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幹部面對新常態我們怎麼辦心得體會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1W

面對新常態,無論是各級政府還是企業,都需要調整心態,適應新的環境,正如所說的要有“戰略上的平常心態”。下面是本站帶來的鄉鎮幹部面對新常態我們怎麼辦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鄉鎮幹部面對新常態我們怎麼辦心得體會7篇

“新常態”,已成爲我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中一個新用語,關鍵詞。今年以來多次提出正確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以“適應新常態”;前不久,《人民日報》又相繼刊發系列評論文章,提出“營造黨內生活新常態”。何謂“新常態”?從字面上看,“新”,無疑異於舊質,“常態”,時常的狀態,或許可理解爲在以爲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曆史發展進入了新時期,出現了不同以往的新發展態勢、新的行爲規範或新的“習以爲常”,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當前,認識,適應並營造好各個領域的新常態十分重要。

——只有敏銳認識新常態,才能保持清醒頭腦。以來我們大安區與全國一樣,已經或正在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常態。比如:經濟建設不再爲“大幹快上”拼速度,爲GDP排位糾結,招商引資更加註重產業結構和本地實際,政績工程也不再是身邊的香饃饃,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中高速逐步成爲我區經濟發展新常態;隨着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勝利收官,“四風”及“好人主義”得到有效遏制,“從嚴治黨”已經成爲大安黨內生活新常態;隨着教育、衛生、公務消費等改革措施遞次推進,勇於“割自己肉”的全面深化改革將逐步成爲我區的新常態;隨着基層治理和羣衆信訪工作的經驗積累,運用法治思維解決和處理各種矛盾,“依法治區”將成爲我們各項工作的新常態。說重一點,敏銳認識新常態是一個關係能否把握大勢的問題,中國走到今天,大安走到今天,需要以全新理念做出一個正確評估,我們進入了一個什麼樣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旋律和新特徵是什麼? “識時務者爲俊傑”,只有承認並認識“新常態”,才能認識新目標,進入新階段,施展新作爲,否則,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只有努力適應新常態,才能邁開前進步伐。在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作風建設和從嚴治黨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態面前,許多同志首先遇到了不習慣、不適應的問題,每每抱怨“爲官不易”。“有的幹部留戀過去那種‘一張報紙一包煙,優哉遊哉過一天’的日子,希望教育實踐活動只是一陣風,風頭過了就可以我行我素了“,”還有一些人盼着緊繃的弦鬆一鬆,好讓自己舒服舒服。一些人等着看中央還要出什麼招,看左鄰右舍有什麼動靜“。這些話尖銳地指出了當前一些黨員幹部面對新常態的不適應和不習慣,切中時弊,擊中要害。“四風”問題嚴重時候,收受禮品、濫發獎金、大吃大喝、公費旅遊、天天都是“好日子”,新常態下,收受禮品不許了,濫發獎金不讓了,大吃大喝不行了,公費旅遊不敢了,吃個飯也戰戰兢兢,特權被“清零”,“緊日子”成爲常態,許多幹部確實有一個如何儘快適應的問題。如此的大勢之下,哀嘆“無可奈何花落去”沒有必要,另尋對策沒有出路,心存幻想更沒空間,必須想清楚從政的目的和價值,將自己的需求層次從物質向精神層面提升,少一點蠅營狗苟,多一分堂堂正正,努力適應新常態纔是正道。

只有積極營造新常態,才能體現爲官有爲。新常態來了新的挑戰也鼓動了新的風帆,是事物發展“與時俱進”的新趨勢,積極適應,營造,拓展新常態應是我們奔向全面小康,實現偉大復興的新姿態,就如經濟結構調整別無選擇,全面深化改革勢在必行,依法治國大勢所在。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會受困於昨日成功的慣性,是否能面對轉折與震盪繼續保持勇氣和適應能力,這是能否營造新常態的關鍵。特別是面對作風建設的新常態,也如習所說:“現在,廣大幹部羣衆最擔心的是問題反彈、雨過地皮溼、活動一陣風,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態化、常抓不懈、保持長效。”如何不斷營造和保持“科學發展”,”從嚴治黨”,”深化改革”,”現代治理”的常態化?具有歷史意義的黨的xx屆四中全會做出了明確答案:納入法治的軌道,依靠制度落實。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 “有了制度,而隨意踐踏,不去執行,比沒有制度更可怕,其危害也更大。”本來各項制度都是“高壓線”,但“高壓線”是否“帶電”纔是我區制度能否落實的關鍵,也是適應,營造和維護新常態的關鍵,人們必將拭目以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前不久,在建國65週年招待會上以及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會上的講話,又吹來了一陣陣新風,特別是隨着黨的xx屆四中全會召開,“時代”的新常態必將邁着更加堅實的步伐大踏步走來,“它是站在海岸遙望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無疑,新常態必將推進大安的新崛起!

5月,在河南蘭考視察時,首提“新常態”,7月29日,在和黨外人士的座談會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確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新階段,新階段需要幹部管理和組織工作的新常態,回顧過往,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人民羣衆的實踐和智慧,要鼓勵縣區、基層、羣衆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從羣衆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進工作的切入點,構建基層幹部管理新機制、形成組織工作新常態。

一、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是基礎。要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精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統一思想和行動。開展好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焦裕祿精神,“六問六帶頭”,做焦裕祿式好乾部,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

二、從嚴治黨和作風建設是保障。要全面落實新常態下黨建設工作的各項任務,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工作新途徑、新辦法,進一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20條意見、市委市政府實施意見,繼續抓好教育實踐活動後續工作,鞏固拓展活動成果,持之以恆整治“四風”,積極適應和融入從嚴治黨、求真務實、改進作風的新常態。以典型爲鏡,勤照鏡子找差距、勤正衣冠促提升,重視典型和正向激勵,以正向效應的疊加積累延續優良作風,形成“忠誠、乾淨、擔當”的行爲新常態。

三、做好基層和基礎工作是核心。基層牢則政權穩,基層治則天下安,必須高度重視基層和基礎工作,在基層組織、幹部隊伍、生活保障和制度機制建設上下功夫,保障新常態下的基層和基礎工作。 抓好基層,做好加強鄉村兩級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拓寬鄉鎮幹部來源渠道,堅持縣鄉編制分層級管理,建好基層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帶動各類農村自治組織建設。20xx年9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省市相繼出臺了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實施辦法,將鄉鎮幹部隊伍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優化鄉鎮幹部隊伍,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在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優化政治生態上下功夫,堅持領導帶頭示範,嚴格幹部管理,堅決防止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嚴格幹部選拔,建立來自基層一線的黨政領導幹部培養選拔鏈。

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覈評價信息庫,堅持全面、動態地評價幹部,重視實際能力、重視實際鍛鍊、重視實際表現。鼓勵幹部下基層,在信訪維穩、拆遷一線等各項急難險重工作中實踐中錘鍊和成長。 打好基礎,從硬件軟件兩方面着手。保障鄉鎮辦公經費,配備必要的辦公設備,完善必要的文體、生活設施妥善解決幹部飲食、住宿,逐步改善鄉鎮機關基本工作生活條件。抓好各項基礎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基層民主科學決策機制,聯村聯戶便民服務機制、矛盾調解化解機制,幹部培訓培養機制,談心談話制度、工作詢問例會制度,完善績效考覈辦法,嚴格紀律考勤,並跟蹤問效,發現問題及時指導,逐步加以完善。 四、開展創新和探索活動激發活力。

市縣要創造環境,創新方式,提供條件,經常性開展新常態下各項活動和探索,如開展青年幹部論壇、調研活動、新常態太討論等,激發活力和動力,碰撞智慧火花。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侯紅在市青年幹部論壇上啓發青年幹部認識幹事創業的新常態。廣大青年幹部要充分認識從嚴治黨從嚴治黨的政治新常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和依法治國的新常態,認真思考新常態帶給開封、帶給每個人的是什麼,始終保持平常心,樹立良好的從政意識,樹立法治思維,積極在開封經濟轉型升級中展現新作爲。祥符區爲激勵組工幹部主動力學習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下的組織工作,開展了調研、學習討論,認真思考新常態下組織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及組織工作的着力點、突破點、和提升點,圍繞新常態下的幹部隊伍建設、黨員作用發揮、人才選育管理工作新方向、新要求,展開大討論,啓發思想、開拓思路。

今天,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適應反腐帶來的官場“新常態”》這篇文章。官場的“新常態”對於領導幹部的從政品德和行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狀態不是一陣風,因此官員要對之充分認識,堅定信心,不應該抱觀望和應付的態度。

“新常態”是一種新的正常狀態。之所以說是“新常態”,就是說這種狀態不是一陣風。這種“新常態”,將是領導幹部從政新的基本環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對領導幹部的基本的底線,不能違背和僭越。當然這種“新常態”也是會變化的,但是其變化只能是對領導幹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確,而絕不是相反。

現在仍有少數領導幹部對於這種“新常態”持猶疑、觀望、猜測的態度,認爲中央這樣的嚴要求不可能持續太久。這種判斷一方面是出自於以往的所謂“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利益關係而懷有一種不切實際的願望,其實這實在是低估了中央的決心和勇氣,也沒有認識清楚信息化時代人民羣衆高度的反腐敗積極性和中央堅定的反腐敗部署之間的緊密互動、互相促進效果。

實際上,清楚的事實正擺在面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全面徹底地治理腐敗的頑疾,既抓“蒼蠅”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設,既把腐敗分子關進監獄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樣的反腐就絕對不是選擇式、運動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國的政治生態沒有一個完全的改觀,“新常態”沒有完全穩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這方面的推進是絕不會停止的,何況這已經得到了廣大人民羣衆和絕大多數領導幹部堅定的支持。

面對新常態,無論是各級政府還是企業,都需要調整心態,適應新的環境,正如所說的要有“戰略上的平常心態”。新常態標誌着持續高速增長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意味着經濟增長總量指標的重要性下降,也預示着長期以來唯GDP增長馬首是瞻的政績考覈指揮棒將會淡化使用,這將改變過去以經濟增長速度爲目標的偏好與思維定式。政府將更多資源和精力用於廣義的發展如社會保障、民生福祉、文化建設、醫療教育等方面,強化中央所提到的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對於企業來說,在增長速度下降、產能過剩的年代,勞動力等低端要素不再是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過去依靠拉關係、走後門等尋租行爲獲取資源的機會成本或難度也加大了,創新和研發成爲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價值的創造纔是企業立足的基礎,因此大多數企業都要面臨轉型升級。

一是進一步樹立與新常態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深入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確立與新常態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以觀念的轉變促進軍隊建設創新發展。強化前瞻意識,堅持面向未來、着眼長遠,把握內在規律,加強科學研判,不斷增強工作預見性主動性。強化戰略思維,密切關注國際戰略格局和國家安全環境的發展變化,不斷拓展戰略視野,增強戰略危機感,始終保持戰略上的清醒。強化全局觀念,始終着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始終把黨、國家和軍隊事業擺在第一位,在中國夢強軍夢這個大目標下思考和行動。

二是堅持用強軍目標統領新常態下的軍隊各項工作。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深刻揭示了我軍建設的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點,拎起了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總綱。要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不動搖,確保部隊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和指揮。持續拓展深化軍事鬥爭準備,堅持用戰鬥力標準衡量一切、檢驗一切,使部隊建設各項工作都緊緊圍繞能打勝仗來推進。大力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持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相統一,在強軍目標的統領下推動部隊建設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三是以改革創新破解新常態下的各種矛盾問題。改革是我軍發展的強大動力,軍事領域是最具創新活力、最需創新精神的領域。要強化創新意識,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深入研究強軍興軍的特點規律,加強實踐探索,理清制約部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瓶頸短板和主要癥結,以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不斷適應改革新常態的需要,樹立大局觀念,自覺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做到真心擁護改革、自覺服從改革、積極投身改革,真正成爲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推動者實踐者。

四是以敢於擔當精神投身新常態下的強軍實踐。適應新常態,迎接新挑戰,必須敢於擔當,勇於實踐。要不斷強化實幹精神,以正在做的事情爲中心,堅持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抓緊快乾,盯着問題做工作,在求實務實落實上下功夫,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把各項工作往前趕、往實裏抓。善於找準上級指示精神與部隊強軍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和着力點,面對複雜情況、棘手難題,敢於站在一線正視問題、直面矛盾,不逃避、不繞道,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研究解決。

鄉鎮是我國最基層的政權組織,是我們黨執政的基礎。鄉鎮幹部工作是黨在農村基層的執政骨幹、聯繫羣衆的橋樑和紐帶,肩負着帶領羣衆和服務羣衆的雙重責任。因此,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強鄉鎮幹部的管理,調動鄉鎮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尤爲重要。筆者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有以下粗淺認識。

一、當前鄉鎮幹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對鄉鎮工作的真實寫照。鄉鎮面對的工作紛繁複雜,點多線長,工作問題解決在一線,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爲農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諧穩定做出重大貢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不少鄉鎮幹部卻沒有了動力,積極性不高。不少幹部,40歲以上就沒有了工作激情,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消極思想。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很多,從管理方式方法上看有以下不足。

1、激勵機制不健全。鄉鎮幹部很大程度上都是混崗混編使用,同一部門幹同樣的工作,甚至不同的部門也要參加所謂的中心工作、重點工作,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不一樣。一些站所室負責人工作不力,在其位不謀其責,樂於與上級套近乎,無法擔當工作大任,工作人員甚至編外人員卻成爲做事的主力軍。部門之間人力分佈不科學,加上不少部門內部分工不明,造成“忙的忙死,閒的閒死”,引起工作人員心理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引發消極懈怠。此外,受上級文件精神限制,加上鄉鎮政府財力有限,鄉鎮不能也無力制定激勵制度,加班無補貼,年終無獎金,導致工作推動困難。

2、考覈機制不科學。目前鄉鎮仍採用的是因人定崗,雖然制訂了相應的幹部考覈管理制度,但往往都是以人爲主的考覈(如出勤)能夠得到落實。而以工作爲主的目標考覈,考覈指標沒有量化、細化,考覈很難兌現,以致鄉鎮年終考覈評獎時只好跟着主要領導的感覺走,吃大鍋飯搞平均分配。一些鄉鎮由於無可行的考覈方案,就連事業單位人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也是平均發放,一定程度上挫傷了不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3、付出收穫不對等。多數鄉鎮工作條件差、住宿不好、出行不便、休閒娛樂少。一些鄉鎮財力緊缺,負債累累,正常運轉仍有困難,幹部下隊交通及伙食都自行解決,工作生活環境艱苦。目前正處於後發趕超、矛盾多發期,基層不穩定因素增多,鄉鎮幹部“白+黑”、“5+2”更是常事,但基本沒發過值(加)班費。同時,一些上級部門不理解鄉鎮幹部,有時不分青紅皁白就吆來喝去。飢一頓飽一頓,風裏來雨裏去,還要充當受氣包,受氣不敢出聲現象時有發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幹部的積極性。

二、加強鄉鎮幹部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要調動鄉鎮幹部的工作積極性,需要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央已經出臺了《關於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即將在縣以下機關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鄉鎮需要主動作爲,加強自身建設,建立健全鄉鎮幹部科學的考覈激勵機制。

一要強化責任意識。要通過加強監控考覈力度,推行積分制與年終考覈相結合的動態考覈激勵機制,將年度重點工作進行責任分解,把每一項工作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並按要求列出各項工作的計劃進度,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清楚。

二要強化績效意識。要讓幹部明白,推行績效考覈,對每一位幹部都有細化的績效考覈標準,使鄉鎮幹部有一個公平的數字化評價體系,並實現考覈結果的可持續運用,既體現了效率優先,又實現了管理的公平,同時還降低了單位領導主觀臆斷評判幹部的風險。

三是定時溝通考覈情況,增強考覈的互動性。注重平時考覈的溝通力度,可以有效避免考覈工作走向虛化,考覈功能走向弱化。形成個人按日將工作紀實,部門按周彙總,分管領導按月審查,考評小組對幹部工作狀況進行覈查,如果一致則確認考覈評價。對工作難度較大,又成效顯著的,給予適當加分。對不按時完成下達任務或同一任務在等、靠、磨中完成的,給予扣分。通過平時考覈的溝通和交流,使考覈更加客觀、公正、透明,既可豐富績效管理的內涵,還可讓職工誤會少一些,理解多一些。

四是運用考覈結果。賞罰分明,彰顯考覈的激勵效果,杜絕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窘境。

當前,我區正面臨歷史轉型發展時期,基層鄉鎮黨委政府務必主動適應新常態,努力營造幹事創業的優良環境,建立健全乾部管理機制,激發鄉鎮幹部工作的積極性,促進各項工作創先爭優格局,最終實現轉型發展,後發趕超。

中央八項規定以來,黨中央高舉反腐敗的旗幟,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上到國家級下到村幹部,保持着對腐敗分子的零容忍,這種形勢沒有因爲打倒幾隻打老虎而終止,反而罡風越刮越烈,席捲全國,成爲一種政治規矩的新常態。如何讓鄉鎮幹部更快的適應當前的政治新常態,筆者認爲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要打破原來那些習以爲然的思想,比如無公函的公務接待,原來不認爲是個大問題,現在有很多因爲此類事情而被通報批評的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說,“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面對黨內生活新常態,作爲黨員就必須遵守更多的規矩,尤其是鄉鎮幹部直接聯繫羣衆,更要提高認識,主動接受約和自我約束。

二是要強化責任主動作爲。要加快推行一崗雙責、一案雙查,落實兩個責任的建設力度,梳理好權力清單,明確好職責分工,樹立起黨風廉政建設這根高壓線。同時,要把“守規矩”和“幹事業”統一起來,堅決杜絕爲官不爲現象的發生。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

三是要建立規矩強化監督。緊密結合鄉鎮工作實際,制定完善好工作紀律、財經紀律“三公消費”等相關制度和規定,以此推進黨員幹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形成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良好局面。加強陽光下操作的意識,陽光是最好的殺菌劑,要加大羣衆的監督力度。

新形勢下,黨員幹部要始終踐行“三嚴三實”要求,適應政治規矩新常態,老老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爲官,秉公用權,爲民執政。

對於“兵頭將尾”的鄉鎮幹部來說,農村是塊廣袤無垠的“戰場”,同時又是施展才華的舞臺,“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這是對鄉鎮幹部的真實勾勒。如何用這根帶着羣衆期待的“針”,繡出美好藍圖呢?筆者認爲,新常態下鄉鎮幹部須在能力提升和作風轉變上下功夫:

提升自覺學習的能力。當前鄉鎮幹部的知識結構普遍存在着“兩多兩少”現象:懂文化的多,懂技術的少;懂社會管理的多,懂經濟發展的少。對此,要迅速補上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知識;同時,要熟悉瞭解國情、省情、市情、區情,特別是對鄉情、村情要做到“啞巴吃湯圓,心中有數”。提升執行政策的能力。必須吃透和領會上級政策的精神實質,只有這樣才能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向羣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講,這樣老百姓纔會感興趣聽,聽懂了纔會積極參與。提升發展經濟的能力。認真調查研究分析,找準優勢、準確定位,切實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絕不能盲目“從上”,趕“時尚”,搞“政績”。要結合各自實際,綜合考慮本地資源配置和科學規劃。提升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

目前,鄉鎮已形成逐級負責、屬地管理、上下聯動、密切協作的工作格局。隨着基層民主政治的推進,各種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基層本來就是矛盾“沉澱地”,對各種複雜局面的控制是基層幹部面臨的新考驗。提升依法執政的能力。處理好黨的政策和法律的關係,克服用黨的政策替代法律;處理好權與法的關係,絕不能把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以權代法;處理好上下級關係,上級不能對下級頤指氣使,尤其不能讓下級辦違法亂紀的事情。提升爲民服務的能力。鄉鎮這一級直接面對千家萬戶,對民情、村情最熟悉,自身又有爲農民提供技術、人才、資金、銷售等服務的條件,比縣一級更直接、便利,比村一級路子廣、能力強。因此,要提高服務水平,爲羣衆盡實心、幹實事、謀實利。

當前,正是農村綜合改革和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各種利益糾紛的凸顯期,要想做好農村工作,還需要在作風轉變上努力:

由指令性向引導性轉變。目前,農民生產經營活動的自主程度、經營範圍遠遠超出了原有的空間,迫切需要鄉鎮從農村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和全方位着眼,把以行政推動爲主的工作模式轉到以引導、服務爲中心的軌道上來,以實實在在的服務保證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上水平。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從“管、批、收”的管理型政府走出來,變爲“扶、幫、助”的服務型政府,加強政策服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和法律服務,將鄉鎮工作重心由抓事務向抓服務、抓產業轉移,組建以產業發展爲核心的服務機構。由人治向法制的轉變。在村級,把“依法治村,村民自治”推向深入,認真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務公開民主管理辦法》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等規章制度,在羣衆內部形成互相監督、自我管理的局面,逐步實現村民自治。由直接型向間接型的轉變。鄉鎮工作要從直接從事經營管理中退出來,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把發展經濟的職能交給社會、交給羣衆,從原來層層分解、下達計劃、任務、具體指標中解脫出來,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

由單一化向多樣化的轉變。隨着農村多種經濟形態的出現和市場功能的日益顯現,農村經濟已由生產領域延伸到經營領域,這就要求鄉鎮工作在思想觀念上要由主抓大農業向大市場轉變,也就是引導農民進入市場,爲農民把產品轉爲商品牽線搭橋、提供服務,爲農民增收架設“金橋”。由脫節型向互動型轉變。必須把農民羣衆所想所盼、急需急用作爲重點;必須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根據市場需求、農民羣衆增收致富需要確定服務項目;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徵求羣衆意見,讓羣衆參與,讓羣衆決策、讓羣衆選擇,以契約方式,實現幹部與羣衆的互動。由隨意性向體制性轉變。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鄉鎮政府屬於那種“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要管空氣”的“全能”政府,不該管的地方也在管,該管的地方又管不好,新形勢下,對那些可以由市場、企業和民間辦好的事情,堅決退出來,有效克服“越位”“缺位”和“錯位”的現象。由無限向有限的轉變。新形勢下,能有市場提供的服務要放手讓市場去提供,將重點放在市場不能提供和一家一戶幹不了、幹不好的事情上,切實爲農民羣衆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產、供、銷一體化的綜合配套服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