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品讀心得(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7W

《論語》品讀心得 篇1

孔子主張勤儉而愛人。勤儉愛人體現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張輕徭薄稅,弟子冉求幫助季氏聚斂財富,他憤然宣稱:“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節儉,即使“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也“樂在其中矣”(《論語·述而》)。他主張治理國家“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的這些思想,爲後世所繼承,在中國封建社會爲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論語》品讀心得(精選5篇)

孔子主張仁愛。

“愛人”就是對一切人的尊重和愛敬之情,把人當作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對待,即”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

“仁”字在上古時代已出現,意爲二人以上的人與人之間親密友善的關係。,孔子繼承了仁的基本內涵並作了重要發展,明確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論語》是從生活中來的,也應該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實踐它。否則,《論語》對我們來說僅僅是一些古奧的文字而已。

像董子竹先生那樣,鑽研《論語》多年,然後帶着火藥味地和別人爭論仁義君子。我是不太贊同的。

《論語》品讀心得 篇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來自孔子的著作《論語》,而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它在我成長的路上指引了我很多的方向,也教會我許多道理。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告訴了我對父母一定要孝順,要謹遵父母的教誨。“巧言令色,鮮矣仁。”不要做一個花言巧語,虛僞的人,要做言行一致的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做人要有信用,不能出爾反爾。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對人也要仁德,禮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吿訴了我孔子他從小便有遠大的志向,堅持不懈地學習,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些都是對人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讓我知道學習不僅僅是學,還要學會思考,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成績,收穫很多的知識。兩樣少了一樣,都會讓學習變的學習變的枯燥乏味,沒有興趣。“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習要常常複習回顧以前的知識,進行理解、掌握。

《論語》教會了我許多,孔子的那些話語讓我歷歷在目,深深銘記於心,對我來說,《論語》中的每句話都是座右銘,指導我前進的方向!

《論語》品讀心得 篇3

《論語》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有人說他“知其不可而爲之”,可他的弟子卻說“仲尼不可毀”。孔子那一聲又一聲的子曰,難道沒有時時刻刻的點醒着我們嗎?每讀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說:花言巧語、儀容僞善,幾乎就不具備仁了。我想仁德難道不是人一生所具備的品德嗎?花言巧語和儀容僞善都是爲了取悅他人而做的行爲,所以幾乎沒有仁德可言。就像一些男生爲了奪得女生的青睞而用甜言蜜語、花言巧語去騙取他人的感情,這應該是喪失了他們自身的仁德。更勝者利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去獲得高收入,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別人的勞動成果,可能他們只是動了動手指,說了幾句好聽的話就得到了別人的信任,這就是所謂的網絡詐騙。在我們看來這可能單純的就是詐騙人爲了謀取收入做的一些非法手段,要嚴懲。而受害人呢,就是防範意識太差才導致上當。

可是誰也沒有想過這難道不也是一種道德的淪喪,人性的扭曲嗎……仁德什麼時候被人們都都丟到了地上一遍又一遍的無情踐踏,從來都沒有人想過把他撿起來。而孔子將他寫下來一遍又一邊的警醒着人們不要丟失這些曾經人們所重視的高尚品德,我問要將這些優良傳統一直延續下去,將被人們扔在地上無情踐踏的東西撿起來!

《論語》品讀心得 篇4

我在《論語》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博學多才、誨人不倦的孔子。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講孝道是我在讀《論語》後感受最深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論語》中的孝道給了我們更多的啓示,讓我們明白了更深層的孝的含義。

《論語》品讀心得 篇5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書中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只是平平淡淡的語言,就像一篇日記一樣。但是這本看起來平平淡淡的書卻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感,看似平凡的語言下隱藏着無可比喻的美。

讀着這本書,一種憤怒感與一種愛國感油然而生。我爲漢_們所做的一切感到憤怒與惋惜,爲國家的災難感到悲痛,但當看到有人爲國家做事,反抗敵人時,我熱血沸騰,心潮澎拜。守舊的以四世同堂爲傲的祁老人,忠厚老實的祁天佑掌櫃,時時在新舊思想中掙扎的祁瑞宣,受盡迫害而奮起反抗的錢詩人,樸實善良的李四爺夫婦,自私自利的冠曉荷夫婦……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裏!

最令讀者熱血沸騰的,是貫穿全書的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人是魚,國家是水,離開水,只有死亡”面對這樣質樸濃烈的愛國情懷,試問有哪一個讀者不會被從心底裏深深感動?這本書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中華英雄們,他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獻出了自己的熱血;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來捍衛自己的祖國!反之,有一些勢利小人,一心想攀龍附鳳,爲了一些蠅頭小利而出賣國家,遭到世人的唾棄,他們難道不悲哀嗎?

對於《四世同堂》這部文學鉅著,不論我讀多少次,最最打動我的,依然是其中濃濃的愛國深情!讓我們的淚水隨着書中人物的悲慘遭遇而奔流,讓我們的熱血隨着書中人物的英勇抗爭而沸騰!讓我們更加珍惜和熱愛今天的美好生活,也讓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屬於我們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讓我們不要忘記自已身上有屬於炎黃子孫的錚錚鐵骨,而時刻驕傲地挺直中國人的脊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