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5W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20篇)

根據會議安排,我就20xx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和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建議作個發言,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

過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國土資源系統認真履行地災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職責,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到了“兩個到位”,取得了“兩個明顯成效”。

一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各級政府認真履行地災防治主體責任,強化行政首長負責制,及時制定下發了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各成員單位密切協同,積極落實部門責任,加強研判會商和分工協作,對各地組織防災工作起了積極作用。各地充分發動羣衆,進一步完善羣測羣防網絡體系,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監測、預警、轉移工作。“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進一步健全。

二是地質災害防治措施落實到位。強化落實各項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嚴密組織好汛前巡查、汛中排查、汛後調查工作。20xx年汛期,省國土資源廳組織了10個督查組,赴各地開展汛期防災工作督查,8月下旬~10月上旬,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聯合組織開展了礦山和水電工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全年組織對全省272處重要隱患點逐一進行了現場覈查,各市、縣國土資源部門積極開展轄區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共派出巡查組1355個,排查點數24374個,落實羣測羣防點23372處,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近7萬張,基層防災能力顯著提高。

三是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共發生地質災害2480起,造成12人死亡,6人受傷;成功避讓地質災害69起,緊急轉移羣衆1282人,避免人員傷亡1200餘人。各地共投入地災防治資金1.8億元,治理79處地質災害隱患,移民搬遷受威脅羣衆2921人,消除地災隱患點2947處。與20xx年相比,全省地質災害發生數增加了509%,但是造成的人員死亡數減少了20%,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成效明顯。

四是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聯合省財政廳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建設工作的通知》,對20xx年前完成全省山地丘陵縣高標準“十有縣”建設任務進行了部署。20xx年度全省共有16個高標準“十有縣”建設達標。全年圍繞強化防治體系建設,抓住責任落實、隱患排查、培訓演練、監測預警、主動避讓、綜合防治六個關鍵環節,科學統籌各項防災措施的協調運用,綜合防災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二、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建議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趨於活躍,集中性、連續性強暴雨等極端氣候事件增多,地質災害也相應出現頻發多發態勢,且重特大地質災害事故有擡頭趨勢,地災已成爲汛期人員傷亡的主要殺手。如:20xx年,陝西商洛山陽發生的山體滑坡致64人死亡失蹤,浙江麗水蓮都區雅溪鎮裏東村發生的山體滑坡導致20多棟房屋被埋、38人遇難,深圳市光明新區鳳凰社區恆泰裕工業園發生的工程餘土滑坡導致76人失聯,我省“5.19”、“5.28”等強降雨期間,安福等地發生的多起地質災害傷亡事件,都很觸目驚心。今年以來,主汛期還沒有到,我省部分地區就已經發生了多起地質災害並造成5人死亡,形勢不容樂觀。根據氣象分析,今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將面臨更爲複雜和嚴峻的形勢。我們必須堅決克服僥倖心理和麻痹思想,時刻繃緊防災這根弦,牢牢掌握主動權。要牢固樹立“責任重於泰山”的觀念,立足防大災、抗大險、應大急,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把問題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紮實一些,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做好防大災的準備,做好防大災的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事故。重點抓好四項工作:

一是抓責任落實,確保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到人。各地要按照《江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各級政府和成員單位的責任分工,加強各級政府和成員單位之間協調配合,真正把防災責任制貫穿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全過程,確保責任落實到人、制度落實到位;要重視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加強統籌協調,科學應對地質災害,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從災害治理轉移到災前預防;要突出重點,把城鎮鄉村等人口密集區、地質災害高發區、易發區和地質災害隱患點作爲防範的重點,建立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責任體系。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組織、協調、監督、指導的職能,主要領導要親自安排部署、督促檢查,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落實,要與建設、交通、水利、氣象等部門密切配合,積極當好當地政府的參謀和助手。

二是抓全面排查,徹底查清地質災害隱患。各地要結合年度防治方案,確定汛期防範重點區位和重點時段,深入開展排查、巡查。在汛前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要進行全面排查,對重點隱患點要落實專人,組織專家分析研判,提出防範意見措施;對新發現的隱患點,要明確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做到早預防、早監測,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點。

三是抓預警預報,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水平。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羣測羣防技術培訓和基本裝備配置,建立完善覆蓋全省的羣測羣防網絡和預警網絡。對危險性高、危害性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儀器專業監測,逐步建成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絡。要進一步完善國土、氣象、水文等多部門聯合預測預報機制。開展地質災害氣象短臨風險預警技術攻關,提高預報的精準度。

四是抓監督檢查,保障制度執行力。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在主汛期到來之前再進行一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大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地質災害嚴重地區的地質災害年度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的制訂完善情況、羣測羣防體系建設情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執行情況。同時,還要檢查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災害預報預警等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落實,檢查防災預案是否合理、各項防災措施是否有效到位等,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同志們,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責任重大、任務艱鉅。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特別是省領導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嚴格落實防災責任,全面提升防災能力水平,爲我省“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作出應有貢獻。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2

同志們:

省政府召開這次電視電話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國家防總今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以及長江、淮河、太湖流域防汛抗早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全省防汛防旱工作情況,分析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部署安排下一階段各項措施,確保全省安全度汛。省委、省政府對防汛防旱工作高度重視,羅志軍書記作出專門批示,李學勇省長在近日召開的太湖防總指揮長會上作出全面部署,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剛纔,省水利廳李亞平同志通報了今年全省汛前檢查及準備工作情況,省氣象局翟武全同志介紹了汛期天氣形勢預測,有關市縣政府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切實增強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

江蘇地處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又處於南北氣候過渡地帶,是一個水旱災害多發的省份,抓好防汛防早工作,歷來是全局工作中的一件大事。20xx年,全省汛情總體平穩,但汛前受降雨偏少和湖庫蓄水影響,淮北局部地區旱情較重;汛期遭遇持續低溫陰雨天氣,加之颱風、強降雨等影響,部分河湖水位超警戒,中西部和東北部局部地區發生短時內澇。面對汛情、旱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吝級各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實施、科學調度應對,奪取了防汛防早防颱風工作勝利。一是組織指揮有力有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汛防旱工作,羅志軍書記、李學勇省長多次作出批示,並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各地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健全完善防汛防旱決策指揮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責任,爲全面落實各項防汛措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準備工作紮實充分。堅持“以防爲主、防重於搶、搶重於救”的方針,全省自上而下逐級開展了防汛大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加強防汛物資儲備和專業隊伍建設,整合升級防汛決策指揮系統,提升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三是水情調度科學合理。依託較爲完備的水利工程體系,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採取“錯峯控量、分流減壓、攔蓄尾水”等調度措施,較好地保障了淮北地區生活生產、交通航運等用水需求。成功應對突發雨澇及淮河流域汛末洪水,有效減輕了災害損失。四是應急處置及時有力。各級氣象、海洋、水文部門加強監測預警,及時提供雨情、水情。各級防指強化24小時值守,及時組織分析會商,部署落實防禦措施。在防颱工作中,各地把確保人民羣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時轉移危險區域羣衆,有效避免了人員傷亡。總的看,20xx年全省防汛防旱工作成效顯著,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糧食生產“十一連增”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此,我謹代表省人民政府和省防汛防旱指揮部,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防汛抗災工作的各級各有關部門、廣大幹部羣衆和駐蘇解放軍、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是“”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健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紮實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堅決克服僥倖心理,全面落實各項安全度汛措施,全力奪取今年防汛防旱工作全面勝利。

第一,樹立大局意識。就是要充分認識經濟社會發展對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新要求。江蘇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城鎮密集,在全國所處的位置十分重要。去年12月,來江蘇視察,要求我們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推動五個方面工作邁上新臺階。當前,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方面的任務很重,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在這樣的形勢和背景下,防汛防旱工作不容閃失,不能出大的問題。我們要從全局高度,切實統一抓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思想認識,從早、從嚴、從實強化防汛防旱各項措施,爲保障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保障。

第二,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高度重視並妥善處理防汛防旱中的薄弱環節。經過多年治理,全省防洪保安能力有了顯著提升,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省在防禦水旱災害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主要是長江河勢不穩定,水陽江等重要支流防洪標準偏低;沂沭泗地區防洪標準雖然提高到了50年一遇,但尚未經過洪水考驗;太湖面臨保障防洪安全與供水安全雙重壓力;區域治理滯後,丘陵山區、高亢地區應急水源工程缺乏;相當一部分城鎮排澇能力不足,遭遇突發性強降雨容易受淹受澇,等等。對於這些存在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研究解決。

第三,克服僥倖心理。就是要充分估計今年可能出現的汛情災情。近年來,受氣候變化影響,我國暴雨、颱風、乾旱等災害性天氣明顯增多,防災減災的任務加重。根據預報,今年夏季我省降水總量淮河以南地區較常年偏多,主汛期長江流域汛情較重,洪水威脅較大;登陸颱風數量偏少,但強度較大。此外,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華北、西北發生夏旱的概率較大。總的看,今年我省氣象年景總體偏差,可能呈現旱澇並重態勢,防汛防旱形勢不容樂觀。對今年可能發生的水旱災害,我們一定要寧可信其有、信其重,堅決克服麻痹僥倖思想,切不可因爲近幾年沒有出大的問題而放鬆警惕,真正從最困難處着想,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總之,我們要充分認識今年防汛防旱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上來,確保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

二、紮實抓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各項措施

爲全面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4月7日國家防總召開了全體會議,汪洋副提出了明確要求。近期,長江、淮河、太湖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也分別召開會議,作出了工作部署。根據中央要求,結合江蘇實際,今年我省防汛防旱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關於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新思路,把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爲主,全力搶險”的方針,立足於防大汛、抗大災,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羣防羣控,堅持防汛抗旱並舉、流域區域統籌、城市農村一體,全面落實各項措施,確保大江大河大湖、大中型水庫、大中城市防洪安全,保障中小河流、小型水庫安全度汛,保證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引江濟太等調水線路安全暢通,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水資源和水環境支撐。關於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重點任務,剛纔李亞平同志已作了具體部署,各地要認真抓好落實。這裏,我再強調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強化工程措施。較爲完善的水利工程體系,是提高防汛抗災能力的重要基礎。今年,全省水利重點工程計劃投資126億元,建設任務相當繁重。各地要立足於抓早抓實,加快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度,儘快形成抗災能力。要全面推進長江南京新濟州河段、裏下河川東港、淮河入江水道、分淮入沂、新溝河延伸拓浚等骨幹工程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田間高效節水灌溉等重大農業節水項目實施進度,抓緊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爭取早日建成發揮效益。在工程建設中,對需要跨汛期施工的項目,要逐一落實施工導流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安全度汛。同時,要搶抓國家部署推進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機遇,加快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淮河流域重點平原窪地治理、南京八卦洲左汊整治、長江鎮揚河段三期、黃墩湖滯洪區調整等工程前期工作,爲及時推進工程建設奠定基礎。

(二)抓好重點部位防禦。在防汛防旱工作中,要聚焦薄弱環節、突出重點部位,有針對性地落實防禦措施。在確保大江大河大湖防洪安全的同時,要切實抓好水庫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澇、颱風災害防禦等工作。要強化水庫、塘壩安全管理責任,嚴格執行調度方案,加強日常巡查觀測,確保不出大的問題。高度重視城市防洪排澇工作,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設施的更新改造和管理維護,加快推進城區容易積水點治理,落實搶險隊伍和物資,維護城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強颱風及次生災害防禦,提高監測預警水平,完善防颱風應急預案,及時組織人員撤退避險,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密切關注長江河勢變化,落實揚中、張家港老海壩等易崩岸段應急處置措施,保證長江堤防安全。

(三)嚴格河湖水域管理。河湖是防汛抗災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着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我省沿江沿河沿湖涉水開發建設項目增多,非法圍墾河湖灘地、填河填塘造地等行爲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河湖行蓄洪能力。各地要按照“誰佔用、誰補償,誰破壞、誰修復”的原則,切實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決清除河道內違章漁網和灘地阻水設施,嚴肅查處長江沿線違章建設碼頭,嚴厲打擊長江、沂沭泗地區非法採砂行爲,保障河湖調蓄能力,保證河湖堤防安全穩定。要建立健全河湖長效管護機制,落實管理責任,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管護措施,推進河湖管理長效化。積極推進洪水風險圖編制工作,爲加強河湖水域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要按照“指揮決策科學化、應急處置規範化、防汛搶險專業化”的要求,加強防汛防旱應急能力建設。健全完善防汛防旱指揮體系,着力向鄉鎮延伸,並探索落實重要工礦企業、村組和社區防汛防旱聯繫人制度。根據“專業、精幹、高效”的原則,加強防汛抗旱專業隊伍建設,有效整合隊伍資源,加強專業技能培訓,適時開展實戰演練,不斷提高應戰能力。抓好防汛物資儲備和管理,及時增補防汛物料,積極引進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提升物資緊急調運能力,保證防汛搶險需要。推進防汛決策支持系統建設,提高決策指揮水平。

(五)優化水源調度方案。當前,我省淮北地區“三湖一庫”蓄水較常年偏少,旱象初顯。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科學分析水源需求,分階段制定供水計劃,優化調度方案,強化用水管理,保證生活、生產、生態等各方面用水需要。太湖地區要適時組織“引江濟太”,加大調水引流力度,改善水體水質,防控藍藻危害,確保太湖安全度夏。要加強水質監測檢測,嚴密防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一旦出現問題,要根據預案及時開展應急調度,盡力減輕水污染影響,確保飲用水安全。

三、着力提升防汛防旱工作組織協調水平

從明天起,我省將全面進入汛期,防汛防旱工作到了臨戰階段。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強化工作責任,創新工作機制,提升防汛防旱組織協調水平,推動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一是嚴格防汛責任。本次會後,省政府將與各市政府簽訂今年防汛防旱工作責任狀。各地要強化防汛責任制落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真正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座工程、每一處險工患段,貫穿於汛前、汛期、汛後全過程,確保責任蓋邊沉底、不留死角。需要強調指出,我省已連續多年未發生流域性大洪水,部分責任人員防汛抗災意識有所淡化,不少新任領導對防汛防旱工作缺乏認識和實戰經驗。對此,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各級行政領導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擔負起防汛抗災、保一方平安的責任。

二是嚴明工作紀律。水火無情,防汛防旱工作馬虎不得、鬆懈不得。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肅防汛工作紀律,強化責任追究,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大力提倡“馬上就辦”的工作精神,不講空話,不搞形式主義和“花架子”,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加強防汛防旱督察制度建設,加大獎懲力度,對工作不力造成堤防決口、水庫垮壩和重大人員傷亡的,要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是嚴密協作配合。防汛防旱工作是一個有機整體,涉及上下游、左右岸,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決服從省防指統一指揮,鞏固發展“協調配合、軍民聯防、社會參與”的防汛防旱工作良好局面。水利部門要抓好防汛防旱具體組織協調工作,實施科學調度,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效益。氣象、水文部門要及時提供氣象預報和水情信息,爲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其他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防汛抗災工作合力。要充分發揮駐蘇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抗災搶險的突擊隊作用,同時要注意愛惜兵力,不隨便提出動用部隊的要求。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加負責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嚴謹的作風,全面落實各項措施,全力確保安全度汛,爲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作出應有貢獻。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3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研究分析我省今年汛情旱情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防汛抗旱工作。剛纔,省水文局、氣象局、國土資源廳、遵義市、石阡縣政府彙報了有關情況,遠坤副省長作了講話,講得很好,希望大家要抓好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第一點,保持清醒認識,切實增強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

從剛纔彙報情況來看,我省今年防汛抗旱形勢不容樂觀,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保持高度警覺,防患未然,紮實應對。

一是要深刻認識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性。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起步之年。當前,國際國內經濟下行,我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任務也十分繁重。全省上下正集中精力推進大扶貧、大數據的戰略行動。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旦這時發生特大水旱災害,各級人力、財力、精力都不得不轉到搶險救災上去,勢必會影響來之不易、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勢必會導致部分羣衆因災致貧、因災返貧,勢必會延緩易地扶貧搬遷等重點工程進度。因此,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確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糧食安全,對保障人民生產生活秩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保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極爲重要,事關全省發展大局。

二是要深刻認識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嚴峻性。始於20xx年9月厄爾尼諾事件已成爲1951年有觀測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強度最大的同類事件,其特徵與1998年誘發長江特大洪水災害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高度相似。長江防總預測,今年夏季長江流域汛期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較大。我省位於長江上游,情況同樣比較嚴峻。一季度,全省平均降水124.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20%;4月,我省東南部出現強降雨天氣,黔東南州天柱縣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損失達20xx萬元;根據預測,5至7月,我省雨水相對集中,局部地區洪澇災害較重;盛夏我省東北大部有中等強度伏旱。春汛來勢之猛、入汛時間之早、汛期持續之長是近年來罕見的。

三是要深刻認識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緊迫性。我省地形地貌特殊,屬喀斯特地貌發育區和山洪地質災害、乾旱災害多發區,是近年來全國遭受水旱災害損失最重的省份之一。“”以來,我省水利建設取得很大成就,但防汛抗旱整體水平仍然不高,部分江河缺乏流域性防洪控制工程、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庫防禦標準偏低、城市防洪排澇能力不足等問題還比較突出。目前,全省尚有144座病險水庫亟待治理、183座在建骨幹水源工程面臨安全度汛的壓力,防汛時間緊迫。我們必須把困難考慮得嚴峻一些,把應對措施準備得充分一些,面對極端災害時纔能有條不紊、臨陣不亂。

二、緊盯重點任務,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旱的各項工作

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按照國家防總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牢固樹立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堅持以人爲本、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羣防羣控,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庫和大中小城市防洪安全,確保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力保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庫安全度汛,努力滿足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爲“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紮實做好汛前準備工作。主汛期給我們留下的時間已經十分有限,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把防汛抗旱各項準備工作抓得緊而又緊、實而又實。要認真組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防汛抗旱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逐一及時進行整改,確保不留死角、不留隱患。要加快病險工程除險加固、水毀工程修復、應急度汛工程建設,在建工程要迅速完工,汛前不能完工的要落實安全度汛措施。要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加強信息共享與預警聯動,提高預報精準度、延長預見期;要密切監測雨情、水情、災情,不斷優化調度方案,爲防汛抗旱提供可靠決策依據。

二是要確保江河防汛安全。我省河流均爲山區雨源型河流,一遇暴雨河流水位極易猛漲。因此,江河始終是我省防汛工作的重點。要科學調度江河湖庫控制工程,綜合運用攔、蓄、排、引、提、調等措施,有效化解洪水風險,減輕防洪壓力。對江河沿岸易受洪水威脅的村鎮,要制定並落實緊急疏散撤離預案和準備措施,確保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要嚴格落實險工險段和重要部位24小時專人值守制度,關鍵時期加派人手、加密頻次,做到早發現、早排險。

三是要全力保障水庫安全度汛。近幾年,我省大力實施水利建設“三年會戰”,但水庫安全基礎仍不牢固。3月末,國家防總檢查我省防汛工作時就指出,貴州的在建工程多、未經洪水考驗工程多,安全度汛的困難也多。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抓緊研究制定有效防範措施。要抓緊修訂水庫調度運用和應急搶險各類預案,不斷完善運行管護制度,突出抓好病險、在建水庫和水電站的防洪安全管理,逐一明確防汛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防汛指揮調度權限。要切實強化汛期值守和巡壩查險,發現險情果斷決策、及時搶護、科學處置,提前轉移下游羣衆。要嚴格執行水庫調度規程,加強水庫安全蓄水管理;進入主汛期後,仍存在病險或正在施工的水庫,要降低水位甚至空庫運行,避免垮壩失事,堅決守住安全底線。今年雨多、水多,也可能災多,對我們水利工程是考驗,對我們水利工程調度落實情況也是檢驗。

四是要大力加強山洪等地質災害的防禦。我省一旦發生洪澇災害,極易誘發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從歷史經驗來看,我們洪水引發的地質災害所導致的人民羣衆生命財產損失,甚至超過洪水本身。各地要立即組織對山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災害易發點進行全面排查,加強集鎮、學校、旅遊景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等重點區域的防範工作,杜絕發生羣死羣傷事件。要強化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對容易因暴雨誘發險情的礦山作業區、尾礦壩、公路橋樑在建工程、建築垃圾消納場等,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督促落實責任人員和避險措施,確保工程和人員安全。

五是要未雨綢繆做好救災準備。要抓緊落實防汛抗旱應急隊伍,統籌協調各方救援力量,確保發生險情時拉得出、用得上、能戰鬥、打得贏;公安、武警、消防、民兵要全員備勤,協助地方黨委政府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從實戰要求出發,儘快補充省、市、縣三級儲備防汛搶險物資,強化防災救災後勤保障。要完善山洪等地質災害易發區、低窪易澇區、江河洪泛區、旅遊景區等重點區域人員轉移安置預案,明確預報預警程序、人員轉移路線、臨時安置方案等,以村組爲單位組織防禦演練,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羣體給予格外關注。要加強救災體系建設,加大救災物資投入力度,確保一旦發生災害,救助救濟的資金和物資在第一時間能夠發放到受災羣衆手中,努力盡快恢復生產,防止出現因災致貧、因災返貧。要力保重點環節,確保電力、通訊、機場、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安全,確保搶險物資通道安全,必要時採取封路、停課、停工、停業等非常措施,努力把損失降至最低。

六是要着力抗旱保春耕保夏灌保供水。旱澇急轉是我省水旱災害的一個顯著特徵。今年以來,我省降水區域性差異明顯,安順、六盤水、黔西南等三市州偏少40%,發生乾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這三個市(州)也是我省石漠化比較集中、面積比較大、農村貧困羣衆比較多的地方,要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時,必須同步做好抗旱保春耕、保夏灌、城鄉供水等工作,確保重點地區、重要城市以及生態核心區的供水安全。要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聚焦石漠化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積極爭取國家水利定點扶貧和對口幫扶資源項目,加快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抗旱應急水源工程項目落地建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幫助更多貧困羣衆脫貧致富,減少因旱致貧返貧。

七是要依託大數據技術提升防汛抗旱能力。要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衛星遙感等信息技術,推廣遠程監控、電子探測、虛擬仿真等信息監測手段,實現信息化與防汛抗旱深度融合。依託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平臺,打造覆蓋市州和重點縣區的異地視頻網絡、覆蓋重要水庫和水電站的防汛抗旱調度體系,推動監測預警、資源調度、應急管理等全過程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要加快水利雲建設、加強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洪水風險圖、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和水文信息服務及國土資源雲等應用系統的資源整合,儘快實現防汛抗旱數據雲存儲,提高預警預報的精準度和時效性。這方面,數據要共享、互聯互通,及時發佈,及時採取措施,啓動預案。

三、強化組織領導,加快形成防汛抗旱強大合力

抓好今年防汛抗旱各項工作,任務十分艱鉅、責任也尤爲重大,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環環相扣的任務鏈和責任鏈,確保防災救災減災各項措施落細落小、落地落實。

一是要加強統籌協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要積極履行牽頭抓總職能,完善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加強對防汛抗旱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調度,統籌各方抓好汛前準備、工程管理、防洪調度、應急演練、搶險救災等各項任務。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合力。氣象、水文部門要落實24小時值守制,加強汛期雨情水情全天候、全覆蓋、全過程預警研判,確保重大災害性天氣和重大汛情第一時間發出預警信息。電信部門要確保汛期防汛抗旱通信暢通。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大力支持防汛抗旱工作。民政部門要認真做好救災工作,妥善安置災民生活。衛生部門要搞好衛生防疫準備,確保災後無大疫。公安部門要加強災區治安管理,維護社會穩定。國土資源部門要積極推動國土資源衛星遙感圖、“國土資源雲”和防汛抗旱工作深度融合,加強與各地各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和動態共享,確保汛情旱情險情災情監測監控不遺漏一河一庫一山。現在有無人機航拍,如果出現災情,及時去飛一飛、看一看,掌握現場真實情況。

二是要加強責任制落實。要強化以行政首長負責製爲核心的責任制。各市(州)、縣(市、區、特區)政府要逐級簽訂責任書,落實並公佈轄區內江河、水庫、城市、尾礦庫等防汛抗旱責任人名單,建立一一對應的任務鏈、責任鏈,切實將責任落實到工程建設、汛前準備、隊伍組織、物資儲備、防汛調度、應急搶險、人員轉移等各個方面。要及時組織新任職的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上崗培訓,提高水庫調度運用、險情應急處置、人員轉移安置等指揮決策水平。有些地方班子換了,新上崗的要儘快學習培訓熟悉情況。防汛抗旱第一責任人要親自動員、親自安排,親赴現場檢查指導,在搶險救災關鍵時刻頂得上去、靠前指揮。

三是要加強督促檢查。要健全防汛抗旱督查體系,加大對責任落實、汛前準備、應急處置、災後重建以及專項工作的督查力度,確保每個風險點都有人盯、每項工作都有人抓、每個受災羣衆都有人幫。要加大問責力度,對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處置失當等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四是要加強宣傳培訓。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繫,加大防汛抗旱宣傳力度,建立完善信息發佈制度,正確引導輿論。要強化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防禦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切實提高基層幹部羣衆防災避災、自救互救能力。

還有一條,也是非常重要的。汛期,同時也是我省旅遊旺季,大量遊客到貴州來旅遊。越是山青水秀的地方,洪澇災害也不會少。因此,我們必須千方百計保障遊客安全。因此,我們部門間要合作,要及時通過互聯網、手機、Wifi等向遊客發佈雨情水情災情信息,旅遊景點預警。如果預測有大的災害發生,要及時能夠組織遊客轉移疏散。我們要對遊客負責,凡是進入貴州旅遊的遊客,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保障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同志們,防汛抗旱時間緊迫,責任重於泰山,不容絲毫懈怠,各地各部門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盡職履責,紮實工作,全力做好各項防汛抗旱工作,確保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

我就講這麼多,謝謝!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4

同志們:

省政府召開這次電視電話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國家防總今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以及長江、淮河、太湖流域防汛抗早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__年全省防汛防旱工作情況,分析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部署安排下一階段各項措施,確保全省安全度汛。省委、省政府對防汛防旱工作高度重視,羅志軍書記作出專門批示,李學勇省長在近日召開的太湖防總指揮長會上作出全面部署,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剛纔,省水利廳李亞平同志通報了今年全省汛前檢查及準備工作情況,省氣象局翟武全同志介紹了汛期天氣形勢預測,有關市縣政府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切實增強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

江蘇地處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又處於南北氣候過渡地帶,是一個水旱災害多發的省份,抓好防汛防早工作,歷來是全局工作中的一件大事。20__年,全省汛情總體平穩,但汛前受降雨偏少和湖庫蓄水影響,淮北局部地區旱情較重;汛期遭遇持續低溫陰雨天氣,加之颱風、強降雨等影響,部分河湖水位超警戒,中西部和東北部局部地區發生短時內澇。面對汛情、旱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吝級各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實施、科學調度應對,奪取了防汛防早防颱風工作勝利。一是組織指揮有力有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汛防旱工作,羅志軍書記、李學勇省長多次作出批示,並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各地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健全完善防汛防旱決策指揮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責任,爲全面落實各項防汛措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準備工作紮實充分。堅持“以防爲主、防重於搶、搶重於救”的方針,全省自上而下逐級開展了防汛大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加強防汛物資儲備和專業隊伍建設,整合升級防汛決策指揮系統,提升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三是水情調度科學合理。依託較爲完備的水利工程體系,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採取“錯峯控量、分流減壓、攔蓄尾水”等調度措施,較好地保障了淮北地區生活生產、交通航運等用水需求。成功應對突發雨澇及淮河流域汛末洪水,有效減輕了災害損失。四是應急處置及時有力。各級氣象、海洋、水文部門加強監測預警,及時提供雨情、水情。各級防指強化24小時值守,及時組織分析會商,部署落實防禦措施。在防颱工作中,各地把確保人民羣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時轉移危險區域羣衆,有效避免了人員傷亡。總的看,20__年全省防汛防旱工作成效顯著,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糧食生產“十一連增”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此,我謹代表省人民政府和省防汛防旱指揮部,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防汛抗災工作的各級各有關部門、廣大幹部羣衆和駐蘇解放軍、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健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紮實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堅決克服僥倖心理,全面落實各項安全度汛措施,全力奪取今年防汛防旱工作全面勝利。

第一,樹立大局意識。就是要充分認識經濟社會發展對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新要求。江蘇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城鎮密集,在全國所處的位置十分重要。去年12月,來江蘇視察,要求我們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推動五個方面工作邁上新臺階。當前,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方面的任務很重,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在這樣的形勢和背景下,防汛防旱工作不容閃失,不能出大的問題。我們要從全局高度,切實統一抓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思想認識,從早、從嚴、從實強化防汛防旱各項措施,爲保障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保障。

第二,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高度重視並妥善處理防汛防旱中的薄弱環節。經過多年治理,全省防洪保安能力有了顯著提升,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省在防禦水旱災害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主要是長江河勢不穩定,水陽江等重要支流防洪標準偏低;沂沭泗地區防洪標準雖然提高到了50年一遇,但尚未經過洪水考驗;太湖面臨保障防洪安全與供水安全雙重壓力;區域治理滯後,丘陵山區、高亢地區應急水源工程缺乏;相當一部分城鎮排澇能力不足,遭遇突發性強降雨容易受淹受澇,等等。對於這些存在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研究解決。

第三,克服僥倖心理。就是要充分估計今年可能出現的汛情災情。近年來,受氣候變化影響,我國暴雨、颱風、乾旱等災害性天氣明顯增多,防災減災的任務加重。根據預報,今年夏季我省降水總量淮河以南地區較常年偏多,主汛期長江流域汛情較重,洪水威脅較大;登陸颱風數量偏少,但強度較大。此外,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華北、西北發生夏旱的概率較大。總的看,今年我省氣象年景總體偏差,可能呈現旱澇並重態勢,防汛防旱形勢不容樂觀。對今年可能發生的水旱災害,我們一定要寧可信其有、信其重,堅決克服麻痹僥倖思想,切不可因爲近幾年沒有出大的問題而放鬆警惕,真正從最困難處着想,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總之,我們要充分認識今年防汛防旱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上來,確保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

二、紮實抓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各項措施

爲全面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4月7日國家防總召開了全體會議,_提出了明確要求。近期,長江、淮河、太湖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也分別召開會議,作出了工作部署。根據中央要求,結合江蘇實際,今年我省防汛防旱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關於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新思路,把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爲主,全力搶險”的方針,立足於防大汛、抗大災,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羣防羣控,堅持防汛抗旱並舉、流域區域統籌、城市農村一體,全面落實各項措施,確保大江大河大湖、大中型水庫、大中城市防洪安全,保障中小河流、小型水庫安全度汛,保證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引江濟太等調水線路安全暢通,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水資源和水環境支撐。關於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重點任務,剛纔李亞平同志已作了具體部署,各地要認真抓好落實。這裏,我再強調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強化工程措施。較爲完善的水利工程體系,是提高防汛抗災能力的重要基礎。今年,全省水利重點工程計劃投資126億元,建設任務相當繁重。各地要立足於抓早抓實,加快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度,儘快形成抗災能力。要全面推進長江南京新濟州河段、裏下河川東港、淮河入江水道、分淮入沂、新溝河延伸拓浚等骨幹工程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田間高效節水灌溉等重大農業節水項目實施進度,抓緊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爭取早日建成發揮效益。在工程建設中,對需要跨汛期施工的項目,要逐一落實施工導流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安全度汛。同時,要搶抓國家部署推進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機遇,加快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淮河流域重點平原窪地治理、南京八卦洲左汊整治、長江鎮揚河段三期、黃墩湖滯洪區調整等工程前期工作,爲及時推進工程建設奠定基礎。

(二)抓好重點部位防禦。在防汛防旱工作中,要聚焦薄弱環節、突出重點部位,有針對性地落實防禦措施。在確保大江大河大湖防洪安全的同時,要切實抓好水庫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澇、颱風災害防禦等工作。要強化水庫、塘壩安全管理責任,嚴格執行調度方案,加強日常巡查觀測,確保不出大的問題。高度重視城市防洪排澇工作,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設施的更新改造和管理維護,加快推進城區容易積水點治理,落實搶險隊伍和物資,維護城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強颱風及次生災害防禦,提高監測預警水平,完善防颱風應急預案,及時組織人員撤退避險,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密切關注長江河勢變化,落實揚中、張家港老海壩等易崩岸段應急處置措施,保證長江堤防安全。

(三)嚴格河湖水域管理。河湖是防汛抗災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着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我省沿江沿河沿湖涉水開發建設項目增多,非法圍墾河湖灘地、填河填塘造地等行爲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河湖行蓄洪能力。各地要按照“誰佔用、誰補償,誰破壞、誰修復”的原則,切實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決清除河道內違章漁網和灘地阻水設施,嚴肅查處長江沿線違章建設碼頭,嚴厲打擊長江、沂沭泗地區非法採砂行爲,保障河湖調蓄能力,保證河湖堤防安全穩定。要建立健全河湖長效管護機制,落實管理責任,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管護措施,推進河湖管理長效化。積極推進洪水風險圖編制工作,爲加強河湖水域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要按照“指揮決策科學化、應急處置規範化、防汛搶險專業化”的要求,加強防汛防旱應急能力建設。健全完善防汛防旱指揮體系,着力向鄉鎮延伸,並探索落實重要工礦企業、村組和社區防汛防旱聯繫人制度。根據“專業、精幹、高效”的原則,加強防汛抗旱專業隊伍建設,有效整合隊伍資源,加強專業技能培訓,適時開展實戰演練,不斷提高應戰能力。抓好防汛物資儲備和管理,及時增補防汛物料,積極引進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提升物資緊急調運能力,保證防汛搶險需要。推進防汛決策支持系統建設,提高決策指揮水平。

(五)優化水源調度方案。當前,我省淮北地區“三湖一庫”蓄水較常年偏少,旱象初顯。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科學分析水源需求,分階段制定供水計劃,優化調度方案,強化用水管理,保證生活、生產、生態等各方面用水需要。太湖地區要適時組織“引江濟太”,加大調水引流力度,改善水體水質,防控藍藻危害,確保太湖安全度夏。要加強水質監測檢測,嚴密防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一旦出現問題,要根據預案及時開展應急調度,盡力減輕水污染影響,確保飲用水安全。

三、着力提升防汛防旱工作組織協調水平

從明天起,我省將全面進入汛期,防汛防旱工作到了臨戰階段。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強化工作責任,創新工作機制,提升防汛防旱組織協調水平,推動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一是嚴格防汛責任。本次會後,省政府將與各市政府簽訂今年防汛防旱工作責任狀。各地要強化防汛責任制落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真正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座工程、每一處險工患段,貫穿於汛前、汛期、汛後全過程,確保責任蓋邊沉底、不留死角。需要強調指出,我省已連續多年未發生流域性大洪水,部分責任人員防汛抗災意識有所淡化,不少新任領導對防汛防旱工作缺乏認識和實戰經驗。對此,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各級行政領導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擔負起防汛抗災、保一方平安的責任。

二是嚴明工作紀律。水火無情,防汛防旱工作馬虎不得、鬆懈不得。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肅防汛工作紀律,強化責任追究,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大力提倡“馬上就辦”的工作精神,不講空話,不搞形式主義和“花架子”,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加強防汛防旱督察制度建設,加大獎懲力度,對工作不力造成堤防決口、水庫垮壩和重大人員傷亡的,要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是嚴密協作配合。防汛防旱工作是一個有機整體,涉及上下游、左右岸,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決服從省防指統一指揮,鞏固發展“協調配合、軍民聯防、社會參與”的防汛防旱工作良好局面。水利部門要抓好防汛防旱具體組織協調工作,實施科學調度,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效益。氣象、水文部門要及時提供氣象預報和水情信息,爲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其他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防汛抗災工作合力。要充分發揮駐蘇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抗災搶險的突擊隊作用,同時要注意愛惜兵力,不隨便提出動用部隊的要求。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加負責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嚴謹的作風,全面落實各項措施,全力確保安全度汛,爲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作出應有貢獻。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5

同志們:

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全省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省委工作會議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回顧“”期間全省建設系統取得的成績,總結20xx年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交流經驗,分析形勢,展望謀劃“”發展目標和任務,安排部署20xx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張通副省長和盛國玉副祕書長在百忙中親臨會議,各市、州、林區政府分管領導同志出席會議,我們深受鼓舞。張通副省長將在會議上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關於“”及 20xx年工作回顧

“”時期,是全省住建系統在複雜局面下努力拼搏、克難奮進的五年。系統上下從容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貫徹落實中央“三保”方針,化“危”爲“機”,轉變發展方式,推動了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大發展;在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中,面對新機構、新職能,主動迎接挑戰,創新思路,工作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在應對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凍災害、千里馳援四川地震災區、對口支援西藏新疆、支持民族地區發展“616”工程等工作中,全系統幹部職工顧全大局,迎難而上,圓滿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光榮使命,許多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的充分肯定。

“”是全省城鄉基礎設施投入最多、城鎮居民住房保障力度最大、市政基礎設施水平提高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顯著的時期。全系統幹部職工適應新形勢、搶抓新機遇,基本完成了“”的目標任務。全省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20xx年城鎮化率預計達到47%;城鄉規劃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小城鎮規劃覆蓋率達到100%,村莊規劃覆蓋率達到80.9%;人居環境逐步改善,8個城市獲國家級園林城市稱號,21個城市(縣城)獲省級園林城市稱號,8個城市、20個縣市、40個小城鎮獲得“楚天杯”獎;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全面提速,供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污水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城鎮住房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全省廉租住房保障達到42.69萬戶,經濟適用住房解決了16.74萬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啓動棚戶區改造17.02萬戶,完成公共租賃住房1.08萬套,完成了19.39萬戶農村危房改造;新增住房公積金歸集額687億元,總額達到1004億元,歸集餘額646億元,爲25萬戶職工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87億元,增值收益上交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9.1億元;“百鎮千村”示範效應逐步顯現,重點鎮已成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村莊環境整治成效明顯,先後有5300餘個建制村基本完成村莊環境整治;建築節能進一步加強,實現節能480萬噸標煤,新型牆材應用量累計達744億標磚,散裝水泥供應量達1.42億噸;重點產業加速發展,建築業年均增幅35%,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長幅度,勘察設計業在全國保持領先地位。

剛剛過去的20xx年,是“”規劃收官之年。一年來,全省各級住建部門按照年初部署和要求,堅持“四個優先”的發展理念,奮力實施“七大工程”,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爲“”規劃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一)新型城鎮化工作勢頭良好

出臺政策措施,召開高規格會議。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推進新型城鎮化作爲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進行了系統研究部署。年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住建廳專題調研,明確思路,提出要求。11月組織召開全省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明確了 “”期間我省城鎮化發展的主要目標、基本措施和政策保障,爲我省今後一段時期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指明瞭方向。張通副省長就推進全省新型城鎮化工作親自做客省政府門戶網在線訪談,解讀省委省政府相關政策措施,在全省上下產生了深刻反響。

科學編制規劃,廣泛形成共識。按照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出的“編制一流的規劃”的要求,全力做好《湖北省城鎮化與城鎮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邀請四家國內一流的規劃研究機構開展湖北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形成了豐富的成果。邀請國內外專家舉辦“城鎮化與城鎮發展戰略”系列講座和“推進湖北城鎮化高峯論壇”,增強了各級各部門特別是領導幹部對城鎮化的理解,形成了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共識。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徵集省內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人民羣衆對城鎮化發展的建議,提高了規劃研究與編制的公衆參與度,《規劃》編制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各地行動迅速,發展態勢很好。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和《意見》精神,及時釐清發展思路,研究推進措施,把新型城鎮化納入“”規劃。武漢、宜昌、襄陽圍繞“一主兩副”總體佈局,進一步深化城市規劃;鄂州、宜都等地及早謀劃,因地制宜,完成了城鄉建設規劃;不少地方啓動城鄉統籌試點,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

(二)住房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

全面完成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新增廉租住房4.42萬套,新增發放租賃住房補貼10.9萬戶,新建經濟適用住房3.52萬套,新建公共租賃住房1.08萬套,城市棚戶區改造7.34萬套,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完成5.88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完成6.07萬戶(其中住建部門完成4.07萬戶),全面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基本實現了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應保盡保。襄陽市廉租住房建設實現了三年目標兩年完成的承諾;黃石市推進公租房試點的做法,受到住房城鄉建設部和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

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一系列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報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防止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嚴格執行差別化信貸和稅收政策,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嚴厲查處房地產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爲,全面清理在建在售商品住房項目,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做好拆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積極推進城鎮房屋拆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建設。進一步推進既有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強化對物業服務市場的監管。積極推進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加強房地產市場形勢監測分析,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

住房公積金監管工作不斷加強。全省新增住房公積金繳存帳戶 8.4 萬戶,新增歸集額177 億元,新增貸款 110 億元,從公積金增值收益中上交廉租住房補充資金3億元。繼續深化專項治理,着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武漢市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順利進行。組織開展“讓理想在住房公積金事業中閃光”的主題演講活動,促進了住房公積金管理系統文明創建和隊伍建設。

(三)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深化“楚天杯”創建,加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全省共完成城建基礎設施投資608億元,新(改、擴)建排水管道530公里、供水管道315公里、燃氣管道330公里、城市道路640公里。以創建園林城市爲抓手,城市園林綠化質量和水平顯著提高。全省新增城市綠地723公頃,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2.85%、38.01%和9.64平方米。鄂州市、神農架林區 2個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武漢、宜昌、襄陽、黃石創建全國無障礙示範城市通過國家驗收,武漢、咸寧等7個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完成。

宜居村鎮建設有了新發展。中心鎮、特色鎮建設示範作用更加凸顯。創新小城鎮發展理念,提出了按小城市規模建設重點中心鎮的新思路,並率先在仙洪試驗區峯口、張溝、白螺三個鎮開展試點。小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創新取得積極進展,三個試點中心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得到省開發銀行大力支持。探索出了適合小城鎮實際的污水處理工藝和運行模式,試驗區5個鄉鎮小城鎮污水處理試點項目全部建成。以宜居村莊建設爲目標,以改善農民居住環境爲主要內容的村莊環境整治向縱深發展。全省1.9萬個村編制了村莊規劃,2096個村完成了村莊整治任務,“一江兩山”沿線特色民居改造取得顯著成效。仙洪試驗區試點中心鎮建設進一步加快,鄂州城鄉一體化農村新社區建設不斷深入,脫貧奔小康試點縣市村莊環境整治整體推進效果明顯,新農村試點鄉鎮率先探索宜居村莊建設模式,整縣整鎮推進村莊環境整治試點圓滿完成三年試點任務。

(四)城市執法管理逐步規範

城管工作體制機制逐步理順。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的意見》,切實加強城管機構和隊伍建設,開展了以“牢記執法宗旨,樹立良好形象”爲主題的文明執法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強化了城管執法隊伍“爲民執法”的理念,提高了執法水平,城管隊伍的公衆形象有所改善。

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各地積極探索城市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大力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不斷完善“六定”責任制、“六進網格” 等方式,城市綜合管理格局初步形成,逐步實現了城市管理的精細化、社會化、動態化。

(五)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成效明顯

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強力推進。全省新建成污水處理廠35座,基本實現“全省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目標,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70%,其中設市城市達78%。新建成市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20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提升到607萬噸/年,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6.4%,其中設市城市達到73.8%。同時,從建立考覈評價體系和信息報送系統入手,加強督辦,強化監管,提升了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效率。

建築節能快速發展。建築節能的全過程閉合管理進一步完善,城鎮新建建築設計階段節能標準執行率達100%,竣工驗收階段執行率達96.5%。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面不斷擴大, 20xx年列入國家示範的4個市縣,已開工120個示範項目,總建築面積650萬平方米;去年新增4個國家級示範市縣。武漢市頒佈了綠色建築管理辦法,確定首批綠色建築示範項目30個,啓動了王家墩中央商務區、武漢漢陽新區、花山生態新城等3個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建設。嚴格“禁實”,促進新型牆材發展,全省縣以上城區已全部實現“禁實”目標,新型牆材產能達358億標磚,新型牆材應用率達82%。散裝水泥供應率達到46%,市州城區已實現預拌混凝土供應全覆蓋。

(六)工程建設行業穩定發展

建築業和勘察設計諮詢業加快發展。全年建築業總產值達到4200億元以上,實現增加值950億元,創利稅260億元左右,建築業在全省經濟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建築企業積極開拓省外、境外市場,承建的工程項目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省勘察設計行業實現年營業收入445億元,9家企業入選全國勘察設計企業百強,企業集羣發展勢頭良好。武漢打造“工程設計之都”穩步推進,產業聯盟和產業園區建設已經啓動。

工程質量穩步提升。積極開展創優活動,共有140項工程獲省建築優質工程(楚天杯),2項工程獲“魯班獎”;62項工程獲省優質建築裝飾工程,9項工程獲全國建築工程裝飾獎。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省政府下達的安全生產責任目標順利實現。

建築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積極爭取省人大修訂通過了《湖北省建築市場管理條例》,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省外進鄂企業備案管理,嚴格落實施工許可現場踏勘辦法,強化建築工程標後履約監管,建立企業資質資格動態覈查機制,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的管理,着力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加大了對不良行爲的記錄、曝光和處罰力度,促使一批建築企業形成了重質量、守誠信、講文明的風氣。

(七)住房城鄉建設隊伍素質不斷提高

全系統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幹部職工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和依法行政,認真組織領導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做好綜治維穩、信訪接待、對外宣傳、檔案管理和老幹部服務工作,發揮產業工會組織作用,全行業保持了團結和諧的良好局面。廳機關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經驗在省直機關交流,廳機關被省委評爲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取得實效,咸寧、潛江、神農架等地評議工作在當地獲得綜合評比第一名。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紮實開展文明創建。住房公積金和園林系統被列爲全國建設系統文明創建行業,公積金行業文明創建經驗在全省交流,9個單位獲省“青年文明號”、6名同志獲“青年崗位能手”稱號,行業形象明顯提升。

此外,我們還編制了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綱要,明確了今後五年跨越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和措施。

同志們,20xx年及過去的五年,我們比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正確決策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團結拼搏、紮實工作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還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城鎮化率增長不快,城鎮發展質量不高,城鎮佈局不盡合理,城鄉協調發展難度較大。二是實現“住有所居”目標仍然需要艱苦努力,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壓力很大,遏制一些地方過高房價的任務艱鉅。三是市政基礎設施尚不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綜合承載能力亟待提高。四是建築市場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五是各類城市亟待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正確面對,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關於“”時期的總體要求和發展思路

“”時期,是我省全面實施“兩圈一帶”戰略,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促進湖北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時期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總的指導思想和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爲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爲主線,牢固樹立發展優先、民生優先、服務優先、效率優先的理念,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爲抓手,着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宜居城鄉建設、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奮力實現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新跨越。

(一)城鄉統籌,實現城鎮化水平的新跨越

要圍繞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城鎮居住的目標,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轉變城鎮發展方式,促進全省城鎮化向注重提升內涵轉變,向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轉變,向注重城鄉統籌發展轉變。到20xx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52%以上,五年新增300萬以上農村人口進入城鎮。

(二)提質擴容,實現城鄉建設協調發展的新跨越

深化城鎮空間佈局,努力構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堅持 “一主兩副”、“大小多少”、“三個層次”的城鎮化發展思路,把武漢城市圈和“宜荊荊”、“襄十隨”城市羣做大做強,把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小城市(縣城)、中心鎮做多,逐步歸併和減少村鎮數量,縮小城鄉人均住宅佔地規模,提高城鎮集約發展節約發展的水平。到20xx年,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增至15個左右,中小城市增至50個左右,建成區人口3萬人以上的建制鎮增至100個左右。集中精力建設100個重點中心鎮、100個特色鎮,打造1000個宜居村莊。

(三)注重民生,實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新跨越

牢固樹立民生優先理念,切實做好住房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公共租賃住房爲重點,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棚戶區改造多路保障的住房保障體系。基本解決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使住房保障覆蓋面達到城鎮人口的15%以上。完成全省農村危房改造任務。五年新建和籌集保障性住房及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100萬套(間),實施農村危房改造40萬戶。新增公積金歸集900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500億元。加強宏觀調控,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保障商品房合理供給,促進商品住房與保障性住房協調發展。

(四)加大投入,實現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的新跨越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走城市空間立體綜合開發和統籌建設發展的新路子。着力強化道路交通體系、供水、污水處理、供氣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增強綜合承載能力。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投資比“”淨增1000億元;城市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5平方米,城市軌道交通開通里程較“”期末翻三番;完成100座水廠和20xx公里管網新改建任務,城鎮供水普及率達到98%;新增燃氣管道3000公里,燃氣普及率達到90%,其中大中城市達到95%以上。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城市(含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

(五)標本兼治,實現改善人居環境的新跨越

堅持以宜居城鎮建設爲目標,努力改善人居環境。積極推進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實現節能520萬噸標煤目標。城鎮新建建築嚴格執行節能50%的標準,武漢城市圈各城市新建居住建築積極實施節能65%的低能耗節能標準。加快發展綠色建築,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發展綠色建築1000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面積2500萬平方米。大力推廣新型牆材,市縣城區應用率達到90%。水泥散裝率達到50%,擴大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應用,推進重點中心鎮“禁實”。加強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積極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35%,設市城市達到40%。強力治堵、治亂、治髒,提升城市形象。

(六)扶優壯強,實現支柱產業發展的新跨越

堅持壯大發展建築業,實現由建築大省向建築強省的跨越。發揮建築業在保發展、保增長中的重要作用,確保建築業產值年均增長15%、增加值佔全省GDP的比重保持在6%以上。支持發展一批龍頭骨幹企業,打造全國一流建築業品牌。進一步鞏固湖北勘察設計業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武漢市成爲名副其實的“工程設計之都”,培育一批以綠色交通、低碳建築、循環經濟、水環境等爲核心的工程設計產業集羣,20xx年實現行業營業收入800億元。

(七)創新體制,實現城鄉建設管理的新跨越

全方位開展體制機制創新,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快速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建立以《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爲主要內容的規劃管理法規體系,完善規劃委員會、規劃公示、規劃管理責任追究等制度,使城鄉規劃的實施管理更加科學化、法治化、民主化,嚴格實施用地紅線、水體藍線、綠地綠線、歷史文化保護紫線、市政公用設施黃線、公共服務設施橙線等“六線”管理制度。完善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完善政府監管、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羣衆監督的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加快工程項目建設組織方式改革,逐步實行城鄉一體的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推進管理重心下移、“城管進社區”,積極探索市場化、社會化管理模式。創新管理手段,推進信息化、數字化、網格化管理。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爲切入點,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環境,提高管理效能。

(八)苦練內功,實現隊伍素質能力的新跨越

以建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爲目標,全面加強幹部職工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專家學者型的業務管理隊伍,武裝一批專業技術骨幹隊伍,提高全行業整體業務能力和水平,形成敬業、創新、奉獻的行業風氣。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完善責任目標管理,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各級關於黨風廉政建設有關制度和規定,加強隊伍拒腐防變能力建設。讓所有幹部職工在思想和實際行動中築牢防線,守住底線,經受住各種複雜環境的考驗。

三、關於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20xx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建黨九十週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我們要明確工作重點,細化責任分工,強化工作措施,紮紮實實抓好各項工作,爲促進全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爲實現“”規劃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推進新型城鎮化,是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項中心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圍繞城鎮化水平增長1%以上、轉移農村人口60萬人以上的目標,全力推進,務求實效。

加強規劃編制。樹立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理念,積極提升規劃編制和實施質量,努力促進城鎮發展方式的轉變。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湖北省城鎮化與城鎮發展戰略規劃》編制,繼續深化《武漢城市圈空間規劃》,做好黃石市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和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報國務院報批工作;加大對宜昌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指導力度;完成十堰、恩施、咸寧、鬆滋、枝江、赤壁、老河口等城市總體規劃審查審批;進一步擴大城鄉統籌規劃試點範圍,在較發達市(縣)開展城鄉總體規劃工作,結合地方經濟社會“”規劃,編制城市近期建設規劃,推進城市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的制定,貫徹《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審批辦法》,力爭儘快實現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爲城市規劃實施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依法依規把好規劃建設關、科學決策關、規劃條件關、規劃公衆關、規劃覈實關,適時組織對城鄉規劃實施情況檢查,促進城鄉規劃工作健康、持續發展。加快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編制,有省級區域性試點示範任務的縣市,要率先完成村鎮體系規劃、縣域垃圾布點規劃的編制。各縣市區要合理確定村莊規劃編制區域,籌集經費、組織力量,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鎮級市試點、重點中心鎮和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設站城鎮要科學確定發展定位,按小城市規模和標準,修改完善總體規劃。特色鎮要充分挖掘建築風貌、歷史人文、生態景觀等要素資源,提高規劃編制水平。

抓好試點示範。一是堅定不移的做大做強城市圈、城市羣。支持武漢市建設省域和中國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增強武漢城市圈的競爭力、帶動力、影響力。努力做大宜荊荊、襄十隨城市羣,發揮其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輻射作用。二是啓動重點中心鎮、特色鎮創建工作。完善縣域“一主一副一特”城鎮發展推進體系,各縣市在抓好主城區建設的同時,集中力量建設1-3個特色明顯的重點中心鎮或特色鎮,使其成爲吸納轉移農村人口的重要節點。各地要認真研究制定重點中心鎮擴權強鎮、按小城市規模和標準建設的具體辦法和政策措施。在此基礎上,選擇鎮區戶籍人口在5萬人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重點中心鎮,作爲鎮級市試點,賦予縣級管理權限,擴大土地使用權、財政支配權、行政審批權和事務管理權,建立城鎮管理綜合執法隊伍、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和招投標中心,完善城鎮功能。加強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設站小城鎮建設,促進其依託交通優勢加快發展。三是同步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抓好城鄉一體化試點、仙洪新農村試驗區等方面的工作。紮實開展宜居村莊建設,把農房改造同環境整治、清潔能源利用等結合起來,使更多的村莊實現“設施齊全、居住舒適、村容整潔、生態良好、管理科學、羣衆滿意”的目標。今年啓動400個宜居村莊建設,年底驗收命名200個左右。

搞好協調服務。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克服畏難情緒,主動履行省委省政府交給 我們的新型城鎮化的組織協調職責,搭建良好的工作平臺。及時掌握土地管理、戶籍改革、社會保障、項目建設等方面的情況,認真做好情況彙總、統計分析和宣傳工作,爲當地黨委政府當好參謀,爲部門搞好服務。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明確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制定考覈辦法。統籌協調相關部門,落實建制鎮恢復徵收基礎設施配套費、開徵污水處理費、城鎮建設用地增加“三掛鉤”、重點中心鎮和特色鎮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單列優先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向3萬人以上規模城鎮傾斜等相關政策。各地應依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和省委25號文件精神,學習借鑑恩施、黃岡、仙桃等地做法,明確縣、鄉鎮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職責,提高管理效能,防止執法管理缺位。各地要認真培育和發現新型城鎮化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加強宣傳、培訓、交流,組織專班定期開展督查。

(二)強力推進住房保障工作

千方百計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按照國家更大規模的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總體要求,力爭今年解決30萬戶以上城鎮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萬戶以上。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中,新開工廉租住房3.5萬套,新建和籌集公共租賃住房房源9萬套(間),新建經濟適用房3.5萬套、限價商品房1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完成13萬戶以上。要將公共租賃住房作爲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主要形式,切實解決城鎮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羣體、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困難問題。堅持“政府組織、社會參與、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引導各類資金和企業參與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運營,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以滿足基本需求、緊湊實用爲原則,重點建設30至40平方米的小戶型公共租賃房。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積極申請金融機構發放公共租賃住房中長期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中長期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參照兄弟省市做法,將土地出讓淨收益按10%以上用於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計提的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統籌用於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經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可以將廉租住房專項補助資金結餘部分用於購買、新建、改建、租賃公共租賃住房。在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商品房建設中,按建設規模3-5%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各地要結合實際,認真研究,落實好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建設用地、稅費優惠等政策措施,開闢綠色通道。強化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堅持分戶驗收,確保羣衆住上放心房。加強配售管理,促進公開公平公正。加強後續跟蹤動態管理,建立正常的保障進入和退出機制。高度重視保障性住房物業服務,研究解決好費用籌集、管理責任落實等具體問題。

切實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着力解決市場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實現供求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價格基本穩定,努力促進房地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在重點城市出臺實施住房限購措施,抑制投資、投機性住房需求。繼續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別是中心城區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設規模。研究出臺促進縣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更好地適應大多數羣衆自住性住房需求。制定《湖北省房地產市場監管辦法》,完善商品住房預售資金監管制度,組織開展房產中介市場執法檢查,加大對房地產開發建設、銷售、中介、物業等各個環節違法違規行爲的查處力度,主動做好拆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規範房地產秩序。抓緊制訂和公佈各地住房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積極推進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建設,基本實現省級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與市州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數據聯網,完善13個重點城市城區住房交易信息週報工作,加強房地產市場動態監測,引導市場合理預期。進一步規範物業服務,積極推進物業管理社會化。總結武漢市推進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的經驗,研究改進住房維修基金使用管理辦法。

最大限度發揮公積金使用效益。進一步擴大住房公積金覆蓋面,積極推進非公有制企業、新經濟組織建立公積金制度,實現當年新增歸集180 億元。提高公積金使用效率,積極支持職工改善個人住房條件,全年發放幹部職工住房貸款120億元。認真做好武漢市利用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試點工作,爭取擴大試點範圍。完善公積金繳存、提取、使用、管理、監督制度,加強運行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切實防範和化解風險。

(三)統籌推進城鄉建設管理

以“楚天杯”創建爲總抓手,以宜居城鄉建設爲目標,抓建設強管理,促進各類城鎮有明顯變化。

進一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積極推進城鎮化發展機遇,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投資600億元以上,新改擴建城市排水管道500公里、供水管道300公里,燃氣管道300公里、城市道路600公里。全省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1%,城市(含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2%,其中設市城市達到78%。新增城市綠地720公頃。一是以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爲重點,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和停車設施建設,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完成武漢、襄陽、宜昌三個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啓動其他各大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專題研究。加快城市主骨架路網建設,着力提高中心城區次幹道和支線路網密度,加快連接線建設,優化路網結構,完善路網功能。積極推進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續建和新建線路里程100公里,完成投資120億元。配套推進供排水、燃氣管道建設和城市道路及景觀照明節能改造,加快推進公共停車設施規劃建設,加強城市排水設施清淤、完善改造,提升防洪排澇能力。二是以貫徹落實《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爲抓手,大力推進園林綠化。啓動實施園林城市建設五年行動計劃,積極推進“公園綠地工程”、“老城區添蔭工程”、“林蔭道工程”、“林蔭停車場工程”建設。加大各類公園建設力度,提高人均公園綠地水平。加強街頭小遊園、小綠地建設和老城區垂直綠化、屋頂綠化。加強城區道路綠化改造提升,大力推行林蔭停車場建設。支持一批城市(縣城)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加強風景名勝區管理,積極推進規範化、法治化、數字化建設,提升管理水平。三是以達標、安全運行爲核心,加強城市公用設施建設和監管。深化污水處理工作,進一步加大配套管網建設,擴大覆蓋面,提高污水收集率和進水濃度,實現城市建成區主管網、老城區支網全覆蓋。加強污水處理廠監管,完善考覈評價,確保規範達標運行。啓動污泥處理處置工作,加強技術指導、設施建設,提高處置效果。着力推進26個在建生活垃圾處理項目、28個擬建項目早日建成投運,提高垃圾處理設施的無害化處理能力和運行管理水平。加強水質監測能力建設,保證供水安全,力爭年內大部分水廠供水水質達到106項指標要求。提高燃氣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消除安全隱患。建立和完善城市橋樑檢測、養護長效管理機制和檢測評估、信息管理等制度。完善橋樑管理數據庫,適時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嚴防重大垮塌事故發生,確保城市道路橋樑等重大基礎設施安全運行。四是以美化、淨化、亮化爲目標,深入開展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着力整治設施不配套、功能環境差的舊城區舊居民小區。抓好背街小巷、市場、破損道路、泥巴路、斷頭路整治,完善照明、排水等設施,方便羣衆生活。按照集約、規範、美觀、入地的要求,集中抓好空中管線整治。

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一是着力提高城管執法隊伍規範化建設水平。按照機構設置科學化、人員編制標準化、執法保障規範化的要求,規範全省城管執法機構設置和系統化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執法教育,編制城管執法培訓教程,加強隊伍培訓,提升執法隊伍整體水平。開展城管執法效能檢查活動,嚴肅執法紀律,嚴管執法隊伍,努力樹立城管執法的良好形象。二是着力在城市環衛和垃圾處理上見實效。加強垃圾清掃、收集、轉運、處理能力建設,規範設施運行管理,總結推廣武漢、黃石、潛江三市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改革試點經驗。高度重視非無害化垃圾填埋場的生態恢復和垃圾焚燒處理廠的運行監管,指導武漢等大中城市逐步建立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提高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編制完成《湖北省城市環境衛生“”規劃》和《湖北省城市環境衛生工作費用定額標準》,進一步規範環衛工作。紮實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突出做好“拆違治亂、城區治髒、匾牌治雜、街景治醜、道路治堵”,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三是着力提高管理效能。針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條塊分割、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問題,創新理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在認真執行“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原則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率先在宜昌、襄陽、黃石和有條件的縣市進行試點,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努力構建政府監督指揮、部門協調運作、市民廣泛參與,有關方面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相互配合的“大城管”格局。廣泛推廣宜昌經驗,督促各地成立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建立層級指導關係,健全基層管理體系,促使城市管理體制由小城管模式向大城管體制轉變,城市管理格局由管理城區向指導縣(市)區延伸,管理方式由分業管理向綜合管理集中。繼續推進城市網格化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網格化管理檢查驗收標準,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探索社區物業化管理模式,提高基層自我管理能力;堅持管養分離,變以錢養人爲以錢養事,大力推進環衛作業、市政養護、戶外廣告市場化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創新、規範城建檔案管理。按照行業標準要求,積極推行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加強建設工程地下管線檔案管理,規範城建檔案基礎業務。

進一步夯實村鎮建設基礎。以全面提升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爲目標,積極推進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加強道路、供水、排水、燃氣等基礎設施建設,適應農村人口轉移和產業集聚的基本承載需要。以污水處理、區域性垃圾處理和園林綠化設施建設爲重點,強化小城鎮宜居功能。在3萬人以上的集鎮啓動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爭5萬人以上的鎮在年內建成運行,重點中心鎮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綠化覆蓋率三個指標比上年增長5%以上。指導小城鎮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建立城鎮建設投融資平臺,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支持房地產企業參與小城鎮綜合開發,提升小城鎮居住服務功能。充分整合利用土地整理、建材下鄉、農村環境整治和連片整治、農村危房改造等政策,以中心村、農村新社區爲抓手,引導農民集中建房,配套建設道路、沼氣、供電、供水、廣電通訊設施,促進土地節約和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實現集中供水、生活垃圾定期清運、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家禽家畜圈養、雨水明渠排放、污水暗溝排放;建設文體活動設施和綠化小遊園,保護山體、清潔水系、美化環境。完成1400個村莊環境整治和重點地區的特色民居改造。

進一步創新“楚天杯”考評機制。今年是我省第五屆城鎮規劃建設管理 “楚天杯”創建工作考評表彰年,也是綜合檢驗近三年創建工作成效至關重要的一年。各地要對照《考覈辦法》和《考覈標準》的要求,對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認真梳理,對照標準找差距。堅持缺什麼補什麼,有針對性的抓好查漏補缺和整改完善,確保各項指標任務落到實處。重點突出民生事項的落實,突出管理工作的加強,突出城鎮面貌的改善,以“楚天杯”創建促進城鎮建設管理上水平上臺階。在此基礎上認真組織開展好第五屆“楚天杯”申報、考評、表彰工作,力爭使本屆楚天杯創建的質量有一個大的提高。

(四)積極推進行業發展方式轉變

紮實推進建築節能和科技創新。繼續鞏固市州城區建築節能成果,重點提高縣(市)城區新建建築節能標準的執行率。強化新建建築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房屋銷售的全過程閉合式監管,消除節能監管漏洞,嚴格節能設計變更管理和節能材料進場複檢、分部分項工程驗收管理,確保節能工程質量。積極促進可再生能源建築規模化應用,加快國家示範市縣和示範項目建設,提高應用技術水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面積達到500萬平方米以上。大力發展綠色建築,開展綠色建築星級標識,全年發展綠色建築150萬平方米。優化新型牆材產品結構,提高應用率,縣以上城區新型牆材應用率達85%以上。全年散裝水泥供應量達4300萬噸,商品混凝土3000萬方,新增節能能力100萬噸標煤。研究制定建築節能關鍵成套技術體系和節能材料、產品應用導則,基本形成具有湖北特色,滿足節能發展要求的蒸壓加氣塊爲主的牆體自保溫體系、建築節能關鍵技術和配套產品、太陽能熱水應用和地源熱泵建築應用實施指南、綠色建築主導技術和材料等技術支撐體系,實現可實施可複製,提高建築節能技術水平。

科學引導支柱產業做大做強。進一步發揮建築業在全省保發展、保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800億元以上。堅持扶優扶強,做好全省133家骨幹建築企業的跟蹤服務,繼續開展建築企業綜合實力20強、裝飾裝修10強評選活動。鼓勵本地企業“走出去”,開拓省外、海外市場。提高企業創新能力,開展省級工法評審和國家級工法推薦工作,支持建築業企業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修訂,提高我省建築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支持勘察設計行業加速發展,進一步鞏固在全國的優勢地位,全年實現行業營業收入500億元以上。繼續支持武漢市完善打造“工程設計之都”的各項措施,建立工程設計產業園和產業聯盟,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羣,提升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嚴格建築市場監管。認真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嚴格基本建設程序,落實施工許可現場踏勘辦法。推進政府投資工程代建制,研究實行政府投資工程投標單位名錄制度。認真履行行業部門在招投標工作中的監督管理職責,加大建築市場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圍標串標和違法轉包分包行爲。完善市場準入清出制度。推進建築市場綜合監管信息系統、誠信信息平臺和網絡建設工作,完善建築市場信息公開制度。建立行業統計分析制度,進一步規範建築勞務市場管理,着力提高農民工技能水平。

高度重視質量安全管理。深入開展“住宅工程質量通病再治理”活動,全面推行住宅質量分戶驗收。狠抓工程質量精品創建,堅持實行優質優價。規範工程質量檢測行爲,建立秩序良好、遵紀守法的檢測市場。繼續實施安全生產目標責任管理,提高安全監管工作效能。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和監督執法力度,促進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態化。確保全年減少和控制一般安全事故,遏制較大安全事故,杜絕重大安全事故。深入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促進全省建築施工安全生產水平上升。建立安全生產預防體系,提高突發事故的應急搶險救援能力。

(五)全方位推進自身建設

以創先爭優活動爲契機,加強作風建設。進一步深化創先爭優活動,把“敬業、創新、奉獻”作爲全行業行風建設的統一標準和要求,貫穿到隊伍建設的各個方面。通過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氣,使系統幹部職工保持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進一步增強黨性觀念,強化宗旨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強化爭先進位意識,要善於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堅持過得硬、有特色,努力創造一批工作品牌,總結評選一批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

以完善政策法規爲重點,加強依法行政能力建設。要積極加強行業政策法規研究制定,爲依法行政提供製度保障。提請省人大出臺《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力爭出臺《湖北省風景名勝區條例》,做好城市管理監察、散裝水泥應用管理、房地產市場監管、拆遷補償安置等方面立法的準備工作。認真做好“六五”普法,推進依法治理。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做好廳機關行政審批“三集中”改革試點工作。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稽查執法力度,完善案件稽查、專項檢查(巡查)、投訴舉報受理、集體研判等工作制度,理順稽查執法與行政監管工作的關係。認真做好行政複議,健全完善協同配合工作制度,促進稽查執法與行政監管工作有效銜接。

以教育培訓爲突破口,加強業務能力建設。針對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加強幹部教育培訓。圍繞推進新型城鎮化,有針對性的對縣市以上系統領導幹部進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駕馭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強業務技術人員培訓,提高系統整體業務能力和水平。

以系統文明創建爲載體,加強行業形象建設。積極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機關、文明窗口、青年文明號、工人先鋒號等系列文明創建,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充分發揮離退休老同志在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以隊伍安全爲核心,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經常性教育管理,增強黨員幹部廉潔自律意識。加大廉政準則落實力度,圍繞8個禁止和52個不準,規範黨員幹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行爲。深入開展建設工程領域專項治理工作,堅決糾正處理違紀違規行爲。結合行業特點,查找風險點,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建立完整系統的預警防控體系,確保資金項目安全運行,使廣大幹部真正能夠做到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不出事。

同志們,今年的住房城鄉建設工作任務繁重,使命光榮。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務實的作風,做好各項工作,爲推進全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以優異的成績向建黨九十週年獻禮!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6

同志們:

爲期兩天的全省物價工作會議已經完成了預定的各項議程,即將結束。會議傳達學習了全國發展改革工作會議及物價局長會議、全國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工作會議、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委、副省長黃康生到會看望和慰問與會代表,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物價部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職能作用和今年全省物價工作在加強價格監測及分析預警、強化價格監管、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推進價格改革等四個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強調要準確把握省委提出的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總目標,着力從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強民生價格監管、大力整治市場價格秩序、深化價格公共服務等五個方面切實做好明年全省物價工作,同時要求全省物價系統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強化依法行政意識、運用新思路新方法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價格服務能力與水平,爲實現我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仁貴局長所作的工作報告深刻分析了當前我省價格運行形勢,回顧總結了20xx年的物價工作,全面分析預測了明年的經濟和價格形勢,明確提出了明年物價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五項重點任務。省價格監督檢查局總結了今年工作和安排部署了20xx年的工作。對20xx年度市、州、地物價工作考覈結果進行了通報表彰,對20xx年度全省物價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對全省物價系統獲得國家發改委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通報。貴陽市、銅仁地區、桐梓縣、麻江縣、織金縣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會議達到了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增強信心、提振精神,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的預期目的。下面,就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準確把握20xx年物價工作的總基調總目標

20xx年,我省大力實施“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基調和工業強省、城鎮化帶動兩大主戰略,經濟發展全面提速,生產總值預計增長15%,財政收入預計增長34%,同時價格總水平高位回落,1-11月漲幅低於全國0.3個百分點,實現了增長較快、物價趨穩、結構優化和民生改善的好局面。但是,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不可持續的因素增多,經濟和價格運行的國內外環境日趨複雜,保持價格穩定和深化價格改革的艱鉅性、複雜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從國際上看,由於部分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發酵,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明顯下滑,世界經濟復甦遭遇重大挫折。國際流動性持續充裕,地緣政治衝突不斷,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異常波動的可能性較大。我國對外依存度較高的石油、鐵礦石、食用植物油、玉米等重要商品價格面臨的持續輸入性通脹壓力不可低估。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從省內看,我省價格總水平從11月開始快速回落,但仍在高位運行,我省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總目標是穩中求進、提速轉型,把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則快、又好又快作爲明年經濟工作的總要求,我省將繼續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部分農產品供應仍然偏緊,煤、電、油、運以及土地等各種生產要素供應仍然偏緊,支撐價格高位運行的因素仍然存在。

面臨如此複雜多變的世情、國情和我省省情,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明年物價工作的總基調總目標。根據我的學習思考,20xx年物價工作的總基調總目標可以確定爲:穩中求進、服務發展、安定民生。“穩”就是正確處理好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係,把“保增長、穩物價、轉方式、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諧”有機結合起來,綜合施策確保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全年漲幅控制在4%左右;“進”就是推進價格改革要取得新進展,強化價格監管取得新成效,提升價格服務水平邁上新臺階;“服務發展”,就是主動服務擴大內需和實體經濟發展,充分運用價格槓桿推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作出新貢獻;“安定民生”,就是積極探索和建立穩價安民的長效機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舉措。

二、理清思路、明確任務,全面落實明年價格監管調控工作的各項任務

關於20xx年的工作,仁貴局長的工作報告已經作了全面部署和詳細的闡述,通過學習,我的理解可概括爲五句話:千方百計穩物價、積極穩妥推改革、強化監管惠民生、大力整頓規秩序、夯實基礎上水平。

千方百計穩物價,就是通過落實惠農價格政策和清費治亂措施促生產、暢流通、保供應、安民生,同時加強監測分析和調控引導,確保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積極穩妥推改革,抓住價格指數漲幅回落的有利時機,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按照國家發改委的部署,重點推行居民生活用電階梯式電價制度,在認真測算、充分論證方案和召開聽證會的基礎上將於6月1日起推行;繼續深化水價改革,簡化水份分類,條件具備的地區要積極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加大水價調整成本公開力度。

加強監管惠民生,就是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運機制,實行價格補貼常態化、機制化;加強民生價格監管,切實減輕羣衆教育、醫療等方面支出負擔。

大力整頓規秩序,就是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大力開展專項檢查,加大反價格壟斷執法力度,切實規範價格和收費秩序。

強化基礎上水平,就是做好成本調查監審、價格認證和價格信息服務工作;改進價格宣傳,正確引導社會預期;推進價格法制建設,實行依法行政;加強機構隊伍建設,強化價格工作職能,提升工作水平。

三、銳意進取、大膽探索,建立健全價格工作的長效機制

當前,經濟和價格運行的國內外環境日趨複雜,穩定價格水平、推進價格改革,強化價格監管、改善價格服務,對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愈發重要。尤其是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價格運行將長期面臨農副產品價格長期上漲的趨勢不可避免,資源性產品價格和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以及環境保護成本長期上漲的趨勢不可避免這兩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兩個不可避免”充分說明了保持價格穩定任務的長期性、艱鉅性、複雜性,我們必須把應對價格上漲作爲長期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同時,無論機構怎麼改和人員如何變,價格機制始終是市場機制的核心機制,始終是市場主體利益關係的調節器,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的作用不會變,世界上任何國家政府都要對價格實行必要的監管調控。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被列爲我國宏觀調控的四大目標之一。因此,加強價格監管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長期職能。我們必須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價格監管職能作用、提升價格工作水平,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價格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是着力構建穩價安民的長效機制。各地要主動作爲、不等不靠,開拓創新、大膽探索,並注意總結經驗,如認真總結完善加強價格調節基金徵管增強調控能力、完善社會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鉤的聯動機制、穩定菜籃子價格的平價商店流通設施生產基地三項建設、穩定生豬生產防止價格大幅波動的預案措施、建立重要商品價格信息定期發佈等方面穩價安民各項工作,將取得突破、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層面,將穩價安民的政策由臨時性、應急性措施轉向長期性、制度性的體制機制建設,不斷提高價格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二是構建推進價格改革的長效機制。目前,95%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都已經由市場形成,政府直接管理價格所佔比重不到5%,但這些都關係到國計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進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調整,協調的難度很大,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石油、電力等資源領域,供水、供熱、教育、醫療等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領域,鐵路、電信、銀行等壟斷行業的價格改革滯後於經濟發展的需要。推進這些行業的價格改革,是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促進社會公平分配,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我們在工作中繞不過去的“關口”,必須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以建立長效機制爲抓手,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推進價格改革,切實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着力建立科學決策機制。要進一步完善政府制定價格行爲規則,健全成本監審、價格聽證、專家評審、徵求意見、集體審議和價格公示等制度,使改革方案的制定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其次,要把握好改革的時機、節奏和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改革。既要考慮經濟發展需求,也要考慮社會承受能力。既不能因價格總水平較高就停止改革,也不能期望價格總水平比較低時集中推出改革措施。實踐證明,在通貨膨脹時期,社會通脹預期較強,推進改革難度較大;而在物價水平較低時,企業信心不足、投資意願不強,社會承受能力較弱,推進價格改革往往更難下決心。因此,一定要按照有利於促進發展、保障供應、改善民生的原則,選擇好出臺的時機;也要按照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的次序,安排好出臺的節奏;還要按照兼顧社會承受能力和市場需求的要求,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第三,要着力建立完善利益調節機制。推進價格改革要與財稅、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其他方面的改革協調推進,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將改革的負面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要完善資源稅費、特別收益金、價格調節基金、轉移支付、價格補貼等利益調節機制,防止價格調整造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平衡,防止過多地增加公益行業和困難羣體的負擔。

三是構建價格事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儘管政府直接定價的品種減少了,但是研究分析市場變化,加強價格調控,規範價格行爲,維護價格秩序,安定羣衆生活的工作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多了,尤其是市場價格行爲監管和反壟斷、反欺詐、反暴利、反傾銷的工作更加突出;價格調控監管的任務不是減輕了,而是更加繁重了。我們要正確認識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的關係,找準價格工作職能定位,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構建價格監管的長效機制。必須更加註重發揮系統合力。價格工作面臨的形勢日趨複雜,價格和收費管理、監測調控、監督執法、成本調查監審、價格認證及價格服務等各個方面不僅要在各自的領域更加精細、更加深入、更加專業地做好工作,也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圍繞價格工作的中心任務,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系統合力,發揮整體優勢。“有爲纔有位”。要進一步鞏固價格職能地位,必須着力解決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只有着力解決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讓人民羣衆滿意、讓黨和政府放心,價格部門纔有職能,價格工作纔有位置、價格事業才能更加興旺發達。

創新是保持旺盛活力、實現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要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大膽創新,豐富價格監管和調控手段,拓展監管調控領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創新價格管理理念,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跳出過去的老框框、老方法,構建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的,有激勵、有約束的價格機制。

四、夯實基礎、強化責任,不斷提升全省價格工作水平

一是加強成本調查監審、價格認證和價格信息服務工作,大力推進價格信息化建設。

二是改進價格宣傳,爲價格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三是加強法制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切實規範權力運行機制。

四是加強機構隊伍建設,整合物價工作力量。此次機構改革,市、縣級物價機構和物價工作職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物價部門單獨設立的,要做到內設機構合理設置,人員配備不減少,領導力量不削弱。物價部門合併到發展改革部門的,必須設立必要的價格工作機構和配備數量足夠的人員,物價工作原則上由一名領導統一分管,真正做到由一名 相對固定的領導分管、有內設機構承辦物價工作業務、有足夠數量的人員辦事尤其是行政執法人員配備必須適應價格行政執法的需要。中央下達的物價工作專項編制必須專項用於物價工作,被擠佔挪用的必須歸位。

五是加強物價幹部培訓,着力提升業務水平。

六是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價格行政執法人員廉潔自律規定》,強化全省物價系統廉政建設。

七是強化物價監管調控的地方責任。充分發揮市場價格調控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繼續實行價格總水平和鮮菜價格漲幅排名通報制度。

分組討論時,與會代表反映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認真進行疏理,交各處室進行研究答覆和解決。

元旦、春節即將來臨。全省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市場價格監管,爲人民羣衆過上一個安樂祥和的元旦春節營造良好的價格環境。

最後祝同志們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平安幸福!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7

尊敬的蔡競副祕書長,各位領導,同志們:

很高興到美麗的天府之國首府成都參加四川省地方誌工作會議。本月初第一次全國地方誌工作經驗交流會暨20xx年度全國地方誌機構主任工作會議剛剛召開,四川即召開全省地方誌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對地方誌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的落實力與工作高效。在此,我謹代表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以來一直關心、支持地方誌工作的四川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多年來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四川廣大地方誌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川省大規模開展新編地方誌工作35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地方誌工作者砥礪奮進,四川省地方誌工作不負衆望,無論是在法治建設,還是在工作機制的探索、服務中心大局工作、編纂成果的質量數量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特別是在組織領導、機構設置、工作機制、依法治志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四川省地方誌事業內涵不斷豐富,邊界不斷拓展,對地方誌“存史、資治、教化”的功能認識更加深刻和全面。四川有良好的修志傳統,四川是出經驗的地方,四川有不少好的經驗具有普遍性意義,值得大力推廣。下面,我結合當前全國地方誌工作發展狀況,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認清形勢,切實把握地方誌事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期

當前,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形勢十分喜人,迎來千載難逢的重大發展機遇期。黨的以來,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地方誌工作。兩次對地方誌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高度重視修史修志”,“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在今年的“七一講話”中,明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三次對地方誌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修志問道,以啓未來”,“直筆著信史,彰善引風氣”,“爲當代提供資政輔治之參考,爲後世留下堪存堪鑑之記述”;今年4月27日,他在視察成都寬窄巷子時又強調,“只有守住歷史傳統的根脈,才能打開面向世界的門窗”,對地方誌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劉延東副兩次接見全國地方誌工作者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多次對地方誌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強調方誌文化應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強調地方誌事業要邁上新臺階。這些重要指示、重要批示及重要講話從激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層面,站在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的高度,對作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地方誌工作寄予厚望,意蘊深遠、發人深思,既向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指明地方誌的獨特價值,也明確指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地方誌事業前進的努力方向,爲我們幹事創業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有力依據。短短三年多的時間裏,中央領導同志如此密集地關心關懷關注地方誌工作,連續對地方誌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及發表重要講話,這在新中國方誌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其他行業、系統的工作中也不多見。正是由於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20xx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xx一20xx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強調要推動《地方誌工作條例》的貫徹落實,逐步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規規章,加大地方誌工作法規規章的宣傳、執行力度,定期開展執法監督檢查,依法糾正、查處執行不力和違法行爲;要求堅持和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地方誌工作機構組織實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體制,堅持“一納入、八到位”的工作機制;明確提出地方誌工作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要與其有效履行職能、順利開展工作的要求相適應,要按照德才兼備原則和專業要求配齊配強地方誌工作機構的領導班子。同時,“加強修史修志”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中,這是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六個五年計劃》將“地方史與地方誌”列爲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題目之後,再次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中寫明“修史修志”的內容,這充分說明地方誌工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國家高度認可。

第五屆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以下簡稱中指組)自20xx年12月組建以來,積極謀劃事關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新一屆中指組領導也一直把地方誌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多方調研,科學謀劃,不斷破解地方誌事業發展難題。幾年來,王偉光組長、李培林常務副組長先後到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地方誌工作調研,看望奮戰在第一線的地方誌工作者,推動《規劃綱要》和第五次全國地方誌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他們的工作作風、思想方法和務實態度爲廣大地方誌工作者樹立了榜樣,推動了事業發展。近年來,中指辦緊緊圍繞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和講話精神,按照《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中指組領導提出的指示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模式,開拓新的工作領域,相繼啓動“十大工程”,即中國志書精品工程、中國年鑑精品工程、中國名鎮志文化工程、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全國地方誌“一體兩翼”用志工程、全國信息方誌與數字方誌建設工程、方誌館研究建設及全國地方誌專業出版基地建設工程、方誌學學科建設與人才隊伍建設工程、民族地區與貧困地區志書出版資助工程、中國方誌文化走向世界工程。現在,這些工程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逐步擴大。爲了推動各項工作切實開展,今年又相繼成立了中國地方誌學會信息化研究會、年鑑研究會、方誌館研究會、史志期刊研究會、方誌學研究會等5個研究會,出臺了《全國地方誌信息化發展規劃(20xx—20xx年)》《全國年鑑事業發展規劃(20xx—20xx年)》《關於加強全國地方史志期刊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全國地方誌科研工作的意見》等多個專項規劃和文件。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經過廣大地方誌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全國地方誌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以修志編鑑爲主業、各項工作協調開展的格局,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程中發揮了獨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有這些都說明,當前全國地方誌事業正處於發展的最好時期,正處於在全國範圍內由一項工作向一項事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這樣一個大好形勢下,我們要統一思想,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精神以及第五次全國地方誌工作會議精神,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乘勢而上,順勢而爲,齊心協力開創地方誌工作新局面。

二、總結經驗,全面加強四川省地方誌工作

剛纔馬小彬主任作了工作報告,有關單位作了經驗交流。從報告和經驗介紹中可以看出,近年來四川省地方誌工作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充分利用國家規劃做好自己的頂層設計,依法加強對地方誌工作的管理和督查,堅持進度和質量兼顧推進“兩全”目標,因地制宜構建事業發展新格局,創新資政育人路徑,注重成果功能發揮,爲全省改革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在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依法加強領導的結果,也是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帶領全省地方誌工作者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的結果。四川省作爲全國第二輪修志的試點單位,在組織領導、機構設置、法治化建設、工作機制探索、志書編纂、民族文化搶救整理、舊志整理、服務中心大局工作、參與史志研究編纂、抗震救災志編纂、地情編纂成果的數量質量等方面,均居全國先進行列,積累了寶貴經驗,爲地方誌工作多業並舉、事業均衡發展提供了借鑑。我認爲,四川省地方誌工作呈現出四大特點:

其一,各級各部門積極履行地方誌工作主體責任。工作成效是否突出,組織領導是首要保障。四川省各級政府在履行地方誌工作主體責任方面不缺位、很給力,這是四川省地方誌工作的一個突出特點。四川省各級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劉延東副有關地方誌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強化“四個意識”,踐行地方誌工作的官職官責,落實主體責任,爲地方誌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一是省、市、縣建立與地方誌工作相適應的工作機構,建立了廳、處、科相對應的工作機構。二是建立健全高規格的議事協調機構——各級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進一步形成“衆手成志”的工作格局。三是積極推行政府主導的“三審制”,努力構建“政府修志、政府審志”的工作格局,爲地方誌工作形成的成果體現國家記憶工程的嚴肅性、體現成果的高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二,依法治志工作不斷推進,法治建設始終走在全國各省(區、市)前列。四川省地方誌工作始終將法治化建設作爲推動地方誌工作的頭等大事,常抓不懈,破解工作難題,形成地方誌工作的良性機制。一是及時出臺和修訂法規。繼20xx年出臺全國第一部地方誌工作法規——《四川省地方誌工作條例》後,20xx年又及時對運行20xx年的條例進行了修訂。二是出臺系列規範性文件。20xx年2月,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地方誌工作的意見》;20xx年4月27日,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四川省地方誌事業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20xx—20xx)》(以下簡稱《發展規劃》),對全省地方誌事業十三五發展作出了明確要求,爲各級各部門謀劃地方誌事業發展、紮實推動地方誌工作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20xx年10月8日、21日,省政府辦公廳又分別下發《關於調整<四川省志>審覈委員會部分成員的通知》《關於調整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員的通知》,明確由省委、常務副省長王寧分別擔任主任、主任委員,理順省地方誌工作體制,爲四川地方誌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三是持之以恆地開展執法調研,形成依法管理、依法編修、依法傳承的工作格局。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於20xx年、20xx年、20xx年組成調研組,分赴各地開展地方誌工作執法調研。省政協委員多次對省方誌館立項建設、加強舊志資源整理保護、四川當代史編纂工作、推進民族語言志書出版、四川歷史文化名鎮(村)志編纂出版等提出議案,督促各地各部門強化地方誌工作法治意識,切實在工作中貫徹“一納入、八到位”的工作要求。

其三,厚植築牢存史基礎,紮實推出方誌成果。四川省地方誌工作注重強化主業意識,以主業帶動其他各項事業均衡發展。四川省首輪三級志書編纂工作共出版各級各類地方誌成果10283種。其中,首輪《四川省志(1840—1986)》填補了自清嘉慶二十一年(1820xx年)以來184年四川無通志的歷史。二輪三級志書編纂工作啓動後,各級各部門積極履職盡責,將地方誌工作作爲黨委政府的基礎性文化工作,強化領導,狠抓落實。截至20xx年年底,規劃編纂的《四川省志(1986—20xx)》93個分卷已終審65個,48個分捲進入出版程序,30個分卷正式出版;21部市級志書已出版16部,181部縣級志書已出版或交付出版172部。全省21個市(州)級綜合年鑑編纂全部實現一年一鑑,公開出版,基本實現編纂年度出版當年鑑;80%以上的縣(市、區)開展了綜合年鑑編纂工作。此外,四川還着力推進抗震救災志、特色志書編纂,推進雙語志書試點工作、歷史文化名鎮(村)志、部門志、行業志、鄉鎮志及《川南區志》《西康通志》《四川羌族志》編纂;舊志整理工作穩步推進,成績顯著,等等。

其四,不斷探索積累地方誌編修創新發展的經驗。四川省是人口大省、資源大省、西部經濟大省,同時還是內陸省份、少數民族聚居省份。這些年來,四川堅持立足實際,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地方誌工作之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修志經驗。這些經驗主要包括:

——堅持運用法治思維破解發展難題。四川注重把握地方誌工作複雜性、長期性的特點,注重研判地方誌編修工作有戰線長、項目進程慢的發展態勢,釐清各參編單位隸屬關係,妥善謀劃應對方案。按照地方誌條例要求,強化法治意識,依法管志,依法修志,依法傳志,促進工作的整體推進。

——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確保工作按時優質推進。四川不僅高度重視理論研究,注重經驗總結,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編纂技巧、質量控制方式與方法,還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加強調研,尋求科學的編纂與管理模式;通過科學規劃,明確相關部門工作職責任務;通過強化指導,確保工作運行遵循編纂規範;通過規範審查,力求工作成果高質量;通過嚴控出版,實現形式和內容相統一。堅決杜絕一味謀求任務推進而不切實際的修志規劃,堅決避免應付了事、交差完事對志稿的粗製濫造。

——堅持強化幹部隊伍建設固本強基。四川省各級地方誌部門按照“外樹形象、內強素質”的思路,努力創建“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服務型”機關,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紀律意識、看齊意識,搶抓機遇,主動作爲。在各級黨委政府及組織部門重視支持下,地方誌部門的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得到加強,一批經歷豐富、年富力強的幹部調整、充實到了市、縣級地方誌部門領導班子,人員編制增加,業務骨幹成長,幹部隊伍學歷、專業、年齡構成不斷得到優化。近兩年來,先後在中國井崗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舉辦了四川省地方誌系統領導幹部培訓班。近百名市(州)、縣(市、區)方誌辦主任、省級部門處長參加培訓,在國家級的培訓機構接受革命傳統、黨史國情、黨紀國法及各類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努力既成爲編史修志的行家裏手,又成爲觀大勢、想大事、爲大局,善於綜合協調的領導幹部,進一步增強了黨性修養,堅定了理想信念,打牢了思想根基,堅固了思想保障。

——堅持圍繞文化強省建設加強巴蜀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地震感恩文化,拓展工作領域。如省地方誌辦發掘提出了《李準年譜》作爲南海諸島是我國主權的史料論證;組織編纂《巴山皓月,蜀水清風——四川革命先輩先烈及歷代先賢名人家風家訓輯要》,服務於黨風廉政建設;與省水利廳、省住建廳、省環保廳、省林業廳協作,做好江河志、名鎮(村)志、自然保護區志相關工作,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及精準扶貧等工作;協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修訂、編纂《四川省4A級以上景區資料彙編》,探尋服務省文化事業、旅遊發展的新思路。宜賓、瀘州、內江、眉山、涼山等市(州)編纂出版紅色書刊,開展專題展、徵文、史志沙龍、文藝演出、重走長征路等活動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成都、眉山、南充、內江、自貢等市(州)開展特色文化、名優經濟發展研究;綿陽、巴中、達州、廣安、德陽、遂寧等市(州)積極參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蜀道申遺調查、機場建設、風景區打造及各類場館的規劃布展等工作;自貢、甘孜等市(州)堅持編纂大事記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歷史智慧和智力支持,等等。

全面總結地方誌事業發展經驗,是爲了準確把握事業發展規律,全面推動事業發展轉型升級。全國地方誌系統經驗總結交流會已經召開,但經驗總結的工作遠未結束。今後幾年的工作重點,一方面要加快推進《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另一方面要不斷總結各地好做法、好經驗,爲全國啓動第三輪修志,爲推進方誌理論研究和方誌學學科建設,爲推動地方誌事業繁榮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這方面,四川省作爲全國二輪修志工作的試點省份,已經做了大量工作,有了很好的基礎,希望各地區各部門發揚成績,繼續努力,認真總結首輪、二輪修志經驗教訓,爲三輪修志工作打好基礎,爲推動全國地方誌工作更大發展貢獻“志”力。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全省地方誌工作必將取得更大的成績,工作的“亮點”必將更多,“特色”必將更加鮮明,四川省地方誌事業必將更加繁榮興盛。

三、圍繞轉型,推動地方誌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今年12月6日,第一次全國地方誌工作經驗交流會暨20xx年度全國地方誌機構主任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這次會議既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及《規劃綱要》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進地方誌從一項工作向一項事業轉型升級,統一認識、明確方向的一次重要的會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李培林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在講話中他強調,全國廣大地方誌工作者要認清事業發展現狀,理清事業發展思路,把握事業發展規律,增強事業發展信心,全力推動地方誌事業發展轉型升級。他還指出,20xx年是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進地方誌事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一年,是全面落實《規劃綱要》任務的重要一年。我們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學習傳達第一次全國地方誌工作經驗交流會暨20xx年全國地方誌機構主任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任務。希望大家除了要認真學習經驗交流會及主任工作會議精神,還要把精神傳達下去,認真貫徹執行下去。要在全面總結經驗、準確把握髮展規律、牢固樹立方誌文化自信、凝聚地方誌事業轉型升級動力的基礎上,全面保持地方誌高位運行的態勢,全面確保20xx年實現“兩全”目標,穩步推進信息化、方誌館、科研、期刊、學會等的建設,實現中國方誌文化走出去,全面推動地方事業發展轉型升級。

下面,結合貫徹落實李培林同志代表中指組講話精神,對四川省地方誌下一步工作提五點建議。

一是全力以赴,推進修志編鑑主業。編修志書和年鑑是地方誌的兩項主業,是地方誌事業的立身之本。國家的《規劃綱要》因此提出了“兩全”目標,這是一個硬性指標,四川省一定要不打折扣地落實好。現在距離國家《規劃綱要》規定的全面實現“兩全”目標的時間節點還有4年,四川省要全面實現,任務還相當艱鉅、繁重。地方誌工作已經到了攻堅克難、提速衝鋒的重要階段,希望四川省全力以赴,既要把握住進度,又要掌控好質量,按期保質完成“兩全”目標。

二是依法治志,完善事業發展保障。國務院《地方誌工作條例》和《四川省地方誌工作條例》的頒佈實施,爲地方誌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在依法修志的工作實踐中,我們逐步形成了“一納入、八到位”(即將地方誌工作納入各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地方各級政府工作任務之中,做到“認識、領導、機構、編制、經費、設施、規劃、工作”到位)的工作機制,這是保證地方誌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實踐證明,凡是《地方誌工作條例》和“一納入、八到位”原則貫徹落實得好的地方,地方誌工作者就有地位,地方誌工作就能上層次、邁臺階,開展得好。因此,我們在工作中要繼續貫徹落實《地方誌工作條例》《四川省地方誌工作條例》和“一納入、八到位”,並通過聯合省人大、省政府等有關部門對地方誌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通報等方式,確保依法治志落實到位。同時也希望四川省委省政府繼續加強對地方誌工作的領導,按照《規劃綱要》要求,以貫徹落實“一納入、八到位”爲突出主線,重點加強對《規劃綱要》提出的“兩全”任務、方誌館建設、地情資源的開發利用建設等工作的督導,爲全省地方誌事業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

三是執行規劃,確保既定目標任務落實。爲更好貫徹落實國家《規劃綱要》,20xx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全省第一個專項規劃《四川省地方誌事業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20xx—20xx年)》,爲推進未來五年四川省地方誌事業科學發展,充分發揮地方誌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頂層設計,是今後幾年推動四川省地方誌事業平穩、健康、有序發展的基本遵循。全省各級地方誌工作機構要根據國家的《規劃綱要》和四川省的《發展規劃》的要求,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兩個《規劃》規定的各項任務全面落實,推動四川省地方誌工作再上新臺階。

四是多措並舉,全面提高地方誌質量。四川省對地方誌書質量抓得很緊,從已編纂出版的志書來看,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特別是在近年來,提出了一系列加強地方誌編纂出版質量的制度、措施,加強志稿評議和業務人才培養,認真研究志書質量的區域性差異,成立全省地方誌系統修志業務專家諮詢組,充分發揮期刊和內部簡訊的指導作用,全方位推動地方誌書質量建設。第五次全國地方誌工作會議要求,要繼續堅持質量第一原則,把提高志書編纂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保地方誌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希望四川省在全面提高成果質量上做出表率,積累更多的經驗。一是要建立起經常性的收集徵集資料的工作制度。二要建立包括組織管理、編纂規範、內容評價、業務考覈、行政督查等在內的保障機制。三是要從篇目設置、資料收集、資料長編,到初稿撰寫、總纂、初審、複審、終審,再到出版、印刷各個環節上把好質量關。四是要大力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主編、總纂、編修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五是拓展思路,開發利用地方誌資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地方誌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地方誌具有“存史、資治、教化”的功能,還有梳理歷史脈絡、宣傳地方文化資源、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歷史智慧和智力支持等多項社會功能。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建設地情網站、地方誌數據庫,開設微信公衆號、手機地情網,編制資政簡報、幹部讀本、地情讀物、旅遊指南等,使地方誌走出案牘,走向社會和普通大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四川是西部經濟大省,又是文化強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巴蜀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地震感恩文化特色顯著,地方誌資源在深度融入全省文化、支柱產業建設發展,精準服務黨委政府重大發展戰略,深入挖掘文化精髓、竭力“教化育人”等工作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爲開發利用樹立了典範。地方誌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價值體現,應着力推進。四川省做好這項工作,要在幾個方面予以加強:一是要增強服務意識,各級地方誌工作機構和地方誌工作者要有主體意識,開動腦筋,開拓思路,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途徑。二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方誌館、地情資料庫、網站網絡等硬件設施的建設,創造必要的物質基礎。三是要搞好基礎資料建設,把志書、年鑑、舊志、地情書、相關工具書、理論研究成果等收集、整理、保存好。四是要針對不同的服務領域和對象,增加服務項目,創新服務手段和方式,不斷提供豐富多彩的地方誌文化產品。

同志們,作爲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地方誌承擔着爲國存史、同步存史的重要使命,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目前,全國地方誌工作處在一個重要時期,面臨着大好的發展形勢,我們要以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爲契機,認清形勢,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開拓進取。我相信,通過這次會議的廣泛宣傳動員,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經過廣大地方誌工作者的積極努力,四川省的地方誌工作一定能剋期完成國家和四川兩級《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一定能夠在“十三五”期間得到更大發展,爲先進文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更大貢獻!這裏我也代表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表個態,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關心關注四川省地方誌工作的開展,將加強與四川省的交流合作,加大支持力度,共同努力,推動四川地方誌事業迎來更大的發展繁榮。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8

同志們:

我來湖南時間不長,借這個機會和大家見見面,也代表省委、省政府來看看大家。剛纔,芷江、瀏陽和澧縣三個不動產統一登記試點縣分別作了發言,發言各有側重,經驗值得推廣。先知廳長作了一個很好的報告,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我都贊成,請同志們抓好落實。

過去五年,我省克服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等不利因素影響,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0.5%,到20xx年達到2.9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邁上4000億臺階,年均增長16.4%;城鎮化率提高7.59個百分點,達到50.89%;其他主要經濟指標都實現了預期目標。這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全省上下團結拼搏的結果。其中,國土資源部門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國計民生等方面付出了巨大艱辛,取得了顯著成效。五年來,批准建設用地171萬畝,實現土地總價款4659.4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1505萬畝,礦山數量減少1800餘家,被優選爲全國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三個重點省份之一,實施了一批重大基礎測繪工程,形成了以“一網一庫一平臺一產業”爲核心的地理信息服務體系,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機構整合全部到位,頒發了首批不動產權證書,單位GDP建設用地消耗量下降31%,取得了一批重大地質找礦成果,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慰問和感謝!

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準確把握新形勢,切實增強做好國土資源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

“十三五”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期,非常獨特。我們謀劃國土資源工作時,首先要對所處的大態勢有清晰的認識,否則,就很難找到方向,不懂全局,不足以謀一隅啊!這裏面,我講三個方面: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國土資源工作地位舉足輕重。“十三五”處在一個重要歷史節點上,“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的第一個“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在這一時期實現;“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的第一個“全面”,要在這一時期收官,二者在時間上高度契合。就我省來說,我們提出要在中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實現“兩個翻番”,GDP得保持年均8.5%左右的增長目標。從我省的實際看,歷來投資對GDP的貢獻率都在62%左右,“十三五”時期每年需保持3萬億左右的投資量。沒有用地保障,再好的投資項目都落不了地。從這個意義上講,用地保障的力度,直接關係到全面小康社會目標能否實現。此外,中央要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到20xx年將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等八項制度體系,每項都與國土資源工作緊密相關。可以說,國土資源是國計民生的根本依託,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新常態下,我省基本資源省情沒有變,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總體態勢沒有變。

2.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國土資源工作必須轉變思路。“十三五”時期最大的特徵就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是中央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斷。新常態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主要有三個明顯特徵,那就是速度變化,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爲中高速增長;結構優化,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爲主體;動力轉化,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講到新常態,同志們就一定要馬上反應過來,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我們必須拋棄用舊的思維邏輯和方式方法再現高增長的想法,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判斷上來,擺脫路徑依賴,自覺轉變工作思路。

一是適應更多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發展,必須加快轉變國土資源管理職能。過去,世界經濟發展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帶動力強,外需內需兩旺拉動用地、用礦快速擴張,資源需大於供是主要矛盾,我們的工作重心是擴大資源供應規模。我省20xx年批准用地75萬畝,創了歷史新高。“”期間,全省土地供應總量整體呈現逐年減少且趨於穩定,每年基本保持30萬畝多一點,20xx年供應土地32.5萬畝,同比減少17.5%。新常態下,利用世界經濟較快增長加快自身發展的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發達國家提供需求、新興經濟體提供供給、資源富集國家提供石油和礦產資源的循環模式被打破,全球經濟持續下滑,利用世界經濟的較快增長實現我們自身快速發展的條件已不具備,必須更多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我們要加快轉變管理職能,推進國土資源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增添發展動力。

二是適應更多依靠擴大內需帶動經濟增長,必須加快破解國土資源保障難題。過去,我們靠增加出口來帶動發展,土地和礦業權市場活躍,國土資源保障經濟增長易於見效,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土地對財政貢獻很大,20xx年全省土地出讓收入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爲32.6% ,有的市縣甚至超過50%。現在,土地和礦業權市場分化,20xx年全省的這個比爲23.1%,60%以上礦山基本處於半停產。可見,新常態下利用國際市場擴張增加出口的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西方主要國家去槓桿、去債務,歐美市場持續萎縮,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貿易增長乏力,需要更多依靠內需帶動增長。內需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有效投資。投資對我省的經濟發展是一個主要拉動,而且這種拉動在“十三五”期間改變不了。如果“十三五”投資要下來,整個經濟發展都難以維持。無論從供給側,還是從需求側來看,投資都是主要因素,它是連貫的,需求側有投資,供給側也有投資,關鍵是要有有效的投資。今後一段時間,國家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將逐步減少,存量用地計劃將逐步增多,我們必須破解國土資源管理難題,多渠道、全方位挖掘資源潛力,擴大資源有效供給,爲我省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提供強有力保障。

三是適應加快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必須加快改革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機制。過去,經濟增長主要靠要素驅動、規模擴張,透支了大量資源,產生了不少矛盾。比如,長期以來,煤炭消費在我國整個能源結構中佔比始終在70%左右。這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併成爲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的重要原因。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的生態足跡已經達到生態承載力的2.2倍,也就是說,如果不轉變發展方式,我們需要2.2倍的現有國土面積才能養活目前的13.6億人口。新常態下,過度依賴要素投入的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需要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我們必須加快轉變國土資源利用方式,減少資源消耗;必須着力改革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機制,通過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

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土資源工作必須主動作爲。當前,影響我國和我省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既有總量問題,更有結構性問題,特別是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就我省而言,突出表現爲產業結構低端,重化工業佔比超過60%,六大高耗能產業佔比超過30%,面臨資源紅線和需求萎縮的雙重擠壓,鋼鐵、水泥以及前些年佈局的工程機械、汽車等產業都面臨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中央和省委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爲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決定實施五大政策支柱。土地、礦產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國土資源部門要在圍繞實施五大政策支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更好發揮職能作用。一是圍繞“宏觀政策要穩”,強化國土資源調控。加快形成總量控制、供需雙向調節的國土資源調控機制,健全土地政策與財政、金融、投資、區域等相關政策的聯動機制。運用綜合監管平臺和大數據技術,提高國土資源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爲宏觀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二是圍繞“產業政策要準”,完善差別化用地政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結構調整就是產業的重新佈局和調整,產業政策是我們“十三五”要面臨的一個大問題。要根據我省結構性改革方向和要求,實施差別化用地政策,重點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等。對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一律不得批地,廢除產能過剩行業的用地用礦優惠政策。要綜合考慮房地產去庫存和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實施有保有控的用地政策。三是圍繞“微觀政策要活”,完善市場配置資源機制。健全相關制度,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企業的合法資源權益,讓各種所有制經濟主體依法平等使用國土資源、公平參與土地和礦業權市場競爭,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作用,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土地、礦產生產率。四是圍繞“改革政策要實”,加快國土資源領域改革。凡是不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符合發展新理念的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機制,都要積極穩妥地改,毫不動搖地改。比如,圍繞降成本,要創新企業用地模式,合理確定地價水平,防止企業用地價格上漲過快、加重用地成本。五是圍繞“社會政策要託底”,更好服務社會民生。特別是徵地拆遷、礦產開採、土地整治、地質防治、收益分配等,都要切實維護羣衆權益,堅決守住社會穩定底線。

二、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增強做好國土資源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新常態下抓國土資源工作,要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正視問題,主動解決問題。我省國土資源工作存在的問題,有共性的,也有個性的;有發展階段帶來的,也有體制機制造成的。

1.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矛盾更加尖銳。雖然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增速會有所放緩,但發展始終是第一要務。我省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每年必須保障30萬畝以上的建設用地。國務院要求,到20xx年全省耕地保護面積不得低於5952萬畝、基本農田保有量不得低於4948萬畝,這是“紅線”不能碰。而我省現有耕地6229萬畝,未來五年雖然還有277萬畝的佔用空間,但是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自然災害毀損等還將佔用大量耕地,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對耕地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法律要求實行耕地“佔一補一、佔補平衡”,我省適合開發的耕地後備資源不足150萬畝,而每年因補充耕地減少後備資源10萬畝左右,特別是耕地開發與林業生態紅線矛盾明顯,佔補平衡壓力非常大。與以往相比,我們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矛盾不是趨於緩和了,而是更加尖銳了。

2.歷史形成的基層土地管理問題較爲普遍。一是土地粗放利用問題突出。根據土地督察情況,由於一些地方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等原因,截至20xx年9月底,全省20xx-20xx年批而未供土地51萬畝;供而未用的閒置土地4.8萬畝。特別是園區更爲突出,20xx年審計署抽查的58家園區企業中,項目容積率、投資強度不達標的分別佔33%和23%。二是土地違規供應大量存在。國家審計署審計的9市13縣,發現違規供地12.6萬畝,主要表現爲虛假招拍掛、“未批先供”、“毛地”出讓、違規向禁止類項目供地、違規協議出讓以及地方財政部門出具虛假繳款證明爲融資平臺騙取土地使用證,等等。三是土地出讓收支管理不規範。被審計的9市13縣,共發現違規少徵、減免、返還土地出讓收入614億元,未納入預算管理622億元,違規使用土地出讓收入173億元。四是土地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中佔比較高。審計抽查地區土地出讓收入分別佔同期本級公共財政收入、財政總收入的49%和14.9%。其中,2個市本級和1個區的土地出讓收入超過本級公共財政收入,如果土地市場波動,將對地方財政穩定產生較大影響。五是土地違規抵押融資較爲嚴重。審計還發現7個市本級和9個縣的儲備中心、融資平臺公司等違規以土地抵押融資1363.2億元,有的用未完成徵地拆遷的土地抵押融資,有的通過高估地價或重複抵押融資,有的用未依法收回的國有土地抵押融資,個別地方甚至製作虛假國有土地使用證專門用於抵押融資,造成抵押權懸空。

3.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矛盾凸顯。礦產資源是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基本原料,我國90%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都來自礦產資源。我省是“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發現各類礦產142種,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有名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一定規模的礦產資源開發必不可少。但另一方面,採礦引起的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地質災害以及鉛、鎘、汞、坤等有害元素對環境的污染都非常嚴重,影響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已成爲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將更加艱鉅,隨着生態文明建設的加快推進,與礦產資源開發之間的矛盾將越來越明顯。

4.維護羣衆合法資源權益壓力有增無減。突出表現爲失地農民長遠生計保障任重道遠。我省城鎮化率剛過50%,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近6個百分點,國家進入了城鎮化較快發展的中後期,我省可能還是加速發展期。隨着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大量徵地拆遷不可避免,勢必增加大量失地農民。他們就業能力弱,社保水平低,發展能力差,已成爲一個邊緣羣體,長遠生計保障不好將容易引發社會矛盾。

5.幹部管理體制與從嚴治黨要求不相適應。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上升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對幹部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特別是要守住廉政底線。20xx年以來,市縣國土資源部門領導幹部的任免,以上一級國土資源部門黨組管理爲主、地方黨委協助,但是幹部的編制、職數、經費和黨的關係仍然實行屬地化管理,紀檢監察也以地方爲主,幹部任免和監督管理明顯脫節,國土資源部門對所任免的幹部“鞭長莫及”,無法進行有效監督。同時,幹部發展空間受限,有些同志在國土資源部門任職時間太長,有的任局長10多年,有的任副局長近20xx年,既不利於激發幹部的幹事創業熱情,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廉政風險。特別是隨着資源約束趨緊,部分國土資源部門幹部成了行政相對人圍獵的對象,黨風廉政建設任務艱鉅,違法違紀行爲仍然存在,僅20xx年市州國土資源部門就有5名處級幹部被立案調查,其中有3名被“雙開”。

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不能消極悲觀,更不能畏縮不前,要把各種可能的困難考慮得更充分些,把應對的措施準備得更全面些,堅持問題導向,一個一個破解。

三、把握工作重點,努力服務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抓準、抓住、抓好國土資源工作重點,是保證“十三五”發展開好頭、起好步的關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導向。國土資源工作要結合實際,抓住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重點工作。關於“十三五”和今年的全面工作,先知同志已做了具體部署。這裏,我重點強調四條。

1.加快國土資源領域重大改革。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釋放資源要素潛力,出路在改革;面對資源約束趨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害在改革;面對環境變化,強化資源支撐保障,關鍵在改革。

一是要強力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法律有規定,中央有要求,羣衆有期盼。目前,我們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但工作進展不平衡,體制機制未理順,持續發證能力還不強。究其原因,根本的根本還是有些地方只想當所謂維護現有格局的“好人”,不願當服從大局、敢於動奶酪的“惡人”。20xx年總的目標是,11月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委有關不動產統一登記的系列部署上來,強化大局意識,增強改革自覺,積極協調配合,不許另搞一套。要嚴格按照國務院頒發的《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規定,確保登記機構、登記依據、登記簿冊和信息平臺“四統一”,確保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整合到國土資源部門,確保申請、受理、審覈、登簿、發證職責完整不分割。要“以點帶面”,將三個試點縣的好經驗在全省加以推廣,對存在的突出問題要逐一研究解決,在全省範圍全面加強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機構、隊伍、平臺和制度等持續發證能力建設,做好工作交接,確保平穩過渡。今年要把這項工作列入省委的重點改革事項和重點督查內容,納入各級政府的績效考覈,咬定青山、排除萬難,把這項事關羣衆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抓出成效。

二是要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明確任務。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爭取將瀏陽市作爲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試點區域。目前,這項工作正穩步推進,但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今年省政府將適時對試點情況專題研究一次。瀏陽市人民政府作爲改革試點實施的主體,要把責任牢牢扛起來;國土、財政、住建等試點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按職責分工,相互協調配合,確保今年在農村宅基地依法公平取得、節約集約使用、自願有償退出方面取得關鍵突破,出臺一批管用可行的制度,基本形成可複製、能推廣、利修法的“瀏陽樣本”,爲20xx年全面完成試點任務打下基礎,絕不辜負中央期望。

三是要推進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必須把國土資源管理的基點放在破除制度機制障礙上。當前,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提高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含金量”,對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一律取消審批。要改革用地計劃管理制度,強化差別化、精細化管理。要創新耕地保護制度,爭取土地整治增加耕地用於佔補平衡和耕地保護利益補償機制儘快在湖南落地,緩解耕地佔補平衡壓力。要圍繞適應新型城鎮化要求,出臺城鎮建設用地新增指標與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辦法,這項工作可能要提請省委深改組研究一次。要推進礦業權審批制度改革,強化省級發證權限,等等。全面推進國土資源制度機制改革,需要我們有敢改的勇氣,敢於涉險灘,敢於啃硬骨頭,敢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有真改的作風,凡是不適應新常態、不符合發展新理念的,都要努力改,做好頂層設計,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有穩改的步伐,把握好改革的節奏和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

2.切實提高資源保障能力。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資源保障,始終是國土資源部門的重要使命。

一是要統籌保障發展用地需求。今年全省經濟工作要求經濟增長8.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大量的建設用地作保障。而國家今年將減少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我們必須精準發力,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要超前謀劃,看看今年全省需要多少用地計劃,國家下達的指標是多少,有多少缺口,怎麼解決,做到心中有數、未雨綢繆。要有保有控,根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把握好指標使用的重點、節奏、佈局和投向,重點保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四張網”建設,保民生項目,保大衆創新、萬衆創業項目,保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一律停止批地。要優質服務,改革審批辦法,推行網上報批、全員審批、限時辦結、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全力做好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跟蹤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服務質量。

二是要穩定礦產資源保障。當前,受經濟持續下行影響,我省多數礦山企業生存難以爲繼,不少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無法按期繳納礦業權價款,影響了採礦權的延續辦理。我們要高度重視些問題,爲那些優勢礦山企業度過難關多想辦法、多出點子。地質工作要適應新常態,相應調整佈局,把頁岩氣、礦泉水、地熱能等綠色礦業這個短板補起來,繼續加強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勘查,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礦業勘查市場,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礦產資源保障。

三是要豐富測繪地理信息資源。測繪地理信息是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共享其他各類數據的公共基底。地理信息產業已被國務院明確爲戰略新興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產業鏈條長、市場前景廣、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在結構性改革中應該也完全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各級政府要樹立大數據思維,基於大數據分析來做出精準決策,不能像過去那樣搞大概加估計,而測繪地理信息數據是大數據的重要來源,因此,沒有理由不重視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要從政策、資金和人員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圍繞服務國計民生,強化需求導向,推出更多更好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要加快信息共享機制建設,今後在地理系統方面不再搞重複建設,統一由國土資源部門提供。確需單獨立項的,必須經國土資源部門把關同意,否則不予立項,財政不安排資金。財政投資獲取的各類地理信息資源,要及時向國土資源部門匯交,建立權威、標準、統一、通用的基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要推進地理信息與“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中國製造20xx”的深度融合,推動大衆創新、萬衆創業,提升地理信息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3.提高資源節約高效利用水平。資源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基本來源。確保資源可持續性的基本要求是,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能超出其可再生的速率,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能超出其技術代替的週期。因此,必須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推進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

一是要切實轉變資源利用理念。強調,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爲主。我省雖然資源總量較多,但人均佔有量少,後備資源嚴重不足,土地供應緊張與土地粗放利用並存。新常態下,必須徹底摒棄這種違背發展新理念的舊觀念和做法,深刻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天節約資源,就是爲未來發展爭取空間。爲此,必須牢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堅持節約優先,集約循環利用,注重內涵發展,提高資源產出效率,摒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模式,實現資源減量化、再利用。

二是要高位推進閒置土地處置。我省閒置兩年以上的土地有842宗、3.3萬畝,雖然我們分類處置了一批,但問題仍然比較嚴重,越往後拖,風險就越大,代價就越高。中央要求對閒置土地處置不力的要收回建設用地指標;今年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閒置土地處置也做了部署。由於土地閒置更多還是地方政府“毛地”供應、城市規劃調整等原因造成的,涉及面很廣,處置難度大,推進阻力大。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將組織開展土地市場去存量專項行動。今天,政府分管領導都在這裏,我提幾點要求:第一,要高度重視,將閒置土地處置上升爲政府行爲,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組織相關部門共同做好這項工作;第二,要摸清底子,通過地上找、網上查、羣衆報等途徑,對閒置土地逐宗登記、認真核實、不留空白;第三,要分類處置,找準每宗閒置土地的原因,精準發力,既高效合理利用資源,又妥善處理土地使用者的合理訴求,依法依規分類進行處置;第四,要控制源頭,對投資強度、稅收貢獻率、建築系數等控制性指標達不到要求的項目一律禁止申報,已經申報的一律覈減,嚴格執行“淨地”出讓,加強動態監管,建立企業用地信用評級體系;第五,要嚴格問責,對閒置土地處置不力的暫停用地審批,扣減用地指標,並依照有關規定,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以“寸土必惜、寸土不閒”的決心,全力打好閒置土地清理處置攻堅戰。

三是要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強調“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我省是全國糧食主產區,人均耕地只有0.86畝,略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95畝的糧食安全“警戒線”,形勢相當嚴峻。各級政府要從維護糧食安全、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高度,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第一責任,各項建設都要節省用地,能用存量的不用增量,能用差地的不佔好地,儘量不佔或少佔耕地,非佔不可的,要嚴格控制規模,嚴格做到先補後佔、佔補平衡。要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大力推進國土綜合整治,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除法律規定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讓外,其他任何建設都不得佔用。對違法佔用耕地達到15%的,省政府要對政府主要領導嚴格問責;沒有達到15%的,也要視情況進行約談;情節嚴重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四是要持續加強礦產資源保護。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但把握不好,就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給子孫後代帶來後患。當前,我省礦業市場持續低迷,開採越多,浪費越多,對子孫後代越不負責任。我們要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加大礦產資源特別是鎢、錫、銻、稀土等重要戰略資源的保護,杜絕寅吃卯糧現象。要深入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和開發秩序整頓,加大對超深越界、亂採濫挖等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對安全隱患突出、環境破壞嚴重、生產技術落後的礦山一律關閉淘汰。要加強技術攻關,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建立完善綠色礦山標準體系,推進企業按照綠色礦山的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要圍繞解決重大礦山環境歷史遺留問題,加大財政投入,繼續深化“礦山復綠”行動,把“青山綠水”留給子孫後代。

4.實現國土資源更好惠民利民。國土資源關係人民羣衆切身利益,我們要讓廣大羣衆從國土資源領域改革中有更多獲得感。

一是要全力支持精準扶貧戰略。目前,我省還有51個國家和省級貧困縣、8000個貧困村、500多萬貧困人口,今年計劃脫貧110萬人以上,已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國土資源部門在扶貧攻堅戰中責無旁貸、大有作爲。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把支持扶貧開發作爲“十三五”的頭等大事,納入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要圍繞中央和省委有關扶貧攻堅戰略部署,完善建設用地、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農田建設、測繪地理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優先向貧困地區傾斜,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合理用地要應保盡保。這裏我也強調一下,貧困地區要本着實事求是、高度負責的態度,提出合理的用地和項目訴求,絕不允許以貧困地區的名義搞圈地,搞零地價招商,什麼企業想來就讓什麼企業進,既不考慮投資強度,也不考慮投資效益。

二是要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力度。地質災害防治事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我省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佔全省面積的77%以上,已查明地質災害點有2.4萬多個,一旦發生地質災害責任事故,將無法向受災羣衆和社會交代。我們必須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爲不可忽視的“生命工程”來抓。各級政府要根據國務院的要求,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做到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與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需要相適應的專業監測、應急管理和技術保障隊伍,加大資源整合和經費保障力度,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開展。要加強以鄉村幹部和骨幹羣衆爲主體的羣測羣防隊伍建設,將補助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範圍。要加強基層地質災害應急車輛等裝備建設,改善應急治理條件。要突出重點區域和重要時段地質災害防治,加強高標準“十有縣”建設。要加快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突出調查評價、監測預警、搬遷避讓、工程治理和能力建設,最大限度減少因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是要切實維護羣衆資源權益。首要的是要依法依規做好徵地拆遷。徵地拆遷的主體是政府,市縣人民政府要從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負起總責,堅持以人爲本,嚴格控制徵地總量,逐步縮小徵地範圍,堅決防止大拆大建。因公共建設確需徵地拆遷的,必須嚴格履行徵地程序,嚴格落實補償標準,嚴格推行信息公開,堅決防止未批先徵,堅決防止未完成徵地拆遷就供應土地。今後,對農民的徵遷安置不能搞簡單的經濟補償,做“一錘子買賣”,要實行符合當地實際的多元化安置,從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維護農民的長遠生存權、發展權。探索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同時,要維護好礦產領域的羣衆資源權益,探索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益由礦山企業與當地羣衆共享,協調解決礦地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三、形成強大合力,全面提高國土資源工作管理水平

國土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做好國土資源工作,事關全局,影響深遠,責任重大。

1.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刻認識到,國土資源部門仍然是同級政府組成部門,抓國土資源工作,就是抓當地發展。要把國土資源工作重大事項列入黨委會、政府常務會重要議題,切實解決基層國土資源部門的機構、人員、裝備和資金等問題,使其更好地適應國土資源事業發展需要。要充分認識到,雖然市縣國土資源部門領導幹部實行雙重管理,但都是黨的幹部,其編制、職數、經費和黨的關係都實行屬地化管理。各級黨委、政府要始終把國土資源部門幹部當做自己的幹部,將他們的教育培養、交流使用和監督管理納入當地幹部管理範圍,平時調整特別是今年“四大家”班子集中換屆時,要將國土資源部門符合條件的幹部納入視野,與其他部門的幹部一併擇優使用。我們還要充分認識到,國土資源工作是一個任務艱鉅、責任重大的艱苦行業,處在各種複雜利益矛盾的交織點上,各級黨委、政府要更加理解和支持他們的工作,牢固樹立依法依規管地用地、科學規範管礦開礦的觀念,確保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2.要落實共同責任。國土資源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做好國土資源工作,不僅是國土資源部門的事,更是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也離不開各部門和全社會的支持。我們要樹立大局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着力構建政府重視、部門配合、社會支持、羣衆參與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格局,變“一家管大家用”爲“大家管大家用”。要落實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明確責任主體,實行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制度。要把國土資源重點工作特別是耕地保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不動產統一登記等相關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和人頭,納入政府績效考覈、領導幹部離任審計和督察督辦重要內容,將其納入幹部選拔任用和評優評先“一票否決”範圍。要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對嚴重違法的典型案件,要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則,加大查處力度,決不姑息遷就,在全省上下進一步形成依法用地、節約集約用地的良好氛圍。

3.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打鐵還需自身硬。新常態下,國土資源工作要求越來越高、任務越來越重。國土資源部門必須圍繞適應新常態這個總要求,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一是要強化擔當精神。有多大擔當,就有多大事業。國土資源部門在批地批礦、耕地保護、礦產開發秩序維護、執法監察、推進改革等方面,必須站在全局和歷史的角度認識肩負的責任,“敢”字當頭,“實”字託底,敢於堅持原則,敢於較真碰硬。按照好乾部標準調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在全系統營造勤學習、勤思考、勤研究的濃厚氛圍,堅決擺脫路徑依賴,提高敢擔當、善創新、破難題的能力。二是要持續改進作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省委九項規定,持續反對“四風”,堅決糾正不作爲、亂作爲,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同時,要更加註重正面激勵和引導,提振幹部職工的精氣神,旗幟鮮明地爲敢擔當者擔當,重用擔當者、實幹者,營造肯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三是要守住廉政底線。國土資源部門管地、管礦、管項目,面臨誘惑多,廉政風險高。必須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深入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強化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圍繞土地使用、礦權交易、項目實施等築牢制度籠子。始終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辦損害羣衆利益的行爲和違紀違法案件,努力營造國土資源系統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同志們,國土資源工作任務艱鉅、使命光榮。希望大家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振奮精神,奮力開拓,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9

同志們:

編史修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是中華文明得以代代相傳的重要載體。黨的以來,以爲核心的黨中央非常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多次強調要堅持文化自信,加強歷史文化建設。各級黨委和政府都在自覺、主動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創造力。今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要“做好地方史志編纂工作,鞏固中華文明探源成果,正確反映中華民族文明史”。把地方史志工作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這就對地方史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洛陽作爲中華文明的核心區域,在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方面責任更大,任務更重,做好地方史志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2月21日,省裏召開了全省地方史志工作會議,對20xx年全省地方史志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我們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目的就是傳達貫徹省地方史志會議精神,總結回顧我市地方史志工作成功的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安排部署20xx年及今後一個時期地方史志工作,力爭把我市地方史志事業推向新的高度。

一、史志工作回顧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史志系統貫徹落實《地方誌工作條例》《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河南省地方史志事業發展規劃(20xx—20xx)》,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紮實做好修志編鑑工作,積極拓寬史志工作領域,努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強化史志工作保障,依法推進史志事業科學發展,全市史志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在全省乃至全國佔有一席之地。然而,站在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高度來看,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和制約史志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必須及時加以解決。

(一)依法治志,“一納入八到位“的修志氛圍初步形成

通過貫徹落實國務院《地方誌工作條例》及《河南省地方誌工作規定》,全市“一納入、八到位”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健全了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地方史志工作機構組織實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當代修志工作體制。地方史志工作已經納入市、縣(區)兩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政府工作之中,逐步形成“認識、領導、機構、編制、經費、設施、規劃、工作”到位的工作機制。通過明確市、縣兩級地方誌工作機構行政權力清單,將地方誌工作納入政府依法行政範疇,進一步強調地方誌工作是一項“法定職責”,是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20xx年12月,市政府印發了《洛陽市地方史志事業發展規劃(20xx-20xx年)》,這是洛陽曆史上第一個史志事業五年規劃,爲我市史志工作描繪了發展藍圖。

(二)以市、縣兩級綜合志書、年鑑、月報爲主體的當代史志編纂體系基本形成

截至20xx年底,已經完成兩屆市、縣(區)兩級綜合志書編纂出版任務。出版市級志書2部24冊1600多萬字,縣(區)級志書30部31冊近3000萬字。有關單位編寫出版專業志、部門志百餘部。《洛陽年鑑》自20xx年創刊,至20xx年已出版17部,總計達2500餘萬字,多次在全國獲獎。全市15個縣(市)區實現了年鑑全覆蓋,總計出版縣(區)級年鑑100餘部。《洛陽大事月報》自20xx年啓動,每月一期,至今已編輯發送132期。同時每月按時向《河南大事月報》報送有關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要事和特事。15個縣(市)區中有宜陽、伊川、洛龍、新安、嵩縣、欒川、洛寧相繼開展大事月報編寫工作,覆蓋率達到50%。

(三)地方歷史文獻蒐集整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以洛陽爲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區域,歷史上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獻典籍。然而,歷代卻從未對河洛文化典籍進行過系統地蒐集整理,導致零散保存,散失嚴重。爲弘揚和傳承河洛文化,服務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市史志辦從20xx年着手對以舊志爲主體的河洛文化典籍進行全面系統的蒐集整理和再生性保護利用,啓動《中國河洛文化文獻叢書》整理出版工程。截至20xx年底,該項目已成功實施四期工程,總計出版洛陽曆史上珍貴文獻典籍39部102種258冊1300餘萬字。並開發製作了《洛陽名碑十品》《洛陽龍門百品》和《洛陽文獻精品欣賞》等系列產品,深受社會各界歡迎。同時,宜陽、孟津、嵩縣、汝陽、新安、洛寧、洛龍等縣(區)也整理出版本行政區域舊志近10部。在地方歷史文獻蒐集整理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四)鄉鎮(街道)志編纂工作全面啓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鄉鎮(街道)志是省、市、縣三級綜合志書的延伸和補充,是省政府部署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按照省政府辦公廳及省史志辦工作部署,我市於20xx年全面啓動鄉鎮志編纂工作,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做好鄉鎮(街道)志編纂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市史志辦在全市範圍內組織三次大型培訓會議,爲187個鄉鎮(街道)培訓編纂人員400餘名;在全省率先出臺《洛陽市鄉鎮(街道)志評審驗收辦法》,成立《洛陽市鄉鎮(街道)志評審委員會》。20xx年每個縣區確定一個試點鄉鎮重點推進,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全面鋪開。截至20xx年底,已有幾十個鄉鎮寫出初稿,其中嵩縣的《大章鎮志》已通過評審即將交付印刷,洛龍區的《白馬寺鎮志》《安樂鎮志》《開元街道志》、伊川縣的《水寨鎮志》、宜陽縣的《城關鎮志》、欒川縣的《欒川鄉志》等完成評審稿,其它大部分鄉鎮正在蒐集資料或撰寫初稿。

(五)方誌館(室)、信息化建設初見成效,公共服務職能不斷提升。

爲發揮史志部門的地情資料優勢,爲社會各界提供地情諮詢服務,20xx年6月經市編辦批覆設立了洛陽方誌館,經過近幾年的建設,目前擁有館舍面積200平方米,館藏圖書16萬冊,面向社會開放,可爲市民提供地情資料查閱服務。

爲適應當今社會信息化發展趨勢,爲社會各界瞭解洛陽、研究洛陽提供高效快捷的地情諮詢服務,市史志辦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於20xx年啓動地方史志信息化建設項目,20xx年建成了全省第一個地市級地情數據庫和地情網站,並開發製作了以U盤爲載體的《洛陽地方文獻大典》面向社會發行,有力提升了服務效率和質量。經過不斷充實完善,到20xx年底,“洛陽地情數據庫”已收錄志書、年鑑、月報、舊志古籍、專著論文等7大類378部2.2億字,內容涵蓋洛陽市古往今來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自然及社會等各個方面。“洛陽地情網”總瀏覽量達420萬,成爲人們瞭解洛陽曆史文化和當今地情的重要窗口。20xx年,在全省方誌系統率先開通了官方微信平臺“河洛史志”,形成了網站、數據庫、微信全面發展格局,拓展了史志資源的輻射範圍和利用效率,更好地爲社會各界提供地情信息查詢服務。

與此同時,洛龍、新安、宜陽、伊川、嵩縣、澗西、瀍河等縣區也建成了不同規模的的方誌館或方誌閱覽室,洛龍區還採取與社會人士合作的方式建成了雲祥書屋、白河書齋藏書博物館;洛龍、孟津、嵩縣、伊川、宜陽、瀍河、澗西等縣區建成了地情網站或在政府門戶網開設了地情專欄,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六)在開發史志資源,服務全市中心工作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多年來,史志部門在做好修志編鑑等日常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地情資源優勢,根據不同時期中心工作需要,編寫出版地情書籍、組織開展各種文化推廣宣傳活動,有力地服務了洛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市史志辦先後推出了《洛陽——絲綢之路的起點》《讀詩詞賞牡丹》《讀故事賞牡丹》《都洛帝王史話》《郵驛詩詞選》《圖說洛陽系列叢書》《鄉鎮概覽系列叢書》《洛陽回族文化》《千古白居易》等地情書籍二十餘部,特別是《洛陽——絲綢之路的起點》一書最早提出並論證了洛陽是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市史志辦還先後組織開展了“洛陽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洛陽城市精神研討”“洛陽曆史文化知識網絡競賽”、“地情書籍進基層”等歷史文化宣傳推廣活動,在傳承華夏文明、宣傳河洛文化、普及歷史文化知識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各縣(市)區史志機構也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編寫出版了大量地情書籍,有力服務了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特別是嵩縣史志辦率先編寫了《嵩縣通史》,在地方史編纂中走在全省前列。

同志們,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全市各級、各部門領導大力支持及撰稿人員辛勤努力的結果。在此謹表示誠摯的謝意。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市地方史志工作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着一些制約史志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還存在着與洛陽曆史文化地位不相稱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一納入八到位”沒有得到全面落實。個別縣(市)區,沒有把地方史志工作納入當地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重要工作之中,特別是二輪志書出版之後地方史志機構處於癱瘓狀態,領導職數、人員編制長期空缺或挪作他用,沒有專職人員從事日常的年鑑、月報編纂工作,對上級史志部門部署的工作敷衍應付。有的地方雖有機構和專職人員,但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工作經費和設施沒有保障,嚴重影響工作進展。二是方誌館建設與洛陽的歷史文化地位不相稱。目前,北京、杭州、南京、西安、秦皇島、廣州等城市以及我省的新鄉、三門峽等地級市都已建成了收藏地方歷史文獻、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爲公衆提供地情諮詢服務的高標準方誌館,而洛陽作爲聞名中外的千年帝都和歷史文化名城,卻還沒有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方誌館,只有區區200平米的藏書閱覽室,洛陽的歷史文化優勢無法展示,這與洛陽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地位極不相稱。三是工作開展不平衡。個別縣(市)區修志進度緩慢,拖全市乃至全省後腿;有少數撰稿責任單位不能按時、按要求爲《洛陽年鑑》供稿,敷衍應付,嚴重影響整體工作進度和質量提升;部分縣區年鑑、月報編纂出版嚴重滯後,不能實現一年一鑑,一月一報,公開出版。甚至還有幾個縣(市)區沒有開展月報工作。以上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我市史志事業健康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着力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實施《洛陽市地方史志事業發展規劃(20xx~20xx)》的開局之年,我們要以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爲指導,以“記好洛陽曆史,傳承河洛文明,服務洛陽經濟社會發展”爲宗旨,以《洛陽市地方史志事業發展規劃(20xx~20xx)》爲抓手,緊緊圍繞全市“9+2”工作佈局,高點定位,創新發展。在20xx年力爭全市史志工作上臺階,出亮點,樹品牌,創一流,把地方史志事業推向新高度,創造新輝煌。

(一) 全面落實“一納入,八到位”,爲地方史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納入,八到位”是國家對地方史志工作的具體要求,也是做好史志工作的必要條件。近些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重視下,“一納入,八到位”基本得到落實,但個別地方和單位仍存在沒有到位的情況,嚴重影響史志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在“八到位”中,“認識到位”是前提。只有認識到位了,才能把史志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真正解決史志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機構到位”是基礎。沒有機構其它就無從談起。《地方誌工作條例》明確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工作機構的職責,說明地方史志機構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須設立,而且要“編制到位”、“領導到位”;“經費到位”、“設施到位”是保障,是開展地方史志工作必須具備的條件;“規劃到位” “工作到位”是具體要求,只有前面幾個落實了,這兩個到位才能夠實現。從我市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高新區、伊濱區、龍門園區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建立史志機構,其它15個縣(市)區都有地方史志機構,“機構到位”基本上做得了,但其他幾個方面不到位的情況都不同程度存在。在20xx年,各縣(市)區要對照“一納入八到位”的要求,以健全機構、充實隊伍爲重點,切實解決各種“不到位”的問題。落實人員編制,配強領導班子,充實修志人員。根據目前工作需要,縣(市)史志機構要保證有5~8名、城市區史志機構保證3~5名專職工作人員,工作經費要列入當地財政預算,工作必須的辦公設施要配備到位。在這裏需要明確強調一點,按照《地方誌工作條例》的規定,史志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持續性公共文化事業,史志機構是常設機構,不是一屆志書修完就可以解散,而是必須保持機構和隊伍的相對穩定,實現史志事業可持續發展。這些都已經列入今年的責任目標,年底要進行考覈驗收和督促落實。

在加強修志專業隊伍建設的同時,還要組織吸收各界專家和有學識的離退休人員參與史志工作,建立史志專家人才庫,建成一支專、兼職相結合、各界專家廣泛參與的高素質修志隊伍,爲提升史志工作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完善提升“志、鑑、報”編纂體系,全面、客觀地記錄洛陽當代發展歷程。

編好當代歷史是地方史志部門的基本職責,目前,我市“志、鑑、報三位一體,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當代史志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月有月報,年有年鑑,二十年有志書,洛陽發生的重大事項基本能得到及時地記載和史料保存。20xx年,以第二屆《偃師市志》的進廠印刷爲標誌,全市第二屆志書編纂工作已基本結束。根據《地方誌工作條例》“地方誌書每20xx年左右編修一次”的規定和省裏的統一規劃,20xx年就要啓動第三屆志書編纂工作。20xx年,在回顧總結二輪修志經驗教訓、爲第三輪修志做好前期準備的同時,重點要抓好年鑑、月報的規範和提升。

1.統一要求,實現年鑑、月報的規範性。年鑑、月報相對於志書來說編纂出版週期更短,時效性更強,服務現實的目的更明確。目前我市已實現市、縣兩級年鑑全覆蓋,月報覆蓋率50%。下一步首先要實現年鑑、月報市、縣兩級全覆蓋,保證每年一鑑,每月一報。沒有啓動月報編纂工作的縣(市)區必須在20xx年啓動月報編纂工作。年鑑是內部出版的今年必須由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2. 完善撰稿體系,保證年鑑、月報內容的系統性、真實性。年鑑、月報作爲官辦的資料性著述,所記內容必須全面系統、真實可信。要達到這一目標,僅憑編纂人員的精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完善的撰稿體系作支撐。各個縣(市)區史志機構、市直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是洛陽年鑑、月報的供稿責任單位,要對所提供資料的系統性、真實性負責,要把本地區、本系統、本部門應載入洛陽史冊的內容全面真實地提供上來,做到重大事項無遺漏,所記內容無虛假。各單位撰寫的稿件要經過部門主管領導審覈簽字並加蓋公章,編纂部門要對供稿單位提供的原始底稿歸檔保存,一旦出現差錯便於落實責任,原始稿件的問題由供稿單位負責,編校環節的問題由編纂部門負責。在年鑑、月報編纂中要堅持記載歷史與服務經濟社會相結合,在真實記錄洛陽當今發展歷程的同時,緊緊圍繞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加大新亮點、新情況、新發展反映力度,在貼近領導決策部署、突出階段工作重點、服務現實方面下功夫,爲領導決策提供準確、快捷的信息服務。

3.縮短編纂出版週期,提高年鑑、月報實效性。編纂年鑑、月報的目的主要是爲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提供及時快捷的地情查詢服務,出版時間沒有保證,使用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在保證質量前提下,要儘量縮短編纂出版週期。月報最遲必須在次月底前印發,不能跨月;年鑑必須在次年12月底前出版發行,不能跨年度。《洛陽年鑑》多年來之所以出版較晚,主要問題就是個別供稿單位不能按時提供稿件,影響整體工作進度。爲加快年鑑編纂進度,發揮服務社會功能,今後要求各撰稿單位必須在3月底前把記載上一年度內容的稿件送交年鑑編輯部,之後根據編纂要求做好各項配合和補充完善工作,確保年鑑按計劃出版發行。

4.提高編校水平,保證年鑑、月報科學性、可讀性。各單位負責給年鑑、月報撰稿的同志要樹立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確保供稿質量。史志部門從事年鑑、月報編纂的同志要樹立精品意識,加強學習,借鑑各地先進經驗,不斷提高編纂出版質量,在謀篇佈局上講究科學性,在記事語言上體現嚴謹性、可讀性,在出版印刷形式上要體現地方特色和時代特色。爲增強年鑑的服務便捷性,今年要探索出版《洛陽年鑑》精編本,以較小的篇幅、靈活新穎的形式、高度精簡的內容,爲社會各界提供及時靈活的地情查詢服務。

(三)加大地方歷史文獻整理力度,傳承河洛文明。

《中國河洛文化文獻叢書》作爲我市重要文化建設項目先後被列入“規劃”和《建設中原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戰略綱要(20xx~20xx)》《關於構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今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要“實施國家古籍保護工程,……加強中華文化典籍整理編纂出版工作”。我們要抓住這一契機,加大河洛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力度,提升整理出版水平,把《中國河洛文化文獻叢書》打造成文化傳承的精品,爭取在國家“文化典籍整理編纂出版”工程中佔有一席之地。20xx年,在完成該叢書第五批12部文獻典籍整理出版任務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洛陽文獻典籍蒐集整理範圍,完成第六批擬出版文獻典籍的選定、底本引進、招標等任務。並做好該叢書的宣傳發行工作,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使原藏於深閣大庫的洛陽珍稀典籍文獻走向社會,爲大衆所共享和應用,爲洛陽“十三五”期間構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作出新貢獻。同時,各個縣(市)也要做好本區域的舊志整理工作。

(四)加強督促指導,以點帶面,全力推進鄉鎮志編纂工作。

編纂鄉鎮志對於全面翔實記錄城鎮化發展歷程,展示改革開放成果;對於傳承鄉鎮文脈、集聚地方特色;對於搶救和保存鄉土風情、民俗文化,滿足鄉鎮居民文化需求;對於展示鄉鎮個體發展脈絡,摸索鄉鎮發展經驗,提煉發展思路,梳理髮展模式和發展道路;對於打造系統科學的地方誌成果體系均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市城鎮化建設日新月異,形勢發展要求我們把鄉鎮的滄桑鉅變客觀真實的記述下來,爲存史研究、文化傳承保存好第一手資料。通過鄉鎮志的編纂,努力挖掘歷史智慧,搶救地方特色文化,讓老百姓在志鑑成果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地方史志部門的指導下,我市鄉鎮(街道)志編纂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進展極不平衡。今年是省裏部署鄉鎮志編寫工作的第四年,行動早的鄉鎮已經進入志稿評審階段,但還有部分鄉鎮行動緩慢甚至沒有行動。這種狀況如不改變,就要拖全省的後腿,造成整體工作的被動。因此,各縣(市)區要把鄉鎮志編纂作爲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採取得力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全力推進鄉鎮志編纂工作健康開展。在具體工作中堅持省史志辦提出的 “全面啓動、試點先行、加強培訓、狠抓質量、穩中求進”原則,一方面在“面”上強調進度,廣泛動員,全面部署,統一認識,迅速行動;另一方面在“點”上狠抓質量,從培訓人員人手,以評議、審覈爲抓手,重點解決質量問題。20xx年首先必須保證符合編纂規定的鄉鎮(街道)全部啓動,在此基礎上每個縣(市)區抓好1~2個重點鄉鎮,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穩步推進。20xx年確定的15個試點單位今年要完成志稿評審工作。在鄉鎮志編纂工作中,資料蒐集難、編纂人員缺乏是兩大難點,各縣(市)區史志機構要積極主動作爲,加強隊伍培訓和業務指導,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幫助解決各種問題。可嘗試建立“鄉鎮志編纂服務中心”, 組織區域內有學識和專長的人員參與鄉鎮志編纂工作,提高編纂進度和質量。在這方面,洛龍區和嵩縣的經驗值得借鑑。洛龍區政府出臺鄉鎮志編纂獎勵政策,對按時完成編纂任務的鄉鎮給予10萬獎勵,有力地促進了鄉鎮志編纂工作,全區 10個鄉鎮(街道)全部完成初稿的編寫工作。嵩縣史志辦發揮業務優勢,建立編輯分包制,編輯深入從各個環節具體指導,使編寫工作少走彎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進度。

《洛陽鄉鎮概覽》系列叢書20xx年要完成《洛寧卷》出版發行和《偃師卷》評審工作。同時,倡導工作基礎好、修志積極性高的單位編纂部門志、行業志,鼓勵有特色、有文化底蘊的村編寫村志村史,引導修志工作向縱深處發展。

(五)加強方誌館和信息化建設,提升服務大衆能力。

1.高標準定位、高起點謀劃,積極推進方誌館建設。方誌館是收藏地情資料、展示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向社會大衆提供地情諮詢服務的公共文化場所。目前我市雖然有方誌館之名,但由於受場地條件限制,收藏的數萬冊地情資料重疊堆積,查閱起來極不方便。更沒有場地進行地方歷史文化展示供各界人士參觀。修志爲用,地方史志部門編纂出版的大量地情書籍及收藏整理的珍貴文獻資料,出版後如果往書庫一放了事,不能爲社會大衆提供服務,就失去了史志工作的意義,也是對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方誌館作爲集藏書、展示、地情諮詢、科研、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共文化設施,已經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省委、市委書記李亞對方誌館建設做出重要批示:“重大公共設施建設要有前瞻性,其功能和規模要與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地位相適應”。下一步我們要落實李書記重要批示精神,積極推進洛陽方誌館建設,高標準定位,高起點籌劃,在館址確定前做好調查研究、方案論證等前期準備工作。爭取早日建成功能齊全,特色鮮明,能充分彰顯洛陽厚重歷史文化底蘊和當代科技水平、全國一流的方誌館。通過文字、圖片、沙盤、模型、塑像、展板、影視等形式,運用聲光電等現代高科技手法全景式再現洛陽5020xx年文明史和當今地情,使之成爲社會各界認識洛陽、瞭解洛陽、研究洛陽,接受地方歷史文化薰陶教育的重要場所。

各縣(市)區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建立方誌館或方誌室,積極爲社會各界提供諮詢服務,使史志文化基礎性建設更加鞏固,服務社會效益更加明顯。

2.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強化服務效果。當今是信息化社會,僅有傳統的服務手段是不夠的,我們要與時俱進,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應用現代技術手段,推動“互聯網+地方誌”工作。首先要不斷豐富完善“洛陽地情數據庫”, 提高入庫資料的廣泛性和權威性,擴大入庫範圍,探索通過支付報酬、資料交換共享等形式,把全國各地、社會各界有關洛陽的著述都收納入庫,把“洛陽地情數據庫”打造成社會各界廣泛應用的“洛陽百度”。同時要加強“洛陽地情網”和“河洛史志”微信公衆號平臺建設,以地情數據庫爲支撐,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爲社會各界提供便捷的地情諮詢服務。各個縣(市)區也要加快地情網站和數據庫建設,實現全市地情網站和數據庫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六)大力開發史志資源,服務洛陽社會發展大局

在做好修志、編鑑等史志日常工作的同時,史志部門要發揮地方誌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地情研究開發,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及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高起點籌劃,高標準實施,推出一批有特色、有社會影響力、具有帶動全局作用的史志資源開發利用項目,在服務“9+2”工作佈局和“四高一強一率先”的奮鬥目標中實現史志工作的價值。市史志辦計劃在第35屆牡丹文化節期間推出研究洛陽牡丹文化的專著——《唐宋牡丹文化》。適時組織專家系統論證,籌劃編寫歷史上第一部官方的《洛陽通史》。同時,主動引導社會各界讀志用志,推動地方史志成果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軍營。發揮史志協會的作用,匯聚專家學者智慧,開展方誌理論、地情研究、史志資源開發利用等學術交流活動,提升史志工作服務社會的水平。

同志們,地方史志事業是一項重要的文化基礎事業,做好地方史志工作是我們的神聖職責。讓我們以黨的和xx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地方誌工作條例》和《河南省地方誌工作管理規定》,以全國、省、市地方誌事業“十三五”規劃爲指引,緊緊圍繞洛陽市“9+2”工作佈局,開拓進取,創新發展,把我市地方史志事業推向新高度,爲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的奮鬥目標和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篇章作出積極的貢獻。

謝謝大家!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0

同志們:

廳黨組研究確定,20xx年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納入今年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一起謀劃、一起部署。這充分體現了廳黨組對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的高度重視,表明了廳黨組下大力打造風清氣正建設系統的堅定決心。等一會,郭兆信副省長和楊煥彩廳長還要作重要講話,對今年的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包括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部署,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下大力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圍繞認真貫徹中央、中央紀委、省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會議精神,結合總結去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就做好今年的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進一步強化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今年是實施“”規劃的第一年。做好開局之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服務好、保障好建設事業發展,建設系統的各級領導和紀檢監察工作人員肩負着重要責任,必須進一步強化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重要性的認識。

(一)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建設系統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十分重視黨風廉政建設,把它作爲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要求全黨務必抓緊抓好。黨的xx大報告指出:“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在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上,再次要求全黨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整體推進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治等各項工作,抓緊解決反腐倡廉建設中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問題,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近日召開的中紀委六次全會又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省委對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在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上,姜異康同志強調,全省各級黨組織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大力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廳黨組對黨風廉政建設同樣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打造風清氣正的建設系統提出了許多具體要求。上述要求集中到一點,就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對於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領導必須把它作爲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我省建設系統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和廳黨組部署要求,對黨風廉政建設是比較重視的,但在認識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有的對抓好這項工作精力投入不夠,有的對抓好這項工作缺乏必有的信心。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中央和省委關於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論述上,充分認識抓好這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提高行動自覺性。

(二)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推動建設事業平穩持續發展的有力政治保證。任何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政治環境。近幾年來,我省建設事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各級抓好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工作是個很重要的因素。20xx年,建設系統緊緊圍繞建設事業發展大局,着力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狠抓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處六項任務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地保證了全省建設事業的發展。去年6月份,住房城鄉建設部在我省日照召開了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懲防體系建設暨行風建設經驗交流會,對我省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要看到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的同志在業務任務壓頭的時候,容易把黨風廉政建設放在“軟”的位置,抓起來存有時緊時鬆的現象。要充分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在促進建設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持之以恆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

(三)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打造風清氣正建設系統的緊迫內在要求。這幾年來,通過堅持不懈地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我省建設系統的風氣不斷得到改善,在人民羣衆中的威信不斷得到提高。要充分認識建設系統是人民羣衆普遍高度關注的行業,依然是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領域。20xx年至20xx年,全國建設系統共有1793人違紀違法,其中932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861人受到刑事處理。20xx年我省建設系統發案20起,雖然案件數量比往年有所下降,但造成的影響非常惡劣,尤其是個別市發生案件比較多,佔全省的50%。它不僅對建設事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損害,而且對建設部門的威信和形象造成了巨大傷害,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解決這些突出問題,提高建設行業在人民羣衆中的威信,離不開我們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因此,我們一定要站在爲黨負責,爲人民負責,爲建設事業負責的高度,堅決克服“建設大發展,案件難避免”的認識,紮紮實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腐敗案件的發生,努力打造風清氣正的建設系統。

二、進一步明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思路和任務

根據中央、中紀委、省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會議要求,抓好今年我省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必須進一步強化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加大工作力度,以全面完成各項任務。

(一)強化工作思路。近幾年來,我省建設系統形成了緊緊圍繞服務發展大局、服務中心任務,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思路。20xx年的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必須結合形勢和任務提出新要求,繼續堅持和強化這一思路,這就是:認真貫徹黨的xx大、xx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一次全委會議精神,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要求,確立“貼近建設大局做,緊跟中心任務走”的工作理念,着力構建“重在防範、及時發現、嚴肅處理”的工作機制,在加強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監督檢查、解決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規範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行爲、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上下功夫、見成效,爲建設事業平穩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政治保證。

(二)突出工作重點。圍繞構建“重在防範、及時發現、嚴肅處理”的工作機制,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思想教育和風險防控,切實做到重在防範。要豐富廉政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在認真抓好黨性黨風、黨紀國法、廉潔勤政教育的基礎上,注意抓好職業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選擇不同行業的反面典型,經常不斷地進行警示教育。要前移監督關口,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全國建設工作會議,把加強風險防控作爲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今年廳裏將按照上級要求,對行使行政權力風險點進行排查,逐一制定防控措施。系統也可視情開展這項工作。二是增強監督意識,切實做到及時發現。紀檢監察工作機構要進一步增強敢監督的意識,採取能監督的措施,提高會監督的本領,及時發現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廳裏將於今年上半年出臺關於參與和監督行使行政權力的意見,系統內也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及時發現和處理出現的問題。三是加大懲治力度,切實做到嚴肅處理。要認真受理羣衆舉報工作,對羣衆舉報的問題不能一轉了之,更不能壓案不辦;對查實的問題做到不遷就、不袒護、不照顧,依照規定嚴肅處理;要發揮案件通報的作用,對查處的案件在適當範圍內通報,做到處理一個人、教育一大片,查處一個案件、規範一項工作。

(三)落實好上級部署的任務。近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暨住房城鄉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部署了今年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的任務。一是着力加強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包括:加強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節能減排等重大事項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二是着力解決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包括: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深入開展住房公積金專項治理,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工作,切實糾正損害羣衆利益的不正之風。三是着力規範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行爲,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包括:加強黨員幹部作風培養,落實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鞏固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工作成果。四是着力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深化治本抓源頭工作。包括: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大力開展反腐倡廉教育,積極推進廉政風險防範管理,深入開展治本抓源頭工作。五是着力加強對反腐倡廉建設的領導,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包括:切實履行職責,抓好重點工作;切實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能力水平。我們要對上述任務認真領會、認真把握、認真謀劃,採取得力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三、進一步抓好各項任務落實

一是完善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去年我省對紀檢監察工作體制進行了改革,各地派駐的紀檢監察機構和工作人員實行了統一辦公。建設系統要適應這種變化,更加積極主動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要根據中央新印發的《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的要求,“一把手”要切實履行好“一崗雙責”,把黨風廉政建設時刻放在心上,緊緊抓在手上。分管領導要履行好直接責任人的職責,具體抓好工作落實。紀檢監察機構和工作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抓好具體工作分解、考覈和監督。

二是配備抓落實的工作人員。實行紀檢監察幹部集中辦公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抓黨風廉政建設的專職工作人員少了,要在編制員額內安排必要的工作人員從事這項工作。爲了探索和加強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體制,濟南市又對建設口各主管委、局實行了派駐。不管採取何種體制,都要做到事情有人辦,工作有人抓。從事這項工作的機構和人員,要努力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能力水平,確實承擔起抓落實的責任,主動當好領導參謀和助手,協調好與對口紀檢組的關係,齊心合力抓好各項任務落實。

三是創新抓落實的工作措施。近幾年來,我省建設系統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中,創造了許多好的做法,取得了許多先進經驗,比如,根據《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的要求、運用實例逐條進行教育的經驗,加強崗位風險防控、前移監督關口的經驗,實行行使行政權力全過程監督、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的經驗,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和查處建設領域突出問題與黨風廉政建設一起抓的經驗等等。這些創新的做法和經驗,在打造風清氣正建設系統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對此我們要搞好調查研究,加以總結提升,在借鑑、吸收、消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抓落實的方法和措施,進一步豐富抓落實的途徑和手段,求取抓落實的最好效果。

同志們,20xx 年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求高、任務重、責任大。讓我們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紮實的工作、更加務實的作風,積極作爲,狠抓落實,努力提高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水平,爲促進建設事業平穩較快發展和建設系統幹部健康成長做出新的貢獻!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1

同志們:

這次全省地方史志工作會議,主要是傳達貫徹全國地方誌機構主任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兩年來全省地方誌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任務。剛纔,李虎同志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對過去兩年的工作做了全面總結,對20xx年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地方誌工作做了安排,希望各級各部門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深化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新形勢下地方誌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地方誌是傳承和彰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爲鑑;治郡國者,以志爲鑑。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地方誌工作。20xx年3月,習在中央黨校建校80週年慶祝大會上講話時指出,學史可以看成敗、鑑得失、知興替。20xx年2月,習在考察首都博物館時又強調,搞歷史博物展覽,爲的是見證歷史、以史鑑今、啓迪後人。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20xx年4月,在第五次全國地方誌工作會議召開之際對地方誌工作作出批示,指出,地方誌是傳承中華文明、發掘歷史智慧的重要載體,存史、育人、資政,做好編修工作十分重要。修志問道,以啓未來。希望廣大史志工作者繼續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飽滿的熱情、以求真存實的作風進一步做好地方誌編纂、管理和開發利用工作,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劉延東副在會見與會代表座談時發表重要講話,對下一步做好地方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她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僅要有經濟實力,而且還要有文化魅力。推動地方誌事業發展,既能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也能體現現代文明與歷史文明的一脈相承,對於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位領導同志的指示要求爲我們做好新時期地方誌事業指明瞭方向。

省委省政府對於地方誌工作是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的。省委王三運書記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三業”齊抓,抓祖業的傳承保護,把祖宗留給我們的各類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抓事業的繁榮發展,讓人民羣衆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抓產業的做大做強,真正把文化產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我認爲,做好地方誌工作,是傳承保護祖業的重要內容,是我省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做大做強產業的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省政府每年將地方誌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由分管副省長擔任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主任,與各市州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着力推動。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以戰略目光和全局高度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地方誌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做好地方誌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其納入當地文化建設的總體佈局,不斷推動地方誌事業健康發展。

二、明確目標,強化落實,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過去兩年,全省各級地方誌工作部門認真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第五次全國地方誌工作會議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苦幹實幹,志書編纂不斷推進,年鑑工作有序開展,志書質量有了新的提高,修志部門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地方誌事業取得了新的發展。但也存在地方誌工作機構不健全、工作制度不完善、工作進度跟不上以及修志機構自身能力不強等問題,尤其是與省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相對照,還有較大差距。各級政府以及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認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環節,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推進。

一是要始終堅持地方誌工作的正確方向。第二輪修志記述改革開放以來甘肅社會的發展變遷。總結編纂這段歷史,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全面、系統、客觀、準確地記述全省自然演進和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要以深入學習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爲指導,正確處理好政治與學術、理論與實踐、修志工作與中心工作的關係,依法履行好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督促指導的職能。

二是要堅持依法修志。今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全省地方史志系統要認真落實好《地方誌工作條例》和《甘肅省地方誌工作規定》,實現地方誌工作規範化、長遠化和法治化。要以修志編鑑爲重點,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靠實工作責任,開拓工作思路,切實做到“一納入、八到位”(將地方誌工作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切實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機構到位、編制到位、經費到位、設施到位、規劃到位、工作到位)。要加強與各級人大、政府法制部門和出版行政部門的協同配合,通過開展法律宣傳教育、組織執法檢查等活動,敦促有關方面落實法律規定事項,依法調節和規範社會修志、用志行爲。要立足地方誌工作和省情實際,探索建立促進地方史志事業發展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瞄準解決問題的着力點,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推動地方誌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是要進一步加快修志編鑑進度。編修志書和編輯年鑑是地方誌工作的兩項基本業務。根據李虎同志剛纔的報告,我省的修志編鑑工作總體進展是好的,但是要按期完成省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特別是省政府與各市州政府簽訂的20xx至20xx年目標任務,還需付出很大的努力,尤其是有的單位至今還沒有啓動相關志書的編纂工作,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第五次全國地方誌工作會議提出,到20xx年要全面完成二輪省、市州、縣市區三級志書編纂任務,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地方誌工作的意見》確定20xx年基本完成省、市州、縣市區第二輪志書編纂任務,而目前僅完成了32%,今後幾年要完成近120部志書的編纂,任務相當艱鉅。這裏需要強調的是,既然省政府與各市州簽訂了目標管理責任書,就必須按照責任書的要求,100%的圓滿完成任務,這既是對各市州、各有關部門的一次能力檢驗,也是“工作落實年”給予我們的政治考量,更是踐行“三嚴三實”的必然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緊緊抓住二輪修志和年鑑編輯兩項重點任務,充分發揮修志部門和審志部門兩個積極性,進一步細化任務目標,明確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不斷加快修志編鑑工作進度。對工作滯後、進度緩慢、質量不達標的志書編修工作,要提前介入、靠前服務,認真查找原因,督促提高效能,儘快迎頭趕上。

四是要不斷提高志書年鑑的質量和水平。志書質量是地方誌的生命所在。各級修志部門要把保證質量作爲首要責任,將質量意識貫穿於修志編鑑工作的始終。要以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嚴格遵循地方誌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健全和完善志稿評議、質量評價、審查驗收、批准出版等制度,精心把好各個關口,確保史實的真實性、準確性,絕不能在政治觀點以及敏感問題上出差錯,努力創編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佳志。要進一步發揮好省地方史志辦統籌規劃等職能,動員和組織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地方誌事業中來,整體推進全省第二輪修志工作。

五是要加強與中心工作的融合。資政是地方史志工作三大功能之一,也是最具時代性的特徵之一,只有開發利用好地方史志資源,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才能賦予其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爲引領,緊盯省委、省政府1236扶貧攻堅行動、3341項目工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等中心工作部署,積極尋找地方誌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主動爲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富民興隴服務。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地方、行業、單位和重點專項工作特點,用法治的思維和改革的辦法,整合各方面力量,全面推動地方史志工作做好、做實、做細。要樹立修以致用、修用並舉理念,不斷拓寬工作領域和服務領域,加大地方文獻挖掘、地情資料收集、區域特點研究和部門、行業大事記等史志研究及課題諮詢等方面工作力度,挖掘歷代方誌中高含金量的資料,實現地方誌工作與中心工作的有效對接和有機融合,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真正做到用歷史的智慧創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

三、加強領導,強化地方誌事業發展保障

編纂地方誌是一項複雜系統的文化工程。要繼續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持、社會參與的地方誌工作基本格局,按照國務院《條例》和省政府《規定》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地方誌工作領導責任制,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分管領導要真抓實管,真正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結合重大經濟文化項目,給地方誌工作部門出題目、壓任務,發揮地方誌工作部門的作用,加快地方誌成果向智力成果的轉化。要推動志書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努力擴大史志文化的受衆面。社會有關方面要積極參與支持地方誌工作,建立健全鼓勵、扶持、引導社會參與修志的激勵措施,形成全社會重視修志、支持修志的良好氛圍。省史志辦要不斷強化對全省修志編鑑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及時掌握進展情況,定期向政府報告。要高度重視地方誌專業人才培養,通過專門選調、定向培訓、進修提高等途徑,吸收引進專門人才,造就高層次修志隊伍。要切實關心修志人員工作和生活,爲他們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盛世修志,惠澤千秋。修志問道,以啓未來。做好新時期地方誌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希望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修志工作者,振奮精神,銳意進取,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投入文化大省建設事業,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2

同志們:

剛纔,維峯副 省長代表省委、省政府就我省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扶貧攻堅工作做出了總體部署。維峯副 省長的講話,站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全省近三年來扶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成效,對今後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改革任務、重點工作等都做出了明確的指示。春貴同志 傳達了的講話、全國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幾個典型從不同角度介紹了經驗,很有借鑑意義。我們要深入學習,認真貫徹。下面,就如何貫徹維峯副 省長的講話精神,紮實做好全省20xx 年扶貧攻堅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明確脫貧目標,堅決按期完成扶貧攻堅任務

目前,我省國家已認定的建卡識別貧困人口155 萬,統計在冊貧困人口256 萬,佔全省農村人口13.6% 。前三年已累計脫貧42 萬人,還有貧困人口214 萬,按此進度,還需用15 年時間,到20xx 年才能完成統計在冊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國家扶貧綱要及我省貫徹意見已經明確要求到20xx 年必須完成現有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這是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政治任務, 必須堅決按時完成。

(一)限定時限,堅決按時完成脫貧目標

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重點縣資源 稟賦條件、工作基礎等方面綜合研 判,將完成脫貧目標限定爲:國家重點縣必須在20xx 年前完成現有統計在冊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省級貧困縣必須在20xx 年前完成現有統計在冊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它縣市必須在20xx 年前完成現有統計在冊貧困人口脫貧任務。20xx 年國家重點縣農民人均收入達到全省農民人均收入的60% 以上,省重點縣達到70% 以上;20xx 年國家重點縣農民人均收入達到全省農民人均收入的70% 以上,省重點縣達到80% 以上。各縣市要依據此要求列出年度脫貧人口、收入等指標,於3 月末報市地扶貧辦彙總,4 月10 日前報省扶貧辦審覈備案,省扶貧辦將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二)建立機制,激勵率先完成脫貧任務

堅決執行扶貧工作“縣抓落實”原則,建立率先完成脫貧任務激勵機制。一是對各縣市每年完成脫貧情況通過媒體向社會公佈,並通報給省市黨委、政府及組織部門,發揮組織監督和社會監督作用。二是對完不成年度脫貧任務的縣市將減少資金支持,不安排試點和產業項目。對超額完成年度脫貧任務,提前完成全部統計在冊脫貧任務的縣市加大支持力度,其中屬於重點縣的在下一輪確定重點縣時優先排序。

二、創新機制,狠抓落實,推進各項扶貧攻堅工作開展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啓動扶貧工作以來,近三十年來,我省扶貧工作經歷了爭相競貧、爭相脫貧幾個輪迴。貧困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階段政績觀的導向,隨時發生着微妙的變化。但無論有哪些因素介入,我省部分縣貧困的現實、貧困羣衆急於改變生產生活窘況、有尊嚴的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迫切要求是實實在在的。因此,無論講黨性原則,還是重職業道德,都要求我們從事扶貧工作的同志,要真正心繫貧困羣衆,善謀敢斷,改革創新,務實肯幹,立黨威,積民德 ,圍繞脫貧目標,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業績。

(一)實施整村推進扶貧工程,建設美麗鄉村

應該看到,我省實施整村推進扶貧工作以來,對改變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起到了積極作用,一些重點縣敢於整合資金集中投入,使一些貧困村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示範村,但多數村依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貧窮面貌。因此,有必要重新評估整村推進的建設方式,賦予整村推進新的內涵。今天提出“整村推進扶貧工程”,核心是從根本上改變貧困村貧困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共同建設和享受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一是悉心選擇貧困村。要解決整村推進選擇上存在的問題,堅決制止選擇經濟條件較好村,搞錦上添花整村推進現象。從今年開始,各縣整村推進必須從最困難村依次排序進行,違背這一要求的,公開通報批評,取消整村推進項目安排。對已經認定,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整村推進村 由本縣負責在社會幫扶或自行幫扶中解決,省裏視情況給予適當扶持。二是增加投入集中建。整村推進實行按縣差異化確定 村數,提高整村推進投入標準,鼓勵集中連片建設,各縣要整合文化衛生、泥草房改造、自來水入戶、農村環境治理、道路交通、農田水利等資金,集中投入到整村推進工程中,確保建設一村、穩住一村、發展一村,把貧困村建設成爲羣衆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美麗鄉村。三是尊重羣衆選項目。到縣整村推進資金,由縣結合項目實施村或區域致貧原因,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統籌安排使用。整村推進立項、論證、審批、建設、監督、驗收等權限下放縣級政府執行,省扶貧辦備案。四是實行嚴格檢查制度。省、市扶貧辦將組成巡查督查組,加強對整村推進項目進展情況的督導,一查是否真的貧困村,二查是否尊重羣衆意願,三查是否有違規行爲,四查是否按期完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分清責任,及時處理。

(二)實施脫貧致富產業工程,建立穩固產業扶貧體系

從現有的材料看,產業扶貧總體效果較好,是解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深受貧困羣衆的歡迎,但在實踐操作上,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一是要解決“三個”主體問題。今後申報產業項目,包括20xx 年末下達今年實施的項目,都必須明晰“三個”主體,即國家投資產權主體是縣、鄉政府或村集體,受益主體是貧困戶或者貧困村全體羣衆,經營主體是投資者或建設企業。不得將扶貧產業投資變成企業或個人資產,使扶貧產業投資能夠成爲政府長久有序利用的資源,不斷積累放大國家扶貧投入效益。二是投入原則。扶貧產業投資必須堅持積極穩妥原則,不能因爲投資方向不對,加重貧困羣衆的負擔,造成投入浪費。因此,要立足貧困農民熟悉、樂於接受、技術簡單、風險較低的種植、養殖業開發項目,農產品加工及銷售項目。立項必須依法確立貧困戶受益方式、收益目標、違約責任等法律要約,保護貧困羣衆的合法權益。三是集中投入。要改變投入方式,集中力量規模 開發,省裏不再受理分散、零星項目,各地要結合本地產業發展規劃、資源與技術優勢設計扶貧 產業項目,項目申報於4 月10 日前結束,採取競標分配,希望各地提高項目設計水平,特別是要嚴格執行國家建設標準,藉此把本縣扶貧產業項目庫建立起來。這裏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已經建成的產業項目利用的不好,希望市縣扶貧辦認真研究措施,儘快完善,發揮作用,6 月份省裏組織複查,對問題項目交由審計、紀檢部門處理,決不許浪費百姓的“活命錢”。

(三)實施情繫老區建設工程,加快革命老區脫貧步伐

我省有一、二類革命老區30 個縣(市、區),老區人口615 萬。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我省老區人民流血犧牲支持革命,對打敗日本侵略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我們黨和政府及今天享受美好生活的人們永遠不能忘記的。由於老區多爲自然條件較差的偏僻地區,那裏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還比較艱苦,貧困程度較深,因此,我們要加大對革命老區建設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老區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是擴大老區 集中連片扶貧投入。要抓好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建設工作,項目縣要整合涉農資金加快實施進度,保證工程質量,高標準完成項目區內生產生活設施配套建設,使建成的項目區成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的樣板,美麗鄉村的典範。對重點縣老區能夠集中連片整村推進的貧困村優先給予支持,非重點縣一類老區增加整村推進比例。二是改變老區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從今年開始,老區專項資金適當集中使用,重點用於支持一、二類老區縣整合資金集中投入貧困村建設,用於發展主導產業的引導性投入,以調動地方政府建設革命老區的積極性。

(四)實施助學培訓扶貧工程,努力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容易看到的是自然環境差、資源貧乏,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是農民觀念落後、素質偏低。 治窮先治愚,努力發展貧困地區教育水平,提高貧困適學兒童、青少年受教育程度,特別是職業技能教育程度,是解決貧困家庭徹底脫貧的治本之策,也是新時期扶貧開發的一項戰略性措施。 一是抓好社會助學活動。要針對國家機關、省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制度的變化情況,困難羣衆對救助性幫扶的要求,引導由捐助物資向捐資助學轉變。鼓勵社會團體、個人把扶貧項目,由一般基礎設施建設轉爲扶持教育發展和支持貧困孩子就學項目。二是認真實施好“雨露計劃”。“雨露計劃”是扶貧系統支持貧困羣衆子女接受職業教育而開展的一項重要工程,是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途徑,必須認真組織實施好。縣市扶貧辦要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大等困難,幫助一個孩子比建設一個項目更能體現人性關愛。三是做好溝通協調工作。要發揮扶貧辦總協調職能,主動與教育部門溝通,督促落實好特困片區義務教育各項支持政策,比如農村教師補助、定向招生等,協調落實好各種捐資助學活動,保證資助的是真正貧困家庭子女。要主動與勞轉部門溝通,做好培訓轉移。 要把握市場需求,開展加工業、服務業等有利於勞動力轉移的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努力構建技能培訓、外出務工與返鄉創業良性互動的勞務輸轉新 格局。要加強信息服務和就業指導,抓好職業技能鑑定,增強勞務經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努力實現穩定就業、高層次就業。

( 五)實施金融扶貧工程,提高自我脫貧能力

金融扶貧是大扶貧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發貧困家庭自我脫貧的有效手段,也是解決扶貧資金不足的主要途徑。一是加大貼息支持。鼓勵貧困家庭、貧困村、各類帶動貧困戶參與的農業經營組織、聯結貧困戶的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積極利用金融機構貸款發展生產,縣市扶貧辦要主動作爲推動有效對接,簡化手續,擴大貸款規模。二是擴大互助金試點 規模。互助金扶貧 模式,是解決扶貧投入“水過地皮幹”的有益探索,通過互助金累積投入,能夠爲重點縣留下一筆可持續利用的扶貧資源。目前看,我省試點有喜有憂,個別縣市積極性不高,今年採取競爭分配辦法,對積極性高、有較好管理機制的縣市集中投入,資金由縣統籌安排使用,省裏備案。三是鼓勵金融扶貧創新。各縣市要創新思路,針對本縣扶貧金融需求與金融部門共同探索穩定的支持渠道,適用的貸款產品,對機制創新有活力的金融扶持模式,給予專項貼息支持。對互助金管理中發生的費用,在入股農戶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提取一定的佔用費,以保證規範管理,防範風險。

(六)開展綜合扶貧示範工作,推進特困片區城鄉發展一體化

特困片區是我省扶貧攻堅的重點,在特困片區,通過建立綜合扶貧示範區,破解特困片區城鄉二元結構造成致貧的體制機制障礙,探索推進特困片區城鄉發展一體化路子。示範區要以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爲核心,圍繞小城鎮和中心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完善金融和服務業、加快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創業,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農民收入快速提高。要選擇有工作基礎、黨政一把手重視扶貧工作,有能力整合各類建設資源的縣先行設立示範區,逐步擴大。

(七)開展經營方式創新示範工作,推進特困片區現代化大農業建設

依託“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開展特困片區農業經營方式創新示範,支持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等發展現代農業經營形式帶動貧困戶發展,鼓勵貧困家庭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發展股份合作農業和產業化經營,重點支持現代農機合作社整村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採取扶貧項目集體所有、入社貧困戶入股補助、購機補助等多種形式扶持貧困戶依靠現代農業經營方式保障脫貧致富。鼓勵各地大膽探索具體實施辦法,只要有利於貧困家庭穩定脫貧,有利於構築扶貧長效機制,都可以大膽實踐。

(八)開展扶貧對象識別工作,建立精準扶貧體系

要按照 “ 縣爲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 ” 的原則,建立起精準扶貧工作機制。要按照國家統一標準,進一步細化、量化和完善我省識別制度。要堅持實事求是,決不許爲提高本縣貧困人口數量,將不符合條件的低保戶、五保戶、殘疾人等納入識別範圍,確保新啓動識別確定的貧困戶真實可靠,以此做好建檔立卡、分析致貧原因、逐戶制定幫扶措施等工作,做到脫貧一村 “ 清除 ” 一村,脫貧一戶 “清除 ” 一戶。各縣要克服爲難情緒,切實承擔起職責,提前做好人員、工作準備,待國家方案下達,立即啓動我省識別工作。

(九)做好社會扶貧組織工作,努力挖掘社會扶貧資源

全社會參與扶貧,黨政機關、企事業和社會團體定點扶貧,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是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具體體現。一是協調好國家機關幫扶工作。要加強與中央定點扶貧單位的溝通協調,特別是農業部幫扶的我省大興安嶺南麓片區,各縣要針對幫扶司局職能設計項目,主動彙報工作,爭取更多支持。要宣傳幫扶單位取得的成績,讓善舉引導社會共識,讓感恩贏得善舉。二是完善我省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扶貧制度。依據不同單位職能、經濟(智力)實力等因素,實行差異化定點幫扶,做到有力出力,有智出智,確保幫扶取得實效。要大力支持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軍隊和武警部隊參與扶貧開發工作,積極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以多種形式幫扶農村困難羣衆。要建立社會扶貧信息平臺,用好的機制吸引想做好事的人,讓想扶貧的能扶得着,想捐贈的能捐得出。要營造輿論氛圍,引導全社會重視扶貧事業,關注貧困羣衆生活。三是儘快建立包扶機關幹部駐村幫扶制度。片區市、重點縣都要組建駐村工作隊,把駐村入戶扶貧作爲培養鍛鍊幹部、特別是青年幹部的重要渠道和平臺,實現長期化、制度化。

三、提升素質,加強管理,推動全省扶貧攻堅工作有序進行

到 20xx 年,我們既要完成現有 214 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還要按照精準扶貧新機制要求努力做好新識別貧困人口的扶貧工作;既要認知各種不確定因素造成的年度返貧人口,還要面臨“四化”同步給扶貧工作提出的新挑戰,更要看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扶貧工作的新要求。對此,必須清醒地看到今後面臨的扶貧任務將是十分繁重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新挑戰,要求扶貧 隊伍一定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切實增強能力建設,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更好地做好扶貧開發各項工作。

(一)加強能力建設,提高工作效率

在部署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指出,我黨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羣衆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從面上掌握的情況看,全省扶貧系統能力不足問題具有普遍性,表現爲工作落實不夠、創新意識不強、勤政廉政不嚴。所以,必須把提高扶貧系統能力建設作爲提高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內容認真抓好,不斷提高做好扶貧工作的本領。一要提高學習能力。要學政治。黨的以來,以同志爲的新一屆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建黨治國新方略、新理念、新思想,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新任務、新目標、新要求,這些都需要我們靜心凝神系統學習,深入理解,內化於心。只有理論清政策 明,才能保證思想不偏軌,全心全意做好扶貧工作。要學業務。我們都講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的基本要求是要懂這一行的業務,否則難以愛得起來。這段時間和省辦及許多縣裏同志交流,感到有許多同志不熟悉業務,重點縣的農村人口少的也有七八萬人,縣級扶貧辦只有幾個人,業務不精怎麼開展工作?所以,希望我們扶貧系統的同志一定要學好業務,鑽研業務,使業務能力與承擔的職責相匹配,纔能有工作的話語權,用真本事幹好工作。要學文化。文化的積澱是學好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前提,有文憑不等於有文化,許多同志缺乏機關幹部最基本的文字功底,有的縣上報的工作總結質量很低。所以,希望我們系統的同志要謙虛學習,多看幾本語文書,多看幾本機關應用文寫作。二要提高協調能力。扶貧開發工作是求人的事,許多時候是我們笑臉對人家冷臉,但有一點我們是有底氣的,我們從事的是積黨德、行民 善的德政事業,有底氣還要幹成事,幹成事的要件是有綜合協調能力。要善於縱向溝通。縱向溝通能力強,才能向上反映社情民意,爭取支持理解,有可能幹成你想幹的事;才能向下傳遞政策信息,獲取羣衆認可,夯實你幹成事的基礎。溝通要講究誠實信用,對上要誠而忌虛,對下要信而忌騙。要善於橫向協調。扶貧涉及的財政、發改、交通、農業、水利、教育等部門都比我們扶貧辦位高權重,我們細語笑臉不是敬畏權力,而是更好服務貧困羣衆,提高工作效率。協調既要講究不厭其煩,又要講究巧借體制之力。要善於調查研究。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扶貧工作更是如此,我們面對的是社會弱勢羣體,分散而個體差異大,訴求多而變化大。因此,必須要深入下去,敢於面對面摸實情、看實事,才能把羣衆反對的事情不推行,把實踐驗證的好做法提煉出來,上升爲政策行爲,指導我們做好工作。要善於做好羣衆工作。善於做好貧困羣衆的工作是扶貧幹部的基本素質,要努力提高政策表述能力、說農民話能力、農民愛聽能力、農民聽了信服能力,化解好各種利益碰撞產生的矛盾,做到和諧扶貧。三要提高落實能力。扶貧工作的主要對象是貧困村和貧困戶,直接面對的是貧困羣衆。我們工作的任務是把黨的扶貧政策和扶貧措施全面落實到位,幫助貧困羣衆脫貧致富。特別是對縣級扶貧幹部來講,抓各項工作落實幾乎是工作的全部。要抓政策落實。堅定執行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嚴格督促相關部門落實各項具體扶貧政策規定,保證扶貧政策落實到位,政策落實到位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政治保障。要抓資金和項目落實。扶貧資金和項目是我們開展工作的主要手段,是幫助貧困羣衆脫貧的支撐,資金和項目晚落實 一天,貧困羣衆就在貧困線上多一分煎熬。因此,要把落實資金和項目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項目抓前期,資金抓 預算,提早謀劃,精心組織實施,嚴格質量標準,敢於碰硬推進。從今年起項目管理費分配改爲按業績分等下達。要抓精準識別落實。縣裏有多少符合條件的貧困戶、貧困村,基本狀況,分佈特點,主要致貧原因要清楚。不瞭解基本底數,怎麼有針對性地扶貧,尤其不要爲戴貧困帽子而人爲造假。要抓好典型。重點縣貧困人口比重大,工作指導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注重具有普遍性典型的培育,以點帶面,指導工作。四要提高自律能力。廉潔自律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優良品格。隨着扶貧資金分配權的下放到縣,基層扶貧辦掌握的權力也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扶貧 戰線的同志們一定要警醒,要從自身做起,堅持清正廉潔,一身正氣。要嚴格遵守中央和省委的有關規定,在扶貧資金分配和使用上決不能觸及“高壓線”。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要常懷律己之心,常棄非分之想 ,老老實實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兢兢業業工作,做廉潔自律的模範。

(二)加強制度建設,規範行政行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制度框架內行事,是做好工作的保障。要圍繞扶貧目標任務,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要求,儘快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工作制度和規定。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約束和規範我們的行政行爲,推動扶貧開發工作科學、規範、有序地進行。一是加強省級層面有關制度建設。結合省裏即將出臺的《 <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 > 實施意見》,配合有關部門制定重點縣考覈評價辦法,制定重點縣退出制度、貧困村認定指導規範、駐村扶貧工作隊制度、扶貧資金分配管理制度、扶貧項目管理制度、精準扶貧識別登記制度、扶貧開發工作報告制度等,完善定點幫扶制度、扶貧互助金管理制度等。從省級層面搭建起扶貧工作考覈評估、監督檢查、激勵獎懲體系,用制度和機制規範行政行爲。二是加強縣級層面具體操作性制度建設。各縣市要根據這次會議要求,結合第二批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和完善各項制度建設,制定省級各項制度具體操作性辦法,完善和制定貧困村和貧困戶認定製度,制定資金和項目公開公示制度、扶貧項目檢查驗收制度、扶貧項目審計制度、產業項目產權管理制度、扶貧貼息項目管理制度等,完善項目招投標制度。從縣級層面搭建起扶貧工作實施規範、羣衆受益、社會監督、縣抓落實的行政作爲體系。要發揮各級紀檢、審計、財政部門的監督作用,加強對扶貧資金項目的檢查,防止騙取、擠佔、挪用、截留、貪污扶貧資金的現象發生,確保扶貧資金使用安全和效益發揮。

(三)加強機構建設,推動工作落實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做好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關鍵在於扶貧機構和幹部隊伍建設。從全省扶貧系統現狀看,半數縣市扶貧機構不健全,人員經費不足。特別是有的重點縣扶貧機構職級低、人員少、經費不足、辦公條件較差。由此導致一些縣市扶貧工作業績平平,處於上級給錢就乾點事,無錢就應付了事的局面。在扶貧工作機構和幹部隊伍建設上,一是加強工作機構建設。要充分認識扶貧 開發工作的長期性、艱鉅性和重要性,各縣市的扶貧機構設置要適應新時期扶貧工作要求,樹立扶貧是最大的民生,是最根本的公平正義的理念。對不重視扶貧工作,機構不健全、人員不足的縣市我們將逐漸減少貧困村認定數量,減少貧困戶識別數量,使其機構人員與扶貧工作量相匹配。按照中央要求,重點縣要在扶貧任務較重的鄉鎮配備專職扶貧工作人員,希望抓緊配備。二是加強扶貧幹部隊伍建設。隨着改革的深入,扶貧工作任務將越來越重。各縣市扶貧辦應根據工作需要,積極請示當地黨委政府,適當增加工作人員職數。要將熱愛扶貧事業、有創新精神和農村工作經驗、善於做基層羣衆工作的人選配到扶貧部門,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業務精通、紀律嚴明、作風紮實的扶貧隊伍。另外要保證扶貧工作經費和必要的工作條件,切實解決扶貧幹部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工作成績突出、表現優秀的同志要給予表揚和獎勵,並積極向組織部門推薦予以重用。省扶貧辦也將加大對基層扶貧幹部的業務培訓工作,努力提高我們這支隊伍的工作能力。

另外,要加強宣傳工作,努力營造全社會支持扶貧工作的良好氛圍。要充分認識到,做好扶貧宣傳工作,有利於廣大貧困地區幹部羣衆掌握黨的扶貧政策,進一步理順思路、更新觀念、創新機制,促進扶貧開發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有利於及時總結交流實踐中創造積累的新經驗,進一步推動各項扶貧事業發展,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扶貧開發工作;有利於堅定貧困羣衆脫貧致富信心,鼓舞士氣,更加有尊嚴地生活。從現實情況看,我省的扶貧宣傳工作不盡人意,部分市縣重視不夠,扶貧項目完成後基本沒有宣傳標誌和項目宣傳內容,更少有扶貧典型經驗、難點問題研究等方面宣傳。希望各市縣今後要重視扶貧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文藝團體等宣傳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宣傳扶貧開發工作,做到電視有影、廣播有聲、報紙有字。要積極宣傳國家、省關於新時期扶貧開發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片區攻堅、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老區建設、社會扶貧等重點工作,深入挖掘實踐中的亮點和特色,認真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成效,充分展示扶貧 工作的業績和成果。要及時掌握重要輿情,快速應對,促進我們工作。對重要宣傳內容,省、市、縣聯動,省辦給予專項支持。

同志們,新時期扶貧開發任務艱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以奮發有爲、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以求真務實、紮實有力的工作舉措,共同推動我省扶貧開發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3

同志們:

在春耕生產即將全面展開之際,我們在枝江市以農機三個百萬活動啓動儀式爲契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一號文件精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以及全省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農機化工作,分析當前農機化發展形勢,安排部署20xx年農機化工作。上午,大家參加了農機“三個百萬”活動啓動儀式,參觀了春季田管、新型農機具展示、農機維修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現場。剛纔,枝江、鍾祥、石首、南漳等縣市作了交流發言,現場辦得好,發言講得好,值得各地學習借鑑。再虎、衛東和少成同志分別就有關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我都贊成。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20xx年全省農業機械化工作成效顯著

20xx年,面對複雜形勢和多重挑戰,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農機部門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的農業發展目標,以深化全面全程機械化示範創建爲主線,以規範執行農機購置補貼、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和農機深鬆整地作業補助政策爲抓手,以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監管爲重點,紮實工作,砥礪前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十三五”農機化發展的良好開局。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裝備水平進一步提升。通過優化購機補貼操作方式,推廣 “一站式”服務,加大水稻插秧機、油菜直播機、糧食烘乾機、秸稈綜合利用機械、深鬆機械、大型植保機械和大型聯合收割機等綠色環保機具敞開補貼力度,紮實推進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強化補貼信息公開、違規聯查聯動和績效管理考覈,有效提高了補貼政策實施的針對性、公平性、安全性和精準性,有力促進了農機裝備水平提升和結構優化。20xx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4600萬千瓦,同比增加132萬千瓦。拖拉機、插秧機和聯合收割機保有量分別達到133萬臺、6.6萬臺和9.8萬臺,報廢淘汰老舊農機4702臺,裝備結構不斷優化。

(二)作業水平進一步提升。各地把推進全面全程機械化示範創建作爲重要抓手,積極爭取黨委政府重視,加大資金項目投入,深化全面全程機械化示範創建,探索適宜本地作物和區域特點的農機化技術路線和生產模式,有效帶動了全省農機作業水平的整體提升。20xx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7.18%,油菜機耕、機播和機收面積三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位,水稻生產機械化繼續位居全國前列。糧棉油、種養加、果茶桑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呈現全面推進之勢,農機農藝融合、農機化與信息化互促共進的局面正在形成。

(三)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各地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從購機補貼政策、財政扶持、項目傾斜以及規範運作等方面,加大對新型農機服務主體的培育力度,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向縱深發展,農機服務規模化、集約化、規範化發展態勢明顯,社會化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截止20xx年底,全省農機作業服務組織達8200多個、農機專業合作社達2200多家,其中有30家合作社被評爲省級農機合作社示範社,10家被評爲全國農機合作社示範社。各類農機服務主體正向規模更大、服務能力更強邁進,正日益成爲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集成的試驗田、全程機械化新模式的展示場和新型農民的訓練營。

(四)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各地堅持把安全生產挺在前面,堅持農機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一起抓,通過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創建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活動,強化“變型拖拉機”移交整治,不斷提升農機持證率、掛牌率和年檢率“三率”水平,有效控制了農機重特大事故的發生,鞏固了全省農機安全生產的好形勢。20xx年全省發生農機事故340起,死亡4人,受傷31人,農機事故四項指標全面下降,沒有發生較大以上農機事故,農機安全生產態勢平穩。

(五)履責水平進一步提升。各地按照“兩學一做”、黨風廉政、履職盡責的要求,強化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落實,將業務工作與各項政治學習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以學習促業務工作,以學習促能力提升,部門作風持續改進,凝神聚力推發展的良好行風正在形成。特別是在推進農機深鬆整地、秸稈機械化還田、農機抗災復產保目標和實施機械化助力精準扶貧等方面成效明顯。全面完成了農業部下達的150萬畝農機深鬆整地作業任務,主要農作物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率超過80%,農機化在抗災復產保豐收中的主力軍作用凸顯。《農民日報》對湖北等4省開展的抗災救災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張桃林副部長做出批示:“偉國同志:這組報道生動展現了農機人在農業搶險救災,保生產中的鐵軍形象,看了很感動、很受鼓舞!”。

總的來看,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效顯著、亮點紛呈,爲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和穩定農民大災之年不減收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社會廣泛好評,得到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這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機化發展的結果,是各級農機主管部門共同努力、專家科學指導、農民羣衆辛勤勞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農機局,向全省農機系統幹部職工、科技工作者、農民機手錶示衷心的感謝!

二、新常態下農機化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當前,我省農機化發展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農業生產已全面進入農機作業爲主的新階段,農機化滲入到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融入農業產業鏈條的廣泛領域。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對農機化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輪科技革命所帶來的製造業技術和農業技術創新,以及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爲農機化發展提供了新機遇。農村深化改革,構建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對農機化發展提出了新挑戰。農機化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從總量和水平看,隨着國家購機補貼等一系列扶農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民購機用機積極性持續高漲,截止20xx年底,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4600萬千瓦、農機專業合作社達2200多家、主要農作物作業水平達到67.18%,分別比“”增長37%、90%和提高16個百分點。農機作業已由耕種收擴展到種植、田管、收穫和初加工等環節,由種植業拓展到養殖業、初加工業,正向全程全面邁進;農機具由單一作業、低技術含量向多功能、高性能轉換;農機經營主體由單家獨戶爲主向合作化、規模化發展。農機化整體水平正由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轉型升級。

從需求和機遇看,隨着城市化步伐加快,農村勞動力老齡化、低齡化嚴重,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發展農機化成爲唯一“靠譜”選擇;在減輕生態、資源、環境約束壓力、減少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實現綠色增產、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上,農機大有用武之地;主要農產品價格倒掛倒逼我國農業生產降低成本,農機可以發揮作用;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對農機提出配套化、高端化、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

從挑戰和制約看,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省農機化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日益突出,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農機化發展不平衡,糧食作物薄弱環節(如播種、田管)、經濟作物關鍵環節和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緩慢,系統性解決難度較大。二是先進適用農機裝備有效供給嚴重不足,缺門斷檔和中低端產能過剩並存,機具的可靠性、適用性有待提升,結構性矛盾突出。三是農機農藝融合不夠、科技創新不足、成果轉化不多,人才隊伍建設滯後,農機化公共服務手段落後。四是農機服務產業化程度不高、機制不靈活、服務質量與效益不高。

總之,隨着農機化發展環境和形勢的深刻變化,農機化工作對象、內容、領域等也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們必須以變應變、順勢而爲,主動打破思維定式、路徑依賴和工作慣性,適應發展新形勢,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更加註重規劃引導、更加註重政策引領、更加註重創新驅動、更加註重後續服務、更加註重法治保障,堅持從供需兩端發力,加快培育農機化發展新動能,發揮農機化在穩產能調結構、降成本增效益、添綠色可持續以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紮實做好20xx年農機化各項工作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20xx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全國和全省農業工作會議明確了推進結構調整、推進綠色發展、推進創新驅動,推進農村改革,穩定糧食生產“四推進一穩定”的工作佈局。各地農機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服務大局,着力推進農機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管理、增添動能、補短板、強主體,加快“機器換人”步伐,推動農機化提檔升級,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提供有力支撐。重點抓好“五突出五提高”。

(一)突出創新驅動,提高農機裝備供給水平。瞄準“產業急需和農民急用”,加大農機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着力提高綠色環保農機裝備供給水平。一是強化供需對接。通過搭建農機產品供需信息對接平臺,引導農機生產者和使用者加強聯繫,引導資本、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向農機裝備製造產業集聚,挖掘農機化發展滯後區域和領域的發展潛力,強化需求側對供給側的引領。二是實施科技攻關。加快研發適宜丘陵山區、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的農機裝備,提升農機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能力,扭轉不同程度存在的“無機可用、無好機用、有機難用”困局。三是擴大有效供給。繼續加大對秸稈機械化還田及綜合利用、保護性耕作、節水灌溉、高效植保、精準施肥和農機深鬆整地等綠色增產技術所需機具的補貼與推廣力度,不斷提高農機具的可靠性和適用性,全面提升農機化科技的有效供給能力。

(二)突出規範便捷,提高扶持政策供給水平。以實現有限資金規模下的敞開補貼爲目標,圍繞“縮範圍、控定額、促敞開”的改革方向,集中資金補重點、補短板,切實提高系統性、精準型農機化政策供給水平。一是規範執行購機補貼政策。堅持綠色生態導向,優化購機補貼實施方案,科學確定補貼範圍,不斷提高資金分配的精準性和科學性。強化補貼實施全過程監管,推進政策規範高效廉潔實施。二是完善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的雙重驅動,加快淘汰“變型拖拉機”和能耗高、污染重的老舊機械,大力推廣符合“國三”標準的動力裝備,促進農機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三是創設發展扶持政策。全面落實農機免費監理政策,積極探索農機信貸、租賃、金融服務、農機保險、作業補助等政策試點,拓寬政策扶持渠道,提高農民購機能力和用機效率。四是狠抓示範項目管理。執行好各級農機化示範項目,不斷提高項目執行效果,確保建一個、成一個、帶一片。

(三)突出互促共進,提高農機技術供給水平。全面全程是農機化的發展方向,要切實加強與涉農各行業的溝通聯繫與協調配合,全面拓寬農機化服務領域,發揮農機化在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深化全程全面示範創建。圍繞主要糧食作物和特色經濟作物,加大全面全程機械化示範創建力度,加快突破糧食作物薄弱環節、經濟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瓶頸,分品種、分區域總結提煉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今年爭取再創建6個國家級全程機械化示範縣。二是促進“三個融合”。大力推進農機與農藝、農機化與信息化、機械化與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相融合。重點抓好北斗農機精準作業示範項目的實施工作。三是抓好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搞好作業進度統計和機具調度,保障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活動有序進行。全面完成160萬畝農機深鬆整地作業任務,力爭水稻、小麥和油菜機械播栽水平分別達到47%、52%和42%以上。四是狠抓綠色生態農機化技術推廣。加大節水灌溉、精準施肥施藥、深鬆深耕、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等生態友好型、綜合利用型農機化技術的推廣力度,全力服務農業“一控兩減三基本”行動。

(四)突出能力提升,提高農機人才供給水平。抓好農機化工作,必須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幹部隊伍,要有一支技術過硬的科技領軍人才,要有一支功夫過硬的實用人才,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不斷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新理念高素質行業人才供給水平。要狠抓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強化農機手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層層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大力弘揚農機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鼓勵農機新型經營主體參與創新創業,全面激發農機人才隊伍發展活力。

(五)突出規範引領,提高農機服務供給水平。着眼於發揮“有效的市場”和“有爲的政府”兩個積極性,從解決農民和企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着手,推進農機化管理“放管服”改革,提升農機化服務能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一是推進農機化管理改革創新。要加快普及“互聯網+農機服務”,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二是推動農機作業服務轉型升級。圍繞“五區一園”建設,引導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機大戶等農機服務主體入園創業,探索“機農合一”等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模式,發揮機械化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三是紮實開展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要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隱患排查,深入“平安農機”創建,健全監管網絡,堵塞監管漏洞,夯實安全生產基礎;不斷農機安全監理隊伍建設和裝備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手段,推進農機監理工作科學化、規範化。

四、着力抓好當前春季農機化重點工作

2月4日,農業部召開了全國春管春耕暨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視頻會議,吹響了全國農業春耕生產的動員號角。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餘欣榮強調要發揮農機作用提高春耕農業生產質量,特別要注重加強機手培訓、注重促進機藝融合、注重提升農機服務。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辦“三個百萬”活動啓動儀式,就是要爲春季農業生產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掀起春季農機化生產高潮,引導全省廣大農機人員投入到春耕生產一線。各地要增強工作主動性,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堅決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堅決抓好購機補貼政策實施工作。今年中央安排我省補貼資金額度爲8.241億元,較上年度減少了2個多億。如何用好這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好效益,顯得尤爲重要。總的要求是,突出重點,全面敞開,深化落實,強化管理,確保政策規範高效廉潔實施。一是突出補貼重點。對深鬆整地、免耕播種、高效植保、節水灌溉、高效施肥機具和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服務農業“一控兩減三基本”機具,要重點補貼。二是強化績效考覈。今年,省局將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延伸績效考覈,各地要高度重視,積極配合。三是推進電商銷售農機。目前,購機補貼陽光政務網上直補項目開發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今年將先對拖拉機實行網上直補試點,後續再逐步增加品目,各地要對網上購機的申請優先審覈。四是重申國Ⅱ產品辦理時限。年前,已專門發通知,明確了國Ⅱ產品的辦理時限,我再強調一下,對於20xx年12月1日之前購置的國Ⅱ產品機具,錄入補貼系統的截止日期是今年3月15日之前,補貼結算截止日期是3月31日之前,還沒有掃清尾巴的縣市,務必加快辦理進度,過期後果自負。五是強化違規行爲查處和日常監管。農財兩廳聯合制定的《農機購置補貼產品經營違規行爲處理規定》即將下發,各地要堅決貫徹落實,細化本地工作流程,共同做好補貼產品經營違規行爲查處工作。特別要提出的是,各地要加強對經銷商的監管,購機補貼辦理一定要去經銷商化。

(二)堅決抓好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20xx年貴州“4.29”、山東“8.11”兩起變型拖拉機重大事故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春耕生產大忙季節是農機事故高發期。各地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範各類農機安全事故的發生。一是抓好變型拖拉機治理。各地要按照屬地管理、“誰批准誰負責”、“誰發牌誰負責”的原則,堅持依法監理,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再給變型拖拉機辦理登記上牌,堅決遏制變拖牌證的增量。要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彙報,積極與公安、交通部門協商,儘快儘量移交,少留尾巴,不斷消除隱患。要加強存量變型拖拉機管理,嚴格年檢年審,對檢驗不合格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變型拖拉機,堅決不予通過,促進變型拖拉機加快淘汰。二是抓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要大力普及春季農機安全作業常識,不斷提高農民安全意識;農機監理人員要認真抓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年檢年審工作,改善農機安全技術狀況,消除農機事故隱患,預防農機事故發生,爲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三)堅決抓好當前春季農機化生產。各地要以今天的農機“三個百萬”啓動爲契機,及時組織農機人員進村入戶,指導機手保養、調試和檢修農機具;要加強機手培訓,重點是培訓新型經營主體的技術骨幹,掌握技術要領,提高操作水平,落實好關鍵技術,確保機手以較高的技能水平、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到農業生產。要利用春耕大好時機,大力推進農機深鬆整地,爲全年深鬆任務完成爭取主動;要大力推廣水稻機插機播等農機農藝融合新技術,確保一播全苗;要強化農機跨區作業的組織管理和信息引導,組織農機服務主體開展代耕代種和跨區機耕、機播、機插等作業,加快耕播進度。

(四)堅決抓好農機化信息宣傳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視農機化信息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紮實做好信息宣傳和生產信息報送工作。要大力宣傳農機化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促進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中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宣傳以新發展理念推進農機化工作的成效和經驗,不斷提高農機化發展的顯示度、認可度和影響力,凝聚推進農機化事業發展的正能量。

(五)堅決抓好部門幹部隊伍自身建設。20xx年是一個“政治年”,也是一個“問責之年”。各地農機部門要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爲重要的政治任務,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狠抓績效管理和責任落實;主要負責同志要堅持以上率下,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着力解決農機化發展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新挑戰;要堅持管行業必須管行風,加強幹部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深入推進農機系統強農惠農資金使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堅決糾正損害農民羣衆利益的不正之風,以過硬作風和一流業績樹立農機部門的良好形象。

同志們,春耕大忙季節已經到來,全省農機系統的幹部職工要立即動員起來,以奮發有爲、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精心組織,紮實推進,全力打好春季農機化生產第一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4

同志們:

年末歲初,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最忙的時候,特別是縣區更忙。在這最忙的時候,把各縣區委書記、市直各部門負責人召集到這裏,與黨校的同志一起召開這次會議,不僅說明了我們對這次會議的重視,也體現了這次會議的分量。應該說,召開這樣規模、檔次的會議,是多年來沒有的。這是我們對黨校工作的一次吶喊,一次造勢。相信這次會議之後,市縣兩級黨校工作會上一個新的臺階,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這次會議,是在很好的背景和前提下召開的。

首先,是在20xx年全市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取得可喜成就的前提下召開的。去年,儘管我們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也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就,高於我們的計劃,高於我們的期望值。全市經濟發展各項指標的完成都超過了預期,一些指標處在全省前列。特別是城市的品牌、城市形象、城市對外信譽美譽度,有了比較大的提升。去年,我們獲得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市稱號,取得這樣的成績,對於我們基礎較差的臨沂來說,是不容易的。在威海等膠東地區,由於基礎較好,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對我們臨沂來說,是來之不易的。取得這樣成績,對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意義重大,價值和含金量很高。去年,我們還獲得了“中國市場名城”。雖然我們有20多年的市場發展基礎,有多年“南有義烏、北有臨沂”的廣告宣傳,但還沒得到廣泛的公認。現在,國家工商局通過評估,我們被評爲全國五大市場名城之一,排列第二,真正形成了“南有義烏、北有臨沂”的格局。這塊“金字”招牌就是城市的名片,對於我們城市知名度、市場物流的發展,其效應、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我們還獲得了“中國地熱名城”的稱號。全國兩家,一個在陝西咸陽,一個就是我們臨沂。這是了不起的。將來像臨沂這樣的城市,最能做成世界品牌的資源,就是地熱,就是溫泉。因爲在城市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中,大家最喜歡的城市,應當是休閒、旅遊、度假、觀光的城市。臨沂的溫泉資源,恰恰是做這種城市的最好資源。同時我們有條件打造我們的高爾夫球場,我們有廣闊的水面,有適宜的生活環境和生態旅遊條件,臨沂將來最有可能在中國名城中佔有一席之地。另外,我們還獲得了“中國書法名城”。我們有王羲之、顏真卿書法家出生在臨沂的優勢,有“書法之鄉”“書法故里”的美稱,有豐富的書法資源和歷史底蘊 ,在這個基礎上,通過我們的努力,書法城創建工作,得到了中國書協的充分肯定,成爲全國六個書法名城之一。正是因爲大家的共同努力,因爲各單位、各部門的真抓實幹,才取得這些成就,纔有我們城市很好的張揚。其中,黨校也是勞苦功高、功不可沒的。黨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幹部培訓、理論宣傳、思想庫建設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五年來,共培訓輪訓黨員幹部27萬人次。這些幹部思想理論水平、政治覺悟、實踐能力的提高,所帶來的工作效應、事業效應、發展效應,是不能用數字計算出來的。換句話說,沒有我們的黨校這樣好的培訓,就不會造就出我們現在這麼好的各級領導幹部,也不會有現在這麼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從這個層次說,黨校是立了大功、立了頭功的。黨校的教職員工爲“大臨沂、新臨沂”建設付出了心血,做出了積極貢獻。我們都知道,腦力勞動很不容易,黨校教師作爲其中的一部分,其工作是很辛苦的,市委非常理解。我們黨校貢獻的第二點,就是通過大家的努力,爲我們黨校,爲我們全市贏得了榮譽。這兩年,市委黨校先後獲得全省優秀教學組織獎、優秀科研組織獎、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後勤保障先進單位、業務指導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4所縣區黨校獲得全省先進黨校,在全省黨校工作會議上,我榮幸地作了典型發言。作這個發言與不作這個發言,其層次是不一樣的。這說明我們黨校,在全省黨校系統中,已經排在了第一方陣、第一層面。所以,市委非常感謝黨校、感謝我們教職員工。

第二個背景和前提,是在市委全委會、全市經濟會議剛剛閉幕、各項工作已經作了全面部署的基礎上召開的。這兩個會議,爲全市工作定了調子,黨校工作也有了中心。會議確定了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工作措施、工作目標和要求。這些規定,宏觀中有微觀,原則當中有具體。會議確定了經濟發展的目標、發展的速度、發展的效益。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質的規定。要求明年的增幅要前移,經濟效益要更好,在量和質兩個方面,都要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爭取成爲歷史上最好的一年。明年我們的縣域經濟、我們的增幅和位次,只能靠前,不能落後。只所以這樣講,就是因爲我們是後發城市。只有在困難、挑戰時期,發現、抓住機遇,採取切實措施,奮起直追,才能縮小差距,纔有可能趕上發達城市;越是發展環境、發展形勢大好,對於發達城市來說,其優勢更明顯。因此,我們各級領導要善於分析和把握形勢,迎接挑戰,發現和創造條件,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今年要在注重整體推進的同時,抓關鍵,抓重點,在農村安居工程、土地整合利用、服務質量和水平上做文章。通過實施好安居工程,用好用足政策,推進新農村建設;通過爭做全國一流的政務大廳、一流的信息平臺,加快辦事流程,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通過認真開展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抓好工作創新,特別是幹部工作的創新,促進幹部隊伍建設和思想解放,在全市形成上下一條心、左右一個音、共擰一股繩,齊心協力,衆志成城,共謀發展,共促發展的局面。

第三個背景和前提,是在全國、全省黨校工作會議的基礎上召開的。全國、全省黨校工作會議,把今後一段時期黨校工作的方向、目標、任務、要求,都講得很清楚,很具體,尤其是中央、省委兩位領導的講話,更是給我們黨校工作指明瞭方向。這兩個會議,是我們今後做好黨校工作的遵循。黨校工作應該怎麼做,應當朝那種目標努力。我想,就是高點定位,爭創一流,力爭把全市黨校辦成全國、全省最好的。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樹立自信心,要牢記自信心就是生產力。下面,圍繞“高點定位,爭創一流黨校”這個目標,講幾點意見。

一、進一步增強新形勢下做好黨校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能不能培養出大批優秀的高素質領導人才,關係這個政黨、這個國家的前途命運。我們黨歷來重視幹部的教育培養工作,早在1933年,黨中央就在江西瑞金開辦了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1935年在延安開辦了中央黨校,毛澤東同志親自兼任中央黨校校長,並題寫了實事求是的校訓。臨沂是革命老區,在最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黨中央就在沂南縣岸堤鎮創辦了抗大一分校,中共山東分局在沂水縣創辦了濱海地委黨校。在長期實踐中,黨校緊緊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以教育培訓領導幹部爲己任,爲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培養了大批領導骨幹,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特別是去年世界經濟形勢急劇變化,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擴大。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科學判斷和正確把握宏觀經濟形勢,是對各級領導幹部駕馭複雜局面的一次重大考驗。如何有力應對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把危機當契機,化挑戰爲機遇,進一步促進領導方式轉變,提高領導幹部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是黨校面臨的新課題。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機遇,抓住國家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機遇,抓住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加速的機遇,抓住提升產業發展水平、轉變發展方式的機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力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重民生、抓穩定,不斷開創發展的新局面。爲此,必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加大幹部培養工作力度,顯著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素質和能力,不斷培養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羣衆信得過的幹部隊伍。能否做好這項工作,直接關係到能否不斷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各級黨組織能否帶領人民羣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設社會的宏偉目標,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我們必須從這樣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幹部教育培訓和黨校教育工作的重大意義。

近年來,中央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對加強幹部教育培訓和黨校工作做出具體規範,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去年召開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作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了黨校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胡在這次會議上強調指出:“黨校是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是黨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渠道,在整個幹部教育培訓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要求黨校要充分“發揮五個作用”,樹立“五種意識”,做到“三個適應”。省委對做好新形勢下的黨校工作高度重視,召開了全省黨校工作會議,姜異康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對全省貫徹落實全國黨校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作了部署和安排。

中央和省委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指導性,爲我們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指明瞭方向、明確了任務。全市各級黨委和黨校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把思想高度統一到全國和全省黨校工作會議精神上來,緊密聯繫實際,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二、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校工作

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各級黨校一定要按照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鬥、執政爲民的辦學方針,全面推進黨校工作。

(一)堅持黨校姓黨,確保黨校工作的正確發展方向。黨校是黨直接興辦的學校,必須以黨的旗幟爲旗幟、以黨的意志爲意志。不管形勢和任務怎樣變化,黨校姓黨的原則決不能變,忠誠於黨的立場決不能變。堅持黨校姓黨,核心問題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定地、不折不扣地、創造性地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黨校工作各個方面。黨校工作要自覺從大局去把握,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委的中心工作部署,以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展開。要加強黨校的學風建設,按照理論與實際、學習與運用、言論與行動相統一的要求,努力增強黨校教育培訓的效果。要加強對學員的管理,領導幹部到黨校學習,都按普通學員對待,不允許有任何特殊和例外,努力提高學員的黨性修養。要堅持把培訓和使用結合起來,健全完善黨校培訓與幹部管理部門溝通協調機制,把黨校作爲考察識別幹部的重要渠道,爲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使用幹部提供依據。

(二)堅持改革創新,切實提高黨校辦學水平和質量。按照“新視野、新觀念、新活力、新成果”要求,堅持改革創新,突出辦學特色,提高辦學質量,積極推進黨校工作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要完善教學佈局,堅持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爲中心,繼續完善理論基礎、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和黨性修養四個方面的教學,要堅持開門辦學,充分利用黨校資源和設施優勢,爭取和有關部門等開展聯合辦學,擴大黨校的社會培訓力度。要加大黨校科研工作力度,按照《黨校工作條例》提出的把黨校建成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發揮好黨委政府思想庫作用的要求,貼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貼緊學員的思想工作實際,突出前瞻性、戰略性、實效性,努力多出精品力作。要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既要引進高層次人才,又要加大優秀中青年人才學習深造、社會實踐、對外交流、掛職鍛鍊的力度。要積極探索黨校辦學規律,完善黨校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切實將黨校工作納入制度化、規範化管理軌道。

(三)堅持超前謀劃,推動我市黨校事業全面發展。要根據中央“兩大”培訓要求和市委中心工作,科學制定全市黨校整體性、系統性發展戰略,把當前工作和長遠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推動我市黨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省里正制訂有關市、縣兩級黨校辦學質量評估體系和辦法,市委黨校要根據這一評估體系,與有關部門共同對縣區黨校工作進行指導、檢查、評估;同時要研究出臺爭創全省一流黨校的意見,推動全市黨校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三、努力提高黨校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一直是我們黨的優良學風。黨校作爲在黨委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幹部的學校,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何,是衡量黨校工作的重要標準。近年來,我市組織部門和黨校密切合作,在增強黨校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作了許多有益探索。如市委黨校及時舉辦了xx大精神專題研討班、xx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等多種班次;根據調訓幹部從事工作性質的不同,把縣級班分類別進行相應培訓,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當前,面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嚴峻形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黨校工作會議精神,各級黨校要從臨沂的實際出發,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培訓形式,做好結合文章,進一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進一步完善分類別、分層次的教學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管理制度,規範常規班次的學制,適當增加專題研討班。要適當調整培訓範圍,中央黨校把培訓對象擴大到縣委書記,省委黨校把培訓對象擴大到鄉鎮黨委書記,市、縣(區)兩級黨校培訓範圍,也要作出相應的調整,靈活地增加短期班、專題班和應急班。黨校要立足於教學質量,靠規範化的嚴格管理、人性化的優良服務,吸引留住學員。要樹立以人爲本、按需培訓的理念,加強需求調研,努力使黨校教學貼近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貼近社會實際、貼近學員需求搞好教學。要結合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即將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重視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所組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學研究的同時,加大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教學研究;加大經濟金融危機形勢下的宏觀經濟的教學研究;加大推進經濟文化強市建設、實現“三個率先”發展的教學研究,加大各級幹部提高執政能力、轉變領導方式、創新體制機制的教學研究;加大弘揚實踐沂蒙精神、繼續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的教學研究。要大力推進教學改革,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推行研究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方法,充分利用現場教學、網絡教學、調查研究等形式,邀請有關專家、領導做報告,不斷提高教學效果。黨校教師要把理論聯繫實際的要求貫穿於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善於回答學員思想和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力戒照本宣科、無的放矢。

四、切實加強對黨校工作的領導

黨校是黨直接興辦的學校,黨校事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委的直接關心和支持。我們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重視黨校的地位和作用,切實加強和改進對黨校工作的領導。

第一,要把黨校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認真研究解決黨校改革發展的重要問題。要把黨校工作納入黨委整體工作中去部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縣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要經常過問黨校工作,深入黨校加強調查研究和工作指導;分管負責同志要認真履行職責,研究解決黨校改革和發展的重大問題;要建立健全黨政負責同志到黨校講課、作報告、同學員座談的制度,促進黨校事業健康發展。

第二,要統籌協調好黨校與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關係,增強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整體合力。要形成相應的工作機制,協調好黨校同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關係,切實幫助黨校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推動工作。要完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溝通合作機制,努力形成各司其職、相互協調的工作格局。要進一步完善幹部參訓機制和幹部教育培訓實效考覈評估制度,把培訓規劃和培訓人員落到實處。有關部門要爲黨校的社會調查、人才選聘、幹部交流、現場教學點開發等提供支持和幫助。

第三,要切實加強黨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黨校辦學條件。各縣區要高度重視黨校基礎設施建設,使黨校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建設同步推進、協調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黨校工作條例》的規定,確保黨校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行政後勤等方面工作的經費需要。

第四,要加強黨校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爲辦好黨校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要把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紮實、實踐經驗豐富、年富力強、開拓創新、忠誠於黨的幹部教育事業的優秀幹部選配充實到黨校領導班子。黨校的領導幹部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校務管理能力,努力做到講政治、懂理論、善管理。要加強黨校與其它黨政機關和單位幹部的交流力度,進一步增強黨校幹部隊伍的活力。同時,要創造條件,讓黨校領導幹部和教學科研工作者參與、瞭解、實踐、監督黨委政府決策研究、制定、實施的全過程,使他們不僅成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研究者、宣傳者,更重要地使他們成爲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實踐者、推動者,成爲市情的調研員、宣傳員。

同志們,黨校工作使命光榮、任務艱鉅、責任重大、前程光明。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黨校工作新局面,努力提高全市幹部隊伍的能力和素質,爲“大臨沂、新臨沂”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5

同志們:

醫改實施三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醫改工作領導小組的有力指導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承擔的各項工作任務進展順利,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形成,基本醫療保險政策逐步完善,制度建設得到長足進展,經辦能力和服務水平有較大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立醫院用人機制、收入分配機制建立和以全科醫生爲重點的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取得較快進展。截止20xx年底,全省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578萬人,參保率達98%,人數比20xx年增加了XX萬人,參保率提高了X個百分點;城鎮居民醫保的補助標準由20xx年的每人80元/年,提高到20xx年每人200元/年;居民醫保最高報銷額度從20xx年的當地居民上年度可支配收入的4倍,提高到20xx年的6倍,且不低於5萬元;職工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醫保報銷比例由20xx年的62.3%提高到20xx年的77.8%。下面,我就全省人社系統貫徹落實XX省長重要講話和這次會議精神講兩點意見。

一、深入學習貫徹醫改“”規劃,着力提升醫保管理服務水平

近期,國務院印發了《“”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暨實施方案》,明確了20xx—20xx年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階段性目標、改革重點和主要任務,全省人社系統要認真學習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人社系統落實醫改規劃的總體要求,全面落實八項的重點工作任務。全省人社系統落實醫改規劃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xx‟6號)精神,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爲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全民基本醫保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健全醫療保障體系,重點由擴大範圍轉向提升質量,通過支付制度等改革,明顯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形成人民羣衆“病有所醫”的制度保障,不斷提高全體人民健康水平,使人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要全面落實八項重點工作任務,即鞏固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管理體制、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改革完善醫保支付制度、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通過我們腳踏實地的工作,凝聚全系統的智慧和力量,確保實現“”階段性改革目標。

(二)正確把握基本醫保在醫改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支持和引領三個重點領域的改革。所謂“基礎性作用”,主要體現在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公立醫院改革三個領域,體現爲支持、引領兩個功能。一是支持基本藥物制度改革。通過執行和調整醫保藥品,保證國家的基本藥物全部納入目錄,支持這一制度順利實施。二是支持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改革。通過醫保定點管理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基層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通過完善門診統籌、差別支付政策引導羣衆在基層就醫;通過嚴格協議管理來促進基層機構提高服務水平。三是支持公立醫院改革。通過完善支付制度,保障醫保基金對其合理補償,支持其深化改革;通過完善監督制約和獎懲機制,發揮醫保監管對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制約作用,促進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三)明確“提升全民醫保質量”八個方面內涵,推動醫療保險由擴大範圍向提升管理服務水平轉變。按照醫改規劃要求,醫療保險工作要以“提升全民醫保質量”爲主線,完善制度體系,創新體制機制,提高服務水平,重點把握八個方面的內涵要求:一是系統性方面。在擴面的基礎上進行制度銜接、資源整合,發揮整體功能。二是公平性方面。漸進提高保障水平,兼顧制度、人羣、地域間的待遇水平平衡,逐步實現更爲公平的保障。三是流動性方面。適應城鎮化流動的特點,以安置異地退休人員爲重點,解決異地就醫的保障需求。四是便捷性方面。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方便參保和即時結算。五是安全性方面。加強基金預算管理、保持制度長效運行,維護基金安全。六是規範性方面。加強協議管理、規範業務操作,完善談判機制和糾紛處理機制。七是導向性方面。完善門診統籌政策、實行差別支付機制等舉措,引導羣衆到基層就醫,通過支付方式改革促進對醫療機構的激勵與約束。八是延展性方面。推動多層次醫療保險體系,形成基本醫保和醫療救助爲基礎、商業健康保險及其他多種形式醫療保險爲補充的區域特色醫保制度體系。

(四)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健全完善四項制度。改革創新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源泉動力,只有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探索新思路、新舉措,才能在複雜的局面下,將醫療保險事業推向前進。一是完善醫保支付制度。支付制度是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閘門”。改革支付方式對於保障參保人員權益、規範醫療服務行爲、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都具有重要意義,是醫療保險工作的核心政策和關鍵環節之一。要全面實施基本療保險基金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編制水平和執行力;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基金承受能力,對醫療機構全面實行總額控制;逐步建立住院和門診大病按病種付費爲主、一般門診按人頭付費爲主的付費方式;建立和完善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的談判協調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確定服務範圍、支付方式、支付標準和服務質量要求,完善監督考覈辦法,初步形成激勵與約束並重的醫保支付制度。二是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一些常見大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臟器功能衰竭等,花費高,個人負擔重,是部分羣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原因,社會反響強烈。要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框架內,充分發揮基本醫保、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多種形式補充醫療保險和公益慈善的協同互補作用,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探索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的重點要放在建立城鄉居民補充醫療保險制度上,各地可以借鑑職工醫保的成功經驗,但要有所創新。三是完善降低羣衆實際醫療費用負擔制度。要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特別是控制公立醫療機構提供非基本醫療服務的範圍,二級及以下的醫療機構原則上不得提供超出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的服務。要完善考覈評價體系,嚴格基本醫保目錄使用率及自費藥品控制率等指標考覈,逐步將醫療機構總費用、次均(病種)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和個人負擔控制情況納入協議管理和醫保評價體系。要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成本,提供規範、合理的醫療服務行爲。要穩步提高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使人民羣衆切實減輕醫療費用負擔,享受更多實惠。四是完善門診統籌制度。要通過調整計入方式等手段,適當控制個人賬戶規模。要通過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嚴格支出管理,抑制不規範的“需求”。要通過利用個人賬戶資金開展門診統籌,適當提高共濟的成分。特別是個人賬戶問題,直接涉及羣衆切身利益,政策性強,各地要按照省裏統一部署穩步推進,細化制度設計,加強政策宣傳,確保社會穩定。

二、統籌謀劃,全面完成好20xx年各項工作任務

今年,我們要以貫徹醫改“”規劃爲契機,緊緊圍繞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的大局,在省醫改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切實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快完善全民醫保體系。要以提高質量爲中心,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完善制度,創新體制機制,提升管理服務水平,讓人民羣衆得到更多實惠。一是繼續擴大基本醫保覆蓋範圍。鞏固擴面成果,通過完善醫療保險參保政策、出臺惠民、便民政策,加大擴面推進力度,力爭到年底前參保達到1580萬人。探索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辦法,重點做好學生、學齡前兒童和新生兒的參保管理工作。二是提高待遇水平並降低羣衆費用負擔。今年,各級政府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達到每人240元/年,各地要適當調整個人繳費水平,人均不應少於60元。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支付比例普遍達到70%以上,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不低於6萬元。通過財政投入、基金分擔、二次補償等多種途徑,穩步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穩妥解決困難人羣參保問題。三是完成市級統籌工作目標。各地要按照省裏確定的市級統籌時間表,依據“關於推進城鎮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的意見”,明確責任,狠抓落實,確保年底前完成市級統籌工作任務。四是完善醫療保險門診統籌管理機制。居民門診統籌主要用於支付參保患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加強門診統籌與醫改配套改革的銜接,推動醫療服務管理部門建立和完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促進分級醫療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五是完善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近期,我省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將下發,各地要切實抓好各項工作銜接,確保參保人員轉移順暢,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六是加強基本醫療保險信息化建設。加快建立具有基金管理、費用結算與控制、醫療行爲管理與監督等功能的醫保信息系統。年底前,實現市級與省“金保工程”信息系統的上線聯網,爲實現參保人員在全市行政區域內就醫即時結算創造條件。

(二)充分發揮全民醫保在醫改中的基礎作用。一是繼續推進付費方式改革。將基金收支預算管理與醫保費用結算管理相結合,全面實行醫保付費總額控制。通過合理確定統籌地區醫保付費總額控制目標並分解到各定點醫療機構,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減輕參保人員個人負擔,提升基本醫療保險保障績效。二是完善差別支付機制。醫保支付比例進一步向基層傾斜,引導參保人員在基層就醫,推動分級診療,促進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配置。三是加強醫療保險監管。對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從“重准入”轉向“重監管”,對騙保等惡意騙取醫保資金的違法行爲給予嚴厲打擊。落實民營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一視同仁的政策,探索建立醫療保險對醫療機構的激勵和懲戒並重的監管機制,逐步將醫保對醫療服務的監管延伸到對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行爲的監管。四是鞏固基本藥物制度成果。支持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落實基本藥物醫保支付政策和一般診療費醫保支付政策,促進基層醫療機構建立運行新機制。五是積極支持和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將調整後的醫療技術服務收費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促進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

(三)統籌推進醫療衛生機構人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一是深化醫療衛生機構人事制度改革。在基層醫療機構和公立醫院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堅持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靈活用人機制。二是完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繼續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和指導地方不斷完善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內部分配激勵機制。三是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落實基層醫護人員職稱優惠政策,促進人才向基層醫療機構流動。落實20xx年度農村訂單定向醫學免費培養工作的部署,與衛生、教育等部門協調配合,確定定向單位和崗位數,提出各類免費醫學生需求數量計劃,並配合做好免費醫學生畢業生的管理服務工作。

下一步,全省人社系統將進一步深刻領會XX省長的講話精神,要按照此次會議要求,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狠抓落實,落實好醫改“”規劃和今年的重點工作,爲完善我省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6

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和扶貧開發工作有關要求,我對“”水利扶貧開發工作作一簡要總結,對“十三五”水利扶貧開發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黨的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 。20xx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新機制 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xx〕25號),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將扶貧開發工作擺到更加重要、更爲突出的位置。 20xx年,分別在元旦獻詞、延安扶貧座談會、貴州扶貧座談會、減貧與發展論壇、黨的五中全會上強調扶貧工作。20xx年11月27至28日,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作了重要講話,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脫貧攻堅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下達了向貧困發起總攻的動員令,爲我們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20xx年11月29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對未來五年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系統安排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指向明確、含金量高的攻堅之舉、非常之策。20xx年12月10日,水利部組織召開水利扶貧開發工作視頻會議,陳雷部長總結了“”水利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的成效,全面安排部署了“十三五”水利扶貧開發工作。20xx年12月28日至29日,省委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工作,郭庚茂書記作重要講話,提出了我省脫貧攻堅的總體要求和思路舉措,即堅持“五條途徑”、落實“五項舉措”、強化“五個保障”。廳黨組結合我省水利工作實際,就做好貫徹中央決策和省委、省政府、水利部的安排部署,認真研究並提出了水利行業扶貧開發的意見。

下面,根據廳黨組研究的意見,我就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水利部扶貧開發工作有關會議精神、切實做好水利扶貧開發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水利扶貧開發工作形勢,切實增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 使命 感 、緊迫感

涉及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型病險水庫 ( 水閘 ) 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骨幹河道重要支流治理、農村飲水安全、水電增效擴容、水土保持等 14 類 項 目, 是水利扶貧開發資金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 各級黨委、政府 的重要使命 。 水利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是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水利扶貧工作既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扶貧開發戰略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廳黨組高度重視水利扶貧開發工作, “”期間 ,全省水利系統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舉全行業之力,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投入, 爲 加快貧困 地區 羣衆脫貧致富 、推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據 統計, “”期間,我省共下達 貧困縣 水利項目資金 200多 億元, 投入最多、建設成果最 多 、羣衆得實惠最多的五年。 一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面提速 。 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工作是扶貧開發十項重點工作之一。 “ ”期間,按照廳扶貧工作的總體安排,在安排飲水安全工程投資時,優先將我省38個國家級和15個省級貧困縣列入投資計劃,解決貧困地區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共投資88.18億元,解決了53個貧困縣1536.85萬居民和377.6萬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 ,有力改善了當地的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 。 二是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順利推進 。 安排貧困地區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 累計投資4.45億元。 新增、恢復灌溉面積53萬畝, 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3萬噸。 項目在規劃階段就注重與扶貧工作相結合,對有擔負扶貧村的供水渠道優先安排,有效改善了貧困村的供水條件,提高了貧困地區灌溉供水保證率。 三是小農水重點縣投入不斷加大 。“”期間,繼續加大貧困地區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小農水重點縣項目 基本覆蓋了我省53個扶貧縣, 總投資43.89億元。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461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00萬畝,新增、改善排澇面積250 萬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45萬噸,受益人口259萬人,項目區受益農民年人均增收141元。 四是防汛抗旱減災能力明顯提升 。 “”期間,累計下達貧困地區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治等資金計10.3億元,貧困地區防禦山洪災害能力進一步增強,乾旱情形下貧困地區的城鄉居民基本飲用水及農作物灌溉用水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五是水保生態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 “”期間, 共 安排貧困地區水土保持建設資金 5.9億元,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4.68萬畝, 貧困地區水土流失防治面積達到3500平方公里, 治理區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六是農村水電受益面進一步擴大 。 “”期間,按照重點扶貧的的總體思路,圍繞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項目、小水電代燃料項目及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項目,紮實推進扶貧縣小水電建設,全省貧困縣新增裝機1.3萬千瓦 ,改善裝機8.8萬 千瓦 ,完成投資3.7億元。 七是 水利 移民 幫扶 和諧高效。 “”期間,累計安排53個貧困縣移民資金達42億元。加強移民區水利、電力、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累計培訓貧困地區移民幹部7950人次,移民就業及生產技能培訓25.33萬人次,提高了移民就業致富能力。積極探索貧困縣移民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子,發展了一批“集體+公司+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類型經濟實體,壯大了集體經濟。據統計,20xx年全省移民人均純收入4248元,爲全省農村人均6604元的64.3%;到20xx年全省移民人均純收入8700元,爲全省農村人均10169元的85.5%,收入淨增長4452元 。 八是 定點扶貧工作 成效顯著 。 “”期間,水利廳組織駐村工作隊,深入 範縣楊集鄉東場村 開展幫扶工作,完善了該村基礎設施,開展了技能培訓,扶持了特設產業發展,同時帶動了周邊村莊脫貧致富 。20xx年9月, 水利 廳 又 派出了兩名年富力強的副處級領導幹部分別到上蔡縣蘆崗辦事處程老村、範縣王樓鎮東張莊村任第一書記 。各市、縣水利部門採取不同形式深入貧困村開展幫扶工作,都取得了積極成效 。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由於我省農村人口基數大,貧困人口多,越往後 脫貧難度越大,扶貧工作已進入攻堅拔 寨 的衝刺期。 省委 明確提出,到 20xx 年 ,我省 53個國家和省級 貧困縣 要 全部摘帽, 徹底 解決區域性貧困問題。 當前,我省水利發展雖取得了突出成績,但與脫貧攻堅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是脫貧攻堅對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 我省脫貧攻堅總體目標任務是:到20xx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省水平。確保我省現行標準下的576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序列,53個國家和省定貧困縣在20xx年前全部摘帽。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充分發揮水利的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作用,加快補齊補強貧困地區水利短板。這不僅是貧困地區增強發展能力的治本之策,也是“十三五”時期水利系統的 一項重要 政治任務。

二是貧困地區水利現狀不容樂觀 。 經過多年來特別是“”期間的艱苦努力,貧困地區水利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要看到,由於自然條件惡劣、歷史積累問題較多,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仍未徹底扭轉,因水受困、因水成疾、因水致貧現象仍然存在。一些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標準偏低、供水保障能力不強、運行機制不完善,羣衆飲水安全保障不穩固。一些貧困地區農田設施建設標準不高,工程老化失修嚴重,管護運行機制不健全,抵禦水旱災害的能力仍然較低。一些貧困地區受建設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工程性缺水和資源性缺水問題十分突出,防洪體系不健全。一些貧困地區水土流失嚴重,還有一些貧困地區盲目開發造成水環境惡化。有些地方窮在水上、難在水上,脫貧的出路和希望也在水上。我們要直面問題、明確目標,認真解決好貧困地區的水利瓶頸制約問題。

三是水利在脫貧攻堅中的任務十分艱鉅 。 貧困地區分佈與水資源稟賦條件高度相關,“有水難存”、“無水可蓄”都是貧困的根源之一。郭庚茂書記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落實“五項舉措”,即實施知識技能扶貧、實施合作帶動扶貧、實施財政金融扶貧、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實施安居扶貧。在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扶貧上,要把脫貧攻堅重點放在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上,着重加強農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建設,加強貧困地區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水利項目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小型農田水利、“五小水利”工程等建設向貧困村傾斜;加大對貧困地區抗旱水源建設、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等,充分 凸現 了水利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今後一個時期,水利扶貧開發任務十分艱鉅。各級水利部門一定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採取非常措施,下大力氣搞好水利扶貧工作,加快貧困地區水利發展,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奠定堅實的水利基礎和保障。

二、科學謀劃“十三五”水利扶貧開發工作,進一步明確工作要求和重點任務

“十三五”時期 , 水利扶貧開發工作 要 深入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中央 、省委、水利部 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關於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爲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充分發揮水利扶貧規劃的引領作用,調動 各級 和貧困地區羣衆的積極性,全面推進水利扶貧 開發 工作,夯實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爲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 堅實的 水利支撐和保障。

按照水利部要求和我省水利發展實際, “十三五”時期 ,我省 水利扶貧開發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力爭到20xx年 , 使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達到或接近全 省 平均水平,不合理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得到根本扭轉,水利 良性 發展機制初步建立,水利人才隊伍 建設全面加強, 管理 服務 能力明顯 提高 , 基本 建 成 與全面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 完成上述目標任務, 要着力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 一 )切實抓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 爲確保“十三五 ” 期間解決貧困地區的飲水問題,完成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任務,將積極開展好貧困地區飲水現狀與需求調查,摸清貧困地區基本情況及農村飲水現狀,研究提出貧困縣“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規劃。“十三五”時期農村飲水安全投資要切實向貧困地區傾斜,將貧困地區“十三五”規劃與脫貧攻堅規劃相銜接,合理確定工程佈局和規模,突出建設重點,強化與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的對接,做到精準發力、精準施策,確保貧困地區與全省一道實現“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目標。

(二) 切實抓好重大水利工程 和 防洪抗旱薄弱環節建設 。 要加快重大 水利工程建設,發揮工程覆蓋範圍大、產業鏈條長、帶動能力強的優勢,解決貧困地區工程性缺水和資源性缺水 問題,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同時, 要統籌安排好 防汛抗旱項目 ,合理安排資金,加強項目管理,在項目資金分配上向貧困地區傾斜。繼續 加大貧困地區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病險水庫 水 閘除險加固建設力度,不斷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三) 切實抓好灌區改造和農田水利建設 。 要加快貧困地區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推進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設, 統籌解決好灌溉水源、農田灌排骨幹工程和田間工程“最後一公里”問題。 繼續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爲核心,將 不在糧食核心區範圍 的 6個貧困縣 納入 農田水利項目縣實施範圍, 大力開展平原區井灌、渠灌農田水利建設。要繼續加強山丘區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以建檔立卡貧困村爲重點 , 在山丘區實施“五小水利”、農村河塘整治等工程建設,有效改善貧困山區農田水利設施。

(四) 切實抓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態修復工程 。 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強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項目要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傾斜,通過實施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等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程,減少水土流失,促進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 大力 支 持 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小水電代燃料和農村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 。積極 推進農村河道堰塘整治,在貧困地區打造一批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鄉村 。

(五) 切實 推進農田 水利改革 。 認真貫徹落實汪洋副在全國農田水利改革現場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繼續 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大力創新農田水利投融資改革, 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 。各地要按照要求,因地制宜、分 類推進農田水利改革工作,特別有改革試點任務貧困縣,更要集中力量抓好實施。對改革力度大、進展快、成效好的地方,水利建設資金和相關支持政策要給予傾斜,讓農民羣衆更多的受益。

(六) 切實抓好技術支持和智力幫扶 。 要 加強貧困地區水利業務培訓 ,完善向貧困地區派遣水利幹部掛職幫扶制度。 搞好 貧困地區水利工程建設技術支持,指導幫助 貧困地區 做好水利規劃、 設計等 前期工作 以及 工程建設和技術管理 工作 。加強貧困地區水利科技推廣應用,不斷提高水利科技支撐水平。

三 、進一步加強水利扶貧開發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做好水利扶貧工作,是對各級水利部門政治意識、責任擔當、工作作風的考驗。 我們 要 積極踐行“三嚴三實”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完善措施,真抓實幹,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 一 ) 加強組織領導 。 要 建立完善組織機構,進一步充實完善廳 水利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及其辦公室,明確職責職能 。 有貧困縣的省轄市和貧困縣水利部門都要成立水利扶貧領導小組,落實分管領導、工作機構和專職工作人員,其他省轄市和縣(市、區)水利部門也要明確負責水利扶貧的領導、辦事機構和工作人員, 切實把 水利 扶貧開發 工作 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各級水利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要發揮 組織領導和協調指導職能 , 及時研究解決水利扶貧 開發 工作中的問題 。 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 是 水利扶貧 開發 實施的責任主體,要把水利扶貧職責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圍繞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和貧困縣脫貧摘帽目標,統籌資源, 強化 實施, 切實把 水利 扶貧開發 工作 抓緊抓 好。

( 二 )認真 編制規劃 。 各地 要 按照省委、省政府 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緊密結合水利實際,“十三五”水利規劃要切實向貧困地區傾斜,充分體現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同時, 抓緊編制“十三五”水利扶貧專項規劃,統籌謀劃貧困地區水利工程佈局、建設管理和進度安排,研究提出水利扶貧的政策 舉 措 。 項目 選擇要 根據扶貧縣水利發展實際情況和扶貧開發目標要求確定,同時結合國家現有的投資渠道和投資可能 。 各水利專項規劃也要把貧困地區水利工作目標任務作爲優先領域、重點任務單獨呈列。

( 三 ) 加大投入力度 。 繼續在貧困地區探索建立政府投資、民辦公助、社會融資、羣衆自願出資等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機制,切實加大水利投入。要充分用好過橋貸款、開發性金融、專項債券等金融支持政策, 優先支持貧困地區水利建設。 要注重運用市場化辦法,撬動更多信貸資金、社會資金投入水利建設。要依託水利扶貧專項規劃,搞好資金整合,充分發揮資金整體效益。

(四)健全 工作機制 。 各級水利部門 要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 認真落實好“五項”機制:一要 落實水利需求調查機制, 深入貧困村和羣衆開展調查,及時瞭解貧困村水利情況和需求, 爲編制水利扶貧規劃、精準安排水利項目創造有利條件; 二要 落實水利項目儲備機制,紮實做好前期工作,爲優先安排水利項目、落實年度計劃奠定基礎; 三要 落實水利投資傾斜機制,確保符合條件的水利扶貧項目優先列入年度投資計劃,實現項目落地、資金落地; 四要 落實水利扶貧統計工作機制,及時全面掌握貧困地區水利建設進度、水利扶貧 開發 成效; 五要 落實水利扶貧考覈機制, 根據水利部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研究制訂我省水利扶貧考覈辦法, 引導各級 水利 部門把扶貧資源集中用於貧困地區。

(五) 強 化 監督檢查 。 要把水利扶貧 開發工作 情況作爲監督檢查的重點,跟蹤問效 , 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審計、稽察等部門的作用, 建立考覈工作機制,考覈結果要與項目安排、評先表彰掛鉤,通過獎懲推動水利扶貧工作, 切實把來之不易的項目建設好、管護好,把貧困羣衆的“救命錢”使用好、管理好。

( 六)注重協調 配合 。 要加強與扶貧、發改、財政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快項目審批,儘快下達計劃和撥付預算, 爲水利扶貧項目建設提供良好 條件。 要 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 和 有關部門對水利 扶貧工作 的關心和支持, 形成合力。廳 扶貧辦要切實 發揮 組織協調、參謀助手和監督指導等職能 , 廳 機關各 處室和單位要 做好水利扶貧相關規劃、項目、資金及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工作 。市縣 水行政主管部門要 加強 與 廳 扶貧辦、 當地 扶貧部門 及 貧困縣 、鄉、村和羣衆的 溝通聯繫。 要加大水利扶貧 開發 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貧困地區水利 改革 發展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 加強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貧困地區水利改革發展,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是水利行業的重要政治任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堅定信心、 迎難而上 、 開拓進取、 紮實工作, 爲堅決 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7

經省委、省政府同意,今天召開全省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xx年衛生計生工作,深入分析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20xx年重點工作任務。省委省政府對會議的召開十分重視,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對全省衛生計生工作作了重要批示,省委、副省長鹹輝今天親臨會議,並將作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迅速傳達,抓好貫徹落實。

下面,我代表省衛生計生委作工作報告。

一、20xx年主要工作進展情況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的精心指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下,全省衛生計生系統不懈努力,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20xx年,全省總人口2789.55萬人,常住人口2582.18萬人,人口預期壽命爲72.56歲,出生31.4萬人,人口出生率爲12.16‰,自增率6.08‰,人口控制目標順利實現。全省孕產婦死亡率從20xx年的24.35/10萬降爲22.96/10萬,嬰兒死亡率從7.25‰降爲6.4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8.61‰降爲7.73‰,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從98.33%上升到99.09%。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機構改革平穩推進,衛生計生有機融合。根據中央有關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定,整合了原省衛生廳、省人口委的機構和職責,組建了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xx年12月30日正式掛牌,實現了改革前後平穩過渡。轉變職能,整合資源,取消、下放了一批行政審批和許可事項,強化監管職能,深化醫改,加強計劃生育以及中醫藥等重點工作。

(二)年度醫改任務圓滿完成,重大改革成效顯著。全省農民參合率達到97.53%,新農合住院費用實際補償比達到58.36%。27種大病實際補償比達到71.51%,其中新農合承擔了67.12%。中央投資6.36億元建設9個縣級醫院、12個縣婦幼站、16個縣疾控中心、44個縣級急救中心、200個鄉鎮衛生院和189個職工週轉宿舍、940個村衛生室,爭取3000萬元建設了100所中醫特色鄉鎮衛生院,投資2億元對岷縣、漳縣地震災區進行恢復重建。成功創建16箇中醫藥先進縣和示範縣,365個鄉鎮衛生院和81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創建爲省級中醫特色機構。91.5%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行同級醫療機構輔助檢查結果互認。多元化支付方式改革同步推開,新農合“一卡通”以鄉爲單位實現全覆蓋,髮卡率達96%。藥品網上集中採購和分類管理更加完善。調整增補藥品目錄,基層藥品供應得到較好保障。全省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村衛生室和177個縣級綜合改革試點醫院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公共衛生人均服務經費提高到30元,89%的居民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315”模式的公立醫院改革得到推廣,22個縣被列爲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單位,通過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措施,公立醫院逐步建立起新的補償機制和聯動機制。

(三)計劃生育工作穩步推進。我省單獨生育二孩政策實施方案已通過國家衛生計生委備案程序,待省人大會審議。人口計生利益導向示範區創建工作進一步深化,2個市和34個縣被命名爲示範市、縣,全省示範市、縣比例分別達到32%和59%。“隴家福”工程穩步推進,各地建立了5000多個“隴家福·幸福寓所”,評選了12萬戶計劃生育“幸福家庭”典型。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實現了縣域全覆蓋,將城市人口和流動人口納入檢查範圍。10個縣被命名爲“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國優”覆蓋面達到80.23%。人口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在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重大自然災害中發揮了重要的信息支撐作用。

(四)行業監管更加規範,醫療質量持續改進。“三好一滿意”、“質量萬里行”和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緊密,血液安全和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進一步規範,優質護理、賓館式護理和中西醫並重的綜合臨牀路徑治療模式應用更加普遍。無假日門診、遠程會診、預約診療、巡迴醫療等機制在強化醫療質量、提升社會滿意度中的補充作用更加明顯,特別是在解決邊遠貧困地區羣衆就醫問題上體現更加充分。組織衛生監督機構,實施第一輪醫療服務亂收費和重複計費等問題專項整治,督促落實22項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制度,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維權體系進一步健全,出臺《甘肅省預防和處置醫療糾紛暫行辦法》,信訪秩序更加規範,廳局長行政查房、院長值周、院內外中醫專家會診、重症監護室中西醫聯合搶救等制度在緩解醫患矛盾中發揮積極作用。

(五)公共衛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傳染病發病率較去年同期下降29.37%,美沙酮社區藥物維持治療達到17579人,保持率達83.5%,碘鹽覆蓋率繼續保持在98%以上。計劃免疫責任追究制度作用明顯,3個單位、5名個人受到處理。開展了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白血病、終末期腎病等5種大病調查。婦幼工作成效明顯。“兩綱、兩規劃”中婦女兒童健康指標大部分提前實現,200名貧困聽障兒童得到及時救助,新增5個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示範單位。衛生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突發事件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急性傳染病防控隊伍通過國家驗收,全年未發生人間鼠疫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岷縣漳縣地震等自然災害衛生救援和蘭洽會等重大衛生保障任務圓滿完成,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實現常態管理,全年未發生飲用水污染引起的突發健康危害事件。職業放射衛生監督、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全年辦理違法案件3243件,衛生服務秩序明顯改善。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和行政審批改革任務圓滿完成。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基本實現全覆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備案工作啓動,學生營養健康狀況評估爲政府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提供了有效依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作用明顯,發現並及時報告了部分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汞含量超標問題,多次被國家衛生計生委和省政府通報表彰。

(六)中醫藥工作全面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點示範省建設初見成效,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22個縣級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基地培訓1.8萬人次,村醫15項中醫適宜技術和農戶6項食療保健技術在基層逐步推開。繼續完善和落實城鄉居民住院、門診目錄內中藥、使用中醫適宜技術100%報銷等30餘項政策措施。對50種疾病實行中西醫同價,綜合醫院中醫工作推行等級評審“一票否決制”,成功籌辦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會議。重點專科建設、中醫護理創優各項任務圓滿完成。成功申報“岐伯勝景”和“皇甫謐文化園”兩個國家級中醫師承基地。全面推行中醫藥人員岐黃技術等級崗位管理。1796名具有一技之長的中醫藥人員被納入鄉村醫生管理。中醫學術流派傳承、五級師承教育、“中醫學經典、西醫學中醫”活動繼續深入開展。在岷縣、漳縣地震災害衛生救援中中醫藥作用得到凸顯。出臺了《甘肅省發展中醫藥生態保健旅遊規劃綱要》和《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意見》,聯合省直多個部門實施中醫生態養生保健旅遊區建設,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推進多項產業發展。國家旅遊局和中醫藥局把隴東南5市確定爲全國中醫生態保健旅遊創新區。商務部、國家中醫藥局把甘肅確定爲中醫服務貿易重點支持省之一。

(七)國際交流與合作深入開展。積極推進高層次衛生人才培養工作,選派474名專業技術人員赴國(境)外進修培訓。落實中央和省委“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部署,與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匈牙利等國在中醫藥服務貿易、共建中醫中心、岐黃中醫學院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在烏克蘭掛牌成立岐黃中醫學院並正式運行。援外醫療隊工作進展順利。開辦國際中醫藥文化培訓班,首批烏克蘭學員完成進修培訓,並赴慶陽、平涼體驗中醫養生旅遊。加強中醫藥服務貿易人才儲備,中醫藥人才英語、俄語強化培訓班正式啓動。

(八)衛生計生改革發展的保障機制更加健全。20xx年,中央和省級財政累計投入衛生事業經費84.17億元,較上年增加10%,計生事業經費達到2.81億元。爲鄉鎮衛生院選拔20xx名大學生,直屬單位公開招考人才301人,招收420名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選派1300餘名城市醫生對口支援基層。選派省外進修1500餘人、省內進修4000餘人,村醫每週到鄉鎮衛生院進修1天。舉辦6場衛生技術省級決賽。衛生學科建設進一步加強。獲批4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投入3000萬元支持12個省級臨牀醫學中心建設。爭取到33項國家自然基金科研項目和49項省級科研項目,獲得科研經費1900餘萬元。其中一項科研成果獲中華醫學會科技三等獎,填補了35年來我省醫藥衛生科研成果在全國獲獎的空白。

(九)各項重點工作整體推進。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雙聯行動有新舉措,在全省推行綠色急救通道等5項便民措施。行風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卓有成效。廉政風險防範試點、醫德醫風考覈、防統方軟件等工作受到省紀委充分肯定。建立衛生專網和基層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系統,開通手機預約掛號、下放民營醫療機構審批權限。幹部蹲點建立長效機制,組織專家指導中藥材種植、雙聯點義診等活動持續深入開展。衛生援藏深受藏區羣衆好評。安排6700萬元用於衛生援藏。籌資600萬元爲甘南州各縣醫院建起了重症監護室,通過省二院培訓中心,爲每縣免費培養了10名重症監護人員,爲鄉鎮培訓了300餘名醫護人員。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取得實效。“村級三件事”全面推開,第一輪村醫15項中醫適宜技術培訓順利完成。健康文化牆覆蓋村社,中醫適宜技術、急救、保健知識進家庭和健康沙龍工作有聲有色,健康保健工具包惠及30萬戶農民,創衛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金昌市通過國家衛生城市驗收。衛生計生宣傳和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各級主流媒體編髮新聞4699篇,甘肅衛視並機直播近18小時。與新華社甘肅分社、《甘肅日報》正式建立合作關係。行政執法行爲不斷規範,13項衛生行政許可審批項目轉入政務大廳一站式辦理,辦結時限縮短了30%。出臺8項計劃生育辦證便民措施,辦證程序進一步簡化、公開。32個鄉鎮(街道)被命名爲“全國人口計生依法行政示範鄉鎮(街道)”。

當前我省衛生計生工作中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甘肅是全國唯一沒有西醫本科院校的省份,基層醫療機構西醫本科生斷檔將在20xx年以上。目前全省仍有800個無醫無藥村亟待建設。多數鄉鎮衛生院還沒有建設職工週轉宿舍,有的用治療室代替,給管理上帶來隱患。部分醫院亂收費、重複計費的問題仍然存在,對不合理計費的長效監管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中西醫並重的方針落實的還不夠好,羣衆看病,特別是住院負擔仍然較重,醫患矛盾仍然較多。基層醫生考執業資格難、晉升職稱難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醫德醫風教育辦法不多,服務質量和態度與羣衆的期盼仍有差距。健康教育和愛國衛生工作投入少。縣以上醫院缺編嚴重,醫護人員和牀位比例失調。新農合系統與醫院HIS系統對接項目進展緩慢,個別縣(區)未開工建設。 同時,人口形勢依然複雜艱鉅,計劃生育工作中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總體服務水平較低,部分地方基層基礎薄弱,節育措施落實不及時,控制計劃外生育的能力有限,城市和流動人口計生管理仍存在死角等問題。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研究,切實加以改進。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衛生計生系統加快融合發展,改革創新的重要一年,全省衛生計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要求,按照省委十二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妥有序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更加註重衛生計生融合等體制機制創新,更加註重加強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健康民生,統籌做好衛生計生各項工作,促進衛生計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關於20xx年工作,省衛生計生委已經研究制定了全省衛生計生工作要點,下發到了各市州。這裏,我對部分重大改革和重點目標任務的落實作以強調。

(一)推進以公立醫院“315”模式改革爲主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一是修訂完善區域衛生規劃,推進公立醫院規劃佈局調整。需要強調的是,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已經兼任的,年內必須脫鉤。二是落實醫療機構分級分工制度,抓好平涼市、定西市、會寧縣分級診療試點,嚴格控制越級診療,拉開大醫院與基層醫院的補償標準差距,通過經濟槓桿合理分流病源,使常見病、多發病能夠在基層得到較好解決。三是進一步加強“三個機制”(監管、補償、服務)建設。20xx年縣域外新農合基金使用率佔到總基金一半以上,今年要努力使縣外住院比例得到有效控制。四是配合國家做好第二批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落實中西醫並重方針。推進新農合“一卡通”和健康檔案的有效對接,推行27種重特大疾病的異地住院即時結報。各地要將符合條件的計劃生育服務站納入新農合定點,全面實施一般診療費政策。積極推行基層醫生簽約服務,進一步完善村醫養老政策,不斷優化社會力量辦醫環境。五是着手整合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資源,力爭使50%的區域信息系統平臺實現信息資源互聯互通。深入推進人口信息化建設。提高村計生工作人員手機直報覆蓋率,促進人口數據的實時在線更新。

(二)加強計劃生育服務管理,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一是保持低生育水平穩定。深入推進計劃生育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工作,加強對58個集中連片扶貧開發縣的分類指導,確保全省人口自增率控制在7‰以內。二是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依法查處“兩非”案件,完善新生兒出生、死亡登記報告制度。三是繼續深入實施“隴家福”工程,全力推進計劃生育利益導向示範區建設,完善計生家庭發展政策體系,紮實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繼續開展“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創建工作,提升優質服務水平。四是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推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五是根據省上“單獨兩孩”政策的實施細則,依法組織實施。同時要深入細緻地開展政策解讀和宣傳工作,做好輿論引導。規範審批流程,簡化辦證手續,方便羣衆,堅決杜絕“辦證難”現象。

(三)紮實開展聯村聯戶行動和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下決心解決好羣衆在就醫方面反映突出的問題。一是切實加大對醫療服務收費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查處重複計費、分解計費、自立項目收費和超標準收費等羣衆反映強烈的問題。今年起對醫院重複計費者有一起,查處一起,問題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同時追究管理者的監管責任,禁止醫院把醫療收入與醫生收入掛鉤進行考覈和津貼分配。把這項工作要作爲今年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雙聯行動的重要舉措,確保抓出成效。嚴格落實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公示制度和違規收費投訴舉報制度,以患者方便和信任爲最終目的,切實改進服務價格管理,加快公開透明。二是充分發揮衛生計生系統的行業優勢,把羣衆路線教育和雙聯行動的目標放在切實改變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上,使教育實踐活動和雙聯行動的成效惠及千家萬戶。三是着力解決“急診不急”的問題。推行先救治、後交費制度,縮短病人等候時間,落實專業科室參與急診值班制度,切實降低院內死亡率。四是不折不扣落實好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良執業行爲積分管理辦法,重點盯住吃拿卡要和收受紅包、服務態度生硬、隱瞞謊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違規開展胎兒性別鑑定等問題,促進行業風氣進一步好轉。五是深化平安醫院建設,貫徹落實《甘肅省預防和處置醫療糾紛暫行辦法》,進一步完善患者維權體系,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成立患者維權機構和患者維權協會,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加入醫療責任險並建立患者維權站,力爭實現第三方調處工作站全覆蓋。健全羣衆投訴接待制度,落實院長值周和行政查房制度。六是加強縣級醫院專科能力建設,特別是重症醫學科、兒科、心理衛生科、職業病科等專科建設。

(四)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工作。一是制定全省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意見,啓動健康城鎮建設試點工作,廣泛開展愛國衛生工作。帶頭落實公共場所禁菸規定,推進控煙履約和菸草控制大衆傳播活動。二是推廣會寧縣基層衛生改革試點經驗,積極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精細化、規範化管理,做好績效考覈工作,按時完成國家和省上下達的公共衛生項目。三是積極推進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建,推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白血病、終末期腎病等5種大病預防和干預措施的落實,認真落實省艾滋病、結核病和地方病防治“”規劃,有效防控艾滋病和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四是加強婦幼健康服務工作,開展“婦幼健康年”活動,推進婦幼健康優質服務創建工作,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落實《甘肅省婦幼保健工作規劃》,支持甘南州完成鄉鎮衛生院婦產科建設,鞏固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指標。五是切實加強衛生應急工作。開展創建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市、區)活動,加快建設省、市兩級衛生應急指揮系統。做好以鼠疫爲主的重大傳染病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突發急性傳染病的監測、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及時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有效防止和堅決遏制事故發生。六是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全面加強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傳染病防治、職業放射衛生等綜合監督工作。七是落實全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計劃,開展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溯源分析和食品安全標準宣傳貫徹、跟蹤評價,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工作,做好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工作。

(五)全面加強衛生計生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加強人才進修培養,爭取向國(境)外派出500人、向省外派出2500人衛生人員進修,省市接受基層5000人進修,村醫每週到鄉鎮衛生院進修1天或每月進修1周。二是啓動建立5+3的住院醫師培養制度試點,加強全科醫師、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三是努力改善基層人員職稱結構。協調啓動村級醫務人員職稱建設,協調出臺中醫保健職稱序列文件。規範職稱評審、聘任制度,探索鄉村名中醫晉升省級名中醫的辦法和途徑。四是落實編外護理人員人事代理制度,推行基層衛生人員動態流動機制。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幹部“雙推優”活動。五是完善城市醫院對口支援二級醫院的長效機制,實施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

(六)統籌協調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一是進一步強化中醫藥管理體制,各地要結合新一輪衛生計生體制改革,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市級衛生計生部門要設置中醫科,有條件的加掛中醫藥管理局牌子。縣級也要有專門的中醫藥管理部門。二是要繼續貫徹落實好省上出臺的發展中醫藥的政策措施,投入要向中醫藥傾斜,醫保、新農合要落實中醫藥報銷政策,繼續深入開展中醫學經典,西醫學中醫活動,每市州每年培訓不少於50人。三是推進全省中醫藥工作先進和示範市縣創建工作,力爭年內有80%的縣(市、區)創建爲全省中醫藥工作先進和示範縣(市、區),20個縣(市、區)通過評審驗收,創建1個全省中醫藥工作先進市州。四是繼續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治未病”健康工程和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人才工程,啓動新一輪五級中醫師承教育工作,力爭使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90%以上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五是全面落實中西醫同病同價政策。六是抓好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七是落實《甘肅省發展中醫藥生態保健旅遊規劃綱要》和《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意見》,全面推進隴東南5市國家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創新區建設,把各地中醫優勢病種和中醫保健旅遊結合起來,促進以中醫藥產業爲主的健康服務業發展。八是大力發展隴藥、中醫藥服務貿易、中醫藥文化、藥膳、中藥材種植,健康保健產品研發和銷售等健康相關產業,助力全省經濟轉型發展和產業升級。

(七)全力推進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一是加強衛生指標的統計監測和政策研究,準確把握居民健康水平的變化情況和影響因素,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二是大力實施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推進“村級三件事”,爲150萬戶農村居民發放健康工具保健包,並培訓到戶。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知識和惠民政策宣傳、城鄉居民6項適宜技術、藥膳食療知識、急救必備技能、合理用藥常識培訓及生殖健康服務等“健康9進家庭”活動,力爭年內實現全覆蓋。三是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公益宣傳和網絡、影像、多媒體等現代科技平臺,廣泛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行動。

(八)促進衛生計生國際交流與合作。一是做好第20批援外醫療隊選拔、培訓及第19、20批醫療隊交接工作。二是落實與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匈牙利、摩爾多瓦等國家的相關合作協議。三是按照先紮根,後發展的思路,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區成立類似岐黃中醫學院的中醫藥文化推廣傳播機構,促進當地醫療衛生從業人員和當地人民對中醫藥的認識、認可和接受。四是聯合開展中醫藥臨牀研究合作。五是積極協調在當地醫院成立中醫科、建中醫門診。六是加快中藥產品在相關國家的認證註冊工作,推進中藥和醫療器械的出口。

(九)進一步加強行業作風和保障機制建設。一是加強行風建設,開展“創建無紅包、無回扣醫院(科室)”活動,抓好廉政風險防控試點推廣工作,加大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力度,嚴肅查處醫院重複計費等損害羣衆利益的違紀違法行爲。二是努力提升衛生計生信息化工作水平。把提升統計分析水平作爲衛生計生科學決策的重要保障,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儘快整合鄉級衛生、計生隊伍,確保機構和人員穩定,切實提高各項統計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三是在全系統大力開展“公共衛生安全大於行業利益”的職業精神教育活動,增強衛生計生工作者,特別是臨牀醫務人員的公共衛生意識,努力使“重視預防”在全系統各個工作環節得到充分體現。四是完善衛生計生重點工作排名網,落實重點工作月通報制度,嚴格責任追究,整合12320、12356衛生計生服務熱線資源,兌現有獎舉報,推動工作落實。五是加強衛生計生宣傳機構和隊伍建設,健全新聞宣傳制度,提升輿情監測、研判能力。大力開展行業文明單位創建和6部衛生題材劇目巡演活動,加快文藝作品的創作與推廣。

同志們,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團結依靠廣大衛生計生系統的工作人員,振奮精神,齊心協力,推動衛生計生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爲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8

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農機安全生產工作講幾點意見。長華局長後面還要對全省20xx年度的農機化工作作全面部署,以長華局長講得爲準。

一、正確認識全省農機安全生產的形勢。在春節前召開的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曉東省長要求全省更加清醒認識安全生產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對成績不可高估,對問題不可低估。他說:“現實告訴我們:對安全工作形勢判斷,任何時候不能輕言‘根本好轉’;對安全工作的評價,任何時候不能輕言‘成效顯著’;對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任何時候不能輕言‘工作到位’。”在過去一年中,在全省農機系統廣大同志共同努力下,農機安全生產取得了一個比較好的成績,但我們仍然要按照曉東省長的要求,正確、客觀、冷靜地認識和判斷當前各地農機安全生產形勢,不要盲目樂觀,不要麻木鬆懈,而要認真查找現實隱患和工作薄弱環節,克服消極情緒,以主動作爲的姿態,抓好20xx年度農機安全生產工作。

二、切實履行農機安全生產責任。2月中旬,省局已經下發了關於做好20xx年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剛纔長華局長和幾個市州縣的代表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可以講責任已經明確,希望各地認真抓好落實。強調兩點,一要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對農機安全生產的重視和支持,真正把農機安全列入政府的目標管理。二要想方設法建立農機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農機安全生產部門的監管責任和農機合作社、農機手的主體責任,把壓力和責任層層傳到下去,落實下去,既要在抓源頭、查隱患、補漏洞上下功夫,更要在提士氣、勤作爲、轉作風上下功夫。

三、抓住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一是積極構建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各地在紮實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農機安全生產“打非治違”等專項活動,要依託全省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標準化數字化管理系統,建立健全農機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要督促農機企業、合作社在系統中設立賬號,接受行業監管。農機部門也要註冊賬號,通過系統,做好農機信息管理、安全監察管理、隱患清單備案、事故報備管理等工作,重點關注、檢查易發事故的農業機械。二是不斷提高農機事故應急處置水平。要結合實際,不斷完善農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好相應物資儲備;有計劃地開展農機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活動。這裏重點講一講農機事故統計上報工作。要加大對此類數據審覈把關力度,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完整。要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及時向統計安監部門通報事故情況,主動和公安交管部門聯繫,及時掌握農機道路交通事故相關情況,做到信息共享,反饋及時。三是加強農機牌證管理。要“突出一個重心,用好兩個抓手”。以規範化建設爲重心,重點完成牌證等基礎信息補錄工作;以免費監理爲抓手,通過宣傳,引導農機手自願辦理註冊登記手續,參加駕駛員培訓考試以及年(審)檢工作;以購機補貼爲抓手,做到“兩個100%”,即享受購機補貼政策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必須100%納入牌證管理,所有納入牌證管理的機車必須100%在牌證監督管理信息系統辦理註冊登記手續。各地要借鑑南漳“整村推進”的經驗,切實加強農機牌證管理,提高工作的整體水平和質量。四是紮實做好報廢更新補貼工作。今年是全省報廢更新工作實施的第三年,枝江、南漳、監利、東寶等地已經有了比較成熟可行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各地要認真學習借鑑,切實推動這項工作。今年全省報廢更新補貼工作實施方案最大的變化是將“變拖”納入了報廢範圍,要充分運用好這個政策,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方法,加快淘汰“變拖”和安全性能差、隱患大的老舊農機,最大限度減少農機安全隱患。五是堅決抓好“變拖”專項整治。“變拖”不符合國家安全生產強制標準,存在重大隱患和責任風險,要堅決杜絕增量,消除存量。各地均不得繼續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給“變拖”辦證上牌。要進一步覈實“變拖”底數,加大年檢力度,對檢驗不合格的堅決不予通過。要和當地公安等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假牌套牌、拼裝改裝、無證駕駛、超速超載等違法行爲。對達到報廢條件的“變拖”要鼓勵報廢,及時註銷牌證。

還有一項眼前的工作在這裏說一下。2月14日,省安辦轉發了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切實做好全國“兩會”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務必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加大安全監管督查檢查力度,切實做好應急防範工作。這是對全國、全省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也包括我們。希望大家認真落實好。

四、深化“平安農機”示範創建。“平安農機”創建是農機系統唯一的國家級表彰項目。要用好用活用足評優評先政策,更大力度地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加大對創建活動的投入。要依據《全國“十三五”創建“平安農機”工作方案》,制定結合本地實際的、更加具體可行的創建計劃和創建措施。要以“平安農機”示範合作社爲抓手,完善基層監管網絡,強化安全方法措施,健全“政府負責、農機主抓、部門配合、羣衆參與”的農機安全監管工作長效機制,使“平安農機”創建成爲美麗鄉村建設的亮點。

同志們,相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農機安全生產的形勢會越來越好。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大成績!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9

同志們:

剛纔朱淑芳同志對全省衛生計生工作做了很好的報告,等下黃琪玉副省長還將作重要講話,大家要認真抓好傳達貫徹。

過去的20xx年,我省計生協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黨的羣團工作會議和、對人口計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省人口計生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落實新時期計生協會“六項任務”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在保持和增強羣團組織政治性、先進性、羣衆性,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和脫貧攻堅大局,堅持不懈推進我省計生協會定力、活力、凝聚力、感召力、影響力“五力”建設,落實新時期計生協會宣傳教育、生殖健康諮詢服務、優生優育指導、計劃生育家庭幫扶、權益維護和流動人口服務“六項重點任務”等方面取得良好開端和較好成績。一是羣衆性宣傳教育拓展創新。着力計生協會網站、微信等新媒體建設,鞏固《計生協會小組》內刊、拓展協辦《福建衛生報》,促進計生協會宣傳教育與大健康宣傳教育緊密結合。二是生育關懷計生家庭成效顯著。持續深化生育關懷服務品牌,把生育關懷融入脫貧攻堅工作,在扶持力度上加大,在投入資金上加碼,在關懷項目上精耕,在幫扶模式上創新,幫助計生家庭特別是計生困難家庭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建設和諧幸福家庭。用好省級財政1500萬小額貸款貼息資金,落實貸款3.49億多元,幫扶1.13 萬多戶計生困難家庭發展生產;投入幸福工程幫扶資金1.41億多元,幫扶9000多戶計生貧困母親,脫貧率達89%;加大安居工程補助力度,全省共投入4483萬多元,幫助1.14萬多戶計生困難家庭改善居住條件,其中省計生協會安居補助項目投入942萬元,幫助157戶無房、危房計生特困戶建新房,比上年度增加2.6倍;繼續開展金秋助學,共投入4129萬多元,資助2.31萬多名計生困難家庭子女上學;全省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投入9441萬多元, 108萬多戶計生家庭參保,賠付保險金額4914萬多元,簡單賠付率達52%,有效增強了計生困難羣衆抗風險能力;傾心幫扶計生特殊困難家庭,持續開展“牽手一家·溫暖活動”,讓特殊家庭儘快走出陰影,重新融入社會;開展法律援助,全省計生協會法律援助站共代理案件820多件,調解民事糾紛1500多件,協調維權2100多件,共挽回經濟損失7600多萬元,有效維護了育齡羣衆合法權益,工作得到中國計生協會高度肯定。三是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持續開展縣鄉村組計生協會“四聯創”活動,重點推動鄉級計生協會有專人做事,目前全省有53個縣(市、區)覈定鄉級計生協會編制,比上年度增加了31個。同時,聯合省衛計委着力推進計生基層羣衆自治和流動人口服務,抓好國家、省級示範縣項目,全省開展計生基層羣衆自治面達100%,有20%達到省級“六好”示範村居標準。

雖然過去的一年,在大家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計生協會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要明白,滿足是工作的“敵人”,要清醒地看到,我們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今後去着力解決。比如,對計生基本國策的宣傳教育、鄉村兩級計生協會組織建設和作用發揮、生育關懷服務能力、“六項重點任務”配套建設等等。一年之計在於春,奮發進取正當時。新的一年裏,計生協會工作面臨着新機遇新挑戰,任重道遠。各級計生協會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握有利形勢,要有所作爲。要以中央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爲指導,根據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中國計生協全國省級會長座談會、中國計生協八屆二次全國理事會以及我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牢牢把握羣團組織“三性”的總體要求,對接我省人口計劃生育“十三五”規劃,結合各地情況,着重抓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要增強定力,全面貫徹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在20xx年5月中國計生協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指出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人口衆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係不會根本改變,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習重要指示廓清了當前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一些混亂認識,表明了黨中央對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決心。當前在衛生計生機構合併、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新形勢下,社會上對計劃生育工作的認識出現偏差,有的地方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都不如過去,有的地方甚至工作懈怠,認爲計生工作可有可無。對這個問題,大家要高度重視,黨政領導更不能漠然視之。計劃生育工作正處在轉型期,貫徹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就是更好地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新形勢下做好計劃生育和計生協會工作要求更高。據調查,我省一孩家庭中沒有和尚未決定生育二孩的佔47%左右,這些人中有的擔憂幼兒照料撫養問題,有的擔心年齡大生孩子質量問題等,如何解決羣衆生得出、生得起、生得好,有許多工作需要好好研究。比如大齡育婦和不孕不育症夫婦生育服務問題;辦全託普惠性託兒所、幼兒園,增加社區幼兒照料服務功能,減輕家庭養育壓力問題;還有加強生殖健康指導和知識普及,減少出生缺陷,抓好嬰幼兒早期發展以及幫扶計生困難家庭、特殊家庭、關懷關愛“三留人員”問題等等,都有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做。因此,大家要把思想進一步統一到的重要指示上來,正確認識計劃生育工作形勢,端正態度,增強做好計劃生育和計生協會工作的定力,堅守職責,繼續協助黨委、政府宣傳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和全面兩孩政策,牢牢把握正確宣傳導向,積極拓展互聯網等新媒體宣傳模式,讓羣衆理解,知道怎麼執行政策,如何去做,怎樣做得更好。各級計生協會在宣傳教育工作上要有作爲,敢於擔當,要堅定不移,繼續爲貫徹落實計生基本國策努力工作。

二要不忘初心,以“六項重點任務”引領生育關懷上新臺階

“六項重點任務”是中央賦於計生協會的任務,落實好“六項重點任務”,引領生育關懷工作提升,是我們今後工作的主線。各級計生協會要不忘讓廣大計生羣衆過上美好生活的初心,羣衆有所呼,我們有所應,盡力盡心,爲羣衆排憂解難,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要認真落實好我省“六項重點任務”的《實施意見》,堅持以計生困難家庭和計生特殊家庭爲重點,精準關懷,突出抓好計生小額貼息幫扶、幸福工程、安居工程、金秋助學、生殖健康諮詢服務、人口早期發展、流動人口健康素養、法律援助、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全省計生困難家庭數據庫建設“十大項目”。要落實好這些項目,一是要有擔當精神。過去基層爭着要項目,現在一些幹部怕出錯、怕擔責,開展小額貼息等項目積極性不如過去,這是一種不敢擔當的表現,也是對羣衆不負責任的表現,與協會的宗旨相違背。要堅決克服這種現象,堅定信心,不辱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幹,而且加油幹就要真幹、苦幹和實幹,切實完成好小額貼息幫扶等生育關懷項目工作任務。二是要實事求是。開展什麼項目應根據當地實際和羣衆需要,不一定求全求多,關鍵在做實、做精,保證質量。同時項目還要根據受助戶實際承受能力來謀劃,比如安居補助項目,房子夠住就好,能住就好,有的地方房子建得很大,裝修也不錯,但給受助戶增加新債務,這就違背了建房初衷。這項工作請各地與本地安居工程、造福工程結合起來,資金統籌使用,共同把這件好事辦好。三是要加強跟蹤服務。除對生產幫扶項目要加強技術、資金、銷售等方面指導外,還應重視對項目落地全過程的督查,對金秋助學項目則要加強與相關學校溝通聯繫,持續關注受助學生成長,這樣才能保證資金安全有效使用。與此同時,計生協會的同志還要注意探索研究新形勢下如何承接、實施、落實“六項重點任務”,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舉措,使計生協會生育關懷服務供給更有效對接相關部門的職責、對接羣衆的需求,切實當好人民羣衆的公共服務需求與政府相關部門提供的公共服務之間的組織者和嫁接人。四是要創新項目管理。堅持精品化打造項目,引導工作由活動型向項目型轉變,創新項目策劃、資金投入、激勵考覈、宣傳倡導機制,實現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責任化,推動工作抓實、抓細、抓出特色。進一步健全完善生育關懷項目資金管理制度,推進生育關懷項目工作持續健康發展,更好造福計生家庭。

三要強基固本,着力開展“基層協會組織建設提高年”活動

要按照中國計生協會提出的“基層協會組織建設提高年”活動要求,以增強計生協會“五力”爲目標,緊密結合 “四聯創”活動,重點抓好鄉村兩級計生協會能力建設,拓展服務網絡,延伸服務觸角。搞好基層組織建設,要突出抓好班子、點子和票子。“班子”就是選好會長這個領頭人,配齊配強常務(專職)副會長、副會長。要加強各級計生協會班子思想政治建設,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把班子建設成爲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的堅強戰鬥堡壘。“點子”就是有工作思路和創新精神,做到這點需要加強探索和研究,多問計於基層,多總結基層經驗,不斷開拓思路,使我們的工作更加出彩。“票子”就是要有錢辦事。落實“六項重點任務”,開展生育關懷項目,需要各級政府增加投入。去年因基層資金所限,有的生育關懷項目無法擴大覆蓋面,希望資金問題在新一年得到更好解決。

做好新一年計生協會工作,一方面需要各級計生協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還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各級計生協會經過幾十年艱苦磨鍊,證明她是一支忠誠黨的事業,堅決聽黨的話、跟黨走,毫不動揺地貫徹黨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服務於羣衆,紮根於基層,爲國家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是各級黨委政府信賴、羣衆擁護的計生工作生力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希望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計生協會工作的領導,有關部門一如既往地關心幫助和支持,並保護好這支隊伍,在工作、生活、待遇上多給予關心,切實把計生協會建設成爲“政治靠得住、羣衆信得過、工作過得硬”的堅強羣衆團體。

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堅持解放思想、不忘初心、開拓進取、敢於擔當,擼起袖子加油幹,爲“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爲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而努力奮鬥,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20

同志們:

今天上午,會議傳達了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6個部門和武城縣政府作了交流發言。王廳長作了題爲“堅守初心、務實進取,奮力書寫住建事業新篇章”的工作報告,從各組彙報情況看,大家一致認爲,報告立意高遠,重點突出,任務明確,措施得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充分體現了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符合實際,爲做好20xx年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剛纔的討論中,大家分享了很多好經驗好做法。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就如何加強和改進住建工作,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都很好,廳相關處室、單位要認真整理歸納,逐項研究吸收。下面,我就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切實做好今年重點工作,再講幾點意見。

一、抓緊抓牢住建重點工作

我們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王廳長講得非常明確,對於做好今年住建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從全省層面看,有六個方面的工作既是硬任務,又與中央和省裏重點工作密切相關,需要進一步抓好貫徹落實。

(一)抓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我在中央黨校學習期間,就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赴青島、煙臺、濰坊、威海開展專題調研,深刻體會到,在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必須順應農民意願和轉移趨勢,破除戶籍、土地和財稅制度等方面的政策障礙,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一是優化人城格局。要遵循人口轉移意願,優化資源配置,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優先引導人口向城市羣和城鎮密集區轉移,實行產城互動,促進職住平衡,構建城鎮化發展主體形態。大力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強化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市民化載體。在農村地區,堅持以社區爲單元推進城鎮化,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行“兩區同建”,促進人口就地就近轉移。二是提高非農產業就業支撐能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是簡單地將農村居民變成城市居民,必須有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支撐,否則,將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南美國家有不少這樣的深刻教訓。要統籌推進產業升級、結構轉型與擴大就業,營造良好環境,努力增加非農就業崗位。三是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促進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驅動力有三個因素比較重要:即讓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更多的發展機會和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各地要補齊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設施短板,打造宜居城鎮,吸引更多人口到城鎮安家落戶。四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需要強大的公共財力做保障,據測算,我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人均公共成本約爲5.5萬元,每年實現200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需要公共財政投入近1100億元。要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大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投入,不斷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五是提高農業轉移人口遷移和融入能力。農業轉移人口收入水平越高,在城市落戶的意願和能力越強。各地要大力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穩定就業崗位,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將農民工納入職工“五險一金”覆蓋範圍。要加快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施“兩證”保“三權”,健全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讓農民帶着“可變現”資產進城。六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市民化關鍵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放鬆要素管制,讓城鄉人口、土地、資本、技術自由流動、平等交易,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創造寬鬆的政策環境。要加快健全完善“1+N”市民化政策體系,深入推進人地錢房、行政區劃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對影響城鎮化的逆向政策進行分類整理,結合深化改革要求,加快調整優化,形成政策合力。

(二)抓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從中央到省裏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住建部多次提出明確要求,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用了較大篇幅安排部署這項工作。各地要把加強政府調控和運用市場機制結合起來,把優化供應結構和調節住房需求結合起來,把解決當前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更加註重分類調控,突出因城因地施策,實行供需雙向調節,繼續保持房地產投資合理規模,努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決守住不出風險這個底線。一是加強監測分析,科學實施區間調控。認真分析研判房地產市場數據,採取科學有效的調控措施。庫存偏高的城市要控增量、擴需求,庫存不足的,要補庫存、控需求,努力做到“遵循市場規律,供需雙向調節;實行區間調控,保障平穩運行;減少劇烈波動,防止大起大落”。熱點城市要執行好並不斷完善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等政策措施,做到房價環比不增長。二是滿足新市民需求,有序推進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目前,全省房地產去庫存效果較好,但部分三四線城市特別是縣城商品住宅庫存還有一定規模,不少地方商業地產等非住宅去庫存壓力較大。今年要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重點推進非住宅和去化週期較長的三四線城市及縣城商品住宅去庫存。要與人口城鎮化、農民工市民化結合起來,引導農村人口向中小城市有序轉移,鼓勵農民工和農民等羣體進城購房,解決好新市民實實在在的住房需求。要與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結合起來,引導羣衆自願選擇貨幣化安置,讓棚戶區、城中村、城邊村居民及時住進自己滿意的房子。三是立足長遠,抓好基礎性制度設計和長效機制構建。做好房地產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標本兼治,既要着眼當前“治標”,緩解市場供需矛盾,又要立足長遠“治本”,形成長遠制度安排,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研究房地產市場的運行規律,順應房地產發展客觀趨勢,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我省實際、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三)抓好城鎮棚戶區改造。今年是國務院提出的棚改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確保“十三五”180萬套棚改任務完成的關鍵一年。完成今年的棚改任務,關鍵是抓好以下幾個重點環節。一是加快項目進度。去年8月份,省裏將今年76萬套棚改計劃分解至市縣,並落實到1505個具體項目,爲各地運作項目留足了時間。各地要圍繞這些項目,抓緊啓動房屋徵遷、手續辦理等前期工作,逐個項目建立工作臺賬,把任務逐項分解落實到人,落實到事,制定時間表,千方百計抓好項目開工。要發揮好督查的“促進器”作用,通過政府督查、專項巡查、隨機抽查、交叉互查,傳遞壓力,壓實責任,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二是用足信貸政策。資金保障是推進棚改的“牛鼻子”。前不久,省廳會同財政廳聯合印發通知,對做好今年棚改融資工作進行了部署。各地要會同財政部門,積極主動與省財金公司以及國開行、農發行溝通對接,按照貸款申報要件要求提供相關資料,儘快簽訂貸款合同,確保項目及時用上政策性貸款。今年除國有商業銀行外,招商、中信、興業等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將全面啓動政府購買棚改服務貸款工作,各地也要抓緊聯繫對接。三是破解徵遷難題。要借鑑濟南、濰坊依法徵遷經驗做法,充分發揮法院、律師、媒體作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快項目徵遷進度。發揮羣衆智慧,組織社區黨員、羣衆代表及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幹部,參與項目政策宣傳、矛盾化解,用羣衆方式做羣衆工作,用羣衆辦法解羣衆難題,最大程度爭取羣衆的認可和支持。

(四)抓好城市規劃設計。20xx年是全省城市規劃三年提升行動的關鍵一年,要圍繞提高城市規劃設計水平和質量,高點定位,統籌全局、以人爲本,注重實效,編制出“利當前、益長遠、接地氣、惠民生”的高水平規劃。一是大處着眼,突出戰略引領。當前,各級黨委政府對城市規劃統籌全局、指導長遠的作用越來越重視。規劃部門更要主動作爲,爲領導當好參謀助手,通過科學規劃引領宏觀決策。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期限到2030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將爲城鎮化成熟期的城市長遠發展描繪美好藍圖。這一輪總體規劃過後,城市的終極規模和總體佈局基本就定型了。如果在規劃中定位不準、考慮不周、研究不透,我們將會失去引領城市科學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一次機會。因此,規劃編制一定要注重前瞻性,以城市發展到成熟期的人口規模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爲基礎,科學確定總體格局和功能分區,劃定城市增長邊界,優化內部空間結構,合理劃分建設時序。二是小處入手,突出羣衆需求。規劃決策既關係全局發展,又涉及每個市民的切身利益。大到城鎮格局,小到一屋一樹,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規劃設計必須進一步提高科學編制、民主決策和依法管理水平。要深入實施“陽光規劃”和城鄉規劃委員會制度,在充分徵求民意、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有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科學確定城市公共交通、停車場、中國小、醫院、養老院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佈局。對更新改造地段開展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增加生活服務設施、綠色生態空間和公共活動空間,提高人居環境質量。要加強規劃實施監管,逐級落實強制性內容,嚴格執行,一以貫之,使規劃順應羣衆意願,符合羣衆期盼。三是突出城市特色風貌。規劃設計要牢牢把握地域、民族和時代三個核心要素,加強城鄉地域文化研究,保護好歷史遺存、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舊城舊村改造要保護歷史格局和傳統風貌,引入現代功能,實現城市的有機更新,避免大拆大建;新城新區建設要融合地域特徵,體現時代風貌,順應山水脈絡,防止千城一面,讓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將城市設計作爲落實城市規劃、指導建築設計、塑造城市風貌特色的有效手段,設計好城市天際線、景觀軸線和廣場公園、城市雕塑、建築小品等空間節點,甚至對一間店面、一塊招牌都要認真研究、精心擺佈,把特色塑造真正融入城市的肌理和細節,使我們的城市不但生活方便、充滿活力,而且引人入勝、耐看耐品。

(五)抓好城市建設管理。近年來,國家和省出臺了一系列城市建設管理的政策文件,既有綜合性的部署,也有單項的工作安排,城市怎麼建、怎麼管,都有了明確的目標和路徑,下一步關鍵是狠抓落實,重點做好提升品質、便民服務和安全運行等工作。一是精益求精,着力提升城市建設品質。更加註重建設質量,提高基礎設施和房屋建築的建設標準和使用壽命,把“工匠精神”落實到建設者的行動上,提升一線工人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打造山東建造品牌。更加註重特色塑造,加強對山、海、河、湖及中心城區、旅遊區域、城市窗口等周邊建築風格和景觀風貌的控制,從高度、色彩、景觀視廊等方面進行科學引導和規範,打造精緻精彩的公共空間環境,提高城市品位。更加註重設施功能完善,樹立“大市政”觀念,統籌服務設施佈局,完善每個細節,增強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人性化、便利化水平。二是貼近羣衆,着力提高城管服務效能。牢固樹立“爲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強化基層執法隊伍的黨建工作,不斷提高城管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法治意識。以羣衆實際利益和訴求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順暢有效的監督途徑,避免粗暴執法、彈性執法和選擇性執法,以看得見、摸得着的工作成效取得羣衆對城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針對市容市貌管理中的突出問題,把方便羣衆生活和解決弱勢羣體困難結合起來,強化源頭治理、堅持疏堵結合,完善長效管理機制。三是堅守底線,着力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城市系統複雜、人口密集,安全生產至關重要。城鄉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必須以安全爲前提,堅持預防爲主、科學佈局,確保滿足居民點、重要設施的安全距離和防護範圍。強化建築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定期排查安全風險點、危險源,加大隱患整改力度。要適度提高城市建築、農村房屋及重大基礎設施抗震設防等級,新建工程要全部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標要求。對臺風、暴雨、暴雪等影響城市安全運行的極端災害天氣,要實施部門協調聯動,及時預報、有效應對自然災害。

(六)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升。總體上看,農村人居環境還是個短板,應該花更多的力氣去改善。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以“七改”(改路、改電、改校、改房、改水、改廁、改暖)爲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各地要按照“七改”要求,切實履行好住建部門職責任務,加快改善村鎮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一是突出硬件,強化設施建設。提升農村便利化程度和環境宜居水平,設施建設是關鍵。國家和省裏對危房改造、垃圾污水治理、廁所改造和清潔供暖,有目標進度,有標準要求,有考覈指標,都是實打實的“硬槓槓”。各地要根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規劃,切實落實項目用地,妥善解決項目建設中涉及的立項審批、規劃設計、徵地拆遷等基礎工作,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重點工作落實,確保按期完成各項任務目標。二是有序推進,做好結合文章。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地在工作推進中,要科學安排工作重點和推進時序,充分發揮“七改”綜合效益。首先從羣衆最關心、呼聲最強烈的問題入手,突出重點,精準發力,提升羣衆獲得感。要先地下後地上,比如先改廁再硬化綠化亮化,避免“馬路拉鍊”在農村出現。要把危房改造與脫貧攻堅、農村改廁與污水處理、清潔供暖與農房節能改造等工作一體化推進,全面提升村莊整治效果和水平。三是發揮市場作用,完善長效機制。村鎮項目規模小布局散,建設易管理難。各地要把完善長效機制作爲工作重點,絕不能搞“突擊式”建設整治,不能“一陣風”後放任不管。要在政府主導和依靠羣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積極推廣PPP模式,鼓勵社會資金投資、建設、運營村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探索財政可承受、農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廣、長期可持續的村鎮建設管理模式,逐步實現城鄉管理一體化。

二、抓嚴抓實系統黨建工作

近年來,全省住建系統經過黨內集中性學習教育,黨風、政風、行風和黨員幹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集聚了推動發展的正能量,抓黨建促發展成效明顯。去年中央召開黨的xx屆六中全會專題部署從嚴治黨,今年國中紀委召開xx屆七次全會,提出不斷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1月11日省紀委召開十屆八次全會強調,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20xx年,全系統黨建工作要按照中央一系列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鞏固提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持續加強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作風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以過硬的黨風、清明的政風、優良的作風,確保中央和省委各項重大決策落地生根,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和省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一)增強“主業”“首責”意識。加強黨的建設,是做好業務工作的根本保證。住建系統作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部門,尤其需要發揮黨建工作在把握方向、凝聚力量、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要強化“把抓好黨建作爲最大的政績”理念。切實增強“主業”意識,從事關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來抓黨建,用事關住建事業平穩健康發展的長遠眼光來看黨建,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事業上的擔當者。在座的各位主任、局長、處長絕大部分都是黨組織書記,一定要增強政治敏銳性,充分認識黨建工作直接關係到工作職能的落地、住建工作的成效乃至住建事業的成敗。黨建工作抓實了,就是生產力、凝聚力、創造力;黨建工作抓不好,再大的工作成績也是過眼煙雲。二要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黨組織書記要對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等重大問題親自研究,對班子建設、召開民生生活會等重點環節親自協調,對上級部署的黨建工作重大事項親自督辦,真正把黨建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堅持“一崗雙責”,把黨建工作納入到年度工作總體任務,與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覈,以黨建推動業務工作開展,以業務成績檢驗黨建實效,推動管黨治黨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三要加強黨建工作監督考覈。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考覈的“指揮棒”作用,綜合運用自我評估、羣衆評議、社會評價等多種方式,強化督導檢查,形成實用有效的考覈機制。

(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住建系統具有重要的經濟管理職能,涉及到規劃、招標、施工、監管及驗收等方方面面,重大項目多,資金流量大,行業企業多,這對全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貫徹《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深入落實《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黨內監督條例》和《問責條例》,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二要健全完善相關制度。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嚴格、監督不到位,使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有機可乘。各地要抓住行政審批、資金分配、財務管理等關鍵環節,有什麼漏洞堵什麼漏洞,有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加快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規定,真正做到用制度約束權力,用制度管人管事,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三要加強日常廉政教育。各級黨組織要及時傳達學習上級關於廉政工作的新部署,使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適應從嚴治黨新常態,把握紀在法前新形勢,明確合格黨員新要求。要抓住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經常性集中輔導和警示教育,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清風正氣,讓廣大黨員幹部真正受警示、明底線、知敬畏,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動上明確界限,真正敬法畏紀、遵規守矩。四要嚴肅監督執紀。要認真履行監督執紀職責,加強和改進監督形式、途徑、方式,構建全方位的監督網絡,對“三重一大”事項實行全過程監督,敢於較真碰硬。

(三)抓好行業作風和精神文明建設。住建系統大部分工作都直接關係到羣衆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大部分業務都要和羣衆面對面去開展,行業作風和精神文明建設顯得尤爲重要。一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一切從維護羣衆切身利益出發,將羣衆的實際需求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羣衆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爲衡量履職盡責的根本標準。規範行政行爲,創新服務方式,做到門好進、人好找、事好辦。要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瞭解社情民意,幫助基層解決問題。二要提升行風建設水平。認真處理信訪接訪、齊魯民聲、政務熱線、12345平臺等渠道受理事項,推動矛盾事前控制,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切實加強行業作風建設。妥善處理房屋徵收、農民工工資拖欠、物業服務等羣衆反映強烈的問題,讓廣大羣衆切身感受到住建系統的新氣象、新面貌、新作風。三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總要求,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線,大力提升全系統精神文明建設水平。要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努力提高文明單位等次,紮實推進窗口服務單位文明創建活動,繼續推進環衛、供水、燃氣、供熱、物業、公積金等行業文明創建工作。挖掘培養、樹立推廣一批羣衆基礎好、威信高、代表性強的行業先進典型。

(四)做好全系統維護穩定工作。住建系統既直接負責房屋拆遷、農民工工資清欠、建築施工安全質量等不穩定因素較高的工作,又需要做好景區、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和供水、供氣、供熱等重要設施的安全防範工作,維護穩定工作的壓力大。各地要按照從嚴、從實、從細和抓重點、抓關鍵、抓薄弱環節的要求,加大對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的排查化解力度,研究制訂相應措施,綜合運用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訴訟等手段,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努力做到問題發現早,處置及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進一步提升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

(五)打造過硬班子和隊伍。事業興衰,關鍵在人,成敗在人。近年來,住建系統承擔着棚戶區改造、危房改造、農村改廁等重大民生工程,還負責城鎮化、房地產業發展等重要發展工程,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務能夠順利完成,正是因爲我們擁有一支素質高、品行好、作風硬的幹部隊伍。各級黨組織要繼續按照全面從嚴原則,將抓班子、帶隊伍這一政治責任擔當好,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爲先,努力做到選賢任能、知人善任、人盡其才,在全系統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堅定、爲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幹部隊伍,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全力落實好今年各項任務

抓而不緊、抓而不實,等於不抓。實踐證明,任何工作措施可以訂幾十條、幾百條,但最終還得靠人去抓,靠人去落實。雖然各地基礎不同,工作各有側重,但抓落實的勁頭一定不能鬆懈,今年各項任務要確保完成。

(一)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抓落實。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完成會議部署的各項任務,首先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三個市民化工作對提升城鎮化質量至關重要,房地產調控事關全省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住房保障關係“住有所居”目標順利實現,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直接爲羣衆提供各種服務,有利於推動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各地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深刻領會新發展理念內涵,結合當地實際,按照會議部署的各項任務,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住建發展質量。

(二)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抓落實。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今年各項任務很重,各地一定要以深化改革爲動力,以創新的精神加快推進各項工作。當前住建工作正處於改革創新、全面發力的關鍵階段,更需要以改革創新的方法破解各類難題,解決各類矛盾。比如,房地產調控,既要穩定熱點城市房價,還要去三四線城市庫存;既要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更要限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還有棚戶區改造,不但要確保完成76萬戶改造任務,還要講究方式方法,注意維護被拆遷居民合法利益。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新難題,解決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和固定的模式,要靠我們住建系統的同志們積極在實踐中探索,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深化住建領域各項改革,通過改革落實工作,推動工作。

(三)以統籌兼顧的方法抓落實。住建工作千頭萬緒、千差萬別。我們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突出重點,帶動全局。各地一定要集中力量確保會議確定重點工作的順利開展,並以此提升整體工作水平。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統籌兼顧,確定落實重點工作的突破口,在一個或幾個方面取得突破性、實質性的進展;有些工作,可以通過大膽探索、大膽試點,爲全省創造經驗,由點及面、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四)以紮實務實的作風抓落實。住建工作與羣衆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要以紮實務實的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羣衆,真正瞭解羣衆在想什麼,羣衆需要什麼,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比如,我們的規劃設計、城市管理、建築節能、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等工作,重點、難點在哪裏,哪些需要完善機制、創新制度,這些都需要我們深入調查研究,去認識,去總結,把工作做實做細做紮實。再比如,對我們工作推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時只注重表面現象,沒有深入分析其本質和規律,就貿然做決策抓落實,效果肯定不會理想,羣衆也不會滿意。所以,對今年的各項重點工作,一定要結合當地實際,明確責任單位,明確工作進度,加強督查檢查,以嚴緊細實的工作作風抓出新成效。

(五)以依法行政的理念抓落實。依法行政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標誌,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核心。住建工作政府管理性強、社會公益性強、羣衆參與性強,全系統各級各行業主管部門的依法行政任務很重。在當前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法治建設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企業和公民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越來越強,這對我們的依法行政能力是個嚴峻的考驗。全系統幹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覺養成依法辦事、依法抓落實的習慣,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和法律專家的作用,堅決防止越權決策、違法決策。要進一步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總之,各地在推進工作中,一定要堅持依法行政理念,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權力監督制約,確保各項工作依法依規有序推進。

同志們,今年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目標已經明確,各地要細化任務分工,狠抓工作落實,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爲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