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紀念館觀後心得體會(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02K

孔繁森紀念館觀後心得體會 篇1

孔繁森同志用堂堂男兒血肉之軀,幹出了既轟轟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蹟,實現了由一個平常人到高尚人,大寫的“人”的超越;實現了由一名普通黨員到優秀黨員,模範黨員的超越;實現了由一個普通幹部到人民公僕,領導幹部楷模的超越。

孔繁森紀念館觀後心得體會(通用5篇)

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坐落在聊城市南部碧波盪漾、風光秀麗的東昌湖西北角。進入紀念館大門,便可以看到館前廣場上孔繁森同志的塑像,其後就是外形爲雙重檐的紀念館。紀念館坐西面東,正門上鑲嵌着親筆題寫的“孔繁森同志紀念館”8個鎏金大字。館內設1個紀念廳和3個展覽廳。紀念廳安放着孔繁森大型漢白玉塑像,塑像後屏風上鐫刻着題詞“向孔繁森同志學習”。展覽廳分爲六個部分,內佈置着反映孔繁森同志事蹟的圖片270多張,陳列實物千餘件,並配以一組全面反映孔繁森同志事蹟的大型投影錄像片。

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聆聽着講解員的講解,對孔繁森同志的生平事蹟有了更深的瞭解,看着孔繁森生前的照片和留下的遺物,大家被孔繁森同志那獻身人民、爲黨的事業忘我的工作精神和無私的公僕情懷、廉潔奉公的情操深感敬佩,心靈都受到了一次洗滌和淨化,併爲這樣的好乾部過早離去而深感惋惜。

通過參觀學習,大家都紛紛表示:要向孔繁森同志學習,立足本職,踏實工作,牢記黨的宗旨,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爲建設省示範院校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習孔繁森,就是要做一個高尚的人,時刻表現出愛人和助人的優秀品質。

孔繁森紀念館觀後心得體會 篇2

今天,媽媽帶我參觀了盼望已久的孔繁森紀念館。

進了大門,我們先來到南面的展室,一進展廳,我首先看到的是一排領導人敬獻的花籃,上面還有題字。接着看到正面牆上題字,寫的是“向孔繁森同志學習”。再往裏走,看到的是孔繁森爺爺生前用的一些生活用品。牆上的圖片和文字介紹的是他的生平及感人事蹟。媽媽說孔繁森爺爺是援藏幹部,他非常節儉,但經常幫助人。當媽媽說到這些時,我想到他的一個故事:當他要離開西藏時,藏民們給他收拾衣服,發現他身上只有三塊五毛錢。只有三塊五毛錢,這夠幹什麼用的?

當我走出孔繁森紀念館時,我已經被他做的每一件事感動了,我以後要向孔繁森爺爺學習,學習他捨己爲人的品質。

孔繁森離開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蹟卻永遠激勵着我們。1979年4月,孔繁森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爲重,自覺服從組織的安排,毅然放棄“高堂在,不遠遊”的古訓,告別年逾古稀的老母、體弱多病的妻子和三個年幼的孩子,到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歷時三年之久。1988年,已任聊城行署副專員的孔繁森二離桑梓,任拉薩市副市長。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滿,由於工作需要,自治區黨委希望他到條件更爲艱苦的阿里地區任地委書記,此時,他又一次舍小家顧大家留了下來。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他行程8萬多公里,跑遍了全區106個鄉中的98個,訪貧問苦,調查研究,尋求阿里地區擺脫貧困,實現富裕的振興之路。西藏高寒缺氧,自然條件差,工作、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阿里地區又是“ 世界屋脊的屋脊”。可是,孔繁森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待這些困難,忘我工作。他嚴以律己,清正廉潔,從不利用職權爲個人謀私利,相反他還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長期收養藏族孤兒,經常爲患病的藏胞送醫送藥,爲有困難的藏胞慷慨解囊。每到一個地方,孔繁森都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在崗巴縣工作期間,他和羣衆一起收割、打場、挖泥塘;在拉薩工作期間,他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鄉辦、村辦國小;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他跨高山、涉深谷、過草原、訪藏胞,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全地區106個鄉他跑了98個。他團結和帶領當地幹部和羣衆爲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而奮鬥,贏得藏族同胞的愛戴和尊敬。“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二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是孔繁森精神境界的真實寫照。孔繁森走了,但他的精神仍然被阿里人民傳承着。

孔繁森同志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優秀領導幹部中的傑出代表,他有着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堅強黨性,熱愛人民,服務人民的滿腔熱忱,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

當前,正當全國上下興起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高潮,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的事蹟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本色,值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認真學習。

孔繁森紀念館觀後心得體會 篇3

孔繁森生前兩次赴藏,歷時十載,爲西藏的建設、發展和穩定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94年11月,時任西藏阿里地委書記的孔繁森不幸以身殉職,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獻之歌、奮鬥之歌。

孔繁森離開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蹟卻永遠激勵着我們。1979年4月,孔繁森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爲重,自覺服從組織的安排,毅然放棄“高堂在,不遠遊”的古訓,告別年逾古稀的老母、體弱多病的妻子和三個年幼的孩子,到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歷時三年之久。1988年,已任聊城行署副專員的孔繁森二離桑梓,任拉薩市副市長。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滿,由於工作需要,自治區黨委希望他到條件更爲艱苦的阿里地區任地委書記,此時,他又一次舍小家顧大家留了下來。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他行程8萬多公里,跑遍了全區106個鄉中的98個,訪貧問苦,調查研究,尋求阿里地區擺脫貧困,實現富裕的振興之路。西藏高寒缺氧,自然條件差,工作、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阿里地區又是“ 世界屋脊的屋脊”。可是,孔繁森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待這些困難,忘我工作。他嚴以律己,清正廉潔,從不利用職權爲個人謀私利,相反他還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長期收養藏族孤兒,經常爲患病的藏胞送醫送藥,爲有困難的藏胞慷慨解囊。每到一個地方,孔繁森都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在崗巴縣工作期間,他和羣衆一起收割、打場、挖泥塘;在拉薩工作期間,他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鄉辦、村辦國小;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他跨高山、涉深谷、過草原、訪藏胞,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全地區106個鄉他跑了98個。他團結和帶領當地幹部和羣衆爲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而奮鬥,贏得藏族同胞的愛戴和尊敬。“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二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是孔繁森精神境界的真實寫照。孔繁森走了,但他的精神仍然被阿里人民傳承着。

孔繁森同志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優秀領導幹部中的傑出代表,他有着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堅強黨性,熱愛人民,服務人民的滿腔熱忱,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

當前,正當全國上下興起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高潮,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的事蹟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本色,值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認真學習。

在xx大報告中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要體現時代的要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共產黨員就是要以孔繁森這樣的好乾部爲楷模,勇立潮頭,處處起到表率作用,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的革命與建設事業中。

孔繁森紀念館觀後心得體會 篇4

今天下午參觀了孔繁森紀念館,瞭解了孔繁森的生平,感受到了他的精神併爲之感動,學習他的精神: 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東昌湖畔,紀念館內設一個紀念亭和三個展廳。紀念亭安放着孔繁森大型半身塑像,塑像後屏風上鐫刻着題詞“向孔繁森同志學習”。展廳內佈置着孔繁森事蹟展覽。展覽分爲“深刻懷念”、“齊魯之子”、“汗灑雪城”、“情繫高原”、“廉潔清正”、“光耀神州”六個部分,展出圖片二百七十餘幅,陳列十五千餘件。

孔繁森同志作爲一代楷模,值得學習的優秀品質和優良作風是很多的。我們要學習他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堅強黨性;學習他熱愛人民、服務人民的滿腔熱忱;學習他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的高尚品德;學習他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學習他那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地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一句話,就是要學習他熱愛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孔繁森精神就是新時期的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是發揚創業精神的模範。

孔繁森精神,實質上就是共產主義精神。那麼,什麼是共產主義精神呢?我認爲,共產主義精神是忠於黨、忠於人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立黨爲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就是爲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精神。就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保爾所講的那樣:“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能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向孔繁森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向孔繁森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樂於艱苦奮鬥,真正紮根人民。孔繁森精神的形成,是他投身於艱苦環境,置身於人民羣衆,不斷昇華人生境界的邏輯結果。對待艱苦,他決不退縮,總是精神煥發、迎難而上,以接受最艱苦的任務爲榮,以到最艱苦的地方工作爲樂。在任何時候,艱苦的環境都是對人生的一種考驗和磨練。“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兩度赴藏,歷經十載,同勞動人民甘苦與共的生活實踐,磨礪和鑄造了孔繁森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人格和黨性。對待人民,他無限熱愛,他認爲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愛人民,他把爲人民多做奉獻看成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光榮。

向孔繁森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大力發揚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大力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美德的結晶。孔繁森精神,就是我們黨的崇高理想信念、優良傳統和作風,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優秀傳統和美德。

孔繁森紀念館觀後心得體會 篇5

5月25日晚8點半,全年級200多人在圖書館門前集合。每個人都是大包小包,還有很多提了箱子。這次去廣州的只有三十多人,去西安的竟有浩浩蕩蕩有一百五十幾人之多。同學們臉上都洋溢着笑容,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去廣州的同學先上了車,我們互相道別。在通往火車站的路上,校車裏也是一片歡聲笑語。

坐上T2,我們幾乎佔了兩節車廂,感覺很親切。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去北方,又是去西安這座古城,心裏的新鮮感就別提了。雖說我們上車時已是晚上10點多,我絲毫沒有倦意。同學們都在討論西安的景點和美食,也都沒有睡覺的意思。車廂裏的其他人都向我們這幫學生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到了下半夜,我在對西安的美好期盼中進入了夢鄉。

26 日中午,我們到達了中轉站——鄭州。經過幾小時的修整,我們再次上路。這次是慢車,又沒有空調,坐在車裏感覺不是很舒服。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我的心情。向車窗外望去,大片的麥田豐收在望。進入陝西境內,只在國小課本上看過的窯洞讓我大開眼界。不遠處的夕陽把天空印染得格外美麗。夜幕漸漸降臨,遠處的燈光時不時引發車廂內的歡呼和掌聲。我們離西安越來越近了。

晚上九點半,我們的終點站——西安到了。走出火車站,高達的城牆引入眼簾,彩燈把城牆點綴得格外漂亮。緊接着,大家分批坐上通往臨潼驪鐵賓館的汽車。死機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西安的美景。他的熱情讓我們提前感受到了陝北人民的淳樸和好客。

在我們工作之前,兵馬俑博物館宣教部的王芸老師先給我們作了實習培訓。她先教我們如何做人,讓我們學會堅強,懂得珍惜緣分,更要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多多學習。然後她給我們介紹了博物館的相關知識。在培訓最後提醒我們注意安全。

我們一共分成兩組輪流工作,每個組工作一天休息一天,這樣也有利於我們休息調整。我們此次在宣教部和票務部工作。完成規定任務之餘,我們就可以找外國遊客交談,鍛鍊口語。萬事開頭難,我觀察了很多外國遊客,遲遲不敢上前。想了一會,我找上幾個同學,人大力量大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話果然不假。我們幾個終於鼓足勇氣與一位年青人交談起來。我們你問一句我問一句,交談很融洽。在他的同伴到來之後,我們的談話不得不結束了。開了個好頭,以後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我們碰到了各個國家的遊客,都聊得很愉快。

通過交談,我發現了外國遊客的很多共性。首先,他們很熱情。只要我們和他們打招呼,他們都會笑容滿面地迴應。他們還都會說一兩句中文,如“你好”、“謝謝”,就像大多數中國人都會說“Hello”、“Thank you”一樣。其次,來到這裏的外國遊客都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有些外國遊客掌握的中國的歷史文化知識甚至比很多中國人都多。還有很重要地一點,他們都會誇獎我們英語說得好。儘管他們只是出於禮貌,我們還是很開心。這也讓我們增強了自信心。

宣教部的工作是做調查問卷,這項工作需要很好的與人溝通的能力。我們需要找準調查對象,通過察言觀色知道說採訪之人是否願意接受調查,能否提出建設性意見。票務部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機械,但是需要良好的工作態度。我們邊檢票邊說“歡迎光臨”或“Have a nice day”,臉上還要保持微笑。時間一長,臉部肌肉都有些僵硬。總的來說,我們的工作很輕鬆,但要做好還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我們做的調查表中,遊客們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遊客們的建議涉及了博物館的各個方面。我們都希望這些建議可以對博物館的建設有幫助,讓兵馬俑博物館永葆生機!

這次的實習機會是十分難得的。正如王老師說的,全國只有我們這羣學生有機會來兵馬俑實習。兵馬俑是世界聞名的博物館,我們應該珍惜機會,好好學習。通過實習,我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可以用以下幾點概括:

1.改變了對英語的認識。衆所周知,英語是一門工具,通過它我們可以更好地與人溝通。經過這次實習,我認識到,英語不是多背幾個單詞,多學幾個語法,多做幾道題目就能學好的。它是交流的橋樑,只有通過與人交流才能發揮其作用。學以致用,也就是這個道理。只有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得到提高。今後我要抓住任何機會鍛鍊口語,爭取更大的提高。

2.增強與人交流的能力。怎樣開始一段談話也許很容易,但如何繼續談話就是一門藝術了。拿我自己來說,我碰到了一羣江蘇老鄉,很容易打開了話匣。我請他們作了幾分調查表,寒暄了幾句之後,我發覺無法繼續和他們交談了。不知說什麼,我只能低頭做問卷總結。直到他們要走,我才和他們說了句“再見”。這次經歷讓我認識到,今後要多多學習如何與人交流。在後來與人談話中,我注意多談一些他們可能感興趣的話題,很好地繼續了我們的談話。

3.提高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遇到了一位法國女孩,她的英文不是很好,說着說着就會冒出一句法語。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試着揣摩她的意思,並用英語向她證實。這樣一來,我們的談話進行得很順利。

4.開闊了眼界。西安不愧爲十三朝古都,擁有無數景點: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傳說中楊貴妃的沐浴場所華清池、巧奪天工的大唐芙蓉園、歷史悠久的鐘鼓樓、號稱天下第一險的西嶽華山……這些景點讓我們流連忘返。除了這些文化景點,西安還有着現代的一面。在比較繁華的街上,世界名牌比比皆是,有些在長沙都是沒有的。此外,我還慕名去西安交大和西北工大參觀了一番,認識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西安交大與中南相比,文化底蘊更濃。這一方面是由於我校歷史不長,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何增強我校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作爲中南學子要認真思考的。我們要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自身修養,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提高自己,打造中南學子的新形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