的大本營”到了超級大班,擁擠的空間會讓你窒悶得喘不過氣來。到了這個時候,學生不用意志來控制自己,藝術課決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藝術課同樣需要學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從現階段來看,高中藝術課,尤其是美術教材缺少讓學生“手動”的教學內容,實地考察參觀應當另論。但在欣賞內容的基礎上,多一部分實際操作的練習,教學內容活而豐富,更能滿足多數同學的學習需求,極大地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國小、國中有了動手實踐的內容,大學裏也有相關部分知識,而在高中階段卻出現“斷層”現象。實際技能訓練不是少部分參加藝術大學聯考學生的專利。教育普及既然是面向全體學生,這部分內容就不能空缺。因爲真正的知識,它的本身內涵是豐富的,也是全面的。大綱鼓勵教師靈活機動,但這當中還得有一個“約定”尺度和綱要,否則又容易走形成“專業”課了。

當前,藝術課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過它仍然是“調味”課,缺少不行,又不能將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師在很多時候充當的是類似“變臉”一樣的角色。許多教師認爲,反正學校也不重視,評職最後,待遇最低,上藝術課沒人會看得起,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創新意識不強。前幾年,地理、生物課也非應試科目,教學景況和藝術課相差無幾,但自從加盟理科綜合考試科目起,成績上去了,地理、生物教師一下也搖身變成升學考試舉足輕重的顯赫人物了。藝術課呢,還是那樣……更多時候只能服從教學需要,爲主課讓路,在主課與主課的磨合中客串“潤滑劑”、點綴物。最終主課豐收了,藝術課也未能實現“叢中笑”的初衷。顯而易見,藝術教師在這當中的“色調”關係非常微妙。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8

本節課講述內容是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3 Travel Journal Reading 。我將本節課設計爲三個部分:pre-reading, reading 和post-reading,充分發揮自制網絡課件的優勢,使本節課的內容更加充實,容量更多。既貫通了所要學的知識,又拓展了課外知識,使得本節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更加濃厚,積極的自主探究 。 課堂教學反思如下:(一)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方面:信息技術與課堂英語交際教學活動相結合,有助於教學過程的有效進行,能提供理想語言交際環境,有利於課堂交際實踐活動的實現。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主要是課堂上,因此,課堂教學環境對學生很重要。然而,傳統的課堂教學過分的強調教師“教授”的作用,把英語學習看作是一種“知識”的獲取,而不是一種“技能”的習得。在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這種重語言知識傳授,輕語言交際訓練的課堂教學環境不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英語交際運用能力,不能實現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的採用,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加強了他們學習的感性認識。(二)英語課堂教學方面:本節課英語教學中以問題爲線索,採用“任務驅動”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協作探究爲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故本人在這節課中通過安排學生的個人探索、協作學習、討論等各種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動閱讀,有創造性的完成任務。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極高。

存在問題:1、在本課設計導入部分的時間用於過長,對本節課的內容設計較多,課堂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更多的學生來展示成果。

2、在reading 的教學環節中,沒有講解知識點的運用。如在讓學生理解課文後,再進行知識點的講授,這樣讓學生更能牢固掌握知識的運用。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複習時,是記憶的激活者;在呈現新內容時,是示範者;在操練時是組織者或是指揮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要更加努力探究教學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教學水平。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9

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它如同一股春風,給基礎教育帶來了春的氣息,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同事課程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教師應如何應對貿易促使學生開展新的學法呢?

1、尊重和滿足學生髮展需要,指導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模塊

高中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具有不同的發展潛能。在教學中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教學方式過於統一的傾向,要關注和尊重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爲他們提供適合於自己發展的化學課程。

高中化學課程爲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課程模塊,給學生的學習以較大的選擇空間。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挖掘各自的潛能,制訂各自的化學學習計劃,自主選擇化學課程模塊;另一方面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已有的化學知識水平、能力發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和潛能,對學生選擇學習課程模塊和安排學習順序給予指導。

2、把握不同課程模塊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高中化學課程是由若干模塊組合構建的,教師應注意領會每個課程模塊在課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價值,把握課程模塊的內容特點,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具體的教學條件,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化學1、化學2課程模塊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爲全體高中生開設的必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也爲學生學習其他化學課程模塊打下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與國中化學課程的銜接,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注重整體性,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質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強化學與生活、社會的聯繫,創設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講解時應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要緊密聯繫學生己有的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經驗與知識,儘可能通過化學實驗或引用實驗事實幫助學生理解。同時還要利用各種模型、圖表和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3、創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

作爲一名教師要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在教學工作中竭力提倡創新,善於接受學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議,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能力,養成創新習慣與膽識。

"興趣是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着強烈的探索慾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以及將所知化學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纔可能激發創新潛能,纔可能產生創新慾望。教師可以集色、態、味、光、聲於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如鈉與水反應、噴泉實驗等。但這種好奇與興趣是本能的、不穩定的認識傾向,還應激發社會性動機使之成爲主導動機,方纔起着持久、穩定、強有力的動力和維持、調控作用。如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思激趣;理論聯繫實際,講解化學在尖端科技工農業生產、環境保護、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講述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侯德榜制鹼法等化學史激發學生爲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社會性動機等。另外,化學教師良好的教師形象;生動、準確的講授;熱情真誠的關心鼓勵;幽默大方的舉止等因素在培養和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機也起着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用。

4、突出化學學科特徵,更好地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

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我覺得利用學校現有的實驗條件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尤爲重要,以實驗爲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徵之一。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啓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

實驗教學要求培養學生髮展性學力,兼顧創造性學力的培養,並發展學生喜歡化、讚賞化學的個性。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和研究性課題。多開展一些有趣的小實驗,以及家庭小實驗,化學實驗的教學和活動形式必須更多樣和多元化,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0

今天上午我給學生上來開學後第一次作文課,一說作文學生總有畏難情緒,有學生一節課寫不了幾個字,上完這節作文課後我對我的作文教學進行了反思。

1、今後我將嘗試作文課寫作樣式的調整。今天這節作文課我提前一天命題,爲了降低難度讓學生有話可說,我出了兩個題目讓課代表選,選好後給我反饋,並把作文題寫在黑板上,讓同學構思選材。今天上午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間由原先的兩節課減爲一節課,並嘗試模擬考試情景,增加寫作緊迫感,加快寫作速度,增強學生精神集中程度,先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夠字數,再慢慢訓練其文采,下課鈴一響就收卷,不交者登記姓名,課後不再收作文,也就是說不在規定時間內寫完的不收其作文。節省下的一節課作爲點評作文之用。我會盡量縮短評作文的週期,增加面批的機率,遇到佳作要進行表揚,或在教室張貼,或在班內宣讀,或往學校投稿,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2、積極轉變學生的觀念,讓其明白自己不是寫作文而是寫作品。不是爲了完成任務應付老師,而是要努力寫出讓人稱讚和欣賞的佳作。寫之前就要有寫這篇是用來發表的意識。觀念一變品味就變,對自己的要求也會不一樣,往往會精心構思,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3、要培養學生的修改意識,好文章是需要修改的,並且是自己修改。自己要有一個反覆揣摩的過程,那真是“吟定一個字,捻斷數頸須”。可以嘗試有作文修改課,上一節學生寫好的作文,讓學生自己大聲朗讀自己的作文,覺得不好的地方就進行修改,一直改到自己滿意爲止,可把修改好的再寫一遍,讓學生對比前後兩篇文章,這有助於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因爲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其實這一個修改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過程。

4、要嘗試上閱讀課,因爲讀和寫是不可分割的,古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有道理的。不讀書、沒有豐富的素材積累,要想下筆千言,一揮而就是不可能的。要不斷探索閱讀課的形式,我在上海嘉定二中參觀時,發現他們的閱讀課是很有特色的,他們的閱讀課實現了閱讀與寫作的銜接,讓學生讀書時,必須記錄下自己的點滴感受,也就是自己心靈思維的火花,如果靈感來了可當場進行自由創作,閱讀課的時間一般是兩節課聯排,上完課本子要馬上交給老師。這期間老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5、寫文章是練出來的,熟能生巧,越寫越快,越寫越能寫,如果一個月還不寫篇文章,別說寫好文章,可能連字數都湊不夠了,這是我有深刻體會的,在華東師大學習時,老師總是逼着你寫,我們也可借鑑,逼着我們的學生寫,寫不出我就進圖書館,在圖書館讀書,讀書是享受,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過去了,我現在還懷念華東師大圖書館的搖鈴聲,那是說要關門了,當從圖書館出來,看看天上的星斗,你會覺得收穫很多,那也算是幸福的感覺吧。看書看到有了想法,就寫出了,堅持寫,越寫越多,從剛開始的無從下筆到後來的幾千字一揮而就,這是練出來的,寫出了還要反覆修改,當聽說有雜誌社給自己匯款時,心裏是興奮的。這也就是學語文的過程,自己讀書,自己感悟,有了想法,抓緊形成文字,反覆修改,周而復始,語文素養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平時應加強學生練習寫作的量,只靠作文課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採取多種形式,如日記、週記等,並鼓勵學生多參加寫作比賽,鼓勵學生進行創作。

6、老師要經常下水寫作,和學生分享創作的樂趣,這樣老師就不是光說不練了,也就容易發現學生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時就不是隔靴搔癢,空洞無物。而是和學生去進行共同創作。

7、要探索作文教學的序列化,平時做好檔案整理,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作文訓練,而不是漫無目的的雜亂無章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需要我們去研究。不過剛開始可進行研究的準備階段,比如這一學期,作文教學都做了些什麼,效果如何,都有哪些作文題目,學生習作範文,平時教學反思等,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對其進行研究,這將是一篇很好的碩士論文。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1

本月的教學任務是期中複習考試和專題二——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從期會考情況分析來看,學生對高一化學的學習還不能掌握的很好,原因有以下幾個:一,會考制度造成學生在國中化學學習中產生基礎知識不夠紮實以及學習方法的缺乏。二,國中學習中靠記憶的偏多而理解部分又少,而到了高中,理解能力要求較多。三,國中化學課堂容量比高中的要少很多,難度也相對較低,所以學生的學習也感到比較吃力。

而在專題二的教學中,由於本專題屬化合物基本知識瞭解,所以學生實驗,演示實驗也較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較高,在教學中運用實驗探究導學、歸納對比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收到比較令人滿意的教與學效果,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

一、學生在實驗時,動手能力較差,只對化學反應產生的現象感興趣。

二、化合物基本知識中需要記的內容較多而學生又偏偏賴得去記,造成很多題目不會做,從而產生高中化學難唸的這一想法。

三、高中化學知識點稍微分散一點,而學生又缺乏歸納總結的能力,所以無法做到系統學習。四、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偏差。高中學習任務重,時間又緊,若不主動學習,那學習成績就無法保證。

總的說來,高一化學的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創出好成績來。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2

本人雖工作只有四年時間,但我在教學中卻收穫很多,感受頗深。新課程改革,這對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新課改倡導全人教學,強調課程教學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而相對於義務教育階段,高中英語新課程則更強調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着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爲他們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着重從以下幾點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反思和改進。

一、興趣的培養

作爲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注重情感教學。教師要儘可能地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樂趣,獲得充實感和成就感。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不拘一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創設符合學生情趣的語言環境,精心設計多種交際活動,讓絕大多數學生都有機會創造性地發揮和運用所學知識。

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言的習慣

1、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有一本好的工具書。

2、預習的習慣,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逐步規範要求。

在預習方法上指導學生按詞、詞組、句、文、疑等進行分析,即先要求學生學會使用英語詞典查單詞,自己解決生詞,對重要詞組、重要短語進行羅列,並能造句,記錄課文結構嚴謹和用詞優美的句子,並讀、抄、背。

3、整理錯題的習慣,提高學生改錯的目的性和自覺性。

4、閱讀課外書和摘抄的習慣,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水平和興趣的英語讀物。隨身攜帶,閱讀,做好摘記。

三、教學步驟:閱讀課

1、導入,通過問題、討論、情境、表演等目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速讀、略讀和細讀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課文情景設計問答、排序或填表形式,並設計一些課類似大學聯考的閱讀理解題,並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分析段落大意。

3、整篇復讀表達輸出,讓學生運用關鍵詞或圖片引導學生復讀課文,運用討論、辯論、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

四、在課堂上以教師爲指導,以學生爲中心的生動活潑課堂。

1、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差生,我儘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儘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說“Very good” “Excellent” “Wonderful”,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說“Thank you all the same. It doesn’t matter.”這樣他們會因爲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而對優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如單詞小測的錯誤率不得超過20%,課後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閱讀量等。

2. 創造寬鬆、和諧的氣氛 。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好成績。刻板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英語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並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這鍛鍊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3. 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後整理總結筆記,並發現重難點。

4.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並加以改正。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爲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在開學一週後我就讓學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給我的教學提意見,下課後我也經常深入學生中詢問他們的聽課效果,學習情況,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

五,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反思。

1.備課環節中不能忽視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的培養。新課標求叫要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學業發展要求,着重提高學生用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不過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表達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明確三維目標(語言知識目標,語言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爲學生創設的虛擬情境,培養學生利用已經學到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解決生活實際的能力。

2.課堂教學中不能過度使用多媒體。不能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量使用圖片,音樂,影像資料等等。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應該把握一個原則:即圖片音樂等較強,較新的刺激設計要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進行。

3.課堂教學語言要夠清晰。不能說英語課必須用英語講解一些簡單的指令性語言用英語很好,遇到太難的能用漢語讓學生更明白,就可以使用漢語爲英語服務。

4.課堂教學要重視學法指導。學生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以學生爲中心,對其進行學法指導,授之以漁,這樣纔是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其保持持久的學習動機,爲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四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一名好的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把理論和實踐想結合,還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能夠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富有成效性,把教學與課改目標緊密結合,不斷更新觀念,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3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實驗室資源匱乏:

高中化學實驗室是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基礎,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高中的化學實驗室得不到完善。主要由於學校領導及教師缺乏對化學實驗的根本重視,投入的資金與精力較少,實驗室的設備不足、儀器少,藥品難以滿足實驗需要,如蒸餾、蒸發等基本實驗操作存在難度,無法確保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2.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影響:

高中化學實驗教師,多是由理論課程教師兼任,他們沿用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在理論知識講解之後,放任學生自由實驗,不管學生的實驗效果如何;還有一些教師爲了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做練習,以備大學聯考,所以簡化化學實驗教學過程,這些都是不利於學生實驗能力發展的。

以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來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侷限於“應試教育”,大學聯考成爲教學與學習的指揮棒,弱化了實驗教學的功能,不利於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

3.教師的重視程度不足:

以當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來看,教師往往讓學生讀懂教材中的實驗過程即可,以講實驗的辦法代替了演示實驗的過程。再加上多媒體的全面應用,教師又將實驗課變成了多媒體課件演示的過程,雖然這種方法降低了實驗消耗,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動手的過程培養,僅適用於化學實驗的補充與擴展。

實際上,化學實驗是學生接觸化學、認識化學的重要途徑,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礎。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可極大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驗動手能力,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需要。

二、新課改下做好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的有效策略

新課改下,傳統的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模式逐漸暴露出大量的弊端,集中表現在實驗資源少、實驗設備陳舊、師資力量差以及對化學實驗的重視程度低等方面。針對這些問題的存在,筆者基於多年的高中化學教學經驗,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課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大教學活動中。在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也可以通過增加實驗難度等激發學生求勝心。另外,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採用分組合作與競爭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大對高中化學實驗資源的投入。

實驗資源是進行化學實驗的物質基礎,是保證高中化學實驗課順利實施的前提。針對現階段一些學校化學實驗資源缺乏現象,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1)合理充分地利用學校教室資源,將一些閒置的教室或辦公建築改建成化學實驗室。

(2)學校應該加強對化學實驗課的重視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的試驗設施。

(3)設立學校實驗教學專項資金,用於實驗資源引進以及教師實驗培訓。

3.不斷地提升高中化學教師的實驗教學技能教師是化學實驗課的組織者與實施者。

對教學質量具有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決定了實驗課教學的走向。

(1)作爲高中化學教師,應該瞭解新課改下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的重要性,掌握課改下教學內容的變化,基於新課標要求,制訂科學合理的實驗課教學目標,加強自我學習,提升自我素質。

(2)教師不僅需要提升化學知識,還應該加強化學實驗教學技能訓練。

(3)化學教師在組織化學實驗課過程中,需要儘可能地爲學生營造一個舒適、和諧、輕鬆的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4.利用身邊物品做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環節。化學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替代的”。搞好實驗教學要以學生爲本,樹立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

中學化學課程必須幫助學生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化學實驗體驗實驗探究過程,認識物質及其變化,體會化學實驗的價值。教師可結合具體實驗,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實驗研究方法,然後讓他們主動查找資料,弄清實驗原理,選擇合適的實驗儀器、材料與實驗方法。

從而加深對全過程的認識,提高實驗效率,培養他們的興趣和特長。例如,在“滲析”這一實驗前,“半透膜”的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己尋找。學生會想到雞蛋內膜、魚鰾等,那麼不妨拿來逐個試驗。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獲得成就感。

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仍是最薄弱的環節,嚴重製約了實驗這一獨特優勢在培養學生創造力方面作用的發揮。這就要求教師要改進實驗,充分利用身邊的物品做化學實驗。如用墨水瓶可改裝成酒精燈,喝水的無色玻璃杯可代替燒杯,礦泉水瓶的上部分可做成漏斗,用輸液氣管代替導管,用一次性注射器做量筒,用眼藥水瓶做滴管,包裝藥片的塑料凹槽作點滴板等。

教師充分利用身邊物品做實驗,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化學的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學生在化學實驗學習中能夠掌握實驗操作和實驗內容,有利於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以提高化學成績。

通過學生的分組探究實驗,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實驗操作中的分工協作等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豐富多彩的化學實驗課堂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寓教於樂,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4

在“知識與能力”目標方面,我將結合中國文學史講授《詩經》的產生、內容、藝術手法等知識,努力提高自學《詩經》其他篇章的能力。

在“過程與方法”目標方面,立足於《氓》與《采薇》的內容和藝術手法,立足於品味具體的詩句,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人物形象與人物情感,並結合文學史作適當大拓展,達到“點、面”認識的目的。

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方面,重在從古代婚姻制度及婦女特殊的社會地位上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把同情的情感上升到對女性的尊重上來。適時聯繫現代社會的婚姻現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婚姻家庭觀念,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有責任的好男人。

另外,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我在教學時,採用“話外音”,即把現代流行音樂中關於愛情主題的歌詞作摘要引用,以淺解深,通俗易懂,又能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例如,講解“將子無怒,秋以爲期”時,我就引用流行歌詞——“愛你沒商量”。同時,爲了配合這種教學方法的落實,我把課文內容的解讀設計爲五個“樂章”,即“婚姻的第一樂章:我的美麗的追憶”;“婚姻的第二樂章:我的傷心的反思”;“婚姻的第三樂章:我的難平的怨恨”;“婚姻的第四樂章:我的痛苦的吶喊”;“婚姻的第五樂章:我的毅然的決絕”。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5

對這篇課文,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蘊含深情的語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所以上課時緊扣“情”字主要圍繞着四個問題展開:第一,本文的關鍵句是什麼?爲什麼?設計這樣的問題在於讓學生對全文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瞭解,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第二個問題是,圍繞“悲”“喜”二字作者敘寫了哪些人事?通過這些敘寫文章表達了什麼樣的“喜”和什麼樣的“悲”?這是對文章的具體感知,需要對文章作內容的分析和語言的品味,感知作者平淡的敘述中所隱藏的深情。隨之而來第三個問題是,作者是怎樣抒發這種悲和喜的?這是從理性層面的思考,從而瞭解作者的創作上的特點,學習一些寫作的方法。我用兩幅對聯概括:“事細而情深,文短而意長”,“景不必奇譎瑰麗唯幽靜能怡性,事無須驚心動魄是真情才動人”。第四個問題是,如何理解“悲”、“喜”兩種情感在文章中的統一?這是對文章主題和內在結構的把握,也是對作者深層情感的進一步理解。

因爲教兩個班級,又是面對全市的一節課,所以我先在不開課的班級上了一課。

開課了。開始的時候很順利,一切按我原來的估計進行。對第一個問題學生較快的解決,很快的找到關鍵句,理由也概括得很到位:是全文情感的概括;是過渡句,承上啓下;點明瞭寫作《項脊軒志》的原因。對第二問題,我預先的概括是:怡然讀書之樂,

家道中落之傷,慈母早逝之哀,辜負祖母之悲,懷念亡妻之痛。我先讓學生思考五分鐘,然後讓學生回答。其實對這個問題,我早做好對學生點撥的準備。因爲在另一班上課的時候,學生的回答總不能中的,特別是對什麼樣的“喜”和什麼樣的“悲”更未能理解到位。所以我在上公開課時心理上也對學生作了定位,並設計了很多的小問題準備用來引導。如“喜”部分:爲什麼修葺項脊軒?爲什麼不另起書房?你覺得那些地方能夠表達作者的喜悅?“悲”部分:母親是怎樣的人?回憶祖母側重寫了什麼?回憶母親用“泣”,回憶祖母用“長號”,而對妻子卻沒有直接的詞語表現感情,這是爲什麼?……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引導閱讀課文,推敲字詞,品味語言,然後概括情感,把握方法。未料到一個學生在回答時概括得相當到位:“重修項脊軒的讀書之樂,回憶母親時光流逝之悲,回憶祖母功名難就之悲,回憶妻子英年早逝之悲。”當時他的回答引起聽課老師的一片驚呼,我也很感突然,雖然和我原來的概括比較還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他的回答基本中的,原來設計的所謂引導是全用不上了,只好馬上改變問題:“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這樣的‘喜’和‘悲’?”在隨後的閱讀和品味的教學過程雖然尚算順利,但自己也發覺有些地方出現了不應有的重複,使得其中的一個練筆環節(圍繞一個“情”字,概括《項脊軒志》這篇課文的內容)因爲時間的緊張不得不捨棄。

課後,和幾位同學同事一起吃飯、聊天。大家對我上課時注重文本,側重語言品味的教學持肯定意見,但我總覺若有所失。其間也談到一位特級教師到我市一所高中上課的事,說他那節課上得不理想,完全不能體現特級教師的水平。有一位甚至開玩笑:“特級教師的課不過如此,還不如小曾老師的課呢。”另有一位說可能特級教師不瞭解那所學校學生的情況。這句話讓我剛纔的思考一下找到了突破口。

作爲教師,上課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備課。備什麼?備教材,備學生。其實備學生太難了。一個班級五十多位學生的學習狀況、語文素養是不同的;同一個學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態、情緒等一切的心理和身體的狀況都可能對學生造成影響;第二,所學內容的不同也可能導致教師對學生的瞭解不充分。不同文體、不同語言風格或不同思想傾向的文本都會因學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閱讀效果。而任何一點的不同都可能影響一節課的教學環節,影響一節課的精緻甚至常態。這樣,我們可以說,備學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個大略的層次上做一個大概的估計。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備教材,因爲只有教師對教材備充分了,才能任憑它“八方風來,我自巍然不動”。怎樣算是備好了教材?我覺得一是對教材爛熟於胸,從字詞句到文章結構主題手法等等都瞭然,二是要選擇授課內容,確定授課重點,不可能把教師知道的全部在課堂上讓學生掌握,只能根據文章的特點和教材的編排選擇性的講授。

我覺得,備教材要比備學生重要。教材是可以把握的,而學生卻每天都是不同的。如果沒有對教材的熟悉,對學生課堂上的精彩表現我們很難因勢利導,這樣對學生是一種挫傷;如果沒有對教材的熟悉,面對學生課堂上的疑問將無言以答,這樣對教師一種打擊;如果沒有對教材的熟悉,面對課堂上節外生枝的問題將無法控制,這對課堂時間是一種浪費。當然,這樣說絕不是說教學可以不顧學生,恰恰相反,課堂的教學絕對不能脫離學生進行,這是最重要的。備教材是前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則是關鍵。而教學的藝術,正是在這樣不可預知中才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示。而我,正是未能意識到學生的不同而使課堂教學出現了凝滯。

所以,我想,所謂的教學藝術,絕對不是用已經備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進行教材的解剖,而是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根據學生課堂上的表現,根據教學目的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和重組教學環節。這是我想到的第一點。

對於特級教師的課,如果幾年前我聽到“也不過如此”這樣的話,我可能會相信,並且自我安慰:你看特級教師的課也有人說不好,何況是你?但現在的感覺卻不一樣了。在自己也開過一些公開課後深深地感受到憑一節課就來判定一個老師的好壞那是不夠恰當的。教材可供挖掘的、學生的狀態、師生的瞭解和磨合等都可以影響一節課。

一篇課文向學生講什麼、怎樣講,可能每一位老師的處理都不同,所以每一節語文課都可能招來異議。而優秀的老師決不是把一篇課文只當成一篇課文。他把這課文當成是整個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在某節課中,他可能什麼都不做,只引導學生讀,而另一節課可能會深挖細析,甚至由肌肉骨骼分析到神經末梢。如果我們不瞭解他的教學思想,不瞭解他的整體教學設計,而對他的某一個環節中的處理可能不以爲然。正如我們看到一座花園,如果一看到枯枝敗葉就判斷它的殘破,而沒有想到這些枯枝敗葉正是營養花木的養料,這是錯誤的。

在一些課堂上,作秀成爲了一種時髦。課堂的活躍、教師的風采,都是表演的元素,卻很少有人去顧問這種表演之後還留下什麼。語文教學是一個大系統,它有些時候表現爲樸素甚至是單調無聊的操作,有些時候表現爲精彩紛呈的思想的碰撞,有些時候爲精心的品讀體悟,有些時候爲深思奮筆疾書……

語文教學可以看成是一項工程,甚至可能比工程還要複雜。每一篇課文、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精心安排,課文和知識點的網絡更要精心構建。大師之所以成爲大師,是因爲他們有積累更有思想,而最重要的是把從教學實踐中來的教學思想再運用到實際中去,形成自己的教學王國。

所以我想,所謂教學藝術,它首先是對教材通盤熟悉的前提下,明確每一冊課文每一個單元每一篇課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其次是在課堂教學中能隨時根據學生的情況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合理的教學結構,完成教學目標。這正像是一位畫家,只要胸有丘壑(教學系統),那麼無論是條幅還是長卷(具體的教學內容)他都能根據材料(學生的實際表現)自如的進行創作。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6

《雲雀的心願》是四年級的一篇文章,這篇課文用童話形式,以形象化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從而讓學生明白了森林的重要作用,不能亂砍濫伐。表達了要保護環境的心聲,目的在於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李華嬌老師上的這節課,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做得不錯:

1、直奔主題。在引入課文後,讓學生說說小云雀的心願是什麼這樣直接而又有效地把學生帶進文本,激起了學生內在的需要,從而我想讀書成爲每個孩子的心聲。

2、圍繞“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一重點進行教學,每個環節的教學都進行小結,讓學生歸納出森林的重要性,抓住重點,突出主題。

3、理解森林爲什麼會轉成水庫,學生不但明白了有關森林對環境的作用,還提高了學生的說話潛力。

經過聽課,我想提出一些推薦:

1、朗讀的訓練缺乏有效指導。朗讀的有效是這一堂課做得比較不到位的,個性是雲雀媽媽和小云雀的對話,因爲這些對話既是文章資料的呈現方式,同時也是人物情感的寄託之處。我推薦,李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中,能夠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如抓住重點詞品讀,創設情境引讀,聯繫生活實際感悟讀x同時,引導學生在評價朗讀時關注語言的資料、關鍵詞、提示語,甚至能夠聯繫生活實際或自身體驗,真正做到讓學生在自讀自評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推敲。

2、本文能夠進行兩個比較重要的句式訓練。在學習森林是水庫時能夠讓學生以“x能夠x,x能夠x,x能夠x”的句式進行說話;在學習森林是空調器部份時,能夠進行“森林是個巨大的空調器,夏天x,冬天x”的說話訓練。老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出示這兩個句式,讓學生的小組學習後以這樣的句式來彙報學習的結果。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7

長大的感覺是什麼?是驚奇?是欣喜?還是……

我覺得長大彷彿就在一念之間。落雨了,會自然而然的帶一把傘,獨自一人撐一把傘,漫步在迷濛的細雨中,用心去感受着獨特的浪漫與溫馨,而不會再像小時候一樣一頭扎進雨簾中嬉鬧,滿不在乎自己被澆成一支落湯雞。當聽到別人誇獎自己時臉上會突然飄來幾朵紅雲,而不像小時候一樣只會歪着腦袋傻笑……哦!長大的感覺是什麼?長大的感覺是雨後萌芽的翠綠的嫩芽,花瓣上滾動的羞澀的露珠兒。

步入花季的我,在無意間已走過了幼稚與成熟的分界線。站在成熟的邊緣上,望望身後那生活在快樂王國裏的我。那裏的我,天真、頑皮而又愛哭鼻子耍賴皮。常常不是惡作劇把鄰居家的大花貓的耳朵貼上雞毛,就是和小朋友上躥下跳踏壞了張大嬸剛栽的小苗,然後又在媽媽的數落下低着頭扶起被踏扁的秧苗。那時的我,往往在風雨裏“豪言壯語”,笑着唱着跑回家,卻竟爲媽媽含笑地來的一碗荷包蛋悄悄淌下熱淚。那時的我,愛笑,愛哭。剛纔還陽光明媚,一轉眼就陣雨驟至。瞧,那個滿臉通紅,臉上還掛着淚珠卻破涕爲笑的小姑娘是誰?那不是我自己嗎?真不好意思。

可是,我此時已站在了分界線的這一邊。那一切美好的回憶,只能將它們統統鎖進粉紅色的日記,放進我記憶寶庫的最深層。我長大了,就應該變得堅強,應該學會笑對人生,面對坎坷與挫折;長大了,就應該收起自己的天真與幼稚,學會深沉,學會冷靜;長大了,還應學會承擔,學會揹負。我感到自己擔負着太多的期望太沉的夢想,於是努力的將迷茫化作一股揮汗如雨的泉源,將彷徨化作一隻照明遠方的明燈。請不要說我已變得世故,其實,我正在走向成熟。

粉色的童年固然美麗,但金色的未來更令我着迷,爲了那顆美麗的果實,我只能將天真收起,大踏步地走下去。在前方的路上,面對荊棘,我會流淚;面對坎坷,我會彷徨。但我會用樂觀對待一切。因爲在我心中有太多的夢想。

到底長大的感覺是什麼?

長大的感覺,有冰激淋的甜爽,也有青草莓的酸澀……長大的感覺,反正挺好!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8

轉眼間,2______年即將結束一個學期又要過去了。一年的結束總是意味着的收穫,也意味着對一年的反思和總結。很多時候都會對自己的教學有一些想法,但是靈感一閃而過,我卻由沒有及時地抓住它。下面是我這學期感觸頗深的幾點課堂教學反思。

一、引導學生通過DailyReport進行自我實現。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現狀來着手DailyReport。要引導學生拓展DailyReport的內容(包括廣度和深度)。DailyReport的內容不僅是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和彙報,如天氣變化,學校生活中的大事等。也可以是自己昨天或以前的某段經歷,某種對人對事的感受。還可以是學生對某門學科或技能或社會現象的看法及感受。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英語學習中碰到的某個不懂的語言現象是如何把它弄懂的。還可以是經驗介紹,如怎樣記單詞,怎樣練聽力,怎樣練會話,怎樣練寫作等。另外學生也可以通過DailyReport對教師的教學、作業和班級管理等方面提出個人的看法和建議。總之,DailyReport的內容沒有大小之分,沒有重要不重要之分;但要求內容有一定的真實性,要求用正確的英語語言表達一定的中心。這樣,通過對DailyReport的準備和進行,使學生達到一種自我定位和自我實現。教師也可以從他們的DailyReport中瞭解他們的學生。

二、通過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1、設計提問,激發學生的主體思維

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鑑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築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啓發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啓迪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緊扣教材,層層推進,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啓發引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慾望,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

2、保證學生積極而有效的參與

(1)要營造良好的參與環境,寬鬆、和諧、融洽、平等的學習氛圍。

(2)要留下足夠的參與時間和空間。教學不要“滿堂灌”,也不能“滿堂問”,學生能講的,要儘量讓學生講;學生能動的,要儘量讓學生動。

(3)要創造良好的參與條件,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爲單位全班展開討論,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譬如在教學時,可以給學生這樣的話題讓他們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這樣的討論可以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在討論中,同學們暢所欲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鍛鍊了同學們的思維,爲閱讀奠定了基礎。

3.培養學生歸納理解

閱讀的目的就是要獲取書面信息。因而閱讀時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語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樹材料的閱讀,抓住大意,再深層次地去理解內容。在閱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不同題材、體裁的閱讀材料採取不同的歸納形式去歸納材料內容,快速、準確地獵取文章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由於閱讀材料題材與體裁的不同,因而在閱讀中還可以從不同角度用各種不同的歸納方式去歸納、理解材料內容,如可以歸納動詞,顯示事件過程;歸納文章人物,突出重點人物等等,從而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要讓學生養成及時總結錯題檔案(本)的習慣

教師要幫助並指導學生建立錯題本。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善於探索、善於研究、善於總結的習慣。特別是對於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做過後要有總結,如命題的思路、解題的方法及一些規則等。將每次做錯的題和不會做的題目記錄在本子上,並將作錯的原因和正確答案一併記錄在案。以後還要不斷地翻閱,加強記憶。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

總之,提高高二學生英語成績的關鍵在於教師幫助學生並進行學法指導,只要我們面對現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加強基礎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成績一定會提高。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19

1、教師的提問語的基本導向仍停留在學生重複或重現事實要求(主要是重複教師的話語和教材的信息),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提問比例還極小。動腦程度低的和非個性化的“全班說”的課堂活動還佔相當大的比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於注重教師的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收穫的關注。有些課顯然沒有符合學生的能力實際,導致教學目標無法達成。這與新課程標準的“以學生爲主體”,培養“學生主動思維”,發展“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展現個性,發展心智”等教學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和大學聯考對高三英語課堂的要求也是不符合的。

2、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於教材,沒有進行效地取捨、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大學聯考熱點和大學聯考難點的“三點”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容量偏小,內容單一;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節奏過慢,課堂氣氛沉悶,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甚至沒有。

3、對大學聯考的研究不夠,對大學聯考的考試範圍、要求、形式、出題的特點及規律的瞭解不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依賴於複習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合,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動構建,從而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在自主建立系統的英語知識體系與網絡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4、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穫,有多大收穫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麼”,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麼”和課後反思“學生還想學什麼”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我雖然已經逐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和對學生指導的緊迫性,但是離相對滿意的高三英語課堂的實施與總體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還需要不斷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能爲學生的英語發展能力和輕鬆面對大學聯考作好準備。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20

有時候,英語寫作課就像是匆匆過客,往往在高一的教學中,被忽視了,省略了,或者因爲不願意佔用一節課而簡化成作業過去了。而人教版必修1 Unit5的教學中一個寫作教學片段,忽然眼前一亮,讀過之後,更覺獲益匪淺。

在這節課中,老師將聽、讀、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先聽材料完成任務,再讀材料寫出有用的短語,然後根據讀的材料編寫的對話進行表演,最後塵埃落定,根據相關材料寫——卻不是單純地要求寫作,老師在佈置寫作任務時明確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結構進行寫作。寫前是準備階段,學生在讀過的材料中查找有用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其所寫內容,然後成文。這一教學案例的寫作訓練活動在多方面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非常值得借鑑。

在一次公開課上我也曾爲了兼顧聽說讀寫用過這種手法,覺得這節課還可以這樣,在寫的階段,加上口頭作文,學生可以用較爲隨意的英語表達寫作的基本思路,然後教師和學生一道分析、替換、轉換其遣詞造句,促進更多的個性化表達,也許會更好些。

寫作課,從高一抓起,我們不能漠視高一學生的寫作需要,倒是在方式,我們可以探索不同的教學方法,喚醒學生對寫的渴望,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21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體育委員李圓上語文課時總是趴在課桌上,顯得很懶散,多次提醒他要注意,可效果卻不是特別明顯,但他也不是班上的學困生。留心觀察之後我發現:還有好多的學生聽講時的狀態也不是很好,回答問題很被動。批閱學生的週記,我讀到這樣一段文字:"老師,您不要生氣,我總覺得進入高二以來,語文課上得沉悶了些,總想睡覺。雖說語文課上您也讓我們暢所欲言,可您不覺得那些課文離我們太遙遠了嗎?與其讓我們對那些遙遠的事件發表意見,倒不如把時間放在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希望老師考慮。"說實話,讀了這段話,想到出現的這些情況。我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也在思考:我們的語文課是不是遠離了學生的生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了沒有?爲什麼有些學生,讀書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而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然而,這些問題卻往往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我在講解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裏"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爲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於"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形象,化枯燥爲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後,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縴夫的愛》的歌詞:"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麼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鬆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節課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也較好。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的意識與能力,善於把握和調控課堂氣氛,增加課本知識容量和密度,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從而讓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愛好和興趣以及生活經驗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於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爲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爲"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與能力,以往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生活場景與生活體驗,纔會被拿來當作語文教學的材料,從而爲語文教學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同時,我認爲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善於把教學目標轉化爲學生的需求,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作爲教師不僅要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這樣更有利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認真備課,把握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固然很重要,但我認爲更重要的是把語文教"活"、讓學生"活"好,讓學生學得聰明一點、靈氣一點,讓學生課堂所獲得的各項語文能力、語文知識,在綜合實踐中整合起來,並加以積澱,成爲一種綜合素養。這纔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如果教師死守教案,那麼最好的教案也會成爲束縛教學的桎梏。活生生的學生也會變成課本的奴隸。課堂靈活地放開一些,反而更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能活躍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來思考的問題,或許在正確理解新課標之後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不可否認,這也正是解決問題的源泉所在,源活則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課標精神,才能解決好語文教學中教師教無成就、學生學無興趣的問題。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22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而對於數學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去挖掘數學,他不僅要能“做”、“會理解”,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去“理解”,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辨證等方面去展開。

以函數爲例:

● 從邏輯的角度看,函數概念主要包含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三要素,以及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週期性、對稱性等性質和一些具體的特殊函數,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等這些內容是函數教學的基礎,但不是函數的全部。

● 從關係的角度來看,不僅函數的主要內容之間存在着種種實質性的聯繫,函數與其他中學數學內容也有着密切的聯繫。

方程的根可以作爲函數的圖象與軸交點的橫座標;

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數的圖象在軸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對應的橫座標的集合;

數列也就是定義在自然數集合上的函數;

……

同樣的幾何內容也與函數有着密切的聯繫。

……

2.對學數學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生是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爲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爲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爲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啓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教學反思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歷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爲選擇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仍有一定的啓迪。

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提供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可以“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爲做出反思。

2.學生角度

教學行爲的本質在於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爲了促進學得好。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把要講的問題設計的十分精巧,連板書都設計好了,表面上看天衣無縫,其實,任何人都會遭遇失敗,教師把自己思維過程中失敗的部分隱瞞了,最有意義,最有啓發的東西抽掉了,學生除了讚歎我們教師的高超的解題能力以外,又有什麼收穫呢?所以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的老師富士在講課時就常把自己置於困境中,並再現自己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老師的真實思維過程是怎樣的。人的能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鍛鍊。經常去問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受,藉助學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學行爲,是促進教學的必要手段。

3.與同事交流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形成了可以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鬆氛圍,便於展開有意義的討論。

● 由於所處的教學環境相似、所面對的教學對象知識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展開對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設計教學活動、相互聽課、做課後分析等等。交流的話題包括:

我覺得這堂課的地方是……,我覺得這堂課糟糕的地方是……;這個地方的處理不知道怎麼樣?如果是你會怎麼處理?

我本想在這裏“放一放”學生,但怕收不回來,你覺得該怎麼做?

合作解決問題——共同從事教學設計,從設計的依據、出發點,到教學重心、基本教學過程,甚至富有創意的素材或問題。更爲重要的是這樣的設計要爲其後的教學反思留下空間。

4. 參考資料

學習相關的數學教育理論,我們能夠對許多實踐中感到疑惑的現象做出解釋;能夠對存在與現象背後的問題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能夠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學經驗;能夠更大限度的做出有效的教學決策。

閱讀數學教學理論可以開闊我們教學反思行爲的思路,不在總是侷限在經驗的小天地,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行爲有哪些與特定的教學情境有關、哪些更帶有普遍的意義,從而對這些行爲有較爲客觀的評價。能夠使我們更加理性的從事教學反思活動並對反思得到的結論更加有信心。

更爲重要的是,閱讀教學理論,可以使我們理智的看待自己教學活動中“熟悉的”、“習慣性”的行爲,能夠從更深刻的層面反思題目進而使自己的專業發展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教師的職業需要專門化,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爲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徑是教學反思。沒有反思,專業能力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提高,而教學反思的對象和機會就在每一個教師的身邊.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23

(一)xx老師的課後反思

週一張主任告訴我,這次讓我講規範月之後的校級公開課,感覺很榮幸。於是,經過再三思考決定講《江南的冬景》,之後又進行了兩天的精心備課和馬老師的細心指導,我在上這堂課時,進程還是比較順利,學生配合得也很好。所以這節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先談一談這次講課的成功之處吧。

首先,課堂的結構安排爲:整體感知找出具體描繪江南冬景段落——重點鑑賞品味三幅冬景畫面——總結寫景方法。

其次,把學生當做課堂活動的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用心性。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透過討論,交流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副江南的冬景,並且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而且讓學生進行美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這樣讓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並且也活躍了課堂。

第三,教師適當的範讀,給學生以示範,並且能透過聲音把學生帶到江南那充滿詩情畫意的冬景中,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江南冬景的魅力,進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到達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因此,我覺得以後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範讀還是必要的。

這節課也有一些不令人滿意的地方:

第一,對學生牽的太厲害,控制性強。由於是示範課,所以這節爲了不讓學生出太多的差錯,所以我給學生引導的有點多,讓學生緊緊圍繞我設計的題目進行思考,所以我對這節課上學生的生成不是很滿意。

第二,在賞析江南的雪景時,講的有點多,因爲那裏引用了超多的詩句,是一個教學的難點,學生有點讀不懂,所以有一些東西直接是我拋給學生的。因此,我感覺如果讓學生課前就引導他們去對難點進行充分的預習,有可能這個地方是這節課最出彩的地方,所以,課前就應有針對的引導學生,這樣課堂上纔會有更好的生成。

第三,這節課我設計的題目大多都是開放性的,但是還有時提到一些封閉式的提問,我覺得這一點就應避免。

第四,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不夠。高一學生其實內心還是比較稚嫩,期望受到鼓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對學生的表現及時評價,給學生成功感,有自信感。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學生能從文中找出詞語來回答問題,能夠表揚他,“他能從文中找出詞語來概括,做的很好;有的學生還能談自己的感受,能夠評價,“他不僅僅能找出關鍵詞,而且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水平很高”,等等。

第五,教學無止境,馬老師評課時提到上課的最高境界,就是能這讓這節課自然地推進而看不到雕琢的痕跡,而我這節課很顯然能讓聽課老師聽出這是一節進行了一些雕琢的課堂。我離這一要求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學習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並且也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反思,才能使自己成爲真正好處上的用新理念武裝的教師。

(二)組內老師的評價

組內老師的評價

一級部的老師評價:

優點:

1.有激情,導入語言乾淨利索。

2.方法得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用心性。

3.賞析到位,示範朗讀做到很好。

缺點:用課件給人感覺影響了課堂的連貫性

二級部的評價:

優點:

1.大膽取捨,重點突出

2.結構設置合理,整體感知環節概括全面,用問題帶動學生的學習和思考,那裏體現了課堂的高效。

3.鑑賞品味環節,分析到位,挖掘深刻,而且對學生進行範讀,到達了很好的效果。

缺點:

應對學生,有時候不能耐心等待學生回答,出現代言的現象。——馬老師

三老師的作文指導課《引教材之水,成秀麗篇章》

(一)xx老師的設計思想:

本堂課爲寫作指導課,關於寫作教學,得益於馬老師歷來所倡導的讀寫一體化教學思想,平時的教學中,我一向在對這個課題進行着自己的思考和實踐中的嘗試。接手此刻所任教的兩個班級之後,我越來越發現學生作文狀況很不理想,所存在的問題也因人而異,有的是缺素材,有的是不懂文章的結構佈局,還有的是語言枯竭……總之,形形色色,我甚至找不到從哪裏下手搞突破,這一次講課,處於必修五課文剛剛講完,《唐詩宋詞選修》還沒開課的間隙裏,突發奇想,我選取了“引教材之水,成秀麗篇章”這個課題,目的在於,做好授課銜接的前提下,嘗試用教材去解決學生在寫作方面所存在的五花八門的問題。

設計這一課的教學模式是:引導——探究——歸納總結——訓練提高式。

本堂課由曾冬的一則《唐詩素描》導入,藉助於大學聯考優秀作文語段和我班學生自己的優秀習作,最終歸納總結出六條教材借鑑、作文訓練途徑,即:

1、直接從教材中摘錄優美的語句、語段加以巧妙運用

2、從教材中尋找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加以整合,用於豐富作文資料。

3、深入把握一篇教材文本,一個人物,一個事件,進行多角度解讀

4、依據多篇文本就同一個角度進行歸納整理

(二)組內老師的評價

xx老師:

1.這節課爲寫作開闢了一條完整清晰的思路;

2.這節寫作課視角獨特,實用性強;

3.教師的積澱起了很大的作用。

xx老師:

4.寫作課題選的很好,學生很需要。

5.課堂很實用,學生很受用,對下階段《唐詩宋詞選修》很有幫忙。

6.聯繫大學聯考,學生對大學聯考作文有了相對清晰的認識。

7.“記錄我們的精彩”:據我所知,王老師有蒐集、記錄學生作文片段的習慣,足以看出她在教學上的用心。

xx老師:

8.材料選取很用心,尤其課堂一開始的一篇《遊子吟》使課堂教學充滿詩意和溫情。

9.引導與訓練相結合,課堂容量大,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10.教師指導到位,語言乾淨,歸納、總結及時。

xx老師:

11.思路清晰,引導到位,學練結合,循序漸進。

12.寫作大話題,課堂小切入,化難爲易,用具體的例子帶動學生,化抽象爲具體,學生易於也樂於理解。

13.課堂流程採用歸納演繹法,先了解,再歸納演繹,發散訓練,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14.積累、保存學生寫作成果,對學生寫作用心性無疑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xx老師:

15.選題頗見匠心,可謂“從課本中來,發散到課堂之外。2、教學思路設計上,每一環都有小結,最後又有一總結,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學生易於理解把握。

16.引學生習作入課的做法,對學生的激勵鼓勵效用很大。

xx老師:

17.教態自然大方,面帶微笑,有親和力。

18.課堂以學生爲主,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用心性、創造性。

19.充分利用課內資源,以課內源頭進行挖掘,調動學生的寫作靈感,效果很好。

xx老師:

20.課堂環節疏密有致,針對性訓練與知識運用聯繫密切。

21.課堂活躍,學生反映較好。

22.課堂重點突出,目標達成度高。

xx老師:

颱風、教態很好,導入很有創意,課堂環環相扣,印象最深的是引學生習作入課的做法,很用心,對學生的激勵鼓勵效用很大。

xx老師:

23.對作文王老師積累了很多的素材,對寫作王老師都有着比較深入的研究,聽課本身就是抱着學習的態度去的,很有收穫;

24.設計很新穎,展示與練習相得益彰,課件製作很漂亮

25.在學生參與方面,王老師很好的展示了她極富親和力的一面,很好的調動了起來。

26.對於輕易不願涉及的作文老大難,王老師坦然應對,並且以很巧妙的形式加以呈現。

xx老師:

27.選題創意很好,課堂環環相扣,及時點評總結,實用性很強。

xx老師:

28.對於作文教學,語文老師大都有過借鑑教材的想法,但是,真正的構成系統,納入課堂的並不多,能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準備出這樣的一節課,我想更多的就應是源於平時深厚的積澱,教學的用心也由此可見一斑。

29.這節課教學思路設計,從課前《遊子吟》歌曲的播放,直至課堂結束,設計都頗見匠心,每一環都有小結,最後又有一總結,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學生易於理解把握。

xx老師:

30.引用教材成秀麗文章,給學生有效的寫作指導。

31.教學中運用學生自己的寫作片段激發學生興趣,給學生鼓勵和動力,給學生以鼓勵和動力。

32.學生在課堂上用心思考,動筆寫作,師生互動融洽,知識生成目標達成,課堂環節緊湊,讀寫結合,是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

33.探討之處:司馬遷與屈原的寫作材料太老套,難以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能否用其他材料作爲切入點進行訓練。

xx老師:

34.課堂設計較好,從寫作層面上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獲得更多的東西。

35.教態、颱風較之從前又有了新的提高,從容自然,教學語言簡練乾脆。

36.小問題提示:學生課堂回答完畢忘記及時請坐,語言儘管簡潔乾脆,但類似於“能夠吧”“行不行”等表商量語氣的詞語更多的時候被視爲課堂無效語言,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應具有充分的肯定或否定。另外,個別字音不太準確,兒化音很重,普通話發音呈下降趨勢。某些肢體語言不太妥當。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篇24

在平日的教學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內涵,樹立新的課程觀。如果觀念沒有更新,新教材、新課程都只能是空談,無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課程的實施簡單地被視爲換一個大綱、換一套教材、調整一些課程內容。對生動活潑的課程內容進行肢解,使其成爲不勝其煩的“知識點”的堆砌,把“Reading”當成講解知識點的例子。教師的教育思想是在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很多人崇尚“苦讀”、“勤教”,不以人爲本,“應試第一,分數至上”,把學生基本上看成是掙分的機器,對學生“樂學”的潛能幾乎沒有開發,英語教學過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觀念與新課程的要求極不相適應

1、學生剛學英語時,學生對英語這門課充滿好奇,喜歡學習、模仿,但隨着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生產生了消極情感,沒有興趣,甚至厭學。

2、學過的單詞,老師要求背出,學生總是藉口作業太多,沒時間背。

3、上過的新課,相應的配套練習,不自覺去獨立完成,總希望老師和他們一起做。

4、教師面對一些整體學生進教學的態度誤區,教師對學生學習英語要求過於嚴格,不能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性。

針對以上情況,我體會到,學生學習語言是因人而異的,有差別是正常的,不能以相同的模式來要求學生,另外,我認爲關鍵還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

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

總之,要讓學生明白,學英語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__平時的積累。

一、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爲體現這一理念,教師是否就應該退避三舍、讓出講壇 有的教師不惜大量時間創設情景,讓學生耗費大量精力,一味的體驗和感悟新的語言點,尤其是觀摩課,展示課活動中,只怕評委說自己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觀念陳舊,於是能少講則少講,能不講則不講,儘量讓學生講,讓學生活動,讓學生探究。

課堂上,學生善於提出問題或發現問題,是自主學習與主動探究知識的生動表現,是教師導學的重要依據。然而不少教師在課堂上採用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課堂氣氛很熱鬧,表面看上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教師以提問的方式“灌”,學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見解,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反覆。

樹立主體意識,造就獨立人格,已成爲現代國際教育思想變革的一個重要標誌。新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教學方式,強調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運用語言完成學習任務,通過感知,體驗,實踐與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目標,這在客觀上保證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塑造和構建了學生主體,那麼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我認爲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學生主體意識。

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興趣的培養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興趣不僅能轉化爲學習動機,而且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所以興趣是激發學生進步,開拓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不可缺少的源泉。教師應對學生傾注愛心,注重在平時的教學中全面關心,愛護學生,多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

其次要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傳授的指示只有通過學生的消化,吸收才能轉化爲學生的指示。並在運用的同時形成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循循善誘,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樹立主體意識,造就獨立人格。”已成爲現代國際教育思想變革的一個重要標誌。在各個教育領域,人們越來越強調“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學方法。人們意識到,對學習的最終結果起決定作用的是學習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習主體的個性特徵。

我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特別強調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慾。有時課前3分鐘用美妙的英文歌曲作前奏來迎接課的開始;有時用一些英語笑話、國外趣聞來拓展他們的眼界,也培養了師生間的情感。有時,課前五分鐘有一兩個學生Doduty或者Dailytalk,有三至五人Retell。每節課中都進行全班pairwork和groupwork,讓每個學生有開口練的機會和人人蔘與的機會。課後小結三、四分鐘,仍讓全班學生參與學習討論。通過你一言,我一語的生生活動和師生活動,總結出本課的要點。從而使學生體會到他們纔是課堂的主人。

2.教師擔當主導作用

英語教師是否完成了教學任務,不看其是否講授知識,而更應看是否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的任務就如道格拉斯布朗所說的“guideandfa-cilitatinglearning,enablingthelearnertolearn,settingtheconditionforlearning.”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當好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出發,研究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步驟、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引入,呈現、鞏固等不同階段中組織好學生活動。

3.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重視教師和學生之間積極充分的情感交流。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師生之間互相理解,人際關係和諧。要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舊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師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持肯定、接納的態度,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從而激發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而學生則對教師表現爲尊重、信任、積極配合教學。教師對學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對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要善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