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個寡婦讀後感(通用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8W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1

第九個寡婦看完了,看完之後很久,心裏很不平靜,意猶未盡的感覺。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通用16篇)

因爲家在農村,所以裏面的歷史從父輩那裏也是有所耳聞的,但是終究沒有這個小說給人的感覺那麼直接,讓人猝不及防。

小說從解放前1944年開始寫,直到文革結束,以葡萄的經歷爲主線,貫穿了30多年的中國近代史,也貫穿了葡萄從14歲到將近50歲的年華。書上的情節環環相扣,讀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地擡起頭算算現在的葡萄多大了,現在大概是哪一年,是不是快要走出苦難了?從葡萄的所作所爲,強調了生命的可貴、可敬,葡萄說過幾次“你們都不把人當人看,更何況豬呢?”,也交織了很多人的命運,借過她公公糧食後來想要還賬的“老八”丁書記;“四清”和“文革”期間都來過史屯的樸同志,人人都是被歷史玩弄於鼓掌之間的小人物。

我們看到了人性恐怖的一面,有爲了自己進步就不惜要求組織上殺爹的少勇,也有爲了自己明哲保身三緘其口的鄉親,也有文革一來第一個跳出來揭發的樸妻,同時也爲我們展現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先別說葡萄在那樣的情況下始終保持的本真,在那樣的情況下救下她的公爹,文中也很多次提到了,她沒有想過被發現了會怎樣,會怎麼辦,她只知道這個人不偷不搶,不該被砍頭,她只知道這個人是她爹,她就是要救他!某種程序上她公爹孫二大爺救了他,他生活中的智慧教會她很多東西,如何讓豬長膘,如何度過饑荒,是不是也暗示了現實中我們剪掉了傳統,剪掉了千百年的智慧?也別說全村人都爲葡萄保守公爹健在的祕密,經常通過她給她“舅老爺”送吃的,單就她年幼時她公爹爲了讓她躲過婆婆的一道道考驗偷偷幫她的情景就讓人感動不已,雖然艱難,卻充滿了溫情。葡萄給人一種堅定的力量,就像闖關東里面的朱大爺一樣,什麼也不怕,什麼也難不倒。

另外讓我不能平靜的還有她描寫的那些動物,那隻大龜、那頭牛、那條老狗,他們死的時候養他們的人的心情,看了讓人痛徹心扉,這種描寫也是隻有真正愛動物的人才能完成的。文中處處體現了作者悲天憫人,對萬物生靈充滿了愛護之情。

能夠完整表達自己感受的人真的很幸運,我不是其中的一個。但是如果看完了不寫下些什麼,又讓我覺得太對不起這麼好的一本書,所以我推薦大家有時間都去看看!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2

第一次讀嚴歌苓的小說,感觸頗深,特殊的歷史背景瞭然清晰,筆下的人物形象棱角分明,個性十足,呈現的整個畫面立體感強,且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空間,讓人在領略其嫺熟、流暢、俏皮的文筆外,還能讓人重溫被現代人漸已淡忘的歷史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小說的主人公—— 王葡萄,作者將該人物的性格特點刻畫得既真實又豐滿:中國農村婦女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在她身上沿襲,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熱心助人,是個持家顧家的好手。而更耐人尋味的是她的死心眼與一根筋,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執着,她認準的事兒肯定會悶頭兒幹下去,不管別人的說辭,別人也休想左右,尤其是她從死人堆裏將地霸公公救出並藏於自家地窖後,任憑外界世道如何變遷,形勢多麼嚴峻難捱,她都堅信”只要人活着,沒有過不去的事“,對公公不拋棄不放棄,且一藏就是20 、30 年。對於這樣一個從小沒有爹孃呵護、沒有受過教育、大字不識幾個、覺悟不高、思想落後的農村女性,能做出此等驚人之舉着實出人意料,因爲這是常人絕對不敢想更不敢爲的事。我被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感動, 也爲她的壯舉所震撼……

然而,人性是多面的,在美麗靈魂的背後,也有着難以掩飾的醜陋一面。作者對人性的揭露是毫不吝嗇,也不避諱的。主人公縱有千好萬好,也難逃男女之間苟且之事,更何況是個寡婦呢?原本寡婦門前事非多,不做這方面的點綴似乎有背事實。初看王葡萄的濫用感情,與多人亂來讓我費解,直到讀完,纔有些許明白:作者如此不惜筆墨是對 ‘人無完人’的多角度詮釋,王葡萄也是普通人,她的年齡決定了她對生理需要有着正常人的極度渴求,此外有的行爲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是尋求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無論真心還是假意,王葡萄的各種要求幾乎都得到了滿足。也許,這樣描寫出的人性纔算更完整吧。

特殊歷史時期的小人物的所作所爲,所遭受的非人經歷,都讓人在作者看似平淡的敘述中感受到了歷史的殘酷,艱難生活的無奈,同時爲自己能夠生活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和平年代而慶幸:鐵腦在半夜三更被日軍報銷,少勇爲了提幹而要求政府槍斃自己的親爹,葡萄爲了掩人耳目,忍痛將自己的兒子丟棄給一羣侏儒,史會計不忍因偷竊被扭送回史屯而上吊自殺,老虎也因偷玉米被抓感到顏面盡失而跳進坡水自盡,李秀梅的小兒子因飢餓難耐吞下滾燙的粉條而被生生燙死……諸如此類,令人瞠目的事情一件件發生,讀到這些地方時心情會不由得隨劇情的起伏顫動。作者雖沒流露出高漲的情緒,但可以相信作者很想通過文字傳達這樣一種願望:大家不要忘記歷史,更要珍惜現有美好生活。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3

人性之真:葡萄,她藏起公爹,卻從未隱藏自己;從不戴虛假面具,活出一個真我。她無知無畏,只忠於那顆與生俱來一塵不染的菩提心,因而她能洞察人生的真諦是活着,並知行合一,認真快活的活着。有人誤判她瘋,那是因爲,真,於大多數人保鮮期只限於童年,而於葡萄卻是貫穿一生。

人性之善:葡萄,她善待每一個她愛或愛她的生命。從至敬至親的公爹到奄奄一息的陌路人,從時愛時恨的男人們到憨態可掬的豬崽們,都曾從她那裏獲得慷慨到犧牲自我的恩惠。是她的,就是她的;該她的,就該她的;不該她的,她一滴不貪。這,就是葡萄在自己的世界裏所界定的規則,並默默地自行圓滿着。葡萄似菩薩般仁慈、大海般寬厚地包容着人性的假惡醜,卻在被俗世矇蔽的眼裏,易被解讀成一根筋,傻。天知道是誰傻,還有就是那羣因避世而雙眼未曾被完全矇蔽的侏儒們,他們終究是看到了她的善。

人性之美:葡萄,人美,心美。人哪,缺啥就會渴望啥,啥稀少啥就是個寶,人人趨之若鶩。當你得到渴望已久的那啥,就會有種滿足感由心而生,莫名的幸福。葡萄原本就生的美,在那洪荒戰亂的年代,更顯得水靈嬌媚。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當然也有非君子,一邊心裏嘲笑不懈着葡萄,一邊卻躍躍欲試要一親芳澤。親到了,那叫個滋潤,咋樣?心裏美吧,是葡萄讓你幸福了。葡萄有顆菩提心,更美的是她竟然完全不知情,只在盪鞦韆時偶爾能聽見心底最美麗的聲音,享受着那一刻的幸福。而這於被矇蔽的世人是聽不見也看不見的,只有那羣侏儒們看見了,這樣美麗的心靈,只看看都是一種幸福!

似瘋非瘋,她真;似傻非傻,她善;予人幸福,她美。至真至善至美之葡萄,盡在嚴歌苓小說『第九個寡婦』。從來不看小說的我,深深的愛上這位質樸淳厚,渾身散發着黃土地芬芳,簡簡單單,卻能包容萬物的王葡萄。

總之,如果有人被喧囂的塵世鬧心得浮躁到不能靜,那就請翻開嚴歌苓小說第九個寡婦,書中自有真善美!或者,據聞電視劇即將開拍,如果能等,敬請期待熒屏裏那一顆玲瓏剔透活靈活現的葡萄吧!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4

—”葡萄啊葡萄,不然你該是多好的一塊料!“

—”你纔是快料!“

王葡萄就是這樣一個倔驢、生坯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天生沒有懼怕。面對各色人等,不管是生是熟是好是壞,她那眼睛就直勾勾的盯着,像個七八歲的小孩,什麼都不怕,天塌下來她也有法子,葡萄就是這樣一個女人,一個頂厲害的女人。纔剛幾歲啊,兩袋麪粉就被人家換給了孫家做童養媳,只有七歲。而且童養媳可不是讓你白吃白喝等到圓房,這個期間只有當牛做馬的幹活纔不會使得婆婆覺得自己的兩袋面沒有白花。稍一鬆懈,又是打又是罵。葡萄受了不少的罪,吃了不少的苦,對他們也是恨得牙癢癢。可是長大了,世事變遷,再想恨卻怎麼也恨不起來,反倒覺得有趣。

葡萄,十三四歲成了寡婦,成爲莊上的第九個寡婦,也是最年輕的寡婦。丈夫鐵腦給日本鬼子一槍崩了,腦袋炸成了花。早前婆婆就先公公走了,大哥二哥也都離家參軍去了家裏只剩下葡萄和公公相依爲命。自此,葡萄便把公公孫懷清叫爹,做生意做的也不錯,日子過得可以。

日本鬼子打跑了,中國解放。不久,土地改革開始了,打倒地主分土地的口號喊起來了。孫懷清,大難臨頭了。他是地主,爲萬夫所指,地主這個頭銜是跑不掉了。英雄寡婦們一個勁兒的唆使葡萄控訴孫懷清,讓她說出做童養媳時受的虐待,來打倒孫懷清。葡萄認死理,她覺得她爹就是她爹,再怎麼也是爹,再說他又沒有殺人越貨搶劫無惡不作,憑什麼抓人?!可孫懷清還是被帶上地主帽子槍斃,是命不該絕,搶打到左胸下面沒有打死,被葡萄偷偷撿了回來,以假墳墓來掩蓋孫懷清未死的事實,將他藏到了家裏的紅薯窖子裏很長很長時間。身體恢復之後孫懷偷偷溜走,後來五合跟葡萄說他看到了一個跟孫大爺長得很像的人,葡萄問清了他身在何處,悄悄地把爹找到帶回了那不見天日的紅薯窖。待到頭髮花白,皮膚慘白,半身癱瘓,雙目失明,耳朵失聰,幾乎沒人能認出他就是幾十年前的孫懷清了。

葡萄長大後出落得標緻高挑豐腴,情史自然是跌宕綿長的。作者塑造這樣一個鮮明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她的命運坎坷多波折,情感方面也頗具戲劇性。情竇初開時遇上了琴師,可琴師身虛體弱,因病死掉了。孫少勇是孫懷清的二兒子,鐵腦的哥哥,一個爲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自私到目中無親,把自己親生父親置於死地的人。把葡萄據爲己有,生了個兒子叫挺。因挺自生出便被葡萄送走,孫少勇不知情卻懷疑過,後來跟一個城裏女人結了婚。史冬喜,醜陋至極,有妻子。葡萄偏偏看上了他,短命早死。無賴般的五合,因看到孫懷清要挾葡萄給他飯吃給他睡,後來死的很慘,是被人打死的。不管是青年時的史春喜,還是成熟了的史春喜,都蠢蠢欲動於葡萄嫂子,雖然表面上對葡萄的無知膚淺表示鄙夷不屑。老樸,一個知青作家,情感生活勝似一場精神上的戀愛,很是溫情。一旦遇到一箇中意的人,葡萄都想把心分一瓣給對方,一輩子下來,心早已所剩無幾。

這一個農村婦女形象,表面上確是庸俗膚淺,性慾強烈愛偷歡。但在爲人處事上,可以感受到她那兼收幷蓄的包容性。這就和民間地母形象合二爲一,身上閃耀着地母的光芒。在那個災年亂世,公公犯死罪,情人們各心懷鬼胎,他需要動用無窮的勇氣和智慧去抵擋窺視、懷疑與騷擾、挑釁。寡婦門前是非多,中國傳統向來將寡婦風流貼上不道德的標籤,不貞並不能成爲世人詬病葡萄的理由,所有的不好都足以被葡萄光輝的地母形象所掩蓋。再說,與情人偷歡也都是不夾雜任何詭唸的最純粹最原始的人的本能慾望。葡萄的正義、愛、勇敢、無畏,纔是作品最大的閃光點。

一個正值韶華的少婦,一個正直無畏的精靈。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5

其實之前我並不喜歡看書的,老覺得看電視比看書爽多了,可是漸漸的我發現,“書中自有書中樂”,在書的海洋裏,可以找到很多比較內化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我們從電視劇中所無法得到的;而且在學校四六級也已宣戰成功,現在除了上課也沒什麼事,於是在同學和老師的推薦下我也加入了他們讀書的行列。

×過的名着不多,應該說很少,或許就象老師說的那樣,我是個草根命,根本就無法吸收名着中的精華。讀紅樓夢,你猜我怎麼讀的,我是選着跳讀過去的,只有黛玉和寶玉同時出場的章節我纔會停下來讀一下,雖然我也想仔細的去讀,可就是看不進去,所以到現在爲止,對紅樓夢瞭解甚少,不過通過紅樓夢大型選秀活動到是瞭解了不少東西。總的說來,電視也是可以傳播知識的,所以有時候我很反對一些家長的觀點——不讓孩子看電視,什麼東西也是怎麼,只要你利用好,廢品也會轉化爲資源的。話又說遠了,還是回來繼續說看書。

最近朋友推薦一本書第九個寡婦,它主要講述一個揹着巨大的、不可告人的祕密的寡婦,自幼在孫家做童養媳,土改時將被錯劃爲惡霸地主的公爹從死刑場上揹回,藏匿於紅薯窖幾十年。這段歲月正是中國農村發生了紛亂複雜的變化的歷史階段,幾千年的小農經濟模式被打碎,進而發生了烏托邦的大混亂。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嚴峻的人性人倫考驗,大多數人不得不多次蛻變以求苟活,而強悍樸拙、矇昧無邪的女主人公王葡萄則始終恪守其最樸素最基本的人倫準則,她憑着自己的勤勞和聰慧,使自己和公爹度過了一次次饑饉、一次次政治運動帶來的危機……

剛開始說實話,我真的接受不了葡萄的作爲,但是後來卻被她那人性之善之美之純而感動,她的無知無畏和寬厚包容都是源自於一種矇昧,但正是因爲這種矇昧讓這個對時事不聞不問以及永遠那種抱着“總有一天會躲過去的”生活態度的女人在這九個寡婦裏脫穎而出,成爲不斷更新的每個歷史時期的焦點。這本書不是歷史卻勝是歷史,在人物命運塑造的同時,將時代背景巧妙的結合了進去,通過小人物命運的變化去講述時代的變更,讓我們對當時的時代有了全新的認識。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80後來說,從國共兩黨戰爭到文化大革命那段歷史根本沒有一點的記憶,再加上國家對某些來歷史階段思想和文化的控制,到現在爲止,在市場上我從沒找到一本介紹關於文化大革命的書,可是從這本書裏,從那些小人物的命運裏我們看到了當時動亂的社會中生活在社會最低層人們的命運和在他們身上所顯現的最本質的人性。孫少勇可以爲了苟活,而將自己的親爹至於死地而對其不聞不問,而與之相對立的葡萄,則出於對人性的拷問,很毅然的將“二大”從死人堆裏將他背了回去,並匿藏在自家的紅薯窖內,一藏就是二十年,其間,多少次的饑荒,多少次的政治危機,都在她對生命的無限嚮往中而淡然離去,生活還是生活,我們必須活下去,無論有多難。她就是靠着這種堅強的毅力幫着“二大”躲過了一次又次的危機,並最終等到“生命得以解放的那一天”。

≡於葡萄的生活,或糜爛或其他,我無法評價,從某個角度講,那完全是由人的生理需求所決定,可是她身上卻散發着一種誘人的魅力——一個女人竟然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而這正是我們現代人尤其是女性所缺乏的。就象某個朋友所說的那樣,人要活下來其實很容易的,可是卻有很多人還是選擇了死亡,而且是那麼的義無返顧。你我同樣是人,在四、五十年代那麼艱苦的環境下,不但葡萄生存了下來,而且是在自己揹負着一個讓整個時代無法置信的祕密的情況下很聰慧的生存了下來,而我們怎麼可以因爲意識的不順利而放棄整個生命呢?人活着總是比死了好,無論有多難,苦總有個盡頭,葡萄用自己的一輩子來證明這個道理,我們現代人在追求物質生活而爲名利爭奪的同時,也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們的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6

嚴歌苓是有名氣的華人海外作家,曾讀過她的《歸來》,當再次看到嚴歌苓這三個字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借來了這本《第九個寡婦》。這本書好就好在她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去描寫當時發生的事,還歷史的本來面目。寫出了一個令人可信可愛可嘆的農村婦女王葡萄的所作所爲,一個講良心幹實事豐滿的農村‘落後’婦女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她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個有些有肉的有思想的人物。

小說中的王葡萄做寡婦時才十四歲,她是公公孫懷清(孫二大)花兩袋面買回來的。當時才七歲當做童養媳買回來的,土改的時候王葡萄用她不屈不撓的精神,不可告人的目的,用一根筋腦子的思維,揹回自己錯劃惡霸地主的公公孫懷清(被槍斃漏網的死刑犯)藏在地窖裏幾十年伺候,這期間充滿險惡困難,糾結,擔驚受怕,不容易啊。

她爲什麼甘冒風險舍死救出她公公,是因爲她公公與她有恩,她無父無母兄弟姐妹跟着人逃荒要飯到史村,七歲時被買回來養到十四歲與丈夫鐵腦圓房,要不早就餓死了。公公是個能人,種着五十畝地開油炸鋪做糕點,放債收糧,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拿着她當親閨女養,做人要有良心,王葡萄就這麼想的,所以她就以這個良心做人報答公公。從解放前的小康到解放後的被清算鬥爭,單幹,互助組,人民公社她都經歷過,她是童養媳出身,並沒有與自己公公劃清界線,反而藏匿於地窖伺候公公,這一點就不簡單,難能可貴。

從單幹單幹,有米有面,到互助互助光喝糊糊,單幹單幹,油饃油麪,互助互助補了又補,再到人民公社挨餓受凍差點餓死的經歷,王葡萄還是用自己的生活理念自己的處世信念,用她自己‘一根筋’的腦子思維,來看待各種各樣運動,有必要嗎?有意義嗎?來一個運動打到一批人,來一個運動老百姓折騰一回,鬥來鬥去何時了,所以王葡萄永遠是落後分子永遠是跟不上形勢的的人,她沒有崇高的理想去解放全人類,她連自己都吃不飽連自己的公公都保護不好,哪有心去解放別人。正是這種落後思想才保持了做人要有良心的底線。

王葡萄用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生活方式譜寫了一條與衆不同的生活道路。 王葡萄不是個完人,她有七情六慾,她不做烈女,而是尋找自己心愛的男人,但是美好姻緣總是與她擦肩而過讓人惋惜,連她公公都惋惜,但她有個兒子還收養了一個知青留下的女兒,王葡萄還是好心有好報的。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7

這是一個與歷史的殘酷性進行較量的故事,較量究竟是誰的生命更長久的故事。這更是一個寫愛的故事。

故事的情節從葡萄以童養媳身份掩護公爹盡孝與作爲寡婦以強烈情慾與不同男人偷歡之間的落差展開,寫出了人性的燦爛,體現了民間大地的真正能量和本原。

這是四O——八O年代流傳在中原農村的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時間的流逝是通過門縫外的腿體現出來的。在那個天災人禍的年代,葡萄常常是跪在地上,眼睛擠住門縫,透過門縫看世界。看到了什麼呢?門縫外滿是人腿,全打着布綁腿。也有穿馬靴的。槍聲也時而發生,一拔人把另一拔人打跑了,再過兩天,又一拔人打回來,成了佔領軍。葡萄從門縫看出去,都是同樣的人腿,不過是布綁腿不一樣罷了。有時是灰色,有時是黃色,有時不灰不黃,和這裏的泥土一個色。

而在這“捉迷藏”的幾十年裏,葡萄彷彿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這個社會的。她最常說的就是:“真正愁人的事是沒有的。躲一步是一步,這裏什麼事都發生過:兵荒、糧荒、蟲荒、人荒,躲一躲就躲過去了。這就是葡萄,一個好賴都能活着的女人。

書中兩個地方很讓我感動。一處是葡萄把二大送下紅薯窖的第一天:那天他兩個直打虛的腳踩在窖子壁上掏出的腳蹬上覺得一陣子萬念俱灰,他擡起頭,見葡萄臉通紅,兩手緊抓住系在他腰上的繩子,繃緊嘴脣說:”爹,腳可踩實!“他不忍心說什麼了。下到窖底,他喘一陣說:”讓我利索走了不挺美?“他聽見她在地窖上邊愣住了。他從那愣怔中聽出她的傷心來,爹這麼不領情。

另一處是葡萄懷了二伯的孩子,可因爲是他請求槍斃咱爹的,葡萄犧牲了自己的愛情。可二大看出了葡萄的身孕。有幾次,他吃着飯,聽葡萄扯麻線扯得氣息長了,深了,馬上要睡着了,他想說:孩子,你就和我閏女一樣,啥事不能讓你爹給你分擔分擔呢?不然你啥也不懂,活着老難呀!你連身孕鬧瞌睡也不知道哩。

字裏行間我看到的無非只有一個字”愛“。在這片飽受折騰的土地上,在這段沉重的歷史中,他們愛的深沉。在那樣難熬的日子裏,沒有這樣美好的事物,人是撐不過來的。這不由讓我想起了一部外國名著《飄》,想起另一個美好的人兒,郝思嘉,同樣經歷着戰火與亂世,同樣是男人眼裏的尤物,不同的是《飄》裏面還有一個能撐起一片天空的男人—白瑞德,而我們的葡萄絕大多數時候是一個人堅忍的活着。而她們的愛是相同的,愛她們的土地,愛她們的家,愛她們的家人,雖然有時候爲了保衛自己所認定的那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會不擇手段,但那些在愛的面前,顯得是那麼的渺小,那麼的微不足道,那麼的可以忽略不計。

這就是葡萄,強大而囂張,堅忍而嬌媚,渾然不分的仁愛與包容一切的寬厚使其超越了人世間一切利害之爭。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8

這個暑假我讀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多彩具有傳奇色彩。是羅爾德·達爾寫出來的典藏作品。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聰明的狐狸爸爸、美麗的狐狸媽媽、天真可愛的四隻小狐狸還有最卑鄙、最小氣的博吉斯、邦斯、比恩。博吉斯是養雞場的場主,他很胖,以爲他一日三餐要吃三隻蓋着厚厚一層水果布丁的水煮雞。所以他身上有爛雞皮的惡臭味。邦斯是鴨鵝飼養場的場主。他很矮,他把鵝肝搗成令人作嘔的糊糊,然後把它們塞進炸面圈裏。所以身上帶着一身鵝乾的臭氣。比恩是火雞飼養場的和蘋果園的主人,他很瘦,他根本就不吃什麼東西,而是飲用大量的烈性蘋果酒。所以上上下下都被一股蘋果酒的氣味團團包圍着。

我最喜歡的片段是狐狸一家組織的盛大的宴會,因爲狐狸一家脫離危險,並且找到了很多食物。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面對困難不放棄,沉着冷靜,勇敢面對,纔會有美好的結果。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9

在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發誓我從未聽過有關它的任何報導,直到看到它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雪漫還有一本叫<<甜酸>>的書。因爲是雪漫的疼痛系列,所以便毫不猶豫的買下了。

<<甜酸>>這個名字應該是截取的俗語中“酸、甜、苦、辣”中最美的兩部分。雪漫的書名總是起的別有心意。我拿着這本書,心裏揣測着“文字女巫”這次又將給予我們怎樣的驚喜呢?我帶着這樣的疑問,伴着黑夜,就着橘色的燈光,掀開了新的篇章。因爲家裏的茶喝完了,所以我是沏着一杯杯的果珍看完的這本書的,呵呵,果珍酸甜酸甜的到是配合了書的主題。

祕 密 的 花 園

每一個經歷過十七歲的女孩兒都會有自己的祕密,那是成長的恩賜。或許是麥琪的禮物,或許是潘多拉的盒子。因爲稚嫩,所以缺乏判斷。女孩兒們無從知曉這恩賜將會帶給她什麼,所以只能將其埋在心底,等待它自己開花結果。

田丁丁,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孩兒。十七歲的她也未能“倖免於難”,有了自己的小祕密。田丁丁戀愛了,但她喜歡的人不是別人,竟是她的語文老師,林庚。因爲是自己的老師,所以只能偷偷的暗戀,並用晦澀的語言引起他的注意。丁丁的暗戀始終只是一廂情願的單相思,林庚應該是不知道的吧,或許他是知道的,只是沉默着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對待這個正處於青春期的少女。都說暗戀是世界上最卑微的花朵,因爲無人知曉,所以只能獨自承受其中的甜酸。可是,田丁丁並不知道,她讓自己這朵卑微的小花開在了皎潔的月光下。而林枳就是那輪孤傲冷清的月亮,她不動聲色的洞悉了一切,只等待田丁丁自己的坦白。

我並不贊同早戀這種行爲,可是戀上自己的老師並不是田丁丁的錯。田丁丁生活在單親家庭裏,雖然母親傾盡所有給予她溫暖,可是父愛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田丁丁是孤單的,沒有朋友,生活在只屬於她和媽媽的簡單世界裏,心裏的缺口等待着迸發,而永遠表情溫和的林庚便理所當然的成爲了導火索。所以,我想田丁丁喜歡林庚並不是偶然,也不是一時衝動。她只是在尋找心靈的缺口。也許,是在尋找爸爸的味道。

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有關師生戀的故事,是看了瓊瑤的<<窗外>>。那是段催人淚下的故事。女國中生江雁容喜歡上了她的國文老師四十歲的康南,與田丁丁不一樣的是,康南也喜歡上了他的學生。兩個人曾那麼用力的愛過,可到最後還是落得個悲慘的結局。江雁容嫁爲人婦,而身敗名裂的康南只能解酒消愁在鄉下教學維持生計。然後,兩個人痛苦的回憶曾經的過往,怨生不逢時,嘆相見恨晚。仔細想想,江雁容之所以會喜歡康南,完全是因爲缺少家庭的溫暖和鼓勵,父母把大多數的愛和希望都給了弟弟妹妹。所以她纔會把所有的希望寄託給給予她淳淳教誨如慈父般的康南身上,獲得了從未有過的疼愛和重視,還有就是自由。

相對於江雁容,田丁丁多了一份理智,還有就是媽媽足夠的愛。她最終還是將自己這朵卑微的小花深深地埋藏。也許多年過後,她會爲自己的這份理智而感到自豪,淡然的、微笑着和母親回憶往事。她還要感謝曾經深愛過的老師,是林庚的默不作聲和理解挽救了田丁丁那顆脆弱的心靈。

我們心中的十七歲啊,究竟有多少祕密等待着去隱藏!

罪 惡 的 始 源

每個女孩兒都會做這樣的夢:希望自己擁有高佻的個子,姣好的容貌,出衆的學習成績,還有就是出身豪門。看,林枳就是以這種姿態映入我們的眼簾。只是除了,那看似的富有。是的,那偶爾出現在天中門口的MINI COOPER,所謂的高檔別墅,漂亮的羣擺,以及她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屬於她繼父的。是的,是繼父,那個叫於根海的粗俗的男人。林枳算什麼,在他眼裏林枳只不過是他偶爾會想起的拖油瓶罷了。

林枳擁有一切女孩兒想要的東西,可是,她並不快樂。不過對於她也無所謂快樂與否,整日面對也不過是念經誦佛不問世事的母親,還有隻會吃喝玩樂徹夜不歸的繼父。林枳沒有朋友,也無須朋友,“一個人”的世界她已習慣。她一直固執的孤傲的行走在自己計劃的道路上。在衆人的眼中她光焰鮮明是焦點是天使,但夜幕降臨萬家燈火的時候,她也不過是個被感情遺棄的小丑。

林枳的遭遇正印證了一句話,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正如我前幾天看過的兩則報導:一是,一個從小雙目失明的小男孩兒,有很好的樂感,尤其對彈鋼琴有很高的造詣,六歲就達到了九級,這是很多正常的孩子都無法達到的。卻怎奈貧困的家庭條件,讓希望看起來是那麼渺茫;另一個是,一個家境富裕的公子哥,養尊處優的他十四歲接觸了毒品,然後在長達八年的歲月裏,他把家裏敗的精光,進過戒毒所,痛苦過自殺過,偷過也騙過。我開始有些迷茫了,究竟是困苦的命運造就了才華,還是舒適的環境磨滅了鬥志。不過還好林枳不是後者,她一直爲自己的夢想做着不懈的努力,雖然這中間有些小插曲。

至於林枳與周楚暮的感情也是很具有戲劇化的,才貌雙全趾高氣昂的高材生卻拜倒在了小混混的手裏。雖然仍是運用了青梅竹馬久別重逢的老套路,卻有着不同於以往的始終。重逢的那一天周楚暮偷了衣服拽着林枳風風火火的穿梭於大街小巷的時候,就預示了一切。周楚暮不過就是一陣風,燃燒了林枳心中僅存的花火。可是風是不會永遠停留在一個地方的,它終究是要離開的,這就是命運。所以,即便是林枳,即便是他們唾手可得的愛情,也無法將他留住。而此時的林枳也已是身心疲憊,爲了見周楚暮,她無數次利用老師的信任逃課;爲了幫周楚暮還錢,她隱瞞事實欺騙真正關心她的田丁丁;即便到最後周楚暮將她拒之門外,她仍跪在地上隱忍着悲痛將她用屈辱換來的錢一張張的從門縫裏給他送了過去。

其實,林枳一直痛苦着,痛苦着母親的冷漠,痛苦着自己的抉擇,痛苦着周楚暮的墮落。她也一直爲還不上丁丁的錢而深深的自責,並不顧尊嚴的向於根海討錢。其實林枳並不壞,她所做的一切,只是因爲愛。我想也是因爲愛,所以周楚暮選擇了的離開。

其實,一切罪惡,都源於善良。

後 記

合上手中的書,想到了我的十七歲,那段還未走遠的歲月,恍若就在昨日。

記得我曾因爲戲弄同學笑的前仰後合,也曾爲了考試成績一塌糊塗而哭的稀里嘩啦。喜歡上歷史課喜歡蒐集在歷史書上看不到的故事,喜歡政治課上我們爲了回答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的場面;會在物理課上打瞌睡,會因爲答不上數學題而求救於我的智囊團。喜歡聽後桌男生唱跑調的《十面埋伏》,喜歡很多人圍在一起評論NBA賽事;沒事時也會天馬行空的說笑,偶爾也會拽兩句汪國真的詩。我也常和好友訴說心中的苦悶,也曾是安靜的傾聽者。但讓我永遠不能忘懷的是,十七歲那個夏天,運動會上那被高高舉起的赫然醒目的寫着“永遠的高一﹙2﹚班”的紅色字幅。

十七歲也有屬於我的祕密,那是隻屬於十七歲的祕密。

每一個十七歲都有一段漂亮的飛躍,每一段飛躍都會劃出不同的弧線。十七歲那年或許我們都有了祕密,開始試着撒謊,做出自己認爲對的選擇。但是,請不要誤解,這並不是罪惡在作祟,只是成長讓我們有了祕密。

我們仍然都是好孩子。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10

人類之所以妙,大概在於這情感豐富上,人體大腦藍斑的存在,讓生活變得分外不同。

《紅處方》,這本書在一週左右的時間內讀完了,畢淑敏的第一篇長篇小說,也是我讀到的她的第一篇小說。看完這本書之後,我也由之前的沒有鍾愛的作家到有鍾愛的作家。一直以來是蠻喜歡畢淑敏的文章的,從《我很重要》開始,但如今成了甚是喜歡的鐘愛。她的作品讓我看到了與衆不同的世界,一個我從未接觸過的價值層面,但到底文裏還是若隱若現地透露着關於探討幸福、追求幸福的永恆話題。

頭一回借書前不看簡介,是因着摯友的提及,也因此,翻開書才知道,這裏頭藏着的是一個特別的世界,一個關於毒品的世界。在走近這個世界之前,我和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樣,那些個癮君子,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咎由自取得此結果,不值得憐憫。看過這個世界之後,明白這之前的想法只是看癮君子的表層表現而產生的片面感受,這樣的想法不可謂對錯,但顯然是不可取的,我們會因此無意中傷害到他們。他們是值得人們關懷的,相信至此局面,也並非他們內心真正希求的,他們求的不過是一種幸福的感覺。用生命科學的知識去解釋,人感到幸福的時候,體內會有一種名爲 “F 肽 ” 的物質,他的分子結構是中心碳原子上,有一個芳香環,一個哌啶環,和一個苯環,而嗎啡也正具備了中心碳原子,芳香環保、哌啶環和苯環。嗎啡就這樣騙了腦神經,讓人進入虛妄的幸福。幸福,人人求之,有這麼一種快速得到幸福感的途徑,自是有人會對其趨之若鶩。可見,貪求幸福感纔是原罪。即使得到的幸福感是虛妄的,短暫的,過後會帶來更大的空虛感和身體傷害,嘗過它滋味的人們仍是難以戒掉它。

太多的吸毒患者在成功戒毒之後會復吸。生理上的癮是不難根除的,可心裏上的癮沒那麼容易戒。幸福會讓人留戀,使人成癮 , 一點都不意外。毒品使人迷戀,更多是人心理上的依賴,讓人痛苦的是擁有後的失去,這比從未擁有過更令人神傷。

大多數吸毒患者皆因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對生活不滿意,纔會產生觸碰毒品的念頭。恰好,那些 “F 肽 ” 的模仿者使他們的得到了他們最終所求的感覺。而有那麼些患者並不是自願選擇吸毒的,只是一不小心沾上成癮,這類人大多數很願意戒的,他們的意志往往比那些自願選擇毒品的患者強。這其中並沒有太複雜的緣由,因現實生活中有着他們在乎珍重的東西,不願自己就這麼被毀了。但當他們將生活的苦難放大,在心理上和吸毒時得到的快感做比較,如此,他們的意志會薄上好幾分。

話說,很多政要會吸大麻,這類人在社會上是有權地位的上等人,在平常人看來他們生活光鮮亮麗,可爲什麼他們會吸呢?壓力大,需要釋壓?可能吧,他們的世界離我太遙遠,反正我是不懂他們的世界。但站得越高,風險越大,這道理我還是明白的。他們身上揹負的責任,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雖說,他們擁有的比他人多,可揹負的也多,如此,他們還不如平凡如你我般的人更容易獲得滿足、幸福,畢竟沒有人會覺得心頭壓一塊石頭會是舒服的。亞里士多德說過 “ 幸福意味着自我滿足 ” ,又有一說: “ 幸福絕非輕易獲得的東西,在別處不可能找到,只有在我們身上才能發現。 ” 正因爲我們平凡,因爲我們要求不多,更容易滿足,也因此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紅處方》裏的故事讓我思考的還有很多。人拿動物來做實驗,發現其實很多我們以爲是人性的東西,也同樣出現在動物的生活中。譬如,將性作爲交易,當一雌一雄兩隻猴子餓極了,得到食物時,雌猴知曉自己搶不過雄猴,會用自己的身體去誘惑雄猴從而得到食物。這和其他交易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因爲世人價值觀不一樣,有人就將其上升到倫理道德的層面。可我認爲對做這類交易的人,不適過度批判,畢竟他們並沒有損害他人利益,且建立在自主意願上。在這一點上,我更認同西方一些國家的做法,將紅燈區合理化,相應地會降低相關疾病的傳播。

院長簡方寧的這般結局,是我願意看到的,毒癮讓她不得不結束自己的生命。隨着生命的逝去,不僅是擺脫了毒癮的折磨,還有作爲院長承受的心理壓力和失落。作爲院長的她,每天要面對這麼一羣將人性弱點發揮到極致的吸毒患者,心裏上的喟嘆不會少,但她盡心做得更好,將自己的全副精力都分給了戒毒醫院,希望能解救更多的人。特別是在沈若魚的襯托下,我對簡方寧這個院長更加敬佩,她不僅用藥物治療患者,還嘗試着從心理上給予病患支持,可惜,她的第一次嘗試,一個人格變態的女吸毒患者,將她推向了死亡。在她的葬禮上,衆多痊癒病患的出席讓我們看到了她的付出並不是徒勞的,而是很有價值意義的。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在事業上,她做得很好,相應的,對家庭,她就不能給更多的心思了。她的丈夫身體出軌了,這個結果並不讓人意外。

戒毒醫院是到處可見的人性弱點、醜惡面,就是連醫生護士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纔在這所陰鬱的醫院待着,作爲“臥底”的沈若魚看得真真切切,在醫院沒待多久就逃似地離開了。然而,故事的最後,沈選擇了承接簡的事業。這讓人意外嗎?還好吧,在那段得知簡染上毒癮,收到簡的信的日子裏,有了預示。沈的丈夫也能預料到她做出這樣的選擇,並沒有阻攔她的意思,這樣大概是理解和支持她的吧。在從逃離醫院到主動要求到醫院工作,雖說是兩個不同的身份,境遇會很不一樣,但仍會接觸到那些醜惡面;而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顯然是已經克服了心理障礙。我想她會把這份事業做好。

這是一個我從未接觸過的世界,如今能窺探到這個世界的一隅,甚是驚詫,細想,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其實我正處在這個我以爲遠離自己生活的世界,世界這麼大,我們不可能接觸所有面,能這麼看看,瞭解瞭解,也是不錯的,我沒有那麼一顆偉大的心,犧牲自己很多,面對一羣陰鬱的人,嘗試挽救他們。但我盼望着,這類人能越來越少。這大概要從關注人們的幼年生活、心理開始,這最終聯繫到了一個詞 —— 教育。教育,國之根本。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11

近期,我認真的閱讀了《光輝的旗幟》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看看以前自卑的中國,再看看今日富強的中國。中國人民在黨的帶領下,一步一個腳印的造就了祖國的繁榮昌盛,中國人在世界上終於能挺直腰板說話了!時隔大半個世紀,當我們穿過悠長的時空隧道,再次凝望,如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快樂的生活!

新中國的成長,是困難的。國家的富強,全是靠黨的領導。我們熱愛共產黨,也熱愛我們親愛的祖國,愛祖國的一切。此時,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句話在國人心中迴盪:“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80年前,中國共產黨把實現共產主義放在國家的首要任務。

80年來,我們的共產黨指引我們開闊和創新。

80年後,中國就成爲世界一大強國。可我們不能忘記黨。

時間過去了大半個世紀,人們的生活品質與品味得到了提升,越來越好。慢慢的,慢慢的,曾今那些令人難忘,使人感動的紅色記憶漸漸淡去。這是不應該的。此時,我們才更應該牢記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對黨做出過貢獻,獻出過生命的人。是他們,造就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他們,讓中國在世界上站穩了腳跟,成爲一個強國!是他們,讓世界不再歧視中國人!

同學們,對一個國家的興亡來說,信仰顯得尤爲重要。對一個人的成就來說,目標顯得尤爲重要。

追求不怕艱辛的精神,像革命前輩一樣!雖然我們無法像他們那樣獻出自己的生命,但我們還能爲國家作出貢獻。付出是不易的,回報更是如此。

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有義務,更有責任去舉好這面大旗——這面光輝的旗幟。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12

讀了《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我的眼前彷彿就出現了一幅感人的畫面。

一個雙腿癱瘓的兒子坐在輪椅上,一位年老的母親,臉上蕩蕩漾着幾分憂愁的微笑,正全神貫注地看着兒子。

這位母親非常喜歡花,但自從她的兒子雙腿癱瘓後,她養的鮮花已經死了,是因爲她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兒子的身上,沒有心情再管這些鮮花了,而這位母親自己身上有病魔纏身,卻還要讓兒子去北海公園看花,是母親讓兒子知道,遇到一點挫折都不要悲觀,不要放棄,要好好地活着,每一次都要去勇敢地面對。

我被這位母親深深的感動了,這也是用金錢都買不到的呀。看看這位母親,我就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爲我做的一切!

那是一個鵝毛飄飄的冬天晚上,我突然發高燒,媽媽把我背上肩膀,拿着手電筒,舉着傘,直奔醫院去,醫生給我打了針,回到家中,媽媽又不停地照顧我,直到天亮,我才發現媽媽的眼睛裏全都是血絲,媽媽熬了一夜呀!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還有一次,我的語文考試只有90分,可媽媽並沒有罵我,還給我把失敗的題目講解了一遍,在媽媽的鼓勵和幫助下,我的語文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心感謝媽媽對我的愛。

從此,我要多幹一些我能幹的事,減輕爸爸和媽媽的負擔,我要用最好的成績來報答爸爸和媽媽。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最偉大純潔的,那就是母愛。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13

大象很聰明,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有着威武雄壯的身軀,性格多數情況下是溫順的,偶爾也會暴躁。原本對大象喜愛的我,在讀過了《最後一頭戰象》之後,對大象有了新的認識,原來動物身上也具有和人類同樣的情感。

這是一個悲壯又發人深省的動物故事。講述的是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分悄悄地把自己掩埋。

讀完這本書,我被嘎羧的精神所震撼,它不被英雄的光環籠罩,不爲自己的戰績驕傲,信守忠誠和責任,珍視戰友之間的友誼,放棄對功名的渴望,它心裏執着地眷戀着那片戰場,還有自己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們。那份濃濃的戰友情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那股壯烈的氣概涌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這是一頭多麼有靈性的象,它放棄了安逸的象冢,它無法忘記戰爭的殘酷,無法割捨浴血奮戰的戰友。它用盡自己最後的一絲力量來陪伴戰友,並呼籲和平。

嘎羧是一頭懷舊的象,擁有着高尚的情懷。它是大家心目中永遠的英雄,它的所作所爲譜成了一曲美妙的樂章,由衷地感嘆戰象的凝重與輝煌。我被這純潔美好的情感感動着,它告訴我做人的道理,動物都能如此珍視友誼,信守忠誠,更何況是我們人呢?我們更要有信仰,更要珍惜朋友間的情誼。

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激烈的戰爭,但卻有殘酷的殺戮,有的不法分子爲了個人利益,殘忍地殺害大象,販賣象牙,看到一隻只慘死的大象,我的心很痛很痛。我想對大家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請大家珍愛我們的大象“朋友”,給這位忠誠的朋友一個溫暖的家!也請大家都來珍愛所有的動物,因爲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們的世界因爲有了動物而更加精彩!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14

在古今中外的小說中,《基督山伯爵》是最熱門的小說。最近我閱讀了這部小說,跟着主人翁體會他的喜怒哀樂。《基督山伯爵》主要講述的是19世紀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在即將當上船長之時,被同船的格拉爾和愛人的哥哥菲爾南陷害,在他與愛侶的婚禮上被抓去審判,而由於假公濟私的維爾福接手了這樁案子,唐代斯被判處了十幾年的徒刑。在牢中,他遇到了一位囚徒神父,在與神父的交談中,他獲得了重生,並擁有了智慧與財富。出獄後,他先改名爲水手山巴,報答那些施恩於他的人,再改名爲基督山伯爵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在復仇路上,最終,所有的罪人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作者通過《基督山伯爵》這部小說向我們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面。同時小說也反映出了人的劣根性。爲金錢、爲名譽,維爾福夫婦甚至做出了滅絕人性的行爲——維爾福先生爲了名譽、前途不惜違背自己的父親,爲了金錢,他靠着“法官”這一身份不知冤枉了多少人;而由於維爾福夫人的拜金主義作祟,使她不惜毒死她的親人以獲得一份遺產。

而這,不正也提醒我們生活在“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年代的人們,行走在社會、人生道路時,要在身前放置一盞明燈——自我以及“出淤泥而不染,濁清蓮而不妖”的品質。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15

就這樣被感動了。它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它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更是一種純潔而高尚的愛。它就是狄更斯筆下的《雙城記》。

全書充溢着撲朔迷離的色彩,作者以一連串引人入勝的故事爲框架,以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爲背景。在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裏,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忍受着資產階級無情的剝削。正如作者所說:“昌盛而又衰微,篤誠而又多疑,光明而又黑暗,這是充滿陽光期望的黎明,又是陰暗失望的長夜,人們擁有一切,卻兩手空空。”而主人公西德尼·卡爾頓、露西·曼內特和查爾斯·達爾內之間真摯的情感,成爲這部名著亮麗的一筆。

在小說中,狄更斯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鮮明的個性。曼內特是個深愛女兒的父親,在經歷磨難後仍寬容地把女兒嫁給仇人的兒子;露西是溫柔善良的賢妻良母,爲了讓丈夫能看自我一眼每一天風雨不改地到大牆對面站立兩小時;查爾斯是個正直、豁達的貴族,與露西相愛,爲了感情甘願放棄爵位與財產。

小說中還有一個人物,就是讓人有點憎惡的泰雷茲·德伐日。失去親人使她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革命勝

利之時爲親人報仇。可是等到革命勝利時,她許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復仇卻失去了對象,她的憤怒之深是可

以想象的,然而爲了發泄積憤卻拿侯爵兄弟的兒子及其家人抵罪,她走上了一條與那些僞貴族同樣殘忍的道路,於是她的種.種行爲使她一步步失去了讀者的諒解。最終,惡人有惡報,她戲劇性地因爲手槍走火而

結束了自我充滿仇恨的一生。也許這纔是她最佳的結局。那些像德伐日那樣以復仇爲生活唯一目的的人,

即使命運坎坷,也決不能博得人們的同情。

而在整篇小說中,最讓我喜歡也是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律師助手——西德尼·卡爾頓。他一出場就帶着一身憂鬱,隱去了光芒,總是灰心、失望、冷漠、淒涼。他妥協於周圍環境,但有時卻又顯得格格不入,作爲律師助手的他才華出衆,卻甘心境願躲在人後,做別人成功的墊腳石,他彷彿親手築起了一堵牆,隔絕了名利、社會,默默地逗留在角落裏。他與查爾斯長得十分相似,也同樣深愛着露西,然而兩者命運卻截然不一樣。他羨慕查爾斯,也恨他。可在經歷痛苦的煎熬後,他依舊帶着誠摯的祝福,願露西與查爾斯永遠幸福,因爲“愛比恨更爲強有力得多”。這個表面上懶散、放縱的“無用之徒”,內心卻是崇高而純潔的。

最終,他向露西表達了自我的情感。每次讀起那段話,難免感到心酸,“我期望你明白你是我靈魂最終的夢。我是在墮落的生活中看見你和你的父親,還有你所經營的那個甜蜜的家,才恢復了我心中自以爲早己死去的往日的夢想。我也所以才感到比任何時候都要淒涼可憐。自從我見到你以後,我才爲一種原以爲不會再譴責我的悔恨所苦惱。我聽到我以爲早已永遠沉默的往日的聲音在悄悄地催我上進…………”

當查爾斯因爲家族的犯罪而被無辜判決死刑,西德尼竟然代替他去斷頭臺理解行刑。在生命與愛之間,他選擇了後者。他愛露西,爲了她的幸福,他爲她的愛人獻出自我的生命。當他走上斷頭臺的時候,面上依然堅持着笑容,他信守對露西的諾言……因爲,他的愛便是他的生命。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想起了裴多菲的那首詩:“我願意是急流山裏的小河在崎嶇的路上岩石上經過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條小魚在我的浪花中歡樂地游來游去……”

儘管小說以一個意外的“大團圓”收場,但當讀者流着眼淚讀完該書時,卻感到無限的遺憾、心酸。有人說感情是自私的,但在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我卻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最純潔、最崇高的愛。它隱藏在內心深處,但卻無比的深厚;它默默地承受煎熬,爲的只是使心愛的人幸福;它總是無私地付出,而不求一點兒的回報。這種愛在無形中上升到一個新境界,永恆地放着悽美而迷人的光彩。

“爲了你,爲了你所親愛的任何人,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命中有值得犧牲的可能和機會,我甘願爲你和你所愛的人們而犧牲。”

第九個寡婦讀後感 篇16

今天,我重溫了《波莉安娜》這本使人念念不忘的快樂小說。侯老師曾經說過:“你每一次地翻看都會讓你有新的東西去發現!”我十分相信這句話,因爲這次閱讀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波莉安娜》述說了這個充滿了快樂的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波莉安娜”的小女孩兒。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但她從未因爲自己不幸的身世而失望哭泣,反而能從別人認爲很悲傷的情況下努力地去尋找一絲絲可以使自己快樂的事情。自從她來到了脾氣乖戾、冷漠孤傲的波莉小姐家裏以後,便讓波莉小姐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波莉小姐原本是一個篤信基督的人,她認爲做人必須要盡到自己的職責,而在收養波莉安娜的事情上只是因爲她覺得替過世的姐姐撫養遺孤是她應盡的職責。但波莉安娜出現在哈林頓莊園後,波莉小姐漸漸被波莉安娜的舉動感動了,這也使波莉小姐對波莉安娜的感情由責任轉變成了真正的愛。當波莉安娜出了車禍的時候,以前受過她“高興遊戲”感染的人都紛紛前來探望波莉安娜,並把自己的高興事情告訴波莉安娜,希望她可以快樂起來。當波莉安娜康復的時候,整個貝汀斯鎮都重新獲得了生機。

當我看到波莉安娜出了車禍時,心都揪了起來:怎麼會這樣,波莉安娜能不能醫治好啊?會不會終生殘疾啊?雖然內心很糾結,但我依舊在嘴裏唸叨着:“不會出事,不會出事。”當我看到波莉安娜並沒有因腿受傷而大哭,相反,她卻從中找到了很值得高興的事情,看到這裏,我的眼眶紅了,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撲啦啦掉了下來。當我看到波莉安娜康復的出院時,竟在屋子裏亂跑,一邊跑還一邊大聲地歡呼:“哦,出院嘍,出院嘍,出院嘍!”

我覺得波莉安娜就像一枝梅花:在寒風刺骨的冬天依舊傲然挺立,不所謂艱難,努力爲生命點燃火苗,哪怕是一點兒機會也不肯錯過。我看了看波莉安娜,又看了看自己,心中不禁有些慚愧,波莉安娜如此樂觀,如此堅強,而我,卻總是膽小,動不動就會大哭大嚷。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裏,我要試着變得堅強,還要把“高興遊戲”繼續流傳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