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校長研修班心得體會:教師,是哺育之人......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5W

xx年12月6日,來到了每一個教育人都無限嚮往的北京師範大學,參加教育部舉辦的第58期高級校長研修班。走在寧靜的校園內,想到離開忙碌的崗位,來到研修班學習充電,暗暗下定決心,珍惜這一個月的時間,努力地讓自己能有進一步的提高。今天上午陳鎖明院長的話更激勵了我。陳院長說,參加培訓的第一個角度就是和專家對話,第二個角度是同伴互學,第三個角度是離開繁忙的工作,更能促進自我反思。教育部爲了提高校長教師素質投入了這麼多物力財力人力,我們能近距離地聆聽那麼多專家教授的講座,能靜靜地反思過往的教育教學生涯,能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行們交流分享,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參加校長研修班心得體會:教師,是哺育之人......

陳鎖明院長的講座內容是“培養什麼樣的人”,他認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的德商、志商、情商、膽商、健商、逆商、智商、財商、靈商。陳院長把培養學生的德商放在第一位,正應了陶行知先生的話“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當前的社會現狀是教師、家長都重智輕德,可事實卻是因爲道德教育缺失,也直接影響了他們所重視的智育發展。孩子們對自己的學習不負責任,不懂裝懂,抄襲別人的作業甚至試卷。記得有一次聽二年級的一節數學課。內容是5的乘法口訣。老師講解新課後讓學生默寫口訣,發現有的學生寫成“xx二五”,於是把這句口訣寫到了黑板上,問誰和她寫的一樣。學生都默不作聲,可是我作爲聽課者卻發現起碼有六七個學生抓起了橡皮準備修改。但是爲什麼老師問的時候,誰都不舉手呢?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學生的問題?這時候,老師該怎麼辦?我想這都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最佳時機,如果能把握好這些機會,一定能潤物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人生,是可以在課堂上起飛的。

學校和教師承擔着育德的重任。曾經看到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山區的孩子在學校偷東西,偷的什麼,是學校的一套木匠用的工具,夜裏翻牆出去的時候被抓住了,問他爲什麼偷,說自己可能考不上大學,想做好當木匠的準備,可是家裏買不起這樣的工具,所以想到了偷。學校開除了他,通知他的父親來接他。他蒼老的父親翻過了幾座大山來到學校,弄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夾着孩子的鋪蓋就往外走了。孩子跟在後面,垂頭喪氣。班主任送到了大門口。孩子的父親把鋪蓋仍在了地上,對着班主任深深鞠了一躬說,俺教子無方,讓老師操心了,然後帶着孩子回家了。

後來,這位老師班上又有一個孩子偷了東西,是發現會計不在,可是桌子的抽屜開着,於是伸手抓了一把菜票,被發現後問他,說自己想吃菜,山裏的孩子要吃菜是很難的。老師說再也不忍心讓自己的學生再被開除,於是孩子留下了,幾次反覆,多次教育,最終考上了大學。而那個被開除的孩子進了少管所,帶着一個小偷的標籤走上社會,他還有什麼前進的勇氣呢!

給孩子一些寬容,真的讓孩子受到教育,然後成長,這其實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承擔着的責任。學生都是成長中的人,最具有發展性,不犯錯誤就不會成長,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他們成長和進步。也恰恰因爲如此,孩子們的未來就在我們教師的手上,這既是教師職業的偉大與光榮之處,也是責任重大之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