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通用2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31K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一滴墨水,引發千萬人的思考;一本好書,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人的思想成長靠的是書。寒假時我交了一位好朋友《愛的教育》。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通用27篇)

這位朋友以日記的形式,記敘了少年安利柯一學期以來的事情,以及父母兄弟姐妹寫給安利柯的一些勸戒、教育性的信件,還有每一個月老師給他們講的關於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他處處洋溢着少年那稚嫩的心理,使我懂得了父母對我的愛、朋友對我的愛、兄弟姐妹對我的愛,不管是愛,還是被愛都是幸福的,珍惜別人給予的受,不吝惜你自己的愛,一切都便是美滿的。文章中曾多次描寫了主人公的朋友,比如:卡隆,代洛西。當然還有個壞孩子弗蘭蒂。他們之間有着許許多多的快樂事。他們愛着任何人,甚至是無惡不作的無賴弗蘭蒂,我認爲這個人是作者有意刻畫的,以他爲代表,教育我們不珍惜別人的愛的悲慘下場。

他的言語感人肺腑,特別是每月故事中的《萬里尋母記》。文中,馬爾可在得不到母親消息時,他毅然決定去千里之外的美洲尋母,一個13歲的少年,孤橫跨大西洋,可想而知,那需要多大的意志力與勇氣啊!到了美洲後,事先的計劃出了意外,而這小小少年卻能起死回生,一路打聽母親的情況。那需要智慧的頭腦,強健的體魄。而這個社會經驗不足,體弱多病的少年是如何找到母親的呢?靠的是永不言棄的精神和他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母親往日對他的愛。

他把“愛”這個主題抱得緊緊的。親情,友情,襯托出孩子在愛與被愛中得到的教育,以引人深思。看了這本書,我的心靈得到了洗滌,往日與父母、朋友的矛盾、衝突讓我深深地感到後悔錯誤。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教育終究是基於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完美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我挺喜歡這樣的文字。肖川老師的文字裏也會常常讀到這樣的一種感受。真正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裏就總能流露出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的,確實是”緩慢“然而又是”堅定“的。每一次考試之前的班會課,學校都安排主題爲誠信教育,考風考紀講了又講,誠信簽名也是簽了又籤。然而,作弊的行爲依然屢禁不止。每次年級通報作弊的學生名單時,我的心就揪得緊緊的,生怕聽到自己班級孩子的名字。不明白是對學生不信任還是對自己不信任,總之會有一種緊張的情緒。雖然每次考前動員,我都費盡心思,總要講一些他們之前沒聽過的故事。因爲,我擔心老生常談最後會變成空談。比如這次期末考前,我講了一個留學生到德國去的時候所經歷的一件事。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都能夠順利透過檢查,唯獨來自中國的學生要被留下來詳細檢查,他們不大相信文憑上的鋼印,不大相信身份證是真實的,因爲中國假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他們覺得這個民族他們不敢隨意相信。你在國內,覺得處處防假,經常打假,都習以爲常了。然而,走出國門,你纔會發現,原先,民族的誠信危機已經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尊嚴了。國有國格,人有人格。應對這樣的誠信危機,我們能做些什麼?每一次考試,期望我們都能想到我們的職責。類似這樣的教育很多,我們得不厭其煩地去尋找新鮮的教育故事,因爲我們一向期望孩子們的生命會很美麗,能儘量少沾染一些市儈的污濁氣。

孩子們今後走上社會,會看到很多陰暗面,會遇到很多挫折,會遇到很多與學校所教育的價值觀相沖突的東西。然後,我想,只要每個生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已經得到了生命的教育,那麼,他會明白該怎樣去應對陰暗面,該怎樣去陽光地、用心地對待挫折。

要”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堅持更久。也只有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教育就是這麼一個工作。每帶一批學生,我便投入極大的心力。收穫的就是艱辛與幸福。每次十分疲憊之後,我想,下次,即使再大的幸福,我也不全心投入了。然而,當接手一個班級之後,又不自覺地投入進去了。我發現自己沒法不投入。於是就難免很累。此刻慢慢的也理解這麼一個事實了,我就是這麼一個控制不住會牽掛人的人。也許,這正證明着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呢。

用生命潤澤生命,教育是基於生命且貫穿生命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得時時在場。不能含糊,不能應付。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暑假裏,我認真閱讀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着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書中說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着水槽流下,帶着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後進入玩具鱷魚嘴裏。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啓動了,你可以在裏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規定的方式辦事,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在入校第一天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裏,她充滿了期待,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期待能瞭解一些事物,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着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裏,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複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於是,她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後,又被人認爲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托馬斯先生髮現,孩子學習有困難,本質上是他的學習方法壓根和你不一樣,他具體分析了很多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最後歸結到是現今的學校教育很難適應孩子們多種天賦類型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老師們僅僅重視孩子在有限的幾個能力方面的培養,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潛能被打壓了,從而產生了很多不適應學校教育的差生、學業上的殘疾人,但這些標籤被無情地貼到孩子身上時,孩子們就真正地成了學業上的殘疾人了。

其實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聖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一位叫李聖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爲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國小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爲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爲“拯救差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爲有“學業殘疾”的小孩,並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症或厭倦教室,是因爲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聖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祕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

古今中外不乏許多大器晚成的偉人,中國就有齊白石,年少時只能以木匠爲生,五十歲時開始學習繪畫,終成一代國畫大師;而外國也有愛因斯坦,年幼時數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沒阻礙他成年以後智力的蓬勃發展,“最偉大的發明家”桂冠無可非議地屬於他。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寒假裏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於“生命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長期植根於中國小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展。

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他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透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其次要廣泛閱讀,努力付諸實踐,積累經驗,構建自己的認識平臺。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當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個觀點後,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爲這天這個時代確實是泥沙俱下、萬馬奔騰的年代,有人認爲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

但是張老師認爲: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說:“慢工出細活”,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或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藝術,張老師很顯然給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個字一個詞,字是慢,詞爲藝術。

張老師認爲我們的教育太快,快在那迅速展現而又擦去的ppt上;快在了教師應對這一大羣叫不出名字卻能把課演繹的完美而流暢上;快在了教師與校長們每一天似乎都在忙於應付各種各樣事務性的事務上,快在了教師冷漠地看到教室裏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惱的快一樣,我們這天的學校裏。教室座位整齊,臺下人頭攢動,一派工業化大生產的氣勢。

老實說確實難以看到具有生命個性的人。這也難怪作者所推崇的葉瀾教授不斷的發出呼喚,呼喚教育創新要有“具體個人”意識,呼喚要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中“人”的轉向要從“抽象的人”到“具體個人。說到底快就是到了我們的課堂上都看不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了。

慢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課堂、什麼樣的教育呢?作者眼裏慢是像W老師那樣的:”教師身體動作是慢的,說話的語速是慢的,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說的,日本的佐藤學認爲:”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忙,多給他們帶給創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潛力。教育,作爲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張文質老師倡導的“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爲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務必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帶給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

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裏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說,學校還是小的好。那麼“小“到什麼程度爲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控制在二三百人內爲最佳。博耶又說:“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爲對班級的控制。”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須想不到,在中國有那麼多“名師”能夠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也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厲害的“名師”竟能夠在體育館數千名觀衆面前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也許,從某種好處上說,這正是中國教育勝過美國教育“難能可貴之處”。

如果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困難,信息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一味地強調教學質量,並以此作爲衡量教師業績的標準之一,也是對教師的不公,因爲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的老師畢竟是少數。以”生命化教育“爲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爲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着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盼,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纔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裏選擇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爲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現選一例作以說明。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着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所以讀了這本書,我想給自己,也給我的同行朋友們說一句:讀書吧,朋友!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培根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的文字使我們脫離了未開化的狀態。《走近教育大師》爲我搭設了一個平臺,使我能夠有機會以文字的形式,聆聽大師的聲音,提升自己的心靈。通過讀這本書,便能概覽從孔子到蔡元培,從蘇格拉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張,通讀全篇,受益匪淺。書中共收錄了47位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論,這個數字應該說不小了,但對於人類20xx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其實,任何一部辭書都難以容納所有的教育家。所以,就會深深地發覺:原來教育可以這樣美的。

競爭的時代,家長挑選學校,孩子選擇老師,家長上書,道老師的好、說老師的壞,這些現象已屢見不鮮。可以說一個學校創辦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師的數量與質量卻是學校真正的生命線。

作爲一名新教師,孔子的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句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那道指什麼呢?我理解,應是指社會、政治的準則和做人的準則。而這些準則要理解他,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從少年到白頭。

準則其實是物與俱來的,有的隱藏較深或道理較深,有的則容易讓人察覺和接受。不管怎樣,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們的悟性所經歷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樣,但求道的過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謂“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說現在學校開展的歷史讀書活動,讀書之道,倒並不是真的爲了顏如玉、黃金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擁有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學習就會落後時代,落後於生活。特別是我們做教師的,如果知識不夠用了,那就意味着職業生命的結束。——拿什麼去教學生!既然要讀書,那又要花費許多休息時間,又會出現各種工作上的衝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處於今天的社會中,立於自己的世界裏,我以爲“朝聞道,夕死不可矣”。求道之路辛苦如此,然得悟即死,得與不得,有何區別?求爲何求?我們應體現道的價值,體現求的價值,然後死亦無憾。

當然,理解爲道是自覺,不是自主。朝聞道,夕死可矣,死的是“是非”的我,不是主我。即聞道者可以離開是非之人,進入立行真人世界。這又是另一種境界。

走進書本與大師爲友,走進書本與經典對話,走近這些教育的癡心漢可以讓人少一點浮躁和功利,多一點理解和寬容,更多一點熱情和關愛,可以讓我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讓學校的生命線真正得以延長。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愛的教育》是一本小說,又是一部鉅著,原名《心》。是意大利亞米契斯的作品。它讓我明明白白地懂得了什麼是愛。

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啓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在看《愛的教育》時,我常常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瓦多帕的小愛國者”、“英雄的少年鼓手”、“小石匠”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都歌頌了兒童應具備的純真情感。同時書中也表現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極其良好的環境,培養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其中我比較喜歡“小抄寫員”這個感人的故事,主要寫國小生朱利奧瞞着父親每晚幫他抄寫郵籤。雖然語言樸實,敘述平實,但是朱利奧的懂事與孝順,卻深深地打動了我。朱利奧是個窮人家的孩子,父親收入微薄,爲了補貼家用,除了在鐵路上工作外,他還給人當抄寫員來掙錢。每晚,他都要用大大的正規字體抄寫幾百份郵簽到深夜。朱利奧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每晚看見父親上牀後,就悄悄走進工作間,模仿父親的筆跡開始抄寫。父親卻一直沒發現。但由於過度勞累和缺乏睡眠,朱利奧的成績直線下降。父親很是生氣,但朱利奧沒把真相告訴他。終於有一天,朱利奧在抄寫時無意中碰落一本書,驚醒了父親。父親明白了一切,心中充滿無限的憐愛和懊悔,他抱住朱利奧的頭嗚咽起來。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懂事的孩子,多麼可敬的精神,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爲了幫家裏掙錢,幫父親減輕負擔。面對父親的責罵,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說出口,可他沒有。就連父親責罵他,他也毫無怨言。這多麼難能可貴!要是換成我,肯定忍受不了,試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懂事卻換來了責罵,那多委屈呀!誰會希望一向寵愛自己的父親因莫須有的“罪名”而討厭自己呢?朱利奧的沉默與體諒,實在讓我感動!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令我深有感悟,這本書當然非《愛的教育》莫屬了!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學齡前男孩恩裏克的眼光,從10月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載了國小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凡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父母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轟轟烈烈的,但卻感人肺腑。整部小說以一個國小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這裏有讓安利柯深以爲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樂於助人;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屈的克洛西……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引起了我的興趣,在這本書裏,到底寫的是什麼愛呢?母愛、友愛、真愛、父愛……誰也不會真正知道愛的意義,因爲愛是無限的。在電視裏、報紙裏,有多少條爸爸媽媽在地震中,爲了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不幸被塌落的房板砸死的新聞,這不就是世間最平凡無私的愛嗎?

“愛”是一個很普通的字眼,如爸爸媽媽對我們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的細心教導、同學之間互相幫助……這些小事可能我們看作是理所當然的,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觀察着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愛我、幫助我。在生活中,如果沒有了愛,那麼就像一盤菜裏沒有加鹽一樣,淡淡無味。

愛是什麼?永遠沒有答案。愛可能是在失落時的一聲聲安慰,在成功時的一句句祝福,在發脾氣時的一次次包容……愛每天都在我們身邊,雖然我們有時發現不了它,但愛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可能在你眼裏對別人微不足道的幫助,對他們來說,卻是無比珍貴的溫暖。當你做了一件善事,相信你自己也會感到很快樂。如果只懂得索取,而不付出的話,那快樂就會和你失之交臂。愛在哪裏?沒錯,愛看不見,摸不着,好像空氣,圍繞在我們四周,我們卻沒有察覺。

其實,愛一直如影隨形地跟着我們,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愛,就永遠陪伴着我們。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9

這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明白了教師要具備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潛力,進而纔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爲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爲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爲,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務必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忙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裏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但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裏還有錢我就必須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一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牀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之後,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忙,相互提高。學會幫忙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

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

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是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爲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爲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代替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爲: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爲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爲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暑假中,我認真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世界兒童文學名著,受益匪淺,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愛的教育》又名《一個意大利國小生的日記》,它講述了發生在主人公安利柯身邊的一些故事,以及他在這些故事裏受到的感動和教育。在這些感動和教育裏,安利柯漸漸地成長起來。該書是想讓所有的人們都能夠感動地讀着而成長,懂得愛,懷有善良。

我們國家正欣欣向榮地發展,學校正在對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應該怎樣愛國呢?書中“巴杜亞的愛國少年”告訴了我們答案。故事講到有一個很窮的少年在船上遇到了三個人,他們三個人給了少年很多錢。後來,他們三個人罵起了少年的祖國。少年非常生氣,把錢都扔還給了這三個人,說;“你們這些傢伙侮辱我的祖國,我決不會要你們一個錢的!”他寧可不要錢,也不願別人侮辱他的祖國。少年的行爲深深地觸動了我,這就是最好的愛國主義。爲了祖國,我們應該舍掉自己的一切,包括金錢,甚至生命,永遠維護祖國的利益,我的學習成績在班上還可以,但是還不夠勤奮,尤其是和同學的關係處不好。家長和老師常常教育我,我也想做一個大家都稱道的好學生,但我就是做不好。爲此,我內心非常苦惱。該書的“班級裏最出色的學生,的故事深深地啓發了我,我反覆讀了幾遍,故事講到代洛西每一門功課都是最優秀的,無論算術、語法,還是作文、圖畫;無論什麼事情,他馬上就能領會,無論什麼事情,他很輕鬆地就能完成。但老師常對代洛西說;“你得到了上蒼特別的惠賜,天分很高。可是,重要的是你千萬不要使它白白地浪費掉!”同時,代洛西不但學習好,而且他平時很快活、很開朗,無論和誰都合得來,並儘可能地幫助大家,所以,代洛西和同學們關係十分融洽,我今後一定要以代洛西爲榜樣,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更要有一種努力的精神,否則就會掉隊。同時,一定要幫助每一個同學,與大家平等、誠實相待,做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學生。

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常常一遇到困難就想躲避,意志不夠堅強。書中《意志》一章強烈地感動了我!大家一開始就把斯代地看成笨蛋,認爲他像石頭一樣不開竅。可是,斯代地自己卻說;“只要有一絲氣力,就一定要達到最終目標!”他開始瘋狂地學習起來!不論白天黑夜,不論在家還是在學校,就連散步的時候他都咬緊牙關,提起拳頭,像牛·樣耐力十足,像熔岩一樣固執堅定,毫不放鬆地堅持學習。別人嘲笑他笨,他也不在乎,有人打擾他,他就用腳踢。一開始,他對算術一竅不通,作文寫得亂七八糟,連一篇短文章也不能很好地背誦下來。最後,他能很好地解答問題,課文也能讀得像藝術家唱歌一樣。今後,我一定要努力磨練堅強的意志,面對任何困難,毫不畏懼。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母親是最偉大的,她給予了我生命,同時養育我長大,我柞常熱愛她。書中《我的母親》這一章與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我的母親也和安利柯的母親一樣,爲了解除孩子一個小時的痛苦,她會不惜放棄自己整整一年的歡樂,爲了孩子,她會不惜去乞討,爲了救孩子的命,她甚至寧可自己被殺死!今後我一定要珍惜我與媽媽之間的感情,永遠永遠愛她!

我熱愛《愛的教育》。它讓我懂得了怎樣去做一個出色的學生,懂得了要熱愛自己的母親,還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讀書心得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20xx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 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着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本書中談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着水槽流下,帶着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後進入玩具鱷魚嘴裏。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啓動了,你可以在裏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裏,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瞭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着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裏,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複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於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後,又被人認爲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聖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聖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爲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國小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爲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爲“拯救差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爲有“學業殘疾”的小孩,並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症或厭倦教室,是因爲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聖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祕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它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現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同的方法。 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這本書值得一看。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讀書心得

最近,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現,儘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儘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推進了那麼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首先,學生從國小到中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下來,等於一個吸了煙的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黃肌瘦,弱不禁風,再加上要經過那些月考、學期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一個大學畢業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大學畢業就進棺材,這叫做讀書死,生活教育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學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讀書。

由此,作爲一名教師要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着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衆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

作爲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爲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當代出類拔萃的偉大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是他一生心血築就的紀念碑。人們在這紀念碑面前,可以玲聽到許多燴炙人口的有益教誨;可以汲取到許多用來豐富和指導自己工作的理論和經驗;它可以作爲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啓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人的教科書、素質教育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鑑。我選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話,來談談我讀書的心得。

一、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形成情緒高漲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

我們上課時有時說"這堂課上得很沒勁"。原因也許不同,但教師講課時激發不出學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教師對教材講述的含糊不清,針對性不強,以至於在孩子們那裏形成了一種沉悶的感覺。教師對教材無所謂的態度,立即會傳遞給學生,這樣一來,教學內容似乎成了架設在師生之間的一條鴻溝。面對着難以逾越的寬度,試問學生怎麼能精神得起來呢?在這樣的課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內容豐富的課來學生本不需要緊張,但卻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憊,也許只有下課鈴才能讓他們更興奮一些。

學生對學習的熱切願望,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動力。培養這種願望與學校整個教學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而它的實現首先得依靠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與激勵,作爲教師的我們,更要時刻注意克服那種令學生昏昏欲睡的課堂語調,用飽滿的熱情激發學生求知的動力。

二、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學校裏會有這樣的場景:教師正講解一個新的教學內容,學生們認真聽着,講述結束了,教師問學生:"有什麼問題嗎?"教室裏一片沉默,於是教師得出結論,新內容學生們都搞懂了。但是當教師把學生單個叫起來,讓他複述的時候,往往又根本講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教師不得不把剛纔講述的內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講述之前,教師常常不無憤怒地對學生們說:"既然你們一點都沒懂,爲什麼剛纔不提出問題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常氣憤學生的不懂裝懂。可是,在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後,我不得不承認是錯怪學生了。其實,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學生們根本無法判斷他們對新內容是理解了還是沒有理解。因爲在講課之初,教師並沒有明確告訴學生,在學習這一新內容時,他們應該理解什麼,在思考過程中應達到什麼目的。

思考的過程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才能成爲名副其實的腦力勞動。教師越是善於把學生的思維活動賦予解決問題的性質,學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積極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學習中的阻力和困難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腦力勞動的過程也就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難的過程。那種認爲把教學內容講得越清楚,越明白,學生的問題就會越少,他們的知識就會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師,是大錯特錯的。好老師決不會越俎代庖地替學生解決難題,他們對學生的關心首先表現在讓學生明白擺在他們面前的困難是什麼,要想克服困難,不僅僅需要孩子們集中極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們付出極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識,不僅僅要在學生面前揭示教材內容的本質,而且要教給學生怎樣思考,讓他們獨立地,自覺地深入到教師的詳細講解中來。

學生被動,消極地掌握住的知識,對學生思維發展起不到多大的影響,而是讓他們扮演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積極主動收穫的知識,不但讓人深信不疑,更會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三、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

作爲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儘管有時我們爲他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可他們並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願違,收到相反的結果。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乎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作爲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爲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讓他經常具有作爲智力勞動者的自尊感,作爲公民的自尊感,作爲自己父母兒女的自尊感,作爲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績而變得美好起來的個人的自尊感。我們要讓學生經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穫。 讀了這本書後,我不但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他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誠的心、火熱的血、堅強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每個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發展的空間,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爲有用的人才。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20xx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着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本書中談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着水槽流下,帶着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後進入玩具鱷魚嘴裏。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啓動了,你可以在裏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裏,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瞭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着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裏,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複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於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後,又被人認爲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聖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聖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爲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國小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爲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爲“拯救差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爲有“學業殘疾”的小孩,並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症或厭倦教室,是因爲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聖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祕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它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現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同的方法。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這本書值得一看。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重視學會學習,終生學習,以人爲本,注重人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特別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達到人人蔘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的途徑。教學過程中體現新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是對以往注重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觀念的挑戰。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乃至學生終生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語文教學的合作性是指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爲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旨在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教學活動。它以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來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生生互動的形式,凝聚了集體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於優勢互補,縮小個體差異;教學的合作性主要表現在: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教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在討論中一般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自己擅長的形式(如讀、畫、唱、演等)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爲。其他語文實踐中的合作會更加充分和自由,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研究。這個夥伴可以是老師、同學、家長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對象的廣泛性,有利於學生開闊視野,學會與人相處。

教學的探究性。語文教學的探究性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類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的教學活動。語文教學中探究的領域十分廣泛,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可以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學生感悟學習方法的過程,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凡是學生產生疑問的,都可以作爲探究的對象。兒童的思維和認知具有獨特的視角,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師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承認差異,不搞統一標準。

我是語文教師,我在語文的田野裏,耕耘每一寸土地。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名教師的素養的高低決定了他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他的文化底蘊、他的教育追求、他的教育智慧的高低決定了他是否能擔負我們這個時代的教師使命。一名教師要想真正地成爲學生成長的引領者,成爲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具有世界意義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提出了“終身學習”的觀念,它幾乎無可爭議地被全世界的人們接受了。教育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浸透着對人文精神的永無止境的探究完善過程。爲此,我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永不停息地學習。

新的時代賦予教師職業道德新的內涵,師德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政治說教,而是深刻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格的具體體現。只有堅持不懈的學習,才能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內在的精神氣質,才能完成好育人的神聖使命。一個教師書教得好,學問做得好,自然具有人格的魅力,自然受學生羣體的愛戴和尊敬,教師在人格上贏得學生的心,學生便會產生仰慕之情並心悅誠服、心甘情願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在美國,有一本家喻戶曉的雜誌《幸福》,有一期雜誌的封面上,醒目地寫着一行大字:“要麼學習,要麼死亡!”這句話引發了人們廣泛而深刻地思考,被全世界的各種媒體競相引用。因爲它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就是“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條件,學習就是我們每一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開啓繁榮富裕、文明幸福之門的金鑰匙。我無悔地追求着我的職業。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今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條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能力,進而纔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爲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 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爲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爲,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須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裏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可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裏還有錢我就一定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牀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後來,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爲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爲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爲: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爲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爲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讀了《教育的經濟價值》這本書後,引起了我高中時代的一個回憶:在一次8000多人的全體師生大會上,羅校長說的一句話:“一個人的知識是和他的財富是成正比例關係的。”從而也使我想起我家鄉一個真人真事的經典千萬富翁,他是我老師的一個國小同學,因爲我和我老師關係好,每次回家鄉我老師都和我到他家玩,他的成功經歷是我親自從他囗中聽來的,真實性可靠。他的起家是從一次偶然的大便開始的。事情的經過我用第一人稱寫較爲逼真些,具體如下:

我二十歲的時候自已到深圳找工做,找了幾天都沒找到,身上連食飯都無錢了,睡了幾晚天橋底,真是面臨絕境,又沒有朋友老鄉認識,不知如何是好,暗自流淚,第8天中午去公廁大便,剛好想推門進卡位,突然從我身後跑來一箇中年人可能是拉肚急到不得了,我看見這位中年人急成這個樣子就主動禮讓給他先,反正自己也不急,讓他也沒關係,當時這樣想。誰知那中年人完事後出來全身舒服極了!看見我還在門囗等着!千多謝萬多謝我!誰知等我解完大便後那位中年人又在門囗等我,我問他還有什麼事,他問我做什麼職業在哪工作,我把當時的困境說給他聽,後來他臨走的時侯說:“我給你二十塊錢,就用這錢去收一些舊廢紙或在路邊拾一些廢紙皮,然後拿到我給你的地址,我會安排人幫你收購,”說完就走了。當天我就馬上行動按他吩咐的去辦,賺到五塊多錢,堅持了三個多月,也賺到一些錢,當然不多,三個月後的一天那中年人又出現在我眼前,他見我挑了一擔舊廢紙就問我:“後生仔你怎解這麼蠢?你每一次拿來的廢紙都那麼幹,不會滲些水進去嗎?會重些,賺多點錢!”我當時即刻答他:“我窮還窮,決不會做出這些缺德的事!”他聽我如此回答,即刻拍拍我的肩膀說:“明天上午9:00到我廠上班!”當天我有一種前所沒有的開心,終於找到一份工作,不用那麼奔波了!第二天我去上班才真正知道那中年人原來是該造紙廠的香港大老闆,就這樣我在他廠整整做了3年,我工作表現非常吃苦勤快,在廠的爲人也絕對一流,博得老闆的高度信任!其實在廠的3年裏我基本學會造紙的技術,每天晚上拼命學習!有一日老闆叫我去他辦公室,我以爲他知道了我在偷學他的造紙技術,到他辦公室後,他指着檯面那一大把錢說:“這20萬你拿着,回到你家鄉開一間小型造紙廠,這錢不用你還,以後有困難再聯繫我!”當時我真不敢相信眼前是否在做夢!我掌握了技術後天天都想以後一定自己開一間造紙廠,可是沒有資金而發愁!今天終於機會來了!貴人出現了!第二天我拿着老闆的20萬對老闆說:“以後我一定雙倍還給你!”到目前我開的造紙廠是家鄉最大的廠,已有20多年的歷史,全市人都在用我造的紙,稱我爲“大便紙老闆”。

爲什麼把以上的故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呢?就是因爲我讀了《教育的經濟價值》後,其中作者有一個觀點“無論爲了道德陶冶或爲了情趣培養所付出的代價,都在經濟分析範疇之內”。 這個觀點令我深思,我家鄉這位千萬富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簡單正常不過的禮讓居然創造了他人生的奇蹟,創造了機遇創造了財富創造了經濟價值,一個字:“神!”,爲日後的發展邁下巨大的經濟價值空間。又淡到我們教師本身吧,我們所教過的學生不可能個個都考上大學,既然如此我們就要重視學生的爲人、人品、道德、情感、愛心、感恩、禮讓等高尚品質的教育和培養,才能更好地體現教育的經濟價值。其實作者的觀點也很明白:通過各方面論證教育與經濟價值的正比例關係,主張大至一個國家的發展甚至細到每一個人一定要重視教育,大膽地爲教育投資。我們作爲教育工作應知道: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相齊並重,一樣可體現出教肓的經濟價值。我們不是常常聽說,某某以前讀書成績很差,現在很會賺錢,成爲什麼老闆嗎?這其中的原因在哪裏呢?故我們不但要傳授學生知識文化,還要培養學生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能力和運用知識等各種能力。

以上是我讀《教育的經濟價值》的一些個人淺感,謝謝分享!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讀了《教育的經濟價值》後,其中作者有一個觀點“無論爲了道德陶冶或爲了情趣培養所付出的代價,都在經濟分析範疇之內”。這個觀點令我深思,我家鄉這位千萬富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簡單正常不過的禮讓居然創造了他人生的奇蹟,創造了機遇創造了財富創造了經濟價值,一字:“神!”,爲日後的發展邁下巨大的經濟價值空間。又淡到我們教師本身吧,我們所教過的學生不可能個個都考上大學,既然如此我們就要重視學生的爲人、人品、道德、情感、愛心、感恩、禮讓等高尚品質的教育和培養,才能更好地體現教育的經濟價值。其實作者的觀點也很明白:通過各方面論證教育與經濟價值的正比例關係,主張大至一個國家的發展甚至細到每一個人一定要重視教育,大膽地爲教育投資。我們作爲教育工作應知道: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相齊並重,一樣可體現出教肓的經濟價值。我們不是常常聽說,某某以前讀書成績很差,現在很會賺錢,成爲什麼老闆嗎?這其中的原因在哪裏呢?故我們不但要傳授學生知識文化,還要培養學生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能力和運用知識等各種能力。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涌現出來,社會勞動出現了許多新特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了新的實踐土壤。但是,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服務性勞動、科學研究勞動、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經營管理勞動,由於都不直接創造物質產品,都不創造價值。這一原創含義,與現實經濟活動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遇到了一系列挑戰。

教育的價值在這時凸顯出來,教育不僅僅關乎政治,還有經濟,物質與文化。21世紀不再是硬實力的抵抗,而是教育軟實力的拼搏。如何讓教育的經濟價值最大化,這是我們每個國人都要深深思考的。“中國夢”,讓中國強大起來不再是一種夢想,而是事實。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舒爾茨(T·w·Sohultz,1902-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1979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公認的西方教育經濟學的人力資本理論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

舒爾茨爲農民之子,生於南達科他州。早年以撰寫有關農業經濟方面的論著而聞名,對農業經濟深有研究。舒爾茨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等高等學校任教多年,是經濟學教授,擔任過依阿華州立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的主任。還曾擔任過美國經濟學會的會長,美國國際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理事,多次擔任過美國政府的經濟顧問,在聯合國一些機構裏也擔任過職務。他以農業經濟學家立足,對人力資本、經濟不發達國家的開發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自本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舒爾茨主要致力於人力資本理論的研究和著述。1959年,發表了他人力資本理論的第十篇論文,題爲《人力投資——一個經濟學家的觀點》,登在美國《社會服務評論》雜誌上,這篇論文成爲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初步形成的標誌。1960年舒爾茨擔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時,作了一次以人力投資爲核心內容的演講,頗有影響,致使不少學者把這篇演說詞作爲人力資本理論體系奠定基礎的重要標誌。實際上,它與上述1959年的那篇論文的內容是一致的。這篇論文,以《人力資本的投資》爲題,於1961年刊登在《美國經濟評論》雜誌上。他在該論文中分析了傳統的經濟理論不能滿意地解釋許多國家經濟的迅速增長,他指出人力投資是這種經濟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認爲人的素質的改善(經由正規教育、成人教育、在職訓練、健康及營養的增進)是促進這一國際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1960年,舒爾茨寫了一篇《用教育來形成資本》,登在政治學雜誌第68捲上。1961年,他應美國全國教育研究協會之約寫了《教育和經濟增長》,登在美國全國教育研究協會的年鑑裏。1962年,他又寫了一篇《回顧人力投資的概念》。1964年,他寫成了《教育的經濟價值》一書,上述這些著述構成了人力資本理論體系。

《教育的經濟價值》(The Economic Value of Education,1964年),全書譯成中文約6萬字,124頁。

本書的論點是:人們自我投資以增加生產能力與消費能力,而學校教育乃是這種人力資本的最大投資。本書的結構是:作者序;第一章“教育的經濟成分”;第二章“教育費用”;第三章“教育的經濟價值”;第四章“有待商榷的問題”。

作者在序中指出,教育經濟學乃是一個新興的科學領域。作者在1956—1957年,對這個領域的研究興趣日益濃厚。當時使他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他用以測量資本和勞動的各種概念,對於解釋歷來生產的增長問題並不適用,通過研究,使他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好多美國人把大量資本用於人力投資。舒爾茨認爲,這種人力投資對經濟增長正發生着深刻的影響,而人力資本的關鍵性投資在於教育。

舒爾茨認爲,人們的大部分能力並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兒童初入學校就能獲得的。這些後天獲得的能力,大得足以徹底改變通常用來衡量儲蓄的標準和當前資本形成的過程,它還足以改變工資和薪金的結構以及勞動收入和財產收益的比率。在經濟發展方面,在工資和薪金結構方面,在個人收入分配方面,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着的一些疑難問題,如能認真考慮人力資本投資,那麼上述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根本的解決。

在“第一章教育的經濟成份”中,作者認爲教育的某些屬性可以用經濟的觀點來加以說明,教育的經濟知識在制定國家和私人的教育決策中確實起了應有的作用。其中對於資源的分配問題,作者認爲,就國家整體而言,這個問題本身要求我們從全局高度來看待教育,從經濟效率角度來檢查上述決策是否有效,要看用於教育事業的資源,分配得是否合適,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應以保持教育事業質量達到最佳程度爲宜。

舒爾茨認爲,教育是具有特定目的一個集合活動。儘管教育機構不具有傳統工業的某些經濟性質,但從學校教育能增加學生將來收入這一點來看,它具有投資性質。他認爲,教育機構和傳統工業部門的區別,並不排除把經濟分析用於教育。

舒爾茨在分析學校教育的“文化”性質和“經濟”性質時認爲,人們的謀生方式以及爲之服務的經濟,乃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的基本組成部分,在現代經濟和大學教育中,科學技術同樣如此重要。並認爲,無論爲了道德陶冶或爲了情趣培養所付出的代價,都在經濟分析範疇之內。他認爲,學校教育的價值就在於它能造福於人,由於學生的利益在將來才能獲得,從而學校教育就具有投資性質,作爲一種投資,它不是影響將來的消費,就是影響將來的收入。學校教育的消費成分,其耐久程度甚至比耐用的消費品還耐久,成爲將來滿足的源泉,學校教育的生產成份是一種知識技能的投資,它增加將來的收入,因而也與其它物質生產的投資具有同樣的性質。學校中以獲得能力的形式出現的投資,是人力資本投資。人力投資種類繁多,數量越來越大。舒爾茨認爲,勞動生產能力首先是已經具備的生產手段,我們就這樣“塑造”我們自身使之形成“人力資源”,這就是投資的結果,而學校教育投資是其中最重要的投資。他認爲,把學校教育視爲一種投資進行研究,這便爲經濟學提供了新知識的重要來源。

在第二章“教育費用”中,舒爾茨認爲,拿教育費用的全面概念來研究學校教育費用,好處甚多,研究人員長期感到困惑不解的一系列教育問題會迎刃而解。舒爾茨認爲,用以往的“學校經費”這個概念來確定教育的全部費用是不夠妥當的。他主張拿教育費用的全面概念來進行研究,這個概念即指學校教育的“全部要素費用”。這種費用,除包括學費和其他明顯的支出外,還包括由就學兒童家長繳納的地方學校稅,包括由家長對兒童就學的社區學校的饋贈和偶而有家長把加入公司股份的“放棄利潤”撥給兒童所在學校的捐款;大多數中等和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在他們完成初等教育以前已經能夠謀生或謀得職業,這樣,學生求學時期就存在一個機會成本,其數額等於學生放棄的收入。人們已經注意到,在教育方面有許多困惑不解的問題,而放棄的收入則爲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堅實而合理的解釋。

在第三章“教育的經濟價值”中,作者首先從教育機構的職能闡述了教育的經濟價值:(1)科學研究的職能,帶來知識進步和經濟增長;(2)發現並培養有才能的人,這種投資與爲勘探地下寶藏必須付出費用頗相類似。(3)學校教育增進人們的能力以適應隨經濟發展而來的就業機會的變化,成爲促成各種職業適應和空間適應的機動性的源泉。(4)即便是所有學校教育的目的都是爲了最終的消費,教師也還是必需的。爲了滿足這種需求,也應進行人力資源投資。(5)一個國家教育制度的職能之一應該滿足在未來經濟發展中“起着關鍵作用”的具有高等知識技能人才的需要。

舒爾茨還引用了丹尼森(son)、貝克爾(er)、明瑟(er)等人的實證研究成果,闡述了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教育的費用與收益、教育的收益率等,認爲與那種以建築物、設備、財產等爲代表的物力資本相比,近30年來學校教育已經變成更大的的經濟增長的源泉。

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作者提出了14個有待商榷的問題,這是當時教育經濟學的研究中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並不影響舒爾茨闡述教育具有經濟價值的貢獻,並且對人們用經濟學觀點去進一步研究教育問題更有所啓迪。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受益匪淺,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造的教育”、“創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對於我們的教育事業具有許多現實意義。

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頭腦解放、手腳解放、身體解放、感官解放、時間解放、語言解放;二是“勞力的基礎上勞心”;三是“學做合一”;四是“實驗即創造”,創造的本質是活鮮鮮的生命,是活生生的願望,是在於火一樣的熱情,是在於探究的興趣,創造來源於生活的活力、來源於生命的本身。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爲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爲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纔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爲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爲中心,認爲不以生活爲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着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每一位學生成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從書上學到的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真正的創新理念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選集。這是一部論文集,涉及內容很廣,既有德育﹑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方面的論文,也有勞動教育﹑情感教育﹑語言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論文;有論述學校教育的論文,也有論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各種教育有機結合的論文。可以說,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心得的結晶。在書中,他從多角度談了教師﹑家庭﹑社會對學生成長的多方面影響,既有對成功做法的讚揚鼓勵,也有對學校和社會錯誤行爲的嚴厲批判。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從17歲即開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巴甫雷什中學》《公民的誕生》《失去的一天》和《給女兒的信》《學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兒的一封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專著都收在《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裏。

蘇霍姆林斯基在該選集中從多角度論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養共產主義建設者”、“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聰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個觀點是要把青少年培養成爲“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而培養這種人需要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任務,即應使“智育、體育、德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相互交織在一起,使這幾個方面的教育呈現現個統一的完整的過程”。關於德育,他明確指出,“和諧全面發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爲“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要求教師和家長尊重兒童的人格,全面關心兒童。他說:“如果有人問我,生活中什麼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愛孩子’。”他提出了“要讓每個學生都擡起頭來走路”的主張,並努力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學校的牆壁也說話”。他同時指出愛不等於無原則的溺愛,應該用嚴格的紀律和道德規範去要求兒童,並注重通過集體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是啊,我們的學生是一本豐富的書,是一個多彩的世界,是一具活潑的生命體,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爲教師必須愛他的學生,相信他的學生,尊重他的學生,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發揮學生巨大的學習潛能,培養他們無限的創新能力。

讀了這部專著,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衝擊着我的頭腦,讓我的思想在不斷的撞擊中反覆錘鍊,去腐存新。在讀書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對照書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爲,在不斷的對比與學習中,我常常爲蘇霍姆林斯基爲了學生成長不惜餘力的精神而感動。他對學生充滿了無限的愛,而他的這愛,來自於他的人格的魅力;來自於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堅毅的奮鬥精神;來自於虛懷若谷,刻苦學習,頑強拼搏,不斷求實、不斷創新的精神;來自於勇攀科學高峯,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不斷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在教學中實踐活動中不斷充實、完善和發展自我的頑強毅力。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我作爲一名教師所學習所要做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解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相信經過我們不懈地努力,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假期裏再次拜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仍然令我如癡如醉,而後心中對教育事業的熱情燃燒的更旺。儘管當前的教育形勢與蘇霍姆林斯基寫書的年代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我們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就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和體驗。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爲一名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一天總是備課、上課、訓練、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尋求答案。蘇霍姆林斯基爲我們指明瞭方向,解決了這個時間問題,答案是:讀書,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多讀書。確實,我們在自我所教的那門學科裏,學校所發的那本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只但是是入門的常識,在知識的海洋裏,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原先,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持續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就應首先思考清楚的。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理。爲什麼不能在閒暇之餘讀讀手邊的書,爲什麼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驗,爲什麼不能在晚上清閒的時候寫寫一天的教學日記,想想,時間真如流水就這樣荒廢了。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推薦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我的知識的儲備,使自我的知識視野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營養,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衆所周知,、大師的教育素養都是很高的,能夠集文學家、藝術家、書法家等大成於一身,而且具備很好的人格修養。自知距離還很遠,應想盡一切辦法有效地提高自我的教育素養。而靜下心來讀書是提高教師素養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師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讀書不僅對我們教師提高自身素養不可缺少,對我們所教的學生也至關重要。書中提到有關閱讀的事,蘇霍姆林斯基認爲不要因爲孩子成績差,而不讓他閱讀,恐怕會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相反,一個孩子如果不加強閱讀的訓練,是不能提高學習成績的。我認爲,功夫在詩外,中國的古人已講過,這是極有道理的。閱讀,是建立在實踐上的。此刻的一些教師和家長還是沒有改變自我的看法,認爲看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成績,於是禁止讓孩子看這些。其實恰好相反,沒有了閱讀,孩子一味沉浸在做習題的單調中,他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習的潛力的。沒有了閱讀,孩子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就顯得過於單純,如果因爲發生一點不益於他們的事,他們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因此,閱讀近者是對閱讀潛力甚至學習潛力都是一個飛越,遠者則能夠進入這個大環境中,在環境中變得通達,從而產生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古人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23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評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開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範爲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爲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萬世師表”。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內含十分明確,即大衆教育——爲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這一至理格言,這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恆主題。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尋求探索中國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動寫照。他認爲教師應“發前人所未發,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師做一個學生思想和求知的引路人,不做一個教書匠。

“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秉賦,爲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這是陶行知先生作的《自勉並勉同志》詩。他自己的一生正是不斷追求真理,學做真人的典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爲我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學習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豐富的教育遺產,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成爲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種者,人類文明的傳遞者。面對教育的改革,新課程、新理念,每一個教育人都應該冷靜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我們的辦學行爲。負責地對每一個孩子的一生負責,爲孩子的成長、爲孩子的發展,認真履行教師的職責。

一、實施愛的教育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後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裏,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着,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後一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愛的教育中,培養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我與父母通信”活動,使學生們感受父母的愛,從而培養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二、實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涵十分深廣,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從內容上看是動態的,隨環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裏找教育,爲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怎麼做.就怎麼學,就怎麼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

三、實踐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實現。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爲此,今後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爲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以陶行知先生爲楷模,學習他高尚的人格品質,求真求實求創造的教育理念,成爲敬業愛崗、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創新務實的教師,爲培養學生成爲“真人”,並具有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是我們學習、研究、繼承和發展的永恆的課題,是創造型教師及專業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24

寒假來臨,欣喜萬分,因爲能夠有更多時光讀書了。翻開《新課程備課新思維》,情緒是急切的,很想從中攝取新知識,以解決課改實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於是迫不及待地跳過開篇的引言,直接從第一章讀起。瀏覽了幾頁,感覺卻有點茫然。第二天再讀,我改變閱讀習慣,從《序》到《引子》逐句細讀,竟有意外收穫,這些收穫不僅僅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後面章節的資料,而且《引子》所講一位老師的備課故事更讓我悟到許多,個性是“教育無痕”這一點。我不禁感慨:拋磚引玉雖然是典故,但拋出來引玉的可不必須都是磚。

關於教育無痕,教育要“潤物細無聲”,以前在各種理論培訓學習中也有所聞,但都沒有這次體會深刻。我所教的科目是中學《思想品德》,這次讀書悟到:道德教育不是解決“知不知”的問題,主要是解決“信不信”、“行(行動)不行(行動)”的問題,因此品德教育是很需要技巧的。當學生感覺到你在教育他時,就很難讓他堅信。個性是國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期,獨立意識有了必須的發展,逆反心理增強,對成年人的一味說教和嘮叨有牴觸情緒。所以對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應多選取感悟教學策略:教師自我少講或不講任何道理,讓學生自我生成問題,用事實說話,用真實的鏡頭說話,用現場教學資源說話,讓學生感悟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社會關係,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新課程源於生活,新課程爲了生活”。

德育不一樣於其他學科,她應當是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一棵樹去撼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去撞擊另一個靈魂。德育追尋“真、善、美”的境界,課堂教學能夠用多媒體輔助,營造情理交融的完美境界,讓學生在完美境界中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從而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實現教育無痕的境界。《新課程備課新思維》,我讀了很久,認真做了幾千字的讀書筆記,真的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我要從此刻開始反思自我的教學行爲,繼續加強理論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名師學習,不斷提高自我對教學資料的處理加工潛力、課堂組織引導潛力以及評價反思潛力。

努力優化課堂教學操作,“重視課前預設,關注課堂生成”。努力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根據思想品德課的學科特性,採用感悟教學策略,運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動靜結合、交互性強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從自我的世界出發,用自我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我的心靈感受、感悟社會生活,促進學生德行上的自主構建、自主發展。還要努力優化課堂學習心理,靈活駕馭課堂,掌控好課堂教學環節。

作爲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教師,想要隨着課程改革一齊成長,務必要多學習,還要多讀書,從自我面臨的現實情境和客觀條件出發,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自覺地對自我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爲、教學習慣、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進行認真而有效的思考和調整,同時加深對新課程的認識和創新,自覺運用新課程的理論解決教學中的困惑,提高自身的教學潛力和研究素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25

讀罷《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大師的智慧如閃閃爍爍的星光,逐漸映輝在一起。在我的頭腦中形成一束耀眼的光,照亮我的心,指引着我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向。

陶行知老先生認爲兒童應該快樂的,而現在中國的兒童是非常痛苦。固然有許多人才是從痛苦中長大起來,但是成人的責任是應該把社會改造得好一點,使未成熟的兒童少吃點苦,多享點福。我們應該負起責任來,敲碎兒童的地獄,建立兒童的樂園。不夠,我們應該引導兒童把地獄敲碎,讓他們自己創造出樂園來。

是的,現在的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家長、社會就呼籲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而各種輔導班,特長班,名目繁多的各種早教措施,把孩子束縛地嚴嚴實實,沒有半點自由、空間。到了國小,無論孩子接受能力如何,統統一刀切,必須同步前進。即便分層次教學,最終目標也是一學期內必須全面開花。這是違背教育規律的,但是家長、社會不允許孩子暫時落後。爲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於是,老師使出三十六計,七十二變化,十八般武藝樣樣擺上陣來。學生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地步。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我們的教育現實狀況就是如此!陶行知先生主張學生是學習人生之道的人。學以厚生則可;學以傷生是斷斷乎不可的。可是我們的孩子,每天要面對那麼多沉重的學業負擔!還有家長、老師的讓人心碎的殷殷期望。學習是樂園還是地獄不得而知。孩子的學習現狀和我國的教育大氣候不可逆轉,那麼我們作爲教育者到底怎樣讓兒童少吃點苦,多享點福?

那就是變苦學爲樂學!變讓我學爲我要學!最終落實到陶行知先生的學生自治上。

陶行知老先生主張學生自治是學生結起團體來,大家學習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續。從學校這方面說,就是”爲學生預備種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成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我們培植兒童的時候,若拘束太過,則兒童形容枯槁。對!我們就是要給孩子鬆綁。在老師的科學引導下讓他們獨立自主的學習生活,這纔是我們的教育主旨。面對這麼一羣活生生的、製造狀況層出不窮的孩子們,老師怎樣藝術的扮演自己的角色,來引導他們快樂自治?

由此我想起一種民間藝術。四川有一絕活叫做變臉,一扭頭,”唰“變出一張臉,再一扭頭,又”唰“變出另一張。一分鐘之內,”唰唰唰“會變出十幾張不同的臉,或喜或悲,或兇或善;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神氣極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就可以大膽的使用變臉這一絕活。

陶行知說過,社會有三種人:一、是自動要讀書的;二、是經勸導後才願讀書的;三、非強迫不願讀的。我們就經驗上觀察,十人中怕有三人或四人非強迫不行;此外還有二人或三人,有了強迫的辦法就可趕快去讀。所以強迫是必要的。他認爲教育萬能是教育界自欺欺人之說。

的確,學生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只要他沒踏上社會,就永遠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他會犯各種各樣讓你始料不及頭痛犯難的錯誤。他不愛讀書,不愛寫作業,願意搞小動作,願意和同學打鬧等等。如果老師每天怒目而視當階級敵人似的對待他們,這漫長的十幾年寒窗該是一種怎樣的煎熬!記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雕塑家爲一閻羅殿雕塑牛鬼蛇神、凶神惡煞,一年下來雕塑家的臉也變得猙獰可憎。雕塑家很苦惱,便找高人指點。高人指給他一條路,讓他再爲寺廟雕一年菩薩塑像。一年下來他果然面容和善,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由此,我想到一位教育專家說過,你如果認爲學生是一羣魔鬼,那麼你整天生活在地獄裏;你如果認爲學生是一羣天使,那麼你整天生活在天堂裏。這裏可以折射出這樣一個道理,老師的教育教學態度極大地影響着學生的心靈成長。要敲碎兒童的地獄,建立兒童的樂園,變老師說教爲學生快樂自治,老師一定要學會變臉這一戲法。

孩子不可避免的犯錯誤,一味的批評挖苦實踐證明收效甚微。其實轉變一下思維定勢,總是給他一張橫眉冷對,打擊諷刺的面容的,不妨換一張鼓勵信任的笑臉。記得一名低年級的學生哭哭啼啼的找我,說是一位高年級大哥哥每天見他就是一頓毒揍,讓我給他評理。我聽了問清原因,是因爲開學初他罵過他胖子,所以那大哥哥每天見他就揍他出氣。我聽了氣不過,就拉着他怒氣衝衝地找他。走在一百米的距離中我在想,劈頭蓋臉批他以大欺小,警告他以後不準再打他,能解決問題嗎?老遠就看見那孩子歪着頭、梗着脖子,斜睨着眼等着我們,擺出一副不輕易善罷甘休的樣子來。此刻。我心裏電石火花一閃,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把臉放鬆下來,對我的學生真誠地說:”對大哥哥說聲對不起,不該以前罵過他。“那孩子聽了小弟弟的道歉一愣,有點不知所措,臉紅彤彤的,訕訕地說:”沒關係。“並保證以後不再打他了。換了一張臉,化干戈爲玉帛。變老師喋喋不休地說教爲學生自己心靈的感化,這就是學生自治。此招甚妙,何樂而不爲?

自從九十年代周宏把他的聾啞女兒培養成大學生,全國上下旋風一般爭相效仿他的賞識教育。持續時間這樣長,自有它的存在價值。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妨對那些後進生多變幾張臉,針對不同情況多給一些笑臉,多一些鼓勵的話。別盯着人家耳朵後的灰陰着臉不放,捕捉一點學生難得的閃光點,臉放着光地大肆地表揚,讓那些整天灰土灰臉的後進生也嚐到上學學習的快樂,逐漸學會自律,向自主快樂學習靠攏。同樣,對於全體學生,我們都需要時不時變出一張意想不到的臉,給孩子以意外的收穫。讓我們這些老師多提供一些機會,讓孩子嘗試着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學習、生活,把每一天的的學習變得快樂、輕鬆!

老師學變臉,正如陶行知老先生說道”親學生如親子弟!“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26

寒假用心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這本書其中有一章談到教育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說的那樣:“教育沒有情感 ,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爲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作爲一名教師 ,我們的工作對象是特殊的,面對的是學生 ,學生是有思想、愛憎分明的人。而我們的工作和任務是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愛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裏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輕者就此一蹶不振,重者進而憤世嫉俗。所以只有尊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才能擁有一羣燦爛的健康向上的學生,也才能爲學生所尊重。

教師愛學生,其次,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爲人師表還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夢》上所說的換位思考。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峯”,一件事情,從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未必沒有可諒之處。作爲教師,應設身處地的思考,才能解決問題。學生遇到問題時,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應聯合班主任找來家長尋求解決的辦法;如果是自身因素學習 有困難,學習習慣還沒養成的,則可以通過懇談,鼓勵的方法解決。

教師愛學生,還表現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們教育中的民主精神還不夠,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命令學生服從,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太少。我們經常抱怨社會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會民主的基礎是學校的民主。沒有學校的民主,何談社會的民主。所以我們教師應善於傾聽學生的聲音,可以通過談話,適當的引導,適當的鼓勵,這樣才能更多的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更有利於教師在穩固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 工作。

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愛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這是《新教育之夢》給我的啓發之一。

《新教育之夢》給我的另一個啓發是要善於學習,不斷的充實自我。這是成爲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

我覺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任何一個優秀教師都離不開前代人的教育財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我們是在用我們時代語言,用我們的生活 閱歷,同過去的大師們進行心靈溝通,闡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我認爲作爲一個教師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樣,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人格上的感召力。學生對我們教師的期望很高,他們把我們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裏,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那麼他們就會很失望。所以教師對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非常重要。

教師還應努力理解學生的世界,要善於和他們溝通,要和他們成爲生活中的好朋友 。教師還應該要有豐富的學歷,經歷和閱歷,所以教師要善於學習,不斷更新和積累知識,才能教育好學生。

對於年輕教師來說,“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這是作者對我們的真誠規勸,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我們應該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業,以本書中的理想優秀的教師爲標準來要求自己。並且像作者所說的那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嘆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篇27

最近我拜讀了美籍華人留美博士黃全愈先生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此書敘述行雲流水一般,讓讀者輕鬆、悠閒、隨性,這裏沒有繁瑣的、乾澀的教育觀念,也沒有長篇累牘的論述,我厭倦那種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測的論理書。作者以自己的兒子在美國的學習中的“小故事”爲素材,通過一個又一個立體生動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闡明瞭美國素質教育的特點,在對比中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目前教育所面臨的困窘,發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黃先生書中的許多問題很有價值,很有見地,值得我們探討。如“創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懲罰孩子?”等等。

第一章《創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國內,作者就開始讓三歲的兒子接受中國畫的啓蒙教育,兒子的國畫有板有眼、像模像樣。來到美國後,作者把有着繪畫天賦的兒子送進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學習班,可是在這個班裏,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爲老師什麼也不教,只讓學生塗鴉似的亂畫,甚爲不滿的作者立即讓兒子退出了這個“誤人子弟”的繪畫班。可後來,作者通過觀察,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我想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中國的孩子就根本無法下筆。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師,參加課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質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們的素質教育和美國的素質教育究竟有何區別呢?帶着這些問題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看完這本書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國的孩子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科選擇不同的學段進行學習,而我國的孩子只能按年級學習各門功課,可見美國教育重視個性發展;美國的孩子在國小五年級就開始寫調查報告,而中國的學生在上大學時,纔開始學習寫調查報告,可見美國認識到社會對孩子成長作用很大;美國的孩子每到一個地方,社區裏都有球隊可以參加,而中國的學校裏很少有自己的球隊,看來美國比較清楚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培養團隊意識;美國的孩子從國小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搞一個“職業日”,請社會上各行各業,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學校來給孩子們介紹各自的工作,什麼律師啦、拍賣行的拍賣師啦、汽車推銷員啦、消防隊員啦、警察啦、運動員啦、作家啦,等等等等。

從“職業日”裏,孩子們學到的並不主要是幹什麼能賺多少錢,他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社會上的人到底是怎樣存活的?因而,孩子們對職業的選擇從小就是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也能瞭解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受幾千年的陳舊思想觀念影響,“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對社會的瞭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護下把社會想象的過於美好,長大後社會競爭力低下。從這些對比中不難看出美國在教育真正是以人爲本的教育,他們把人看成教育的主體,那麼教育面對的“人”就是學生,也就是現在我國討論的“誰是教育的主體”的問題。當我們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人。

我們正在進行課改,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組織者,以學生爲主體,採用開放式、啓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己動手動腦動手,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極度輕鬆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與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例如我們現在開設的活動課或綜合實踐課就是要培養學生創造力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活動,還可以增加一些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選擇體驗的職位,學會承擔、學會接受。但是,我們對學生所進行的素質教育還僅僅只限於各個學校,學校不可能包容整個社會,它不可能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環境讓他們去感受,去體驗,而社會又沒有積極有效地配合學校,建設相應的設施,開展各種相應的活動,所以,中國的素質教育只浮於表面,還沒有深入。

素質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開放的視野,有創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創我者生”,陶行知先生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創造是教育的核心、靈魂,願中國教育創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樣開得更美更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