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1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37K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

電影《第一書記》講述的主人公叫沈浩,沈浩出生於安徽省蕭縣聖泉鄉孫秦莊行政村,組織派他到安徽省小崗村掛職鍛鍊,任第一書記。20xx年到小崗村工作以來一直爲小崗村的發展兢兢業業,沈浩到任後,先是搞來了50萬爲村裏修了路,然後又弄來錢給每戶村民蓋了房子,接着又弄來了錢,每戶發放2萬元補助。接着就是拉項目,找投資,搞土地流轉。在橋樑成功橫跨京滬鐵路線的一瞬間,我們情不自禁地爲小崗村喝彩,也爲沈浩的不懈追求喝彩!沈浩在小崗村一干就是六年,六年中,真正展現了一個真正的人民公僕的形象。他從來不以一個省派幹部的姿態去面對村民,不擺官架子,不說官話,每件事他都身體力行、不辭辛苦。沈浩爲了做工作,曾被人打過。六年中,有辛酸、有委屈、有孤寂、有思念,他從不抱怨,從未退縮,他,經受住了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最終實現了爲小崗村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夙願。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10篇)

他把工作當作事業,不計回報。舍小家爲大家,盡心盡力爲社會服務。不能在90多歲的老母親跟前盡孝,因不能照顧女兒而不得不放棄省城優良的教育資源。無數次因爲工作過家門而不入。

主題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這也是對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的詮釋。 “一個人活在世上,官是當不到頭的,錢也是難以掙盡的。能讓小崗村的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 他用實際行動詮釋着對人生價值的追求,爲我們每一個黨員如何樹立正確的時代價值觀樹立了一座豐碑,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

看了電影《第一書記》,被沈浩同志的事蹟和精神深深打動。沈浩同志紮根小崗六年,爲小崗的發展鞠躬盡瘁,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該影片真實、客觀地記錄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經歷,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平淡中給人一種震撼,這種震撼的感覺來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責任感,一個共產黨員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牆的寫意鏡頭中出現時,“萬世根本”四個字格外引人注目。電影以沈浩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而堅強的告白結尾,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裏,故事情節緊湊、真實可信;沒有口號、沒有標語,沒有說教,人情味十足,符合常理。總之,這是一部耐人尋味、引人深思的好片子。 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在我們現實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是不用特意去找。沈浩用實幹感動了同學、用真誠感動了小崗村村民、用業績贏得領導的讚譽,舍小家爲大家的精神塑造了第一書記光輝形象。如果說掛職三年有“鍍金”嫌疑的話,那麼掛職六年還在小崗村第一書記的崗位上辛勤工作,“鍍金”就轉變爲“真金”。衆多影視明星在影片中再現了沈浩在小崗村第一書記的崗位上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帶領大家建設小崗村的生活片段,使觀衆信服並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萬世根本是做人。

沈浩同志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他全心全意踐行黨的宗旨、盡心盡力爲羣衆謀福利,他深入羣衆,埋頭苦幹,在廣闊天地中鍛鍊成長,在艱苦磨鍊中增長才幹。他的感人事蹟凝結成一座豐碑,不僅立在小崗村,立在廣袤農村,更立在廣大幹部羣衆的心裏。

吃年夜飯的那一幕我此生都不會忘記,村民們輪流用手機給沈浩的妻子和女兒拜年,我想此刻沈浩的妻子一定爲擁有這樣一位丈夫而感到驕傲,女兒也爲擁有這樣一位爸爸而自豪。沈浩在日記中寫道:我用我最黃金的歲月爲小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天發生的一切,讓我感到交困難耐,但我仍願擔當!也許我的舉動,能換來小崗村真正的發展和繁榮,我無怨無悔!看完這句話後我潸然淚下,爲一位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所感動,這種精神值得我用一生學習。

作爲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乾點事業不難,難在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把這個事業幹好,這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爲大家,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才能贏得羣衆的擁護和愛戴。小崗村對沈浩同志連續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在創優爭先活動中,我們要學習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爲榜樣,做好本職工作,以人爲本,全心全意地爲人民服務。

平凡的人生閃耀共產黨員的魂,堅定的信念成就輝煌的小崗村;眼含淚水又心情激動的看了根據安徽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事蹟改編的電影,影片真實客觀反映了沈浩在小崗村的工作生活,沈浩同志放棄相對優越的城市生活,投身基層,在小崗村一干就是六年,把汗水和真情留在了小崗村,把愛和希望留在了小崗村,把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也奉獻給了小崗村。沈浩同志鞠躬盡瘁、一心爲民、不計較個人得失,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影響着我,沈浩同志身上,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與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重新凝聚了108戶村民的心,改變了流傳多年的俗語,先修路,再蓋房,後架橋,事事關注百姓,件件貼近民心,他就是人們的好公僕--沈浩。一個平凡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在他身上既有傳統的犧牲奉獻精神,又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時代性。他離我們是那樣的近,因爲他如我們每個人一樣的平凡,他卻又離我們那麼的遠,因爲他做到了普通人無法做到的堅守和奉獻。

我很喜歡電影的主題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在這個充滿變數和人心浮躁的時代,很多人嚮往的是一種以物質財富爲目標的人生,而沈浩展示了另外一種簡單的、純粹的人生,以及這種人生可以有的高度和境界,沈浩的生命是有限的,留給我們的啓示卻是無盡的。

這部影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價值觀,我們的黨從誕生到現在涌現出無數英雄和模範,從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到孔繁森„„他們都代表着那個時代的價值觀,而從沈浩身上卻表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觀。當別人把到農村掛職鍛鍊當作鍍金的跳板時,正是他勇於超越傳統價值觀,把小崗村做爲自己人生的平臺,用新的價值觀實現了對理想的追求。可以說是沈浩改造了小崗村,也是小崗村造就了沈浩。

片尾沈浩書記的女兒在演奏鋼琴前說了一段話深深感動了我,其中一句“大家在,我也在”透露出女孩堅強勇敢的性格,延續了沈浩書記的偉大精神,使我備受鼓舞。我們學習沈浩同志,就要像他一樣,不計名利,不謀私利,紮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人民百姓,更不辜負組織對於自己的期望,真正做到爲人民務實、清廉、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實現一名共產黨員的優秀作風。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3

看完電影《第一書記》,我被沈浩的精神感動和敬佩。這部影片之所以被觀衆接受,是因爲它不同於以往"主旋律"影片的特點,而是通過再現沈浩在小崗村工作6年的點點滴滴,着重挖掘了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重現了他感人的生活細節。沒有臉譜化的"高大全"形象,也不是觀衆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給我們的感覺:沈浩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但普通卻不平凡,他用行動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這部影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價值觀,我們的黨從誕生到現在涌現出無數英雄和模範,從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到孔繁森……他們都代表着那個時代的價值觀,而從沈浩身上卻表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在我看來沈浩同志和我們身邊的同志是何等的相似,沈浩在合肥的省財政廳,是一個有十幾年工齡的科級幹部,他工作穩定、生活優裕、有房有車,與家人過着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放棄安逸,前往農村成就一番事業?儘管他在小崗村只有6年時間,但他的作爲爲何讓那些樸實的農民三次按下紅手印而深情地挽留?因爲沈浩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共產黨員,他不願在機關裏平平淡淡地度過爲黨工作的時光,他到小崗村是因爲那裏是他的舞臺,他在機關無法實現的很多想法在那裏可以實現。他並非是要去小崗村做犧牲、做奉獻的,而是在那裏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的追求。6年裏,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溫馨、對孩子學業的幫助、對老母親的盡孝,而他得到的是小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小崗人的信賴。

從某種意義上,對於那些有理想有抱負,但一生卻默默奉獻在平凡崗位上的人來講,沈浩是幸運的。當別人把到農村掛職鍛鍊當作鍍金的跳板時,正是他勇於超越傳統價值觀,把小崗村做爲自己人生的平臺,用新的價值觀實現了對理想的追求。可以說是沈浩改造了小崗村,也是小崗村造就了沈浩。

沈浩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對於我們每一個黨員如何樹立正確的時代價值觀是值得去思考和學習的。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4

週四下午,在校黨支部的組織下,我校全體黨員教師觀看了影片《第一書記》。

從銀屏中,我們可以看到,沈浩同志——鳳陽縣小崗村第一書記,紮根小崗六年,爲小崗的發展鞠躬盡瘁,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一座嶄新的大包乾紀念館矗立了起來,一條開啓民心的通村公路伸向了遠方。而村民們一次又一次挽留他們的好書記的紅手印,又是那樣的令人震撼……

沈浩平凡的人生閃耀着共產黨員的魂,他堅定的信念成就了輝煌的小崗村。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也許完成自己的工作不難,但難在做好。因爲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細小的。她沒有高科技的累累碩果,也沒有建築事業的立竿見影,更沒有詩人的浪漫和灑脫,她只像綠葉一樣平凡,爲大地帶來生機,並且在陽光的照耀下,她將褪盡生命的綠色。這就更需要我們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爲大家,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與廣大家長的認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沈浩同志的精神對照自己、檢查自己,學習他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實幹精神,學習他腳踏實地做實事的精神,學習他敢爲人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於擔當的精神,真正做到務實、勤奮。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儘自己所能付出一份力,用愛去關注孩子,用心去體會孩子,用情去感動孩子,用知識去引導孩子,以自己的滿腔熱情,註釋教師的職責!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5

看完電影《第一書記》,我被沈浩的精神感動和敬佩。這部影片之所以被觀衆接受,是因爲它不同於以往"主旋律"影片的特點,而是通過再現沈浩在小崗村工作6年的點點滴滴,着重挖掘了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重現了他感人的生活細節。沒有臉譜化的"高大全"形象,也不是觀衆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給我們的感覺:沈浩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但普通卻不平凡,他用行動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這部影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價值觀,我們的黨從誕生到現在涌現出無數英雄和模範,從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到孔繁森……他們都代表着那個時代的價值觀,而從沈浩身上卻表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在我看來沈浩同志和我們身邊的同志是何等的相似,沈浩在合肥的省財政廳,是一個有十幾年工齡的科級幹部,他工作穩定、生活優裕、有房有車,與家人過着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放棄安逸,前往農村成就一番事業?儘管他在小崗村只有6年時間,但他的作爲爲何讓那些樸實的農民三次按下紅手印而深情地挽留?因爲沈浩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共產黨員,他不願在機關裏平平淡淡地度過爲黨工作的時光,他到小崗村是因爲那裏是他的舞臺,他在機關無法實現的很多想法在那裏可以實現。他並非是要去小崗村做犧牲、做奉獻的,而是在那裏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的追求。6年裏,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溫馨、對孩子學業的幫助、對老母親的盡孝,而他得到的是小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小崗人的信賴。

從某種意義上,對於那些有理想有抱負,但一生卻默默奉獻在平凡崗位上的人來講,沈浩是幸運的。當別人把到農村掛職鍛鍊當作鍍金的跳板時,正是他勇於超越傳統價值觀,把小崗村做爲自己人生的平臺,用新的價值觀實現了對理想的追求。可以說是沈浩改造了小崗村,也是小崗村造就了沈浩。

沈浩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對於我們每一個黨員如何樹立正確的時代價值觀是值得去思考和學習的。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6

上週末觀看了電影《第一書記》,很受教育:個人奮鬥目標要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奮鬥纔會有正確的方向;通過爲廣大人民羣衆謀福利實現個人價值,纔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等等。但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爲沈浩書記在45歲就因心臟病離世而惋惜。英年早逝於他是壯志未酬的遺憾,對於他的家人是天塌一樣的打擊和永遠的傷痛,對於我們的社會也是巨大的損失。

我們這個社會需要沈浩書記這樣的好人,不只是需要他做事,而是更需要他來帶動良好的社會風氣。但是,他前進的腳步猝然停止在20xx年11月6日。心痛的同時,我開始反思,我們在做一個好人的同時,怎麼樣保證自身的健康,實現“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目標;作爲一個專業的安全行業從業人員,我能爲身邊好人的健康長壽做些什麼。

爲了保證健康,我想到了安全工作中常用的檢查表法。應該由專業人士蒐集編寫通俗易行的健康檢查表,讓每個普通人抽點時間都能對照自查,檢查項目包括心境是否平和,心情是否愉快,飲食是否合理,生活習慣是否健康等等。這就相當於機器設備的日常保養和檢查。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檢查表——隱患檢查表,就是針對常見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編制症狀檢查表,爭取早點發現潛在疾病。奪命的疾病都不是一天得的,早期都有各種徵兆和症狀,只是我們每天忙碌,沒有注意到。

如果我們的身體已經有潛在疾病,那麼就要特別注意自身的保健。就好像機器帶病運行,負荷要適當,維保工作必須跟上。

除了照顧好自己之外,我們也要照顧好身邊的親友和同事。除了提醒他們注意身體健康之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熟練掌握常見突發疾病的院前急救方法,學會做心肺復甦,會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做到上面這三點,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根據日常健康檢查表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防止自己得病;而在身體有潛在疾病的時候就能早發現早治療,並在平時生活中有針對性的注意調整生活習慣,在“隱患”將變成“明火”的時候及時應對;面對身邊親友同事突發疾病的時候,能沉着應對,將他們從鬼門關拉回來。

光有美好願望是不行的,需要行動。行動指望別人是不行的,只能自力更生,發揮身處信息時代的優勢,自己動手編這些檢查表。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7

15號我們由學校組織去看了第一書記這部電影。我做爲一名預備共產黨員在看完第一書記後,心中感慨良多。

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幹部,20xx年2月被選派到鳳陽縣小崗村任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20xx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不幸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6歲。6年間,他工作出色、羣衆信服,小崗村羣衆兩度在他三年任期屆滿時集體摁手印將他留任。影片雖然沒有好萊塢大片絢麗恢弘的場面與特效,也沒有懸疑驚悚片那麼跌宕起伏的劇情與情節,僅僅是平鋪直敘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六年的工作經歷,但卻幾次使人落淚。

我感到在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雖然有着千差萬別、種類不同的職業分工,我們每個人可能身處不同的崗位,面臨的困惑與問題也都不一樣,但沈浩書記這種做事的精神,做人的境界,克艱的韌勁卻是值得我認真學習。這些品質,正是造就精彩人生,譜寫業績所必不可少的。影片中沈浩書記所表現出的用心做事用情做人的風範、心無旁騖的執着、咬定青山的堅韌、永不放棄的頑強深深地打動了我。

一是用心做事。沈浩書記對自己人生選擇的崇高責任感和專注於目標心無旁騖的定力,使他能夠用心地去踐行自己的承諾。用心去做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需要很強的定力。用心做事先要用心選擇,人生的道路本來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選擇本來就很難,選擇後能夠堅定地走下去就更難。能夠用心地去把自己的選擇做到極致、做到一流就更難。沈浩在省財政廳機關工作了十八年,在面臨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下鄉到堅苦的農村工作這一選擇時,他也有過思想鬥爭,但當他看到"世界給中國一個機會;中國給世界一個驚喜"的廣告牌時,他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對沈浩而言"小崗給沈浩一個機會,沈浩給小崗一個驚喜"就是他的選擇。決定去小崗村任職後中,他用高度的責任感承擔起了自己的選擇。

二是用情做人。沈浩書記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凡人,但他又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他對小崗村的每一件事都投入了自己的真實感情,沒有官腔、沒有官架,有的是對小崗村父老鄉親樸實無華的情感和厚德載物的品行修養。正如譚晶在片尾曲做人中所唱的那樣,"一撇一捺寫出個人,一生一世才做成個人。做人,做大寫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樸實無華的歌聲真切地抒發出了所有人對"第一書記"用情做人的風範的敬仰與眷戀。

沈浩對小崗村的感情就像綠葉對根的情意,無私、潔淨、久遠。影片中有幾幕讓我很感動,一是他的妻子王曉勤擔心他在農村工作時身體吃不消,就特意給他買了一隻奶羊,讓東家給他擠奶喝。但他沒有留下,而是把奶羊送給了村裏的特困戶吳奶奶。這種舉動不是作秀,更不是譁衆取寵,而是出於對小崗人民的一種真感情,是用情做事的真實體現。另一件事是爲了GLG集團徵地建廠需要遷墳時,村裏吳奶奶丈夫的墳被強行挖遷,當她在雨中傷心苦守空墳痛哭時,沈浩連夜從家趕回了小崗村,用真情去溫暖吳奶奶心中的孤冷。當了解到吳奶奶丈夫爲了淮海戰役被炸斷雙腿的事實時,他帶頭要披麻戴孝重新爲吳奶奶丈夫安葬,這是何等的氣魄與胸懷,如果沒有對人民的真實感情,是斷然做不出這種壯舉的!

影片中有一幕給我印象特別深,那就是在他的臥室裏,有一幅字畫寫着"厚德載物",我感覺這確實是沈浩同志思想境界的真實寫照,他用深厚的品德修養詮釋了他用情做人的思想境界。

實踐鍛鍊是年輕幹部成才的大熔爐、大課堂和大舞臺。在小崗村艱苦的環境中,沈浩一干就是6年。他帶領羣衆轉變觀念,推動土地流轉,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旅遊業;他組織村裏修路通水,修建學校、醫院和敬老院,改善羣衆居住條件,讓1戶羣衆住進規劃齊整的樓房新居……正是深入到羣衆之中,感知羣衆疾苦,傾聽羣衆之聲,切實解民之憂,沈浩才贏得了羣衆的信賴,譜寫出精彩的人生。向沈浩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這種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精神。

“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近年來,一些年輕幹部由於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在把握大局、化解矛盾、處理複雜問題方面經驗和能力有所不足;有的長期高高在上,與羣衆接觸較少,缺乏對基層的瞭解和對羣衆的感情。

實際上,基層有人民羣衆因地制宜的創新實踐,也有各種各樣的複雜矛盾和問題。年輕幹部有了基層鍛鍊的經驗,瞭解基層的實際情況和羣衆最真實的需要和困難,才能真切體會到人民羣衆的喜怒哀樂,對人民羣衆產生深厚感情,才能真正“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急”,並在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向羣衆學習、向基層學習、向實踐學習是年輕幹部降成長的必由之路。

黨的xx大強調,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力度,鼓勵年輕幹部到基層和艱苦地區鍛鍊成長,提高年輕幹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政治素養。當前,農村發展急需沈浩這樣的優秀幹部帶領羣衆發家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人們期盼,有更多的年輕幹部能像沈浩一樣,到基層磨鍊意志,增長才幹,成爲老百姓離不開的好乾部。

作爲一名預備黨員,雖然沒有正式加入黨組織,但是沈浩作爲一名黨員的崇高境界已成爲我精神上追求的標榜。我個人也來自於農村,對基層的真實情況有深刻的體會,唯有千千萬萬的黨員深入基層,爲基層百姓設身處地的着想,我們的黨才能贏得廣大人民的心,如果我能成爲正式黨員,必將以沈浩作爲榜樣,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爲人民服務。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8

11月9日,我校全體黨員在校總支的安排下參加了一次特殊而具深刻意義的黨員活動,全體黨員一起觀看了電影《第一書記》。在觀看之後同志們都顯得神情凝重,每個人都沉浸在鳳陽縣小崗村第一書記沈皓的優秀事蹟中,更因他勞累過度離開人世的現實而悲痛萬分。同志們離開影院流露出一種無聲的答案:第一書記是爲民辦實事的優秀黨員同志啊,爲什麼上帝不公平要將他的命運殘酷奪走?

在片頭我們認定那個高大的沈浩領導就是轉崗去小崗村的第一書記,充滿理想的三口之家,本來在城市裏的生活挺滋潤的。到了小崗村,沈書記在第一次與村民對話時曾有幾次無言以對,即使他的口吻語調都是溫和有禮,但思維受傳統限制的村民們,以及消極保守的言行給沈書記帶來工作上太大的阻力,他們眼神中的牴觸、對立、不和給沈書記帶來太多的沉思、顧慮。沾滿泥土的鞋、車身,鄉間小路上烙下了書記深深的足印,沈書記走千家訪萬家傾聽百姓的民聲、瞭解民意的言行,村民們歷歷在目。在沈書記下意識整治村訪的屢次決定中,遭遇了太多的抵抗、不理解,甚至是受到人身的攻擊,他受傷了,在家人追趕之下看到鼻青臉腫的書記,當百姓站在渾身是傷的書記面前,我有預感,他爲民求、爲民生、爲民行的思想,一定在百姓中會得到共鳴,遲早會得到擁護、愛戴,還有家人的溫存、善良的祈禱與支持。沈書記爲百姓建設房屋、造橋、建設鐵路、通車、建設村坊的標誌,和諧有序地計劃農村的建設。工作不畏勞苦、風雨無阻、孜孜不倦、爲民辦實事、與百姓零距離接觸。有吃的先給村民,夫人給的羊牽給吳奶奶吃,冒雨救孩子撐傘去醫院蓋漏頂,勸慰哭泣難忍的吳奶奶,帶頭爲其兒子披麻帶孝出喪紀念,忍受百姓們不理解的冒昧言行,走上層領導路線跑斷腿,低下頭都要求發展之路……

“要發展先修路”,書記的誠意、執着感動了太多人,對他幾度的功績百姓們多次挽留,三年一任的光陰爲小崗村增加了春色,村民們都過上了好日子,思想也漸進統一,他們攜手蓋上手印,希望書記能留下一起發展小崗村。當家人在盼望書記連任兩期書記後共度春節之即,因爲村民們的集體挽留沈書記與民共進春宴飲酒祝樂,嫂子的一個電話贏得了千萬個村民的輪流傳接、彙報肯定書記感謝家屬理解的心聲。沈書記再次沉浸在與民同樂的幸福中,每與家人分秒的團聚中他會提到小崗村民,談及對家庭回報時要以經營管理好小崗村來回報。小崗村已經成爲了他心中巨大的工程,更是一面旗幟。小崗村的發展軌跡在書記的日記中清晰地記錄着點滴軌跡,辛酸苦辣,與民同樂。“爲百姓辦實事,爲人民服務”的意志,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孜孜不倦。

當影片由與民同樂共進春宴的畫面一下子切換到書記45歲因心臟病死亡的結局,我和其餘同志一樣眼裏的淚水已裝不下了,股股的情感浮現出書記踏實的一步一伐,好人一生平安。爲什麼會這麼早就走,是爲民辦事操之過度,積勞成疾,心肌勞損;是日裏萬機,透支勞作,積勞而死。當他女兒用琴聲溢於言表地傳達對父親的懷念與追悼之情時,我們都陷入了沉思,爲什麼她女兒也是天生般的懂事愛民?爲什麼妻子的嘮叨屢次化成了更無微的關懷與貼心?爲什麼百姓們電話傳情時妻子的表情同樣自豪動容?爲什麼書記的一走會震動全村村民無盡的緬懷思念!舉國上下都在爲新世紀小崗村做出卓越貢獻而早年離逝的書記深感遺憾,追憶、嘆息。我們黨員同志深受這部電影的教育,我們會時刻會叩問自己。黨員要做好表率作用,即使新世紀不會再有曾經硝煙瀰漫的戰場,但時代的變革,是精神、毅力與鬥志的拼搏,是一種帶着對人民情感的付出不用武器,不用刀槍,以智慧、毅力與決心與意志去堅持黨性,克服困難,面對局面與形勢,每一個黨員都應去遵循執行,同樣也是生命的付出,以浸透靈魂的力量來驅使黨員分秒警示自己:我是黨員,就必須堅持黨性,黨的職責義務是天責,是中華民族的血肉身軀與靈魂。感謝書記一次又一次地爲我們開闢了受教育的活動空間,這樣的黨員活動意義深刻,受益頗深,我珍惜每次這樣的活動書寫心得,銘記心頭!與同志們共勉!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9

影片《第一書記》真實、客觀地記錄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經歷,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平淡中給人一種震撼,這種震撼的感覺來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責任感,------一個共產黨員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的普通幹部,20xx年2月,他積極響應安徽省委號召,作爲全省第二批選派到農村任職幹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現代人的標準,他有車有房,有一個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適,本可以隨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義無返顧地選擇了小崗,這種選擇意味着壓力,承擔着責任。他把下鄉掛職鍛鍊,看成是人生"乾點事業"的一個機會,他把小崗村作爲一個新的創業舞臺,要利用"小崗村這張名片",既實現自身的價值,也同時創造社會的價值。

作爲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乾點事業不難,難在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把這個事業幹好,這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爲大家,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才能贏得羣衆的擁護和愛戴。小崗村對沈浩同志連續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

在創優爭先活動中,我們要學習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爲榜樣,做好本職工作,以人爲本,全心全意地爲人民服務。

第一書記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0

11月9日,我校全體黨員在校總支的安排下參加了一次特殊而具深刻意義的黨員活動,全體黨員一起觀看了電影第一書記。在觀看之後同志們都顯得神情凝重,每個人都沉浸在鳳陽縣小崗村第一書記沈皓的優秀事蹟中,更因他勞累過度離開人世的現實而悲痛萬分。同志們離開影院流露出一種無聲的答案:第一書記是爲民辦實事的優秀黨員同志啊,爲什麼上帝不公平要將他的命運殘酷奪走?

在片頭我們認定那個高大的沈浩領導就是轉崗去小崗村的第一書記,充滿理想的三口之家,本來在城市裏的生活挺滋潤的。到了小崗村,沈書記在第一次與村民對話時曾有幾次無言以對,即使他的口吻語調都是溫和有禮,但思維受傳統限制的村民們,以及消極保守的言行給沈書記帶來工作上太大的阻力,他們眼神中的牴觸、對立、不和給沈書記帶來太多的沉思、顧慮。沾滿泥土的鞋、車身,鄉間小路上烙下了書記深深的足印,沈書記走千家訪萬家傾聽百姓的民聲、瞭解民意的言行,村民們歷歷在目。在沈書記下意識整治村訪的屢次決定中,遭遇了太多的抵抗、不理解,甚至是受到人身的攻擊,他受傷了,在家人追趕之下看到鼻青臉腫的書記,當百姓站在渾身是傷的書記面前,我有預感,他爲民求、爲民生、爲民行的思想,一定在百姓中會得到共鳴,遲早會得到擁護、愛戴,還有家人的溫存、善良的祈禱與支持。沈書記爲百姓建設房屋、造橋、建設鐵路、通車、建設村坊的標誌,和諧有序地計劃農村的建設。工作不畏勞苦、風雨無阻、孜孜不倦、爲民辦實事、與百姓零距離接觸。有吃的先給村民,夫人給的羊牽給吳奶奶吃,冒雨救孩子撐傘去醫院蓋漏頂,勸慰哭泣難忍的吳奶奶,帶頭爲其兒子披麻帶孝出喪紀念,忍受百姓們不理解的冒昧言行,走上層領導路線跑斷腿,低下頭都要求發展之路……

“要發展先修路”,書記的誠意、執着感動了太多人,對他幾度的功績百姓們多次挽留,三年一任的光陰爲小崗村增加了春色,村民們都過上了好日子,思想也漸進統一,他們攜手蓋上手印,希望書記能留下一起發展小崗村。當家人在盼望書記連任兩期書記後共度春節之即,因爲村民們的集體挽留沈書記與民共進春宴飲酒祝樂,嫂子的一個電話贏得了千萬個村民的輪流傳接、彙報肯定書記感謝家屬理解的心聲。沈書記再次沉浸在與民同樂的幸福中,每與家人分秒的團聚中他會提到小崗村民,談及對家庭回報時要以經營管理好小崗村來回報。小崗村已經成爲了他心中巨大的工程,更是一面旗幟。小崗村的發展軌跡在書記的日記中清晰地記錄着點滴軌跡,辛酸苦辣,與民同樂。“爲百姓辦實事,爲人民服務”的意志,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孜孜不倦。

當影片由與民同樂共進春宴的畫面一下子切換到書記45歲因心臟病死亡的結局,我和其餘同志一樣眼裏的淚水已裝不下了,股股的情感浮現出書記踏實的一步一伐,好人一生平安。爲什麼會這麼早就走,是爲民辦事操之過度,積勞成疾,心肌勞損;是日裏萬機,透支勞作,積勞而死。當他女兒用琴聲溢於言表地傳達對父親的懷念與追悼之情時,我們都陷入了沉思,爲什麼她女兒也是天生般的懂事愛民?爲什麼妻子的嘮叨屢次化成了更無微的關懷與貼心?爲什麼百姓們電話傳情時妻子的表情同樣自豪動容?爲什麼書記的一走會震動全村村民無盡的緬懷思念Y國上下都在爲新世紀小崗村做出卓越貢獻而早年離逝的書記深感遺憾,追憶、嘆息。我們黨員同志深受這部電影的教育,我們會時刻會叩問自己。黨員要做好表率作用,即使新世紀不會再有曾經硝煙瀰漫的戰場,但時代的變革,是精神、毅力與鬥志的拼搏,是一種帶着對人民情感的付出不用武器,不用刀槍,以智慧、毅力與決心與意志去堅持黨性,克服困難,面對局面與形勢,每一個黨員都應去遵循執行,同樣也是生命的付出,以浸透靈魂的力量來驅使黨員分秒警示自己:我是黨員,就必須堅持黨性,黨的職責義務是天責,是中華民族的血肉身軀與靈魂。感謝書記一次又一次地爲我們開闢了受教育的活動空間,這樣的黨員活動意義深刻,受益頗深,我珍惜每次這樣的活動書寫心得,銘記心頭!與同志們共勉!

1、黨員同志要牢記自己的身份;

2、黨員同志要明確權利、義務與責任;

3、黨員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

4、黨員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5、黨員要建立黨性在平凡的崗位上,以責任與義務來保持黨員先進性;

6、黨員同志要……

與同志們共勉,我們將化悲痛爲力量,立足本職工作,爲人民服務!

熱門標籤