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扶貧辦開展活動情況彙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5W

根據中共瀘西縣委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在徵求羣衆意見中開展“三問三訪知不足”活動的通知》要求,我辦認真地組織實施,在分析檢查的基礎上,深入開展“三問三訪知不足”活動,現將活動情況報告如下:

縣扶貧辦開展活動情況彙報

一、活動開展情況

我辦組織機關全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了“三問三訪知不足”活動相關文件精神,並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了實施“活動”的具體方法步驟。先後3次深入到向陽、午街鋪、舊城等鄉鎮進行調研。發放徵求意見表150餘份,收回徵求意見表140份,收集部門、鄉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貧困羣衆對扶貧工作建議性意見128條。其中:推動我縣扶貧開發工作,促進和諧方面綜合性的意見和建議有110條;對縣扶貧辦班子和班子成員的意見和建議有8條;其他方面的建議和意見有10條。針對梳理出來的建議、意見結合部門工作實際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堅持以人爲本,貧困村全面發展的理念,以農民增收爲核心,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嚴格執行貧困村、貧困戶首扶制度,堅持“四個結合”,即:整村推進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整村推進與現代農業產業建設相結合,整村推進與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設相結合,整村推進與村級組織建設相結合;積極整合扶貧資源,整合資金,加大扶貧投入,圍繞“四基本”,即基本設施、基本產業、農民基本隊伍、基本制度;突出一體,抓實兩翼,實施片區開放和整鄉推進。強化基礎建設、促進產業發展,着力有效地推進農村貧困地區全面發展,全力推進扶貧開發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存在不足和今後的努力方向

通過“三問三訪知不足”活動,廣泛徵求意見等形式,總結了經驗,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業務知識的探索更新不夠。隨着形勢的發展變化,新的形勢、新的任務給扶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一方面,要形成“大扶貧”的工作格局,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動員、自力更生、開發扶貧、全面發展”的扶貧開發之路。實踐表明,推動多部門參與的行業扶貧、“縣爲單位、資源整合、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的區域扶貧以及機關定點扶貧和東西協作爲基礎的社會扶貧“大扶貧”工作格局的形成,可以動員、整合全社會的力量和各種資源參與扶貧工作,使扶貧工作的渠道更廣泛、幫扶更到位、措施更豐富,爲貧困地區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另一方面,要強化工作重點,促進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大力促進產業扶貧,通過產業扶貧與科技扶貧相結合,加大對扶貧地區的科技投入,加強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村科技培訓,將現代技術、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貧困地區,促進其區域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的發展。注意選擇資金回報率更高的產業,積極發展高效農業、特色農牧產品加工業等。通過扶貧開發工作,着力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使貧困羣衆從根本上擺脫貧困。我們的任務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位扶貧幹部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思想、更新業務知識,以適應新時期對扶貧工作的要求。

(二)開拓創新意識不夠強。受習慣思維的影響,工作的創新發展受到傳統思維定勢制約。由於扶貧固有的程序性、原則性、重複性特點,容易形成定勢思維和慣性思維,制約扶貧工作創新開展,主要表現在:一是在扶貧工作中單純只注重經濟發展,不注重社會全面發展。二是隻重基礎設施建設,勿視了對羣衆科技意識的培訓。三是在思想上保守,觀念上陳舊,與“大扶貧”開發工作理念不相適應。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科學發展、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的思想意識。與時俱進,不斷適應實踐的發展變化,及時轉變和更新觀念,否則,曾經正確的思想、方法也會變成僵化的東西,造成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相脫節。從扶貧創新發展的角度看,一是要通過深刻審視環境的新變化,深刻分析自身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深刻分析目前的思想和精神狀態,增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緊迫感,樹立不進則退的的憂患意識;二是勇於超越傳統觀念和習慣行爲的束縛,克服過於強調客觀因素制約,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運用扶貧工作的分析方法,分析解決一些熱點難點問題的能力,對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手段的吸收運用能力及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實踐,創造性地工作的能力。三是堅決拚棄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小富則安的工作作風,時刻保持奮發有爲、幹事創業的精神狀態,牢固樹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大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