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4W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1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歡閱讀的一本書。書中一個個傳奇故事令我深有感觸,苦肉計、空城計、王允巧施連環計等都讓人拍案叫絕。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精選12篇)

我最喜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草船借箭是他的壯舉之一,令我揮之不去。

一次,陰險狡詐的曹操派兵攻打東吳,用大船與他們交戰,恰巧大霧瀰漫。劉備的大軍正缺箭,不過諸葛亮的機智幫了劉備的大忙。他讓士兵們扎大量的稻草人安在船上,把船放到水中,每隻船上點了幾根火把,人站在船艙中。剛好大霧朦朧,曹軍看不清,把箭全射到稻草人的身上。再把箭集中起來就可以用了。幾天後,這些箭都被用來攻擊曹軍了。

真是大快人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2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的冒險經歷。首先他們桃源三結義,成爲異姓兄弟,並各自打造了兵器,劉備使用鴛鴦劍,關羽使用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張飛鑄了一杆丈八蛇矛,並招募了五百名士兵,迎戰黃巾軍。隨後因劉備將黃巾起義鎮壓下去,被朱儁封了個官職。劉備不辭而別,只留下信書給朱儁,他們仨的冒險生涯就這麼開始了。之後,他們暗中謀殺曹操的詭計被識破,三人大敗,只好求見孔明,孔明同意幫助他們。劉備他們再次招募士兵,兵力足夠後,孔明開始獻計獻策,打敗曹軍。勝利後,劉備自立漢中王。其他的我就不多說了。

我很喜歡劉備和孔明這兩個人物,我喜歡劉備高強的武藝、孔明的空城計。我想成爲他們那樣的人。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3

《三國演義》沒有《紅樓夢》那麼的淒涼,也沒有《西遊記》那麼的神奇。這是一本凡人用畢生心血譜寫的歷史壯歌。那千軍萬馬奔馳沙場,血流成河的場面深深打動着我的心靈。

下面我來談談我對這本書的認識。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爲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了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未被抹殺。他在幾年的戰鬥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幹的,他領導的魏國也是三國中最強的,他的努力,爲後來晉朝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曹操對人才求賢若渴,這是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對關羽的愛護。關羽爲保護劉備妻小,被曹軍所困,迫不得已才歸順曹操,而曹操敬重關羽是一位英雄,想用情義來打動他,讓他爲自己效力。曹操對關羽可以說是有呼即應,關愛有加。當關羽打聽到劉備所在時便不辭而別,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曹操因愛惜關羽才能,明知是放虎歸山卻還是派人送了一張通行證給關羽,免得路上受阻。

細細品位,你會發現曹操一點也不令人討厭,反而會讓人佩服,佩服他的謀略,果斷,佩服他的用人之道。這也許就是曹操個人的魅力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4

今天,我不厭其煩的有讀了一遍《三國演義》我清楚的感覺,每一遍品味,就像酷酒一樣感覺也會越來約有滋味,越來越醇厚。

他裏面有各種傳奇人物:趙雲,諸葛亮,劉備,關羽……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我印象深刻的趙雲單騎救幼主,他對劉備忠心耿耿,爲了保護劉備的血肉,拼死殺敵,勇往直前,冒死救幼主,這不是那時世界難能可貴的精神麼?

還有令我感觸更深的一段劉備爲了給關羽報仇,盡然領了他的所有人,去跟東吳決一死戰,最後被一把火燒了幾十萬大軍,這不僅僅是無視生命,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爲了一時仇恨毀了一生,這值得嗎?

我緩緩合上書,低頭沉思着,現在的世界,不也像那樣變幻不常嗎?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5

站在歷史舞臺的出口回首,那座風起雲涌、英雄輩出的舞臺有喜劇也有悲劇。人民決定着滾滾歷史大潮的流向,合勢而行者成爲喜劇主人公,反之則出演了悲劇。我想其間最令人痛惜的便是洞悉時勢卻不得不背勢而行的失敗者,譬如那位“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孔明。

臥龍出山前吟過一句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守候在歷史舞臺風雲際會處的他,早已預料到自身的結局麼?立志“鵬飛萬里”的孔明堅信“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對自己的才華充滿自信的他在等待“慧眼”的到來。大雪中,那位靠着點漢室血統而寄人籬下卻又不甘平庸的劉備三顧茅廬。玄德固然尚不成氣候且稍乏治國大略,卻是一個能爲孔明提供用武之地的仁君。

於是孔明選擇了自己一生事業的君主,羽扇一揮,他述出一段《隆中對》。那實在是“時勢造英雄”的一個最完美的典型。他扼住所有的關鍵:“外聯孫權,內修政理”、“赤壁之戰”、“智取漢中”、“西和諸戍,南撫夷越”全部落實。至此便是他成功的前半生,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是最好的寫照。

於是,諸葛孔明成爲一代人傑。

悲劇開始了。漢中與荊州是孔明鉗制中原之大螯。然而“關張無命”,那位忠肝義膽卻又有許多個性缺陷的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對孔明而言是致命傷。從這時起,《隆中對》的後半部已成泡影,而以蜀漢政權圖就霸業、統一中國的可能性也永遠失去了。假如荊州不失,蜀漢便不會在彝林之戰中大傷國力,孫劉聯盟也可能牢固,然後乘曹操之死,“天下有變”之機,從荊州與漢中同時出擊——合天下者,必爲奇才蓋世的諸葛亮了。但歷史是那樣的無情!漢中失卻可再奪,荊州失於魏國亦可再奪,孔明實不放心但又確無他人可譴的荊州守將關雲長,偏偏把他失給了令孔明迴天無術的東吳。於是,諸葛亮的後半生,在無望中掙扎,他陷入了歷史的死角,成爲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指揮者。

這一切並不在於他不識時局,恰恰相反,一切盡在他的意料之中。但面對殘局,他卻不能放棄掙扎,劉備白帝託孤時,那一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話成了孔明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他一諾千金——“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他獻上了一生,萬死不辭。正是劉備及其部下毀了孔明一生功業而留下一攤殘局,卻又給他冠上一頂無法摘脫的金帽。

於是他上表劉禪:“不伐賊,王業亦亡,唯坐待亡,孰與亡之?”儘管已看到蜀漢必亡,“夙夜憂嘆”,他卻必須去承擔,在沒有任何可乘之機的條件下,“庶竭駑鈍,興復漢室”,只爲,一條理由——“報先帝”!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孔明聽到了另一種召喚——兩千年來支撐華夏文化的精神強音——大義!意氣相投,堪託生死,固是江湖豪士之情懷,而明君一旦相遇,便畢生想報,肝腦塗地,九死不悔,此乃忠貞之節操,將相之風範。現代人難以徹悟中國古代人士感“知遇之恩”,能爲一主而死節的忠貞。但在需要君主的時代裏,孔子先賢所倡導的忠貞死節是極其崇高和高貴的。孔明用智慧和生命擁抱大義,上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成敗固難測,道義實肩荷。孔明隔斷對閒雲野鶴般隱居生活的懷念,那每每讓我淚下的那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唯一的選擇。

至此,他寫下了後半生。失敗了,卻成爲千古英雄。

孔明壯志未酬,不能說懷才不遇。歷史往往是冷靜的,有時又是冷酷的。正如司馬徽再薦名士是所云:“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站在歷史舞臺出口的我,只能遙思當年大星隕落、秋風蕭索的五丈原,道一句——英雄無命。

歷史從一開始就已註定,無法改變。“分久必合”而“合”者並非孔明。然以一代人傑成爲千古英雄,忠成大義者,又必數諸葛孔明。

每每合卷,叩問際會的風雲,喧囂的歷史舞臺,究竟何者爲英雄?煮酒論英雄的曹孟德面對韜晦趨身的劉玄德,吐出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他只被人稱作“奸雄”,“攜民渡江”但在治國大略上稍遜一籌的劉備只可被道作“仁君”。唯有孔明般德才兼備者,方堪號作——英雄。

英雄之於時代,猶如火種之於乾柴。時勢未必造就英雄,英雄未必得時勢,但時代卻永遠不可沒有英雄!任何歷史永遠都只由人民決定,但任何時代都需要英雄的精神!

站在歷史舞臺的出口,看孔明,只想道一句: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6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名着——《三國演義》,讀完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

《三國演義》給了我一個極其深刻的印象。名着就是名着,果然與衆不同。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詞都在吸引着我。開頭的平平淡淡,更讓我感到劉備的淒涼。又是桃園三結義,使我感到十分欣喜。三位好漢的力量統一了,他們打拼出來。他與別人戰爭,絕不會威脅到老百姓。因爲在他心中,百姓第一、國家第二。我心中暗暗敬佩劉備,從不背叛百姓。也正是如此,即使別的地方的老百姓都愛戴他。我又迫不及待的往下看。關羽的慘劇使我痛涕不止,當他誤入東吳奸計時,我真想扔給關羽一個手榴彈,炸死孫權後順利回到劉備主軍裏,保守力量,再次站到沙場上,向我們在現一個英雄氣概。可是,事實不能改變。這時,有讀到張飛遇害,我的眼睛溼潤了,又是一位好漢被無恥小人給害了。一位英雄怎麼就這樣去了九泉之下呢?兩位好漢的死,不僅讓我惋惜,更是劉備以及士兵的悲痛。劉備傷心哭泣了好幾天,幾次都哭出了血。我很命運,爲什麼讓張飛、關羽死的那麼慘。而孫權、曹操這些老奸臣猾製備的生命如此漫長?

《三國演義》,我從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美與醜、善與惡……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7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爲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好一個諸葛先生!

每次讀《三國演義》,我就不由得想起這副名聯,想起這幅對聯歌頌的人——千古一相諸葛亮!

三國時期,能人輩出,英雄如雲,可是,要論起雄才大略,智謀忠誠,何人能及他的十分之一?說他爲千古一相,也絕不是誇大!他,羽扇綸巾,火燒百萬曹兵;他,六出祁山,至死不忘恢復漢室江山;他,留下遺計,嚇退狼虎追兵。

想當年,他是何等的瀟灑!輕輕搖動着羽扇,悠然自得,你可知,這可是在那千鈞一髮的赤壁戰場啊!對面江上,火光沖天,百萬曹軍,浩浩蕩蕩,鼓聲如雷,殺聲震天。這個時候,除過先生和公瑾外,哪一個吳蜀將領不是緊張萬分,心驚膽戰?而諸葛孔明卻是非凡,他不溫不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似乎戰爭的全部節奏,快、慢、緩、急,完全和着他緩緩揮動的羽扇。

孔明先生,真是神人!激戰,金戈鐵馬,火光熊熊。孫劉聯軍利用諸葛算好的東風火燒連船,曹船上下到處是哭爹喊娘,驚恐萬狀。曹軍當初那不可一世的氣焰哪去了?在諸葛的精心謀劃下,他們早就無心戀戰,逃命要緊!

好一個諸葛先生!

讀《三國》,看孔明。怎能不讓人心潮澎湃?他就如神明一般,被無數的崇拜者們一次又一次的膜拜!千古一相諸葛亮!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8

我喜歡的書又許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三國演義》了。我之所以最喜歡它,是因爲它裏面的內容使我受益終生,我今天就把它和你分享分享。

我從劉備身上學到了做人要“嚴以待己,寬以待人”,處處要爲他人着想。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垃圾桶給弄倒了,我趕忙去那掃帚,當把我造的“孽”給清理乾淨時,我發現我的同桌位置也很髒。於是,我心想:“我得幫她也掃一掃,否則她就會被老師批評了。”最後,我的同桌還因此被表揚了呢!

我也從諸葛亮的悲劇中學到了,智慧雖然重要,但身體也要健康。我看見報紙上說:一位35歲年輕的博士後,因患癌症去世。所以,無論如何也要把健康排在第一位。

我還從關羽的一生學到了,做人要講究一起義氣,不能爲了私利而至兄弟不管不顧。記得有一次,我小的時候。奶奶買了兩個蘋果,我吃了一個,我還想吃另外一個時,奶奶不讓,說是留給哥哥的。可我還是將它偷吃了,結果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絕對是一本人人必讀·膾炙人口的益書。

我喜歡《三國演義》,它不但擁有豐富的情節,還能從中明白衆多道理。它真是一本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耳邊彷彿又傳來了這句富有哲理的話,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讓我們用心去讀《三國》,品《三國》,道《三國》,用心去感受三國的史詩,感受它的悲壯之美!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9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爲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爲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可能是因爲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10

讀三國演義有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著,就是爲“四大名著”之首,講述漢末時期三足鼎立事件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由羅貫中及施耐庵合著,用大筆如椽,略帶神話色彩的手法,繪製出了漢末晉初的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傳奇,不禁讓人覺得蕩氣迴腸,心潮澎湃:話說,由於漢帝聽信宦官之言,致使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各地紛紛起義。特別是由自稱爲“太平道人”的張角帶領的黃巾軍,一路殺官賤民,危害無窮。不過仍被各路英雄所滅,但這次起義所帶來的禍害卻遠遠沒有結束——他加快了整個大漢版圖的分裂,從而逐漸形成了以蜀、魏、吳爲首的鼎足之勢……

在這本書中不僅有着引人入勝、情節曲折的故事,如:三顧茅廬、單刀赴宴、空城計、煮酒論英雄……還生動刻畫了四百多個人物,有仁義的梟雄劉備、奸詐權術的曹操、英勇聰慧的孫權、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但其中最讓我佩服的,就數仁義英勇的關羽了。他自從與劉備桃園結義後,爲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

……特別是“華容義釋孟德”,充分地顯示他不管是對待善人,還是十惡不赦的惡人,都以誠信仁義對待的優良品質。但是,由於關羽的自負,他最終死於不認舊情的曹操及背信棄義的孫權之手。後被後人追封爲:“崇寧真君”、“義勇武安王”等。

總之,《三國演義》不僅讓我瞭解了歷史,知道了當時的民俗、軍事、政治、天文的狀況,還明白了無論做人做事都要做到誠信和寬容的道理。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11

《三國演義》是明代作者羅貫中寫的。主要寫東漢後期,十常侍亂政,又逢黃巾之亂,諸侯並起,,逐分爲三國:蜀、吳、魏。後魏丞相司馬炎奪位,滅了蜀、吳國。

在《三國演義》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赤壁之戰的兩個人物,一個是黃蓋,一個是關羽。

黃蓋以國家爲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巧使苦肉計,被打得皮開肉綻,還深入敵境,詐降,使火燒赤壁圓滿成功。

關羽在華容道佈下天網,逃竄的曹操正遇着他。曹操求關羽放他們一馬。關羽想起他原來在曹操軍中的待遇多高,而自己卻斬了曹操六員守將,曹操都沒有怪罪他。雖然現在放他們有損國家的利益,但覺得自己不能忘恩負義,於是就放了他們。

我看到這兒,就不由自主地想起生活中地一些事。有一次,熊老師佈置作業,我很快就馬馬虎虎地完成了。做完後就東看看,西玩玩,只顧自己開心,打擾別的同學。我看了黃蓋的故事以後,就覺得我這樣做得不對,應以大局爲重,不能爲了自己玩而打擾別人。我一定會改正這個毛病。

雖然關羽不以國家爲重,私放敵人是不對的。但他不忘恩負義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一年級時經常找別人借筆,別人都借我,可別人找我借時,我理也不理。結果忘恩負義沒有好下場,我當時沒有同學和我做遊戲了。我十分着急,最後還是借筆給別人,別人才和我玩的。我看了關羽的故事後,就更深刻地瞭解到,別人幫助了你,你一定要回報別人。

我喜歡《三國演義》,它不但擁有豐富的情節,還能從中明白衆多道理。它真是一本具有教育意義的書!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00 篇12

這個學期,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把《三國演義》又看了一遍。

這本書主要講了蜀、魏、吳的百年政治鬥爭、思想鬥爭、武力鬥爭等千餘件事。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把故事中的人物寫得淋漓盡致,如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不可天下人負我";周瑜的"心胸狹窄,忌纔好勝";諸葛亮的"料敵如神,指揮若定"等。

我讀了《三國演義》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文中的關羽(又名關雲長)。關羽很了不起,他身高九尺,胸前長鬚飄飄,臉色好象紅棗一樣,一雙丹風眼,兩條臥蠶眉,相貌非常威武。

我最佩服他的堅強。有一次,他的左臂中了毒箭,需要有刀子劃開肉,把骨頭上的毒一刀一刀地刮下來。雖然這個手術會使"病人"非常痛苦,但是,他依然一邊強忍着劇痛,一邊專心致志地和謀士下圍棋。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佩服。

雖然關羽在麥城一戰中身餡埋伏,被敵軍殺害,但關羽忠義兩全的英雄形象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