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堂提問技能五環節實踐體會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W

課堂提問五環節的實施策略是在“簡約·靈動·有效”的教育哲學理念下的具體實施,是問題設計、問題表達、問題候答、問題叫答、問題理答五個環節的有機整合。關於有效教學,近年來的探討相當廣泛而深入,人們關注各個環節的研究,並且都提出自己的見解。圍繞有效教學,我們以“課堂提問有效性”爲抓手,以“簡約·靈動·有效”爲理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師課堂提問技能五環節實踐體會大綱

課堂教學作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提高認識的主要渠道和途徑。在有效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以課堂提問爲基礎的實踐操作過程中,要切實落實以下操作理念:

第一,簡約而不簡單。課堂教學過程應呈現出高度凝鍊的簡約性,但簡約並不等於簡單。簡約需要教師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等方面下功夫,爲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出不懈努力。

——研讀教材,深入淺出。教材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深入鑽研教材,領會編者意圖,是每一位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性工作。教師只有把教材讀通、讀透,才能把教學內容融會貫通,整體上把握教學,把複雜深刻的教學內容以凝鍊簡約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便於學生由淺入深地掌握知識。有的教師常常是一股腦兒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 忽視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忽視了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教給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

——目標全面,主次分明。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全面發展的目標。在教學中,這些目標是系統地體現在教材的每個單元、每一冊、第一學段中的,要將它們都具體落實到某一節課上,是比較困難的。教師應該根據每一節課的內容來突出主次,着重某一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形式新穎,富有價值。新穎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然而,形式要爲內容服務,要與內容相結合。有的教師熱衷於花樣百出的形式,“牽”着學生團團轉。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缺乏教師的及時指導和足夠的思考時間,有一部分學生是在盲目地進行“學習”活動,根本不能領會活動的意圖,更談不上掌握知識,“流於形式”是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新穎的形式要與課堂內容相融合,並留出時間讓學生深入思考,促進知識的內化。

——語言精煉,有感染力。課堂上,準確、規範、清晰、精煉的語言本身就是一種示範,是教學語言美的體現,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素養。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於可以預設的語言要推敲斟酌,對於生成性、隨機性的語言要注意記錄,進而分析教師的教學語言,找出其中的不足,進行鍼對性的診療與改進。

第二,靈動而不放任。靈動產生活力,封閉導致僵化。課堂教學應在課程資源開發、知識引入、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適度開放,將社會生產、日常生活中的相關資源引入課堂,豐富學習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

——有機整合,用好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成爲教師的共識。“用教材教”並非可以隨意改變教材內容,而是要在全面把握教材內容和理解編者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擷取社會生活中的相關素材,對教材進行有機整合,使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實際。

——以生爲本,尊重經驗。隨着社會的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在課堂學習之前,學生往往已對學習內容有所瞭解。教師要尊重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找準課堂與社會、課本與生活的結合點,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選取素材,將它作爲學生繼續深化學習的生長點。

——有效組織,活而不亂。觀察、操作、實驗、討論等活動應成爲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些活動是培養學生傾聽、尊重、合作、分享等情感態度與能力的重要過程,同時也對教師組織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組織,活而不亂是活動真正取得成效的前提與保證。教師要精心預設,關注細節,留意學生的操作和活動狀態,並及時指導,糾正錯誤做法。

——立足課堂,適度延伸。課程標準都有關於觀察、分析現實社會,用學科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意識的要求。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適度延伸,是達成這一目標要求的一種有效途徑

第三,有效而不機械。課堂教學要注重實效,既要強調基礎知識,又要重視發展能力,既要形式活潑,又要紮實有效。

——自主探究,獲取知識。根據布魯納的認知理論,學習是學生的學習,應該讓學生參與到探究學習活動中來。探究性學習方式是這次課改所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鞏_固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創新意識。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時,一定要選取有深度、有價值的問題;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並及時指導、點撥;在探究結束時,要啓發、幫助學生科學地歸納總結,不斷提高探究學習的效率。

——充分體驗,快樂學習。學生的學習並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的過程,教師的教學也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過程。教育教學的目標是爲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的殿堂,更應是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的場所。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富有靈性的、愉快的情感交流與思想碰撞,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比較中認識自我,在互助中調整學習策略,在碰撞中發展思維,在體驗中積累經驗,在快樂中構建知識體系。

——方式得當,注重效率。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靈活選擇或綜合運用學習方式,而不要固守某一種學習方式,從中感受、發現知識規律,這樣既加深了學生的認識,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已經領會到,課堂提問有效性並不是目的,而只是一個手段而已,在實踐運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從其內質來說,就是要能夠使“簡約·靈動·有效”的教育哲學理念具體化,能夠促使課堂教學操作化,能夠爲教師研究提供實踐平臺,能夠促使學校的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

分析到此,我們的實踐已經告訴我們,“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實踐研究只是教師在課堂實踐與研究過程中的一箇中介而已,但它確確實實能夠給予教師一種日常化的研究狀態,草根式研究過程,探究式的研究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