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安娜卡列尼娜心得體會(精選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3W

讀安娜卡列尼娜心得體會 篇1

今天,去影院看了喬懷特的新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前已經看過喬懷特的《傲慢與偏見》與《贖罪》,一直覺得他是位極有才華的導演,也很喜歡凱拉奈特麗和詹姆斯麥卡沃伊兩位頗有實力的演員,雖然此次詹姆斯麥卡沃伊沒有出演。

讀安娜卡列尼娜心得體會(精選4篇)

在看電影前,看了一些影評說這部電影簡直就是部舞臺劇,很多觀衆也覺得這部作品有失喬懷特以往的水準,然而,我卻不這麼認爲。

我覺得,喬懷特反而是使用了一種大膽的拍攝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攝。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大家都知道這是列夫托爾斯泰講述沙皇俄國時期的一部電影,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實際都在講述上流社會的故事,而在講述上流社會故事的過程中,喬懷特大量使用了類似舞臺劇的手法,可是當講述農一奴一的故事時,又大量採用實景拍攝。當時的沙皇俄國,上流社會的每一個人無不重視別人的看法,因爲他們有一套自己不能逾越的規則,誰逾越了,誰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個上流社會的排斥,所以每一個人出現在別人面前時,只是在做別人希望自己成爲的人,上流社會希望自己成爲的人,是的,他們生活的每一時每一刻,無不在表演,而我們便成了觀衆,而農民是不同的,在托爾斯泰看來,他們質樸、辛勞,他們理應出現在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給人看的戲劇中,因爲他們無需表演。另外,讓我們再來看看上流社會逾越規則之後的結果有什麼不同吧,安娜的哥哥與家庭教師偷一情,安娜勸自己的嫂子原諒自己的哥哥,因爲如果他們離婚,儘管女方沒有做錯,可是卻要承擔事件的結果。安娜作爲一名女一性一,卻受到了來自整個上流社會的職責,最終經受不了重壓,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將近結尾時,我們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紛飛、黑漆漆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燈光一溫一暖的屋內,從這個鏡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他們沒有離婚,但感情已名存實亡。

另外,有一些小的地方,我認爲導演處理的非常好,使整部劇結構緊湊,極具戲劇張力。

例如:安娜和沃倫斯基第一次跳舞時,隨着舞蹈的進行,音樂越來越快,聲音越來越大,而一旁的公主也不斷的看着他們,內心焦急,安娜與沃倫斯基則越來越深深的陷入愛情而不可自拔,這段音樂和鏡頭之間處理的非常巧妙,極具節奏感,同時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內心的各自感受。

還 有一些轉場,我認爲處理的非常巧妙,例如:安娜看沃倫斯基賽一馬,沃倫斯基還 未出場前,安娜一直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聲音越來越大,接着,馬蹄聲融入扇子聲,馬蹄聲越來越大,下一個鏡頭中,我們看到沃倫斯基騎馬出場。sound bridge聲音橋的鏡頭連接手法十分巧妙。

還 有一個例子,第一個鏡頭中,我們看到宏偉建築的圓形屋頂,第二個鏡頭,我們看到同樣爲圓形的火車輪子,類似的轉場很多,亦十分巧妙。

對於一些時間的過渡,或者地點的過渡,喬懷特也使用了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這部作品讓我覺得他在顏色上的運用也特別好,體現了沙皇時期上流社會的奢華,也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倫斯基躺在草地上,我們看到他們身着白衣,白色暗示着他們二人真心相一愛一,他們的一愛一是純潔的。而在影片的最後,安娜着一身紅衣,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選擇付出了“血一般的代價“,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結局。

最後,我認爲橋懷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現實手法,使影片更具一絲神祕意味,總之,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確實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電影創作手法,開創了一個深刻表達思想的新手法。

讀安娜卡列尼娜心得體會 篇2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美不勝收而又博大精深的著作。本書創作了俄羅斯文學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安娜,通過主人公安娜的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出版社在做宣傳推薦的腰封上寫的是——一個女人用生命追求真愛的故事。其實這句話並不盡然,安娜確實爲愛情而活,但她所追求的“愛情”裏有太多自我的偏執,沉迷,以及“不管不顧”,在短暫的“甜蜜”裏,遍佈了飽滿的,消沉的,看似與上流社會格格不入,卻是人性裏常見的“痛苦”。

“痛苦”是慾望的一面鏡子。安娜是上流社會裏優雅,迷人的貴婦人,安娜的迷人之處,還不在乎她長得很美,她整個身姿所顯露出來的嫵媚和優雅的風韻,她那可愛的臉的表情中還有一種特別溫柔,特別親切的意味。只一面,安娜便迅速的虜獲了彼得堡花花公子——伏倫斯基伯爵的愛慕。伏倫斯基是抵擋不住安娜的魅力的,安娜雍容,瀟灑,優雅,同時又快快活活,生氣勃勃,她明亮的目光中,有流光溢彩,她能討得上流社會男人的傾慕,也能讓很多上了年紀的公爵太太們喜愛她,至於年輕的太太們以及貴族小姐們,在安娜面前,便黯然失色了,既不由自主得被安娜吸引,又渴望擁有安娜的迷人,安娜太親切了,做事情總是很周到,又很溫柔,太太們嫉恨她。在安娜的名聲日益敗壞時,太太們的努力是功不可沒的。

人依靠自己,是無法榮耀地勝過自己並罪惡的。

安娜的悲劇有其必然性,在她的人生中,出現了伏倫斯基,或者伏倫斯基式的人,她還是會被吸引的。她後來對人生的絕望,就是由對“愛情”的絕望開始的。安娜認爲自己虛僞的丈夫——卡列寧不愛她,卡列寧在意的是自己的名聲地位,在上流社會的交際場所裏,所贏得的尊重。當然,卡列寧確實有問題,他不是合格的丈夫,有時候還很糟糕。在面對的妻子“出軌的醜聞”,他的態度是——“在我採取措施維護我的名譽並且把我的意見通知您之前,在外表上保持體面”——可見他確實是個很糟糕的丈夫。伏倫斯基和安娜的關係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彼得堡,而多數青年人很羨慕伏倫斯基,因爲卡列寧身居高位,而這種關係,可以在社交界格外引人注目。諷刺的是,伏倫斯基的母親在知道兒子的豔事後,起初感到很得意,因爲在她看來,沒有什麼比上流社會的風流韻事更能爲一個漂亮的年輕人增光的了,她的小兒子長相漂亮,交流廣泛,是一個侍從武官,有教養,很聰明,家裏有錢有地位,又十分招人喜歡,和善,大有前程的人。結果聽說,如此“大有前程”的小兒子不肯擔任委派給他的一個“很有前程”的職務。只是爲了留下來,好經常同卡列寧夫人約會,引得有些上層人士對他的不滿,伏倫斯基母親的態度一下子就變了。

伏倫斯基和母親是一樣的,他也熱愛他的“前程似錦”,他不過暫時被“愛情”衝昏了頭腦,他確實愛安娜,但兩個人的相處是有問題的。安娜在遭受了丈夫的虛僞,上流社會的拋棄,以及得不到兒子的撫養權(卡列寧最終答應離婚,條件是八歲的兒子歸他,所以安娜遲遲不肯同意離婚,她不想失去兒子)後,內心越來越痛苦,在無盡的黑暗中不斷地掙扎,直到產難的來臨。

安娜生了一個小女兒,自己卻患上了產褥病,隨時有死亡的可能,在病榻上,她乞求了卡列寧的原諒和寬恕,因爲安娜的痛苦,卡列寧也真的原諒了他不忠貞的妻子。滑稽的是,在後來的人生中,他將自己對安娜的寬恕和不計較歸功於自己的道德高尚,他受傷後的落魄,還博得了李迪雅伯爵夫人的青睞。卡里寧不能說他不痛苦,他是痛苦的,他認爲他不應該得到這樣的回報——孤孤單單,受盡侮辱,受盡嘲笑。他希望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卡列寧來說——“李迪雅伯爵夫人是他在一片敵意和嘲笑的大海中覓得的孤島,不僅是善待他的孤島,而且是愛的孤島。”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結婚後第二個月就被丈夫拋棄了,於是她開始不斷的尋找自己的愛情,儘管沒有離婚,夫妻二人早就斷了感情,自從卡列寧遭遇不幸後,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照顧他的過程中,覺得自己真正愛上的只有卡列寧一個。

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有什麼區別呢,二人都是在婚內出軌。丈夫的嘲弄和虛僞使她們絕望,但完全可以先結束婚姻關係,再去尋找愛情。可悲的是,她們眼中的愛情,多半是佔有,是自己對對方的完全擁有,所以安娜即使擁有十個伏倫斯基,她還是孤獨的,因爲一個人無法完全的被另一個人擁有。很快的,伏倫斯基就厭倦了安娜,他愛安娜,他也愛自由,也愛榮譽,享受受人尊敬的目光,在愛安娜的過程中,伏倫斯基什麼都可以犧牲,就是不能犧牲作爲男子漢的獨立性,而這個想法——伏倫斯基熱烈地追求安娜的時候,可從來沒有想過。

列夫·托爾斯泰想要表達什麼呢?安娜不是個例,如果是,就不需要創作出“李迪雅伯爵夫人”這個人物形象,可安娜又是那麼的誠實,她不想隱瞞自己處境的艱難,她單純,真摯,出色,可愛,而又可憐。在面臨死亡的前一段時間,安娜在痛苦中不斷的掙扎,她依然是渴望伏倫斯基的愛意的,她渴望對方用愛去溫暖她,而這,又體現了安娜的悲劇性。

人的愛是不完全的,無法做到真正的救贖,人充滿着各樣的私慾,所帶給對方的愛,很難做到清潔,和平,忍耐,智慧,以及寬容,並且人的愛變化多端,捉摸不定。安娜渴望伏倫斯基愛的同時,自己也充滿着各樣的偏激,猜疑,神經質,敏感。她的愛情越來越熱,越來越希望愛情的專有,伏倫斯基卻越來越冷,所以他們相離越來越遠,互相使對方不幸,並且倆人都沒有作出改變。

安娜在火車站臥軌時,她是後悔的,卻已經來不及了。列夫·托爾斯泰在描寫“安娜之死”時,飽含着深深的同情。安娜一直都在黑暗中,她所尋求的“愛情”是她的亮光,她的希望。在面對拋棄後,她的亮光沒有了,她充滿憂慮,欺詐和罪惡的人生,在火車車廂到來的一瞬間,結束了。伏倫斯基因爲安娜之死,痛苦的崩潰,他們之間所有美好的一切都被毒化了,安娜的死亡成了他抱恨終生的威脅,伏倫斯基認爲安娜是勝利者——安娜曾經說過他會後悔。在得知安娜臥軌的消息後,伏倫斯基母親是惡狠狠的嘲諷,她認爲這個女人毀了他“大有前程”的小兒子,絲毫不紀念安娜是孫女的母親。

列夫·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但隨着年歲的增長,他漸漸對俄國上流社會的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而本能的同情農民,安娜的情節線主要盤桓於放浪聲色的貴族上流社會,列文的情節線則延伸在淳厚渾樸的俄國宗法制農村。(列文也是一條主線,就不分析了)安娜的悲劇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上流社會的悲劇,書中展現了他們腐朽的精神和沒落的生活方式。公爵們和太太們享受上流社會的奢華榮寵,權勢地位,名利富貴,他們在意好名聲,好行爲,其實背地裏掩藏着無數的罪惡。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都不願意離婚,總歸是有原因的,婚姻內總有無法讓她們割捨的東西或情感,也許是名利,也許是孩子,即使面對炙熱的“愛情”,她們的“義無反顧”也是有所牽絆的,更何況,那真的是“愛情”嗎?

人總是被自己感動,並且沉浸其中,其實撕裂這層薄膜後,貫穿到底的,是對自我的放逐,對自私的縱容。列夫·托爾斯泰在本書中,除了兩條主線之外,還有一條副線——奧布朗斯基和陶麗,副線巧妙地聯結了兩條主線,從而共同完成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風俗史和精神發展史。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傳性人物,在這條主線當中,可以看到其精神的歸宿。

讀安娜卡列尼娜心得體會 篇3

相信凡是讀過或者接觸過托爾斯泰作品的人,都會被他的文學作品深深吸引。這位頗具傳奇的文化巨匠通過自己的作品全面展示着19世紀的俄國風貌。其展現的社會畫面之廣闊,蘊含的思想之豐饒,融匯的藝術、語言、哲學、歷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學等各種知識之廣博,常常令人欽嘆不已。

在托爾斯泰全部作品中,《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三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在這三部代表作中有着極其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三部鉅著之中藝術上最爲完整的一部,並且體現了託氏思想和藝術發展道路的過渡與轉變,可以稱之爲代表作中的代表作。 據瞭解,托爾斯泰寫《安娜·卡列尼娜》的社會背景是在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那個時期關於家庭的悲劇層出不窮,一幕幕殘忍的畫面接連展現在他眼前,而一個婦女因爲愛情問題而臥軌自殺的消息,更是使他感到震驚和難過,這也是他創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原因之一。

在課上我們瞭解了托爾斯泰的幾部作品,當老師在講解《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時,還讓我們看了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並由美國女星蘇菲·瑪索主演的電影《安娜·卡列尼娜》。 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不能像文字一樣將人物的思想與心理描寫的特別細緻,所以我特意又找來《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來細細品味。

《安娜·卡列尼娜》這部書中有着兩條几乎是平行的線索,我們甚至可以將之看成是兩個劇場:一個是以安娜爲中心,一個以列文爲中心。而中間,全仗奧布郎斯基一家的連接,才使一部書不被分成兩部。

《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表面上似乎是在寫一個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失足的事情,而實際上向我們展示了19世紀70年代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藉由此文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衝突。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個高層首長卡列寧的妻子,一次舞會上邂逅了年輕的伯爵渥倫斯基。風流倜儻的渥倫斯基用熱情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二人產生了真愛,並在當時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不顧一切地私奔,從而展開了一場愛情悲劇。經歷了重重波折、在社會的巨大壓力以及遭受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打擊後,與渥倫斯基那所謂的真摯自由的愛情也開始被遺棄,最後安娜身着那一襲與渥倫斯基初次見面時自己所穿的黑色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臥軌,結束了自己絕望的愛情與生命,安娜獨自承擔了這段爲道德和世間所不容的婚外情的後果,給人們留下了無限悲傷。

有人說在描寫女性的作品中,《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中無疑是一流的,在萬千作品的女性人物中,安娜·卡列尼娜無疑是最爲豐滿的一個。她敢愛敢恨,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在當時的那個時代這無疑是極具反叛精神的。當時的社會婚姻只不過是政治的附屬品,是極爲物質和利益化的。因爲婚姻大都並非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所以很多人在婚後會出現有情人的行爲,但是人們爲了名譽、地位卻極其虛僞的維持着這種表面的婚姻關係。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卻在這種情況下突兀的顯示出了自己的瘋狂,對真愛追求的瘋狂,記得小說中有一段這樣的描寫:有一天,安娜與丈夫卡列寧一起去看一場盛大的賽馬會,比賽中渥倫斯基從馬上摔了下來,安娜情不自禁地大聲驚叫,這無疑是她的真性情,而這一“不檢點”的舉動也將她的私情“暴露”了出來,並且在事後瘋狂的她竟然還對丈夫說出了“我愛他,我是他的情婦隨你高興怎麼樣把我處置吧。”這樣的話。 安娜愛她的兒子,用她的話說兒子是她的命根,當她想用自己的名譽換兒子時遭到了拒絕。她曾經是社交界的名人,可是卻因爲她對真愛的追求而遭到了社會的巨大壓力,受到種種冷遇,社交界不能容她,連她舊日的親戚朋友都拒絕與她往來。可是這些還不是主要的,令安娜傷心的是自己受到了那個她奮不顧身愛上的渥倫斯基的冷淡,一場大吵之後渥倫斯基憤然離去,她覺得“一切都完了”。一個品格高雅、敢於追求真正的愛情與幸福的”叛女”終於在這種打擊下結束了自己的年輕生命,是抗爭還是悔悟?安娜·卡列尼娜是那麼的真實、血肉豐滿,讀到她死去的時候,彷彿一切就發生在眼前,她的故事和她的那種反叛精神使她成爲世界文學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當然在《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中,列夫·托爾斯泰還塑造了渥倫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寧等許多在文學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但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無疑是最具光輝的,最爲激情與活力的。

雖然小說只是以家庭婚姻爲基本單位而展開的,但托爾斯泰目光十分的銳利,並且能夠穿透生活的壁壘而發現隱含其中的”真實”。托爾斯泰是一個圖解自我觀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還是晚期作品,主題上的聯繫十分清晰,他的小說是真實的,是當時俄國的“一面鏡子”。而這來自於他的智慧,來自於他敏感而浩瀚的心靈,更爲重要的是來自於他的誠實。我相信託爾斯泰和他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一定會觸動着當時乃至今後很多的人。

記得老師在講完《安娜·卡列尼娜》時說:“當愛情成爲一個女人生命全部的時候,也就是她悲劇生活的開始。”雖然不能只用這樣一句話來評價《安娜·卡列尼娜》,但是,相信看過這部書的女性在讀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會有更大的觸動,托爾斯泰的安娜死了,死在了19世紀的俄國,但是托爾斯泰想表達的安娜思想還在,並將與《安娜·卡列尼娜》一直隨時間輾轉下去,不再是悲劇。

讀安娜卡列尼娜心得體會 篇4

在觀看的兩個小時內,心裏一直潮潮的,有心疼,有不捨,更多的是爲安娜惋惜,惋惜她成爲一個時代的犧牲品。

我想,如果有灰色地帶,她一定會幸福。

安娜是一個勇於追求幸福的女人,她忠於自己的內心,敢於與惡勢力作鬥爭,然而這個過於追求純淨和至高無上愛情的女人最終敗給了現實,成爲鐵軌上的一抹鮮紅。

卡列寧,這個官僚制度的化身,無非是整部劇的小丑,讓人感覺是一隻蒼蠅,討厭可又擺脫不掉,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勳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之所以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愛情的需要,而是因爲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這麼一個冷酷的政界高官,一個從小便是孤兒不懂得愛只會追逐名利的人,一個讓安娜八年後想起便會哆嗦的丈夫!他是現實卑劣的,爲了前程娶下毫無感情基礎的妻子,冷漠對待安娜與自己唯一的兒子。他,無疑不能給安娜帶來她所心心念唸的愛情。他和安娜的結合,在我看來,自始至終都是個錯誤。安娜心中對愛情的渴求與可列寧的冷酷無情完全無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後纔會如飛蛾撲火式的深愛弗龍斯基,因爲他能帶給她所謂的愛情。

我想在我看來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終不悔自己選擇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僞的生活,在劇院裏她向整個社交界擡起了高傲的美麗的頭。愛,只有簡單筆畫,卻比想象複雜。安娜跟弗龍斯基的愛情,到最後可以說只是單行線。

因爲社會的使然,因爲弗龍斯基自身對社會的妥協,他們最終成爲舊社會的犧牲品。

確實安娜性格自身有着不可彌補的侷限性,她曾對弗龍斯基說:“你要明白,自從我愛上你以後,在我一切都變了。在我只有一件東西,一件東西----那就是你的愛!”“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麼都沒有了。請記住這個吧!”她變成了攀扶在弗龍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愛的超越自我,愛得忘乎所以,所以悲劇。

弗龍斯基成了她生活中的全部意義,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飛煙滅。可是後來弗龍斯基對她的愛已愈走愈遠。她內心永無休止的矛盾與痛苦,她對生活對自己目前處境的迷惘與恐懼。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個平衡的支點,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衝擊。她愛得愈深便愈沒有安全感。到了最後,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婦女使用的靠姿色與服裝去吸引弗龍斯基的視線。企圖牽住他日益冷淡的愛情。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當被寄託所有的愛情消失不見,若愛最後只是單行,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水滿則溢”這句話對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新社會的女性仍然具有深刻的意義,作爲女性,只有先愛自己,纔有能力愛別人;愛情是生活的附庸品,只有好好的活着,愛情纔會絢麗;當愛情遇見現實,一定要好好權衡,因爲愛情存在於現實之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