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教育》讀後感(通用2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1W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

福祿培爾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 世紀新教育的倡導者之一,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國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喪母,父親整日忙於教區事務,繼母對他感情冷漠,因而,陪伴小福祿培爾的是一個孤獨、寂寞的童年。童年的不幸使得福祿培爾對兒童產生了特殊的感情,也推動他創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兒園,並構築起了一套完整的幼兒教育體系,寫下了著名的教育論著《人的教育》,由此開創了教育史上的一個新紀元。

《人的教育》讀後感(通用26篇)

由於受到德國絕對唯心論代表人物(謝林、費希特等)的影響,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帶有非常強烈的神學色彩;又由於受到法國啓蒙思想家盧梭和瑞士民主主義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等人的影響,福祿培爾在他的教育實踐中非常強調情感教育,並把“教育適應自然”作爲其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

福祿培爾認爲,人作爲一種理智的生物,與石頭、植物、動物一樣,都是上帝的創造物,服從於同一條發展規律,具有同一切事物共同的本質,即上帝精神。也就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統一於上帝的,人性也應統一於神性。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愛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種發展的可能性。基於這種性善論的觀點,福祿培爾認爲教育應該是容忍的、順應的,教育要儘量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要爲兒童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不能去破壞兒童的天性,除非這種天性遭到破壞,否則不應採取任何的干預措施。

福祿培爾還運用比喻來論證“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他在《人的教育》第10 頁上寫道:“爲進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訓,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他把對人的教育和對自然物的栽培進行類比後指出,在對待自然物方面,我們的做法常常是正確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動植物健康茁壯地成長,就必須給它們提供適宜、寬鬆的環境,要反對揠苗助長,要反對粗暴的干預和意志的強加。但是,在對待人的問題上,人們卻會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儘管人與動植物的成長遵循的是同一條法則,但人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卻喜歡把他們當作橡皮泥,認爲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隨意地塑造,結果是孩子的成長與他們的天性背道而馳。爲此,福祿培爾呼籲,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要適應孩子的本性,讓他們遵循其規律自由地成長,就像我們對待花園中的葡萄藤一樣。

回到我們的中學教育,如果我們需要培養的不是一臺考試的機器,而是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健康活潑的有生命力的人,那麼我們在辦學時也應該要遵循“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盧梭曾經提出“教育即生長”的觀點,這意味着生長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在生長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目的,比如說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等等。當然,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不是不重要,但它們不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讓學生健康地生長,生長好了,成了一個優秀的人,其他的目的就能水到渠成的實現。

從“教育適應自然”和“教育即生長”的觀點看,學校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一方面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專業的好老師。以葡萄藤的生長爲例,自由就像充沛的陽光雨露,教師就像專業的園丁。

如果說學生的天性就是與生俱來的種.種稟賦,那麼,教育就要爲這些稟賦的生長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從詞源學上講,希臘文的“學校”(school )本身就是從“閒暇”(shule )中派生出來的。在希臘人看來,到學校上學就意味着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有充裕的閒暇,可以專注地體驗和沉思,在這種體驗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長。所以,學校在安排功課時不應太密集,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才能順應他們的本性並發展他們的稟賦。

適宜的環境的另一個要素就是專業的好老師。其實,教育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影響,好的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有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老師,通過他們去影響學生。老師當然要傳道、授業、解惑,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形成一個場,通過這個場來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和世界觀。什麼是名校?名校就是有一個懂教育、有眼光的名校長,凝聚了—批德才兼備的好老師,影響出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總之,教育要適應自然,就要以學生的生長爲終極目的,要爲學生的生長提供陽光雨露(自由的時間)和配備專業的園丁(專業的好老師)。如果這些方面都具備了,也就掌握了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

全書共分爲五章,第一章總論,首先,福祿培爾從自身信奉的哲學觀出發提出了他的教育觀。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就要順應人的本性去激發和推動它有意識地和自覺地、完美無缺地表現上帝的精神並加以發展。其次,他提出了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從這一原則出發,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並注重他們的個性的發展,同時,他還提出了人是不斷髮展的觀點,並強調人的各個發展階段之間的連續性。第二章幼兒時期的人。福祿培爾從嬰兒期的發展與撫育和幼兒期的發展與教育這兩個方面進行了具體闡述,他指出嬰兒期既是一個吸吮期也是一個撫育期,對嬰兒來說,尤爲關鍵的是其身體感官以及四肢的運用。

第三章少年期的人。福祿培爾主要論述了兩個問題:少年期的發展與教育和家庭生活對兒童的影響,他認爲少年期是使外在的東西內化爲自身擁有東西的渴望,這種渴望可能通過遊戲得到滿足,然而,能充分滿足這種渴望的乃是他們的家庭生活,對少年期的兒童來說的家庭生活是其生活的楷模,會對他的生活產生強烈的影響,父母應當讓兒童學會分擔家庭中的事務,不應拒絕孩子幫助做事的自發要求,而應加以支持和肯定,讓其自然良性的發展,另外,他認爲兒童的情感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第四章學生期的人。福祿培爾從學校的性質和目的,教學內容學校與家庭的關係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與論述。第五章整體的概觀與結論。福祿培爾指出,由於我們過多地錯誤壓制兒童身上的多方面的精神傾向,因此,極爲有害地干預了兒童的本性,尤其要認識到,在兒童的發展和教育中被耽誤和被忽視的東西往是無法挽回的,爲此他強調,我們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們身上靈性的普遍形成上,放在真正人性的形成和發展上。

總而言之,該書系統地構建了幼兒教育理論體系,儘管我們並不贊成他的唯心主議思想,但他主張教育應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發展的教育,重視兒童積極的活動,重視發展兒童的創造性,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以及強調早期教育對人一生髮展的重要意義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上教育的連續性等觀點,不僅對當時德國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種機制的和機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義,而且對當下的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有啓發意義。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3

我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平日裏耕耘在教學一線,忙忙碌碌的,用在閱讀上的時間就少了,但是對書本的渴望卻越積越多。在上一學期我有幸參與到特級教師黃詠梅工作室中,工作室開展的“閱讀閱快樂”活動點燃了學員們閱讀的熱情,也激發了我擠出時間來閱讀的源動力。在指導老師黃詠梅老師推薦的閱讀書目中我看到了《人的教育》這本書,我一下子就被書名深深吸引住了。有個發自內心的聲音對我說一定要選它,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爲什麼呢?身爲一名一線教師,我們該關注的不正是人的教育嗎?書名引發了我教育理念的共鳴,利用假期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這部教育名著,可謂“收穫滿滿”。

一、瞭解了福祿培爾的生平事蹟,拓展了眼見。

福祿培爾是19 世紀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國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喪母,父親整日忙碌無暇管教,繼母對他也很冷漠。因而福祿培爾的童年是孤獨、寂寞的。童年的遭遇使得福祿培爾對兒童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推動他創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兒園,並探索、研究及實踐了一套完整的幼兒教育體系,寫下了著名的教育論著《人的教育》,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理解了福祿培爾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要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

通讀《人的教育》全書,可以看出福祿培爾是一位虔誠的徒,他認爲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愛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種發展的可能性。這是一種性善論的觀點。基於人性本善的認知,福祿培爾得出了教育的基本規則,教育要儘量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要爲兒童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不能去破壞兒童的天性,除非這種天性遭到破壞,否則不應採取任何的干預措施。我們可以看到這一規則認知在今天依然有着廣泛的、強大的影響力。

三、《人的教育》一書對現代德國教育的影響深遠。

德國是資源缺乏的國家,在歐洲國家中人口最多的,科技發展很高,腐敗水平低。許多跨國公司的總部像大衆、戴姆勒(Daimler)、西門子(Siemens)和寶馬都位於德國。它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羣體。德國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完美的系統著稱。可是對於兒童,嚴謹的德國人似乎多了些寬容,他們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甚至於對於那些在常人眼裏的“問題”兒童,他們也能找出孩子閃光的一面。德國的兒童教育能達到今天的高水平絕對有教育先行者福祿培爾不可磨滅的功績。

四、福祿培爾在他的教育實踐中非常強調情感教育,並把“教育適應自然”作爲其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

福祿培爾把對人的教育和對自然物的栽培進行類比後指出,在對待自然物方面,我們的做法常常是正確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動植物健康茁壯地成長,就必須給它們提供適宜、寬鬆的環境,要反對揠苗助長,要反對粗暴的干預和意志的強加。但是,在對待人的問題上,人們卻會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儘管人與動植物的成長遵循的是同一條法則,但人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卻喜歡把他們當作橡皮泥,認爲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隨意地塑造,結果是孩子的成長與他們的天性背道而馳。爲此,福祿培爾呼籲,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要適應孩子的本性,讓他們遵循其規律自由地成長,就像我們對待花園中的葡萄藤一樣。

五、我們倡導的“生本教育”可謂對《人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當我讀到這一段文章自然而然的聯繫到我們今天在教學中倡導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主持開展的,由課題研究帶動的大型教育整體改革實踐。生本教育主張教育應實現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變,即把爲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教育轉向爲學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從“教育適應自然”和“生本教育”的觀點看,教師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爲學生的生長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專業的好老師。如果說學生的天性就是與生俱來的種.種稟賦,那麼,教育就要爲這些稟賦的生長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從詞源學上講,希臘文的“學校”(school )本身就是從“閒暇”(shule )中派生出來的。在希臘人看來,到學校上學就意味着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有充裕的閒暇,可以專注地體驗和沉思,在這種體驗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長。

更多在本書閱讀中的收穫數不勝數,無法一一列舉。我在閱讀中趟過了書籍的長河,在靜思中感悟了教育的真諦。閱讀是與古老的睿智的作者用書籍去溝通交流;閱讀是對靈魂的一種洗練,閱讀還是對教育先知思想的傳承。閱讀是幸福的、閱讀是快樂的,這樣的幸福與快樂真是多多益善。帶着閱讀的幸福與快樂,投身於不平凡的教育事業中去,“餘願足矣”。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4

作者福祿貝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是近代學前教育的奠基人。他創立了一種對當時來說是新型的學前教育機構,並以“幼兒園”這個獨特的名稱命名,可以說是首倡者。

書的第一篇是總論,作者寫的很抽象。靜下心來,細細的品讀,才能夠有所理解,並且真的受益匪淺。作者認爲,每個人都具有上帝精神,即他的本質。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的本質在他的身上得到發展和表現,成爲覺悟,並使這種覺悟在人的生活中發揮作用。人的本質具體是指什麼呢?它是“構成自然本質並永久地顯現在自然中的東西”。本質是自然的。“失去了上帝和自然,我們必須求助於人類的智慧和才智,我們只能建立空中樓閣。”對於幼兒來說,好奇、童真、善良……都是自然的,是兒童本質的體現。因此,學前教育的目的就在於讓這些天性得到充分的體現與發展。兒童從剛剛出生到這個世界上起,人們就應當按照他們的本質去理解和正確對待他,讓他自由地、全面地運用他的能力。現在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學到別人不會的東西,各種興趣班,暑期班,培訓班越來越多。爲了強調某些能力和肢體的運用而犧牲其他能力和肢體,這是幼兒教育中不可取的。

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爲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作爲教育者,如果永遠以領導者自居,對學生進行命令和干預,讓教育和教學起着毀滅的、阻礙的作用,反過來是害了孩子。

在幼兒的生活中,作者也有其獨到的見解。在沒有其他活動物體存在時,不能讓幼兒獨自呆在牀上或搖籃裏,這樣不僅會使身體虛弱,也是產生心理上嬌嫩和脆弱。幼兒的臥牀從早期起不應過於柔軟,也不能用羽毛的枕頭。而飲食始終只能是養料,唯一的目的是促進體力和智力活動,兒童的食物應該儘量簡單,以能夠維持兒童的生活所需,使他在體力和智力上達到同樣程度的發展爲限。教幼兒站立和步行時,我們不應當使用柺杖和繩子。在幼兒的成長中,他會自己發現自己有走人的教育讀後感1000字路和站立的力量,自然的學會這些技能。這些觀點,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於兒童過分的保護,並不能讓他們最好的成長。適當的放手,讓幼兒在“艱苦”的環境中學會生活,在困難中學會堅強。有利於他們身體的發展,又有利於他們心理的鍛鍊讓他們成爲獨立、堅強、自信的人。

福祿貝爾把人的教育時期分爲兩個階段:幼兒期和少年期,幼兒期又分爲一般嬰兒期和幼兒期,少年期有分爲少年期和學生期。在幼兒期,幼兒把他以前內化的東西重新外化,在這一階段,感官發展非常重要。少年期,外部的東西成爲內部的東西,即學習的過程。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他們學習的動力所在。作者認爲,這一時期的家庭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家庭生活對兒童來說就是他生活的榜樣,會對他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而擔任學生期的人的教學任務的主要是學校。在這一節裏,福祿貝爾對學校的性質、任務、教學內容、教育方法等學校教育問題作了論述。

“恩物”是福祿貝爾設計的一套活動玩具,爲了讓兒童開展遊戲和其他活動,因爲他十分重視遊戲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他認爲遊戲是兒童發展的,這一時期人的發展最高階段。在遊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盡情的享受快樂。但可惜的是,作爲成人我們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這種快樂。對於兒童的遊戲,他們不僅不積極的參與,還採取各種行爲進行阻止。認爲玩泥巴太髒,玩水衣服會溼……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遊戲。而往往只有這些兒童自發選擇的這些遊戲才能顯示出他未來的內心世界。一個遊戲着的兒童,一個全神貫注地沉醉於遊戲中的兒童是兒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現。此外他還主張爲兒童創設活動條件,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種植植物,組織他們手工製作等。我想,現在幼兒園裏設立的植物角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對以後生活的預習。所以,每一個大人都應該重視這個時期的遊戲,給予充分的支持。

《人的教育》爲我們講述了幼兒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雖然整本書看下來,我還有很多地方並沒有真正的讀懂,我想,以後我還是應該再仔細的讀。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5

今年暑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國教育名著叢書中《人的教育》一書。本書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論著,分別論述了學前和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作者福祿培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世紀新教育的倡導者之一,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被稱作“幼兒教育之父”。他的關於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活動,是他一生活動的主要方面。這本書是一部泛論兒童時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對我們國小教育有很多的啓示。書中,福祿培爾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教育的連續性等理念。

在本書中,福祿培爾闡述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今後來學前教育的發展有着很深的影響。福祿培爾把人的教育所涉及的年齡範圍劃分爲幼兒期、少年期(少年早期)和學生期(少年後期)三大發展階段。在他看來,受教育的人在各個發展階段上必然會按照自己的使命顯示出自己必須實現的各種功能。學前教育在人的教育的整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兒期是人的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書中寫到:“人的整個未來生活,直到他將要重新離開人間的時刻,其根源全在於這一生命階段,不管這未來生活是純潔的還是污濁的,是溫和的還是粗暴的,是勤勞的還是怠惰的……他(她)將來對父母、家庭和兄弟姐妹的關係,對社會和人類、自然和上帝的關係,按照兒童固有的和天然的稟賦,主要取決與他在這一年齡階段的生活方式。”如果兒童在這一年齡段遭到傷害,假如存在他身上的他的未來生命之樹的胚芽遭到損害,那麼他必須付出最大的艱辛和努力才能成長爲強健的人,必須克服最大的困難在其朝着這一方向發展和訓練的道路上避免這種損害所造成的畸形。所以,他把學前教育有機地列入整個人的教育的過程,看作人的真正教育的開始,明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人的教育》一書中,福祿培爾提出了家庭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兒期,人的教育主要是託付給父母和家庭的,兒童與家庭成員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因此要給缺乏教育知識的父母提供內容和方法上的指導。我覺得作爲兒童的父母懂得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策略是非常必要的,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去學習瞭解一些育兒方法,避免錯誤教育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給美好人生造成傷害,給人生成長造成障礙。

對兒童的教育應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爲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福祿培爾拿園丁修剪葡萄藤作爲比喻:“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的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教學中一定要順應少兒的天性,耐心的指導,不能強制性地教育壓制兒童。與讓兒童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的主張一致,福祿培爾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在作爲人類一員和上帝兒女的每一個人身上包含並體現整個人性,但他在每個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個人的、獨一無二的方式被表現、被塑造的……”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人爲本,因材施教,要千方百計保護他們做事的積極性並予以肯定和支持,尊重他們正確的觀點,從而促進他們和諧發展,健康成長。

書中還說道,遊戲在學前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實這對於我們國小教育來說,遊戲也是很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低年級學生尤其如此。因爲遊戲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生活和教育,遊戲能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一個能幹的、平心靜氣的、堅忍不拔的堅持遊戲的兒童必然會成爲一個能幹的、堅忍不拔的、能夠以自我犧牲來增進別人和自己幸福的人。福祿培爾爲了讓兒童開展遊戲和其他活動,設計出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統一到多樣、循序漸進、合乎邏輯聯繫的遊戲和作業體系以及配套活動玩具,因此也就有了他著名的“恩物”,這套教具對發展兒童的智力和創造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他還主張爲兒童創設活動條件,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種植植物,組織他們手工製作等。因此,學校應該爲學生開展更多的興趣活動,讓學生能夠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教師要引導他們做有意義的事情,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福祿培爾作爲歷史上的一位著名教育家,近代學前教育的奠基人,他的學說的重大價值早爲外國教育界人士所重視。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體系,不僅需要研究我國教育的歷史和現狀,總結我國教育的經念,而且需要研究外國教育的歷史和現狀,借鑑外國教育的經念。這本教育名著,在中外教育史上有很大影響,對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很有指導性,非常值得一讀。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6

在沒有接觸李希貴這個人之前,我就已經聽過他的“語錄”,比如“當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也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沒有倉庫的學校是一種理想,它其實是想告訴人們,學校裏不應該有庫存起來的資源”、“跳出教育看教育,需要擦亮我們的第三隻眼睛”等等。這個暑假裏,我從《面向個體的教育》裏真真切切地領略了李希貴博大的教育思想,並從中得到了不少的震撼和啓發。

李希貴是現任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歷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評估中心主任,同時也兼任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理事等等。他先後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其中《語文實驗室計劃》被列爲國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級教師計劃”,並獲山東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但縱使頭頂着這麼多閃光的頭銜,卻反而使得他的師生觀和教育觀更加矚目。

一、師生觀

北京十一學校裏,李校長高舉“學生第一”的大旗。爲了創建孩子們嚮往的理想學校,他們讓選擇成爲學校的主題詞,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讓每一個人都成爲自己的CEO。班主任成爲了主任導師,和其他幾位擔任導師的相關老師組成一個教育團隊,分別負責學生的人生導航、心理輔導和學業指導。而教師在學校的辦學目標實現過程中處於第一位,纔會協助校長落實他心中教育理想。“我認爲關注學生應該先從關注教師開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業,塑造學生美好的人生。這個目標,只能通過教師來完成。”“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關愛,只能通過人的傳遞,才顯得真切、動人,誰都沒有辦法改變。一位教師,在校園、在課堂舉手投足間,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他可以春風化雨,也可以讓學生‘近墨者黑’。”

二、教育觀

一次,在高一新生的錄取中面臨着一個兩難選擇,一位在馬術方面已經很有造詣但會考成績差距很大的學生報考了十一學校。是錄取還是放棄?學校校務會經過討論,打破常規錄取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們的想法就是寧肯放棄百分之百的重點率,也要爲各類不同個性的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要爲老師們的教學創造更加寬鬆、和諧的氛圍,將學校真正建設成一所屬於孩子們的學校。“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應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應給予學生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我們的教育信念應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裏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也是讓李希貴至今感到震撼的話。

身爲一名幼兒園老師,我也應該從關注孩子本身開始。我們要用一雙慧眼發現那棵樹,那棵樹一定與這棵樹不太一樣,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則需要在河邊茁壯,有的習慣於雲山霧罩,有的卻渴望陽光普照……發現那顆樹,需要我們提供適宜的土壤、水份、氣候、養料,需要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的教育情懷。“我深切地感受到,當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煥發自我潛能,發揮自我價值、成爲最好的自我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真的贏了”。這是李希貴校長的切身體會,我想,《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定會讓我們換一種理念、換一個思路,換一個視角來看我們的孩子,放大教育的的智慧和力量,以塑造孩子美好的人生爲方向而奮鬥!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7

十月的讀書計劃是於漪老師的《教育的姿態》,我加入敘事者的時間比較短,準備讀這本書的時候已經到了十月底了,很快從網上購得,馬上開始閱讀。

從前言開始,就能感受到一位從事教育工作60年的老教師的赤誠之心,她對孩子的愛是熱烈的,是深沉的。始終以學生爲本,是於老師的教育理念。這在今天也是極力倡導的。

從老師身上我看到了大愛與無私。

現在的孩子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普遍面臨道德缺失,情感冷漠。作爲教師,我們有責任溫暖孩子的心靈,點亮孩子的心燈。一棵小樹尚且需要修枝剪葉,才能茁壯成長,何況是一個人呢?所以對待孩子的錯誤我們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七年級上學期時,一天中午我正在辦公室備課,一個學生過來找我,“老師,我丟了20元錢”,“哦,是嗎?怎麼回事?是不是你忘記放在哪裏了?”“不是的,我懷疑是小美偷的”。我心裏一驚,不會吧?這個學生很文靜,不會做出這樣的事吧?表面上我不懂氣色的說,“不要亂說,我相信她不是這樣的人。你先回去上課,我會給你查清楚的。”我悄悄找了幾個同學瞭解情況,小美家裏比較困難,平時很節儉的,這兩天突然大方了,買了不少零食吃。我心裏已經大題有數了,但是我沒有去找她當面交流,而是放出風聲說,錢找到了。我觀察小美的變化,剛開始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後來她低下頭想了好久,像是下決心似的。我知道她會來找我的。果然,一個課間,她來到辦公室找我,“老師,我撿到了10元錢”“哦,是嗎?在哪裏撿的?”“教室外面。”“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值得大家學習!”我看到小美的臉紅紅的,她的內心一定是糾結了好久的,不過總算戰勝了自己!我在心裏暗暗祝福這個孩子。雖然我搭上了10元錢,但是維護了一個人的自尊,這纔是重要的!

這個世界不光需要參天大樹,同樣也需要小花小草,只要是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好了!!祝福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8

一棵樹有一棵樹的姿態,一朵雲有一朵雲的姿態,教育也應該有教育的姿態!從教16個年頭的我,常常思考,我們的教育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站立?近段時間,用心閱讀了於漪老師的《教育的姿態》,好像看見了標杆,明確了方向,釋然了許久以來的困惑。

首先,我認爲教育要有水的的姿態。水,是生命之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可見,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但是,水卻與我們息息相關,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教育也是,是我們必不可少又無處不在的所需,如果維持生命離不開水,那讓生命有尊嚴有質量的存在,就離不開教育!古人云:“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以水的姿態做教育,要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包容萬物。至柔之中又有至剛、至淨、寬容大氣的胸襟和氣度。

而且,書中於漪老師在談及課堂教學時,經常說“課要上得一清如水”;談到教師的知識儲備,她曾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後來又把“一桶水”發展爲“長流水”;在談到教育的功能時,她非常喜歡用“滴灌”這個詞,“滴灌學生的心靈”,“滴灌學生的智性和德性”,類似的話,在她的文章裏也好,演講中也好,總是經常出現的,也還離不開一個“水”字。於漪老師的教育思想、語文思想,假如方之於物,什麼纔是最合適的呢?想來想去,其實還就是這個“水”字。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於漪老師的名字裏也有“水”;漪者,波紋也,風生而水起,水動而波興,感天地之氣息,動於中而形於外,遂至盪漾迭推,綿延廣被。

水是至純的,真正的教育就應該如水,純粹潔淨,遠離污染,拒絕添加劑。唯其如水,方能涓涓滴滴,潤澤心靈;惟其如水,方能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頭變變得溫潤美麗。在我看來,於漪老師的教育觀,其實說到底就兩個字,一個就是“愛”,一個就是“人”,合在一起就是“仁者愛人”。(摘自網絡,稍有改動)

其次,我認爲教育還應該有山的姿態。“尊重每個生命的價值,促進每個生命的良性發展,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這也是每個老師所應該堅守的理念。“琢玉性惟堅,孜孜以成華。”當我們以山的姿態巍然屹立,琢玉日久,相信也必能浸染玉的溫潤平和,成熟而不輕浮,沉靜而睿智。有內涵的教育也應該是一座山,每個教育者都應以豐厚的山間營養,潤澤美玉,用如山的愛,如山的步伐,實踐着任重如山的教育事業,並以思考者的姿態屹立,信道守誠!

再者,我認爲教育更應該有根的姿態。在“尋找教師之根”一節中於老指出“回顧教育歷史,常有這樣的圖景浮現眼前:一羣身無分文的知識分子,器宇軒昂地屹立於天地間,悲天憫人,爲蒼生造福,令人感動。這是由於他們身上有那麼一股志氣、意氣與豪氣。歷史啓示今天,肩負重任的現代教師,理應從傳統中汲取精華,鍛造自己的精、氣、神。”我認爲,凝聚彰顯在教師身上的這股志氣、意氣與豪氣,汲取傳承於傳統文化中鍛造出的精、氣、神就是教育的根!當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每個從事教育的爲師者都以如根的姿態和執着深深向生命縱深處伸展,那麼教育之樹茁壯繁茂自是必然。

德國哲學家、德國最重要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之一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曾說“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那麼,就讓我們懷着對樹的崇敬與對雲的嚮往叩問自己:我們是在這樣的境界中從事教育工作嗎?怎樣才能使我們也能詩意地棲居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的心靈也具有樹的紮實深厚與雲的輕盈靈動嗎?我們的生命也像那棵樹一樣生長在厚實深沉的教育沃土之中嗎?我們的靈魂也像那朵雲一樣生長在澄澈明淨而高遠的碧空中嗎?我們的教育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站立?

感謝《教育的姿態》一書帶給我的啓迪和意義!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9

當在同事那裏看到這本書時,名字很吸引我。爲什麼浪漫的象徵“玫瑰”,和在別人眼裏嚴肅的職業“教育”,聯繫到一起的呢?好奇的拿起它,卻怎麼也不能放下,被它深深地打動了。心靈雞湯不過如此吧!

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段小字:“我們蕭蕭的樹葉都有聲響回答那風和雨,你是誰呢,那樣沉默着?我不過是一朵花。是的,我只不過是一朵小花,帶着一絲芬芳,和着風和雨,我卻執着地孕育着,盛開着,以最大的努力回報春天。”

除了自序“我在成長,我在寫”之外,這本書有四輯:第一輯“清淡與憂患 ”寫了作者的教學隨感反思並就學生和自己身上引發的對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與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輯“在聽說讀寫的背後”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所感;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見聞,並對中國和日本教育的進行了對比而產生了很深的體會,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博覽羣書的讀後感。

書中有篇文章《心中盛滿陽光》,文章裏的每個字都能觸動自己的心,不忍割捨就全部抄寫到讀書筆記中永遠保留着。開頭是這樣的,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羣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變化魔鬼,你就在製造地獄;如果你把周圍地人羣變成天使,你就在營造天堂。

好花要有好心情賞,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賞到好的風光。你的內心如果是一團火,你就能釋放出光和熱。因此,面對教育的系列讓人不滿的現象,面對自己的專業成長的困惑與壓力,我們要從中尋找陽光、快樂的地方——根系教育的土壤,理想滾燙於心,緊貼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長。退去浮華留下平實。讓我們踏實前進,留下深深的足跡。

如新課程改革在給我們帶來了契機的同時,也隨之會伴隨着許多問題的出現,在探索的道路上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出現許多新矛盾。需要我們所有的探索者手牽手,朝前走。“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懂得關懷,獲得朋友;懂得開心,獲得輕鬆;懂得遺忘,獲得自由——就能是你心中盛滿陽光。願你我的心中都如竇老師所寫,在彼此的心中盛滿陽光。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0

《我的教育理想》這本書讀完之後,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已: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吧,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師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讓孩子更有所學、有所獲!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這就要求:一要勤於讀書,充實自我,使自己的知識海洋不斷得到充盈,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

作爲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總之,我讀了這本書,感受很深,引起的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歡看教育類的書籍,但在這幾年沒怎麼看過,是因爲沒有,可現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那麼忙,我在休息時都會看看,從中學到一些經驗,有些隨機帶到教學活動中去。瞭解當前教育的須要,特別是這本《我的教育理想》,我讀的幾次,感受很深,受益非淺。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1

學校開展生本教育到現在已經儘快3年了,爲了更好的理解生本,學校開展了關於生本理念的理論學習,也嘗試着相應的生本課堂模式,但現在想一想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問題。在暑假期間,我仔細閱讀了郭思樂教授的《諦聽教育的春天》,又有了深入的認識。《諦聽教育的春天》是當代著名的教育專家郭思樂的教育思想隨筆集。書中用樸實的語言詮釋了生本的理念的教育思想。

生本教育本身是一種思想,是一種理念,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在踐行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或困惑,在教學中,我們不能死板教條的搬用某種教學方法,而是要領悟其中的“精髓”,科學地、靈活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通過假期的學習,再次回想反思自己在過去實踐中的“生本課堂”,自己對“生本”又有了深入的認識。那就是要——尊重學生的生命,激揚學生的生命,挖掘學生的潛能。

“要尊重學生的生命,激揚學生的生命,挖掘學生的潛能。”其本質來說還是體現出了郭思樂教授生本理念的精髓。那麼學生的潛能怎樣才能得到發覺,並且還能使其繼續發揮其功效呢?其實學生的潛能的發覺全都在課堂學習中。我們要承認學習的基本過程是自己的悟。就像郭思樂教授所說:“無論是學習以前的知識或通過智慧而產生的新的知識可達到的地方,或是不可達到的地方,人的智慧和知識的拓展全在於悟。沒有人的悟,所有的教育都是低效或無效的。”而現在我們的孩子的問題就在於,學生缺少自主性,無悟可言,而導致我們的所有的投入,都近於無用。只有放手讓學生儘可能自主地去悟、去學,才能形成更高級的智慧品質。所以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爲孩子們提供思考的空間,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這就要求老師要設計好每節課的前置性作業,使每個學生通過先學都有收穫或疑問,在課堂上纔會出現很多讓老師都無法預料的驚喜。

現在再反觀自己的生本課堂,再回想自己的教學,實在有些慚愧。原來教學時每次都害怕學生們聽不懂,於是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後來在開展生本課堂後,也開始模仿去做。開闢小組交流,小組展示等。然而不知怎麼回事,這樣的課堂中

孩子們仍然不能調動。學生慢慢的已經厭煩了這種形式的課堂,上課不是毫無表情的坐在那裏聽,就是躲在一邊玩,不會參與到學習中來。現在想想問題在於只學會了生本的外形(模式),沒能領悟到其真正的內涵,即便是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的環節,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走個過場,並沒有真正落實合作學習,所以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不會很高。這樣的課堂肯定會給教師產生一種在課堂上無能爲力的感覺,學生累老師也累。

通過本次學習,瞭解到“生本教育”其實是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會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鬆,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放的開,對學習就會更加有興趣,而興趣會是最好的老師!

後來由查閱了生本教育的具體方法。比如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以學定教。對於這一點我也是感覺到,首先教師一定要在思想上定好位,要明確必須要改變方式。在我以前的課堂中,每一節的上課內容是不會預先告訴學生的,很多的問題都是突發式的,因爲我覺得如果學生都知道了上課的內容與問題,這節課就沒有了新鮮感與吸引力了。可是這樣做的話呢,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很難實現。所以生本教育其中的理念是全面依靠學生,先學後教。學生學在老師教之前。(前置性作業就是對學生課前先學的一個引導。)生本教育中的國小語文教學基本思路是:“早識字,大閱讀,大感悟,以閱讀爲中心,推動聽、說、讀、寫。意義識字,推進閱讀,以讀引讀,以讀引研,以讀引說,以讀引寫,全面提高。”如果說課前的閱讀是一個輸入的過程,回到課堂把故事說出來就是一個輸出的過程,學生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不僅把課前閱讀到的知識經過思考表達內化成自己的學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辨力,口頭表達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帶動了聽與說的訓練,能說會道是爲了以後的寫做鋪墊的。由此可見,生本教育其實恰恰利用和學生“生命的潛能”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生本教育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摸索,去實踐。但是我認爲其核心的精髓是永遠不能改變的,所以我們老師必須要從思想上去理解它,內化它。我相信,如果我們真正內化好生本教育的精髓時,一定會收穫教育的春天。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2

“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他們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翻開郭思樂教授的諦聽教育的春天一書,就被扉頁上的這番話,深深的打動着,初次讀到這段話,並沒有完全理解它的深刻內涵,但它的確給人留下了一種心靈的震撼,帶着這樣的震撼,我用心品讀了這本書。

諦聽教育的春天是郭教授的教育思想隨筆集。書中用樸實的語言分享了生本的理念,傳播郭教授的教育思想。書中展示的生本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狀態。生本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強調要充分地調動和利用學生資源,強調把學生的學習儘早地交付給學生,教師儘快地讓學生自己既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去解決問題。

就化學教學而言,要學好化學就要爲學生提供大量的實驗機會,讓學生通過實驗結合實踐活動體驗化學無處不在,在活動中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積極思維和主動參與“做”而獲得的數學知識,纔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實用價值的知識。因此,化學教學中需重視幾方面:首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化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其次,充分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親身實踐學習化學;再次,給學生化學活動的自由度,充分展示個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大腦和雙手真正動起來;才能讓每個學生用自己內心的體驗參與化學學習,並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髮展過程;才能讓學生在這種體驗和參與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3

知道竇老師的名字,大約七、八年前。一次學校例會,校長提到向竇老師學習 ,我記住了她的名字——竇桂梅。

再之後,縣教育現代化創建,我所在的教學點有了網絡,在無緣親歷竇老師的講座和課堂魅力時,我從網上搜尋了不少關於竇老師的資料,比如《葡萄溝》的教學視頻,比如她博客中的“玫瑰寄語”。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她的《葡萄溝》教學,信手而來的“一架葡萄”——出衆的簡筆畫,畫葡萄的顏色、嘗葡萄乾的味道,雖然愚鈍看不出其中門道,但就是覺得新穎、生動。

區振興閱讀評選活動,激發了我再次讀書的熱情。本校圖書室的“小”而“閉”,使我想出到中心校圖書館借書來讀,反正教研活動總要去的。開學初,在書架中尋找,“竇桂梅”三字映入眼簾,《回到教育的原點》就此擺放案前。斷斷續續的讀,做摘抄筆記,計劃六月前讀完, 5 月 22 日晚,與燈下寫此讀後感。

一、 讀書——“不管怎樣,總要讀書”

“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想必竇老師的這句話大家都熟記於心。“讀書,是每個語文教師專業成長必需的生活方式”,我也越來越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我們語文老師教給孩子的是母語,內涵着的是母語文化、民族文化,我們肩上擔負着是民族文化的傳承!現實課堂中我們有沒有對母語教學的簡單甚至粗暴?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改變?惟有讀書!知識成倍的更新,我們當初的哪一點老底早已落伍。讀書中,我們將從經典那裏汲取根部的營養,讀書中,我們將更加堅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並在理想之路上漸行漸遠。

我慶幸,我還是一個愛讀書的老師,我還是一個努力指導孩子讀書的老師。讀書,讓我對工作還抱有一份熱情,讓我對生活也體會更多。無論如何,我還會讀書。

二、 閱讀——主題教學的精華

竇老師在“三個超越”的概念之上進一步提出“主題教學”的概念。

“立足於語文教材,並從文本的言語內容和言語形式中,獲取具有促進兒童生命成長價值的核心詞語即‘主題’,其體驗、發現的詞語稱之爲‘主題教學’”。圍繞主題教學,竇老師在她的清華附小開展了“共讀、共教、共寫,共同成長”的系列活動 ,詮釋了主題教學的內涵。根據現在我對蘇教版教材的簡單理解,我們現在的單元教材就有一個主題的因素。然而我們整合時並沒有像竇老師他們那樣解讀的透,拓展的深。如何做到深入主題備課,關鍵還是我們老師的內涵要豐富,這就需要多讀書,增加自身的文化素養。

三、 職業良心——專業教師的煉就

竇老師在書中不止一次說過,教師是個良心活,必須有一種宗教的情懷去面對,我想,那就是信仰、執着。

現實中,我們能有多少老師能做到呢?溫飽型的生存狀態,家庭和社會的過多期待,行業內部名利的明爭暗鬥,又讓多少老師能靜下心來教書?

要讓老師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信仰,首先民生問題要解決好,要讓人們覺得所從事的職業確實是崇高的,是值得去獻身的。需要行業的公平、社會的公平。在良好的社會氛圍中,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不讓社會的壞風氣侵蝕到我們行業的內部。試想,每位老師都能安貧樂道、淡泊名利,整個教師羣體必然有一股正氣。

教師需要多讀書,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崇高。當我們的周圍多的是濃濃書卷氣的老師,我們的周圍就會多一些對職業的信仰,就會有更多的人去感受大國工匠精神,就會把教師職業真正當做良心活。

本着一顆對孩子、對教育的良心,我願讀更多的書,潛心學問,潛心育人,力求修煉成一位專業的教師。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4

教育是社會、家庭的頭等大事,毋庸置疑。其中,學校教育承載的教育責任無疑是最重的,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體,理所當然真正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而既有此責任,就表明是自己分內的事,是自己的責職和任務,理當做好!然而,做好是不容易的!從教三十年了,儘管自己一直努力着,但總是感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是越來越輕鬆,而是越來越多,越來越重。面對各種新的教育理論、理念,新的現實,常常是無所適從。

學校發給我們每人一本《剝開教育的責任》,推薦閱讀。新型奇特的題目,感覺與以往有所不同,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看看什麼是教育的責任,如何叫“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辜負了他們”,代序題目很新穎。“辜負”起題,寫的是我們語文老師佈置的作業現象,太常見了!因爲這個“辜”字太容易寫錯了,我在教學到“辜負”這個詞的時候,爲了防患於未然,通常叫學生多抄寫幾遍新詞,這很正常嘛。

可作者告訴我們:“全班同學只有五六個可能會寫錯,那麼,‘辜負’抄5遍,對於其他同學來說就是負擔,沒有必要。”“就是負擔,沒有必要。”我很驚訝。我從來沒有想過抄寫生字、新詞是負擔,沒有必要,且成爲學生的負擔。再往下讀,作者緊緊圍繞教育的“責任”展開:“我心裏說,你的責任是‘僞責任’,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來作爲自己不熟悉學生、不因材施教,甚至不思進取、缺乏能力的藉口。”看到這裏,我有些不甘,覺得作者太刻薄了,我們一線教師容易嗎,怎麼能說我們的責任是僞責任呢?

“這本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僞責任’,逐一加以揭示,並闡述真正的責任。我們這樣做,不是想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抹殺我們的成績。我們的發問,是我們行業的自省,源於我們教師的良知。”什麼是真正的責任、什麼是僞責任!這些問題,讓我沒有不讀下去的理由……

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什麼?“是聽到自己的名字從別人的口中說出來”。名字,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名字,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符號。親切、溫柔、甜美地呼喚着一個個名字,是對孩子真實的尊重。文章的第一個主題就抓住了我的心,《請喊學生的名字》中克拉克老師講的的故事讓我震撼,總統夫人希拉里竟然叫出了參觀白宮的每一位學生的姓名。這份用心做出的功課,贏得了所有在場學生的牢記和敬意,也贏得了我的牢記和敬重。看到這裏,我不禁想起我的兼教學科音樂,往往一個學年下來我都不能叫出三分之一的學生的名字,那些學生是不是和王陽有一樣的感覺呢?而我居然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覺得這是我的兼教學科,沒有必要記得學生的姓名,也從來沒有想到要去記住學生的姓名。慚愧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爲自己慚愧,也敬佩作者獨特的見解。

每一個名字,背後都凝聚着一個家庭的希冀。遙想它們的最初的誕生,無不是充滿關愛、傾注溫馨,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包裹着對一個新鮮生命的所有祝願。它是每一個來到這世上的人收到的第一份禮物,並將一生與這份禮物相互擁有、彼此輝映。我們怎能不善待造物主創造的每一個神奇?

“讓每一個學生都認爲老師最喜歡的是自己,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師愛,也有着了不起的教育藝術與智慧。我們應當利用一切機會,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每一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平庸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獨具的稟賦、特長、潛能,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瞭解孩子,是不是真的瞭解孩子。學校,不是禁錮學生的場所,而是一個寬容的星球,有着適合每一種植物生長的土壤。我們也不是監工,而是園丁。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兒童對優秀教師的信任的確是無限的。”“教育的祕密,就在於珍惜兒童渴望你成爲他們的朋友的願望。”所以,我們不僅是學生的老師,還應是他們的朋友。

“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世上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不要輕易否定。我們老師從事的就是“花”的事業,請學習印度的挑水工,讓破水罐也能澆灌出“一路花香”來。

多好的書啊,沒有說教,不是理論,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教學案例,與我們的一線教育者息息相通。我們沒有關注的細節,我們忽視了的問題,我們不以爲然的問題,作者都在這裏給了我們提醒。例:“孩子的手很小”“孩子的事不要包辦”“不妨來點‘狼性教育’”“家庭作業該誰批改”“多媒體只是一種工具”……我工作中的很多困惑都在這裏找到了支撐。我感謝推薦者,讓我有機會能讀到此書,我更感謝作者,讓我如夢初醒,受益匪淺。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我沒有辦法改變世界,沒有辦法改變他人,那麼我先改變自己吧。

“教育是爲學生打未來的底子,而不是爲教育者掙今天的面子。”在這條充滿陽光與奇蹟的教育之路上,只要播撒出無私的情與愛,付諸出強烈的責任心,我一定會有收穫的!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5

閱讀《面向個體的教育》彷彿是武陵人闖進了桃花源,在桃花源裏生活,“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是封建社會作爲一個文人的理想國。而我們作爲一生奮戰在普通高中的教育人,我們仍然是遵循孔夫子的教導,尊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爲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李希貴先生所著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中,我們彷彿來到了一個屬於我們教育人的理想國——北京十一學校,觀摩到在一所班級授課制的中學裏,實現因材施教的一種理想的教育範式。

這種教育範式的構建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20xx年9月開始,全面實施走班上課,通過不同學科在不同的學科教室上課,實現教學資源與學習過程的對接。按照學科學習的需要配置資源,依據學科學習的規律裝點環境,讓學科教室洋溢着學科和課任教師的個性魅力,讓有不同需求的學生有不同的選擇;同時,選擇在同一個學科教室學習的學生,因爲具有相同的志趣,共同的目標,因而更容易相互合作,形成比肩競爭,相互影響的教育情境。

第二步是從20xx年開始,實行選課走班,數理化生每一個學科按難度分爲不同的層次,語文、英語、體育、技術分類設置了近100個課程,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生涯規劃進行選擇,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選擇的課程表。4000多名學生有4000多張課表,組合成1430個教學班,形成了一種面向個體的教育生態。

這種教育範式不是李希貴先生的原創,而是國家教育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明確要求,20xx年在廣東省的深圳中學,我就已經參觀了這樣的類似範例。李希貴先生是作爲一名校長,通過這本著作將其新課程建設和實施過程中的體會和發現精彩的展現出來,幫助我們解讀國家教育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深圳中學、北京十一中學的教育範式類型,也是國家教育部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教育範式的發展目標!我們絕不能學武陵人,到桃花源中一遊,感嘆一番,登船還家,依然故我。而應當通過閱讀《面向個體的教育》明確目標,對照反思,發現差距,奮起直追。

江蘇省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開始於20xx年,十年改革之路轉眼過去,江蘇省普通高中的教育範式和教學生態已今非昔比,上級主管部門對普通高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實施也提出了新的明確的要求。在20xx年江蘇省教育廳出臺的《江蘇省四星級高中評估標準及評價細則(20xx年修訂版)》中明確規定與課程改革相關的評價細則:近三年有60%以上的教師兼教過一門以上的選修課程;有豐富的課程資源和校本課程,形成基礎性選修課、核心性選修課、拓展性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超市,其中高一、高二的選修II課程各不少於15門,12軌以上同比增加。在選修指導、網上選課、自主選班、課程管理等方面進行有效實踐。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職業資格)工作領導小組於20xx年5月13日印發的《江蘇省中國小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中“高級教師評審條件”關於“教學工作要求”中明確要求:主持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這些細則和要求都是代表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我們所作出關於課程改革和實施發展目標的規定,其目的就是要我們建立起“面向個體的教育”,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範式。

我校新課程實施以來根據學校自身特點,設計了自己的以因材施教爲目標的新課程體系建設目標,確立“以人爲本,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辦學理念;“尊重差異,包容發展”的育人理念。“弘毅致和,追求卓越”的沭中精神。其建設過程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是構建“定向——結構——活動”主體性課堂教學範式,並開發各個學科、各種課型的教學模式和操作規範,打造符合新課程精神的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先展後評的高效課堂。

第二步是加強學科建設,按照新課程建設的要求,強化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實驗室建設,新建成語文(印鹹書屋)、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室,數學、生物學科分別申報並被確立爲江蘇省和宿遷市的課程基地。

第三步是強力推進我校的校本選修課程建設,從學校自身發展出發,借鑑儒家經典《中庸》中關於“中和”的論述,提出通過打造“致和課程體系”實施“致和教育”,其體系包含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等,這些課程在社會實踐、人生體驗、科普知識、傳統文化、工藝製作、學科興趣等諸多方面爲學生提供可選擇的、多樣化發展平臺,“尊重差異,包容發展”,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和諧而有個性的發展。本學期以來的工作重點是依託我校的省市課程基地硬件設施和網絡平臺,發揮教科研的導向引領作用,強化落實,將工作目標分解細化到高一、二年級具體學科備課組。

三個步驟同步推進,目標就是建設具有我校個性特色的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以因材施教爲目標的教育範式,通過學習李希貴先生的《面向個體的教育》,如同聽取一位先行者、過來人的言傳身教,其中鮮活的探索經驗、案例解讀、教學感悟對於我們都極具啓發和導向作用,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各級管理人員深度閱讀、反覆揣摩,以便更加明確我們的工作目標、堅定我們的工作信心、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我們每一位同志都應當結合自身的工作職責積極投入此項意義深遠、刻不容緩的偉大工程中去,並在內心經常問自己,因材施教,我們已做到了第幾步?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6

古人說:“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沒想到,自從我讀了一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還真在書中找到了黃金,也給自己充了很多的電,教育教學中也有了很多的教育理論支撐。日前,我又讀了朱永新老師寫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讓自己有了一種重生的感覺。

作者對心目中的理想學校、理想教師、理想校長、理想學生、理想父母的描述,揭示了現代化教育過程中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應具有的素質。這種切近實際教育從中找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讀後使人產生了強烈的使命感。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應該是我們永恆的理想。爲了未來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通讀全書,對我感觸較深的有如下幾點:

“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教師。一個優秀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這一席話讓我回味無窮。由於長期處在緊張和繁忙中,對新鮮感、榮譽感在時間的沖刷下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疲勞。夢想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沒有了夢想,怎麼會有前進的動力呢?沒有前進的動力,哪會有工作的創新呢?

“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造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朱老師的這幾句話猶如一面鏡子,對照自己的不足予以糾正,爲我今天的奮鬥指明瞭方向。我作爲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首先就要熱愛這項事業,對教育充滿激情。教師要不斷學習,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活水源,使學生酣暢淋漓地學習。教師教育的對象是一羣天真爛漫的,單純的,可愛的孩子。我要始終保持一顆童心,時刻關心他們,同時我還要做一名關注社會、有責任感的教師。教師教育祖國的未來,意義重大。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點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斷前行。二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師有一桶水,現在隨着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讓學生更有所學、有所獲!

另外書中的幾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已,發現我離這樣的要求相距甚遠。於是,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以這些標準來激勵自己,要求自己,促進自己。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會奏響新世紀中華民族的英雄樂章,理想的教育會開創新世紀中國文明的燦爛輝煌!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7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着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質的教育。爲了未來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是,光有滿腔的熱情和遠大的理想是遠遠不夠的。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認真思考,什麼是教育?教育爲了什麼?

近日有幸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幾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教育需要恆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已:我是不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我發現,我對上述問題的回答缺乏信心。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內涵與主題都不同。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着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

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後重複5年20xx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5年。一個實實在在教5年的人,與一個教了1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樣的。愛孩子,不是光給孩子們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

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全部能量、智慧發揮到極限,永遠沒有止境的事業。我作爲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首先就要熱愛這項事業,對教育充滿激情。教師要不斷學習,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活水源,使學生酣暢淋漓地學習。教師教育的對象是一羣天真爛漫的,單純的,可愛的孩子。我要始終保持一顆童心,時刻關心他們,同時我還要做一名關注社會、有責任感的教師。教師教育祖國的未來,意義重大。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顯然,我做的還遠遠不夠,大教育家偉大的理想閃爍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輕的心,今後,哪怕工作再忙,時間再緊,也要擠兌一點閒暇,讓自己靜下心,定下神來仔仔細細地拜讀一些作品。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8

我對朱教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師”感觸也特別深。因爲,我現在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朱教授理想中的教師,爲我怎樣做好一名教師指明瞭方向,更爲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後,我將沿着這個方向而不懈努力:做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做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做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做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做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做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做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朱永新教授認爲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是的,沒有理想,怎麼會有追求?就像朱教授所說的那樣:“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也就沒有了意義。”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又要富有激情。

朱永新教授理想中的教師,還有一個要求是,要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在日常社會生活及教學生活中,我們都會碰到許多競爭對手,而真正要挑戰的正是我們自己。很多人都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那麼,怎樣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我,恐怕纔是我們應該去努力和追求的。我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每一次都和上一次進行比較,只要比上一次做的好、有進步,我想,這就是成功!

我還特別欣賞朱教授說的這句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撞擊成功。因爲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只有不斷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啊!我知道成功並不容易,但是隻有不斷嘗試撞擊每一個暗點,纔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我的教育理想》真是一本好書啊!應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可以改變我們的行走範式,可以讓我們與黎明共舞,可以讓我們過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以讓我們豁達從容,可以讓我們高貴崇高,可以喚醒我們美麗的生命,可以編織我們有意義的教育生活!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9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個書名吸引了我,於是沒事就捧起書本看上一段,讀到第四章中的“包容之美”時,我的心被觸動了。一個媽媽用自己的包容和諒解身教了自己的孩子,讓孩子也擁有了一顆包容的心。那麼作爲一名教師,擔負教育孩子的使命,是不是更有責任把包容和諒解這朵芳香“玫瑰”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嚴是愛,寬也是愛。寬容是以心對心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去包容學生的過失,去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作爲教師,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應設身處地替他們想想,不能因爲一時的衝動而失態,給學生心靈造成傷害。

還記得教過的一個男孩子,就稱他“小五”吧。小五不笨,知道爲他人着想,但做事很拖拉,尤其是寫作業,再加上好玩、有點懶,以致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尤其是自己覺得有難度的作業,就望而卻步索性不寫。我多次找他談心,他也會信誓旦旦地承諾以後會及時完成,但好上一段時間後便會“舊病復發”。一天放學時,作業組長向我彙報,他又沒交作業。當小五看到我站到他面前盯着他時,他低下頭,心虛地不敢正視我。當時我真想痛罵他一頓,都說事不過三,我都記不清他是第多少回沒交了;都說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記得一忍再忍地找他促膝長談過多少回了。但看到他低着頭,不安地揉搓着手中橡皮擦的樣子,我知道是他身體裏那股自由散漫的勢力再一次打敗了他想要進取的心,說不定此刻他也正在懊悔不已。現在對他一頓痛罵或許能消點我此刻心頭“恨”,但對他有用嗎?我強壓住火說:“小五這幾天已經在趕着補各科作業了,而且也補上了不少,我相信他今天放學前一定能把語文作業補好交給我的。”聽我這麼一說,他低着頭的臉一紅,也停止了揉搓橡皮,緊緊地捏着橡皮靜靜地坐着。 “利用下課時間抓緊做吧,我等你。”聽我心平氣和地說完,他頓了一下,就開始安靜地補作業了。放學前,我收到了他的作業本。看着他帶着淺淺的微笑一身輕鬆地離開,我慶幸自己當時沒發火,我寬容了他也寬容了自己。此後,雖然他還是有作業沒按時交的情況,但次數越來越少了,他也會盡他所能地儘快補好。

像小五這樣某一方面後進的學生,他們的進步的過程是一個反反覆覆的過程,我知道自己不能急於求成。對於他們,我讓自己把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上,在他們出現反覆的時候,幫助他們保持學習的信心。相信這些孩子會感受到老師的這份寬容,會感受到老師爲他們着想的心,會真心地尊重和愛戴老師。

教師以包容之心對待學生,久而久之,也會把這種智慧和美德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使他們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懂得只有學會包容,做到寬厚待人,才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閡;纔能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融洽;才能搞好同學之間的團結。這些也正是現代社會提倡的“學會合作”的重要條件之一。當然,包容並不等於放縱,並不是毫無原則的一味退讓、忍耐。包容的前提是對那些可以寬容的人和事。包容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應該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事而別。

疏鬆的土質能使植物更加茁壯成長,寬鬆的環境能讓心靈更加健康發展。教師的包容能造就一個和諧寬鬆的氛圍,更能造就一顆顆健康明淨的心靈。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書的作者,是教育專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親自走過1200多所學校,考察過20多個國家的教育狀況,探究中國教育內涵發展與突破之路,被譽爲“堅持用腳做學問的人”。書中的一些鮮活的案例和觀點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

有這樣一個案例:以前農民種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牽好的繩索和格子,整齊地種植到農田裏。這個方法在我國沿用了約三千年,農民插秧後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並沒有因此而增產。20世紀,我國開始了一項重大的農業改革,應用拋秧技術,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隨意地拋向水田裏,結果徹底解放了生產力,且實現了增產增收。

“插秧”?還是“拋秧”?初看起來十分奇怪,勤勞的沒有得到相應報償,悠閒反而享受着豐收的果實,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訓。細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貫注了人們豐收的意願,卻破壞了秧苗自由生長的規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拋秧卻爲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保護它的自然生長。

原來,拋秧是一種比插秧更科學、更有效地方法。看來,拋秧不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

仔細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們的老師、家長如農民,我們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卻更像是“插秧”,那麼多的規矩,人爲控制孩子的生長,結果老師和家長累得苦不堪言,而我們的孩子也“長勢不良”、“產量低”。

不是嗎?

現在的學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訓練人。而我們的學校總有許多的校紀班規,要求學生“不準這樣”“禁止那樣”,甚至連上課時學生的坐姿也有統一的要求。而至於學生的學習,學校早已經牽好了一根繩索,那就是上課、作業、考試,沿着這根繩索的目的就是爲了考得更高的分數,考取更好的學校。

現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給孩子定好了各種各樣的計劃,學習這樣,學習那樣,要怎麼怎麼吃飯,該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連孩子的未來都已經設計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經牽好的繩索按部就班地長大、生活。

插秧式的教育,最終的結果是苦了老師和家長,害了孩子。學生完全爲提高成績而學習,夜以繼日地做着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時間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沒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變化,機械地圍繞一本書、一支筆、一張課桌度過天真的青春……

時代要求把兒童從片面追求升學率中解放出來,不用功課把他們的業餘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讓他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使他們的知識、情感、意志、能力及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

要創新就要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去實踐、去思考。有屬於自己的天空。當然,我們教育者應該引導學生巧妙地安排時間,以真正達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喚拋秧式!給孩子適宜的土壤,充足的條件,然後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主發展,孩子的生命終將長得生機勃勃、積極向上。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0

讀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沒有用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尤其是在全國推行的六大習慣,我更覺得非常全面。

習慣與做人品格的培養存在着一種線性關係,人格決定了人的發展發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大屋子,那麼需要找到門和把手,否則知其門不得而入。這個門把手,就是習慣。

養成教育課題組經過三年的論證最終確定以下六大習慣向全國推廣: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5、認真寫字;6、從錯誤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認爲: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一個人習慣的好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家長,認爲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績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試想一個人成績再好,就算考上大學了,沒有一個好習慣,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嗎?能在以自學爲主的大學校園裏取得更大的收穫嗎?進入社會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嗎?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創出一番事業嗎?有一句話叫“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成績只是“芝麻”,而好的習慣纔是“西瓜”。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知道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莎士比亞說:“性格即是命運,心態主宰你的成敗,氣質影響你的力量,

習慣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動培養習慣,用習慣收穫性格,而性格會照亮你的人生。

俗話說的好:習慣成自然,良好的行爲習慣在人的一生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齊白石老先生說:“養成好習慣,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你的習慣無法改變,但可以用好的習慣來替代。成功很簡單,只要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養成習慣,如此而已。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1

讀了竇桂梅老師的《回到教育的原點》一書,感觸頗深,無論是對竇桂梅老師個人的教師素養還是書的內容。

這本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管怎樣,總要讀書;不管怎樣,總要善良;不管怎樣,總要心向光明”這句話。這句話在本書中出現了多次,這是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們要時刻與書爲伴,要充滿善良,要向着光明不斷努力。其中,讀書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作爲一個語文教師豐富的文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知識是從哪裏來?這些知識很大程度來自書籍。我們要閱讀各方面知識的書籍來填補我們空缺的知識儲備。如今是個科學技術不斷髮展的時代,孩子們通過手機、電腦獲得了很多新的知識,作爲教師,我們不能停留在原來的地方,而是通過更廣泛的渠道去充實我們自己。現在孩子們需要一滴水,我們要擁有一條流動的小溪,因爲我們不知道孩子們需要的那滴水到底是什麼,所以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解決學生突如其來的問題。

說到讀書,我不得不說竇老師,在我心中,竇老師已成爲了一個小小的書庫。竇老師讀了那麼多書:名著、教育書籍、歷史哲學書籍等等。看到那麼多沒有聽到過的書名,我深感慚愧。爲什麼我的大腦如此枯竭,那是因爲我讀的書不夠多,那時因爲我讀的書不夠細,缺乏一定的思考。竇老師激起了我讀書的熱情,我也要遨遊在圖書的海洋,而且讀的書也要涉獵多方面,從各個方面來充實自己。

我們不但要讀書,還要反思,更要去寫,用自己的筆書寫出屬於自己的那篇天地,書寫自己的疑惑,更書寫自己的收穫。

竇老師讀書之豐富讓我敬佩,竇老師紮實的基本功更是讓我拍手叫絕。基本功一直都是我的弱項,看到竇老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的慚愧有一次展現在了我的臉上。竇老師的基本功如此紮實,離不開她的勤學苦練,而我正是缺乏了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僅僅把基本功當成了作業來完成,檢查時就突擊,一點也沒有起到練習的作用。所以,要想練好基本功,不能光說不練,要付諸實際行動,期待自己的基本功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竇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充滿活力,這除了她紮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外,還有她課前的精心備課。竇老師告訴我們一堂課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在課堂上臨危不懼。她講到備課《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是《西遊記》中的節選,要想講好、講透這篇課文,在備課的時候要通讀《西遊記》原著,還要讀關於《西遊記》的各種評論。這項工作實屬不易。竇老師也說,如果每篇課文都做如此準備,我們的時間從哪裏來?這就要求我們平時的積累。即使我們不能完全租到,雅瑤盡力抓好某一個主題展現這個過程。

回到教育的原點,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我們的教學是否真的以學生爲中心?我們的語文教學時簡單的講課文還是講語文?思考之後,我們應該找準方向,盡一切地努力讓我們的語文課充滿語文味。

再次借用竇老師的那句話:不管怎樣,總要讀書;不管怎樣,總要善良;不管怎樣,總要心向光明。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2

金秋的九月,迎來了我們自己的節日——教師節,收到了學校給予我們每個教師的禮物——《撥開教育的責任》。這是一本很有針對性、能破能立因而是一本很實用的書。

書中所言的,幾乎每一個問題都是教育中正在發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家長到學校的對孩子的“包辦”,假期的“假放”,教育的“女性化”,幾乎從未實施過的“因材施教”,多媒體的“氾濫成災”、“請君入甕式”的強制解讀,課堂提問中的“專業戶”現象等,切入點不大,有些甚至還有點“小題大做”——因爲其中的不少“故事”或者“事故”,很多“廬山中人”的我們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驚,習以爲常,但是火眼金睛的作者們卻能夠從現象入手,層層剝繭,絲絲入扣,直抵問題的癥結。《家庭作業該誰批改》一文所言事實幾乎地球人都知道,家庭作業早已不僅僅是孩子的作業,真的演變爲一個“家庭”的作業。所以有專家曾經痛言,在中國,只要孩子入學,這個家庭從此就開啓了一扇沉重的大門,這個大門的名字叫“災難”。雖然言過其實,但是道破了教育的部分事實。此文作者不是宣泄和詛咒,而是平心靜氣地分析家庭作業的原初目的,分析“家庭”全員參與作業處理的危害,條分縷析,鞭辟入裏,令人心悅誠服。不僅如此,文章還以教育名家的教學實踐爲示例,就家庭作業的設計和處理給老師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能反對,能批判和摧毀;又能立新,又能建設和創造,這是本書的一個優勝之處。也是目前中國教育問題研討中緊缺因而是迫切需要的東西。

《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是由很多個小故事組成的,這本書,針對課堂教育、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僞責任”,逐一加以揭示,並闡述真正的責任。讀了之後,我感慨良多。教育充滿每個細節,每一個細節都是生命的零件。在於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小事,每件事都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我一直以爲自己是查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但現在我意識到,他用自己的愛讓每個學生都有和我相同的感受。或許,查老師沒有思考過最喜歡哪個學生,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認爲,自己是查老師最喜歡的那個學生。”這是一個孩子長大後的回憶。讀了上面的文字,我覺得查老師是一位成功的老師,讓每個孩子都以爲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是自己,這裏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師愛,又有着了不起的教育藝術和智慧。

優秀的老師會充分利用和學生在一起的所有機會,迅速捕捉髮現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個孩子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每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平庸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獨具的秉賦、特長,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瞭解孩子。

在老師印象裏,往往是一些比較優秀或者比較調皮的孩子關注比較多,而另外一些表現平平的孩子容易被老師忽略,就在那次才藝展示中,我發現很多平時沉默的孩子都能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我們要加倍認真的看清這些孩子,細細品味,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多多鼓勵,做他們的朋友。

有些孩子的才華已經顯露,而有些孩子的才華還是冰山一角。這就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讓他們發現自己、欣賞自己。我們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具備某種潛質的人,他們發現了自己的不同尋常,也會看到別人的優秀。

一直都說,教育是件良心活,作爲老師,我們要做孩子們的天使,在教育中給予他們關愛、呵護;而不是做孩子們的上帝,支配着他們的生活,使其不得開心顏!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後感

時光荏苒,一學期的時間就這樣在指尖流逝,踏上人民教師這條路已有半年,《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 其實半年前已讀過這本書,今天再看這本書,有了更深的體會,那就是作爲教師的責任。

當時拿到這本書,給我最震撼的一節是“請喊學生的名字”,當半年前第一次踏進教室,面對一張張稚嫩而陌生的臉,我膽怯了,我不認識他們,我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作爲他們的班主任,我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覺得對不住人民教師這個稱號,特別是當你走到一個孩子跟前想和他交流,而你卻不知道他的名字時,更加的無奈。當我詢問孩子姓名時,也看到了孩子眼中流出的傷心。“每個名字背後都凝聚着一個家庭的希望,遙想他們最初的誕生,無不是充滿希望,傾注溫馨,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包含着對一個新鮮生命的所有祝願。它是每個來到這世上的人收到的第一份禮物,並將一生與這份禮物相擁相輝。”爲了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每一個孩子的名字,我每次發本子喊着學生的名字,走到他的身邊,看清他的臉,然後把本子交給他,幾次下來,我能記住大部分孩子的姓名,慢慢的我也有了自信的資本,我叫的出你的名字。我看着一個孩子,叫出他的名字,他臉上也洋溢着開心。從一開始覺得叫不出孩子的名字丟臉,到後來慢慢發現,其實這就是責任,當你走上這條神聖的道路,責任心油然而生。

有位教育專家說“人生有兩個世界,一是成人世界,二是兒童世界。教師是成人世界派到兒童世界的使者。”從教半年來,酸甜苦辣,各種體會。令我最傷心的一次是家長的一通電話。從幼兒園剛上來的小朋友,他們的小手總是“閒不住”,不管上什麼課,他們的手總是在玩各種“玩具”,爲了杜絕這種現象,我採用朋友教的一個辦法,嚇唬他們,沒收他們的“玩具”,經此一嚇唬,大部分小朋友上課能坐端正了,這讓我很欣慰,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不聽話的小朋友。小易,平時也算一乖巧的女孩子,那節語文課,她的小手總是不停的玩的鉛筆盒,友情提示下還是不聽勸。我說“事不過三,再讓老師發現有小朋友不好好聽課,玩鉛筆盒,老師就要沒收了”,我繼續上我的課。孩子的世界總是純真的,其他小朋友發現小易還是在玩她的鉛筆盒,向我告狀,我有點怒了,沒收了她的鉛筆盒,總算課堂又恢復了安靜。就這樣等到放學後,我收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開場白就是把我罵了一頓,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手足無措了,難道我努力教育好這個孩子錯了嗎?後來和朋友傾述這件事,朋友說“又不是你的孩子,你何必呢。”是啊,不是我的孩子,我何必呢?我想這就是教師的責任心使然,他們不是我的孩子,可我早就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了,就算家長不待見我,我也不忍心放棄這個孩子,教師的責任就是教師的良心,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這麼做。

我想最好笑的事就是期末考試了,期末考試前的那晚,我沒有睡好,想來也比較有趣,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自己參加期末考試的時候也沒有那麼緊張,這一次我卻緊張的睡不好,一年級的小朋友第一次參加期末調研,我擔心他們會發生各種狀況,我自己也笑話自己,後來發現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那一天他們很乖,心裏甚是安慰。我想其實這也是責任心使然。

教師的責任何其多,這半年的點點滴滴也只是滄海一粟。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老師從事的就是“花”的事業。我願用我的關愛和真情去澆灌每一朵小花,給予他們信心和勇氣,付諸強烈的責任心,爲他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3

她已是80歲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學生涯。至今,她依然活躍在語文教學改革的第一線,堅守“在講臺上用生命唱歌”。她深愛着學生,癡迷着語文教學。“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她用這樣的話語不斷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勵着更多的青年教師。生而爲人,她是師之典範——於漪。

對於我,立志要做一名語文教師的師範生來說,最早接觸於漪先生,是在學校的圖書館裏。“教文育人”“文道統一”於漪先生的經歷讓我知道所謂“上輩子殺過豬,這輩子教語文”不過是一句戲言,做語文教師也可以如此的崇高與偉大。

走上語文教學工作的崗位不過短短几年的時光,初爲人師的忙碌、挫敗與無奈,讓我一時忘卻了這位當年堅定我從教理想的領路人。這個月再次捧起先生的《教育的姿態》,細細讀來不免感慨,時過境遷,對先生思想的領悟不覺也有了變化,唯一不變的,卻是那爲人師者,先生那偉岸的典範之態。

在當今時代下,教育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教育幾十年來的發展“成績巨大”卻也“亂象叢生”。先生以一身之力,振臂高呼。她於迷茫中指點迷津,於喧囂中展現浩然正氣,於亂象中堅定教育之魂。她幾十年來親歷中國教育的第一線,她屹立於層層改革之外,直指社會價值觀的功力取向、大衆媒體的娛樂宣傳,她對“選秀”比賽的主辦者、各種媒體發出了拷問:除了賺取金錢,這些比賽還賺取了青少年的時間和青春,賺走了他們的是非判斷,讓他們執着於“一夜成名”的幻想,他們賺走了學生的未來,心何以安?不僅如此,先生還直指學校辦學的 “泛技術化”問題、校外教育問題、教育話語權問題等等,錐心的憂思,竭誠的期望,先生滿懷熱情的“構建學校的價值取向”,爲學校教育明確價值定位——培育有中國心得現代文明人,先生承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先生的典範之姿更體現在她站在人性的高度和文化的高度去關愛每一個學生。“要從心底裏敬畏孩子的生命”,生硬的灌輸走不進孩子的內心,空洞的說教起不到治本之效,機械的操練也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孩子心靈的發育和成長“由情而理,由直覺反應而本質探究,由低級而高級”,作爲語文教師要讓文字具有情感的溫度,讓觀點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讓閱讀成爲暖心之旅,唯此,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走進他們的心靈,滴灌學生的德行與智性生命成長。

做有“精氣神”的教師,“做一輩子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掩卷而憩,先生之姿猶在,就讓我循着典範腳步,更堅實地邁向教師之路。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4

尊重生命,尊重學生,把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舞臺,也許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可它成爲我們的教育思想了嗎?它體現爲我們的教育行爲了嗎?郭思樂生本教育從“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引申出“以人爲本,以生命爲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強調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爲了學生作爲教育價值原則。生本教育的目標“以學生的生命價值爲出發點”,其目的是“以學生的生命價值爲體現”。強調不能壓抑、控制人的自然生命。強調人的生命價值和智慧價值。一反“超越生命,超越人的自我發展的追求”的教育。

杯子裝水,原本平常,郭教授卻能從中發現智慧。杯子越薄,邊薄,裝的水越多。邊是“體”,裝是“用”,而教學的目的如同讓學生用杯子喝水,老師的教是“體”,學生的學是“用”,邊薄水多,就是教少而學多;反過來,教得多,就學得少。老師把一切講得通透,學生還學什麼呢?所以郭教授認爲,教師的角色只是“培根”,知識也好,德行也好,教師只是讓它們在孩子們的心中紮根,接下來就是孩子們自己的感悟。所以生本的課堂是先做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課堂上老師說得少,學生就說得多,老師做得少,只是引導學生觀察、活動、閱讀、思考,學生從中感悟了,就形成他們頭腦中穩定的精神財富。一切相信學生,高度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老師是依託學生資源,喚醒學生,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讓他們自主地學習。學生成爲教育真正的主人,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生命精彩的舞臺,這不正是教師職業意義之所在嗎?

生本教育強調把可以交付的教學交付給學生。教師儘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去解決問題,把可以託付的教學託付給學生。此時,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中,他的潛能得到激發,他的天性得到發展,他的收穫像鮮花怒放。這樣的依靠學生、爲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就是生本教育體系。它正如着名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下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種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生本課堂強調把學生作爲教育資源來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全部既有經驗、智慧、知識和學習內在積極性都以成爲教師的教學所用,以成爲動力之源,能量之庫。

生本是一種理念,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在踐行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這樣的問題,那樣的困惑,就讓我們從諦聽教育的春天一書中獲得更多的教育智慧吧。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5

這個暑假,學校發給老師們人手一本教育專家林格所著的《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一看書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沒有用的》,心裏充滿了疑惑,急切地想把書看完。

這本書的書題“教育是沒有用的”,其實這裏的“教育”所指的是“傳統教育”,並不是指所有的教育。他對傳統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進行了批評,繼而提出了新的適合學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當今教育的困惑,即學生的厭學。接着指出導致當前中國學生厭學的三個非體制原因。後面幾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學案例闡明他的教育觀點和方法。主要是教育者從生命發展規律出發,怎樣用心靈引導孩子的心靈,激發生命本來的潛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對於“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這一點,我是有深切的感受。中國傳統教育有個特點就是“說教”,一提到這個詞,大家腦袋裏就浮現一個畫面:長輩在訓斥,晚輩唯唯諾諾地聽,完全沒有平等。現在有一部分家長、老師有所覺悟,但整體上還是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學生沒有平等話語權。

其實改變一個人的行爲就是要從改變他的內心開始。比如有些人沉迷網絡,那樣連續上網真的很辛苦,但是他們自己不覺得。如果單位要他多加班,他會覺得特別累,因爲他心裏不平衡。所以如何讓學生不是爲了父母讀書,而是自己要讀,還真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7月31日,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學家錢偉長逝世,又引發了去年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辭世後社會發出的感嘆“爲什麼現在就培養不出上世紀那樣的人才?”確實,不論社會、家庭的條件,還是各方面對教育的重視,應該說現在都是出人才的時代。中國科學界的“三錢”(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和國學界的“兩錢”(錢鍾書、錢仲聯)的成就,都是“一心評古今文章、兩腳踏東西文化”的“複合型人才”。 錢偉長進入清華讀的是文科,日本侵略中國,他說我要學造飛機大炮,轉學物理,終成文理皆通一代大師。基於自己的成材經驗,錢偉長提出推倒“四道牆”,即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破師生之間的牆,破科系之間的牆,破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

現在的教育,學生從小就不是自主讀書,一切都是家長、老師、升學安排好了,全以功利爲目的。英語是任何升學、晉級都必須的,所以全社會都來學英語。3歲就被父母送到培訓機構學英語的孩子比比皆是,還有更小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學習就是在課堂上,老師給他上課。有的學生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覺得不知道還能幹什麼。這樣學習方式培養的學生,還能指望他能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啊?中國的教育每個人都被卡死了,容不得你動彈的。卡在最底下的是學生,他只能每天在學校、家、培訓班這些地方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作業。很小的年齡就說沒時間,有時有點自己的愛好,卻因爲時間原因只能忍痛割愛。

確實,教育是沒有用的,這種不顧學生的感受、不能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教育不光是沒有用,還是有害的。它不知道打擊了多少學生的自尊心;不知道毀掉了多少學生的想象力;不知道磨滅了多少學生的學習熱情;……

可是怎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傑出的學生,才能提高中國的創新競爭力呢?這個問題牽涉的面太廣了。20xx年溫總理在看望錢學森時,錢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回過頭來看,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據說溫總理20xx年拿這個問題請教國內最有名的六所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他們的回答是:要培養傑出人才,關鍵是教師;要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高校大改革大發展起來之後,應該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還要做強高等教育。

這種回答其實是不能讓錢老和總理滿意的。

確實,以前的大學就做大做強了?以前的基礎教育的教師就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了?我看就是所謂的“做大做強”,什麼都是急功近利,害了教育,害了國家。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藝術教師,看了教育的太多問題也無能爲力,只能在我能把握的課堂,在我面對的學生盡綿薄之力。那麼以後我要做哪些思考和改變呢?

文章提出“家庭教育的無效,是因爲父母說得太多。學校教育的低效,也來自老師們的耳提面命。”確實,要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改錯的時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犯過不少錯,有的現在想來真是可笑,幸虧沒有老師和家長看見。如果像現在,整體生活在老師和父母的眼皮底下,還不知道會認爲,是個思想品德多不好的孩子。很多問題是有年齡階段的,孩子所犯的毛病是相同的。這些問題會像小河不停地流一樣,過段時間一看,問題沒有了。

我們總是很急躁,急於把學生都培養成各方面優秀的學生。其實我們自己中學時,就學過孔子的教育名言“因材施教”,可是真正用於教育的又有幾人?你瞭解自己的學生嗎?你尊重他們的思想嗎?我自己都覺得自從當上老師後,越來越喜歡說,有了兒子後,更是變本加厲,每天都演練“苦口婆心”這個成語。這一年來,我也思考了很多。想一想,學生每天在家裏聽家長教育,到學校聽老師教育,還有上課外班的時間,也是不停地塞。所以一定要留給孩子時間好空間,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在一起,他們自然會開展遊戲,互相交流,在活動中會提高課堂學習中學習不到的能力。

以後我盡力要留給孩子思考和活動的空間,保護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這將是個艱難而長期的任務,希望我的教育能是對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不要辱沒了“老師”這個神聖的稱呼。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6

靜靜地品讀於漪先生《教育的姿態》,其實這本書中並沒有專門論及“教育的姿態”這個話題,但“椎心的憂思

竭誠的期望”、“讓生命之花綻放”、“尋找教師之根”、“一輩子學做教師”、“活在價值體系中”和“記憶與情緣”6個章節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對“教育的姿態”最好的詮釋。作爲一名年輕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動于于漪先生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字裏行間我更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輩教育工作者希望教育要回歸“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發展的誠意。

柏拉圖曾用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話說:“教育是從一個洞穴中把囚徒的靈魂引出來往上升,達到真實之境界。”我想這是對教育對神聖的定義,這會使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對自己從事的事業肅然起敬。前幾天在廣州參加生命教育的培訓,在旅途翻看《教育的姿態》,於漪先生也說:“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是啊,曾經的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老師卻並沒有那麼的“神聖不可犯”,不誇張的說教師成了“高危”職業,我們甚至在自己的權益被侵害時也無法得到合理的維權,我們有了些許抱怨,我們開始對那些因原生家庭出現問題而無法救贖的的孩子感到無力與迷茫,我們開始思考真的是“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嗎?

在機場,我和從事學生心理研究的郭老師閒聊,說起了班裏滿是負能量令我擔憂的小高,他的一句話卻讓我醍醐灌頂,一下子清醒不少,郭老師說:“所有的心理輔導都是建立在信任上的。”其實道理都懂,但當身處困境時,我們更多的是希望能尋求到救贖,在面對的“小高”這個特殊的個體時,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立竿見影,找到一種特效藥去救贖這顆孤獨的靈魂,但此刻經郭老師一提醒,我突然想到了於漪先生在《教育的姿態》中寫到:“教育本是細水長流的事業,最忌諱急功近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我們看西南聯大,抗戰時期最艱苦的時候,培養出了許多人才,幾十年後,現在的院士有很多都是西南聯大走出來的。教育不是你今天種子撒下去,明天就長出來,那是不可能的。教育本來就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陶冶情操。”

那天回去,我把廣州買的特產拿了一些給小高,我塞進她的口袋假裝隨意的說:“張老師去廣州出差,給你帶了點吃的。你記得帶回去吃哦!好了,好好回去上課吧!”看的出來,孩子滿是疑惑,但我卻什麼也沒有說破,就如於漪先生說的:“我們的教育就是要打開學生的心門,教育是教心的工作,不知心無法教心”。小高這個個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將自己的心門封閉了起來,誰都走不進去,那既然如此,我就只能從微小的地方入手。這些手信她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罷,目前我能做的就只有這些,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吧,希望在細水長流的時光裏,我能收穫到小高對我的信任,慢慢打開心門。但在這裏我們需要切忌的是,於漪老師所說的“細水長流”是指有教育行爲的循循善誘而並不能把撒手不管看成靜待花開。於漪老師認爲,一個人知識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彌補,而道德缺陷是無法用知識來彌補的。所以我們在教育中需要去敬畏每位學生的生命,遵循他們的成長規律施以切合身心發展的教育。小高此刻的內心是封閉起來的,如果我們靜待花開那或許在她還不太成熟的自我認識中會扭曲對世界的理解與認識,所以我希望通過自己一些暖心的行爲讓她對這個失望的世界重新燃起希望,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或許小小的手信起不了什麼大作用,但是我想此刻的我就是在孩子心靈深處耕耘,或許今天還不能收穫,但一天天的積累,一次次的努力,一點點的引導,總會讓有些讓我驚喜的,比如昨天課堂上她那認真的模樣,比如她那嘴角揚起的笑……此刻,我堅定地認爲:“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一個雞蛋,從外面打破,成爲了破雞蛋;而從內部打破,則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教師唯有用一顆“愛生”之心掌握其成長規律,對學生的生命心存敬畏,纔會真正地去走近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真正喚醒學生的生命自覺。我想走近於漪先生,細讀《教育的姿態》讓我們更加堅定“用心耕耘,以期收穫”的教育理想。

於漪先生有一句名言:“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說我一輩子學做教師。”願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像於漪先生那樣,在教育這條道路上永遠保持行走的姿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