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讀書心得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8W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等都是教育名著,本文是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僅供參考。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3篇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一: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這部書,就彷彿跟着作者進入到了教學中未知的“自我”領域進行一次旅行。美國教育家帕克.帕爾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說服力且充滿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們對什麼是教育與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中這樣說: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很多教師非常熱愛教學,但他們卻時常遇到很多困難,並因此感到無助和恐懼。是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初上講臺時如履薄冰的緊張,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應回報時的煩惱,滿腔的熱忱得不到理解時的苦悶,在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面前的無奈。有時,那熱愛教育的心會懷疑、會動搖、會退縮。

作爲一個教師,該如何在熱愛教學的同時又不失勇氣呢?這種勇氣又來自哪裏呢? 帕克以他的實踐經驗給出了我們答案:他提出了作爲一個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技巧之外一個特殊的、不被人重視的領域——教師的內心。他指出了好老師與不好老師的區別:他認爲,好老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而不好的老師把自己置身於他正在教的學科之外——在此過程中,也遠離了學生。而好老師則在生活中將自己、學科和學生聯合起來,也就是說,好的教師具有聯合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複雜的聯繫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好老師形成聯合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在於他們的心靈——即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這樣生動地描述這種聯合能力的:“當優秀教師把他們和學生與學科結合在一起編織生活時,那麼他們的心靈就是織布機,針線在這裏牽引,力在這裏繃緊,線梭子在這裏轉動,從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編織伸展。”他進一步闡述,對熱愛教學的教師來說,教學牽動着教師的心,打開教師的心,甚至傷了教師的心——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教學的勇氣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作爲一個教師,我們很容易理解他的這種所謂的“聯合力”,每一個教師,不論他優秀與否,肯定都過幾節自己滿意的課,這些成功的課是他把自身、學科和學生結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認爲:好的教學來源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對優秀教學而言,解決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問題比技巧更重要。

作爲教師,想要成長,想要做個好教師,該怎樣才能找到自身、學科和學生的最佳結合點呢?以我對本書的理解及自己的教學經驗,我認爲主要有以下三點:

1)勤學習。

作爲一個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教學理論。不僅要向書本學習,還要向生活學習,向我們的學生學習。談到向學生學習,許多老師可能會皺起眉頭感嘆:我們的學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們的學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嗎?當我們的學生坐在電腦前嫺熟靈巧玩着遊戲,嘴裏唱着周杰倫的說唱詞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有優於我們的能力。帕爾默的發現是:教師要讓自己處於不斷的自我更新、自我變革之中。如果不學習,教師很快就會陷入不適應、不穩定、不平靜的恐懼之中。正如《孫子兵法》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裏的知己、知彼主要通過學習。

2)多鑽研。

教師要鑽研教材、教法、研究我們的學生,特別是在備課的時候,要把握教材的要求、重點、難點,瞭解學生的實際認知,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正如那些名師所說:一堂精彩的課,功夫在課外。例如,聽名師於漪老師的課,可看出她的功夫全在課外,首先是修身、好學,而後是管理自己的課堂。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實踐是教學的主要陣地,帕爾默就是以他的導師爲榜樣,在漫長的實踐中不斷反思,尋找到一種與他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學方式的。

3)保持心靈的開放。

帕爾默認爲:對優秀教學而言,解決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比技巧更重要,作爲教師,我們要成長,就必須作一些學術以外的事:交流內心生活。“今天我們怎樣當教師?”——許多人都問過於漪這個問題。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須追求人格的完美。於漪的這種人格的完美與帕爾默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應該是一致的。一個優秀的教師,他的心靈應該是開放的,他有勇氣把他的一切展示給學生,包括他的思想、他的內心世界,他不僅在教學科,而是在教自己——即展示自己。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有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帕克告訴我們,教師的威信、教師在課堂的那種泰然自若的定力,來自教師的內心。當教師喚回了自身的認同和自身的完整時,也就是他的人格趨於完美時,就有機會在學生們的內心獲得默契的迴應和共鳴。因此,教師應該經常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傾聽來自心靈內部的聲音,這樣我們纔有資格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這不只是爲了我們的工作,更是爲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正如帕克所說:“方法固然重要,然而,無論我們做什麼,最能獲得實踐效果的東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們內心發生的事情。我們越熟悉我們的內心領域,我們的教學就越穩健,我們的生活就越踏實。”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熱愛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願我們都熱愛自己的工作,願我們都能找到教學的勇氣、保持教學的勇氣——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二:

最近,讀了加拿大教育家馬克斯.範梅南先生《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一書,對其中教育條件的論述感受深刻。

是的,教育學是應該具備根本條件, 缺少了它們,教育生活就不可能了,至少是不可能成功了。

一、愛和關心孩子是教育學的條件

這是因爲學生不是老師選擇的,老師與學生的聯繫也不是血緣的那種關係,而是非常簡單地,當孩子出現在教室裏時老師與他相見。所以說老師作爲一名教育者必須具備愛心,且這種愛心真是教育者的偉大之處。老師對學生的愛成了教育關係發展的先決條件,大凡一個愛學生的老師總是一個好老師,一個成功的老師。反之,一個不太愛學生的老師其教育生涯總是不成功的。

愛是教育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用心去愛每位學生是教師的職責,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育是愛的事業,只有投入 “情”和“愛”,纔會盡心盡力去幫助學生,才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遵循“師愛爲本”的思想,用愛心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像春雨潤物似的浸潤、感染,關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幫助他們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他們感悟生活,做有心人,從周圍的人和事中汲取有用的養分,不斷地完善自己。愛護每位學生,展現教師人格魅力是我們教師的工作原則。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物質上的愛,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愛是那些愛呢?概括起來就是幾種愛:1、平等的愛;2、理解的愛;3、尊重的愛;4、信任的愛;5、民主的愛。如果我們做老師的做父母的都能經常不斷的與孩子進行民主平等尊重信任這樣的交往的話,那麼我們的教育一定是服務型的而不是管理型的。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一個老師愛他的學生,師生感情好,那麼老師表揚,學生認爲是鼓勵,老師批評,學生認爲是愛護。如果一個教師不愛他的學生,師生關係緊張,那麼表揚,學生認爲是在哄人,批評,學生認爲是在故意找岔、整人。

二、對學生的希望,信任是教育的條件

“我不會放棄對你的希望的,我知道你可以造就你自己的生活”。希望指的是那些給了我們對學生的發展的各種可能性的耐心和忍耐,信念和信任。信任的希望激發了孩子,使他們能夠對自己的發展和前途充滿了自信。在我的教育實踐中,因爲信任而改變的學生數不勝數,一個學生偶而犯小錯,老師對他說;”相信你會該好的,老師對你是信任的”,又是比嚴厲的訓斥效果要好的多。

多年來的我深有體會:信任對師生是雙向調節的,老師對學生信任,學生也會對老師信任。有據話說得好,信則靈,不信則無,所以說,給學生的希望,信任也就是給你自己的希望和信任。總之愛的教育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愛的教育是一本大書。讓我們用愛的實踐來譜寫教育職業生涯的亮麗樂章。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三: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晚上給自己一個目標,看10頁的書,於是,每天堅持着。剛拿到這本《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我在想,必定是比較理論,比較枯燥的一本書,因爲封面上寫着,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但是,事情往往不是人所預料的那樣。這本書非但不枯燥,不形式化,反而很有吸引力,因爲,其中有大量的一手的經驗,一手的案例,我深深被吸引了。

每天細讀10頁,每天在思考着,斟酌着,其中的一些新的理論,一些新的思想。我是一名三年內的新教師,記得剛踏上工作崗位之前,我對教育的所知幾乎爲零,但是,從一些教育的書籍和雜誌上,也或多或少地瞭解到一些;但是,當真正地進入教育領域,我發現,現實與我所想的並非十分相同,甚至連相似可能也牽強。於是,我在剛開始產生了許多的疑惑,對孩子的一些行爲也產生了好多疑問,腦子中突然多了許多的“爲什麼”;但是,有的“爲什麼”,我至今也沒有找到答案,或者說找到解釋這些現象的緣由。有了問題,作爲教師,也應該解決這些問題,但是,現在想想,我當時對孩子出現的情況,我理解嗎?我是責備他們的啊;我當時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對了嗎?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於是,我在思考着:我是教育的智者嗎?於是,按照書本,開始對照起來了------在《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的第七章中,它提到了教育機智是怎樣表現出來的?教育機智做什麼?教育機智如何實現它的目的的?其中,教育機智是如何實現它的目的的-----這一節中,我按書上的內容,與自己進行了對照,由此也得到了一些想法:

一、機智通過言語來調和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最最直接的就數言語,也就是通過說話,談話的方式,與別人進行心靈的碰撞。但是,看似平常的說話,它確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說話也需要藝術,因爲聲音可以是刺耳的或者溫和的,高傲的湖者謙虛的,貶低的或者鼓勵的,漠然的或者關心的,令人壓抑的或者令人振奮的,尖酸的或者愉快的,讓人躁動的或者令人鎮靜的。而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音質,音調的變化。因此,要想成爲一名智者,必須能夠熟練運用語言,並且注意說話的語音和語調。

由此,我想到了一件事情,上學期,我們班級裏有個學生,回家作業老是催好幾次還是沒交,我有點火,於是提着嗓音,對他說:“***,你怎麼老沒帶作業,是不是沒做好啊?你到底打算怎麼辦?還要不要學這門課了---?”但是,他一言不發,只是低着頭。後來我後悔這樣處理,於是,過了兩天,我又找了這名學生;我放低了聲音,叫着他的名字:“***,老師一直想不明白,像你也算班中遵守紀律的學生,上課也比較認真,爲什麼作業老是交不上來呢?----” 他看着我:“老師,我記性不是很好,老是忘帶,我儘量下次不忘記---”後來,他每天在一個小本子上記上回家作業,並前晚整理好書包,從此,他再也沒遲交或不交作業,成績也比以前進步了。

二、機智通過沉默來調和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中說:沉默上機智的最有利的調和劑之一。沉默也有許多種,有的是“沉默的談話”,有的是沉默的力量起了不小的作用。想必年輕的老師或多或少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在上課鈴響起,走到教室門口,學生依然在講話,依然在打鬧,而沒有靜靜地做在座位上,等待老師來上課。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有經驗的老師,你可能就站在教室的門口,學生馬上安靜了;可恰恰我是一名年輕老師。於是,在前幾次的時候,由於缺少經驗,想啊,鈴聲想了,我就一定要走進教室,然後要上課了,可學生怎麼喊也不安靜下來。於是,急了,開始大喊安靜,但是效果可想而知。但是,現在,我有了一件法寶——沉默。於是,我有心的進行訓練學生。鈴聲響了,我並沒有進教室,而是站在教室的門口,等都安靜地坐好了,再走進教室。進了教室以後,也沒有馬上開始,而是沉默,然後環視教室,用一、兩分鐘的沉默來壓制學生興奮的神經,從而保證一節課的遵守紀律,而且效果良好。俗話說“沉默是金”,我想“沉默似金”,教師的沉默有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處理一些學生問題的時候,也可適當的沉默,不要馬上處理。有的學生事後冷靜下來,想想可能自己做得不對,可能會來主動承認錯誤,那麼你也許有意外的收穫。因此,在必要的時候要學會沉默。

機智還有許多的實現它目的的方法,但是,我牢記着,作爲教師,應該做個教育的智者,做一個尊重孩子,愛護孩子的老師,爲自己的學生着想的老師;教師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而不是“狂風暴雨”,“雷電轟鳴”;因此,想做一個合格的甚至優秀的老師嗎?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爲教育的智者,併爲此而堅持不懈,孜孜不倦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