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體會:重視學生體驗 追求有效教學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6W

有效教學體會:重視學生體驗 追求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體會:重視學生體驗 追求有效教學大綱

——“噸的認識”評課

美國的教育界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告訴我,我會忘記;分析給我聽,我可能記住;如果讓我參與,我就會真正理解。”而體驗學習正是充分展示了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追求體驗學習,構建有效數學課堂是新課程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張穎麗老師數學課堂的一個重要特點。剛剛張穎麗老師執教的“噸的認識”是人教版三年上第三單元《測量》的第5課時,“噸的認識”的教學是本冊教材的一個難點。“噸”是一個離學生的經驗比較遠的概念,既重又抽象,是很難把握的,如何讓學生在頭腦中牢固建立1噸的觀念?本課的設計可謂獨具匠心,充分挖掘了教材與生活的聯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以學生的直接體驗爲槓桿,逐步抽象,深入而牢固地建立了1噸的觀念,有效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一、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需要。

有效的數學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數學現實基礎之上的。所謂數學現實,即指學生學習相關新知所具備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噸”雖然是一個較大的質量單位,而且距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遠,但學生已經對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同時有部分學生在生活中也經常見到”噸”或聽別人說起”噸”。首先,上課依始,張老師從數學日記中學生熟悉的質量單位出發,藉助使用不合適的“500千克肉”這一信息誘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繫,關注知識的生長點與延伸點。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次,基於生活經驗建立“噸” 的觀念。課堂上,教師安排了大量的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通過這些物品的重量,藉助想象和推理,讓學生感受1噸是個很重的單位,進而逐步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建立1噸的觀念。第三,在生活中應用深化了“噸”的認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生活是數學最廣泛的應用空間。這節課以生活爲背景,安排了三組應用,由淺入深,由表及裏,一步步地深化了學生對“噸”的認識。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有效地突破學生的學習難點。

讓學生充分體驗1噸到底有多重,正確建立噸的質量觀念是學生的學習難點。爲突破這一難點,張老師採用了在體驗中感悟這一有效的突破方法。體驗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知識與體驗共生 ,數學與生活同在”,這是我們現代數學課堂教學中所倡導的,我們老師所追求的一種理念。學生也許會相信你告訴他的,但他更願意相信自己所看的、經歷的事,這就是一種體驗。特別對於“噸”這個非常大的質量單位,遠遠的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如何讓學生去體驗呢?

其一,因體驗而生動。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張老師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常見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選取事例。可以說學生非常熟悉的裝滿水的20千克的水桶的安排恰到好處。力氣小一點的學生,抱不動20千克的重量,或只能抱起一點點;力氣大一點的,雖能抱起來,卻要比較吃力。不同的學生感覺大不相同,體驗豐富而生動,充滿了個性化,這就使課堂變得富有活力和生機,充滿張力。

其二,因體驗而深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學生在抱水桶的體驗中不僅獲得了直接的感性經驗,而且獲得了另外一種學習方式——體驗性學習,這就使本課的教學超越了這節課的界限,爲學生終身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作爲一節有關計量單位內容的概念課,如何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呢?張老師在構建“噸”這一數學概念的過程中,先與學生共同用數一數的方式得出10袋大米重1噸,即1噸=1000千克,接着讓學生獨立推算多少桶水重1噸,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分別推算多少個女孩、熊貓、牛、小狗重1噸。學生親自參與數學活動,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合作探究,獲得知識,不僅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方面得到了發展,而且改進了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

四、有效地鞏固所學新知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張老師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感知、表象及體驗,通過估算或計算等不同形式的練習方式,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噸的感知。整堂課的練習設計,呈現出了層次性和多樣性。

1、有圖有數,一看便知。當學生感知、瞭解了“1噸的確很重”後,張老師安排了噸和千克的換算,一隻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 )噸,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 )千克。 讓學生再次充分感受1噸的重量。

2、實際問題,實際解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電梯載人的問題了。在這裏張老師處理得非常好,不僅僅只是讓學生算算多少個學生大約是1噸,估估載客人數,而且提醒學生在實際問題中,我們不光要考慮電梯載重,還要考慮到空間的大小,使得學生思維更加嚴密。

3、數學日記,綜合練習。佈置學生寫數學日記,不僅達到了鞏固新知的目的,而且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克、千克、噸之間的聯繫和區別,體會了質量單位的實際應用價值,同時還滲透了數學意識的培養。

練習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依次安排,設計從基礎開始然後逐步綜合,以適應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學生拾級而上,一步一步邁向掌握知識的最高點。這些不同形式的練習,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練習的效率,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總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張老師體驗式的先進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教學藝術,充分體現張老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人以深刻的啓示和借鑑。當然,如果執教者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注重活動過程的指導性,更多些關注學習有困難學生的體驗,將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