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8W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1

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紮紮實實地從史料走中來,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纔會擁有獨特的見解。在後記中他這樣解釋他歷史觀的來源:“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通用15篇)

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遊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說,再因爲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出來的。”可見這本書不是一個僅侷限於書本的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經歷和感受的作品。在書中,作者常常批評“道德代替法律”這一點。

明朝時,中央集權已經達到了高峯,廢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團日益強大,但是軍隊建設卻極其落後,依靠多次翻修的城牆鞏固國防,待倭寇入侵纔開始培訓新兵。天下的奏摺,評判的標準則僅僅依靠仁禮道德,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制建設,文官集團越發強大,卻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最終走向滅亡。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古以“禮”爲尊的國度,從民風淳樸的先秦、百家爭鳴的春秋、詩詞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傳統文化已失傳的今天,傳統道德的滲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錶中的齒輪,在歷經時光歲月的磨損之後,終於在運作中發出了不和諧的噪聲。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2

明朝時,中央集權已經達到了高峯,廢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團日益強大,但是軍隊建設卻極其落後,依靠多次翻修的城牆鞏固國防,待倭寇入侵纔開始培訓新兵。天下的奏摺,評判的標準則僅僅依靠仁禮道德,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制建設,文官集團越發強大,卻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最終走向滅亡。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古以“禮”爲尊的國度,從民風淳樸的先秦、百家爭鳴的春秋、詩詞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傳統文化已失傳的今天,傳統道德的滲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錶中的齒輪,在歷經時光歲月的磨損之後,終於在運作中發出了不和諧的噪聲。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3

說來慚愧,《萬曆十五年》這本寫於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陸發行並引起強烈反響的書,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於一觀。

記得在《書屋》雜誌上有一篇謝冕先生的文章,談到自己喜愛的書,其中就有《萬曆十五年》,並且他還強烈推薦大家一讀。當時年輕,讀書甚爲偏狹。雖然有先哲的教訓說:“讀史使人明智”,又有偉大領袖因爲通讀歷史而明瞭人事國情進而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終掌國柄的故事,但我早有成見,以爲歷史不過是零碎事件的堆積,是用來尋找論據的故紙堆,以爲研究歷史不過就是乾嘉之學,加上中學大學學習《中國革命史》帶來的後遺症,所以對歷史書望而卻步、敬謝不敏。

除了幾本我黨領袖發家史,爲了獵奇;范文瀾的幾本《中國通史》隨便翻翻;一本韋爾斯的《世界通史》,作爲培養大局觀而用;一本《史記》當作“無韻之離騷”的散文讀;一本《東周列國志》還只能稱爲歷史小說;幾本新舊《唐書》是爲了和《唐才子傳》、《唐詩故事》兩相參照。當時自己的感覺是:正史太凌亂瑣碎,而歷史小說又太淺顯無意味;將來也許會讀一些歷史書,但那也是爲了更好的尋找論據和利用論據;總之,歷史書給我的閱讀體驗是很差的。既然看到謝冕先生的推崇,自然心中多了一分留意。恰恰自己所在的學校圖書館小,裏面竟然找不到這本書,新華書店裏也未見到。大半年過去,遍覓不得,好奇心漸漸淡去。

95年一次千里訪友,途經一小鎮,適逢大集,隨眼一掃,竟然在一不起眼的舊書攤上發現此書,急忙買下,正是三聯書店的正版書。如此巧遇,實是有緣。那一次的閱讀體驗是強烈的衝擊:原來歷史書可以這麼寫,原來歷史可以是這個樣子。這種震驚和耳目一新的感受相信很多人有過。此後這本書便留於枕邊,時時閒翻,每每給人新的感觸,但因爲煩於冗務,對此未能深究。現在看來,感觸只是感觸,還是風吹即散的胡思亂想,真辜負了當時眼界爲之一開的欣喜若狂的感覺。

一、這本書改變了我對歷史書對歷史的看法。

歷史是枯燥無味的,是隻需要背一背的課程,相信這是很多人從中學時代得來的印象。

翻翻二十四史,卷帙浩繁,帝王將相,如果不是看看故事,尋些典故,學點立身處世的狡黠,誰還會將它看作歷史專業書籍以外的讀物呢?通過淺翻,我對歷史的模糊印象一直是:歷史不過是一些事實的簡單堆積,是對歷史史實的冰冷客觀的描述,是陳腐的,無趣味的。

這種從受過的歷史教育、從國內歷史書籍中得出的印象,如果不是機緣巧合看到一些外國的新鮮的東西,很難想象歷史也可以寫心態、寫文化、寫地理並且寫得鮮活。

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需要歷史教育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麼歷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僅僅是爲了讓我們知識結構不致欠缺,掌握一些應知的歷史史實?還是使我們明瞭老祖宗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強所謂的民族自豪感?

答案當不應如此,“讀史以明智”(李世民)、“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寧)、“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克羅齊)、“從歷史中尋求歷史之教訓”(陳寅恪)、“不瞭解一國之歷史則不配爲一國之國民”(錢穆),我們當應從歷史教育中鍛鍊我們的史識,明事理,切時用,而不是學些常識,記幾個知識點。

目的決定手段,我們應該進行怎樣的歷史教育?研究政治史,滿眼的帝王將相,充斥的是主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意義是耳熟能詳的陳詞濫調。這種乾癟枯燥的歷史教材又能夠讓我們提高多少洞察力呢?早在1920xx年美國曆史學家J·H·魯濱遜就提出:要衝破以政治史研究爲中心的傳統,擴大歷史認識的視野,“大到可以描述各民族的興亡,小到描寫一個最平凡的人物的習慣與感情”;法國的年鑑學派更是極大地擴大了歷史研究的領域。歷史人類學、人口史、社會史、生態文化地理史、心態史以及計量史學、比較史學等,在年鑑學派的研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詳盡的探討起文明由生到亡的發展歷程;英國史學家G·巴勒克拉夫提出了“全球歷史觀”……

這些二十世紀初的史學革命在西方早已如火如荼,但似乎一點也沒有反映到我們的歷史教育上,依然巋然不動波瀾不驚的是僵化的八股,乾癟的教條,使人望而生煩。這些豐富多彩的內容也許在歷史專業裏面不算什麼,但是似乎對國內的普通讀者卻一直圈着高牆,沒有幾本普及讀物涉及這片萬紫千紅勃勃生機的花園,似乎歷史普及只限於“戲說”、“帝國”、“王朝”之類披着歷史外衣的現代劇。

僵化的思想侷限了人們的視野,這可以算作一個原因。高度的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消磨了歷史學者的個性和勇氣,是他們對歷史學方法缺乏反思和創新精神,因而造成歷史學著作的死氣沉沉。而另一方面,故作高深的理論和生硬搬用的各種術語,又刻意給學術著作和論文壘起高牆。

學術著作似乎和自由活潑的文風勢成水火,文字生動流暢受廣大讀者喜愛的就沒有學術價值,而那些佶屈聱牙只能由少數人看懂得纔是學術著作。這種刻意營造的涇渭分明的界限,似乎可以遍見於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各領域。

同時,作繭自縛故作清高的虛榮和自由思想揮灑文字能力的欠缺,使歷史學者們鄙視通俗寫作,因而也造成了高質量通俗歷史讀物的缺乏。我們能夠面對的要麼是乾癟乏味,要麼是胡編亂造,也就漸漸消淡了對歷史的興趣。讓“普通大衆”所接受與學者的學術志向就必然存在着價值取向上的不同嗎?歷史學一定要與人們的現實生活嚴重脫節嗎?歷史學家可不可以具備一些在社會上傳播歷史真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呢?

同時我被《萬曆十五年》打動的還因爲作者的鮮明的時代感和強烈的現實關懷。歷史研究不僅僅是具體的史實考據,一個真正的歷史學家是不會僅僅滿足於鑽在故紙堆裏皓首窮經。意大利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每一個時代的歷史學家,都註定會有其自身的價值判斷和對時代精神的理解。他必定會依據自己所認定的進步或腐朽的標準來看待歷史,並且按照他自己心中的某種他認爲對社會有利的圖式來選擇、安排和強調他研究的題材及其事實材料。

偉大的史家大都是基於現實關懷而思考,並研究和總結歷史的。司馬遷之所以能夠成就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鉅著《史記》,就在於他首先是極具思想性的社會人,對現實有着深切的體察和憂慮。司馬遷之“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原始察終,見盛觀衰”清楚地反映出其研究歷史的志向所在。

修昔底德之所以能寫出不朽名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也正在於他立志要“擎起歷史的火炬,引導人類在摸索中的腳步”,決心通過正確總結歷史,來創造正確預示未來的重要途徑。通過其在著作中對民主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公開頌揚,我們更能夠體會到他對現實社會的深刻關懷,和建立在這種關懷基礎上的思想的前瞻性。

通過《萬曆十五年》我們也同樣可以看到這一點。作者截取一個斷面,仔細析清當時社會脈絡,深刻剖析其經濟社會結構,所爲的不過就是爲了揭露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模糊管理、不着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反而保護落後經濟以維持王朝的安全……等種種體制上的弊端,其目的還在於通過“技術的角度”、“數目字管理”,爲中國發展尋出路。且不論他所提倡的“中國革命的的目的,無非跟隨着世界趨勢,以商業組織的辦法,代替昔日農業生產方式裏以多數小自耕農爲基幹組織的辦法,使整個國家能在數目字上管理……”是否絕對正確。爲什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不能從傳統社會的架構中脫胎出來?以現代商業組織代替傳統的農業組織其具體過程究竟是怎麼回事?這些問題的剖析已經激發了我們的共同的思索。

《萬曆十五年》像一扇窗,打開了我的視野。通過《萬曆十五年》及隨後讀到的一些有關歷史的書籍,我明白了研究歷史有多種角度:不僅僅是那些帝王將相的歷史,也可以涉及平凡人物的心態和性格;對歷史事實,不僅僅是說明“是什麼”,也能夠通過分析和剔別,說出“爲什麼”;不僅可以是自上而下的個別人物的歷史,也可以是總體的社會的歷史,“從底層向上看的歷史”……我知道了歷史的另外一種寫法,可以寫的生動流暢活潑有趣。只是可惜,這種類型的書太少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4

初讀《萬曆十五年》,幸而,這顯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作者運用了平和的記敘手法,這點倒是讓我想起了曾十分愛看的《易中天》品三國,當然這本書更嚴肅一點,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我們置身於明朝之殿,以及其錯綜複雜的利益爭鬥,人情善惡,和讓萬曆及讀者都有些倍感無奈地政治體制,文官體制。

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但就像風暴前的平靜,又如同作者黃先生所說:“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爲歷史的重點。”

萬曆皇帝10歲登基,在位長達48年,又有張居正這樣的能臣亦或是奸雄,這不禁讓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樣是幼年登基,在位時間冠絕該朝,同樣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卻爲何命運迥異,一個被認爲是明朝衰敗的根基所在,一個卻開創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對萬曆有着深遠影響的大學士張居正。

在萬曆年幼時,張居正在危難之際保全了皇室的安全,並進而成爲首輔大臣,對於萬曆的種種事物牢記於心,他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識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統治制度,隨着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越發顯得不合時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萬曆即位以後第一個欣欣向榮的十年。但我認爲,也正是他毀掉了萬曆,張居正權傾朝野,組建利益集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頗有鰲拜功高蓋主的味道,爲積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隱患的種子。而萬曆皇帝呢?對於張居正他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是懷有對前輩的尊敬,還是對他龐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賴,有所依仗,還是對於這位朝中具有無可比擬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張居正去世半年後,因爲各種言論,彈劾對張居正的衝擊,讓這位親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對他的信任簡直就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張居正和馮寶,萬曆年少時最爲親近的兩人,後來都不得善終,這對萬曆的心理上覺得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和難以磨滅的創傷。

另一個讓萬曆變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讓他倍感無奈的政治體制——文官體制。身爲之尊,也只能是一個“活着的祖宗”。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以儒家思想爲正統思想,不僅是正統思想,更是統治思想,本來這是帝王用來喝令權臣,統治天下的思想利器,個人認爲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飛亦或是《水滸》裏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擺脫這一思想,但時至萬曆,已經變成了萬曆想勵精圖治的巨大障礙,沒有統治,只有約束。萬曆無能爲力,只能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朝政,對待羣臣所謂的道德壓力,於是開始了不理朝政,不思進取的萬曆年代。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但以秦國商鞅變法爲先,統一全國,依法治國的效力可見一斑,但秦國又迅速地覆滅,秦王的橫徵暴斂,濫用勞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個朝代的後半期又不是這樣?我認爲當時的人文思想沒有統一,沒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縛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不僅僅是一種人文思想,更是一種統治文化,一種將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統一的利器,是一種帝王之術。古代科舉制度的論題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書五經之類爲題,而一般不以時事政治,怎樣具體的治理國家爲題,因而這種道德至上的風氣一直伴隨着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重德輕法的弊端便是許多行政,經濟,管理問題變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綱上線,難以以統一的數字化標準來衡量好壞,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書中評註道:“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

萬曆雖也曾有雄心壯志,但終究還是一個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縛成爲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雖在位長達48年,但長期不理朝政的他還是留下的罵名與非議。當我們徘徊於王朝的興盛與沒落之間,我們是否能夠迴歸歷史,正視歷史。本書留給我們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與法律的關係,顯然萬曆的悲劇說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謬之極,但反觀當今社會,我們擁有了比那時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師這一職業,但顯然道德的缺失又成爲了一大問題,道德問題無法通過規章條例來硬性規定,如同小悅悅事件的冷漠路人,他們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種悲哀?是否違背了以人爲本的精神?那怎樣才能找回社會所應具備的基本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這又是一個當今社會繼續思考的問題。

當我們行走與歷史與現實之間,我們是否能以史爲鑑,哀之鑑之。萬曆的悲劇我們不會重演,但我們應積極思考現代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問題,避免成爲下一個悲劇。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5

張居正在歷史上以鐵腕著名。黃仁宇先生認爲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奮和人事關係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卻遠遠超過了盤根錯節的文官集團可以接受改革的範圍,過大的威脅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張居正的確很快,但是不見得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太快。只是現實沒有給他放慢的機會。萬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機會,一待萬曆成年,有了自己的見解與看法,他的種種措施很有可能化爲泡影。

他必須在短短十幾年內獲得成功。書中一章取名爲“世上再無張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對張居正的些許惋惜之情。如果多那麼幾個張居正,前赴後繼般努力進行變革,張居正也不需要那麼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種複雜交錯的社會關係,將整個社會推上正軌。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着這種人的存在。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6

《萬曆十五年》這樣的“大歷史”不糾纏於歷史的細枝末節,而是將歷史高度抽象,從而上升爲理性的思考,更加深刻地分析歷史、分析當今。我們學習研究歷史,不是爲了歷史而歷史,“觀今宜見古,無古不成今”,歷史的作用是指導人們正確地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最終的目的是人的關懷,而《萬曆十五年》便是這樣一部史書。《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寫作方法決然不同於前的歷史著作。它的語言極其生動,有時還帶有調侃;結構上沒有明顯的痕跡,像講故事的小說,又像抒情的散文,還像諷刺的雜文——總之,不是乾巴巴的“歷史文”;對一個重要問題的闡釋,也不厭其煩地前後從幾個角度反覆分析,將一個普遍真理掰開了了、揉碎了,然後融入讀者的觀念當中。

對於明朝的印象一直很不好,記憶中總是充斥的是宦官專政,無能的皇帝等等。

萬曆十五年,粗看題目便會想,那是特殊的一年嗎?值得作者用時幾年完成的一本鉅作。在腦海裏搜索裏一下,發現完全沒有有關這一年的印象。去找了資料發現這一年並沒有發生特殊重大的事情。而這本書的英文題目《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也明確的告訴我們這一年很平凡。

談到這本書先說說黃仁宇教授其人。黃仁宇,湖南長沙人,曾經學過工科,在報社工作過,當過兵,後來又在美國攻讀歷史。豐富的人生經歷使他對歷史有了自己獨特的思考。他在自序中提到他與明史的聯繫,他的博士論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運,因爲對明代歷史的興趣及爲了解決自己的困惑,他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讀完了《明實錄》133冊,再加上寫書的時間,一本不厚的書竟用了7年的時間!如此嚴謹的態度,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爲他的嚴謹的治學作風纔有可能寫出如此精彩,有影響力的鉅著。

在看黃仁宇教授的書很愉快,似乎在進行一次歷史的旅行。這本書非小說,但讓看的人有看小說的感覺,著作中對環境、人物形象和心理環境描寫細緻入微卻又不偏離歷史;它是一本歷史著作,卻不枯燥,很是生動,也不深奧,這不是說教授講的很淺,而是講的細緻入微讓我們可以理解。更值得一提的是,教授常常在引用古文或詩句時,會細心地解釋一下,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他的想法和觀點。

看其他歷史著作總是看到的是不厭其煩地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方面來論述王朝命運的起伏或是重要人物的悲劇原因等等。而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從張居正、海瑞、戚繼光、申時行等明朝重要人物的命運梳理後來看明朝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明朝稅重民窮,水深火熱是衆所周知的。苛稅猛於虎,《萬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都認爲稅收過多是百姓貧困的首要原因。但黃仁宇教授則認爲民窮的根本原因在於律制的僵化和政府的低能腐敗。國家稅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自肥腰包。同時政府極力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變爲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書中所記述的萬曆皇帝、大學士張居正、首輔申時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薊州總兵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官而去的哲學家李贄,他們或身敗名裂或壯志難酬鬱鬱而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一切都是因爲制度已經山窮水盡,不光是庶民、官員,乃至天子,都無不成爲這制度的犧牲品。

在書中我看到了世態炎涼,做一個好官特別是做好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是多麼的困難。由於萬曆皇帝繼位時非常年幼,張居正又當老師,教育培養小皇帝,又爲了國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但由於居官高位,獨攬大權,有時候也難免有一些錯誤和問題。但這些個人的私慾,缺點引起的問題在張居正死後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種證據使皇帝無法容忍,張居正一生爲國任勞任怨的功德,換來的竟是家族子孫的大難。神宗於是下令抄居正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還差點開棺戮屍。他的家屬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復以前弊端叢生的舊觀。致使剛剛中興的明朝,又走開下坡路。整個神宗一朝,沒有人敢爲居正呼冤。然而國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啓二年(1620xx年),明熹宗爲激勵臣下,纔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張居正,予以復官復蔭。然一切俱已晚矣,正如作者小標題所寫的“世間已無張居正”!

《萬曆十五年》並非就只寫萬曆十五年間的事情。本書也正是緊緊圍繞萬曆十五年發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對從前和將來的發展展開詳細,獨到的訴述。作者無一不再說明這一個詞,一個影響着中國二千多年曆史的詞——道德,在中國曾經一直以道德代替着法律,到了明朝已達到頂峯,這也使其把明朝推向了黑暗的深淵。

作者在書中末段指到了:“當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一語便點出了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王朝的癥結所在,這也是我們大明王朝乃至我們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7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爲“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譯爲“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並非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爲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餘,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涌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爲快。

一歷史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爲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於總結經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慾望推動的,衆多的慾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爲生,後覺得植物也不錯,於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衝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麼辦?”“在地上怎麼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衝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爲那時人常常捱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於最低層——生理需求。要吃飽飯這統一的慾望就是團結的基石,同一團隊的人必須要相互配合才能獵取到食物。但通常這僅侷限於內部,在部落與部落之間,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協作解決的問題,資源爭鬥(搶地盤)則成了更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戰爭和掠奪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更高層次需求相應而生。得到尊重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追求。由於得到尊重的主體必然是個人的,這種慾望徹底破壞了團結,成員之間相互衝突,出現了社會等級。

二道德

等級制度的確立並沒有徹底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慾望的衝突,這種用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性力量對衝突進行緩衝,這種衝突急迫地需要解決,同時勝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長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實際上就是對慾望的抑制,是對慾望衝突最有效的協調中和。

道德是神祕主義的法律,法律則意味着工具性,這種神祕主義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兩大特性同存。神祕主義是人類思維的黑洞,是超越人類理性思維之外的東西,中間蘊涵着最強大的能量,這就是道德這個工具難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從這個黑洞裏舀了一點能量出來便世界大亂,拉登沾了一點就能製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爲抑制人的慾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祕主義特點就意味着對道德的理解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如何吃麪包都做了嚴格的規定,這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好笑;伊斯蘭教的婦女們個個是蒙面大俠,讓漢人望而生畏;縱慾主義和禁慾主義的爭論今天依然激烈,這說明了道德由於其神祕主義特性,無力完成對慾望的徹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祕主義的法律,而不是單純的法律,有時相反成了慾望衝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實上中華帝國從古到今,道德都成爲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爲根基建構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美麗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慾。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見,然後大家都懷着萬分景仰的心態仰望海瑞,心中卻想着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苟且之事。

中國古代的德治,畢竟是種境界,全民景仰,只因無法實現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以國家的名義公然撒謊,在大家都知道是謊言的情況下,搞政治教育,三個代表,事實上連統治者自己也知道是個謊言,公然推行與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實爲世界奇觀之最。

總結:當道德變成謊言的時候,對慾望的抑制無能爲力的時候,何不撕掉這層厚厚的包袱,以獲新生?慾望是動力,過分地抑制慾望,也讓一切都變得死氣沉沉,自春秋戰國之後,中國從此敗落,蓋爲此。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8

(一)黃仁宇的“大歷史觀”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爲“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譯爲“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只是依稀記得他的“大歷史觀”。由於孤陋寡聞,不能從專業的角度解釋“大歷史觀”。最初我覺得歷史是由一個個事件組成,既然是發生過的事實,那麼歷史書的工作就是把這些歷史事件羅列出來告訴人們過去曾經發生過些什麼。人們掌握的史料越詳細,就越接近歷史"真相"。後來才知道書寫歷史時還有所謂的"歷史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對歷史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眼中的史實是不同的。大概這也就是方法論上的差別。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中很明白地指出他所持的是大歷史觀。所謂的大歷史觀就是注重歷史事件背後的大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而不糾纏於具體的人人事事,因爲所有人物的"賢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歷史發展的程序"。

以前,屢次在書攤上和那本書擦肩而過,直覺固執地認爲《萬曆十五年》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其實該書是以1587年爲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

書,特別是一本沉澱了歷史精髓的書,是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解讀。拿到書的時候,裝幀顯得很樸素。相對其他小說類讀物,淡淡的封面不禁滲透出深邃的歷史。於是就一天看一點,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涌過。從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模範官員海瑞、將軍戚繼光、哲學家李贄到活祖宗萬曆皇帝,無不敘述了他們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中飽受煎熬,無論是皇帝還是官員,這些人最終都沒有功德圓滿,甚至身敗名裂。張居正最終被查沒,萬曆自己死後也無法同最愛的鄭氏同陵,海瑞則在大家的摒棄中掙扎。。。。。。“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引自書中的話。

(二)首輔之殤

張居正幾乎開創了“萬曆盛世”,把明朝推向輝煌的歷史頂峯。以前只知道張居正生前身後的強烈反差,兀自歸咎於萬曆的“逆反報復心理”。讀後感觸頗深,幡然醒悟其真正原因乃是他的強勢行政模式和作風同當時的“文官政治體制”格格不入。他在世的時候沒有發揮他曠世的精明幹練發現“一項政策能否付諸實施,實施後或成或敗,全靠看它與所有的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憂,否則理論上的完美,仍不過是空中樓閣”,他忽視了他所要改變的東西正好是當時落後的生產方式與政治現實相平衡的產物,他忽視了中國兩千年來封建體制的癥結就在於道德代替了法制。於是他的失敗和海瑞被視爲異端就理所當然的。張居正十年鼎力革新,也受盡怨謗,最終人亡政息,至他身後,與他交好的還屢受其株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政治家最大的失敗。而在其後的申時行,也許就領會到了這一點,他開始同文官體制妥協,甚至寧可被看作是大和事老,被批評爲犧牲原則的政客,但依舊堅持折中調劑的原則。一切的一切,目的也是爲了讓國家機器的穩定運轉。

於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變成文官體制與封建皇權的緩衝劑。一旦緩衝失效,夾於中間的首輔就不得不“引咎辭職”,成爲衝突的替罪羊。首輔猶如深陷歷史漩渦的一葉扁舟,註定沉淪。

所以說,從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政治家爲保障社會的穩定,而有可能採用保護落後來作爲手段之一,在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政治家的睿智,因爲當時落後的一方佔據主動權。因爲這樣,無論從國家資源還是個人資源以及發展中可能付出的社會成本都有可能是最小的。

在上層文官集團和下層成千上萬的農民之間,在多達兩萬人的文官集團內部,明朝如此龐大的國家所賴以維持秩序的是儒家的“孔孟之道”。換句話說,這樣一個泱泱大國並不是靠現代化的法律和理性的制度而是依靠道德來維持的。但是,道德不過是一些抽象的準則,真正在人與人之間起作用的是"禮",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禮保證了整個社會運行秩序。

無奈的是,這腐朽的制度就這樣肆無忌憚地不斷創造一幕幕歷史的悲劇。

(三)怠政的背後——萬曆從陽到陰

自漢代儒家思想上升成爲意識形態之後,歷來統治者的目標都是一致的:用道德來保障鄉土社會基本秩序,而不去顧及經濟技術上的進步。事實上,道德以及它的外在準則"禮"務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力圖摒棄一切競爭因素,鄙視任何經濟和技術上的努力,其結果是幾千年來鄉土社會幾乎是靜止的,歷代皇朝更替不過是歷史的簡單循環。黃仁宇指出在這樣的社會中,法律極端落後,但並不表明國家的運行是無序的,相反,它依照道德和"禮"的秩序運行。明朝到萬曆年代所面臨的問題在於表面上倡導的道德與人們實際上的行爲已經嚴重脫節,這個矛盾已經嚴重到人們對道德和"禮"喪失信心並且無法維持下去。比如萬曆皇帝看透了道德與行爲不符合的陰陽之別,拒絕用"禮"來表率天下,使得朝野上下對道德進一步失去信心,更加肆無忌憚地發揮"陰"的一面。

作爲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曾幾何時也想勵精圖治,甚至願意努力去實踐"禮"來建立人們對道德的信心,當他看穿了所有人的陰陽兩面之後首先對道德喪失了信心。他的消極怠工並不是針對某個官員而是對這整套道德禮治體系。明朝後期道德和"禮"的確發展到畸形。這一整套道德和禮治體系一旦被建立起來就不再受人們所控制而是處處限制人們的行爲。一直以爲傳統社會的皇帝可以爲所欲爲,呼風喚雨。看過《萬曆十五年》才根本改變了我的看法,皇帝不過是整套制度系統當中的一個角色,而且最受整套系統的壓抑和控制。

有些史學家,粗鄙地認爲萬曆皇帝是慵懶的。其實,他是睿智的,看透了體制的本質。他是優柔的,放棄了對體制束縛的抗爭。

(四)饕餮悲劇

至於其他人如抗倭名將戚繼光、清官海瑞等等沒有一個不是這樣一套制度下的悲情人物。

在《萬曆十五年》中,我們可以看到由於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相混淆,對人的一切評價最終歸結到道德問題,人們就不得不生活在虛僞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隱瞞私慾表現出道德崇高的樣子,加深了每個人陰陽兩面的分化。陰陽兩面的嚴重分化的結果就是表面上一套實際上一套,令所有人都不再相信道德。黃仁宇指出,儒家思想的道德力量在人們對它相信的時候是具有非常強大的作用的,像文天祥這樣文弱書生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例子是舉不勝舉的。而當所有的文官集團和所有的民衆都不再相信道德時,這樣的統治就岌岌可危了。所以問題的根本不在於以德治國有問題,而在於私人道德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壓抑了人性和自由,但壓制不了的私慾以"陰"的一面存在和膨脹。

事實上,道德都成爲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爲根基建構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慾。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見,然後大家都懷着萬分景仰的心態仰望海瑞,心中卻想着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苟且之事。

(五)史海回眸

歷史就是這樣神奇,總能創造出匪夷所思的故事留與後人去猜。

歷史,就是這麼客觀地前行。放寬歷史的眼界,伸展歷史的觸角,歷史的書寫應該還原歷史發展真實的軌跡。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細節中,需要我們去體會和研習,而不需要他人直接的結論。

感謝黃仁宇先生,獻給我們這麼好的一本書,更感謝他獨特的歷史視覺。不同的人看《萬曆十五年》能看出不同的東西,甚至有人從中悟出了許多管理學方面的心得,我更關心的是黃仁宇在解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時對當時的中國社會結構的深層次分析。

從《萬曆十五年》讀出的不僅僅是明朝萬曆年間的中國社會更是當前中國社會的影子,我們需要做更多這樣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社會面臨的種種特殊的問題。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9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改變了人們歷史觀唸的書,它的大歷史觀使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書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嘔心力作。最早在美國出版,從1999 年第一版到現在,《萬曆十五年》出版二十餘次,這在學術上日益邊緣化的今天無疑是罕見的。

書中介紹了受制於他人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的萬曆皇帝,深諳爲臣之道,處事圓滑的首輔申時行,出色的改革家張居正,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古怪的模範官吏海瑞,還有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作者寫這本書時說“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這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點”。書中所寫的人物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其中緣由並非其個人所致,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他們只是制度的犧牲品。

對於萬曆皇帝,所有人都認爲他昏庸無能,但他也值得同情。他雖貴爲天子卻事事被他人壓制,羣臣在立儲問題上與他針鋒相對,使他最後被迫妥協。在無奈下,他用沉默向百官反抗,開始了長達三十二年的罷工。因此,使中國的國力不斷衰敗,這讓人十分扼腕。由於成憲的不可更改,一個年輕地皇帝沒有把自己創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利用,他的個性也無從發揮,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導進這烏有之鄉,充當着活着的祖宗。幾百年之後,他帶着人們最強烈的印象,仍然體現着命運的殘酷。

在儒家的道德中做官要清廉,做人得正直,孝順。但現實卻是做官的貪腐,做人背信棄義。張居正想改變現狀,但無奈根基太深無法撼動。海瑞爲官清廉與體制格格不入,最終導致了悲劇命運。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以道德維繫的體制,但這種道德只有聖人才能做到而大部分人都不是聖人,所以當道德與現實相差過大時,人們選擇放棄道德,成爲“兩面派”,開始了明着一套,揹着一套。

正是在這種傳統的影響下,人們雖然口口聲聲說着道德,但私底下卻沒有人這麼做。現代社會道德的缺失也正是如此,老人跌倒了不敢扶,以及“小悅悅”事件正是這種道德缺失的具體體現。只加強道德建設並不夠,還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學習西方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完善我國的法制,這纔是改變現狀的必由之路。

中國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一種失敗的,但現在很多西方人士,認爲西方法律纔是道德的根源,這也是不正確的。正如作者所說:西方所謂的“自由”與“民主”都是抽象的觀念,務必經過每一個國家的地理及歷史上的因素才行得通。英國之民主即不可能與日本之民主相同,而法國的自由也和美國的自由有差別,所以要具體分析。

書中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從沒有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扯上一個道德的問題,因爲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協。所以,在現代應加強法制建設,同時重視道德作用。只不過不要把道德技術化,要優先考慮法律的作用,這樣便不會重走以前的老路。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10

在現代,很少有人這樣觀察歷史;在文壇,更少有人這樣寫作歷史。

作者黃仁宇窮盡叄十年心血,出入典籍,宏觀細究,以超然獨到的眼光,俯瞰古老的中國,以四海平靖、幾乎無事可記,卻對未來中國發展舉足輕重的萬曆十五年爲中心,將中國的糾結、迷惘與困惑,纖毫畢現的開展在讀者眼前。

《萬曆十五年》英文版在1979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被美國許多大學採用爲教科書,另有法文、德文、日文等版本。在臺發行迄今已多達二十餘版,是黃仁宇着作中最暢銷的一本。

黃仁宇,湖南長沙人,曾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戡亂期間的國軍,後赴美求學,爲密西根大學歷史博士和歷史學家、中國歷史明史專家,大歷史觀的宣導者之名而爲世人所知。着有《萬曆十五年》等暢銷書。

二●內容摘錄:

理想與裝飾究竟不同於虛僞,一個人仍能以此作爲起點去推行他的誠意。(p.63)

他的掙扎,他的自我責備,以及他對臣僚所作的愛民的訓示,都可以安慰困窘中的人心,有如一服清涼劑。(p.132)

生命不過是一種想像,這種想像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這裏的地下玄宮,加上潮溼黴爛的絲織品和膠結的油燈所給人的感覺,卻是無法衝破的凝固和窒息。(p.139)

人的廉潔和誠信,也只能長爲灌木,不能形成叢林。(p.218)

叄●我的觀點:

在大自然中,公獅對幼獅有着望子成王的期待;在皇宮裡,皇帝對太子也有着望子成龍的寄望。但我們都知道:不是每隻幼獅長大都能成爲獨當一面的萬獸之王,也不是每位太子即位都能成爲衆所愛戴的人中之龍。這其中參雜了一些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左右着他們的表現。

就萬曆皇帝而言,因爲他的一生被太多的人、事、時、地、物所牽絆、糾葛,所以難以獨斷的批判他是個昏君與否。不過,歷史中的他的確不是位堯舜之君。我想,左右萬曆皇帝一生成敗最大的因素是年齡,以現代觀點來看,肯定會覺得讓一個未滿十歲的孩子當統治者是荒謬至極的事。但宏觀中國歷代,幼主即位卻是司空見慣,因爲他們多半有着「輔佐」他們的大臣或外戚,甚至是宦官,然而,「輔佐」往往成爲「干政」的名義。歷史上最着名的例子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到了明代則有張居正和馮保架空了幼年的萬曆皇帝,使他變得依賴、優柔寡斷;張居正死後,發現當年敬重的老師虛僞又富有野心時,萬曆皇帝又變得難以相信人。最終,因立儲問題而消沉、一無所成。這一切都是因爲年齡衍生的更多失敗因素。反觀現代,不同選舉年齡皆有所標準,就是爲了避免造成國家統治失控與動盪。

皇帝有賢愚之分,臣子也有忠奸之別。但究竟什麼纔是成爲好官的條件?符合了條件,又真能流芳百世嗎?歷代百官中不乏難得一見的清官,如海瑞這種模範官僚,但犯顏直諫,往往落得貶官下場,人言:「伴君如伴虎」,就算一生安分守己、勤儉持家,也不知道哪天會招來他人的誹謗,總之,受重用的人仍在少數。反觀,潛伏在皇帝身邊的小人,也許才疏學淺或心懷不軌,卻權傾朝野。這樣看來,當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當一個人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時,勸告他人可能招致人際上的誤會,若選擇獨善其身,又太過無情。也有人喜歡曲意逢迎,以求官運亨通。但我相信:歷史是一座不朽的天平,時光會沖淡讒言、誹謗,也能洗刷冤屈。

雖然人言可畏,但可敬的卻是汗青。地下憂憤而死的忠臣是否能因此瞑目已不可考,可知的是不論是當時的得志還是失意,千百年後,他們所有的事蹟都將爲後人所推崇、警惕,或評論一番。唐玄宗曾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今天,我拿起「萬曆十五年」這面歷史的明鏡,在作者犀利的筆鋒下,窺探看似風平浪靜的萬曆十五年,實則是一場風雨的前兆。然而置身於故事之外的我們,也應當思考,若是在生活中也遇上了問題,我們是否能跳脫當下迷思而未雨綢繆?這纔是我們讀這本書真正的意義所在。

四●討論議題:

爲何每個人都說「瑕不掩瑜」,而歷史卻不一定如此,有許多皇帝、大臣一生豐功偉業,卻因爲一個錯誤而遺臭萬年,其中是否有其塬因?或者,我們應該以更多面向分析歷史,而不是輕易的概括論定?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11

——慾望與道德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爲“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譯爲“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並非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爲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餘,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涌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爲快。

一 歷史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爲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於總結經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慾望推動的,衆多的慾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爲生,後覺得植物也不錯,於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衝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麼辦?”“在地上怎麼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衝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爲那時人常常捱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於最低層——生理需求。要吃飽飯這統一的慾望就是團結的基石,同一團隊的人必須要相互配合才能獵取到食物。但通常這僅侷限於內部,在部落與部落之間,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協作解決的問題,資源爭鬥(搶地盤)則成了更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戰爭和掠奪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更高層次需求相應而生。得到尊重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追求。由於得到尊重的主體必然是個人的,這種慾望徹底破壞了團結,成員之間相互衝突,出現了社會等級。

二 道德

等級制度的確立並沒有徹底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慾望的衝突,這種用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性力量對衝突進行緩衝,這種衝突急迫地需要解決,同時勝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長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實際上就是對慾望的抑制,是對慾望衝突最有效的協調中和。

道德是神祕主義的法律,法律則意味着工具性,這種神祕主義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兩大特性同存。神祕主義是人類思維的黑洞,是超越人類理性思維之外的東西,中間蘊涵着最強大的能量,這就是道德這個工具難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從這個黑洞裏舀了一點能量出來便世界大亂,拉登沾了一點就能製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爲抑制人的慾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祕主義特點就意味着對道德的理解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如何吃麪包都做了嚴格的規定,這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好笑;伊斯蘭教的婦女們個個是蒙面大俠,讓漢人望而生畏;縱慾主義和禁慾主義的爭論今天依然激烈,這說明了道德由於其神祕主義特性,無力完成對慾望的徹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祕主義的法律,而不是單純的法律,有時相反成了慾望衝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實上中華帝國從古到今,道德都成爲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爲根基建構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美麗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慾。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見,然後大家都懷着萬分景仰的心態仰望海瑞,心中卻想着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苟且之事。

中國古代的德治,畢竟是種境界,全民景仰,只因無法實現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以國家的名義公然撒謊,在大家都知道是謊言的情況下,搞政治教育,三個代表,事實上連統治者自己也知道是個謊言,公然推行與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實爲世界奇觀之最。

總結:當道德變成謊言的時候,對慾望的抑制無能爲力的時候,何不撕掉這層厚厚的包袱,以獲新生?慾望是動力,過分地抑制慾望,也讓一切都變得死氣沉沉,自春秋戰國之後,中國從此敗落,蓋爲此。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12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麼也剩不下,永生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這本書告訴人們在封建專制制度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任何人的生活、權力都是沒有保障的。所以我們期望有爲萬世開太平的聖者出現改造我們國家的根本問題---體制。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於爲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於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爲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

由此,萬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於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於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曆少年是一個有爲的君主,他曾經勵精圖治,打算開創一個萬曆中興,但由於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於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他終於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於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展,它便是犧牲品。

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爲的,戚繼光發明的戰法確實令人驚歎,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明了各兵種協同作戰,並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哪裏知道,西方國家已經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

黃仁宇先生認爲; 國家如是等等的問題,其癥結到底何在,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認真考慮的。筆者以爲,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本書力圖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衆化,因而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書中所敘,不妨稱爲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

因爲敘及的主要人物,有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可以功德圓滿。即使是側面提及的人物,如馮保、高拱、張鯨、鄭貴妃、福王常洵、俞大猷、盧鏜、劉(糹廷),也統統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爲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13

初次接觸書名,給我的直覺,無非是寫萬曆十五年那一年發生的歷史事件。該書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之嘔心力作。最早在美國出版,該書的英文名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平淡的1587年”。大明立國近三百年,我國封建社會近兩千年,但但摘取這一年,能寫出什麼樣的歷史?讀史可以明志,讀史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解讀那深邃沉澱的歷史。我細細翻來,每天讀那麼一小段,合上書本之後,又再去慢慢回味。瞬間,那種瀰漫着焦慮,掙扎,痛苦的人物,一個個活生生起來。從首輔大學士張居正,和事佬申時行,思想家李贄,軍事家戚繼光,清官海瑞,以及萬人之上的萬曆皇帝,沒有一個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們現實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理想,都有着無法彌合的衝突。這些人都沒有善終,甚至於抄家罰沒。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年爲基本支撐點,然後讓人物陸續施展自己的政治包袱,現實與理想的碰撞,失敗後的毀滅。

作者以一斑而窺全豹的方式,一絲一縷的分析,視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國歷史。中國從漢代獨尊儒術之後,中華民族的歷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來統治天下。歷朝歷代,都是通過龐大的文官集團,實行郡縣制,來統治全國。隋代以後,通過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吏,這些文官從小就飽讀經書,滿腦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愛民爲基本的做官准則,時刻要體恤民情,以民爲本。這些封建社會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維持自己家庭的生計,享受錦衣玉食,根本無法實現。然後就行成了一套官場的歷史潛規則。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揚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魚肉百姓,實現自己小團體和大團體的利益最大化,爲自己的找到更合理的藉口。在封建社會,歷代帝王,都是宣傳以德治國,沒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關的法律制度,也被歷史潛規則打破。同時官員爲官的行爲,又缺少及時的監督和制約,這就造成了官員們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陽奉陰違,完全爲自己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員的臉只會向上看,只對上級負責,又怎麼會對百姓負責?那些文官們內心深處的尷尬和不安,也對他們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是聖賢書的教導,一方面是現實裏必須接受的官場潛規則。當文官們在捫心自問和尷尬之後,聰明的大腦很快就會適應這樣的官場潛規則,搜刮起民脂民膏,哪裏還會有憐憫之心?

在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個清官,是個楷模,正是因爲寡而鮮,才能成爲模範,滿朝文官都是海瑞,何來楷模?當海瑞在孔孟思想的薰陶下,立志做爲一個清官的時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實已經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說官場潛規則發生了衝突。很多文官,都知道自己去是不對的,但是,你要想在這個圈內生活下去,你就必須去貪污,去隨波逐流,否則,只有頭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體系,給予了海瑞無窮的力量,讓他無所畏懼的站在反對的最前沿。可是,整個文官集團,都滿足於現狀,並安於現狀的時候,他們所接受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發生了根本的質變。一方面認識到遵守道德體系要丟官罷官,一方面又要宣揚道德體系來維護他們的統治,就會表面裝作清廉的樣子,背地裏嘩嘩的數銀子。越是高調的文官,越是最大的貪官。道德以陽的一面存在,而私慾則以陰的一面存在。當道德給他做了一個幌子的時候,私慾就可以無限制的膨脹。當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國家的時候,文官集團裏的官員,則會打着道德的幌子滿足自己的私慾,每個人從骨子裏並不鄙視海瑞,甚至是仰望海瑞,但是,沒有人願意做海瑞,這就是封建社會文官集團的現狀。

對於孔孟之道的作用,歷代皇帝都極力推崇。他們和他們的文官集團想用道德的力量,來統治他們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體系來保障鄉土秩序,而不去大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在1587年,萬曆領導下的文官們在勾心鬥角的時候,西班牙人帶着他們的堅船利炮,發動了對英國的全面戰爭。西方也拉開了全面的工業革命。歷代皇帝都會被推崇爲人的楷模,上天之子。萬曆從懵懂無知的小皇帝,到勵精圖治的精幹皇帝,再到頹廢無爲的慵懶皇帝,他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在年輕的時候,多麼的想建立一個強盛的大明帝國,而且親身去實行各種禮儀規範。來實現以“禮”來建立人們對道德的信心。可是,當他在看穿了這些文官們的陰陽兩面以後,思想發生很深的變化,開始了消極怠工。他的消極怠工,不是針對個別文官,而是針對整個道德禮治體系。在傳統戲劇裏,皇帝都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而瞭解了萬曆的遭遇之後,也明白過來,皇帝並非可以隨心所欲,皇帝只不過封建帝制裏的一顆最大的棋子而已,而且始終受着道德禮教體系的壓抑和控制。

勵精圖治,嘔心瀝血的萬曆首輔張居正。他幾乎開創了“萬曆盛世”,把明朝多年的積弊,表面上一掃而光,國庫充盈,而實際上他爲明朝的最後滅亡埋下了最大的禍根。他死後遭遇清算,其實與萬曆關係不大,主要是因爲他的性格造成的。從小就接受孔孟之道教育的張居正,身居首輔之後,一心只想把大明江山,打造的秀美絕倫。他所實施的改革制度和現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沒有從根子上發現,一次大改革措施,要從根本上能讓絕大多數文官相安無事,否則理論上的完美,最終也是以慘敗收場,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也是如此。他的死後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牽連,這不能不說是他一生最大的失敗,當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文官體制上有缺陷的時候,他以個人之力,想改變整個時代,則是多麼的渺小無奈。以至於後來的首輔申時行,好像看透了其間玄機,做起了和事佬,成了一個萬曆皇帝和文官之間的緩衝劑,爲此不惜犧牲原則。他們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讓大明帝國的國家機器正常運轉起來。可是張居正的緩衝劑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後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團和萬千小民之間,明朝所採用的就是以禮和道德來維持國家秩序,也可以理解爲,明朝並沒有真正以《大明律》來維護他們的統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禮教,而道德和禮教又是比較抽象的一些準則,在私慾面前,不堪一擊。正是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改朝換代的悲劇。

歷史就是這樣的神奇,透過歷史能讀懂未來。歷史總是在創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歷史,由不同的人去描述,就會有不同的歷史觀。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細節之中,不同的人發現的細節不一樣,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同。《萬曆十五年》所表達的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絕對大多數的人都穿了件絢麗的外衣,那就是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卻幹着傷天害理的勾當,來滿足自己的私慾。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14

《萬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一部明史研究專著。該書以明朝萬曆十五年爲主軸,運用了大歷史觀的視角,從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等多個角度,對中國傳統社會進行精闢的解剖,外加之合理闡述同等時期西方社會運轉姿態,揭露了中國明朝由盛變衰的過程。

讀了本書後,改變了我對歷史的看法,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我們在瞭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必須以大歷史觀分析中國傳統社會之癥結,才能真正做到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傳統文化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對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進行合理融合,爲我所用。

萬曆十五年,表面太平,國富民安,然而在黃仁宇先生的剖析下,整個大明帝國其實危機四伏,各種矛盾激烈對撞。即使出現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但腐朽政治制度滯後於經濟頗多,嚴重阻礙了社會發展潮流,潰敗實屬必然。從不理朝政的皇帝,到有心無力的首輔;從維持傳統的閣僚,到受人尊敬卻無人效仿的清官;從天生統帥卻被打壓的將領到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各類思想家。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不再是教科書上的英雄人物,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有着獨立人格和思想的人的形象。在萬曆皇帝眼中,或許他自己只是個傀儡,即使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也不能去違背傳統的倫理道德,也不能去打破傳統的文官制度。這就意味着即使是一個英明的、有改革魄力的、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對阻礙歷史進程的倫理制度也毫無能力,何況本身這些制度直接受益者乃是皇帝,他又何來勇氣?這也造就了作爲明朝的某些皇帝,還經常以賭氣的方式跟大臣玩捉迷藏,去換取所謂的自由,所謂的非紫禁城的氣息。在這種倫理制度的壓迫下,反而要求人們去追尋創新,去強調發展,而創新的成果一旦觸犯到該制度又將會無情被壓制甚至爲之犧牲,這自相矛盾的去維繫舊制度的做法實在需引起人們反思。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也出現了像反右派、人民公社和等種種主觀不符合客觀的做法,給黨和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誌着改革開放拉開了序幕,這正確的決定迅速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人們的生活水平,而依法治國也正式納入憲法,這不能不說是時代的一個進步。但同時,國家當今依舊面臨的不少問題仍需我們從這本書中去學習和借鑑。面對當今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它帶給我們的啓迪是:我們不僅要借鑑外國優秀成果,更要深挖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下,產生一個既不同於傳統文化,又區別於西方文化,卻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文化,這文化,產生於對政治體制的不斷改革之中,產生於對自身矛盾的不斷解決之中,產生於對自我的不斷完善之中。只有如此,國家才能不斷髮展,人民才能永遠安康。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作文 篇15

《萬曆十五年》,書名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作者也久聞其名,只是在內心一直怯於去讀它,因爲始終覺得它是一本史書,給人一種厚重感,一翻書序就談及財政制度方面,令人不禁生畏。“公元1587年,在中國爲明代萬曆十五年,丁亥年……”明史的卷軸漸漸在眼前展開……

直到前些天才下定決心打開這本塵封已久的書籍,細細讀來,才發現它並非我以爲的那樣艱深晦澀。看不多時,我發現《萬曆十五年》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奇書,帶給人以震撼的感覺,並非是因爲作者寫明朝史寫得非常生動,而是因爲作者的視野非常廣,擺脫了普通曆史書枯燥無味的感覺。

故事涉及荒怠朝政的萬曆、被清算的前任首輔張居正、調和文官陰陽的現任首輔申時行、古代模範官僚海瑞、孤獨的將領戚繼光、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九歲登基而早熟的萬曆皇帝懈怠了皇帝這份工作,寧可躲在宮中看宦官擲銀遊戲,也不願上朝面對百官議政。張居正勵精圖治,仍無法挽回王朝走向衰敗的現實,海瑞一身正氣,卻在官場處處碰壁無法立足,戚繼光抗擊倭寇立下大功,申時行深諳官場之道,也未能帶給明帝國任何起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