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8W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1

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爲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精選17篇)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_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2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論語》以記言爲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衆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爲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衆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衆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纔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爲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爲人子,爲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爲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今天說的德乃爲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爲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爲說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爲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爲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爲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爲什麼呢?因爲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爲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爲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3

《論語》爲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續,學習之初要有美德,學習運用中,美德之用也是無法或缺的。如開篇第一句“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用道德來治理國家纔會使自己像北極星一樣,別的星辰都圍繞它。就說明了,德的重要性,這也說明爲政之人同樣也需要有諸多的美德才可達到,此種效果。

圍繞德這個主題,《論語》爲政篇講到何爲孝,講君子不器,講信之重要性,德是爲政之源,使看似散亂的爲政篇,主題鮮明,條理清晰。

在德的主題下,又穿插了學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談論學習的名言,很難和爲政相聯繫,但是無論做什麼,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都是學習、實踐、思考,再學習、再實踐,在思考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學與思的結合,只有如此纔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從孔子對顏回的評價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學與思的結合就沒有愚蠢的人。孔子言傳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學生,學與思的結合受益終身,“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能領悟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有任何念頭不會越出規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學與思是達到成事目的的必經之路。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4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開篇的這三句話,可以說是老幼皆知,其意思也不用特別解釋了。可南懷瑾先生卻是這樣解釋的:做學問,要隨時注意“時”和“習”,要隨時隨地學習。當你有進步時,能不愉悅嗎?你的學問沒有人能夠理解時,有個難得的知己來看你了,能不高興嗎?做學問的人,也可能一輩子沒人能瞭解你,那也不生氣,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這樣的解釋,比起常人的理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層。

南懷瑾先生這樣解釋的原因是,原句第一個字“學”不能僅僅當作狹義的“書本學問”理解,而是要從人生修養上講起才行。也就是說,“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那麼,把“學”字的意義理解的這麼寬泛,符合孔子的原意嗎?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而現在,一條一條分開印,是宋儒們把它圈斷的。整個二十篇《論語》連起來,又是一整篇大文章。

這倒又是一種新鮮的解讀方式。誰都知道,《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既然是語錄體,就很讓人習慣於把那一條條論述分開來獨立理解。這本來也不算錯,卻容易造成斷章取義。把“學”字理解成狹義的“書本學問”,就是斷章取義造成的。所以,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中所說的“學”,不是僅僅文章寫得好,也不僅僅是知識淵博,它還包括“做人好做事對”,哪怕一個人是文盲,但只要是會做人做事,就是有“學問”。這是南懷瑾把整部《論語》研究完後,用“整體觀”看待《論語》得出的結論。

爲了證明自己把“學”字理解成“人生修養”的“學問”的正確性,南懷瑾先生還列舉了《論語》中子夏的話來證明自己的結論。“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意思是看到好的人就尊敬他,在家能竭盡全力愛家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事、對人、對國放棄私心,對朋友言而有信,這樣的人,雖說沒讀過書,也一定說這人真有學問。這句話足以證明“學”不僅僅指“書本學問”。

正因爲南懷瑾先生解讀《論語》與衆不同,他解讀《論語》的著作才命名爲《論語別裁》。

他這個“別裁”不僅僅與現代人對《論語》的一般理解不一樣,而且特別與宋代以來朱熹學派的儒家學者對《論語》的註解不一樣。以朱熹爲代表的宋代儒士們因爲是以對“語錄體”的理解方式來理解《論語》,結果斷章取義,讓後人造成了對孔子思想的極大誤解。比如宋儒們理解上述子夏的那段話時就出現了偏差。他們把“賢賢易色”理解成“看到好人馬上跟他學習,連女色都不能親近了”。把“色”字的“態度、形色”之意理解成了“女色”,以至於近現代人攻擊孔子“違反人性”。他們還把“事君能致其身”的“君”理解成“皇帝”,又讓近現代人攻擊孔子是“專制思想”,因爲《論語》要人爲皇帝全力服務嘛。孰不知,“君”在此應泛指爲“你尊敬的人”,也即是“朋友同事”或“你答應給人辦事的人”。像這樣對孔子思想斷章取義的理解,還有很多處。

所以,南懷瑾先生說:“孔家店被人打倒,老闆沒有錯,是店員們搞錯的,這要特別修正的。”現在,是到了真正復原孔子的“仁義”思想的本色的時候了。南懷瑾先生獨特的“經史相參”、“整體看待”式解讀能幫我們吹盡黃沙,淘出真金。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5

在《論語爲政篇》中孔子談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君主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羣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用法制禁令來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求得免於犯罪受罰,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治國方針是重道德而忽視刑罰,法制的作用,如“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所說,他認爲只要周君用道德來教化,諸侯就像衆星圍繞北極星一樣來拱衛周朝,也就是垂拱而治。也可以看出孔子只想着維護周朝的封建統治而不重視百姓,像希臘雅典制定法律是用來維護公民的權利,而這的刑罰是用來維護封建統治,這就是東西方民主思想的不同。

孔子“以德治國”的理念在當今社會依然是重要的,一個名叫“小悅悅”的幼小生命,連續被兩輛車碾過,旁邊的路人竟然熟視無睹,任由其身受重傷,最終不治身亡。可見道德的重要性。然而越來越多的老人假摔騙錢,就需要公安部門必須依法嚴懲,拒不姑息,應當追究法律責任。只有提高了“假摔”騙錢的違法成本,才能讓“假摔”者安分守己,保護本以薄弱的公衆道德。

由此只有將道德和法律相結合,把法律作爲約束行爲的一個底線,提高道德水平,社會纔會更加和諧。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6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爲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

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淨化自己的心靈,盪滌內心的浮躁,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移較之於自內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能將一部《論語》經典講得深入淺出,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國學造詣。在“君子之道”章節,作者對君子進行了精闢講解。但書中有個觀點讓我費解,“君子的社會角色是變通的、與時俱進的。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於他的所爲,而在於他所爲背後的動機。他們是社會的良心。”用動機而不是用行爲判斷人,這是早已被唾棄的謬論,讓人聯想起衛道、道德殺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鍾情的君子身上所爲何來?歷史上心懷悲憫手舉利刃和流着眼淚殺人的人着實不少,莫非他們也是君子?不知該敬佩還是同情作者,一位《論語》的信徒,卻無心快語道破了“君子”的僞善本質。

大家別以爲,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這就是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給我們的啓迪。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國》更好一些,她的語言沒有易中天那樣幽默,但絕對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說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爲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說對國 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爲座右銘,作爲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7

論語,一部全世界矚目的經典著作。多少人在這本書的薰陶下成才。九歲時,我懷着好奇的心情翻開一本帶有註釋的《論語》,一下子就被文中每一句話蘊含的道理所吸引了······

什麼是論語?論語是由孔子及他的徒弟們的言行編成的一本書,書中的語言及其精簡,少了一個字就無法理解整句話的含義了。細細品讀,書中的每一個教悔都循循善誘,娓娓動人。

翻開《論語》第一句話便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很早就聽到過這句話了,意思也早已記在腦中,便是“學了知識以後,按時去溫習他,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高興嗎?別人不知道自己,自己也不懊惱,不是君子嗎?”以前我總是不以爲然,但如今我卻十分肯定這句話,就如我們背單詞一樣,若不去常常複習,很快就會忘記。只有常常去複習,一個單詞才能永遠記在腦中。遠方有來了一個可以與自己談心的朋友,可以與自己分享喜怒哀樂,難道你不高興嗎?一個平易近人,做事不張揚的朋友,難道不算是“君子”嗎?

就算是書中的第一句話,他也令我在生活中受益匪淺!

四年級的時候,我爸爸開始教我學《新概念1》。我們用一個本子當做“生詞本”,把每天不會認的單詞都記在這個本子上,沒過幾天,本子上已有了60多個單詞。爸爸叫我時常翻翻這本本子,可我去總是把這句話當耳邊風。幾天後,爸爸看我生詞本上的單詞一個都認不出來,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像你這樣學了就忘,‘生詞本’還有什麼用?只有時常溫習,纔不會忘記!”以後,我謹記爸爸的教誨,每天都翻翻“生詞本”,果然記住了所有的單詞。爸爸看我有了進步,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自己也十分高興。學而時習之,果真“說乎”!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8

在個人工作繁忙,工作生活壓力大;整個社會比較浮躁的背景下,按照孩子老師佈置讀《論語》,讀後自己的心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淨化,爲人處世、學習教育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啓發。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首位,其次纔是文化學習。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話要講究信用,廣泛地與衆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由此可見,孔子認爲在學習知識之前應先盡孝道,這也正好證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說的是爲人要重義輕利,君子懂得的是大義,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孔子在政治統治上崇尚“爲政以德”的思想。子曰:“爲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意思是說,統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羣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着他。

在人品第一重要之後,要重視學習。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孔子認爲,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賢人,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類似的毛病。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爲恥。

總體而言,論語中有好的觀點,也有迂腐過時的觀點,我們要吸收其精華。

譬如綜上所述的孩子從小教育要將道德品質放在首位;學習要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爲人要重義輕利;爲政一方要實行德治,正人先正己等。

讀好書使人心靈淨化,讀好書使人類進步!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9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論語》以記言爲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衆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爲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衆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衆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纔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爲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爲人子,爲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爲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今天說的德乃爲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爲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爲說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爲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爲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爲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爲什麼呢?因爲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爲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爲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10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論語》以記言爲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衆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爲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衆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衆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纔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就應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樣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爲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應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就應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爲人子,爲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剩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爲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這天說的德乃爲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以前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爲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爲說君子就必須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應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這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爲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就應對我個性好吧錯!他會認爲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爲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樣樣能夠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能夠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保密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必須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爲什麼呢因爲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爲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爲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你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適當的時機去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覺得快樂嗎?別人不瞭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就是君子的風度嗎?

“論語”,有些人念成“論(lùn)語”,也有念成“論(lún)語”,小時候上學時,老師教我們說,就應念第二聲“論(lún)語”而不就是第四聲“論(lùn)語”,其實,也不能這麼絕對,念第四聲“論(lùn)語”時,“論”就是“討論”的意思,“語”就是“對話”的意思,念第二聲“論(lún)語”時,“論”就是修改,“語”就是對話,即把很多對話修改起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上學時,老師教我們的(當然課本上也就是這麼寫的),這句話就應翻譯成“學習並且經常溫習,不也就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此刻想想,這翻譯的好扯喲,並且邏輯上也講不通啊,誰說溫習功課就是一件高興的事啊!其實“時”在古代很少當“經常”講,翻譯成“適當的時機”更好,而“習”呢,翻譯成“印證練習”更好,而不就是“溫習”。所以,按傅佩榮的觀點,這句話應翻譯成“你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適當的時機去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

“君子”,最初的意思就是“君之子”。“君”代表貴族社會裏那些有身份、有背景的領導,天子、諸侯、卿大夫,都稱爲君。他們的子弟稱爲“君子”。之後孔子把這個詞的詞義擴大了,指一種德行完美的人。

“子曰”的“子”,在古代本就是一種身份,如“公、侯、伯、子、男”中的“子”,之後在民間就把“子”當老師的稱謂了。

“朋友”,同一師門爲“朋”,志同道合爲“友”。此刻的“朋友”就就是一般交往的人。就像“同志”一樣,志同道合才能稱之爲“同志”,而此刻只要不就是“階級敵人”就就是“同志”,“同志”如今還有同性戀的意思,此刻很多詞都被用濫了。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12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論語》以記言爲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衆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爲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衆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衆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纔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爲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爲人子,爲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爲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今天說的德乃爲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爲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爲說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爲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爲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爲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爲什麼呢?因爲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爲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爲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13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再談《詩經》。《詩經》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就是“無邪”(“思”爲語助詞,並非思想的意思)。這裏的邪不是邪惡,而是邪曲,即僞飾。無邪,就是真誠無虛。李澤厚《今讀》引鄭浩《論語集註述要》:蓋言詩三百篇,無論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於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僞託虛徐之意。

若說“爲人之學”,其中僞飾必然難免。文章僞飾並不難,爲此下功夫的人也不少,卻很少聽說有誰耗費心力去硬寫詩來僞飾自己,更不曾聽說有哪一首抱此目的寫成的詩被譽爲佳作。“詩言志”,志是感情,感情本不易僞飾,即便試圖僞飾也很容易被發現。因此,詩最可稱得上一個“真”字。

《宋詩菁華錄》評陸游《釵頭鳳》曰:“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唯其情真意誠,筆端才能悽婉蕭索。又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寥寥四句,語意平凡,直似脫口而出一般,豪無華麗辭藻可言,不帶半點修飾。但這首極爲平凡的詩,卻因感情真誠,便如江上清風山間明月,陶陶然令人沉醉。

我是喜歡詩的,自忖也還有一兩分詩情,只是空有詩情,無奈缺少詩才,所以只能體悟詩人的情感,卻難以用好詩來表達自己。以前也曾硬着頭皮湊出幾首,方家一看便知蹩腳之極,看來這寫詩是勉強不來的。

孔子不是詩人,似乎也不見得有詩人氣質,但《詩經》是先秦思想家必讀的典籍,孔子沒有不精通的道理。他讀《詩經》,讀的是興、觀、羣、怨之道(《陽貨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因此所有的詩句都帶上了禮樂教化的色彩,這纔有了《論語》中的多次引用。原本“詩無達詁”, 況且詩中本就很多比興,後人對《詩經》斷章取義,強作類比,也無可厚非。而且這類比聯想的思維方式,本來就爲孔子所慣用。孔子思想不重嚴密的邏輯推理,也很少論及“是什麼”的本體論問題,他的思路多爲“如何做”,於平凡的行爲要求中見大智慧。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14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孔夫子正是以這種樸素的、溫和的生活態度來影響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爲傳播。

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的理解與感悟。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着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

作爲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學與思的結合,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反思性的教師,才能不斷進步 。

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認知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的原則往往是一致的。學習要聽別人講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聽信別人。

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爲了學習而學習,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學習,大腦卻一片空白,學習只爲了追求數量,而不在乎質量,結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學習在思考,也在於吸收。

也有不少人,爲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學習。只是一味地思考,沒有一定的學習指導,結果思考鑽進了死衚衕,就難免是非不分。

因學習而思考,而感到充實。因思考而學習,而感到明智。可見,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缺一不可。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15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就是《論語》裏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麼,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請教爲羞恥。這兩句話雖就是說:幾個人在一齊出自20__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這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好處。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於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我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並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以前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就是說教師對自我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樣敢當!我只但就是就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就是能夠這樣說的。

在《論語》裏對以前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宏的胸懷。他說:“人潔以進,於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說人家已經去掉了污點而進步,就要讚許他的潔淨,對他的過去不就應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就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向點綴裝扮着

孔子認爲,學習務必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也就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是吾憂也。”也就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就是我們憂慮的。

透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就是得益非淺!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16

小時候被老師逼着背書,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總覺得是一件苦事,根本不知道何“說”之有!按照教科書和老師的解釋,“學而”第一句的意思是:學習過的東西大家要隨時溫習它,“不亦說乎”,說實在的,每天強迫性地讓自己去學習,不是“不亦說乎”,簡直就是“不亦苦乎”!所以根本就不覺得《論語》有多麼了不起,也不相信他說的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但在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裏,我卻看到了《論語》的異彩紛呈,孔子思想的遍地開花。讀到見解獨特之處,我會陷入沉思,讀到幽默之處,我會會心一笑,我知道自己已經被先生的言語所深深吸引,也開始相信,“學而時習之”,真的是“不亦說乎”了。

在此摘取先生對“學而”的解釋,並把以前我所理解它的意思列出,以作比較,從中可窺見先生對《論語》的精闢獨到的見解,也算作讀此書的一個筆記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之前對它的理解是:學習過的東西大家要隨時溫習它,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我,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別人不瞭解我,誤解我,而我並不在心裏怨恨他,這樣纔算是君子。

按照這樣來理解的話,強迫性的學習是快樂的,即使我們覺得痛苦,也應該裝快樂狀;有朋友來了,即使窩囊中羞澀,吃完上頓沒下頓我也覺得招待他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對我不起,我不打你,我不罵你,我心裏也不難過。這是什麼話?!完全是大話,空話嘛!《論語》要是這樣來解讀,那真是荒天下之大謬!我們再來看看,先生對“學而”的解釋。

頭一句的解釋,先生認爲,“學而”中的“學”不單純是讀書,而是做人的學問。“學問”從哪裏來?學問不是文字,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隨時隨地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所以隨時隨地要有思想,隨時隨地要見習,隨時隨地要有體驗,隨時隨地要有反省,就是學問。

第二句的解釋,如果要做學問,就要準備一生寂寞,先生非常幽默,講到這裏時,他說孔子當年也是非常寂寞的,現在到處給他吃冷豬頭,當年他卻連一個“便當”也吃不上。讓人不禁一樂。承前所說,做學問是要忍受寂寞、淒涼之苦的,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說,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人在爲天下國家,千秋後代思想着眼的時候,正是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遠”字不一定是空間的遠,也可能是時間的遠。

後一句,講的是,做學問的人,即使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慍”,即不怨天尤人,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就是所謂的“真人”“真君子”了。

讀完先生的解釋之後,我覺得我被騙了,被老師,被教科書騙了,而且一騙就是十幾年啊,真是冤啊!寫到這裏想起了朋友曾開玩笑地跟我說過的一句話:學問之美在於讓人一頭霧水。可不是嗎?我以前拿起《論語》就會覺得不知所云,確如霧裏看花。由此可見中國教育的粗淺陋薄。從國小到大學,我們的老師又有幾人能給過我們這樣的見解呢,又有幾人能給我們傳授真正的《論語》思想呢?接受這樣教育的我們一知半解,然後我們又一知半解地去教育下一代,這樣下去,可真是要一代不如一代了!

有人說,讀一本書,就是與作者的一次靈魂的交流,我非常認同這個說法。但看先生的書,還談不上能與先生交流,先生站得太高,我只能仰視他,聆聽他的教誨,從中汲取孔子及先生思想的精華,來彌補我之前讀書的缺陷,我也只能如此了……

《論語》八年級讀書心得體會2022 篇17

這個寒假學校佈置了一個學習任務,希望每個教師看完《論語》等十本書,然後選擇其中一本寫個讀後感。雖然從上學開始就知道《論語》這本鉅著,而且國中時在語文老師的要求下還認真地背過“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然而在這之前我似乎真的還從來沒有真正地認真地讀過《論語》。這個假期剛開始我就去書店買了一本《論語》並一起買了一本現在賣得很熱的《于丹論語心得》。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孔子,一個20__多年前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讀完《論語》,才知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爲謀”這些平時我們常說的語句竟然出自《論語》。

在《論語里仁篇第四》中有這樣一句話“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是先秦儒家關於“孝”字道德的具體內容之一。它的意思是說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在書中多次看到孔子提到要孝敬父母,父母對兒女的愛那是天性,子女在父母心中那是比心頭肉還要重要的啊,可惜現在的孩子大都難以體會這份濃濃的愛,我從小就知道父母對我好,爲了我付出很多,有時很感激但也總是欣然接受他們的付出。當我真正深刻地體會到這份愛的時候我已爲人母了,人常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的確如此。

前段時間兒子感冒發燒了,可把我急壞了,我真希望生病的人是我,我真希望他所有的痛苦都讓我來承擔。當兒子病好的時候我依稀記得那時我媽媽生病住院我好像從來沒有這麼緊張,我心裏總想生病了看了醫生就會好的只是時間的問題。相比之下相差甚多。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裏。一方面爲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爲他們的衰老而恐懼。”前幾年人家問我父母的年齡和生日我還真不知道呢,我想我不得不檢討一下怎樣盡孝道。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前一句話,說明了取長補短的道理。後一句話,說聰明敏捷的人愛好學習,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作恥辱。這句話到現在仍有着深刻的啓迪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中含着這樣一個道理:能者爲師。生活中我們常常能接觸到有長處的人。這些長處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學校班級,我們班不到人卻各有各的長處,有的學習好,有的愛畫畫,有的寫得一手好字,有的擅長音樂有的是足球場上的猛將……多少同學值得我學習啊!

你見過高山嗎?你見過密林嗎?高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不嫌棄一粒粒比自己小的石子。密林之所以密,是因爲它不嫌棄一棵棵比自己小的樹苗。如果你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密林的親密,就應尋找自己身邊的良師諍友,吸取他們身上的點滴長處。

如果說拜能者爲師是理所當然的,要做到不恥下問就不容易了。我們應該放下驕傲,虛心向別人請教。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不恥下問的例子。如,李時珍爲了寫好《本草綱目》,常常向當地村民請教。白居易自幼聰明,小時便會做詩,每做完詩就去讀給鄰家不識字的老奶奶以便修改。一個不懂醫學的農民怎比得上一個醫生,一個不識字的老奶奶怎麼比得上一個聰明又有文化的詩人?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1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

兩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爲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

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1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1種教育。

我們都說孔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人格魅力的人。孔聖人帶給我們的是1種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這樣的人1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系崇尚的是1種莊嚴、理性和敦厚之美。《論語》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這樣1種審美理想的化身。

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1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這是1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10分莊嚴。因爲其中有1種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1個特別講信念的人。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說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

子曰:“天何言哉?4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4季在輪轉,萬物滋生,天而要說話嗎?”《論語》的終極傳遞就是1種態度,是1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_。

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1個字就是“仁”。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說:“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

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