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社工作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1W

2022人社工作心得體會 篇1

市人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和上級人社部門的工作要求,圍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強富美高”新無錫的總目標,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突出抓落實、補短板、求實效的總體思路,堅持民生爲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各項工作均取得預期成效,實現了人社事業“十三五”良好開局。

2022人社工作心得體會(精選5篇)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12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4.9萬人,完成年度目標186%;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9357人,完成年度目標193.6%;城鎮登記失業率1.85%,控制在年度目標範圍內,繼續保持全省前列。全市扶持自主創業11773人,完成年度目標117.7%,其中,引領大學生創業2161人,完成年度目標135.1%,創業扶持成效顯著。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擴面5.95萬人、5.17萬人、3.29萬人、3.3萬人、3.3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119%、103.4%、109.7%、110%、110%,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基金分別支出191.76億元、86.63億元、7.72億元、7.58億元和8.22億元,居民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分別支出9.2億元和5.2億元,社會保險運行平穩。全市引進各類人才81297人,其中高校畢業生42113人,高層次人才7427人,海外留學人才2176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116.14%、105.28%、114.3%、150.1%;新增高技能人才2.18萬人,完成年度目標145.3%,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圍繞降成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有力。20xx年,我們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政府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着力落實“三去一降一補”涉及人社部門的重大任務,切實推動降低企業成本取得實效。一是暫停徵收全市各類企業職業技術教育統籌經費。二是市區社會保險最低繳費基數沿用2678元/月的繳納標準。三是企業繳納醫療保險費率降至7%,繳納補充醫療保險費率由1.2%降至0.9%。從20xx年5月開始至20xx年4月,降低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費率,由20%降至19%。四是降低失業、生育、工傷保險費率。在繼續實施現有降低企業失業保險費率基礎上,20xx—20xx年將再降低失業保險繳費比例0.5個百分點。生育保險費率繼續由0.9%降至0.5%,工傷保險綜合費率水平從1.31%下調至1.02%。五是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按單位爲就業困難人員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全額補貼。六是對大中型企業通過企業技能人才評價方式開展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經考覈取得相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的,給予對應的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鑑定補貼。七是對不裁員、少裁員,穩定就業崗位的本市企業,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穩定崗位補貼,補貼標準爲該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市區共向2.72萬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2.97億元,惠及職工67.85萬人。八是對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困難企業,經批准可緩繳基本醫療保險費以外的社會保險費。通過以上政策全年累計爲企業減輕負擔41億元。同時,第一時間出臺《關於貫徹在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意見》,指導重點企業多渠道分流安置職工,加強勞動關係處置、社會保障銜接、就業幫扶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妥善安置過剩產能分流職工。

(二)圍繞穩增長,就業創業質量大幅提升。以讓羣衆獲得更穩定工作和更滿意收入爲目標,大力實施“就業質量提升工程”和“創業引領工程”,持續創新就業創業工作體制機制。一是就業創業政策更加完善。落實市政府促進就業創業新政,制定實施就業培訓、創業貸款、資金申領、基地認定、崗位開發、去產能職工安置等10多個配套文件,構建完善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二是就業扶持更加精準。對6971名本市戶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行實名調查,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落實大學生就業見習實習補貼176.6萬元,提高畢業生留崗率。發放就業補貼56.3萬元,鼓勵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向來錫就業大學生髮放租房補貼4764.69萬元,切實降低高校畢業生生活成本。針對就業困難羣體,建立就業援助實名制信息庫,開展個性化就業援助,並鼓勵職業中介機構參與就業援助工作,發放社會保險和公益性崗位補貼3.3億元,開發公益性崗位1098個,市區公益性崗位到崗率達81.8%。三是激勵創業更加有力。以創業業態的培訓需求爲導向,開發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創業培訓項目。加強創業孵化載體建設,新增培育3家省級大學生創業園和2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開展 “智匯無錫”大學生創業項目路演和創業大賽活動,引育大學生創業項目落地130家。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機制,爲302位創業者發放創業貸款4373萬元,增幅達35%。完善創業扶持資金申領辦法,增強創業扶持政策針對性和有效性,全市共發放各類創業補貼991萬元。四是就業服務更加精細。加強就業失業預警系統建設,建立就業形勢月度分析例會制度,完善就業質量評估體系,有效提升就業形勢研判水平。邀請技職院校、外省勞務合作基地和本市重點用工企業開展校企對接活動。提高失業保險保障能力,失業保險標準上限由1630元/月提高到1770元/月。五是職業培訓改革全面啓動。聚焦提升職業能力和就業質量,全面啓動職業培訓體制機制改革,着力構建標準化的職業培訓項目庫、市場化的職業培訓運行機制和一體化的職業培訓公共服務體系,目前,已通過市場需求調查確定28個培訓項目, 並經政府採購確定25家中標培訓單位,計劃按照新模式開展職業培訓3000餘人。

(三)圍繞惠民生,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以讓羣衆獲得更可靠的保障爲目標,持續推進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社會保障制度全覆蓋,參保人數逐年增長,保障水平穩步提高。一是擴面徵繳克難奮進。通過重點板塊開源挖潛、基數覈定帶動淨增、完善動態考覈機制等創新措施,有序推進擴面工作,淨增擴面3.5萬人。制定欠費管理實施細則,全年市本級清欠徵繳欠費4725萬元。二是全民參保登記實現長效管理。按照“查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的工作要求,完成實際入戶覈查53.07萬人,成功參保接續7.62萬人。優化與公安、地稅、民政等部門建立的信息交換機制,實現數據實時交換共享。注重參保登記成果運用,構建全民參保登記長效管理機制。三是養老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出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貫徹實施意見》,形成《無錫市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視同繳費指數表》,開展參保登記試點工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式落地。調研“一城兩市”養老保險政策的差異,爲下一步實行大市養老統籌作好鋪墊。四是養老保險待遇穩步調整。貫徹實施省政府93號令,調整《無錫市市區徵地補償和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有關標準,審覈納入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人員177人次,落實社會保障資金1.5億元。首次同步調整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市區45萬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加176元;市區6.36萬機關事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加296元;被徵地農民政府保養人員的政府保養金月人均增加60元;純居民的基礎養老金月人均增加15元。五是“陽光醫保工程”建設有序推進。正式發佈《無錫市社會醫療保險管理辦法》、《無錫市社會醫療保險定點醫藥機構協議管理暫行辦法》及經辦細則。加快構建醫保智能監管體系,打造陽光監控平臺,實現關鍵數據精準控制,取得明顯控費成效,累計監督扣款達到3073萬元,醫保費用支出首次實現負增長,住院醫療總費用同比下降2.31%,住院均次費用同比下降7.24%,分解住院率由上年1.01%下降到0.14%,大病保險理賠額同比下降20.02%。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進一步推進按病種付費方式。完善醫療保險費用結算辦法,將三級醫療機構職工醫保單次住院費用超過本機構當年實際次均住院費三倍以上的,作爲特殊住院費用單獨進行結算;完善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制度,在錫山區醫聯體內試行以錫山人民醫院爲核心的區內居民醫保聯合定點服務模式,引導合理診療行爲。提高醫保待遇水平,居民醫保門(急)診待遇水平提高至1000元。大病保險共有15836人次享受大病保險補助待遇,受益金額共計約3600萬元,參保羣衆政策範圍內個人負擔率下降近5個百分點,有效緩解了參保人員“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退休職工互助醫療保險改革平穩有序,制度覆蓋擴大至42.9萬退休人員,全年共有82662人享受住院互助保險普惠部分補助待遇,受益面高達19.3%,受益金額達4163萬元,成爲退休人員的“第三道防護網”。實施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功能拓展,提高個人賬戶基金使用效率。做好大病保險新一輪招標工作。六是工傷保險體系更加完善。頒佈政府規章《無錫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並圍繞貫徹實施省市政府令,制定工傷保險費率調整、公務員參保、工傷預防等配套政策。積極落實建築業工傷保險政策,全市累計新增參保項目368個,目前新開工項目參保率達90%。積極探索工傷預防試點的建設。以創建省示範點爲推手,推進工傷康復建設,完成工傷職工定點康復405人。首次頒佈工傷職工輔助器具配置目錄,加強工傷醫療管理。健全工傷認定管理制度,完善勞動能力鑑定工作機制。七是基金監管力度持續加強。貫徹落實《江蘇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條例》,把宣傳貫徹實施條例與做好基金監督工作有機結合,加強宣傳與執法檢查同步推進。重點稽覈不參加社保年度繳費基數覈查的單位,全年共稽覈查漏基數163萬元;做好單險種、職業病補繳的實地稽覈工作,查漏工資基數105萬元。

(四)圍繞促發展,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注重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着力創新人才工作創新體制機制,形成層次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的人才隊伍,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一是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穩步推進“人才創新工程”,做好“太湖人才計劃”相關人才項目的申報組織和審覈認定工作。精心組織境外招才引智活動,積極參與人才智力交流活動,共有4個項目列入國家重點引智計劃,3個項目列入省級引智示範推廣計劃,1位外國專家入選“國家友誼獎”。人才載體建設取得新成效,新區留創園入選省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示範基地,8家單位獲批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博士後建站質量不斷提高。推進人才引進信息平臺建設,完成高層次人才供需對接系統的修改完善和上線測試工作,實現人才、企業服務的精準對接。二是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落實市政府關於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出臺先進製造技能領軍人才評審、技能大師工作室管理等配套政策。承辦第三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我市榮獲5個企業職工和6個學生“江蘇技能狀元”,實現企業職工組金牌零的突破,斬獲金牌數、獎牌數、團體總分三個全省第一。在第七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獲得2個冠軍、4個亞軍的優異成績。11名選手入選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參賽項目國家集訓隊。新增高技能人才18602人,新增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企業首席技師10人。加強高技能人才繼續教育,承辦江蘇省高級技師焊工、數控專業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班,舉辦市級維修電工專業高技能人才崗位提升培訓班,培訓高技能人才80人。三是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步伐持續加快。無錫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成功引進外地優質機構入駐,全市新增人力資源機構33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總數達381家,年產業規模有望突破250億元,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舉辦人力資源從業人員資格培訓班和優秀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高管研修班,切實提升人力資源服務從業人員能力素質。四是開展綜合性人才培訓。圍繞“高素質公務員和高層次人才”及“企業家培訓工程”,舉辦200多個培訓班次,共培訓36000人次,完成“無錫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在線學習系統”開發測試。

(五)圍繞強素質,人事管理進一步規範。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奮發有爲的公務人員隊伍。一是完善公開考錄機制。按照“依法考錄、公平考錄、科學考錄”要求,規範各項公開考錄程序,加強面試考官考覈培訓,全面實行面試工作“三雙模式”,確保考錄工作安全有序。全市招錄公務員307名、公安院校畢業生127名、特殊職位人民警察8名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355名。二是嚴格公務員日常管理。全面規範我市公務員職位管理,穩步實施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制度,推進公務員管理信息化建設,圓滿完成全國公務員管理信息系統彙總版軟件測試試點任務。在全省創新開展科級非領導職務公務員能力素質提升培訓。三是創新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出臺《無錫市事業單位高端、緊缺性人才招聘實施意見》,探索試行校園招聘模式,開闢事業單位招聘優秀人才的綠色通道。制定事業單位人員採集信息標準,在全省首創開展事業單位人員登記工作。首次舉辦事業單位新任職和新入職人員培訓班,提高事業人員素質能力。穩步推進中國小教師職稱改革工作。四是深入推進工資制度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首次基本工資標準調整工作平穩實施。完成法官檢察官員額制改革後基本工資套改工作。規範市級機關績效獎金髮放辦法、市級機關事業單位公積金、提租補貼繳存基數。制定市級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管理辦法,建立編外用工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推進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帶薪年休假制度。此外,還圓滿完成371名軍轉幹部及89名隨軍家屬的安置工作, 完成各項人事考試任務,確保考試安全。

(六)圍繞防風險,着力構建雙贏勞動關係。堅持把企業和職工互利共贏貫穿於勞動關係協調全過程,不斷創新勞動關係協調機制。一是深入推進和諧勞動關係建設。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實施意見》精神,深化和諧勞動關係建設。積極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進一步規範誠信評定標準,建立誠信企業名單動態調整機制,縱深推進勞動保障誠信企業創建,規模以上企業評定率達98%以上,誠信企業的示範引領作用不斷加強。二是加強企業規範用工指導服務。統籌做好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改革工作,我市的改革實施意見(送審稿)在全省首家獲得省薪改辦的批覆同意。完成年度企業薪酬調查、最低工資政策實施效果專項調查工作。依法規範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和勞務派遣用工管理,組織開展勞務派遣單位年度經營覈驗工作。加強對企業用工情況的監測和勞動關係矛盾預警工作,重點圍繞去產能工作,指導企業規範、有序安置分流職工。三是進一步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圍繞勞動關係領域存在的各類突出問題,組織開展規範勞務派遣用工、高溫津貼支付、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等一系列專項執法檢查,不斷提高勞動用工管理合法性、規範性,針對勞動保障違法行爲作出行政處罰36件。四是持續提升調解仲裁服務社會影響力。建立專業性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機制,發揮基層調解組織在爭議處理中的基礎性作用。發佈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典型案例,開展“跨年度仲裁開放月”和仲裁庭審觀摩活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水平大幅度提升。五是依法規範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加強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有機結合,拓寬信訪矛盾解決渠道。建立“信訪事項網上辦理系統”,確保信訪事項全程跟蹤落實。信訪總量同比下降9%,保持信訪形勢平穩可控、略有下降的良好態勢。

(七)圍繞優服務,公共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圍繞服務內容標準化、服務手段信息化、服務人員專業化、服務平臺規範化,大力提升公共服務精細化水平,讓人民羣衆享受到更加規範、便捷、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務。一是深入推進“數字人社”建設。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編制信息系統實現全市人事編制管理一體化,人才引進服務平臺實現精準化服務。對定點醫療機構實時上傳的“四類五項”數據實施事中控制,實現醫保上傳數據的規範化管理。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數達630萬,社保卡應用已完成部發102項目錄中的93項,被人社部確定爲全國首批社保卡綜合應用示範基地。建設無錫人社12333智能諮詢雲平臺,提供在線實時智能諮詢服務。二是持續升級標準化工作。完善街道(鎮)人社服務標準體系框架,重新編制20xx版標準化實務手冊工作,主辦業務簡化爲35項,複印件減少11份,要件減少2份,同城通辦業務增加4項,羣衆辦事更爲便捷。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行政服務中心窗口辦理的事項平均法定時限爲25.5天,平均承諾時限爲10.5天,承諾件的實際平均辦結時間爲6.8天。三是創新社保經辦服務。國家級社保經辦標準化試點進展順利。社保業務網上經辦有效推廣,網上經辦事項拓展到78項。靈活就業人員一體機自助繳費正式上線運行,基本實現市區主要社區的全覆蓋。市區企業職工退休手續實施集中辦理。實現醫保大市一卡通和全市範圍內省內異地劃卡就醫的轉入轉出,異地就醫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數量持續擴大。四是深入開展“雙進雙送”活動。深入開展“進企業、進園區、送政策、送服務”活動,圍繞“穩就業保用工”、“ 降成本強保障”、“ 聚英才促轉型”、“ 優服務促和諧”4個主題,走進全市209家園區,服務企業20xx餘家,廣泛徵集和切實解決企業反映的各類問題,切實提高人社部門服務企業發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八)圍繞固基礎,加強人社幹部隊伍自身建設。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爲契機,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提升幹部履職能力,夯實工作基礎。一是深入開展“兩學一做”活動。緊緊圍繞“學”“做”“改”的要求,堅持以上率下,突出以學促行、深學細照,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二是全面提升幹部履職能力。進一步理清職責邊界,對現有的機構設置進行適當增減調整。組織完成兩輪幹部調整工作。進一步完善考覈機制,精心組織幹部教育培訓,增強了履職能力,提高了團隊凝聚力。三是持之以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堅持從嚴管理幹部,嚴格遵守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實時監督“三重一大”工作,確保黨風廉政工作做到實處。通過開展黨內法規教育、廉政文化建設、警示教育活動,教育和引導黨員幹部陶冶道德情操,昇華精神境界,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四是進一步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有序推進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嚴格落實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完成失聯黨員組織關係的再排查工作。深化創建文明單位的工作內涵,我局5個文明單位全部通過複查審覈。

2022人社工作心得體會 篇2

我局把就業再就業方面的宣傳報道工作納入宣傳思想工作的總體安排,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宣傳,幫助大學生調整就業預期,更新就業觀念,提振就業信心。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城鎮就業困難羣體就業工作。落實和完善各項政策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拓寬就業渠道。加快發展小城鎮經濟,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加強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資源,重點加強基層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基層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能力。

作爲一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我按照各項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和本職工作,團結同事、虛心學習,創新工作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素質,現將20xx年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規都需要爛熟於心,針對這一問題,我利用工作閒暇時間努力自學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各項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做到準確掌握法律、法規的使用尺度,確保調節改工作的合理性。

二、做好本職工作,完善各項技能,集中精力投入到了人力資源就業工作中來。20xx年,全國就業形勢嚴峻,尤其是高校畢業生,報考機關事業單位的人越來越多,這也加大了我們的工作,也要求我們更加認真細心工作,做到高效、準確、及時。本着公開平等競爭的原則,及時公佈各類招聘信息,認真審覈各項資料,確保工作零失誤,切實做到爲人民服務。

三、做好各項檔案資料的建立、健全。完善檔案管理制度,認真按照要求和政策貫徹工作。在完成本職工作同時,我積極配合辦公室的其他同志,加班加點建立健全各項檔案,並順利通過管委會考覈組的考覈。

今年,我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些成績,但這離不開領導、同事的關心與幫助,離領導、同事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這主要表現在主動學習還不夠,有時工作欠仔細、缺乏耐心,缺乏創新工作的本領,創造的成果還不多等方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改善和彌補,完善自身各項素質,力爭在20xx年工作再上新臺階。

2022人社工作心得體會 篇3

我局在省、市上級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民生爲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堅定不移地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定位在調動廣大幹部職工積極性和促進全縣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之中。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認真履行部門職能,不斷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實加強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管理,大膽創新用人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努力推進了人才引進、社會保險、勞務輸出、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紮實有效開展了勞動監察和勞動執法工作,爲順利完成年初預定目標任務,實現“”期間各項事業的良好開端奠定了基礎。

一、創新思路,搶抓機遇,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一)加大培訓和轉移力度,就業服務工作開局喜人。

堅持城鄉統籌、培訓服務齊抓、需求供給對接、就業創業並舉的思路,以提高就業能力爲前提,維權服務爲保障,轉移就業爲目的,把促進就業作爲服務民生和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一項戰略任務來抓,逐步做大做強了勞務經濟,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就業工作走在了全市先列。

一是搞好就業困難羣體援助。組織開展了以“宣傳《就業促進法》、落實社保和崗位補貼、提供有針對性的援助服務”爲工作目標,以“宣傳到位、登記到位、家訪到位、幫扶到位”和“送政策、送崗位、送補帖、送服務、送溫曖、送貸款”六送爲主要內容的“就業援助月”活動。活動期間:全縣共登記認定的未就業困難人員19 人;摸清已就業未享受政策的就業困難人員19人;組織專場招聘會3場;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8人,其中企業吸納就業67人、公益崗位就業5人、高校畢業就業54人、殘疾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人。

二是充分發揮就業平臺作用。全面落實對城鄉求職人員提供免費政策信息諮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的扶持政策。抓住春節前後農民工大量返鄉及外出的有利時機,出動工作人員,免費發放《外出務工須知》、維權手冊和用工信息10000多份。組織舉辦“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一次,爲農民工提供了50個工種近20xx個就業崗位,有1000餘名農民工就近找到了合適的就業崗位。

3月至5月,我局派有關人員分別參加了我市組織的“20xx春季人才招聘會”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三河組織的招聘活動,收集可用工信息400餘條。4月中旬爲落戶宏昊假日大酒店、河北城運包裝有限公司、河北興業燃氣公司和北京國壯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召開專場招聘會,300餘人應聘了40餘個崗位,招聘成功率85%,上半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全縣穩定在外91310人,其中省外37852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192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643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4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爲4.2 %。爲解決在外務工人員後顧之憂,局領導率相關部門的同志深入到輸出集中的鄉鎮看望慰問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和困難戶,切實做好了留守老人和兒童工作。

三是積極開展技能培訓活動。就業訓練中心和其他定點職業培訓機構全面落實了對就業困難對象提供免費就業再就業培訓的扶持政策。5月4日我局結合京津冬季供暖所需,針對農村大齡人員就業難,組織了開展了20xx年第一期“燃油燃氣司爐工培訓班”,培訓農村勞動力80餘人,年底全部就業與京津供暖市場。拉開了我局今年開展“陽光工程”,針對農村勞動力開展的實用技能培訓的序幕。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創業服務、創業培訓三位一體的創業促就業工作機制。扶持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創業,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抓好創業培訓的組織實施、教師培訓等工作,不斷拓展“SYB”培訓項目,打造創業培訓品牌。今年5月23日,我局又組織了一期“SYB”創業培訓,由創業指導中心實行全程管理和服務。創業培訓263 人,帶動就業近千人。

四是充分發揮失業保險調穩作用。加大力度做好失業保險擴面工作,採取各種措施,繼續宣傳失業保險政策法規,增強單位和個人失業保險意識,提高參保繳費積極性。積極開展失業保險新增參保的擴面工作。上半年全縣新增參保單位5戶,失業保險新增擴面參保頁 頁 216 人,佔年計劃目標的54%;累計徵收失業保險費128.5萬元,爲維護社會穩定,推進企業改革作出了貢獻。

(二)做好政策的落實和爭取,社會保障工作穩步推進。

社會保險政策宣傳到位,待遇支付到位,社會保險政策的執行力和公信度大爲提高,積極參加社會保險逐漸成爲人民羣衆的共識,全縣社會保險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環、科學有序的發展軌道。

一是企事業基本養老保險面穩中有增。(1)政府各項指標完成良好。截止6月底,各類企業擴面淨增參保人數760人,參保覆蓋人數達到15886人,覈定申報額1354萬元,徵收基金1773萬元,按時足額發放3792名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3375.4萬元。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職工覆蓋人數達到3485人,其中在職人員2375人,離退休人員1110人,基金徵繳穩中有升,上半年徵繳淡季共徵收基金765萬元,按時足額發放養老保險待遇1332.1萬元。(2)及時調整20xx年企業退休、退職人員養老金待遇。按照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及財政部門《關於20xx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對3707人調待,月人均調整增加養老金 155.47元,略高於全省月人均調整 154 元的標準。(3)企業養老保險基礎信息數據整合順利推進。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實施意見》精神要求補錄登記了企業養老保險在職、離退休人員基礎數據信息40餘萬條。爲實現企業養老保險全國性統籌奠定了堅實基礎。及時對4900多名離退休人員基本信息進行更新,每年一次的離退休人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已於6月1日展開,截至6月底已經完成認證任務的40%。

二是工傷保險再擴面。加強了對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的學習和廣泛宣傳,進一步完善了全縣工傷保險參保單位、基金徵繳、財務軟件及待遇審批等基礎信息。按照省座談會要求和市《關於企業“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有關問題的通知》,爲把“老工傷”納入市級統籌進行了全面覈查和摸底。截止6月底,全縣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901人,徵收基金70萬元,支付待遇7.1萬元,參加市級統籌後支出戶餘額20.4萬元。

三是生育保險有新結餘。截止6月底,生育保險參保職工3000人,徵收基金1.4萬元,上半年結餘基金78.3萬元,保障女職工在生育期間得到必要的資金補償和醫療保健。

2022人社工作心得體會 篇4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銷社的正確領導下,我市供銷社以中央1號文件爲指針,根據全國供銷總社提出的“四項改造”的要求,從實際出發,以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改造基層社,以實行產權多元化改造社有企業,以社企分開和開放辦社改造聯合社,以現代經營方式改造經營網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項經濟指標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總經營收入80.66億元,比上年增42.48%;實現利潤2251萬元,比上年增64.67%。,我市供銷社主要在以下五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1、爲“三農”服務工作有了新的提高

一是積極帶領農民進入市場,促進農民增收。繼續按照“總體規劃,產業分類,多元興辦,專業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企業化運作”的思路,圍繞各地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組織農民新辦農民專業合作社18家,累計65家;農村合作經濟聯合社2家,區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2家;新建村級綜合服務社12家,累計25家,其中:國家級示範專業合作社1家,省級示範專業合作社 3家,市級示範專業合作社12家。入社農戶6190戶,帶動農戶3.36萬戶,總股本1626.14萬元,其中農民社員股本佔70.5%,1140.79萬元;選舉生產的理監事會成員中,農民理事203人,佔62%,農民監事146人,佔71%。銷售農產品近3.24億元,戶均增收1800元;有19個農產品註冊了商標,實行了品牌化經營。

二是農信貸款擔保服務有了新的拓展。公司成立以來已爲41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養殖大戶提供貸款擔保96筆,擔保金額5200萬元。到期的55筆貸款,均已如數收回本息,無一逾期,公司收支平衡。有效地緩解了這些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資金缺乏,貸款難的問題。並初步與一批講信譽,有實力,對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影響力、帶動力的農業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建立了業務關係,擴大了供銷社的影響力。瑞安市農信擔保公司成立以來,也已對105家涉農企業及重點規模經營大戶進行了授信,授信金額1000多萬元。

三是確保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全市供銷社系統供應化肥16.44萬噸,比上年增加4.01%,市場佔有率達75%左右。尤其是面對今年“雙夏”化肥供應形勢嚴峻的新情況,市供銷社主動搞好調研,及時報送信息,爲政府做好參謀。全市供銷社系統的農資供應部門,千方百計克服種種困難,開闢進貨渠道,努力組織貨源,確保優質、高效農資供應,爲保障我市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雙夏”期間,市供銷社與市農資公司還爲種糧大戶提供165噸優惠價尿素,每噸優惠200元,分別由市長劉 奇、副市長馮志禮親率市有關涉農部門的負責人一起將優惠化肥送到種糧大戶的手中。同時,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淡季化肥儲備制度與風險資金,爲穩定農資市場、確保農業生產需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是積極參與“中國特色農業博覽會”的承辦。一是全力以赴承辦農博會農藥展銷區的招商、展示等組織工作。針對這次農藥交易會形式新、要求高、招展難度大,而我社又是首次承辦這樣大規模交易會的實際,市供銷社成立了中國農藥交易會工作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採取早行動、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招商工作。參加農藥交易會的企業有86家, 省外企業佔68%,參展企業檔次高、涵蓋面廣,其中有國際著名農藥企業杜邦、貝爾、巴斯夫等10餘家,農交會成交額7160萬元。市供銷社還邀請了中共中央委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參加了開幕式。二是認真辦好農博會中心展示區供銷社系統的成果展。經廣泛採集,精心篩選,從農資服務、專業合作社建設、興辦交易市場、拓展連鎖超市、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創新農信擔保等6個方面爲組委會提供了殷實的圖片,集中反映了我市供銷社系統改革開放以來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民進入市場,爲“三農”服務等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由於承辦工作積極認真,紮實有效,市供銷社被組委會評爲最佳組織獎。

2、體制創新工作邁出了新的步伐,全市各級供銷社在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同時,不斷創新自身的組織形式和服務體系,在創新體制、開放辦社方面進一步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一是根據市政府要依託供銷社組織、引領、發展、聯合農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的精神,努力增強供銷社吸引力,擴大供銷社的基礎。樂清市大荊供銷社以供銷社爲依託,聯合農民自主興辦的5家專業合作社與5家由供銷社牽頭興辦的專業合作社,共同投資組建了大荊農村合作經濟聯合社,總股本50萬元,首批入社社員355戶,種養殖面積4970畝,年產值達3000萬元。與此同時,爲提高專業合作社的凝聚力,還成立了大荊農村合作經濟聯合社黨支部,吸收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進入聯合社的領導班子,有效地推動了大荊經濟區域內的專業合作社發展,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效益農業的發展。

二是組建區域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提高專業合作社的競爭能力。繼續重點抓好泰順縣司前區域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試點工作。聯合社對豆類、獼猴桃、蔬菜、茶葉、筍竹等5家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財務覈算,統一對外簽訂合同,統一開拓市場。現有入社農戶650戶,帶動農戶3500戶,覆蓋7個鄉2個鎮,建各類基地16500餘畝。今年他們引進景觀苗木生產100萬株;組織山區農民在飛雲江源頭建立起相對集中的優質雷竹、烏竹等食用筍基地1024畝,並註冊了“根綠”牌商標,被省林業廳列爲森林食品基地和浙江省特色優勢林產品。

三是積極探索縣級供銷社的體制改革。今年繼續重點抓好瑞安市農村合作經濟聯合社的試點工作,使之真正成爲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一支重要生力軍。瑞安市供銷社在直屬企業改制和基層社改革階段性任務完成後,聯合該市農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整合各行各業支農資源,爲農業搭建起範圍更大、領域更廣,扶持力度更強的服務平臺。目前該聯合社服務範圍擴展至34家專業合作社和11家農村綜合服務站,聯繫農戶5500戶,連接基地2.1萬畝,幫助推銷農產品1.8億元。目前正在籌建瑞安農貿城,爲農業搭建起強有力的服務平臺。

3、供銷社體制改革有了新的進展

一是基層供銷社改革穩步推進。根據我市基層社普遍資產少、包袱重、實力弱,情況又千差萬別的實際,按照基層社改革堅持“四個必須”:即一是必須堅持“三個有利於”:有利於供銷社爲農服務功能的增強;有利於供銷社地位的鞏固和作用的發揮;有利於供銷社的生存與發展。二是必須做到“兩個結合”:基層社體制改革與建制調整相結合;基層社體制改革與參與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建設相結合。三是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三者關係。四是必須堅持分類指導、因社制宜、實事求是的要求,穩步推進基層供銷社的改革。同時制訂了《市基層供銷社改造重組~建設規劃》,把工作目標、任務分解到縣(市、區),縣(市、區)供銷社也都制訂了具體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發展方向。並把該項工作做爲縣(市、區)供銷社主任責任目標考覈的主要內容,與年度獎金掛鉤;市供銷社正副主任、職能處室建立了聯繫制度,檢查、幫助、督促基層社做好改革與發展的文章。到了底,已改造的基層社有18家,重組的有4家。

二是縣以上企業改制全面鋪開。止,全市供銷社系統78家縣以上企業,已完成改制組建有限責任公司29家,解體破產20家,歇業兼併7家,其他形式3家,正在改制5家,改制面達82.1%。

三是縣級供銷社的改革有了實質性的進展。首先是積極與政府協調,明確縣(市、區)供銷社的定位。11個縣(市、區)已有7個明確了體制定位,其中3個爲財政全額撥款,4個爲定額補貼,其餘4個正在爭取中。其次是借縣(市、區)社機構定位的東風,認真抓好縣(市、區)供銷社機構改革,精簡機構與人員,加強效能建設。探索社企職能分開,加強社有資產管理的有效方式與途徑,真正做到嚴格管理,規範運作,提高資產營運效率,確保社有資產的安全完整,促進社有資產增值。瑞安市社積極籌建瑞安農貿城,第一期投資9980萬元,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年初可進場施工。市供銷社正在積極爭取籌建市農村合作經濟服務中心,利用現有佔地十幾畝地的倉庫,自籌資金改造建成集信息、配送、銷售、展示、拍賣、培訓、監檢測爲一體的服務平臺。

四是積極探索開放辦社,吸納龍頭企業加入供銷社隊伍,放大供銷社的組織基礎和服務功能。市供銷社在甌海區進行了供銷社體制創新,開放辦社的試點。甌海區供銷社正式吸納了農業龍頭企業甌海五鳳 澱粉廠加入供銷社隊伍,爲供銷社所屬企業。並依託該廠,創辦了甌海五鳳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700餘戶,帶動農戶1200多戶。真正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新型的完整的產業鏈條,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並逐步使供銷社實現體制創新,真正成爲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五是積極參與農村信用社的改革。針對農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的有利時機,爲了積極參與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提高支農服務水平,探索農村合作經濟的新領域,市社及有關縣(市)社及時爭取參與農村信用社改革。至目前,市社入股鹿城農村合作銀行200萬元,並被推選爲董事,瑞安市社入股476萬元,泰順縣社入股100萬元。

4、經營業務在改革與調整中有了新的發展

今年,我們積極調整經營結構,供銷社的經營業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發展。全年經營收入達80.66億元,比上年增42.48%。一是鞏固傳統的經營項目,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年外貿、醫藥、廢舊物資等經營業務有了較快的增長,醫療藥品銷售3.49億元,外貿出口3.16億元,廢舊物資銷售3.14億元,並拓展了化工、煤炭等經營業務。

二是供銷社興辦的交易市場在鞏固中發展。全市供銷社興辦交易市場8個,總投資5000萬元,年交易額56.07億元左右,比上年增76.21%。

三是積極探索用現代營銷方式改造傳統經營網絡。市供銷社制訂了連鎖經營發展規劃,召開了全系統連鎖經營工作研討會,並把發展連鎖經營與超市作爲縣(市、區)社主任目標責任考覈的重要內容。全市供銷社系統以多種形式建辦超市網點60餘家,銷售額達2.7億元。鹿城區供銷社所屬的民豐超市,現有直營連鎖店17家,營業面積達2萬平方米,營業額1.95億元;瑞安市供銷社今年對農資實行了連鎖經營,實行“統一標識、統一配送、統一質量、統一技術服務標準、統一監管”,現已發展連鎖特約經銷店26家,配送網點40家。

5、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的加強

一是繼續深入開展機關“效能革命”活動。重點是進一步完善與提高“效能革命”的各項措施與規章制度,狠抓落實,使廣大幹部職工樹立了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思想,提高了服務能力與辦事效率。尤其在爲“三農”服務上有了新的舉措,努力創新爲農服務的組織體系、網絡體系、保障體系和農產品加工、流通體系。同時,規範了內部管理,設立了“曝光欄”、“社務公開欄”,設置了“效能革命”意見箱、監督電話,發放問卷調查,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嚴格執行“四條禁令”、“三不準”。機關面貌進一步改善,機關作風進一步加強,機關制度進一步完善,辦事效率進一步提高。

二是深化創建文明活動。繼續在所屬企業開展創建文明單位、文明窗口,在機關開展創建文明機關活動。把創建文明活動作爲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付之實施,並實行動態管理,定期複評,達到了強基礎,優素質,樹形象,促發展的效果。並且強化了機關公務員隊伍建設,加強了公務員隊伍的培訓。

三是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繼續在所屬企業黨組織中開展“四有”“四好”黨支部創建活動,通過創建活動努力使企業黨組織達到領導班子堅強有力,黨員隊伍作用明顯,企業基本形成良好的黨建工作機制,黨組織自身制度健全,運行有效。在市社機關黨支部中開展“四個好”目標管理,推進黨支部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同時加強和落實領導幹部黨風廉政責任制,及時調整責任分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2022人社工作心得體會 篇5

“三嚴三實”對黨員幹部謀事創業提出了具體要求,指明瞭努力方向。作爲供銷社人,我們要以此爲指針,在求真務實上下功夫,在敢於擔當上花氣力,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奮發進取的精神去勤奮工作,發展壯大供銷社事業,更好地爲人民羣衆服務。

一、大力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新網工程”),爲構建新型農村流通體系貢獻力量

建設“新網工程”是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大事,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好事,是爲農民羣衆辦的實事,是新時期黨和國家賦予供銷合作社的重大責任和重要使命,也是供銷社系統適應現代流通的要求,強化自身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必須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要以開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爲契機,實行開門辦社,廣泛吸納羣衆參與,按照省市供銷社的要求,以開拓農村現代經營網絡爲重點,以構建新型爲農服務體系爲目標,強化項目審報,注重建設質量,加快建設速度,以期讓廣大的農民羣衆儘快分享現代流通的文明、優質、便利服務。

二、強化管理,不斷提升社有資產運行質量

社有資產是供銷社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保證,是提高經濟效益、壯大自身實力、增強爲“三農”服務功能的重要基礎,加強社有資產管理也是黨和政府賦予供銷社的重要職責。要在認真摸清家底,做好資產確權工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實現社有資產保值增值這個中心,不斷研究新方法,總結新經驗,採取新措施,探索新路子,通過招商引資、企業整合、綜合開發、生產經營等多種措施,千方百計盤活優良資產,確保社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堅持以人爲本,繼續保持供銷社系統穩定和諧的良好局面

供銷社歷史悠久,系統龐大,人員衆多,涉及面廣,不僅是一支服務“三農”的重要力量,也是維護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肩負着重大的社會責任。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化,全系統下崗職工多,生活困難人員多,形成特殊的困難羣體。不僅如此,供銷社在其改革發展過程中還遺留許多歷史問題。如原合作商店職工近千人,這些人的單位大多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解散倒閉,造成很多職工生活困難,特別是一些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人員生活更加窘迫。爲了更好地服務他們,充分體現黨和政府的關懷,我們要堅持以人爲本,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的宗旨,經常性地深入他們中間,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結對幫扶”等活動。建立困難職工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多層次、多渠道,想方設法爲他們排憂解難,多辦好事實事,使他們能夠分享改革發展所取得的成果。

四、強化黨建工作,爲供銷事業發展壯大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不斷加強黨組織建設,尤其是領導班子成員更要嚴格要求,要帶頭學習調研,帶頭深入基層,帶頭聽取意見,帶頭查擺剖析,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充分發揮示範表率作用。要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大力弘揚敬業、奉獻精神,着力提高領導幹部的理論素養和運用理論指導工作實踐的能力。不斷提高在新形勢下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始終以奮發有爲的面貌,熱情高昂的精神狀態,優良務實的工作作風,力促供銷社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