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誦讀讀後感(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W

古詩誦讀讀後感 篇1

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背一些簡單的古詩,雖然我不懂詩的意思,但在他們的鼓勵下,我也學會了一些古詩。閒暇時候,就讓我背給他們聽,他們在一旁認真地聽,有時也爲我鼓掌叫好。這樣我背詩的勁頭更足了!

古詩誦讀讀後感(精選3篇)

到了國小一年級,我學會了漢語拼音,有機會去讀更多的書了。正好,學校給每位同學發了《古詩文誦讀》,我便迫不急待地讀了起來,其中有些是我小時候就會背的古詩。雖然我還不能全部背出這些古詩,但是通過我的一遍一又遍地閱讀,加上老師有時對一些古詩的講解,現在我也能理解一些古詩的含義了!

當我讀到《詠鵝》時,我覺得這隻鵝寫得太美了。顏色分明,有雪白的羽毛,紅色的腳掌,綠色的水波,在水中是那麼的自由自在!聽老師說,這首詩是一位詩人在七歲時寫的,我覺得這位詩人太有才了,小小年紀竟寫出這麼好的詩句。回頭想想自己,在學校學習時,也會貪玩,影響了學習,爸爸媽媽有時也會批評我,讓我好好學習。看到這位有才華的小詩人,我心裏暗下決心,從小要好好學習,將來爲國家多做貢獻!

有一天,我跟着爸爸去食堂吃飯,偶然一擡頭,看見食堂的牆上寫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就問爸爸這是什麼意思?爸爸先讓我把這首詩背一遍,然後告訴我,這首詩前兩句講農民在烈日下辛苦勞動,後兩句講這一粒粒糧食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整個詩句告誡我們要愛惜糧食。聽了爸爸的話,我明白了我們小學生要愛惜糧食、不能浪費。看看餐桌上剩下的一些飯菜,我要勸一下大哥哥、大姐姐們,希望他們也不要浪費糧食。從那天以後,我就吃多少、盛多少,而且每次都吃完了。

讀了《古詩文誦讀》這本書,我從中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孝敬父母、珍惜友誼等。雖然我只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但是我會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好學生,一個好朋友,一個好孩子!

古詩誦讀讀後感 篇2

“竹竿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時同學們又在背誦古詩文了。

每天下午課餘時間,我們都陶醉於古詩文之中,大家被優美的語句、高雅的詩韻所吸引。我們每背一首古詩,老師不但引導我們讀出它的韻味,理解它的內涵,而且還要根據詩的意境繪畫出風格不同的圖畫:像《遊子吟》中爲兒子“挑燈補衣的依依慈母情”,《小兒垂釣》中的“蓬頭稚子學垂綸”,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風光,還有金戈鐵馬的塞北沙場都成了我們描繪的對象。通過誦讀,我們理解了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刻,蘇軾的豪放和李清照的婉約……在那一讀、一誦、一寫、一畫之間,我們領略到古典詩詞的永恆魅力。我們將詩的意境與自己的情懷融爲一體。

通過誦讀,我們體會到,古詩文中風格不同的優秀篇章都植根於生活的土壤,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精神面貌和豐富的思想火花。

葉聖陶爺爺說得好“中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有很多傳世佳作,它們內涵深刻,意境高遠,也包含很多哲理。學一點古典詩文,有利於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

古詩誦讀讀後感 篇3

從開學到現在,我又讀了不少的經典詩文,比如杜牧的《清明》、李白的《贈江倫》等。這些古詩不但讓我領略了經典詩文的美妙,而且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社會制度不合理。我讀着這首詩,眼前彷彿出現了烈日當空,農民伯伯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炎熱,流着滿頭大汗,辛勤地鋤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來,滴進了泥土裏的情境。

有誰知道這盤中的每粒米飯,都凝結了農民伯伯們的勞苦!每一粒米飯都來之不易啊!農民伯伯爲了讓大家吃着香噴噴的米飯,自己在烈日下給禾苗鋤草,這個畫面多麼感人啊!

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記了節約是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比如在飯堂吃飯的時候,我看見有的小同學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總是隨便把飯菜倒進垃圾桶裏。他們不懂得節約,不愛惜糧食。他們這種行爲是不對的。

我想大聲呼籲:讓我們大家都來愛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費糧食!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從節約一粒米開始,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